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N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5:17: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MSN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MSN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MSN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QQ镇MSN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MSN村“三送”活动工作组

“三送”活动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之举,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发展生态化的对接器。在转变作风、加强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创新社会管理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自“三送”活动开展以来,在“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深入农村一线、深入群众、密切接触群众,与群众面对面的宣讲政策、心贴心的沟通思想、手把手的帮扶解困、实打实的办好公益事业。为实现“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网络化、网格化的要求,通过“三送”工作组全体成员深入农户进行户情调查,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根据MSN村村情调研情况就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此做个初浅的探讨,以供参考。

一、MSN村基本情况

MSN村位于赣县QQ镇麂山脚下,平江东岸,是中国〃赣县清溪现代农业示范园麂山景区生态旅游开发区,是远近闻名的生态村、博士村。大专以上学历的有26人,其中博士5人。全村国土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458.9亩,山地4540亩,有农户246户,总人口数1068人,党员19人,外出务工人员410人,占总人口的38%,全村有贫困党员4人、五保户5人、低保户49人、计生困难户2人、优抚对象10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5%。农业产业以水稻、甜叶菊和蔬菜种植为主,并辅以少量的柑桔种植和小面积的淡水养殖,农业旅游业呈起步状态,尚不发达,农民收入以务工收入为主,人均年收入3200元。

二、村情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MSN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主要呈现出如下六大现状。

村情现状一:村民对政策的知晓率低。目前,农村青壮年基本外出务工,外出率达38%,留在家中的即是老人和小孩,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务工一般从事体力劳动或单一性质的技术工种,一天到晚只顾上班,很少过问相关的政策,即便春节期间回家也只是短暂的十多天,而此时的农民又忙于自己的人情世务,无暇顾及政策信息的获取,平时与镇村两级的联系不多,是导致青壮年中对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知晓率低的原因之一;同时,很大程度上由于农民自主经营,农民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与村级结合不十分紧密,是导致农民对强农惠农政策知晓率低的原因之二;由于外出务工现实的存在,即便开展各种政策、法律法规的普及活动,在农村难以找到对象,这是导致政策知晓率低的原因之三;在家的老人和小孩,由于受文化程度、家务琐事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几乎无问政策,偶而有事只是向村干部打听或等年轻人回来后再办,这也是导致政策知晓率低的又一原因。在“送政策 释民惑”活动中了解到,懂政策的农民仅占10%左右,对政策有所了解的占20%左右,大部分还处模糊状态,特别是对土地政策、农机补贴等政策存在含混状态,对计划生育政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处于不理解状态。

村情现状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滞后。自2004年以来,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农民的生活条件带来了极大的改善,较好的解决了村民饮水、用厕等问题,促进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基本上的主干便道得到硬化,改善了农民的通行条件,但由于农村生产实际所限和缺乏长期有效的管护措施,这种被改善的生活条件难以持久,存在“反古”现象,这其中也不泛农户家庭自身因素,但最重要也是农民所盼、所求急需解决的一大现实问题就是生产条件依然如旧,自分田到户联产承包经营后,各种农业生产设施由于缺乏经费维修损毁严重,给群众的生产活动带来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山塘、水渠的修复由于需投入较大,镇村组经费紧张,得不到及时的修复,造成农田灌溉难,农作物旱涝保收有难度;二是机耕道路难以实现,阻碍了农业机械的普及,农民只好“望机兴叹”,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三是水陂损毁严重,原本可以自流灌溉的到现在却难以实现,甚至根本发挥不了作用,给农业增收带来阻碍;四是由于生产设施的落后造成农业生产率不高,导致偏远地带土地的荒芜和山地开发不充分;五是由于山地开发规划和水土流失防范 措施不到位,造成既有农业生产设施和农田受损受毁。

村情现状三:农业现代产业发展滞后。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主要以务工收入为主,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上的取向问题,农民抱着不买口粮即行的观念,农业生产主要以传统水稻等农作物为主,大规模或上规模的农业专业生产少而又少,当前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广下,甜叶菊种植也规模不一,其它农业产业除老板投资开发外,农民自觉发展现代产业尚未成气候,显得相当滞后,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上规模土地的流转难问题导致现代产业发展滞后;二是农业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稳让群众望而生威;三是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中十分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支撑;四是农业产品的价格与务工收入和工业品相比要低,且经济收入见效不如务工直接;五是农业发展调控机制尚不很完善,农民以农业增收见效不明显而宁愿外出务工也不愿种田;六是劳力少加上缺乏大规模发展意识,使得农业现代产业发展乏力;七是新兴农业产业诸如生态旅游业、农业旅游业等产业意识模糊,农民思想解放程度不高。

村情现状四:村民创业就业意识不强。通过调研发现,在农村农民就业的观念十分单纯,要么外出务工,要么在家种田,要么通过读书考取学校就业,很少有通过自身创业开辟就业岗位的想法,总是认为创业有风险,难以担当,从这个层面上说明当前农民除了思想解放程度不高外,更说明了 农民承担风险的能力太弱了,无论在资金上还是在技能上,都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同时,在农民就业问题上,同样是务工就业,其情愿往外省跑,却不愿在家门口的工业企业就业,通过调查了解到,内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在对用工条件的限制、工价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区别,有的在内地企业就业一段时间后仍然外出,这不但使农民就业难,还使企业用工难。因此,造成农民创业就业意识不强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一是缺乏鼓励农民创业就业的政策机制;二是缺乏农民创业就业的氛围,有些农民企业家在鼓励带动其他农民创业就业上发挥的引动或促动作用不大,确切地说是缺乏一种引动机制;三是在农民创业技能培训方面条件不成熟,有些农民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但无技能积累,创业难以成功,就业自然成了日夜奔波的事;四是创业环境的规范和优化尚不成熟,特别在农村往往存在恶性竞争,缺乏公平,竞争规则不规范有背于市场规律。

