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形势与政策之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2009-2010年学年度形势与政策
课后作业
我所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系别:_ ______电子与信息工程系________ 班级:_______网络工程一班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2010年 7 月 1 日
我所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事制度的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完成由国家统一分配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直到不包分配、自主择业制度的转变,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这对毕业生的择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之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社会,毕业生供需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单一的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
近几年,大学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既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又面临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行改革的考验,更面临着管理体制和就业观念上的重大转变任务。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都在逐步增加,使我国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稀缺程度逐步下降;随着各项社会改革措施的出台,使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目前毕业生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毕业生就业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毕业生就业各个方面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面对目前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在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和不同性质单位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需求不平衡现象,大学毕业生总体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增幅达19.85%。与此同时,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步增加,再加上下岗失业人员数量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加大,全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局面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往年未就业毕业生与新增毕业生叠加,造成实际就业人数更高。自2002年至今,高校就业一直处于高峰年,往年未能就业的一部分毕业生沉淀到下一年度竞争就业岗位,造成更大的就业压力。教育部门预计,2007年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会突破800万。
第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从学历看,由于受经济体制和用人机制的影响,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普遍情况是毕业生学历层次越低,初次就业率也越低,尤其是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直呈现比较低迷的状态。据统计,截止2006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3%,本科生84%,高职(专科)生61%。
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不足。由教育部有关部门直接领导和参与的“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课题显示:在207所高等学校的一级学科(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中,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呈现出非常不平衡的特点。在10个一级学科中,低于平均初次就业率的有: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农学。即使在同一学科的各专业之间,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也较大,如在财经类82个专业中,资产评估、物流管理、财政税收等专业均超过国家平均就业率,达到96%~100%,但有的专业初次就业率却只有30%左右。
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2005年的初次就业
率为85%,比上年下降约4个百分点;部门高校次之,初次就业率为76%,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地方院校较差,初次就业率约为59%,比上年下降约6个百分点。
从地区看,不同层次的毕业生与高等学校所在地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专科层次的毕业生,由于大多是在学校所在地招生和就业,因此他们的就业情况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完善有更加直接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不同的地区,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据统计,截止2004年10月,各省市的就业落实率分别为:北京75.6%、广东83.5%、广西58.6%、湖南69.6%、山东87.9%、陕西83.4%、云南28.9%[7]。
第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缺乏相应的指导。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金蕾莅和樊富氓曾共同完成了“高校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实践的双向反馈”的调查,据调查表明,有56.3%的学校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但仍有56.9%的学生认为学校只是在“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更有9.7%的学生认为学校“不提供任何指导”。而一项针对北京16所高校调查表明,有40.7%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对传统的就业指导内容,如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需求仍然显著;有些学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很茫然,有时甚至发生心理问题。
第三,大学毕业生就业目标更加务实。据调查显示,整体看来2005年毕业生的就业变得更加务实。30%的求职者认为理想的工作就是在有前途的行业里谋职,15%的毕业生不要求高薪资,但强调公司要有激励员工的良好机制;要求专业对口、能学以致用以及要求薪资、福利好的毕业分别有19%和17%;另有10%的毕业生要求在优秀的企业就职;9%的毕业生期望能在理想的城市工作,并能落户[8]。
第四,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发生变化。随着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近两三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地区发生了变化,在大城市及东南沿海就业的人数相对减少,中小城市及中西部就业的学生在逐步增加。据复旦大学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的统计数字,2004年到外地工作的学生总数为289人,比上年增长了7%,去西部工作的人数首次达到了18人;上海交通大学2004年本科毕业生中有10%去了外地,比上年增长了8%;上海市教委透露,2005年有5%上海籍生源的毕业生到长江三角洲就业,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北京市教委公布,2006年西部生源到西部就业、毕业生到郊区县就业的人数与过去相比有明显增加。
