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司法与现代企业制度关系分析
公司法与现代企业制度关系分析
摘要: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制度。从各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式来看,公司可以说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态。我国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确立了公司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地位。通过结合公司法的立法目的及其影响来研究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好公司法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并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将有助于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规范。
关键词:公司法;现代企业制度;关系;推行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2-0135-02
在分析公司法的立法目的及其影响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及其主要内容,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公司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公司法的立法目的及其影响
《公司法》第1条规定,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由此可知,公司法是为专门调整公司这种现代企业制度,也是国家为了实现对公司的宏观调控而制定的,用来调整公司在设立、变更和终止以及其他对内对外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是一部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充分注意到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法律,它的颁布和实施,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司法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法律保障。作为专门调整公司这种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公司法的制定明确了公司形式的选择,加大了对公司自治实质的立法确定,同时加大了对公司股东大会的法律保障和立法制约,并且建立健全了资本信用制度,体现了创新与谨慎并重,有利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及其主要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从企业制度演变的过程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因此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制度。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基于国有企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形式为核心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十四届三中全会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个字。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重申了具有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的“十六字”总体要求。产权清晰
所谓产权明晰是指企业出资者与企业自身二者的法人财产权要彻底分开,企业要真正成为拥有独立财产、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现代企业制度之所以要求产权明晰,是因为现代企业是出资者与经营者、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产权关系复杂的企业形式。这就必须通过立法明确出资者与企业的关系,明确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的关系,明确出资者与企业、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各自享有哪些财产权利,承担哪些财产义务。只有将这些权利义务关系界定清楚,尤其是要将国家作为出资者、所有者与企业及企业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界定清楚才符合产权明晰的要求。权责明确
所谓权责明确是指要明确资产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权利和责任也是不同的。权利即所有者按其出资额,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企业破产时则对企业债务承担相应的有限责任。责任即与上述权利相对应的责任。严格意义上说,责任也包含了通常所说的承担风险的内容。要做到“权责明确”,除了明确界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及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外,还必须使权利和责任相对应或相平衡。政企分开
所谓政企分开是指企业不依附于作为出资者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同时,任何类型和级别的行政机构也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任何企业都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生产经营单位。“政企分开”的基本含义是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宏观和行业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职能分开。同时应注意的是,政府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对其拥有股份的企业行使所有者职能是理所当然的,不能因为强调“政企分开”而改变这一点。当然,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政府如何才能正确地行使而不是滥用其拥有的所有权。管理科学
所谓管理科学就是指企业内部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执行与监督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要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机制。要做到“管理科学”,当然要学习、创造,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包括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式。对于管理是否科学,虽然可以从企业所采取的具体管理方式的“先进性”上来判断,但最终还要从管理的经济效率上,即管理成本和管理收益的比较上作出评判。
概括上述特征的基本内涵有助于形成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债权债务的有限责任制度以及企业的科学组织制度。只有逐步建立与完备这些制度,才能形成与建立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充分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是当今社会最为发达的企业体制,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如下七个方面:一是健全的企业法人制度,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资产等进行评估,并在核实企业法人财产占有量的基础上进行产权登记,以确定企业法人的财产权。二是新的国有产权经营制度,即政府结合机构改革授权或明确国有产权运营机构。三是完善的企业组织制度,即依据《公司法》等相关法律规范,完善以公司为典型的财产组织形式。四是新型的企业领导体制和民主管理制度,即企业应依法建立完善领导管理体制,使权力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相互独立、相互制衡。五是通行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即按照企业财务会计相关规定,健全和完善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六是新型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即改变原来企业管理人员与工人界限分明的状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制定多重分配方案,企业自主决定与内部经营相关事项。七是新型的政企关系,即改变以往企业同政府的隶属关系,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用法律规制市场竞争,逐步改革政府管理企业的方式。