村情现状五:村民就医、就学条件差。在调研中发现农村人群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就医、就学条件差。在就医方面,按照规定,每600人要配备一名医生,如MSN村,有人口1068人,接近1200人,本应有2名医生,群众的健康就有较好的保障,但目前只有一名乡村医生,且医护同用,同时,村级医疗设备简陋,对稍复杂一点的病情便无法处理,只好送到上级乡卫生院,无形之中增加了群众就医难度。在就学方 面,MSN村有小学一所,共有4个年级,其中三、四年级为复式班,有教师4名,学生到五年级开始要到桥对面的麂滩小学就读,该小学由原来的完小变成了教学点,给适龄儿童就学增加了困难,在变成教学点的同时,教学设施条件也相应简陋,严重影响师生教学质量和降低了学生的安全系数。

村情现状六: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MSN村“两委”共有干部3人、村小组长4人、党员19人,其中女党员1人、35岁以下的年轻党员1人,党员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长时间来,村“两委”只有2名干部正常工作,1名外出务工,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难以发挥作用,组级干部由于工资待遇难以落实,工作积极性不高,造成大量工作积压在村书记、主任肩上,由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后继乏人、组织机构不全,造成工作顾头不顾尾的现象经常发生,故从此可见,因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工作推动力不大、工作进展较慢,呈现出战斗力不强等问题。

三、加快推进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及对策 “三送”活动的目的在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转型发展,促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于此,MSN“三送”工作组针对MSN村现状及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就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以下几点初浅的思考。

思考之一,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必须抓主线 活思路

“三送”活动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牛鼻子”,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力举措,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应该抓住什么样的主线才能激活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思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调查,我们应该紧紧抓住以“三送”促发展、保民生促和谐这根主线,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以服务群众、谋求群众福祉作为自己的立足点的落脚点,以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至上的理念激活工作思路,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一要抓住主线激活经济发展思路,全面提高群众的经济生活水平;二要抓住主线激活社会管理思路,全面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和社会的和谐度,激发群众创业热情,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思考之二,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必须建队伍聚合力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全部,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战斗堡垒,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聚合力量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显得迫在眉睫。据当前农村现状分析,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建立建全各项机制的基础上,关键要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一是要抓好村级干部队伍的建设。根据MSN的经验做法,在强化村干部建设方面,一方面通过选派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带 活“农民村官”思想,增强干部队伍思想活力;一方面选聘有思想、有活力、有文化的年轻干部充实到村级干部队伍中,让其得到锻炼,及早培养,解决村级干部后继乏力的问题,在这方面MSN村选聘了一名江西农业大学本科生到村任职,较好地解决了村级干部结构不合理、战斗力偏弱的问题;一方面强化村级干部的培训,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手段对村级干部加以培训,如MSN村采取“内引外派”的办法使村干部增长见识、提高能力,“内引”即聘请有经验的同级村支书到村交流经验,共同提高;“外派”即将村干部送往外村、外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强化学习、提高能力。二是要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在调优党员结构的同时,利用小商店、小诊所、小祠堂、小学校等公共场所设立党员示范岗、便民服务站,做到一张笑脸接民访、一个电话表民意、一本台账记民情、一站服务解民难,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要建好群众队伍。组织“五老”人员组建群众理事会,MSN村建立了爱心储蓄所和群众互助会,让群众话有处说、理有处评、难有处帮,促进群众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共同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思考之三,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必须定目标谋发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大多数村级组织对本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走一步算一步的状态,没有长远的打 算,甚至就本年度工作也凭上级指示,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更不论谋发展。

针对这一现状,MSN村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把“三送”活动和各项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立足本村实际,提出了三大发展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建设生活富裕村。在这个目标上,既有长远的谋划,也有当前的计划。紧紧抓住大力发展甜叶菊和蔬菜这两大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在长远谋划上,着手筹备花卉苗木产业,结合“一大四小”工程,树立生态理念,打造森林村庄,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建设生活富裕村。二是建设生态文明村。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由党员干部带头号召全村群众认绿、养绿、护绿,大力实施“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发挥麂山景区生态旅游开发区的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文明村,提升环保指数。三是建设社会和谐村。以保民生促和谐为着力点,建立健全警民联防责任机制,按照民警包村、干部包区、党员包户的模式健全安保网络,共树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群众安居乐业。

思考之四,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必须搭平台真“三送”