高等教育制度的革命性变革是教育事业改革中的一个巨大浪潮,这个浪潮对高校学生就业造成冲击,因而成为问题。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改革的认同和适应下,问题的解决虽然己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从存在问题的分析中提及的种种情况来看,问题的解决还是任重而道远,还有大量的上作要做。只有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念,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找准自己的位置,也才能在就业难的形势下使自己处于主动状态;最后,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时机,发挥自身的价值。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还很长。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我们要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摸索中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更好方法。
第二篇:形势与政策之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论文
1.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概况
近几年,大学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既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又面临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行改革的考验,更面临着管理体制和就业观念上的重大转变任务。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都在逐步增加,使我国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稀缺程度逐步下降;随着各项社会改革措施的出台,使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目前毕业生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毕业生就业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毕业生就业各个方面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面对目前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在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和不同性质单位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需求不平衡现象,大学毕业生总体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增幅达19.85%。与此同时,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步增加,再加上下岗失业人员数量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加大,全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局面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往年未就业毕业生与新增毕业生叠加,造成实际就业人数更高。自2002年至今,高校就业一直处于高峰年,往年未能就业的一部分毕业生沉淀到下一竞争就业岗位,造成更大的就业压力。教育部门预计,2007年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会突破800万。随着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其就业前景越来越不被看好。加之近年来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势愈加严峻。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文件显示,近几年就业率大幅下滑。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大学生的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2.1 客观原因
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认为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现行就业制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结构、用人单位现状及用人单位的陈旧观念、以及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等等。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
2.1.1 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尽管我国己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编制、档案管理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丧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职兴叹,企业也就招不到人。2004年就业的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为31.6%,到国有企业为31.5%,到民营三资企业为26.2%,其他就业为10.7%。而从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己经占60%,但是,由于很大一部分个体私营企业不能解决“三险一金”(三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而被大学毕业生放弃。同时,基层和西部地区急需大学生担任公务员和教师,但如果大学生去工作,他的户口和档案将一同被派遣到工作地,再想流动就会碰到制度性障碍。不少大学生还担心,后代在落后地方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到时送子女到大中城市上学,又要交纳“借读费”。在大中城市,大学生创业的机会较多,发展的空间较大,成功的概率也较高。但没有户口就进行不了工商登记,也就没有获得贷款的担保条件。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但由于管理方面的脱节,一些政策还“悬在空中”,得不到落实。从2005年就业工作的情况看,一些省市限制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障碍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毕业生尤其是高职、专科学生跨省市流动受到限制。另外,虽然国家政策规定大学生毕业二年内,可以由学校保留档案,但由于派遣指标在当年有效,过年就不再办理派遣证,使得已经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因为没有指标而不能够派遣,仍然处于不确定的状态。由于种种制度原因而
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壁垒亟待治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亟待改革完善。
第二,就业程序复杂、就业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个社会缺乏顺利就业的软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存在。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营、外资企业不能根据需要招聘大学生,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没有到位;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出系统等要交费的障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供需见面会还很不完善,处于“粗放”的运作和初级的中介形式。缺少统一平台的互联网信息发布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一些大型毕业生招聘会的组织者以赢利为目的,发布虚假广告,对招聘单位审查不严,招聘会环境混乱,学生交钱买票参会,效率低、成效差。很多单位用人观念不切实际,盲目要求高学历、名牌大学的学生,要求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有的单位甚至拒绝接受非名牌大学生、专科生、女毕业生和应届生。还有的单位拒绝招收外地生等,这种种歧视性的规定,有失“三公”的就业原则。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2.1.2 高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许多人认为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过剩了。其实,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个数字己经达到1/3。因此,我国的人才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且,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扩招的步伐,也为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制造了假象。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是过剩了。而一些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第二,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水平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大学生就业己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特点,但没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并主动调整,进一步放大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近几年来,虽然一些高等教育也加快了专业结构和人
