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防疫知识教育1
卫生防疫知识教育
活动时间:2013.9.12 活动方式:安全教育课、宣传栏 参加人员:全体学生 主要内容:
秋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三字经: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
1、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高峰季节,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很容易造成某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2、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什么?传播途径怎样?
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粪便和呕吐物中带有的大量致病菌,从体内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肠道传染病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
⑴.经水传播:如果生活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排出的粪便、呕吐物污染或在水中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暴发流行。
⑵.经食物传播:食品在加工、储存、制作、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⑶.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⑷.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苍蝇、蟑螂等媒介昆虫体内存活一段时间,并随着昆虫的活动进行传播。体再传给别人。
3、肠道传染病的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4、肠道传染病的分布特点:
地区分布:遍布世界各地。在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经济条件差、卫生设施落后、饮水和环境不卫生的地区,发病率高,且容易引起流行或暴发。
季节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5至10月为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高峰在7月至8月。
人群分布:多发于文化程度低、个人卫生习惯差的人群。人群分布除机体抵抗力的差异外,主要与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多少有关。
影响肠道传染病发病的因素: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两大类。社会因素如居民的生活条件、卫生设施、风俗习惯等;自然因素如气温、降雨量、相对温度、水旱灾害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强度。另外,个人卫生习惯、机体免疫水平及病原体变异或传入新菌型等,对发病强度影响也很大。
5、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
肠道传染病一般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症状的轻重要看感染的是哪种细菌和病毒,有些肠道传染病来势十分凶险如霍乱和中毒性细菌性疾病、食物中毒等,细菌在人体内大量的生长繁殖,毒素迅速进入人体血液,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病,导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6、什么季节容易发生肠道传染病?原因是什么?
夏秋季节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为夏秋季高温潮湿的气候,很适合苍蝇和病菌的繁殖生长;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引起急性中毒;雨水充足,易污染水源,造成疾病的水源性传播;夏秋季人们喜爱生食瓜果,如洗涤消毒不彻底易患肠道传染病;夏秋季人们的食欲减退,营养吸收减少,出汗多,水和盐份丢失增高,喜欢开电扇和空调睡眠容易着凉等造成了机体抵抗力下降。
7、预防肠道传染病要做到“六要”“六不要” “六要”
⑴、食物要新鲜、要煮熟煮透。
⑵、食具(碗、筷、汤勺等)要煮沸消毒。⑶、要消灭苍蝇。
⑷、饮用水要消毒,生吃瓜果应洗净,用开水烫过或削去皮。⑸、饭前便后要洗手,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⑹、发现腹泻病人要及时报告医院、及时就医。“六不要”
⑴、不要吃生腌的海产品。⑵、不要喝生水。
⑶、不要吃苍蝇叮爬过而未重煮的食物和腐败变质、不干净的食物。⑷、农村不要在河里、井边洗刷马桶、粪具和吐泻病人的衣服、污物。⑸、不要到有急性肠道传染病病菌和病毒的河里去游泳、洗澡。⑹、不要到急性肠道传染病家去串门。
8、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认真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和消灭苍蝇)。作为个人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主要措施有:
⑴、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外出旅游、出差、工作要挑选卫生条件好的饭店就餐,并尽量少食凉拌菜,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⑵、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⑶、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度,生活有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⑷、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粪便、垃圾和饮用水的管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设卫生村、卫生镇,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传染媒介。
⑸、高危人群可接种伤寒疫苗、口服痢疾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注射甲肝疫苗等。
⑹、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9、预防肠道传染病,要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
⑴、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
⑵、管好水源: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喝生水;不到被污染的河、塘水中取水、洗澡;不在河边洗刷肠道传染病的衣服、用具和便桶;防止粪便、农药、脏水污染水源;使用河水的地方,应划分饮水段和用水段。
⑶、管好粪便: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施鲜肥;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未经消毒,不得乱倒。
⑷、消灭苍蝇: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除和控制苍蝇孳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另外,发现肠道传染病病人,须立即去医院隔离治疗,并报告卫生防疫部门。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肉食品要妥善保存并烧熟煮透。生食、熟食品的用具、容器要分开,不能混用。凉菜放醋和生大蒜,可抑菌调味。班级讨论题: 1.了解肠道传染病霍乱的防控知识。
2.秋季我们同学怎样加强个人卫生、寝室卫生、教室卫生?