“三送”活动是有效解决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发展的一把“利剑”,要用好这把“利 剑”为百姓谋福祉,就必须搭建平台真“三送”。因此,搭建有效的平台至关重要。MSN村在开展“三送”活动中经过几个月来的探索总结,针对实际搭建了“三大”平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创建政策解读服务台。在送政策释民惑方面,不但做到上户走访,面对面的宣讲政策,为了让全村群众老幼皆知,扩大政策宣讲范围,冰释群众在政策方面的思想疑惑,让群众充分掌握强农惠农政策,抢抓机遇,创业致富,MSN“三送”工作组筹集资金1万余元创建了政策解读服务台,且根据农村的特点,切合农村的实际定时播放,为群众进行详细解读涉农政策、法律法规,并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让群众形成不听解读不习惯的习惯,使党和政府的政策从干部宣讲到群众抢着学的转变,不但消除了群众在政策上的疑惑,更提高了群众的政策水平,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不按规划乱建房、违法占地建房的现象没有了。二是建立爱心储蓄所。在送温暖方面,工作组为困难群众送去棉被、大米、慰问金等物资近5000余元,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让他们倍受党的阳光,帮他们渡过了难关,但是,要让这些困难群众长期得到关爱,光这样还远远不够,必须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搭建好温暖平台。采取成立由公道正直人员组成的理事会,筹集社会闲散资金成立“爱心储蓄所”,实行专账专管,对确有困难经评议需帮扶的人进行解难送温暖,得到群众的一致赞同,为6户困难群众送去了“三送”阳光。三 是建立便民服务站。为让更多的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便捷服务,MSN村“三送”工作组充分发挥农村阵地的小诊所、小祠堂、小学校、小商店的作用,设立党员示范岗,按照“四个一”(一部电话、一张联系卡、一名联络员、一本民意账)的模式建立便民服务站,群众有服务需求可直接拔通电话,也可通过联络员转告取得一站式的便捷服务,极大的方便群众,促进干群沟通,密切干群关系,转变服务方式。这一机制的推行,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群众说:“服务送到家门口”。

思考之五,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必须办实事促提升

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于通过“三送”活动为群众解决好实实在在的问题,营造好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干事条件。根据调研,当前群众所需、所盼、所求的并非是各自生产什么、经营什么的问题,这些农民都有一个较灵活的头脑,而真正制约农村发展的是公共设施和农民个人无法解决得靠政府投入解决的公益事益。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群众才真正地共享发展成果。在“三送”活动中,工作组根据群众的反映和诉求,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提升层次。一要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就是要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MSN村工作组积极推广新户型建设农家别墅16栋,完善老居屋背岭、新居社官前、祠堂门口等公共道路硬化近600米,修建和乐居排污管道150米,投入12万元建设新居农田灌溉U型槽水渠1500米和老居农田灌溉机电设施水利工程,实现群众幸福指数大提升。二要提升生态文明。就是要倡导绿色理念,引导群众树立生态为重理念推进生态发展。MSN工作组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积极引导群众与群众一道种植杨柳120株,香樟500余株,桂花树52株,建设森林村庄,并筹资30余万元,建设九曲桥赏花池整治“脏、乱、差”还原生态,实现生态文明大提升。三要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便民服务为民提供便捷的代办服务。如MSN村以建立“三送”服务播报台和群众基本需求便民服务站点,为群众及时解读提供优质服务,基本实现群众办事不过桥、群众小病小痛、矛盾纠纷不过桥和适龄儿童就读不过桥,实现公共服务质量大提升。四要提升社会和谐平安。就是要以建立机制,提高公德意识,强化联防机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消除不和谐因素。

思考之六,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必须调结构快发展

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农村要发展,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是重要途径。结构的变化可以有力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有效实现城乡对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让更多的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由人民共享。目前,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如MSN村农民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辅以花生、大豆等农作物,经 济效益不高、规模不大、农民增收不快。故引导农民调整结构,实行农村多产并重势在必行。针对当前农村现状,在调优农村产业结构方面,一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有侧重的将一些自然环保的高密度用工企业放到农村落户发展,特别是要把农业龙头企业有计划的引入有条件的村,以带动产业规模发展,促进调优结构,加快发展。二要转变产业发展方向。引导群众扎实转变生产方式,适当缩减传统产业比例,发展新兴农业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三要发展新兴产业。引导和鼓励农民依托农村所独有的资源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经济,走发展生态化的道路促进农村发展。四要加大创业培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调优农村教育、卫生结构,让农民群众在就业、创业培训、医疗保健方面有充分的保障。五要发展农村商贸业。加快农村超市的发展,调优农村商业结构,促进农村人群在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上与城市的对接,从而实现对农村从产业结构到农民理念结构的调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农村发展。

在村情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重大任务,是“三送”活动的立足点和归宿,是“三送”活动的根本所在,围绕抓“三送”促发展,保民生促和谐,服务群众,谋求群众福祉这根主线,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认真总结“三送”实践经验,科学认识和准确 把握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规律,通过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树立社会管理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达到社会管理法理并重的目的,同时,以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为着力点深入推进“三送”活动,把群众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职责,扎实解决好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工作组组长:刘文秋 党委书记 组 员:谢学军 镇长助理

戚玲娟 党政办副主任 叶立权 农经员 邱明海 计生专干

2011年4月30日

第二篇: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2014年1—10月份石人乡经济社会发展

情况报告

2014年以来,石人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主攻一园、决战两区、推进三化、打造四新”发展战略,以“二次创业”总抓手,坚持以“发展、富民、保平安”统领经济发展全局,以“立足灵山道教文化,打造生态旅游强乡”为主推力,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预期目标,继续保持经济社会良好的发展态势。

过去的十个月,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xx万元,增速达到xx%;完成地方财政收入xx万元,超额完成xx万元;人均纯收入xx元,增速达到xx%;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x万元。粮食总产量xxx吨,同比增长xxx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xxx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xxx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及节能减排各项任务严格控制在县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具体情况是:

一是抓招商引资,增强发展效益

我们聚焦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龙头企业,有针对性、选择性地招商,全年确保引进工业项目3个以上,其中投资过5000万元入园项目2个,力争引进投资过亿元入园项目1个。引进金融机构3家,投资6000万元。同时加强对已签约项目的服务工作,促使百川实业、玉成实业两个入园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大对华顺物流、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国邦物流等重点企业的服务力度,增强经济发展效益;对创岩标准件厂等四家微型企业加强服务,帮助企业融资100余万元,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截止目前,巳引进的企业有上饶市路泽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上半年完成财税1280万元。

二是抓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我们精心包装好石人温泉、观光农业等旅游项目,力争挤进市县笼子;继续服务好国家重点工程京福高铁建设,巳基本完成毛宅、杉树两个安臵小区的道路硬化及排水排污工程;完成了乡门口至沿河大道的道路路基建设、青山中桥建设设计预算及招标前期准备工作、启动自来水厂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建设等;完成了约二十公里的村级道路硬化;部分“一事一议”中央财政奖补项目正在实施当中。

三是抓农林产业,夯实社会经济基础

我们高度重视第一产业生产,加大资金投入,今年以来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土地流转加速,篇承包水田种植达1000亩,西瓜种植800亩,茶叶200亩,第一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xx万元。深入实施“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新增造林面积2.8万亩以上,新种树木1600亩。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完成国家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二期工程,启动实施黄市防洪工程。突出搞好大坳水库饮用水源地和乡村饮用水源地环境集中整治,做好县城饮用水源日常监管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野生动植物等保护力度。加强信江河、槠溪河、饶北河、茗洋湖生态保护

四是抓民生工程,融洽干群关系

我们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确保新农保覆盖面保持在90%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95%以上;我们继续帮助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家庭实施危旧房改造,同时对未纳入低保的贫困家庭和遭遇天灾人祸的困难家庭实施特别救助;我们大力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积极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项目,力争年内带动100户以上农民增收;我们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取创建市级文明村两个;我们扎实推进卫生教育事业发展,年内完成中学改造工程,中心小学标准化建设维修工程及卫生院综合大楼前期准备工作,同时争取一个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我们积极推动文化惠民项目,推动全民健身,年内兴建村级农民活动场所四个。

五是抓秀美乡村,促进城乡一体化。

我们一是以全县开展“清洁工程”为契机,初步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今年以来,我们重点清理了房前屋后、村庄里弄小巷、道路两旁、河流两岸等区域废弃物,大力开展了以石人景区、石临公路、沿河大道、石人河河道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截止目前,全乡共清理房前屋后、村庄周边、道路两旁、河流两岸等垃圾共计700余吨,兴建科技环保垃圾焚火炉四个、聘请保洁员59名,新增垃圾窖89个,购买大垃圾桶600余个,小垃圾桶10000余个,新增运输垃圾平车49辆,总投资逾120万元。同时全乡共成立村级理事会53个。二是扎实推进四个新农村示范点工程建设;目前,全乡四个新农村示范点巳完成方案制定,“三清四改六普及”巳完成80%以上。拆除户外广告120条,加快改造“城中村”、“城郊村”,加强户外广告、出店经营、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专项清理整治,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为标准规范全乡农民建房工作,促使农民建房统一布局、规范有序。

石人乡的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其它乡镇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一是经济实力薄弱,财力严重不足。2014年全乡GDP为XXX万元,地方财政收入XX万元,人均GDP仅XXX元,人均财政收入仅XX元,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规模在全区都处于中下水平,由于经济总量小,可用财力弱,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乡工业的规模和比重太小,商贸不发达,农业比重明显偏高。三是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虽然石人油茶、石人大蒜形成了规模,但还局限于千家万户的发展模式,大户的带动作用不强,信息流通不畅,产品的产量、质量参差不齐、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四是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各村供水设施亟需技改,场镇防洪能力较弱。水利设施不配套,年久失修。一方面乡党委、政府虽然挤出有限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够,影响了全乡经济质和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区位劣势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投资竞争力,使得开放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难度增大。五是遗留问题较多,维稳压力大。石人乡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名山名人多,但又是贫困的边远乡,大多数人的素质不高,遗留问题较多,欠帐较大,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尽管我们经过四、五年的努力,解决了不少问题,还了不少债务,但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矛盾依然较突出,信访、上访、闹访仍然时有发生。六是社会事业有待进一步发展。农村传宗接代的生育观念还未从根本上转变,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条件较差,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农村文化比较匮乏;群众综合素质较低,职业技能较差,求生的技能不高等现实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2015年石人乡党委、政府将以“二次创业”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主攻一园、决战两区、推进三化、打造四新”发展战略,找准“策应灵山旅游开发,打造生态旅游名乡”定位,着力“招商引资、民生工程、社会稳定、生态文明、组织建设”五项工作,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努力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财税收入xxx万元,增长xxx%;固定资产投资达xx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xxx元,人口自然增长率及节能减排各项任务严格控制在县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

