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就业现象及其内涵要求

时间:2019-05-14 05:0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女大学生就业现象及其内涵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女大学生就业现象及其内涵要求》。

第一篇:女大学生就业现象及其内涵要求

女大学生就业现象及其内涵要求

【摘要】:本文讲述了中国当代女大学生就业现象,具体阐述了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以及相关就业环境分析,从不同角度理解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mployment of female graduate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phenomenon, female students described specific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employment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analysis,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o understand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关键词】: 大学生 女性 就业 歧视 现象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femal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phenomenon 【正文】:长久以来,中国的女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不断遭遇性别歧视,就业相对男大学生更为困难。为了在实证资料的支撑下探究该社会现象背后的结构性因素,并提出若干政策和法律上的建议,我选择参考了中国中部的湖北省为考察对象(湖北地处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东部沿海地区落后,比西部内陆地区发达),借鉴了2008年10月到2009年2月,一份对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以及三峡大学的2004级本科毕业生和2007级硕士研究生进行的“女大学生就业政策环境”的抽样调查。该调查共分发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1010份,有效率为84%,其中发放男生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6份,有效率为85%;发放女生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754份,有效率为84%。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根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来湖北省女大学生就业率变化不大,2005年至2007年,湖北省女大学生就业形势在总体上显示出逐年下滑的趋势,尤其是硕士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平均每年下降2%-3%左右,而博士女大学生学历就业率在07年比05年下降了38.8%。此外,该调查发现,女大学生就业率平均每年至少低于男大学生5个百分点,而且不同专业性质的女大学生的就业比例也呈现出差异性。根据这次调查,就女大毕业生整体而言,较好实现就业的文科专业的女大学生就业率也只能达到60%-70%,而理工类的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只有一半左右,医科女大学生只有30%-40%,个别专业的女大学生的就业率甚至只有10%左右。同时,该调查还发现,女大学生就业岗位的条件往往低于男大学生,工资水平也相对偏低。如此,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正在日益凸现。所谓“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指女大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就业受阻,以至于不能实现就业或者就业不理想,比如遭遇就业机会不均等、职业隔离、“同工不同酬”及需要动员大量的就业途径与高额的就业成本才能就业等问题;“难”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即指女大学生就业相对于男大学生就业而言更难。

(一)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机会不平等

虽然社会各方都在呼吁就业市场上的男女不平等,但是由于女大学生先天性生理原因以及出差时的不便,使得一些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收男生,由此出现了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当然也有很多女大学生因为就业期望过高及偏离了实际的需要而错失很多发展机会。比如,由于种种原因更多女大学生愿意待在比较大的城市,以享受现代文明的城市文明而不愿意到基层、西部、及农村去工作。然而,由于用人单位导致的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却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第一,在就业信息中存在很多显性的就业歧视,一些用人单位招聘时明显指出“只限男性”或者“男性优先”的字样,甚至明确规定“不招女生”。第二,用人单位在大学生求职者的简历筛选中,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隐形歧视。比如,用人单位一般不会明确提出与性别有关的要求,但会拒绝接收女大学生的简历,或者是在接受简历后在面试中不予录取。第三,用人单位在对女大学生求职者的面试过程中,会不断强调其“女性身份”而提出限制女大学生履行母职等一系列苛刻条件。比如,几乎所有的女大学生在面试中都会被问到有关女性身份的恋爱、婚姻、生育等问题,或者在讨论就业协议时百般刁难,要求女性“在五年内不许结婚生育,否则将自动辞退”等,或者对女生提出与职位无明显关系的“会喝酒、能经常出差”等苛刻条件。有超过60%的女生认为,在面试过程中是因为性别原因而遭到淘汰的,但男生的比例则相对较低。如此,在求职过程中,女大学生要经常遭遇用人单位的隐性和显性的性别歧视,进而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的就业机会不平等是非常严重的。机会的不均等背离了社会主义平等原则,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隐性地助长了中国几千年以来主流社会对妇女权利的漠视以及对男女性别差异的鼓励或强化,对现代女权运动和制度变革产生巨大冲击,对社会产生消极的示范作用,致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倒退。

(二)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遭遇明显的职业隔离

由于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性别偏好和性别歧视,职业发展中的性别分化与性别隔离对女大学生就业而言,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本次调查发现,男女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层次”高低不同,这种差异体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而言,指相对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者多聚集于服务性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包括教育、卫生、饮食、文秘和演艺等行业,而科技含量越高、文化层次越高及职位越高的岗位,女性人才所占的比例很小。比如,据本次调查资料显示,24.5%的女生想进入国家机关工作,19.8%的女生想成为公务员,这两个比例均与男生相近,但最终只有6.1%的女生进入了国家机关,5.2%的女生成为了公务员,而这两个比例都低于男生4%左右。如此,很多有才华的女大学生无法进入所谓的“男性领域”而获得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同时女大学生获得较高权力地位的职位机会也低于男生,这就使得女大学生普遍游离于权力中心较远的位置而无从改善自身的环境。纵向而言,指女大学生的职位升迁比男大学生困难。

