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信用卡的风险表现及管理策略
浅析信用卡的风险表现及管理策略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金融学 2008级 证券二班 欧佳
指导教师:唐晓玲
内容摘要: 信用卡业务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而对我国银行业而言,还是一项新兴的业务。从2003年起,信用卡已成为国内几乎所有发卡行重点发展的信用产品,为了抢占先机、拓展市场份额,各家发卡银行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上演了一幕幕抢占市场的“信用卡大战”。在信用卡的产品推广中,各家发卡银行必然会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制定出不同的产品战略,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由于业界普遍存在对信用卡特殊性认识不够,对其风险管理重视不足的问题,在开办信用卡业务的同时,未能及时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做到“未雨绸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内信用卡业务发展。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重点介绍了信用卡风险的种类,分析了信用卡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希望对规范信用卡市场风险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用卡 风险 风险管理
Abstract:Credit card business in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more than years of hist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banking is concerned, or a new business.Since 2003, the credit card has become home almost all issuer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edit products, in order to preemptive opportunities and expand market share, all the hairpin bank have bend over backwards, staged scenes of the credit card market of race “wars”.In the credit card products promotion, families will be issuing bank from the advantages of itself, make a different product strategy, which is of no doubt.However, because of the credit card industry are common enough to know its particularity,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risk management, in the open credit card business at the same time, failed to timely build the risk control mechanism, and achieve “for a rainy day”, and in some degree, limits domestic credit card business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above questions,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kinds of risk, credit card 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credit risk,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to the credit card of risk management of the related Suggestions, hoping to regulate the credit card market risk management help.Key Words :Credit card risk risk management
广义上,信用卡风险是指在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因各种不利因素而导致的发卡机构、持卡人、特约商户三方损失的可能性。狭义上,信用卡风险是指因信用卡无担保循环信贷的产品特性和贷款实际发生的非计划性、无固定场所、授贷个体多、单笔金额小等特点,导致发卡机构产生损失的可能性。信用卡风险危害很大,需要加以防范。
一、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种类
分清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种类,是防范和控制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前提,只有对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种类进行准确的界定,才能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风险防范策略,进而实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一般来讲,信用卡的风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信贷风险,二是欺诈风险。
1、信贷风险
信用卡的信用消费与一般消费信贷业务,既有共性也有特性。所谓共性,即信用卡和一般消费信贷都是客户使用发卡银行或放贷银行核批的信用额度,对自身消费行为的一种支付。只要是在批准的信用额度内用款,客户就会得到银行的支付保障。但是,信用卡作为个人消费信贷的一种方式,更多的品种特性则表现在与一般消费信贷的区别方面。
信用卡比一般消费信贷更为灵活、简便,更能满足客户经常性的消费需要,给客户以随机性支付的保障。作为发卡银行,在向持卡人提供这些优惠、便利信贷方式的同时,其背后总是要隐含着相应的信贷风险。
(1)无抵押贷款的隐含风险
与其他个人消费信贷相比,信用卡是一种无抵押贷款,持卡人在申请信用卡时,没有向发卡银行提供任何资产抵押,因此,持卡人财务出现问题时,发卡银行不可能通过变卖抵押品偿债。因此在申请表上发卡银行要求客户填写他现有使用的银行及信贷产品,目的就是要评估申请人是否财政健全及是否已拥有过多的无抵押信贷款项。在进行信贷评估时审批员需小心及留意申请人的综合理财情况。
(2)循环贷款的隐含风险
由于信用卡是弹性还款方式,持卡人可选择部分或全部还款,只要是持卡人按最低还款额如期还款,且贷款的数额又未超过发卡银行核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就可以继续用卡消费。又因发卡银行对持卡人最低还款之外的大部分欠款没有一个固定的回收时间,持卡人的财务状况又随着时间及其经济活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从贷款的角度看,时间愈长信贷风险愈高。通常如恶意透支及不还款,在发卡初期的6至12个月已可以观察。所以当一个信用卡客户与发卡银行拥有越长的交易流水,银行就有更多他的过往纪录,如消费类型、额度使用率、还款习惯等,可以参考。一些有长久时间,准时还款,使用循环功能的客户,我们应把他们视为良好客户。在一个成熟的市场,利息收入往往占据了收入来源的绝大部分。
(3)客户资料简单的隐含风险
各发卡银行为大力抢占市场,采取更加简便的申领手续,令客户提供的财务和其他信贷资料愈趋简单化,导致在审批方面,难以掌握全面、准确、安全的尺度;在后期催收方面往往难以及时、有效地联系到客户,其后果自然是风险系数增加、失卡案件增多、追索难度加大。
(4)Mark-up机制(超额使用)的隐含风险
信用卡与其他贷款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即在发卡银行核批的信用额度之外,还有一个Mark-up。所谓Mark-up,就是为了给持卡人的消费活动以更多方便,在信用额度以外还会给予一定范围、一定金额的用款浮动。Mark-up的推出,是发卡银行为了鼓励客户增加信用消费,同时也是为那些额度暂时不能满足需求的客户临时加增的额度。对于用卡时间长且准时还款的循环功能客户Mark-up能解决其暂时额度不足的问题。但是对于非上述的客户甚至恶意行为的客户,Mark-up的推出更加方便了其诈取信用卡超额信用度,这样发卡银行的风险承担就不仅局限于信用额度内的损失,还被迫承担恶意适用超额额度的风险。
(5)代理授权的隐含风险
在信用卡交易中,大部分的卡交易都必须通过发卡银行的授权系统取得授权号码,但为了避免因线路问题影响交易的进行,大部分发卡银行会在其授权系统未能接通时,授权国际组织代为批出一定金额的交易。由于国际组织难以检查持卡人账户的可用金额和状态,因而极有可能造成超额透支或是在账户取消后,持卡人仍可用信用卡进行交易,这同样会令发卡银行承担信贷额度以外的风险。
2、欺诈风险
信用卡欺诈,是信用卡风险源之一,发卡银行的很多风险损失都是由欺诈造成的。信用卡欺诈的形式主要有:
(1)失卡冒用
失卡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发卡银行在向持卡人寄卡时丢失,即未达卡;二是持卡人自己保管不善丢失;三是被不法分子窃取。
(2)假冒申请
假冒申请即是利用他人资料申请信用卡,或是故意填写虚假资料。最常见的是伪造身份证,填报虚假单位或家庭地址。例如利用他人身份证复印件及相关的个人信息,伪造办卡人资料,以介绍朋友办卡的形式隐蔽地流入银行冒充办卡,或利用打工、办理养老保险金手续、办理驾照等收集到的他人身份证复印件和个人信息资料去银行冒充办卡,这些冒充办卡的卡片邮寄地址大多选择在一些小区信箱,不容易被银行发现,而这些小区的信箱,多为一些长期“空关房”用户的信箱,被一些不法分子加锁后霸占使用。这些冒充办卡的人,一旦卡片到手后,立即消费取现透支,银行根本无法追讨。
(3)伪造信用卡
国际上的信用卡诈骗案件中,有60%以上是伪造卡诈骗,其特点是团伙性质,从盗取卡资料、制造假卡、贩卖假卡,到用假卡作案是“一条龙”式的。他们经常利用一些最新的科技手段盗取真实的信用卡资料,有些是用微型测录机窃取信用卡资料,有些是伺机偷改授权机终端功能窃取信用卡资料,当诈骗分子窃取真实的信用卡资料后,便进行批量性的制造假卡-贩卖假卡-大肆作案。
(4)网上冒用
发卡银行为了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为持卡人提供增值服务,相继增加了商品邮购、电话订购、网上交易等功能,由于这些交易都是非面对式,所以其安全性相对较低,信用卡资料(卡号、密码等)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冒用。而且,随着此类交易的增多及用途的日益广泛,风险案件也会随之增多。
(5)信用套现
以办卡、用卡融资为目的,利用贷记卡的消费免息功能和自身办POS机具方便的有利条件,一人持有本人, 或亲戚的大额贷记卡,由此循环式移动式刷卡还款来长期占有无成本的银行资金。(6)异地欺诈
