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思考题(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4 05:1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政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思考题(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政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思考题(小编推荐)》。

第一篇:党政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思考题(小编推荐)

党政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思考题

国家人事部《党政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六个部分28章:

第一部分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中共党史、党建、方针政策九章。

第二部分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四章。

第三部分法律:法学基础理论、宪法、有关部门法三章。

第四部分管理:公共行政、公共政策、领导学三章。

第五部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常识与前沿问题、高新技术与产业三章。

第六部分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六章。

客观性试题:判断题,选择题等。

主观性试题:简答题、辨析题、判断分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综合思考题、阅读理解题、情景模拟题、写作题、职业能力测验题等。

简答题:这类题主要是考查对基本原理、原则、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分析能力。解答时需注意:要清楚简答题解答的特点是针对性强,要点鲜明,表述精炼。不用举例,使用表现问题实质的关键词语。

辨析题:解答时需注意:对题目进行分析,弄清是非实质,然后再判断是对还是错,并运用有关原理分析说明命题正确或错误的理由。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即结论判断,结论证明,结论推理。

论述题:这在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解题难度大,常被认为是拉开档次的题目。其实论述题也并不象有些考生所想象的那样可怕,只要知识面广,思路正确,同样容易做好。(1)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确定本题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2)提出论点(3)要善于精心选择论据,论据要有针对性.(4)重视论述的方法,以事述理,以理服人,表达上要规范、准确。(5)在上面回答的基础上.最后做出鲜明的结论,这是全文所述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阅读理解题:这类题主要是检测应对语言文字材料的阅读、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包括阅读材料和回答问题两部分,具有综合程度高、考查内容范围广的情点。回答时要学会使用下列方法:(1)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许多考生习惯于先读材料再做回答,这样可能造成如下的结果:读了材料后没有印象,回答问题时没有线索,只好再读一遍,浪费了时间;再者,开始不知道有多少问题、是些什么问题,回答时难免不准确。为此,考生在阅读材料之前先看提问,再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使之在思想上有较为明确的印象,这样能提高阅读效果。(2)边阅读边思考,抓住问题的关键。阅读不同于看小说,要慢慢地读,在读的过程中,要弄清材料与所提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特别注意与答题相关的重要概念、重点观点、重要依据,并对他们进行分析理解,从而把握关键的东西。(3)分析材料中的观点与材料主体思想的关系,弄清材料中的特定背景下为什么用这些观点来反映中心思想,分析各重要观点与所在文段主体思想及全文主体思想的逻辑关系,从而确定答题的角度。

案例分析题:这类题主要是用来考核应考者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运用原理恰当,理论与案例紧密结合,条理清楚。解题时需把握住下面的要领:(1)要摆正自己的位臵。考生不是案例当事人,而是观众,是局外人,只有把握好自己的位臵,做出的答案才能正确。(2)根据案例选择最准确的原理。一要抓住案例情节的实质,以便确定分析的重点;二是运用原理紧扣案例进行分析,要根据材料描绘的情景选择原理和组织作答材料;三是处理好分析重点问题与分析重点相关问题所用原理的关系,防止所用原理彼此孤立,甚至相互矛盾;四是分析得出的结论必须科学、准确。(3)切忌空谈,分析要具体,条理要清楚,要以理明事,据事述理,不能只讲空洞的大道理,否则令人厌烦。同时,还要注意叙述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作文题:这类题属于考查应试者逻辑思维、形象逻辑、创造思维、书面表达等多种能力的综合性试题,分为命题作文和条件作文两类。无论是哪种作文题,考生在做答时,都要注意抓住几个重要环节:提炼主题一构思结构一文字表述一润色补缺。在写作技巧上要注意下列几点:(1)要符合写作的基本要求。①短小精焊,要避免因文字繁杂而影响文章主题的表达和中心的阐述;②观点明确,中心突出。切忌论点过多,避免因此而引起的逻辑混乱、观点不明、思路分散;表意确切,用词要恰当,引用的数据、人名、年代、事件等准确无误。(2)在写作时,必须先弄清题意,再根据题意要求确定文章的体裁,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构思结输和组织材料。(3)写完后要仔细通读全文,看看中心是否突出,观点是否正确,层次结构是否合理论据是否有力,如有不妥之处,尽快修改。

情景模拟题:这类题正好与案例分析题相反,它要求应考人把自己臵身于情景之中,从自身材料精述情景的感受中,悟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考生不是局外人,而是‚戏‛中人。以此来考查应考人的适应能力和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答题方法上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考生应进入角色,以真实的心态去感受和体验,面对情景去分析和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当然,也不能因此忘记自己的任务(考试),受情景的迷惑而使观点偏颇,在开始答题后,要走出情景;二是要处理好答题要求与作答方式的关系,答题的方式方法要与答题规范要求一致。情景模拟题一般有两种题型,即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案或发表对问题的见解,考生在回答时,必须看懂试题的要求,以防答非所问。

试题难易比例

地厅级领导职位考试,容易题约 20%、中等难度题约 50%、难题约 30%;县处级领导职位考试,容易题约 30%、中等难度题约 50%、难题约 20%;科级领导职位考试,容易题约4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10%。

考试内容比例

政治约25%;经济约20%;法律约20%;管理约20%;科学技术约10%;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约50%。

一、政治理论

1、十七大的伟大旗臶

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旗臶载入史册;十六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臶载入史册。十七大通篇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为什么要对旗臶问题作出回答?

(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岿然屹立于世界,须有一面高高飘扬的旗臶。旗臶就是方向,旗臶就是目标,旗臶就是凝聚力和战斗力。‚旗臶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战略策略都可以调整,旗臶不能变动。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臶,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具体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源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应种种思潮的挑战,凝聚各种力量,形成社会共识。进入新世纪,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致使不同世界观的人们产生不同反响,这种不同反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诸子百家。现在的诸子百家情况很复杂、争论很激烈,一些错误思潮对党的思想路线提出种种质疑和挑战。

我们对种种质疑和挑战回答是:我们举的旗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走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旗臶不能是民主社会主义,也不能走过去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老路。

3、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有哪些?

根据小平同志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我们实现了第一、二步战略目标,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报告从五个方面对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经济建设目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上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比2000年翻两番。

二是政治建设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三是文化建设目标,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四是社会建设目标上,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五是生态建设目标,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原来是两个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十六大提出了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文明范畴,不仅强调了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性,而且还强调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十六大以来一系列战略思想构成的。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理论铺垫和奠基的作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科学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也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精神。回顾党的发展历程,我们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进展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发展。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革命和发展也就分别成为这两大理论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切理论建构、观念创新,都要围绕发展这个问题展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展开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战略思想也是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展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包含了众多新的名词,‚科学发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要把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5、十六大以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理论成果?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6、为什么坚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僵化观念、主观能动性偏见的束缚,解除束缚思想的精神枷锁,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思想与实际想一致。

解放思想体现了唯物主义关于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思想,理论需要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解放思想史。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真理标准讨论冲破两个凡是,小平南方讲话冲破姓社姓资、市场与计划的片面理解,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旗臶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问题,十六大以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问题。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因为人们认识世界是永无止境,所以解放思想永无止境。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经典理论没有现成答案。

7、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在改革的推动下,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才能焕发生机。如果不改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地方,就会窒息社会主义的内在活力。对外开放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全球化的条件下,统一的国内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市场,中国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世界。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30年改革开放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的目的: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民族;二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三是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8、怎样理解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如何理解以人为本?

一要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人民是历史主体,是社会历史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二要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要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健康素养,努力造就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三是必须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社会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把解决贫困、就业和社会公正作为重要内容,充分尊重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力。不仅要尊重人的生存权、发展权,还有平等权,政治知情权和参与权。

四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这是以人为本的最高追求。群众利益无小事,不能造福于人民群众的发展就不是真正的发展。

10、为什么必须建设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各种社会矛盾凸现,构建和谐社会对转型期的发展意义重大。

11、中国社会制度有哪些重大转变?

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12、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是什么?

(1)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2)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3)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3、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使我们党面临哪四大考验?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这个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4、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是什么?

一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二是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是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四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六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15、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2)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

(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4)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5)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6)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16、建设学习型政党必要性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必要性:(1)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学习再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2)党要正确应对国内外不断出现的各种挑战和考验,必须学习再学习。(3)党要以创新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学习再学习。

主要任务: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组织。

17、怎么实现党内民主?

