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入驻”新闻业的现状及背后的冷思考

时间:2019-05-14 06:4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机器人“入驻”新闻业的现状及背后的冷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机器人“入驻”新闻业的现状及背后的冷思考》。

第一篇:机器人“入驻”新闻业的现状及背后的冷思考

机器人“入驻”新闻业的现状及背后的冷思考

摘 要:技术的革新往往会很大程度上解放人类的双手,而与时俱进的新闻业也希望搭乘人工智能的快车,于是“写作机器人”应运而生。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取代或是行业的再造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机器人进军新闻业让中西方的新闻工作者均产生了恐慌感,也由此衍生出了“记者消失论”。然而技术之所以不断革新正是在于它的非完美性,而“写作机器人”亦如此。让写作机器人与新闻人各展所长,新闻业方有更辉煌的明天。

关键词:人工智能;写作机器人;记者消失论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044-02

2015年11月7日,是新华社84岁的生日,锦上添花的是在这一天机器人“快笔小新”首次投入新闻写稿工作,虽然不是全球第一个,但却开了我国机器人写稿的先河。机器人“快笔小新”上岗的消息刚一发布,就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反响。“机器人要抢记者饭碗啦!”“小编哭晕在厕所”“机器人来了,记者去哪儿”...仿佛机器人的出现就是记者的“世界末日”。然而,机器人真的能够代替记者的职位吗?

一、“写作机器人”的产生及发展现状

“写作机器人”,全称“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顾名思义,是一种自动化新闻写作软件,利用算法程序,从海量的数据库中收集各类题材的数据,建立数据之间的联系,以此形成报道内容。虽至今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但大多数学者们认为写作机器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开始 “入职” 美国新闻业,并以其快速的大数据信息搜寻和处理技术的优势,引起新闻工作者的恐慌,并衍生出“记者消失论”。我们可参考近十年内“写作机器人”的发展状况:2006年,美国汤姆森金融公司运用电脑程序自动撰写了经济和金融方面的新闻消息。到了2009年,美国西北大学开发了一个名为“Stats Monkey”的软件,利用此软件可以自动从网页中抓取大学棒球比赛的数据信息,并在12秒内生成一篇新闻报告[1]。此软件的商业前景在2010年被两名西北大?W的教授和一名前网络公司主管迅速发掘,以此合作成立了叙述科学公司。随后该公司开发了一个名为Quill的系统,其最初的客户是美国一个以体育为核心的十大联盟。自2010年起,该软件为“十大联盟”撰写了数千项体育赛事新闻,Quill几乎是在比赛过程中进行实时报道,而其稿件不管是在数量还是时效上都远超以往的写作软件。除此之外,美联社在2014年7月开始运用机器人撰写财经类报道,主要是突发事件短消息和公司业绩报道。

然而最早从1967年美国底特律自由新闻社记者菲利普?梅耶针对该市的骚乱事件,使用大型计算机进行报道分析,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华盛顿邮报》敢于创新,采用机器人记者与传统记者联手进行新闻报道,更有美联社所使用的Wordsmith平台,使普通大众体验人机互动式“半自动”的新闻写作的体验等。这些鲜活的案例都印证了“机器人记者”在西方传媒业中已大放异彩。

相比较西方,国内媒体用机器人写稿倒是新鲜事儿,而腾讯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5年9月10日,腾讯财经发布了一篇出自写作机器人“Dream writer”(梦幻写手)之手的文章――《8月CPI同比上涨2.0% 创12个月新高》。而在9月3日“大阅兵”,央视采用“天鹰”“飞猫”等智能设备,对阅兵现场的壮观场面进行拍摄,效果也是让老百姓赞不绝口;新华社也不甘落后,同年11月7日机器人“快笔小新”正式面世,主要负责财经、体育类报道内容的撰写。又如今日头条和北京大学联合研发的“小明”(Xiao Ming Bot)在去年里约奥运会上大显身手,总发稿量达450多篇[2]。

从机器人娴熟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优势我们不禁感叹,“写作机器人”的出现无疑对新闻业具有里程碑式的影响,“5W”的各个环节在机器人的工作模式下都有了相应的变化,包括新闻信息来源渠道的扩大、新闻生产主体的人机转变、新闻生产速度的提高、新闻生产流程的简化以及新闻内容及报道风格的多样。

当然,机器人可撰写的新闻不仅包括上述中罗列数据等浅层次类型的报道。在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最新阶段,“写作机器人”已可完成些许较深层次的新闻追踪、撰写、报道等,而这无疑让新闻工作者的恐慌感变得情有可原。

二、“写作机器人”运行机制的冷思考

“写作机器人”的产生及发展对新闻业各方面的革新我们有目共睹。但机器人归根结底只是机器而不是人,其所依赖的大数据技术有其天生的缺陷,如大数据抽取出的冰冷的数字导致形成的新闻报道只是简单的数据罗列,而在撰写深度追踪报道、人物事迹等需要强烈感情色彩的新闻或通讯中展现出明显的弱势。

(一)模式的“零花样”

现如今的机器人写作技术其实并非想象中神秘,只是按照计算机软件中固定的生成模版,将数据库中的所需信息抽取出,再填充到模版中。整个流程下来便是一篇新闻报道,而且是无任何花样可言的流水线、批量生产。这种方法看似“机智”,省却大量时间,但是读者阅读过太多千篇一律的内容便会产生审美疲劳,更何况这些报道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让人食之无味,相比较新闻工作者丰富、幽默的表达方式来说,机器人生产的新闻略显单一。

(二)机器的“零敏感”

拥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是一个新闻记者必备的基本素质。而机器人归根到底就是由程序软件所控制的机器,并不具有人类的感觉器官,因此不具备新闻敏感。尽管美联社曾表示现如今机器人在写作时转化单一的冰冷语气[3],但这并不代表机器人从此取代新闻工作者的职位,因为至少在判断某个发生的事实是否属于新闻事件这一基本能力上,机器人技术仍需较大的提升。

(三)数据的“零温度”

新闻源于生活,最终又归于生活,而生活是有温度的,新闻亦如此。而新闻报道中所蕴含的温暖来自新闻工作者对普通受众的感情积累,是真正反映民众内心的声音和呼唤,也让受众感受到被重视、被关切,实现与受众在感情上的交流。而机器人写手只是从数据库中挑选出冰冷的数据和形容词,拼凑在一起,因此在判断人类感情方面尚需改进。

(四)隐私的“零保护”[1]

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一次传播技术的进步都加大了隐私被侵犯的风险,这也是人们的担忧所在。“写作机器人”是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数据收集生产的新闻,其对隐私当然有一定的隐患。再者,当前网络监管并不十分到位,“写作机器人”在采集和使用数据时不免会涉及到个人隐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写作机器人”目前主要应用于财经、体育赛事等对数据准确性要求较高的报道中是情有可原的。大数据技术运行的流程单一且枯燥,要对庞大的数据进行搜集和抽取,新闻工作者未免显得有些无助。相反,这恰恰是计算机所具备的基本技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正如美联社所认为,记者应将精力放在擅长的领域,而不是在数据处理方面和机器人较真[4]。