同时,加强自身建设,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征程、新的使命,我们将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力打造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重学习,善用新视角审视形势。精运作,善用新思维谋划工作。破难题,善用新办法化解矛盾。坚持以人为本,像走亲戚一样走基层,像待亲人一样待群众。把为民作为不懈追求,尊重群众意愿,尽心做好事、办实事;把便民作为努力方向;把惠民作为首要职责,推进公共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向弱势群体覆盖。治政从严,依法依规。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法律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坚持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办事,积极兑现各种惠民政策和鼓励发展的优惠政策,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积极打造阳光政务,扩大群众知情权,推进公开化,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

总之,我们全乡会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一马当先的闯劲,扎实苦干,开拓进取,焕发昂扬斗志,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十二五”规划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XX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街道XX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调研报告

XX街道XX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XXX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街道东片区,东和北与XX市接壤,南与XX街道接壤,西临XX大桥北接线,现有XX个村小组XX户,总人口XXXX人,耕地面积XXX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XX人,村“两委”成员7名,村组干部19人。2017年全村集体经济纯收入19.4万元,总收入41.2万元,包括转移支付及各项补助总支出67.2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1796元,在口岸街道23个村居处于22名,现有小农场3个,1个螃蟹养殖合作社,全村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无工业项目。

二、存在问题

1.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XX村内没有主导经济产业和支柱产业,农业生产尚未实现规模化,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难度大,村集体自身没有经济实体,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等受到严重制约。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XX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事业发展迟缓,农民文化教育、健身、娱乐场所和设施缺乏,村居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尚待彻底解决。

3.农民致富门路单一。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低,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差,加之经济落后,人力资源匮乏,很少参加有关技能培训,只能以种田、打工等苦力劳动方式为生,经济收入收到严重制约。

4.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民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村两委班子的办事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农村工作今非昔比,但部分党员干部短期内难以适应。一是服务意识有待提升。一些干部奉献意识不强,对农村工作缺乏热情,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差。二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干部从事农业生产,惯于传统的工作思路,思想僵化。

三、相关建议

1.加大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力度,整合现有资源,提升创收能力。一是加大对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和扶持力度,根据实际需要新建2-3个植保、农机等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提供必要的市场、销售、资金服务。二是充分利用我区经济园区的发展优势和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充分挖掘农机、林业、特色水产等潜在项目发展;三是通过注册劳务公司等服务型企业,有效利用村现有闲置劳力,与工业园区、主城区的建设和管理形成配套服务机制,闯出一条适合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好路子”。2.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提升福利水平。一是增加资金投入,在借助新农村建设等政策扶持向上争取资金的同时,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村内道路硬化、村庄环境整治、土地治理、农业现代化建设、村室建设等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二是满足群众需求,通过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入户访谈等方式,听取民意,科学制定民生工程工作计划,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三是完善政策措施。完善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质量监督,严格按政策执行,确保民生工程政策公开、程序透明。

3.加强技能培训,拓宽致富门路。积极与区、街道宣传、农业、科技、劳动等部门联系,利用农闲时节,聘请专家对农民进行培训2次,提高农民致富技能,带动更多农民依靠科技知识走上致富路。

4.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对党员责任、思想及素质教育,采用集中宣讲和购买科普知识光盘组织党员、群众收看等形式,提高党员的党性觉悟,营造班子团结向上、党员干部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引导党员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依靠他们带头宣传、执行上级政策,切实把党的基层组织打造成汇聚民心、创业办事、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三是积极做好各项常规工作,逐步解决各类遗留问题,及时调处各类矛盾,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努力营造健康、和谐发展的XX村。

第四篇:太家头村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太家头村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一、太家头村村情概况

1、基本情况。

三岔河镇太家头村座落在万亩荷花白水塘旁,杜公河西岸,村庄在白水塘与杜公河之间,村辖三个自然村,九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48户,现有人口2562人,耕地面积1374亩,其中水田1180亩,秧田84亩,桑田51亩,平地55亩,人均耕地0.52亩,是一个人多地少的村委会,耕地主要分布在白水塘、太家墩、李家墩、新田、青咀塘、高家沟等地方,土地分散,粮食生产主要以水稻、蚕豆为主,粮食总产94.4万公斤,粮经作物的比例达到4:6,经济作物重点围绕在白水塘周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调出1000亩用于栽种浅水藕,现已成为陆良县的主要藕生产基地之一。全村经济发展以养殖业、潜水藕、运输、劳务输出、加工业为主。全村共有党员68人,村两委成员8人。村中

建设。全村共有党员68人,村两委成员8人,村两委班子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诚团结、齐心协力,采取多项措施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全面深化了本村党建的“三级联创”活动,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在干部的管理上,进一步规范了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培养发展制度等,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3、新农村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太家头村两委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太家头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太家头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在发展经济的同进,以创建文明村为契机,人民的文化意识不断提高,逐步开始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2009年2月,村两委抓住机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资5余万元,修补水泥路面2公里;为了解决二队群众无文化娱乐场所的问题,筹资60余万元兴建一所老年会馆,集“科技文化、健康、疾病防控、基层党校、文体活动”

等等知识教育与宣传活动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农村老年会馆。

4、信访、社会治安情况。

加强农村信访稳定工作,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太家头村两委班子一直对本村的稳定给予高度的重视。2010年来,太家头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太家头村两委一直努力保持全村综合治理稳定,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解决群众纠纷和矛盾,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从根本上消灭引起上访的诱因,维护农村稳定。变村民上访为深入群众,积极发现本村的不稳定因素,将并努力把这些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维护本村社会稳定,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二、太家头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太家头村坐落在杜公河西岸,距三岔河镇三公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具有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土地环境,交通便捷、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冬无寒冷、夏无酷暑、春暖干旱、秋凉湿润、降水集中、雨热同季的特点。村内外交通发达、便利。

