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关人在网络媒体中作用论文重要引文具体资料(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4 05:4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关人在网络媒体中作用论文重要引文具体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关人在网络媒体中作用论文重要引文具体资料》。

第一篇:把关人在网络媒体中作用论文重要引文具体资料

论文重要引文具体参考资料

引文:——《网络媒体应有‚把关人‛》李想 新华网评论

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同吃饭睡觉,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媒体也成为一种没有‚门槛‛的信息发布平台。

据CINNIC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与美国72.5%、日本73.8%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随着网民总数持续增加,我国信息传播格局,乃至社会生活形态还将发生重大变化。

网络除了让人们及时获取信息、带来生活便捷外,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信息过载、重复、失实和误导等现象,不仅不能帮助人们消除不确定性,反而增加了人们的不安全感,更带来难以估量的浪费。低质信息和大量误导、失实信息通过现代通信技术不断繁衍,不断加速地、无节制地、广泛地向社会传播,使人们处于低劣有害信息的包围之中。

打开电脑,除了一些有用信息外,扑面而来的是垃圾信息、广告、不良视频,甚至出现一些公关公司、网络推手把不良现象及行为推广于世,影响社会风气。前不久,一个以‚小月月‛为名的恶俗故事在网络中大热,类似的网络信息比比皆是。他们的丑恶形态及言语给了受众一个不良导向,给人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我国4亿多网民中,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占很大比重。这些在不良信息包围中的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下,纵欲主义抬头、个人主义膨涨、颓废主义弥散、理想主义崩溃,人格、意志、志向、追求趋向失落,可以说网络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社会需要健康的、积极的、优质的网络环境,需要网络媒体的把关人。谈起把关和把关人,有人总把它们和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对立起来。其实,无论是哪个国家还是哪种社会制度,无论是政府还是家庭,都不希望伤风败俗、有悖社会道德的信息充斥网络。世上没有道德底线之下的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网络把关,犹如寻常百姓家安装的纱窗,既挡住了苍蝇蚊子,又呼吸了新鲜空气。

把关人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学的奠基人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事实上,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中,记者、编辑乃至媒体负责人,发挥着重要的‚把关人‛作用。而网络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同样需要‚把关人‛对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客观性进行筛选与监控,从纷繁冗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中筛选出有益信息给受众,这样才能有效规避网络中的信息泛滥和信息失实,避免误导广大网民和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

那么,由谁来做网络媒体的‚把关人‛,如何对网络媒体进行把关呢?首当其冲的是网络新闻工作者。网络媒体有社会责任,网络记者、编辑、总编作为重要的社会道德守门人,必须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承担对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在我国,许多时政类网站,比如新华网、人民网,社会责任意识强、这方面工作做得好。

然而,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多渠道、双向性和互动性的特殊性质,网络新闻工作者只是把关者的一部分,不能完全避免不良信息的传播,因此,网络‚把关人‛除了记者、编辑外,还需要政府网络监管部门的监管,需要广大网民提高自我把关的能力。

【2】:——来自百度百科 把关人理论

一、把关人的由来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响新闻实践。经怀特、麦克内利等众多学者的深入挖掘研究,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

【3】:——《网络传播社会责任与媒介素养研究》 王乔 闫欢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二、网络传播者的特征

目前,所谓的网络媒体,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笔者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网络媒体形态,指以互联网为介质而构筑的传播平台来报道新近发生的足以吸引大多数人共同兴趣的新闻传播机构,包括传统媒体在网络上建设的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也包括新浪网、搜狐网等商业网站。它们与传统媒体相类似,有一定的媒介组织作为传播的平台,在这个组织中,有专人从事着新闻的编辑和传播的工作。另一类是任何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使用技巧的人都可以发布言论的形态,如论坛、聊天室、邮件、个人网站、博客、播客、校内网、个人空间等等。

由此,在现存的网络形态中,可以把网络传播者分为‚从事网络媒体的工作人员‛和‚网络个体‛两个层面:‚从事网络媒体的工作人员‛与传统媒体的工作人员的性质类似,即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被称为‚把关人‛,是信息传播活动的主体;‚网络个体‛是指使用计算机或者手机等网络终端通过论坛、聊天、邮件、博客、播客、校内网、个人空间等形式上网接受和发布信息的任何个体。网络传播时代,网络提供了最大可能的广泛参与性和自由性,使得‚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把关人‛。

本文所论述的网络传播者即指作为个体存在的网络传播者,网络传播者在网上的传播过程大体是这样的:他们通过聊天室、论坛、博客等形式任意地发表各种信息和意见,得到少数人的响应,这部分人又通过网络中的各种渠道进行言论的传播和扩散,进而在网络中逐渐形成了比较强大的舆论,而这种舆论往往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引导着某种社会观念的形成。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网络传播者因此具有个性化、自由性、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征。

首先,个性化。在网络环境中,人们使用网络的行为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一般不会再出现‚你和隔壁邻居看同一份报纸‛的情况了,网络中的超链接,使新闻以立体的形式存在,于是很难出现你和隔壁邻居打开完全相同的连接,而是完全凭个人的兴趣爱好来确定的,网上的行为比日常行为要更加独立和隐蔽。

其次,自由性。在网络环境中,传统的限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新的大众传媒,网络提供了信息自由流通的机会。网络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开放性和随意性,其传播的自由度也更大。

第三,虚拟性。网络行为环境相对于真实行为环境来说具有虚拟性,人们在网上主要通过文本交往。

第四,匿名性。匿名性是建立在虚拟性基础上的,当前我国的网络环境中,人们使用网络论坛、网络聊天等都是使用网名。

正是基于以上特征,使得一些人不能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传播者,往往在网络中随心所欲、尽情地享受着自由的权利,却忽略了享受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义务,这个义务就包括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在网络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网络传播者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