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看,这项工作还不尽如人意。不少学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的局面。
第三,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进轻出”的现象。既然大学生就业市场化,那么高校必然是这个市场中“产品”的生产者,产品质量如何直接决定“销路”如何。目前,部分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素质教育不够重视,持续小学、中学的应试教育,甚至有些学生仍然以为进了大学校门等于进了保险箱,放松对自身的要求,继续高呼:“60分万岁,61分浪费,59分白费!”的课号。学校也对这种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部分高校中“重进轻出”的现象,同时必然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这让许多单位对这样的“产品”“不敢恭维”,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也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致命的影响[14]。
2.1.3 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机构改革大大冲击了大学生就业。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曾经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主力军。1998年以后,随着政府机关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精简下来的人员多数要流向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本身也在进行定编定员,另外,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数存在冗员过多,超编运转,包袱过重的问题,继而实行分流下岗,减员增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也在面临着破产倒闭。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很难给大学生就业提供畅通的就业之路。
其次,多数用人单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轻“一般”、“惟学历是瞻”的怪圈。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也逐渐提高了用人的标准。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少数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对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势”。从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分析,高等学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办学质量差异较大,导致了用人单位对重“名牌”轻“一般”的怪现象找到理由和借口。加之,当前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本科生数量急剧上升,研究生的队伍也在日益壮大。许多研究生为了生存开始与本科生争起饭碗,而用人单位方面则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有些单位为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出高薪吸引高学历人士,似乎单位里有几位硕士、博士就能
给企业带来多少知名度。用人单位的这种行为正是加速“考研热”的催化剂。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也许他们也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也面临过就业的问题,也许这些大学生就是他们的师弟师妹,他们难道就不念同门之情,就不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来报答自己的母校。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各高校均成立以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就业工作领导组织,内设专门的办事处室。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广泛搜集信息,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建立实训基地和内部常设市场。
2.2 主观原因
2.2.1 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
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所、大企业不去,希望能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国机会等等。举个例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作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大学生最多,获选率为32.3%,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7.7%),两个城市的获选率之和达到了60%,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发展事业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12.1%:但是一些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内陆开放程度较小的城市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学生愿意到重庆和武汉去上作。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
2.2.2 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加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是用人单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单位重视人品和能力,对专业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
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持“宁缺勿滥”的态度。因此,学生干和学生党员以及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一专多能” 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用人单位看重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2.2.3 大学生诚信缺失造成就业危机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就业情况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够在社会中寻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学生不从筑高自身的实力出发,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装自己。正常的包装无可厚非,但是失真的包装会演变成伪装。这样一来就业诚信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产生怀疑,结果只能是大学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5]。