持卡人异地办卡,用卡后走人或换地方找工作长期不回老家,致使银行催讨无门。
(7)欺骗消费
持卡人无视个人信用记录,存心诈骗银行资金,以最低授信领卡,利用市场类商户低利率的套现低成本优势,多次以非消费的形式套取现金,形成正常消费的假象,运作一段时间后向办卡行提出增加授信额度,有的通过一年或更长时间的“养卡”,经多次增加授信,将原来的普卡授信额度达到1-2万元,金卡达到2-3万元甚至更多,然后满额消费或套现或支取现金后金蝉脱壳失去联系。
以上所列的信用卡风险种类,虽不能完全涵盖信用卡的风险种类,但也基本上反映出了信用卡的风险主流。倘若发卡银行能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并能因类而异,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监控措施,相信信用卡的风险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要找到防范上述风险的对策,首先要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
二、信用卡业务产生风险的原因
信用卡风险的形成既有来自虚拟经济本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制度带来的影响。前者主要源自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由于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性,缺乏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信用卡的资信调查工作仅能依靠发卡银行自身的力量解决,持卡人信息与银行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后者则是发卡银行各种监管措施和风险防范手段的不完善所导致的。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分析:
1、信息不对称性导致的风险
(1)发卡银行和客户之间信用信息不对称
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缺少一个全国性的、中立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在个人信用资讯的获得和传递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发卡银行往往根据申请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工作收入、家庭支出、银行账户和借贷记录来衡量其信用价值。
(2)发卡银行与相关部门之间、发卡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
这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与外部相关者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我国的税务、公安等相关部门掌握着大量有价值的信用信息,但由于部门分割、缺少信息共享机制而使得信息的整合利用难以实现。此外,如果各商业银行能够共享各自的客户信用记录,就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申请人的负债情况,减少借款者多头借贷带来的过度借贷风险。然而现状却是发卡行之间的风险信息非共享,风险管理标准也不统一。
(3)信息不对称状况下不同授信额度的制度设计缺陷
在信用卡营销的过程中,发卡行一般会运用市场细分策略对不同的客户授予不同的授信额度,这样的制度设计在信息不对称状况下将会完全失败。信息不对称使得劣质客户不用花费多少代价就能冒充优质客户而不被发现,优质客户却无法证明自己的信用状况,被劣质客户轻易赶走。
2、外部制度导致的风险
(1)识别、计量、预警和控制各类风险的方法、手段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银行尚未建立以客户或以客户群为单位的风险评估和计量标准体系,风险管理的全面性、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突出表现在风险限额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信用风险额和欺诈风险的预警时效性和侦测鉴别率不高;操作风险的量化统计和监测有待完善。
(2)缺乏科学的信用卡账户管理平台
目前,国内缺乏科学的信用卡账户管理平台和高效的风险作业生产平台,尚未建立信用卡账户风险等级评价体系,透支催收、信用额度调整的针对性和生产效率不高,前置风险控制环节的管理要求需要进一步得到落实强化。
(3)不尽科学的信用卡透支利息、滞纳金等息费的计算方式 现行的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和国际信用卡)的透支利息与滞纳金、超限费核算方式的不科学,对信用卡风险和利息收入的计量造成了一定的偏差。同时,贷款五级分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的分类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不良贷款的划分范围要更明确。这样才能促使信用卡业务经营更加稳健、风险拨备更加充足、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加强健。
(4)缺乏一套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的应对机制
随着我国透支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需要加紧研究建立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的应对机制。如以客户为单位计量风险和贡献度,完善系统功能,对不同类别的客户设计不同利率、还款期限、风险定价的信用卡产品。
三、信用卡风险的管理策略
在明确信用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基础上,本文尝试寻找相应的管理策略来尽可能的防范风险的产生,以促进信用卡行业的发展。
1、针对信息不对称性采取的管理策略
(1)调整营销策略
通过调整营销策略,把发卡重点确定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国企管理人员、员工、民企高管、私营企业主等个人信誉良好、还款能力较强人员。并结合当地实际,对外地人办卡进行从严控制,一般情况不明和无业务往来的外地人不予办理有透支额度的信用卡。(2)加强风险监管
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监管,规范业务运作。银行要在制定各类规章制度的同时,规范操作流程,提升内控水平,强化客户服务。在办理业务时,明确告知客户有关收费标准、业务管理规定和风险防控要点,严格执行对申请人资料信息保密的义务。同时,对信用卡申办人员的资料真实性进行严格的内外部调查和电话核实,着力做到“三亲”即亲见本人、亲见原件、亲见签字。(3)强化商户管理
在商户发展要严格执行上级行商户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和银联的相关规定,严格遵循特约商户准入标准、审批流程、现场调查和定期核查。并按照“综合营销、规范发展、服务取胜”的原则,在管理模式上沿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即市区特约商户集中在市分行信用卡中心办理,县域特约高商户集中在县支行信用卡管理部门, 并建立成熟的沟通联络机制、快速反应机制、风险防控机制。从而在商户源兴上做好防范工作。
2、针对外部制度不完善采取的管理策略
(1)动态完善风险政策和规章制度
积极适应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变化,在全面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识别和评估风险点,在坚持风险可控和健全配套管理措施的前提下,根据业务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动态调整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规范和流程。
在信用政策方面,要完善个人卡与公司卡发卡政策。各发卡机构要定期对发卡政策进行适度调整,包括目标客户范围、信用额度范围等。各行总行要根据整个行业发展,制定信用政策,定期下分行检查落实情况。在信用审批方面,各行总行要进一步调动各分行经营信用卡业务的积极性,使其责、权、利更加匹配。由总行牵头,执行独立审批人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审批人的管理和培训。信用卡审批,实行人事在分行,管理在总行的原则,要突出“独立”二字。
(2)科学强化透支资产质量管理
信用卡的资产质量是衡量风险管理成效的最终体现、是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家银行在信用卡资产质量管理上通过采取一系列新的方法措施,资产质量明显提高。各银行要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完善资产质量管理方法,持续加强质量管理,探索试行质量指标风险弹性管理,围绕资产质量标准净值设置合理的浮动范围,增加考核偏离度,引导本行各级信用卡机构强化风险资源的优化作用,使风险和效益更加匹配。深化对不同机构的差异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对于高风险机构资产质量的控制。对于高风险的机构,应在总行的指导下积极扩大正常透支消费规模,拓展优质资产市场,提高整体风险掌控能力。三要积极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为信用卡业务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3)完善内控监督
信用卡风险产生的其根本在于操作不规范,风险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因此,必须加强风险防范基础管理,有效降低信用卡经营风险。①完善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严格制度操作。一方面,按照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和信用卡章程及制度规定,严格业务流程,规范操作程序,注重加强对受理申请人证件审查,避免违法或者人为的违规操作。另一方面,随着跨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及各商业银行和银联系统的逐步集中,对技术标准中不能适应发展要求的与业务规范不一致,影响业务开展的制度规定进行完善,规范标准,提高可操作性。②建立多级控制体系,在落实岗位责任,完善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行风险防范责任制,明确分解各业务环节风险责任,加大考核奖惩力度,严格内部管理,使每一个业务人员和每一个操作环节都受到有效的控制和制约,防止见错不纠或放纵。③建立健全信用卡签发审查和使用监督制度。要加强对申请人的收入状况的审查,加强对担保人或担保单位的信誉状况及偿还能力的审查。信用卡发行者要对申请持卡人进行人工调查或发卡行建立数据库。发卡行严格控制信用卡透支用途、最长期限、最高额度和利率档次等规定,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持卡人规定不同的透支额度,而且各个持卡人的透支额度可以因职业、教育水平和信誉状况不同而不同,规定持卡人一次消费的最高额度依持卡人的信用状况而动态确定,出现透支应及时收取本息。(4)健全风险转化机制