第二篇:小学生卫生防疫知识
小学生秋冬季节卫生防疫安全知识
一、医生的建议:秋冬季小学生卫生保健知识
进入秋冬季,早晚温差较大,加上气候干燥,小孩容易感冒和喉咙不适,因此小孩的衣、食、住、行需要注意。
1、衣:由于温差较大,小孩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同时小孩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皮鞋。
2、食:多让小孩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多的食物,它们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在秋冬季,大蒜、萝卜、韭菜都是可以增加小孩抵抗力的食物,可能小孩不喜欢吃,但家长可以通过改变食用方法让小孩食用,比如在做菜时增加蒜末的添加,平时给小孩煮点萝卜水等。对于常咳嗽的小孩,家长可以多炖些冰糖生梨水给小孩吃。秋季也是吃蟹的季节,蟹属寒性,小孩的脾胃嫩,不可以多吃。另外,是药三分毒,不要把服药作为预防小孩生病的途径。
3、住:虽然天气会逐渐变冷,但在家时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小孩的被子需要经常晒太阳,家长可经常把被子洗、晒一下。
4、行:秋天最适合户外运动,家长有时间应多带小孩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晒太阳可以促进提内钙的吸收,同时也增强小孩的体质。
二、卫生防疫安全常识
(一)健康从寝室做起
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而我们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卧(寝)室里度过,因此,讲究寝室卫生,对促进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注意空气卫生:改善寝室空气卫生质量,要注意通风换气,早上起床后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晚上睡觉时窗户也要留个通风口。
2、做好每天的室内卫生:应做到床上平整无杂物,鞋子及时换洗;地面无垃圾、无尿渍无异味等。
3、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床上用品应该定期清洗和晾晒。
4、不要随便在床上坐卧:从外面回到寝室,不要随便在床上坐,更不要就这样睡在床上,以免身上和衣物上的灰尘污染床上用品,影响身体健康。
5、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是大脑休息和调整的阶段,睡眠不仅能保持大脑皮层细胞免于衰竭,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补充,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达到了新的平衡。良好的睡眠有增进记忆力的作用。青少年每天应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要注意睡觉时不要蒙头,因为蒙头睡觉时,随着棉被内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大脑供氧不足,长时间吸进污浊的空气,对大脑损伤极大。
(二)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洗漱用具、餐具。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1)加强户外活动和耐寒锻炼。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2)注意环境卫生。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3、做好防护
(1)应尽量避免与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的接触。(2)如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接种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症状。流感、流脑、水痘、麻疹等都可接种疫苗。
(三)、肠道传染病防治
肠道传染病,主要是经食物、饮用水、日常生活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把住“口手两关”,是防病的关键。
肠道传染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即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与不洁的生冷食品、饮料等。
三、老师的提醒:小学生必须知道的卫生防疫常识
1、不要喝生水,生水中带有病菌、病毒,喝下去很容易生病。要喝水,应当喝开水,或者喝经过消毒处理卫生合格的水。
2、不要吃未洗净的瓜果。未洗净的瓜果,或用河滨水洗的瓜果,皮上可能沾有病菌病毒,吃了很容易得病。
3、不要吃过期食物。过期的食物会分解、产生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不能吃,吃了容易引发严重的后果。
