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征评课
《七律·长征》评课稿
第三实验小学 周美言
记得有一位教学界的前辈曾跟我说过一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她说:“如果你没有细细地研读文本,你怎么好意思在别人执教的课堂后品头论足,大话长短。”
所以为了评姜老师的课,我抽空翻阅了课本和参考书,即便这样此时此刻我还是惴惴不安,因为我真的没有深入细致地研读这篇这两篇文章。所以若有不当之处,敬请姜老师和各位同仁见谅!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颔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气象万千。颈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纵观全诗,气势磅礴,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又要理解诗歌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然而红军长征毕竟距离现在的学生生活实际久远,难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我估计姜老师在备课时一定也考虑到了这几大难点,所以她的设计别具匠心:
一、借助背景资料,初步了解长征。
在了解长征的的背景资料时,利用课后的资料袋,让学生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介绍长征,既把握了资料的重点内容,又训练学生快速处理资料的能力。接着出示红军长征的路线图,让学生对长征的行程之远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成功突破重难点。
理解第三联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暖”和“寒”所蕴含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在理解“暖”字时,我听得不太专注,不过在理解“寒”字时,姜老师通过让学生观看《飞夺泸定桥》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对这个“寒”字有了感性的认识,为学生理解“寒”字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然后用对“寒”的理解渐趋深入,最后在学生充分感悟、大胆表达之后,接着又引导学生进行了反复品读,此时,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红军抢渡大渡河时的惊险悲壮、惊心动魄,对“寒”字的理解水到渠成。文本通过如此解读,“暖”“寒”这两个字变得丰满而厚重,教学的难点也成功突破。
三、扎扎实实读文,平凡中凸显魅力。
我们说,在课堂上,最美的声音就是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崔峦先生说过“使人人都能从头到尾读几遍书,有时间能够从容地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特别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能够有一点自己的看法,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的看法。”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静心阅读,潜心阅读。而今天的课堂上,姜老师给足了时间让学生读。这节课中,“读”贯穿始终,“读”落到了实处。引导学生在读中进入课文的情境,在读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读中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在读中熟练了文中的内容。可以这样说,老师引导学生读得扎实,课堂环节虽然平凡,但不乏魅力,读出了精彩和价值。
四、诵读延伸,升华长征。
在学习了《七律长征》后,姜老师还让学生应用自己掌握的学习古诗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卜算子咏梅》,结合学生的理解适时补充资料,让学生明确作者创作本诗的意图。让学生真正做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总而言之,姜老师的课堂让我看到:介绍背景、借助恰当的视频音像、运用想象再现诗的意境、深情的诵读、确实为我以后上同类的课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我感觉姜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感受精神气概体会心情这两方面设计执教得都很好,在领悟作者表达方法上稍有欠缺。这一块没达到预设的效果。因为高年级的学生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写了什么,还要让他们明白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写,今天姜老师着重解决好了写了什么和为什么要写,而对怎样写的让学生感悟得不深,诗中除了押韵和对仗的写法外,比喻夸张的手法也是很简单地提了一下,没有把问题引向深入,而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有必要带领学生细细地品味的。毛泽东在这运用了这个手法,作用非常大,一是体现了他的革命乐观主义,二是体现了他高超的写作技巧。如果能带领学生体验一下如果毛泽东没有用这样的写法,而是实事求是地描写遇到的困难,两者带给我们的体验有什么不同,我想学生就会对这样写的好处有深刻的印象,为他以后的写作会带来帮助。
教学确实是门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记得有位专家曾提出了三条好课的标准:动听、动情、动心。我想,在今天的教学中,姜老师给我们很好的诠释了这三个标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来努力践行这三条标准:精心打磨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动听。以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以自己的智慧点拨学生,达到动情。努力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法,努力追求有效课堂,达到动心。
第二篇:《长征》评课稿
《长征》评课稿
