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河南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试行)》的通知 豫人社[2010]152号
关于印发《河南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
(试行)》的通知
豫人社[2010]152号
各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单位,省属高等院校:
根据原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0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7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豫办[2010]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河南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试行)》,并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职称改革、加强专业技术职务管理、优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的重要措施。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二、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分级管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全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的宏观控制,审核省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和职务数额;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管理工作。
三、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和职务数额,是事业单位进行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兑现工资待遇的依据。首次聘任不得超过上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部门批准的结构比例和职务数额。事业单位要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统筹安排,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结构比例已超过核准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等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结构比例的,要从严控制,逐步到位。
四、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要按照岗位设置的政策要求及行业指导意见的规定核准,各层级内部不同等级岗位数量要在核准的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总体数额内确定。各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时不得突破审核后的职务数额和层级岗位数量。未经审核的,不得开展新的评聘工作,不得兑现专业技术职务工资。评聘分开的系列按有关规定执行。
五、各省辖市、省直各单位在安排年度职称评审时,必须依据经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合理确定当年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数量。各省辖市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须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后组织实施。
各地、各部门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称处。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的通知
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3-4-15]
鲁人社办发〔2013〕37号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省直各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不断完善岗位管理制度,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及有关规定,结合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要求和中小学实际,修订了《山东省中小学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变革和创新,各地、各部门(单位)、各中小学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要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岗位设置方案。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照因事设岗、优化结构、精简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教育厅
2013年3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山东省中小学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
一、适用范围
中小学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适用于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并列入事业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小学。
二、岗位类别、名称及等级
中小学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一)管理岗位
中小学管理岗位名称使用干部人事管理部门聘用(聘任、任命)的职务名称。按聘用(聘任、任命)的职务对应相应级别的职员岗位。
(二)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和辅助系列专业技术岗位。
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为教师岗位。
1.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正高级教师一级岗位、正高级教师二级岗位、正高级教师三级岗位、正高级教师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高级教师一级岗位、高级教师二级岗位、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
2.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一级教师一级岗位、一级教师二级岗位、一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
3.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二级教师一级岗位、二级教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三级教师岗位为员级教师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辅助系列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学科实验、图书资料、财务会计、电化教育、卫生保健等具有教学辅助工作职责的专业技术岗位。岗位名称已在印发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结构比例行业指导标准中明确的,按照相应规定确定;没有明确的,岗位名称参照主系列岗位名称格式确定。
(三)工勤技能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高级工岗位、中级工岗位、初级工岗位,依次分别对应三至五级技术工岗位。普通工岗位名称原则上沿用现岗位名称。
三、岗位类别结构比例
中小学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
高级中学:教师岗位数量占学校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5%,管理岗位、辅助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数量一般不超过15%。
初级中学:教师岗位数量占学校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8%,管理岗位、辅助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数量一般不超过12%。
小学:教师岗位数量占学校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90%,管理岗位、辅助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数量一般不超过10%。
四、岗位等级结构比例
(一)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中小学的规格、规模、人员编制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具有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设置,其他等级管理岗位根据人员编制和工作需要设置,与相应级别对应。
(二)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中小学的功能、规格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确定。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十三级岗位根据工作需要设置。
中小学教师岗位等级结构比例如下:
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的通知