2.2.4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
就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心理问题,概括起来具体有以下几种现象:
第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的矛盾心理。大学毕业生往往对未来抱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找到一份条件优越、福利待遇好、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工作,但实际择业过程中这种期望值却很难全部满足。不少毕业生不得不面临着诸如:是坚守还是放弃自己喜爱的专业,到基层单位去求发展还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求稳定等职业选择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他们内心矛盾重重,有的为情况复杂、无从选择而困惑烦恼;有的为利弊相当,“举棋不定”而焦虑不安;有的为失去某些选择机会而追悔莫及;有的为找不到理想的职业岗位而惶恐不已。
第二,自卑导致的焦虑和失望心理。“双向选择”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了公开、平等的竞争环境,这使一些性格较内向、不善交际和言辞、学习成绩平平的大学生忧心忡忡、自惭形秽,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由于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他们往往在职业选择中态度消极,不敢参与竞争,以致错失良机。表现为面对用人单位畏手畏脚,过于拘谨、语无伦次,生怕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答不好影响择业;认为自己缺少竞争实力,因而即使遇到符合自己要求的用人单位,若有别人报名,自己就不敢再报;在“双向选择”中如果未能被用人单位录取,情绪就一落千丈、心灰意冷,认为前途黯然,对就业悲观失望。
第三,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意识的依赖心理。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存在明显的依赖心理。有些毕业生把就业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总想等待学校和老师给自己推荐,等待用人单位上门,等待父母亲友为自己找工作;总以为毕业就可以就业,把自荐材料发出去就可以万事大吉,坐以待“毕”了。孰不知机会是等不来、靠不到的。当周围的同学一个个落实单位,而自己却没有着落时,他们便开始怨天尤人,埋怨学校没有名气,埋怨父母没有本事,埋怨自己生不逢时,以致陷入焦虑、紧张、烦躁不安之中。
第四,缺少主见、随大流的盲从心理。目前一些毕业生对自己缺乏清醒的认识,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景不明了,而个人又缺少自我选择和独立决断的能力,容易受他人的干扰,因此在择业时往往会表现出从众心理。在招聘现场我们不难看到:在热门招聘单位的摊位前人头攒动,毕业生趋之若鹜,以至于有的招聘单位接收求职材料应接不暇。“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毕业生应根据自身条件摆正位置,找准坐标,盲目从众随大流,将使自己错过许多本应属于自己的求职机会。
3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提高规划学习的能力,提高就业能力。规划学习的能力即大学生应根据其职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个人发展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或方式的能力。而且,这是一项长期的活动,大学生必须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等。要时常反思现在的知识结构是否能胜任现在或将来不久的职位。只有这样,才能懂得学习要求、控制学习过程,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灵活的适应自己所处的复杂环境,最终使学习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认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做好积极准备。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职业分析是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岗位性等特性,比如职业所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第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需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3.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能力。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学校和社会的运行规则却有很大不同。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而不挑选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3.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就业能力。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杀、杀人事件时有发生。这不得不敲响我们的警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大学生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更是社会的顶梁柱。而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心理素质的情况,使一些人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总是不知所措,影响到自己的择业选择。尤其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抗挫能力差,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乐观心态克服一切困难。
3.5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提高就业能力。大学生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忠于职守,献身事业的乐业和敬业精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在职业活动中团结协作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职业活动中,无私、正直、勤奋、诚实、守信、坚定、勇敢等优秀职业品质是人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同时,良好的职业精神同时也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所不可少的。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激烈的竞争,希望在校大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在各方面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做到“未雨绸缪”,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规划好大学生涯,在能力和心理上做好择业、就业和创业的准备。
班级:物流二班姓名:李
学号:
瑞
111201221 2013年3月20
日
第三篇:形势与政策之大学生就业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与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启示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最近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全球的发展,其中,也包括了我们国家。本文主要阐述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主要影响,以及我国的应对策略,此外,文章还谈到大学生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时,为了更好的就业,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国 大学生 影响 启示
目前,美国经济正处在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之中,这场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那么,对于我国来说,在这一次危机中我国受到了那些影响?
一是国际金融震荡严重影响我国金融稳定。
例如,美元大幅贬值,加剧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外汇储备账面损失严重;全球股市下跌,连累我国股市重挫,迄今跌幅超过美欧日,也大于其他新兴市场,呈现严重的熊市态势;国际热钱拥入,加剧我国房地产和股市震荡;次贷危机使海外投资环境恶化,我国金融机构海外金融投资屡遭损失。
