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改革
论文题目:
现 代 业 制 度 与 会 计 改 革
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改革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是作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会计改革,措施
一、现代企业制度
财务管理随着现在企业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受到企业经营者的重视,它不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更多地与投资决策联系在一起,其作用也鲜活的变现了出来。
在传统的企业运营模式中,比较强调企业的内部管理,对于内部管理很多是针对领导管理员工这方面,要求员工很好的完成领导的指示,管理在某种程度上等于领导的行政性指令。领导决策层对于公司的整体战略及发展规划一般不会形成文字上的东西,大部分出现在领导的脑海里,领导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情况适时做出判断,从而决定一个企业的最终发展前景。这种管理模式并不绝对意味着企业的失败,一个思想比较清晰的、逻辑判断能力超群的企业,即使没有把思想落实到纸面上,同样也能把企业打理得井井有条,在现时社会上也不乏这种成功企业的范例。
伴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出现、壮大,传统的个人英雄主义经营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战,在现在企业管理中,强调集体的力量,决策的程序化和科学化,保证最终的决策成功能够更加与企业的现实盈利能力相契合。传统人治的企业的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企业带来成功,但是这种成功必须建立在杰出管理人的基础之上,在企业越来越多的今天,这种人才毕竟还是少数,就是说,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大部分企业都会遇到发展的困难,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
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为大多数企业获得成功提供了可能,企业的领导者,可以是一个才能相对平庸的人,只要他能够很好的遵守现代企业的运行规则,他同样能够很好的经营企业。
逻辑的力量是强大的,当我们一直遵循着一定的逻辑处理实情时,这种逻辑思维就会在我们的思想中落地扎根,现在企业制度就是为我们提供一种经验的力量。
二、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而推行企业会计制度改革
会计无论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存在与发展必须与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相适应。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在经济工作中贯彻实施“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的八字方针,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与此相适应,通过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全面修订,使被林彪、“四人帮”破坏的会计规章得以恢复,使会计工作秩序走上正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调整、整顿。在会计制度的修订中,我们不是简单地恢复原来被破坏的会计制度,而是根据国民经济调整、整顿、提高的要求,从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出发,对会计制度进行修订的,即在会计制度的恢复中实现重建,在恢复重建中实施会计制度的改革。如在修订会计制度时,将会计核算的科学性作为一项原则提出来,要求会计制度的制定既要满足企业加强会计核算和强化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也要满足国家对企业实施计划管理的要求。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后,我国制定实施了《折旧条例》、《成本管理条例》、《成本核算办法》等,以规范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行为、成本管理和核算行为。通过这些法规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加强,经济效益的提高。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明确,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速,我国在会计制度方面实施了以《企业会计准则》以及13个行业会计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会计制度改革,实现我国会计制度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和过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资本市场的发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进程,我国加快了会计制度国际化的进程,制定发布了《现金流量表》等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同时发布实施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以规范公司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以适应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需要。
(二)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内分步实施会计制度改革,实现传统会计制度模式的转换
相对体制外来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内的会计制度改革具有复杂性和涉及商广的特征。传统的会计制度建立于传统计划经济之中,依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其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将会计工作作为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来认识,会计工作服务于财政经济工作。表现在会计与财政税收的关系上,就是财政税收决定会计,会计制度直接以传统的财务制度和税收法规为依据制定,为其贯彻执行服务。由于传统的会计制度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体制内会计制度的改革涉及到传统经济体制的方方面面,要考虑的因素多,难度大。对于体制内会计制度的改革,我国采用渐进的方式对传统会计制度进行改革,首先对局部进行改革,从局部改革的成功再推进会计制度整体和全局改革的进行。其表现则是通过会计制度中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的改革的积累,达到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的基本改造;通过局部内容改革的积累,达到传统会计制度整体改革的目标。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会计制度明显特征就在于“三段平衡”、“专款专用”,强调会计核算为国家直接管理经济服务。如从《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我国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修订。在修订的过程中,根据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将资金平衡表由原来的“三段平衡”,改为总额大平衡;会计报表格式和报表项目也根据当时经济管理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这些改进措施,虽然都是在末突破传统会计模式的情况下进行的,但就其具体内容来说则使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次,根据经济业务的发展实际,在传统的会计制度中增加新经济业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如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等。这种使传统的会计制度在形式上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对会计核算的需要,对会计制度的部分内容进行改革,为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进行思想和理论的准备,正是通过对传统的会计制度部分内容的改革,逐步实现对传统会计制度的根本性改造,实现计划经济体制会计制度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会计制度模式的转换。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会计制度的影响及会计适应现代企业制度需要所应进行的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对会计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涉及到企业内部会计改革和企业外部会计改革两个方面.要重视现代管理会计,时务与会计一分为二,完善内部审计与监控手段,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与企业责任会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使会计更好地为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服务。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政府部门是会计的唯一使用者。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政府制定计划,合理分配资源服务的。会计核算以监督国家计划执行为目的,会计信息由基层企业逐级向上级汇报直到政府部门,呈纵向流动格局。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实施的三大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并存,使我国企业会计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形势,且在相同事项的处理上存在较大差距。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预计存货变现损失的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额等等。加之市场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企业,造成会计信息横向的企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也呈封闭状态,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不显著,甚至不具有某些质量特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享有极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的资产配置,产品生产、销售、定价等重大生产经营决策均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实际自主地。
会计信息的流动由过去的以纵向流动为主的格局向以横向流动为主的格局转变;同时,会计信息也由封闭转向公开。正是由于会计信息的横向流动和公开化,即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提出了要求。我国已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诸如: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原则,就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的质量特征做出了规定。《准则》中的这些原则,要付诸于会计实践之中,则依赖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为企业的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贷款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有关企业盈利状况、资金流动状况、偿债能力,资本保全状况和投资报酬等会计信息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因此,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素具有全面性,即各质量要素均能充分体现出来,又要求会计信息的各质量要素具有相融性,即不相互排斥,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信息的日益公开化,对企业报送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将更加严格,除了企业会计核算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相关可比且可靠的会计信息之外,企业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财务报告)还必须受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审查鉴证,以保证其公允性、真实性和合法性。
因此,完善以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为主要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社会监督评价体系也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对资本保全的再认识
国有资产流失,从根本上讲还是根源于旧的经济体制及其派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迅速建立起相应的能有效组织和运作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理顺国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入手,在国有企业中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基础,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保值增值问题。资产保值的关键是实现资本保全。《国际会计准则》关于资本保全提出了两种概念:一是财务资本保全又叫名义资本保全;二是实物资本保全。在财务资本保全下,营业收入是以现时购买力核算的,而对已发生的成本费用则按前期货币购买力计量,即按历史成本会计计算损益,在物价不变,即币值不变的前提下,财务资本保全是实际意义上的资本保全。但在物价上升幅度较大时,财务保全不可能继续维持简单再生产过程,这时的资本保全只不过是名义上的资本保全。公有产权的代理人不像私有企业那样关心资产的保值增值,因而我国的资本保全实质是名义资本保全。在会计改革中,针对这一情况,制定了存货成本计价的后进先出和固定资产摊销的加速折旧法来抵消通货膨胀的部分影响。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资本规模成了衡量企业的标准,外部利害关系集团的利益不尽一致,因此企业应具有实物资本保全的意识。实物资本保全是在物价变动会计下生成的资本保全概念。在这一概念支持下,企业的损益是在“扣除本期的所有者分配和所有者出资后,企业的期末实物生产能力必须大于期初实物生产能力,才算赚的利润。”因此,要做到实物资本保全必须采用现行成本的计量基础。由于我国通货膨胀比较温和没有达到恶性膨胀,同时受成本与效益及会计人员素质的制约,我国目前还不适宜以现行成本的计量基础,采用物价变动会计来提供会计信息。但并不排除在提供会计信息时,运用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反映物价变动引起的资本补偿不足的情况。
由于物价上涨是客观存在的,我国的资本保全只能是名义上的资本保全,这不仅涉及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所有者的权益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妨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那么,在现行会计制度下,如何使名义资本保全靠近实物资本保全,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服务呢?通常方法是在有关科目下设二级科目,例如:根据物价变动总指数测算资本补偿不足部分,在“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下,均可设二级科目“资本金补偿资金”,作为实收资本的附加补充账户,而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汇总在“实收资本”项下,并在附表中加以说明。这样使名义资本保全成为实物资本保金,会计信息质量得以保障,产权所有者的权益也实现了保全。同时,对于“未分配利润”项下的资本金补偿基金的部分,已不能作为利润来分配,而应做作为维护简单再生产的资金来源。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税务会计的建立