三、公司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通过前文对公司法立法目的及其影响的分析,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及其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公司法与现代企业制度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即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公司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同时公司法亦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
程中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
(一)现代企业制度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由公司法所调整并确认的
现代企业制度按照财产结构主要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三种组织形式。公司是在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演变而成的又一种新型企业形式。然而公司法只调整公司这种现代企业制度,不调整其他类型的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然而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它们正好分别适应了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在公司形式方面的选择需要。因此,我国公司法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其调整范围,既反映了我国公司当前的实际情况,也顺应了我国公司今后的发展趋势。从社会经济实践来看,公司也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普遍、最重要、最为典型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组织形式,可以说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二)公司法的制定和实施开创了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纪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企业改革基本上以实现两权分离、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企业经营方式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的思路向前推进。这些改革措施不仅增强了企业活力,也为企业摆脱政府附属物的地位进入市场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但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仍相去甚远。因此,我国的企业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解决如组织制度不合理,产权关系不明晰,管理制度不科学等深层次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之所以颁布公司法,就是为了探索一条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改革新途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我国公司法的颁布和实施,不仅适应了我国企业改革的客观要求,而且开创了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纪元,使我国的企业改革由过去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调整,进入了企业制度创新的法制化时代。
(三)公司法为明确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权责关系提供了可能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大量的资金和物质财富是由国家掌握的。国家将其掌握的资金和财富投入到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去,然后通过企业的经营活动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产生了作为投资者的国家和作为经营者的企业之间产权关系和利益分配问题。这个问题若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国家资产流失或者严重影响企业经营的积极性。我国《公司法》第3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由此可见,将公司财产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明确产权关系上自负盈亏的责任,笔者认为,公司法为明确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权责关系提供了可能性。
(四)公司法为实现现代企业制度中政企分开创造了条件
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来实现的,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保证市场有序地动作,而不应直接插手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市场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倘若企业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也就没有办法形成竞争,终将与世界脱轨。在公司法制定和实施的这18年里,国家逐步完善了公司法人制度,赋予企业应享有的权利,使企业摆脱了国家政权机构附属物的地位,真正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
(五)公司法为科学管理现代企业奠定了法律基础
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从克服我国现有企业管理制度的弊端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重点是对企业机构的设置、用工制度、工资制度和财务制度等进行改革,建立严格的责任制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公司法,对于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对公司的财产制度、责任制度、设立制度、资本制度、组织制度、经营管理制度、财会会计制度、利润分配制度、变更制度、终止制度及其清算制度都作了明确的界定,为科学管理现代企业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第二篇:试论公司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范文模版)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经济法”课论文
论文题目:试论公司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所在院系 : 13计会计系 专业班级 :财务管理2班 姓 名 :廖 亨
学 号 :20*** 任课教师 :尹晓闻 提交日期 :2013.06.19
试论公司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摘要:公司法是国家为了实现对公司的宏观调控而制定的 ,调整公司在设立、变更和终止以及其他对内对外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制度。从各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式来看,公司可以说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态。自我国颁布的公司法以来,确立了公司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地位。通过结合公司法来研究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好公司法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并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规范,促进企业有序发展,有利于健全公司法。