①严格信用卡担保制度。信用卡担保是信用卡业务中重要的一环。要逐步缩小信用担保、增大抵押担保的比例。资金担保一般属有价证券担保,应列表外科目核算,存单抵押应是本行开列的存单,由营业网点专夹保管,不得给予挂失和提前支取。②建立信用卡呆帐准备金机制。由于信用卡是集消费与信贷于一体的结算工具,有些透支发生逾期或呆帐损失是难以避免的,因而应按上年度末信用卡吸存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呆帐准备金,实行专户管理,以便风险发生后,可按规定数报批列支弥补。③建立信用卡保险机制。积极向保险公司投保,由社会来分担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是银行信用卡管理的重要方式。一方面,让持卡人参加保险,使信用卡挂失后短期内的风险由社会承担,并规定保险与信用卡有效期同步,一旦信用卡遗失、被盗或被冒领而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按比例赔偿另一方面发卡机构与保险公司协商,确定责任范围,按规定缴纳一定的保险费,当发生风险损失时,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总之,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和风险控制策略,首先要了解每一个产品要承担的风险,通过研发不同的产品,进行产品的组合分散风险。其次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制定信贷政策,做出成本和盈利评估,按需要采用适当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通过选择优质客户资源,以降低整体风险比率。再次还要有一个完善的回馈制度,检讨每一个部分的问题,进而不断完善。这种信用卡的风险管理和控制链,对各发卡银行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发卡银行如何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抓住信用卡业务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和变化,提高抗风险能力,行使有效的控制手段,优化各环节功能,达到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最佳平衡。
参考文献
[1]吴镝,蒋鹏.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管理.现代商贸工业,2008,第7期
[2]韩建东.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信用风险管理对策.财经界,2010,第6期 [3]魏婷.浅谈信用卡的风险管理.科技潮,2010,第9期
[4]张侃.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防范.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9,第2期 [5]林毅.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隐患及对策.经济师,2009,第7期
按要求排版,并准备相应资料,准备提交论文
第二篇:信用卡风险管理策略
浅析信用卡风险管理策略
2007.02.06 09:10 作者: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 徐斌 来自: 《银行卡受理市场》
从2003年起,信用卡已成为国内几乎所有发卡行重点发展的信用卡产品。为了抢占先机、拓展市场份额,各家发卡银行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上演了一幕幕抢占市场的“信用卡大战”。在信用卡的产品推广中,各家发卡银行必然会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制定出不同的产品战略,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开办信用卡业务的开始,即应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做到“未雨绸”,则是各发卡银行所要共同采取的策略。
一、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种类
分清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种类,是防范和控制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前提,只有对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种类进行准确的界定,才能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风险防范策略,进而实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一般来讲,信用卡的风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信贷风险,二是欺诈风险。
(一)信贷风险
信用卡的信用消费与一般消费信贷业务,既有共性也有特性。所谓共性,即信用卡和一般消费信贷都是客户使用发卡银行或放贷银行核批的信用额度,对自身消费行为的一种支付。只要是在批准的信用额度内用款,客户就会得到银行的支付保障。但是,信用卡作为个人消费信贷的一种方式,更多的品种特性则表现在与一般消费信贷的区别方面。
信用卡比一般消费信贷更为灵活、简便,更能满足客户经常性的消费需要,给客户以随机性支付的保障。作为发卡银行,在向持卡人提供这些优惠、便利信贷方式的同时,其背后总是要隐含着相应的信贷风险。
1.无抵押贷款的隐含风险。
与其他个人消费信贷相比,信用卡是一种无抵押贷款,持卡人在申请信用卡时,没有向发卡银行提供任何资产抵押,因此,持卡人财务出现问题时,发卡银行不可能通过变卖抵押品偿债。因此在申请表上发卡银行要求客户填写他现有使用的银行及信贷产品,目的就是要评估申请人是否财政健全及是否已拥有过多的无抵押信贷款项。在进行信贷评估时审批员需小心及留意申请人的综合理财情况。
2.循环贷款的隐含风险。
由于信用卡是弹性还款方式,持卡人可选择部分或全部还款,只要是持卡人按最低还款额如期还款,且贷款的数额又未超过发卡银行核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就可以继续用卡消费。又因发卡银行对持卡人最低还款之外的大部分欠款没有一个固定的回收时间,持卡人的财务状况又随着时间及其经济活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从贷款的角度看,时间愈长信贷风险愈高。通常如恶意透支及不还款,在发卡初期的6至12个月已可以观察。所以当一个信用卡客户与发卡银行拥有越长的交易流水,银行就有更多他的过往纪录,如消费类型、额度使用率、还款习惯等,可以参考。一些有长久时间,准时还款,使用循环功能的客户,我们应把他们视为良好客户。在一个成熟的市场,利息收入往往占据了收入来源的绝大部分。
3.客户资料简单的隐含风险。
各发卡银行为大力抢占市场,采取更加简便的申领手续,令客户提供的财务和其他信贷资料愈趋简单化,导致在审批方面,难以掌握全面、准确、安全的尺度;在后期催收方面往往难以及时、有效地联系到客户,其后果自然是风险系数增加、失卡案件增多、追索难度加大。
4.Mark-up机制(超额使用)的隐含风险。
信用卡与其他贷款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即在发卡银行核批的信用额度之外,还有一个Mark-up。所谓Mark-up,就是为了给持卡人的消费活动以更多方便,在信用额度以外还会给予一定范围、一定金额的用款浮动。这样,发卡银行的风险承担就不仅局限于信用额度内的损失。
5.代理授权的隐含风险。
在信用卡交易中,大部分的卡交易都必须通过发卡银行的授权系统取得授权号码,但为了避免因线路问题影响交易的进行,大部分发卡银行会在其授权系统未能接通时,授权国际组织代为批出一定金额的交易。由于国际组织难以检查持卡人账户的可用金额和状态,因而极有可能造成超额透支或是在账户取消后,持卡人仍可用信用卡进行交易,这同样会令发卡银行承担信贷额度以外的风险。
(二)欺诈风险
信用卡欺诈,是信用卡风险源之一,发卡银行的很多风险损失都是由欺诈造成的。信用卡欺诈的形式主要有:
1.失卡冒用
失卡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发卡银行在向持卡人寄卡时丢失,即未达卡;二是持卡人自己保管不善丢失;三是被不法分子窃取。2.假冒申请。
一般都是利用他人资料申请信用卡,或是故意填写虚假资料。最常见的是伪造身份证,填报虚假单位或家庭地址。3.伪造信用卡。
国际上的信用卡诈骗案件中,有60%以上是伪造卡诈骗,其特点是团伙性质,从盗取卡资料、制造假卡、贩卖假卡,到用假卡作案是“一条龙”式的。他们经常利用一些最新的科技手段盗取真实的信用卡资料,有些是用微型测录机窃取信用卡资料,有些是伺机偷改授权机终端功能窃取信用卡资料,当诈骗分子窃取真实的信用卡资料后,便进行批量性的制造假卡-贩卖假卡-大肆作案。
4.网上冒用。
发卡银行为了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为持卡人提供增值服务,相继增加了商品邮购、电话订购、网上交易等功能,由于这些交易都是非面对式,所以其安全性相对较低,信用卡资料(卡号、密码等)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冒用。而且,随着此类交易的增多及用途的日益广泛,风险案件也会随之增多。
以上所列的信用卡风险种类,虽不能完全涵盖信用卡的风险种类,但也基本上反映出了信用卡的风险主流。倘若发卡银行能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并能因类而异,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监控措施,相信信用卡的风险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信用卡的风险管理策略
根据目前国内的信用卡发展趋势,完全有理由相信,信用卡将是今后几年国内发卡银行努力拓展的重要战略产品,而市场竞争也会愈演愈烈。对发卡银行来讲,要向市场推出新的产品,必须采取积极进取的市场营销策略,这是首要之举。但是从整体产品发展战略上看,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两者并举,信用卡才能在推向市场之初,即有安全保障。其实,信用卡的风险管理与其产品信贷周期的每一部分都是紧密相关,从产品的设计开始,它已经在扮演重要的角色。从宏观角度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市场策略、利润评估、信贷政策、风险监控及风险评价等诸多方面。
1.采取积极、稳妥的市场策略
在信用卡产品推出市场以前,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方面。发卡银行在决定开发某种产品之前,首先应有一个清晰的市场定位,了解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卡产品面市后的期望值,以及与其他发卡银行卡产品的优势比较。其次是锁定目标客户。由于市场空间大,客户的选择性也就大,因此只有根据本行的整体优势和以往客户群的素质,有针对性的锁定本行卡产品的目标客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再次,发卡银行在推出信用卡时,还要了解其卡产品的产品组合。所谓了解产品组合就是要分析现有每个产品所带来的风险,发卡银行在信贷方面要承担多大的风险主要取决于其产品组合,由于每个产品的目标客户、信贷政策、推广政策均不同,它们的风险程度也不同,通过推出不同的产品可以分散风险,从而降低整体所承受的风险压力。简单地说,积极、进取的市场策略,就是在产品组合、市场营销、产品推广、客户选择中将整体风险进行分散化解。
