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语文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探究李清照的词风变化
院系:教育科学院
专业:应用心理学
班级:
姓名:于雯婷
学号:
126班
12153132 探究李清照的词作变化
摘要:李清照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其中词最为出色,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安定美满的前期与流离孤寂的后期。她的前期词作真实地反映了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词抒发了强烈的家国之思。
关键词:李清照
词作
情感
引言:当江南的细雨菲菲飘落,秦淮两岸香拥翠绕,是谁在黯然伤怀于那舴艋小舟中?当排成人字的雁儿已经回来,月光也洒满西楼,是谁低吟着,哀叹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她,李清照!这个享受过爱情的甜蜜和体验过国家破忘的巾帼词人。正是这两段不同的生活体验,使李清照的词由前期的闺情相思之作转为后期的书写个人身世的哀痛和山河破碎的感慨。
正文:
一:前期的天真烂漫和离别愁绪之作
一.少女情怀
早年的李清照是一个人性格活泼,开朗乐观的女子
(一)《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以自然清新的笔调,描写了主人公玩耍秋千后的活动和躲避客人的情景。刻画了少女天真烂漫和聪颖顽皮的的性格,房舍秋千,肥露瘦花,皆为衬景,整个人画面,清新朗明,含蓄有味,情致浓厚,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
(二)《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深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重来。
这首词书写了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女与情人相遇时的欢愉情怀,刻画了她纯真,大胆,敢于追求爱情的开朗性格。
她的足迹走出了重重的闺门,目光投向广阔的大自然,因此笔触便也伸向大自然的怀抱,用词来记叙她在大自然界的畅游。
(三)《如梦令》
常记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一首绝妙的大自然的赞歌。此首小令,为作者年轻时词作。写她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表现其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创造一个具有平淡之美的艺术境界,清秀淡雅,静中有动,语言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
二.闺情相思
(一)《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通过对雨后海棠的关注,表现怜花惜春的闺怨之情,李清照婚后与丈夫相敬相爱,生活十分美满,所以每当与丈夫短暂的分离的时候,多愁善感的她便会被萦绕不去的思念紧紧包围,并用词来抒发分别后的离恨别愁和寂寞孤独的情感。
(二)《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三)《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二:后期的民族爱国之情之作
一. 身世飘零人往何处的亡国之愁
(一)《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
(二)《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还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看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从词意看,应当作于赵明诚死后。通篇都是写自己的怀愁。她早年的作品也写愁,但那只是写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这里所写的则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个人遭遇与国家兴亡交织在一处之愁,所以使人读后,感受更为深切。二. 理想追求和政治义愤
(一)《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首词中诗人以鹏鸟自喻,表现了自己的生活意志和愿望,她要学那搏击长空的大鹏,凭着自己的努力,探寻到一条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
(二)《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魂。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参考文献:
《恋上古诗词-此情无计可消除。淑玉词,断肠词》[M]
王新霞
乔雅俊
2009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大众阅读系列—诗词鉴赏》[M]
杨庆存
中国人民大学
2010年4月第1版
《唐诗宋词疑难释解》[M] 胡昭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1年1月北京第一版
