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时间:2019-05-14 05:3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第一篇: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真正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行政学是如何产生的? P9---P11 到19世纪70年代,立法权的威望呈直线下降。面对大资本在财富和政治上行将形成的垄断形势,美国的自由主义者、民主主义者掀起了一场新民主运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场新民主运动对于早期民主主义的要求,如权力分散、权力制衡等进行了抨击,认为牵制和制衡非但不能支持自由,反而使自由遭到危害,不会成为暴政的克星,反倒会成为特权和利益的堡垒。新民主运动借助于反对政治勾结和政治腐败,要求改革政府体制,扩大选举权,扩大政府行政职能,主张国家应该成为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工具。在这个时期,政党分赃制被功绩制所取代,行政力量日益被民主运动视为一种有效工具而得到重视,如果这样做违宪的话,他准备做一个违宪的州长。显然,民主主义者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而先前适应于早期简单社会生活的政府体制变得越来越不能胜任这一要求,因此,就必须进行改革。正是在这种资产阶级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因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而日益激化,以及反映中产阶级利益要求的民主主义者发动了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的社会条件下,威尔逊明确提出了要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

威尔逊对行政学最大的贡献是什么?简述其主要内容。P11---P18 威尔逊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提出了政治-行政二分法并据此将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

其主要内容:威尔逊主要通过将行政管理与政治和宪政制度等概念进行比较而揭示了其本质。他认为,“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分,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 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就是政府工作中最显眼的部分,并且具有与政府本身同样悠久的经历。”就其与政治的关系而言,一方面,行政管理不同于政治,“行政管理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属于政治问题。虽则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确定的,但政治却无需乎自找麻烦地去直接指挥行政管理机构。”“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在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政策如果没有行政管理的帮助就将一事无成,‟但行政管理并不因此就是政治。”另一方面,行政管理与政治又密切相关,“行政管理的领域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行政管理作为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仅仅与企业办公室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一模一样,仅仅与机器是制造品的一部分一模一样。但是行政管理却同时又大大高出于纯粹技术细节的那种单调内容之上,其事实根据就在于通过行政管理那比较高深的理论,它与政治学智慧所派生的经久不败的原理以及政治进步所具有的永恒真理是直接相关联的。”至于行政管理与宪政制度的关系,他认为,尽管“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着眼,行政学的研究是与宪法中主权之恰当分配的研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但行政管理从本质上不同于宪政制度,“公共行政就是公法的明细而且系统的执行活动。一般法律的每一个具体执行细节都是一种行政行为。然而指导这些应予进行的工作的一般性法律,却显然是在行政管理之外和之上的。有关政府活动的大规模计划并不属于行政管理范围。因此,宪政制度所要过问的只是政府用以控制一般性法律的那些手段。”为了进一步说明行政管理的本质,他认为,宪法与行政管理职能之间“并不完全是„意志‟与相应„行动‟之间的区别,因为行政官员在为了完成其任务而选择手段时,应该有而且也的确有他自己的意志;他不是而且也不应该是一种纯粹被动的工作。这是一般决策和特殊手段之间的区别。”这里,威尔逊厘清了政治与行政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行政管理的运行方式和适用范围,从而为行政学研究后来的发展从研究对象上勾画出了一个初步的框架。韦伯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进行何种区分? P30---P31(从每段中摘取主要语句)

韦伯认为有三种合法的权威,由此出现三种不同的组织形式,即:“神秘化组织”、“传统组织”和“合理化-合法化组织”。其中每一种组织形态都意味着其独特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体制。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组织都可以是三种组织形态的结合。

“神秘化组织”行使权威的方式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这种组织内在的基础并不稳固,常常会出现“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现象。

“传统组织”行使命令和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存在着两种组织形式:“世袭制” 和“封建制”。这种组织类型的权威明显具有世袭性、封建性和绝对性的特点。

合理化-合法化组织”行使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有了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韦伯把它看作是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称之为合理化的制度,是因为它被专门用来作为实现某些既定目标的手段;同时,称之为合法化的制度,是因为在此类组织中有着一系列规则和程序,一定的时候在组织中担负一定职务的组织成员则必须依据相应的规则和程序去行使其权威。韦伯用“官僚制”一词来称呼这种组织,认为只有这种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形式才是“理想的官僚制”。官僚制含义。

简述泰勒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的主要内容。P43 要点

为了鼓励工人努力工作,完成定额,泰勒提出了这一原则,它主要体现在其计件工资方案中,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通过工时研究和分析,制定出一个定额或标准。这要由管理当局来做,由定额制定部门来设计各种工作,并把工作分解为各项要素,为每一要素制定出定额。这样把定额的制定从以估计和经验为基础改变为以科学为基础。第二,采用一种叫做“差别计件制”的刺激性付酬制度。这种付酬制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其定额而采取不同的工资率。第三,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这样做既能克服工人“磨洋工”的现象,更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五、论述题

古德诺如何谁政治与行政的协调?

从西方行政学的鼻祖威尔逊在其论文《行政学之研究》中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后,古德诺对其进一步阐述与发展,接着众多学者对其进行反思与批评,比如,“尽管西蒙猛烈地抨击传统行政学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所谓的行政原则,并提出一种以决策为中心的行政理论,但他最终并未摆脱传统行政学框架的束缚。”

一、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提出与发展

行政与政治二分法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威尔逊和古德诺,威尔逊在《行政学之研究》一文对行政与政治的差别加以了阐述,他认为:“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分,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就是政府工作中最显眼的部分,并且具有与政府本身同样悠久的经历。„„行政管理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是政治问题,虽然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确定的,但政治却无须找麻烦地去直接指挥行政管理机构。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政策如果没有行政管理的帮助就将一事无成’,但行政管理并不因此就是政治。”古德诺第一次从政府功能区分的角度明确提出政治与行政是政府的两种不同功能。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指出“在所有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这两种功能分别就是:政治与行政。”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提出的基础上,韦伯从组织体制的角度提出了官僚制理论,继而出现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合理性。

二、政治与行政的关系是密不可分,行政过程充满政治因素 古德洛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这样论述:“所谓政治,是国家意志是表现,也是民意的表现和政策的决定。它是由议会掌握的制订法律和政策以表达表达国家意志的权力。所谓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也是民意的执行和政策的执行。”这就是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论点。这样,古德诺就否定了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三分法,而代之以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三、正确看待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关系的若干思考

(一)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重要基础。

政治与行政取得协调的基础是政治必须对行政取得某种形式的控制。这种控制可以通过法定的制度来达到,比如,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的体制。在英国,人民通过对议会的控制达到他们对国家意志表达的控制后,他们就立刻着手使议会对被委以国家意志执行的政府机构有一种控制权。或者这种控制可以通过法外途径来实现,比如美国的政党控制行政的机制。美国是政党,正像他们热衷于按照必须以表达国家意志为准则,选举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团体那样去进行行政和执行官的选举。政党制度由此保证了政治功能与行政功能之间的协调,而这种协调是政府成功地开展工作所必须的。不过,我们在认识到政治必须对行政实施控制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这种控制有一定的限度,应该使这种控制扩展到国家意志的表达与执行之间产生非常需要的协调为止。如果控制扩展超出了一定限度的话,它就会立刻失去其存在的理由。只有如此,真正的民治政府和有效的行政管理才能实现。

(二)行政的适度集权化是政治与行政实现协调的必要途径。

协调不仅取决于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问题,而且还取决于行政权利是必要集中问题。国家的分权,特别是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容易造成行政力量统一性的破坏,从而使国家意志表达是执行出现问题。要控制出现这种问题,只有通过行政权的集中这个唯一的途径。因为只有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被集权化了,才能达到政治与行政功能之间的必要协调。

六、讨论题:

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你对关于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论述的看法。

行政环境是指围绕着行政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管理,行政行为以及行政效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怀特指出,现代国家政府行政的任务,深受这一时代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影响。他认为,环境首先影响着国家的行政制度及组织。其次,国家经济上的发展变化也直接影响着国家行政职能,任务范围的变化发展。对此,怀特指出:“后工业革命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国家行政管理的新概念,放任主义观念已被抛弃。”因此现代国家的工作,正向各方面发展之中,同时因国家新政纲的各个方面均反映未行政工作的增加,于是行政范围亦正向各方面发展。

我国当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在传统计划集权体制下,我国占主流的行政总体价值观是管制型行政价值观,即认为政府的基本价值就在于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管制。相应地,行政系统的存在价值主要在于按少数精英领导的个人理想及经验思维所构建起来的蓝图去改造社会、自然和人本身。

这种类型的行政体系往往需要靠行政强制与命令来加以维持;行政管制成为系统的核心功能与主要特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启动,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目标的逐渐确立,服务导向型行政文化已经开始萌芽、成长。这种价值观要求行政组织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改善人民经济文化生活为基本功能与价值取向。它的兴起,将对在管制型行政文化观念下建立起来的现行行政体制产生巨大冲击,要求行政系统在功能、结构、运行程序与规则等各个方面做出相适应的变革。

四、简答题

西蒙如何看待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别? P129 西蒙认为从决策与执行的观点来区分政治与行政并不妥当,因为行政也必须作决策。

西蒙是从价值与事实的区分以及决策理论的观点来看待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别的。关于判断价值问题与事实问题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不同的,即前者是基于人的主观价值,而后者则是基于客观的、实证的真实性。基于这种观点,西蒙提出了下列区分政策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原则:

1、一个决策问题是应该交给立法机关还是应该交给行政机关,这取决于其中所含的事实问题和价值(伦理)问题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关于事实问题的纷争程度。

2、行政机关的价值判断必须反映社会价值,当价值判断有争议时,则行政机关对这种价值判断必须向立法机关负完全责任,也就是说,立法机关对这种价值判断保留控制权。

以上区分原则并非将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分等同于价值与事实的区分,但是它与价值-事实的区分有着密切关系。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都包括价值与事实这两种因素,但是,就政策问题而言,价值因素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衡量决策正确与否的标准主要取决于立法人员的主观价值;而对于行政问题来说,事实因素则在其中占居着重要地位,所涉及的价值问题主要是反映社会价值,所以衡量其决策正确与否的标准主要在于客观、实证的真实性。

西蒙的这种政策(政治)与行政区分说,其目的并不在于作为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职权的区分准则,而是在于区分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性质,从而确定行政学或行政行为的研究对象。

巴纳德组织理论的依据是什么? P122 是以系统观念为依据的,他把组织视为一种由相互关联的人员组成的“开放系统”,认为组织是一个由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交流这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组织和组织中的所有成员都是寻求取得平衡,即达到稳定状态的系统,它们调整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力量以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简述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及其基本原则。内容:P151 原则:P152 其一,林德布洛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传统的全面理性决策模式进行了批判:

(1)决策者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的问题,而他们必须对自己的所谓问题加以明确并予以说明。这样,关于“问题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存在有各种争论的余地。但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目前还没有任何可以通过分析来解决这一争论的方法。

(2)决策分析并不是万能的,对一项复杂决策来说,分析永远没有穷尽,有时或许还会造成错误;而且在现实决策中,也不可能漫无止境地分析下去。

(3)决策受到价值观影响。

其二,林德布洛姆明确了渐进决策含义与基本原则:

所谓渐进决策,就是指决策者在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在林德布洛姆看来,渐进决策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按部就班原则

(2)积小变为大变原则

(3)稳中求变原则

其三,林德布洛姆进一步分析了推行渐进决策的原因:

在他看来,政策分析之所以不能进行理性化的周密分析,而要采用渐进分析,是因为决策与政策的制定必然要受到政治、技术和现行计划的制约,它们决定着决策必然成为渐进过程,他分别从上述这三个方面对推行渐进决策的原因作了分析。

首先,决策的渐进性是由政治的一致性所决定的。

其次,决策的渐进性也是由技术上的困难造成的。

最后,决策的渐进性是由现行计划的连续性所决定的。

麦格雷戈的Y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P160---P161(1)为了经济上的目的,管理部门应该负责把生产企业的要素---资金,材料,设备,人员---组织起来。

(2)人们并“不是”生来就对组织上的需要采取消极或抵制态度,他们之所以会如此,是由于他们在组织中的经历和遭遇所造成的。

(3)人们并不是天生就厌恶工作。应用体力和脑力来从事工作,对于人们来说,正如游乐和休息一样,是自然的。当依赖于可控制的条件时,工作可成为满意的源泉(自愿从事工作),也可以成为惩罚的源泉(尽可能避免工作)。

(4)外来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并不是促进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方法。人们对自己所参与制定的目标,能够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

(5)对目标的参与是同获得成就的报酬直接相关的。这些报酬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它们能够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6)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人不仅能够学会接受责任,而且能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逃避责任、缺乏进取、强调安全感一般来说是经验的结果,而不是人的天性。

(7)在解决组织问题方面,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具有发挥相当高的想象力、独创性和创造力的能力。

(8)在现代工业社会的条件下,一般人的智慧潜能只是部分地得到了利用和发挥。

(9)动力、发展的潜力、承担责任的能力、指挥自己的行为使其朝向组织目标的意愿,所有这些都存在于人们当中,管理部门不应该不理会它们,使人们有可能为他们自己而认识和发挥这些人的特性,是管理部门的职责。

(10)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安排好组织条件和工作方法,使人们的智慧潜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和自己具体的个人目标而努力。这个过程主要是一个创造机会、挖掘潜力、排除障碍、鼓励发展和帮助引导的过程。

五、论述题

古利克对政府和行政问题的探讨有哪些基本内容?(P87---P88)古利克对政府和行政问题的探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当私人行为证明不符合公共利益时政府应通过行动在社会中扮演一种积极角色。应尽可能建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因为计划是所有公共事业的一个基本要素。

(2)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都应提出政策建议和执行政策,与此同时,立法部门则只应承担批准行政建议或否决行政建议的职责。

(3)在行政部门内,行政首长应通过更为有力的层级控制、改进参谋机构的支持、合并行政科室以及减少州级政府和地方政府民选官员的人数来其增强实力。

(4)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应就其各自所应承担的职责建立和发展合作关系。尤其是,联邦政府应承认州和地方的问题具有全国性,因此联邦政府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应扮演一种领导角色。

(5)行政官员必然要涉及到政治和政策问题,而且行政理论应重新加以阐述以便在各项行政职能中充分利用职业专长。

(6)应运用科学方法来发现能够用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效益的一般性行政原则。

(7)组织的最高领导人应在组织内部通过权威机构和建立与发展统一目标来对其行政分支组织进行内部整合。

总之,古利克的行政改革方法意味着政府要承担新的职能,所承担的工作要更有效率,在行政机构内部以及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行政分支机构而言要集中,而且专家的管理要接受民选行政首长的直接控制,要服从立法机关的否决权并且要接受公众监督。要求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讨论题

沃尔多如何论述官僚制与民主之间的关系?联系我国实际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沃尔多说,由于政府与行政一直都密切相连,所以行政与官僚制也是密切相连的。在他看来,我们时代的中心问题正是官僚制与民主之间的潜在冲突。