【4】:--百度知道 把关人理论

三、多元的‚把关人‛

1、职业把关人

如新华网、人民网等,这些网站一个共同点是几乎都有传统媒体作背景。新华网依托我国最大的通讯社新华社,人民网背靠人民日报,它们都具有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拥有丰富的新闻资源——人才、经验、设施等硬件和软件这类网站实际上是传统媒体在网络上的延伸,因此同它的母媒体一样,它们天然就具有新闻与信息的采访和发布权。它们是网络中严格意义上的‚把关人‛,也称职业把关人。

2、二级把关人

网络上充斥着数以万计的商业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等,它们的新闻中心当仁不让的行使着第四媒体的功能——以最快速的方式发布着新闻。现在许多网民都已养成了把新浪设臵成自己电脑的默认主页来了解新闻时事的习惯,这足见商业网站的巨大吸引力。因而,商业网站是新闻信息的‚二级把关人‛。

3、影子把关人

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网民借网络交互式的便捷性发布了大量信息。这是互联网向‚把关人‛理论发起的最大挑战,网络技术的个人化、交互性使得个人第一次在大众媒体上有了自由发布新闻信息的权力,这在传统大众传播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尽管网民人数众多,而且还在飞速攀升,但他们在网络上的声音比较弱小,且网民发布的信息缺乏权威性、可信性。因此,网民是网络上部份信息的‚影子把关人‛。

4、最终把关人

在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社会,政府总是最重要和有力的控制者和把关人。互联网的全球性让国家的行政‚把关‛变得无能为力,对于国内的网站可以通过立法来控制,但对国外的就只有生出望洋兴叹、鞭长莫及的感慨了。就是针对国内,人数众多,流动匿名的网民也叫人防不胜防。对此,有学者建议:‚技术上产生的漏洞,最终也只有从技术上来控制,‛笔者怀疑这种控制的可能性。对于能不能从技术上实行控制网络,也需先权衡利弊得失才可做决定。由此看来,政府是网络时代的‚最权重也最乏力的把关人‛。

【5】:——《试述‚把关人‛在网络传播中的地位》金春郊 湖北孝感学院美术系

四、网络传播‚把关人‛功能 我们知道,在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数量增多了,但其整体功能却明显地弱化了。

第一,双向性传播的增强和意见的自由表达使任何人都可以对任何信息作出独立判断和选择。传播者不光要依据自己的标准对信息进行把关,同时还要看受众的脸色。也就是说,传播者要想方设法选择那些受众需要的信息。如果信息不能博得注意力,其把关也就失去了意义。第二,信息的泛滥使网络编辑应接不暇,要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循规蹈矩地选择并编辑海量的信息,即使对训练有素的编辑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况且,要想使网络传播的每一条信息都经过专业编辑的把关,简直是天方夜谭。在这种情

况下,把关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第三,信息的自由传播使人们在长期的压抑下得到精神发泄的渠道,而网络传播集中管理的难以执行又使各种信息的传播得到畅通。这也恰恰说明了为什么有相当一部分网民徜徉甚至沉溺于网络而无法自拔。特别是在个人心理和外部制约的失控下,把关很容易不复存在。另外,网络本身的技术特征和操作方式使信息发布的程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把关活动极可能被忽视。互联网虽然极大地放松了对传播资格的限度,但并不意味着网络时代不再需要‚把关人‛。相反,要想铸就网络信息传播的公信力,维护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以一定的准则和价值观为依据的把关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它能保证人们接受正常的传播内容,从而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不是在过度异质信息的干扰下失去了思维的尺度和人生的方向。尽管网络传播的‚把关人‛与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不重合的,但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一样,都有信息搜集、取舍、过滤、整合、发布的过程,传播者都会受到社会伦理、法制、传播媒介与方式等方面的制约。而作为网络传播的‚把关人‛,尤其是重声誉、追求公信力的品牌网站,决不会放弃新闻真实性的原则。这就必然会对其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实行严格控制,尽可能地使传播的信息有利于维护社会所认同的价值体系。因此‚把关人‛的角色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有一定依据的把关有助于社会及其文化沿着一定的规则向前发展。目前,网络传播中存在着大量的垃圾信息,不仅影响了网络传播的可信度,毁坏了网络传播的声誉,同时也对社会文化的正常发展带来不可小视的负面影响。

【6】:——《网络编辑的把关人意识》《网络传播》(2009年第一期)

五、网络媒体‚守门人‛如何进行把关

1、网络编辑必须树立把关意识和总编辑意识

‚把关人‛理论认为,媒体在传送信息过程中,有重大的过滤功能,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对新闻信息和素材进行层层把关、筛选、加工与取舍,以决定哪些内容最后能与受众见面,并通过发出的新闻信息影响受众。新闻媒体的报道活动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形成一道关口,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否则权威性、规范性和专业性就无从谈起。

网络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的方式及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网络中,每个人都有可能不受政治、意识形态、技术、文字和逻辑能力、经济能力的严格限制,真正实现个人的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这对网络编辑把关责任和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Web2.0时代,大量网民同样可以充当传播者角色,普通网民既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者,同时也可以是主动的网络传播者。这种网络传播的传受合一,也意味着大量良莠不齐信息的涌现,从而使得泥沙俱下,虚假新闻和不良信息泛滥。中国的网民数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如果弱化甚至丧失了舆论把关,后果将不堪设想。与此同时,不再以天、小时而是以秒为单位的快速的网络新闻发布特点决定了网络媒体不大可能像传统媒体那样层层审查严格把关,也决定了每个网络编辑必须树立起强烈的把关人意识,只有具有强烈的总编辑意识和高超的把关能力,才能守护好网络舆论阵地。