关键词:公司法、现代企业制度、影响、发展
一、公司法的性质和影响
公司法是商事法律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商法与民法一样同属于私法的范畴,故公司法属于私法,是关于私的权利和利益的法律。所以,公司法的主旨在于维护股东的意思自治和权利自由,如股东设立何种类型公司、选择何种行业投资、聘请何人管理公司、股份如何转让等,都是建立在股东意思自治的基础上的。私法自治和权利保障的理念是公司法的最高理念。同时,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为确保社会交易安全和公众利益,带有公法色彩的强制性规定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公司法领域。如公司法中关于法定事项的公示主义、公司登记的要式主义、公司章程中的必要记载事项、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公司名称的要求、股份转让的规则、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要求、最低注册资本制度等规定,无不反映国家公权对公司法中股东私权的限制和干预。这表明,尽管公司法是私法。但是其中包含有较多的强行性规范,这些强行性规范是公司和公司股东必须遵守的,如此,使得公司法具有一定的公法色彩。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公司法中强行性规范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公司法的性质由此发生了改变,公司法仍然是私法领域的法律规范。一般而言,公司法首先是一种商事组织法,它通过对公司的法律地位、公司设立的条件和程序、公司意思机关和代表机关的确立、公司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的条件和程序等的规定,完善了公司的法人组织,使其具有了独立于公司股东的人格,以便自主地进行经营活动。同时,公司法也规定了与公司组织具有直接关系的公司行为,如公司设立行为、募集资本行为、股份转让行为、对外交易行为等。所以,公司法又具有行为法的特征,是组织法与行为法的结合。
公司法从根本上削弱了董事长的权力,如在董事长怠于履行股东会主持、董事会召集和主持职权时,副董事长或者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的一名董事,可依法律规定自动代行董事长职权,而无须董事长的授权或指定;董事长不再是公司当然的法定代表人。公司法激活了股东大会制度,完善了董事会制度,强化监事会制度,强化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诚信义务,专节规定了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公司法完善了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制度,充实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召集和议事程序的规定;增加了监事会的职权,完善了监事会会议制度,强化了监事会作用;健全了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这些改变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优化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法降低股份公司注册资本,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扩大出资方式,债权、股权、采矿权、探矿权等其他物权均可作为出资财产。将会鼓励成千上万的投资者拿出闲置的资本进行投资创业。公司法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促进再就业。公司制企业是私营企业发展的一种主要形式,公司法降低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有利于私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新公司法对于资本市场不再仅为国企改革和发展服务,也为非公有制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推动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共同发展和公平竞争。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及意义
由于现代企业对公司中有着极其得重要的意义,为保护债权和交易安全,各国公司立法都将其作业项重要内容加以规范,对公司资本各具特色的规定。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公司资本制度。西方国家目前已经形成的有法定资本制度、授权资本制度和折衷资本制度三种。
法定资本制(Statutory Capital System)又称为确定资本制,是指公司在设立时,必须在章程中对公司的资本总额作出明确规定,并须由股东全部认足,否则公司不能成立。因法定资本制中的公司资本,是公司章程载明且已全部发行的资本,所以在公司成立后,要增加资本时必须履行一系列的法律手续,即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变更公司章程中的资本数额,并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法定制本制由法国、德国公司法首创,后为意大利、瑞士、奥地利等国家公司法所继受,成为大陆法系国家公司法中的一种典型的资本制度。授权资本制(Authorized Capital System),是指在公司设立时,资本总额虽然记载于公司章程,但并不要求发起人全部发行,只需认缴其中的一部分,公司即可成立;未认缴的部分可授权董事会根据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随时发行,不必经股东会决议,也无需变更章程。授权资本制为英、美公司法所创设,其中美国是典型的实行授权资本制的国家。
折衷资本制,又称为认可资本制或许可资本制,是指公司资本总额在公司设立时仍由章程明确规定,但股东只需认足一定比例的资本数额,公司即可成立;其余部分授权董事会在一定期限内发行,其发行总额不得超过法律限制的资本制度。折衷资本制是介于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之间的一种新型资本制度,是两种制度的有机结合。目前,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公司法中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这一制度,以德国和日本最为典型。
对于三种公司资本制度的优劣,一般认为:法定资本制具有确保公司资本真定、可靠,从而保障债权人利益和交易安全的优点;但比较僵化,从而影响公司的效益。授权资本制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但容易造成公司滥设和公司资本虚空;同时,将新股发行权赋予董事会,对股东利益的保护欠缺周全。折衷资本制吸收了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的优点,而克服了两者的弊端,被看作是一种更具优越性的资本制度,并且被认为是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完善的发展趋势。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制度。十四届三中全会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个字。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组织制度有多种形式,包括股份公司、国有独资公司、个体业主企业、合伙企业和我国群众创造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等,都要通过法律确定其独立地位和债务责任。这样才能保持这一制度的公平和有效。这次国务院确定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是根据李鹏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国家将组织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按照《公司法》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精神进行的。这次试点工作就是要按照《公司法》来进行。企业改革还会遇到大量的法律问题,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法制工作,建立和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有限公司在现代企业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政企职责分开。第二、有利于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第三、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四、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第五、有利于同国际惯例接轨。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保障。