按照国家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岗位。在国家统一规定之前,正高级教师岗位暂按评审通过的实有人数设置;实行聘期管理,人在岗在,人岗合一,首次聘用时,应聘用在专业技术四级岗位,一个聘期一般不少于5年,聘用期满,可按有关规定续聘。聘用后,须在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脱离教学科研岗位的,不再聘用。正高级教师可在全省中小学流动。
小学高级教师岗位结构比例由1%提高到2.5-3%,中级岗位结构比例也适当提高,重点向农村、偏远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鼓励和引导具有中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到空缺岗位的小学任教。
中小学辅助系列专业技术岗位暂不设置正高级岗位,其最高等级应低于高级教师岗位最高等级,其中,中学高级岗位比例按本单位高级教师岗位比例降低5-10个百分点确定;中级岗位比例按不高于本单位教师中级岗位的比例确定。
(三)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技术工岗位等级结构比例如下:
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的通知
五、其他相关问题
(一)中小学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有关要求,在核定的人员编制内研究制定岗位设置(调整)方案,岗位的设置应与单位的性质、发展规模、核定的人员编制和工作任务相符合。
(二)岗位设置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不同类别、等级间的岗位不得相互挪用。中小学的功能、任务、机构编制发生变化的,要根据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研究制定岗位调整方案,根据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及时进行岗位调整。
(三)中小学岗位设置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城镇学校之间、城镇学校与农村地区同类学校之间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岗位结构比例,应保持相对均衡,保证农村地区学校不低于城镇同类学校标准。
(四)同一类别层级的中小学,根据其功能、任务、规模和专业技术水平等不同,在规定的岗位等级及结构比例内,岗位设置适用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应有所差别。
(五)对规模小、人员少的中小学,主管部门可依据岗位结构比例对岗位设置数量实行集中调控,统一研究制定各学校岗位设置(调整)方案。
(六)高级岗位应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逐步聘用到位,要留有一定数量的空缺岗位,用于培养、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
(七)幼儿园的各类岗位设置比例,可根据实际需要,由岗位设置核准部门具体确定。其中,中、高级教师的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可按不高于小学的下限执行。
本指导标准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8年4月30日。2007年10月25日起施行的《山东省中小学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鲁人发〔2007〕79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晋人社厅【2009】91号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试行办法
关于印发《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
岗位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晋人社厅发[2009]91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有关单位人事(干部)处:
《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晋人字[2008]111号)和《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晋人职字[2009]9号)有关规定,我们研究制定了《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试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九年十二月三日
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
岗位管理试行办法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全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晋人字[2008]111号)和《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晋人职字[2009]9号)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1、全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以下简称“二级岗位”)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设置范围内实行总量控制、统一核准和聘用管理。
2、全省二级岗位总量根据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总体控制目标及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确定。二级岗位原则上在规定的设置范围和结构比例内,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规模、事业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等综合因素核定到事业单位。
3、二级岗位人选的聘用,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设置二级岗位限额内申报和竞聘,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标准,注重工作实绩,鼓励创业、创新和创造。
4、二级岗位须有明确的职责任务、工作目标和具体任职条件。
二、申报和竞聘条件
5、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已设置二级岗位的事业单位中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可以申报竞聘。
6、现受聘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符合下列两类条件之一者,可直接申报竞聘二级岗位:
学术荣誉类条件:
(1)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2)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负责人及以上专家;
(3)“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4)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6)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7)“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8)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
(9)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0)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11)文化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奖项类条件:
(1)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五)或二等奖(个人排名前三);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二);
(2)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二);
(3)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二);
(4)国家级教练,且其训练两年以上的运动员或培训两年以上的运动员输送后四年内取得过奥运会冠军或集体项目获奥运会前三名;
(5)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一名)。
7、现受聘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12年,并符合下列任意一类条件之一者;或现受聘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9年,并同时符合下列任意两类条件各一者;或现受聘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6年,并同时符合下列三类条件各一者,可申报竞聘二级岗位:
奖项类条件:
(1)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个人排名前十)或二等奖(个人排名前五);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三)或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一);
(2)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三)或二等奖(个人排名前二);
(3)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三)或二等奖(个人排名前二);
(4)获得省级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以上(个人排名第一);
(5)获得国家部委(局)颁发全国性的文化艺术类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二)或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个人文化艺术奖一等奖(个人排名第一);获得国家文化艺术类一级学会(协会)的美术、设计、音乐、舞蹈、戏剧、影视作品一等奖2项及以上(个人排名第一);