税务会计是以现行税法为准绳,根据财务会计的有关资料(必要时依法要求重新计算),核算和监督企业税务资金运动(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和退补等),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全面进行税务筹划,为企业利益服务的。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二者紧密联系,核算征税数额要通过会计核算来体现,同时计税依据也依赖于会计提供的信息。而当会计提供的计税依据与税法规定的纳税依据相符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所反映的内容是一致的,就不存在所谓税务会计的问题,因为在财务会计中包括了关于计税的内容。我国历来把政府部门看作是财务报表的唯一使用者,国家既是主体又是企业所有者,所以无论从宏观和微观上,法都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上制定的,以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害,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及税利的足额上缴。国家与企业所维护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税务会计包涵在财务会计之中,不需单独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出现政府部门从众多新设的企业中取得收入的问题,从而使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有一定程度的背离,形成了税务会计产生的原因。 首先,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者遍布社会各阶层,容纳了包括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在内的跨部门,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的资金所有者,国家政府部门只能以投资者或者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身份享有资产受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所有者的权利,而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国家不再是市场的主体,它被企业取而代之。这是税务会计产生的直接原因。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它必须从微观角度出发,考虑如何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达到企业资本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它所要求的会计核算必须以会计准则为提前,充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但是,税法的制定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宏观调控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很难一致的体现税法要求,保证税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各企业必须按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缴纳各种税款。由此出现了会计上和税法上计税依据相背离的情况,因此税务会计是既遵循会计原则又体现税法要求的一种会计核算程序,建立税务会计是市场经济发展必然趋势。
其次,国家的双重身份及不同身份所具有不同作用是税务会计产生的另一原因。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独立原则,表现为企业法人拥有法人产权,确定法人财产权的前提条件是投资者的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理顺了产权关系,才能将国家的双重身份彻底辨别清楚。即当国家以投资者身份出现时,与其他投资者一样,享有投资者的一切权益而无权为企业制定这样那样的规定;而当国家作为上层建筑发生超经济行为时,有权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法律来约束企业,使之步入规范的运行轨道。这样,一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规定的诸如:资金使用,费用开支及列支渠道,转变为通过运用税收来间接控制。
同时企业的经营者由于不再受国家的直接干预,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需要灵活运用资金和规定成本费用开支。企业经营者的目的是维护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者的权益。因此,随着国家双重身份的明朗化,税务会计也必将产生。
会计与企业制度之间有着内在协调性:一方面一种新的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要求确立与其相适应的会计思想和方法体系;另一方面,会计理论自身的发展也会促使新型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目前的会计改革与企业改革,正是为完善这一协调性而做出的重大举措。
四、我国
四、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
(一)模糊了会计行为约束系统的层次关系
按照传统的理论界定,会计行为的约束系统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组成:以《会计法》、《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组成的强制约束体系和以会计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自我约束体系。在强制性约束体系中,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实际作用和理论界限比较分明,但是从新制度的内容规定来看,它既包括了属于会计准则层次应予规范的内容,又包括了属于会计制度约束层次应予规范的内容。也就是说,新制度执行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双重约束功能,而且用新制度规范和指导会计实务时,几乎取代了会计准则的作用。这样,要么必然形成新制度与会计准则对会计行为的重复约束,模糊了二者的界限和层次关系;要么造成会计准则形同虚设,使得真正的强制约束体系仅包括《会计法》和会计制度两个部分.(二)以内容上的汇总罗列换得内容上的统一
新制度是针对所有类型企业的,是一种“统一”的会计制度。然而,各种类型的企业在某些业务处理上毕竟有其特殊性,为了实现制度的统一,新制度在内容上把以前13个会计制度中具有一般共性的业务和具有个性的业务汇总罗列,然后规范其核算过程。体现最为明显的是对于收入、成本和费用等会计要素的计量和确认。
(三)忽视了会计工作尽量从简的常识问题
目前,由于我国逐渐采用与国际会计接轨的做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一些新的问题使得会计工作逐步复杂起来,这已经让会计人员应接不暇,不得不在工作中不停地吸收这些新知识。新制度关于“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规定中,在很多会计科目的使用规定方面,特别是在明细科目的设置规定和要求方面过于细致、过分繁杂,不仅没有起到简化会计工作的目的,而且导致会计核算工作量大大增加。如:新制度要求设置“实收资本”和“已归还投资”两个总分类科目核算资本投入与归还的业务,这种做法不仅增加建账、记账和结账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审计检查工作量,实际上,上述资本金业务的核算可以合并到“实收资本”账户的借、贷方,这样就足以反映资本金的来龙去脉。
(四)过多地形成多借多贷会计分录
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诸多相关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结果都会形成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如:作价投资、融资、采购、期末结转、重组改制等业务。多借多贷会计分录最大的缺陷就是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明确,不便于会计检查和分析,同时在实际操作上也给会计人员带来麻烦,主要是根据多借多贷业务区分收付转凭证以及区分对应的原始凭证附件等难度加大。这种状况对于全面采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企业而言,其不利之处还不十分明显,但是对那些仍采用手工核算的企业而言,这种不利状况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五、未来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趋势
会计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总体目标在于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健全的、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根据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以下改革思路:
(一)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企业会计制度
改革会计制度是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规范到规范的动态过程,因此,从理论上说,会计制度应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各不同阶段企业经营的特点。但事实上,会计制度变革与市场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
(二)建立能适应各个行业的统一的会计规范体系
适应这一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应改革以行业会计制度规范企业会计处理的状况,尽快制定和颁布能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具体会计准则》,以使企业能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按统一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简化企业的会计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综合程度和可比性。
(三)制定和完善各项资本经营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
随着企业集团化经营战略的逐步实施,每个企业都可能发生各种形式的资本经营事项,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改革过去那种针对企业常规经营业务制定会计制度的状况,为各种形式下的资本经营事项制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规范,并纳入统一的准则体系。
(四)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完善会计制度
现代会计在构成上具有横向多元、纵向多层的特点。横向多元即如前所述,现代会计除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会计、预算会计外,还包括人力资源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租赁会计、通货膨胀会计、破产清算会计等若干分支;纵向多层则指现代会计是由宏观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企业会计、内部责任会计等若干层次构成。以上各个分支、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现代会计内容体系。与这一体系相适应,现代会计制度应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予以构建和设置,这里的“横向到边”就是会计制度的构成在广度上应具有全面性,既要包括对传统财务会计事项的规范,又要针对各种现代会计分支,制定出相应的准则和制度,如通货膨胀会计准则、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租赁会计准则、人力资源会计准则等。“纵向到底”就是会计制度的构成在层次上应具有完整性,它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与会计构成的层次性相适应,现代会计制度既要包括宏观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方面的准则或制度,又要包括企业的会计准则与制度;其二,与会计制度制定主体的层次性相适应,会计制度既要包括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又要包括各企业根据统一会计准则或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的内部核算制度。
(五)加快我国会计规范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的日益形成,我国市场必然要融于世界市场体系,加入国际性的商业交易网络。适应这种市场体系国际化的要求,作为“国际性商业语言”的会计必然要走向世界,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之中。针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加快会计国际化的进程是深化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强化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会计主体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会得出不同的业绩信息,从而影响到会计主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因此,会计主体出于增进自身局部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偏离会计制度的规定,选择执行有利于自身的会计行为。这表明如何强化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和监督机制,确保会计制度应有的严肃性,是深化会计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二篇: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管理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管理
学生姓名:何晓 兰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会计电算化X班 指导老师: 齐 希 指导单位:经济管理系
2016 年 8 月 15 日
目 录
摘 要.............................................................1
一、引言........................................................2
二、简析现代会计企业制度........................................3
(一)现代会计企业制度的内容...................................3
(二)现代会计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4
(三)现代会计企业制度的重要作用..............................5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管理....................................5
(一)会计管理的必要性........................................5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管理................................7
四、现代企业制度下建立会计管理体系的建议........................8
(一)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在反映基础上进行管理................9
(二)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价。............................9
(三)对物质利益分配的执行与管理。..............................9
五、结论........................................................9(一)强化会计管理条件。.......................................10
(二)加强对管理者的监督。....................................10 参考文献:.....................................................10
I
摘
要
【摘要】本文旨在以分析现代企业的制度与会计管理现状为前提,找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层次的建议。进而促使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正确合理地构造企业会计管理目标,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工作,建立健全适合自身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会计管理,这将有利于将会计管理与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更好的实现现代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会计职能;会计管理
一、引言
现代企业制度(modern enterprise system)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 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它是适应目前及今后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需要的公司制度,是集团公司内部体制改革的方向。
会计管理的发展不成熟和欠规范却是制约现代企业发展的瓶颈。由此不难看出解决好这个瓶颈问题是现代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点。因此,规范和提高现代企业的会计监督是促进民营企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现实问题。
二、简析现代会计企业制度
(一)现代会计企业制度的内容
1、公司法人制度
当代集团成长为现代公司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法人制度,即公司具有依法享有法人财产的权利。完善集团公司的现代公司法人制度,进一步确立公司的法人地位,是以建立明晰的公司产权制度为基础的。我们建立现代公司法人制度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明晰公司财产、盈亏的主体身份,赋予公司管理层真正的自主经营的权力,形成公司内外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2、公司法人财产制度
公司法人财产权是公司法人与公司经营权的有机结合。公司依法享有对公 司财产的经营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以及经营收益权。公司法人财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连续性和效益性的特点。