在使用“官僚制”这个术语时,沃尔多很小心地将他对这个术语的用法与这个术语的通俗用法和韦伯的理想类型区别开,按照韦伯的理想类型,官僚制与理性是一致的。而沃尔多却是在一种描述-分析意义上使用“官僚制”这个术语,在他看来,“官僚制”仅仅意味着大规模的、正式的、复杂的、任务专门化的以及目标取向的组织。

在他看来,官僚制组织并非与民主概念完全不相容,官僚制组织可以为民主价值观提供重要支持,例如,建立在能力和专长之上的普遍性标准和机会。当然,它们二者也有一些相抵触的特点,例如,官僚制强调的是等级规则,而民主强调的是平等;官僚制依靠的是纪律和监督,而民主强调的是自由原则。

沃尔多把官僚制与民主之间的冲突视为一种窘境。一方面,权力被视为一种应该分散的危险物;另一方面,人们承认权力如果引导得当则能够达到好的目的。从公共行政方面说,这就意味着官僚权力被视为一种不道德的潜在力量而且应该鼓励分权;同时,人们认为民主只有在权力集中得既能够发挥作用又负有应负的责任时才有存在的可能。

沃尔多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民主与官僚制之间寻求一种溶合,即承认不仅民主是合乎需要的而且官僚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他看来,我们应该承认我们具有一种行政文化而且我们应该利用这种文化来获得尽可能多的人生利益。我们还必须关心人类平等和参与的价值观。即使大量的权威、等级乃至压制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官僚游戏也应该玩得让每一个人都知道基本规则并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的技能和爱好来玩。此外,我们还应该作好周密的计划以便保护自由和自生的领域。简言之,沃尔多是要让我们去改革这个世界而不是试图逃避或消灭这个世界,他希望我们在适应权威与反叛之间寻求一种合理的平衡。作业3

四、简答题

新公共行政学怎样对传统行政学所谓“效率至上”原则进行反思和批判? P204---P205(自己组织吧。)

它对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的反思和批评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的。

从理论方面看,新公共行政学主张公共行政不仅仅是执行政策的工具,而且还是对广大民众生活各个方面都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它担负着广泛的社会责任。鉴于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固有的缺陷,新公共行政学采取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的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超越传统行政学的所谓“理性模式 ”,它强调建立规范价值,关注人民需要,提高社会性效率,以改善人类生活,实现行政工作的最终目标。

从行政实践方面看,新公共行政学认为,首先,公共行政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类幸福。其次,传统行政学的效率观也促使一些行政学者以机械性效率为标准来评估公共服务绩效。它以产出作为决策的基础,即假定某一方案的选择要基于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然而事实上,这种所谓完全科学的假设根本站不住脚,而且它导致了总体上的无效率。最后,传统行政学理论过分迷信效率,造成了长远性缺乏效率并且已明显造成了更多问题。新公共行政学者认为,效率虽然在某种层次上有其积极作用,但在公共问题的解决上却一筹莫展,究其原因,这正是由于按照传统行政学理论设计的政治制度并未表达公共利益,而只是考虑机械性的量化概念,它未曾顾及到社会性的公平分配,其结果往往促使社会上有组织者、有权势者以及既得利益者受益最多,而造成越来越多且差距日益增大的不公平、不平等现象。

新公共行政学对当代公共行政的发展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P212 “新公共行政学”在理论研究和行政实践方面均对当代公共行政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理论研究来看,新公共行政学的贡献主要表现为:首先,超越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模式。新公共行政学借鉴和运用解释学方法和批判理论,强调民主行政下的有效沟通和意识形态的解放,着眼于对意义和价值的关注,俨然摆脱了传统“理性模式”的束缚;第二,迈开了行政学独立发展的步伐。1950~1970年,行政学已经沦为政治学和管理学的附庸,新公共行政学兴起之后,便不再局限于对制度和技术的研究定向,它并且试图从政治学和管理学中独立出来,许多专门行政研究机构和学会的建立便是公共行政独立发展的典型例证;第三,扩大了公共行政的领域范围。新公共行政学认真细致研究和界定了“公共”的意义和范围,它着眼于建立公共哲学,倡导民主行政,不仅扩大了行政学的研究范围,而且也扩大了公共行政实际工作者的权力与责任;第四,完善了行政组织理论的内容。传统行政学理论的研究范围过于狭窄而且比较空洞,而新公共行政学者重新界定了行政组织的目的和意义,给行政组织理论赋予了一种规范性基础并且提出了理论建构的方向。第五,深化了行政教育的内容。过去按照传统行政学理论培养的行政人员大多为“效率机器人”,而新公共行政学者则强调应当培养一种德才兼备、高瞻远瞩、积极主动的行政通才。

从行政实践来看,新公共行政学基于社会公平原则所提出的诸如减少层级节制、分权、参与、民主行政、对社会民众的需求作出积极回应以及面对面沟通等观念和主张,从公共服务的平等分配、公务员权利的解放、利益与价值代表的多元化、参与观念的增强、内省伦理意识的建立以及人事行政的分权化等方面,均对当代美国政府及其行政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应注意哪些关键问题? P220 一般来说,运用这种方法应注意如下关键问题:(1)要严肃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把实施目标管理当作一项大事来抓;(2)目标要制定得比较明确,尽量用数量指标表示,并且要规定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时间;(3)应当将这种管理方法用于比较长期的组织任务;(4)落实到个人的目标必须符合实际情况,每个人的目标均不应超过其自身所具有的实际承受能力;(5)对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方式很重要,对能力较低和缺乏自信心的组织成员来说尤其重要;(6)应充分开发和利用人际交流技能,特别是上下级之间信息沟通的技能。简述奎德所说的政策分析的过程。P229---P231(五大点,每一点里指出奎德的观点 所谓政策分析的过程即是指政策分析工作的先后次序,它是由问题本身及其内容决定的,奎德认为,无论问题属于何种性质,政策分析过程都要包括五个基本阶段:

“总体概述”:即试图阐明目标,解释有关问题和限定问题范围。

“广泛探索”。在他看来,这个阶段的任务是搜集作为分析依据的材料,找出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以及寻找新的备选方案。

多方比较:根据可能产生的效果,即每个方案可能涉及的成本,效益及其他后果,依据 不同标准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并列出优劣顺序。

说明解释:依照实际和现实的考虑对各种模型所展示的结果加以说明。

测试检验:在奎德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决策者是否根据分析结果作出了正确决 策这一点是永远无法进行检验的,因为总会出现一些决策者所无力左右的情况,但是他仍然 认为根据一种或若干种模型显示的结果,尤其是在形势稳定时,我们确实可以进行一些检验 工作。

(4)论证了政策分析与政治因素的关系

在他看来,与政策分析密切相关的政治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政治可行性;谁是真 正的委托人。

五、论述题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 目标管理

又称为成果管理,它是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它强调:“凡是工作状况和成果直接地、严重的影响着公司的生存和繁荣发展的地方,目标管理是必要的,而且希望经理所能取得的成就必须来自企业目标的完成,他的成果必须用他对企业的成就有多大贡献来衡量”。

目标管理理论主要内容

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首先,他们必须一起确定企业的航标,即总目标,然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使目标流程分明。其次,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各级职能部门制定自己的目标。再次,为了实现各层目标必须权力下放,培养一线职员主人翁的意识,唤起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除此之外,绝对的自由必须有一个绳索——强调成果第一,否则总目标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实质内容。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如果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每个人的工作,则企业的规模越大,人员越多时,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只有每个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励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他还主张:在目标实施阶段,应充分信任下级人员,实行权力下放和民主协商,使下级人员进行自我控制,独立自主地完成各自的任务。成果评价和奖励也必须严格按照每个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实际成果大小来进行,以激励其工作热情,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目标管理的基本理论

(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管理学》指出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他包括五大功能,而目标管理包含于控制功能。

(2)强调“自我控制”。任何员工都喜欢被看作被“领导”而不是一台永不停止的机器,目标管理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3)经理权力下放。经理不是一位体育教练,而是一位实干家。经理权力下放,有利于为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舞台,而不是家长式的管理的氛围。现代文明时代任何人都主张推崇民主而拒绝独裁。

(4)效益优先。目标管理的目的就是体现效益。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

六、讨论题

布坎南所说的“政府失败”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他对这种“失败”的根源的分析及政策建议?

詹姆斯•布坎南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他的政府失败理论是其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核心主题。布坎南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或政府失败问题是现代西方社会面临的种种困难的根源.而政府失败表现为公共决策失误、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政府的扩张和政府的寻租活动。因而,救治“政府失败”的对策首先是限制国家权力的增长,如提高社会民主程度、在公共部门恢复自由竞争、改善官僚体制的运转效率及进行宪制改革;其次是减少福利国家的浪费,如进行财政立宪、税制选择、平衡预算、限制税收支出及调整货币政策。布坎南的政府失败理论对于我国政府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搞好经济体制转轨和政府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当前的政府改革中,特别有必要注重法律和制度建设。基于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灵的分析和政策建议,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转变观念,摒弃传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政府万能”的观念,正确认识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不能片面夸大,更不能一味的削弱。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政府干预的限度,确定政府干预的内容、范围和手段,发挥市场机制的主体性作用和政府干预的补充性作用。

其次,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市场化取向的政府管理改革。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经济职能已成为政府的首要职能,政府对经济中公共物品的垄断是导致滥用经济职能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在确定政府及其下属机构的经济职能时,应尽可能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的局面。

最后,要加强政府法治及监督制度建设,使政府行为法治化。公共选择理论强调历险改革,注重宪法,法律,规则的建设尤其是公共决策规则的改革。

四、简答题

法默尔是如何建立其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框架的? P261---P262 法默尔首先批判性地考察了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即现代公共行政语言形式的五种局限性:特殊主义,科学主义,技术主义,企业逻辑以及解释学。例如,他认为,就特殊主义而言,学者们经常透过公共部门行政的语境来看待行政,所以理论往往被这样一种缺乏远见的研究方法所妨碍,因为行政是一个多方面的概念,它既适用于公共部门也适用于私人部门。然后,他又基于后现代性的辩证法探讨了可以引导我们对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后现代重建的四个关注点。在他看来,通过这些探讨,公共行政的语言便可以扩展进而可以导致一种更富有生产性的理论主体。首先,在后现代,想象不再局限于艺术,它对于培育有能力的新理论将会有工具意义;第二,解构将被用来给一些构成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叙事去除外衣,尽管解构不可能提供正确解释,但是解构将继续扩大公共行政的语言;第三,去领地化要求去除给我们的认识所施加的种种假定格栅和准则,要求从其他思想流派中吸取思想;第四,变样是通过反行政的概念加以描述的,通过使用诸如开放性和多样性这样一些特征,法默尔向我们描述了行政管理者怎样才会善于开发和使用反行政的概念。霍哲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假定包括哪些方面? P276 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以顾客为中心:霍哲认为,顾客满意是任何组织都必须最优先考虑的项目,政府公共组织当然也不例外。具体到政府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而言,内部顾客即为政府雇员,外部顾客则为公民,无论是政府雇员还是公民,作为顾客,他们都是测评组织绩效的重要因素。(2)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所关注的焦点不是产出而是投入和过程,把焦点更多地放在过程和投入上最终将会导致有绩效的后果,进而实现绩效改进。

(3)最高管理层的承诺和领导:霍哲认为,如果全面质量管理不通过强有力的领导来加以实施,它就不会奏效,如同其他绩效改进战略一样,全面质量管理也需要来自最高管理层的长期承诺。而且,最高管理层还应在对组织文化的评估和变革中扮演关键性角色,以便全面质量管理创新举措能够得到各级雇员的充分支持。

(4)授权与协作:霍哲认为,任何绩效改进都不是单独一个雇员努力的结果,而且管理者的任何绩效改进举措的实施也必须得到其下属人员的忠诚和支持。尽管关于授权的定义很多,但作为一种让管理层将决策权赋予下级雇员的领导方法,授权将会增强雇员对工作的责任感。在他看来,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组织中现存管理问题的解决应该依靠雇员本身的团队合作,而不应过于依赖外部力量。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P316---P319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观点:(1)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3)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4)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5)责任并不简单;

(6)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7)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公共治理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 P324---P326 所谓公共治理理论,它是是伴随着西方福利国家出现的管理危机和市场与等级制的调解机制发生的危机以及公民社会的不断发育和众多社会组织集团的迅速成长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公共管理理论。它是对作为传统公共管理理论的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并且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之合理内核进行整合的结果,其核心观点是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等途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公共治理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这些公共管理主体不仅包括几乎长期垄断公共管理主体地位的政府部门,而且还包括诸如私营部门和第三部门等非政府部门的参与者。

(2)公共管理的责任边界具有相当的模糊性。传统上法律和制度规定由政府承担的公共管理责任呈现出交由非政府组织和个人来承担的趋势。

(3)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

(4)公共管理语境下的公共治理是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基于伙伴关系进行合作的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管理。

(5)公共治理语境下的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

五、论述题

霍桑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于消除政府公共部门的回应性障碍具有什么作用?(P277---P279)

回应性是民主社会的政府公共机构必须保持的一种重要价值。霍哲引用罗克(Rourke)的定义把回应性解释为“官僚的决策与社区或有权为公众说话的官员的偏好之间的相符程度。”这种回应性可以在“一种大量权力被授予下级行政部门的组织安排中”得以实现。可见,回应性显然与分权直接相关。分权通过使政府更加贴近人民而可以促进政策制定者更加关注公民的意愿。霍哲认为,由于全面质量管理也是一种分权的项目,所以它也可以有助于政府公共机构在一种骚动的环境中增强回应性。他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阐述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于消除政府公共部门的回应性障碍所具有的作用。

(1)回应性障碍之一:利益集团政治与被俘虏的官僚机构

霍哲认为,通常,公共代理机构倾向于听政党和有组织的利益集团的话,而不是倾向于聆听公众特地表达的“需求”。公民参与存在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绝大多数公民仍处于沉默状态,而且有组织的利益集团却在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在这种情境下,政策后果很可能是为有组织的利益集团而不是为了绝大多数公民而存在的。

(2)回应性障碍之二:官僚专长与信息歪曲

霍哲认为,这种回应性障碍可以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的垂直协作和授权方法加以消除,因为垂直协作使每个雇员都有可能顺利地共享重要信息并且可以便于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动”。在他看来,一个垂直小组不仅使最高管理层能够有机会从下级管理层那里获得重要信息,而且垂直小组同时还使下级雇员可以有权做出一些将会满足公民需要的决策。而且授权还可以提前排除信息歪曲的可能性。

(3)回应性障碍之三:专业化结构与狭隘的局部观念

尽管行政效率会随着专业化的增强而提高,但极端的职能专业化也会导致机构之间“狭隘的局部观念”。鉴于职能专业化与职能的分化直接相关,所以公共机构可能很难及时有效地对公民的各种需求做出回应,而且,狭隘的局部观念反倒会拖延为公民提供的公共服务。霍哲认为,全面质量管理中利用水平协作的方法可以消除这种回应性障碍,因为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要点之一就是消除部门间的障碍,通过利用水平小组,可以减少机构和部门间的冲突和紧张关系,在一个水平小组中,成员们能够建立相互的理解并且能够学会超越单位边界的合作。