对于上述的职业隔离,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也毫不讳言,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均从传统的女性特质论出发,认为女性“不思进取”、“灵活性差”等,便以传统的性别分工来接收女大学生。例如用人单位的某些公司里,女性主要在后台工作,公司的业务一线主要是男性。有相关人士指出,“我们主要根据男女的不同特点来安排岗位。女性更有亲和力,一般男性做维护,女性做财务。出差、跑业务、应酬的,基本上都是男性,女性还是有点不方便”。所以,用人单位的职业隔离使男女分成了高低不同的层次,并重建或复制了女大学生自我是“第二性”的。由于在求职过程中的机会不平等,女大学生遭遇了“就业的进门难”。为了就业,她们往往答应用人单位的苛刻条件,结果是获得一份与初衷距离甚远的工作。而这种就业不理想的状况使她们很难认同自己的工作,降低了她们对工作的热情,限制了其个人职能的发展。而“进门”后的职业隔离,致使女大学生在付出与男大学生相等、甚至更多的努力之后仍然被排斥在一些所谓的“适合男性”的主流职业之外,降低了其成为社会精英的几率。

(三)同工不同酬:职业隔离带来的男女大学生收入差异

女大学生直接遭遇“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并不多见,但是,与男性相同能力的女大学生,由于职业隔离等原因其收入却迥然不同。此外,也有许多女大学生认为,同一职位上男女由于工作职责不同收入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别。

(四)女大学生的就业成本更高,就业所动用的社会资源更多 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因深感性别歧视,以及“男性的不战而胜”对其自信心的打击等,不仅造成了其就业过程更加漫长,导致了她们强烈的挫败感,也致使她们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付出了比男大学生更多的就业成本。比如,在诸多就业途径中,女大学生所运用的就业途径的比例均比男大学生要高得多,尤其是在“通过亲友求职”的选项中,女大学生是男大学生的3倍,由此,女大学生所要动用的就业资本是巨大的,包括金钱、时间、精力以及无形的社会资本。而女大学生的不能充分就业,造成了人力资源的闲置,浪费和外流,使人力资源不能得到最优配置,并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女大学生所支付的心理成本也是高额的,甚至会导致其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比如,由于性别原因而被工作单位拒绝之后,在主观期望与现实选择的巨大落差下,她们会产生无尽的压力与挫败感,已有34.6%的女大学生感到“焦虑”,52.2%的女大学生感到“愤怒”,41.1%的女大学生感到“恐惧”,以及20.2%的女大学生感到“抑郁”,甚至出现“自杀”等严重心理问题。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剖析

对于女大学生“普遍弥散的、无所不在的”的就业性别歧视,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根本原因。根据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指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后果是取消或损去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但“基于特殊工作本身的要求的区别、排斥或特惠,不应视为歧视”。正是从这个角度看,“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是指,女大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因其性别遭受到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有区别的对待或排斥5。如前所述,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广泛存在于女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之中,从用人单位直接发布“只招男生”等就业信息中所存在显性性别歧视,到在筛选求职简历中刻意挑选男生的隐性歧视,以及在面试中因强化女大学生的“女性身份”而不予以录取的“第二性女人”的建构等,女大学生的就业过程实质上演变成了一个遭遇深刻性别歧视的过程。而这种深刻的就业性别歧视,使女大学生在男大学生面前绝对的劣势。这种就业性别歧视,深刻地影响着劳动力市场中用人单位的员工招聘、培训及提升等一系列的政策建构。然而,女大学生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及其形成的挫败感,在促使她们形成无法明言的隐痛时,也使其主体性的抗争总是以沉默、消极的方式呈现,进而助长了性别歧视的市场作为大行其道。可见,这种由整个社会结构建构出来的性别歧视是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深层次原因。不过,除此之外,本次调查也进一步发现,湖北省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我们重点以就业难的主客体因素、地理环境、政策环境和法律规定四个方面展开剖析。

(一)主客体因素:女大学生的主体性因素和用人单位的雇用策略等客观因素

(二)地理环境:导致女大学生本地就业吸纳能力低下

(三)政策环境:政府引导与干预省内用人单位雇佣女大学生的公共政策欠缺

(四)法律法规环境: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支持缺失和力度不够

总之,女大学生就业难有其深层次的根源,而此种现象不仅仅使女大学生个人职能发展受到了限制,同时也使国家整体人力资源遭到损失,尤其是女大学生所建构的“第二性”自我的后果是严重的。因此,潜藏在社会不平等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值得我们去关切、了解,也值得我们花更多的成本投入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纠偏及解决之道的探索中。

三、缓解女大学生就业歧视与就业难的对策研究

(一)优惠政策弥补地缘劣势,用制度留住女大学毕业生。一是设立“公平就业委员会”,制定硬性指标。二是规定选送西部大学生中女性人才比例。三是在税收与小额贷款中对招收女大学生的企业予以优惠并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四是建立“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基金”。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和政府促进机制对女大学生就业意义重大,建立“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基金”应是重要的渠道。

(二)先建立女大学生就业生育保险补偿制度。

如前所述,用人单位不愿招录女大学生的主要原因是女大学生面临的生育问题所带来的用人成本加大。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可以考虑率先解决女大学毕业生的生育保险费和劳动保护费在全省统筹。

(三)在全国率先制订《反就业歧视条例》。从长远来看,我们应当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扶持。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就业最终需要通过工作岗位的创造而得以解决。第一,确立和完善公平就业委员会的职能体系。第二,规定歧视者的法律责任。第三,给予被歧视者权利救济。第四,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四)建立能够有效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社会服务支持网络

女大学生在面对社会中存在的强大的性别歧视的时候,是孤立无缘的,无法进行主体抗争,并争取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权利。因此,在改变外部环境的同时,应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支持网络,以帮助作为就业主体的女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相信有了上述各种社会服务的支持和帮助,女大学生就可以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提高就业竞争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以雄厚的实力,参与到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以获得较高的就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陈雁:“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辨析”,《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1期 [2]黄娟:“男女平等就业的法律思考——从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谈起”,《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