3、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是指现代公司所应具备的科学化、规范化的公司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科学化、规范化的公司组织制度包括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科学化、规范化的公司管理制度包括公司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是保证现代公司正常运营的重要手段。构造公司法人合理机构,就是要在改组公司的过程中,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使公司既能够高效运转,又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4、私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这是实现公司“政企”职责分开和公司中私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制度基础。公司中的私有资产属于私人,私有资产出资人以其向公司的全部投资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除此之外,私有资产出资人不能干预公司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确保公司的经营自主权。同时,私有资产出资者只以其向公司的全部投资承担公司的各种债务和损失。
5、公司责任制度与有限责任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责任制度是公司和投资者双方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称有限责任制度。有限责任制度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出资者来说,出资者仅以其向公司的投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二是对公司来说,公司以其 经营的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6、组织领导制度
科学完善的组织领导制度是集团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公司的组织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其基本的领导体制是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总裁负责制。
7、公司内部组织管理制度
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会制度等一系列的内容。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应具有科学的公司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理层、生产者之间的责任与权利关系,三者之间通过公司的权力机构、经营管理机构、监督机构,即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各司其职、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的关系。
除此之外,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还应包括公司破产制度、公司外部保障制度等。
总之,现代企业制度应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公司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管理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集团公司现代企业制度要进一步实行公司内部的经济责任制及市场链,其基本原则是:责、权、利相结合,公司、团队、个人利益相统一,职工薪酬与工作业绩相联系。
(二)现代会计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从企业制度演变的过程看,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制度。
1、产权清晰
一是要有具体的部门和机构代表国家对某些国有资产行使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等权利。二是国有资产的边界要清晰,首先要搞清实物形态国有资产的边界;其次要搞清国有资产的价值和权利边界。
2、权责明确
是指合理区分和确定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经营者受所有者的委托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拥有经营企业资产及其他生产要素并获 4 取相应收益的权利。劳动者按照与企业的合约拥有就业和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责任。与权利相对应的是责任,责任也包含了承担风险的内容,还必须使权利和责任相对应或相平衡。
3、政企分开
即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宏观和行业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职能分开。政企分开要求政府将原来与政府职能合一的企业经营职能分开后还给企业,还要求企业将原来承担的社会职能分离后交还给政府和社会。
4、管理科学
管理致力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其核心是激励、约束机制。要使管理科学,是要学习、创造,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对于管理是否科学,虽然可以从企业所采取的具体管理方式的先进性上来判断,但最终还要从管理成本和管理收益的比较上做出评判。
(三)现代会计企业制度的重要作用
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保障,一个优秀企业要实现永续发展,就要使企业管理者的岗位上永远屹立着优秀的管理者,这就要靠制度。从企业来讲,这个制度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它的核心是资产结构,或者叫产权结构。解决了制度问题,创新精神、经营管理变革等就会随之而来;有了好的制度,企业管理者的岗位上就可以永远屹立着优秀的管理者。要使企业真正建立起以产权结构优化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既需要改善企业内部环境,也需要改善企业外部环境。第一,应在企业中形成一个合理的制度,营造一个使企业管理者能够与时俱进、因事而变的内部环境。第二,应为企业创造一个靠市场机制选择管理者的外部环境。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管理
(一)会计管理的必要性
1、会计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与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管理者以及政府等方面的利益存在一定矛盾冲突。为了使经济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这些不同的利益集团只能依靠法律、法规和制度约束下的会计信息来协调关系、表述经济活动,根据会计提供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样,会计监督就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2、会计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都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进行经济活动,规范经营行为,并且依法设置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会计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之中,只有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行有效、及时、连续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会计核算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3、会计管理是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需要。
政企分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其前提是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分离。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所有企业实施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而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则是通过理顺产权关系,行使所有者的终极所有权权力。企业则按照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权责,认真组织经营,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达到对所有者的资本保全、保值、增值的要求。
4、会计管理是规范经济行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目前,部分企业存在着经济效益差、管理水平低、社会债务负担沉重,以及生产经营规模偏小、产品档次低下、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的状况。原因之一就是企业整体素质不高,财务管理不善,会计管理松懈。这些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为此,国家三令五申要求整顿经济秩序,整顿会计工作秩序。
5、会计管理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来看,会计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帮助企业实行最优化的经营管理,合理、有效地组织各项经济活 6 动和运用各项资金,努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在国家法规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因此,会计监督不仅是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其本身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管理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会计作为公司的一种管理活动,其监督职能日益重要。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实施会计监督的运行机制,它包括会计监督的实施程序,业绩考核、奖励和处罚手段等。会计监督的运行机制是实施会计监督的的核心和保障,公司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企业具体会计制度中规定会计的程序、业绩考核指标和标准,严格奖罚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把监督落到实处。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
加强对企业各类资产的监督管理,控制资产损失。一是加强对企业各类资产损失的监督。二是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的监督。三是加强企业对外经济担保的监督。
加强对企业成本费用的监督管理,确保成本费用开支的合理、规范。一是加强对跨期摊提费用的监督。二是加强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开支的监督,严禁乱支乱列,其开支总额不得超过制度规定限额。三是加强对购销活动的监督。
加强对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的监督管理,维护所有者权益。一是加强对营业外支出的监督,不得自行增加营业外支出项目。二是加强对税后利润分配的监督,审查分配方案以及是否按规定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三是加强对国有资本金及权益的监督。
加强对企业成本费用的监督管理,确保成本费用开支的合理、规范。一是加强对跨期摊提费用的监督。二是加强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开支的监督,尤其要加强对业务招待费的使用范围和开支标准的监督。三是加强对购销活动的监督。
加强对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的监督管理,维护所有者权益。一是加强对营业外支出的监督,不得自行增加营业外支出项目。二是加强对税后利润分配的监督,审查分配方案以及是否按规定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三是加强对国有资本金及权益的监督。
2、加强企业外部会计监督,维护会计法规的严肃性。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性使得企业经营者的权力相对加大,企业所有者对其约束力相对有限,从而使会计监督的难度加大。为了保证企业所有者、债权人、7 管理者、相关者的利益,仅仅依靠来自企业内部的自我约束与控制机制远远不够,还需要来自企业外部的监督主体:
一是社会审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主要是对企业各种经济活动的鉴证与咨询。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真实性、合法性、全面性审查,对承包经营者期满检查以及对资产的评估、经济纠纷的调解和重大经济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等,避免伪造、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情况,避免财务报表虚报、误报、重大遗漏等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政府监督。《会计法》规定:“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督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的下列情况实施监督:一是依法设置会计账簿;二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三是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四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政府部门应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进行监督,定期抽查一定数量的审计报告,促使会计师事务所严肃纪律、客观公正,从而完成法律赋予的职责。
会计要强化监督职能,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其监督体系构成分为两个层次: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和外部会计监督,由内而外形成经济行为—会计监督—内审监督—企业外部监督的监督体系,更加完善和强化了会计监督体系,加大了会计监督的力度。会计监督作为法律监督的一种形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也经历了全方位的改革和调整,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科学严密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使会计监督更具有现实性。
四、现代企业制度下建立会计管理体系的建议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第一部分,是通过竞争市场所形成的间接控制,第二部分,是为实行事前监督而设计的直接控制。内部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组成的,它们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相互制衡,从而形成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机制。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充分发挥效率,协调运行、相互制衡。这样,会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也就凸现出来。也就是会计通过预测、计划审核、核算、检查、分析、执行等手段,对公司治理结构中各有关方面的责权利进行反映与监督。其内容大体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一)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在反映基础上进行管理。
公司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利润的多寡是由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各方面情况所决定的。《决定》要求每个企业必须重点抓好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
(二)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价。
公司的经营管理层是否尽到责任,这是公司治理结构中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会计可对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动信息等方面进行揭示,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分析与评价。
(三)对物质利益分配的执行与管理。
公司制企业所产生的代理问题、机会主义行为问题、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合约的不完善问题等等,最终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物质利益分配的问题上来。管理报酬契约在实际中由许多具体形式所构成,一般是:固定工资,年底分红、股票认购权、股票升值权、限制性股利计划、业绩单位以及业绩股票等报酬形式。在具体办法上,可以实行经理(厂长)的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形式。报酬契约设计、核算、执行、监督,虽然还要运用到股票市场、金融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当然,会计必须能够以独立客观为基础,在不受管理层控制的前提下,会计信息才可用于评估和确定管理人员的报酬。
五、结论
企业作为一个契约的结合体,它在包括签约、履约、计量和评价、再签约这一系列过程中,计量、评价与监督工作均由会计来完成。会计作为一个控制信息系统,它是企业作为一个合约结构得以有效运行的一环。没有现代会计,也就不 可能有现代企业制度。同时,现代企业制度也为我们研究会计的职能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广阔空间。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必须形成另一个多方位的监督体系,才能形成为有效的监督机制。从层次上来看,一是通过对会计技术方法的规范,对会计人员进行约束;二是通过有关法律和职业道德的建设,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一)强化会计管理条件。