(6)国家级教练,且其训练两年以上运动员或培训两年以上运动员输送后四年内,取得奥运会前三名或集体项目获奥运会前八名,或者取得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冠军两人次以上;
(7)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国家级星火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三);
(8)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个人排名前二)。
项目及成果类条件:
(1)国家“973”计划课题负责人,国家“863”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负责人;
(2)主持承担过3项及以上国家科研项目或6项及以上省(部)级科研、工程技术推广项目,并经省级以上相关部门验收合格;
(3)以第一完成人获得4项及以上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被开发转化,且年产值4000万元以上;
(4)主持育成国家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动植物新品种1个及以上并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主持育成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动植物新品种5个及以上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5)项目研究成果为中央政府或有关部委采纳、推广应用,并产生重要影响者(第一完成人,并提供证明材料)。
学术荣誉类条件:
(1)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2)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3)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
(4)中央直接联系的优秀专家;
(5)国家、教育部、省重点实验室,以及省以上重点学科中的主要学术技术带头人;
(6)山西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人才;
(7)省内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或行业学术技术领军人才,以及其他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特殊人才。
三、申报和推荐程序
8、全省二级岗位实行用岗指标管理,申报、审核程序如下:
(1)省直属事业单位用岗计划直接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报; 省直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向其主管部门提出用岗计划申请,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市及以下所属事业单位用岗计划,按照管理权限,逐级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汇总后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3)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并向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下达二级岗位用岗指标。
9、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达的二级岗位用岗指标限额内,按以下程序组织人选申报和推荐:
(1)个人申请;
(2)事业单位组织资格审查、评议、公示,经逐级审查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省直主管部门推荐;
(3)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省直主管部门对受理的推荐人选按照程序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汇总后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
10、二级岗位人选申报材料:
(1)各市或省直主管部门推荐公函;
(2)《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聘用人选推荐汇总表》;
(3)《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选申报表》;
(4)业绩、成果、获奖等有效证明材料。
四、聘用与考核管理
11、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的二级岗位人选,根据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由事业单位与之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任务。
12、按照《山西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晋人字[2004]102号)有关要求,对二级岗位聘用人员实行严格考核、动态管理。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以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和聘期工作目标任务或聘用合同有关约定,以及科研成果、重大项目、创新创造为主要依据。考核分为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调整岗位及续聘、解聘的主要依据。
13、二级岗位受聘人员每个聘期原则上不超过三年。聘期期满,经考核定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报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后可续聘;基本合格的,可给一年观察期,观察期满,经考核为合格以上的,报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后可续聘,仍为基本合格的,应予低聘或解聘;不合格的,应予低聘或解聘。
14、市及以下所属事业单位二级岗位人员的考核工作,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实施;省直属以及省直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二级岗位人员的考核工作,由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二级岗位人员的考核结果须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
五、附则
15、本办法第6、第7条所定条件中各类学术荣誉、各种奖励、成果获得和承担项目完成的时间,原则上应在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取得以来。
16、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省直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可在不低于本办法规定条件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制定本市、本部门、本单位二级岗位的具体岗位条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定后实施。
第四篇:2007-3-19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南省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标准的通知(豫中医2007-9号)
河南省卫生厅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关于印发河南省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标准的通知
豫中医„2007‟9号
各省辖市卫生局(中医管理局)、有关扩权县(市)卫生局(中医管理局):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国中医药发„2005‟54号),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业务建设,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现将《河南省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标准》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七年三月十九日
河南省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标准
一、综合管理
(一)中医临床科室设置规范,名称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
(二)中医科室必须按照核准的诊疗科目执业。
(三)临床医生必须具有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
(四)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中医科室建设的投入,为中医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五)领导班子中有分管中医工作的人员。
二、中医管理科工作情况
(一)配有专职管理人员。
(二)具体负责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中医医疗质量管理等项工作,做好中医医疗各项统计报表,制订全乡(镇)中医工作规划及各项工作制度,及时完成工作总结及中医业务各项统计。
(三)负责全乡镇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培训(6次/年)、中医药技术指导(3次/年)、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2项/年)及科普宣传工作,做好各项工作记录和原始资料的保管。
(四)建立全乡(镇)中医工作档案,资料齐全,管理有序。
三、中医业务开展情况
(一)开设2个以上中医门诊诊室。
(二)乡镇卫生院一般应开设中医病床。
(三)中心卫生院应开设中医病床,床位不低于10张。
(四)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中医类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五)落实各项医疗技术、操作、书写等规范,认真书写住院病历,填写门诊登记表。
(六)中药处方数占全院处方数的比例≥10%(中心卫生院≥15%)。