4、不要吃馊饭菜。饭菜馊了以后,即使经过重新蒸煮,吃了仍旧有害。
5、不要吃或尽量不吃凉拌菜。环境卫生条件差,凉菜特别是凉菜在制作过程中容易污染,最好不要吃,如果一定要吃,应注意凉菜的卫生,同时吃一些生大蒜。
6、不要吃霉米面。生霉的米面含有毒物,人吃了有害。
五、小学生预防疾病拍手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勤洗手脸常换衣;你拍二我拍二,预防疾病要牢记; 你拍三我拍三,开窗通风把气散;你拍四我拍四,蔬菜水果要常吃; 你拍五我拍五,喷嚏咳嗽手稍捂;你拍六我拍六,刷牙洗脸不能丢; 你拍七我拍七,锻炼身体要早起;你拍八我拍八,污垢场所不去耍。你拍九我拍九,防病常识人人有;你拍十我拍十,粗心大意后悔迟。
小学生秋季疾病预防小贴士
[ 2014-10-29 12:00:00 | By: zhoujianrong ]
金秋季节,秋高气爽,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变化无规律,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另外,我们北方雨水稀少,天气干燥,易出现口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干咳少痰、皮肤干裂等现象,此即医学上所说的“秋燥症”。为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加强人体调节机能,适应多变的气候,提醒同学们在日常生活饮食上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感冒:
秋天气候变化异常,季节转换较快,早、中、晚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当环境通风不好时,感冒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
★贴心提示 :遵循“春捂秋冻”和“耐寒锻炼从秋始”的规律,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多增加户外活动,积极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学习生活环境的良好通风,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要适当多饮水,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补充维生素;经常使用冷水洗脸。如果已感染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应大量喝水,宜吃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不宜吃肥腻、煎炸及过凉的食物,少吃辛辣食物,多吃养阴润肺食物,如梨、萝卜等。
消化系统疾病:秋季天气凉爽,人的食欲增加,易暴饮暴食,致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腹部着凉,或诱发结肠过敏,使肠蠕动增强而导致腹泻。此外,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肠炎、冰箱性肠炎(耶尔细菌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痢疾的早期表现有发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局部症状有阵发性腹痛、腹泻,出现粘液、粘液血、全脓血,便次增多,合下坠感。伤寒则表现发烧时间较长,可有腹胀、全身乏力、脉搏缓慢、表情淡漠、胸腹皮疹、肝脾肿大等症状。
★贴心提示 : 夜间午间睡觉时要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腹泻及胃部不适。注意食品卫生,不在学院餐厅以外摊点就餐,不购买无卫生许可证的盒饭、小菜及冷饮,不吃过夜及腐败变质的食物,不生吃海(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后食用,确保入口食品的卫生安全。注意个人卫生,应经常洗澡、洗手、剪指甲,尤其注意饭前要用流动水洗净双手。
下课安全儿歌
下课铃声响,依次出课堂.走廊慢慢走,有序不争抢.楼梯靠右行,不闹不推搡.运动要适量,上课精力旺.快乐做游戏,个个守规章.安全记心上,时时不能忘.安全行走歌
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行走莫嬉戏;放缓步,靠右行,车辆驶过要躲避;过马路,左右看,人行横道脚下踩;安全行,慢慢走,交通常识心间记!
安全童谣
最重要,是安全,常警惕,保平安.买玩具,要挑选,小刀枪,不进园.化学品,不要玩,插电器,莫随便.放爆竹,有危险,不玩火,免灾难.工地上,很危险,河水边,不嬉戏.学游泳,大人带,人危险,即呼救.不带棍,不拿砖,不追逐,不大乱.煤气阀,不乱拧,用电器,防触电.大树下,高楼旁,勿躲雨,避雷伤.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横线.走路时,勿玩耍,靠右行,成习惯.尖利器,休乱玩,坚硬物,口莫含.猫狗咬,毒虫叮,及时诊,找医生.若迷路,不惊慌,找警察,请相帮.人外出,防失盗,窗与门,关锁好.平日里,要机警,陌生人,不轻信.乘车船,扶稳当,头和手,不出窗.有车来,莫投石,在楼上,禁扔物.警钟鸣,要自护,讲安全,牢记住!