——《浅析网络传播伦理道德与网络媒介素养的缺失与规范》陈小龙 新闻专业

2、受众加强网络媒介教育是刻不容缓

三、规范网络伦理道德法规,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三)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网络的随意性、变动性和虚幻性使人们在网络上违反伦理道德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促使了人和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依赖性伦理向自住型伦理的转变,网络应该如何做才能保证人们的基本权利,网络中有悖常理的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可以说在网络世界中所出现的这些网络事件都是网络伦理道德缺失的典型表现。

1、抓学校教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新闻从业者的摇篮,新闻专业的学生是新闻工作者的后继之军,在校园课堂开展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课程对这些将来的新闻工作者在大学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时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在遵守职业伦理道德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此外小学、中学、职业教育学院等也很有必要加强伦理道德教育,作为将来新闻专业教育的前奏。

2、抓岗前培训。近几年,各高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人数都在不断的增加,而且就是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工作者,好大一部分都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这表明,抓岗前培训十分必要,而且,新闻伦理道德教育应该是培训的重要课程。

3、开展多种形式的训练班。这主要是针对即将进入新闻职业或欲到新闻职业岗位上工作的人员,或者是当初没有经受过新闻职业教育而逐渐进入新闻职业岗位的人而言的。

4、将新闻伦理道德教育和其他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互相渗透,高深搞活。

5、进行网络伦理道德教育,还要同制定自律信条,建立自律机制相结合起来。

总之,抓住网络新闻伦理道德教育这个根本,‚以德治业‛,网络新闻工作者的伦理道德素养和水准必将得到大的提高,网站的面貌也将会为之一新。

(四)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

自媒介素养诞生之日起,媒介素养教育(Media Literacy Education)便被提上日程,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英国,后来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得到发展,这些国家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都做得比较好,我国由于起步晚,现如今这方面的教育还比较落后,我们在充分借鉴他们成功经验的同时要建立一种由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和理念。

媒介素养教育,即指导学生和广大公众正确理解、建设性的享用大众媒介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和广大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在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的同时,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从而参与社会的发展。对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而言,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加强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国内较早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的学者卜卫把媒介素养的方法归纳为三种基本途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从中国网民的文化程度来看,网民绝大部分是在校学生,然后就是国家公务人员,所以在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对于在校学生,包括大、中、小学生,应该在基础课程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指导和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网络的性质、学会利用和使用网络获取信息;让他们学习如何理智的辨别网络真实和社会真实,做出正确的事实性判断,从而使他们具备一定的辨别真伪的网络素养,去伪存真;培养他们正确的媒介使用观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从长远看,通过学校教育体系来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

对于正在工作的公务员而言,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也很重要,开展这种形式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培训活动,加强媒体宣传,让他们在使用网络的同时,正确利用媒介,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好的为国家做事,为社会服务。

2、加强网络媒介的素养教育。网站作为网络信息的主要发布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首当其冲。我们从最近几年的各类网络事件、网络犯罪的现实中不难发现,网络媒介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网络媒介的发展日新月异,网民的网络产品消费观念也逐渐变化,面对这些观念的变化,以及网民对网络产品的要求标准的变化,各网络媒介更应该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加强自身素养教育的同时,强化网站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教育,进而进化网络环境,提高网络产品的质量,为社会广大网民更好的服务。

——《浅析网络传播伦理道德与网络媒介素养的缺失与规范》

陈小龙 新闻专业

3、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健全法制建设

三、规范网络伦理道德法规,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一)加强网络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现象是人类社会中相当广泛的,人们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遵循着某种道德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每种社会形态及其中的各个阶级、阶层或集团为着建立和维系相应的秩序,必然要规范和调整人们行为的各种准则。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以及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而新闻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网络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结构,也与其他道德体系一样,由一条职业道德原则和若干条职业道德规范组成,如同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重要的网络工作者所应尊崇的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增强党性观念,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正确处理歌颂与揭露的关系,正确处理网站自身经济利益与整个社会效益的关系。近几年出现的这些网络事件,也正是因为网站工作者为了单纯追求自身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发明了‚炒‛新闻的报道手法,盲目的追逐,甚至人为的制造所谓的‚热点‛,翻来覆去地炒作一些新闻价值不大,但能招来网民关注的一些名人轶事以及色情、凶杀案件,造成一种铺天盖地的宣传声势,对不良社会风气的形成和不健康文化的流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炒者‛来说也许会带来一些经济上的效益,但对社会却危害极大,产生了不小的社会影响。

2、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在我国,根据现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有关规定,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纪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要宣传贯彻党中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得宣传同党中央的决定相违背的内容;二是要遵守和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安定团结局面,今年出现的拉萨事件就是很好的见证;三是要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不揭人隐私,不诽谤他人,这点似乎在近几年的网络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显示原型;四是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五是要维护司法尊严,对于司法部门审理的案件不得在法庭判决之前做定性、定罪或案情的报道,公开审理案件的报道要符合司法程序;六是要坚决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3、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注重报道的客观公正。‚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与生俱来的特点,所以网络新闻的报道,要以真实为起点,坚持实事求是,加强调查研究,客观公正,一切从事实出发,坚持真理与正义。

4、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反对和制止有偿新闻。

5、提倡公平竞争,加强团结协作。提倡公平的新闻竞争,团结协作,形成传媒工作的合力。

(二)加快新闻立法,加强我国网络新闻法制建设 新闻法制,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意志,通过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用以调节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制度。我国新闻法制以宪法原则、社会效益第一原则和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原则为基本原则,包括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主要是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以及著作权)等内容。