《长征》评课稿1《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它是毛泽东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的豪迈情怀。听了沈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后,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值得学习:
1、课前准备充分,图片资料丰富。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沈老师首先介绍有关长征的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诗歌内容。再现红军长征中的一些重要战役。如: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爬雪山等。通过想象加以充实,加以补充,使长征的一些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突出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从课始到课终,王老师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始终把学生置于主动、自动、互动的平台之上,以读代讲,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读出层次、读出韵味。
同时,我认为还有地方值得商榷。本首诗的背景资料丰富,沈老师对诗中出现的五个事件并没有详细进行介绍,我认为可以把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故事穿插在课堂当中进行补充教学,这样能够较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诗的理解减缓坡度,带领学生走进那个年代,走进二万五千里长征漫漫征程……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见,不当之处,敬请谅
《长征》评课稿2《七律长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在“走进毛泽东”的专题中,无论是毛泽东,还是红军长征,对于现在的小学生而言都比较遥远和陌生,这是教学难点所在。
对于这一课,我们研究过好多种讲法,但都脱离不了老一套,最近在《小学语文》上发现一个教学设计,感觉设计很独特,让人眼前一亮,所以尹老师选择了讲这一课,经过反复试讲后,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思路:先通过了解毛泽东、了解长征、了解律诗,为学生理解诗歌奠定基础。接着,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内容。然后,进入重点研读部分,以“问”统领全课,牵一“问”而动全“诗”,同时引入图片、视频、故事、资料等教学资源,渗透对比、夸张、想象、诵读、读写结合等语文元素。最后,以毛主席的真实讲话小结,并引发学生“长征后”的思考。
本节课最精彩的地方就是通过“问”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一问史实:红军长征难不难;二问红军:红军长征难不难;三问自己:红军长征难不难,虽然采用了同一问题“长征难不难”,却指向三个层次、三个维度,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层层切入,让学生既直观地了解到长征的确非常艰难,感受到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我们红军依然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前两个问题解决了,学生对诗的理解和学习也就迎刃而解了。最后一问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走进远离学生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对长征的意义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第三篇:七律长征评课稿
《七律长征》是1936年红军胜利结束,人民领袖毛泽东挥毫写下的一首气势恢宏的七言律诗。诗歌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歌颂了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客观主义精神。
课前,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预习单,从字词到课文的理解以及相关资料的搜集,都对学生做了细致的要求,并完成《补充习题》上的相关习题。就在今天上课之前,教师又发给学生导学单和长征故事的资料,似乎对于一堂随堂课已经准备到位了。
然而,教者显然也受到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的影响,忽略了学生对于长征历史的茫然和空白,之前没有文字和图像的熏陶铺垫。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是情感是多么的苍白呀!江苏省特级教师、县教研室的张建平主任光临课堂,诚惶诚恐之余,聆听指导和点拨,也倍觉醍醐灌顶。井底之蛙虽不能有见识大课、优课的机会,但这样一节常态课,一节随堂课能得到张特教的批评和指正,内心感到十分愉悦。张特教指出,要上好此课,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至少也要提前三天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或图像资料知晓红军长征的历程,从而做好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上的丰实铺垫。另外,有一点,我的课堂上用了导学案,忽略了学生课本上的批注。这个批评很受用,高年级学生应该养成读书做批注的学习习惯,这个在我的课堂上没有充分体现,说明我对于学生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很不到位。直至课堂结束,我才有刚刚进入情境之感。我的感受如此,学生恐怕也一样。所幸,我的单元备课中还预设了灵活设计:《七律长征》既是本单元“长征组歌”的开篇,是很好的导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阅读长征故事的兴趣;也是单元的结语,学完了整个组歌,我们还要回过头来再读《七律长征》,到时候相信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如此备课,也算是不误人子弟吧!
