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章各章知识点
总 纲
※第1自然段 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填空、简答)
第2自然段
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填空、选择)
第3自然段
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填空、选择)
第4自然段
毛泽东思想定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填空、简答)
第5自然段
邓小平理论定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填空、简答)
第6自然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定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的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填空、简答)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填空)第7自然段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填空、选择、判断)
科学发展观定义: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填空、简答)
第8自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填空、选择、判断)
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三大历史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填空、选择)
第9自然段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填空、判断)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填空、简答)
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填空、简答)
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填空、选择、判断)
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最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填空、简答)
第10自然段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填空、简答)
第12自然段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填空、判断)
第13自然段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填空)第16自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填空、选择、判断)
第17自然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19自然段
党的民族政策: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简答)
第20自然段
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填空、选择、判断)
第22—26自然段 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填空、简答)
第24自然段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填空、选择)
第25自然段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填空)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判断)
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填空、选择)
第27自然段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填空、选择)
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级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填空、选择)
第一章 党员
第5条
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填空)
第6条
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简答)
第7条
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填空、判断)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入党时间)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填空、判断、选择)
第9条
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党支部应当对他进行教育,要求他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劝他退党。劝党员退党,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填空、判断)
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填空、选择、判断)
第三章 党的中央组织
※第18条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会召集。(填空、选择、判断)第21条
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填空、判断、选择)
第四章 党的地方组织
第24条
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大会,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会,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填空、选择、判断)
第26条
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这些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填空、判断)
党的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这些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三年以上的党龄。(填空、判断、选择)
第五章 党的基层组织
第29条
凡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基层单位,都应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填空、选择、判断)
第30条
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填空、选择、判断)
第31条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填空、判断)
党的基层组织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填空、选择)
第七章 党的纪律
※第39条
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填空、选择)
第二篇:毒理学各章知识点
度理学基础学习指导
第一章 绪论
【名词解释】
1.毒理学
2.现代毒理学
3.卫生毒理学
4.管理毒理学
【问答题】
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2.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
3.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
4.如何理解毒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5.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
【论述题】
1.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名词解释】
1.毒物
2.biomarker
3.medianlethaldose
4.hypersensibility
5.hormesis6.Zch
7.靶器官
8.毒性
9.阈剂量
10.最大无作用剂量
11.剂量-效应关系
12.剂量-反应关系
13.危险度
14.危害性
15.安全性
【问答题】
1.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
2.一般认为哪些毒性作用有阈值,哪些毒性作用无阈值?
3.为什么把毒效应谱看成连续谱?
4.绘制一条典型的剂量-反应曲线。标出阈值和饱和度。标出二者轴线。
5.一个剂量-反应曲线能告诉毒理学者怎样的信息?
6.NOEL, NOAEL, LOEL和 LOAEL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7.生物学标志有哪几类?
【论述题】
1.试述描述毒物毒性常有指标及意义
2.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及意义如何?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2.代谢活化
3.物质蓄积
4.功能蓄积
5.生物转化
【问答题】
1.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有几种、是什么途径?
2.外源化学物分布的特征和研究分布过程和特征的意义是什么?
3.外源化学物经 肾脏排泄的主要过程。
4.何谓肠肝循环?
5.何谓肝外代谢?何谓生物转化的双重性?
6.简述生物转化第一相反应的反应类型。
7.氧化反应的主要酶系是什么?
8.简述细胞色素P-450酶系被诱导和抑制特性的毒理学意义。
9.简述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的类型。
10.为什么说呼吸道是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
11.列举出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
12.列举六种 II 相反应。说明哪些是微粒体或细胞质,以及它们的产物通过何种途径排泄。
13.列举影响生物转化率的五种因素。每种因素是怎样影响生物转化的。
14.列举化学物生物活化的三种途径。
15.何谓脂水分配系数?它与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有何关系?
【论述题】
1.试述化学毒物在体内的来踪云路
2.化学毒物生物代谢的双重性对实际工作有何意义?