三、“写作机器人”的未来

“写作机器人”如今在传媒业已悄然“走红”,且从历史发展规律我们不难看出,这种传媒内容的生产形式将会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深入传媒业,甚至深入我们的生活。为了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日常生活,我们不妨对未来“写作机器人”的发展进行一下展望:

(一)“小众服务”的特色化信息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受众有条件追求自己想获取的信息,因此新闻的小众化、个性化市场愈发兴起。根据“长尾理论”,即使是小众化的爱好也可以占据很大的市场分量,因此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预测今后那些可能会越来越引起受众注意的写作或传播方式,以何种风格的写作及报道可使新闻在最大程度上被读者所接受,能辨别出哪类人对哪类新闻感兴趣,以此进行“一对一”的特色化写作。“写作机器人”化身“信息小灶”,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兴趣。

(二)“优势互补”的灵动式合作

机器人与新闻工作者,二者的关键问题不在于谁要取代谁的,而是谁能更好的配合谁。如前所述,“写作机器人”在财经、金融、体育等方面数据的检索和收集整理速度可谓无人能敌。然而新闻工作者相比较机器人,在对数据进行人性化的分析解释,挖掘数据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及后续的深度追踪报道等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二者应优势互补、强强联手,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升“写作机器人”的工作性能和效率,改进智能软件的工作模式,在让其成为自己助手的同时,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将新闻做到实处。

(三)“学有所专”的产业化开发

如前文所述,“写作机器人”现如今主要应用于体育赛事、财经金融等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较高且报道生成迅速的领域,但这并非意味着机器人的领域仅限定在一些财经或体育报道上,未来它将会朝向愈加产业化、智能化方向前进[5],大数据会不断革新进步,助力机器人更加注重对产业或产品进行分析和开发,对行业行情作出预测,而这些均是目前新闻工作者未曾关注但却是具有巨大新闻价值和市场潜力的领域。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日的成果是我们从未想象和不敢想象的。对于技术,从最开始的崇拜,到征服,再到今天的灵活使用,我们需要谨慎并抱有怀疑态度,无论其多么便捷了我们的生活,侵犯隐私权等弊端我们绝不能视而不见。机器人看似比人类聪明,以至于其进军新闻业引起了“记者消亡论”等消极言论,但我们要谨记,机器人不是人,它只是冷冰冰的机器,是人类智慧的?a物,是人类赋予了它技能,然而它并不具备新闻工作者的血和肉。技术的进步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因此“写作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应是为了更好地为新闻工作者服务,成为其优秀的助手,共同为新闻业的明天创造出一片辉煌。

参考文献:

[1] 张?].“机器人写手新闻”对传统新闻生产的影响[J].新媒体与社会,2014(12).[2] 管琼“.机器人记者”新闻生产的现状与趋势[J].传媒,2017(2).[3] 孙瑛.机器人新闻: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闻生产模式[J].编辑之友,2016(3).[4] 刘?i.机器人要抢媒体人饭碗[J].学术杂潭,2015(21).[5] 孙振虎.机器人新闻的发展与反思[J].电视研究,2016(6).[责任编辑:思涵]

第二篇:拓展热背后的冷思考论文

“生活是语文的外延”,语文有着广阔的天地,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可很长一段时间,教师围绕语文书教,学生捧着语文书学,“教语文”与“教教材”画上了等号,语文的视域仅局限于一方狭小的空间。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毋庸置疑,拓展是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在这一背景下,一股“拓展风”吹遍了语文课堂的每个角落,语文教师都注重“以内养外”,拓展也为语文课堂打开了通往大千世界的一扇窗。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课“内”与“外”关系的紊乱,“拓展”滋生了种种“耕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的奇怪现象。文本的价值没有来得及探究,就匆匆“拓展”,语文课成了科学课、思品课;不深入研读文本,就引入肤浅的材料,“拓展”成了“标新改革”的装饰;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拓展无度,天马行空;拓展无序,游离文本,甚至造成学生的理解障碍……零零总总都是为拓展而拓展。因此,我们应该在拓展的热情之余做一番冷静的思考,对“拓展”做诊断分析。

一、拓展,是语文课堂的“规定动作”吗?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基于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教学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拓展教学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并渐成燎原之势。尤其是在对特级教师窦桂梅“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的教育理念极力推崇以来,“拓展”几乎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许多教师备课时就有了这样一个定势:不做“拓展”这一“规定动作”,就无法证明自己上的是“课改课”。于是,为了体现阅读教学中拓展迁移的训练意识,上课伊始,有的教师就让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从作者生平简历到其代表作品,从作者的生活背景到其思想历程,乃至作品的时代背景,不一而足;行课中,有的教师就像贴标签,处处“嫁接”拓展,搞形式主义;课结束时,为了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让学生交流拓展,热烈讨论,然后教师再把自己准备的课件完整地展示一遍,进一步加以补充讲解……这一系列所谓的拓展训练,耗去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又因为是完成“规定动作”,“拓展”都是生搬硬套的,大多脱离文本,使听课人不禁茫然、担忧……记得有位教师上《三顾茅庐》一课,整堂课拓展了三个内容,而且均以半白话和古诗的形式出现。这样的内容,学生读通顺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了。相反,教师还要花上一定的时间去解释这些拓展的内容。尽管教师的愿望是好的,想努力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真心诚意地希望学生在厚实积淀中提高语文素养,但这样的拓展不要也罢。因此,不必每节课都非得安排“延伸拓展”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而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合理选择,并且在操作时,要紧密联系文本,有目的进行。从知识到教法、学法,以及情感态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每一块、每一层都应聚焦文本、瞄准教学目标而拓展,放得开收得住,这才不至于“脚踩西瓜皮”,教学目标的落实才不至于架空。比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由于文本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阅读时难以产生主动的情感体验,我就充分挖掘文本中包蕴的许多空白处,让学生读懂司马迁这个人,并自觉地走近《史记》。尤其是第3节寥寥数语,很难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我设计了很多补空问题进行拓展:什么样的酷刑让他感到耻辱甚至自杀?之后他又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通过了解课外相关资料,让学生直面酷刑,有助于理解“发愤”,使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站立”起来,利用“空白”拓展优化了教学。课后又布置拓展作业:搜集资料说“司马迁故事”、说“《史记》中的故事”等。通过交流,这一拓展让学生对文本的重点句进行重锤敲击,使我的课堂教学变得“丰盈”起来。当然,除了在文本空白处拓展外,教师还可以在语言品味处拓展、在情境迁移处拓展、在问题生成处拓展、在挖掘主题处拓展……拓展可以出现在教学各个环节,但前提必须是扎扎实实地学好文本。它的灵动性体现在教师根据学习过程中的反馈情况,及时改变教学前的预设,选择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拓展。