今天,我也深刻地感受到要真正用好导学单,除了精心编写之外,还应该在课堂上回归语文学习的本质:语文味、生活味、儿童味。教师要做有心人,充分发掘教学资源,还给学生一个生活化的课堂。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领读、轮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配乐读„„各种形式的朗读贯穿在课堂上,能使一节语文课增色不少。11月去观看了广州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中,每位参赛老师在课堂上都采取了配乐朗读。纵观这些优秀的课例,音乐在课堂上的运用,使得文章的感情得以深化,学生的感情得以升华。
于是,在《七律长征》这首诗的教学上,我尝试了配乐朗读。学生激越的音乐中,领悟了红军长征的乐观主义和英雄气概。这节课上,我体验到配乐朗读在语文教学上得好处。
1、配乐朗读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读代讲。
不同的音乐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让人产生各异的遐想,而阅读也是因人产生不同的想象,因此,恰当的音乐与同类的文本相结合,可以促使读者更容易、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在学习《七律长征》这节课,我以《长征》主题曲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朗读,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逶迤的五岭,好像在翻越乌蒙。在这样的音乐下朗读,比老师单一的讲解更能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以读代讲的效果显而易见。
2、配乐朗读可以升华情感。
悠扬的音乐让人舒畅,激昂的音乐催人奋进,悲怆的音乐让人酸楚。当有的文章的感情震撼人心,直达中心的时候,配乐朗读就可以起到烘托、渲染、升华的作用。
配乐朗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能达到读中悟情,甚至是读中生情的效果。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壮举,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当年的长征早已成为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长征先辈们也都成为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星。当我们再一次品读《七律长征》这首诗时,仿佛又看到那神骏的山、苍凉的水,似乎听到那隆隆的炮火声和“三军过后尽开颜”的笑声。但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说,长征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故事,怎样让学生们感受长征的精神呢?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一些长征的资料,毛泽东的诗词,了解长征中的感人故事。我自己也收集了有关长征的视频,制作课件,为课堂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课堂教学时,我始终抓住朗读为主线,让学生朗读,从读中去感悟红军战士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读中,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这首词所呈现的画面:腾跃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并结合学生所收集的资料,让学生来说一说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还遇到了哪些困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意志。
“暖”与“寒”的理解是诗中又一个重点,它暗示了红军智取金沙江的快乐与强渡大渡河的悲壮与惊险。在“暖”字理解上,我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红军当时快乐的心情。“寒”字理解时,我播放了视频《飞夺泸定桥》,让学生说一说看后的感想,整个问题迎刃而解。
最后,让学生欣赏了歌曲《七律长征》,学生斗志高昂,即兴表达了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
《长征》这首诗,细析教材,会发现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文,下面的诗句都是具体表现。因此,在整体把握之后,扣住“难”和“只等闲”,运用简笔画、背景资料、音频等多种资源让学生在直观中、在情境中体验,从而达到与文本对话的目的,生发出对红军战士豪迈、乐观情绪的赞叹。为了强化情感,拉近时空距离,大量采用情境引读,使学生随着作者想像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在层层推进中,情感走向高潮。而在拓展环节,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诗到词,从作品到文风,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在浓浓的文学殿堂徜徉,使这节课充满了语文味,对学生的发展自是不言而喻了。
(二)《七律·长征》是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之时,毛主席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和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的一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诗文虽然不长,但知识丰富,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较多,因此,本着学习是以学生为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的教学理念,结合文本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设计为四个活动板块:
1、精彩回放,走进长征。
2、以读代讲,感知长征。
3、文本对话,深入长征。
4、诵读延伸,升华长征。