(4)回应性障碍之四:归因错误与管理失败

霍哲认为,全面质量管理中承认雇员绩效的变动并消除数字定额的方法可以消除这种回应性障碍。在他看来,全面质量管理假定任何组织都可能既具有绩效表现好的工作人员也具有绩效表现差的工作人员。今天成为绩效表现好的人并非就意味着明天也是一个绩效表现好的人。同样,谁都不会知道一个在今天绩效表现差的人是否明天就会成为一个绩效出色的人。因此,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管理人员不会责备雇员的低绩效表现,相反,他们会努力从管理过程方面寻找原因。而且霍哲提醒人们注意,戴明的14点之一就是建议在这种情况下“消除数字定额和标准”,因为在数字定额和标准成为主要绩效指标的地方,劳方与管理方之间的关系很可能会处于敌对状态。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以顾客为中心,承认雇员绩效的某种变动并消除数字目标和定额将会有助于公共机构以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回应顾客的需求。

总之,霍哲认为,全面质量管理的顾客中心论假定了在一种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每个组织都应该是学习型组织,任何组织为了生存都就应该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政府公共组织当然也不例外,通过学习过程,政府公共组织可以在骚动的环境中有效回应顾客的需求。在他看来,当今的许多公共组织常常正是因为缺乏学习能力才无法识别和回应顾客的需求,而在这方面,全面质量管理哲学对于帮助一个公共组织有效回应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六、讨论题

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你对奥斯本与古德塞尔提出的不同的政府改革的原则的看法。

奥斯本的《改造政府》一书为行动蓝本的。在这本著作中,奥斯本先生提出可建立企业家政府,以企业家精神提高政府能力的理念。其核心是:政府不仅要维护社会正义与公平,而且要象企业家一样追求效率,企业家总把经济资源从生产和产出低的地方转移到高的比方,企业化政府也应当如此。然而,针对这十大原则,古德赛尔也同样提出了十条原则,许多学者都认为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首先,古德赛尔十条原则中的一些具体内容:“政府应该是灵活的,富有创造性的,但同时也应具备公共责任心”,“政府活动的社会效果固然重要,但也尊重需要那些为政府服务的雇员”,“在政府中,采取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不违背机会平等和公正监督的原则”“处理公共问题应是有创造性的,但不能让少数人中饱私囊” 从这些条文的阐述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并非是对“企业家政府理论”的一味否定,相反是建立在肯定和赞同的基础上的。只不过他看到了“企业家精神”在政府中也应当有所限度。在提高效率、创新和减少财政负担上等方面确实应当学习企业家。但学习并不意味着照单全收,也不是要不加区别。这并不能以牺牲公正、公平、责任心、破坏基本规范和法定程序为代价。利用企业家精神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政府与官员需要的是他们的某些精神,而不是成为真正的企业老板或企业。以这点看古德赛尔十原则是对奥斯本十原则的修正与规范,并对可能带来的不良副产品提出预警。他们的并不存在根本的分歧,只是侧重点不一样。

对于我国当前政治文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十六大报告上有这样一段话:“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效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同时,在民主决策和权利监督等方面,各种有效的机制和办法是一种政治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这是我们对待西方先进理论的指南。学习借鉴是可以并且必要的,但并不能不加区分,一味抄袭,而应立足国情,辨证地吸收,从对实践有利的方向上加以引导和发挥。在具体操作上,不只片面追求高速度,期望一劳永逸,也不能急噪,期望立竿见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循序渐进,使政治制度、政治意识、政治行为全面协调地同步前进,实现真正的政治行政可持续发展与科学。

第二篇:《西方行政学说》_形成性考核册_答案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1

什么是行政学?如何理解政治与行政的二分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结合)

要求:每一位学员都要联系实际准备提纲,行政学中一种影响很广的观点。政治和行政分离的理论是对19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体制改革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三)美国的分权理论与实践。1.美国在法律上把承担政治和行政的二种机构分开。

中到一个行政长官手中,使政党能够通过一次选举胜利而担负起全部责任。

其次,一个强大的全国性政党也有可能在某种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形成对民主和效率的破坏和威胁。有必要对政党的行为作出规范,将政党这个法外的东西吸收到法律以内,加以作业包括以下内容:

一、联系实际的例子

美国在法律上把承担政治和行政的二种机构分开。由政党来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但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应当限于针对狭义的执行性机构,以保证行政效率。执行性官员中的最高级官员从属于政治,保证政治对行政的控制,他们随政党进退,其余的行政官员是不受政治影响的常任文官,以保证行政的效率。

美国是将分权理论精神贯彻得最彻底的国家,将国家权力作了横向的划分,使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分立、相互牵制,而且还使中央和地方分权,从而大大降低了中央集权化的程度。

二、个人准备的提纲 什么是行政学(一)

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行政学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初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公共行政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蓬勃发展。行政管理在各种管理中起领导、主管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其中行政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发展。

(二)如何理解政治行政二分法

政治行政二分法是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提出的观点,认为政治与行政是所有政府具有的两种基本功能。政治与政策和国家意志的表达相关,存在于政府表达国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行政则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存在于政府执行国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由于政府体制的不同,这两种功能的区分程度及其关系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别。一般而言,政府的民主程度越低,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与表达功能之间的区别就越小。“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就成为

2.美国协调政治和行政的道路—法外调节。

3.美国对政府体制进行改革以加强民主与效率的协调。

三、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1、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美国实现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重要基础。

美国在法律上把承担政治和行政的二种机构分开。由政党来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但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应当限于针对狭义的执行性机构。执行性官员中的最高级官员从属于政治,保证政治对行政的控制,他们随政党进退,其余的行政官员是不受政治影响的常任文官,以保证行政的效率。

2、行政的适度集权化是美国实现政治与行政协调的必要途径。

美国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分立、相互牵制,而且还使中央和地方分权,从而大大降低了中央集权化的程度。产生了政治与行政失调的重大弊端,造成行政力量统一性的破坏。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加强立法来限制地方权力,但一旦地方自治权受到侵害,地方政府就会用消极的不执行权来对抗,因此只有通过行政权的集中来改变这一状况。

3、法外调节是美国实现政治与行政协调的独特道路。

美国宪法提供的法定政府体制没有使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和行政权的必要集中得以成长和发展的任何基础,但美国政府体制基本保持了稳定和协调,原因在于一种法定体制外的调节功能――政党。通过政党对立法机构成员和执行机构成员的挑选,恢复了被法定政府体制割断了的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某种有效控制;通过政党对中央行政官员和地方行政官员的挑选,恢复了被法定体制所阻止的国家行政系统的大一统性质。

4、政府体制改革是美国加强民主与效率协调的主攻方向。

首先要变革美国行政分权的体制,使政党能对整个政府负起全责。应该把所有行政权集

一定的管束,防止政党将自身变成目的。

最后,美国的两党制实际上常常使选民对政党四年的整个政策作出单一的评判,这往往导致许多问题不能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政府体制应该经常地使用公民投票的方法。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2

题目与形式:以“行为主义行政学”为主题,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小论文

事实与价值

在学术研究上,严格区分事实与价值因素是现代行为主义社会科学家在研究方法上的基本主张。事实合理是关于客观世界中可观察的事物及其运作方式的陈述,可以证明真假,即是否实际上存在或发生所陈述的情形。科学命题都是事实命题。价值命题是关于偏好的表达,是宣告某种特定情形是“应该如此”、是“更好的”,没有客观是非,不能以经验或推理证明其正确性。价值问题不能用科学方法进行处理。

可以用目的与手段的区别来解释价值与事实的区别。当一个人在几种可供选择的办法(手段)中选择其中一种办法时,一定要问目的是什么,哪种办法(手段)最能够到这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价值问题,而哪一种办法(手段)最能达到这个目的,则是事实问题。进一步来看,某一种手段可以用来达到某一目的,而这一目的又可以达到另一目的,这时前一个目的就是后一个目的的手段,依此类推就形成一个手段――目的链,构成了一个“目的层级体系”。所以手段与目的并无绝对意义,只有相对意义。在这种手段――目的链上,所谓价值是指最终目的,此目的不再为达到另一目的的手段。对这个最终上的的抉择是一个“价值

判断”,而关于达到这一目的的抉择均为“事实判断”。

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往往并不清楚,一种手段可以达到多种目的,层级越高,二者的关系

越不清楚。在用某一特定的手段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时,实际上会产生许多在此特定目的之外的结果,这种结果与价值有关,在考虑这种手段时不能不考虑这些目的之外的结果。比如3.综观古利克的整个行政学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它明显具有(一体化)和(实践性)的特征。

4.厄威克认为,管理过程由三个职能组成:约尔 F.怀特

2.古德诺把行政功能从内部作了划分,包括有(ABDEF)。P22

A.执行功能 B.司法功能 C.政治功能 用偷窃的手段获得金钱,在得到钱财的同时,还会带来犯罪、判刑等后果。这种后果可以视为这种行为的价值指标,由此与价值相关联。如经济财物只是一种消费财物可能性的指标。人的经济活动旨在获得财物,但财物的获得不等于直接得到价值,只有通过消费这些财物才能获得价值,财物具有消费的可能性,存在一种可以获得价值的状态,即价值指标。人们到底选择哪一种行动,取决于这种价值指标的高低。

西方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科学家在学术上所采取的价值中立态度即以事实与价值的区分为基础的,西蒙的主张也就是行为主义的主张。这种区分与他所提出的政治与行政的区分具有密切关系。西蒙从价值与事实的区分以及决策理论的观点来看待政治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别。他提出了区分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二个原则:第一,一个决策问题是应该交给立法机关还是应该交给行政机关,取决于其中所含的事实问题和价值问题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关于事实问题的纷争程度;第二,行政机关的价值判断必须反映社会价值,当价值判断有争议时,行政机关对这个价值判断必须向立法机关负完全责任,立法机关对这种价值判断保留控制权。

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都包括价值与事实这二种因素。就政策问题而言,价值因素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衡量决策是否正确的标准主要取决于立法人员的主观价值。而对于行政问题,事实因素则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涉及的价值问题主要是反映社会价值,所以衡量其决策是否正确的标准主要在于客观、实证的真实性。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3

一、填充题

1.“行政管理”是英文“Public Administration” 一词的汉译,传统上亦称(“公共行政”)或“公共行政管理”,最近一个时期,也有人将其译为(公共管理)。

2.威尔逊认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公共舆论)将起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

(计划),组织和(控制)。

5.巴纳德认为,组织成员对组织共同目标的理解可以分为(协作性理解)和(个人性理解)。P111

6.在学术研究上严格区分(事实)与(价值)因素是现代行为主义社会科学家在研究方法上的基本主张。P126

7.西蒙的(有限理解)决策模式和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都是从实证角度对理性决策模式作了分析和批评。

8.麦格雷戈的人事管理理论主要就表现为他基于对传统X理论合理内核的扬弃而提出的以注重发挥人的才干和热情、重视(人的行为)、尊重(人格)为特征的Y理论。

二、单选题

1、韦伯认为效率较好的组织类型是(B)A、基于超凡魅力权威而形成的组织 B、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

C、与传统权威相适应的组织 D、神秘化的组织

2、泰勒的科学理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书中(D)

A、《工场管理》 B、《效率的福音》 C、《科学管理》 D、《科学管理原理》

3.从组织理论上看,法约尔所讨论的主要是(D)。P60

A.组织行为问题 B.组织协调问题 C.组织管理问题 D.组织结构问题

4、被视为世界各国公认的第一本大学行政学教科书的是怀特所著的(A)

A、《行政学导论》 B、《近代公共行政的趋势》

C、《联邦主义者》 D、《外国公务员制度》 5.在沃尔多所处的年代,当代行政学的最后一个重要发展成果就是(C)。

A.社会系统学派 B.科学管理理论 C.新公共行政运动 D.渐进决策模式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人物中,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行政学说在初创过程中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ABCDEF)。P目录

A.威尔逊 B.韦伯 C.古德诺 D.泰勒 E.法

D.准司法功能 E.统计功能 F.半科学功能

3.古利克认为,可以将一个组织的单元任务分组归类的根据有(ACDF):

A.目标 B.作用 C.程序 D.服务对象 E.时间 F.地点

4.厄威克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时时记住自己扮演的角色所具有的功能有(ACDF)P106

A.代表他所服务的组织 B.具有相当的权威 C.制定组织战略并付诸行动

D.管理日常工作 E.监督各项工作实施 F.给下属解释所要进行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5.巴纳德概括的管理人员的职能为(ACE)。

A.建立和维持信息交流的体系B.独立地、创造性地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

C.促成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服务D.激励组织成员,从内心角度扩大接受范围 E.规定组织的目标F.出以公心,对组织负责

四、简答题

1、新公共行政学怎样对传统行政学所谓“效率至上”原则进行反思和批判?P204

答:它对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的反思和批评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的。

(1)从理论方面看,新公共行政学主张公共行政不仅是执行政策的工具,还是对广大民众生活各个方面都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担负着广泛的社会责任。

鉴于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固有的缺陷,新公共行政学采取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的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超越传统行政学的所谓“理性模式 ”,强调建立规范价值,关注人民需要,提高社会性效率,以改善人类生活,实现

行政工作的最终目标。

(2)从实践方面看,新公共行政学认为,首先,公共行政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类幸福,但传统行政学理论所强调的指挥统一、层级节制等原则虽然促进了效率,但面临发展困境。其次,传统行政学的效率观也促使一些行政学者以机械性效率为标准来评估公共服务绩效。它以产出作为决策的基础,即假定某一方案的选择要基于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但事实上,这

种所谓完全科学的假设根本站不住脚,并导致了总体上的无效率。最后,传统行政学理论过分迷信效率,造成了长远性缺乏效率并且已明显造成了更多问题,在公共问题的解决上一筹莫展。这正是由于按照传统行政学理论设计的政治制度并未表达公共利益,而只考虑机械性的量化概念,未曾顾及社会性的公平分配,其结果往往促使社会上有组织者、有权势者以及既得利益者受益最多,而造成越来越多且差距日益增大的不公平等现象。

2.简述奎德所说的政策分析的过程。P229 答:所谓政策分析的过程指政策分析工作的先后次序,它是由问题本身及其内容决定的。包括以下这五个基本阶段:

(1)总体概述。即阐明目标、解释有关问题和限定问题范围。

(2)广泛探索。收集作为分析依据的材料,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寻找新的备选方案。

(3)多方比较。根据不同标准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并列出优劣顺序。

(4)说明解释。依照实际和现实的考虑对各种模型所展示的结果加以说明。

(5)测试检验。根据一种或若干种模型显示的结果,进行一些检验工作。

3.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什么?。P237

答:公共选择理论是旨在将市场制度中的人类行为与政治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纳入同一分析的轨道,即经济人模式,从而修正传统经济学把政治制度置于经济分析之外的理论缺陷的一种新公共经济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人”:作为一个人,无论他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使个人的满足程度最大化为最基本动机,即假定人都具有“经济人”特点。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里格斯提出的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特点的看法。P196 答:里格斯重点分析了现代泰国、菲律宾的公共行政并据此提出了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三个基本特点:

(1)异质性

里格斯认为,“异质性”是指一个社会在同一时间里同时存在着不同的制度、行为和观点,表现出强烈反差。过渡社会的多元社区、多元经济形式以及多元价值使其公共行政具有明显的多元性,即异质性特点。从行政组织来看,一方面中央政府在航空、电子、通讯等部门设有专门的机构并配备有现代化的管理设施;另一方面,一些偏远地区却根本没有专门的行政机构,宗族、宗教、宗派团体支配着一切。从人事行政来看,过渡社会的异质性特点表现为一种奇特的“西化分子反精英现象”,并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公共行政的异质性。

(2)重叠性

过渡社会的行政异质性使行政受到各种冲突的行政因素影响,并造成公共行政的重叠性特点。在里格斯看来,公共行政的“重叠性”即行政机构的重叠现象,是指行政机构并不一定产生其应有的功能,行政行为往往受非行政标准所主宰。当一个行政机构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不能完成其行政任务时,不得不由另外一些非行政组织来完成它的任务。这种重叠性是过渡社会的公共行政特有的现象。在传统农业社会,所有功能都是由一个机构来执行,行政不会出现这种重叠性现象;在现代工业社会,由于社会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行政也不会出现这种重叠性现象;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社会,尽管有了相当程度的社会分工,但其社会分工尚未达到高度发展的程度;尽管专业化职能机构及相应制度已经建立,但其功能尚不能很好发挥。这种行政重叠性必然导致合法机构受控于非法机构以及派系林立,政出多门,互相扯皮,彼此排斥等行政行为多元化的恶果。

(3)形式主义

是指政府所制定的法令和政策不能付诸实施,形同虚设。任何一种行政制度都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形式主义,都可以找到政策、法令不能贯彻的事例,但只有像现代泰国和菲律宾这样的过渡社会,形式主义才达到了它的顶峰。过渡社会在变迁过程中,旧有的权力基础---神圣的君主权力已经逐渐消解,替代的人民主权的权力基础没有生成起来。这种权力基础的危机影响了统治和政府管理权力的社会合法性。这种合法性的缺乏不仅使社会经常反抗政府的非法之治,而且官僚结构内部也因为没有主权权力者的监督和潜在的制约,很容易发生非法的权力斗争。官僚间的政治比重越高,效率、理性等纯行政标准可能越低。与行政-政治化相关的一个现象是程序的仪式化,即过去所

推行的一切法规、官僚习惯都逐渐固定成为一种内在的价值。形式主义一旦与官僚权力相接触,就会产生许多矛盾和弊病以及种种社会不良之风。

2、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P215

答: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方面。

1、组织中目标的性质

组织中的目标可分为战略目标、策略目标以及方案和任务。其中,战略目标由组织中的高层管理人员制定;策略目标是次一级的目标,有复杂程度和层次高低的不同;方案和任务是指一般工作人员为其本身的工作制定的目标。

2、目标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

目标管理要取得成功,必须满足以下前提条件:(1)高层管理人员积极参与;

(2)下级人员的参与;(3)有充分的情报资料;(4)对实现目标的手段有控制权;(5)对为实现目标而勇于承担风险的组织成员予以激励和保护;(6)相信广大组织成员的责任心和创造性。

3、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

目标管理分为三个阶段,七个相互联结的步骤:

第一阶段,制定目标:

步骤一,向参加目标管理的人员提供有关的系统情报,使之了解各自的地位、职责和利益,消除其疑虑;

步骤二,制定战略目标; 步骤三,制定试探性策略目标; 步骤四,由各级管理人员对策略目标提建议、相互讨论并修改,集思广益,以增强每个人的参与感和实现计划的积极性。

步骤五,对各项目标和评价标准达成协议,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并将达成协议的目标和评价标准报送上一级。

第二阶段,即步骤六,在一般监督下为实现目标而进行过程管理。

第三个阶段,即步骤七,把实现的结果同原来制定的目标相比较,对成就予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对问题尽量实行由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自己总结,上级给以指导的方法,以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将其应用到下一个目标管理的周期中,不断提高目标管理工作的水平。

条行政学中国化的道路,要在行政学的语言、西方行政学说作业4

题目与形式:运用公共关系治理理论,以“行政学的发展”为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小论文。

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起,行政学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陆续得以恢复,并在接下来的20余年中得以快速发展。目前中国有超过100所大学有MPA的专业学位授予权,以每所大学平均15位教师计算,全国至少有1500名公共行政学学者。另一方面,与公共行政学相关的各种论文、教材与专著的产量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但在这些表面的繁荣背后,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危机和隐患。如何克服这些业已存在的危机和隐患,进而寻找中国公共行政学新的增长点,已经成为相关专业领域学者的一道难题。在本文中,笔者尝试以某些危机和隐患为切入点, 通过一定的经验分析,对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进行粗浅的论述。

中国的公共行政学属于“舶来品”,当前中国公共行政学赖以支撑整个学科体系的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 几乎完全来自于西方公共行政学成熟并且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系统。这是由客观历史原因造成的。在20 世纪80年代以前,行政学专业以及相关研究领域受到“极左”思潮、意识形态偏见以及文化大革命等多重因素干扰, 被明令取缔;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 才在中国各大院校中得以陆续恢复行政学专业,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

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起步晚,起点低,所以在早期研究中大批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引进西方成熟的行政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系统上,这在当时条件的制约下是可以理解的。中国行政学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和重建以来,经过20多年的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值得关注的是,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时至今日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公共行政学学者仍然将研究重点放在西方公共行政学的理论体系上,对公共行政学的中国化、本土化关注不够。整个中国行政学还处在引进、消化和吸收阶段,在思维逻辑和理论体系上还没有完全脱离西方行政学的束缚。

中国公共行政学界需要有意识地开辟出一

术语上中国化,营造属于中国的行政学语境和话语体系,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行政理念、行政思想、行政原则和行政目标等方面,从根本上加以中国化。要实现行政学中国化,首先要对西方公共行政学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加以客观辩证的理解。西方公共行政学扎根于其特殊的社会经济基础、政治制度、行政文化和政府体制之上,是对西方社会政府运行过程和政党政治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作为一种源于异质文化的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成果,一经传播到中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文化冲突现象;西方行政学如果想在中国行政文化中生根发芽,就必须适应中国行政文化的特点。其次,要积极关注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和变化。西方社会已经经历并不断经历着变革,行政学理论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和发展,在目前全世界国际化的趋势下,各国的各种思想、理论、方法也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借鉴,有些以前奉为经典的理论已经进化,有些理论已经过时,我们要对原有的理论体系进行梳理,要及时掌握西方行政理论的进步及发展方向,要积极吸取其精华内容为我所用。再次,要高度关注中国的行政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 理论是对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没有深厚的实践土壤是不可能结出繁茂的理论硕果的。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有着丰富的行政实践经验,行政管理实践源远流长,也有着丰富的行政管理理论,我们要善于开发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要

善于总结、善于运用。最后,要加强对当前社会现状的研究,不断总结和发展社会主义行政理论。要处理好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关系,相互依存、加强合作;要善于对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加以总结和利用,不断改进行政管理各项工作;要敢于尝试勇于担当,要敢于突破原有的旧条框,并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行政理论体系。

第三篇:【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范文模版]

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1答案

题目:什么是行政学?如何理解政治与行政的二分? 联系实际例子:

个人准备的提纲:

一、古德诺阐述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1、政治与行政的功能

从分析国家的主要功能出发,古德诺指出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的行为,既存在于对表达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也存在于对执行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所有的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无论政府体制之间的差异如何。在所有的国家中也都存在着分立的机关,每个分立的机关都用它们的大部分时间行使着两种功能中的一种。这两种功能就是:政治与行政。

古德诺认为,政治的功能主要于对国家意志的表达有关,它不仅涉及到决定谁最根本地,谁其次地和谁代理地表达国家意志等国家主权和政府体制问题,还与决定采取何种方式表达国家意志有关;其次又与国家意志的执行有关。因此政治的功能包括制宪、立法、政府官员选举,以及对国家意志执行功能的控制。

执行国家意志的功能古德诺称之为行政。在他看来,行政既是司法的,又是政府的。由于立法机关不可能把所有的国家意志都表达得非常清楚而不会产生争议,而这种必然会产生的争议又必须在执行之前得到解决。因此,为了方便起见,国家意志的解释权通常被委托给某种多少独立于立法的机关,这种机关通常被称作司法机构,而司法机构的这种非立法活动通常就叫做司法行政。古德诺把司法方面以外的行政功能叫做政府行政,并将政府行政功能细分为三种:一种是行政的准司法功能,这种功能存在于司法与政府行政之间的分界线上,其职能与司法行政功能相似;第二种功能是执行功能,其职能就是执行已表达出来的国家意志,即法律;第三种功能是统计和半科学的功能,其职能主要是从事行政技术性工作。古德诺还进一步将行政执行功能区分为

高层行政执行功能和具体的行政执行功能两种。而进行这种区分是为了说明政治与行政分开的可操作性。古德诺认为,政治应该对高层行政功能有较多控制,而对具体行政则应少控制,以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政治与行政的协调

古德诺在阐释了这两种功能并在两者之间做出区分的同时,进一步对政治——行政二分法加以论述。他认为政治与行政的分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分离不是脱离,不可想象脱离政治的行政,也不可想像没有行政过程的政治。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政治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蒙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原则及其推论的基础上的,“这一理论原则要求存在分离的政府机构,每个机构只限于行使一种被分开了的政府机构。然而分权原则的极端形式不能作为任何具体政治组织的基础。因为政治功能的行使可能不只委托给政府中的某一个或某一套机构,而任何一个机构或一套机构也可能不只限于行使这一种功能。因此,实际政治的需要要求国家意志的表达与执行之间协调一致。”在建立与政治相分离的行政系统的时候,必须强调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协调。为了求得这种协调,“就必须或者牺牲掉国家意志的表达机构的独立性,或者牺牲掉国家意志执行机构的独立性”。而“民治的政府要求执行机构必须服从表达机构,因为后者理所当然地比执行机构更能够代表人民”。因此,表达国家意志的机关必须对执行这种国家意志的机关进行某种控制。也就是说,政治必须对行政有一定控制。“因为没有这种控制,有条理有进取的政府是不可能存在的,但这种控制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控制扩展得超出了这一限制”。“如果控制扩展得超出了这一限制,它就会立刻失去其存在的理由”。这种过度控制不仅会妨碍有效的行政执行功能,而且还会损害建立这一控制的目的,使国家意志形式上的真正内容相违背,阻碍人民自发地表达自己的意志。由此,古德诺得出结论,必须找出这种必不可少的控制的恰当限度以实现二者间的协调。

古德诺认为政治与行政取得协调的基础是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这种适度控制可以通过“机构”和“官员”两方面来实现。就机构而言,政治与行政的控制应当仅限于狭义的执行性机构,其他诸如司法、准司法、统计和半科学性质的政府机构都应当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受政治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官员这一层次来讲,执行性官员(只须最高级官员)从属于政治,保证政治对行政的控制,他们随政党共进退,其余的行政官员应是不受政治影响的常任文官,以保证行政的高效。

与此同时,古德诺还指出,行政组织与政党的关系也要保持适度的平衡,因为在政党力量强大而行政体制软弱的情况下,政治对行政过度控制,行政组织会被利用来实现政党的目的而妨碍国家意志的自由准确的表达。反之,又会有利用行政组织对选举的控制权来影响国家意志自由表达的危险。因此,只有保证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才有可能实现民治政府和高效行政。

二、对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评价 毫无疑问,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系统论述应归功于古德诺。他不仅在威尔逊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阐释,而且对政治与行政的协调以及如何实现这种协调提出了(针对美国的现状)可操作性的措施和简介。“值得注意的是,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观念也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政治与行政是政府的两种相互独立、相互平衡的活动。”这种错觉就是我们开始所看到的那种说法。同时“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中提出的相当多的一部分思想都是现代西方国家行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此观之,古德诺的二分法中渗透了西方社会传统和工业时代(当时)的价值诉求——民主与效率。而这一双重价值至今仍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追求。综观行政发展的历史研究及主流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及实践方案的设计都是在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前提下进行的。这种二分法不但是针对当时美国流行的政党分赃而提出的一种对策,而且是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引起的国家政治体制变动的一种回应。实践证明他确实较好地缓和了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中产生的民主与效率冲突的矛盾。二分法以民主选举、政党政治来保证和体现民主;而以政治中立、具有专业技术、职业生涯的文官保障效率。民主和效率便天然地统一了起来。而后期新公共行政在对二分法批判的基础上,倡导的以社会公平为价值取向,效率次之的观点,在本质上并不与古德诺论述的二分法理论相矛盾。只不过,新公共行政学派根据当时现实的需要,对古德诺提出的民治政府和效率行政(无等级次序之分)的双重价值作了一个位置的编排。在上个世纪八〇年代又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价值体系中也作了类似的变动。其实古德诺的二分法犹如韦伯的科层制(或称官僚制),它是一种“理想类别”,是一种理论对实践衡量的标杆(价值尺度),而现代社会发展仍然摆脱不了这把尺子。

正确理解和评价政治与行政二分这一观点,既有助于我国行政学理论的健康发展,又有助于我国在政府管理实践中合理地处理政治与行政的关系。

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从西方行政学的鼻祖威尔逊在其论文《行政学之研究》中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后,古德诺对其进一步阐述与发展,接着众多学者对其进行反思与批评,比如,“尽管西蒙猛烈地抨击传统行政学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所谓的行政原则,并提出一种以决策为中心的行政理论,但他最终并未摆脱传统行政学框架的束缚。”

一、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提出与发展

行政与政治二分法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威尔逊和古德诺,威尔逊在《行政学之研究》一文对行政与政治的差别加以了阐述,他认为:“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分,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就是政府工作中最显眼的部分,并且具有与政府本身同样悠久的经历。……行政管理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是政治问题,虽然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确定的,但政治却无须找麻烦地去直接指挥行政管理机构。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政策如果没有行政管理的帮助就将一事无成‟,但行政管理并不因此就是政治。”古德诺第一次从政府功能区分的角度明确提出政治与行政是政府的两种不同功能。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指出“在所有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这两种功能分别就是:政治与行政。”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提出的基础上,韦伯从组织体制的角度提出了官僚制理论,继而出现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合理性。

二、政治与行政的关系是密不可分,行政过程充满政治因素 古德洛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这样论述:“所谓政治,是国家意志是表现,也是民意的表现和政策的决定。它是由议会掌握的制订法律和政策以表达表达国家意志的权力。所谓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也是民意的执行和政策的执行。”这就是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论点。这样,古德诺就否定了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三分法,而代之以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三、正确看待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关系的若干思考

