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基础管长远施政方略的内涵成就与启示
“打基础、管长远”施政方略的内涵、成就与启示
赵凌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研究员)
湖北省八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探索和实施了以“打基础、管长远”为重点的一整套符合湖北实际的施政方略。过去的五年,是湖北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当前,湖北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即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深刻理解五年来省委省政府“打基础、管长远”的施政方略,认真总结这一施政方略的成就经验与启示,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打基础、管长远”施政方略的形成与内涵
湖北省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新一届省委的总体施政目标。经过历次全会,省委省政府的施政方略日趋具体和明晰,逐步形成了以“三年有明显变化,五到七年有大变化”为施政目标,以“打基础、管长远”为施政理念,以一系列战略性措施为施政举措的施政方略体系。其中,“打基础、管长远”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
“打基础、管长远”的施政方略,是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深刻把握湖北省情、湖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湖北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
2002年前后,湖北面临的总体局面是主观上充满希望,客观上差距拉大。从主观上看,湖北人民有强烈的发展愿望和强烈的发展意识。从客观上看,全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个快速发展阶段,而中部在塌陷,湖北与沿海省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在中部地区,湖北位次出现后移的趋势。
为什么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很重要的原因是湖北发展基础不够扎实。正如省委八届二次全会指出的,湖北的基本省情在于:“经济大省,财政穷省;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任务很重;粮棉主产区,产业化程度不高;科教大省,科技转化能力不够;文化大省,文化产业发展较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湖北广大干群虽然有强烈的发展意识,但是难以使劲;虽然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但是难以实现。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对湖北发展寄予厚望。2003年“两会”期间,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到吉林和湖北讲话,对湖北寄予厚望。2004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在充分肯定湖北发展成就的同时,“希望湖北的同志发挥自身优势,发挥聪明才智,走出一条符合湖北实际的发展路子。”
当时摆在湖北面前有两条道路。一是立足眼前,追求速度和产值;二是立足长远,奠定湖北长远发展的基础。省委意识到,第一条路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难以为继,此路不通。湖北发展,至关重要的是夯实发展的基础,打开发展的战略空间。2002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提出“打基础、管长远”施政重点。俞正声同志强调,把打基础、长远性的工作放在首位考虑。各级党委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真谋划和切实抓好基础性工作。
什么叫打基础、管长远?说到底就是打开湖北发展的战略空间,奠定湖北发展的战略基础,形成湖北发展的战略态势。具体来说,打基础就是“三改一培育”:即改革体制、改善环境、改进作风,培育市场主体。
为了确保打基础,管长远的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各级党委政府提出明确要求。八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三要三不要”要求:要有目标,不能压指标;要比较,但不能盲目攀比;要有紧迫感,但不能浮躁。八届四次全会提出“五不三多”和“五个着力”: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不追求虚荣,不掩盖问题。多深入基层,多深入实际,多深入群众。着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着力推进制度创新,着力培育干部清廉务实作风,着力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省委省政府还将“打基础、管长远”落实到政绩考核上。省委领导同志强调,是否重视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是考察一个干部是否具有科学发展观的非常重要的尺度。看一个地方的发展,既要看经济指标,更要看基础性、长远性工作。
二,“打基础、管长远”施政方略的实施与成就
八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根据“打基础、管长远”的施政理念,提出“三年有明显变化、五至七年有大变化”的具体施政目标,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施政举措。
首先,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夯实农业基础。湖北是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是湖北发展的战略基点。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农村改革和发展。一是高度重视粮食品种结构调整,主动承担粮食安全的国家责任。二是抓农业产业化,加快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以现代农业建设为关键环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以富裕农民为核心任务,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五是加大投入,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2006年,省财政“三农”投入总额达到104.18亿元,比上年增长29.5%。
其次,坚持“一主三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整体经济实力。省委省政府认识到,湖北与沿海的差距,很重要的是体现为县域经济差距。县域经济的发展开始具有战略意义,强省必须强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八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省委领导同志经过调研,明确提出有湖北特色的“一主三化”发展县域经济的道路。为了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县域经济现场会,营造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氛围。下放239项行政审批权,分三批对42个县市赋予地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实现资金、信息、项目、计划直达。对52个县市实行省直管财政体制。实行财力下移,困难上移。省财政对贫困县市上交省的收入增量全额返还,对13个市州本级和其他县市新增上交省的收入增量也全额返还。
第三,坚持“三改一培育”,推进工业兴省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湖北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初级阶段,如何将湖北引领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省委把提高工业化水平当作经济工作的中心和“牛鼻子”,坚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统领经济工作全局。基于我省的实际,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湖北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即实现“四个转变”:实现湖北经济结构由资源初加工型向综合利用型转变,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为主向现代产业为主转变,工业结构由重工业为主向轻重工业并举转变,产品结构由投资类产品为主向投资与消费类产品并重转变。实现这四个转变,关键是要通过培育优势企业来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而优势企业又主要体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上,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培育市场主体。因此,省委省政府提出和重点实施了主要针对国有企业的“三个三工程”。即“三个一批”:通过改革和调整,使一批大型国有企业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使一批国有骨干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使一批民营企业成为湖北经济发展排头兵。“三个一百”:重点支持100家大型工业企业和企业集团做大做强,重点培育100家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重点推进100个工业重点建设项目。“三个一律”:凡是可以下放的权力一律下放,凡是可以取消的收费一律取消,凡是可以精简的审批一律精简。