二是初级产品价格上涨,是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上升。
去年,我国CPI达到4.8%,今年,上半年CPI明显上涨,4月达到8.5%。这固然有国内食物价格上涨因素,但与全球初级产品价格暴涨也有直接关系。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接近50%。其他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进口逐年增加,国际商品价格上涨,直接拉动我国PPI上涨。可以说,当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具有三重因素,即结构性、输入型和周期型,解决通胀问题需多管齐下。
三是全球经济降温,是我国外部经贸环境复杂。
当前由于我国对外贸易多元化与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我国面临的出口形势好于2001年,但对美欧日的出口份额依然达47.6%,美欧日经济疲惫无疑将
响我国出口增长,估计明年形势会比今年更加严峻。另外,世界经济走弱,将使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将增多。而且,人民币持续升值,使我国中小外贸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对全球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也是深刻的。在危机面前,中国该如何应对,以尽量减少损失,将是我们一直需要探讨的问题。这里,我们应该吸取其他国家的一些经验给我们的启示,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
第一、防止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与崩塌。
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导火线是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与崩塌,中国同样存在这样的隐忧。在国内,居民的住房按揭贷款一直被认为是优质资产,其实不然。因为,从住房按揭的对象来看,美国次级债券的次级贷款人信用还有等级之分(即“次级信用”),但对中国的按揭贷款者来说,估计其中很大部分人甚至连“次级信用”都没有。尽管目前国内不少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信用不好,但在房地产市场价格一直上涨时,过高的房价会把这类缺乏信用的住房按揭贷款的潜在风险掩盖起来。一旦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逆转,其潜在风险就必然会暴露出来。这些潜在风险一旦暴露出来,国内银行将面临类似美国次级债危机的风险。
第二、注重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
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金融机构为了逐利而不惜降低借贷标准,由于房价的不断上涨而忽视了住房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也就是贷款人自身的偿付能力。贷款公司和银行为了营销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包括所谓的“零首付”“零文件”贷款等,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些行为都是不审慎的。银行将这些贷款证券化,把风险从银行账本上转移到资本市场,风险本身并没有消失,而是为后来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四、加强防范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
这次美国的次级债危机警示我们,在我国金融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的同时,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不容忽视。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活动才刚刚起步,目前尚不具备建立内部信用风险模型的条件;由于缺乏信用风险预警和评估的有力工具,商业银行不能从源头识别、防范和控制风险,信用风险居高不下,严重困扰整个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所以,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深化改革,改进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
第五、中国发展战略:转型与增长。
13亿人口的大国在快速工业化过程中,如何既保持不断的经济增长需求,也能满足就业增长的需求?启动内需,控制物价与经济增长,启动内需战略的核心是农村改革,完善农村改革、启动农村市场,农民按照国家的质量安全和卫生标准生产东西就行,农产品全部国家收购,所以欧洲农民的收入稳定有保障。这实际上是一个转移支付,目的是保证农村和城市的人均收入差不多,全欧洲平均差距大概在45--50%之间。
第六、加强资本管制——货币战争致胜的法宝。
在我国尚未实现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下,如果能够有效制止热钱流入,将为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创造更宽松的条件。同时必须防范突发性的资本流出。
第七、加快外汇市场发育。
外汇市场制度的推出与完善、推出更多的外汇避险工具,出台汇率风险管理制度等,不仅有利于建立汇率决定的市场机制,也有助于减少汇率调整给企业和居民带来的冲击。为了减轻最近的升值压力,中国政府已尝试放松资本管制和经常账户管制,以便提供更多资本外流渠道。这些措施虽然基本上符合中国政府关于实现资本账户完全可兑换的长期目标,但这可能在时间顺序上出错。放松对资本外流的管制可能适得其反,因为这样做可能刺激更多资本流入。
另外,在美国金融危机疯狂的冲击之下,必然对我们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因素,给本已就业难的大学生来说就更是雪上加霜了。那么,对于正处在危机中的大学生来说又应该怎样做呢?
一、要调整好心态
保持处惊不乱清醒的头脑,既然“寒潮已经袭来,就要有“过冬”的准备。认真分析近几年的就业形势,转变观念,正确审视自己。因为你可以不了解别人,但必须了解你自己,对自己剖析的深度和广度比以往时候更重要,如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力、性格及弱点,切忌好高骛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其需要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诚然,由于受压力、焦虑、浮躁等情绪影响,仰或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思考这个问题,但必须甚至挤出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绝不能茫茫然不知所措或是自怨自哎。
二、准确的职业定位
近年来,“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名词,多数大学生在走进校门的第一天就被辅导员灌输了“职业生涯”的理念。每个职业人都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大学生正处于职业发展的探索期,在择业方面容易迷茫,更需要有一个适合的正确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等综合信息进行分析考虑,大学生在为自己进行职业定位时,不能抱着完美主义的想法,一开始的要求不能过高,最好是围绕自己的专业,不要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或者不要从事自己不适合、不擅长的工作,那是没有发展空间的。
三、要注重掌握专业技能
如今,很多企业在招聘中越来越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大学来说主要就是专业能力,而非学历。一般来说,学历仅意味着更雄厚的理论基础和技能,然而,对于那些学历不高或学校一般的大学生,如果能在大学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并参加专业的培训,我们的实际技能并不一定比名牌大学的学生差。而很多的企业在用人方面是很实际的,会综合考虑一个人学历和技能。所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的提升作为重点来考虑,不断强化自己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的含金量。
四、提高社会实践经验
很多公司在招聘都有一条“要有几年的工作应验”,这是现在社会的就业准则,很多公司都希望能招到能马上胜任工作的人。因此,大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一定要能把理论技能应用到实践中,一定要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要围绕自己的就业目标来参与目标行业或职业的实践,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这样就能以学生的身份提早踏入社会实践,在毕业之后就有了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