二、拓展,究竟是为了把文本读厚,还是读透?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的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二十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也证明,学生单靠课堂是无法把语文学好的,只有把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在有限的时间里,消化两倍甚至更多的文字内容,并从课内拓展,引发学生对大量古今中外优秀文学成果的阅读期待,这样才能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这一层面理解,教师引领着学生与文本相遇,再与文学相遇,构成了一条阅读链,增加了文本的厚度。拓展是为了把文本读厚,但其实这是对“厚”的曲解。“厚”不是外在知识的叠加,不是海纳百川,凡语文信息皆为我所用,那样很有可能落个狗尾续貂的结果,这里应是文本内涵的丰厚。我认为,拓展对于研读文本来说,并不在于读厚,而在于读透,它的成效就在于拓展内容与文本构成的张力上。把拓展“挤进”课堂较容易,但如何有助于文本的细读,值得研究。拓展的基点是文本,拓展的时空也是文本,只有在立足文本、回归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超越文本的拓展才是有效的。比如,《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从文本中捕捉到拓展的信息,几次重组教材,把原本简简单单的文本读得透实、饱满,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解读文本,从不同层面不断换位与思考,使学生在已有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得到深化和提高。拓展一:教师巧妙地发挥多媒体的直观作用,播放洪水泛滥的视频,让学生多种感观和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是为了读好“滔滔的洪水”,真正体会到老百姓的“无家可归”。拓展二:教师讲述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故事是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禹”的“科学治水”,在“堵、塞”与“引、导”两种不同的治水方法,在强烈的对比阅读中实现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延伸,从而使学生更加敬佩“禹”的伟大——智慧。拓展三: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时教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禹”真的不想见家人吗?就此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是为了挖掘文本隐藏的内涵,更好地朗读文本,让学生从一组数字中来体会“禹”大公无私的精神。拓展四:在课文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话练习”,说说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老百姓你会怎么感激大禹?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畅所欲言。这是为了提升“禹”在学生心目中的伟大形象,让“禹”这种勇敢顽强、一心为民的精神在学生心中永久沉淀,也让文本的人文气息静静地流淌在学生的心田。四次拓展,都是为了把文本读透。教师利用拓展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了个来回,学生的思维情感也有了一次又一次梯度的发展,“禹”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是自然而然地“大”起来的!拓展与文本,彼此交叉、相互契合,学生的朗读不是“浮光掠影”,因为拓展而“读出了温度”;学生的阅读不是“蜻蜓点水”,因为拓展而“读出了深度”。

三、拓展,如何变“画蛇添足”为“锦上添花”?

拓展具有其显著的优势,既能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扩大学生的思维领域,又能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读写创新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拓展并不能“一俊遮百丑”。有些教师把拓展误解为点缀,形式上的花样增多,内容上的简单堆砌,那就是“镀金“”画蛇添足”。我们的教学需要的是“真纯”,舍弃不必要的“浮华”。因此,拓展是思维活动的扩展,如增强思维深度、扩大思维广度等。只有立足拓展目标,选择最恰当的拓展方式,才能使拓展的有效性达到最大化。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多都有拓展迁移运用这一环节,意在内化文本语言。但不少环节训练下来,学生的言语质量原地踏步,共性乏味。教师更是一时语塞,重复学生回答代替点评,有时甚至连学生表达中的语病,教师都不能及时纠错,这样的拓展已成“败笔”。其实,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出现解读困难时教师应给予指引,通过拓展来为学生提供一把“登高的扶梯”,学生便能拾级而上,扫除阅读中滞留的“拦路虎”,在交流各自的阅读感悟时,“拓展”又是提升师生言语质量的一个好手段。比如我执教的精品课《爱如茉莉》,在备课时,我就觉得文中每一个字眼儿、甚至是每一个标点都在传情,在释放着如茉莉一般的生命的芬芳和光泽……我就引导学生成功地把握文本的细节和生活的脉搏,“牵一发而动全身”,课堂上因学生的个性解读而灵动。在品词析句环节,我设计了“探”字与“照”“射”等字的比较品析,这一拓展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探”的感情魅力,感受到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学生也就会更接近语言的真象。在品读“父母在病房静静守候”的语段环节,我拓展设计了三个镜头的选择性想象说话训练,学生马上活学活用,描述了爸妈关心的话语、关爱的眼神、细微的动作等细节,“景语”“情语”相得益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境界。尽管拓展的过程是短暂的,可收益却是巨大的。在读结尾的总结延伸环节,我让学生自己结合生活感悟打一个比方:“你认为爱如什么?”“爱如百合,洁白纯净;爱如玫瑰,浓烈芬芳;爱如咖啡,苦中有甜;爱如空气,无所不在,无微不至……”这一拓展设计既是对前段教学的总结,又给了学生心灵释放的时空,使学生对“爱”的理解得到升华。学生因性格不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家庭不同,答案自然丰富多采!这也是整节课学生发言最热烈的时候,掀起了教学的高潮。在读懂课文之后把触角伸到了课本之外,这样的发散创新思维训练,把语文教学带入了生活化、实践化的境地,真是一举多得。我们要正确定位“拓展”,不论是文本还是拓展都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避免为拓展而拓展,努力做到入乎其内而又灵活地出乎其外,那就一定能拨开云雾见月明,游刃有余地走向成功!

第三篇:红枣热背后的冷思考讲解

红枣热背后的冷思考

红枣热背后的冷思考

bbs.fruit8.com' `.u: m(i& g(q水果论坛——爱果者的网络家园!]-v6 t* r3 E.h0 { T/ Y& R

近年来,新疆红枣成了抢手货,虽然价格一路上扬,但销售依旧火爆。

火爆的红枣市场。

丰收的喜悦。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红枣种植面积达到2300万亩,这还不包括新疆的600万亩。按照盛果期亩产2000公斤计算,总产量可达460亿公斤,以这个产量计算,全国13亿人口每人每年人均红枣35公斤,约占人均主食用量的七分之一。

近年来,新疆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红枣种植面积和产量增长很快。去年,新疆红枣总产量达到17万吨,今年种植面积继续加大,预计今年产量将增加40%,约24万吨。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新疆从事红枣加工的企业却只有20多家,加工能力最多在10%至20%之间。

□文/图 记者 如歌 通讯员 贾群德 苗爽

想致富,种红枣

金秋10月,记者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塔里木垦区31团7连,见到了枣农全泽琼家已硕果累累的枣园。

水果论坛——爱果者的网络家园!;s!`3 l!e' L' x' Y& {;_9 T水果邦爱果者论坛5 a, O..?1 ] L+ P5 x

水果邦爱果者论坛+ ^ b!G7 k“ s , J9 W3 f.K1 b* G% r

去年,全泽琼所在连队把几块沙性重、土壤肥力差、被职工认为种啥都不行的土地确定为产业结构调整试验田,并决定种植时下最吃香的红枣,同时还配套出台了“减免该土地上交费用”的激励政策,向职工发包。

一直以来,31团的职工都以种棉花为主,因此面对优惠政策,绝大多数职工依然持观望心态。全泽琼承包了28亩地,今年她家的枣亩产值可达4000元,预计总产值16万元。全泽琼的成功,给人们带来了信心。

与此同时,这样的故事在南疆各地也频频发生。近年来“枣业富民”战略的实施,不仅让若羌农民人均纯收入历史性突破万元大关,也使这个偏远小县跃入全国经济百强县之列,该地所在的36团米兰镇也因红枣名声大噪……“红枣能致富”深深地刺激和感召着人们,要想富,种枣树,成为人们的共识。

看到了红枣的“财运”,种植红枣也因此成为自治区、兵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并计划新增红枣面积600万亩……

红枣产业已俨然成为新疆林果业中的一匹“黑马”。

无奈的跟风

农二师塔里木垦区5万名职工群众唯一的生活用水就是塔里木河。然而,塔里木河却在日益干涸,至2009年底,垦区农业全生育期用水由10年前的每亩1200立方米下降到不足600立方米,仅31团近两年就不得不休耕4万多亩,“菜篮子”工程也不得不被迫放弃。

红枣是一种喜温、耐旱、投资小、见效快的致富项目。在这样严酷的“水情”下及红枣价格上扬的情况下,种红枣自然成了人们的首选。他们算了一笔账:目前种植棉花每亩平均用水约在600立方米;而种植红枣不仅可节水350立方米,还可节省电费、人工费等100元左右。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于是,今年农二师种植了10万多亩的红枣,全师当年可节水3500万立方米,节省运行费用1000万元左右。更重要的是,如果像全泽琼家这样实现亩产值4000元,种植10万亩的红枣可获产值4亿元,而种植10万亩的棉花产值只有2亿元。

如此节省资源、节省成本、又有丰厚收益的产业怎能让人不动心?那么这场由红枣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又会带来什么?

