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系列调研[最终版]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系列调研
作者:本报调研组《光明日报》(2017年11月13日 09版)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系列调研①】 编者按
一座华彩庄严的历史里程碑,在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道路上巍然屹立;一场凝聚人心的学习热潮,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中蓬勃兴起。当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更是各省市开展理论学习、深化理论研究、进行理论阐释、推动理论传播的核心命题。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内容。这一伟大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广博厚重的三秦大地,离不开总书记在这里留下的坚实足迹。为寻找答案、回溯初心,光明日报社首个学习调研小组在十九大代表、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带领下赴陕西进行学习与调研。小组成员重点走访了西安、延安、渭南三市多个县乡,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就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寻找亮点、汲取经验、思考研判,形成了这份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以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劲掀,迅速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关注、倾力投身的首要大事。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在深入学习领会、切实宣传贯彻的共同底色上,各个省市区因地制宜发挥能动性,创造了特色做法、形成了独到经验,为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带来了新气象,提供了新路径,开启了新思考。
时代需要这样的案例。我们沿着实践的脉络寻访。
陕西,一片厚重广博的红色热土。回望历史,它曾孕育了中国革命的燎原星火,72年前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放眼未来,陕西发展得怎么样,不仅关乎三秦大地父老乡亲福祉,而且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一带一路”建设、对西北地区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也昭示着一份滚烫的人民情怀——“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总书记留在延安梁家河的这句话,重似千钧,意蕴深远,为共产党人的“不忘初心”刻下了永恒的注脚。
陕西同时又是一个经济社会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西北内陆省份。在这样一片土地上,党的十九大精神如何深入民心,当地有何举措把人民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在十九大代表、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带领下,光明日报社首个学习调研小组奔赴陕西,深入西安、延安、渭南三市多个县乡,走进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进行调研。
调研发现,陕西省立足实际、多措并举,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等,在统一认识、凝聚力量、促进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实效。与此同时,也还需要拿出更多力气研究深化,进一步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推向高潮。
1、看举措:亮点纷呈创新多
“五个扎实”——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陕西开展各方面工作的重要遵循。在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中,陕西也以此为原则,精心设计了形式多样、扎实有力的立体化举措。
11月4日,《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意见》出台,要求紧紧围绕抓首要、大学习、促发展,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做,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全省发展取得新成就。具体要做到“六个下功夫”:在深学细学上下功夫;在宣传宣讲上下功夫;在聚力聚焦上下功夫;在入心入脑上下功夫;在真懂真用上下功夫;在落地落实上下功夫。
1.学深学细,以真懂真用为目的,上好全体党员必修课
“要武装别人,先武装自己”。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这就要求各地各部门党员干部首先在学深、悟透、弄懂上下功夫,精读细研、学思践悟、融会贯通。
“这样的‘晚自习’,上得心里透亮。”在延安市,从10月31日至11月7日,市委中心组利用每晚7点半到9点的时间,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章等重要文件。全市各级部门、单位、学校也参照这一模式,纷纷组织集中学习。
在西安,全市组织大学习、部署大宣讲、开展大宣传、实施大培训、启动大调研、全程大督导、促进大实干,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十九大精神视为必修课,全市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有步骤、分批次、全覆盖地参加轮训。市委党校分5期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市管干部专题培训班,党员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并主动承担起辅导员、宣传员的责任,迅速在全市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的高潮。
党的十八大以来,渭南市华州区把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委中心组学习作为重要措施和基础工程,使中心组学习实现了“由软任务到硬约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单人独唱到众人合唱,由务虚到务实的重大转变”。仅2016年,全区便开办夜校223所,夜校学习千余次,持续开展专题讨论,形成调研文章数百篇。这为十九大精神的制度化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天,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正在华州区处处涌流。
“全党来一个大学习”,总书记下达的“动员令”,正成为陕西全省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
2.分级分类,用好宣传宣讲主渠道,巩固线上线下双阵地
一份全面、丰富、系统的党代会报告,如何做好阐释宣传?组建宣讲团、发挥宣讲主渠道作用是必然选择:西安市委成立了党的十九大精神百人宣讲团,发动“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群众”三支队伍,深入基层一线集中宣讲;西安交通大学创办“青春之我 微言中国”理论社团,传播党的十九大精神;陕西师范大学组建“党的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60余名博士、硕士、本科生通过课堂宣讲、读书分享、时政评论等方式,带动全校学生及周边民众学深悟透传好十九大精神。
陕西省深刻认识到:不能“一份讲稿说到底”,而应分级分类、梳理重点,针对不同受众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地域文化传统等因素,开展针对性、精准化、多样化的宣讲。