第三篇: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材料
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材料
(一)春季传染病防治
春季不仅是市民外出“踏青”、“春游”好时节,同时仍是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因此市民在生活、学习、工作,还是外出旅游都应注意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
(4)学校、办公室或居民家中应做到每天开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在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5)每天晚间要认真刷牙(一般不少于3分钟),刷牙后用温生理盐水漱口,仰头含漱能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1)加强户外活动和耐寒锻炼。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2)注意环境卫生。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3、做好防护
(1)应尽量避免与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的接触。(2)流行季节在人员拥挤的场所内应戴口罩。
(3)如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佩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4、接种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症状。流感、流脑、水痘、麻疹等都可接种疫苗。
(二)肠道传染病防治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主要是经食物、饮用水、日常生活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把住“口手两关”,是夏季防病的关键。
夏季肠道传染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须注意以下事项:(1)饮用水安全卫生,搞好厨房、食堂与洗手间的消毒卫生,保持室内外卫生;粪便和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2)提倡并实行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3)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与不洁的生冷食品、饮料等。
(三)狂犬病防治知识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人如果被疯动物咬伤、抓伤就会感染狂犬病毒,就有可能患狂犬病,人的狂犬病占90%以上由狗传染的,其次是猫。狂犬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表现为高度恐惧、狂躁不安、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流口水、瘫痪,呼吸和循环麻痹等症状,病死率100%。
预防狂犬病最好的途径是不养犬、猫等动物;若已养犬、猫等动物,须定期给这些动物注射狂犬疫苗,尽量避免为动物所伤;如被犬、猫等动物伤后,无论轻重,均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到疾控中心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或按医嘱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四)食物中毒
发现有人食物中毒,要及时送到医院就诊,不要自行乱服药,医治越早越好,切莫延误时间。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就地收集封存,以备检验。要保护好现场,及时收集患者的呕吐物、粪便等,以备检验。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卫生防疫知识
一、不要喝生水,生水中带有病菌、病毒,喝下去很容易生病。要喝水,应当喝开水,或者喝经过消毒处理卫生合格的水。
二、不要吃未洗净的瓜果。未洗净的瓜果,或用河滨水洗的瓜果,皮上可能沾有病菌病毒,吃了很容易得病。
三、不要吃过期糕点。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糕点容易变质,超过保质期就不能吃。
四、不要吃馊饭菜。饭菜馊了以后,即使经过重新蒸煮,吃了仍旧有害。
五、不要吃或尽量不吃凉拌菜。环境卫生条件差,凉菜特别是凉菜在制作过程中容易污染,最好不要吃,如果一定要吃,应注意凉菜的卫生,同时吃一些生大蒜。
六、不要吃霉米面。生霉的米面含有毒物,人吃了有害。
第四篇: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材料
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材料
(一)春季传染病防治
春季不仅是市民外出“踏青”、“春游”好时节,同时仍是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因此市民在生活、学习、工作,还是外出旅游都应注意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
(4)学校、办公室或居民家中应做到每天开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在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5)每天晚间要认真刷牙(一般不少于3分钟),刷牙后用温生理盐水漱口,仰头含漱能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1)加强户外活动和耐寒锻炼。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
(2)注意环境卫生。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3、做好防护
(1)应尽量避免与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的接触。
(2)流行季节在人员拥挤的场所内应戴口罩。
(3)如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佩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4、接种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症状。流感、流脑、水痘、麻疹等都可接种疫苗。
(二)肠道传染病防治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主要是经食物、饮用水、日常生活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把住“口手两关”,是夏季防病的关键。
夏季肠道传染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须注意以下事项:(1)饮用水安全卫生,搞好厨房、食堂与洗手间的消毒卫生,保持室内外卫生;粪便和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2)提倡并实行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3)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与不洁的生冷食品、饮料等。