业内有这样一种说法:全国的高产棉在新疆,新疆的高产棉在南疆,南疆的高产棉在塔里木垦区。经过近30年的种植,这里的农工曾创造了籽棉单产600公斤的世界级水平。这一风潮,会不会带来“主业”的荒废?

喜悦与困惑

10月7日,记者来到乌市北园春农贸市场。做了十余年红枣批发生意的老付指着他摊位上的各种干枣说:“这已经是最后一点了,就快断货了。今年新干枣要到年底才能下来,而且绝大部分已经被内地枣商订走了……”

老付说,大部分枣农的枣在开春时就已经有了婆家,做了多年枣生意的商户大多有自己比较固定的进出货渠道。今年内地客商比往年都来得早,所以行动稍慢一点的收购商就会“一枣难求”。

“新疆红枣成了抢手货,也是近几年的事,一是人们生活好了,注重营养保健了,大家才特别注意到了红枣的价值。另外都是枣,但只要吃过新疆枣的人,就知道哪里的枣也没新疆的甜,这和新疆气候水土有关,别的地方种不出来这样的枣。当然,外地人认新疆枣,这和近年来地方政府的大力推介有极大的关系。”

bbs.fruit8.com* I+ j7 q” z4 H* g水果邦爱果者论坛# k3 O/ e6 p& P水果论坛果农论坛果树论坛水果超市水果网水果店水果价格水果批发水果市场水果冷藏保鲜水果包装设计({' f7 v: y-a6 W 水果邦爱果者论坛!H;o# q5 V& bbs.fruit8.com% K3 N“ v9 Z5 T3 E Q |水果论坛果农论坛果树论坛水果超市水果网水果店水果价格水果批发水果市场水果冷藏保鲜水果包装设计5 * K3 E-}+ b* q0 ~.x水果邦爱果者论坛& R7 v3 h$ 6 ^& ]& Z' y水果论坛果农论坛果树论坛水果超市水果网水果店水果价格水果批发水果市场水果冷藏保鲜水果包装设计/ N;K0 R$ m5 i6 l L

水果论坛果农论坛果树论坛水果超市水果网水果店水果价格水果批发水果市场水果冷藏保鲜水果包装设计 i!y([.{9 t/ a

细心的人一定也注意到了另一个现象:每年8月开始,首府的大街小巷,随处都能看到有开车的、推车的、摆地摊的小贩在卖新鲜枣。若羌的、阿克苏的、和田的、哈密的;灰枣、关公枣等等应有尽有,价格从五六元到一二十元不等。这个盛况在往年是不曾有过的。坛果农论坛果树论坛水果超市水果网水果店水果价格水果批发水果市场水果冷藏保鲜水果包装设计3 D3 C$ C7 ? |.V.v;w!Q 水果论

在网上,记者从《全国部分地区最新(干)红枣价格》一览中看到,只有山西晋运城果品批发市场的红枣价是每公斤35元,其他各地的价格均在8至12元之间,而乌市北园春市场的和田大枣骤升到120元,哈密大枣为100元,若羌枣为70元;在哈尔滨新疆枣的批发价已达到了160元,新疆枣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帝女儿,悬殊之大让同族望尘莫及。

“十一”期间,记者在北园春市场了解到,干枣价格比网上的价格上下浮动10元左右,而在友好商场超市哈密、和田干枣,标价在180元一公斤。

价格上去了,销路如何呢?

老付说:“新疆枣不愁卖,我每年都去哈密、阿克苏、和田等地进好几吨枣,年年都能顺利出手。”

全国的枣市会怎样?

有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的红枣种植面积已达到2300万亩,这还不包括新疆的600万亩。

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在盛果期按照亩产2000公斤计算,总产量可达460亿公斤,也就是说,全国13亿的总人口每人每年要平均吃到35公斤的红枣,约占人均主食用量的七分之一。

这样的数字给人们带来了困惑,人们能吃的了吗?吃不了怎么办?

有专家曾有担忧:“红枣毕竟不同于粮食,市场空间有限,如果产能无限放大,价格就不可能一直坚挺。盲目跟风的结果就会造成恶性竞争,价格一路下跌,形成烂市。所以,规划时候需要有远见,不能只以现在的市场和价格来计算将来的收入。要切实重视和规避市场过剩期带来的风险。”

“沧州”的前车之鉴

专家的担忧不无道理。几年前,我国红枣主产区河北沧州就因为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吃了一堑。2002年,红枣市场也出现了供不应求、价位攀升的好势头。沧州便大力发展红枣种植,当年红枣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然而,沧州红枣的丰产,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喜悦,而是陷入到了滞销、价低的苦恼。在总结教训时,沧州人认识到:就是因为片面强调红枣产品的优势,对市场缺乏充分调研,不清楚在国内外市场能占有多大份额,结果“果贱伤农”,出现产品滞销局面。同时,大多数枣农缺乏质量取胜的意识,重产量轻质量。不少枣农认为沧州的特产红枣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不会存在市场问题,片面追求产量和短期效益,忽视科学技术的应用和质量的提高。结果产品出口到一些发达国家时,因为抽检的红枣农药残留、有机磷含量超标而被拒之门外……国内市场相对饱和,国外市场又打不开,势必导致红枣过剩。

专家认为:在基本完成规模化、规范化基地建设任务后,重心就要转到市场开拓上,向产业化和市场化迈进。如果没有龙头企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商品优势、品牌优势,资源优势也会变成劣势。“沧州教训”就是前车之鉴,给新疆红枣业敲响了警钟。

记者了解到,去年,新疆红枣的产量是17万吨,今年种植面积加大,预计今年产量能增加40%,约24万吨。但据不完全统计,我区从事红枣加工的企业却只有20多家,加工

水果论坛——爱果者的网络家园!_7 @ H+ B2 ~* hbbs.fruit8.com0 v a(]: V3 D7 @& E;d.s.^/ L 水果论坛——爱果者的网络家园!* x;S c9 b7 {' A;4 Z-G* R

bbs.fruit8.com5 c/ x Z9 t' Q* f/ b.`: n/ u U' D% {

bbs.fruit8.com2 K+ c!^% J2 M& x3 j1 v

能力顶多在10%至20%之间。

记者发稿前获知,全泽琼夫妇正在发愁,因为眼看着天冷了,可即将丰收的枣还没有找到婆家……

复制还是效仿?