[3]高小君 沈放:“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权的法律救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李文喜 李光红:“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 [5]卢美芬:“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与纠治对策”,《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2年第1期

[6]罗萍 苏娜:“武汉地区女大学生个体特征与就业意愿相关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1期

[7]马于强:“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6期 [8]史雯婷:“上海市女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报告”,《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3期 [9]孙艳平:“论就业中的反性别歧视”,《桂海论丛》,2004年第1期

[10]王小波:“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入口处的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实证分析”,《青年研究》,2002年第9期

[11]许泽玮 周琳凯:“如何完善女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中国改革报》,2005年6月20日 [12]叶文振:“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对策”,《中国妇女报》,2005年10月25日 [13]易莉:“女大学生就业难:内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青年探索》,2004年第1期 [14]赵银侠:“制约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结构性因素探析”,《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11期

第二篇:女大学生就业现象结构模型及内涵

女大学生就业现象结构模型

及内涵

姓名:张婧怡

学院: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学号:200910040417

一、当前女大学生面临严峻就业形势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而大学扩招致使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世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加剧了就业矛盾。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30余万⋯,再加上未实现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将使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当前整体就业形势不容观,而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尤其突出。用人单位对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的认识、女大学生自身固有的限制等内外冈素综合作用,使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常以工作需要为借口,打出“只招男生”的招牌,将众多优秀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即使没有明确的性别要求,“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也早已成为招聘中的“潜规则”。江苏省妇联的一项专题调研显示:80%的女大学生曾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大学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心J。这表明女大学生在就业机会、就业成功率等方面都与男生存在一定差距。麦可思(MyCos)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2010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为2l%,明显低于男性大学毕业生的29.5%‘3|。面对现实,提升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从女大学生自身出发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本研究着眼于女大学牛就业能力模型的构建期对女大学生就业以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二、模型构成和逻辑关系分析

经过结构化访谈、访谈材料整理与编码提取,获得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提炼出的能力素质包括四个维度:意识与特质、一般通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以及自我展现能力。“意识与特质”反映个人的规划意识和成就动机方面前提性和深层次的特点;“一般通用能力”是指由生活各方面活动积淀而得,且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具有通用性的能力;“职业适应能力”是个人在求职过程中用以适应职业要求的能力;“自我展现能力”指个人在求职时将最有可能使自己被雇佣的特质展现出来的能力。此四方面的能力特质存在以下内在逻辑联系:“意识与特质”以规划意识和成就动机为主要内容,为职业生涯的开启提供驱动力。在这股驱动力的作用下,个人在长时闻的学习生活中获得并提高“一般通用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这是一个准备的阶段。而这些能力准备为求职中的自我展现打下基础,最终个人求职过程中展现的能力特质将对个人是否能够被录用起到至关黄要的作用。

三、对各子维度内涵的具体阐述

从整体来看,四大维度有着上述逻辑关系。具体来说,每一个大维度由若干子维度组成,每个子维万方数据度又包含我们从访谈中归纳的具体能力特质。以下对它们的内涵逐一进行阐述。

(一)意识与特质(包括规划意识和成就动机两个子维度)1.规划意识

规划意识表现为个体对自身职业生涯尽早思考,作出长远打算,并基于对自我和环境两方面的深刻认识将自我与环境进行匹配,找到与自身特点相符的职业。此项能力的内容也恰恰印证了职业生涯

规划的经典三步范式(Parsons,1908)。首先,个体要对自己的性格特质、价值观、兴趣点、优势与劣势以及生活方式偏好等有准确的把握。其次,个人要对社会有成熟的认识,对可能进入的行业、领域及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有一定的丁解。最后,个人还要将自我与环境相匹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当然,完成这一系列的规划绝不能靠临阵磨枪,需要长期思考与探索。本能力在求职中的典型行为有:“从上大学之初就开始考虑就业的问题”、“能清晰地阐述自己向往什么样的生活”、“了解目标岗位真实的日常工作内容”、“寻找在企业文化方面与自己性格相合的公司”。

2.成就动机成就动机与个体多种行为特征高度相关,主要包括为自己设立目标的高低、遇到困难时努力和·竖持的程度,以及能否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并争取各种机会等。本研究中各方专家均高频率提及此特质对求职的作用。成就动机较高的个体会更看重自己的前途,追求的目标明确并能为此主动作各种准备,不轻易放弃任何机会,渴望成功,自发而执著地追求目标,向往更卓越的成就和更高的标准。求职中的

典型行为有:“不满足于现状”、“愿意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提前考取各种有可能用到的等级证书及参加资格认证”、“瞄准富有挑战性的公司或职位”。(二)一般通用能力(包括抗压能力、分析决断能力、人际合作能力以及资源获取与利用能力四个子维度)1.抗压能力

抗压能力指个体在面对不利环境、困难任务、紧急变化或遭遇挫折时能够用各种手段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自信、乐观、开放的心态,灵活应对变化,努力克服困难。在当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该能力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抗压能力成为处理求职各环节的压力情境、应对求职挫折的必备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十分看重的特质之一。该能力在求职中具体表现为:“压力面试中保持思维的敏捷和表达的流畅”、“求职申请失败时会安慰自己并能快速恢复至良好状态”、“多项任务需同时处理时能从容J、证对”。2.分析决断能力