三、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
(1)、我国《公司法》采用的是法定资本制度,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司资本的足额到位,公司资本的充实和维持,抑制公司股东虚假出资、骗取公司登记,减少公司在经营中出现债权纠纷后公司无力承担责任现象的出现。其主要内容包括:
1、严格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制度。《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3万(另有规定除外),一人有限公司为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需高于上述规定时,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2、法定资本制。第一,《公司法》规定,公司设立时必须在章程中规定注册资本,公司注册资本必须由全体股东在公司设立时缴纳最低额度,并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第二,规定公司不得任意增、减资本;公司增、减资本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在减资时,公司还应编制资产负债表、财产清单,向债权人发出通知、公告,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提供担保或要求公司清偿债务,公司增、减资本时必须依法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3、验资制度。《公司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股东全部缴纳了出资后,必须经法定的验资机构以验资,并出具验资证明。
(2)、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对外商投资有限公司资本的规定类似于目前在大多数欧洲国家通行的折中授权资本制,外商投资有限公司实行注册资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管理局的规定,这类公司注册资本的法定最低限额,在确定投资总额的前提下,根据其投资总额的规定比例计算。关于各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转让,公司经营期间注册资本的增减等,外商投资有限公司同一般有限责任公司基本相同。但在注册资本缴纳问题上有较大的差异。
1、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及工商行政管理局规定,中外合资或合作的有限责任公司,其合营或合作各方在合同中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约定缴纳出资的期限:一次缴清或分期缴清。合同约定一次缴清出资的,合营或合作各方应从企业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6个月缴清各自的出资。合同约定分期缴付出资的,合营或合作各方第一期出资不得低于各自的缴出资额的15%,并且应当在合营企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清。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外资企业,其外国投资者可以于公司设立时一次缴清出资,也可以分期缴付出资,但缴付期限应在《设立外资企业申请书》和外资企业章程中载明,第一期出资不得少于外国投资者认缴出资额的15%,并应在外资企业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90日内缴清。
鉴于在实践中一些公司注册资本不多,但分期缴纳出资的期限过长,影响经营并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1994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和登记管理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后缴纳期按注册资本数额不同作出了限制:注册资本在50万美元(含50万美元)以下的公司,其注册资本自营业执照核发之日起一年内全部缴齐;注册资本在50万美元以上、100万美元以下(含100万美元)的公司,其注册资本自营业执照核发之日起一年半内全部缴齐;注册资本在100万美元以上、300万美元以下(含300万美元)的公司,其注册资本自营业执照核发之日起两年内全部缴齐;注册资本在300万美元以上、1000万美元以下(含1000万美元)的公司,其注册资金自营业执照核发之日起三年内缴齐;注册资本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出资期限由审批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审定。
四、公司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作为现代企业制度核心的公司法律制度,公司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设立制度、公司资本制度、公司组织与公司治理制度以及公司终止制度,在建立公司资本制度发展进程中,公司法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公司法明确公司形式的选择,有利于我国推行公司资本制度明确公司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打造有序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避免各种商事主体类型中恶意主体巧立名目,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了当前市场经济中各种商事主体类型中的绝大部分,为小部分商事主体类型的公司化形式改造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公司企业进行了规范,有利于公司企业树立“权责明确”的意识,让公司企业设立更加规范,在组织和行为中有操作性强的法律保障。对于公司类型的设置过于弹性,不利于提高我们公司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竞争力,只有严格规范,正确指引,才能让真正具有竞争实力的公司企业依法得到设立和发展,让那些不具备条件,或曾经具备条件的公司企业取掉公司“头衔”,退出公平竞争的市场,避免它们以“公司”的名称在市场经济中混水摸鱼,破坏我国所推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他公司形式的成立,并不违法,可以在实践中探索,只是条件未成熟时暂时不能冠以“公司”名称。
公司法加大了对公司自治实质的立法确定,有利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公司企业为私法自治主体,公司自由主要体现为公司自治,公司自治又与股东等个人意思自治密切相关,我国学者从市场经济权利本位的观念出发,提出必须先确立私法的存在及其作用,即要从法律上肯定市场经济权利自主,企业自治和契约自由的原则。由于公司企业是重要的私法自治主体,确立公司企业自治的地位显得十分重要。自然人和法人为私法自治的主体,法律对公司企业内部关系基本上不予干涉,交由股东自治,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享有对公司进行自主管理和经营的自由,包括设立和解散公司的自由,决定公司事务的自由以及任命和解任公司领导人的自由等。
公司法加大了对公司股东大会的法律保障和立法制约,有利于股东行使共益权,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有利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公司法建立健全资本信用制度,有利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公司资本是公司对外承担责任的一个重要信用基础。有经济学家指出: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我们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让不遵守资本信用制度的企业付出更高的代价。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强化国家在市场准入、资本确定、资本维护与资本透明方面的严格规定。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从司法和执行上落实法律责任,加强执法力度,维护法律的尊严,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切实受到保护,使违法、违约侵犯他人权益者受到法律制裁,在这方面要给利益相关人更有效的手段, 使法律真正成为维护信用关系的有力武器,因此,通过完善公司资本信用,就使公司比其他企业在责任财产上更能维护交易对象的安全,使公司在进入市场时及进入市场后一直保持是一个合格的市场主体,降低市场风险,确保社会经济安全。