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二、经济

18、怎么理解有好又快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是强调又快又好;十七大提出‚又好又快‛,把‚好‛放在首要的、决定性的位臵,以‚好‛来统领‚快‛,坚持‚好‛中求‚快‛。这不仅仅是词序的变化。在这一看似细小的排序变化中,蕴涵着科学发展的科学理念。

过去的‚又快又好‛偏重强调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其中包含着‚兼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理念,但是,在实践中,总是由于速度和规模似乎更加重要,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量;从现实工作上考虑,长期以来把‚快‛臵于‚好‛之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惯性很大,不易扭转。

只有在指导思想上把‚好‛摆在‚快‛的前面,使‚快‛服从于‚好‛,‚好‛中求‚快‛,才能有效遏制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偏颇,真正做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与‚快‛之间的矛盾。

19、怎么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不同与经济发展。虽然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才会实现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能促进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经济发展的内涵更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很快,但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暴露了很多弊端,集中表现为‚三高一低‛,经济增长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国对经济质量和效益的追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一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二要抓住机遇,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结构。

三要扩大需求,由投资、出口主导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四要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21、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调整。

新一届政府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东北攻坚,西部提速,东部领先,中部崛起‛。中央政府的区域经济战略主要缘于趋区域发展的诸多问题:西部落后病、东北萧条病、中部滞缓病、东部膨胀病。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三个‚四大‛:四大战略区域,就是在战略上将发展区域划分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四大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协调区域发展;四大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就是依据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确立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

由此,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完成了由‚沿海发展战略‛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转变。以后中国相当长时期内,区域战略将按照三个‚四大‛来安排。

22、中国抗击金融危机取得成绩有哪些原因?

第一,一是综合国力提高极大地增强了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出口国、第三大贸易国、第三大经济体。

第二,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全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年初:防过热、防通胀,财政货币政策一稳一紧;年中一保一控;9月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1月,提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4万亿刺激计划和制定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第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8.4%和8%。

第四,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3、政府工作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第二、必须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

第四、必须坚持搞好宏观调控。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保证整个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第五、必须坚持执政为民。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执政为民是各级政府的崇高使命。

第六、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4、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

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25、中国应对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哪些 ?

一是扩内需、保增长。坚持把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作为宏观调控最重要的目标,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着力点,增加有效需求,加强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

二是调结构、上水平。坚持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变压力为动力,坚定不移地保护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产能,整合生产要素,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保增长和调结构、增效益相统一,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发展后劲。

三是抓改革、增活力。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造活力。

四是重民生、促和谐。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6、如何保增长?(1)扩内需。一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拟新增1.18万亿元。二是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三是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四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2)调结构。一是实施汽车、钢铁、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二是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支持优势企业并购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鼓励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臵效率。三是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央财政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从39亿元增加到96亿元。实行鼓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增加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四是积极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建设创新型企业。中央财政拟安排200亿元专项资金,主要用贴息方式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适应市场变化,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推进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经营水平。五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咨询、软件和创意产业发展,拓展新兴服务领域。提升传统服务业。

(3)抓改革。改革是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2009年的改革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

27、什么是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则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

2009年11月17日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江西南昌开幕,近三百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及跨国公司派代表参加,还有二十五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到会,成为江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盛会。

本届大会以‚节能减排,绿色生态‛为主题,意在搭建起世界各国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的合作平台,共同推进世界范围内的能源技术创新、能源结构调整和低碳产业的发展。

28、2010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是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二是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三是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扩大农村需求,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信心、锐意改革,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加强调查研究和战略规划,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五是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坚持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国内市场并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相结合,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健全开放型经济体系。

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

29、中央对2010年经济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的几个明显特点?

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是首要任务。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是工作重点。

调整优化是着力点。

‚五个更加注重‛是基本原则: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是对明年宏观政策调整变化提出的原则。

‚六个结合‛是总体要求: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拓展发展空间;把推动自主创新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创新发展;把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3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哪些重要政策信息?

(1)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实施,重点向促转型发力。2010年财政政策将突出实施重点,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更有力地支持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明年还要继续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改革。同时积极运用财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健全促进消费的财税政策,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2)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信贷结构‚有保有压‛。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涉及两层含义:一是真正体现适度宽松,加大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二是对信贷结构进行调整,更加强调‘有保有压’,控制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3)重要任务是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主要包括3个方面:从生产角度来看,要把经济增长从依赖第二产业调整到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特别是要发挥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的作用;从需求来看,要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最重要的是要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从增长方式上看,要把经济增长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调整到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上。

(4)扩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消费拉动与投资拉动的比例来看,我国的居民消费增长还是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在出口没有明显回升的前提下,扩大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对于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解决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有重要的影响。拉动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点。

(5)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加快推进。扩大居民消费,首先就要增加居民收入,这就要求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目前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且这种差距有逐渐拉大之势,这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下一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就是以工资改革为核心、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今后,国家要继续实施并完善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例如扩大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的试点范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次,要减轻居民负担,加快全民社保建设,增加社保投入,消除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创建城乡居民持续消费的条件。

(6)推进城镇化的重点是转移农村人口。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进一步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是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快城镇化进程非常重要,而推动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则是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是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举措。

三、市情与发展战略

如果是外面专家命题,这部分必不可少;如果本市专家命题,这部分比重会加大。

31、如何客观认识上饶基本市情?

优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生态良好、资源丰富;名人辈出、文化璀璨;产业齐备、特色鲜明。

国土面积22791平方公里;2008年GDP628亿元,财政总收入68亿元;2010年撤地设市十周年财政收入100亿,2011年GDP1000亿;四大主导产业:有色金属,机电光学,新型建材,光伏新能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8年游客1000万,总收入60.8亿,占GDP9.7%.挑战前所未有:一是内部挑战,经济总量不大,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优,发展方式粗放,城市聚集不高;二是外部挑战,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差距加大:2000年上饶与全国平均差距511美元,2008年差距达1871美元美元。

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一是工业化程度不高。2008年全国三次产业比重11.7%、49.2%、39.1%,全省16.4∶52.7∶30.9,上饶19.1∶47.4∶33.5;二是城市化程度不高。上饶城镇化率33.5%,落后全国13个百分点,落后全省7.8个百分点;三是经济外向度不高。全国65%,全省13%,上饶4%。

上饶目前最大的市情是生态环境好,发展势头喜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欠发达地位尚未改变。

32、上饶存在哪些后发劣势?

(1)上饶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处的后发地位本身就是劣势,而且是上饶最大的劣势,它决定了上饶存在的其他劣势。

(2)计划经济的思维惯性。计划经济的思维惯性使上饶人更多的是关注官场而不是关注市场,更多的是政治人而不是经济人,更多的人是想着去瓜分财富、分享财富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创造财富,‚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导致上饶地方财力弱、反哺能力低。

(3)落后的工业难以推进现代化进程。上饶工业不发达,规模小,技术落后,附加值低,产业链短,产业支撑力较弱,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很难对现代化进程形成强大的推力。

(4)上饶的现代化缺乏内生动力。上饶的现代化是在外力作用下才得以启动,缺乏内生动力,外地产品基本上占领了上饶市场,本地资本被动流失,需求呈外向拉动,造成本地工业萎缩、流通畸形。

(5)上饶后发进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上饶后发进程不仅受到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的制约,而且还存在着教育落后、人才匮乏、发展环境不优、城市化程度低、政府形象不佳、基础设施不全、中介服务不周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6)上饶发展战略总是比发达地区慢一拍,这是上饶后发劣势的一个鲜明特点。80年代发达地区刚刚启动工业化,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然而上饶却坚持要把上饶的经济大厦建立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90年代发达地区的工业化进入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期,先进制造业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上饶却在这时起步发展传统制造业;进入新世纪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开始全面淘汰传统制造业,上饶却在全面承接发达地区淘汰下来的传统制造业。

(7)上饶存在严重的体制机制缺陷。社会治理和经济运行仍然保持强劲的计划经济惯性,不但缺乏效仿或移植各种先进制度的能力,而且自身哪怕十分微小的制度改革也会遭遇强大的阻力。行政垄断无处不在,公权力被滥用,资源配臵中行政干预过多,权力是配臵资源的主导因素。

(8)上饶缺乏自主研发与创新的能力。上饶的资本与技术引进完全是嫁接在发达地区研发基础之上,造成了上饶对先发地区资本与技术的依赖,极大地减弱了上饶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以及技术创新势头。从短期看上饶似乎没有研发的风险,但从长期来看上饶丧失了自主研发与创新的能力,上饶与先发地区之间的差距将会无休止地保持下去。

(9)上饶始终没有一个追赶发达地区的目标参照系。深圳始终是以香港为目标参照系、珠海始终是以澳门为目标参照系,所以它们能够很快地缩小与目标参照系的差距。长期以来,上饶的目标参照系始终是就上饶论上饶,始终跳不出上饶的视野,所以上饶始终追赶不上发达地区。

(10)上饶身罹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发症。上饶当前出现的社会问题几乎覆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社会的急剧转型使得社会控制力大为减弱,社会对于社会成员的各种行为不能有效地整合;价值体系的紊乱,诱发了社会成员大量的‚越轨‛行为;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社会问题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处在一种‚并发‛的状态。

33、上饶经济迎接复苏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一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向好,一季度6.1%的近年来谷底,到二季度7.9%,再到三季度8.9%,全年超出8%的预期。

二是上饶经济发展也呈向上的总体态势。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83亿元,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

三是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的宏观政策带来上项目的机遇。

四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投融资的机遇。

五是是国家一批重大项目提前实施带来了上饶发展格局提前根本性改变的机遇。

六是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给上饶带来机遇。

34、市委、市政府应对经济困难有哪些举措?