在“十一”期间,记者在一场婚宴上发现,办喜事的新人别出心裁,婚宴餐桌上摆放的不是喜糖,却是各种各样装饰精美的喜枣,让宾客耳目一新,纷纷欣然品尝,之后又是赞不绝口。细一看,是河南省好想你枣业公司“好想你”品牌红枣系列。

10月5日,记者来到在首府“好想你红枣”专卖店,店里陈列着以枣博士、枣片、红枣粉等为主导产品的10大系列270多个产品,而首府专卖店是该企业在全国各地开设的专卖店的千余家中的几家。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好想你”把土特产加工成一种礼品,贴近了人们的消费理念和需求,让红枣实现了“72变”……如今“好想你”年销售额达4.5亿元,仅十余年的光景,好想你枣业从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全国枣行业的龙头企业。好想你枣业不仅站稳了家乡的地盘,还分别在新疆阿克苏、若羌等地建立了红枣生产加工基地。

“好想你”不一定是可复制的模式,却是可效仿的路子。

“红枣原料经过分拣、烘烤、精包装,身价立刻翻番。所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和‘龙头牵引、基地带动、网络辐射、企农互利’的经营格局才是新疆红枣最好的出路。”有业内人士表示。

据了解,目前新疆的红枣加工,还多处在工艺简陋、科技含量低的初级阶段,生产出来的产品还没有形成叫响市场的品牌,不受消费者恩宠,自然没有竞争力。

可喜的是,9月底,从红枣种植规模达15万亩的新和县传来好消息:该县与全国红枣深加工大县山西交城县喜结友好县,将联手打造全疆最大的红枣深加工基地。它的建成,将使新疆的红枣深加工跨上新的台阶。

据悉,自治区对红枣种植面积扩张将持谨慎态度。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绍宁在相关会议上曾表示,今后我区将积极实施红枣品牌战略,培育精品,提高市场占有率;组建红枣专业批发市场,建立全国性的红枣集散地;大力发展红枣营销队伍,建立起营销网络,努力开拓红枣市场。是全球领先的专业水果论坛和果农互助社区,是中国目前人气最旺注册会员最多的水果论坛,依托于论坛的主站水果帮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出色的水果主题社区门户,致力于为中国水果行业提供信息解决方案!c, O, f5 q/ ^2 T2 c.tbbs.fruit8.com$ ?: ?, @-G# Y+ q水果论坛果农论坛果树论坛水果超市水果网水果店水果价格水果批发水果市场水果冷藏保鲜水果包装设计A, q;d.l/ y;K5 r

bbs.fruit8.com' x/ H/ m(W6 T” e, D3 G9 S

: i1 S0 ^% P0 f+ * E# ?+ J B3 A 是全球领先

第四篇:语文课堂教学“热闹”背后的冷思考(精选)

小学语文课堂 “热闹”背后的冷思考

新课程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透过这些热闹现象的背后,我们又看到了些什么呢?

一、扫描:小学语文课堂“热闹”现象种种

(一)这是一堂气氛活跃、热闹的语文课。从课始到课尾听取表扬声一片。无论是读了几个词的,还是写了几个字的,无论是答对了一道题的,还是回答了几句话的,老师几乎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真好”“真行”“你真棒”的称赞声不绝于耳。……

(二)有一教师在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居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课文写小女孩几次擦火柴,各出现了什么幻景?”的问题进行探究,展开想象,并作即兴表演。只见被各组推荐表演的学生纷纷划着火柴,擎着跳动火焰的火柴梗,喃喃道“我看见外婆了!”“我闻到了烤鸭香味了!”“我在圣诞树下尽情玩耍……”而观看的学生则报之以阵阵哄笑。由于这位教师没有准确把握教学重点,不仅没给教学增色,反而弄巧成拙,使这一哗众取宠的设计演绎成了课改闹剧!

(三)一位老师在教《麋鹿》一课时,前后共用6 分钟时间让学生观看关于大丰麋鹿保护区的环境及其反映麋鹿生活习性的视频。在课堂上,我们很快发现,学生对观看视频的兴致大大高于对文本的兴趣,以至每次老师关闭视频,学生便作出无奈状。他们的内心多么希望能像看《动物世界》那样看过瘾,又怎么沉得下心来研读文本呢?很显然,我们的老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原本是想上好这一堂语文课,没想到却为学生和文本、和自己之间展开有效对话设臵了高高的障碍。

……

二、反思:语文课堂“热闹”现象背后的隐忧

以上种种课堂现象,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好看,越来越花哨,但我以为,这样的热闹,这样的花哨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它们只是对新的课程标准的一种肤浅的理解和简单化的执行,静心分析,这些热闹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不少的问题。

1、评价语言的浮夸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课堂评价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于是有些教师的课堂上表扬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就如案例一那样,这些缺乏情感,机械化的表扬声,学生真的会喜欢吗?这能激起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其进步吗?

2、人文精神的流失

我们经常看到,在老师的表扬激励下,学生急于表现自我,都高高地举起手,想让老师喊自己。可是,老师一次只能让一名学生站起来表达,更多的同学未能得到自我展示的机会。于是有的同学一屁股坐下不高兴地撅起了嘴,有的却仍不甘心,一个劲儿地喊“我”。至于那位发言的同学讲了什么内容,恐怕除了老师外很少有人用心聆听。长此以往,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欣赏他人,这将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淡化、流失。

3、组织形式的泛滥

学生表演交流成了语文课堂的必备“佐料”,形式或唱歌、或演戏、或画画、或争论,内容小到一个词语,中到几句话和一个自然段,大到整篇文章,把课堂变成舞台(如案例二),结果,学生只记住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热热闹闹中忽略了对文本语言表达的揣摩。这种交流只能是低质量的,浮于表面的,比较肤浅的,这样的交流、对话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久而久之,学生还容易养成浮躁,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

4、语文“双基”的失落

如案例三中,精美的课件充斥课堂,漂亮的图案加上优美的音乐喧宾夺主,让学生陶醉其中,直观的形象感知代替了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完全把目标和手段颠倒了。于是,我们经常看到有的课就是不写字、不读书,基本的识字任务没完成,短短的课文读不熟,这样的课即使再热闹,也不是好的语文课。

三、探索:返璞归真,让“热闹”远离语文课堂

1、让语文味回归

(1)、扎实语言文字训练。即语文课应注重实效,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训

练时要大胆训练,该讲解时要主动讲解,语文课堂上应该充分保证学生的训练时间,要让他们在听话中习得听话,在说话中学会说话,在阅读中感受阅读,在习作中体验习作。笔者曾多次听著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他在上《水上飞机》一课时,在第二课时大部分时间中都是指导学生用词造句,不少青年教师非常不解,引发了不小的争论。但我想,这是否是于老师上课所追求的一种新境界:语文课要上得自然、朴实、不刻意雕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2)、崇尚简单朴实的课堂