(七)临床开展的中医治疗方法不少于3种(如推拿、外敷、按摩、针刺、艾灸、小针刀、熏洗等)。
(八)全面执行《河南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实施细则》及《河南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等文件。制定并实施业务人员“三基”训练、进修及考核计划。
(九)中医各级医师的中医基础知识(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伤寒、金匮、温病、内经)和实际业务水平(四诊、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考核合格。
四、中药管理
(一)中药饮片数≥180种(中心卫生院≥200种)、中成药≥50种(中心卫生院≥80种)。
(二)有完善药品保管储存设施,无伪劣、霉变、过期、失效药品。
(三)有药品加工炮制设施,并能根据临床需要开展临方炮制加工。
(四)有中药饮片煎药设施,开展代煎服务。
(五)有满足上述各项工作要求的用房、设备、用具,且清洁卫生、摆放整齐、布局合理。
(六)中药饮片、中成药处方及收入统计工作规范准确。
第五篇:关于印发《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湘人社发【2011】86号)
关于印发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湘人社发【2011】86号 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局、卫生局,省直各有关单位: 根据原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0号),原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7号),原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35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湘政办发〔2008〕1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制定了《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如在实施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湖南省卫生厅 二○一一年七月五日 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为做好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根据原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7]35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及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湘政办发[2008]11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卫生事业单位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适用范围
(一)适用单位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急救中心、采供血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卫生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卫生事业单位,都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使用事业编制的卫生行业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3、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卫生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卫生事业单位和卫生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卫生单位,不适用本意见。
(二)适用人员范围
4、卫生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有关规定执行。
5、纳入实施范围的事业单位以及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以下简称事业单位)中,参加了2006年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在册正式工作人员,以及2006年工资改革至首次设岗时,经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社部门同意,按照规定程序进入,与事业单位建立了正式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的新进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纳入岗位设置管理范围。
二、岗位类别设置
(一)卫生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以下简称三类岗位)。岗位总量原则上根据核定的编制数确定,超编单位按规定程序报相关部门审批。
6、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7、专业技术岗位指以医药卫生技术应用为主要职责,从事医、药、护、技等卫生技术工作以及从事科研教学、计算机技术、工程、财会、审计等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应在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制内,由卫生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根据岗位专业要求、责任、工作量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根据卫生行业特点,专业技术岗位分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和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等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并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设置工程、会计、统计、审计、经济等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
8、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卫生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工勤技能岗位根据卫生事业单位工作需要,按照国家确定的卫生行业特殊工种、通用工种和普通工种设置。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设置明细见附件1。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鼓励卫生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二)根据卫生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各级卫生事业单位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卫生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原则上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80%。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中医、药、护、技各职种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科学设置,并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三、岗位等级设置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9、我省卫生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最高等级为三级职员。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三至十级职员岗位。
10、卫生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数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确定。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1、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其中,一至四级为正高级岗位,五至七级为副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士(员)级岗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条例执行。
12、根据我省地区经济、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以及卫生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专业技术水平和承担医学教学、科研任务的情况,对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见附件2)。专业技术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1)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2)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3)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4)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卫生事业单位设置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应向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和重点学科岗位倾斜。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3、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技术工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4、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省、市、县、乡镇四个层级的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等确定,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见附件3)。考虑我省卫生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首次岗位设置时,卫生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全省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5%左右。