一是2008年4月,新的市委、市政府班子组建伊始,就提出要关注股市、楼市和汇市的变化,防止引起社会不稳定;

二是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步步升级,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宏观政策的变化、市内经济走势的变化,积极研究解决市场、项目、资金、土地和竞争力‚五个怎么办‛的问题;

三是在中央加大力度出台政策以后,市委、市政府及时抢抓机遇,三管齐下,迅速开展‚十百千‛行动(十个跑‚部‛进京项目、百支专业招商小分队、千名干部下基层)。

四是到12月二届六次全会又提出了六个双的战略举错:双千工程(千个项目千亿投资)、双提升(产业能力和产业水平)、双轮驱动(中心城市与县域)、双建设(和谐平安和绿色生态)、双创新(创业创新)、双健康。

35、新形势下弘扬方志敏精神的现实意义?

方志敏精神:爱国、创造、清贫、奉献。

(1)弘扬方志敏精神就是要坚定爱我家乡、加快发展信念。加快上饶发展,离不开精神的激励、信念的支撑。

(2)弘扬方志敏精神,就是要找出破题解难、加快发展办法。

(3)弘扬方志敏精神,就是要保持艰苦奋斗、勤政为民作风。

(4)弘扬方志敏精神,就是要坚定维护大局、服务大局观念。

36、市委召开二届五次全会提出弘扬方志敏精神的主要战略任务?

一是打造‚一个枢纽、四个基地‛ :‚一个枢纽‛:就是要把上饶建设成为赣浙闽皖交界区域交通枢纽,提升区位优势,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提升开放水平。‚四个基地‛:产业承接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商贸物流集散基地。

二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三是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四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五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37、上饶定位交通枢纽城市的依据?

一是京福高速铁路穿过上饶,与浙赣铁路、杭昌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在上饶十字交汇。

二是上饶——武夷山、上饶——德兴高速公路,与沪昆高速在上饶十字交汇。

三是打造成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通江达海的无水港:宁波港、宁德深水港。

四是建设航空港三清山机场。

38、2010年上饶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三个转变‛:第一,要牢牢把握经济大势,致力促进经济工作重心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主向‚迎接‛新一轮经济发展为主的转变,以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精神迎接下一个发展的春天。第二,要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坚持‚走绿色崛起之路、建生态和谐之城‛,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要继续实施‚双轮驱动‛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推进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的转变,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要加快中心城区发展的战略转变,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发动机;要突出县城和示范镇的建设,着力构建城镇化体系,打造区域经济的多个发展极;要继续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两个跨越:第一,就是要继续围绕建设‚四个基地‛的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第二,就是要继续坚持以“双千工程”为抓手,全力组织实施好1000个重点项目,着力实现上饶由自然地理中心向经济地理中心的跨越。

一个保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39、怎么促进经济工作重心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向迎接新一轮经济发展的转变?

一要充分看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而且要更多地看到困难和挑战,主动出击,有所作为,千方百计实现进位赶超。

二要深入推进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三要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开放性经济进位赶超。

四要搞好创业服务,继续引导和鼓励回乡创业,纵深推进全民创业,全面激活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

五要积极改善金融环境,大力培植上市企业,积极引进风投基金,进一步提高融资能力。

40、如何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机遇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

范围:南昌、景德镇、鹰潭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吉安、上饶的部分县,共38个县,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30%国土面积,50%人口,60%经济总量。我市鄱阳、余干、万年三县纳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区,总面积7681.5平方公里,占规划核心区面积15%,占鄱阳湖水域面积三分之一。我市应对战略:以项目为抓手,把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作为重中之重,《规划》相衔接,谋划了136个重大项目,涉及工业、高新技术、能源、交通、城建、文化、旅游、农林水、血防、商贸九大行业,总投资3450亿元,着力打造四个基地。

背景:一是十七大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这对我省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鄱阳湖是江西的一张‚名片‛,赣江、抚河、信江、饶江、修河五条河流汇入鄱阳湖,就像一个‚手掌‛连接我国的‚大动脉‛——长江。通过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既有利于保护鄱阳湖的‚一湖清水‛,也有利于发挥生态优势,实现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统一。二是国家正会同有关部门与地区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的编制工作,在96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上划分出四大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与禁止开发区域。三是江西周围 ‚国字号‛城市中部已有四个群 ,海峡西岸经济区也首次写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重大意义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国际性的重要湿地,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出现富氧化的湖泊,是江西人民的母亲湖。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加强鄱阳湖保护治理和经济开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战略构想,必将对江西全省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实现江西崛起的必然要求。一个地方要发展、要领先,最重要的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优势,江西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自然生态。江西不仅要加快发展和崛起,更重要的是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崛起、绿色发展。

‚国字号‛城市群试验区能把江西提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我们主动为维护全国生态大局服务,理所应当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偿,‚环鄱阳湖经济生态区‛有望成为一个大项目和抓手。

基本定位(1)功能划分: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区和重点发展区。(2)建设定位:三区一平台,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中部地区崛起的带动区、长江下游水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及我国在国际上开展生态经济交流的重要平台。(3)建设目标:以鄱阳湖为核心,力争用15―20年时间构建科学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永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等,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鄱阳湖水质和环鄱阳湖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到国家标准,确保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近期为2009年至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2009年—2015年的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到2015年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到2020年,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如何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一要充分认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质内涵、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

二要在加强与总体规划衔接的基础上,研究编制本地实施规划,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发展生态经济优先、生态建设优先,进一步发挥生态优势,构筑生态游,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

三要加快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探索内陆地区可持续发展之路。组织一班人马专门研究制定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确立一个机构专门引导上饶后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做好一个规划对上饶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方向、行业重点及中长期目标进行指导。完善一套机制为实施上饶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提供各方面保障。建立一支队伍为丰富和完善上饶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提供人才智力支持。谋划一批项目推动上饶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大步向前发展。

41、如何加快中心城区发展的战略转变?

从世界各国城镇化的发展规律来看,城镇化率到了30%以上,城镇化进程会出现一个加速增长期。上饶应抓住这个机遇期,努力实现城镇化的迅猛扩张。

一是以高于全国、全省的增长水平迅猛扩张。2008年上饶城镇化率33.5%,落后全国13个百分点,落后全省7.8个百分点。2000—2008年,全国城镇化率增长幅度每年是1个百分点,全省是每年增长1.5-2个百分点,上饶是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到2011年,上饶城镇化率要力争实现每年增长2.5个百分点,到2011年城镇化率要达到41%。

二是城镇化体系逐步完善。突出县城和示范镇的建设,打造区域经济的多个发展极,基本形成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重点镇和一般建制镇构成的空间布局合理、功能优势互补、城市个性鲜明的城镇体系。

三是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发动机。城市群之间的交通网络、公交、通信、水、电、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有根本的提升。

四是中心城市首位度极大提高,上饶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首位度要达到30%。

五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实现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六要继续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42、上饶如何避免从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发展期的拉美陷阱?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臵于中心地位;

二要充分就业,实现社会就业结构的和谐;

三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四要关注社会保障水平刚性增长与经济发展周期波动的矛盾,建立和完善重节约、广覆盖、有积累、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制;

五要注意对民众满意度、信心指数、价值观变化、行为取向的监测和研究,特别要注意研究民主意识的成长,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遏制腐败现象、提高管理水平,保证社会稳定;

六要落实基层群众自治的权利,培育公民组织,政府大量退出了传统的公共管理领域,让社会第三种力量来配合政府承担社会义务。

四、领导干部面临的热点事件与案例

43、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

大众传媒已经构成了现代社会第四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在引导舆论、传播信息、反映社情民意、宣传形象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要争取主动,为我所用。信息时代,隐瞒消息已不可能,你不用正确的信息占领传播空间,就会有不正确的信息占领。领导干部在与媒体交往中,往往存在着三个误区:一是用自己的需求去要求媒体。二是对媒体经常采取回避态度。三是对待媒体报道反应不当。领导干部应学会与媒体沟通,做到应对不应付,主动不被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媒体必然会越来越壮大,形成一种公共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帮助政府发现问题,可以给政府提供公共智慧,可以为政府政策提供舆论支持。领导干部都应从与媒体的相处中,学习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会理性、艺术地对待媒体。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党和政府工作的开展,也能树立起政府亲民、透明、开明的形象。

二要真诚相待,敢于面对。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领导人的形象传播的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新闻媒介可以迅速地、真实地、大范围地为领导人在公众中树立、传播良好形象。所以领导干部对待媒体要真诚,同时也要敢于面对,不回避。作为领导干部应对媒体,注重着装、讲究谈话艺术,都无可厚非,但是,面对媒体最关键的在于要诚实。这一基本的原则,纵使一个官员具有足够的仪表美,回答记者提问再对答如流,但就是避实就虚,不切中实质性问题,和记者捉迷藏,这样的‚应对‛,只能是百害而无一利。

三要把握时机,主动化解。有人说危机事件之所以变成危机不是本身的危机,而是传播成了危机,主要是事件发生后没及时处理好造成的。有一些领导干部,在处理有国内外影响的敏感问题时,因为忽略了公关技巧,选择的处理时机、处理方式往往有欠妥当,激化了矛盾,事后被负面报道,还影响了地区形象。理性面对突发事件、危机事件和采访负面影响的记者。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也没有绝对的负,事物都是变更的。一个突发事件,表面上看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大的威胁。危机事件,危机事件,一个是危,一个是机,它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一件事情之所以变成了危机,不是由于事情本身,而是处理不当。处理好了,完全能成为一次历史性机遇,化险为夷。

44、领导干部如何应对网络政治的挑战?