曾经有个学生在《假如我是语文教师》的文章中写道:“假如我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我会与同学们的距离越来越近,成为朋友,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一起来解决问题;我会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征服我的学生,让他们在快乐中更轻松、更简单地学到知识„„”是的,简单——轻松——快乐。唯其“简单”才“轻松”;唯其“轻松”才“快乐”。繁芜的课堂不仅消耗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更可怕的是消耗了他们原本对语文刻骨铭心的爱。简单的语文课堂,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崇尚教学内容的简约,教学过程简化、教学媒体的简便、教学语言的简洁。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应该“心无旁骛”,简单实在地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学习着听说读写——“写一手好字,识2500个常用字;读程度适合的书报;背200篇好文章;写60字左右的通顺作文。”如此而已,岂有它哉!(张庆先生语)

2、让人文闪光

(1)、学会尊重

对话教育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管席”。所以在交往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承认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所应该享有的权利,给予学生主动发言、参与的机会。同时,教师更要尊重学生,转变“权威”角色,与学生平等沟通,相互敞开、接纳、分享。

(2)、善于倾听

教师要学会“屈尊”、“倾听”,欣赏学生们的“真情告白”,只有学生们真正地拔动了自己的心灵之弦,我们的课堂才会产生最为壮美的和声。说真话,抒真情,超越课堂,超越学习,变学习为一种真正鲜活的生活。

一位教师在教《友谊的航船》一课时,一学生在谈读后感受时说了这么一句:“我怎么就不为他们感到自豪呢?”(他们指中国人民海军船舶编队),这位教师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便让其他同学猜猜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最后,竟形成了这样的共

识:我们虽然有着较为现代化的国防科技,但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形势不容乐观。因为倾听,才有了这么自然的心灵交流!

(3)、善待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是处于学习期的探索者,犯些错误是正常的。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错误动辄横加指责,不但不能纠正学生的错误,反而会使他们丧失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学生心理受到沉重的打击。另一方面,为人师者更应重视言传身教,自己尚且不能做到宽容大度又怎能希望他的学生拥有“容人于不能容处”的情怀呢!记得贾志敏老师的一次公开教学,他请学生用“姆”组词。有个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母,母亲的母。”同学们都大叫错了!错了!但贾老师不慌不忙:“他没错,只是还没说完。你继续,母亲的‘母’——”学生恍然大悟,连忙说:“母亲的‘母’加上一个女字旁„„”或许这个孩子会遗忘这堂课教了什么,但老师机智地替他化解了众人的“嘲笑”,他一定会终身难忘!

(4)、真诚“评价”

语文课堂的教师评价至关重要。因为学生的每个答案包含了其独特的生活体验与感悟,其中的智慧和灵感怎一个“好”字了得!所以教师如果仅对答案冠以“好”字然后不再过问,实在是对评价性课程资源最大的浪费。倘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或鼓励,或启发,或引导,或纠正,必能在只言片语之间使学生豁然开朗,心领神会。学生百家争鸣,教师妙语连珠,试想,这样的语文课堂,谁不会学有所获?

3、让对话流淌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二年级古诗《草》一文时,精彩生成,鼓动生本对话,课堂上流淌着生命的灵性。

师:哪位小朋友能把“春风吹又生”的诗意画在黑板上?

生1:(上台在黑板上用绿色的粉笔画了茂密的野草)春天一到,在春风的吹拂下,草又长出来了。

生2:老师,我觉得草画得不太恰当,春天刚来,小草才刚刚开始发芽,不可能长得那么高的。(老师示意这位学生上台对图画做适当改动)

生3:我觉得还少了一样东西。

师:你觉得少了什么呢?

生3:风没有画出来。诗句是“春风吹又生”,春风一吹,小草才生出来的。现

在春风都没有吹,草怎么会长得那么茂盛呢?

师:可是,这风吹怎么画呢?

生3:(上台,用白粉笔一笔,两笔„„草叶微微向右歪斜)因为风一吹,小草自然就向两边倾斜了,所以从小草歪歪的样子中,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春风在温柔地吹,小草在茁壮地长。

师:(带头鼓掌)画得多有创意!看得出来你对诗句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你真可谓是诗人的知音。

在于老师的教学片段中,学生感受到的已不再是“春风吹又生”这一诗句本身,而是诗句中所蕴涵着的生命的涌动。笔者觉得,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本,语文课堂才能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语文课堂才能成为一条流淌生命的灵性之河。

好课的标准不是热闹,不是好看,更不是花哨,而是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回归语文的本色,让我们的课堂返归真吧!上有“语文味”的课,着眼于学生的素养,学生成长,让更多的生命之花在课堂尽情绽放,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应有的共同追求。

浙江上虞市夏丏尊小学王鲍军

第五篇:“微课”背后的冷思考

“微课”热效应后的冷思考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当我们的生活伴随微博、微信逐渐步入“微”时代,微课,也正在开启教育的“微”时代。随着“可汗学院”流入中国,“微课”一时间变得炙手可热,它的产生与流行,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再一次看到了教育变革的希望。和众多的“微课”粉丝一样,我积极地开展着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实践研究,从最初的机械复制“可汗学院”,到实践过程中的“小学信息技术能否开展微课”的质疑思考,在 “因人而‘微’、因地而‘微’、因时而‘微’”的原则指导下,经过不断的教学探索与尝试,我的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取得了成功。

关键词: 微课;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

一、直面“微课”热潮

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时代悄然来临,全世界正在进行一场“微”革命。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以及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变得越来越快捷、高效,与微博、微信等被广泛应用的社会性工具软件一样,微课(或称“微课程”)应运而生。①“微课”,这一概念起初在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在当时并未引起国内教育工作者的着重关注。2011年萨尔曼·可汗的“可汗学院”传入中国,如平地一声惊雷般响彻了整个教育界,基础教育界掀起了一股 “翻转课堂”、“颠倒课堂”、可汗式“微课程”的变革热潮。人们仿佛找到了一种新的诠释教育的途径——“微课”。那么到底什么是“微课”或“微课程”呢?根据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的解释:微课,又称为微课程,就是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②自2011年起,以“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示平台”与“微课网”为代表,国内开始了微课的实践尝试。自此,国内兴起了“微课”热,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表达着他们对于微课的赞同,积极投身到微课教学实践中。

二、冷观“微课”热潮

与众多的“微课”粉丝们一样,我也表达了我对“微课”理念的赞同与支持,开始尝试将“可汗学院”移植到我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我学着像萨尔曼·可汗那样把教学知识点细 ①② 徐靖程.微课,开启教育微时代[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化分解,使其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小知识模块,并分别将它们制作成3-5分钟的微视频,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能够自主学习并掌握那些基本知识和简易操作,课堂中更多地来提出、交流它们的学习困惑,进一步拓展补充教材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提升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通过一个多学期的教学实践,由于盲目、生硬地模仿、复制可汗模式教学所产生的问题开始浮现,并越来越多。我对微课教学的热情慢慢“冷”了下来,这些实践中遇到问题使我开始对微课冷眼旁观,开始深入思考微课、追问微课。

(一)小学生能够学习微课吗?

【片段一】一次哑口无言的访谈

记得在刚开始微课教学不久,一天放学后我回到办公室,突然办公室走进一位家长,我见他脸色凝重,表情严肃,似乎不太高兴。还没等我开口,她便开门见山,直抒来意。

家长:您是信息老师吧,我是王一鸣的家长,您有时间和我谈谈吗? 师:您好,有什么事您请讲。

家:这学期您是不是让我们孩子学习什么微课,说是用手机或电脑看什么微课视频啊?