2.准确实际的利润评估
产品的本质就是产生利润。在信用卡品种分类上,信用卡属于明星产品,能积聚起一批高素质的客户,有着较大的市场前景和利润空间。当然,有利润空间,并不等于就一定能得到利润,具体到某一发卡银行,应该避免进入市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做好实际的卡产品利润评估。在产品推向市场之前,先根据市场、客户及产品的特性,预测投入量和将会承担的风险,估算可以带来的利润。这种评估只要是审慎、准确和实际的,只要收益大于风险,产品能带来利润,就值得发卡银行进入这一市场,努力推出能为本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信用卡产品。
3.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制订适度的信贷政策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下,实现收益最大化,而不是仅仅将损失最小化,更不是追求“零风险”。信用卡成功的关键在于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而不是风险逃避能力。对于任何一家发卡机构来讲,只有找到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平衡点,承担最适度的风险,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信用卡的信贷政策主要包括: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的信用额度、信用卡的还款周期、透支利率、最低还款额、不良比率和欠款催收。这些信用卡的政策内容,在各发卡银行之间差别并不十分明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信用额度和不良比率。对信用卡信用额度的核定,发卡银行主要是依据申请人的职业、职务、学历、年龄、收入、资产及工作年限等基本指标进行综合考量,通过对这些基本指标评分进行风险评估,得分高者,批核的信用额度就会高,反之则低。一般情况下,信用额度高,风险的隐含性也就越高。而不良比率的风险表现,则是从两方面进行比较,一是各发卡银行横向间不良比率高低的比较;二是发卡银行自身间不良比率的比较,在两种比较中,如果超过了同业间平均不良比率和本行上的不良比率,发卡银行就应当检讨信贷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将不良比率降低。此外,关于信用卡的还款周期、透支利率、最低还款额、欠款催收等,各发卡银行间所遵循的风险政策是基本相同的,偶有差别,也不十分明显。
另外,信贷政策是制定一个框架,让审批员能有规可依,但实际中一定有个别申请是很特殊,是审批员需要思考再判断的。因此,本人认为各发卡银行之间的优胜劣汰,正是取决于申请处理的执行人员--审批员的素质。所以审批员如发现问题能立即与其主管人员讨论或对政策有所反馈,对于信贷风险的控制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总之,不管发卡银行确定什么样的发展目标,一个适度的信贷政策,对实现产品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信用卡信贷政策,就是要找准产品拓展与风险控制两者之间的临界点。
4.采用行为评分,实时跟踪、监控客户动态
国际上发卡银行比较流行的方法通常是采用行为评分系统,对卡实施有效跟踪和监控。其做法主要是利用一些动态资料,例如开户日期、最近一次用款相隔天数、消费金额、过往六个月还款记录、用款比率、还款记录等来计算行为评分,以每个月结帐日做计算。评分的高低主要反映客户逾期的可能性,积分愈高,风险愈低;积分愈低,风险愈高。这种系统可以有效的将客户分类,同一个得分的客户面对相同的风险,可以用同一处理方法,这对风险评估、制定催收及推广策略有积极作用。因此,我国发卡银行在发行信用卡时,可以借鉴或采用这一系统功能,对持卡人的账户活动情况进行及时跟踪与监控,预防风险转化。
需要注意的是:因行为评分需要有客户行为、资料才能进行建立统计模型,所以一般需要发卡后约18个月才可以开发。行为评分的开发将会是新发卡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部未来的重点项目。
5.利用核心数据库,开发多种MIS报表,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发卡银行除在动态方面进行监督之外,还可以利用核心数据库,开发多种MIS报表,对产品的表现及面对的风险做有效的预测。由于核心系统内可储存所有的持卡人资料,包括用款频率、信贷额度、提现金额和签账记录、还款时间等,因而发卡银行可以依据资料开发多种MIS报表,进行各类分析,例如了解新开户资料、客户素质、消费习惯、还款方式、透支期分布和各类产品的盈利能力等。这些数据对制定、检讨信贷政策及市场策略都具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6.建立风险信息共享信息库,加强相关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
可考虑由中国银联牵头,加强成员银行、公安司法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案件通报、协查制度和联防联查机制,建立成员银行之间信用风险信息、欺诈风险信息、银行卡案件信息等多种银行卡风险信息的共享平台,各发卡机构均可通过该系统将黑名单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全国各地的成员机构,并做到各行之间“黑名单”库的信息共享。对恶意透支不还、经发卡机构核销的户,收录在计算机系统内“黑名单”信息库中,禁止申请办卡,通过“黑名单”信息库的管理防止其再次办卡、连续诈骗等。
总之,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和风险控制策略,首先要了解每一个产品要承担的风险,通过研发不同的产品,进行产品的组合分散风险。其次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制定信贷政策,做出成本和盈利评估,按需要采用适当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通过选择优质客户资源,以降低整体风险比率。再次还要有一个完善的回馈制度,检讨每一个部分的问题,进而不断完善。这种信用卡的风险管理和控制链,对各发卡银行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发卡银行如何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抓住信用卡业务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和变化,提高抗风险能力,行使有效的控制手段,优化各环节功能,达到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最佳平衡。
第三篇:浅析信用卡风险
浅析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风险管理
伴随着信用卡业务在我国的高速发展,信用卡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金融商品,而与之相对应的信用卡风险也层出不穷,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已成为发卡行关注的重点。介绍了信用卡风险的种类,分析了信用卡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
问题所在:信用卡风险;信息不对称;法律支持体系
对我国银行业而言,信用卡还是一项比较新兴的业务,对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管理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今后国内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相对于银行的其他业务,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既有共同点又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首先,信用卡交易涉及银行、特约商户、持卡人三方当事人,法律关系复杂;其次,信用卡交易是一种虚拟交易,信用卡金额支付是通过电子数据划拨或压单完成;再次,信用卡业务流程复杂,涉及环节众多,风险存在于信用卡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过程。因此,需要认真研究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特殊性,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控制管理其风险。
信用卡风险的问题类别
从来源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首先是来源于持卡人的风险,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一是持卡人恶意透支。恶意透支是最常见的、隐蔽性最强的信用卡犯罪手段,因而对发卡行的资金安全危害也极大。二是持卡人谎称未收到货物。这是持卡人充分利用信用卡的责任条款,在收到货物后提出异议,称没有进行交易
或者没有收到货物。三是先挂失,然后在极短时间大量使用挂失卡。一些持卡人假装信用卡丢失,到商业银行办理挂失手续,利用办理挂失手续到商业银行止付这一很短时间差,大量透支使用,而银行误以为是窃取信用卡者透支,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损失。四是利用信用卡透支金额发放高利贷。持卡人利用多张贷记卡大额透支,发放高利贷,从而达到长期无成本占用银行资金谋取暴利的目的。
其次是来源于商家的风险,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不法雇员欺诈。在现实中,雇员能接触到顾客的卡信息,甚至持卡离开顾客的视线时使用客户信用卡消费,并将非法使用出现的发票自行扣压,致使客户受到损失。二是不法商家欺诈。不法商家通过与知名商店相近的域名或者邮件引导消费者登录自己的网址。消费者难以识别互联网商家的真伪,很容易轻易提交支付信息。特约商店老板自己伪造客户购货发票,然后拿假发票向银行索取款项。
再次是来源于第三方的风险,主要有六种表现形式:一是盗窃。盗窃者会大量而快速地交易,直到合法持卡人挂失并且该卡被银行冻结。二是复制。在宾馆、饭店这类场所,授权环节通常会离开持卡人的视线,这就使不道德的职员有机会利用小型读卡设备获得磁条信息。三是ATM欺诈。发生于ATM设备的欺诈通常是因为密码被窃取或者被伪造,甚至是暴力抢劫。通常欺诈者会在ATM插卡槽中臵入微型读卡设备,并在隐蔽处安装微型摄像头记录持卡人输入密码的动作。四是伪造。犯罪分子先获取客户的信用卡资料,如盗取,或在键盘输入设备里非法安装接收设备获取,或计算机黑客通过攻击网上银行系