第四,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培育龙头区域。进入新世纪,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开始崛起,以城市圈和城市群为单元的区域发展成为整体趋势,国际国内竞争日益依托于城市群的竞争。构筑立足长远的省域区域发展格局,是一项管长远的工作。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推动相结合,坚持发挥武汉龙头作用的方针,做出建设武汉城市圈的战略部署。随后,成立武汉城市圈发展协调领导小组,2004年4月,省委转发《省发改委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武汉城市圈建设全面启动,强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目前,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已经完成重要的阶段性目标。2007年4月8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已经审议并原则通过《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将进入新的阶段。
第五,奠定湖北发展的战略基础,还必须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湖北,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省委八届八次提出建设和谐湖北的战略部署。在探索和谐湖北建设的过程中,省委坚持实事求是和联系湖北实际。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在推进和谐湖北的建设中,省委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血吸虫病防治、就业、教育、医疗、文化、住房、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做出了部署,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措施。为了确保解决“三最问题”的资金,省委省政府把有限的财力集中用在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上。在财政支出安排上,向困难地区、困难群体和农村倾斜。
俞正声同志在省委八届一次全会上郑重指出:“省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是本届省委班子对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说到做到,一件一件地落实,一项一项地兑现,以加快发展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五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履行和兑现了承诺。八次党代会提出的主要发展目标都已经甚至提前实现。这五年,是湖北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是湖北人民所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是为湖北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的时期。
首先,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基本提前完成。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提前一年完成八次党代会确定的2007年目标。2002年到2006年,全省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7.9%,比原定目标高9.4个百分点。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自1999年以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高于原定目标。2006年,全省实现国际收支139.4亿美元,居中部六省之首。此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产业结构趋向优化。
其次,社会事业迅速发展。“两基”主要指标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实现了“两基”目标。2006年,全省总人口6050万人,可以实现2007年人口控制在6200万人以内的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效。2006年,全年取得重大科技成果7778项,申请专利14576项,申请专利数是2000年的4.18倍,居全国第8位。
第三,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全省文化事业在继承中创新,在巩固中提高,在改革中发展,呈现出全面繁荣,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经济增长与文化产业发展良性互动,融合共生的局面。
第四,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立法和监督工作不断加强,先后制定、修改和批准法规78件,通过工作评议等机制,加强了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
第五,人民获得大量实惠。城乡居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98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19.35元,增长速度分别高于省定目标3.6和5.3个百分点。2006年,全省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8和46.8,分别比2002年的37.2和50上升1.6和下降3.2个百分点。2007年春季开始全面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覆盖全省农村600多万中小学生,关系到4000多万农民的切身利益。社会就业逐年增加,2003-2006年间,全省新增就业239万人,平均每年增加60万人,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每年增加40万人的目标。伴随“关爱行动”、“福星”工程、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的实施,确保了底线公平。
第六,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世纪之交,湖北发展不够与思想解放不够互相交织,人们精神面貌上存在较多的消极面,例如,发展上抱怨“不是东西”,消极等待;改革上不愿探索,不敢探索。时过五年,人们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干部的精神面貌变化,出现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可喜趋势。群众的精神面貌变化。农村出现了干群关系好了、党群关系好了、邻里关系好了,纠纷少了、赌博少了、游手好闲的少了,购买农机的多了、建新房的多了、回乡创业多了,更关心公共事业、更关心致富门道、更关心党的政策走向等显著变化。伴随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开始出现资本流入,人才回流的可喜趋势。