(2)资源及产业优势。太家头村经过多年的产业培育、发展和调整,形成了具有发展潜力的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交通运输业等。同时,良好的自然和地理条件,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太家头村加快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不利条件

(1)我村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居密集和生活环境规划还不彻底,因此,显示出村容改善不够明显的矛盾,群众生活质量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小康生活还有较大差距。

(2)人口总体文化素质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太家头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意识比较淡薄,科技推广力度还不够。

(3)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目前太家头村经济比较普通化,也有蚕豆、稻米等,农产品品种没有多样化,这样就导致其抗击风险和市场波动的能力就差。农产品的深加工不够,产业化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太家头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建议

1、大力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吸引大学生来村贡献力量,人的因素始终是制约太家头村的关键因素,定时或不定时的利用村广播向广大农民群众讲授相关科技知识、文化知识,进行法律、道德等的教育。一方面,为太家头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营造太家头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的舆论氛围“软环境”。人的因素为各项政策、项目等的落实提供了保障。

2、在观念意识上使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而村组干部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就太家头的发展而言立足现实,要积极利用国家相关的配套政策,促进农民收入提高,经济养殖业要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大产品的发展广度,同时,要大力鼓励各村民小组结合自身实际发展

至要具体到从娃娃抓起。环境自然、环境对于太家头的发展有特殊的意义。太家头特殊的地理位臵使其发展种植业具有最大的优势。而环境对种植的意义非常明显。

4、要注意村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由于自然或者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村民之间的收入可能会拉大,收入的过分拉大必将影响社会的稳定,要积极探索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手段、方法。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考虑这个问题时,不仅要考虑道德的手段,也要考虑法律的手段。

5、广大党员干部在对科学发展的认识上要明确科学发展仍要以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体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而不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放弃。

6、大力利用太家头对外的各种人力资源,太家头过去走出去的优秀人才是可以大力利用的,包括新农村的指导员等。但应当明确的是要发展太家头,内因是根本靠自己才是最关键,不能把希望完全放在这些外在因素上。

四、几点启示

(一)必须加强领导,把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建设新农村,要有一个贴心群众的好班长、热心为群众办实事的好班子。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中,挂点领导和部门经常到点上督促指导,乡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村党支部和村干部事事冲在前头,带头奉献,出力出汗,“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形成了“支部带干部、干部带党员、党员

带群众”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二)必须制定规划,把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牢固基础。建设新农村,要有一个好规划,并按照规划组织、发动群众抓好分步实施。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群众的参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竭的动力和源泉。要通过开展创建活动,使农民群众在改造环境的同时,增强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本领,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三)必须实事求是,把求真务实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新农村,要用一流的好作风,求真务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要对结合各村特点进行分类,按照扶贫示范村、打工经济示范村等特点类型进行创建,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从解决与农民日常生活最密切的“三个基本”、“脏乱差”等问题入手,梯次推进,“穷则穷办、富则富办、不能不办,办就办好”,在改善环境的同时,积极谋划助民增收的好路子。

(四)必须齐抓共管,把形成合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要有一支好队伍,齐抓共管,抓出成效。要通过组建领导小组统筹工作,把把无形任务有形化,把单项任务综合化,纲目并举,形成了一家主抓、多家参与配合的良好格局,保证了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

目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太家头村两委班子的领导下,太家头村的新农村建设正在掀起高潮。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两委正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村实际情况的的发展道路,我作

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农村,积极与村民和村党员干部沟通,积极为村两委建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满意型”大学生村干部,努力作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员、群众事务的代办员、弱势群体的救助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配合好村两委,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以维护本村社会稳定为前提,以促进本村村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太家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调研报告

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调研报告

**乡是全县唯一的民族乡,多年来一直被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倾斜支持,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实施灾后重建和各类项目建设,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中央、省、市关于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更加优越,各级领导十分重视,优惠政策叠加,发展机遇空前,帮扶力度加大。如何全力维护稳定,推动民族地区转型跨越、和谐发展,是摆在联乡单位和乡党委政府面前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为此,按照县委苏书记在该乡草河坝村乡村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马主席的安排,县政协组成调研组,采取进村入户问计问需于民、召开乡村干部及乡直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寻找对策等方式,就**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下:

一、基本情况

全乡辖16个村,51个村民小组,2834户,10857人,其中藏族634户,2545人(在外工作人员除外)。国土面积3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782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94元。16个村中有纯藏族村4个,藏族自然村14个,藏汉杂居村7个。纯藏族村中,麦贡山村100户,360人,其中立志山36户,172人。入贡山村92户,392人。强曲村163户,688人,其中朱林坡47户,216人。枕头坝村68户,236人;藏汉杂居村中,旧寨村中岭山藏族村小组24户,102人。景家坝村夹石山藏族村小组9户,58人。下墩上村腰坪山藏族村小组11户,42人。草河坝村草坡山藏族村小组62户,237人。寨科桥村迭堡寨藏族村小组33户,112人,寨科桥9户,35人。石门沟村案板地藏族村小组57户,253人。李子坝村杨尕山藏族村小组6户,30人。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乡干部群众艰苦努力,完成了农村居民灾后重建,实施了扶贫整村推进、乡村公路、文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狠抓水力电力开发,大力开展白马民俗文化挖掘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引导群众栽植花椒、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人居环境得到改善,藏汉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行政村所在地全部通了公路,部分村实施了“一池三改”项目,硬化了村内道路,修建白马民俗传习所5个,新建了中、小学教学楼、乡卫生院医技楼和乡政府办公楼。全乡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势头。