分析决断能力指个体采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对材料进行富有逻辑性的加工改造,透过现象把握事物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具有独创性的想法,并能够在I临多种选择时恰当取舍、果断决策的能力。分析决断能力在求职中具体表现为:“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问题”、“能够对问题进行清晰的逻辑分析”、“阐述自己的想法时富有逻辑性和条理性”、“面对多个不可兼得的机会时能够果断地决定取舍”、“遇到问题时有自己的想法并善于找到具有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途径”。3.人际合作能力

人际合作能力指与他人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顺利实现合作所需要的能力。人际合作能力反映的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的能力特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即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有效地与他人沟通,维护已建立的关系及整个关系网络的能力。在求职 中表现为“善于和陌生人打交道以及乐于交朋友”、“根据对象和情景灵活选择沟通方式”。团队协调能力,即有团队意识并能找到自己在特定团队中的位置,从而顺利完成合作任务,营造良好团队气氛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在新组建的团队中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促使自己的目标与团队目标协调一致”、“当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发生冲突时首先考虑团队利益”。4.资源获取与利用能力

指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完成任务所需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两个具体能力,分别为信息获取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指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快速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准确抓住信息当中最关 键之处的能力。资源利用能力,指对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高度敏感,有充分挖掘利用的良好意识,让自己拥有地源优势、人脉资源,以帮助自己求职的能力。具体表现为:“通过已就业的师兄师姐寻找就业机会”、“发挥地源优势在家乡寻找就业机会”。(三)职业适应能力 1.知识技能

首先,知识技能包括与所要从事的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当前多数用人单位在进行录用决策时会将专业知识技能是否达到标准作为一个重要衡量因素。其次,知识技能还包括英语和计算机技能。现在面向大学生的大多数岗位都对英语和计算机技能有或高或低的要求,这些技能在很多情况下成为用人单位设置的基本“门槛”。最后,知识技能还包括作为一个职业人所应具备的、有一定广度的社会人文知识。许多专家在参加访谈时表示,知识面狭窄容易成为女生就业过程中的“短板”。2.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学生在校园活动或实习经历中获得的能力,指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及自身气质和行事风格适应职场和社会要求,快速学习适应,进入职业状态的能力。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毕业生有如下行为特点:“校园活动或实习经验丰富”、“办事周全稳妥”、“懂得商务礼仪”。(四)自我展现能力

自我展现维度主要包含了一系列使个人能够在用人单位面前表现出自己符合用人单位要求方面的能力和技巧。自我展现能力以自信心和表现欲为基础,在应聘者与用人单位接触的各个环节得到体现。在形象层面,此能力指对自我形象进行恰当包装,注意举止,使自身的形象气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进一步讲,在求职时女大学生要善于展示女性的优势,如细心、亲和力强等,要展示自己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精神面貌,要不卑不亢,要注意表达的顺畅和语言的表现力,要展现出自己的社会化和职业性特征。

第三篇:女大学生同居现象

谈论的同居问题是女大学生和他人的非婚姻两性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同居的行为主体一方 是在校女大学生;

2、女大学生和对方确实发生了性关系;

3、同居双方没有取得法律认可形式的婚姻;

4、同居双方在主观态度上都是自愿的而非被迫的。

一、女大学生同居的原因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生活方式的选择既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又受个人主观意愿的限制,是客观制约 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部分在校女大学生选择同居的生活方式,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个体主观原因。

(一)客观原因、目前,女大学生面临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复苏带来生活方式 和思想观念的改变,社会宽容度也随之“扩容”。如果时光倒流十几年,女大学生同居、怀孕的事情绝 对是爆炸性新闻,国人十有八九会对此嗤之以鼻。然而,时至今日,随着社会观念的日益开放,大学生 性关系、同居、怀孕等现象已越来越普遍,大家都心平气和的态度去接受周围人的所作所为,而社会也 对此视若平常。据调查:近几年对同居持明显反对态度的比例下降了,有八成人对婚前性行为表示理解 和赞同。二是西方物欲横流的价值观和狂热的。追星潮使一些女大学生滋生对金钱的不正常要求和对明星的盲目崇拜。部分女大学生每月消费几千 甚至上万元,一些女大学生盲目学习前卫艺人的爱情方式,把贞操看作是对自由和现代的束缚,跨越思 想和传统的禁区,过起同居生活。三是西方的“性解放”和“女权主义”思潮泛滥。“性解放”思想使 人类性功能从繁殖和培育人类后代变成了纯粹寻找性快感和性享乐。稳定社会的家庭细胞的功能价值已 不复存在,繁衍与培育子女的价值已变成了人们多余的负担。“女权主义”使一些女性走向极端,信奉 身体的绝对自由,完全抛弃伦理道德的约束。四是大学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大学扩招导致在校学 生人数剧增,使后勤安排无法到位,学生住宿饮食不尽方便。一些女大学生平时在家娇生惯养,不适应 学校提供的吃住条件,于是到校外租房,而一开始以“护花使者”身份出现的男同学往往在接下来的日 子里由于彼此了解的加深顺理成章成为恋人,过起了同居生活。二是大学扩招使昔日的“天之骄子”如 今失去了头顶的光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再有优越感,加上就业的性别歧视,使部分女大学生感到 前途黯淡,于是铤而走险,走上伴大款、当二奶这捷径,她们的羞耻感在病态的价值观驱使下荡然无存。五是现代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们提供了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一些不道德行