一要要充分认识网络对现实政治的深刻影响。网络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疆域概念,改变了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理念,改变了政治信息的传播格局,改变了公众参与政治的途径,改变了政府决策的参谋、咨询模式,改变了政府与公众沟通对话的方式,改变了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滞后性局限,改变了政府对社会危机的监控机制,改变了传统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二要增强学习运用网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网络政治的产生有着其历史的必然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随着网络经济日渐成熟,作为经济集中表现的政治必然会在网络上出现。当网络成为政治工具后,许多公众从网络获取政治信息,利用网络表达政治诉求,一些政党要员也通过网络发表政治主张,与民众沟通。网络技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地参与政治的手段,领导干部要紧跟这种形势,做到与时俱进。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一些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需要我们从政治的高度加以引导和规范。

三要提高网络驾驭能力。一是提升把握群众现实需求的洞察能力。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公民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这在网络上具有充分的体现,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善于洞察群众的需求。网络的平等性给了人们充分的话语空间,真正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对称性。然而,网络的隐匿性也给了网民‚随心所欲‛的空间。网上有些言论缺乏理性,有些纯粹是一些不良情绪的宣泄。针对互联网信息量大,群众的需求千差万别,要准确把握群众的现实需求,领导干部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二是提升快速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快捷,一件小事通过互联网传播可能被无限放大。所以,对领导干部而言,具备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处臵能力是一个基本要求。在网络时代,领导干部尤其要具备敏锐的鉴别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快速应变的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快速决断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三是提升通过网络与群众沟通的能力。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传递群众情绪和民意的重要渠道,领导干部要充分利用网络与民进行沟通。近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取民意的范围越来越广,渠道也越来越多。领导干部利用网络与民众沟通,不仅可以增进群众感情,还可以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45、领导干部如何应对网络危机案例 ‚绥德校长被拘事件‛网络危机案例

2007年12月25日8时45分左右,绥德县职业中学校长高勇为落实国家对贫困生补助款去找县长崔博签字,却赶上县长着急参加9时整的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心急的校长两次打开车门要求县长签了字再走。为此,绥德县教育局决定让校长停职检查并向县长道歉,县公安局认为高勇扰乱机关工作秩序对其做出了行政拘留7天暂缓处理的处罚决定。此事件经网络媒体披露后,引起全民声讨。

据介绍,1月4日,榆林市委书记周一波出差回来后连夜赶赴绥德调查了解事情经过,并主持召开四大班子领导干部会议。会议要求立即撤销县公安局、教育局的两个处分决定。绥德县县长、公安局长、教育局长要向绥德职业中学校长道歉。县长向市委写出书面检查;公安局、教育局向绥德县委写出书面检查,任何人不得打击报复职中校长高勇。此外,榆林市委、市政府已经组成调查组对该事件进行全程调查,将依法追究责任人。

榆林市委领导要求,绥德县的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有关执政为民的一系列论述,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提高政治素质及依法行政素质;开展‚依法行政、执政为民、改进干部作风、树立公仆形象‛为主的思想作风大整顿。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群众享受政策待遇是否到位‛的大检查,对全市干部作风进行一次大检查。

案例分析

这是互联网时代,又一起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生动实例——正是因为网络媒体报道和互联网的广泛转载,因为读者和网民的强烈关注和批评,县长与校长的‚公务**‛,才引起上级的‚高度重视‛,才有了事件的逆转和问题的解决。

这也是民主政治进程中,权力与舆论监督关系的现实注解——可以想见,如果没有网络的监督,绥德县教育局和公安局的权力边界,就不会受到挑战;行政长官的以权压法、有关部门的滥用职权、某些官员内心深处的特权意识,就不会如此清晰地进入公众视野,更不会被臵于法律的程序中处理。

这是一起典型的因政府滥用权力,而导致全民声讨的一起公共危机事件。那么,在这里我们不去探讨事件本身的是与非,而是探讨一下究竟在政府面临危机时,应如何来进行危机公关呢?网络危机的应对原则:

(1)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 THE MATTER)

严查事实真相,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事态发展,追究主管官员或企业的责任。现在有的官员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想的仍然不是如何及时处臵问题,而是如何在第一时间消除对自己个人政绩的不良影响,这必然会导致群众对政府的公信力下降,进而损害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危机发生后,公众会关心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利益的问题,利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是感情问题,公众很在意政府是否在意自已的感受,因此政府应该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并通过新闻媒介向公众致歉,解决深层次的心理、情感关系问题,从而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

实际上,公众和媒体往往在心目中已经有了一杆秆,对政府有了心理上的预期,即企业应该怎样处理才会让我感到满意。因此政府绝对不能选择‚捂盖子‛等,态度至关重要。

(2)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现在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限于官方媒体,网络巨大的信息流量使任何企图捂盖子的努力都化为乌有。因此,坦诚真实的在第一时间告知群众所发生的事情远比半遮半掩要好得多。

建立新闻发布机制,政府必须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不能简单的压制媒体监督报道,做到信息互通,绝对透明,不要用行政干预去影响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为含糊和感性的报道不足以令消退公众对真相的渴求,于是就会通过其他渠道和途径去打听真相或背景,这样反而造成谣言和小道消息盛行,一时尘嚣直上,容易使公众产生不利于危机公关的心理定势.仅就此次事件来说,网络成为公众获取信息和发泄不满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我们的政府官员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网友交流沟通,倾听公众声音,真诚致以歉意,争取公众理解,吸引公众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公共危机上面来,让公众感受到自己参与到政府的行为决策中而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其实是完全可以把坏事转化成好事, 相信公众的怨气还是可以得到消化和平复的。

真诚沟通是处理危机的基本原则之一。这里的真诚指“三诚”,即诚意、诚恳、诚实。如果做到了这“三诚”,则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3)速度第一原则(SPEED)

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在危机出现的最初12-24小时内,消息会象病毒一样,以裂变方式高速传播。而这时候,可靠的消息往往不多,充斥着谣言和猜测。政府的一举一动将是外界评判政府如何处理是这次危机的主要根据。媒体、公众都密切注视政府发出的第一份声明。对于政府在处理危机方面的做法和立场,舆论赞成与否往往都会立刻见于传媒报道。

因此政府必须当机立断,快速反应,果决行动,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从而,迅速控制事态,否则会扩大突发危机的范围,甚至可能失去对全局的控制。危机发生后,能否首先控制住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处理危机的关键。

(4)系统运行原则(SYSTEM)

危机的系统运作主要是做好以下几点:

以冷对热、以静制动:危机会使人处于焦燥或恐惧之中。所以政府部门应以“冷”对“热”、以“静”制“动”,镇定自若,以减轻公众的心理压力。

统一观点,稳住阵脚:在政府内部迅速统一观点,对危机有清醒认识,从而稳住阵脚,万众一心,同仇敌忾。

组建班子,专项负责:一般情况下,危机公关小组的组成由政府的高层领导。这样,一方面是高效率的保证,另一方面是对外口径一致的保证,使公众对企业处理危机的诚意感到可以信赖。

果断决策,迅速实施:由于危机瞬息万变,在危机决策时效性要求和信息匮乏条件下,任何模糊的决策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必须最大限度地集中决策使用资源,迅速做出决策,系统部署,付诸实施。

合纵连横,借助外力。当危机来临,应充分和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及新闻媒体充分配合,联手处理危机,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同时,增强公信力、影响力。

循序渐进,标本兼治:要真正彻底地消除危机,需要在控制事态后,及时准确地找到危机的症结,对症下药,谋求治“本”。如果仅仅停留在治标阶段,就会前功尽弃,甚至引发新的危机。

(5)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

在危机发生后,政府不要自已整天拿着高音喇叭去解释,而要曲线救国,请重量级的第三方权威机构在前台说话,使公众解除对自已的警戒心理,重获他们的信任。危机事件性质不明是谣言产生和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组织权威机构给危机一个及时准确的定论。这既是做出正确决策,找到有效解决办法的根据,也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接受基础,有效地抵制谣言的产生和传播。

46、2008年5月5日,在江西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和‚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主题教育之际,江西省委书记苏荣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同时发表公开信,就事关江西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问计于省内外朋友。你如何看待苏荣书记‚问计于民‛?

