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内容

时间:2019-05-14 05:0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内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内容》。

第一篇: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内容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什么是新时代?新时代意味着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

新时代本质内涵是什么?

1.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新时代的历史脉络;新时代的中国要举什么样的旗、走什么样的路的问题)

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新时代的实践主题;新时代要完成什么样的历史任务、进行什么样的战略安排的问题)

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新时代的人民性;新时代要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的的问题)

4.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时代的民族性;新时代要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宏伟目标的问题)

5.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新时代的世界性;新时代的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国际地位、要对人类社会作出什么样的贡献的问题)

进入新时代的意义是什么?

1.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三个意味着”,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政治意义、世界意义。

新时代社会矛盾的变化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社会需求看。我们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变化了的需求。

从社会生产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也已经不符合实际了。

从原来讲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这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反映了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也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点要求。经济建设仍是中心工作,但在新时代更要注重抓全面发展。

第二篇:报告指出

报告指出: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黄小希)23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农村教师队伍仍存在待遇不高、结构性短缺、队伍不稳等问题。

报告指出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几方面问题。一是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及管理机制仍需完善。在生源分散的山区、边远地区学校,如果按照生师比核定教职工数量,无法满足教育教学实际需求。二是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学科结构不匹配,很多农村中小学缺少体育、音乐、美术、英语及信息技术教师。年龄结构失衡,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多年未补充年轻的新教师,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三是边远艰苦地区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优秀教师派不进、留不住。四是一些地区还存在低薪聘用代课教师的现象。

近年来,我国教师补充、培训机制进一步完善。根据报告,2006年以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计划共招聘36.1万名特岗教师,留任率连续三年保持在87%以上,为农村学校输送了一批紧缺学科教师。2007年以来,部属师范大学共招收7万多名免费师范生,近三年的毕业生90%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学任教。全国先后有22个省(市、区)实行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2010年启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已培训中小学教师493万人,其中农村教师473万人。

针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依然存在的“短板”,报告建议,尽快出台城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标准,切实保证农村学校需求。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逐步提高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助津贴标准。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和培养机制。促进区域内师资均衡配置。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化、常态化,使校长教师能够在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有序流动,从而达到解决择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辍学率较高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黄小希)23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及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辍学率较高,有的地区超过10%。

报告认为,辍学的主要原因有:极少数是因贫辍学;多数是学生随家长工作地区变化而流动,未能及时转学;一些地区在学校布局调整后,低年级学生因上学路途远而辍学;再就是一些学生家长认为继续让子女读书升学不如早务工赚钱;一些学校教学水平低,学生因厌学而辍学。还有一种“隐性辍学”,学生经常旷课,虽有学籍却不在学校上学,仅仅是在时间上度过了九年。

报告指出,义务教育是法律规定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要继续开展义务教育法学习宣传活动,为贯彻法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报告建议,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贯彻义务教育法的意识。一要强调保证学生就近免试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职责。督促地方政府要依法科学合理地设置学校,合理规划学校的服务半径和办学规模,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免试入学,这是保证义务教育法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二要强调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家长的法定义务。对没有尽到责任的家长,要督促改正。三要强调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学校要加强管理,改进教育,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想方设法帮其克服困难,完成学业。社会组织也应当为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素质教育面临“三重三不重”难题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黄小希)23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许多学校教育还存在着“重知识不重能力、重智育不重体育、重课堂不重课外”的现象。

报告认为,实施素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各级政府虽然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但中高考升学压力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因素依然发挥着影响。由于场地、设备缺乏和师资短缺等原因,一些学校难以开齐开足课程;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

报告强调,这些问题如不切实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针对素质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报告建议,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义务教育阶段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报告还建议,要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使儿童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学校要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把体育课真正还给孩子。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我国义务教育尚存四大不均衡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黄小希)23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义务教育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仍不均衡。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后,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2011年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12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1.8%。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明显改善。落实“以输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原则,推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公平接受义务教育,2012年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已超过80%。中央支持新建、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1182所,加大对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保障力度。

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依然阻碍着教育均衡的实现。报告指出,从城乡看,农村教育仍是短板。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的差距带来教育投入的差距。2011年普通小学、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最高省份超出最低省份9倍左右。