渭南市富平县,辖16个镇(街道)268个行政村,总人口82万,农村人口占比75.1%,是陕西第一人口大县。全县共有党员28000名,其中村党组织315个,城市社区党支部9个,非公企业党支部47个,社会组织党支部36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400个,国企党组织8个,学校党支部65个。这样的人口结构与党员组成,对该县学习宣讲十九大精神提出了差异化、精准化、多样化要求。
“今天,我和大家共同学习十九大精神,一起探讨如何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幸福!”11月2日上午,十九大代表、渭南市委书记陆治原走进富平县淡村镇中合村村民史来虎家的小院,为30多名党员群众宣讲十九大精神,并就报告中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等内容与大家现场交流。
11月8日,富平县淡村镇,党委书记黎忠利和组织委员正在讨论如何组织“十九大报告朗读活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富平县迅速出台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二十个一”活动方案》。举办一场诵读大赛、开展一次知识测试、举办一次学习专栏、开展一次调研活动……每项活动都明确了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全面发动,让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富平县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
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陕西的一大特色。按照习仲勋同志“不要多花钱,务求真实为贵”的指示精神建成的渭华起义纪念馆,从十九大闭幕至11月8日,接待了全区73个单位4500余人次进行现场教育活动,其中干部3500余人次、群众400余人次、学生600余人次。至11月8日,华州区级领导共讲授十九大精神辅导课82次,带动干部群众学习十九大精神2.5万余人次。
延安梁家河景区,讲解员被编为一个女子民兵班,在选派干部的指导下编写讲解提纲,结合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的历史进行串讲,让游客更深刻地领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他们还引入游客喜闻乐见的“拉话话”方式,把“普通话”变成“延安话”,把宣讲形式变成“说唱”,让十九大精神与游客零距离。
黄土高坡孕育了质朴激昂的陕北民间艺术。在宝塔区蟠龙镇集市上,延安残疾人爱心文艺宣传队队长石小平以陕北说书宣讲十九大精神:“民盼富,国盼强,好光景不要忘共产党;十九大精神传下来,中国进入新时代;不忘初心记使命,砥砺奋进中国梦……”老乡们纷纷驻足,说书人眉飞色舞,听书人津津有味。
与陕北说书类似,安塞腰鼓也饱含着黄土高原的勃然豪情。11月7日,在延安市安塞区,首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安塞区宣传十九大精神专题文艺演出”在文化剧场举行。独具安塞特色的《欢庆腰鼓》,满怀激情的配乐诗朗诵《筑梦辉煌》等,将报告语言转化成群众语言,起到春风化雨般的宣传效果。
信息化时代,党的理论宣传工作也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请学习新修订的党章并答题。”渭南市华州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宋朝军点开手机中的“党员小书包”APP,在“学习中心”板块接收到了新的任务。在华州区,每位党员干部的手机中都有这款“小书包”。这是由华州区委联合人民出版社等单位打造的党员学习教育平台,里面含有学习中心、掌上支部、信息动态等多个板块。截至目前,华州区委已利用该APP发布解读十九大精神的文章46篇,学习内容超过4万字,参与学习的党员占全区党员95%以上。宋朝军告诉调研组,这种方式对于便利党员学习交流,尤其是流动党员管理极为有效。“当前全区党员过万名,在外打工的流动党员200余名,用了‘小书包’以后,管理效率明显提高了。”
“互联网+”的宣传方式也颇受高校师生欢迎。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纷纷开通手机微信学习群,举办“微党课”“网络党课”,对十九大报告中的关键要点进行解读,引导青年学生深入领会、分享心得、共同成长。
3.落地落实,以促进发展为指向,以实践结果为检验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关键在以学促干、知行合一,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1月2日,富平供电分公司党员走进曹村镇白庙村贫困户马天学家,为他传达十九大惠农政策。“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可给我吃了定心丸。现在我更有信心了,明年再栽植一亩花椒树!”马天学激动地说。
调研组感受到,农民普遍对十九大报告中“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非常关心。对此,延安宝塔区委书记刘景堂表示:“这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治本之策。”他介绍说,苹果种植是陕北农村农民脱贫的重要产业,果树进入盛果期一般要4~6年,寿命一般可达40年,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2025年到期,这使部分企业和农户存在观望情绪。十九大明确土地承包再延长三十年,打消了企业和农户的疑虑,“企业+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更稳固了。十九大之后,延安市计划大力推进苹果产业,打造陕北苹果品牌,助力农民脱贫增收。
迈好自己的步子,也要参考别人的走法。10月25日,华州区高塘柿村组织全村党员代表30人赴汾阳贾家村学习,为期两天。贾家村是通过产业转型脱贫致富的典型范例,以前人年均收入千元左右,现在翻了六七番。“我们也在搞产业转型,看了贾家村后很有干劲,回来就开了全村大会推进。现在全村620户,已经有将近400户种猕猴桃。我们还委托省农科院设计了发展特色清水莲菜产业的规划,准备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柿村支部委员、村会计吝天寿说。
为推动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11月2日,西安日报等媒体刊登了《1—9月西安市各区县开发区“五张报表”》,从10个方面对全市各区县各开发区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排名。今后将以每月一晒的方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营造“追赶超越、攻坚进位、争优创先”的浓厚干事氛围。此外,西安市还出台了追赶超越考核争优攻坚进位10条措施,完成任务好的单位直接评为优秀等次、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完成任务不好的干部进行约谈、组织调整等。
2、观成效:凝聚心力促发展
近年来,陕西省勠力前行,从经济欠发达省份向中等发达省份追赶超越。未来如何继续追赶超越?十九大精神的理论武装与思想动员,正在产生强大驱动力。
1.增信解惑,理论认识更加清晰
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西安市在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通过宣讲报告、主题党日活动、学习交流活动等方式,使全体党员干部形成了明晰深刻的理论认知: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理解更加全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等重大论断掌握得更为牢固,等等。以此为基础,全体党员干部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深切的思考。
渭南市召开市委全委扩大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领导干部要学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带头宣讲;要抓好贯彻落实,把贯彻十九大精神同抓好当前的脱贫攻坚、生态保护、安全生产等工作结合起来,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陆治原表示。