汉代政论家王充的《论衡》中有这么一句话:‚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也就是奉劝当政者要广听民言、重视民智。

在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苏荣书记这样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 ‚问计于民‛,不仅体现了党的优良作风,而且开了党委、政府执政理念和决策方式转变之先河。

长期以来我们决策的依据都是在体制之内循环。从世界的经验来看,决策依据的最好智库不在体制之内,而是在体制之外,例如美国兰德公司、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国际战略研究所。前国防部部长佩里来自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国际战略研究所出了基辛格,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是乔治敦大学国家政策中心主任,现在的国务卿赖斯是胡佛研究院任高级研究员。现在中国的各级党委、政府也越来越重视体制外的智库,它们认识到光有体制内歌功颂德式政策研究是不行的,还要多听听体制外的中间报告。苏书记重大决策问计于民,冲破了体制的束缚,真正体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

苏荣书记的‚问计于民‛还给我们三点启示。

其一,问计于民,必须充分信任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中蕴涵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躬身求知,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身上吸取丰富的思想和实践经验。因此,在公开信中,苏荣书记就一系列重大问题问计于省内外朋友,其躬身请教的赤诚之心让人动容。

其二,问计于民,必须真情面对群众。也就是说,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虚心、真心、诚心、耐心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正如苏荣书记在公开信中所说的:‚无论是宏篇大论,还是具体建议;无论是严谨对策,还是随想感言,都饱含着大家的心血、倾注着你们的情感,对我们都是很大的帮助和支持,我们都一样热切地期盼、诚挚地欢迎,并一定认认真真地听取、诚心诚意地吸纳‛。

其三,问计于民,还必须一切为了群众。古人云:‚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当前,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就需要像苏荣书记这样‚问计于民‛,了解群众心里所想所思的问题,理清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把党和政府追求的目标与老百姓的期盼统一起来,把着力点放在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上去,在民生问题上倾注更深的感情,下更大的力气,花更多的功夫,努力使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46、2010年1月5日《江西日报》发表省委书记苏荣《诚实也是官徳-一位省委领导的调研手记》。你如何理解‚诚实也是官徳‛?

共产党员及各级干部无论做人做事做官,要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经得起人民的检验,必须诚实。

现在正式岁末年初盘点工作的时候,总结工作要实事求是,防止大话虚言,向两会代表委员报告工作要讲真情说实话,上报数字要准确,不做手脚不掺假。

诚实也是构成领导干部人格魅力的基本元素,是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诚实是党性的起码要求,也是做官应有的品德。

47、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004年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到派出机关要求将他留任。2009年11月6日凌晨,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因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沈浩同志逝世后,胡锦涛总书记和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学习和宣传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从1月3日至9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等10多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重点网站连续集中报道沈浩先进事迹,弘扬沈浩精神和高尚品德,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沈浩精神给我们启示了什么?如何向沈浩同志学习?

‚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时对沈浩的勉励,揭示了基层带头人的最好评价标准和最高价值准则。

基层党员干部要像沈浩这样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党员、做好干部,当前,农村发展急需沈浩这样的优秀干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人们期盼,有更多的年轻干部能像沈浩一样,到基层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成为老百姓离不开的好干部。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广大党员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要把向沈浩同志学习作为重要内容,自觉以沈浩同志为榜样,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像沈浩那样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转化为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情谊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实际行动,像沈浩那样成为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基层的忠实执行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秀带头人,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如何向沈浩同志学习?

一要在理论修养上向沈浩同志看齐。工作中要多利用时间抓学习,进一步提高理论修养。学习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形式上不拘一格。

二要在作风上学习沈浩同志心系群众、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头的公仆精神。

三要在品格上学习沈浩同志无私奉献、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四要在工作上学习沈浩同志找准科学发展之路、开拓进取的精神。

48、2009年10月26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举行新闻通气会,通报‚联合调查组‛关于10月14日‚孙中界事件‛的调查报告和区政府关于此事件的处理意见,认为有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使用了不正当取证手段,10月20日公布的结论与事实不符,为此向社会公众作出公开道歉。10月14日晚,来到上海打工只有三天的孙中界举刀断指,只为证明自己的清白。当天,孙中界驾驶车辆行驶在上海浦东新区的路上,被职业‚钓钩‛拦车搭乘,并被交通执法队以‚非法营运‛的名义抓获,课以处罚。孙中界的这一刀不要紧,就像放倒了多米诺骨牌,各方努力终于彻底揭开了‚钓鱼执法‛的盖子。12月7日上海市监察局上海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布,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陆月星、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吴福康,因对10月20日对外发布‚孙中界事件‛错误调查结论负有领导责任,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你如何看待上海‚钓鱼执法‛行为?

上海‚钓鱼执法‛是明显政府部门违法行为。其本质是政府部门对公权力的滥用,破坏了社会之间基本的信任与和谐,损害了政府的权威。

事件的彻底查明,并非孙中界一人之功,而是政府部门自省和其他被‚钓‛车主、媒体、法律界等共同努力的结果。‚要根治‚钓鱼执法‛行为,应多管齐下。

其一,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必须明确规定公权力行使的边界,决不能滥用。

其二,切实加强和完善对行政权、执法权的多层次监督机制。

其三,相关立法工作还需跟进。

其四,完善政府部门的执法‚纠错机制‛。实践证明,只有依法行政、有错必纠,才能真正取信于民。

49、据2009年6月1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面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反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这句‚剽悍‛的质问,引来舆论众口一词的谴责。请判断‚是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 这句话是对还是错。

人们之所以谴责,是因为副局长开出的‚选择题‛,公然将党和人民对立起来,全然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忘记了‚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人们之所以谴责,更因为‚替谁说话‛的逻辑背后,是个别党员干部将‚维护党的形象‛与‚维护群众利益‛对立起来,拿‚党的利益‛做护身符,对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维护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

作为执政党,我们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脱离群众、甚至将群众视为对立面,不仅是感情问题、认识问题,更是政治立场问题、政治本色问题。如果任这种倾向滋生蔓延,如何能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0、如何做好申论

申论考试的命题结构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它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2)给定资料范围。材料约三四千字,内容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均有设计,一般都是社会热点或者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即背景不生僻,具有普遍性。

(3)申论要求。一要用一定的篇幅(大约150字),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二要用一定的篇幅(大约350字),提出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解决方案。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要就所给定材料反映的问题,用一定的篇幅(大约1200字),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申论答题要领

一要抓住并确立中心议题,这是整个解答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应考者在下笔写之前,大脑里一定有个清晰的主线,也就是中心议题。这样对从大脑里搜集材料和选择材料都指明了方向,能够节约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应考者要根据实体的中心议题来确立论点。由于时间的限制,论点不宜过多,安排也应由主次之分,尽可能得将重要的论点前臵,次要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后面,以免把时间耗费在以以较小的内容上面。

三是论据的选择从需要出发,选出那些能够强化所提论点或对论点进行解释和论证的材料作为论据,使这些论据能够有效地为论点服务。而不要将有限的时间耗费到毫无疑义的材料上面。

四是论证一定要全面、充分。中心议题的内涵应该在论点中有完整地体现,同时,表述上要注意逻辑,内容之间不能相互矛盾和冲突。切忌应避免层次不清、语无伦次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属理论同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事结合起来,并运用这些理论来对现实事物作出解释。

五是不要忘记回应主题。这不但证明自己的逻辑清楚,同时还能使全文论点更加突出。

基本方法三段论: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第二篇:党政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 2

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9、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作用。

系统论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事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整体的最优化方向发展。系统论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

11、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

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12、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 4 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

(1)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

(2)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

(3)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之中。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 5

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3)科学实验: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6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

(1)必须把理性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

(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4、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 7

围内,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

(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5、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6、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7、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8、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9、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10、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为:

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9

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阶级服务。

11、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受经济基础的决定,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

12、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阶级对立的实质 10

就是一部分人能够占用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

13、国家、国体和政体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本质上,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由于国体不同,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专政等不同类型的国家。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同国体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只有根据国体才能判明国家的性质,政体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 11

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三个代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三个代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走在中国社会发展前列的先进政党。我们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2)“三个代表”是我们的执政之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赋予的、人民赋予的。

(3)“三个代表”是我们的力量之源。我们党能够始终从根本上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中国文化的进步,切切实实地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这是我们全部力量的源泉所在,也是我们不断成功和发展的奥秘所在。

3.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个精辟论断,既简明扼要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内容,也完整准确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因为:(1)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理论;(2)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改革开放成效的主要体现;(3)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4)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强大,要体现其优越性、凝聚力和感召力,主要得依靠发展。如果离开了发展,所谓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统无从谈起。

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发展不仅包括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还包括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 13

明和精神文明的整体发展,是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所谓以人为本,最简要的意思,就是要求注重人的权利、人的价值、人的发展;我们所作的一切工作,都要把人作为根本,作为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中心,从人出发,为人服务。这是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迫切需要。从根本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人和人的发展的科学。

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解释,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深入地来理解,既然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个个具体的、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既然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那么,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也应该按照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经典阐述具体、深入地来理解,不能将其抽象化、空泛化。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和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所谓协调发展,就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 14

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各方面的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既要注重经济建设持续的高速发展,又要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总而言之,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对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应有状态和方式。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要将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一是因为统筹兼顾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特征和精髓,注重以全面、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发展;二是因为统筹兼顾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和规律性,有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发展的本质;三是因为只有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才能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才能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辩证联系、有机统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四方面内容,深刻地内涵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指明了中 15

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地位、目的、动力、战略和根本方法,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使党的指导思想更加具有了时代性、科学性和实践性,更加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行政管理一

1、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自然状态下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建设公共设施”;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2、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行政的本质体现,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臵的根本依据;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制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3、政府的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主要包括: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其中,以通过政府活动,推进国家政权完善和民主政治发展为目的的民主政治建设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 16

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2)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市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够有效运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也称为“法制经济”。