15、卫生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的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卫生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其他领域原则上不设置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
(四)特设岗位设置
16、卫生事业单位中的特设岗位是根据卫生事业单位职能,以及因业务发展急需聘用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不受卫生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的限制。特设岗位的等级按照规定的程序确定。在完成工作任务后,应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17、卫生事业单位特设岗位的设置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市(州)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四、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
(一)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
18、卫生事业单位中,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特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一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
19、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一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20、中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一级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
21、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一级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医(药、护、技)师岗位和医(药、护、技)士岗位,分别对应十一至十三级。
(二)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等级
22、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对应等级参照相关行业指导意见和标准执行,原则上沿用现专业技术名称。
(三)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属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由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其岗位的设置、任职条件和人员聘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全省统一控制和管理,其岗位的设置、任职条件和人员聘用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五、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3、卫生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其基本任职条件:(1)遵守宪法和法律;(2)具有良好的品行、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3)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4)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24、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5、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各卫生事业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具体条件。各等级管理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2年以上;(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26、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其中受聘到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的,其所学专业必须与所聘岗位的专业一致或相近;(2)具有本专业岗位所要求的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3)取得国家对本专业岗位所要求的执业(职业、从业)资格。
27、各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应具备的基本任职条件:(1)三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8年;(2)五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六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或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10年;(3)六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4)八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九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或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10年;(5)九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6)十一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4年。
28、首次岗位设置时,对获得下列荣誉者可直接聘用至本单位相应级别的最高级等级(一、二级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另有规定):(1)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或省部级以上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2)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或湖南省优秀专家;
29、对少数工作业绩突出、成绩显著、技术拔尖的专业人才,首次岗位聘用时,任职期内取得下列业绩任2项、4项、5项者,其基本任职年限可分别减1年、2年、3年:(1)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二、三层次人选;(2)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地厅级科技成果奖(排前3)者;(3)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科技项目、课题者;(4)市级以上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同时担任市级一级以上学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秘书长;(5)担任本单位(或同级以上单位)中层干部职务满5年者;(6)完成组织选派的“三援一扶”任务连续工作满6个月及以上者或连续3年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者;(7)在正式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3篇以上或出版学术专著1部者。30、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及各级别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具体任职条件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须符合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具体任职条件中应综合考虑各级岗位的知识、技能、责任、风险以及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并且要在各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中予以明确,其中高、中、初级内部最高等级的晋升条件要严格掌握,人员范围应控制在卫生工作第一线、单位重点学科岗位,原则上应为各单位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首次聘用时要适当控制最高等级人员的数量。
(四)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
3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3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3、五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
