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主要精神
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主要精神
一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努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二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这一本质要求,努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子;
三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努力在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四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努力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断创造新成绩;
五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努力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方面迈出新步伐,以党的建设成效确保党的十八大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第二篇: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丁岗村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情况小结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国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镇江新区党工委、丁岗镇党委关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安排和部署,我村认真组织、精心部署,全村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提高认识,率先垂范,准确领会全会精神
第一,充分掌握精神内涵。学习活动开始以来,丁岗村“两委”班子积极参加新区党工委组织的数场专题培训。会后,村“两委”班子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村“两委”成员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上来,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努力推动丁岗村各项事业发展。第二,因地制宜科学部署。我村结合村情民情因地制宜的提出符合丁岗村实际和党员群众要求的学习方案,努力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和村里中心工作结合到一起,避免走形式、走过场。村“两委”班子成员在自身加强学习以外,沉下身子在普通党员中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发动工作,不做“甩手掌柜”。第三,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使全会精神深入人心。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在村中人流密集区悬挂横幅15条,张贴标语数十处;向全村群众发放宣传单500余份,宣传全会精神的关键要点,加强正面宣传,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全会精神氛围。
二、摆正态度,强化指导,深入开展学习活动
结合工作实际,丁岗村党总支提出的“四大行动”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系列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1、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专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研讨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讲话,重点学习围绕“三个要”:一要把牢公正司法这个防线。二要把牢依法行政这个重点。三要把牢全民守法这个基础。
2、开展党总支书记上党课活动。我村党总支书记在带头学习全会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召开宣讲会、学习会、部分党员大会等形式,结合我村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带头宣讲全会精神,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坚定党员干部的信心定力。
3、开展“一思三想”系列讨论活动。组织开展以思什么是“依法治国”、“反对腐败”,想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干些什么?我们能干些什么?我想为“依法治国”、“反对腐败”做些什么?积极开展“丁岗村发展大调研”、“我为丁岗献一计”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讨论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讨论中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明确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创新举措。
4、开展心得体会撰写活动。紧密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村“两委”每位党员干部要仔细记录学习笔记,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做到学有所获。
实践出真知,学习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工作。在下一步学习、工作中,我村将继续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调研。倾听群众呼声,征集群众意见建议,通过个别走访、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并全面收集各类信息和资料,及时归纳总结提炼,形成有分量、有价值,有自身工作特点的经验,提高全村党员整体素质,为丁岗村的转型发展夯实基础。
第三篇: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第一季度 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对我国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必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在学习了会议公报后,大家都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我国下一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前进方向,最大范围凝聚了改革力量,最大程度增强了改革信心,意义重大、令人振奋。公报中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这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认真学习领会好会议精神,以全会精神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把改革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本职工作当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动人大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全省的改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收入差距、财税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等重大问题指明了方向,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愿望。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办公室工作职责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增强参谋服务工作能力,努力在推进云南改革发展中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谋划部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工作,改革举措细致到各个具体领域。我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为改革更加全面、深入推进提供了政治保障。
身边的机关干部职工和我一样都纷纷表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涉及众多民生内容,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新期盼。下一步将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结合政协工作实际把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第四篇: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不是要降低发展的要求,而是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所以,关键就是速度转换,要给调结构和转方式留出空间。
“十三五”规划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意义重大。
(一)新常态:中高速增长。
