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化霸权和文化自信
论文化霸权和文化自信
【摘要】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处在不同文化体系中的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往往伴随着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很多交往冲突。在跨文化传播中,经济是一个影响其传播过程的重要因素,文化霸权是跨文化传播中实际存在的现象。那么,文化霸权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作为具有独立文化历史的国家,应该怎样应对文化霸权?它们又该怎样建立文化自信?本文从影响文化传播流向的具体因素分析,并进一步探寻中国文化事业走向世界的思路。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文化霸权 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 走向世界
【正文】
纵观21世纪的今天,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下,民主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种民主不仅体现在一个国家内部的民主,也体现在各国在国际交往中所拥有的平等的外交地位。在这种平等的交流中,各国也不断宣扬着属于自己的文化。但是,全球化却也使得世界大文化背景正在日益形成。世界文化交流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的研究也会对各国怎样宣扬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世界文化圈划分与世界文化交流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大约有2000个民族,世界上共有224 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有五个文化圈,分别为西方文化圈(拉丁文化圈),东亚文化圈(汉字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南亚文化圈)和东欧文化圈(斯拉夫文化圈)。
西方文化圈的地理范围,主要是以白种人的居住地为主,包含欧、美、纽、澳等地。西方文化圈的共同特色,主要有:议会政治、实行资本主义的市场机制、中产阶级为社会上的主要力量、物质文明发达、基督教的价值观仍为主流以及重视消费与享。汉字文化圈,代表儒学文化和后来的佛教文化,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等国,以及以华语作为民族语言之一的新加坡。阿拉伯文化圈,代表伊斯兰教文化,包括阿拉伯国家以及信伊斯兰教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伊斯兰文化圈的特色就是直到今日仍虔诚地保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以及阿拉伯文字的使用。东南亚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南部的闽达纳蛾岛等等。印度文化圈,代表印度教和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圈的范围主要在印度半岛与东南亚的一些地区。其特色就是表现在对梵文系字母的使用和印度教的宗教信仰上。斯拉夫文化圈,代表东正教文化,包括俄罗斯、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主要特色有:以东正教为其宗教信仰,使用斯拉夫字母,而在政治方面,在共产苏联尚未瓦解之前,因为东欧以及巴尔干半岛地区皆受其控制,所以都倾向极权专制,而且在经济方面实行共产主义,但这些现象已随著共产苏联的瓦解而有了改变,在政治与经济方面逐渐向西方文化圈结合、靠拢。
当代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形式多样,所涵盖的领域众多,细分来讲其表现形式有外交、商贸、教育、传媒等诸多行业。
二、文化霸权的表现及跨文化传播的流向
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不对 等 性 的 传 播,这种不对等性是由不同国家、地 区 和 民 族 之间的不均速和不等速发展决定的。另外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 是 国 际 政 治 交 往 不平等国际政治关系不民主;二 是 国 际 经济 交 往 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不 公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跨 文 化 传 播 是 一 种上层意识形态色彩很浓的传播形 式,必 须服务服从于国际经济交往,并 受 到 国 际 政治 的 强 烈 制 约。而 国 际 政 治、经 济 是 不平等 的,所以跨文化传播中必然渗 透 着 文 化霸 权,跨文化传播的不对等性必 然 导 致 文化霸权。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 权 现 象,一 般是指文化传播强国与文化传播弱 国 之 间在文化交流中的不平衡状况,即 引 进 文 化要素大于输出文化要素的数量,外 来 文 化对 本 国、地区和民族的影响大于 本 国、地区和民族文化对外国(地 区民 族)的 影 响的现象。
就内容方面的文化霸权现 象 来 看,西方传媒发达国家在 跨 文 化 传播 中 的 强 势,可在信息产品贸易、文 化 和语 言、西方传媒的强大国际影响力、跨 文化传播信息流的流向四个方面获得说明。
信息产品贸易。有关数据显示,美国作为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其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等文化产品的出口额度每年都达600多亿美元,超过其他行业的出口额。其中电影已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占 据 世 界 电 影 市场 总 票 房 的2/3;电 视 节 目 占 世 界 总 生 产和制作 量 的 75%,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 目 总 量 达 30万 小 时 , 美 国 节 目 在 许 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占到60%---70%, 有 的占到80% 以 上.这不仅仅是文化产品的输 出 或 者 传 播, 更主要的是传播 一 种 生 活方式、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语言方面。今天中国拥有 3亿学习英 语 的 人,几 乎 相 当 于 20世 纪60 年代全世界说英语人数的总和,并 且 这 个 数字 在 未 来 的7 到10 年 内 还 可 能 翻 倍。然而许多在校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并没 有 引起 足 够 的 重 视,并且认为母语不用 学 也 能够会。这一现象与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是不无关联的。