第六,奠定了湖北发展的战略基础,打开了湖北发展的战略空间。一是解决了一系列影响长远发展的困难,长期困扰湖北的农民负担重、国有企业改革任务重、防汛任务重、财政包袱重等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或明显缓解,初步摆脱了负重前进的格局。二是奠定了长远发展的战略基础。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体制基础。结构调整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国企改革和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的培育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微观基础。三是打开了湖北长远发展的战略空间。武汉城市圈建设和“一主两副”格局的初步形成,奠定了湖北发展的区域战略格局。县域经济已经占领湖北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新的战略基点。钢铁、汽车、石化等优势产业的形成增强了湖北发展的战略竞争力。四是开始出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的总体格局。在发展加快的同时,出现了诸多“好”的趋势:在经济发展动力方面,开始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等内涵型经济因素。在经济增长质量方面,2007年1-2月,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工业企业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3.7个百分点和增长1倍,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3.5%。全省推进名牌战略以来,累计创中国名牌30个,在全国的位次由2003年的第25位到06年的11位。从经济发展的环境效应方面,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从经济发展能耗来看,2006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1.4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5%,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安全生产角度看,十五期间,部分安全生产相对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打基础、管长远”施政方略的宝贵经验
八次党代会以来,不仅奠定了基础,而且形成了一些需要长期坚持的思路,积累了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经验与启示。当前,湖北社会经济发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八次党代会以来积累的经验有助于我们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启示。
1,坚持作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
过去五年的实践证明,打基础的过程也是发展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方党委和政府仍然要重视打基础和管长远的工作。首先,从湖北的实际来看,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例如,在体制方面,在服务型政府、招商引资机制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尚未顺利;在经济结构方面,第三产业的比重过小;在经济增长方式,好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能耗、污染排放、安全生产还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其次,“打基础、管长远”主要是从经济发展角度提出来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和谐湖北的时期,在政治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党的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还有大量基础性工作要作。第三,在实施“开放先导”战略的背景下,打基础的工作重心,要开始向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转变,要进一步通过基础性工作打开对外开放的战略空间。因此,在新的历史阶段,还需要继续坚持作打基础和管长远的事情,并上升为党委和政府领导经济工作乃至其他各项工作的基本方式。
2,坚持把握湖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探索符合湖北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
准确把握湖北省情以及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确定以新型工业化为牛鼻子,推进工业兴省战略,是过去五年湖北发展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在新的历史阶段,依然要坚持这种探索。今后一段时间,湖北将全面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同时湖北也将进入从小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阶段。从此出发,加上整个国家发展模式的调整与转变,会促使湖北产生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例如,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显现出巨大的空间;省内资源与省内市场的开发与利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在发展道路上需要进行新的探索。首先,在强调制造业发展,强调工业兴省的同时,也应该加大力度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并做好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的对接,以农业为基础延伸湖北产业链。其次,在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建立真正有利于涵养和利用土地、劳动力、矿产资源、环境容量等各类战略资源的发展模式。
3,坚持将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湖北发展的战略空间
过去五年,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采取了建设武汉城市圈、结构调整、发展县域经济等战略举措,打开了湖北发展的战略空间,也体现了中央希望湖北成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战略意图。在新的历史阶段,伴随国家发展区域格局的演变,湖北面临着进一步扩大发展战略空间的任务,这不仅是湖北发展的要求,而且是呼应国家战略的要求。
湖北发展即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首先,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除了最近出台的参照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和参照西部大开发政策以外,还会有诸多实质性的政策出台。其次,在中央政策的作用下,中部将进入经济加速发展和起飞时期。第三,按照国家区域政策演进的一般规律,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可能在中部部署新的经济增长极。
同时也必须看到,湖北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中部其他省份的发展非常迅速。在GDP总量方面,河南在我省前面,在人均GDP水平及其增长速度方面,山西、河南在我省前面,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河南在我省前面,在承接东部产业资本转移方面,江西、湖南安徽、湖南处在我省前面。湖北省依然处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稍慢亦退的境地。我们必须有充分的紧迫意识和忧患意识。
当前,摆在湖北人民面前的历史使命是:一方面,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发展,形成湖北发展的起飞态势,彻底扔掉“不是东西”的帽子;另一方面,通过形成起飞态势,成为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带动中部,贯通东西,连接南北,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核心区域。
第二篇:解读打基础管长远
解读:打基础管长远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黄冈的实践证明,“五个基本”建设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抓手,是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成功探索,是固本强基、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有力举措。黄冈经验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省委领导同志肯定。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批示说:“以‘五基’建设为内容抓基层、打基础很好。”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潘立刚在全省党建工作会上讲话说:“‘五个基本’建设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今后,我们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是要从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好党员、干部、人才队伍,规范办公和党员活动阵地,开展学习、培训、实践活动,健全监督、管理制度,落实政治、经济待遇等基础性的工作做起,从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做起,一以贯之地抓落实、抓到位。”