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原有的动力在衰减,新的发展动力没有接上,出现了发展动力转换期的空档。另外,是因为需求拉动力的作用一时还不能接替供给推动。
1、稳(保)增长是实现“十三五”目标的前提。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不是要降低发展的要求,而是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所以,关键就是速度转换,要给调结构和转方式留出空间。
虽然新常态表现为中高速增长,但是中高速增长不是自然达到的,是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目前,我们的经济仍然处于下行区间,这种下行不是新常态。如果速度持续下行,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如:产能过剩的风险,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债务违约的风险,局部性金融危机的风险,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走势的分化所引发的风险,财政收入增长放缓所产生的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防范这些风险的基础是稳增长。
2、改善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既然讲到保增长,我认为当前需要改善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一般认为,在合理区间内国家不要随意出手调控,只有达到通货膨胀的下限或者失业率的上限时才要实施紧缩或者刺激的宏观调控政策,目的是给市场的自主作用留出更大空间。但现在宏观经济已经临近合理区间的下限,宏观经济需要加大刺激力度,如果到了下限才进行调控,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我们还要研究宏观刺激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要发挥政府投资平台的作用,经济处于下行,止跌回升更需要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投资;二是要活跃金融投资活动。判断我们金融是否落后,不只是看它有多少贷款、贷款项目的安排,关键是看金融投资活动是否活跃。三是减轻实体经济企业的负担。最重要的一个是降息,一个是全面减税。
(二)转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转方式需要创新发展方式,目标是要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转方式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由片面追求速度转向可持续发展;三是由单纯依靠改革推动转向需求拉动;四是要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1、转方式的政府作为。适应新常态的发展方式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政府要有作为,而政府的作为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规划上。“十三五”规划对涉及到经济增长方面的指标,可以是指导性的,预测性的,但是对涉及发展方式的指标,必须是约束性的。增长的指标,物价上涨,就业的指标,可以是指导性和预测性的,但是对于一些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如节能减排、土壤、水和空气质量、绿色技术的采取和采用问题,这些指标都必须具有约束性。
2、投资配合消费拉动。我们现在不仅需要消费拉动,也需要投资拉动。在“十三五”规划中,应该把这两者协调起来,更要突出消费的拉动作用。有三个方面特别重要,第一,培育消费力。消费力主要包括收入、就业和社会保障。第二,发展消费经济。消费型城市和服务型城市建设是城市化的新内容,城市的服务性、消费性发展起来了,服务经济也就能发展起来。第三,拓展新型的消费业态。网络消费、文化消费、健康消费等,都是消费新业态,需要进一步开拓。
(三)调结构: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
中高速和中高端应该是“十三五”规则发展的一条主线,这主要有四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就是三次产业结构的中高端化。现在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占到50%,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占到了70%,所以,产业结构中高端化的第一个方向,就是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服务业。当然,服务业化不等于去工业化,尤其是江苏工业比重比较大,追求服务业的比重绝不能以牺牲工业为代价,而是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比工业的发展速度更快一点。
第二个方向就是产业类型、产业水准转向中高端。这首先要从理论上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理论问题是,拘泥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不可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产业距离,更谈不上进入世界产业前沿。第二个理论问题是,过去一般都是谈模仿,谈引进创新。模仿和引进进不了高端,只有与发达国家进入同一个创新起跑线,才能进入高端。因此,中高端的目标,应该是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或者说培育代替的比较优势,突出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三个方向就是全球的价值链的分工进入中高端。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有规模优势没有附加值优势。产业结构进入中高端的重要方面就是依靠创新攀升价值链中高端:一是在已有的全球的价值链上,通过边干边学研发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攀登价值链的中高端;二是要创造自己的品牌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建立以我为主导的价值链,在全世界布局,品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在中国,但是生产环节可以布局出去。
第四个方向就是传统产业进入中高端。一个地区的产业水平,不仅要看有没有新兴产业,还要看这些传统产业有没有进入中高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就是指传统产业实现技术上的跨越,现代传统产业中高端化的路径,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智能化+,一个是绿色化+,这三化在中国的传统产业中间也得到体现。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互联网+”的产业升级效应。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应该把响应“互联网+”作为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促创新:创新驱动成为转方式的新常态。
从创新发展方式的角度说,创新是新阶段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驱动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的引擎。
1、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的标志。从哪几个方面来衡量创新驱动?一是强调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的两大评价指标;二是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但创新驱动不能仅仅是数量上,更重要的是以下四条:一是技术创新向科技创新提升;二是创新要素的高度集聚并且充满活力;三是人力资本成为投资重点;四是孵化和研发新技术成为创新驱动的重点环节。
2、以产业化创新培育新增长点。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产业创新是创新的终端。创新要实,实就实在要靠产业化创新来培育新的增长点。产业化创新具有两个导向,一是市场导向,市场决定创新的商业化价值;二是科技水平的导向,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发现决定创新的科技价值。这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产业化创新,才能真正创造出具有市场价值并进入科技前沿的产业。产业化创新,是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的有机衔接。需要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要在产学研的协同中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是指每个人都创办企业,而是要求每个人都以己之长参与到创新创业中去。就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费尔普斯所说,各种类型的人都变成“创意者”,变成了主导从开发到应用的创新过程的研究者和实验者,科学家和工程师往往被他们召集过来提供技术支持。使金融家成为思考者,生产商成为市场推广者,终端客户业成为弄潮儿。
4、产业化创新的主体。第一个问题,产业化创新的主体是谁?企业当然是创新主体,但要注意产业化创新往往是出现在现有的企业之外,而不是之内。第二个问题,率先发动产业化创新的一般不是已有的大企业,而是进行科技创业的科技型小企业。第三个问题,产业升级也往往是由率先进行产业化创新的小企业引领的。因此,所谓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首先是指从事科技创业的科技型小企业,创新成功的科技型小企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的领跑者。这些企业爆发性扩张之路,也就是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之路。