报告还指出,从学校看,不同学校间水平相差较大。社会公认的重点学校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仍然存在,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显著。从群体看,特殊群体教育保障水平还不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还没有全部纳入输入地的财政保障和教育发展规划,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还存在不少困难。特殊教育仍是薄弱环节,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低于普通儿童,辍学率高于普通儿童。

针对一系列不均衡的现实,报告建议,结合城镇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办学标准。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研究确定学校规模,指导地方制定适合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办学标准。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权利。下决心治理大中城市择校、乱收费现象。

校舍安全工程三年加固改造3.5亿平方米校舍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黄小希)23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2009年到2012年实施的校舍安全工程,中央安排专项资金300亿元,带动地方投入3500多亿元,对近14.1万所中小学校、3.5亿平方米校舍实施加固改造。

今年9月至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检查了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检查确立了四个重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管理及使用情况;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情况。

报告指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增加。2006年到2011年,全国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从3305亿元增长到9739亿元,年均增长24.1%;中央财政安排的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从187.7亿元增长到1140.5亿元,年均增长43.5%;小学、初中生均公共财政公用经费分别从271元、378元增长到1366元、2045元,年均增长38.2%、40.1%。

同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效实施。2006年到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共投入资金约6000亿元,为免除学生学杂费等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2011年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已覆盖13万多所农村学校,惠及3000多万名农村学生。

报告还指出,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大幅度增加了义务教育投入,但基层仍反映经费不足、保障水平有待提高。一是在全国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资金缺口很大;二是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偏低;三是一些寄宿制学校宿舍不足,食堂、厕所、饮用水等设施达不到标准。

第三篇:图解十九大报告内容

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

——图解党的十九大报告 报告题目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大会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主要内容 一、一个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两个重大判断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1)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两个重要时期

1.从现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2.从十九大到二十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四、两个重要阶段

1.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五、四个伟大 1.伟大斗争 2.伟大工程 3.伟大事业 4.伟大梦想

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六、五个更加自觉

1.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2.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

3.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

4.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5.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 七、七个战略 1.科教兴国战略 2.人才强国战略 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乡村振兴战略 5.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6.可持续发展战略 7.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九、九个方面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1.经济方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政治方面: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文化方面: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4.社会方面: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5生态方面: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6.国防军队方面: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7.“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方面: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8.外交方面: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9.党建方面: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十、十个方面历史性成就 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3.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4.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6.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7.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8.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9.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 10.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十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做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十二、19句直抵人心的话

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3.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6.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7.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8.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9.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10.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11.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12.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13.打赢蓝天保卫战。

14.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15.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

16.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17.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18.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19.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第四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

接力传统文化,唱响文化自信

为了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自信,在传统文化中感受文化自信的魅力,3月27日中午管理系新媒体工作部全体成员在306教室开展了以“文化自信”为主题的活动,本次活动主要目标是弘扬传统文化,坚守文化自信。

此次活动采用的是PPT介绍形式,大家自由组合,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之后进行展示,让大家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中午12点活动开始,各个小组根据抽签来决定上场顺序,她们制作的PPT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版面生动活泼。她们每个人根据自己家乡的文化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积极行动,制作的PPT主题突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将自己家乡的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活动期间,每个讲解的人都讲解的认真细致,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现场的气氛良好,这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对不同地区文化的求知欲。

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于洪雨讲的中国茶文化,说起中国茶的文化,更是随着来华的传教士、使者、商人、生物学家等各种渠道方式,远播世界各国。茶树物种从中国起源,饮茶习惯从中国走出,茶文化从中国向外影响,继而形成各国各具特色的饮茶习俗和文化。不论从哪个维度来说,中国茶文化的自信,都是由来已久,有根有据的。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和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茶也将继续活跃在世界舞台上,成为造福人类的共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更高层次上影响人们的品质生活。最后,活动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活动结束后,大家还依然沉浸在各种文化的海洋里,都在讨论要在最近和以后的假期去领略这些一直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此次活动不仅仅是进行各地区文化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从内心了解了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第五篇:十六大报告指出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对于“虚拟经济”目前有多种说法,究竟什么是“虚拟经济”?