我这样设计并教学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1、突出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课始到课终,我始终把学生置于主动、自动、互动的平台之上,以读代讲,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读出层次、读出韵味。
2、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行为。我十分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见解。鼓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倡导个性化阅读,如教学中我始终鼓励学生多读多悟、心灵交融、读入文本、读出个性。
3、正确对待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即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蕴含于工具性之中。现在有的课堂教学为了突显人文性,一味强调让学生感悟,而丢弃了作为第一性的工具性,这是极为片面的。所以在本节课中我既注重传承祖国的语言文字又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发展,如:对“寒”字的生成、理解。
4、创设了师与生平等对话的氛围。在本节课中我没有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批注阅读,让孩子们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感悟中解决问题,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
5、通过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和课上播放影像资料等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课文的理解减缓坡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使得学生对一些重点字词的理解能水到渠成。
由于受能力限制,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还尚有偏颇,在教学中留下了很多遗憾,像教师的指导还是过多,放手的力度还不够等等问题,真诚地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七律·长征》教学小结
本课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虽只有8句,但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然而离现在毕竟有六十二年之久,同时,学生对长征的情况不甚了解,他们读这首诗时难以感受想象那逝去的艰苦岁月,体会红军战士那种藐视困难、一往无前的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精神,因此学习这首诗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课前准备策略。
学习这首诗之前先让学生自己给自己提些有关长征的问题,如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红军长征中遇到什么困难等,关于作者毛泽东,自己想了解什么,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又想知道什么等。然后引导学生在问题提出后自己如何主动解决,实在是自己解决不了的可请教他人。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主动阅读长征的有关资料,还观看了《长征》纪录片,以及电影《万水千山》等。其次,将有关长征方面的文章印发或推荐给学生阅读,如《飞夺泸定桥》、《倔强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等,再次,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小故事,广泛地阅读。通过这些措施,让学生获取丰富的表象、体验与语言,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教学实施策略。
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毛主席在《长征》一诗中的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围绕: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他们又是怎么乐观地去克服它们的呢?根据自己搜集准备的大量关于长征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有选择地完成下列学习任务:①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工农红军遇到了哪些自然环境的挑战?②红军长征时进行过哪些重要的战役,发生过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长征留给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那就是长征精神。那“长征精神”是什么呢?让学生浏览资料,概括说说长征精神指什么。
通过以上学习环节,让学生充分感悟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并逐步达到熟读成诵,完成自己提出的学习目标。
最后总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这是对长征的高度评价。如今,我们已不再要走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了,但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仍然需要长征精神。请你结合《长征》诗,结合长征的有关资料,用你喜欢的方式来颂扬长征,汇报你学习了《长征》后的收获。(可以是写写读后感,可以唱唱《长征》歌,可以讲讲长征中的故事,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课堂上的思考,也可以在与他人同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或有关资料。)
3、课后巩固策略。