抓基层、打基础,需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需要有坚持不懈地抓落实的精神。设定底线,力争先进,黄冈市在“五个基本”建设中,把基层党组织分为两类:一类以“打基础”为目标,一类以“创先进”为目标,体现的是一种务实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培育几个先进典型并不难,难的是让所有的基层党组织都能达到中央提出的基本要求。“五个基本”看似要求不高,做起来却不容易,真正做好就更难。这需要有耐心、有韧劲,还要舍得花本钱。抓基层组织建设,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态度、一种精神。
打基础,管长远,必须在机制建设上下功夫。黄冈“五个基本”建设不是定位在活动层面,而是上升到机制层面来抓,在打基础的同时注重抓长远,通过打基础来保长远,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活力。抓好基层党建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市、县两级党委都要像黄冈那样,把基层党建作为工作的重点,投入足够的精力来抓,确保党的基层组织真正巩固和坚强起来。(记者 胡祥修)
第三篇:人类探索太空的成就与启示
人类探索太空的成就与启示
课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太空探索 机电111 马守东 2011120187
人类从“地心说”的认识水平发展到“日心说”理论,用了1000多年的时间。但是在20世纪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人类不仅在认识宇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成功地飞离地球,去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秘密。
飞离地球
1903年12月17日,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虽然飞机还只是飞离地面,但是飞离地球,驶向太空已经是人类的目标。
就在莱特兄弟试验飞机的时候,一位名为康斯坦丁·焦乌科夫斯基的俄国人自学成才,他指出,一枚火箭要克服地球引力,就必须以1.8万英里的时速飞行。1919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罗伯特·戈达德用复杂的计算方法说明,登月火箭是可以制造出来的。那时人们对此大惑不解,认为这是痴人说梦。从此“戈达德”这个名字在美洲大陆成为笑柄。性情孤僻的戈达德在姨妈的农场里深居简出,并于1926年成功地点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枚液体驱动火箭。1928年,物理学家奥伯特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出现一种效率特别高的飞行器,它能轻而易举地飞抵另一个陌生的天体。”奥伯特的观点激起了人们对航天的极大兴趣。20年代末,“离开地球”成了人类的强烈愿望。
1931年,奥地利人弗里得里希·施密德尔在舍克尔山点燃了第一枚邮政火箭,成功地把102封信发射到圣拉德贡特。但是,施密德尔担心这项技术被运用于军事目的,于是烧毁了自己的计划。1932年,年轻的苏联成立了第一个航天组织,开始研究开发导弹和航天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加紧研制各种导弹。美国和苏联也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美两国在太空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竞赛。50年代有一种观点,认为哪个国家第一个成功地建立永久性宇宙空间站,它迟早就能控制整个地球。在加利福尼亚新成立的兰德军事研究所还断言,第一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将“在军事和科学方面都成为领袖国家”。
在这场竞争中,苏联从一开始就处于领先地位。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人造卫星1号”。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乘飞船环绕地球成功。
苏联在航天领域的巨大成功深深地刺痛了美国人的心。1958年美国成立了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并于当年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探险者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中国政府就提出了发展航天工业的计划。1970年4月,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地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拥有研究和发射卫星能力的国家。30年来,中国先后发射40多颗返回式
卫星、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和各种科学实验卫星。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成功地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
谈到遨游在太空的各种航天器,不能不提到被称作“人造天宫”的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1986年2月20日,苏联发射了第三代载人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原设计使用寿命5年。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飞行了13年,仍然状态良好。13年来,宇航员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就600多个项目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共有26组,100多名宇航员和科学家到“和平”号空间站工作过。1994—1995年,宇航员波利亚科夫创造了在太空连续生活438天的飞行纪录。由于俄罗斯经济状况不好,国家财政拮据,无力负担“和平”号继续飞行所需要的费用,“和平”号不得不中断自己的使命。1999年8月27日,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的最后一批3名宇航员离开空间站,返回地面。目前这座“人造天宫”正处于无人状态飞行,它将于明年2月坠入太平洋。
美国看到苏联已在空间站方面占据领先地位,就另辟蹊径,发展多次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人类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其中最为惨烈的事件是1971年前苏联发射“礼炮二号”空间站,三名宇航员在返回时因座舱漏气全部窒息死亡;1986年1月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3秒后发生爆炸,七名宇航员在全世界数亿电视观众面前悲壮地殉难。迄今为止,共有14名宇航员在发射和返回时以身殉职。
飞向月球
早在1883年,俄国航天时代的先驱者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曾断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1961年5月,即在加加林首次太空飞行的第二个月,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宣布,将在60年代末将人送上月球,发誓要在登月方面超过苏联。这项计划以“阿波罗”命名,将耗费250亿美元。
1964年,“阿波罗”飞船问世。1969年7月16日,“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吐着火舌,划破长空,满载着人类的希望,飞离地球,向着人们向往已久的“月宫”飞去。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于20日凌晨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时说:“对我来说这只是迈了一小步,对人类科学技术来说却是迈出了一大步。”
从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美国共发射了7颗载人登月飞船,其中“阿波罗”13号因途中出故障未实现登月。其余6次成功的登月计划中共有12人在月球表面着陆,带回386千克的月球岩石。“阿波罗”13号的受挫使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担心再次遭到失败,于是计划中的最后3次登月飞行被取消了。
90年代,月球探测再度增温。这主要是因为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探测月球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月球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始终吸引着人类。月球上没有大气干扰,是进行科学实验和天文观测的理想之地。
第四篇: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成就与启示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成就与启示
时间:2009-2-20
来源: 农村网
作者:
进入百姓问答