在网络这个全新的空间里,国家和社会的概念正在被消解,自由与平等是唯一的信仰,而约束和控制几乎是一片空白,法律作用,包括前面提到的道德约束、传统力量都正在被弱化。在网络空间的虚拟身份问题上,法律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它自己的独特文化,如何在信息时代里,在网络这种文化面前更好的发挥法律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网络法制建设,这是我们所面对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今信息时代,网上论坛、网上社区、网上办公都在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网络语言也异军突起,‚菜鸟‛和‚大虾‛们在上面娱乐生活、娱乐大众,网络空间的话语方式更是独具一格,各大论坛暴力语言和色情文化的泛滥更能说明这一切,从现行的互联网休闲娱乐服务内容来看,‚脏、乱、差‛的现象十分严重。目前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的网络游戏、音像制品、动画等文化产品,绝大部分都存在着不适合青少年特点的赌博、暴力、淫秽、色情、凶杀、恐怖以及教唆犯罪等情节,从而严重伤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和安全。调和这些矛盾及传统的道德文化力量就需要一个完整的法制体系。与此同时网络所产生的对抗法律的新形势——网络犯罪和黑客政治,也需要一个完整的网络新闻法制体系来约束以及打击。

网络在交流、数据交换、商务往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地方也成了网络空间对抗法律的新舞台,但是现实的法律却在有些时候显得那样的‚束手无策‛。

为了加强网络信息管理,保障计算机信息交流的健康发展,我国国务院、邮电部等部门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国务院1996年2月1日颁布,1997年5月20日修正)、《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邮电部1997年9月10日颁布,自1997年12月1日起施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2000年 11月发布)等法律规⑧定,但是这些在面对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

总之,在网络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在必行,以政府政策支持为后盾,学校教育为主体,社会活动为辅助,在媒介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下,各社会成员共同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之路。

虽然,随着人类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传播必将向前推进,但是,伴随着网络传播伦理道德和网络媒介素养的不断规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的各色网络事件将会逐渐减少,毕竟,我们的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8】李从军:坚持科学发展 打造绿色网络媒体

新华网南京10月27日电 10月27日至28日,由新华网、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宣传部共同承办的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南京召开,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出席并发表讲话。本届论坛以‚转变发展方式 提升传播能力‛为主题,下设六个分论坛:加强内容创新,净化网络环境;优化网络性能,提升媒体竞争力;新闻网站转企改制,网络媒体运营之道;三网融合新机遇,移动互联新应用;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新闻传播能力;加强政府新闻学研究,提升政府网络传播能力。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同志特致题为《坚持科学发展 打造绿色网络媒体》的书面讲话,并由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周锡生同志代为宣读。

蔡律 :网络媒体的责任 价值中国网

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2010年10月28日在南京落下帷幕,来自国新办、公安部、工信部、文化部等有关部门领导和中央及地方新闻网站负责人、专家学者300余人参加了研讨,并通过了《建设绿色互联网南京宣言》。这次会议信息量非常大,这反映出中国社会各界对网络媒体的高度重视,创新、绿色、变革,这三个词勾勒了中国网络媒体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规划,也诠释了新时期网络媒体肩上的新责任。

结束语:——《试述‚把关人‛在网络传播中的地位》 金春郊 湖北孝感学院美术系

四、结束语

传统媒介中的把关人拥有信息准入的特权,但网络中人人都是受众,人人也都可为传者。非中心化的网络使得传播者的角色被大量地铺撒开来‚, 把关人‛理论也因为传播主体的位移而失去了立足的依据。可以说,在以个人传播者为主的网络时代,把关人这个角色的把关功能正被日益削弱。传统的把关人理论中,把关人受制于各种社会因素和权利的制约,控制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利益的责任。而网络的特点是信息传播的相对自由和个人自主。传播的无制约性导致网络信息传播的混乱和无序,大量的垃圾信息,失实信息和黄色、暴力信息充斥着网络。众所周知,社会的稳定需要传播权和知情权以及传播权和其他个人权利的平衡。当网络信息进入一种过剩、过滥,传播者失去控制状态的时候‚,把关‛这个概念就需要我们重新重视起来:虽然在淡化,却不能也不可能消亡。

第二篇:考研政治马原强化资料-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考研政治怎么复习?在考研复习中,复习资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可以为大家提供名师考研政治视频、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真题和考研政治辅导等,助您冲击名校!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始至终贯穿了“以人民为本”的精神和底蕴,创新性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和社会建设发展的成就成果由人民共享等唯物史观基本观点,进一步强调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就告诉我们:第一,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第二,必须确立人民在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中的主导地位。第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要遵循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实现人民管理国家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第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要积极投身于国家和社会建设。

(1)个人与社会历史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人活动构成的。所谓个人,是指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马克思指出,个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们成为一个个体,形成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在社会发展中,所有个人都起到一定作用。这不仅是因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且社会历史过程本身也正是“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过程,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是否定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而是要具体地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以及个人与群众的关系,以使每一个创造自己历史的个人,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按照个人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在历史人物中,对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之为杰出人物。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杰出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每一时代一定会出现自己的杰出人物,这是必然的;但杰出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出现,由谁来担当杰出人物,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历史人物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否则,如果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意识,历史人物也会走向反面。

(3)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带着时代的特征和历史的局限性;阶级社会中的历史人物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特定阶级关系的制约,必然反映或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愿望。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坚持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判断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要看历史人物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历史人物本身是发展变化的,应当从发展的观点给予如实的评价。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历史作用,有时甚至有性质相反的历史作用,都要给予恰当分析。