专家分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时强调,要“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在这里涉及的几个经济术语中,“虚拟经济”是首次出现在党和国家的正式文献中。

“虚拟经济”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词语。目前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方兴未艾,还处在百家争鸣的阶段。甚至有些大学教授都感觉,“现在关于‘虚拟经济’的提法比较乱”。大体上来说,可以归纳为4种说法。

第一种理解

成思危的定义

成思危的定义是:“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

关于“循环运动”,成思危说:当前,虚拟经济的循环就是在金融市场上,先通过交换,把钱换为借据、股票、债券;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通过交换把借据、股票、债券再变回钱,直接以钱生钱。

这个说法的要点有三个:一是用“虚拟资本”做定义项;二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三是“在金融市场上”实现。

这种说法影响最大。这并不因为成思危是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也不仅因为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而是因为他是目前国内对虚拟经济研究的权威专家、领军人物。他还是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的名誉主任。该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以“虚拟经济”命名的专业研究机构。

理解与此比较相似、接近的,除了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骏民教授,还有经济学家李晓西、华东师范大学的潘英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李羽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的姜秀谦、南京经济学院的陶文庆等。

第二种理解

涵盖金融业的概念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王国刚认为,在经济运行中,“虚拟经济”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它主要指金融业。虚拟经济不仅包括证券业、资本市场,也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是一个涵盖金融业的概念。

经济专家李剑阁,用“经济符号”、“符号经济”表述“虚拟经济”,实际上也是这种看法。

成思危则认为,虚拟经济比金融包括的内容要广,而金融中有一些内容又不属于虚拟经济。风险投资其实质是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权益资本)的结合,知识资本就是一种虚拟资本,但显然不包括在金融的范畴内。

第三种理解

资本独立化运动的经济

这种理解与第一种理解的根本区别在于,着眼于资本,回避了“虚拟资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认为,虚拟经济是资本独立化运动的经济。资本以脱离实物经济的价值形态独立运动,这是虚拟经济之虚拟属性的根本体现。虚拟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产权交易。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标志在于产权本身也成为市场交易的对象。

清华大学教授宋逢明认为:金融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资本市场才是虚拟经济核心的部分。

“最终幻想X”于2003年3月28日在互联网发表的一个帖子中强调:研究虚拟经济,首先得研究资本的价值。“资本也能创造价值”。

第四种理解

新经济即“虚拟经济”

这种看法的理由是:新经济的切入点便是虚拟空间和虚拟社会。电视就是一个虚拟的生存空间,是真实空间的再现。到了网络时代,这一空间不仅将成为人类生存重要空间,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笔巨大财富。

姜奇平认为:重组信息空间意义上的虚拟经济,才是新经济意义上的虚拟经济。把信息空间这个框架体系,套在国民经济上,就形成了广义虚拟经济(或叫信息化经济)。信息空间包括曼纽尔·卡斯特所说“信息时代三部曲”的“虚拟空间”、“流动空间”、“网络社会”。

分歧的症结

三种“虚拟”

对“虚拟经济”的不同理解,症结在于,目前人们同时在三种含义上使用着“虚拟”这个词。

英文中有三个词我们都翻译成了“虚拟经济”。成思危对此作过考察。

一个词是Fictitious Economy,是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的概念衍生出来的。这是成思危先生所说的“虚拟经济”,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

第二个词是Virtual Economy,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所进行的经济运行方式,比如说电子商务等等,即“网络经济”。

第三个词是Visual Economy,是指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际经济活动的可视化经济活动。这三个词都翻译成了“虚拟经济”,就容易产生混淆。为此,成思危先生主张,将第一个译作“虚拟经济”,第二个译作“拟实经济”,第三个译作“可视化经济”。

成思危定义的“虚拟经济”,是由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的概念衍生出来的。马克思的“虚拟资本”一词,英文是“fictitious capital”,德文是“fiktives Kapital”。

因此,成思危所理解的“虚拟经济”是英文的fictitious economy”。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资本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它本身必须有价值,二是它必须产生剩余价值。证券类资本本身没有价值,但却能够产生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因此马克思称之为虚拟资本。成思危先生认为,所谓“虚拟”是因为某一非真实的东西同真实的东西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所以把这一非真实的东西模拟为类似的真实的东西。

问题是,英文的“fictitious”,德文的“fiktives”,原意都是虚假的、虚幻的、虚构的、假象的。在马克思的眼里,所有的投机、泡沫乃至金融危机都是因为虚拟资本过度

发展造成的。在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的意义上使用虚拟经济,还容易把货币经济中的泡沫现象贬作虚拟经济,虚拟经济等于泡沫经济。

因此,李剑阁等专家学者则认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称的虚拟经济,在英文中应是virtual economy。在我国出版的英文版十六大报告中,“虚拟经济”用的就是virtual economy。