《宋词鉴赏》[M] 王兆鹏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10月第一版
《不可不读的50首唐宋词-吴淡如新说》[M] 吴淡如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0年11月第一版 《李清照评传》[M] 陈祖美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五月第一版
第二篇:大学语文论文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陶渊明诗词鉴赏
土103刘星2102271213532
一、陶渊明生平简介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死后由朋友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浔阳柴桑人,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晋世名渊明,入刘宋后改名潜。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告终。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二、陶渊明思想及诗词特点
陶渊明思想,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取舍调和儒道二家,形成“自然”哲学。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安贫乐道”是渊明的为人准则。“崇尚自然”是他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他崇尚的“自然”是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他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天真的性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后得到自由的喜悦。
陶渊明诗的题材分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
而田园诗则是陶渊明对我国古典诗歌的重大贡献,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和田园景色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将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以田园题材创作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田园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它是田园生活、农村风景、农夫农耕的真实写照,其中也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这是他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题材。田园诗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移居》其一: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咏怀诗和咏史诗:继承阮籍、左思诗歌的传统,又有自己的特点,即围绕出仕与归隐这个中心,表现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有对生平的回顾,对社会的抨击,对高洁人品的表白,有激愤、忧愤。
行役诗是他宦游期间的作品,主题是悲叹行役的辛苦、失去自由的无奈,表达对仕宦的厌倦,反复诉说对田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
自然、朴素、真淳是陶诗总体艺术特征。陶诗的声吻节奏,舒缓沉稳,淳真亲切。陶诗坦诚地记录心曲,不追求强烈的刺激,绝少使用浓艳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他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就有感染力。宋黄彻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日常生活诗化,是他的开创,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第一次被当作了审美对象。着重写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家常话写家常事,写得诗意盎然,呈现出清明淡远的意境,达到前所未有的美学境界。
三、诗词赏析
陶渊明的诗词文章很多我们早已耳熟能详,《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田园居》《归去来兮辞》等更是广为人知,陶渊明以其特有的生活态度、高尚的思想节操,荡涤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错误的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关在笼中的鸟儿尚且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更是思念生活过得深潭。那么我更希望到南边的原野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八九间茅屋。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的飘升。狗在深巷中吠叫,鸡在桑树顶鸣。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长久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这首诗写出了陶渊明离开仕途,归隐田园的简朴生活,抒发了对官场的厌恶和归隐田园后的喜悦安逸的心情。