统获取,再伪造信用卡进行诈骗。五是身份冒用。这既包括盗用消费者身份,也包括剽窃商户身份。个人身份信息如社会保险号码、信用卡号码、家庭地址、电话等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而网上罪犯可以破入虚拟叫款机,窃取商户的网络标信之后模拟商户行为。六是虚假申报。犯罪分子以虚假的身份证明.及资信材料办理信用卡申请,或谎报卡片丢失,然后实施欺诈消费或取现,使银行蒙受损失。最后是来源于商业银行的风险。商业银行内部存在不法工作人员,他们往往会利用职权在内部作案。如擅自打制信用卡或盗窃已打制好的信用卡,冒充客户提取现金或持卡消费;或擅自超越权限,套取大额现金;或通过更改电脑客户资料和存款余额,盗取现金等等。
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信用卡风险的形成既有来自虚拟经济本身的原因,也有外在制度带来的影响。前者主要源自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性,缺乏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信用卡的资信调查工作仅能依靠发卡银行自身的力量解决,持卡人信息与银行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
第一是发卡银行和客户之间信用信息不对称。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缺少一个全国性的、中立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在个人信用资讯的获得和传递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发卡银行往往根据申请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工作收入、家庭支出、银行账户和借贷记录来衡量其信用价值。
第二是发卡银行与相关部门之间、发卡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这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与外部相关者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我国的税务、公安等相关部门掌握着大量有价值的信用信息,但由于部门分割、缺少信息共享机制而使得信息的整合利用难以实现。此外,如果各商业银行能够共享各自的客户信用记录,就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申请人的负债情况,减少借款者多头借贷带来的过度借贷风险。然而现状却是发卡行之间的风险信息非共享,风险管理标准也不统一。第三是信息不对称状况下不同授信额度的制度设计缺陷。在信用卡营销的过程中,发卡行一般会运用市场细分策略对不同的客户授予不同的授信额度,这样的制度设计在信息不对称状况下将会完全失败。信息不对称使得劣质客户不用花费多少代价就能冒充优质客户而不被发现,优质客户却无法证明自己的信用状况,被劣质客户轻易赶走。
信用卡风险防范对策及建议
首先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发达国家从事个人信用业务历史悠久,从管理模式、法律环境到具体操作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建立了成熟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及个人信用风险转嫁等制度。但我们在借鉴的同时还应结合我国国情,我们的个人信用市场起步较晚,许多方面还很不成熟,所以不能简单的套用外国模式,而应建立我们自己的个人信用制度。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中针对个人信用卡风险,建立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是关键。
其次是全社会统一起来防范个人信用卡犯罪。对个人来说为防止意外,持卡人要警惕犯罪分子诈骗、冒用的风险,不要轻易将卡转借他人;使用信用卡密码时要严格保密,切忌用生日、电话号码等简单数字作密码;持卡人一旦发现信用卡遗失或失窃,应在最短时间里办理挂失手续。信用卡犯罪,其实很多时候是由银行管理上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造成的,很多漏洞被利用了。例如,由于现在办卡所需要的身份证、驾驶证等证件都是用复印件,有些银行的审查制度不是很严等等。因此,中国目前在银行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系统需大力建设。最后应该逐步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支持体系。我国的个人信用卡风险管理制度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政府部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个人信用中介公司等机构密切合作,协调配合,因此必须依靠政府以法律手段强制推行。国家要尽快颁布实施个人信用制度法规及其配套措施,以尽快从单位信用保证和道德约束逐步过渡到以个人信用保证为主和法律制约的信用中来,用法律的形式对个人账户体系、个人信用的记录和移交、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个人信用级别的评定、披露和使用,个人信用主客体的权利义务及行为规范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明确个人信用制度的主管部门和各部门所负的职责,合理分工,严格奖罚措施,以国家的强制方式来推行个人信用制度,以使个人信用制度在法律的框架范围内合理运行,规范发展。
第四篇: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不断增强,对外交流也日渐加剧。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市场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从2003年我国信用卡业务起步至今,每年的发卡量均增长80%以上。信用卡作为一种现代化、大众化的金融产品,其迅速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受到市场和客户的普遍欢迎,另一方面,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发张过程中,面临的未知风险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对于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技术相对落后,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也不健全。因此,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应站在整体高度,系统了解信用卡风险特征、风险业务现状与形成原因,全面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坚持内部严格管理与构建完善的外部环境相结合,来提高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水平,促进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带动金融行业稳步前进。
关键词:信用卡;信用卡风险;信用卡风险管理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
目录
摘 要..............................................................Ⅰ ABSTRACT..............................................................Ⅱ
一、前言...............................................................4
(一)研究背景.........................................................4
(二)研究内容.........................................................4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概述.........................................5
(一)信用卡涵义义与业务特点........................................5
(二)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分类........................................5
三、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现状及其形成原因.............................7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现状..............................7 1.我国的社会征信不完善,尚未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7 2.商业银行发卡授信和审批政策不严格...........................7 3.我国发卡银行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严重滞后 7 4.信用卡欠款人口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和不良率不断上升.............8
(二)国外信用卡业务风险现状........................................8 1.具有完善防范信用卡风险的法律体系............................8 2.形成了完善的社会征信系统和个人信用制度......................8 3.建立了审慎的监管机制和个人风险预警机制......................9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问题形成的原因..........................9 1.信息的不对称................................................9 2.尚未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缺乏全面风险管理意识...........9 3.持卡人对还款责任不重视以及道德缺失........................10 4.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10
四、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11
(一)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用卡环境.....................................11
(二)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11
(三)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自身的盈利水平.............................11
