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共产党人与党章的故事(10)叶剑英的曲折入党路
共产党人与党章的故事(10)
叶剑英的曲折入党路
共产党态度谨慎,叶剑英第一次入党没有成功 叶剑英出生于广东省梅县一个小商人家庭,原名叶宜伟。1917年,他考入云南讲武学堂,并改名“叶剑英”,把自己的远大志向和人生理想寄托在“剑”中,“剑”代表战斗。两年后,叶剑英以优异成绩毕业,投奔孙中山领导的粤军,并加入了国民党。
1924年,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孙中山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叶剑英的信仰转变。在孙中山的感召下,叶剑英废寝忘食地阅读马列主义著作及进步书籍,逐渐认识到,只有马列主义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代表中国工农大众。
而在黄埔军校工作时期,则是叶剑英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重要阶段。他经常参加共产党活动,认真阅读《共产主义ABC》、《社会进化史》等进步书籍,还经常听苏联顾问和共产党人的讲课。随后,叶剑英正式向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在讨论是否吸收叶剑英入党时,大多数同志都是赞成的,但在当时,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中上层人士的入党问题,态度非常谨慎。因此,叶剑英第一次入党没有成功。
叶剑英通电反蒋,被“永远开除”国民党
1925年,广东国民政府整编国民革命军,蒋介石任第一军军长。由于他十分青睐叶剑英,叶剑英所在部队被合并到第一军,并任新编团团长。因屡获战功,叶剑英不久便被提升为副师长。在两次东征中,叶剑英与苏联军事顾问加伦、罗加乔夫等亲密合作、朝夕相处,还结识了徐彬如、包惠僧等共产党员,向他们借阅马列主义的书籍,请教时局和理论问题,对共产主义有了更多的理解。
1926年,北伐战争正式开始。蒋介石任命叶剑英为新编第二师代师长。之后,叶剑英奉命前往江西吉安,进行训练。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残酷镇压工农运动,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叶剑英十分愤慨,“蒋介石在上海屠杀工人,屠杀群众,变成了十足的反革命!”于是,他下定决心,通电全国反蒋。对此,蒋介石暴跳如雷,立即将叶剑英“永远开除”国民党。吉安反动势力也相互勾结,矛头直指叶剑英,迫使他离开吉安。
经李世安介绍、周恩来同意,中央批准叶剑英入党 离开吉安后,叶剑英辗转来到武汉。在这,他遇到梅县同乡李世安。李世安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广州时,他和叶剑英就见过面。1925年第一次东征期间,叶剑英任梅县县长,两人再次相见,建立了友谊。彷徨之中的叶剑英,见到李世安,非常亲切,经常找他谈心。
当时,叶剑英看到国民党官僚只谋一己之私,发现只有共产党人大公无私,真心实意地为工农大众谋利,把革命进行到底。因此,他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随即,叶剑英找到了李世安,把自己渴望入党的要求和几年来在找党、入党问题上遇到的波折和苦恼都告诉了他,希望李世安能介绍他入党。
李世安心里明白,像叶剑英这样的国民党高级军官,虽然已经通电反蒋,但要在基层党组织里讨论他的入党问题,还可能发生波折。于是,他秘密找到周恩来,向周恩来汇报此事。周恩来想起同叶剑英的交往,当即肯定地说:他的底子我知道,是好的,我们应当表示欢迎。就这样,1927年,经周恩来同意,中共中央批准叶剑英为中共正式党员。
(摘编自《党史纵览》2011年第1期 和璐 张洋/文)
叶剑英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第二篇:共产党人与党章的故事(7)华罗庚的曲折入党路
共产党人与党章的故事(7)
华罗庚的曲折入党路
华罗庚同志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萤声中外的数学家。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
自1950年从美国回到祖国后,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迟迟没有向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原来,在1957年的整风运动中,华罗庚被指定滑向右派泥坑的“边缘人物”,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包袱。1958年,全面大跃进的锣鼓敲响,华罗庚的数学研究被一些人无端地指责为“脱离现实”。大跃进的潮水逐渐退去后,国民经济慢慢复苏,人心也日趋安定。1963年,华罗庚向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但是,1957年那个怪影还在四处游荡着,华罗庚仍然被认为是“异类”。他这个积极的要求遭到了一些人的否定。
1958年夏,中国科技大学在北京宣布诞生,华罗庚被任命为副校长兼应用数学系主任。1964年已调到中国科技大学的华罗庚,向中国科技大学党组织递交第二份入党申请书。出人意料的是,像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一样,中国科技大学党组织也拒绝了他的要求。
“文革”爆发,1967年社会更加动荡不定,此时此刻,对中国共产党一往情深的华罗庚再次向中国科技大学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这次又石沉大海,杳无消息。但华罗庚的入党信念依旧坚定不移。