五、综合素质的提升
虽然学习和专业知识很重要,但社会中需要的是复合人才,职业中更是非常看重情商和逆境商。如果能力太单一,那么职业发展也会很受限制。所以,大学生还需要掌握其他综合能力。如掌握一些工具类的技能,如网络、外语、谈判等。提高自己在人际交往、沟通协作方面的能力。大学生应该通过几年的学习,让自己能真正独立和成熟起来,能通过在学校中参与处理各种关系,参加各种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人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让自己具备自信、谦让、果断、责任心等美德,以良好的形象进入职场。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工作等方面带来了很多损失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心,在党和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度过难关,迎来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康强.形势与政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92、邓曦东.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5
第四篇: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就业问题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以企业为主体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会有明显下降。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将更加突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既需要大学毕业生转变求职观念,拓宽求职范围,也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
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1.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落后的产业结构制约了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甚至可以说农民工挤占了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大学生就业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非常小。长期以来,低端的以廉价劳动力为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变成了推动出口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由于对文化和技能要求较低,农民工通过培训之后就可以胜任,因此许多企业宁愿招聘农民工而不愿意招收大学毕业生。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在制造业从业人员中的比例从5.58%提高到7.53%,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民工在制造业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则从57.74%提高到66.47%,显然,制造业中农民工的增长远快于大学生。制造业是我国非农就业中吸纳劳动力最多的行业,全国30%以上的从业人员都在制造业。尽管制造业在迅速地扩张,然而对于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却并没有得到同步的增长。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行业,同样由于尚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同样非常低,2005年大专以上从业人员仅占8.73%,而农民工则占了51.74%。在需求增长放缓的情形下,当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扩张时,就业难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在1999年高校扩招之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还不构成突出的社会问题,从1999年开始,高校大幅度扩招,结果到四年之后这批学生应该毕业的200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突显了出来,从此之后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由此可见,对于大学毕业生供求与需求之间的失衡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并不能在短期内加以改变。
2.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并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这使得各种劳动力都纷纷往东部沿海地区聚集,大学生就业也以东部沿海地区为首选就业区域。2000年,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在东部地区约占47.69%,到2005年这一比例已经提高到53.24%。这使得东部地区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大学毕业生在东部寻找就业岗位的难度也日益增加。由于城乡差距同样显著,在同一个地区,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往往也都向大城市聚集,这使得大城市呈现出人才集聚的“马太”效应,同样也使得大城市里大学生求职竞争非常激烈。
3.当前户籍制度在大中城市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能否取得大中城市户口是他们找工作过程中普遍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为此,他们往往把考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或者国企作为求职的优先选项。不少中小企业虽然对大学毕业生有较强的需求,然而由于无法解决户口,最终也很难招聘到或者留住大学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明显向公共部门聚集,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共部门不仅可以解决落户等问题,而且在稳定性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
4.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还将遭遇到更多的竞争威胁。首先是来自于被裁职员的竞争威胁。这些人员在失业之后势必要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准备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而言,显然是一种竞争威胁。相比之下,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容易受到冲击。其次是来自于海归人员的竞争威胁。由于美国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衰退,大量在海外求学的留学生在毕业时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更有原本在海外工作因金融危机影响而失业的人员,他们都有可能回国寻找就业机会,这无疑对国内的大学毕业生形成竞争威胁。相比之下,国内大学毕业生在外语和专业技能以及视野等方面可能会处于下风。以高校为例,由于近年来海归博士较多,因此给了高校以更多的选择余地,不少高校在引进老师或者研究人员时往往会优先考虑海归博士硕士,这无疑给本土毕业的博士硕士们在求职过程中造成了巨大的竞争
压力。
二、大学毕业生正确的求职观念
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从大学毕业生自身来看,需要积极转变求职观念,充分利用国家战略规划与各种优惠政策,把眼光更多地投向更需要人才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投向中小城市,投向中小企业,更多地关注自我创业。
1.中西部地区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东部沿海地区聚集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竞争的激烈程度原本就很高。而此次金融危机中东部沿海地区恰恰成为重灾区,这使得在东部地区获得就业机会的难度更大。相反,中西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比例较低,受到的冲击相对缓和,加上这两个地区大学毕业生数量较少,就业竞争没有东部地区那么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到中西部地区显然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目前,我国宏观区域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是开发大西部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故而相应地会在投资和政策上相应地倾斜,在这种情形下,大学毕业生在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应地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类似地,在中小城市,由于大学毕业生相对较少,竞争没有大城市那么激烈,一旦有合适的就业机会,可能会比在大城市更容易得到施展才华的空间,而且,中小城市生活成本较低,能够缓解刚工作大学毕业生的生活压力,更容易使他们安心工作。