(四)有利于促进金融业规范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11
五、商业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12
(一)建立高效准确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制度.....................12
(二)商业银行应当全面树立风险意识,打造高素质风险管理团队.........12
(三)制定合理的授信和审批政策,选择理想的目标客户群...............13
(四)加强风险管理信息技术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13
(五)强化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管,加强金融立法健全信用卡相关法律 14 结论..................................................................15 参考文献..............................................................16 致谢..................................................................17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概述
信用卡1915年起源于美国。当前,我国的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各大商业银行把发展信用卡业务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个人金融业务,先后设立自己的信用卡中心,发行自己的信用卡。由于商业银行恶性竞争、盲目扩张和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在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过程中信用卡的风险安全隐患逐步显现,信用卡风险已成为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现阶段有效防范信用卡风险,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信用卡涵义义与业务特点
1.信用卡的涵义
信用卡(CreditCard)是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是简单的信贷服务。信用卡一般是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持卡人持信用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待结帐日时再行还款。除部份与金融卡结合的信用卡外,一般的信用卡与借记、提款卡不同,信用卡不会由用户的帐户直接扣除资金。2.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特点
(1)功能丰富,参与者众多,涉及业务领域范围广。信用卡作为转帐结算、存取现金、购物消费、透支于一体的新型金融工具,跨越了资产、负债和中间银行三大支柱业务。
(2)自动化程度高,使用的范围广阔,不受地域的限制,商业银行的服务外延化。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的柜面服务模式,商业银行服务延伸到商业银行固定经营场所以外,并涉及到很多领域。
(3)信用卡的申请门槛较低,手续简单,风险难以防范。申请信用卡是一种“免担保”的信贷服务,其安全性几乎全依赖于持卡人本人的信用,对信用卡的风险防范较难。
(二)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分类
广义上,信用卡风险是指在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因各种不利因素而导致的发卡机构、持卡人、特约商户三方损失的可能性。狭义上,信用卡风险是指因信用卡循环信贷的产品特性和贷款发生的非计划性、无固定场所、授贷个体多、单笔金额小等特点,导致发卡机构产生损失的可能性。信用卡风险危害很大,需要加以防范。信用卡风险的种类要有以下几种: 1.持卡人的风险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
三、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现状
我国信用卡业务起步较晚,但随着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时尚消费方式在我国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使用信用卡消费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追捧。与此同时,信用卡作为一种免担保的信贷服务,在我国尚处于典型的初级阶段,信用卡的风险问题逐渐显露。1.我国的社会征信不完善,尚未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随着信用卡业务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银行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商业银行都积极拓展信用卡的直接贷款功能,但制约我国信用卡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没有建立完整的社会征信系统,我国信用制度建设仍在初级阶段,社会征信主要采集个人银行贷款和担保状况以及身份识别信息,而对个人收入来源和个人资产的评估和调查不确切,社会征信中没有建立完整的信息数据库,缺乏预警和控制各类风险的方法,与此同时各大商业银行之间没有建立的适时信息共享的系统,导致商业银行之间信息不能共享,加之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不强烈带来的个人不良欠款,很有可能商业银行之间都将遭受损失,加大信用卡风险防范难度。2.商业银行发卡授信和审批政策不严格
目前中国各商业银行为争夺信用卡这一高利润的市场,除少数几家银行还没有发行信用卡,大多数银行都建立了各自的信用卡中心,各发卡银行只是注重自己的业绩抢占更多的市场,进行忽视风险管理的恶性竞争盲目追求发卡的规模和数量,对授信和审批政策的制定并不严格,在征信过程中往往放松了对申请人的信用调查而对其发卡,商业银行开展银行卡业务面临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等等。3.我国发卡银行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严重滞后
目前,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日新月异,然而,我国信用卡从业人员接触信用卡时间不长,整体素质普遍较低,缺乏专业技能,管理人员风险管理严重失控,即使信用卡前端经办人员盲目追求业绩违规操作发,后端风险管理人员也没有能力发现风险问题,致使银行遭受损失。
我国发卡银行在风险管理和控制上对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远远落在了西方国家之后,西方信用卡发达国家已经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大量使用金融工程技术和数理统计模型进行风险管理,迄今为止国外许多先进工具和技术仍然没有被国内发卡银行有效利用,尚未建立从申请、审核、发卡、后期管理等统一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依然依赖于传统的风险管理工具,风险管理技术系统落后,缺乏科学的信用卡管理平台,信用卡在使用过程中,电子联网率不高,联网技术不稳定,电子化和网络化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国内缺乏科学的信用卡账户管理平台和高效的风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
信息的透明度不够高,没有可以信赖的个人档案记录,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发卡给自身带来风险。由于我国没有完善的社会征信系统,很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就是一些犯罪分子在一家银行作案以后又跑到另外一家银行作案,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损失。3.建立了审慎的监管机制和个人风险预警机制
在完善的信用卡法律法规条文件之下,发达国家许多发卡机构是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成立股份制发卡公司而不是国内的信用卡中心,独立规范运作以及有效地公司产权制度和约束机制,大量使用专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将现代管理学、网络技术相结合突破传统风险管理模式运用现代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对发卡机构尽心有效监管。发达国家政府强制商业银行预借现金比例、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等措施加大风险预警;发卡机构自身根据个人信用档案记录,科学设计出一个风险评估模型,进行科学、准确的信用风险评级,对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性质、收入来源等等的申请人资料做出不同的风险预警数据信息,当个人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和信用发生变化时,相应的数据信息会迅速的存入模型中,并在个人信用档案中反映出来,风险评估模型可以根据变化分析出风险等级的变化,为发卡机构是否发卡提供依据。相比之下,我国信用卡发卡机构只是商业银行的一个部门,商业银行外部监管缺乏科学监管办法,商业银行内部监管不能面面俱到,使得信用卡风险问题不断膨胀。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问题形成的原因
从整体来看,中国的信用卡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对于信用卡市场刚刚兴起的中国而言,信用卡风险的形成既有来自虚拟经济自身的影响,也有外不的制度带来的原因。主要原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的不对称
目前,中国的信用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更是薄弱环节。发卡机构征信手段和渠道有限,往往根据申请人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经常当面向本人核实,存在不能准确掌握申请人资料的可能性。持卡人在经济状况发生恶化时,银行也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只能在持卡人不能按期偿还透支时才能发现,往往为时已晚,银行已经承担了持卡人信用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由于个人信用数据相对分散,银行与客户之间信用信息的不对称;银行与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发卡银行发行信用卡时,不能参考外部许多信息,如银行与公安司法部门、税务部门难以实现在个人信用数据方面信息共享,使发卡银行不能对申请人的信用价值进行准确、及时的判断。