3.举例说明毒物代谢酶被诱导和抑制的毒理学意义
第四章 毒性机制
【名词解释】
1.毒物的联合作用
2.相加作用
3.协同作用
4.拮抗作用
【问答题】
1.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
2.试述联合作用的类型。
3.外源化学物联合作用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4.列出并描述五种类型毒性相互作用。
5.定义并描述四种类型的拮抗作用。
【论述题】
1.试述影响毒作用的机体因素及其意义
2.为什么说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受个体感受性的影响,举例说明?
3.试验环境基因组计划对预防医学发展的影响
4.基因多态性对实际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第六章 化学毒物的一般毒作用
【名词解释】
2.蓄积系数
3.生物半减期
【问答题】
1.毒理学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有哪些。
2.毒理学试验剂量分组的基本要求,为什么要设置对照组。
3.卫生毒理学试验染毒途径有哪些,选择的依据。
4.选择适宜的实验动物的原则是什么?
5.影响外源化学物毒性反应的实验动物个体因素有哪些?
6.简述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7.简述急性毒性试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8.简述几种常用的检测LD50 的方法。
9.亚慢性和慢性毒性的定义和研究目的。
10.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选择实验动物原则与急性毒性试验的异同。
11.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剂量分组的原则。
12.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有哪些观察指标?
13.外源化学物蓄积作用的毒理学意义。
14.用蓄积系数法评价外源化学物蓄积作用的原理,测定蓄积系数有哪些方法。
【论述题】
1.试述毒理学动物实验的基本要求
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名词解释】
1.致突变作用
2.致突变物
3.遗传毒理学
4.遗传负荷
5.Ames test
【问答题】
1.简述遗传学损伤的类型及突变的不良后果
2.简述DNA损伤修复与致突变作用的关系
3.遗传毒理学试验的主要遗传学终点有哪些?分别举例
4.简述 Ames 试验、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微核试验及显性致死试验的基本原理
5.简述Ames试验标准试验菌株鉴定的内容及意义6.简述S9 混合液的概念及其毒理学意义
7.简述遗传毒理学试验成组应用的原则
8.列表总结书中介绍的8个常用遗传毒理学试验的要点(指示生物、体细胞/性细胞、体内/体外、遗传学终点等)
【论述题】
1试述化学毒物引起突变的分子机制。
2.试述生殖细胞突变和体细胞突变的后果
3.机体对致突变作用是如何影响的?
4.试述致突变的类型
第八章 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名词解释】
1.化学致癌物
2.化学致癌作用
3.直接致癌物
4.间接致癌物
5.终致癌物
6.引发剂
7.促长剂
8.进展剂
9.助致癌物。
【问答题】
1.化学致癌物可使实验动物产生哪些反应?
2.化学致癌作用机理,目前有哪几种学说?
3.简述啮齿类动物致癌试验在动物选择、剂量选择、动物数量及观察指标选择的特点。
4.目前还发展了哪几种与化学致癌有关的其它试验方法?
5.癌症形成的三个主要步骤是什么?解释,哪些是可逆的,哪些是不可逆的。
6.什么是癌基因,癌基因是怎样诱导或增加癌症发生的可能性的 ?
7.试述化学致癌物分类
【论述题】
1.试述化学毒致癌的分子机制
2.试述化学致癌的三个过程及分别特征
3.评价化学致癌试验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第九章 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
【名词解释】
1.发育毒性
2.致畸作用
3.致畸物
4.致畸作用敏感期
5.致畸指数。
【问答题】
1.发育毒性有哪些主要表现?
2.生殖与发育毒性的特点?化学物质对生殖与发育过程的损害主要在哪些方面?
3.简述影响化学致畸作用的因素。
4.简述致畸试验的目的,例举致畸试验结果分析指标(至少 4 种),并说明其含意。
5.简述生殖毒性试验的目的,例举二代生殖试验结果分析指标(至少 4 种),并说明其含意。
6.剂量对致畸作用有哪些影响?