西方传媒的强大国际影响力。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霸 权 体现在其运用各种传媒手段向发展中 国 家传 播 其 自 由、民 主、平等、人 权 等 观 念,宣扬 其 价 值 观,使发展中国家的文化 以 发 达国家的文化为标准,赋 予 自 己 在 全 球 化 中的 支 配 地 位,试图将他们的文化观 念 转 化为世界共同的观念。西方主流媒体凭借其先进的传播手段及强大的传媒影响力,在 传 播 全 球 重 大政治新闻的时候,完全是从本国利 益 和 对外战略需要出发,时刻彰显着文化 霸 权。其主要表现有:标榜西方媒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根据意识形态偏见,随意取舍重大新闻选题;不顾客观事实,主观随意编造。
跨文化传播信息流的流向。信息一般都是由强势国家流向弱势国家,因为强势国家拥有发达的传媒力量。一些弱势国家难以掌握话语权,即对外宣传的机会很少,力量很薄弱。
三、建立文化自信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骄傲和自信的源泉。从先秦诸子百家、汉唐文化,到宋词元曲,从丝绸之路、四大发明到天文科学、农业技术,社会各领域的成就无一不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瑰宝。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历史的过去,是中国传统文化大放异彩的辉煌时代,我们的文化自信不言而喻。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仍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之一。近年来孔子热、汉语热的涌现,强化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展现所赢得国际的赞美与惊叹,着实提振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在将来,中国传统文化也必然将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任何一种文化都对世界的发展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党的领导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项建设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正在以大国的身份迈向世界。与我国国力强盛随之而来的是我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以及我国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自信心的提升,在各种世界的舞台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人越来越自信的风采。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认识再认识,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坚信,现代化不应一定要建立在西方文明之上,在东方文明之下同样可以开辟出自己的社会发展道路。
四、中国文化事业走向世界的策略
发展中国家面对文化霸权现象也不是一味地不加 处 理地消极接受,无所作为。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进行抗争的最好手段“是 强 身 健体 ”,通过提高自身整体实力 树 立 和 提 高自身文化在跨文化传播市场的地位。在经济 上,依靠科技力量提高国家的 经 济 实力;文 化 上,强化文化主权意识,制 定 相 应的 文 化 策 略,对外来文化进行适 当 的 防御,保护文化主权和文化资源;在 对 外 策略 上,设法加大本国文化输出能力,提 高民族文化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影 响 力,把握国际文化传播的主动权。
另外,一个国家想要在文化事业上出彩,想要达到文化强国的目标,一味的宣扬本国文化是远远不够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必须做到彰显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又能吸收其他民族的主流文化,将文化产品打造成具有普世价值观念和世界各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产品。而这个过程中,则不能缺少对其他国家文化的研究和其他民族性格的分析。能够将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进行融合的能力也体现着一个国家文化包容的气度和现代化程度。在这一点上,我国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参考文献:
1.刘双 于文秀:《跨文化传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刘照娟: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新闻爱好者,2010(08)4.王静:试论文化自信的思维根基,天府新论,2012年第三期 5.刁潍:《文化自信——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的起点》《中国报业》,2011(02)6.刘颖:网络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对外传播,2013(03)
第二篇:文化霸权
媒介文化研究:读书笔记
(二)反思全球化中背景下的“文化帝国”
在经济高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电子媒介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们必须看到全球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发展形式,这就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强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挑战和文化霸权的出现。