2.尚未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缺乏全面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时间还不是很长,业务经验相对匮乏,处于业务开展前期,商业银行尚未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全面风险理念不到位,对信用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
四、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商业信用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且风险涉及范围大、形式多样,因此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对促进我国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用卡环境
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能维护银行自身形象,进而创造一个良好的用卡环境,达到最佳社会效益。风险发生率低的银行自然能在公众中留下好的印象,银行在扩大业务量的同时也为广大民众着实提供了不少方便。发卡行按章办事、特约商户不违规操作且数量不断增加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采用等等都能增强持卡人用卡的数量和安全感,整个社会的用卡环境也就会明显改善。
(二)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
信用卡风险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商业行自身所导致的。商业银行自身操作上的失误为信用卡不法分子提供了许多机会,从而造成信用卡风险的发生。加强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信用卡从业人员依法经营,提高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维护商业银行执行能力;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建立规范有效的信用卡风险防范体制,有利于整个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防范工作顺利的进行
(三)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自身的盈利水平
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是维护银行自身经济利益的需要。如果能对信用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银行就能在科学分析风险管理的成本上找到最经济可行的管理方法避免或减少风险,从而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以至实现发卡机构收益的稳定增长。因此,商业银行有必要进行风险管理,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四)有利于促进金融业规范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有利于企业在面对风险时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应对能力。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科学决策的难度逐渐加大。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在一国金融乃至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商业银行只有实施有效地风险管理,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才能更好促进金融业规范化建设,以金融业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
(三)制定合理的授信和审批政策,选择理想的目标客户群
目前我国信用卡的发行相当混乱,信用卡发行机构只注重信用卡发行数量,缺乏合理的授信政策,商业银行在发行信用卡的过程中应制定出合理的授信和审批政策,在制定授信和审批政策时,要充分考虑信用卡业务风险环节较多和分散,风险监控的技术要求较高,当事人法律关系较复杂等有别于银行传统业务的特点,对政策的制定也要适应信用卡业务的特点和有利于业务的发展,更要选择适合发展信用卡的目标客户群体,避免盲目抢占市场份额,有效控制信用卡风险。
信用卡审批要有规则可依。前端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到“三亲”,即“亲见信用卡申请人本人、亲见申请人身份证原件和亲见申请人签字”,后台审批人员严守信用卡审批程序,实行分级审核制度,加大对信用卡申请人资质的审核,提高信用卡持卡人群的质量,对银行负责避免银行坏账发生。我们应当根据自身的整体优势和以往客户群的素质,调整授信和审批,把发卡重点确定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国企管理人员、员工、民企高管、私营企业主等个人信誉良好、还款能力较强人员,对在校大学生和外地人办卡进行从严控制,一般情况不明和无业务往来的外地人不予办理有透支额度的信用卡。
因此,我们应当汲取经验制定合理的授信和审批政策,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授信政策,有针对性地锁定商业银行信用卡的目标客户群,提高持卡群体的质量,才能有效控制风险。
(四)加强风险管理信息技术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随着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更新,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是依靠高技术的管理。我们应当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信用卡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
首先,商业银行应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开发适合我国信用卡风险特点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模型,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全方位的构建风险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依托技术的进步降低风险。其次,商业银行还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电子信息档案、个人信用资料电子自动评分以及个人信用状况电子等级分化来建设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根据信用卡风险形式的变化作出适时的调整。第三,商业银行在继续沿用传统的风险管理技术之上,全面总结以往经验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应尽快制定与我国信用卡业务相协调的电子化发展规划,在技术上制定一整套信用卡技术规范,加强商业银行内部之间和外部之间的合作,打破目前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而造成各行其是,技术标准各异,设备重复投资的局面,建立适应我国信用卡发展变化的资信评估和风险预警模型,降低信用风险等级,真正的实现信用卡风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
结
论
正如本文所述,我国信用卡业务还刚刚起步。由于目前我国信用环境有待完善,信用文化有待进一步普及。从表象看,信用卡业务容易造成不良资产居高不下,被认为是高风险业务。但应该看到,银行卡在审核批准方式、贷款者数量和特征、透支利息等方面,与公司贷款和其他类型的个人贷款存在显著的差异。形成信用卡风险损失的原因十分复杂,不仅在于持卡人的信用风险,还有各种欺诈和操作风险。同时,通过对济南市信用卡市场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反映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改进建议,使我国信用卡市场行业更加规范化,从而改变我国现有的信用卡风险意识淡薄的局面,使信用卡发卡机构业从业人员牢固树立信用卡风险意识,使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也达到预期想要的结果。商业银行制定合理的授信政策以后,可以使目标客户的选择提高而达到更高一层次,从而将金融行业的整体质量提上去,在社会征信体系不断完善中,加强商业银行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联系,在商业银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和信用卡监管体系的监督之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业务才能够不断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从跨国银行的发展趋势,新巴塞尔协议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来观察,信用卡业务是值得中国银行业倾情关注的朝阳业务。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关键是,无论从政策环境还是从银行内部管理及考核方面,都要充分认识到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前景及其业务的特殊性,真正按照其业务特性,在经营中真正发挥其业务优势。
本文是我前期调查信用卡市场状况与后期研究结果的综合。但需要说明是,由于篇幅有限,因此在研究深度、研究角度的把握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信用卡的风险管理工具和风险技术方法在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与风险管理的实施效率、风险管理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认识和处理信用卡业务风险时,可以划分合理人群的行为模式,参考以往信用卡欺诈方面的损失数据,测算出信用卡产品的基本风险成本,从而通过风险管理将信用卡业务变成一种风险完全可 控的低风险业务。我希望能在今后将这项研究继续下去,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 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管理。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
致
谢