六、岗位设置的程序及审核
34、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岗位设置审核表;(2)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4)广泛听取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5)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由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6)组织实施。岗位设置方案填报材料见附表。
35、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 省直部门所属卫生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人社厅核准。市州部门所属卫生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州人社局核准。县市区部门、乡镇所属卫生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乡镇及县市区人社局审核汇总后,报市州人社局核准。
36、卫生事业单位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应保持相对稳定,并实行动态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上述权限申请变更:(1)卫生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2)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37、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是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七、岗位聘用
38、卫生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实施意见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的工作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新补充聘用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竟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卫生事业单位应分别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核准的结构比例内聘用人员,聘用条件不得低于国家和本规定的基本条件。
39、根据卫生人才的特点,对确属技术拔尖、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特殊人才,经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40、卫生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人员见习、试用期满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岗位条件要求确定岗位等级;工勤技能人员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41、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的卫生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本实施意见的要求,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岗位,并变更合同的相应内容。尚未实行聘用制度的单位,应按照国家和本意见精神,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
42、各级政府人社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卫生事业单位在编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43、卫生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以下简称“双肩挑”)。因卫生事业单位工作特点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管理人员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的,要达到三个条件:(1)岗位确实需要专业技术背景;(2)确实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确实完成岗位聘用合同规定的专业技术岗位职责任务。考虑卫生事业单位特点和工作实际,首次岗位设置时,除单位领导班子和职能科(股)室正、副科(股)长外,其他管理岗位中“双肩挑”的人数不得超过核定的管理岗位中已聘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总量的30%。在参与专业技术岗位内部分级时,都要列入基数并占结构比例。
44、现已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但不符合“双肩挑”条件的管理岗位工作人员可作“双身份”人员对待,在首次岗位设置中可占用管理岗位职数,保留专业技术职务相关待遇,但不参与分级。首次岗位设置完成后,凡需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须调到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凡继续留在管理岗位工作的,不再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45、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之间流动的,应具备所聘岗位的基本条件。其中,由工勤技能岗位流动到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应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确定并报同级政府人社部门办理聘用备案手续。
46、首次岗位设置时,政工专业职务人员可列入管理岗位类别,以本单位管理岗位总量内专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以主要精力直接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岗位数为基数,其高、中、初级岗位比例不超过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并按岗位设置规定程序及权限报政府人社部门核准。
47、首次岗位设置时,卫生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人社部门已核准的结构比例。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现有人员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岗位调整、低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卫生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首次聘用时所在类别岗位不足时,按照其现聘职务或岗位,在单位岗位总量内暂时占用其他类别空余的岗位职数予以过渡,但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调整结构,加强管理,逐步实现三类人员结构与三类岗位结构相一致。首次设岗聘用完成后,坚持对岗聘用,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工勤技能等级与岗位所需任职资格不符的,不得聘用相应等级,也不得享受相应工资福利待遇。对于现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超过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职数和结构比例的,现有在聘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和岗位等级职数竞争上岗,富余在聘专业技术人员进入现聘职务的最低等级岗位。由单位根据核定岗位职数、结构比例和实际情况,制定逐步消化的措施,经主管部门和政府人社部门同意后实施。
48、对规模小、人员少、较分散的卫生事业单位,可由卫生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或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在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最高等级限额内集中调控,集中管理,在总的结构比例内根据情况统筹考虑,调剂使用。
49、卫生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完成岗位聘用后,应将各级各类岗位聘用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并填写《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人员聘用情况认定表》,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由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对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审查认定。对符合岗位管理和岗位聘用规定要求的,予以备案,并按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八、岗位工资兑现时间 50、凡在2011年11月30日前完成首次岗位设置的事业单位,岗位工资从2011年12月1日起开始执行。2011年11月30日以后完成的,从审批后的下月起开始执行。
51、从2006年7月1日至完成首次岗位设置管理期间退休且执行专业技术岗位工资待遇的,可以按其退休时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和工作业绩,比照本单位同等条件在职人员的岗位工资,重新计算退休费,与在职人员同步兑现相应待遇。政工系列人员参照执行。
九、组织实施