7.致畸试验中发现A、B两种化合物均有畸形胎仔出现,两者的最小致畸剂量均为30mg/kg,两母体 LD50A为150mg/kg,B为600mg/kg,试问哪种化合物致畸作用强?为什么?
8.什么是致畸物?举一个例子并说明其作用机制。
【论述题】
1.试述毒物引起生殖与发育毒性的主要机制
2.如果将化学物分别给予妊娠早期动物和妊娠晚期动物,你将会观察到相同的畸形影响吗?为什么?通过讨论作用机制来解释你的回答。
3.试述发育各阶段毒作用特点
4试述发育毒性与致畸试验方法要点
第十章 管理毒理学
【名词解释】
1.管理毒理
2.危险度
3.安全性
4.可接受危险度
5.实际安全剂量
6.危险度评价
7.GLP
【问答题】
1.简述四阶段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2.评析毒理学评定程序分阶段进行的意义
3.简述GLP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4.比较外源化学物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品评价的异同点
5.外源性化学物危险性评价的主要步骤及其意义
【论述题】
1.简述毒理学安全评价四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2.试述危险度评价内容
3.举例说明安全性评价意义
第三篇:党章知识点
党章知识点
1.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4.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7.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
8.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民主集中制。
9.“三个代表”是指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1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1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3.党章规定的“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4.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推动创新性国家战略的实施。
15.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
16.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7.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18、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1921 年在上海召开。
19.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不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1、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党的基委员会层批准。
22、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23、新党章总纲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答: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4、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是什么?
答: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25、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答: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26、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现阶段最低纲领是什么?
答:党的最高纲领即最高理想,最低纲领即现阶段的任务。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8.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30.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1.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32.“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3.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3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35.党的基本纲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内容。
36.解放思想、实施求实、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37.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一贯坚持的立场根本和宗旨根本,是共产党员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共产党员追求的永恒主题。
38.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9.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40、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41、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42、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43、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44、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45、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
46、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
47、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
48、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大会,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会,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49、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50、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51、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
52、实行党代表任期制,是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一个重要举措。
53、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54、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55、.党的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什么?
答:党的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5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
答: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充满活力的社会。
57、新党章规定我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8、新党章总纲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什么?
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59、新党章总纲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答: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60、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责是什么?
答: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61.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2.新党章规定,年满18岁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队、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
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63.党员要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64.中国共产党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65、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66.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权利。
67.预备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一年。
68.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经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69.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70.干部队伍的“四化”内容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71.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72.党员标准包括申请入党的条件,党员的基本条件、党员的义务和权利三个方面。
73、申请入党的人经党小组推荐,支委会研究同意,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应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
7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适用范围是违犯党纪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党组织和党员。
75、推进党的作风建设,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
76、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是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
77、党建带团建的“五带”是指带思想、带组织、带班子、带队伍、带工作发展。
78、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五年内年内不得重新入党。
79、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申请入党的人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
80、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1、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82、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83、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84、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5、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86、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 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87、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88、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89、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90、党除了 工人阶级 和 最广大人民群众 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91、党在任何时候都把 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92、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密切联系群众。
93、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 脱离群众。
94、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95、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95、年满 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 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 党的决议 和按期 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96、中国共产党党员是 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 的先锋战士。
97、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 共产主义 奋斗终身。
98、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99、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 三 年至 五 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 两 年或 三 年。
100、实行党代表任期制,是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一个重要举措。
101、党的干部 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102、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 任人唯亲,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103、党重视教育、培训、选拔和考核干部,特别是培养、选拔 优秀年轻干部。积极推进干部制度改革。
104、党员干部要善于同党外干部 合作共事,尊重他们,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
105、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 任务的保证。
106、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
107、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108、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 两 年。
109、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 和 被选举权。
110、开除党籍 是党内的最高处分。
111、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支部大会 讨论决定,报党的基委员会层 批准。
112、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 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 助手 和 后备军。
113、中国共产党党徽为 镰刀 和 锤头 组成的图案。
114、中国共产党的 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
11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时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16.三个代表的历史意义?