(一)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重要基础。

政治与行政取得协调的基础是政治必须对行政取得某种形式的控制。这种控制可以通过法定的制度来达到,比如,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的体制。在英国,人民通过对议会的控制达到他们对国家意志表达的控制后,他们就立刻着手使议会对被委以国家意志执行的政府机构有一种控制权。或者这种控制可以通过法外途径来实现,比如美国的政党控制行政的机制。美国是政党,正像他们热衷于按照必须以表达国家意志为准则,选举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团体那样去进行行政和执行官的选举。政党制度由此保证了政治功能与行政功能之间的协调,而这种协调是政府成功地开展工作所必须的。不过,我们在认识到政治必须对行政实施控制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这种控制有一定的限度,应该使这种控制扩展到国家意志的表达与执行之间产生非常需要的协调为止。如果控制扩展超出了一定限度的话,它就会立刻失去其存在的理由。只有如此,真正的民治政府和有效的行政管理才能实现。

(二)行政的适度集权化是政治与行政实现协调的必要途径。

协调不仅取决于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问题,而且还取决于行政权利是必要集中问题。国家的分权,特别是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容易造成行政力量统一性的破坏,从而使国家意志表达是执行出现问题。要控制出现这种问题,只有通过行政权的集中这个唯一的途径。因为只有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被集权化了,才能达到政治与行政功能之间的必要协调。

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2答案

以“行为主义行政学”为主题,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小论文。

论传统的行政学研究方法

传统的行政原则并非科学的原则,而是行政谚语:西方行政学界在20世纪2、30年代普遍认为行政学是一门科学,从科学研究中可以引出一些行政原则,而且行政学家们曾提出一些至今仍为许多行政学者所提到的行政原则。西蒙认为,传统行政学家所提出的每一条行政原则都可以找到另一条看来同样合理的原则,虽然这两条原则导致相反的意见,但是在理论上我们却不能指出哪一条原则是正确的,因此,这些原则若同一般的谚语,虽然他们相互矛盾,但是它们彼此却可以并行不悖,所以这些“行政原则”并非真正的科学原则,他们只能被称之为“行政谚语”。

西蒙专门以人们常常谈到的“专业分工”、“统一指挥”、“控制幅度”和“根据目标、程序、服务对象、地点划分组织”等四项原则作了具体阐释。

分工原则:分工只是群体工作的本质,组织不论效率如何均需分工,因为两个人不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做同一项工作,分工只不过是不同的人在同一时间做不同的工作而已,所以分工并不是有效行政的条件;与此同时,专业分工原则与统一指挥原则也是相冲突的。根据前一条原则,学校的会计部门便应该听从其专业上级的指挥,而按照后一条原则,它则应该听从校长的指挥。在他看来,真正的统一指挥在任何行政组织中事实上都从不存在;

控制幅度原则:该原则显然与另一条人们常提到的组织层次应该力求减少的原则相冲突,缩小控制幅度势必会增加组织层次,同时提出控制幅度数为5、6或任何数字都是缺乏一定理由的;

部分划分:按照目标、程序,服务对象、地点划分组织的原则本身就是相互冲突的而且也没有明确的分辨标准,根据目标划分组织就必须牺牲按照过程、服务对象、地点划分组织的好处。

例如,某市政府的主要机构如民政局、教育局、建设局等是按照工作目标所划分的组织,各局都需要各种相同的总务、会计、统计、普通行政人员等,服务对象都是该市区的全体市民,当然也就失去了根据程序(即按照专业技术)、服务对象或地点划分组织的优点。再从另一个观点来看,该市的这种依据工作目标而划分的组织同时也都可以被视为是按照程序划分的组织,因为建设、教育等也可以说是达到市政府为市民服务这一总目标的各种方法,而从整个国家来看,这些组织也是地域组织,教育局主管该市的地区教育,建设局主管该市的地区建设,因此,一个组织到底属于上述四种组织中的哪一种,这取决于从哪一种观点来看,仅就组织本身则很难说它们绝对属于其中的哪一种组织。

传统的行政学研究方法既然只能得到谚语,而不能得出行政原则,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就必需寻求新的途径,即只有提出新的研究方法才能建立真正的行政原则,这便是西蒙将传统的行政原则称之为行政谚语的真实含义所在。

西方社会科学界行为主义运动的基本精神就是对传统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传统研究方法及其所得结果的不满。西蒙从行政学的立场对传统行政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所得结果的不满,也就是整个行为主义运动不满的一部分。

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3答案

简答题:

1、新公共行政学怎样对传统行政学所谓“效率至上”原则进行反思和批判?

2、简述奎德所说的政策分析的过程。

论述题

2、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

答:目标管理又称为成果管理,它是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它强调:“凡是工作状况和成果直接地、严重的影响着公司的生存和繁荣发展的地方,目标管理是必要的,而且希望经理所能取得的成就必须来自企业目标的完成,他的成果必须用他对企业的成就有多大贡献来衡量”。目标管理理论主要内容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首先,他们必须一起确定企业的航标,即总目标,然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使目标流程分明。其次,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各级职能部门制定自己的目标。再次,为了实现各层目标必须权力下放,培养一线职员主人翁的意识,唤起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除此之外,绝对的自由必须有一个绳索——强调成果第一,否则总目标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实质内容。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如果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每个人的工作,则企业的规模越大,人员越多时,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只有每个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励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他还主张:在目标实施阶段,应充分信任下级人员,实行权力下放和民主协商,使下级人员进行自我控制,独立自主地完成各自的任务。成果评价和奖励也必须严格按照每个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实际成果大小来进行,以激励其工作热情,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目标管理的基本理论

(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管理学》指出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他包括五大功能,而目标管理包含于控制功能。

(2)强调“自我控制”。任何员工都喜欢被看作被“领导”而不是一台永不停止的机器,目标管理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3)经理权力下放。经理不是一位体育教练,而是一位实干家。经理权力下放,有利于为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舞台,而不是家长式的管理的氛围。现代文明时代任何人都主张推崇民主而拒绝独裁。

(4)效益优先。目标管理的目的就是体现效益。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

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4答案

运用公共治理理论,以“行政学的发展”为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小论文。

公共治理理论哲学基础及行政学的发展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哲学界、政治学界、行政学界、法学界和社会学界都开始使用治理(Governance),这一概念以取代统治(Government)来描述政治体制的延续与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持。追溯这一概念表达转变的源起与发展势必要涉及行政学的产生与西方公共治理理论哲学基础的演进。

一、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源自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基于人类认识的积淀,社会治理理论的最初发轫是行政学与政治学的分离,学术界一般把威尔逊于1887年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一文作为这一分离的象征。

威尔逊认为行政与政治不同,“行政管理的领域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它与政治的领域的那种混乱和冲突相距甚远。„„行政管理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政管理问题并不是政治问题。”同时他又提出:“执行宪法比制定宪法还要困难”,因此,“应建立一门行政科学力求使政府不走弯路,避免杂乱无章、不成体统的现象,加强并纯洁政府机构。”威尔逊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并提出建立一门行政科学正是为了克服政府的低效运行与腐败,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古德诺在威尔逊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行政学的哲学基础展开了论述,他在1900年出版的《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提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而行政是这种意志的执行。“在所有的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在所有的国家中也都存在着分立的机关,美国分立的机关都用他们的大部分时间行使着两种功能中的一种。这两种功能分别是:政治与行政。”

古德诺还认为行政不应受到政治权宜措施及政党因素的影响。这是其后罗纳德·怀特、马克斯·韦伯、H·西蒙等具体探索行政规律的基础。如果说威尔逊等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为行政科学确立了哲学基础的话,那么公共行政科学化、技术化的道路则是由马克斯·韦伯开拓出来的。正是其从对科层制(官僚制)问题的研究中抽象出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原则,并对公共行政的体系进行了明确的形式合理性设计,现代行政科学范式才得以真正建立。在马克斯·韦伯的理论信念中,对于政治来说,行政作为政治的工具,它的唯一追求就是效率。合理性的现代官僚制正是适应行政发展的效率需要而形成的基于明确的技术化、理性化和非人格化的权威型层级管理体制。

在马克斯·韦伯及其追随者的理论视野中,官僚政治追求最大效率、最优化、合理化,而这恰恰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精神。合理化的发展必将导致行政管理的加强和社会体制的科层化。因而,熊彼特预言,未来将由于领取薪金的职员的增加而出现的“官僚政治”会取代资本主义文明。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国家是维持合法性暴力的、垄断的强制性机构,即国家的职能在于通过强制性政治统治提供社会秩序。官僚制正是实现国家功能的工具,正是由技术官僚所构成的官僚体系和官僚制,成了运用统治权的组织和形成统治的强制性机构。他们反对把国家政治职能社会化从而使国家变得软弱无力的倾向,主张建立一个强大的“完美国家”。

二、西方社会在20世纪20年代末遭遇了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1929-1933)。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出现了罗斯福“新政”,其实质是政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调整社会治理中一些原有的制度安排,其表现是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广大劳动者权益(包括政府规定劳动者最低工资、保护一定限额的银行存款、强化工会的作用、工会代表劳动者与资方谈判劳动合同、政府通过加税和赤字为劳动者提供一定福利与社会保障等)。

20世纪50、60年代,由意识形态支撑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合理性急剧丧失,西方社会政权急需寻找现实合法性。“合法性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统治秩序的稳定性也依赖于自身(至少)在事实上的被承认。”也就是说,现实合法性的确立只能依赖建立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倾听并满足公众期待的统治。

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西方政治学家如亨廷顿、行政学者如Waldo等对威尔逊以来建构起来的基于政治行政二分原则的社会治理模式和理论提出了批评,特别是对政府的价值中立表示怀疑,对政府的效率目标的合法性不予认同。1972年Waldo同其学生等33位行政学者提出的《黑堡宣言》被认为是新公共行政学派形成的重要标志。该学派强调行政科学研究应注重自身的哲学基础,应具有价值观。新公共行政学派还认为,政府在为社会提供秩序的过程中除了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通过提供制度安排)和具有效率(通过完善官僚体制)之外,同时还应解决制度正义(主要体现在社会制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与社会平等(主要体现在关注弱势群体,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新公共行政学派的理论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应用于实践,著名的如英国工党70年代执政以后实行的国有化改革,欧洲社会民主党的福利国家改革以及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系列社会改良。客观地说,这些社会改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治合法性危机,但由于这些政权在现实的执政环境(Policy Context)中不可能真正实现制度正义与社会平等,同时由于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影响,这些社会改良在现实的政治运行中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国有化企业效率降低、公共行政中人浮于事、社会创新动力不足,形成了效率缺失。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撒切尔主义和里根革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公共治理模式发生了重新转向注重政府效率和加强经济运行的竞争性的方向,在行政科学研究上的反映就是新公共管理学派的诞生。新公共管理学派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公共选择理论、代理人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供给学派、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等保守主义经济学或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强调市场导向作用。不断开拓政府运作的效率模式,主张政府机关要效法企业界,追求效率,形成了诸如民营化理论、BOT模式、政府再造、社区主义和第三部门(NPO)等技术操作层面的理论。

然而,无论是新公共行政学派及其实践抑或是新公共管理学派及其实践并未能真正解决效率与公平问题,西方社会公共治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表现为以吉登斯(布莱尔New Labor Party的导师)为代表的“第三条道路”,吉登斯试图调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并企图二者兼顾。从布莱尔新工党政府的执政效果来看,新公共治理理论在英国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

三、西方公共治理理论的演进是建立在对其公共治理实践的总结与其对自身社会治理环境的恰当把握基础上的。西方公共治理理论的演进及其哲学基础嬗变的过程,可以给我们的政治发展路径选择提供以下启示: 政治与行政的分离是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赶超型的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保持政权的权威与对社会资源的有效调控能力是社会顺利转型的关键。我国政治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转型过程,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坚持渐进式改革,即总体格局不变,保持权力权威的相对统一,逐步进行结构功能调整,主要包括党政基本分开、精简执政机构和人员、积极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加强对权力的内部监督、重点加强政府的公共治理能力,为政治发展的下一步即政治体制转型做准备。

法治社会的建立必须以公民意识为支撑。从法治规范的对象而言,现代法治理念的提出源起于对国家政治生活的依法治理,进而发展为对市民社会依法治理的技术化和工具化。在我国政治发展过程中,严格意义上强调法治是近代才开始出现的。在这段历史中我们谈及法治,在为国家转型搭构制度性框架时,总要面对国家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紧张与冲突,比如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目标权衡、社会阶层利益的分化与冲突等,这一切导致我们在强调法治时,往往更注重规制对社会治理的工具性价值,却忽视了其实质含义与运作要求。在我们日常语境中,法治更多地意味着对社会的管治要依法行事,即对社会的依法治理。以西方法治的发展作为参照系,中国的法治发展强调对社会的依法治理先于对政治的依法治理,是传统社会治理方式的精致化。法治目标的达成不是凭藉社会发展的理想模型进行理论设计的结果,而是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在全社会公民的权力义务意识、法律意识(遵纪守法)普遍增强和制度安排的正义性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长期发展的结果。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培育法治文化是我国行政改革的重要基础。法治对正处于现代化转型的我国而言,将是一个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而长期发展的过程,是政治发展追求的目标。

社会治理的转型以市民社会的形成为前提。西方社会公共治理模式中的政府———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市民社会(基层自治)三位一体的社会治理结构是其历经几百年社会变迁的结果。以农村社会治理转型为例反观我国的现实,我国在农村推行村民自治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正是社会发展现实与社会治理方式不协调的反应。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地域分化(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农民群体内部阶层分化、职业分化日益加剧,城乡分隔治理导致的城乡分裂的状况进一步加大,农民在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构成、社会凝聚力、利益一致性、政治热情、政治参与度和政治参与方式(制度性参与与非制度性参与)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与此同时,由于全国中西部地区逾1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游走于城乡之间,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对中西部乡村的辐射作用日益凸现,农村的落后与农业步履维艰的现实同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的欣欣向荣形成鲜明的反差。这一切相互冲突、相互影响的因素都对农村的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我国农村社会治理必然要适应变化了的现实和不同地区的状况,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其次,我国农村社会治理方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的。

从现实的运作效果看,村民自治在沿海发达地区比中西部落后地区要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村民自治在中西部落后农村地区缺乏社会环境的支持。而另一方面,村民自治的推行有可能使基层政权放松政府应担负的责任,我国政府规定的9年制义务教育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已演变为农民的自我教育,农村社会秩序供给也被某些地方政府“下放”给村民自己,而农民却缺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制度安排或是实现途径。由于农民掌控的社会资源极其有限,农民的非制度政治参与数量上呈现上升趋势、形式上呈现一定的组织性。其中,农民非制度政治参与的组织化趋势与村民自治有较高的相关性,如何在农民逐步认识到自身权益的过程中逐步增加对农民的社会资源供给以保障制度正义是当前农村社会治理转型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第四篇: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答案

【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西方行政学说】形考作业一:

一、填充题

1、公共行政 公共管理

2、研究的起点 具体研究内容

3、政法学 政治学

4、权威 控制

5、计划职能 执行职能

二、单选题

1、C

2、D

3、B

4、D

5、A

三、多选题

1、ABDEF

2、ABCD

3、ABCDEF

4、ABDEF

5、ABCDEF

四、简答题

真正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行政学是如何产生的? P9---P11 威尔逊对行政学最大的贡献是什么?简述其主要内容。P11---P18 韦伯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进行何种区分? P30---P31(从每段中摘取主要语句)简述泰勒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的主要内容。P43 要点

五、论述题

古德诺如何谁政治与行政的协调?