(三)狂犬病防治知识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人如果被疯动物咬伤、抓伤就会感染狂犬病毒,就有可能患狂犬病,人的狂犬病占90%以上由狗传染的,其次是猫。狂犬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表现为高度恐惧、狂躁不安、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流口水、瘫痪,呼吸和循环麻痹等症状,病死率100%。
预防狂犬病最好的途径是不养犬、猫等动物;若已养犬、猫等动物,须定期给这些动物注射狂犬疫苗,尽量避免为动物所伤;如被犬、猫等动物伤后,无论轻重,均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到疾控中心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或按医嘱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四)食物中毒
发现有人食物中毒,要及时送到医院就诊,不要自行乱服药,医治越早越好,切莫延误时间。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就地收集封存,以备检验。
要保护好现场,及时收集患者的呕吐物、粪便等,以备检验。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第五篇:灾后卫生防疫知识介绍(范文)
灾后卫生防疫知识介绍
台风一过,受灾地区各种致病因素增多,极其容易引起多种疾病和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因此,在洪灾后如何提高饮水、食品、环境卫生条件并控制媒介生物,消除传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使民众尤其是农村群众了解防治各种疾病的健康常识,对于防灾减灾意义重大。水源的处理
洪灾过后水源污染是个严重的问题。大量雨水的冲刷,地面积水、淹水等问题使得垃圾、粪便、排污管内的污秽这些平时人们敬而远之的脏东西充分浸泡并四处漂浮。此时可喝未污染的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绝不能提取未消毒处理的井水、河水、湖水、塘水饮用。
家庭饮用水的存水用具必须先清洗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再进行混凝沉淀:一般情况下50公斤水加明矾或碱式氯化铝2.5-4g,或每桶水(约25公斤)加花生米大小的明矾一粒,搅拌1-2分钟,静置10分钟左右,使水澄清。此为第一步。接着用漂白粉(精片)消毒(按含有效氯50%计算),每吨水加4-8g;若用漂白精片消毒(按每片含有效氯0.2g计算),则每担水(50公斤)加一片。操作时可将漂白精片研细,用清水调成糊状倒入需要消毒的水中,充分搅拌,加盖静置30分钟后方可使用。
如果水井被淤泥淹没,必须对被淹的井进行清淘、冲洗和消毒。先将水井掏干,清除淤泥,用清水冲洗井壁和井底,淘净污水,直到渗出的井水达到无色透明、无味为止。再加25-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2-24小时,之后抽干全部的井水。最后等自然渗出水到正常水位时,参考家庭饮用水消毒法进行消毒。
胃肠道疾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
洪灾后胃肠道感染和食物中毒概率亦很高,必须引起重视。灾民临时聚居的地方因为人口密集,环境卫生往往较差,如果水源污染,粪便、垃圾和腐烂变质的有机物质(包括动物尸体)得不到恰当处理,便会苍蝇成群,蚊子肆虐,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腹部受凉,饮食不当,吃了受细菌、病毒感染的食物等均会得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痢疾、肠炎、伤寒、副伤寒、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或者食物中毒。
为此,要搞好环境卫生,洪灾期间应建防蝇的临时厕所,不随地大小便;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动物尸体要深埋,土层要夯实;垃圾定时清理(掩埋或焚烧),消灭蚊蝇孳生场所;
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及时发现、诊断、治疗和隔离病人,病人粪便和呕吐物适当处理:加入吐泻物1/5量的漂白粉,充分搅匀,作用两小时;干便可用20%漂白粉乳剂,按1:1比例,若粪便特干可加2倍量10%漂白粉乳剂,充分搅匀,作用两小时;无粪尿液每1000ml加入漂白粉5g或用漂粉精2g,混匀后,作用两小时。
切记不可因为觉得浪费而食用以下食物:直接受水浸泡过的所有食品如挂面、方便面等;被水淹过的蔬菜、水果和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来源不明、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剩饭剩菜、生冷食物;其他已腐败变质的食物和不能辨认是否有毒的蘑菇。
住所以及周围环境的处理
洪水退去后,应消除住所外的污泥,垫上砂石或新土;应将家具清洗再搬入居室;保持住屋和附近地面整洁干燥,不要在草堆上坐卧、休息;整修、清理被淹厕所、粪池、畜圈、禽舍,将粪便清尽并把周围外溢的粪便、垃圾运到指定地点,泥封堆肥;坑穴和周围用有效氯0.1-0.2%的含氯消毒液1-2L/m2或撒布0.5-1kg/m2生石灰,用水浇湿消毒处理后使用;加强家畜的管理,猪要圈养,搞好猪舍卫生,不让其尿液直接排入河水、湖水、塘水中,猪粪等要发酵后再施用;管好猫、狗等家养动物,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喷洒灭蚊药,栏内的禽畜粪便也要及时清理。
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钩端曼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寄生虫病: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虫媒传染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为此,要做好防鼠灭鼠,灭螨防螨等媒介生物控制工作:发现老鼠异常增多要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清扫卫生死角、清除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
如果灾后临时搭建野外住所,应注意要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的地带,在周围挖防鼠沟;还要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和保持地面干燥;床铺应距离地面两尺以上,不要睡地铺。
另外,还要注意避免意外伤害,如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螫伤、毒蛇咬伤、农药中毒等。
灾后重建,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发现意外情况要及时上报。民众多学习普及知识,可减少因洪灾引发的各种其他伤害,安全过渡,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