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中共中央对于1957年反右派运动有了新的评价,打破了思想禁区,1978年3月华罗庚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这时,华罗庚的入党愿望再一次萌发。1979年3月,华罗庚又一次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同年6月13日,华罗庚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答邓颖超同志的勉励时他表示:“横刀哪顾头颅白,跃进紧傍青壮人,不负党员名。”这一年,华罗庚已70岁高龄,正在英国访问的他接到党组织的通知后兴奋得彻夜难眠。
(摘编自《中华儿女》2009年第7期 锡金 毅枫/文)
第三篇:共产党人与党章的故事毛泽东读《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人与党章的故事(1)毛泽东读《共产党宣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随着《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中国的出版,共产主义这个‚幽灵‛也从西方‚游荡‛到了东方,到了中国。中国早期具有新思想、新思维的知识分子,通过接触《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开始了自己世界观转变,逐步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毛泽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对自己第一次读到《共产党宣言》,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终生未忘。他曾对采访他的美国记者斯诺,深情地回忆起第一次读到这本经典著作的情景: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我热切地搜寻当时所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共产主义文献的中文本。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为领导湖南的‚驱张‛运动(指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毛泽东于1919年12月第二次到北京。当时,他除了白天与外界联系‚驱张‛的有关事宜,为各地代表团提供或转发‚驱张‛消息外,一门心思地扑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上。这次北京之行的最大收获是,毛泽东从罗章龙那里借到的油印本《共产党宣言》。得到这本经典著作后,他便如饥似渴地研读起来。
在京期间,随着‚驱张‛斗争的深入,毛泽东开始考虑赶走了张敬尧后,湖南应该怎么办的问题。1920年4月,毛泽东由北京到上海,向陈独秀讨教治湘方略,和他交流自己所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刊的体会,交流改造湖南的见解。
毛泽东以求教者的身份向陈独秀讨教:‚去年在北京听了你许多关于社会问题的精辟见解,受到很大启示。你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我最喜欢看。你一贯倡导的‘科学’、‘民主’的精神,我最推崇。在你的启发下,去年我在长沙也办了一本《湘江评论》刊物,后来被军阀张敬尧查封了,也是以你倡导的科学、民主为宗旨的,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在我们长沙比较受欢迎。‛
接着,毛泽东又谈了他所读过的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和苏联十月革命的文章。陈独秀听后说:‚你读的还真不少。我告诉你一个消息,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我正要陈望道先生翻译,主要是从日文和英文对照翻译,我想这个译本比其他摘译本要准确、全面,估计最近就会出书,到时,我一定寄几本给你,同时也请你在湖南多宣传一下。‛
毛泽东继续说:‚我喜欢读《马克思经济学说》和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这里的许多问题,好像是针对我们中国的情况说的一样。邵飘萍著的《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新俄国之研究》我也看了,受益匪浅。‛
陈独秀听到这里,笑着说:‚你读了许多书,看来你是一个真正喜欢读书的人。‛
毛泽东继续说:‚现在,社会主义学说,花样繁多,有无政府社会主义,有社会民主党的社会主义,有基尔特社会主义,有科学社会主义,我比较了一下,特别是比较了俄国革命的历史,觉得科学社会主义比较好,因为俄国革命正是在这个主义的指导下取得胜利的。我想,我们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可能也离不开这个社会主义的指导。‛
陈独秀点了点头:‚你说得很对,我们也正在研究这个问题。告诉你,我正与李汉俊等人商议,成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问题,你回长沙后,是不是先把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事搞起来。‛
毛泽东连忙说:‚可以,回长沙后,我们就以新民学会为基础,把建立青年团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这两件事先做起来。‛陈独秀露出了赞许的目光。