从西方行政学的鼻祖威尔逊在其论文《行政学之研究》中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后,古德诺对其进一步阐述与发展,接着众多学者对其进行反思与批评,比如,“尽管西蒙猛烈地抨击传统行政学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所谓的行政原则,并提出一种以决策为中心的行政理论,但他最终并未摆脱传统行政学框架的束缚。”

一、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提出与发展

行政与政治二分法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威尔逊和古德诺,威尔逊在《行政学之研究》一文对行政与政治的差别加以了阐述,他认为:“行政管理 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分,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就是政府工作中最显眼的部分,并且具有与政府本身同样悠久的经历。„„行政管理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是政治问题,虽然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确定的,但政治却无须找麻烦地去直接指挥行政管理机构。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政策如果没有行政管理的帮助就将一事无成’,但行政管理并不因此就是政治。”古德诺第一次从政府功能区分的角度明确提出政治与行政是政府的两种不同功能。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指出“在所有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这两种功能分别就是:政治与行政。”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提出的基础上,韦伯从组织体制的角度提出了官僚制理论,继而出现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合理性。

二、政治与行政的关系是密不可分,行政过程充满政治因素

古德洛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这样论述:“所谓政治,是国家意志是表现,也是民意的表现和政策的决定。它是由议会掌握的制订法律和政策以表达表达国家意志的权力。所谓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也是民意的执行和政策的执行。”这就是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论点。这样,古德诺就否定了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三分法,而代之以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三、正确看待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关系的若干思考

(一)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重要基础。

政治与行政取得协调的基础是政治必须对行政取得某种形式的控制。这种控制可以通过法定的制度来达到,比如,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的体制。在英国,人民通过对议会的控制达到他们对国家意志表达的控制后,他们就立刻着手使议会对被委以国家意志执行的政府机构有一种控制权。或者这种控制可以通过法外途径来实现,比如美国的政党控制行政的机制。美国是政党,正像他们热衷于按照必须以表达国家意志为准则,选举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团体那样去进行行政和执行官的选举。政党制度由此保证了政治功能与行政功能之间的协调,而这种协调是政府成功地开展工作所必须的。不过,我们在认识到政治必须对行政实施控制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这种控制有一定的限度,应该使这种控制扩展到国家意志的表达与执行之间产生非常需要的协调为止。如果控制扩展超出了一定限度的话,它就会立刻失去其存在的理由。只有如此,真正的民治政府和有效的行政管理才能实现。

(二)行政的适度集权化是政治与行政实现协调的必要途径。

协调不仅取决于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问题,而且还取决于行政权利是必要集中问题。国家的分权,特别是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容易造成行政力量统一性的破坏,从而使国家意志表达是执行出现问题。要控制出现这种问题,只有通过 2 行政权的集中这个唯一的途径。因为只有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被集权化了,才能达到政治与行政功能之间的必要协调。

六、讨论题:

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你对关于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论述的看法。

行政环境是指围绕着行政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管理,行政行为以及行政效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怀特指出,现代国家政府行政的任务,深受这一时代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影响。他认为,环境首先影响着国家的行政制度及组织。其次,国家经济上的发展变化也直接影响着国家行政职能,任务范围的变化发展。对此,怀特指出:“后工业革命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国家行政管理的新概念,放任主义观念已被抛弃。”因此现代国家的工作,正向各方面发展之中,同时因国家新政纲的各个方面均反映未行政工作的增加,于是行政范围亦正向各方面发展。

我国当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在传统计划集权体制下,我国占主流的行政总体价值观是管制型行政价值观,即认为政府的基本价值就在于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管制。相应地,行政系统的存在价值主要在于按少数精英领导的个人理想及经验思维所构建起来的蓝图去改造社会、自然和人本身。

这种类型的行政体系往往需要靠行政强制与命令来加以维持;行政管制成为系统的核心功能与主要特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启动,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目标的逐渐确立,服务导向型行政文化已经开始萌芽、成长。这种价值观要求行政组织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改善人民经济文化生活为基本功能与价值取向。它的兴起,将对在管制型行政文化观念下建立起来的现行行政体制产生巨大冲击,要求行政系统在功能、结构、运行程序与规则等各个方面做出相适应的变革。

【西方行政学说】形考作业二:

一、填充题

1、一体化 实践性

2、计划 控制

3、协作性理解 个人性理解

4、事实 价值因素

5、有限 渐进

二、单选题

1、C

2、B

3、C

4、D

5、C

三、多选题

1、ACDF

2、ACDF

3、BCE

4、ACDEF

5、ABC

四、简答题

西蒙如何看待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别? P129 简述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及其基本原则。内容:P151 原则:P152 巴纳德组织理论的依据是什么? P122 麦格雷戈的Y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P160---P161

五、论述题

古利克对政府和行政问题的探讨有哪些基本内容?(P87---P88)

六、讨论题

沃尔多如何论述官僚制与民主之间的关系?联系我国实际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沃尔多认为,民主是一个同样可以应用于政治事物和行政¬¬---官僚事物的术语。在他看来,官僚制组织并非与民主概念完全不相容的,官僚制组织可以为民主价值观提供重要支持。当然,他们二者也有一些相抵触的特点,官僚制强调的是等级规程,而民主强调的是平等;官僚制依靠的是纪律和监督,而民主强调的是自由原则。

我国从古代到近代的封建专制统治也自然造成和培育了我国民众的臣民意识和奴隶精神。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之所以得以建立和延续,至今其流毒也远远未肃清,其根本原因就是建立在民众的臣民意识和奴隶意识之上的。因此,国民个体主体性的培植与确立既是建立和加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基础,又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条件。所以,社会主义现代民主政治的影响将永远不会在某一阶段或某一领域就停止不前,而将成为对现代人和现代社会永无止境的挑战过程。在这个永无止境的挑战过程中,深入推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将不断地有利于培植个体的主体性和高扬人的个性;而人的主体的确立和个性的高扬,更有利于巩固和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并使“社会主义民主”从“制度化”逐渐走向生活化,从而使社会主义“民主”由手段到目的的转化和实现,使社会主义民主精神成为民众最宝贵的一种精神品质。所以,深入改革和推行社会主义现代民主政治和个人主体性的确立是一个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的不断运行和发展的无止境的过程。【西方行政学说】形考作业三:

一、填充题

1、纯理论 应用

2、比较研究 行政生态学

3、新公共 社会公平

4、德鲁克 《管理的实践》

5、非市场 政府选择

二、单选题

1、C

2、A

3、D4、5、D

三、多选题

1、ABC

2、BCEF

3、ABCD

4、ADE

5、ABDEF

四、简答题

新公共行政学怎样对传统行政学所谓“效率至上”原则进行反思和批判? P204---P205(自己组织吧。)

新公共行政学对当代公共行政的发展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P212 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应注意哪些关键问题? P220 简述奎德所说的政策分析的过程。P229---P231(五大点,每一点里指出奎德的观点

五、论述题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 目标管理

又称为成果管理,它是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它强调:“凡是工作状况和成果直接地、严重的影响着公司的生存和繁荣发展的地方,目标管理是必要的,而且希望经理所能取得的成就必须来自企业目标的完成,他的成果必须用他对企业的成就有多大贡献来衡量”。目标管理理论主要内容

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首先,他们必须一起确定企业的航标,即总目标,然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使目标流程分明。其次,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各级职能部门制定自己的目标。再次,为了实现各层目标必须权力下放,培养一线职员主人翁的意识,唤 起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除此之外,绝对的自由必须有一个绳索——强调成果第一,否则总目标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实质内容。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如果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每个人的工作,则企业的规模越大,人员越多时,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只有每个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励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他还主张:在目标实施阶段,应充分信任下级人员,实行权力下放和民主协商,使下级人员进行自我控制,独立自主地完成各自的任务。成果评价和奖励也必须严格按照每个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实际成果大小来进行,以激励其工作热情,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目标管理的基本理论

(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管理学》指出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他包括五大功能,而目标管理包含于控制功能。

(2)强调“自我控制”。任何员工都喜欢被看作被“领导”而不是一台永不停止的机器,目标管理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3)经理权力下放。经理不是一位体育教练,而是一位实干家。经理权力下放,有利于为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舞台,而不是家长式的管理的氛围。现代文明时代任何人都主张推崇民主而拒绝独裁。

(4)效益优先。目标管理的目的就是体现效益。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

六、讨论题

布坎南所说的“政府失败”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他对这种“失败”的根源的分析及政策建议?

詹姆斯•布坎南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他的政府失败理论是其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核心主题。布坎南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或政府失败问题是现代西方社会面临的种种困难的根源.而政府失败表现为公共决策失误、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政府的扩张和政府的寻租活动。因而,救治“政府失败”的对策首先是限制国家权力的增长,如提高社会民主程度、在公共部门恢复自由竞争、改善官僚体制的运转效率及进行宪制改革;其次是减少福利国家的浪费,如进行财政立宪、税制选择、平衡预算、限制税收支出及调整货币政策。布坎南的政府失败理论对于我国政府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搞好经济体制转轨和政府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当前的政府改革中,特别有必要注重法律和制度建设。基于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灵的分析和政策建议,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转变观念,摒弃传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政府万能”的观念,正确认识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不能片面夸大,更不能一味的削弱。在发展市场经济 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政府干预的限度,确定政府干预的内容、范围和手段,发挥市场机制的主体性作用和政府干预的补充性作用。

其次,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市场化取向的政府管理改革。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经济职能已成为政府的首要职能,政府对经济中公共物品的垄断是导致滥用经济职能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在确定政府及其下属机构的经济职能时,应尽可能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的局面。

最后,要加强政府法治及监督制度建设,使政府行为法治化。公共选择理论强调历险改革,注重宪法,法律,规则的建设尤其是公共决策规则的改革。【西方行政学说】形考作业四:

一、填充题

1、公共行政 公共管理

2、官僚组织 创新性和支持性

3、新公共管理 企业家政府

4、“管理主义” 一般管理哲学

5、合作、协商、伙伴 共同的目标

二、单选题

1、B

2、D

3、B4、5、A

三、多选题

1、ABCD

2、ACDF

3、ABCDEF

4、BCDEF

5、CDF

四、简答题

法默尔是如何建立其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框架的? P261---P262 霍哲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假定包括哪些方面? P276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P316---P319 公共治理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 P324---P326

五、论述题

霍桑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于消除政府公共部门的回应性障碍具有什么作用?(P277---P279)

六、讨论题

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你对奥斯本与古德塞尔提出的不同的政府改革的原则的看法。奥斯本的《改造政府》一书为行动蓝本的。在这本著作中,奥斯本先生提出可建立企业家政府,以企业家精神提高政府能力的理念。其核心是:政府不仅要维护社会正义与公平,而且要象企业家一样追求效率,企业家总把经济资源从生产和产出低的地方转移到高的比方,企业化政府也应当如此。然而,针对这十大原则,古德赛尔也同样提出了十条原则,许多学者都认为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首先,古德赛尔十条原则中的一些具体内容:“政府应该是灵活的,富有创造性的,但同时也应具备公共责任心”,“政府活动的社会效果固然重要,但也尊重需要那些为政府服务的雇员”,“在政府中,采取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不违背机会平等和公正监督的原则”“处理公共问题应是有创造性的,但不能让少数人中饱私囊” 从这些条文的阐述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并非是对“企业家政府理论”的一味否定,相反是建立在肯定和赞同的基础上的。只不过他看到了“企业家精神”在政府中也应当有所限度。在提高效率、创新和减少财政负担上等方面确实应当学习企业家。但学习并不意味着照单全收,也不是要不加区别。这并不能以牺牲公正、公平、责任心、破坏基本规范和法定程序为代价。利用企业家精神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政府与官员需要的是他们的某些精神,而不是成为真正的企业老板或企业。以这点看古德赛尔十原则是对奥斯本十原则的修正与规范,并对可能带来的不良副产品提出预警。他们的并不存在根本的分歧,只是侧重点不一样。

对于我国当前政治文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十六大报告上有这样一段话:“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效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同时,在民主决策和权利监督等方面,各种有效的机制和办法是一种政治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这是我们对待西方先进理论的指南。学习借鉴是可以并且必要的,但并不能不加区分,一味抄袭,而应立足国情,辨证地吸收,从对实践有利的方向上加以引导和发挥。在具体操作上,不只片面追求高速度,期望一劳永逸,也不能急噪,期望立竿见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循序渐进,使政治制度、政治意识、政治行为全面协调地同步前进,实现真正的政治行政可持续发展与科学。

第五篇: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共)

1、真正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行政学是如何产生的?(答案P2—4)行政管理真正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背景有四点:

1.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

2.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促成了西方行政学的形成和兴盛。

3.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和政府长期的行政管理实践也为行政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4.行政管理的实践,为行政学创立提供了经验支持。正是由于以上四个方面的背景因素,所以行政管理学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首先在威尔逊等行政学家倡导下,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诞生了。

2、威尔逊对行政学最大的贡献是什么?简述其主要内容?(答案14页开头,P11—18)威尔逊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提出了政治-行政二分法并据此将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其主要内容:

威尔逊主要通过将行政管理与政治和宪政制度等概念进行比较而揭示了其本质。他认为,“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分,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就是政府工作中最显眼的部分,并且具有与政府本身同样悠久的经历。”就其与政治的关系而言,一方面,行政管理不同于政治,“行政管理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属于政治问题。虽则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确定的,但政治却无需乎自找麻烦地去直接指挥行政管理机构。”“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在 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政策如果没有行 政管理的帮助就将一事无成,’但行政管理并不因此就是政治。”另一方面,行政管理与政治又密切相关,“行政管理的领域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行政管理作为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仅仅与企业办公室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一模一样,仅仅与机器是制造品的一部分一模一样。但是行政管理却同时又大大高出于纯粹技术细节的那种单调内容之上,其事实根据就在于通过行政管理那比较高深的理论,它与政治学智慧所派生的经久不败的原理以及政治进步所具有的永恒真理是直接相关联的。”至于行政管理与宪政制度的关系,他认为,尽管“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着眼,行政学的研究是与宪法中主权之恰当分配的研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但行政管理从本质上不同于宪政制度,“公共行政就是公法的明细而且系统的执行活动。一般法律的每一个具体执行细节都是一种行政行为。„„ 然而指导这些应予进行的工作的一般性法律,却显然是在行政管理之外和之上的。有关政府活动的大规模计划并不属于行政管理范围。因此,宪政制度所要过问的只是政府用以控制一般性法律的那些手段。”为了进一步说明行政管理的本质,他认为,宪法与行政管理职能之间“并不完全是‘意志’与相应‘行动’之间的区别,因为行政官员在为了完成其任务而选择手段时,应该有而且也的确有他自己的意志;他不是而且也不应该是一种纯粹被动的工作。这是一般决策和特殊手段之间的区别。”这里,威尔逊厘清了政治与行政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行政管理的运行方式和适用范围,从而为行政学研究后来的发展从研究对象上勾画出了一个初步的框架。

3、韦伯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进行何种区分?(答案P29—30页头段)权威------组织正常运行的基础。

韦伯认为有三种合法的权威,由此出现三种不同的组织形式,即:“神秘化组织”、“传统组织”和“合理化-合法化组织”。其中每一种组织形态都意味着其独特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体制。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组织都可以是三种组织形态的结合。“神秘化组织”行使权威的方式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

这种组织内在的基础并不稳固,常常会出现“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现象。

“传统组织”行使命令和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存在着两种组织形式:“世袭制” 和“封建制”。这种组织类型的权威明显具有世袭性、封建性和绝对性的特点。

“合理化-合法化组织”行使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有了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韦伯把它看作是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称之为合理化的制度,是因为它被专门用来作为实现某些既定目标的手段;同时,称之为合法化的制度,是因为在此类组织中有着一系列规则和程序,一定的时候在组织中担负一定职务的组织成员则必须依据相应的规则和程序去行使其权威。韦伯用“官僚制”一词来称呼这种组织,认为只有这种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 组织形式才是“理想的官僚制”。

4、简述泰勒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的主要内容。P43 要点

答:其主要内容有:第一通过工时研究和分析,制定一个定额或标准;第二采用一种叫做“差别计件制”的刺激性付酬制度;第三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

五、论述题

古德诺如何谁政治与行政的协调?