为以可趁之机。处女 膜在过去对女性来说是至高无上的,然而,医术发展使处女膜修复术作为伪造贞洁的门诊小手术在一般 医院都可实施。一些女大学生在经历一次甚至多次同居后还能再以绝对纯洁的面貌出现,免除了部分同 居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二)主观原因 从大学生个体层面看,女大学生走入同居生活,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把同居作为爱的证明。相当 部分女大学生与男友发生性关系是因为不愿、不忍或不敢拒绝男友的要求,用以身相许的方式来表达对 爱情的忠贞,这种同居的性质属于未婚同居,不少人理解为“试婚”。二是为了金钱傍大款型的同居。步入这类同居生活的女大学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于家境贫寒,生活窘迫而被迫出卖自己,放弃自尊,从而甘心做情人。还有些女大学生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虚荣心特别强,所以自甘堕落,以自己身体去

换取物质利益,这类同居基于交易形成,无论女大学生是否知道对方有配偶,从客观上都侵犯了大款合 法婚姻关系中配偶的利益,这种同居属于非法同居。三是大学生对“成功教育”的误解。部分大学生把 “成功”理解为成名、成家、有钱。为了成功,少数女大学生凭借年轻、貌美和大学生的特殊身份,委 身于社会高层人士;为了挣钱,部分女大学生甘当金钱的奴隶,“代售”于人前,充当起高级妓女。近几年不断破获女大学生卖淫案,反映一些女大学生金钱观念的扭曲和道德观念的沦落。

二、女大学生同居后果 性是一个“人”的综合问题,它涉及到生理、心理、伦理、法律等多个方面。女大学生作为一名求 学青年,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选择同居这种两性结合的方式,都不利于自身的发展。1.从法律层面上看,女大学生同居不受法律保护。纵观我国的婚姻制度发展,未婚同居是不受保护的。封建社会是以男性为主的社会,女人是作为男 人的附属而存在,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女人却要守身如玉,从一而终。当时社会非常重视婚姻的嫁娶 形式,女人未婚同居为人所不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反对包办买卖婚姻,少数有革 新思想的男女知识分子,为了表明他们对旧式婚姻制度的反抗,采取同居的生活方式,却并未被大多数 人所关注。新中国成立后,婚姻法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明确指出同居行为的违法性、危害性。2001 年《婚 姻法》修正案坚持结婚必须登记,并明确指出我国一些以同居形式存在的事实婚姻,如果要在法律上作 为婚姻关系对待,补办结婚登记是必要前提和唯一救济手段。至于女性和有妇之夫的同居,《婚姻法》第 三条明确

禁止。而那些基于金钱与肉体交易的三陪女大学生,更是扫黄行动中的严打对象。2.从道德层面上看,存在对同居中女性的道德歧视。中国自古就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女人被看作是男人的附属,贞操是对妇女单 方面的要求,妇女必须严守贞操,守贞操的妇女被视为贞节女子。时至今日,虽然妇女地位已经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却未被剔除,父辈家庭大多数不能接受女性未婚同居,他们认 为女性未婚同居是不道德的,丢人现眼,有辱门风。可见社会存在对女性的道德歧视,因而同居中的女 性受社会舆论和家庭的压力很大。3.从个体层面上看,同居不利于女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第一,影响心理健康。心理研究表明,男女双方在同居中的心态与追求不同。在恋爱同居中,女方 往往把对方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全部,身心均系于对方,对绝大多数女性来说,同居动机是结婚。而同居 男方更多是为享受异性的慰籍和生理满足,大多数男人在同居过程中没有结婚的意向。其次,中国自古 以来就是男权社会,这种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人们。这就造成了现在许多男性青年的矛盾心理:他们一方 面想在结婚前能够有性的体验;另一方面有处女情节,希望自己的结婚对象是一位处女,在性道德的评 价上明显存在着双重标准。可见,第一次性生活失去贞操、对爱情的失望、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使女 大学生在同居中心理大大受挫。第二,影响身体健康。目前,我国缺乏适合大学生的性教育读本,家庭和学校的性教育几乎空白,女大学生进行性行为时不注意性保健和性卫生,人流手术经常偷偷摸摸去做,术后常常得不到休息和补 养,多次作人流手术使人过早衰老,脏器受损,严重者丧失生育能力,还有一些女大学生因“情变”而

轻生,付出生命的代价。第三,影响人际关系和学业的发展。大学时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和学习的最佳时期。大学生在校的 主要任务是学习,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对同居的大学生来说,很难处 理好同居生活和学习、交友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同居的女大学生,她们往往局限于两人世界,封闭于一 个狭小的圈子里,不利于自我认知及自我完善,不利于信息交流与互补,也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几点建议 大学生同居问题是关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大问题。家庭、社会和学校要联手加大教育力度。

1、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对荣誉、耻辱的根本观念和总体态度。对大学生进行社

第四篇:女大学生就业

女大学生求职难,谁是救星

发布时间:(2009-10-18 14:14:43)该页面被浏览了:(1036)次

日前,一则诙谐而酸楚的女大学生求职信在网上热传。

在回答用人单位“谈恋爱了吗”的问题时女大学生称:我的EQ很低,对男孩子没感觉。所以,5年内保证不恋爱;5年后万一不慎恋爱了,保证5年内不结婚;5年后万一不得不结婚了,保证5年内不生孩子;5年后万一不小心必须生孩子了……那应该是45岁以后的事了,你们可以考虑辞退我了。

在对薪酬的期望方面,女大学生回答:50万元?想都不敢想;20万元?痴人说梦;10万元?绝不可能;6万元?非常非常满意;4万元?非常满意;两万元?满意;1万元?我知道不是月薪,是年薪,我也……满意。如果公司还有困难的话,打张白条,也行。