参考文献:
1、刘世红主编《经济法》暨南大学出版社
2、中外企业家 2012年第二期
3、江平主编的《最新公司法条文释义》
4、赵旭东主编的《公司法实例与法理》
5、孙光远主编的《现代企业制度概论》
6、顾功耘主编的《公司法》
7、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8、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三篇:试论公司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试论公司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制度。从各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式来看,公司可以说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态。我国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确立了公司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地位。通过结合公司法的立法目的及其影响来研究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好公司法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并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将有助于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规范。
在分析公司法的立法目的及其影响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及其主要内容,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公司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公司法的立法目的及其影响
《公司法》第1条规定,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由此可知,公司法是为专门调整公司这种现代企业制度,也是国家为了实现对公司的宏观调控而制定的,用来调整公司在设立、变更和终止以及其他对内对外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是一部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充分注意到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法律,它的颁布和实施,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司法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法律保障。作为专门调整公司这种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公司法的制定明确了公司形式的选择,加大了对公司自治实质的立法确定,同时加大了对公司股东大会的法律保障和立法制约,并且建立健全了资本信用制度,体现了创新与谨慎并重,有利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及其主要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从企业制度演变的过程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因此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制度。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基于国有企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形式为核心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十四届三中全会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个字。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重申了具有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的“十六字”总体要求。
1.产权清晰
所谓产权明晰是指企业出资者与企业自身二者的法人财产权要彻底分开,企业要真正成为拥有独立财产、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现代企业制度之所以要求产权明晰,是因为现代企业是出资者与经营者、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产权关系复杂的企业形式。这就必须通过立法明确出资者与企业的关系,明确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的关系,明确出资者与企业、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各自享有哪些财产权利,承担哪些财产义务。只有将
这些权利义务关系界定清楚,尤其是要将国家作为出资者、所有者与企业及企业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界定清楚才符合产权明晰的要求。
2.权责明确
所谓权责明确是指要明确资产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权利和责任也是不同的。权利即所有者按其出资额,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企业破产时则对企业债务承担相应的有限责任。责任即与上述权利相对应的责任。严格意义上说,责任也包含了通常所说的承担风险的内容。要做到“权责明确”,除了明确界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及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外,还必须使权利和责任相对应或相平衡。
3.政企分开
所谓政企分开是指企业不依附于作为出资者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同时,任何类型和级别的行政机构也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任何企业都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生产经营单位。“政企分开”的基本含义是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宏观和行业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职能分开。同时应注意的是,政府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对其拥有股份的企业行使所有者职能是理所当然的,不能因为强调“政企分开”而改变这一点。当然,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政府如何才能正确地行使而不是滥用其拥有的所有权。
4.管理科学
所谓管理科学就是指企业内部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执行与监督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要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机制。要做到“管理科学”,当然要学习、创造,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包括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式。对于管理是否科学,虽然可以从企业所采取的具体管理方式的“先进性”上来判断,但最终还要从管理的经济效率上,即管理成本和管理收益的比较上作出评判。
概括上述特征的基本内涵有助于形成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债权债务的有限责任制度以及企业的科学组织制度。只有逐步建立与完备这些制度,才能形成与建立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充分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是当今社会最为发达的企业体制,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如下七个方面:一是健全的企业法人制度,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资产等进行评估,并在核实企业法人财产占有量的基础上进行产权登记,以确定企业法人的财产权。二是新的国有产权经营制度,即政府结合机构改革授权或明确国有产权运营机构。三是完善的企业组织制度,即依据《公司法》等相关法律规范,完善以公司为典型的财产组织形式。四是新型的企业领导体制和民主管理制度,即企业应依法建立完善领导管理体制,使权力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相互独立、相互制衡。五是通行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即按照企业财务会计相关规定,健全和完善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六是新型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即改变原来企业管理人员与工人界限分明的状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制定多重分配方案,企业自主决定与内部经营相关事项。七是新型的政企关系,即改变以往企业同政府的隶属关系,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用法律规制市场竞争,逐步改革政府管理企业的方式。