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调监事会对企业财务的监督作用。只有建立起这样的治理结构,才有可能克服经营管理层的机会主义等行为,为会计的监督提供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对管理者的监督。
企业是所有者、经营者、政府、债权人、以及消费者和公众之间一组契约的集合点。会计数据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会计数据是由会计人员生成的。即会计必须以独立观察为基础,在不受管理人员控制的前提下,提供客观。公正的会计信息,并切实做好会计监督工作,否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由于利益驱动,一定环境下的会计人员总是会偏向于企业的利益,有时甚至会为企业的利益不择手段。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研究监督者也必须受监督的问题。
对会计技术方法的规范问题,可以通过制订会计准则的形式对会计技术方法进行规范,当然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形成还有待时日。在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外部监督。但关键的问题是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此外,要充分发挥事务所的“经济警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 洪.浅谈民营企业会计控制问题.科技资讯,2005(31):23-41 [2](台)陈锦烽,苏淑美.内部审计新纪元.大连:大连出版社,2005,8:187-302 [3]刘明辉,孙坤,徐平.审计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287-306 [4]杜美杰.信息系统与会计内部控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56-97 [5]李凤鸣.内部控制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155-203 [6]林朝华,唐予华.内部会计控制若干理念剖析.上海会计,2002(9):15-36 [7]CPA 编委会.审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3:152-185 11
第三篇: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监督毕业论文!
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监督
摘要:现代企业制度(modern enterprise system)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它是适应目前及今后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需要的公司制度,是集团公司内部体制改革的方向。
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后,讨论会计的监督问题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具体地说,必须回答:《决定》中所提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职能的关系如何?面对着现代企业制度,会计应当反映和监督些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会计职能,有什么实际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既可以把会计的改革引向全面深入,又可以使会计工作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粗浅看法。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会计职能;会计监督
目 录
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监督......................................................1 摘要........................................................................1 1.简析现代会计企业制度.....................................................3 1.1现代会计企业制度的内容...............................................3 1.2现代会计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及重要作用.................................5 1.2.1现代会计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5 1.2.2现代会计企业制度的重要作用.....................................6 2.会计监督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6 2.1.会计监督的必要性....................................................6 2.2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8 3.怎样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会计监督.........................................10 参考文献...................................................................13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显重要。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企业最大限度的得到了自由发展,进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宏观上可以说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经济;而微观上,会计监督的发展不成熟和欠规范却是制约现代企业发展的瓶颈。由此不难看出解决好这个瓶颈问题是现代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点。因此,规范和提高现代企业的会计监督是促进民营企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现实问题。鉴于此,本文旨在以分析现代企业的制度与会计监督现状为前提,找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不健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层次的建议。进而促使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正确合理地构造企业会计监督目标,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工作,建立健全适合自身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会计监督,这将有利于将会计监督与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更好的实现现代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简析现代会计企业制度
1.1现代会计企业制度的内容
一、公司法人制度
当代集团成长为现代公司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法人制度,即公司具有依法享有法人财产的权利。完善集团公司的现代公司法人制度,进一步确立公司的法人地位,是以建立明晰的公司产权制度为基础的。我们建立现代公司法人制度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明晰公司财产、盈亏的主体身份,赋予公司管理层真正的自主经营的权力,形成公司内外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二、公司法人财产制度
公司法人财产权是公司法人与公司经营权的有机结合。公司依法享有对公 司财产的经营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以及经营收益权。公司法人财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连续性和效益性的特点。
三、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是指现代公司所应具备的科学化、规范化的公司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科学化、规范化的公司组织制度包括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科学化、规范化的公司管理制度包括公司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是保证现代公司正常运营的重要手段。构造公司法人合理机构,就是要在改组公司的过程中,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使公司既能够高效运转,又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四、私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这是实现公司“政企”职责分开和公司中私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制度基础。公司中的私有资产属于私人,私有资产出资人以其向公司的全部投资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除此之外,私有资产出资人不能干预公司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确保公司的经营自主权。同时,私有资产出资者只以其向公司的全部投资承担公司的各种债务和损失。
五、公司责任制度与有限责任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责任制度是公司和投资者双方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称有限责任制度。有限责任制度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出资者来说,出资者仅以其向公司的投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二是对公司来说,公司以其经营的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六、组织领导制度
科学完善的组织领导制度是集团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公司的组织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其基本的领导体制是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总裁负责制。
七、公司内部组织管理制度
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会制度等一系列的内容。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应具有科学的公司领导体制和组织管
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理层、生产者之间的责任与权利关系,三者之间通过公司的权力机构、经营管理机构、监督机构,即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各司其职、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的关系。
除此之外,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还应包括公司破产制度、公司外部保障制度等。
总之,现代企业制度应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公司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管理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集团公司现代企业制度要进一步实行公司内部的经济责任制及市场链,其基本原则是:责、权、利相结合,公司、团队、个人利益相统一,职工薪酬与工作业绩相联系。
1.2现代会计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及重要作用
1.2.1现代会计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从企业制度演变的过程看,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制度。
一、产权清晰
一是要有具体的部门和机构代表国家对某些国有资产行使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等权利。二是国有资产的边界要清晰,首先要搞清实物形态国有资产的边界;其次要搞清国有资产的价值和权利边界。
二、权责明确
是指合理区分和确定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经营者受所有者的委托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拥有经营企业资产及其他生产要素并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劳动者按照与企业的合约拥有就业和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责任。与权利相对应的是责任,责任也包含了承担风险的内容,还必须使权
利和责任相对应或相平衡。
三、政企分开
即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宏观和行业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职能分开。政企分开要求政府将原来与政府职能合一的企业经营职能分开后还给企业,还要求企业将原来承担的社会职能分离后交还给政府和社会。
四、管理科学
管理致力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其核心是激励、约束机制。要使管理科学,是要学习、创造,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对于管理是否科学,虽然可以从企业所采取的具体管理方式的先进性上来判断,但最终还要从管理成本和管理收益的比较上做出评判。1.2.2现代会计企业制度的重要作用
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保障,一个优秀企业要实现永续发展,就要使企业管理者的岗位上永远屹立着优秀的管理者,这就要靠制度。从企业来讲,这个制度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它的核心是资产结构,或者叫产权结构。解决了制度问题,创新精神、经营管理变革等就会随之而来;有了好的制度,企业管理者的岗位上就可以永远屹立着优秀的管理者。要使企业真正建立起以产权结构优化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既需要改善企业内部环境,也需要改善企业外部环境。第一,应在企业中形成一个合理的制度,营造一个使企业管理者能够与时俱进、因事而变的内部环境。第二,应为企业创造一个靠市场机制选择管理者的外部环境。
2.会计监督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
2.1.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一、会计监督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与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管理者以及政府等方面的利益存在一定矛盾冲突。为了使经济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这些不同的利益集团只能依靠法律、法规和制度约束下的会计信息来协调关系、表述经济活动,根据会计提供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样,会计监督就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二、会计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都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进行经济活动,规范经营行为,并且依法设置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会计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之中,只有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行有效、及时、连续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会计核算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三、会计监督是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需要。
政企分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其前提是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分离。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所有企业实施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而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则是通过理顺产权关系,行使所有者的终极所有权权力。企业则按照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权责,认真组织经营,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达到对所有者的资本保全、保值、增值的要求。
四、会计监督是规范经济行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目前,部分企业存在着经济效益差、管理水平低、社会债务负担沉重,以及生产经营规模偏小、产品档次低下、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的状况。原因之一就是企业整体素质不高,财务管理不善,会计监督松懈。这些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为此,国家三令五申要求整顿经济秩序,整顿会计工作秩序。