此外,《五柳先生传》以“不”字贯通始终大量用这个否定词的意蕴:“自然”的人生哲学用语浅而含蕴深,不重叙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更是陶渊明的首创。成功塑造了一个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归去来兮辞》,脱离官场、回归田园的宣言
处以隐居田园的轻松愉悦,反衬对官场生活的鄙视厌恶,创造了情景交融、怡然自得的意境,语言清新流利,富有诗意。
《桃花源记》也流露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自由生活的理想。“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这里展示了桃花源的美好生活。是一个人们向往的地方。这里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这与现实的黑暗社会做出了强烈的对比,表露出现实生活的丑陋。表达陶渊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后记
世人眼中的陶渊明,以菊、酒和隐逸著称于世,他的洒脱、他的淡雅都深深的将世人折服。陶渊明的每一首田园诗都是他唱响的一曲心路之歌,或借物抒情,或以花讽世,或指桑骂槐„„其实都是他发出的血泪呻吟,虽然那血没有流在竹简和纸上,但是他的血和泪都是在心里流淌,流出的是苦和悲,是徘徊和忧郁,是一代人无声的抗争,是一曲苍凉的悲愤之歌,是他恨世厌俗的铁骨发出的铮铮亢音。他的人格、他的志向、他的诗情在今天对于我们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三篇:大学语文论文
大 学 语 文 论 文
《卞玉京》
学院:商学院
专业:
姓名:黄倩
12级工商管理<6>班
她捻起一枚绣过百蝶穿花的银针,对菱花镜,于舌尖上刺一粒殷红的血珠,将小染纤毫洇出一层朱砂,然后写下一字,曰:道。
道,是了,还是未了?在她如花火般明灭的生命中,她似了而非了。虽然,所有缤纷的一切她都不要,而其实,她是要过的,只是他不曾给他因为不得已的原因,也因为始终都不够那样深刻的铭记。
而面对他后来的回顾,乃至这一世祈盼的眼,她所能给的,亦唯有避而不见。所有一切尽在不言中。她不看这世间。这一去,竟是不再回头。无论预料中不曾到来的宿命,将为她寂寞空落的后半生增添几许的繁华馥丽,她都不看。既不能有,便一世也不能回头。有些事,有些时,只能是事过境迁,时过无踪,那时那地的的心和意,换做彼时彼景,再多婉约,再多期盼,亦只有枉然低下头去,沉默不语。
也许,正是因了这决然而孤单的背影,对她,他始终期盼,甚至渴念,而她,始终不答。
她也是无奈的吧。不是不愿回顾,只是,朱颜已改,年轻的心早已不再,红尘如此冷漠,她亦唯有以冷漠相对,将韶华做了一根灯芯,放进青灯,焚成锦灰。
而之后,她在她的道心里沉睡,一睡,便是二十年。二十年,人生最华美的片段,似乎,也只是一个杂芜平淡的梦,转眼,他们便都白了头,也或许,是鬓未霜,心已老了吧。
而在多年以后,他不断的忆起他们的往事,在不能眠的子夜写
下对她的思念,直至她死他亦不能释然。其实,又是何苦?所谓眷念与不舍,此际看来,不过是因了求不得,因为不能的到,所以总是最美。而说到底,她还是留住了他,将背影化作一个绝世美丽而又略带凄清的梦,将他的一生锁住。
于是,他想起那个荒凉冷寂的秋天,在尚湖的小楼下,他,等着她来。
尚湖的秋天明媚而凄怆。他记得,那天,阳光还留有最后一丝温情,淡淡的卷起飒飒西风,枝头的黄叶尚未落尽,在风里飘摇欲坠。他想起他们生活的时代,以及他们那一代人的宿命,便如同这枯黄的树叶,有一种任风吹的无力与黯然。他叹了口气,也许,不是没有一丝悔意。早知如此,当初竟与她结俪,如同他的同辈们那般,寻一处世外桃源,看红鸳白鹭,做红尘醉客。
午后的风拂过微凉的袖袍,他静待着她的出现。那时的他,并不知道她的决然,亦不知,她是存了心要与他错过的。他的心中还有一点侥幸与期待。他以为,当初既是他拒了她一腔美意,那么,今天他主动前来,她即便不是受宠若惊,也会有暗暗的欢喜。
而其实,她是早已化成灰了的,在她的锦绣年华尚未褪尽时,她便知道,他们的错过,必得以一生作偿。秦淮河的风烟早已消散,看过了太多的幻灭,当初的梦亦无迹可寻。她爱过他吗?也许吧。她遥遥的望了一眼当年,随后便转了身。现世是如此冷漠凄凉,大时代的悲哀,将人世间的男欢女爱涤得凉薄。她早看的透了,所谓紅鸳白鹭,不过是灰烬上开出的花,再如何娇艳诱人,亦只是一种
华美的颓废。
此心已了,她知道,她的道,源于一场美的毁灭,这世间无论多美的事物,在她眼中,亦不过是个“道”字而已。而当年的一场美梦,甚至在她了然之前,便已消散成了飞灰。
所以,当她在枯藤下为他鼓琴,对他说那七年的艰辛时,她,是已经将他了然于世外的。
那个薄暮,寒鸦飞满白栎树的枝头,它们漆黑的翅膀如同一个个墨汁淋漓的顿点,将他们的牵念,一点一点的割断。那一刻,他望着她落满沧桑的脸,心里有酸楚的疼,有割舍的苦,亦有无奈与欢喜的微甜。他想,她肯与他一见,终究还是对他存了顾念了,虽然这顾念显得如此冷落,而他,已经觉得很好了。
他听她唱歌,她的指尖划过苍凉的琴声,遁入猎猎西风。在那个干枯的季节,他明白,她已不再将他视做爱人。对于她,他只是红尘中人,是不能同涂的过客。他知道她的绝然,在西风下如同一根残枝,脆弱而坚定的将所有过往折断在这寒冷的尘世。