文化霸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葛兰西提出,他认为文化霸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统治形式。统治阶级要统治市民社会,就必须借助文化人和文化机构,使自己的伦理、政治、文化价值观成为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使广大群众“自由”“统一”统治集团所提供的社会生活方式。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推行文化霸权,是指由于政治霸权意志的驱动,那些经济发展相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国家,运用自身的文化资源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加以影响、渗透和侵略,从而形成控制与被控制的权力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世界形成了后殖民主义思潮,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强调,西方世界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一种信念:西方文化具有普世性,也就是说西方文化不仅属于西方,更是一种全人类的标准。西方文明正是在这样一种“以我为中心”信念的支配下,形成了“东方学”,而西方世界正是依靠炮制和宣传“东方学”来统治东方世界的。这种西方大国和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平等的文化关系的批判性理论,就是“文化帝国主义”,它主要是揭示和批判西方世界在进行政治经济入侵过程中,对不发达国家进行的文化扩张、文化霸权。这种入侵一改以往赤裸裸的凶残面孔,带上了温情脉脉的面纱,似乎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引导。但是随着西方政治、经济的世界性发展,西方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也开始在全世界发生强大的影响力,这就是所谓的“世界的西方化。”这种生活方式、文化观念上的西方化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殖民。
文化帝国主义的出现,与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化趋势是背道而驰的,也往往被作为所谓的“一元化”倾向的主要来源。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形态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中占据着主流和中心的地位,对其他文化形态产生不平等和不均衡的信息流动,从而使得以发展相对较差的国家地域文化为主要代表的弱势文化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诸如在非洲国家一间破烂不堪的房屋内,一家老小坐在电视机旁观看好莱坞大片、选美比赛或是拳王争霸赛的类似场景,也许在弱势文化的国家里随处可见。这便是当下“美国方式”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渗透。
这样的现象不也正充斥这我们的生活吗?我们年轻的一代追求所谓欧美明星“欧范儿”的装束,以“麦当劳”为代表带来的快餐文化,以米老鼠和唐老鸭为代表的迪士尼文化,西
媒介文化研究:读书笔记
(二)方的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不是比我们传统文化节日更受到重视吗?这些外来的生活方式都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许我们还不自知,因为“西方文化”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但是,我们对这种生活方式和所形成的意识形态是基于一种“同意”的。正如对葛兰西指出,这种文化霸权的形成需要以被统治者自愿地接受和赞同作为前提,依赖于达成某种一致的舆论、世界观和社会准则,是在一个交融着斗争与谈判的复杂的动态过程中完成的。这种文化是在对被统治者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一定程度上的接受和包容基础上实现的。美国学者汉斯•摩根曾直言不讳地这样说道:“文化帝国的东西是最巧妙的,并且它能单独取得成功,也是最成功的帝国主义政策。它的目的不是征服国土,也不是控制经济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心,以此为手段而改变两国的强权关系。”听着这段话让人不寒而栗,但是确实帝国主义文化的本质现状,也我们敲响了警钟,值得我们反思。
我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向来带有暧昧性和矛盾性,对物质与科技层面的文明较乐于接受,并时常主动吸取,而一旦涉及精神文化层面就显得踌躇,甚至强烈抵制。这是因为人文文化带有特殊的民族性和情感与意识形态的因素。实际上“跨文化传播并非是单向的全一体化文化运动,它包含着全球化与地域性、同质与异质两种力量的对峙与互动”。就现状来看,各国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差异,导致跨文化传播出现同质化或者单一全球化的局面。对于信息相对贫弱的国家来说,强国很可能发展成为信息时代的“帝国主义”,弱国将失去在世界上的声音,甚至其原有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极有可能被加以改造。就是以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主要代表的强势文化在许多层面取代了本土文化,使得文化的多样性失去了其真实的意义,而成为了空洞的形式。
好莱坞大片的传播承载着鲜明的美国文化烙印,而20世纪末,以张艺谋、陈凯歌、离安为代表的导演也开始放弃曾经长期坚守的民族文化阵地,向好莱坞舶来品看齐。开始了好莱坞式的“鸿篇巨制”。日本动漫产品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动漫市场,从《柯南》《灌篮高手》《机器猫》直到后来的《千与千寻》《死亡笔记》《龙珠》,其渗透出的大和民族积极、容忍的价值观和武士道精神极易影响青少年的心智和价值观的形成。反观国产动漫,尽管也曾有过诸如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等的辉煌,但在IT时代扑面而来时,国产动画很快因技术、理念、思维的滞后而失去竞争力。这些都是信息发达国家特色文化“输出”到全世界的典型例子,但是中国又有多少文化产品走出国门呢?