“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推动十九大精神在西安落地生根,争当新时代追赶超越排头兵和现代化建设领头羊。”十九大代表、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指出。“要追寻共产党人和人民领袖初心,积极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这些需要我们坐言起行、埋头苦干。”十九大代表、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表示。
2.凝神聚力,理想信念愈加坚定
春风化雨,深入人心。陕西省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不仅坚定了党员群众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更激发了全省上下同心同德的奋斗决心。
“热爱祖国树理想,烈火青春斗志昂……”11月8日,渭南市华州大街社区,72岁的康玉珍正和5个老姐妹表演诗朗诵《热烈庆祝党的十九大》。近些日子,她们一直忙着用文艺宣传十九大,释放着内心喜悦——“十九大开得好不好?好!党领导我们奔小康,富民强国,这几年生活变化大得很。就像我们快板说的:吃不愁穿不愁,娃娃免费上学走;幸福时光天天有,你说还有啥忧愁!”
大街社区妇联主席张存萍告诉调研组,近几年发动社区志愿者演出,大家的热情比以前更加高涨,十九大以来更是如此,“因为都觉得有喜事,忍不住就想庆祝”。
走在村头巷尾,调研组不时听到类似心声。
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唐安村90岁高龄、61年党龄的党员杨文俊激动地表示:“国家确实好!为啥不只中国人说好,外国人也说我们好?中国是真的发展强大了。”支部书记杨西孝说:“当支部书记几届了,过去这几年确实和以前明显不一样。支部的力量越来越强,党员作用越来越明显,群众对党员更加信任了,村里的事大家积极干,对村里的将来更有信心了。我们现在就是听总书记的话,好好干事,村里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渭南市高塘柿村80岁的村妇郭彩云反复念叨:“总书记讲得好,要不忘初心。啥叫初心?就是一心一意为老百姓。”
十九大的召开,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好前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陕西荣民控股集团主席史贵禄表示:“总书记的报告给新时代发展指明了方向、吹响了号角,企业都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模范;要致富思源,义利兼顾,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3.追赶超越,发展动力更为澎湃
“柿子红了”“喜柿”“好柿+”……走进富平大福柿子专业合作社,红澄澄的柿子一排排挂满了晾晒架,即将变成香甜可口的柿饼。总经理陈平已经给这些柿饼规划了不同的产品定位,并注册了一系列好听的名字。“去年投产了一批,很受欢迎。今年我们会全面铺开,并致力于做高端。”陈平说,他有信心把富平柿饼做成柿子界的“阳澄湖大闸蟹”。
这让合作社里的数百户农民充满期待。加入合作社以来,他们的收入已经大幅提高,而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政策“干货”,都让柿农看到了更加务实而美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富平柿子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2100多户贫困户通过发展柿子产业增强了“造血功能”,走上了脱贫之路。全县今年新增柿子4万亩,总面积15万多亩,产值6.5亿元以上。
发展为本,精神引领。陕西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为开展各项工作打造了坚实抓手,为实现追赶超越提供了澎湃动力。
脱贫攻坚有保障。渭南市华州区杏林镇新民小镇是一个移民小镇,居民许亚军告诉调研组,他从山里搬迁至小区后,每年养猪收入10多万元,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这背后,是陕西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的决心与实干——产业扶贫方面,全省去年组织21个县36家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试点,带动贫困户1.88万户7.8万人;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全省完成投资180亿元,安排易地搬迁贫困户18万户60万人,启动建设集中安置点1436个,开工建设安置房15.75万套,是国家下达计划的197%。2016年,全省省级标准下13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超额完成年度减贫任务。
生态保护有红线。在富平县,清澈的石川河穿城流过,河两岸是集健身、游乐、观赏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公园。“‘美丽’写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这是我们全体环保人的骄傲与使命。”石川河生态公园管理站站长乔耀民告诉调研组,全县高度重视石川河综合治理工作,目前,石川河过境余下的34.2公里治理工作已经纳入国家“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计划投资10.11亿元,正在建设当中。“我们不仅要保证石川河有水,而且一定要有丰沛的水、干净的水、永续美好的水!”
这背后,是陕西生态环保事业的不懈努力——大气污染防治持续加力,西安2016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13年增加54天,PM2.5较2013年下降32.4%;水污染防治工作巩固提升,渭河干流优于Ⅲ类断面比例同比上升4.9%,劣Ⅴ类下降3.8%;汉江、丹江、嘉陵江水质稳定保持优;延河、无定河轻度污染,同比无明显变化。
这一切,让百姓坚信“乡村振兴有盼头”。在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毛沟村,有着47年党龄的村史馆馆长胡长毛说:“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把农村建设得像城市一样好,村里都很高兴,大家都期待着农村出现更加美好的变化。”
3、谈启示:立体强化求实效
调研显示,陕西在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方面积极作为,既创造了因地制宜彰显实效的独有经验,也面临着一些困惑与挑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全国普遍性。如何巩固已有成果,进一步提升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质量与效果?陕西的实践给了我们五点启示。
1.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意义,为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提供充足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真正解决了思想上的认识和重视问题,才能积极进取、主动创新,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干事创业的强烈诉求开展行动。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意义与指导作用,如何估量都不为过。因此,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首先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原原本本深入学、反复学,认真查找思想意识、理论认知、精神状态上存在的差距,杜绝一切思想上的“跑冒滴漏”、轻忽懈怠,以强大的内生动力与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对待此项工作。陕西的实践证明,凡是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方面行动快、举措多、见实效的地方,一定是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和重视过硬的地方。