资源圃、野外台站、科研协作网络等一大批科技创新平台。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农科院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30年为新的起点,加快发展步伐,为使我国农业科技到2020年走在世界前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而努力奋斗。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加强作物科学、畜牧兽医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等九大学科群建设;从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战略前沿高新技术开发、重大应用基础研究三个层面统筹布局全院科技创新工作,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争取在种质资源收集挖掘利用与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农产品高效生产与质量安全、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等领域,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选题,创新一批关键技术,带动全国农业科技及农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发挥中国农科院的综合优势,加快成果培育与推广;加强与地方、尤其是重点农产品主产区的科技合作,促进区域农业发展;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把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做大做强;
因地制宜,开展直接面向农民、基层推广单位、农业企业的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积极配合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为跨出国门的农业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加快自主创新团队建设。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围绕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和学科建设,集聚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骨干力量;培养造就一批技术精湛、业务一流、兢兢业业的科研辅助人才;形成一批具有攻坚能力和较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搭建人才梯队,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队伍。
加强科研条件平台建设。围绕中国农业科学院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重大科学设施和重点实验室,完善种质资源库圃、科学实验基地和野外观测台站,建设完善一批国际一流的农业科学数据库,形成完善的网络科技环境,为全院及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打造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深入推动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巩固和拓展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加强与国际农业科研机构和国外农业大国、农业科技强国的科技合作,组织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参与国际重大合作计划,承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发挥中国农科院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积极开展全国农业科研大联合大协作。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的小麦水稻育种协作网、航天育种协作网、矮败小麦育种协作网、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等科研协作网络,创新合作机制,从联合攻关、人员交流、学科共建、平台建设等多个层次,充分发挥中央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的优势,全面加强与全国各农业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协作,推进全国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整体提升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潜心科研的执着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倡导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营造鼓励创新、促进合作、诚实守信、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
万个基因。
农业资源调查和宏观战略研究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系统的和多学科的调查研究,对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作了科学评价。研究提出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战略、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等。
30年来,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使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跃升发展中
国家前列,一些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领先水平,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27%提高到48%,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38%;超级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油菜、地膜覆盖技术等一大批突破性科技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大大提高了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的生产能力,粮食总产量从6000亿斤跃上了1万亿斤的台阶。畜禽品种改良和规模化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技术的进步,使我国畜牧、水产养殖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肉类、禽蛋和水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深刻启示
解放思想,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指导文件,为我国农业科技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和政策支持。农业科技界合力攻关,实现了科技先行、科技引领、科技支撑。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是解决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途径。
立足国情,坚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3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始终坚持立足国情,围绕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取
得了一大批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成果,为实现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解决不同时期的重大农业问题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实践证明,农业科技发展坚持立足国情、自主创新,是在农业发展中掌握主动,引领农业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支撑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服务“三农”,坚持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3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始终坚持面向农业农村经济主战场,围绕农业生产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加强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在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展开大规模的科技下乡、科技入户和农民科技培训,促进多渠道、多形式的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实践证明,农业科技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是依靠科技解决农业发展的实际问题,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效率,实现科技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本要求。