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内在地包含阶级分析方法。因为在阶级社会中,具体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地考察社会历史条件与历史人物的关系,必然包含分析一定的阶级条件和历史人物的关系。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阶级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一定的阶级总是要推举或产生出自己的代表人物,以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意愿,因而历史人物的作用受到阶级的制约;历史人物的命运,也往往同他所属阶级的兴衰沉浮息息相关。在历史上,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代表人物的局限性。离开了一定的阶级背景,就难以理解历史人物的产生、作用及其性质。

(4)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是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无产阶级领袖是人而不是神,必然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有时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于他们的功绩和失误,应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要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还必须正确认识领袖与群众、阶级和政党之间的关系。列宁指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通常情况下,在多数场合,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群众、阶级、政党必须有自己的领袖。同时,领袖必须代表和服从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必须服从党的组织,保持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的作用,取决于他们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以及同人民群众的结合程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尊敬领袖,发挥领袖的作用。但不能夸大个人作用,搞个人崇拜。

在紧张的复习中,中公考研提醒您一定要充分利用备考资料和真题,并且持之以恒,最后一定可以赢得胜利。更多考研政治复习资料欢迎关注中公考研网。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第三篇:语用原则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具体运用论文

一、前言

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的语言交际行为,尤其是商务领域中的谈判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各利益主体为了达成某笔交易则要就各项条件进行协商,所以对于现代对外贸易领域来说国际商务谈判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关系到我国企业能否在对外贸易开展中获取良好的利益。虽然国际商务谈判在开展中存在固有的模式,但是其强调谈判者要灵活的使用语言来对整个谈判过程进行控制,谈判者只有遵守和应用基本语用原则才能提高翻译质量,这也关系到整个国际商务谈判能否取得成功,所以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原则对整个语言交际行为的成效有着极大影响。

二、语用原则对国际商务谈判的作用

现代语用学在发展过程中将语言交际的方法作为研究重点,对于语用学来说语言的构成方式并不是其研究重点,而语用原则便是现代语用学在研究与应用中的核心概念,只有熟悉掌握语用原则才能掌握特定情境下处理特定话语,同时也可以在不同社会背景下有效诠释出语言,所以对于现代语用学来说语用原则是其研究的重点。语用原则在本质上是指语言构成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其在本质上包含国际商务谈判会话的内容、交际对象、交际方式以及会话发生时的文化、社会、民族以及时代背景等,语用原则决定了交际各方对语言的运用和理解,尤其是商务英语中存在很多一词多义的现象,在特定的商务背景下其具有特定的内涵,而且其释义会与我们常用的英语词义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对于国际商务谈判来说这些词汇在具体应用中根据不同的语用原则来显示不同的语义,所以要求国际商务谈判各方必须要数量掌握和应用基本语用原则。本文认为语用原则对于译者来说其决定了能否准确判断原文在语用上的真正意义,而不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及知识从简单的字面意思对其进行翻译,这样才能帮助译者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避免出现语用失误,使原文与译文在转换过程中可以达到语用等效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帮助译者有效提高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的翻译质量,确保谈判各方通过国际商务谈判可以顺利的达成交易。

三、语用原则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具体应用

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商务英语翻译的根本目的在于正确解读原文,并要求译者需要在译文中对原文的意义进行重构,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国际商务谈判活动的顺利开展,而现代翻译理论中明确了语用原则对于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只有灵活应用不同的语用原则才能把握住原文的信息,所以语用原则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是一种动态上的对等,只有基于语用原则的商务英语翻译才能确保译文含义与原文含义的一致性。本文认为基于语用原则翻译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等效翻译,其在开展过程中十分强调语用语言上的等值和社会语用等方面的等值,并要通过对两种不同语言的对比及结合特定语境来确定其最终的语用意义,译者可以灵活应用语用原则来调整原语的形式,只需要确保原文与译文在信息上的高度一致,并要充分考虑原文与译文在各自所属社会文化背景上的差异性,这样才能确保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可以将原文的文化信息在译文中表达出来。

1.在特定语用原则下选择等效词汇

国际商务谈判在开展过程中需要涉及多个领域,所以对于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翻译行为来说其具有专业性强等特点,很多具有普通意义的英语词汇在商务英语中便成为了专业术语,所以译者需要灵活使用合理的语用原则来对词汇的含义进行翻译,译者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掌握商务背景下的专业术语,只有这样才能在特定语用原则下了解该词汇所要表达的语言含义,这也是确保整个国际商务谈判活动可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例如,policy 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将其译为“政策”、“策略”,但是对于商务活动的保险合同中则为 InsurancePolicy,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则不能将该词直译为“保险政策”或“保险策略”等含义,而是要将其翻译为“保险单”,所以某些词汇在特定的语用原则下则会成为国际商务谈判中专业性极强的词汇,译者只有充分掌握该类词汇的语用原则才能做到词汇的等效选择。

2.拆分、重组句式结构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商务英语具有正式、规范等诸多特点,尤其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涉及到的合同、法律文书等商务文体,谈判者会使用大量的复合句来提高语言表述的严谨和完整,所以该类句子中往往会存在各种从句、同位语、过去分词以及被动语态等,译者在将该类句子转化为中文时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这样便会导致译文在读起来时过于难懂,很难让中文读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原文的真实信息。所以要求译者要熟练使用各类语用原则来对原文句式结构进行适当转换,并要根据中文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在保证原文信息不缺失的基础上进行翻译,以便于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中文读者可以准确、迅速的了解对方的想法、意图以及要求。