今年年初,江苏某教育部门曾经进行了采集信息分析,随机调查了100家用人单位,他们提供的700个岗位中,有53%明确表示限招男生,仅35%左右要求招女生,其余岗位对性别不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老话题重新被人提起。

不看简历,因为是女的前几天,江西师范大学的文娟与中国邮政签了约,可她说,一路走来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辛酸困苦,最酸楚的莫过于那次在南昌大学举办的专场招聘会。

那天,她看到一家单位需要新闻专业毕业生,就凑过去看,发现自己的条件完全符合。于是她毕恭毕敬地将简历递给工作人员。可是,对方根本不看她简历,只是面无表情地摇头。

“是不是只要男的”,她忽然想起以前听说的某些新闻单位的性别要求,果然工作人员很不耐烦地点了头。文娟的这种求职遭遇,被很多专家定义为“女性就业歧视”。

其中通常包括三大歧视:一是性别歧视。在同等条件下,企业通常优先录用男生,一些用人单位对女生百般挑剔,提出了除职业要求以外的诸多要求,甚至还提出“不许恋爱”的不合理要求。

二是怀孕歧视。有些单位不想承担女性生育的社会成本,许多公司的老板直截了当地掐着指头算成本。因此,即使有女生过关斩将通过面试,有的用人单位在最后签约时,还额外要求女毕业生工作后3至5年内不得生育。

三是年龄歧视。不少用人单位招女性,要求年龄在25岁以下,且未婚。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对年龄偏大的女毕业生造成了就业压力。

而近些年,相貌歧视也成为女大学生就业的阻碍之一。对于女大学生求职,很多企业注重外表,说是相貌差的员工会影响企业形象。

别对性别歧视过分敏感

就“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江西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的邱东升处长。邱处长表示,来学校招聘的单位没有蛮不讲理不要女生的。而且不招女生,也并不意味着就业性别歧视。有两种情况会导致招聘单位只要男生:一种是行业、工种的限制,它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男生更适合。相反,像

银行、护理、幼教等行业,则更青睐女生。另一种情况可能就是单位本身想调整自己的员工结构,比如有些学校,女教师比例太高,学校为了调整自己的员工结构,就会在招聘中更倾向男生。现在女大学生就业受歧视的问题并不突出,从结果来看,师范大学的女毕业生就业还更容易一点。但从就业的过程、经历来看,男生马虎一点,女生则更细腻,可能对就业的期望高等原因会使得女生感觉自己就业更困难。

一位名叫“旋转木马”的网友从另外角度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女大学生在求职中处于弱势,跟男女生理差异和承担社会角色不同有很大关系。男生身体素质比女生更强,能独当一面,而且男生比女生更愿意吃苦,更愿意下到基层工作。这也是目前报考公务员或基层选调时男生明显多于女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的很多女大学毕业生不了解就业信息,求职技巧差。有调查表明,相当部分的女生对就业信息关注程度不够,平时很少花心思,更不用说留意捕捉。这些情况背后是女生们普遍较重的依赖心理,将自己的就业希望寄托于家长、老师和学校身上。而目前“找个好工作不如找个好老公”的观念在女大学生有相当的市场,能很好的说明这点。

“旋转木马”最后说,真正明确有性别要求的用人单位最多占5%,其选人的关键因素还是实力,也就是说,只要女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和男生一样或超人一等,就能找到比男性好得多的工作。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找准定位,女大学生就业并不难

有网站最近推出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大型讨论和调查活动,出乎意料的是,一半以上的网民认为:找准自己的职业切入点和发挥好女性自身优势,女大学生就业并不难。

大家为女生们的就业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女性自身的优势,比如女生普遍温柔、细腻、感知能力强,形象记忆好,想象力丰富,长于表达和沟通,要将这些优势转化为职场上的胜势。在以服务、信息等为主的第三产业领域就业,更能发挥女性的性别优势,也就更容易成功。

还要有足够的信心,克服怯场心理。很多女大学生的能力不比男生差,但在应聘的时候容易怯场。在招聘现场,很多女生局促无言,而男生则游刃有余;还要能够迅速转换社会心理角色。要清楚应聘不是应试、老板不是老师、公司不是学校,前者比后者人际关系复杂得多;职场不是商场,职场的出入远不像商场那么随意。

学校和社会应该开设一些针对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课程,辅助女生更好地就业创业。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虽然引起了社会相关人士的关注,但并没有得到普遍重视。应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该具备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进行着重测试和训练,以提高女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必备的能力和素质。

第五篇:浅析女大学生就业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重男轻女”的传统、用人单位条件的苛刻、专业影响以及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不足等等。要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必须落实男女平等的相关政策,改革职工产休假制度;高校开设一些与市场需要相对应的专业,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而女大学生应对就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Abstract:It is difficult for the graduates to get a job,especially f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whose employment has become a social problem sticking out and is gradually a focus of the society in China.The difficult employment of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s caused by many aspects of reasons,such as the tradition of “preference of boys to girls”,the harsh requirements of the companies,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ajors,the insufficiency of personality and competence,and so on.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on the one hand,the society and the government must not only and women but also reform the matrenity leave system.On the other hand,colleges and university should lay stress on increasing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and strengthening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of female students.As for the female students,they should have a rational knowledge of employment.KeyWords:female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difficulty

reasons;countermeasures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一直以来,大学生就业就是一个热点问题。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施毕业分配政策,大学生是一个人人羡慕的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高材生的需要加大,由于大学生越来越多,而就业岗位增加甚少,出现了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局面,女大学生找份工作更是历经艰辛。