五、会计监督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来看,会计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帮助企业实行最优化的经营管理,合理、有效地组织各项经济活动和运用各项资金,努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在国家法规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因此,会计监督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其本身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
要组成部分
2.2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会计作为公司的一种管理活动,其监督职能日益重要。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实施会计监督的运行机制,它包括会计监督的实施程序,业绩考核、奖励和处罚手段等。会计监督的运行机制是实施会计监督的的核心和保障,公司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企业具体会计制度中规定会计的程序、业绩考核指标和标准,严格奖罚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把监督落到实处。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
(一)加强对企业各类资产的监督管理,控制资产损失。一是加强对企业各类资产损失的监督。二是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的监督。三是加强企业对外经济担保的监督。(2)加强对企业成本费用的监督管理,确保成本费用开支的合理、规范。一是加强对跨期摊提费用的监督。二是加强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开支的监督,严禁乱支乱列,其开支总额不得超过制度规定限额。三是加强对购销活动的监督。(3)加强对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的监督管理,维护所有者权益。一是加强对营业外支出的监督,不得自行增加营业外支出项目。二是加强对税后利润分配的监督,审查分配方案以及是否按规定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三是加强对国有资本金及权益的监督。
(二)加强对企业成本费用的监督管理,确保成本费用开支的合理、规范。一是加强对跨期摊提费用的监督。二是加强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开支的监督,尤其要加强对业务招待费的使用范围和开支标准的监督。三是加强对购销活动 的监督。
(三)加强对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的监督管理,维护所有者权益。一是加强对营业外支出的监督,不得自行增加营业外支出项目。二是加强对税后利润分配的监督,审查分配方案以及是否按规定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三是加强对国有资本金及权益的监督。
二、加强企业外部会计监督,维护会计法规的严肃性。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性使得企业经营者的权力相对加大,企业所有者对其约束力相对有限,从而使会计监督的难度加大。为了保证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管理者、相关者的利益,仅仅依靠来自企业内部的自我约束与控制机制远远不够,还需要来自企业外部的监督主体:
一是社会审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主要是对企业各种经济活动的鉴证与咨询。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真实性、合法性、全面性审查,对承包经营者期满检查以及对资产的评估、经济纠纷的调解和重大经济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等,避免伪造、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情况,避免财务报表虚报、误报、重大遗漏等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政府监督。《会计法》规定:“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督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的下列情况实施监督:一是依法设置会计账簿;二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三是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四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政府部门应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进行监督,定期抽查一定数量的审计报告,促使会计师事务所严肃纪律、客观公正,从而完成法律赋予的职责。
会计要强化监督职能,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其监督体系构成分为两个层次:单位内部会计监
督和外部会计监督,由内而外形成经济行为—会计监督—内审监督—企业外部监督的监督体系,更加完善和强化了会计监督体系,加大了会计监督的力度。会计监督作为法律监督的一种形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也经历了全方位的改革和调整,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科学严密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使会计监督更具有现实性。
3.怎样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会计监督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第一部分,是通过竞争市场所形成的间接控制,第二部分,是为实行事前监督而设计的直接控制。内部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组成的,它们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相互制衡,从而形成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机制。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充分发挥效率,协调运行、相互制衡。这样,会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也就凸现出来。也就是会计通过预测、计划审核、核算、检查、分析、执行等手段,对公司治理结构中各有关方面的责权利进行反映与监督。其内容大体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一、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在反映基础上进行监督。公司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利润的多寡是由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各方面情况所决定的。《决定》要求每个企业必须重点抓好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
二、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价。公司的经营管理层是否尽到责任,这是公司治理结构中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会计可对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动信息等方面进行揭示,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分析与评价。
三、对物质利益分配的执行与监督。公司制企业所产生的代理问题、机会主义行为问题、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合约的不完善问题等等,最终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物质利益分配的问题上来。因此,正确地处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物质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十分必要。管理报酬契约在实际中由许多具体形式所构成,一般是:固定工资,年底分红、股票认购权、股票升值权、限制性股利计划、业绩单位以及业绩股票等报酬形式。在具体办法上,可以实行经理(厂长)的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形式。报酬契约设计、核算、执行、监督,虽然还要运用到股票市场、金融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当然,会计必须能够以独立客观为基础,在不受管理层控制的前提下,会计信息才可用于评估和确定管理人员的报酬。
企业作为一个契约的结合体,它在包括签约、履约、计量和评价、再签约这一系列过程中,计量、评价与监督工作均由会计来完成。会计作为一个控制信息系统,它是企业作为一个合约结构得以有效运行的一环。没有现代会计,也就不可能有现代企业制度。同时,现代企业制度也为我们研究会计的职能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广阔空间。
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必须形成另一个多方位的监督体系,才能形成为有效的监督机制。从层次上来看,一是通过对会计技术方法的规范,对会计人员进行约束;二是通过有关法律和职业道德的建设,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
第一、要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为强化会计监督创造条件。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调监事会对企业财务的监督作用。只有建立起这样的治理结构,才有可能克服经营管理层的机会主义等行为,为会计的监督提供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加强对监督者的监督。企业是所有者、经营者、政府、债权人、以及消费者和公众之间一组契约的集合点。会计数据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
会计数据是由会计人员生成的。即会计必须以独立观察为基础,在不受管理人员控制的前提下,提供客观。公正的会计信息,并切实做好会计监督工作,否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由于利益驱动,一定环境下的会计人员总是会偏向于企业的利益,有时甚至会为企业的利益不择手段。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研究监督者也必须受监督的问题。
对会计技术方法的规范问题,可以通过制订会计准则的形式对会计技术方法进行规范,当然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形成还有待时日。在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外部监督。但关键的问题是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此外,要充分发挥事务所的“经济警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 洪.浅谈民营企业会计控制问题.科技资讯,2005(31):23-41 [2](台)陈锦烽,苏淑美.内部审计新纪元.大连:大连出版社,2005,8:187-302 [3]刘明辉,孙坤,徐平.审计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287-306 [4]杜美杰.信息系统与会计内部控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56-97 [5]李凤鸣.内部控制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155-203 [6]林朝华,唐予华.内部会计控制若干理念剖析.上海会计,2002(9):15-36 [7]CPA 编委会.审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3:152-185
第四篇:试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改革问题
试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改革问题
摘 要
我国的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直至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同时,会计改革也正是紧密结合经济体制的转换稳步推进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会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包括投资主体、经济利益分配、政府管理职能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会计必须不断进行改革。本文阐述我国会计改革发展的三十年历程、我国会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存在的一些缺陷及相应的一些对策。我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是不断完善的长期任务。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紧紧依靠会计理论和广大实务工作者,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推进我国的会计改革。会计改革既要吸收、又要适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方法、会计法规和会计理论等会计体系。
关键词: 发展历程;会计改革;企业制度
ON THE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ZHE
ACCOUNTING REFORM
ABSTRACT
China's economic system from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planned economy to a planned commodity economy, and plan economy mainly supplemented by market economy, plan economy and market economy to combine together, until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basic completed from the planned economy to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of conversion.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the accounting reform closely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system of steady progress.Along with our country socialis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account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environment, including the main body of investment, economic profit distribution, and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function, there was a tremendous change, so, accounting must continue to reform.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reform in thirty years history, accounting in China under the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exist some defec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me countermeasures.China's accounting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s the
perfect long-term mission.In summing up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past, closely rely on the accounting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workers, seize the opportunity, challenge,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accounting in China.Accounting reform both absorption, and should be suitable for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actual conditions, gradually set up complete for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ha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of accounting methods, and accounting regulations and accounting theory accounting system.KEYWORDS: Development course,The accountant reforms,Enterprise system
目 录 我国会计改革发展的历程.......................................................................................1 2 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改革的不足...........................................................................3