3.跨越文化差异达到语用上的等效

现阶段国际商务谈判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意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并要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要在最大程度上尊重彼此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表达方式的特点,而只有译者熟练掌握中西方文化差异才能将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意义上的等效,这是因为某些词语的意义在语用原则下与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要求译者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不能停留在词汇表层意义上对其进行翻译,而是要基于对方文化特点来探寻该词语深层次的含义。

总之,语用原则对于国际商务谈判来说其决定了译者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整体质量,进而也决定了国际商务谈判活动能否按照谈判者的思路进行统领,所以要求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类基本语用原则,以便于其翻译质量可以满足国际商务谈判活动的开展要求。

[参 考 文 献]

[1]陈红。商务谈判语言的特点及运用技巧[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5)

[2]邱丽洪。精益生产理论对外贸函电的规范与约束[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3(3)

[3]魏正珠。语用原则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J].黑河学院学报,2014(3)

第四篇:软件在网站设计和维护中的作用论文

当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网站又是实现所有信息数据交流互动的主要平台,这就使得人们对其设计和维护的需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商业性还是非商业性的网站制作团队,都在寻求更好更快的网站建设技术。软件就是现阶段反映网站形象以及文化的未来走向。

1软件与网站设计

1.1满足网站的设计需求

软件是反映现阶段网站形象的主要介质,而网站是各行各业信息的宣传工具,是各个团队组织表达形象的重要窗口。对于网站的设计,不论是商业性网站还是非商业性的网站,都想要用以最少精力的投入获得最好的宣传效果。软件是满足网站设计这一需求的重要出口,因为软件能够为各类网站的合理性设计提供目标方向。像Photoshop、CorelDraw、Page-Maker等,这些软件都可以帮助各个团队组织获得一个更好的运行模式和宣传效果。当前,利用数据库的管理和运行特点来对网站进行设计是实现网站设计合理性的有效模式。

1.2降低网站维护的人工成本

网站在建立后要对那些信息内容较多、流量大的网站进行维护管理工作,这是保证网站信息时效性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站管理员的工作就是对每天的页面内容进行更新,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对网站维护的管理工作是极大的挑战。

(1)网站维护人员要找到相关的更新资料;

(2)就是做出相关的页面内容;

(3)才是对网站的更新。这对于那些流量小且时间充裕的网站维护管理人员来说是可以的。一旦所维护网站的规模较大每天需要更新的新闻或者是公告等信息内容发布较多,那么就会给网站维护的工作人员带来了难以完成的工作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利用软件这一信息数据库来降低人员的工作量。具体的操作为将要发布的信息内容导入数据库,并使用ASP技术把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直接放到网站的页面上。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网站维护的人工成本,使得新闻、公告等信息在页面上可以以直接更新的形式来保证网站的信息流动。

1.3提高网站设计的质量

网站设计整个的开发过程是复杂而繁琐的,这就使得网站设计必须以技术先进、界面整洁、维护功能齐全、操作简单为设计方向。通过研究软件工程学的设计理念来确定网站开发的整个过程框架,使之按照合理的设计步骤有计划、有方法地分阶段进行。这样的网站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站设计的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现阶段软件工程学衍生出的动态模式有层迭样式技术、文本对象技术以及编程脚本技术,这些技术应用于网站设计实现了网站界面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网站设计处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对界面效果的设计需求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站运行的成本。所以,越来越多的网站使用了数据库的运行和管理技术来进行网站设计,也就是B/S结构的网站设计技术。

2软件与网站维护

2.1实现数据库连接

要运行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网站是离不开数据库的存储与连接作用的。依靠人工操作的管理方式,根本完成不了具有庞大信息量的浏览器更新管理的任务。然而,数据库的连接这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网站信息的查询更新的需求。浏览器作为客户端主要的操作平台,而Web服务器是一种基于IIS服务器或PWS服务器的个人服务器。为了提高网站信息数据的更新效率,当前Web网站大量的使用动态网页设计。这类网站的信息数据是通过数据库运行管理来发布的,其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信息数据存放于网站维护的后台数据库。Web服务器要想实现访问网站后台数据库中的信息数据,可以通过HTML内嵌式语言的PHP技术来进行转化。PHP是一种英文超文本预处理语言,是一种将服务器端执行的任务嵌入HTML文本档中的脚本语言。PHP的运行过程结合了C、Perl、Java的语法可以使动态网页得到更加快速的执行。与此同时,还可以将运行的程序嵌入到HTML文档中去执行,这极大地提高了网站设计的工作效率。这种技术几乎能够执行市面上所有的信息数据库,实现了C++、C在进行程序运行上的有效扩展。

2.2B/S结构的技术模型

B/S结构的技术模型能够解决网站缺乏互动性的技术局限,是一种三层的C/S结构,其中具备二级的Client/Server模式。第一级C/S结构的作用是为Web提供www服务,而且还能为客户端浏览器提供浏览的服务。具体的服务内容为:给Web安装上预先建立的页面文件。这些页面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包括JavaScript、VBScript脚本的语言、DHTML标注的语言以及客户端的HTML语言等。网站设计的服务器将执行的内容转化成HTML语言并传递到客户端上,客户端软件就会对这些执行内容进行解释最终显示出结果。C/S结构第一级的工作模式是把Web通过数据库的运行管理转化为C/S结构的运行模式。然后再通过CGI技术或者其他的技术方式使Web服务器端与客户端进行信息互动。以往的网站设计采用的结构模型仅限于C/S结构。这种条件下设计出来的网站没有互动的功能,而且页面的更新速度也慢。对于非商业性网站来说这些功能的缺乏是致命的,根本不能实现团队组织的宣传效果。而对于商业性网站来说数据库运行管理的使用也仅限于信息检索、用户的登录注册等方面,对于页面信息的更新仍要靠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人工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网站运行维护的经济成本。