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从欧美发达地区扩散到亚洲地区,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减少,女大学生求职困难更大,有些用人单位甚至公开提出只要男生。与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相对应出现了女生报考研究生人数的急速增加,这样的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大学生面临的求职压力。

日前,一则诙谐而酸楚的女大学生求职信在网上热传。

在回答用人单位“你谈恋爱了吗”的问题时女大学生称:我的EQ很低,对男孩子没有感觉。所以,5年内保证不恋爱;5年后万一不慎恋爱了,保证5年内不结婚;5年后万一不得不结婚了,保证5年内不生孩子;5年后万一不小心必须生孩子了„„那应该是45岁以后的事了,你们可以考虑辞退我了。

在对薪酬的期望方面,女大学生回答:50万元?想都不敢想;20万元?痴人说梦;10万元?绝不可能;6万元?非常满意;4万元?非常满意;两万元?满意;1万元?我不知道是月薪,是年薪,我也„„满意。如果公司还有困难的话,打张白条,也行。

从这个诙谐的求职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女大学生就业的苦涩,在谈笑之后,我们可以想象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艰辛。它也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大幅度的增长,就业岗位的苛刻要求也“变本加厉”。当今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尤

其是女大学生就业难格外凸显,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1.重男轻女的传统。从小这样的话语问题萦绕在耳边: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女儿是替别人养的。这种大男子主义的思想从古到今一直都有。三从四德、贤妻良母等传统 观念根深蒂固,女人只有把家操持好才有好名声,女强人是寂寞、孤独、不完整的女人,做家务、带孩子是女人一生的职业。这种男女不平等的局面何时能够打破,这是一个无人能解开的谜。社会对女性的评价标准更多的是贤惠温良、端庄持重、遵守传统、相夫教子。有的甚至还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念。社会对男女两性的不同评价以及对女性地位的特殊评价,影响到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偏向男性,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

2.用人单位对用人成本考虑,对应聘者条件苛刻。用人单位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成本越低越好。我国的福利制度规定,用人单位要支付女性孕产期的费用。在生育哺乳期间,用人单位的劳动人员不但减少,而且还要支出一部分费用,这无疑给单位造成成本负担。而男性却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因此,相比之下,用人单位会选择男性。更何况,女性比男性早退休5年,毫无疑问,男性的优势较大。单纯为公司利润的考虑,首选的人一般为男性。

3.相关法律、政策不健全。目前还没有保护女大学生就业的细则和相应违规法则,现有的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有“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落实男女平等的就业原则,用人单位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录用标准”等有关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条文,但是这些提法比较笼统,没有可以量化和具体的配套措施,特别是现行的生育保障制度很不完善,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不能成为女大学生就业的直接保障。

(二)专业原因

大学专业涉及各个方面,文科类女生相对就业较好,特别是在理工类专业中,女学生就业更难,在同工同酬前提下,用人单位首先会择优录取男性,因为用人单位认为女性不适合这个专业,不能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他们宁愿用一个能力较差的男性代替优秀的女性。这给理工类女生造成就业设置了个大的障碍。

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但我国大部分大学还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对教育进行干预,没有对教育市场进行信息科学的预测和论证。大学专业设置改革仍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课程设置过时,教材内容编写陈旧,教学内容编写陈旧,教学方法依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特性一样且高分低能,这样的大学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条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高校急功近利的盲目开设新专业,有些专业甚至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在学校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不顾自身条件竞相开设法学、市场营销、经济管理、法律等热门文科专业,这些专业往往集中了大量的女大学生,其结果是导致专业结构失衡,供大于求,再加上专业分工过细,学生相关知识面过窄,缺乏对社会经济的了解,使得高校培养出来的女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相脱节。造成女大学生的相对过剩,这在客观上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

(三)个人原因

用人单位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确实存在且阻碍女大学生就业,但是,要知道内因起决定作用,只有好学生没有冷专业。如果女大学生专业课、动手能力等自身素质好,一定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1.女大学生期望值较高。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不强,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不能吃苦耐劳,不能放下所谓的大学生的架子,这是大部分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女大学生也不例外。女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希望进入国家机关、外企,以及大中声调,甚至还有出国的想法。而且她们的“城市情结”困扰着她们的就业取向。大部分女生心高气傲,希望自己能够留在大城市,不愿意去小城市,更不愿意下到更基层的乡镇。而目前,我国最需要人才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型单位,部分女大学生不切实际的抱着过高的期望值,这是导致女大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女大学生自身知识、能力素质不高。当今处于信息社会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许多女大学生过于看重成绩,出现了高分低能的应聘者。她们忽视了能力方面的培养,以致于影响了她们的就业,而有些女大学生则过分追求外在的东西,却忽视了自身修养和内在素质,甚至有些学生在道德观、价值观也存在问题。从女大毕业生自身的素质来看,不少女大学生的个人基本素质不能令用人单位感到满意和认可。

3.女大学生心理素质差。

(1)性别自卑心理。其实,有的职业对性别做要求,这非常正常。有些人认为用人单位不录取她们,就是因为她们不够优秀,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胜任一项工作,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2)社交恐惧心理。一些女孩子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没有面对与化解冲突的经验,心理素质差,害怕自己受伤害。从小就是在父母的羽翼下,一点儿社会交往经验也不懂得,只知道埋头苦读,一遇到事情就手忙脚乱。