答:从西方行政学的鼻祖威尔逊在其论文《行政学之研究》中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后,古德诺对其进一步阐述与发展,接着众多学者对其进行反思与批评,比如,“尽管西蒙猛烈地抨击传统行政学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所谓的行政原则,并提出一种以决策为中心的行政理论,但他最终并未摆脱传统行政学框架的束缚。”

一、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提出与发展

行政与政治二分法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威尔逊和古德诺,威尔逊在《行政学之研究》一文对行政与政治的差别加以了阐述,他认为:“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分,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就是政府工作中最显眼的部分,并且具有与政府本身同样悠久的经历。„„行政管理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是政治问题,虽然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确定的,但政治却无须找麻烦地去直接指挥行政管理机构。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政策如果没有行政管理的帮助就将一事无成’,但行政管理并不因此就是政治。”古德诺第一次从政府功能区分的角度明确提出政治与行政是政府的两种不同功能。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指出“在所有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这两种功能分别就是:政治与行政。”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提出的基础上,韦伯从组织体制的角度提出了官僚制理论,继而出现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合理性。

二、政治与行政的关系是密不可分,行政过程充满政治因素

古德洛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这样论述:“所谓政治,是国家意志是表现,也是民意的表现和政策的决定。它是由议会掌握的制订法律和政策以表达表达国家意志的权力。所谓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也是民意的执行和政策的执行。”这就是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论点。这样,古德诺就否定了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三分法,而代之以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三、正确看待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关系的若干思考

(一)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重要基础。

政治与行政取得协调的基础是政治必须对行政取得某种形式的控制。这种控制可以通过法定的制度来达到,比如,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的体制。在英国,人民通过对议会的控制

达到他们对国家意志表达的控制后,他们就立刻着手使议会对被委以国家意志执行的政府机构有一种控制权。或者这种控制可以通过法外途径来实现,比如美国的政党控制行政的机制。美国是政党,正像他们热衷于按照必须以表达国家意志为准则,选举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团体那样去进行行政和执行官的选举。政党制度由此保证了政治功能与行政功能之间的协调,而这种协调是政府成功地开展工作所必须的。不过,我们在认识到政治必须对行政实施控制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这种控制有一定的限度,应该使这种控制扩展到国家意志的表达与执行之间产生非常需要的协调为止。如果控制扩展超出了一定限度的话,它就会立刻失去其存在的理由。只有如此,真正的民治政府和有效的行政管理才能实现。

(二)行政的适度集权化是政治与行政实现协调的必要途径。

协调不仅取决于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问题,而且还取决于行政权利是必要集中问题。国家的分权,特别是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容易造成行政力量统一性的破坏,从而使国家意志表达是执行出现问题。要控制出现这种问题,只有通过行政权的集中这个唯一的途径。因为只有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被集权化了,才能达到政治与行政功能之间的必要协调。

六、讨论题:

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你对关于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论述的看法。答:行政环境是指围绕着行政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管理,行政行为以及行政效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怀特指出,现代国家政府行政的任务,深受这一时代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影响。他认为,环境首先影响着国家的行政制度及组织。其次,国家经济上的发展变化也直接影响着国家行政职能,任务范围的变化发展。对此,怀特指出:“后工业革命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国家行政管理的新概念,放任主义观念已被抛弃。”因此现代国家的工作,正向各方面发展之中,同时因国家新政纲的各个方面均反映未行政工作的增加,于是行政范围亦正向各方面发展。

我国当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在传统计划集权体制下,我国占主流的行政总体价值观是管制型行政价值观,即认为政府的基本价值就在于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管制。相应地,行政系统的存在价值主要在于按少数精英领导的个人理想及经验思维所构建起来的蓝图去改造社会、自然和人本身。

这种类型的行政体系往往需要靠行政强制与命令来加以维持;行政管制成为系统的核心功能与主要特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启动,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目标的逐渐确立,服务导向型行政文化已经开始萌芽、成长。这种价值观要求行政组织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改善人民经济文化生活为基本功能与价值取向。它的兴起,将对在管制型行政文化观念下建立起来的现行行政体制产生巨大冲击,要求行政系统在功能、结构、运行程序与规则等各个方面做出相适应的变革。

四、简答题

1、西蒙如何看待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别?(P129页)第一、一个决策问题是应该交给立法机关还是应该交给行政机关,这取决于其中所含的事实问题和价值(伦理)问题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关于事实问题的纷争程度。第二、行政机关的价值判断必须反映社会价值,当价值判断一争议时,则行政机关对这种价值判断必须向立法机关负完全责任,也就是说,立法机关对这种价值判断保留控制权。

2、简述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及其基本原则。(P152页)所谓渐进决策,就是指决策者在决策时在即有的合法政策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基本原则:

1、按部就班原则,2、积小变为大变原则。

3、稳中求变原则

3、巴纳德组织理论的依据是什么?(P122页)

以系统观念为依据

4、麦格雷戈的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160页)

1、为了经济上的目的,管理部门应该负责把生产企业的要素——资金、材料、设备、人员——组织起来。

2、人们并“不是”生来就对组织上的需要采取消极或抵制态度,他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他们在组织中的经历和遭遇所造成的。

3、人们并不是天生就厌恶工作的。

4、外来的控制和惩罚,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方法。

5、对目标的参与是同获得成就的报酬直接相关的。

6、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人不仅能够学会接受责任,而且能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

7、在解决组织问题方面,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具有发挥较高的想象力、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8、在现代工业生活的条件下,一般人的智慧潜能只是部分地得到了发挥。

9、动力、发展的潜力、承担责任的能力、指挥自己的行为使其朝向组织目标的意愿。

10、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安排好组织条件和工作方法,使人们的智慧潜能能够发挥出来,更好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和自己具体的个人目标而努力。

五、论述题古利克对政府行政问题的探讨有哪些基本内容?(P96页最后一段----97页)(1)当私人行为证明不符合公共利益时政府应通过行动在社会中扮演一种积极角色。应尽可能建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因为计划是所有公共事业的一个基本要素。(2)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都应提出政策建议和执行政策,与此同时,立法部门则只应 承担批准行政建议或否决行政建议的职责。

(3)在行政部门内,行政首长应通过更为有力的层级控制、改进参谋机构的支持、合并行政科室以及减少州级政府和地方政府民选官员的人数来其增强实力。

(4)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应就其各自所应承担的职责建立和发展合作关系。尤其是,联邦政府应承认州和地方的问题具有全国性,因此联邦政府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应扮演一种领导角色。

(5)行政官员必然要涉及到政治和政策问题,而且行政理论应重新加以阐述以便在各项行政职能中充分利用职业专长。

(6)应运用科学方法来发现能够用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效益的一般性行政原则。

(7)组织的最高领导人应在组织内部通过权威机构和建立与发展统一目标来对其行政分支组织进行内部整合。

总之,古利克的行政改革方法意味着政府要承担新的职能,所承担的工作要更有效率,在行政机构内部以及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行政分支机构而言要集中,而且专家的管理要接受民选行政首长的直接控制,要服从立法机关的否决权并且要接受公众监督。

六、讨论题沃尔多如何论述官僚制与民主之间的关系?联系我国实际谈谈你对此的认识。沃尔多认为,民主是一个同样可以应用于政治事物和行政---官僚事物的术语。在他看来,官僚制组织并非与民主概念完全不相容的,官僚制组织可以为民主价值观提供重要支持。当然,他们二者也有一些相抵触的特点,官僚制强调的是等级规程,而民主强调的是平等;官僚制依靠的是纪律和监督,而民主强调的是自由原则。我国从古代到近代的封建专制统治也自然造成和培育了我国民众的臣民意识和奴隶精神。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之所以得以建立和延续,至今其流毒也远远未肃清,其根本原因就是建立在民众的臣民意识和奴隶意识之上的。因此,国民个体主体性的培植与确立既是建立和加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基础,又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条件。所以,社会主义现代民主政治的影响将永远不会在某一阶段或某一领域就停止不前,而将成为对现代人和现代社会永无止境的挑战过程。

四、简答题

1、新公共行政学怎样对传统行政学所谓“效率至上”原则进行反思和批判?(P204页)它对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的反思和批评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的。

从理论方面看,新公共行政学主张公共行政不仅仅是执行政策的工具,而且还是对广大民众生活各个方面都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它担负着广泛的社会责任。鉴于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固有的缺陷,新公共行政学采取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的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超越传统行政学的所谓“理性模式 ”,它强调建立规范价值,关注人民需要,提高社会性效率,以改善人类生活,实现行政工作的最终目标。

从行政实践方面看,新公共行政学认为,首先,公共行政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类幸福。其次,传统行政学的效率观也促使一些行政学者以机械性效率为标准来评估公共服务绩效。它以产出作为决策的基础,即假定某一方案的选择要基于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然而事实上,这种所谓完全科学的假设根本站不住脚,而且它导致了总体上的无效率。最后,传统行政学理论过分迷信效率,造成了长远性缺乏效率并且已明显造成了更多问题。新公共行政学者认为,效率虽然在某种层次上有其积极作用,但在公共问题的解决上却一筹莫展,究其原因,这正是由于按照传统行政学理论设计的政治制度并未表达公共利益,而只是考虑机械性的量化概念,它未曾顾及到社会性的公平分配,其结果往往促使社会上有组织者、有权势者以及既得利益者受益最多,而造成越来越多且差距日益增大的不公平、不平等现象。

2、新公共行政学对当代公共行政的发展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P212页)“新公共行政学”在理论研究和行政实践方面均对当代公共行政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理论研究来看,新公共行政学的贡献主要表现为:首先,超越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模式。新公共行政学借鉴和运用解释学方法和批判理论,强调民主行政下的有效沟通和意识形态的解放,着眼于对意义和价值的关注,俨然摆脱了传统“理性模式”的束缚;第二,迈开了行政学独立发展的步伐。1950~1970年,行政学已经沦为政治学和管理学的附庸,新公共行政学兴起之后,便不再局限于对制度和技术的研究定向,它并且试图从政治学和管理学中独立出来,许多专门行政研究机构和学会的建立便是公共行政独立发展的典型例证;第三,扩大了公共行政的领域范围。新公共行政学认真细致研究和界定了“公共”的意义和范围,它着眼于建立公共哲学,倡导民主行政,不仅扩大了行政学的研究范围,而且也扩大了公共行政实际工作者的权力与责任;第四,完善了行政组织理论的内容。传统行政学理论的研究范围过于狭窄而且比较空洞,而新公共行政学者重新界定了行政组织的目的和意义,给行政组织理论赋予了一种规范性基础并且提出了理论建构的方向。第五,深化了行政教育的内容。过去按照传统行政学理论培养的行政人员大多为“效率机器人 ”,而新公共行政学者则强调应当培养一种德才兼备、高瞻远瞩、积极主动的行政通才。从行政实践来看,新公共行政学基于社会公平原则所提出的诸如减少层级节制、分权、参与、民主行政、对社会民众的需求作出积极回应以及面对面沟通等观念和主张,从公共服务的平等分配、公务员权利的解放、利益与价值代表的多元化、参与观念的增强、内省伦理意识的建立以及人事行政的分权化等方面,均对当代美国政府及其行政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3、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应注意哪些关键问题?(p220页)

1、要严肃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把实施目标管理当做一件大事来抓;

2、目标要制定的比较明确,尽量用数量指标表示,并且要规定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时间;

3、应当将这种管理方法用于比较长期的的组织任务;

4、落实到个人的目标必须符合实际情况每个人的目标均不应超过其所具有的实际承受能力;

5、对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方式很重要,对能力较低和缺乏自信心的组织成员来说尤其重要;

6、应充分开发和利用人际交流技能,特别是上下级之间信息沟通的技能。

4、简述奎德所说的政策分析的过程。(p229---230页)“总体概述”:即试图阐明目标,解释有关问题和限定问题范围。

“广泛探索”。在他看来,这个阶段的任务是搜集作为分析依据的材料,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寻找新的备选方案。

多方比较:根据可能产生的效果,即每个方案可能涉及的成本,效益及其他后果,依据不同标准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并列出优劣顺序。

说明解释:依照实际和现实的考虑对各种模型所展示的结果加以说明。

测试检验:在奎德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决策者是否根据分析结果作出了正确决策这一点是永远无法进行检验的,因为总会出现一些决策者所无力左右的情况,但是他仍然认为根据一种或若干种模型显示的结果,尤其是在形势稳定时,我们确实可以进行一些检验工作。

五、论述题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 答:目标管理

又称为成果管理,它是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它强调:“凡是工作状况和成果直接地、严重的影响着公司的生存和繁荣发展的地方,目标管理是必要的,而且希望经理所能取得的成就必须来自企业目标的完成,他的成果必须用他对企业的成就有多大贡献来衡量”。目标管理理论主要内容

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首先,他们必须一起确定企业的航标,即总目标,然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使目标流程分明。其次,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各级职能部门制定自己的目标。再次,为了实现各层目标必须权力下放,培养一线职员主人翁的意识,唤起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除此之外,绝对的自由必须有一个绳索——强调成果第一,否则总目标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实质内容。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如果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每个人的工作,则企业的规模越大,人员越多时,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只有每个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励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他还主张:在目标实施阶段,应充分信任下级人员,实行权力下放和民主协商,使下级人员进行自我控制,独立自主地完成各自的任务。成果评价和奖励也必须严格按照每个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实际成果大小来进行,以激励其工作热情,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目标管理的基本理论

(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管理学》指出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他包括五大功能,而目标管理包含于控制功能。

(2)强调“自我控制”。任何员工都喜欢被看作被“领导”而不是一台永不停止的机器,目标管理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3)经理权力下放。经理不是一位体育教练,而是一位实干家。经理权力下放,有利于为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舞台,而不是家长式的管理的氛围。现代文明时代任何人都主张推崇民主而拒绝独裁。