2.自觉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与宗旨,以“让百姓乐意听、听得懂、入脑入心”为出发点开展宣传贯彻,充分借助民间力量,为确保十九大精神有效抵达民心架设坚固桥梁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理论宣传必须坚持人民导向,下大力气改进理论宣传话语方式,持续做好理论话语、政策话语、百姓话语之间的话语体系转换,并注重挖掘、善于利用理论宣讲的民间能手,从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打通理论走进民心的“最后一公里”。在陕西,正是“家常话”“说书词”“腰鼓舞”等手段的灵活运用,正是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厂矿车间等场所的贴近宣讲,才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了群众头脑中、心坎上。
3.时刻不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忘在现实发展中展现真理的能量、释放理论的光芒,使十九大精神带着作用于现实的力量去说服群众、拥有群众、引领群众
“口言之,身必行之”。人民群众最直接关心的话题是富裕、发展、稳定,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活动,一定不能停留在阐释发动层面,而要以现实意识、问题导向做深做实理论宣传,切实把“口头说”和“手上做”结合起来。要通过使命的宣誓、成就的回顾、政策的阐释、前景的展望、路径的明确,让百姓看到十九大精神对于未来发展的指导与引领作用,看到党的领导对于今天已经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性成就的重要意义,从而坚定信念跟党走,万众一心谋求新时代的新发展,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
4.加强理论宣传的整体设计与统筹协调,形成相对健全的大宣传格局,为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创设必备环境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是一个关涉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最为广泛的思想共识,构筑最为坚实的精神支撑,形成多方联动、相互配合的强大合力。调研组看到,陕西省正是自觉秉持了大宣传的工作理念,致力于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大宣传格局,增强理论宣传的系统性、协同性,才得以将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稳妥高效地推动向前。
5.着力强化基层理论研究与宣传队伍建设,壮大基层理论工作者力量、提升理论阵地质量,加强其与民间力量的沟通融合,为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构筑必要支撑
是否拥有一支能赢善战的“理论铁军”、一支时刻准备着的“宣讲生力军”,对于理论能否掌握大众至关重要。调研发现,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思想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基层理论队伍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地方政策研究室、社会科学院、党校、讲师团等成为加强理论武装、推进理论工作的重要力量。然而,如何进一步提升其理论素养;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宣传职能;如何促进其与更为基层的民间非专职理论队伍之间的衔接、协作、传帮带,都是普遍存在、需要正视的问题。建议从数量、质量两方面入手,强化基层理论队伍建设,建立其与民间宣讲能手、“草根”理论名家等之间的沟通互助机制,以“名师工作室”“理论宣讲基地”等方式促使这两方面队伍更好地融合联动、协同作战,既“架天线”又“接地气”,充分发挥理论工作者的理论优势与民间理论能手的实践优势,从而使党的理论传播更完整、更准确、更贴近、更见实效。
(调研组组长: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成员:张君华、殷燕召、张哲浩、沈耀峰、王斯敏、钟超、唐芊尔)
(执笔人:王斯敏、张哲浩、钟超、唐芊尔、沈耀峰)来自“神经末梢”的寻访
——浙江偏远乡村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调研
作者:本报调研组 调研组组长: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成员:李慧、沈耀峰、王丹、严红枫、陆健《光明日报》(2017年11月16日 04版)
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全景 新华社发
第二篇:切实学懂弄通十九大精神
切实学懂弄通十九大精神 努力续写新征程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大政方针,就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制定了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
党的十九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全党全国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使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上下功夫。学懂是前提。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确定了许多新任务、新举措,需要通过学习来准确领会。关键是要多思多想,努力掌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要注重采取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相结合的方法,把每一点都领会深、领会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我国实际出发,遵循我国发展的逻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弄通上下功夫。要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全部地而不是局部地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不能就事论事,不能搞形式主义、实用主义。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把握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贯通起来,深化认识党的十九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各项战略部署的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全面做好各项工作。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做实上下功夫。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要自觉行动起来,明确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任务,找准工作方案,排出任务表、时间表、路线图,对做好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重点是质量要求。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有近期的,有中期的,也有长期的,要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秩序加以推进。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确保党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顺利实现。