七律诗《长征》用激情豪迈的语言歌颂了长征精神。毛泽东主席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在长征途中还写下了许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选择一首读一读,想一想:毛主席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关于长征还想知道什么,进一步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内容,并要求出一期板报,四人一小组合作出一期有关长征的手抄报。同学们对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因此,对《长征》这首诗理解得更加透彻,情感更加投入,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更加深刻。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觉得我的教学思路是比较清晰,从读准字音、读通诗歌、读懂诗歌,再到深入地理解诗歌,条理非常清楚,在理解诗歌时,能用一个主问题来统领整篇文章的教学。紧紧扣住“长征的艰难”和“红军战士的不怕难”这条主线展开教学,层层深入,使学生心灵受到熏陶感染,体会到长征的艰难,领会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经过仔细地反思,我觉得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做得不够好。
一、回环复读使用的时机要恰当。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统领,每个环节教学之后,都会回到这句话的朗读中。理想的设计意图是希望学生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朗读中,逐渐提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这句话的理解也能逐渐深入,读出红军战士的豪迈气概。但是,由于我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细致、到位,而且学生也缺乏深入的感悟,所以在一遍又一遍的回环朗读中,学生的语调是单一的,在同一层面上的,让人觉得没有层次感。
二、要善于用教师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在一堂课中,如果教师始终是情绪激昂的,那么学生自然也会受到感染,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之中。这节课中,我觉得我还没有完全地融入文本之中,从而导致学生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三、有些细节的处理不够完善。
回味着这节课,或许我的教学设计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或许我的语言引领不能直达学生的心灵,或许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遗憾,但是,我还是觉得欣慰,因为在这过程中,我已经收获了许多,勇于尝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再上这一课,我一定会修改一些环节,努力压缩,让精华凝缩在四十分钟里,使这首诗的教学一气呵成,呈现出更加完美的姿态。向着这个目标,我会不断努力的。
看着教案,回想这节课,我觉得能取得如此教学效果的原因主要是:
1.资源整合 创设情境
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
开课时,我播放了一段电视剧《长征》的片头给他们看,片中雄浑的歌声,悲壮的画面,立刻把大家带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理解“铁索寒”那句时,我请他们观看了一段电影《飞夺泸定桥》的片段,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那浴血攀链的红军勇士令孩子们揪心不已,有的孩子还流下了眼泪,发言谈感受时都还在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还有那配合诗内容,随着或激昂或凝重的背景音乐展示的一张张图片:金沙江、终年积雪的岷山„„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2.以读代讲 读中悟情
我注重了朗读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读的训练贯穿于始终,使学生由读生情。
开课不久,我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全诗,用激情感染学生,博得了他们热烈的掌声;指导他们读诗时,我引导他们发现七律的押韵规律后,就一句一句地带他们读;学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我进行了引读、分男女读、齐读等,快结束本课的学习时,还请他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起立背诵„„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学生在读中感受诗人的情怀,领悟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感情不断升华。
3.利用资料 巧解难点
我通过 “资料袋”,巧妙地将学生陌生的时代背景、七律的特点、巧渡金沙江的故事、长征的结局等情况穿插在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诗的理解减缓坡度,带领学生走进那个年代,走进二万五千里长征漫漫征程„„
回味着这节课,欣慰之余也生几许遗憾,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再上这课,我一定会修改一些环节,努力压缩,让精华凝缩在四十分钟里,仅用一课时,使这首诗的教学一气呵成,呈现出更加完美的姿态!
【教学反思】
树形象悟诗情
──《长征》设计意图
树形象,悟诗情,更喜课堂四十分,师生同吟尽开颜。这是我在设计这一课《长征》时的良好初衷。《长征》一诗是新课程五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中的领头课文,走近伟人是这一组教材的主题。毛泽东同志是我军、我党和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卓越的领袖。这一首七律正是他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写就的,诗中描绘了红军战士跋山涉水,顽强战斗的长征过程,歌颂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学习诗来了解红军,从而走近领导这支部队的人:毛泽东。诗虽然仅仅只有56个字,但却浓缩了红军长征的千难万险,其背后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学生不了解长征,不了解毛泽东,也不了解诗意。如何引领学生走进诗歌中,去理解诗的大意,领悟诗所要表达的情意呢?