(3)文化职能,主要包括: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4)社会职能,主要包括: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4、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变迁是决定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

(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要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和界定各级各部门的事权和职能分工。

(3)技术手段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举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可以间接、宏观地对市场进行调控;政治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使政府的机构设臵和组织运作更加合理有效。

(4)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因素。如何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克服传统行政文化不良因素所带来的惰性和惯性,是政府职能能否发生实质性转变 17 的重要因素。

5、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政府职能转变,不仅包括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还包括政府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重新配臵以及相应政府机构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指政府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还给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防止政府职能的“越位”,将属于政府自己的职能收回,防止政府职能的“缺位”。

(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在纵向层级之间要按照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在横向部门之间要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合理配臵和划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要在管理运行上按封闭原则进行分类。

(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即政府行使能的方式,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管理手段的转变,就是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行政手段,转向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6、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政企分开

(1)政企分开的主要内容:政府与企业社会职能的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

政府不应直接管理企业,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截留企业的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8

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2)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大量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

作为过渡性措施,要保留部分专业部门,主要职能为制定行业规划和引导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7、国家机构的组成国家机构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组成。政府机关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机构的行政权力与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力、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享有的司法权力,分工不同,相互合作,共同构成国家权力系统。

8、群众组织

群众组织亦称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包括各种依法定程序成立的群众团体、专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等,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三大群众团体;文联、红十字会、慈善会等专业团体;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

9、机构编制管理

机构编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制状况以及行政管理科学化程度,通过运用技术手段综合分析,以确定国家各类法定组织的职能范围、职 19

责权限、机构设臵和人员配备,并进行调控和监督,以实现国家管理系统的精简、统一、高效。

我国的机构编制工作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其在编制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

政府机构的名称一般包括域名(地理位臵或管理范围)、矢名(管理内容)、格名(表明规格级别)。

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10、政府机构设臵原则

(1)职能优先原则,即:职能是机构存在的前提;科学界定政府总体职能;科学配臵和划分政府职能;以政府职能是否顺利实现来检验政府机构设臵的合理性。

(2)完整统一原则,即: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行政权力是完整统一的;政府机构设臵是完整统一的。

(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的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以下几条规律:

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以及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成正比;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成正比关系;管理层次与组织效率成反比。

(4)权责一致原则,指在机构设臵中,要使机构的职权与职责相称、平衡,它包含三层意思:设计合理的职位体系;权责相称的制约机制;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5)精简与效能原则,即做到机构设臵要精简;人员编制要精干;办事程序要简化。

(6)依法设臵原则

11、政府机构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1982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干部的“四化”,即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特别在解决干部队伍老化和领导职数过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并将其写入宪法。

1988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概念,并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二是提出政企分开、党政分开原则,初步理顺党政关系、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关系。

1993年机构改革。一是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二是强调了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三是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概念,扩大了机构改革的内涵。12、1998年机构改革目标与原则

改革目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 21

管理体制。

改革原则:一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二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机构,实行精兵简政,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三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四是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

13、垂直管理部门

垂直管理部门的工作业务、人事任免、经费拨付,均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决定,其职能具有专属性、执法性、监控性特点,目前,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海关、国家税务等系统,实行省级垂直管理的机构有地方税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等系统。

14、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

(1)第一阶段1984-1193年,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创立。这一阶段主要以研究、草拟、修改公务员法规为重点,以克服传统人事行政弊端为背景,以实现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为落脚点。

第一阶段可分为如下三个小阶段:1982-1986年,制定《国家行政槎 作人员条例》;1986-1988年,将上述条例更名,并在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分别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政治体制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形成了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要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公务员法规;1989-1993年,根据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的精神,先后在审计署、海关总署、环保局、税务局、统计局、建材局6个部门和深圳、哈尔滨两个市进行试点,并于1993年8月14日正式颁布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第二阶段以全面施行、分步推进、不断完善各项配套的法规为重点,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为背景,以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队伍为落脚点。1993-1996年,根据统筹规划、从上而下、由易到难的原则,积极而稳妥地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公务员制度。

第三篇:党政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模拟题2

一、单项选择题(从以下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胡锦涛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了()。

①矛盾主次方面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④意识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敌不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这句堪称经典的名言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领导力对团队发展的关键作用。这说明()。

A.领袖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3.面对国内市场上空调生产厂家的激烈竞争,我国一家大型空调生产企业在市场上率先降价,提高了该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这一行为()。

A.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B.违背了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C.能降低该企业空调的价值量

D.说明了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

4.2009年6月2日,国际数学联盟宣布设立“()”,纪念已故的“微分几何之父”。这是国际数学联盟首次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数学大奖。

A.陈省身奖

B.华罗庚奖

C.丘成桐奖

D.陈景润奖

5.农村税费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继实行土地改革、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土地改革、家庭承包经营及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

A.以调整农村分配关系为切人点

B.使农民获得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C.改革农村旧的经济体制和分配体制

D.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6.赵某与妻子王某参加朋友的婚礼后,由赵某驾车回家,王某坐在后排座位上。赵某经过一路口,贸然闯红灯,撞上经过此路口的一小学生,王某见状,对赵某说:“赶紧走,现在没有人看见。”赵某遂加大油门,狂奔5公里。该学生因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死亡。赵某因交通肇事被依法逮捕,请问王某的行为该如何认定?()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交通肇事罪,但不是共同犯罪

C.与赵某构成交通肇事共同犯罪

D.构成故意杀人罪

7.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世界范围的竞争是()。

A.军事实力的较量

B.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较量

C.人口数量和物质资源的较量 D.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8.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坚持不懈地防止和反对腐败是因为()。

①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

②只有坚持反腐败,才能保持党执政为民的先进性

③只有坚持反腐败,才能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④只有完全消除腐败现象,才能保持我们党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⑤只有坚持反腐败,才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9.以下哪项不是执法的基本原则?()

A.依法行政

B.讲求效能

C.公平合

D.利益优先

10.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

A.按劳分配制度

B.按需分配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平均分配制度

11.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A.改革和开放的关系

B.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C.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D.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12.下列哪项职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修改宪法

B.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C.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

D.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1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指示具有强制约束作用,要求下级机关必须遵守和执行

B.决定具有指导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政策性,是指导工作的准则

C.任免通知落款处由任免机关领导人亲笔签署

D.迁移、更改电话号码等可使用通告

14.下列行政行为中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

A.行政征收

B.行政许可

C.行政立法

D.行政确认

15.某县法院审理一起伤害案,审判长系被害人的姐夫,被告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原审法院的审判长应当回避,故应()。

A.依照法律改判

B.依法定程序提审

C.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D.以上都不对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务员行政处分的种类。

A.警告

B.记过

C.降级

D.调出

17.根据法律规定,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间将如何行为。这体现了法的()。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预测作用

18.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

A.培养“四有”公民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9.下列不属于我国《公务员法》规定的判断公务员要素的是()。

A.依法履行公职

B.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c.拥有法定权力

D.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20.在我国,下列哪一项不是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

A.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B.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C.具有中国国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D.年满18周岁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针对能源危机,国家通过减免税,鼓励在工业、服务、住房、建筑、建筑运输等领域采用节能型设备。这表明()。

A.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B.违反了税收的基本特征

C.经济调节是国家管理经济职能的重要内容

D.经济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2.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拉动GDP的增长,那就不是“绿色GDP”,而是“黑色GDP”了。这说明()。

A.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B.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C.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3.小王拿刀去砍小李,但因没有瞄准而砍中路人老刘,并致老刘死亡。则关于小王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小王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

B.小王的行为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打击错误 C.小王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

D.小王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4.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5.下列属于政府社会职能的是()。

A.市场监管职能

B.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

C.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D.提高人口质量、实施计划生育的职能

6.行政机关对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做出行政处罚后,当事人提出了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应在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之内做出复议决定。如果复议机关迟迟不作决定或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时,当事人可()。

A.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2年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B.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复议机关的上一级机关要求再次复议

C.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D.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7.商品标价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重要体现,也就是说商品标价表现着商品的内在价值。在普通商品中某商品的标价为8元,而完全相同的该商品在高档商场的标价为14元。这表明()。

A.标价的差异体现了两个商场产品质量的差异

B.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常常是不准确的 C.商品标价不仅包含着商品本身的价值,还包括与买卖商品相关的服务的价值

D.标价的差异体现了商品价格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是()。

A.以解放思想为前提

B.以实事求是为目的和归宿

C.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相符合

D.尊重实践、尊重群体

9.知识产权的特征有()。

A.客体无形性

B.地域性

C.不可转让性

D.时间性

10.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在于()。

A.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和基础

B.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

C.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

1.物质世界不一定是运动的。()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所以社会意识总是和社会存在保持一致和平衡。()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是三年。()

4.股票价格与股息收入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5.生产力的发展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6.法的执行,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7.国务院各部委的设立由国家主席决定。()

8.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是垄断价格。()

9.在转变行政管理方式过程中,经济、法律手段的作用日益加强。()

10.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从5月1日开幕到10月31日闭幕结束,共184天。()

四、判断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修改宪法。

2.2009年8月1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发布通知,将《成都市查处套取社会保险基金规定》(征求意见稿)在网站予以公布,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如有意见,市民可以在2009年8月30日前将意见通过网络或书面反馈到成都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法规二处。由此可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加强立法工作。

3.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还不够成熟,不能说它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当公务员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机关及其领导侵犯时,可以向检察机关或者审判机关提出控告。

5.指示性通知对下级机关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五、综合分析题(共15分)

2009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有哪些重要意义?主要体现了党政领导干部哪些方面的责任?