三、公司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通过前文对公司法立法目的及其影响的分析,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及其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公司法与现代企业制度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即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公司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同时公司法亦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
(一)现代企业制度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由公司法所调整并确认的现代企业制度按照财产结构主要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三种组织形式。公司是在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演变而成的又一种新型企业形式。然而公司法只调整公司这种现代企业制度,不调整其他类型的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然而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它们正好分别适应了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在公司形式方面的选择需要。因此,我国公司法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其调整范围,既反映了我国公司当前的实际情况,也顺应了我国公司今后的发展趋势。从社会经济实践来看,公司也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普遍、最重要、最为典型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组织形式,可以说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二)公司法的制定和实施开创了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纪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企业改革基本上以实现两权分离、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企业经营方式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的思路向前推进。这些改革措施不仅增强了企业活力,也为企业摆脱政府附属物的地位进入市场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但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仍相去甚远。因此,我国的企业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解决如组织制度不合理,产权关系不明晰,管理制度不科学等深层次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之所以颁布公司法,就是为了探索一条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改革新途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我国公司法的颁布和实施,不仅适应了我国企业改革的客观要求,而且开创了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纪元,使我国的企业改革由过去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调整,进入了企业制度创新的法制化时代。
(三)公司法为明确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权责关系提供了可能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大量的资金和物质财富是由国家掌握的。国家将其掌握的资金和财富投入到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去,然后通过企业的经营活动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产生了作为投资者的国家和作为经营者的企业之间产权关系和利益分配问题。这个问题若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国家资产流失或者严重影响企业经营的积极性。我国《公司法》第3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由此可见,将公司财产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明确产权关系上自负盈亏的责任,笔者认为,公司法为明确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权责关系提供了可能性。
(四)公司法为实现现代企业制度中政企分开创造了条件
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来实现的,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保证市场有序地动作,而不应直接插手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市场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倘若企业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也就没有办法形成竞争,终将与世界脱轨。在公司法制定和实施的这18年里,国家逐步完善了公司法人制度,赋予企业应享有的权利,使企业摆脱了国家政权机构附属物的地位,真正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
(五)公司法为科学管理现代企业奠定了法律基础
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从克服我国现有企业管理制度的弊端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重点是对企业机构的设置、用工制度、工资制度和财务制度等进行改革,建立严格的责任制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公司法,对于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对公司的财产制度、责任制度、设立制度、资本制度、组织制度、经营管理制度、财会会计制度、利润分配制度、变更制度、终止制度及其清算制度都作了明确的界定,为科学管理现代企业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第四篇:论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企业管理概论大作业
姓名:曾黎明
学号:
班级:热动
成绩:
201002000722 1007
论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摘要:企业文化概念的提出和研究,源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企业的崛起以及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对美国乃至西欧经济形成的威胁和挑战。人们通过关注日美企业管理模式以及文化的不同对企业管理和经营业绩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融合的产物——企业文化。而企业制度则是指企业范围内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规则的集合,其目的是约束本企业及其成员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它包括从企业的产权制度到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本文分别阐述了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论述了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的基本关系,以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下,提出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文化、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关系