答:是我国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17.党在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此,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18、党的纪律的重要性?
党的纪律是:
1)党的纪律是我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
2)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3)保持和巩固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4)坚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119、入党的誓言?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120、十七大党章是怎样阐述科学发展观的?
答: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21、为什么必须坚持入党自愿的原则?
答:入党自愿,是我们党发展党员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有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志愿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共产主义事业的人才能做到。只有当申请入党的人懂得了为什么要入党,并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的时候,才能自觉地按照
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积极工作,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如果入党不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就不可能自觉地用党员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言行。
122、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
12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责是什么?
答: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124、什么是党的纪律?
答: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
12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26、党的“三大作风”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12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128、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1 年在 上海 召开。
129、民主集中制规定的“四个服从”,具体是指 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130、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强调,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31、1978年召开的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纠正了“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132、“三级联创”是指以创建 “五个好” 村党组织、“五个好” 乡镇党委 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为内容的农村党的建设活动。
133、“三会一课”制度是党支部的工作制度之一。所谓“三会”,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 ;“一课”是指按时上好党课。
13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35、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答: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36、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3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8、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现阶段最低纲领是什么?
答:党的最高纲领即最高理想,最低纲领即现阶段的任务。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四篇: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p29)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意义:(p29)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p32)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意识的本质
(p31)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p4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p32—3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6、为什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p37)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7、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p37-39)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实践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在实践过程中,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种不同形态,它们都具有客观实在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而人类社会的存在,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当今社会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第二,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内在关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8、联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p44-45)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p4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 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0、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p48)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二者的相互关系:
(1)区别: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2)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方法论意义:坚持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观点,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反对把斗争性和同一性相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要么只在绝对同一中思维,认为事物只有和自身同一,永久不变;要么只在绝对对立中思维,脱离了同一看对立,认为对立就是势不两立、绝对分明、绝对否定、排斥一切。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p49-5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二者的辩证关系:
(1)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联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意义:(1)有助于我们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事物。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过程。
(2)有助于我们学会应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如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等。
(3)有助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