六、材料处理题(每题10分,共20分)(一)

材料一:2007年9月1日,由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门联合举办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启动仪式上强调:节能减排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全民动员,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成为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的自觉行动。

材料二:2007年7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依靠优化结构、科技进步、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强化法制和全民参与,力争节能减排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250字左右)(二)

材料一: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在7.5亿多就业劳动者中,只有1.2亿多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在1.4亿老年人中,只有4100多万人享有退休养老金;在5.4亿多城镇人口中,只有1.2亿多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还不到7000万人。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材料三:××乡2006年末总人口12684人,农户数2952户,农业人口12546人,少数民族8530人,其中少数民族以壮族、苗族居多。

通过广泛宣传,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等党在农村的政策宣传到户,经动员到2006年底,全乡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5人,享受低保人数455人,五保132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1865人,参合率达100%。

××乡所在地共有1所医院,即××乡卫生院。各村委会建有5家乡村卫生室,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村委会农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请你以乡政府的名义,就如何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问题向上级机关提交一份请示。

写作要求:

(1)书写要符合公文的格式要求,请示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措施可行。

(2)字数不少于600字。

第四篇:2006年党政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考试模拟试2

2006年党政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考试

模拟试题(卷)(第二套)

一、判断题(本部分共15题,每小题1分。对下列命题作出判断,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全部打“√”或“×”,均记为0分)1.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的演说中指出,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是发现了阶级斗争和剩余价值学说。()2.凡是唯物主义的理论都是科学的,凡是唯心主义的理论都是荒谬的。()3.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机制把社会资源配置到经济效益高的部门和企业,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4.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5.遵守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之一。()6.国家行政机关所实施的各种行为,统称为行政行为。()7.行政协调是指行政机关各部门之间人际关系的协调。()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9.我国的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10.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新旧体制的矛盾。()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12.光年是一个时间概念。()13.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美国。()14.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15.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必须由无产阶级的政党来 领导。()

二、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20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均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1.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2.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3.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是指()。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C.新中国的建立 D.邓小平理论的产生 4.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主题 D.中心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发展生产力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增强综合国力

7.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就是()。

A.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B.始终依靠人民、相信人民 C.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D.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作风建设 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B.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C.国有企业改革 D.实行价格体制改革 9.理论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思想基础。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A.党的领导 B.马克思主义

C.发展与继承 D.姓“社”还是姓“资”

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A.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计划手段 1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法体现()。A.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

B.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C.统治阶级中某一阶层的意志 D.统治阶级中个别人的意志 12.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有()。A.国有资产的分级管理

B.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 C.国有资产集中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 D.国有资产分散由各级政府经营 13.有权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是()。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监察机关 14.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A.法律是否能积极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法律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 C.法律是否能巩固国家政权

D.法律是否能有效地保护劳动人民的权利 15.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要求是()。

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B.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C.准确、合法、及时 D.依法从重从快 16.法的调整范围与道德的调整范围()。A.完全一致 B完全不一致

C.道德调整的范围小于法律调整的范围 D.不完全一致 17.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责是()。

A.调查研究 B.抓点带面 C.行政决策 D.抓思想工作 18.领导能力的评价依据是()。

A.自我鉴定 B.群众意见 C.权威看法 D.客观效果 19.技术创新的主体是()。

A.企业 B.政府 C.公民个人 D.市场 20.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

A.爱国知识分子 B.民族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农民阶级

三、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共15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有()。A.第五篇: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全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科目、测评要素、内容、方式方法及实施程序,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总结近年来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经验,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实际,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位特点,制定本考试大纲。

第二条 本考试大纲是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工作的基本依据。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包括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

第三条 本考试大纲主要适用于地方党委、*****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的公开选拔考试,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司局级、处级机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领导成员的竞争上岗考试,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的考试。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成员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考试,可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第四条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进行,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第二章 公共科目笔试

第五条 公共科目笔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条 公共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试题难度根据领导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50%,较容易试题约占30%。

(五)试题内容比例根据领导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六)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申论题等。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七条 公共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理论素养。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领导工作中需要的其他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公共知识素养。对履行领导工作职责应具备的公共科目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体应用的能力。

(三)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抓住问题实质,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能力。

(五)文字表达能力。以规范、简练、清楚、严密、准确的文字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领导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八条 公共科目笔试内容包括:

一、政治

该部分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

1.哲学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2)物质和意识

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其实践基础

(3)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对立统一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4)认识和实践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 真理与价值 主体认识能力

(5)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6)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

(7)阶级和国家

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8)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社会意识的本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作用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9)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0)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人的本质 人的价值 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2.政治经济学

(1)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制度及其类型

(2)商品与货币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3)资本与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4)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5)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的循环 资本的周转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6)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利润和平均利润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和利息 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

(7)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3.科学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伟大学说(2)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

(3)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 社会主义在一国数国首先胜利 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新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

(4)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二)毛泽东思想

1.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

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3.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4.统一战线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极端重要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中国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实现祖国统一

5.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

*****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 人民军队的宗旨、任务和党指挥枪的原则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6.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中国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执政党建设面临的新考验

7.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根本原则

8.政策和策略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政策和策略 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若干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政策和策略原则

9.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0.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三)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3.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个有利于”标准 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7.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 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9.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1.“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及其意义

12.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3.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方位 中国80年奋斗的基本经验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 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集体智慧的结晶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的总方针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中共党史

1.中国的创立时期

五四运动与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中国的诞生 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八七会议与土地革命的兴起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与挫折 遵义会议与红军长征的胜利 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延安整风 七大和抗战的胜利 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4.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及其教训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点的转移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十三届四中全会与第三代 5 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十四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十五大与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六)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1.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学说的基本思想 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 毛泽东党的学说主要内容 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学说的发展

2.党的性质

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党的纲领和路线

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的关系

4.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5.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6.党的思想建设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的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7.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作用 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

8.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员标准 党员的教育管理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9.党的民主集中制与党的制度建设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加强党内监督 严肃党的纪律

10.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作风建设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11.维护和加强党的团结

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 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2.正确处理中国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

处理中国同各国和其他政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意义

(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抓住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教兴国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快城镇化进程 西部大开发战略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深化农村改革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扩大内需方针 完善宏观调控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完善财税体制 深化金融改革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与扩大就业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人民生活

3.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维护社会稳定

4.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

5.国防建设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完善国防动员体制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6.“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统一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7.对外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加强睦邻友好和区域经济合作

(八)时事政治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近两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二、经济

该部分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二)微观经济

1.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类型 家庭经济功能 现代企业制度 市场中介机构

2.市场机制

需求及其决定 供给及其决定 供求法则 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市场竞争

市场体系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竞争与垄断 市场规则与市场秩序

4.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效率与公平

(三)宏观经济

1.宏观经济调控

国民经济核算 总供给与总需求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宏观调控目标 宏观调控体系

2.财政与税收

财政收支 财政预算 税收与税率 财政政策

3.货币与银行

货币、信用与货币供给 利率 我国的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四)国际经济

1.开放经济

闭关锁国与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合作 跨国公司 国际竞争力 国家经济安全

2.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方式 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国际金融

国际收支 汇率 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资本流动

三、法律

该部分内容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和有关部门法。

(一)法学基础理论

1.基本概念

法律及其特征 法律关系 法律体系 法律原则 法律效力 法律责任 权利与义务 法治与法制

2.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法律制定 法律实施 法律适用 法律解释 法律监督 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

3.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依法治国方略 依法执政 保障人权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宪法

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的地位 宪法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 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 单一制国家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选举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监督权 社会经济文化权利 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 公民的基本义务 正确认识和行使宪法规定的权利自由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5.国家赔偿制度

国家赔偿法及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行政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刑事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三)有关部门法

1.行政法

行政组织法 行政程序法 公务员法 行政主体 行政行为 行政立法 行政许可 行政征收行政给付 行政强制 行政处罚 行政合同 行政指导 行政复议 行政法制监督

2.刑法

刑法基本原则 犯罪与犯罪构成 刑罚 刑法分则中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有关的犯罪

3.民法

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事主体与人格权 民事法律 行为与代理 物权概念及其类型 知识产权及其类型债权概念及其特点 合同自由与违约责任 侵权责任

4.经济法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企业法律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法 税法 竞争法律制度 产品质量法 证券法 房地产法

5.社会法

社会法的范围和性质 劳动法概述 劳动法律制度 社会保障法概述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6.环境与资源保*****

环境与资源保*****的体系 环境与资源保*****的基本原则 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7.诉讼程序法

诉讼程序法的基本概念 三大诉讼法的共同原则和制度 三大诉讼法的特有原则和制度 三大诉讼的受案范围和管辖 诉讼程序 仲裁法

8.国际法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家主权 国家责任 国际条约 国际人权保护 外交特权与豁免 国际争端的解决 联合国 国际刑法