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我们不能一味的排斥外来文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应该看到本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坚持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但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第三篇: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时间:2011年09月16日 13时07分 来源:文艺报 作者:董学文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定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这是社会的期待,历史的必然。回顾百年中国现代文艺的奋斗历程,不难发现,以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自信来把握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这是一条清晰可见的主线。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中国文艺事业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紧密结合时代条件,阐明自己的纲领和目标,制定切实的政策和策略,为伟大祖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纵观现当代文艺史,可以说,在文化问题上的自觉与自信,这正是我们的优势和法宝,是我国文化运动极其显著的特征。
文化问题上的自觉和自信,这是一股无穷的力量。特别是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今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必将在其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文化自觉,包涵着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和功能的深刻认识,包涵着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包涵着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则是我们对理想、信念、学说、优秀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视,对我们核心价值体系的威望和魅力有一种充满依赖感的信奉、坚守和虔诚。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种精神原子弹。由于它以向往高尚和追求文明为目标,以文化主体自身的强壮和武装为特征,因此它自然会成为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思想基础与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支文艺队伍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化自觉和自信的程度。能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关系着文艺的振兴和发达,关系着文艺的前途和命运。
我们有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优良传统。远的不说,“五四”以来,中华儿女为树立民族文化生命力的信念就十分强旺。77年前,鲁迅就写过文章,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说法,认为当时虽有“自欺力”的笼罩,但我们还是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总结道:中国自有科学的共产主义以来,人们的眼界提高了,中国的革命也改变了面目。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又自豪地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那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了的人民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比方美国的国务卿艾奇逊之流,他们对于现代中国的现代世界的认识水平,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普通战士的水平之下。”(《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激励感召,使中国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高潮。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清醒认识到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影响、走弯路。邓小平郑重地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胡锦涛再次强调:“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些都说明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推动文化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与灵魂。社会的发展,最终要以文化的概念来界定,文化的繁荣是社会发展的崇高标尺。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处在社会发展战略的轴心位置,经济、政治、教育、科技发展战略都应系于文化这个轴心而展开。文化的最大特质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触物无声,能以无形的意识或观念,影响有形的现实和存在,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实践。因之,提高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动力与支撑,就显得尤为关键。
恩格斯曾经下过这样一个判断:“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这一判断表明,文化从根本上是人的一种内在精神需求,是人类通向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尺度,它跟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谈不上有真正美好的生活;改善民生,如果不改善文化的条件与环境,那这种改善必定是粗鄙的、浅层的和片面的;讲幸福指数,如果不把文化元素包含在内,那这种幸福指数也一定大打折扣;经济的发展,如果文化不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更强的力量,那这种发展也难以具有可持续性的后劲。当前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矛盾和问题多发,思想困惑和精神焦虑加剧,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任务很重,在这个时候,“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就大有用武之地。
我们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仅出于热情,而且也出于理性。我们为什么会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呢?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有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我们可以认识文化的属性和特点,把握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的延续,又有其阶段性的特征。这构成了我们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是“多元”杂处、多样共生的,这要求我们制定文化政策时要具有灵活性和差异性。在阶级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又总是统治阶级的文化。这给我们巩固和壮大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提供了依据。
同时,辩证法也指出:每个民族文化,都有积极的文化成分,也有消极的文化成分。超时空、超历史、超阶级的文化是不存在的;统一、抽象、普适的所谓“民族文化”,也是不存在的。列宁有段名言:“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一种是普利什凯维奇、古契柯夫和司徒卢威之流的大俄罗斯文化,但是还有一种是以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普列汉诺夫的名字为代表的大俄罗斯文化。乌克兰同德国、法国、英国和犹太人等等一样,也有这样两种文化。”(《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学说,像一把锐利武器,为我们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提供了方法上和学理上的准则。譬如,面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还是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绝不能无批判地吸收继承。就拿儒家文化来说,同样也需要仔细辨析,看它哪些内容对人民有利,哪些内容对人民有害,而不能把自身的精神从主动变为被动,只知回首往古,盲目地在儒家学说中寻慰藉,讨生活。其实,“五四”以来的新文化,党领导的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和鲜活生动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才是我们文化的珍贵遗产,是我们文化前进的主航道。这些,也是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不仅要体现在观念上,也要落实到行动中。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艺术活动的全过程;要通过文艺创作使全体人民更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家艺术家要立业先立德,为文先为人,坚守正确的价值追求,担负高尚的历史使命,使自己的作品闪烁出憧憬理想、净化心灵、烛照前行的辉光。