这次在上海,毛泽东与陈独秀曾多次交谈,这对于他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如他后来与斯诺所说的那样:‚我第二次前往上海,在那里我再次见到了陈独秀,我与他讨论我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独秀谈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从上海回到长沙后,毛泽东就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建团、建党上,并于这年冬天,在长沙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湖南早期组织。(摘编自《新湘评论》2013年第5期 唐春元/文)
第四篇:我与党章的故事
学习党章跟党走
为了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加强党性修养,街道开展了一次学习《党章》做合格党员的主题实践活动,我作为一名社区干部,同时是一名普通的预备党员,在每天通过抄写《党章》学习中,不仅让我明确了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的目标,同时也使我对《党章》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党章》从总纲到党微党旗,全面阐述了新时期下党员的权利、义务,重点对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党的纪律等做了明确解释,以这次学习《党章》为契机,加深了解和掌握新《党章》的内涵,学习党的方针、路线,学习党的基本知识。通过理论学习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首先,按党章要求明确自身工作理念与思路。
我作为一名社区干部,平时的工作是直接接触基层群众,我的一言一行代表着社区的形象,也代表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形象,所以我会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我,积极响应《党章》的要求,为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做好一切准备。记得,在刚开始抄写《党章》时,我怀着熟读党章为目的去一字一句地抄写,但是越是到最后,越是能感受到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用不同的字体去抄写《党章》,甚至加了插画内容,为抄写党章的同时增添了一份乐趣,我也很荣幸地参加了抄写《党章》的评比比赛,同时感到很自豪,这种内心上的自豪感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当然在抄写《党章》的同时,让我学习和回顾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教育发展的历程,认识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根本思想路线。面对新形势下的各项社区工作,我清楚地知道,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我要进一步加强学习,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要求,自觉地运用党的理论知识,把学习的收获和成果转化为社区工作的工作思路,并灵活地运用到社区的实践工作中去,做好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怕累,不怕苦,用最热情的精神面貌去为人民做好最基础的服务,把党的精神用到我们平时服务居民的热情中去,以服务好居民为根本,积极发挥我们社区党员的重要作用。
其次,追寻党章历程提高对党章的深刻解读。
我与《党章》的第一次接触就是在我申请加入共产党员的时候,党支部书记交给我这本红色党章时,我的心情就如这红的颜色一样,有点热情高涨又有点激动,而阅读这本党章对于我们八零后的一代来说很难有深刻的体会,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发展共产党事业的历程,在熟读《党章》只能是在文字上去认识党的发展历史与作为一名党员应有的要求,所以,我带着这本红色的《党章》走进了老党员的家,希望能在老党员的口中了解到当初党员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又是如何为我国共产党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人对于述说过去,满眼泪花地告诉我:“过去的生活很艰苦,而作为奋斗在一线的党员士兵们,更是清苦的多,你们能有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真的是靠战斗在一线的党员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这一条党的事业之路就是用他们的鲜血谱写出来的。”当初在发展党员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用生命在参加入党之路,不像现在那么轻松,那么自由,说着说着,老人戴着老花眼镜站在书桌前用毛笔抄写《党章》,那一撇一捺都深刻地流露出对党深厚的感情所在,让即将成为正式党员的我深深地体会到老一辈眼里对党的敬畏之心,这也让我内心有所震撼,这些单单从阅读党章内容是学习不到,这样的一种交流让我更加珍惜这份社区工作,因为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所接待的都是最需要帮助的居民群众,我们要把居民群众时时刻刻放在自己心中最高位置,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最需要具备的素质。通过与老党员的沟通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党章的内涵所在。