2.1 行业会计形式不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3 2.2 现行会计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4 2.3 我国会计改革的国际化进程缓慢.................................................................5 2.4 现行会计规范的协调性差.............................................................................5 2.5 会计制度的严肃性受到损害.........................................................................6 3 造成我国会计改革存在不足的原因.......................................................................6
3.1 《企业会计制度》实施范围过窄.................................................................6 3.2 现行的会计标准不够完善.............................................................................7 3.3 会计人员的素质不满足其要求.....................................................................7 3.4 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7 3.5 人才的培养与流失制约我国会计行业发展.................................................8 4 解决我国会计改革中不足的对策...........................................................................8
4.1 实现会计职能的转换.....................................................................................8 4.2 强化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和监督机制.........................................................9 4.3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9 4.4 建立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10 4.5 深化会计核算制度.......................................................................................10 参考文献.....................................................................................................................11 后 记.....................................................................................................................12
i 我国会计改革发展的历程
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的会计改革,采取的是一种渐进和稳健的方式,它不是一步到位的破旧立新,而是先在旧制度安排的边缘衍生出一些新的制度安排,通过新制度安排的不断发展来逐渐取消旧制度安排的空间,促使旧体制的变迁,然后达到整个会计改革的目标。其主要特点是:逐步推进、分步到位、先易后难、先试验后推广等。
会计改革如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样,也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以建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会计标准、会计制度和恢复会计师事务所为标志的改革试点阶段。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在经济工作中贯彻实施“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与此相适应,通过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在这一时期我国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对“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严重破坏的会计制度,进行了恢复和重建;在重建过程中,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后,我国制定实施了《折旧条例》、《成本管理条例》、《成本核算办法》等,以规范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行为、成本管理和核算行为。通过这些法规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加强,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一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对于加强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财、物消耗,降低成本水平,乃至于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个阶段是从90年代初期到2000年初以“两则”、“两制”为主要形式和内容,实现会计模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会计改革;进入20世纪90年代,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蓬勃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变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一方面为鼓励企业发展颁布了若干法规,为其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
另一方面也将企业推向市场,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迫使经营者必须具有敏锐的经济头脑和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掌握市场需求、发展趋势,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始起步,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创立。资本市场参与者开始关注中国的资本市场,会计信息不再是少部分人(或部门)使用。资本市场的众多参与者开始重视和使用会计信息。为了适应会计信息使用者多元化的需求,满足资本市场对信息有用性的渴望,我国适时制定发布和实施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合作。立足中国会计改革的实际情况,放眼国际会计协调发展的美好前景,中国会计准则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有利于境外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2000年12月28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并要求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2001年修订了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引入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资产减值的概念,修订后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更多地考虑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其后,2000年和2001年又陆续发布了无形资产、或有事项、借款费用、租赁、固定资产、存货和中期报告准则;2001年发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3年发布了《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2004年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在这期间又发布了一系列专业核算办法。这些标准都体现了高度稳健的会计政策,如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待处理财产损失不挂账、严格资本化、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核算时按账面价值反映,不形成利润等等,其目的就是增强我国企业的长期发展后劲,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这些会计标准的建立,为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满足众多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需求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阶段是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所进行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深层次的会计改革。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发布了《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总会计师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已经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法规体系。根据《立法法》的相关规定,我们这套会计法规体系可以划分为四个层
次:一是会计法律。包括由全国人大常务会通过并由国家主席签发的《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二是行政法规。包括由国务院颁布并由国务院总理签发的《总会计师条例》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三是会计部门规章。包括以财政部部长令形式发布的《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办法》、《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及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38项具体准则等规章。在这一层面中,会计准则和制度是重点。四是规范性文件。最有代表性的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纵观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今天,我国的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直至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从闭关锁国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开放。与此相适应,会计改革也紧密结合经济体制的转换稳步推进。30年来,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并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模式。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的会计改革已经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的转换,顺时应势、实现了企业会计准则创新趋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改革的不足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现代产权理论为依据,以公有制为基本形式的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法人制度。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在会计领域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它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的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及会计观念的变革等,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实质和核心,它不仅是会计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反映着会计改革成效的优劣。
2.1 行业会计形式不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
目前各企业所执行的具体会计规范是在《企业会计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这套规范体系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1)不能适应企业经营多元化发展 的要求。随着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和风险机制的日益形成,多元化经营将成为企业经营的必然趋势和战略选择。多元化经营必然使企业涉足于各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而执行现行会计规范要求企业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分别设置帐户,并采用不同的会计程序与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这不仅增加了多元化经营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影响核算效率和质量,而且难以保持口径一致,反映综合的财务会计信息(2)不利于会计信息的行业比较和分析。执行行业会计制度,使得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会计处理所依据的原则、程序、方法各不相同,这就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在行业、企业之间失去可比性,不便于投资主体对潜在投资对象的比较、分析和选择,最终不利于资金的合理流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3)不便于投资主体对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企业各投资主体对企业实施财务监督的主要依据是财务会计信息,然而,一方面各投资主体出于增加投资收益、回避投资风险的考虑,会不断的改变投资对象,使资金经常性地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或同时分布于若干不同行业;另一方面不同行业又执行不同的财务会计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主体要实施财务监督就必需熟悉不同行业的财务会计制度。
2.2 现行会计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和系统性是现代会计应具备的基本特征。然而,我国现行的会计模式基本上是围绕企业常规会计事项由国家统一制定,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一些现代会计分支尚未纳入会计规范体系近年来,随着会计领域的改革开放以及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化,一些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质量成本会计、物价变动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等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然而,有关这些会计分支,我国目前尚无具体的制度或准则规范,使得现行会计规范在内容上残缺不全,尽管一些企业认识到需要通过会计系统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的耗费,需要核算与报告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需要核算和报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及其对股东权益的影响等等,然而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准则、制度,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力不从心,或只能按各自的需要作出不规范的会计处理。(2)许多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不仅包括国家统一制定的各个层次的会计规范,而且还包括企业根据其经营特
点和管理要求制定的内部核算制度和办法,包括会计核算的基础管理制度和办法、成本核算制度与办法、内部财务成本的分析考核制度及办法等。
2.3 我国会计改革的国际化进程缓慢
《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其进展不尽人意。仅就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的具体条款上来讲,就与国际会计惯例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产品成本核算方面。国际通行的做法倾向于制造成本法,而我国多用完全成本法。会计核算方面的不同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定价、关税等,进而影响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2)固定资产折旧方面。我国现阶段考虑到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除了在某些高科技行业外,绝大部分行业都是采取平均折旧法,这使我国固定资产回收期相对较长,不符合会计的稳健性原则、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且难以及时筹集资金,造成固定资产更新缓慢,企业经营风险加大。(3)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方面。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面临的是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商务交往日趋复杂,信息的不对称性、不完备性以及滞后性都将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为防患于未然,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我国企业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方式要改变,应采取账龄法与企业资信评估相结合;同时给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适当增加坏账准备金提取的范围和比例。(4)无形资产计量方面。从会计的角度看,知识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形资产在整个社会资产的比重中显著上升;对一些高科技企业来说,它的比重甚至已超过固定资产而位居企业首位。这些情况说明,中国企业在与外国企业进行联营以及合作中将处于不利的地位。