联合协作,坚持科技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创新。3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为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基本形成了“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造就了一支专业水平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农业科研队伍;调整和完善了农业学科体系,有力推动了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建设与发展。实践证明,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是促进农业科技事业进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再创辉煌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农业科研的国家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4000多项科技成果,已形成一支有十多名院士,5000多名农业科研人才的科技队伍;建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科学中心、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39个国家及部级质检中心,16个国家动植物改良中心(分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种质库、资源圃、野外台站、科研协作网络等一大批科技创新平台。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农科院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30年为新的起点,加快发展步伐,为使我国农业科技到2020年走在世界前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而努力奋斗。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加强作物科学、畜牧兽医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等九大学科群建设;从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战略前沿高新技术开发、重大应用基础研究三个层面统筹布局全院科技创新工作,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争取在种质资源收集挖掘利用与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农产品高效生产与质量安全、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等领域,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选题,创新一批关键技术,带动全国农业科技及农业产业 的跨越式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发挥中国农科院的综合优势,加快成果培育与推广;加强与地方、尤其是重点农产品主产区的科技合作,促进区域农业发展;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把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做大做强;因地制宜,开展直接面向农民、基层推广单位、农业企业的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积极配合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为跨出国门的农业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加快自主创新团队建设。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围绕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和学科建设,集聚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骨干力量;培养造就一批技术精湛、业务一流、兢兢业业的科研辅助人才;形成一批具有攻坚能力和较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搭建人才梯队,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队伍。
加强科研条件平台建设。围绕中国农业科学院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重大科学设施和重点实验室,完善种质资源库圃、科学实验基地和野外观测台站,建设完善一批国际一流的农业科学数据库,形成完善的网络科技环境,为全院及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打造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深入推动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巩固和拓展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加强与国际农业科研机构和国外农业大国、农业科技强国的科技合作,组织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参与国际重大合作计划,承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发挥中国农科院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积极开展全国农业科研大联合大协作。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的小麦水稻育种协作网、航天育种协作网、矮败小麦育种协作网、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等科研协作网络,创新合作机制,从联合攻关、人员交流、学科共建、平台建设等多个层次,充分发挥中央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的优势,全面加强与全国各农业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协作,推进全国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整体提升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潜心科研的执着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倡导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营造鼓励创新、促进合作、诚实守信、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
第五篇:要把农村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来抓
要把农村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来抓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涵盖城乡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系统方程,新农村建设要尊重群众意愿,科学制定规划,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搞好整体规划,扎实稳步推进。在规划制定过程中,一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二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三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谋划,科学规划,到村到户,分类指导。按照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科学编制规划;在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四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既要突出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环境打造,又要兼顾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及文化卫生建设,不可只及一点,不及其余,只讲形象,不求内容和实质。新农村规划制定后,应该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可接一届干,逐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