缘知薄悻逢应恨,恰便多情唤却羞。
他想起为她写的诗,琴声里低头,心中涌起怆然。他们,真的是多情吗?尘世的寒冷与无奈,大时代无限的压力与虚空,将他们的过往逼促成一片薄烟,随风散尽。那一刻,他觉得有些冷,还有些莫名的绝望。此情此景,如此出乎他的预料,却又如此的贴切,契合成他生命中本来的单薄与寒凉。
她安然坐在他的面前,鼓琴轻歌,如此亲近,却又如此疏离。
她的平淡与荒芜,让他有一种无言的痛。他看着她,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春日,回到那青葱平定的岁月。
那个春日,恰似年华丰美,阳关明媚的像一张笑脸,照耀着他尚且年轻的心。他甚至还能记起她颊边的梨涡,记起她迎风掠发鬓的那一番风华。那时,她对他亦有过殷殷的情意,一如今日她这样的冷漠。
他想起,在她的行馆中,她为他画兰,风枝袅娜,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那时,他还不能明白她骨子里的那份绝断,在她明慧绝伦的美艳中,她秉性中绝然的部分,被温柔地覆盖成一种风骨,成为秦淮河畔又一幅高扬的艳帜,织成了又一段他与她的传奇。
而其实,他是真的在意她的,虽然不够彻底,不够坚定,但在心底里,他是在意的。只是,那在意比起她的一往无前,显得如此脆弱。所以,当他拆开她的信笺,读出她从红笺上捧出的心时,他本能的迟疑了,然后退缩,以及整整七年的沉默。
七年,足够消磨了一份深情。而当他在她的楼外吹起横笛,那一晚,月色清寂,落进她空空的眼底。她知道,他是来告别的。告别她在红笺上写下的心事,亦将那簪花小楷、小染纤毫的珍重情愫,送还与她。
不是没有一些凄凉的。她听着他的笛声,在月下杳若尘烟。那一刻,她不知道他们还会再相逢,亦不知,他的笛声原来是一支伏笔,需由她经年以后的苍凉的琴,为那红笺写下结局。
此去经年,尘世离乱。她循着命运的轨迹行走,无悲无喜的淡
淡接受。她的指尖不再有兰枝袅娜,她捻起银针,在舌尖刺下红珠,写成经书。而年华在她眼中,亦不过是一堆焚烧的锦灰,经不起风吹,一吹,便散了。她冷冷的合上书页,将尘世扫进门前的落叶。
他,依旧为她写诗,写一些长长短短的思念。她,也许是知道的。然而,既然已经选择了离开,以这样的绝然。她骨子里寒冷的绝然是不允许她作任何回顾的,她只是略略的停下身形,为他鼓一曲琴,然后,离去。
十数年过去了,她守着她的道,心无旁骛,精心自持。而在惠山脚下锦树林外,当他最后一次探她时,他想,以这样的方式,与她一生相守,对于他,也许是最好的了吧。秋风吹动树叶,他的耳畔依稀响起当年的琴声,苍凉,怆然,划过尘世上空暗暗地天际……
第四篇:大学语文论文
论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
摘要: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在人的一生当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历代君王对儒学的推崇促使儒家文化成了古代中国的正统文化,而儒家思想则促使忧患意识成为我国古代文人的重要思想意蕴之一。各朝代的循序演替,使得处于朝代交替边缘的文人变的多愁善感,创造出了众多的优秀文化,也是古代文化灿烂的重要原因。事过境迁,在现在的和平年代,我们是否还需要拥有这种忧患意识呢?
关键词:古代文人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传统之一,它代表一种高尚人格,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渊源至深。从一定角度来说,正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包含的忧患意识,才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忧患意识的形成中国古代文人大多是一些有抱负的人,当这些关心国家兴衰存亡的忠义之士试图大展鸿图时,却或多或少地遭遇了残酷的现实。他们或因仕途坎坷,世态炎凉,个人遭遇不幸而激发起忧世愤俗之情;或因改革受挫,抱负未展,政治上屡遭迫害而郁结了满腹忧患;或因内忧外患,社会危机而超越个人哀愁,将忧患的情感升华为炽热的忧国,忧民之情。更为可贵的是,现实的失败并未改变这批有识之士追求理想的执着,他们将这种忧患意识带进文学,形诸于笔端,通过文学作品宣泄内心的忧愤与不平,从而也曲折地表达出其政治理想。可见,忧国忧民意识是关于儒家“忧道”观念的最好诠释和“仁爱”精神的最佳延伸,是数千年来无数志士仁人心潮的汇集,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升华,是驱动中国文化不断演变发展的一股强大的内在力量。忧患意识与悲观主义忧患意识还可通过文人的伤春情怀中流露出来。由于中国哲人对生命的总体看法是悲剧性的,因而即使是在白花争艳﹑生机勃勃的春天,他们所看到的依然不是今日的繁盛,而是它明日的衰败,是白花凋零之后的萧瑟秋霜和无情风雨。
一、千年的儒家思想形成忧患意识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追求的一种最高理想,追求仁爱、主张实施仁政、反对暴力,通过努力的学习,加强修养,来提高人们的涵养德行。从儒家思想中可以明显体会出一种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的关注对象是现实人生。目的是想超越忧患,达到“不忧”、“不惑”、“不惧”的“尽善尽美”和“至乐”的人生境界。儒家的忧患意识深深地包含关于人类前途命运的发展命题,要求人在忧患当中真正地认识到自己,尤其是认识到人的尊严,人生的意义,由此形成强大的生命意志力,去克服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并不断地提升主体人格,完善道德审美的人生标准,实现人生所确立的一个又一个要实现的目标,以实现人文关怀,启迪人生的智慧,照亮生命的旅途,完成人生的神圣使命。而受这种思想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古代的文人骚客。