企业文化强调企业经营中的基本理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对企业员工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强调员工的内在自觉和自律,而企业制度却更多地强调外在监督与控制,重视规范、程序之类的强制性约束力量。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在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是相辅相成的。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容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特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通过其长期的经营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企业员工所公认和遵循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企业文化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组织的价值观、行为标准、制度设计和工作程序。现代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力量,它能将一个组织的众多成员聚集在一起,围绕一项共同的事业协同工作。企业文化的威力首先来自它所具有的精神魅力。首先,是一种理想、追求信仰所具有的约束力,感召力和激发力。其次,作为一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价值观和相沿成习的行为规范的企业文化,常常借助于行为个体间的传导、共同体内的熏陶、群体行为的诱导、集体精神的感染以及文化共同体对“叛逆”的惩处,把企
业对企业员工的“软管理”和“硬管理”统一起来。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应包括如下几点:(1)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2)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3)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4)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二、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从企业文化中分化出来。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特征的企业制度,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载体,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现代企业制度是由现代企业的组建而形成和制度化的。现代企业是由一群领取薪水的高、中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多单位企业。企业从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发展到现代公司制,不论从企业规模、组建制度,还是企业营销战略方面都有质的突破。
三、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之间的关系
(一)制度建设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
综观企业管理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制度建设正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制度的建立使企业管理由经验管理迈入了科学管理,而制度柔性化建设则使企业管理由科学管理走向了文化管理。科学管理的一个特征就是制度的规范化,可以说在科学管理方式下,制度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不可否认,这种制度的完善对于促进企业发展曾经 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物极必反,制度的日趋规范使员工的责任十分明确,为了避免承担责任,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使员工在工作中形成严格按照制度办事的原则,员工被束缚于严谨的制度中,限制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使人与制度之间的对立转化为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利益对立,增加了沟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管理已不能适
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怎样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就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课题。由此催生了企业文化这一新的文化管理方式。通过建立企业文化,明确企业的使命、愿景,为企业确立一个科学的、高层次的超级目标,求得员工的认同,来弱化制度的刚性,解决上述冲突,降低沟通成本。企业文化演进是渐进式的,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但二者同处于一个过程中,从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再倡导新文化,二者交互上升,企业管理正是在这种交互上升中不断优化。不得不承认,文化管理是在科学管理基础上的创新,相对于科学管理的刚性化,文化管理更体现了一种柔性化的管理,它是一种人性管理,它强调通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从而认同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通过构建这一超级目标,最大限度的凝聚人心,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但是文化管理的柔性是 相对而言的,它作为制度化管理进化的产物,必然继承了科学管理的部分刚性。企业实行文化管理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支撑,但是作为一种柔性管理,企业文化中制度的一个最大特性就是:文化管理下的制度更强调员工认同下的自我约束。由此可见,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支柱,无论在科学管理还是文化管理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指导和约束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是指导和约束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而这些指导与约束规范,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理念要保持高度一致,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理念的契合应从以下角度入手。一是将企业文化理念作为制定企业制度的指导思想,并贯穿于制度执行的全过程;二是依据已经确认的企业文化理念和行为准则,检查企业现行制度中有无与文化理念相违背的内容,强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部分,修正或废弃与企业文化不相容的部分;三是以企业文化理念为基准,对企业制度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以适应变化和提升了的理念,并通过组织和管理手段,防止刚性的制度对文化理念的侵蚀;四是通过企业控制体系,控制企业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及时纠正偏差,不断更新和发展企业文化理念,指导和约束企业制度。
四、加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首先, 注重企业价值观念的转变。要培育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就必须摒弃旧的企业价值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企业价值观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旨在提高企业活力,而释放企业活力之关键在于企业价值观念的转变。