3结语

网站是具备传播信息、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这就要求其设计要满足信息覆盖面广、信息传递迅速、信息容量大的需求。以往利用网站的维护管理人员对信息数据进行发布、操作,很大程度上限制网站的传播和交流目的。文章阐述了利用数据库的管理运行方法对网站进行合理性设计以及提高网站维护工作的效率,旨在使网站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第五篇:信息共享在供应链库存中作用分析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扩展到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信息共享在供应链库存中作用分析”的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扩展到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的真正优势在于通过信息共享来达到整个供应链的集成,以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降低成本,减少重复和浪费。库存水平是供应链成员之间最普遍的信息之一,而共享库存信息也是供应链成员间最常用的协作方式。为了说明库存信息共享的价值,本文构建了一个以生产商不允许缺货、零售商允许缺货为假设前提的解析模型,从而对库存信息共享对供应链总成本的影响,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并最终得出了库存信息共享能够有效降低供应链总成本这一结论。

关键词:供应链;信息共享;库存;价值

1.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指对供应链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从而增强竞争实力,提高供应链中各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它是在企业资源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公司的制造过程、库存系统和供应商产生的数据合并在一起,从一个统一的视角展示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把企业活动与合作伙伴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严密的有机体。由此可见,对信息流的管理与控制是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供应链结构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控制两种。集中式控制结构由单一决策者(核心企业或第三方企业)利用供应链中的全部信息进行决策,目标是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而分散式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有较强的独立性,各自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决策。在通常情况下,分散式供应链的总绩效要低于集中式供应链,两种控制方式的比较如表1.1所示[1].为了使分散式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接近集中式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必须结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利润。这就要求上下游企业最大限度地共享私有信息,在市场需求、生产过程、定单策略等方面达成一致。

由此可见,信息共享是供应链运作的基础。一条供应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失真或信息共享程度不够,都会对整个供应链企业带来损失,从而影响企业的收益。

2.供应链中库存信息共享概述

在动态供应链联盟中,企业间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且往往以协议联盟的方式进行合作,而非相互持股。也就是说,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存在一定的相对独立性,要想在供应链中共享各节点企业拥有的所有信息是不可能的。就单个企业而言,与供应链运作效率直接相关的信息主要包括:库存信息、需求信息、订单信息、产品信息、生产信息、运输信息、技术进步信息、质量信息、销售预测等[2].共享库存信息是供应链成员间最常用的协作方式,获取库存信息可以降低整条供应链的库存水平。在以最低成本实现对消费者需求做出最快响应的要求下,库存显得尤为重要。需求波动和偶然故障等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是无法避免的。为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常用的做法是建立安全库存。就单个企业来说,这种做法并无不妥之处。但就整条供应链来说,上游供应商的产成品正好是下游制造商的原材料,双方都对同一物料建立安全库存是一种重复性浪费。如果相邻节点上的企业共享库存信息,即可减少一半安全库存,从而大大减少库存成本。此外,库存信息对上、下游企业安排生产计划也起到重要作用。P&G公司与Wal~Mart零售集团签订的协议中就包含如下条款:P&G公司可以方便地管理Wal~Mart遍布全球的零售商店中的产品库存,从而确切地了解自己生产的哪种产品比较受欢迎以及受欢迎的程度,以安排合适的生产。因而,针对库存信息共享做专门研究,将有力推动整个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

3.供应链中的库存信息共享价值分析

3.1 基于库存信息共享的两阶段供应链

将供应链系统想象成一个多阶段的库存系统,供应链的每个参与者都控制着这个多阶段库存系统的一个节点,并为这一节点进行各种活动和决策行为,负责该节点的绩效,每个节点相当于一个责任中心,每个节点都受到绩效评估规则的约束,利用所持有的私有信息和一般信息进行决策。要使节点间保持较好的协调性,减少系统的总体库存量,信息共享是实现良好协调的途径之一[3].本文提出基于库存信息共享的两阶段供应链,并与传统的、由订单驱动的供应链做一比较。供应链模型如图3~1所示。在该供应链中,仅有一个生产商和一个零售商。生产商制造产品,由零售商从生产商处批发产品,并将产品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传统的供应链是指零售商向顾客销售商品,零售商根据库存情况周期性地向生产商订购数量为Q1的产品,生产商接到定单时以批量为Q2进行生产。零售商和生产商独自决策,根据自己的库存情况,决定自己的订货/生产情况。因此,零售商和生产商各自有自己的库存,来抑制需求/订单的不确定性。零售商利用库存满足顾客采购的不确定性,生产商利用库存满足零售商订货的不确定性。如图3~2所示。

库存信息共享的供应链是指生产商了解零售商库存情况,零售商不清点库存,由生产商清点和决定送货和生产数量。

因此,可以认为供应链中仅存在一处库存(本文认为是生产商库存),生产商根据库存情况决定自己的生产批量Q2,如图3~3所示。

两个供应链模型的主要区别如表3.1所示。

3.2 库存信息共享对供应链总成本的影响

万筱宁等学者[4]在研究库存信息共享对供应链总成本影响时,曾建立了生产商生产以及零售商订货,均是基于不允许缺货的经济批量模型。本文则在其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生产商不允许缺货、零售商允许缺货为假设前提的解析模型,从而对库存信息共享对供应链总成本的影响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解析模型中的参数定义如下。

Q:生产或采购的批量;

Cm:生产商的总存储费用;

Cr:零售商的总存储费用;

P:生产商的生产速度;

D:零售商对产品的总需求量;

Hm:生产商对单位产品的存储费用;

A:零售商每次订购的固定费用;

Hr:零售商对单位产品的存储费用;