二、中国的历史进程成为了忧患意识形成的基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可以说主要是以华夏文明为主体,华夏文明形成与内陆的农业文明,远离沿海。早期的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的低下,人类与大自然的抗挣显得很是力不从心,面对大自然对人类的种种袭击,感到了恐惧和敬畏。再加上战乱的时有发生,分而和,和而分,分而乱,乱而战,战而又和的循环之中,不断的战争发生,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形成了中华文明,民族的思想中难免不会有一种忧患的意识。这种忧患的意识在内陆性农业的华夏民族精神生活与情感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在中国古代历史传说中,就有部落首领以夜夙忧勤的形象出现的传说。到了春秋和战国时代,诸侯兼并,百家争鸣,各家学派的思想、理论、主张、学说都表现出了忧患的特点。
三、儒家思想促使忧患意识的建构儒家思想将人生忧患意识建构在人的血缘情感层面上,凸现忧患意识的历史使命感和生命的严肃性。这种忧患的意识的建构,还表现在人与世界存在的真实性极其人生的信仰上,凸现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的特征,这种忧患意识的建构,某种程度上说,造成了一定的消极的影响,儒家所奠定的这种深沉而浩大的忧患意识,作为在相对稳定的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意识,已经积淀成华夏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渗透到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决定了中国文人“以忧为美”的审美基调。
古代文人忧患意识的表现
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内涵和表现也丰富多彩。
一:“愁”是忧患意识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以“愁”字贯穿始终的作品很多,特别是在古典诗词中,有辛弃疾的“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有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猛舟,载不动,许多愁。”;有柳永的“椅阑干处,正思凝愁”;有秦观的“落花万点愁似海”„„可谓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是这一‘愁“字,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它是儒家”温柔敦厚“诗教说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这种特有的抒情方式也体现了我们民族性格中刚柔相济的深沉特性。家国兴亡之忧患,这方面的代表作首推屈原的《离骚》。《离骚》是一曲愁肠百结的咏叹调,它表现的是一个伟大的悲剧,一种深广的忧愤。司马迁曾说过:“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二:“怨”也是忧患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怨”的情结,就是一种忧患意识。它来源于诗人追求“美政”与社会各种反追求的现实力量之间的强烈冲突。正是有儒家理想人生价值观的支撑,有中国人民思想意识里面根深蒂固的家国兴亡忧患意识,屈原才有“路谩谩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誓言;同样表达家国兴亡之忧患意识的还有:曹植笔下的游侠少年才有“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无畏;陆游才发出“轮口肝胆与谁论”的概叹;正是“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忧患,文天祥才自明“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的志向„„尽管他们许身社稷,忧国忧民的豪情壮志常常付诸东流,难以实现,但这种以个体的失败深化了的忧患意识却更具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它是中华民族爱国志士苦恋情操的反映,是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和伟大人格的再现。