1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p5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这主要表现在: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 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意义:第一,重视量的积累;第二,坚持适度原则;第三,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13、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p51-5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意义:(1)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2)对待事物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第二章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p65-6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本质
(p6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不仅有对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抽象、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3、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p64)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的认识互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同时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p69-70)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 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割裂了二者的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犯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5、真理及其客观性
(p73-74)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在认识真理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要认识到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另外,真理的客观性也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6、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p74-76)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二者的辩证关系: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意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7、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p80)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别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可以防止和反对否定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可以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
8、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p85-86)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任何成功的实践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其次,价值的形成 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三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p96-10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性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二者的辩证关系: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表现在:(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2)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会相应的或迟或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
其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理论意义: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实践意义:要正确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要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及意义
(p104-106)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相互关系是: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意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及意义
(p108-110)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变革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在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时,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基础完善、巩固和发展;不适合自己经济基础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第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辩证的统一。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是“基本适合一不适合一基本适合”的过程,它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意义: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原理来观察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可以看到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我国原有政治体制是适应单一公有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解决政企不分,克服官僚主义,消除机构庞大,人员臃肿,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原有政治体制的弊病,实现团结安定,政府廉洁高效,更好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4、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p124-127)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即积极地推动作用和消极地抑制作用。
积极作用: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主要表现在: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1)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2)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3)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第二,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三,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消极作用:
第一,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 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消极后果。如,在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以及开发利用原子能带来的消极后果。
第二,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因此,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须受到一定的、合理的制约。