52、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是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提和重要基础,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人社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要及时研究解决组织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卫生事业单位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53、岗位设置工作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卫生工作者的切身利益。各级卫生事业单位要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认真细致地做好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54、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原则,走群众路线,严格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严肃追究相应责任。对未按本意见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卫生事业单位,各级政府人事、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55、本指导意见由省人社厅、省卫生厅负责解释。附件1: 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设置情况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工勤岗位 医疗服务工作岗位 医疗仪器设备维修服务工作岗位 工种 含防疫员、护理员、妇幼保健院、消毒员、配膳员、病案员、医院收费员、卫生检验员 含X射线机机械安装维修工、X射线机电器安装维修工、X射线管老练测试工、医用电子仪器修理工、医疗器械、玻璃仪器检修员、灯检工 医用商品服务工作岗位 含医用商品营业员、医用商品供应员、医用商品保管员、医用商品运输员 中药培管工作岗位 中药加工工作岗位 中药药剂工作岗位 医技服务工作岗位 西药药剂工作岗位 中药材种植员、中药材生产管理员、中药材资源护管员、中药材收购员、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中药验收员、中药保管员、中药养护员 含中药材净选润切工、中药炮炙工、中药配料工、中药粉粹工、中药提取工、中药合成工 含中药药剂工、中药煎膏剂工、中药片剂工、中药冲剂工、中药包装工、中成药试剂工、中药药剂员 含医用气体工、口腔修复工、医用污水处理工、医用实验动物饲养工、医技工 含片剂压片工、片剂包衣工、注射液调剂工、输液剂灌封工、口服液调剂工、西药药剂员、药理实验工 含合成药卤化工、菌种培育工、微生物发酵工、制剂及医用制品灭菌工、理洗瓶工、冷冻干燥工、制剂质量检查工、制剂包装工、药物分析工、微生物检定工、药品保管养护工、药品化学试剂分装员 含摄影师、保育员(幼师)、计算机文字录入处理员或打字文印岗位、报刊资料收发员、话务员、收银(结算)审核员 物资供应岗位(含物资采购员、物资供应员、物资调运员等)、物资保管岗位(含物资维护保育员、仓库保管员等)、汽车驾驶岗位、水电泥木岗位、电梯电话仪器维修岗位、制冷工作岗位、锅炉房工作岗位、污水处理工作岗位、宿舍管理工作岗位、楼宇控制工作岗位 放射诊断科登记工作岗位、送(煎)药工作岗位、供氧中心值班及送氧工作岗位、标本送检工作岗位、实验室勤杂工作岗位、医疗垃圾收集(焚烧)工作岗位、太平间工作岗位 保安工作岗位(含保安员、联防员、内看守、门卫值班员等)、保洁工作岗位(含病房卫生员、公共区域保洁员)洗衣房工作岗位、食堂工作岗位、客房(餐厅)服务工作岗位、绿化工作岗位 9 西药制检工作岗位 10 综合服务工作岗位 11 后勤保障工作岗位 12 其他工勤服务工作岗位 后勤服务社会化工作岗位 13 附件2: 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试行草案
一、医院 类别 三甲医院 三乙医院 三丙医院 二甲医院 中心卫生院 一级医院(含其他乡镇卫生院、事业单位医务所、社区服务中心)高级% 25-30 15-20 10-15 5-15 3-5 3 其中正高 10-20 5-15 5-10 5-10 中级% 45-50 40-45 40-45 35-40 25-35 20-30 初级% 20-30 35-45 40-50 45-60 60-72 67-77 说明:传染、结核、精神、血吸虫病及疗养院等医院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可参照同病床数医院控制。承担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任务以及国家或省级重点科研项目的三级医院,高级岗位比例经批准可增加1-5%,中级岗位比例经批准可增加3-8%。
二、公共卫生机构 类别 省级机构 市、州机构 县级机构 50万人口以上的县 30-50万人口的县 30万人口以下的县 高级% 25-30 15-20 12-15 8-12 5-8 其中正高 10-15 5-10 5-8 4-6 3-5 中级% 45-50 35-40 35-40 30-35 25-30 初级% 20-30 40-50 45-53 53-62 62-70 说明:对于湖区血吸虫病较为严重的县区,高级岗位比例经批准可增加1-3%,中级岗位比例经批准可增加3-8%。附件3: 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试行草案 类别 省级 市州级 县市区级 乡镇级(含社区医疗卫生机构)
一至二级小计 ≦% 5 5 5 一级 ≦% 2 1 二级 ≦% 3 4 5 三级 ≦% 20 20 20 25 四级 ≦% 40 40 40 40 五级 ≧% 35 35 35 35 以下所发文件没有,但湖南省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平台中文件有。附件3: 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岗位 类别 基本任职条件 岗位等级 三级职员 四级职员 管 理 岗 位 五级职员 六级职员 七级职员 八级职员 九级职员 十级职员 对应等级 年限要求 厅级正职 厅级副职 处级正职 处级副职 科级正职 科级副职 科员 办事员 在四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2年 在五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3年 在六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2年 在七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3年 在八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3年 在九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3年 一般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其他要求 一般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一般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附件4: 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岗位 类别 岗位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专 业 技 术 岗 位 五级 六级 七级 八级 九级 十级 卫生类专业技术职务对应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 特级主任医(药、护、技)师 一级主任医(药、护、技)师 二级主任医(药、护、技)师 三级主任医(药、护、技)师 一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二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三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一级主治(管)医(药、护、技)师 按国家规定 按省人社厅规定 在四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或聘任正高级专业职务满8年 在六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或聘任副高级专业职务满10年 在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 在九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以上或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10年 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基本任职条件 年限要求 其他要求 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二级主治(管)医(药、护、技)师 在十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 三级主治(管)医(药、护、技)师 在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4年 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十一级 一级医(药、护、技)师 十二级 二级医(药、护、技)师 十三级 医(药、护、技)士 取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 取得员级专业技术资格 备注:1.非卫生类专业技术职务对应的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参照相关行业的实施办法和标准执行,原则上沿用现专业技术名称。2.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其人员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管理。附件5: 湖南省卫生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岗位 类别 工 勤 技 能 岗 位 岗位等级 技术工一级 技术工二级 技术工三级 技术工四级 技术工五级 普通工 对应等级 高级技师 技师 高级工 中级工 初级工 基本任职条件 年限要求 在技术工二级岗位任职满5年 在技术工三级岗位任职满5年 在技术工四级岗位任职满5年 在技术工五级岗位任职满5年 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 其他要求 通过高级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通过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通过高级工技术等级考评 通过中级工技术等级考评 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