三:古文学中,不仅有家国兴亡的忧患意识,更有“忧民之忧”的忧患意识。从孔子“仁者,爱人”的“泛爱众”,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无一不闪烁着“民本”思想的火花。若非亲眼目睹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状,杜甫又怎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若非有忧民之心,范仲淹不会主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若非有忧民之心,罗贯中笔下恢弘的战争场面里不会写进刘备在曹军进逼之下仍携民渡江而不肯弃百姓不顾的绵绵情义„„孔子的“忧道”思想是忧患意识的思想基础。孔子曰“忧道不忧贫。”“忧道”有两层含义:一是忧虑自己是否得道;二是忧虑自己是否弘道。其实质是倡导超越个体价值而以群体价值为重的价值观。其赋予了中国人民对于国家兴亡的强烈的义务感和责任心。于是,在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下,中国无数的志士仁人为之奔波奋斗,苦苦求索,付出心血乃至生命。然而,理想的实现并非一帆风顺。
忧患意识的当代意义
忧患意识体现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高超智慧。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因此,所取得的成就越辉煌,就越不能骄傲自满,懈怠停滞,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面临的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等等。因此说,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尽管我国在某些领域可与发达国家相媲美,但在很多领域我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唯有保持忧患意识,增强爱国热情,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才能不断创新,加快发展。忧患意识有助于我们科学判断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既把握优势也看到不足,从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当代大学生应该像古代的学者学习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体在身心、知识各方面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是个体走向社会、独立承担社会重任的准备时期,是人才成长、心理成熟的黄金时期。作为我们这一代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舒适的社会、家庭环境之中,从小到大在父母等亲人呵护下成长,人生经历中没有多少坎坷、痛苦和磨难,缺乏必要的磨炼,生活的无忧无虑,学习的一帆风顺,使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脆弱,经不起挫折和困苦的考验。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锻炼,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心理的承受能力。通过学习锻炼使我们具有坚忍不拔的坚强毅力,勇于奋斗的拼搏精神,敢于吃苦的艰苦奋斗作风。这样就可以在人生的征途中“任凭风浪起,稳做钓鱼台”。从容对待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朝着既定目标前进,达到光辉的顶点。
第五篇:大学语文论文
大学语文论文
记得在很早的时候,因为一篇《道士塔》而突然对余秋雨先生的文章产生了兴趣,那时候仅在上初中,对他的文章产生兴趣主要由两个原因:一是道士塔就在我从小长大的城市,它所拥有的名胜古迹被写成了文章发表,内心有一种不以言表的自豪;再者,还有就是他硬笔下的文章与那时的内心产生了共鸣,同时对这片土地沉睡历史的忧伤,以及在那个遥远地方特有的苍凉,土地的辽阔带来的沉寂,就像那千年的岁月历史。而更深层次的,我想还有就是人类共同的对一种辉煌文明没落的伤痛。当然,一个中学的理科生,对那些更深层次的感觉恐怕只有意会,却难以言表了。而在用文学色彩的语言来描述,就显的更难了。后来,在这种应试教育的应招下,离最初的感觉越来越远,只是完全为了应付那些空空的考试。渐渐地疏远了这些。但是,记得高二时的语文老师很好,她经常给我们讲一些有关文学方面的知识,又一次讲到了余秋雨先生,说到余秋雨深陷中国文人的口诛笔伐之中,对于他的这种写古情怀的不满,认为这是逃避现实,或者认为这是以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等等。那是老师并没有说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也留给了我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先入为主的应试教育教导我们要写光辉面,可能是古事不太积极吧。但转而没有多想,把这点记入了自己的素材本,既然大家都批判,总有些反面例子的时候。在随后的时间里,由于地理上的限制以及高中生活的极度紧张的因素(用当时一句调侃的话说“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当然,吃的不知比猪好多少,干的和牛却没有可比性。)此后就很少再接触到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了。
而在选了大学语文之后,由于要写有关文学方面的论文,想不起到底自己可以写个什么样的,最后想起了余秋雨先生,想起了那本《文化苦旅》,想起了自己曾经的那个问号。于是,再一次洗净手,静下心来,捧起书,走进一个作家,做一个恭敬却不合格的学生向他学习。这一次,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余先生,我选择了从他所写的三本书开始——《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千年一叹》。就算是在这个时候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吧。