(4)效益优先。目标管理的目的就是体现效益。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

六、讨论题布坎南所说的“政府失败“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他对这种”失败“的根源的分析及政策建议?说明:联系我国实际,言之有物,要求500字以上(P237-242页)(请注意:参考答案有2个可供选择,哪个比较正确由您自己选择)所谓“政府的失败”,是指政府的活动并不总是像应该的那样“有效”或像理论上所说的能够做到的那样“有效”。布坎南认为,政府政策的低效率是指所执行的政策不是最佳政策,这种政策不能确保资源的最佳配置。在布坎南看来,产生这一政府行为的外部原因是缺乏一种约束机制制约政府行为方式。如果约束机制不能提供一种良性压力,以确保任何人处于某一特权地位时均不能过多地牟取私

利,那么再高尚的执政官也不能保证公共利益不被他或他的后继者有意或无意地损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不应该把增加社会福利与保证人人平等的权力随便交给某一特权机构或阶层,然后再虔诚地等待他们的恩赐。理性的做法应该是使这些特权机构或人物受制于某一硬约束机制并且由公民真正而非形式地掌握该约束机制的最终决策权。布坎南认为,导致政府机构工作低效率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竞争机制。

2、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

3、政府机构自我膨胀。

4、监督信息不完备。

5、政府的寻租行为。

布坎南等公共选择理论家就如何对这种失败进行补救提出了一些颇有启发性的具体建议。

1、创立一种新政治技术,提高社会民主程度。

2、在公共部门恢复自由竞争,改善官僚体制的运转效率。

3、改革赋税制度,约束政府权力。

总之,一旦发生公共生产低效率的问题,就应该从现行体制上寻找原因,从制度创新上去寻找对策,以便从根本上减少政府的失败。参考二: 答:詹姆斯•布坎南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他的政府失败理论是其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核心主题。布坎南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或政府失败问题是现代西方社会面临的种种困难的根源.而政府失败表现为公共决策失误、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政府的扩张和政府的寻租活动。因而,救治“政府失败” 的对策首先是限制国家权力的增长,如提高社会民主程度、在公共部门恢复自由竞争、改善官僚体制的运转效率及进行宪制改革;其次是减少福利国家的浪费,如进行财政立宪、税制选择、平衡预算、限制税收支出及调整货币政策。布坎南的政府失败理论对于我国政府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搞好经济体制转轨和政府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当前的政府改革中,特别有必要注重法律和制度建设。基于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灵的分析和政策建议,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转变观念,摒弃传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政府万能”的观念,正确认识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不能片面夸大,更不能一味的削弱。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政府干预的限度,确定政府干预的内容、范围和手段,发挥市场机制的主体性作用和政府干预的补充性作用。

其次,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市场化取向的政府管理改革。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经济职能已成为政府的首要职能,政府对经济中公共物品的垄断是导致滥用经济职能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在确定政府及其下属机构的经济职能时,应尽可能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的局面。

最后,要加强政府法治及监督制度建设,使政府行为法治化。公共选择理论强调历险改革,注重宪法,法律,规则的建设尤其是公共决策规则的改革。

四、简答题1、法默尔是如何建立其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框架的?(P241页最后一段—— P260页一段)

法默尔首先批判性地考察了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即现代公共行政语言形式的五种局限性:特殊主义,科学主义,技术主义,企业逻辑以及解释学。例如,他认为,就特殊主义而言,学者们经常透过公共部门行政的语境来看待行政,所以理论往往被这样一种缺乏远见的研究方法所妨碍,因为行政是一个多方面的概念,它既适用于公共部门也适用于私人部门。然后,他又基于后现代性的辩证法探讨了可以引导我们对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后现代重建的四个关注点。在他看来,通过这些探讨,公共行政的语言便可以扩展进而可以导致一种更富有生产性的理论主体。首先,在后现代,想象不再局限于艺术,它对于培育有能力的新理论将会有工具意义;第二,解构将被用来给一些构成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叙事去除外衣,尽管解

构不可能提供正确解释,但是解构将继续扩大公共行政的语言;第三,去领地化要求去除给我们的认识所施加的种种假定格栅和准则,要求从其他思想流派中吸取思想;第四,变样是通过反行政的概念加以描述的,通过使用诸如开放性和多样性这样一些特征,法默尔向我们描述了行政管理者怎样才会善于开发和使用反行政的概念

2、霍哲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假定包括哪些内容?(P276页)

(1)以顾客为中心:霍哲认为,顾客满意是任何组织都必须最优先考虑的项目,政府公共组织当然也不例外。具体到政府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而言,内部顾客即为政府雇员,外部顾客则为公民,无论是政府雇员还是公民,作为顾客,他们都是测评组织绩效的重要因素。(2)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所关注的焦点不是产出而是投入和过程,把焦点更多地放在过程和投入上最终将会导致有绩效的后果,进而实现绩效改进。

(3)最高管理层的承诺和领导:霍哲认为,如果全面质量管理不通过强有力的领导来加以实施,它就不会奏效,如同其他绩效改进战略一样,全面质量管理也需要来自最高管理层的长期承诺。而且,最高管理层还应在对组织文化的评估和变革中扮演关键性角色,以便全面质量管理创新举措能够得到各级雇员的充分支持。

(4)授权与协作:霍哲认为,任何绩效改进都不是单独一个雇员努力的结果,而且管理者的任何绩效改进举措的实施也必须得到其下属人员的忠诚和支持。尽管关于授权的定义很多,但作为一种让管理层将决策权赋予下级雇员的领导方法,授权将会增强雇员对工作的责任感。在他看来,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组织中现存管理问题的解决应该依靠雇员本身的团队合作,而不应过于依赖外部力量。

3、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P316―――319页)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观点:(1)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3)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4)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5)责任并不简单;

(6)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7)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4、公共治理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P324——326页)

(1)公共治理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这些公共管理主体不仅包括几乎长期垄断公共管理主体地位的政府部门,而且还包括诸如私营部门和第三部门等非政府部门的参与者。

(2)公共管理的责任边界具有相当的模糊性。传统上法律和制度规定由政府承担的公共管理责任呈现出交由非政府组织和个人来承担的趋势。

(3)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

(4)公共管理语境下的公共治理是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基于伙伴关系进行合作的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管理。

(5)公共治理语境下的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

五、论述题霍桑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于消除政府公共部门的回应性障碍具有什么作用?(P277——279页)

(1)回应性障碍之一:利益集团政治与被俘虏的官僚机构

霍哲认为,通常,公共代理机构倾向于听政党和有组织的利益集团的话,而不是倾向于聆听公众特地表达的“需求”。公民参与存在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绝大多数公民仍处于沉默

状态,而且有组织的利益集团却在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在这种情境下,政策后果很可能是为有组织的利益集团而不是为了绝大多数公民而存在的。

在霍哲看来,全面质量管理关于建立组织间的协作并且为外部顾客开展培训的方法可以消除这种回应性障碍。我们可以让各种公民团体、志愿者协会以及公民代表参与一个地方社区的重要决策过程。此外,为了增进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参与,还要运用通过使用互联网的在线参与,从长远观点看,至关重要的是要对多数公民进行培训,为地方社区提供在线参与方面的适当培训和信息正是政府公共部门的责任。(2)回应性障碍之二:官僚专长与信息歪曲

在霍哲看来,官僚专长会通过若干基本渠道影响公共政策:不仅官僚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和提出的咨询建议可以塑造政治官员的决策,而且官僚机构具有执行的能力,它们在开展政府的工作时常被赋予裁量权,所有这些因素在一个组织中都可能会导致诸如信息歪曲这样的消极后果。这种有意的信息歪曲可能会使得公共组织很难适应其环境的变化。

霍哲认为,这种回应性障碍可以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的垂直协作和授权方法加以消除,因为垂直协作使每个雇员都有可能顺利地共享重要信息并且可以便于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动”。在他看来,一个垂直小组不仅使最高管理层能够有机会从下级管理层那里获得重要信息,而且垂直小组同时还使下级雇员可以有权做出一些将会满足公民需要的决策。而且授权还可以提前排除信息歪曲的可能性。

(3)回应性障碍之三:专业化结构与狭隘的局部观念

尽管行政效率会随着专业化的增强而提高,但极端的职能专业化也会导致机构之间“狭隘的局部观念”。鉴于职能专业化与职能的分化直接相关,所以公共机构可能很难及时有效地对公民的各种需求做出回应,而且,狭隘的局部观念反倒会拖延为公民提供的公共服务。霍哲认为,全面质量管理中利用水平协作的方法可以消除这种回应性障碍,因为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要点之一就是消除部门间的障碍,通过利用水平小组,可以减少机构和部门间的冲突和紧张关系,在一个水平小组中,成员们能够建立相互的理解并且能够学会超越单位边界的合作。

(4)回应性障碍之四:归因错误与管理失败

归因是指关于一个人直觉而不是因果直觉的判断。霍哲认为,在现实中,尽管组织领导者往往倾向于接受一些将组织成功归因于其自身行动并且将组织失败归因于他人行动或外部因素的范式,但是组织中的对立团体却可能具有相反的归因原则。就绩效管理而言,只要这种陈规信念支配着人的思维,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在组织层面,绩效改进都很难实现,因为在这种情境下,人们并不试图找出政策或管理失败的原因,而且他们也不会承认“那是我们的错”。这种归因使得公共机构很难适应一种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而也就减少了对顾客需求的回应性。

霍哲认为,全面质量管理中承认雇员绩效的变动并消除数字定额的方法可以消除这种回应性障碍。在他看来,全面质量管理假定任何组织都可能既具有绩效表现好的工作人员也具有绩效表现差的工作人员。今天成为绩效表现好的人并非就意味着明天也是一个绩效表现好的人。同样,谁都不会知道一个在今天绩效表现差的人是否明天就会成为一个绩效出色的人。因此,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管理人员不会责备雇员的低绩效表现,相反,他们会努力从管理过程方面寻找原因。而且霍哲提醒人们注意,戴明的14点之一就是建议在这种情况下“消除数字定额和标准”,因为在数字定额和标准成为主要绩效指标的地方,劳方与管理方之间的关系很可能会处于敌对状态。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以顾客为中心,承认雇员绩效的某种变动并消除数字目标和定额将会有助于公共机构以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回应顾客的需求。

总之,霍哲认为,全面质量管理的顾客中心论假定了在一种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每个组织都应该是学习型组织,任何组织为了生存都就应该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政府公共组织当然也不例外,通过学习过程,政府公共组织可以在骚动的环境中有效回应顾客的需求。在他看来,当今的许多公共组织常常正是因为缺乏学习能力才无法识别和回应顾客的需求,而在这方面,全面质量管理哲学对于帮助一个公共组织有效回应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六、讨论题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你对奥斯本与古德塞尔提出的不同的政府改革的原则的看法。说明;言之有物,要求500字以上。(P298——301页)

提示:(十项原则:(1)掌舵而不是划桨;(2)重妥善授权而非事必躬亲;(3)注重引入竞争机制;(4)注重目标使命而非繁文缛节;(5)重产出而非投入;(6)具备“顾客意识”;(7)有收益而不浪费;(8)重预防而不是治疗;(9)重参与协作的分权模式而非层级节制的集权模式;(10)重市场机制调节而非仅靠行政指令控制。古德塞尔提出的十大原则与之针锋相对:(1)政府应是由人民通过选出的代表来控制的,而不是企业家;(2)政府应该为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满足企业家的自我;(3)政府必须按照宪法和法律活动,而非依据目标或任务;(4)政府应该与私营企业的主要股东合作而非任何一种合伙人;(5)政府应该是灵活的、富有创造性,但同时也必须具有公共责任心;(6)政府活动的社会效果固然重要,但也必须尊重那些为政府服务的雇员;(7)在政府中,采取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不违背机会平等和公众监督的原则;(8)简化繁文缛节是对的,但不能破坏基本规范和法定程序;(9)减轻财政负担的设想是可行的,但不能无视行政工作本身对公共开支的要求;(10)处理公共问题应该具有创造性,但不能让少数人中饱私囊。)

答案参考之一: 奥斯本的《改造政府》一书为行动蓝本的。在这本著作中,奥斯本先生提出可建立企业家政府,以企业家精神提高政府能力的理念。其核心是:政府不仅要维护社会正义与公平,而且要象企业家一样追求效率,企业家总把经济资源从生产和产出低的地方转移到高的地方,企业化政府也应当如此。然而,针对这十大原则,古德赛尔也同样提出了十条原则,许多学者都认为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首先,古德赛尔十条原则中的一些具体内容:“政府应该是灵活的,富有创造性的,但同时也应具备公共责任心”,“政府活动的社会效果固然重要,但也尊重需要那些为政府服务的雇员”,“在政府中,采取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不违背机会平等和公正监督的原则”“处理公共问题应是有创造性的,但不能让少数人中饱私囊” 从这些条文的阐述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并非是对“企业家政府理论”的一味否定,相反是建立在肯定和赞同的基础上的。只不过他看到了“企业家精神”在政府中也应当有所限度。在提高效率、创新和减少财政负担上等方面确实应当学习企业家。但学习并不意味着照单全收,也不是要不加区别。这并不能以牺牲公正、公平、责任心、破坏基本规范和法定程序为代价。利用企业家精神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政府与官员需要的是他们的某些精神,而不是成为真正的企业老板或企业。以这点看古德赛尔十原则是对奥斯本十原则的修正与规范,并对可能带来的不良副产品提出预警。他们的并不存在根本的分歧,只是侧重点不一样。

对于我国当前政治文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十六大报告上有这样一段话:“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效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同时,在民主决策和权利监督等方面,各种有效的机制和办法是一种政治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这是我们对待西方先进理论的指南。学习借鉴是可以并且必要的,但并不能不加区分,一味抄袭,而应立足国情,辨证地吸收,从对实践有利的方向上加以引导和发挥。在具体操作上,不只片面追求高速度,期望一劳永逸,也不能急噪,期望立竿见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循序渐进,使政治制度、政治意识、政治行为全面协调地同步前进,实现真正的政治行政可持续发展与科学。

下载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秋最新电大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1 题目:什么是行政学?如何理解政治与行政的二分?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要求:每一位党员都要联系实际准备提纲,作业包括以下内容: 1:系实际......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第一章至第五章) 一、填空题 参考分:每空格1分,共28分 1.资源配置 2.决策机制,协调机制 3.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4. 价值判断5. 反,同 6. 替代,收入......

    2011 行政伦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1最新电大行政伦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本答案为精心整理版 作 业 1 一、单项选择题 1、C2、c3、c4、C5、D6、C7、B8、A9、B10、C11.C12.D 13.A14.B15.C 二、多项选择题 1......

    行政领导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柔性领导P29 所谓柔性领导,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

    2014行政领导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领导学基础》作业1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柔性领导: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0秋)

    《宏微观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题目:举例说明如何借鉴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 参考答案: 价格弹性主要包括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此外还......

    2011年秋最新电大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包括3篇论文答案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1 题目:什么是行政学?如何理解政治与行政的二分?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要求:每一位党员都要联系实际准备提纲,作业包括以下内容: 1:系实际......

    2013年行政领导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精选)

    《领导学基础》作业 一、名词解释1柔性领导(P29)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