新征程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我们将会面对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领导干部必须有强烈的担当精神。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既要大胆讲政治,又要善于讲政治;既要矢志抓发展,又要善于抓发展;既要勇于抓改革,又要善于抓改革;既要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又要善于化解矛盾和问题;既要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又要有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
作为党员要深入浅出向广大群众宣传解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领导干部要做实干家,也要做宣传家。深入一线带头宣讲,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实现奋斗目标,把党的事业从我们每一名党员手中接力推进。
第三篇:学懂弄通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
学懂弄通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
盛会聚人心,实策暖民意。党的十九大会议的召开,举国上下欢欣鼓舞。十九大承载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学懂弄通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必备素质。
入脑入心,精准把握十九大精神。有了理论的指导,才能保证思想上、政治上的清醒和行动上的统一。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要深入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大会主题,就是要明确以什么样的状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有什么样的奋斗目标。
不忘初心,就要铭记党光辉而伟大的历史,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永远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新时代我们决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坚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我们一定要将十九大精神的实质入脑入心,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尽职尽责,勇挑重担。责任心是指人们在自己的职责和角色分工上,全心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尽其所能完成任务的一种精神,是干好工作最基础、是最关键的内因。责任心强,会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任务,时时刻刻琢磨如何将工作干好,如何事半功倍,以促成工作的高标准完成;责任心不强,则会得过且过,缺乏干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时间观念淡薄,草率完工,结果可想而知。社会上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角色,都担负着众多的希望和嘱托,关系着社会每一个人的最切身利益,所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每个人都要在思想上“担担子”,明确担当与历史责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全力以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工作,以保障我国社会的有序发展。
做实做细,发扬“钉钉子”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倡导“发扬钉钉子精神”,实质是指要沿着正确的目标久久为功、持之以恒、踏实肯干的一种精神,是“功成不必在我”讲奉献的一种精神。
发扬“钉钉子”精神对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有决定性作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需要全国人民群众戒骄戒躁,沉下身、稳下心,攻克各种难题;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需要全国人民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将“实”字贯彻到每一项工作中去;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要不断审视、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方法,不断优化工作方式;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就是要讲奉献,“压茬干”,以“成功不必在我”的政绩观,着眼长远,赤诚为公。将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谆谆教导铭记在心,将自己的每一份任务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
朗朗中华,风清气正;风华儿女,笃志昂扬,砥砺风采铸华章。生逢这伟大的新时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贯彻好十九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第四篇:学懂 弄通 做实——参加全县科级干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轮训班心得体会
学懂、弄通、做实
——参加全县科级干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轮训班心得体会 万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会上,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整个报告磅礴大气,全面系统深入地明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等,涉及内容方方面面,让人欢欣鼓舞。2018年1月8日至12日,我参加了全县科级干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第三期轮训班,与216名同志一起共同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我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通过五天的集中学习及分组讨论,我深刻认识到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关键在于学懂、弄通、做实。
一、学懂是前提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确定了许多新任务、新举措,需要通过学习来准确领会。关键是要多思多想,努力掌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要注重采取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相结合的方法,把每一点都学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我国实际出发,遵循我国
发展的逻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学懂十九大精神,起码应该做到四个明确。一是明确核心,这个核心就是总书记在党中央、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维护习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领袖权威。要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对党绝对忠诚、令行禁止。二是明确定位,这个定位就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十九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国防、党建,都是立足于这样一个历史方位,是在这个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来谈的。三是明确目标,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什么样的历史方位、历史阶段、历史起点上,我们才谈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历史任务、历史目标。这个使命和目标,总书记在报告中讲的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四是明确方略,十九大报告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十四个方面谈了如何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弄通是保证