二、潜力优势及困难和问题

**乡除政策优越之外,有着较好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水力资源丰富,白马河横贯全乡,36条小溪常年不竭且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有利于水利电力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较高,草场面积大,白马河上游地区特别是邱家坝等区域生态景观宜人,栖息着大熊猫、金丝猴、红腹锦等多种珍稀保护动物;多样性垂直气候明显,“一沟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中药材、山野菜、食用菌种类繁多,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特色产业;白马民俗文化古老独特,享誉较高,已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利于发展生态民俗相结合的旅游产业;人口较多,耕地较少,富余劳动力较多,有利于开展劳务增收。

虽然有着上述优势和潜力,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与县内其他乡镇相比,发展相对缓慢,还存在着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自然条件较差,迫切需要改善。境内山大沟深,土地瘠薄,人均占有耕地1.5亩左右,以旱地和山坡地为主,暴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作物增产增收难,农业生产效益低。

基础设施滞后,迫切需要加强。以鹄铁路为主的乡村公路虽然得到改善,但通行能力较差,存在晴通雨阻现象,部分自然村不通公路,白马河沿线5处古廊桥年久失修,影响通行,特色建筑面临消失。公路交通不能满足藏汉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更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水利设施老化,沿川地区灌溉水渠基本属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坍塌渗漏现象较为普遍,如铁楼村白马渠、旧寨村八一渠、强曲和石门沟村团结渠、肖家山村桂家沟渠、景家坝村阳山渠和倒虹工程等水利设施都需要修复完善;中、小学教学楼虽已竣工使用,配套设施不完善,楼后未建护坎,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村级组织活动室缺少设施,各村缺少卫生室,乡村医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5处民俗文化传习所缺设施,缺乏文化广场;麦贡山、下墩上两村没有实施农村电网改造,不能满足群众安全正常用电。

教育卫生落后,迫切需要提升。通过灾后重建和项目建设,教育卫生硬件设施得到改善,但师资力量短缺,医技人员缺乏,致使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流失严重,群众就近就医存在困难,严重影响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全乡有小学、村学11所,7至12岁适龄儿童694人,在校学生384人,流出外乡310人,有教师47人,其中民办转公办18人,高楼山农场工人转教师3人,学历合格的仅有26人,缺少英语和音、体、美教师。有初中一所,13至15周岁适龄儿童540人,在校学生260人,流出280人,有教师26人,其中代课教师3人,特岗教师5人。缺少英语和数理化教师;有卫生院一所,医务人员7人,其中助理医师2人,药剂师1人,医技人员短缺。

经济发展缓慢,迫切需要加快。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白马民俗文化利用刚刚起步,停留在唱歌跳舞接待客人的状态,没有带来经济收入。市场发育程度低,没有农贸市场,没有信用社,非公企业处在初始阶段。农业效益低下,保护区内保护动物损害农作物的问题较为突出,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缺乏科学管理,基本处在种粮食吃饭、种花椒用钱、打工养家过日子的状态。

三、思路和打算

**乡处在转型跨越、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把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放在首位,抢抓优惠政策叠加、各级领导关注的良好机遇,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到长计划与短安排有机结合,学好用好政策,强化资源利用,加快基础建设,壮大富民产业,加强组织建设,统一全乡思想,花大气力、下大功夫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1、抓好旅游开发。按照《藏族乡村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白马河旅游发展详规》,抓好生态民俗相结合的旅游产业开发,实施“两点一线”旅游发展战略。以石门沟为中心点,辐射带动小沟桥、强曲、入贡山,以草河坝为中心点,辐射带动枕头坝、寨科桥、李子坝,连接邱家坝,着力打造白马河风情线。对白马河所有古廊桥、水磨坊尽快进行修复,对全乡所有古树木进行挂牌保护,建立白马文化艺术团,引导扶持能人大户兴办民族特色的农家乐,在邱家坝恢复建立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驯养场。

2、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从长远谋划,不放松对平铁公路的争取。从当前思考,必须升等改造23.5公里的鹄铁公路,硬化铁楼至邱家坝19公里的旅游公路,硬化强曲、石门沟、入贡山、枕头坝通村公路和迭堡寨通社公路,修通强曲至朱林坡、旧寨至中岭山通社公路。全面修复白马河沿线的5处古廊桥;完善修复沿川地区灌溉设施,修建景家坝、旧寨、铁楼、草河坝等村河堤;实施麦贡山、下墩上两村农网改造;修建铁楼初级中学、中心小学教学楼楼后护坎。