2.中小企业是大学毕业生职业发展的良好舞台。中小企业是我国就业的主体,然而受户籍等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往往由于无法解决落户问题而并没有被大学毕业生看好,小型企业更是如此。然而,小企业往往机制灵活,且多数处于成长期,更有可能为大学毕业生的成长提供机遇。值得庆幸的是,近日来,国务院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其中包括: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这就使得大学毕业生的落户问题不再成为限制他们就业的障碍。这对于处在严峻就业形势之下的大学毕业生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3.以创业促就业,变被动为主动,这是大学毕业生面对严峻就业形势时的一种积极思路。近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各高校给正在求职的大学生的宣传的一种理念。不过创业的过程势必很艰辛,大学生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更应该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高校和各级政府应该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尽可能优惠的政策措施。早在2006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规定,“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且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日期在其毕业后两年以内的,自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显然,政策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方便。2008年7月,财政部、国家发革委进一步明确了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三年内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此外,最新出台的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中特别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具体的政策包括: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新政策的出台,无疑给了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以积极的支持。
4.面向基层,城乡就业统筹结合。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基层,极为缺乏大学毕业生,一些与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尤其紧缺,例如农学、医学、林学等专业。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正在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大学毕业生积极参与。近日出台的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中特别提到,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此外,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这就意味
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目前政府已经出台了数项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后续的问题是如何切实落实这些政策。各级政府应该采取各种办法积极落实新的政策,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安心地在城市工作和生活,这也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在经历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更应该意识到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是建立在产品和技术创新之上的,良好的销售渠道及物流管理等诸多环节都需要有高学历人才的参与,而不应该把竞争优势建立在低劳动成本之上。
三、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长期问题
如前所述,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具有长期性质,需要花较长一段时间去调整并逐步解决。金融危机给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使得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形势更加严峻,但金融危机并不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的政策措施。随着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开始制定并付诸实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制定了颇具地方特色的优惠举措,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形势下,应该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优惠政策,使大学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例如上海市比较早地开展了大学生见习制度,各用人单位以见习方式招收大学生,如果见习期间表现良好,很有可能转为正式员工。这一措施解决了大学毕业生从校园到工作岗位之间的角色转移问题,也非常有利于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提高人力资本储备的效率。除上海以外,不少城市同样也开展了大学生见习制度,例如厦门、福州、武汉、南京、大连、杭州、宁波等地在这方面也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经过几年时间的不断探索,大学毕业生见习制度也日趋完善。近日,上海市杨浦区向大学毕业生同时推出了1000个公共服务见习岗位,吸引了大量在沪高校毕业生前往应聘。除了大学生见习制度以外,各地还有不少颇具地方特色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举措。在当前的形势下,迫切需要把各地有效的举措加以总结完善,并进一步推广,以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从中受益。
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在校期间应该努力掌握专业技能,并充分利用各种见习机会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要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自己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结果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特别是对于自己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要有充分认识。大学毕业生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求职预期,同时把眼光放得更宽阔一些,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高校和社会各界应该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五篇:形式与政策之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程结业论文
论文题目: 形势与政策之大学生就业的思考 院系班级: 姓 名:
学 号: 201114010411 辅导老师:
完成日期: 2014年5月12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论文;原因;对策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 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结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