这三本书从时间先后上划分,当然最早的是《千年一叹》,出版于千禧之年,是应香港凤凰卫视之邀,在2000年即将来临之际,驱车自西向东,横跨欧非亚大陆,途经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尼泊尔,最后从西藏进入中国,经过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以及几个古代超级帝国所做的一部旅行日记。其次则是《借我一生》,出版于2004年,以余秋雨从自己出生记起,记述了余氏家族的兴衰,以及家族中诸多人物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我等不到了》出版于2010年,也是对家族中诸多人物的记叙,只是这一本中对于自己曾祖父辈描写更多,淡化了成长的经历,更多的是以余家人的角度,从对余家祖先的追溯为入口到现代,以余家的灾难来暗示一种中国式的灾难,一种自古的灾难,从国家到文化的灾难。再到当代的时候,也有对中国近几十年文化特征介绍。
而这几本书中,时间跨度最长的则是《我等不到了》,追溯更早一些的也是《借我一生》,以余家的根源追溯到姜子牙、秦代,到后来的发展到《元史》中一个叫做余阙的官员,“余阙,字廷心,一字天心,唐兀氏,世家河西武威,父沙喇臧卜,官庐州,遂为庐州人。”再到蒙古人改姓余氏等等,以余氏家族的发展历程,突出了一个与余姓相连的词——灾难。也就是对这本书中,余氏灾难延续的伏笔。进入近代,余氏家族余鹤鸣和朱氏家族的朱乾利的人生经历,则铺开了朱余两家后来几十年的纠缠不断的联系,包括联姻,包括回乡。余秋雨的父母的婚姻也在其中。而两个家族在两位老人上海闯荡几十年后,都拥有了一笔不小的家产,却都同时败落在了祖父辈,伴随着抗日战争,以及种种生活的恶性,慢慢的消亡。余家最先破产,标志事件是祖父的病逝,留下了大批的鸦片债,败尽了家产,祖母卖去了房屋用以还债。并带着七个子女搬离了租界,住进了贫民窟。由于战争,灾民的增多,使得贫民窟中的传染病肆虐,在很短的时间内,余秋雨的三位叔伯,一位姑姑相继病逝,这使得祖母
更加的悲痛,但是祖母还是坚挺着,维持着这个家。为了给余秋雨的父亲志敬办理婚事,也是为了减少开支,为了生存,祖母带着朱家二小姐,也就是志敬的妻子,余秋雨的母亲,回到了乡下,而志敬则在婚事之后留在上海继续工作,朱家在嫁了两个女儿以后,再加上余秋雨外祖父的赌狗,气数也将尽,变卖去了房产,回到了乡下。抗战胜利后,余秋雨降生了,而这一年,余秋雨的另一个姑姑志云,由于难产死在了上海。至此,余家只有秋雨的父亲与叔叔志士。而在这里,灾难似乎远没有离去的意思,他还在酝酿更多的痛苦。志士为了追求理想,去了安徽,在那里继续参加革命工作。至此,余家过去千百年的灾难结束,而对于后来,灾难依旧在延续,他似乎并没有远去的意思,还在酝酿着更多的痛苦,只是与诗有关,与文化有关。此后的时间,结合《借我一生》与《我等不到了》,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文革前的时代,在两本书中都为我们记述了大量余秋雨的童年时光,在那个天真无邪的岁月中,余秋雨先生代村人写信,记工分,四岁就进入小学年念书,母亲害怕小孩子被禁锢住,就代其写假期作业,以及自己游荡在这乡间野岭的记忆碎片。用一个小孩子的记忆来见证新中国成立之后古越大地乡村发生的变化,比如“依旧贫穷,却不再无望”的文化普及,有扫盲、放电影。还有整顿旧风气,惩治“恶婆婆”以及“懒汉”运动。以及自己的祖父被打为破产地主趣事。而更多的童年情怀,则潜藏在那大山深处,在那带给人们以无尽想象和会议的传说,以及那发生在广阔天地间家长里短的故事,组成了余秋雨先生的童年。到中学时,余秋雨的母亲担心乡村教学的质量,于是便又一次搬回了上海,而秋雨代人写信以及记工分所积攒的功底,使他轻易地考进了重点中学。但是,对于乡村那种淳朴气息下的生活,以及那种有黄鼠狼陪伴的无拘无束自由学习的环境,仍旧是充满了怀念。在上海,余秋雨目睹了姨妈仿效祖母终生未再嫁而专心致志培养表哥,从一个拥有高贵品质的夫人,向市井小民的转变。叔叔仍旧对祖父的阶级身份反感,并且对于文化的喜好,内心隐隐的一种悲伤。还有一些余秋雨发生在学校里的故事。通过这些,像我们描绘了属于那个过渡时代下不同阶级任务的特征,落魄姨妈的好面子,革命意志坚定的叔叔的忧伤,以及遗落了的外祖父对于过去生活的怀念。在度过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时代后。进入了文革,对于余家一场灾难又开始了。第二阶段中,余秋雨的父亲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举报,比如在解放后的第三天,有一个人在江宁路边掏出一本写了一句反共言论的本子,余志敬看了却没有把那人扭送公安局(而那时是没有公安局的)而被列为批斗对象。后来又因为一句“过河拆桥的主语是谁”而被定义为是为陈显丕、陈毅翻案,卷入了更大的**,被停职关押在一间单位的房子里,进行隔三差五的拼斗,朋友们的相继揭发使他充满了绝望,一个最顶层的人,如何能够翻得起两陈的案子,他萌生了自杀的念头,但是叔叔剥夺了他这个权利。余秋雨的叔叔因为喜好《红楼梦》而被人揭发,被批斗,而拼斗他的人,则是他曾经追随的人。而且他暗恋的人,也开始对他冷眼相对,叔叔受不了这种侮辱,选择了自杀,在三次割脉之后,终于离开了人世。所以,父亲失去了选择自杀的权利。他成为了祖母七个子女中唯一希望。由于文革,学校也几近停课,而由于父亲被打为右派,失去了生活来源使余家陷入生存危机。弟弟们被迫去做工,祖母为了节省开支,也要回到乡下,而余秋雨为了减少一个人的开支,也为家里补贴一下,下乡做了知青。在开荒太湖的时候,文革的阴影始终没有散去,即使是在非常沉重的劳作下。