最后,通过党章的深入学习加强社区工作能力。
我们通过学党章并把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系列讲话对学习党章有重要意义,对党章中所包括的党的理论、纲领、宗旨、路线方针政策、重要主张和重要制度,都做了非常深刻而系统的阐述。通过这两方面的学习结合起来,有利于我们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党章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并把这些内容和要求落实到我们社区工作中和,有效提升我的社区工作能力,继续更好地去服务我们的社区居民群众。
中国革命历史的实践有力的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牺牲,不懈奋斗,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人民赢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道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永远跟党走,是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奋斗历程中牢固树立的信念。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家日益强盛,虽然经历了曲折和坎坷,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没有变,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创业的革命传统没有变。奥运会的举办,我们感到自豪;神舟七号的升天,我们感到骄傲;奥运会场,我们因看见自由飘扬的红旗冉冉升起而热泪满眶;世博会能在上海举行,我们感到兴奋。亲爱的党,是您创造了这一切!
第五篇:人与路哲理故事
世上的路不如有多少条,蜿蜒狭长的羊肠小道,平坦开阔的康庄大道,陡峭崎岖的山路,坎坷不平的石子路……
都说路是人走出来的,未免夸大了实际。想要开辟一条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路,这谈何容易。
每一条路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一段历史,那是开辟者用血泪铸成的道路,用灵魂铺垫的路,当你的脚踏在前人开辟的路上时,你是否感到了沉重;当你的脚掌感受到那泥土的温度时,你是否知道那些埋藏着的关于路的故事。如果你不记得,就让路来告诉你。
这只是一条普通的路,却又是一条最不普通的路。
北山愚公年且九十,世代背山而居,出门见山,入门怨山。为了平掉大山,愚公便带领子孙每天挖山开石。河曲智叟嘲而讽。但愚公并不放弃,只要“山不加增,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他相信,终有一天,山会被填平,路终会出现。山神得讯报告天帝,感其诚,将山移走,这就是众人皆知的愚公移山的故事。
愚公年老力衰,子孙势单力薄,但他们敢于向巍然的太行,王屋两山开战,才有了那条不平凡的路。那是一条用祖祖辈辈的辛劳汗水,用不屈不挠的毅力开辟的道路,后来人怎能不为你感叹!
这是一条通往西域的路,更是一条通往世界的路。
这条路上刻着你的名字——张骞。为了出使西域,你不畏艰险,穿过那酷热难耐的大沙漠,冲破了那困难重重的关卡,带着友好和善的心来到这荒凉之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丝绸之路”,这条路把中国灿烂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人第一次认识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博大精深。
丝绸之路,一条让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影响世界,也让世界优秀的文明融入中国文化的道路。它象征着伟大的中华民族开始迈向世界之路,那是我们的先辈用血肉之驱,用汗水浇铸开辟的道路,我们不应忘记他们的丰功纬绩!
这是一条要征服自然的道路,更是一条用生命来铺及的路——青藏铁路。
青藏高原,一向以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那里有的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状况。想要在那修建铁路不仅需要攻克多年冻土,还要能忍受恶劣的自然条件。曾经有人说过,想在青藏高原修建铁路无异于挑战自然、挑战极限,根本不可能。但是中国人都毅然接受了这个挑战,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成功建成了这条举世瞩目铁路,谱写了壮丽辉煌的篇章。
青藏铁路,它凝聚着多少中国人的心血,承载着多少中国人的梦想与希望,它体现着中国人的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精神!
当你步履轻盈的走在一条条平坦的路上,低头看看脚下的路,望望那一马平川,请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我们开辟道路的人,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先驱,他们的灵魂和精神将引领我们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