一、树红军形象,悟英雄主义
在教学设计时,我先抓住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首联作文章,让学生总的感知长征的难,除了万水千山,还有千难万险,千辛万苦,而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是不怕,是只等闲,把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初步树立起来,并通过朗读加以提升。在教学颔联、颈联和尾联时,也是紧扣这一句展开的,遇到再大再多的困难,红军都克服了,丰满了红军的英雄形象。在每学完一联后,就回读首联,做到一步一回环,三步三回环。而每一个回环都是在不断丰满和树立红军的英雄形象。并通过一些课件和朗读去感悟红军战士的英雄主义。
二、树背景形象,悟乐观精神
背景的树立和了解,对学生来说是理解这首诗的一个关键所在,诗颔联、颈联和尾联中提到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和岷山,学生都是很陌生的,也不太知道红军在这些地方曾经有过的艰辛,树立这些背景的形象,也是树立了一个学习的靶子,困难越大,而红军克服了,也就越突出红军的顽强和乐观精神。在教学时,我力求先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困难的大,让常人难以想象和惧怕,再突出红军的不怕和无畏,从而体会到红军将士的乐观。那么在树立这些背景形象时,我主要采用了图片,让学生直观观察,情景叙述,让学生聆听,联系学生搜集的小故事等方法来实现,整合这些资源,发挥较好的效益。那么在课前,我和学生有过一次接触,主要是让学生课前去搜集了一些材料,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材料给他们,让他们在学习诗句时能再现出来,因为时间关系,这一课前的环节我今天没有展现出来。但我想,学生已经能理解这些困难的大,同时也领悟到了红军的乐观精神。
三、树英雄形象,颂长征精神
在理解完全诗大意后,让学生了解长征最后的结果:一支近10万人的部队,经过了长征之后仅剩下了不足8000人,但他却构成了一道钢铁长城,这是多大的牺牲,这多么的豪迈,通过学生自己的诵读,欣赏长征歌曲,联想各种长征场面,从而让学生自己在内心树立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最后的齐诵,就是想让他们用自己的心,自己的嘴来表达自己最真的情感,那就是对长征精神,对红军英雄的敬佩。
《七律·长征》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首七言律诗是毛泽东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整首诗是以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诗。下面的诗句都是具体表现“难、只等闲”,因此,在具体把握之后,扣住“难”和“只等闲”运用画面,背景资料让学生以直观的体验,达到与文本对话目的,对红军长征途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的赞叹。
在教学中,我将教学环节分为四个版块,先扫除生字词,初步感知长征,再进一步走进长征,以读带讲,深入长征,体会长征路的“难”和红军的“只等闲”乐观精神,最后诵背全诗,升华情感。在教学时,我以问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诗,那从诗句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远征难”?学生通过通读全诗找到“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大渡桥”“千里雪”。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远征难”我找来“连绵起伏的五岭山脉”在云海中若隐若现;红军与“高大耸立的陡峭的乌蒙山”相对比显得那么渺小;“水流湍急的金沙江浪花用力的拍打着岸两边陡峭的悬崖”;“宽阔的大渡桥上横跨着13根冰凉的铁索,望着铁索下湍急的河水令人毛骨悚然”;“一望无际的千里雪山给人感觉刺骨的寒冷”,通过这些画面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长征的艰险,困难重重,并且播放了《飞夺泸定桥》的视频片段,帮助学生感受“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惊险悲壮。还穿插了长征的背景资料,“当时红军是前有堵军,后有追兵,上有轰炸,除了这些困难,红军还会遇到什么困难?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是怎样做的呢?学生自然就能感受到“只等闲”“腾细浪”“云崖暖”的不畏艰险,勇敢面对困难,乐观大无畏革命精神。最后通过欣赏《长征组歌》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来进一步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由于受能力限制,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还尚有偏颇,在教学中留下了很多遗憾,像教师的指导还是过多,放手的力度还不够等等问题,这些都待在今后课堂教学中有所改变,有所提高。今后的教学中,应着重从学生学情考虑,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多交流自己掌握的资料,在交流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感悟课文内容。
课前,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预习单,从字词到课文的理解以及相关资料的搜集,都对学生做了细致的要求,并完成《补充习题》上的相关习题。就在今天上课之前,教师又发给学生导学单和长征故事的资料,似乎对于一堂随堂课已经准备到位了。
(二)质疑问难,以学定教
师:古人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请同学们小声朗读课文,看看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学生边读边思考。质疑。
师:同学们都是爱思考的孩子。我们既要敢于质疑,更要善于解疑。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吗?