大家的书被没收烧掉,一个女孩曾经因为被叫做过外交部长而被调查,最后被迫自杀。那个时代所带来的令人感到恐怖的文字的力量,仿佛用用王洪文的一句“对于巴金,不枪毙就是落实政策”就可以感受得到的践踏。在那个大混乱的年代,无数人被打倒,无数的人张牙舞爪,披着文化的外衣,为虎作伥。后来,下乡结束后,回到上海,参与了挖防空洞,和新教材的编写(内容主要以鲁迅的为主),在极左的风声突紧的时候,余秋雨在朋友的帮助下,回到了奉化老家,在那里的一座蒋介石私人图书馆中,度过了那段时光。文革中,任何一句话似乎在经过推敲之后,都可以成为定罪的依据,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字的力量,多少人为之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旦被恶人利用,似乎就是无穷无尽的灾难。最后,文革结束
了,被打倒的人大都已平反,而那些对于文革的清查,似乎不比文革逊色,仿佛又是一场文革,那些真正的打手,似乎一直还在等待,等待着下一次的出手,等待随时整人,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文革,也迎来了中国的新发展,而余秋雨的事似乎也起了步,担任了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在文革之后的探索期中为上海乃至全国文化的复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在他辞去院长之后,曾经对他不满的一些人,似乎也已找到的一丝契机,开始了对他进行的铺天盖地的攻击,围攻,这种在文化上的斗争,似乎更加的便捷,更容易有这种三人成虎的效果。比如:《余秋雨,甭给我谈文化》,《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文化的悲哀:余秋雨的学问与文章》等一系列批判性的文章铺天盖地,不胜枚举,更有甚者直言余秋雨是文革余孽。
或许,灾难是余氏家族的一种存在方式,千百年来,始终无法逃脱,而在这里,我想到了一个词叫做敬畏小人。你在明,他在暗,他可以捕风捉影,随意编造故事,并以此为依据对你进行大张挞伐,而你去不能够以牙还牙,因为它们是小人,或者是真正的余孽,永远在打人。正如徐扶明所言“人生如戏,角色已定,有人永远打人,有人永远挨打”。
从这两本书的对比中,我所感受到的,是跨度六年的不同目的。前一本书,余先生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记叙自己以前的一些经历,不仅是从这些记叙中寻找曾经的童年,更像是在证明些什么,因为这之前,有大量有关他的一些批判性的文章,更有一些有关人格的污蔑,而且铺天盖地的鞭挞声,很容易三人成虎。所以,个人认为这时候写这本书,是有一定回击谣言的成分。同时,是在向人们传达一种信息,我们的文化正在被这些人毁灭。第二本书,更多的则是再诉说这种灾难,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文化的力量,一种无可奈何,无法避免的灾难,无论你做什么事,似乎都会被弯曲,都会被文化毁灭,而这种对于文人而言致命的打击,似乎永远都不会停息,在过去会有,在现在会有,未来依旧会有,这是种深及文化根基的阴谋,他不会消失,放佛一直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来。
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理解,我想,这种文化的灾难,所带来的巨大的影响,是无法用法律,或者用情感去解决的。文革,多少人陷入了文字的灾难,他们其中有的甚至是不识字的,但在这场文字游戏中,成为了众矢之的,甚至为之丧失性命,他们中有的十倍有文化的人用”合法”的文化屠刀杀死的,有的是为了文化死的,如余秋雨先生的叔叔,它是文人,他忍受不了这种被轻视,忍受不了对文化的践踏,接受不了,只有选择逃避,死成为了最好的出路。而有更多的“路人甲”,它们不仅仅是路人甲,有时还会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推一把,就像志敬的朋友,一个个的揭发,似乎这是理所当然,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变得疯狂,成为了兽,叫嚣着杀人,而当灾难结束后,似乎又都成为了受害者,伪装的武器,依旧是文化,因为文化,因为上级灌输的政策,它们的思想被奴役了。文革之后,又有多少人卷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清查活动,他们举着清查的旗子,依旧继续打人,继续未完的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种文化的造假之风乘着改革开放的风,更加肆无忌惮,如今的他们,可以把一个人写的一文不值,坏到这个人连骨子里都是坏的,而想捧红一个人,铺天盖地的信息,仿佛是想告诉人们,这个人拉出来的屎都是香的。这种肆虐的文化,随着信息量的剧增,必然会给人们以难以想象的灾难,因为全民信息时代的到来,必将会影响到我们的方方面面。我想,随着科技发展,信息形式的改变,使得民众更容易接受到信息,而这种便捷生活方式带来的,则是对规范文化的一种巨大压力,由于这种喧嚣的文化,我们已经很难静下心来,去追寻一种真正的文化,一种源于内心信仰的文化,这种对于精神文化的缺失,是我们在面对这些的时候,失去了一种抗性。而这种没有随意的攻击,我想,依靠法律层面是很难遏制的。更多的,是要依靠道德力量,以及一种源于对于文化冷静思考的内在约束力。
我想,自己所想或许更多的也是一种捕风捉影,或许也正在充当一个打人者的角色。似乎,没人能够摆脱这种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