2.4 现行会计规范的协调性差
在我国,自《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后,分行业、分所有制颁布了一系列会计制度,对相关事项的核算与报告作了许多规定,如这些规定从基本面看,与会计制度的规定是一致的,但也存在诸多不协调的方面,以报表种类的设置为例由于相关法律规定不一致,就可能导致企业会计人员在实务操作中无所适从,比如一个从事产品制造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应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还是按《公司法》规定处理,是无从明确的,结果可能导致同一类型企业按照不同的规定进行
处理,损害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2.5 会计制度的严肃性受到损害
会计制度作为指导各企业进行会计处理的规范,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也即各企业会计人员均应自觉地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和报告,但在现实中,一方面,由于监督措施不力,导致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局部利益而在会计处理上“各尽所需”,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置会计制度规定不顾,完全按厂长、经理的意图进行会计处理,导致核算不实、数据不真,或设置“两套帐”以应付财政、税务等机关的审查,更为甚者,一些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为了不得罪客户,不顾执业规范而按客户意图进行审计,提供虚假审计报告。另一方面,由于执法不严,纵容了违规违纪行为,比如一些企业虽然在审计或财务检查中查出了不少问题,但在处理上大多是“限期纠正”、“下不为例”,对负责人从轻处理或不予处理,这就纵容了会计上的违规违纪行为,致使一些企业违规行为屡查屡犯,屡禁不止。造成我国会计改革存在不足的原因
3.1 《企业会计制度》实施范围过窄
2001年1月1日起,我国股份有限公司全面实施《企业会计制度》,总体上看执行情况较好,有效地遏制了一些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但是,仍有一些上市公司不严格执行该项制度的有关规定,甚至弄虚作假,瞒天过海,向会计信息使用者传递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严重损害了股民的利益,扰乱了资本市场的运作,妨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国有企业要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主要问题是如何消化和处理多年来形成的不良资产。尽管企业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较复杂,但《企业财务通则》等老会计制度的缺陷不容忽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资产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企业会计制度》对此作了一系列有利于消化不良资产的规定。但如何扩大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范围,做到严格执行新的会计制度仍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3.2 现行的会计标准不够完善
会计核算以有形资产核算为重心,对无形资产的核算重视程度不够。现阶段,我国的会计职能分为核算和监督,但在实际工作中,仍以核算为主,会计核算的重心仍放在有形资产的核算,未将人的智力、知识、自创商誉、衍生金融工具等一些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事项纳入无形资产核算范围。
现行会计标准对无形资产投资比例的规定欠妥。企业吸收无形资产投资,这是现代企业的通常做法,我国《企业财务通则》中对企业吸收无形资产投资比例进行了限制,明确规定企业无形资产的投资比例不超过注册资本的20%,如果技术含量高的企业,经过主管部门审批,最高不超过30%。但是,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发展,将来无形资产比重迅速上升,甚至成为企业的主要资产。在会计计量方式上仍以货币计量作为手段,尚未发挥非货币计量和历史成本计量方式的作用。提供的会计报告信息内容简单,形式单一,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3 会计人员的素质不满足其要求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会计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为我国经济和会计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现有的高层次会计人才缺乏,而且老龄化现象严重,低层次会计人员供大于求,远远不能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诚信”能力受到公众的普遍质疑。一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对于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只有8.45%的个人投资者认为可信,而所有机构投资者都认为不可信或不完全可信。深圳原野、琼民源、红光实业、猴王、黎明股份、银广夏、蓝田股份等会计造假案的连续曝光证明了这一点。
3.4 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目前WTO制定的有关规则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制定的,考虑发展中国家特殊需求的情况较少。为此,中国在加入WTO后,积极呼吁展开新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以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这也是广大发展中国
家全力支持中国加入WTO的重要原因。在会计标准国际化道路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上也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体现了发达国家的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在其中的声音是微弱的。另外,迄今为止,世界上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在内的各主要发达国家执行的仍是本国会计标准,所以会计标准的国际化相当复杂,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事,而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共同课题,因此,它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积极探索、研究、总结我国的会计改革,以便在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中争取更多的利益,将是我国今后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3.5 人才的培养与流失制约我国会计行业发展
人才培养与流失问题也是制约我国会计行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会计行业是高智商行业,人才资源是重要的资源,加入WTO后,我国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广泛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因此一部分会计人员将面临严峻的再学习和再就业的风险。职业道德和专业胜任能力是注册会计师的“两大法宝”,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事务所的管理、人员培训、客户开发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与此同时,跨国的会计公司为了在我国迅速扩大业务量,将会以高薪、出国培训、优越的工作环境等条件与国内会计行业进行人才争夺战,造成我国会计人才的流失。
4解决我国会计改革中不足的对策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以计算机为手段的信息技术时代,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对会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会计管理工作的发展,我国会计改革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4.1 实现会计职能的转换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工作的着力点是注重会计核算,以搞好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为重点,主要以会计核算的事中、事后核算为主,但是随着我国社会政
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在发挥其职能过程中,要实现从核算职能为主向预测决策职能为主的转化,会计除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核算信息外,更要充分发挥其对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职能。另外,财务会计除要准确核算和真实报告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外,更要能合理预测和揭示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即实现会计从事后业绩报告型向事前业绩预测型转化。
4.2 强化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1)各会计主体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相对于外部监督而言,自我约束具有防范性和能动性的特点,因而是确保会计制度正常执行的主要措施。从目前情况看,强化会计主体的自我约束,主要是各会计主体应根据国家统一准则和制度的要求,制定出与本会计主体生产经营特点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内部会计制度,以规范内部会计行为。同时,各会计主体的管理当局应从增进局部利益、维护国家利益这一双重利益观念出发,督促会计人员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必要时应将会计人员对制度的执行和遵守情况纳入业绩考核,以促使会计人员自觉遵规守法。
(2)强化外部监督机制。主要是外在于会计主体的各有关部门,如财政、税收、银行等定期对各社会主体的会计核算情况实施跟踪检查和监督,经常性了解各会计主体对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于能严格执行会计制度的会计主体给予各种形式的嘉奖或信贷优惠,而对违反会计制度、损害国家利益的会计主体则视情节轻重、违纪金额大小等给予相应的处罚(如通报、罚款等),以督促各会计主体从维护自身的形象和利益出发,自觉遵规守法。同时强化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即审计部门应在对社会主体的审计业务中严格按照执业规范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对于审计中发现的有关制度执行方面的问题,应予以指出,并督促企业限期纠正,企业不予纠正的,则应在审计报告中如实披露,以促使会计主体从维护其社会形象出发,自觉执行会计制度。
4.3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会计人员职责权限制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考试制度、会计从业资格制度、总会计师制度、会计人员培训制度、会计人员表彰奖励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强化了对会计人
员的管理,调动会计人员努力钻研业务、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会计队伍的发展壮大和素质的稳步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会计人员来源的复杂性,加上我国的会计教育水平比较落后,所以说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会计人才缺乏,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很不相适应,因此,在大力发展会计学历教育的同时,应组织好大规模的会计在职教育,要不断改进培训渠道、组织形式、教材体系,提高培训工作的适应性和超前性。同时,要改革和完善的相应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会计人才选拔、评价机制,以激励会计人员通过多种途径学习业务,提高自身素质。
4.4 建立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
会计法规制度是财经方针、政策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体现,探索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会计法规制度,始终是我国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基本建立起了与当前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为核心的会计法规体系。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的市场要素、新的市场工具、新的经济成份、新的经济现象、新的经济法律关系等不断出现,有必要对会计法规体系加以补充、调整和完善。
4.5 深化会计核算制度
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其内容和项目、方法等必须适应迅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应当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知识经济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应当随着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加以调整和补充。同时,制定与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制度,既要考虑中国的特定国情,又要注意与国际会计惯例仍然存在着差距。随着会计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实施,必将大大提高我国企事业各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邵瑞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
[2] 李红.会计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3] 王军.我国会计改革的目标[J].商业会计,2008年
[4] 刘晓庆.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 [5] 陈金艳.我国会计改革及其利弊分析[J].财会月刊,2006年 [6] 徐建华.论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不足[J].财会月刊,2006年 [7] 胡悦欣.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评析[J].财会月刊,2006年
[8] 刘玉廷.《企业会计制度》的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的充分协调[J].中国证券报,2007年
[9] 屈艳贞.会计改革的历史记忆[J].中国财政杂志社,2011年 [10] 吴荣宝.加入WTO对我国会计发展的影响[J].财会研究,2008年
[11] 许家林.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财会通讯,2009年 [12] 王迪.当前我国的企业会计改革需要关注的问题[J].东北财经杂志社,2006年
[13] 曹晓栋.会计人才培养与会计教育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J].江西财经杂志社,2007年
[14] 李肖莉.入世对我国会计改革的影响[J].财会研究,2006年
[15] 张燕燕.探讨中国会计制度改革与国际接轨[J].华中科技出版社,2009年 [16] 李玉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回顾与评价[J].会计研究,2007年
[17] 项怀诚.新中国会计50年[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
后
记
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写稿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
本论文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李倩老师的悉心指导。李倩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李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对李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同时也感谢各位老师几年来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并在毕业论文中得以体现。也正是你们长期不懈的支持和帮助才使得我的毕业论文最终顺利完成。最后,我再次向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的辛勤栽培!