弄通十九大精神是贯彻、落实的根本保证,我们要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全部地而不是局部地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不能就事论事,不能搞形式主义、实用主义。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贯通起来,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把握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贯通起来,深化认识党的十九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各项战略部署的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全面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认真研讨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尤其要把握好报告的主题和灵魂,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自己的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上来。要采取“紧扣主题、分层实施、联系实际、强化落实、加强监督”等手段提高学习效果,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提升自身修养。
三、做实是关键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做实是关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有近期的,有中期的,也有长期的,要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秩序加以推进。
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书记指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作为一名山区乡镇干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无疑是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使我对本职工作更加充满激情,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一战略贯彻好、落实好。一是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习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我乡要以发展茶叶、蚕桑、食用菌等农业特色产业为核心,努力促进全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民就业创业,实现脱贫致富。二是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 “三权”分置制度。十九大报告指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在延长30年,打通了我们乡规划的瓶颈,解决了村民在项目建设土地流转上的犹豫和困惑,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有利于保障农民权益,坚定了我乡投资者的信心。同时也给乡村工作提供了更为稳定广阔的平台,我们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引导外部企业、外部资金投入我乡开发与建设。三是要树立和践行环保理念。总书记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十九大报告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这对我乡工作更是提高了要求。今后,我将努力推动我乡持续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全力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全力做好以板仓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龙头的乡村旅游,坚决引导好转型升级或关停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加快推进现有业态增设环保设施,新建项目把环保标准作为前置条件。促进建设产业兴旺发达、环境绿水青山的文明美丽乡村。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努力推进扶贫攻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培育淳朴文明乡风,推进基层群众发展理念更新、基层干部服务意识提升,全面实现十九大提出的战略目标。
(文/倪申发)
第五篇:十九大精神要真学实做
十九大精神要真学实做
阿呆
党的十九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大政方针,为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制定了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十九大精神要真学实做,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是要切实抓好学习培训。紧密结合党中央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面向全体党员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全员培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自己的必修课,要全面学、系统学、融会贯通地学,并将学习成效转化为理论成果,积极参与学习交流,自觉撰写心得体会。普通党员要把学习十九大精神作为提升自己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理论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是要集中开展宣讲活动。各级宣讲团首先要系统学习十九大精神,领悟十九大精神,要先把自己头脑武装起来,再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进行宣讲。宣讲要针对宣讲对象实际情况制定宣讲方案、确定宣讲内容,要讲究方式方法,切忌搞“照本宣科”、“一刀切”,要着力增强 宣讲的针对性、生动性、思想性,联系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和工作实际,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三是要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工作中。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只是一个过程,最终目的是要把精神融会贯通到工作中,一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相结合,坚决做到推进各项工作与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两不误,坚决将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民生福祉等工作,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相结合,推动贯彻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