S:生产商生产的准备成本。

Lr:零售商缺货费率

S':零售商初始库存量(S'

a.传统订单驱动的供应链

在不共享库存信息时,即双方不存在协调行为时,零售商与生产商的成本结构分别为:

供应链的总成本为:

通过对式(3~1)(3~2)求偏导可以得出各个利益主体的最优选择及其对应的供应链成本,如表3.2所示。

b、共享库存信息的供应链

当共享库存信息时,零售商和生产商库存合二为一,此时的目标函数为:

对Q求偏导,得到联合经济批量为:

此时,供应链成本为:

利用

这一定理,比较SCm、SCr、SCt的大小,显然SCt≤SCm、SCr.在本文中,我们定义传统供应链库存是指零售商与生产商库存总和,而分享库存信息供应链的库存是生产商库存。在整个生产周期内,独立决策的库存成本均高于分享库存信息时的供应链成本。毫无疑问,该模型论证了这样的结论:共享库存信息可以有效降低供应链存货成本,减小商品滞销的风险,提高供应链绩效。

4.信息共享是供应链成功运作的基础

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是以动态联盟的形式加入供应链的,他们以信息作为沟通的载体,信息顺畅地流通是供应链成功运作的关键。但由于涉及的成员较多、供应链结构各异,信息在传递过程遇到了诸多问题,这给供应链的成功运作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大量实践表明,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并提高信息共享的程度,可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与挑战。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4.1减少不确定性

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间是一种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但由于它们所追求的目标不同,各自的工作方式也因组织管理方式、思维模式和组织文化的不同而不同,这给供应链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企业通常面临两种不确定性:因缺乏对目前所发生事件的了解而导致的不确定性;当事件发生时,不知道如何应对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具体来说,这些不确定性主要包括:顾客提交订单的时间和数量不确定;供应商交货提前期、交货数量、货物质量的不确定;货物运输时间和运输状况的不确定。究其原因,是由于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间无法进行有效地信息沟通,或难以实现有效地信息共享,从而削弱了以信息作为沟通载体的作用,继而导致整条供应链的效率下降。若能在供应链中实现信息共享,此问题将迎刃而解。

4.2降低委托-代理机制带来的损失

众所周知,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间是相互合作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委托-代理关系。在此关系中,委托人通常处于比较不利的位置。因此,代理人往往会通过增加信息的不对称性,从合作伙伴那里获取最大利益。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会出现两种代理问题:一是逆向选择,即在制造商(委托人)选择供应商(代理人)时,供应商掌握了一些制造商所不知道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对制造商不利,供应商因此与制造商签订了对自己有利的契约,致使制造商蒙受损失。二是败德行为,假设供应商与制造商在签订契约时各自拥有的信息是对称的,但签约后,制造商无法观察到供应商的某些行为,或者外部环境的变化仅为供应商所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供应商会在有契约保障之后,采取不利于制造商的行为,进而损害制造商的利益,这就出现了“败德行为”.上述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无法及时获取必要信息,导致在合作中处于不利的位置,进而挫伤了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整条供应链的效率。因此,信息不对称也使得信息共享成为供应链成功运作的必要条件。

4.3缓解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本身固有的特性,它非常不利于供应链的协调运作,会造成分销商、零售商的订货量和生产商的产量远远高于客户的需求量,进而积压产品,占用资金,降低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随着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增多,此效应越发明显,整条供应链的管理将变得十分复杂、困难。虽然牛鞭效应无法避免,但可以使用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或技术来减少牛鞭效应的不良影响。对企业而言,以Internet技术为支撑在供应链上实现信息共享,就是有效减少牛鞭效应的根本途径。因为归根结底牛鞭效应是由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扭曲造成的,而供应链信息共享,恰恰可以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时延和信息失真[5].4.4协调供应链的目标冲突

供应链是由相互之间存在供需关系的企业组成的,无论企业是单兵作战式的独立地在市场中与其它企业直接竞争,还是集团式地整体在市场中与其它供应链展开竞争,都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各节点企业间的目标是相互冲突的,例如:供应商希望看到制造商稳定的需求数量,喜欢灵活的交货时间;而制造商则希望随时改变需求,喜欢供应商尽可能快地交货。解决供应链的目标冲突有赖于供应链的协调机制,而协调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则有赖于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间能够充分、及时、有效地沟通信息。但很多企业将信息视为不可公开或私有的,因而独家垄断信息,行使着对信息的支配权,以增加自身在市场交易中的讨价还价能力。这种行为无疑增加了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不信任和不确定性,阻碍了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因此,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并在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就利益分配机制达成共识,可以缩小甚至消除供应链成员间彼此的分歧和不信任,从而统一各成员的目标以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

5.小结

供应链信息共享是建立在各节点企业之间高质量的信息传递基础之上,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供应链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是供应链成功运作的基础。本文对库存信息共享在供应链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供应链中的库存信息共享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诸如库存信息共享的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库存信息共享的契约设计,信息共享的安全问题,如何防止企业关键信息泄密等等。

参考文献:

[1]王小丽。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激励策略研究[J].企业经济,2006, 2: 19~21.[2]李娴。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及其实现[D].东北财经大学,2006.[3]Zhao Y, Simchi~Levi D.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sharingin a two~stage supply chain with production capacity constraints:the infinite horizon case[J].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Management, 2002, 4(1): 21~24.[4]万筱宁,孙新宇,孙林岩。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与合作[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 1: 30~33.[5]李刚,汪寿阳,于刚。供应链中牛鞭效应与信息共享的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下载把关人在网络媒体中作用论文重要引文具体资料(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关人在网络媒体中作用论文重要引文具体资料(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