第五篇: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化会计改革的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化会计改革的关系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新形势的发展,我国的新会计改革制度也随之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近二十年来,财政部对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新会计制度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会计核算制度走向成熟,也是我国会计改革的又一新高潮。它对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我国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经济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会计制度发展的状况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现代产权理论为依据,以公有制为基本形式的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法人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会计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涉及到企业内部的会计改革与企业外部改革两个方面,就企业内部的会计改革而言,应重视现代管理会计,拓展财务会计,完善内部审计,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与企业税务会计,实行财务管理与会计机构的相分离等;而就企业外部改革而言则应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加快会计人才的培养与在职教育等。只有实行这些改革措施,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及其会计环境对会计的要求,因此我们就从这里分析企业内部的会计改革与外部改革来谈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对会计的要求,集中地表现为在法律和会计准则约束下的企业必须具有的核算及理财方面的自主权。而政府部门和其他官方机构、半官方机构对会计的影响,应更多地体现于准则的制定和修定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制定强制性的统一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等直接管理的手段,即以间接管理为主,而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及会计行为和理财行为,则应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自律性组织的审查、监督和鉴证。
一)重视现代管理会计现代管理会计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产生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工作的基本特征。在我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完善,人们的观念尚未转变,不少企业领导人还认识不到现代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缺乏现代决策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拍脑袋”决策的现象相当普遍。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完成受托责任,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现代管理会计的作用。1.“管理的重大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现代管理会计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可充分利用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为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预策并提出备选方案,帮助受托人据以作出正确的判断,调控企业的经济活动。
2.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要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就得千方百计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而现代管理会计在成本控制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其它专业管理所无法比拟的,在产品设计阶段,它通过对产品成本与功能关系的分析与研究,开展价值工程分析,提出成本最低、功能最全的满意方案;在制定标准成本方面,除了依据严密的科学计算外,还实行广泛的参与制,使标准制订者与执行者面对面的沟通各自的外境与现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标准成本,在成本分析方面,强调经常、及时和具体,以便执行者能经常而又及时地了解到自己的成本标准执行情况,形成一种“自行调节、自行控制”的机制,充分调动执行者在标准执行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奖惩制度上,强调综合而又有效地运用各种激励因素,激励人们沿着局部与整体目标一致性方向卓有成效地开展自己的本职工作。3.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正确处理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与约束的经营机制。
(二)拓展财务会计
1.重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虽然我国已颁布实施了《会计法》,但由于《会计法》是将所有企业、社会团体、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合并为一个法律规范,而在现代企业制度及会计环境的变化要求转换与服务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财务会计理论,代之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能反映会计本质特性与揭示会计内在规律性,可用于指导现代企业财务会计的实践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它应该是由会计基本理论、会计概念结构框架与会计应用理论三个部分有机组成的一个首尾一致,浑然一体的具有一定结构层次与功能的理论系统。2.现代企业制度影响着会计内容必须以真实地、公允地反映受托责任活动为主要内容,因此无论是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或报告,或是会计基本程序与方法,还是会计理论的研究,都必须以反映和监督企业(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种受托责任活动为其基本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反映受托责任的信息进行再加工,以提供决策者有用的信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会计的领域不断拓宽,对新的会计分支和新的会计热点问题,如环境会计、合并会计、租赁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现金流动会计、国际会计、通货膨胀会计、人力资源会计、宏观会计、电算化会计、预算会计以及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的会计处理等,必须尽快展开研究,为会计实务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3.建立间接管理型的会计宏观管理模式,加快完善会计准则体系。政企分开要求政府建立一套间接的会计宏观调控体系。对企业工作来说,政府的会计宏观调控体系应包括企业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有关会计人员的资格、监督机制和可能的全社会的奖惩机制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客观上要求政府对会计管理必须由统一的直接管理转向宏观的间接控制,通过制订基本和具体会计准则对所有企业的会计行为加以规范。
(三)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也冲击了我国原有的以国家审计为主体、内部审计为基础、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或注册会计师审计)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要求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与管理制度,通过企业各项制度的规范化,使企业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决策与执行机构之间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企业的内部审计也应转换职能,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与自我调控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融多种产权主体为一体、多种所有制并存,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其内部管理层次多,经营跨度大,场地分散,各种权力、义务、责任关系复杂,更需要发挥内部审计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作用,以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协调健康运行。为此应改变企业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职能的延伸及事后审计的特征,使企业内部审计真正成为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协助高级管理当局完成受托责任为重点,将经常性的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与经济效益审计相结合,以抓好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参与企业决策过程为主要内容的涉及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的内部监督系统,而国家审计的对象只能是政府机关,即使是国有独资企业也应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这是由于现代企业制度会计的社会监督体系必须由与各方利益无牵涉的、超然独立的社会公证机构实行,如果国有独资企业由与其有利益密切相关的、代表国家的审计机关进行审计,那么它会否损害国有独资企业的债权人的利益吗?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制度下必须建立以注册会计审计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
(四)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及税务会计为更好地反映受托人的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性代理效益,必须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从社会的角度对受托经济主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计量与报告,以增强受托经济主体的社会责任观念,在提高经济性代理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社会性代理效益。社会责任的情况主要包括
(1)对职工履行责任(体现在是否同工同酬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开展职工技术教育、提高职工业务水平与社会统筹保险基金等,(2)保护消费者权益体现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提供价格合理的产品,加强产前与售后服务,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3)维护政府利益(体现在是否在提高国民经济主体效益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支持公益事业(体现在除了依法向国家纳税外,是否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必要的捐赠与帮助);
(5)保护生态环境(体现在企业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防护,减轻并消除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与提高生态效益并重)等。现代企业制度对现行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的现象也产生了冲击。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约束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最高技术标准,财务会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税法是调整国家与企业经济利益的法律规范,对财务会计不起技术规范的约束作用,而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在市场经济的要求下,国家与所有企业的最一般最重要的经济关系是税务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在会计上,就是没有一个国家的企业会计能避开税法的影响。由于现代企业会计的核心在于会计收益的计量,而税法或税务机关更加注意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与会计处理结果总是会存在着永久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因此会计收益必须接受税法所规定的各项调整。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要求满足信息的有用性及管理的灵活性,而税法更强调纳税基础的可靠性和严肃性。不同的要求导致这两方面信息在事实上有着不同的目标与着眼点,使用不同的会计惯例与会计方法,最终使税务会计与现代管理会计一样,也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现代会计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分支。而税务会计的分离与独立,对我国许多企业来说,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五)财务与会计必须一分为二企业财务管理是与公司制度相伴而生的,它们都存在于相同的社会基础上,即公司制度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其产生的最初目的是为股份有限公司筹集更多的大量资金以适应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至今,已成为由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决策组成的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然而在我国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下,企业作为一个“生产车间”,基本“无财可理”。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企业以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利益主体的身份在市场竞争的大海中游泳,财务管理已成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一种职能性的管理活动,即处理着财务关系,也直接管理着价值运动。而会计不是职能管理部门,它是提供综合性财务信息的部门,是现代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客观上要求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部门与会计部门分设,两个部门各司其职。
(六)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与咨询服务体系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投资者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从而使得注册会计师作为对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有效监督的社会中介力量,在 经济中发达国家被普遍视为“经济警察”而倍受重视,并且具有极高的执业权威性和社会地位。我国要彻底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也必须建立一支信誉卓著、具有出色质量和一定规模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做保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与咨询服务体系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鉴于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在质量与数量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1)当前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取得与认定程序不能有效地防止低素质的人进去。
(2)注册会计师的法定执业领域过窄。
(3)现有的注册会计师执业组织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基于此,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力气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使之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宝塔型的人才结构,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对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的需要。
(七)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现有的会计制度站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角度,来审视我国目前的会计制度,仅从会计信息的理解性和可比性而言,还存在相当不规范性,突出表现在:一是现行的三大会计制度(即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工业会计制度)并存。使我国目前企业会计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形势且在相同会计事项的处理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预计存货变现损失的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额等等。这种状况很容易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初创阶段造成混乱。二是在与国际惯例接轨方面,力度不够,突出表现在有价证券的计价方法上,不允许使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在会计报表体系中没有采用功能更佳的现金流量表。因此,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在我国会计应用准则尚未建成并发挥作用以前作为过渡性措施,首先应通过修订和完善之举,实现现有会计制度的规范化,以还原会计信息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可比性、理解性,其次,要从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出发,找出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不相协调的具体环节,谨慎而又策略地走上会计国际化的坦途。特别应允许有价证券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用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制度是重要的政府行政法规,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的依据,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保护资产安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经济信息,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节约生产成本,增强赢利能力,控制经济过程,考核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从而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