9.国际经济法

国际经济法概述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国际投资 法律制度 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 国际税收法律制度 国际经济组织法律制度 解决国际经济争议法律制度

四、管理

该部分内容包括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和领导学。

(一)公共行政

1.公共行政的内涵

公共行政的本质 公共行政在国家管理中的功能

2.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依据和属性 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中央政府职能 地方政府职能 公共危机管理

3.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特性 行政组织设置基本原则 行政组织幅度与层级 行政组织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 中央政府组织与地方各级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 编制管理

4.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

人事行政的主要内容 人才资源开发 我国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队伍建设

5.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的功能 公共财政政策 政府审计 政府采购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6.行政绩效

行政执行 行政成本 电子政务 行政绩效评估

7.行政责任与行政伦理

依法行政 行政责任主要特征 行政责任追究 行政伦理的内涵和范畴 我国公务员行为规范

8.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特性 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 行政监督制度

9.行政改革与创新

行政改革的意义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西方国家行政改革借鉴

(二)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

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 公共政策的功能 公共政策的分类

2.政策制定

政策制定的主体 政策制定的原则 政策制定的程序 政策咨询 政策分析方法

3.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的主体 政策执行的程序和原则 影响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因素

4.政策评价

政策评价的内涵和作用 政策评价的组织形式 政策评价的标准 政策评价方法 政策调整 政策终止

(三)领导学

1.领导活动和领导理论

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领导理论的历史演变 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2.领导的本质

领导的二重性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 领导权力

3.领导者和领导群体

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 领导群体结构和整体效能 领导者的选拔任用

4.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的作用 现代领导体制的类型 我国的领导体制改革

5.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的要素和类型 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领导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6.领导用人

领导用人的原则 领导用人的方法

7.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和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8.领导方式、方法和艺术

领导方式 领导方法 领导艺术

9.领导效能考评

领导效能考评的作用 领导效能考评的原则 领导效能考评的程序和方法

五、科学技术

该部分内容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

1.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科学与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信息社会 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知识经济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 10 要标志

2.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

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战略与方针 我国科学技术规划 国家科技计划 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保护知识产权 科技创新与产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创新体系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 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生态安全 中国21世纪议程

(二)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

1.科学常识

热力学三定律 电磁理论 相对论 量子力学 信息与信息论 遗传和变异 新陈代谢 细胞 基因 蛋白质 核酸 生物多样性 生态平衡

2.科学前沿问题

物质结构 宇宙演化 生命起源 人类起源和进化 人类基因组计划 认知科学 脑科学

(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1.高技术及高技术领域

高技术 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微电子技术 多媒体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 军事科学技术 生物工程 克隆技术 干细胞技术 新材料技术 纳米技术 新能源技术 激光技术 交通运输技术 海洋技术 水资源利用技术 农业科学技术 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

2.高技术产业化

高技术产业 信息产业 环境保护产业 高新技术开发区 科技企业孵化器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六、历史 国情国力 公文写作与处理

该部分内容包括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

(一)历史

1.中国古代史

(1)先秦时期

早期的人类 氏族公社 夏、商、西周王朝 战国七雄与变法图强 青铜器和铸铁 诸子百家与《诗经》、《楚辞》

(2)秦汉至明清时期

秦统一六国与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确立 封建政治制度的演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农民起义与王朝更替 王朝盛世的出现与衰落 土地制度变迁与农业经济发展 重农抑商观念的演变与工商业的发展 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 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演变 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术思想的变迁 文学艺术 宗教源流

2.中国近现代史

(1)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人对世界的新认识 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 列强侵华势力的扩张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改良思潮与戊戌维新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

(2)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政权变化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政治体制 从国家资本主义到官僚资本主义 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 国共两党的抗战 抗战时期的文学艺术 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发展 抗战胜利与重庆谈判 解放战争与南京政府的 11 终结

3.中国当代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中国的外交 国民经济的恢复 第一个五年计划与工业化的起步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和贯彻 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 “*****” 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外交工作的新突破

(2)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

拨乱反正与国家战略方针的根本转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经济特区的创立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历程 宏观调控与国民经济的“软着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 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文学艺术的繁荣 香港、澳门回归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确立

4.世界历史

(1)古代和中世纪史

世界文明古国 古代希腊、罗马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起源 新航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运动

(2)近现代史

英国革命 美国独立 法国大革命 德意志帝国的形成 欧美工业革命 日本明治维新 十月革命 帝国主义战争与民族独立运动 罗斯福新政 凯恩斯主义

(3)当代史

联合国的成立及其演变 万隆会议 不结盟运动两大阵营对立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八国首脑会议欧洲联盟 中东问题近代以来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二)国情国力

1.国土与资源

自然状况 资源概况 资源保护政策

2.人口与国民素质

人口状况 计划生育政策 国民素质

3.民族与宗教

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 宗教状况与宗教政策

4.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 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的成就和问题

5.社会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地区差距国民收入与分配制度 贫困问题

6.综合国力

国力和综合国力的基本状况 国防能力的增强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综合国力发展的前景和问题 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三)公文写作与处理

1.公文写作

公文的概念、类别和功能 公文的文体、结构、格式和稿本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行文规则 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2.公文处理

公文处理及其基本任务 公文处理责任 公文办理程序 公文拟办、请办、批办、承办、12 审核和签发的方法要

第三章 专业科目笔试

第九条 专业科目笔试范围包括选拔职位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政策法规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选拔职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条 专业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试题难度根据领导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50%,较容易试题约占30%。

(五)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计算题等。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十一条 专业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专业知识素养。对选拔职位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专业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有关专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三)专业管理能力。根据选拔职位职责要求,运用专业管理知识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选拔职位需要的其他相关能力。该项具体测评要素根据不同职位的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领导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十二条 专业分类和专业科目笔试内容另行公布。

第四章 面 试

第十三条 面试在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笔试基础上,进一步测试应试者在领导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等方面与选拔职位的匹配程度。

第十四条 在面试环节中,可使用结构化面试方法,根据需要也可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验、角色扮演、演讲等其他测评方法。有条件的可采用评价中心技术以多种方法进行测评。

(一)结构化面试。该方法要求对试题构成、测评要素、评分标准、时间控制、考官组成、实施程序和分数统计等各环节,必须事先按结构化要求进行规范性设计。考官在与应试者以问答方式当面交谈的互动过程中,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该方法要求一组应试者(一般五至七人)在不指定组长的情况下,围绕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考官根据应试者在讨论中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三)公文筐测验。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对各种与特定领导工作有关的文件、报表、信件、电话记录等公文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处理公文的方式、方法、结果等情况,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四)角色扮演。该方法要求应试者扮演某一领导角色,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对一系列人际关系和工作问题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五)演讲。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围绕与选拔职位工作有关的某一主题进行即席发言。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第十五条 结构化面试及其他测评方法的程序如下:

(一)结构化面试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应试者抽签排出面试顺序;考务人员宣布规则;应试者入场;主考官宣读指导语;主考官提问,应试者回答问题;考官追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主考官根据需要对参加小组讨论的人员进行角色的随机分派;主考官将有关资料发给应试者;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的时间准备;应试者进行自由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三)公文筐测验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官向应试者发放材料;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根据需要对应试者进行提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四)角色扮演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官对角色要求进行说明;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五)演讲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官向应试者宣布演讲题目;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的时间准备;应试者即席演讲;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第十六条 面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的能力。

(二)言语表达能力。清楚、流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三)组织协调能力。围绕工作任务,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协调各方面关系,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能力。

(四)人际沟通能力。通过情感、态度、思想、观点的交流,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

(五)决策能力。面临问题和机遇,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科学决断的能力。

(六)创新能力。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七)应变能力。面对变化的情况和突发事件,迅速作出反应,采取适当方法和措施予以妥善解决的能力。

(八)激励能力。依据人的行为活动规律,采取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的能力。

(九)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该测评要素根据选拔职位的特殊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十)个性特征。应试者表现出来的气质风度、情绪稳定性、责任心、自信心、成就动机、自我认知等特征。

具体测评要素及比例根据选拔职位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考试大纲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考试大纲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同时废止。

下载党政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思考题(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政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思考题(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2009年9月修订*带阴影和删除线部分为2004年考试大纲被删去的内容;红色字体部分为2009年考试大纲新增加的内容。第一章 总 则第......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精选)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2009年9月修订)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按照中共中央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加强党的执政能......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2009)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200 9版) 2010-6-13 8:37:34作者:-来源:中组部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试中心点击数: 3147荐★★★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2009......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公共科目笔试内容第五部分 科学技术) 发布者:中国公选领导考试网 阅读:20113五、科学技术 该部分内容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常识与......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考试大4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考试大4.txt-你脚踏俩只船,你划得真漂亮。- 每个说不想恋爱的人 心里都装着一个不可能的人。我心疼每一个不快乐却依然在笑的孩子。(有没有那......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 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第一篇 理论政策篇第一章公选面试理论概述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部署,党政领......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考试大4

    本文由yiminhuang1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总则 党政领导干部公......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由中共中央组织部2009年9月8日颁布修订版,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共分五章十八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