其次,注重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确立共同目标需要企业在大目标中融合员工的小目标,使员工感受到企业每一个目标的实现给他们带来的利益与荣耀,促使员工奋发向上,引导员工树立与企业一致的价值观念并付诸行动,从而产生价值共识。企业精神的形成,不是一个自然的形成过程,它需要理性提炼和培养,具体途径为:确立企业共同目标。
最后,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是重点。伴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企业要成为市场的主体,就要有具备战略意识,富有竞争性、开拓性的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者。因此,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是企业管理者素质的培育和提高。
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在组织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每个组织都应该将企业制度调节和企业文化调节紧紧结合起来使用。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制度也应随之改变。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文化也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企业文化的变化,必然会对企业制度提出发展要求,只有适应这种要求,企业文化才能不断的发展,企业才能不断进步。正确的制度建设,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力、决策与实施的速度,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规范化的作业流程与员工工作行为,形成了企业一个融洽、竞争、有序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诞生,并维持生存。
参考文献:
[1]吴金明.论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共生,现代企业教育2005年,第11期
[2]于明仁,推进文化管理的思考.大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3] 邝鲜辉,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关系,企业文化
[4]皇新海,费坚真.建设现代文化型企业的宝贵探索——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调查报告.企业文化,2003年,第3期
[5]冯向东,再造企业文化.中国电信业,2003年第12期
[6]王文辉,.扬子石化的文化管理是怎样“化”成的—— —2006年全国企业文化(扬子石化)现场会召开.中外企业文化,2006年,第3期
[7]杨晋平.企业文化建设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内蒙古电力技术[J],2004年,第5期
[8]董洁.企业文化建设之管见.施工企业管理,2005年,第5期
[9]刘彬彬,浅析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管理纵横
[10] 唐钟鸣.论招聘整合企业文化的路径选择.北方经贸,2005年,第7期
第五篇: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的保证,以公司制企业为主要形态,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战略管理: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投资设立的,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人力资源管理: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财力、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企业目标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年、季、月)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与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它是制度生产计划的前提和基础。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执行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仓储:是仓库储存和保管的简称,是指从接受储存物品开始,经过储存保管作业,直至把物品完好地发放出去的全部活动过程。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是本企业所特有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现代企业的特征:技术特征、制度特征、组织特征、管理特征。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战略管理制度、文化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营销管理制度、生产作业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物流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特点:科学性、权威性、系统性、稳定性现代企业组织制度:U型企业制定、M型企业制度和H型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的构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别制度安排战略管理的特征:系统性、科学性、艺术性、相对稳定性企业战略的层次:第一层是公司级战略,第二层是事业部级战略,第三层是职能级战略。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又称别具一格战略,集中化战略又称目标集中战略、目标聚集战略、专一化战略。战略实施原则:
1.适度合理性的原则、2.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3.权变原则。控制系统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控制系统应是节约的,控制系统应是有意义的,控制系统应当适时地提供信息,控制系统应提供关于发展趋势的定性的信息,控制系统应有利于采取行动,控制系统应当是简单的。企业文化的结构(包括哪些层次):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观念层业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辐射功能人力资源的特点:生物性,社会性,能动性,两重性,时效性,连续性,再生性。绩效考核的基本方法:关键事件法,强制比例法,平衡记分法,交替排序法,小组评价法,360度考核法,目标管理法 工资制度五种类型:技术等级工资制,职务工资制,岗位工资制,结构工资制,年薪制。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市场营销系统管理职能:营销环境分析,市场营销计划,市场营销实施,市场营销控制。市场需求测量分析:准备阶段,策划阶段,实施阶段,追踪阶段。市场营销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分销策略。产品策略:
(一)产品组合策略:1.产品的整体概念2.产品组合策略
(二):1.品牌化策略2.品牌使用者策略3.品牌统分策略
(三)包装策略:1.相似包装策略
2.差别包装策略3.组合包装策略4.复用包装策略
(四)服务策略:1.售前服务2.售后服务 生产计划的层次:综合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 生产作业控制:投入进度控制,出产进度控制,在制品控制,工序进度控制 质量控制的程序: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产成品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常用的方法:分层法,调查表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散点图法。仓储管理的原则:效率原则,效益原则,服务原则配送的作用:配送可以降低整个社会物资的库存水平,配送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费用,对于生产企业来讲,配送可以实现零库存,配送对于广大用户而言,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配送对于整个社会和生态环境来说也起着重要作用
财务管理的目标:利润最大化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