成思危任名誉主任的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网站主页上的英文名称中,“虚拟经济”用的也是“Virtual Economy”。

“虚拟经济”与英文的virtual economy对应,也有烦恼。在英美尤其是美国,“Virtual Economy”(虚拟经济)指的就是“网络经济”。由于前两年在所谓“虚拟经济”的鼓惑下网络经济形成了泡沫膨胀,泡沫破裂给股民造成了惨重的损失,目前在美国把这种“虚拟经济”斥为概念炒做、“文雅谎言”。

因此,对“虚拟经济”的第四种理解是不能采用的。

虚拟经济的两个特性:一是经济性,一是虚拟性。

所谓经济性,就是指价值符号及它们的交换也是以劳动价值为基础的,没有价值及价值交换就与经济沾不上边,也就谈不上它的经济性;并且,价值符号还可以还原为价值实体,即从虚拟走向现实。无论是纸币,还是股票、电子货币、其它各种有价票证,它们的发行和流通基础就是价值和信誉,它们代表的是实体价值,是实体价值的代表,并且还可以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信誉作为价值符号的发行基础存在很大的接受风险。

所谓虚拟性,是指它的交换物在形态上是虚拟的而非实物的,它只是以价值符号为交易对象,而不以实物为交易对象。虚拟经济领域交易的只是价值符号而不是有形的实物。纸币不是价值实体,而只是一种价值符号;这种符号又脱离了价值实体,成了实体价值的影子。当价值符号脱离价值实体较长时间,并且在这个时间内完成了投机性交易,这就使这种脱离成了价值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即价值的游离存在方式,这就是虚拟现实。纸币就是这种游离价值的存在方式,游资是它们存在的具体表现。纸币的价值是不能不承认的。特别是今天,纸币的价值具有全息性,它是一个国家的信誉及价值尺度符号,更是一个国家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综合国力的综合体现。只有国家的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综合实力充分强大,国家的货币才是一个强势货币。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国家的货币就被赋予了更多的非客观物质性的劳动价值,即可能被充入了更多的政治价值。当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中的任何一种实力上升或下降,都可能影响其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

资金作为价值的表现,只有当它没有与实物商品进行交换,而只与它的同类即价值符号进行交换时,它才能被归为虚拟经济范畴。

期货合约只是一种远期实现的商品购销合同,买卖期货合约不是真正的实体商品交易,它只能归为虚拟经济范畴。

以价值符号互为交易对象及为此所构筑的交易平台,都属于虚拟经济范畴。银行、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都可以算作是虚拟经济范畴。

信息在虚拟经济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公开、透明虽然是发达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掌握信息则存在差异。对于虚拟经济交易活动而言,信息的不对称成为交易利润产生的重要基础。虚拟经济活动中的高手就善于利用信息、信誉、未来前景等来创造利润。信息转化为利润是一个客观的经济现象。信息是人类社会劳动实践的反映和结晶,也是劳动产品,也应该具有价值,只是其价值量难以精确测度,只能在交易过程中由交易双方自主认定。信息价值的认定和交易的完成,就完成了信息从非商品向商品的转化。信息被大量挖掘、使用和交易并创造利润,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下载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内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内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九大报告关于党建的内容

    十三、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

    宣传贯彻十九大报告内容

    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 报告题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大会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于十九大报告学习的内容

    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五个思考: 一、学习十九大报告、贯彻十九大精神,我们把有组织地学习和自发自觉地学习结合起来 今天我们是有组织地学习,接下去更需要自觉地学习。十九大报告......

    学习十九大,奋进新时代

    1.大会的主题是? 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

    瞩目十九大,喜迎新时代

    瞩目十九大,喜迎新时代 又是一个金色的十月,又是一个灿烂的秋天。长江黄河奔流向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讲述着强大中国的动人故事。 这是2017年的秋天,这......

    新时代、十九大后证婚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中午好! 国逢盛世山川丽,宅迎喜事合家欢。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十九大绘制的新时代蓝图催人奋进。在这个美好时刻二......

    学习十九大内容

    十九大学习内容:坚定“四个自信” 核心提示: 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动力。坚定“四个自信”,实质是......

    十九大学习内容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 海阔扬旗催奋进,艳阳高照化境空。2017年10月18日上午九时,党的第 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我认真观看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