在论文写作过程当中,有许多人给了我启发和帮助,在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要在此表达对他们最诚挚的感谢,感谢他们的谆谆教诲。
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马黎老师。从论文的选题到结构安排,从内容到文字润饰,都凝聚了她大量的心血。马老师,多次与我就论文中许多核心问题作深入细致地探讨,给我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建议,并细心全面地修改了我的论文。更令我感激的是在我因为搜集不到最新的数据和材料的时候,她不辞辛苦地帮我搜集资料,并把相关网址转发于我。
另外要感谢的是我的同学和朋友们,他们为我的论文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并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以帮助。这份友情、这份真诚实在是我生命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母校济南大学,是她给我提供了论文写作所需要的材料和场所,我会永远将我的母校放在心里,希望有朝一日我能为母校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五篇: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
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
姓名:金旭辉班级:08金融(2)学号:08103237
摘要:银行信用卡作为一种盈利产品,已经成为国外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银行传统业务获利空间不断压缩的情况下,中间业务被看作是许多国外银行开拓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近几年来,国际上信用卡业务风险事件接连发生。2003年11月,韩国发生信用卡危机致使众多银行宣告该业务破产。2005年6月,美国发生了信用卡客户资料泄密事件。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每年也遭受重大损失。随着信用卡业务在我国的进一步开展,以及国内外银行竞争的加剧,如何充分有效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风险控制技术,以保障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健康稳定的发展,成为金融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因此,通过剖析信用卡业务风险成因,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并挖掘出高效的风险控制技术,对于化解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用卡,风险管理,信用卡风险管理
(一)信用卡的概念及对其风险管理的原因
信用卡(英文:Credit Card)是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是简单的信贷服务。信用卡一般是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持卡人持信用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待结账日时再行还款。除部份与金融卡结合的信用卡外,一般的信用卡与借记、提款卡不同,信用卡不会由用户的账户直接扣除资金。
信用卡已成为现代银行发展最快、普及最广的一项业务。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发卡行、特约商户和持卡人数的增多,信用卡风险逐渐体现出涉及面广、风险种类多样、危害性大的特点,而且信用卡风险发生的频率越高.造成的损失也越大,因此,对信用卡风险进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信用卡风险的类型及表现
1.信用风险
因持卡人不能依约偿还本息的风险。发卡机构向客户发放信用卡的时候主要
依据客户当时的经济状况和信誉状况,然而客户的具体情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客户职业、收入等发生变动经济状况恶化,无力还款,那么将引发信用风险。
2.诈骗性风险
诈骗有真卡诈骗和伪卡诈骗两种。真卡诈骗大多是由于银行管理制度的问题造成的。伪卡诈骗是一种主要的信用卡犯罪方式,通常是犯罪团伙利用先进的机器设备,窃取合法持卡人的资料,自行设计或伪造信用卡,并将窃取的他人资料制造在假卡上,再进行刷卡,给持卡人、商家和发卡机构造成损失。近年来,这类事件在我国时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3.道德风险
指由于银行本身的经营管理或技术所造成的风险经营管理方面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有意或无意违规操作和信用卡系统重复建设造成的风险。技术方面主要是国内大多发卡行的电子技术跟不上,经济法论文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所造成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工作人员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从而造成不应有的风险。还有的工作人员利用监督机制和稽核审计制度的漏洞,或与外部人员勾结起来作案而造成风险损失。因其隐蔽性较强,不易防范,数额巨大,还可能涉及相关金融业务,所造成的风险比外部风险更具危害性。
4.特约商户的操作风险
一是由于特约商户在受理信用卡时,由于操作不当给有关当事人带来的风险。如没有按操作规定核对止付名单、身份证、预留 证和预留签名,接受了本已止付的信用卡;或不经授权即让持卡人超限额消费,导致信用卡失控。二是由于特约商户内部人员利用制度上的漏洞与不法分子勾结作案,通过受理黑卡或假签购单进行诈骗,套取银行资金。
(三)信用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实行集中管理、分级经营的模式,统一信用卡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一级分行信用卡部作为信用卡业务的管理和经营机构,负责信用卡业务的集中管理和调控,除了负责市场拓展、业务培训等业务工作外,还要负责发卡终审、打卡和对外授权及对恶意透支者建立档案,并通过法院起诉催回透支款。要建立风险管理队伍,明确风险管理人员职责,制定统一的透支催收工作具体办法,加大对基层行透支催收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力度,督促基层行透支催收工作的开展。加强与其他银行机构信用卡风险管理部联系,形成防范信用卡风险整体合力。要与基层发卡行明确责权利关系,平衡利益和风险。基层发卡行,作为一级经营机构,要把好信用卡申领者资信审查调查关,建立持卡人、担保人资信动态档案,加大对透支者的对账、追查、和催收工作。
2.构筑持卡人征信平台,建立发卡行、持卡人、特约商户三者联系沟通机制一是严格审核申领者的资信资料,对于同意受理申请的应建立个人征信资料档案,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要有专人负责对持卡人的资信进行实地调查取证,并对持卡人变化了的情况如收入水平变化、工作调动、经营场所变更等要及时掌握。二是对连续购买高价物品或在限额之下多次取款的持卡人,应建立登记簿,并尽快调查清楚该持卡人的行为是否为正常消费,否则应及时注销该卡。三是加强对持卡人和特约商户的检查监督。对存款不足或低于规定数额的持卡人,及时发出补款通知,请其尽快补足存款,以避免大额透支风险的发生。通过复核签购单,检查商户的交单质量,有问题及时通知纠正。四是建立信用卡遗失和挂失登记簿,对遗失和挂失的信用卡,应及时通知商户止付,并严格保密。
3.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内控机制
一是坚持业务处理三分离制度,即:信用卡的会计记账人员与发卡人员相分离;会计复核人员与授权人员相分离;打卡操作员与电脑编程人员相分离,形成各级各类人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机制。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发卡机构各部门的职权、分工、责任要明确,并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员上,建立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重要岗位如授权、卡的止付、卡的销毁等实行权限批准制度。要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对重要岗位的检查要经常进行,避免由于缺乏监督检查,使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纠正。要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及相应的处罚条例,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员工风险防范意识,调动员工按章操作自觉性。
4.妥善处置信用卡透支,加大追索力度,防止恶意透支行为发生
一是及时发出催收通知。发卡机构在持卡人透支后,采取当天寄发“透支通知书”,当月寄发“对账单”的形式,告之透支日期和金额。在免息期过后十五日内持卡人仍未归还透支款的,应再发一次“透支催收通知书”。二是以电话或电子邮件形式催促持卡人还款,一般透支时间超过30天或透支金额超过1000元,发卡机构要及时反复与持卡人取得联系,敦促其立即归还透支款,同时还可与担保人取得联系,通过担保人催促其还款。三是上门催促持卡人还款,对大额透支或透支时间超过一个月的,经电话等形式催收而仍未归还透支款的要派专人上门拜访,请其归还透支款。四是采取必要的止付措施,对于透支后仍不断使用信用卡、或透支超过一定限额、或透支时间较长的持卡人,发卡机构应及时停止该卡使用,列入止付名单。五是对于多次催收,持卡人及其担保人仍无意还款的,列入恶意透支名单,发卡机构
应采取法律手段依法起诉催收,同时在银行同业间公布恶意透支者名单,同业联动制裁恶意透支。
(四)结论
只要发卡行与信用卡产业相关方共同努力,坚持积极主动地构建完善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发卡行不断地完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建立有效的风险内控制度、树立正确风险管理理念、采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以及全社会对信用卡产业相关法律与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信用卡产业一定能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林功实,林健武。信用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赵刚。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3]袁笑冬,抓住关键环节,加强信用卡风险防范[J].中国信用卡,2007(2):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