《七律 长征》评课稿
刚才听了黄老师《七律长征》这一课的教学。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诗文虽然不长,但知识丰富,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很多。我觉得黄老师这节课为我们如何结合我们学校的课题研究《
》上好诗词这类体裁的课文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下面我就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些环节谈谈我的体会。
《七律?长征》评课稿
今天有幸聆听了耿老师的《七律·长征》这一课的教学,收获甚丰。
课堂中,老师抓住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首联作文章,让学生总的感知长征的难,除了万水千山,还有千难万险,千辛万苦,而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是不怕,是只等闲,为了让学生体验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老师的设计别具匠心:
一、介绍背景,帮助学生“酝酿”情感。这首诗的年代背景距离学生比较遥远,长征,毛泽东对学生们来说都是很陌生的,因此,背景的树立和了解,对学生来说是理解这首诗的一个关键所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起到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的作用,为课文的理解减缓了坡度。黄老师课前和学生的谈话,看似随意,其实是为下面的理解文章所服务的,上课伊始,老师出示一组数字,让学生说说从你了解这组数字吗?让学生感受到长征所经历的重重艰难,其实就是为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理解诗意、领悟诗所要表达的情意作了很好的情感铺垫。接着,老师利用多媒体把长征路线展示出来,紧紧抓住了学生的视觉形成了强烈的情感碰撞。为学生很好的创设了一个学习《长征》的情境。老师此举旨在“酝酿”情感。“酝酿”情感是我们打造有效课堂至关重要的环节。
二、巧用诗文的词序颠倒,理解诗意:
在理解“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时候,改为:“磅礴乌蒙走泥丸”。“五岭逶迤腾细浪”的时候,“逶迤五岭腾细浪”来理解就容易得多了。
三、补充历史事件,突破难点“寒”和“暖”。
这首诗描写的长征距孩子生活的时代较远,加之以诗词的形式表现,对于小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些困难。理解第三联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暖”和“寒”所蕴含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在理解“暖”字时,老师通过插入《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进一步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了红军不费一枪一炮,不伤一兵一卒巧渡金沙江后的那种喜悦和自豪。在理解“寒”字时,老师事先通过让学生回忆看过的《飞夺泸定桥》的影像资料场景,让学生对这个“寒”字有了感性的认识,为学生理解“寒”字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然后用对“寒”的理解渐趋深入,最后在学生充分感悟、大胆表达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了反复品读,此时,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红军抢渡大渡河时的惊险悲壮、惊心动魄,对“寒”字的理解水到渠成。文本通过如此解读,“暖”“寒”这两个字变得丰满而厚重,教学的难点也成功突破。
三、反复吟诵,引领学生表达情感。
我们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朗读则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它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对诗词的教学,读更是少不了的。老师始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感悟,通过情感的相互引发,心灵的相互交融,语言在交流中凸现,情感在交流中升华。尤其是最后饱含深情的配乐朗诵,让学生积蓄在胸中的情感得以宣泄,加以升华。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掌握朗读的技巧,在评价中指导朗读诗的韵律和节奏,在读中进入课文的情境,在读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读中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
当然,没有一节完美的课,我个人认为:在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的时候有所欠缺。因为四年级的学生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写了什么,还要让他们明白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写,今天向老师着重解决好了写了什么和为什么要写,而对怎样写的让学生感悟得不深,除了一开始的押韵和对账的写法外,对诗中比喻夸张的手法并未,没有把问题引向深入,而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有必要带领学生细细的品味的。毛泽东在这运用了这个手法,作用非常大,一是体现了他的革命乐观主义,二是体现了他高超的写作技巧。如果能带领学生体验一下如果毛泽东没有用这样的写法,而是实事求是地描写遇到的困难,两者带给我们的体验有什么不同,我想学生就会对这样写的好处有深刻的印象,为他以后的写作会带来帮助。
最后,感谢向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一课!