我们要着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是在传承、更新、整合与重塑中完成的,尤其在现代社会,在“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里,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文化、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已经成了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要成分。
我们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需要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刻苦学习,提高认识生活、分析生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多彩的画面,多出文艺精品,以反映国家的蓬勃发展,社会的迅猛进步,人民的创造精神,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我们要提升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水准。作品要对现实负责,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杜绝热衷于个人私密与好恶的展示,懂得“取消艺术为社会服务的权利,这是贬低艺术,而不是提高它,因为这意味着剥夺了它最活跃的力量,亦即思想,使之成为消闲享乐的东西,成为无所事事的懒人的玩物”(《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39页)。理论研究则要创新,反对虚无主义,反对“洋教条”或“土教条”。这也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第四篇: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姓名:马欣杰 学院:文法学院 学号20114120228班级:中文110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马欣杰,来自文法学院中文二班。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关于“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当今社会,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已成为大学生必过的节日,有人或许会说,我过西方节日,并没有认同他们的文化,也不是背叛我们的文化,只不过借这个机会乐一乐罢了。我相信出于这种心理过洋节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乐一乐之后是否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呢?实则不然!文化的认同是如何发生的,它不仅仅是在有意识的学习中,更关键的是在无意识的潜移默化中,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冷落和对西方节日的追捧早已说明了这一点。
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身份识别的象征之一,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主要形式。每到异国他乡,人们若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禀性习气,最好的方式就是观察、参与他们的节日活动。节日,也是带给我们儿时最欢乐的记忆,是陪伴我们人生岁月的纪念日,是和家人、乡里、国人共欢乐的盛大聚会,是凝聚全民族向心力的纽带,是一个民族表情达意的重要渠道。倘若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节日,还能说是一个民族吗?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但是看看我们身边的大学生,对外语的学习热情高涨,却连最简单的古汉字都无法理解;可以迅速认出电视节目里的无数当红明星,却不知道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有时甚至不如普通外国中文爱好者,连对中国文化本身一知半解,又从何谈起对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呢?
面对大学生这种不正常的文化自信现象,我们该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
首先,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以学校为阵地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潮”。加强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其次,我们要对外来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外来文化既然能被很多人接受,就说明自有其魅力所在,我们可以吸收她优秀的内容来丰富我们本国的文化,同时也能借鉴其吸引人的特色。而且,我们所谓的“西化”也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俘虏。我们过圣诞节,但绝大部分人不知道其真实的含义,我们只知道是和亲人朋友团聚。从这一点说,是我们把西方的圣诞节中化了。因此,我们要坚信中华文化的强大的同化能力。意识的转变还不足以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热”起来,我们重要的步骤是践行和表达传统文化。我认为,在学校里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进行交流就是一种很好的方
式。一方面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学习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另一方面也对其他同学进行了宣传。会使我们更自觉的了解传统文化,产生文化自信!最后,从网络化、信息化的潮流趋势中把握我国文化发展前景。改变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
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需要大学的崛起,大学的崛起则需要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的自信自强。让中华文化更好的立足在世界之林。
第五篇: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从“三”到“四”
——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6年7月1日,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我们党的领导核心第一次把“四个自信”并列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思想提出来。“三个自信”由此扩展成了“四个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出紧跟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愈加被看重的时代潮流,切合社会当前人民对精神满足需求日益提高的现状,将国家治理与民族底蕴文化有机结合。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随时代变化不断进化和完善。
“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不是简单的数量的增加,是对理论更加全面、整体的完善,对“自信”理论来说是一次飞跃性的进步。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其语境更为庄严,观点更为鲜明,态度更为坚决,传递出这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他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关于文化自信,学界普遍采用的概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的主体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群体,本质上是社会群体对文化的一种积极的集体意识,因而文化自信具有整体性、可塑性等特点。文化自信的客体是各类性质的文化,表现为主体对各类文化的不同态度。在国家间相互依赖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强调武力威胁、结盟的硬权力模式发挥作用的空间逐渐缩小,人们更加倾向于运用以说服和吸引为主要取向的软实力的运用。因此软实力的构建是21世纪国家确立国际地位、实现国家平稳发展不容回避的问题。而软实力最核心的内容便是文化,软实力一定程度上就是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以自身文化的吸引力为手段影响他国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设定以实现自身目的的模式,因此文化自信对于提高国际地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么当代大学生又如何培养文化自信呢?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意识到:各种文化是平等的,都具有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各种文化发展的机遇是相同的,都可以在适当的时机爆发出强大的影响力;一种文化不可能永远独领风骚,它的繁荣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一种文化也不可能永远处于劣势地位,它的衰落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要让大学生意识到中华文明有着长期的领先地位,西方文化的崛起还是如此的短暂,未来中华文明的复兴是一个必然趋势。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培养起“文化使命意识”,要自觉意识到时代所赋予我们的、进行文化创造以复兴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文化自信应建立在充分认识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只有充分了解民族文化,知其精华及糟粕所在,才能在面临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时,在眼花缭乱的文化世界中不忘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不断改进发展,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