师:是有这回事,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家:孩子们现在都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您要求他们整天看这些视频,对视力多有影响啊,孩子一旦近视了,一生都受影响,现在很多军校都对势力有要求。

家:还有,小朋友哪能抵制诱惑,我们大人平时还经不起考验,喜欢用手机、电脑玩个游戏呢,小学生用手机、电脑到底是学习呢,还是玩游戏呢,我就发现我们孩子看视频时很起劲,到做语文、数学作业时就磨磨蹭蹭,学习成绩都下降了。我觉得您是不是换种方式来教学啊?

师:„„(我无言以对)

【现象提炼】这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家长访谈,家长的来意很明显,小学生是不适合开展微课的,希望我放弃微课教学。家长的理由有二:一来损害视力,二来玩游戏影响学习。这位家长说的有一定道理,由于我没有证据显示一周一次的微视频学习不影响视力,不能保证小学生能够严格控制自己不玩游戏,也不能保证微课程学习有效果,何况这种效果在分数上还不体现,所以我只好无言以对。

【我的思考】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小学生能不能开展微课教学?看微视频学习会不会影响视力和学习成绩?起初我也有过这样的忧虑,既然教育部批准了在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说明电子化学习只是“量”和“度”的问题,学生们每周都有信息课,我想一周一次的微视频应该对学生的视力健康影响不大。小学生的确与可汗所教授的高中生不同,控 制能力较差,学习专注力不强,想要尽可能减少学生因违法操作规定对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造成的负面影响,看来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微课学习过程加强监管。

(二)微课有学科性吗?采用什么方式来学习?

【片段二】《使用配色方案改变幻灯片模板背景》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昨天在家已经学习了《使用配色方案改变幻灯片模板背景》微课程吗? 生:学习了。

师:那么同学们都学会了利用配色方案来改变幻灯片模板背景的操作方法了吗? 生:学会了。(信心满满)

师:老师昨天在家做了一个演示文稿,我觉得这份演示文稿的模板很好,但是颜色不是我喜欢的红色,我希望背景模板的颜色可以变为红色,你能帮助老师完成心愿吗?

生:能,太简单了。

师:我们请苗苗同学来给我们演示一下操作。

生:操作。(显得混乱,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配色方案)

师:可能苗苗同学太紧张了,这样吧,苗苗你请一位同学来帮助你一起完成操作。

生:(苗苗请了另一位学生操作,依然不是很熟练,找到了配色方案,但不知道怎么来修改颜色。在下面同学的齐声帮助下,勉强完成了任务)

【现象提炼】《使用配色方案改变幻灯片模板背景》是教材《设置幻灯片背景》中一个知识点,我将该知识点做成了2分钟微视频,希望同学们课前通过自学视频,掌握使用配色方案来改变幻灯片模板背景的操作方法。学生们课前学习了该视频,在我提问时多数同学都表示掌握了操作方法,然而在随后的操作展示中,表现出的现象并不能让人满意,班级中不仅仅只有苗苗和小胡两位同学操作不熟练,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和他们一样,年级中其他班也大致如此。

【我的思考】起初我以为这只是少数同学没有认真学习微课程,导致的操作不熟练。但是随着在平行班中的教学,我发现每个班都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存在操作困难,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已经将教材知识点细化分解了,这2分钟的视频讲解地也十分清楚,仍然有一部分学生不会或不熟练操作,但是这些操作课堂上他们只要跟着我操练一遍便可掌握了。学生们也表示在家学视频时确实是可以操作出来的,但是上课就记不清楚了。这是典型的知行脱节现象,我想这与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独特性有关,信息技术是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技能的学习在于训练强化,小学生的认知能相对较差,仅靠理解记忆去学习技能,是不现实的,这是造成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看来微课学习不能忽视学科性,小学信息技术微课也不能只采用微视频这一种方式学习,应该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方式来学习。

(三)什么时间学习微课?

【片段三】《初识powerpoint》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老师布置给大家一项学习任务,要求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学习第13课《初识powerpoint》的微课程,那么有哪位同学们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powerpoint有什么功能,或者来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习powerpoint? 生:大部分同学不回应(只有2个人举手)。

师:大家课前都习了微课吧,没关系,知道多少就说多少。生:我们还没有学习微课。(很多学生点头)

师:你们不喜欢老师做的微课程,觉得枯燥没有兴趣吗?还是„„ 生:不是,我们没时间学习。

师:同学们可以在做完作业后花3-5分钟学习一下我们的信息技术微课程,不一定要在一天内完成,只要在每周上课前完成就可以。

生:信息老师,学校的作业做完还有父母的提高作业,我每天还要弹钢琴,我还要上培训班呢„„(学生们各自诉说着理由)

师:没想到同学们都很忙,好像真没有时间来学习微课。

【现象提炼】本学期,我开展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实验,要求学生们在上课前提前学习有关上课知识的微课程,我努力将微课程制作的新颖有趣,学生们对此颇为欢迎,但是在实践初期我遇到上述的一幕,学生们被沉重的学业负担和各式各样的兴趣班束缚,很难抽出时间学习这种不应试的信息微课程。

【我的思考】学习时间,是个关键问题。学生们没有时间来学习,微课程便开展不起来。在升学压力日益严重的今天,小学生课后也忙碌了起来,要求学生们课后花时间来学习这种不考试的“副科”,似乎有点异想天开,想要在忙碌的课后来抢时间,恐怕我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看来我只能另辟蹊径了,那么能不能在课堂上开展信息技术微课呢?如此一来便不占用学生们课后时间,给他们减轻学习负担,万路皆不通的情况下,只能试试了。

三、冷思考后答案

“教有法而无定法”,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通用的,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不同、教学环 境不同,所以选择的教学方式、方法也不同。微课,或者说微课程只是我们众多教育方式中的一种,我们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它给我们传统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活力,学生们在“微课”学习方式下表现出的主动、自主、提升,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境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更加谨慎的看待微课程,不能盲目追随“微课”的热效应,生搬硬套,霸王硬上弓,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而是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学科的特性开设更多、更具时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精品微课程。

我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实践研究中发现除了上述问题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去开展微课”,让微课真正发挥它的实效。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我逐渐发现要想更好的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用好微课,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在微课的开发、使用中需要做到如下三点:

(一)因人而“微”

微课的对象是学生,我所面对是一批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小学生。微课能否在小学生中开展?是微课系列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如果小学生不宜开展微课,这至少说明微课具有局限性,并不如大家所吹捧的那样有效。通过一段时间的微课教学后,我发现学生们在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方面还是有显著提高的,这充分说明小学生是可以进行微课学习的,信息技术微课学习是有效果的,但是微课的开展必须因人而“微”。

①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可汗学院最初的教学对象是高中生,通过5-10分钟的微视频来讲解知识,高中生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小学生有着天壤之别,小学生学习时专注力差,很难持续学习,我们不能要求小学生像高中生那样去学习,所以在小学生中开展微课教学,首先要精选教材、精心设计,选择那些重要的,有实效的知识来学习,其次教学的时间不能太长,教学的容量也不能太大,一般选择一个知识点学习2-3分钟为宜。