(3)一劳永逸心理。稳定及较高的收入,是大多数女性的梦想。她们在寻找工作时往往对好的工作抱有侥幸心理,对差一点儿的工作看都不看。对工作的挑三拣四预示着她们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即使找到一份工作,也是经常发牢骚。

(4)依赖依附心理。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许多女性的独立自主能力也较弱,她们把找工作寄希望于家人,她们并不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为自己的一生作努力。

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近年来,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供需关系的变化,使得大学毕业生形势十分严峻,就业难度加大,而女大学生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在社会职业的选择上往往处于劣势,“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果不重视并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会造成巨大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在于社会、用人单位和女生三个方面共同努力、相互协作。

(一)社会要破除重男轻女观念,加大对就业歧视的监管力度。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应该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对女性的传统认识,使女大学生在自身发展、社会参与和成就追求中与男生享有同等的机会。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通过各种途径改变人们对女性的态度,并且加强法规建设,改革社会用人机制,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女性并不比男性弱,有些工作

男性可以胜任,但是女性做有可能会更出色。经常说:女性能撑起半边天。那么我们就应该让这半边天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否则,天永远有一半是灰暗的。

(二)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给女大学生平等的竞争权利。其实,并不是男性可以胜任一切工作,男大学生适宜做思维、推理、风险方面的工作,而细腻、沉稳、灵巧的工作却适宜女大学生做,发挥各自的特长,更有利于工作。除极少数有特殊要求,女大学生不能干的工作以外,都应该给女大学生一个平等的择业竞争机会。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观念,要量才选人,以知识的多少、能力的强弱、素质的优劣选择大学生,而不能以性别定取舍。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那么,如果给女大学生一个平台,她们一定给这个社会最好的回报。男女的个性不同,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适合男性,不是适合女性。只有让女性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个社会才会更上一层楼,女性是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体。

(三)高校要加强学科建设和改革力度,增加女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学校应开设一些与市场需要有关的课程,接近现实社会,而不应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学校和社会应该开设一些针对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课程,辅助女生更好地就业创业。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虽然引起了社会相关人士的关注,但并没有等到普遍重视。特别是大学期间开设的课程,有些与现实毫无关系。开设的课程两年就可以完成,却占用了四年的时间,而重要的实习时间却少之又少。高校应该缩短修业年限,而增加实习时间,使女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社会,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女大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注意“练好内功”,做好就业前的各种准备,学会推销自己的技巧,选择适合于自己个性、兴趣、特长的职业,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效力的求职者。

1.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女大学生在校实习期间,既要夯实专业基础,也要充分利用假期到社会上兼职,提高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以用动手能力,更好地熟悉和带入社会,而且要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会需要。女大学生要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把握机遇,关于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就业或创业。

2.要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部分女大学生由于生理差异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女大学生在应聘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克服自卑心理,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相信自己的见解,相信自己只要通过努力,一定能做好。

3.要注意礼仪举止,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面试的过程中,每个毕业生都不能忽视礼仪和举止,而女大学生在应聘中的外在表现更为重要。许多女生认为自己是个弱势群体,所以在面试过程中,故作撒娇、忸怩状,自以为会取得面试官的同情心。而她们不曾考虑,公司要的是能力强的人,而不是“公主”。有的女生甚至穿得非常随便,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举止和服饰,面试是一个非常正式的公开场合,这样会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面试官考察的是综合能力,而不是仅仅某一方面的。

4.要以求实精神,把握择业的主动权。求实,就是从实际出发,从社会需要的实际与本人实际的结合上选择适当的职业岗位。女大学生的择业尤其要注重求实。一些女大学生谎称自己以前在学校担任过这样或者那样的职务,其实自己站到大众面前说话就脸红。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不应好高骛远,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5.要克服依赖心理,增加顽强竞争的。一些女大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过分依赖家长或者社会关系。靠家人或者社会关系找到的工作,自己不懂得珍惜工作的来之不易,经常抱怨,况且这样的工作并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很难进入状态。因此,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从基层做起,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现代社会,信息突飞猛进。劳动方式也在随变化,操作也更加简单化,这将会给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只有政府、学校、女大学生自身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会得到缓解直到最终解决。

下载女大学生就业现象及其内涵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女大学生就业现象及其内涵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就业现象

    大学生就业现象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逐步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的社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必须具备广博的知......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

    创伤情绪危机干预 社102班19号李智丹 一、问题概况: 我的一个朋友,性别女,年龄22,,她是有他爷爷带大的,从小跟爷爷一起生活,常年与父母分开,跟爷爷的感情非常深厚。 在她大一的时候......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有被用人单位歧视的情况吗?假如有的话,为什么呢?是女大学生本身的原因还是用人单位的原因?还是其他因素?实践中还是有,只是用人单位不会......

    女大学生 就业路在何方?

    女大学生就业路在何方?——Are you ready就业调查团队有关女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前言:在“深入社会、与人民紧密结合,投身实践、为祖国奉献青春”的主题指引下,按照中宣部、中......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文献综述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文献综述本文收藏自:神虎网 社会工作专题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文献综述 作者:李智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朝产业化方向发......

    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与原因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 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专业要求上,女大学生面临的条件要比男生苛刻得多,找......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的论文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的论文范文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供求日益不平衡,而且伴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和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改革。大学生已不再是社会的稀有人才。现代......

    女大学生就业路在何方?(续)

    聚焦实质:女大学生就业难,究竟是谁之过?ü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A、高校扩招、岗位数量不变使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供求矛盾尖锐。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高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