3、抓好富民产业。一是抓好农业特色产业开发。依据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白马河中下游地区巩固提升花椒、核桃产业,在景家坝至旧寨段推广种植油橄榄,形成南岸花椒、北岸油橄榄种植模式,沿山及上游林缘地带发展山野菜、食用菌,扩大板栗,种植漆树,高半山地区发展青稞、苦荞、高粱、糜谷等小杂粮。二是抓好农业示范点建设。确定肖家山村核桃坪为优质核桃基地,寨科桥村芝麻河坝为板栗基地。修通核桃坪农机道路,加大科技含量,强化科学管理,以“两点”示范带动全乡农业特色产业,促农增收。三是抓好劳务增收。发挥富裕劳动力多,北京、天津等地在外干事创业能人大户的优势,搭桥牵线,加强联系,强化技能培训,做好组织输送和维权工作,提升劳务输转工作水平。四是采取政策扶持,政府帮助等办法,带动非公经济发展。支持魏家咀酿酒、养殖,旧寨獭兔养殖,铁楼梅花鹿养殖和白马机砖厂等私营企业。强化引导,强化服务,扩大规模,提质增效,使其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四、意见和建议

1、重视民族宗教和维稳工作。把维护稳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和综治信访工作。统战宗教部门和乡党委政府,要对全乡两大宗教派别,15个宗教场所,1100多信教群众,经常开展宗教政策宣传,加强依法管理,防止邪教渗透,引导他们遵纪守法,爱国爱教,为维护和谐稳定做贡献。发挥好司法调解作用,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教育引导藏汉群众,消除争草场、争地界、各自为政的观念和陋习,树立“两个离不开”和“两个共同”的思想,为加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乡党委自身建设,强化学习,提高执行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抓班子、带队伍,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教育卫生事业,特事特办,倾斜政策,配齐配强师资力量和医务人员,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提高藏族乡干部职工福利待遇,使其进得来、留得住、能安心,踏踏实实工作,乐意为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做贡献。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室各类设施和村级卫生室,使广大群众能就近就医,真真让村级组织阵地发挥作用。

3、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各项目单位要站在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的高度,全力为民族乡报项目、跑项目、落实项目,不仅要作为工作责任,而且要作为政治任务去谋划和落实,规划设计要有前瞻性,切合实际,突出特色,有利于长远发展。乡党委、政府要营造好投资建设环境,协调解决好各类问题,确保项目能落地、能动工、能顺利完成。

4、共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建议交通部门对铁楼乡农村公路建设继续给予倾斜,对通乡、通村、通组公路及时进行勘测设计,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整合资金项目,尽快予以实施。铁邱公路硬化项目,要充分利用现有6.5米宽有效路面,着眼长远,从有利于发展旅游事业出发,变更设计,至少按7米宽砼路面标准实施,做到一步到位。保护局应发挥自身优势,想方设法为铁邱路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为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做出贡献;建议旅游、文体、交通、扶贫等单位,通盘思考,共同出资,及时对白马河沿线5处古廊桥进行完善修复;建议文体、财政、旅游等部门共同筹措资金,做好设计预算,对5处传习所完善设备,新建文化广场;建议组织、财政、民政、卫生部门整合力量,完善各村村级组织活动室、卫生室各类设施;建议发改、水利、水保、国土、环保、教育等部门整合资金项目,对铁楼各村护村、护地河堤和教学楼护坎工程,及时协商研究,现场规划设计,予以动工修建;建议水利、扶贫等单位,及时对沿川地区水利设施进行普查,分别予以修复完善;建议电力部门尽快实施铁楼35KV送变电工程和麦贡山、下墩上两村农网改造,变电站地址应确定在铁楼村以上区域。

5、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建议农牧、林业、水保、扶贫、科技等单位,给予倾斜支持,按照职能为培育壮大民族地区农业特色产业提供有效服务,创造各类条件。提供好苗木和技术指导,根据需要架设引水管道,提高成活率,开展好科技培训,办好示范点,真正把农业特色产业办成富民产业。

6、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建设。乡党委政府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多栽树、少砍柴,保护好生态资源,注重环境卫生,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新思想、新风尚。扶贫办要继续重视民族乡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对尚未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村要继续实施,确保全覆盖。推广完善“一池三改”,实现村村有太阳能,户户有沼气池,村容整洁,人居环境极大改善的目标;环保局要做好电站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估和监测工作,根据实际为各村修建垃圾屋,乡村干部要落实措施和办法,确保垃圾屋发挥作用。

下载MSN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MSN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努力提高贫困山区村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村委会的调研思考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根据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

    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大全五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湖南地处内陆,是对外开放相对薄弱地区,但也意味着巨大的开发开放潜力。作为后发地区,湖南发展开......

    里仁镇老鹰村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里仁镇老鹰村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老鹰村地处里仁镇南部,幅员面积19.8平米公里,距镇政府7.5公里。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541户,2049人。其中农业人口511户,2008人。适龄具有劳动力......

    曲水乡中鹿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曲水乡中鹿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 研 报 告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在曲水乡中鹿村2年的工作实际,从该村的村情、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该村的发展优势、发展劣势上予以调查......

    某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调研报告

    某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调研报告 某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调研报告 ,是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迎来百年难遇的重大战略机遇的关键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为实现县经济和......

    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情况 调研报告 根据洪山镇作风建设活动年安排,结合洪山镇工作实际,现将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情况,通过座谈讨论、走访调查,在进行深入......

    关于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XX党校的教学安排,11月23~29日,XX党校第XX期干部进修班的32名学员在副校长XX同志、班主任XX同志的带领下,赴海南省海口市、琼海市和......

    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xxx乡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XX乡综合服务站——xxxx 位于xxx县南端的xxxx乡,是我县多民族聚居且人口较多乡镇之一,全乡常住人口4110人,共有4个行政村1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