(1)做好科技评估工作;(2)建立道德约束体系;(3)大力发展人文科学。
5、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p131-13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是,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的创造历史,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p133)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至上的观点。具体内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们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第四章
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p145-146)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民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对立统一。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得兼。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及其相互关系
(p146)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也叫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耗费。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二者的关系:对立统一。其对立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其统一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p148-150)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 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的依据、内容及其意义
(p159-160)(1)划分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2)内容: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这部分资本叫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包括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叫可变资本。
(3)划分意义:第一,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表明了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为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5、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p163)第一,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其价值只能借助工人的具体劳动发生转移,不能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第二,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第三,“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从而成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这种劳动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总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6、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其实现的前提条件
(p166-167)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按一定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即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即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和爆发的根本原因(p171-172)(1)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
(2)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1、垄断形成的原因
(p185)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取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2、垄断条件下竞争存在的原因及特点
(p185-186)(1)垄断条件下竞争存在的原因。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但垄断形成后并不能消除竞争,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垄断并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即没有消除商品经济;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2)特点:第一,竞争的目的不同;第二,竞争的手段不同;第三,竞争的范围不同;第四,竞争的破坏性不同。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主要形式、作用及其实质
(p189-192)(1)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的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主要形式: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3)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的发展;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4)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在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4、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p198-199)(1)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跨国公司的发展;第三,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积极作用:第一,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二,可以吸引外资,扩大就业;第三,解决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第四,借助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参与全球化进程。
消极作用:第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第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第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经济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第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扩大。
5、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实质(p200-207)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首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人股份资本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其次是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第一,职工参与决策;第二,终身雇佣;第三,职工持股;第四,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第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表现在: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债务 危机频繁发生;危机突发性显著,强度大,传导迅速,波及面广;经济复苏缓慢。
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趋势;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第五篇:C语言 各章知识点总结
总体上必须清楚的:
2)读程序都要从main()入口, 然后从最上面顺序往下读(碰到循环做循环,碰到选择做选择)。
4)bit是位 是指为0 或者1。byte 是指字节, 一个字节 = 八个位.5)一定要记住 二进制 如何划成 十进制。概念常考到的:
1、编译预处理不是C语言的一部分,不再运行时间。C语言编译的程序称为源程序,它以ASCII数值存放在文本文件中。2、每个C语言程序中main函数是有且只有一个。3、在函数中不可以再定义函数。
4、算法一定要有输出的,但可以没有输入。5、break可用于循环结构和switch语句。6、逗号运算符的级别最低。第一章
1)合法的用户标识符考查:
合法的要求是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有其它元素就错了。并且第一个必须为字母或则是下划线。第一个为数字就错了。
关键字不可以作为用户标识符号。main define scanf printf 都不是关键字。迷惑你的地方If是可以做为用户标识符。因为If中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了,所以不是关键字。
关键字有:
auto break case char const continue default do double else enum extern float for goto if int long register return short signed static sizeof struct switch typedef union unsigned void volatile while auto :声明自动变量
double :声明双精度变量或函数
int: 声明整型变量或函数
struct:声明结构体变量或函数 break:跳出当前循环
else :条件语句否定分支(与 if 连用)long :声明长整型变量或函数 switch :用于开关语句 case:开关语句分支 enum :声明枚举类型
register:声明寄存器变量
typedef:用以给数据类型取别名 char :声明字符型变量或函数
extern:声明变量是在其他文件正声明
return :子程序返回语句(可以带参数,也可不带参数)union:声明共用数据类型 const :声明只读变量
float:声明浮点型变量或函数 short :声明短整型变量或函数
unsigned:声明无符号类型变量或函数
continue:结束当前循环,开始下一轮循环 for:一种循环语句
signed:声明有符号类型变量或函数
void :声明函数无返回值或无参数,声明无类型指针 default:开关语句中的“其他”分支 goto:无条件跳转语句
sizeof:计算数据类型长度
volatile:说明变量在程序执行中可被隐含地改变 do :循环语句的循环体
while :循环语句的循环条件
static :声明静态变量
if:条件语句
2)实型数据的合法形式:
2.333e-1 就是合法的,且数据是2.333×10-1。考试口诀:e前e后必有数,e后必为整数。.3)字符数据的合法形式::
'1' 是字符占一个字节,“1”是字符串占两个字节(含有一个结束符号)。'0' 的ASCII数值表示为48,'a' 的ASCII数值是97,'A'的ASCII数值是65。
4)整型一般是两个字节, 字符型是一个字节,双精度一般是4个字节:
考试时候一般会说,在16位编译系统,或者是32位系统。碰到这种情况,不要去管,一样做题。掌握整型一般是两个字节, 字符型是一个字节,双精度一般是4个字节就可以了。5)转义字符的考查:
在程序中 int a = 0x6d,是把一个十六进制的数给变量a 注意这里的0x必须存在。
在程序中 int a = 065, 是一个八进制的形式。
6)算术运算符号的优先级别:
同级别的有的是从左到右,有的是从右到左。7)强制类型转换:
一定是(int)a 不是 int(a),注意类型上一定有括号的。
注意(int)(a+b)和(int)a+b 的区别。前是把a+b转型,后是把a转型再加b。8)表达式的考查:
是表达式就一定有数值。
赋值表达式:表达式数值是最左边的数值,a=b=5;该表达式为5,常量不可以赋值。
自加、自减表达式:假设a=5,++a(是为6),a++(为5);
运行的机理:++a 是先把变量的数值加上1,然后把得到的数值放到变量a中,然后再用这
个++a表达式的数值为6,而a++是先用该表达式的数值为5,然后再把a的数值加上1为6,再放到变量a中。进行了++a和a++后在下面的程序中再用到a的话都是变量a中的6了。考试口诀:++在前先加后用,++在后先用后加。
逗号表达式:优先级别最低 ;表达式的数值逗号最右边的那个表达式的数值。(2,3,4)的表达式的数值就是4。9)位运算的考查:
会有一到二题考试题目。
总的处理方法:几乎所有的位运算的题目都要按这个流程来处理(先把十进制变成二进制再变成十进制)。
一定要记住,在没有舍去数据的时候,<<左移一位表示乘以2;>>右移一位表示除以2。
10)018的数值是非法的,八进制是没有8的,逢8进1。
11)%符号两边要求是整数。不是整数就错了。12)两种取整丢小数的情况:
1、int a =1.6;
2、(int)a;
第二章 1)printf函数的格式考查:
%d对应整型;%c对应字符;%f对应单精度等等。宽度的,左对齐等修饰。-
%ld对应 long int;%lf 对应double。2)scanf函数的格式考察:
注意该函数的第二个部分是&a 这样的地址,不是a;
Scanf(“%d%d%*d%d”,&a,&b,&c);跳过输入的第三个数据。3)putchar ,getchar 函数的考查: char a = getchar()是没有参数的,从键盘得到你输入的一个字符给变量a。
putchar(‘y’)把字符y输出到屏幕中。
5)如何实现保留三位小数,第四位四舍五入的程序,(要求背下来)
这个有推广的意义,注意 x =(int)x 这样是把小数部分 去掉。
第三章
特别要注意:c语言中是用非0表示逻辑真的,用0表示逻辑假的。1)关系表达式:
表达式的数值只能为1(表示为真),或0(表示假)
当关系的表达是为真的时候得到1。如 9>8这个是真的,所以表达式的数值就是1; 2)逻辑表达式:
只能为1(表示为真),或0(表示假)a)共有&& ||!三种逻辑运算符号。b)!>&&>|| 优先的级别。
c)注意短路现象。考试比较喜欢考到。
(表达式1)&&(表达式2)如果表达式1为假,则表达式2不会进行运算,即表达式2“被短路”
(表达式1)||(表达式2)如果表达式1为真,则表达式2不会进行运算,即表达式2“被短路”
3)if 语句
else 是与最接近的if且没有else的相组合的。4)条件表达式: 表达式1 ?表达式2 :表达式3 5)switch语句:
a)一定要注意 有break 和没有break的差别,书上(34页)的两个例子,没有break时候,只要有一个case匹配了,剩下的都要执行,有break则是直接跳出了swiche语句。
b)switch只可以和break一起用,不可以和continue用。
第四章 1)三种循环结构:
a)for(); while();do-while()三种。b)for循环当中必须是两个分号,千万不要忘记。
c)写程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循环一定要有结束的条件,否则成了死循环。-
d)do-while()循环的最后一个while();的分号一定不能够丢。(当心上机改错)
2)break 和 continue的差别
记忆方法:
break:是打破的意思,(破了整个循环)所以看见break就退出真个一层循环。-
continue:是继续的意思,(继续循环运算),但是要结束本次循环,就是循环体内剩下的语句不再执行,跳到循环开始,然后判断循环条件,进行新一轮的循环。3)嵌套循环
就是有循环里面还有循环,这种比较复杂,要一层一层一步一步耐心的计算,一般记住两层是处理二维数组的。
4)while((c=getchar())!=’n’)和 while(c=getchar()!=’n’)的差别
先看a = 3!= 2 和(a=3)!=2 的区别:(!= 号的级别高于 = 号 所以第一个先计算 3!=2)第一个a的数值是得到的1;第二个a的数值是3。考试注意点: 括号在这里的重要性。
第五章
函数:是具有一定功能的一个程序块; 2)一定要注意参数之间的传递
实参和形参之间 传数值,和传地址的差别。(考试的重点)
传数值的话,形参的变化不会改变实参的变化。
传地址的话,形参的变化就会有可能改变实参的变化。3)函数声明的考查:
一定要有:函数名,函数的返回类型,函数的参数类型。不一定要有:形参的名称。
第六章
*p++ 和(*p)++的之间的差别:改错题目中很重要 *p++是 地址会变化。
(*p)++ 是数值会要变化。
三名主义:(考试的重点)
数组名:表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数组名不可以自加,他是地址常量名。了很多次)
函数名:表示该函数的入口地址。
字符串常量名:表示第一个字符的地址。
(考第七章
1一维数组的重要概念: 对a[10]这个数组的讨论。
1、a表示数组名,是第一个元素的地址。
2、a是地址常量,所以只要出现a++,或者是a=a+2赋值的都是错误的。3、a是一维数组名,所以它是列指针,也就是说a+1是跳一列。
对a[3][3]的讨论。
1、a表示数组名,是第一个元素的地址。
2、a是地址常量,所以只要出现a++,或者是a=a+2赋值的都是错误的。3、a是二维数组名,所以它是行指针,也就是说a+1是跳一行。
4、a[0]、a[1]、a[2]也都是地址常量,不可以对它进行赋值操作,同时它们都是列指针,a[0]+1,a[1]+1,a[2]+1都是跳一列。
5、注意a和a[0]、a[1]、a[2]是不同的,它们的基类型是不同的。前者是一行元素,后三者是一列元素。二维数组做题目的技巧:
如果有a[3][3]={1,2,3,4,5,6,7,8,9}这样的题目。
步骤一:把他们写成: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a[0] 1 2 3 ->第一行 a[1] 4 5 6 —>第二行 a[2] 7 8 9 ->第三行 步骤二:这样作题目间很简单:
*(a[0]+1)我们就知道是第一行的第一个元素往后面跳一列,那么这里就是a[0][1]元素,所以是2。
*(a[1]+2)我们就知道是第二行的第一个元素往后面跳二列。那么这里就是a[1][2]元素,所以是6。一定记住:只要是二维数组的题目,一定是写成如上的格式,再去做题目,这样会比较简单。
数组的初始化,一维和二维的,一维可以不写,二维第二个一定要写
int a[]={1,2} 合法。int a[][4]={2,3,4}合法。但int a[4][]={2,3,4}非法。二维数组中的行指针 int a[1][2];
其中a现在就是一个行指针,a+1跳一行数组元素。搭配(*)p[2]指针 a[0],a[1]现在就是一个列指针。a[0]+1 跳一个数组元素。搭配*p[2]指针数组使用 无条件等价:
a[2]等价于*(a+2)a[2][3]等价于*(a+2)[3]等价于*(*(a+2)+3)这个思想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