②微课学习要有富有趣味性。小学生学习和中学生学习不同在于小学生更注重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如果只是单纯的教师讲解或演示,那么和老师课堂上教学没有区别,学生自然不愿意学习,所以建议采用动画教学的方式来讲解或演示,即将真人授课视频做成flash动画,绘声绘色的动画微视频更能获得学生们的青睐。现在我的信息技术课学生们都争抢着学习微课程。

③要加强对学习者的引导与监管。正是因为小学生的学习专注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也相对较差,所以我们不能指望学生在家自己独立学习微课程,需要对学生微课学习的过程进行关注,对学习者加以引导和监管。例如,提醒学生微视频学习时间不能太久,避免影响视力;学完微课后,不能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玩游戏等等。

(二)因地而“微”

微课程的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需要特定的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可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硬件环境主要指教学媒体设备,软件环境主要指学科特性。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我们都要因地而“微”。

①硬件环境。首先,提到微课,大家一定联想到了“可汗式”微课程教学中的微视频,而中国学生普遍还没有自己的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媒体播放设备,那么他们要想学习这些微视频将很困难。黎加厚教授曾表示,微课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教学情境的需求,采用其他方式,如音频(录音)、ppt、文本等格式的媒体,不一定局限在视频格式。③可见微课程不等于微视频,视频只是我们微课程学习中的一种方式而已,我们还可以通过录音、图文等其他方式来学习,很多时候一个mp3、一张纸都能进行微课学习,所以不要将微课的形式固化,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微课教学方式。其次,很多人会联想到在线网络课程。美国有较为发达的通信网络,学生们登陆可汗学院下载学习课程进行学习很便捷。但在中国,中小学刚实现“校校通”、“班班通”,很多家庭也不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所以我不建议老师们将学习素材全部网络化,要给学生提供线下的学习途径,考虑小学生的特殊性,最好选用简单的学习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学习课程提前保存到自己的存储设备里,我在教学中给每位学生的电脑都开辟了自己的空间,学生们可以简便地进入自己空间,获取学习资料,开展学习。

②软件环境。微课程的学科特性很重要,一门好的微课要充分体现学科特性。在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开发中,你就必须考虑到信息技术学科的操作性、实践性,我们大量的课程在于教授学生操作技能,所以很多微课内容都是在演示操作方法,那么除了讲解有趣、演示清楚外,还必须注重停顿,不能像其他课程一样讲个不停,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空白时间,给他们随即比划比划、操练操练。有了留白时间,学生跟着做了之后,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都会有较大的提升。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知行脱节”的现象。还有,小学信息技术微课中理论知识不能涉及太多,很多理论知识即使老师讲了,学生们也不是一时间便能接受的,小学生要花很长时间去消化、吸收,所以利用2-3分钟的微课来阐述理论是行不通的。

(三)因时而“微”

什么时间来学习微课?是微课能否取得效果的重要决定因素。无论微课程设计得多么完美,如果学习者没有时间或精力来学习,那么这样的微课程便显得毫无意义了。很多微课程都采用 “颠倒课堂”的方式——课前学习,但是现实情况是小学生课前很难或很少有时间 ③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用来学习信息技术,所以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要因时而“微”。

①以课堂学习为主。中、美两国的教育方式有很大不同,中国学生在课后较少有时间去“可汗学院”逛逛,放学后等待他们的是大量的作业和各式各样的兴趣提高班。在现今的教育状况下,要求小学生在家来学习信息技术微课是不现实的,无论从学生的身体成长还是前途发展都会招致家长们的反对。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既然小学生学习微课需要成人的引导和监管,还有许多家庭不具备学习微课所需的设备,我们何不在信息课堂中开展微课?在课堂中,先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微课,待学完后,根据他们的学习疑问状况,进行答疑解惑,剩余时间还可用来拓展提升。这样做好处有四:

一、能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可以及时获得学情反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能解决学习设备问题。信息技术通常在专用微机教室内开展教学,机房中配有大量可以访问因特网的计算机。

三、能对学习过程进行监管。机房内的电子教室系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控制学习时间,防止学生们玩游戏,降低视力受损的可能性,这样也解决了家长们的担忧。

四、不给学生增加课后负担。鉴于此,微课应当回归课堂的“主阵地”。

②以课后学习为辅。众所周知,微课具有可重复性的特点。例如,“可汗学院”中的课程无论你看多少次都可以,当某个知识点不理解或产生遗忘,或做作业遇到了困难都可以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微课同样如此,如果学生有条件的话,完全可以将微课随身携带或带回家中,当他们需要学习时,即可再次学习这些微课。鉴于设备问题,我们只建议课后辅助学习。

四、结束语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正开启着教育的“微时代”。很多教育工作者们认为微课吹响了教育改革的号角,让我们再一次审视课堂,审视师生关系,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到了微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实践中。透过这股“微课”热潮,希望教育者们都能够“冷眼”旁观、冷静思考,避免盲目跟风,生搬硬套。正是经过了这番冷静思考,在因人而“微”、因地而“微”、因时而“微”的原则指导下,我通过对教学对象、教育环境、学科特点的分析,我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取得了成功,学生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靖程.微课,开启教育微时代[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2]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3]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4] 梁乐明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

[5] 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6] 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7] 吴靖等.微课程建设的装备需求与实现方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2)[8] 任红艳等.有效教学新视角:微课程观下的教学专家系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0)[9] 胡铁生等.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

下载机器人“入驻”新闻业的现状及背后的冷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机器人“入驻”新闻业的现状及背后的冷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际游学热背后的冷思考5篇

    国际游学热背后的冷思考近年来,在假期中背起行囊出国游学,在青少年学生中日渐成为一种很“潮”的度假方式。每逢暑假,各类“游学夏令营”、“暑期看世界”、“国际游学”项目......

    艺术品收藏全民化背后的冷思考

    艺术品收藏全民化背后的冷思考?! “盛世兴收藏”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笃信的理财之道。然而,当收藏演变成大众投资,一时兴起全民收藏热,不少人“一夜暴富”的心态更加强烈,民间收藏市......

    入驻通知[最终定稿]

    关于征集创业孵化园创业入驻项目的通知 各团总支、全体同学: 山东理工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由校团委主管,KAB创业俱乐部负责日常管理,位于大学生艺术中心1层。其主要任务是引导......

    入驻意向书

    入驻意向书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遵循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协商一致,就乙方向甲方意向租赁经营事宜,订立本协议,以兹共同遵守。 第一条乙方......

    入驻申请报告

    受理编号: 受理时间: 年 月 日福建农林大学 闽台大学生创业园 企业入驻申请书企业名称: 企业负责人: 联 系 电 话: e-mail: 申 请 日 期: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二○一......

    入驻须知

    入驻须知: 淘宝商城暂未授权任何机构进行代理招商服务,入驻申请流程及相关的收费说明均以官方招商页面为准。淘宝商城有权根据包括但不仅限于品牌需求、公司经营状况、服务水......

    入驻申请报告

    篇一:创业园入驻申请书 受理编号: 受理时间:年月日 福建农林大学 闽台大学生创业园 企业入驻申请书 企业名称: 企业负责人: 联 系 电 话: e-mail: 申 请 日 期:福建农林大学大学......

    入驻意向书

    入驻意向书 甲方: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遵循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协商一致,就 乙方向甲方意向租赁******广场商铺经营事宜,立本协议,以兹共同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