第四篇:《七律.长征》评课稿
《七律长征》评课稿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它是毛泽东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的豪迈情怀。听了王有瑞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后,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值得学习:
1.先声夺人,帮助学生“酝酿”情感。王老师课前和学生的谈话,看似随意,其实是为下面的理解文章所服务的,上课伊始,王老师出示一组数字,让学生说说从你了解这组数字吗?让学生感受到长征所经历的重重艰难,其实就是为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理解诗意、领悟诗所要表达的情意作了很好的情感铺垫。接着,王老师利用多媒体把长征路线展示出来,紧紧抓住了学生的视觉形成了强烈的情感碰撞。为学生很好的创设了一个学习《长征》的情境。老师此举旨在“酝酿”情感。“酝酿”情感是我们打造有效课堂至关重要的环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声夺人,构建起情感的基石。
2.课前准备充分,图片资料丰富。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王老师首先介绍有关长征的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诗歌内容。再现红军长征中的一些重要战役。如: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爬雪山等。通过想象加以充实,加以补充,使长征的一些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利用资料 巧解难点。王老师通过资料,巧妙地将学生陌生的时代背景、七律的特点、巧渡金沙江的故事、长征的路线等情况穿插在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诗的理解减缓坡度,带领学生走进那个年代,走进二万五千里长征漫漫征程……
教学中,教师力求先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困难的大,大到让常人难以想象,万分惧怕,再突出红军的不怕和无畏,从而体会到红军将士的乐观。我们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朗读则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它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对诗词的教学,读更是少不了的。老师始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感悟,通过情感的相互引发,心灵的相互交融,语言在交流中凸现,情感在交流中升华。尤其是最后饱含深情的配乐朗诵,让学生积蓄在胸中的情感得以宣泄,加以升华。
4.引导学生融入情境,激发情感。在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情感时,王老师充分借助各种教学手段,注重形象感悟,不孤立地讲解词句。
(1)在首联教师通过让学生讨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远征难”和“只等闲”,并且提醒学生注意在朗读“不怕”二字的语气,从而感受诗歌的那种气壮山河的气势。着重介绍了背景资料。如:红军的行军路程——二万五千里,突出了“远征”;
(2)在颔联王老师通过设臵问题让学生讨论诗句中,作者为什么把绵延不断的五岭和巍峨高大的乌蒙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从而体现红军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在“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的领悟上,王老师花了较大的功夫,因为这两句诗的教学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暖”和“寒”中所表达的情感,学生更是难以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难点,王老师及时地用幻灯片出示了“巧渡金沙江”的资料,使学生体会到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飞夺泸定桥片段更加震撼人心,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场面让同学们如同亲临其境。(4)尾联是全诗的收尾更能够体现红军战士的那种乐观的、积极的精神,在这个环节上,王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更喜”二字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一个“颜”字突出了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之后怎样的心情。
5.不足之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唱读严重。
第五篇:七律_长征评课稿
《七律 长征》评课稿
威小 石家国
《七律 长征》这首诗篇幅短,难度较小,全诗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今天,听了胡老师对本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 精心导入
这篇文章是关于红军长征时的故事,因此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他们根本没办法去亲身体会,学生想像不到长征时的情景,因此胡老师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长征,初步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辛,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引导学生融入情境,激发情感
在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情感时,胡老师充分借助各种教学手段,注重形象感悟,不孤立地讲解词句。
1、在首联教师通过让学生讨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远征难”和“只等闲”,并且提醒学生注意在朗读“不怕”二字的语气,从而感受诗歌的那种气壮山河的气势。着重介绍了背景资料。如:红军的行军路程——二万五千里,突出了“远征”;
2、在颔联胡老师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诗句中,作者为什么把绵延不断的五岭和巍峨高大的乌蒙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从而体现红军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在“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的领悟上,胡老师花了较大的功夫,因为这两句诗的教学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
“暖”和“寒”中所表达的情感,学生更是难以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难点,胡老师及时地用幻灯片出示了“巧渡金沙江”的资料,使学生体会到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飞夺泸定桥片段更加震撼人心,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场面让同学们如同亲临其境。(4)尾联是全诗的收尾更能够体现红军战士的那种乐观的、积极的精神,在这个环节上,胡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更喜”二字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一个“颜”字突出了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之后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