(五)补短板:农业现代化。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的目标不可能同步达到,根据木桶原理,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建成是由“短板”决定的。“十三五”期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着力点是补短板。
1、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短板。现在谈三农现代化,要直接以农业、农民、农村作为发展的对象,要通过城镇化来解决农民的问题,通过非农化来解决农业问题。所以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一是农业本身,要从根本上改变它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提高包括资本、劳动、土地在内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二要从社会来讲,满足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增长的对农产品的量和质的需要。
2、农业技术发展范式。农业技术发展的范式即由农业剩余范式转到农产品的品质范式,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值的农业。因此,农业科技创新的着力点也要调整。农业的科技创新分为两类,一类叫机械创新,目的就是增加农业剩余和节省劳动力;另一类是生物创新,是培育出优良品种,改进农产品的品质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这符合农产品品质的要求,所以生物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重点。
3、谁来种地。发展现代农业不能只是靠现有的留在农村的以老人和妇女为主体的农民,而是要靠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培养起来的新型的职业农民。因此,我们所谓的新型的职业农民应该是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含量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必须在农业和农村外围工作。据此,我们要激励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城市的创新创业人才进入农村和农业部门,要在农业中形成与现代农业技术相适合的人力资本结构。
第五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长岛党校立即召开会议,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制定详细计划和时间表,分阶段扎实有序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
通过培训学习,认真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会准备和召开期间,广大教职工通过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密切关注大会进程,及时了解全会精神。全会闭幕后,学校精心安排部署,组织2位骨干教师赴山东省委党校参加全省党校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界四中全会精神师资培训班;分管教学副校长带领3位宣讲 教师赴烟台市委党校参加全市党校系统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在长园宾馆参加中央宣讲团视频学习和市宣讲团宣讲。培训后组织培训成果报告 交流会,购买相关书籍光盘,切实巩固培训成果,认真领会全会精神,学深学透,为授课宣讲做好充分准备。
通过专题备课,深入研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校组成宣讲备课组开展专题备课。在深入研究决定内容,细致梳理决定逻辑的基础上,备课组确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等多个专题供教师选择,将备课任务落实到个人。无论是资料搜集、文稿整理,还是内容安排、课件制作,都做到高标准 严要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为试讲评议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试讲评议,全面解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两轮集中试讲,全体教职工对四堂党课集体评议。开创“2+1+X”党课试讲评 议模式,即教师2小时试讲,全体教职工1小时评议,再由教师总结评议意见,投入适当时间修改完善。通过试讲评议,教师在模拟演练中熟悉课程内容,在互相切 磋中实现优势互补,在思维碰撞中寻求共同提升,打造出全面解读全会精神的精品课、优质课,力求为广大党员干部呈现出精彩生动、系统全面的专题党课。
通过广泛宣讲,积极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校派出四位骨干教师加入县理论宣讲团,深入基层,广泛宣讲,确保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生动进课 堂、扎实进头脑。宣讲教师接受各县直部门、乡镇街道邀请,送党课到基层,联系党员干部工作实际,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通过高频率密集宣讲、长 时间细致宣讲、多渠道广泛宣讲,用四中全会精神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切实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关键词解读
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这是指将法律预先规定的行政裁量范围加以细化,并设以相对固定的具体判断标准的制度。全会强调,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所确立的行政自由裁量空间较大,为行政权的权力寻租提供了条件,有必要对其实施有效控制,避免权力滥用。要依法制定行政裁量权基准规定,明确行政裁量权基准的效力与范围,科学合理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严格规范行政裁量行为,避免执法的随意性,确保行政裁量的公平公正。
领导干部干预司法责任追究制度
这是指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机关办案活动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全会强调,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对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近年来,司法人员在办案中经常会遇到来自上级机关、领导干部的干预,对依法独立公正办案构成干扰,严重影响了司法公信力。这就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切实支持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决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对违法干预司法个案和插手具体案件的领导干部,要及时记录在案,并予以通报和问责。
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这是指通过科学方法收集和分析考核对象的相关信息资料,从而综合反映考核对象工作实绩的指标体系。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对于领导干部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全会指出,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在具体实施中,要把法治建设纳入与其他建设相并列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明晰相应的标准与分值,把考核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是治国理政的内在要求。我军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石和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贯彻到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必然要求牢固确立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从而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就是使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制度上法律上确保党的大政方针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有效贯彻。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工程。如果说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和主要标志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与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相适应的法治中国,那么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实现强军梦的重要保障和主要标志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军,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