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作用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如何在全国范围传播,形成内化的生态价值观进行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意义
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进程中,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树立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理念,如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需要我们追本溯源,去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智慧之源――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马克思恩格斯早在他们的论著中提出并阐明了深刻的生态文明观“马克思对生态哲学的思考,„„这是一条扬弃社会生态矛盾的道路,是走向发展新高度的道路。”[1]因此在十八大以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就必须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是统一的。首先表现在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在著作中曾说过:“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2]也就是说,人自存在就是属于自然界的,随着自然界一同变化成长。如果人不善待自然,而去恶意破坏自然中的发展规律就会给生态带来消极反应,相应地,生活在当中并属于其中一部分的人类也将自食其果。人类和自然界的相互统一还表现在自然界是人类生活的来源,它既给人类的自然生存提供了生活资料,让人类得以维持生存和基本的生活,同时它还给劳动者提供了生产资料,保证人类繁衍和哺育下一代。马克思就曾把自然界比作人类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3]离开了自然这个身体,人类也就无法生存,所以正是因为自然界的供给,人类才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好地生存下去。所以,没有了自然界,人类就缺少劳动的对象和工具,就无法得到生存的手段,甚至无法从动物界脱离出来成为“人”。
(二)人在实践过程中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人类生存在世界上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他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还可以能动的改造世界,人类同自然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依赖和被依赖的关系,而是除了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这种改造世界的行为就是实践。实践造就了人化自然和人造世界。人通过劳动实践把提供自己劳动对象和劳动土具的自然“人化”。因而,缺乏了自然界,也就缺少了劳动。人类从自然界脱离出来并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通过劳动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仅被自然影响着,同时也间接或直接地对自然界产生影响。然而,人类从事这样的活动并不是盲目的、随心所欲的,而是要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并在规律的约束下合理地改造世界。否则,人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每一次对生态的破坏和颠覆,都是以牺牲人类自己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所以如果不采取措施弥补和挽救,随着气候变暖、两级冰川融化、空气污染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资源短缺等问题,人类最终会失去自己的生存环境。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的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决定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是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的灵魂,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以及建设规律,规定了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使生态文明能够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服务。因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既不能离开它所指引的正确方向,又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创造性地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指导,才能正确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种问题,认识和把握其客观规律,保证其沿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并发挥对其他文明建设应有的能动反作用,坚持“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指导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统帅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使人们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生产生活,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和谐发展,同时也指导着人们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加强自身建设。
(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指导,才能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使二者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是社会主义建设所追求的目标,二者一统一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解决二者关系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经济发展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源泉,为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忽视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势必失去物质前提和持续发展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具有能动反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支撑和资源保证,进而使得经济得以绿色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同时,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同步”,而是会存在着不协调的方面,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的指导,才能促使二者一不断趋向协调、健康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是转变人民群众生态意识观念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政策上肯定了生态文明对社会建设的重大作用。而落实生态文明的三大措施包括:科技、制度和观念,其中观念是最为根本和最难攻破的环节。目前,我国公民的道德意识较为淡薄,而整个社会的生态道德意识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整体的道德水平。因此,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生态价值观先行,使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水平。
结语: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起着指导性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观念先行,将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根植于人们的意识中,正确认识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强化生态愿景,引领世风,使得爱护生态、维护生态成为人们自律、自觉的行为,以促进整个生态系统多样有序、和谐美丽地发展,创造出合乎科学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俄]K?N?什林.马克思的生态哲学――对中国与俄罗斯后文明未来的合理预测 [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 邓强.论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10):6.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张亚琦
(北京工业大学电控学院,学号:S201302246)
摘要:马克思是唯物论倡导者的典范,他提出的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伟大之处体现在持续的,长远的意义上。目前人类的自然环境收到严重的破坏,这是由于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贪婪的掠夺。一味的追求效益和利益不得不以疯狂的占有自然资源为代价。如今的生态现状已经向人类发出了警告。而两百年前的马克思这一生态自然观的诞生为今天的地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高瞻远瞩的理论依据和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自然观 ;人类 ; 生态文明建设
Marx's Ecology Natural View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Zhang yaqi(College of Electronic Contro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umber:S201302246)
Abstract:Marx is a good example of materialism advocates, greatness he raised Marx ecological view is reflected in the sustained, long-term significance.At present, received serious destruction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this is because of human greed looting of natural resources.The pursuit of benefit and interest to crazy share the cost of natural resources.The ecological status of today has issued a warning to mankind.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Enlightenment look far ahead from a high plane of two hundred years before the birth of Marx, the ecological view of today's earth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Key words:Marx's ecological values; anthropolog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问题的产生和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已经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严峻的生态环境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爱自然、关爱我们的地球家园是全球共同的心声和期盼。为了解决全球性的生存危机,国内外的学者纷纷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寻找思想资源,所以,马克思的自然观备受人们的关注和研究的重点。20 世纪60 年代萨特曾经断言:“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十分年轻,几乎还处在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它仍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诚如学者所说:“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和风风雨雨之后,仍然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在于,马克思的哲学具有不可置疑的当代性质和当代价值。之所以说马克思的哲学是不可超越的哲学,是由于马克思的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哲学虽然产生于19 世纪,但它的理论指向不局限于那个时代,而是指向无尽的人类未来”。当然,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生态环境问题并不像今天这样严重,马克思也没有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在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初露端倪时,马克思就具有生态敏感性,他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社会人与自然和解的论述等很有见地,很有前瞻性,也就是说,马克思的自然观中具有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但熟知并非真知。因此,“重读马克思”就是要“面向事情本身”,再现马克思自然观的原貌,揭示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思想,为摆脱人类的生存困境寻求到出路。马克思自然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视域中的自然并不是指存在于人类之外,没有经过人类劳动改造,与人无关的自在自然,而是既客观存在又与人
相联系,经过人类的实践中介过的自然,具
有社会历史性质的自然。自然在古代中西文化中一般指本性、天然,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东西,是“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是各种物质系统的总和。马克思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给自然概念赋予了丰富的现实的内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为自在自然;其二为人化自然。
自在自然包含着两重含义:在人类社会产生前,客观的自然界就独立地存在和发展了,自在自然是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其次,自然界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是无限的,永远存在着人类活动尚未达到的部分,即尚未被人化的部分,世界的这一部分仍然属于自在世界,也称为自在自然,自在自然是指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化自然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是指被人类的实践活动加工和改造过的自然界。
马克思的自然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基本内涵如下:马克思在看待自然时,以十分鲜明的态度肯定了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的上述论断,包涵着丰富的内容。首先,自然界是人类的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认识到了人来源于自然,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具有自然属性。其次,人靠自然界生活。第一,人们的生活资料来源于自然。第二,人们的生产资料也来源于自然。第三,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再次,自然是人的自然。马克思对自然的考察,从一开始就是从自然与人的关系上来说明自然的,从人生存的层面来理解自然的。这里所说的自然界是指人化自然。那种没有人的实践活动介入的纯粹的自然界,只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马克思说:“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总之,马克思关于自然“是人的无机 2 的身体”的论断,体现了他所关注的不是那种与人毫无关系的“自在自然”,而是同人的存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其中包含着马克思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包含着马克思对自然界的实践态度和价值追求,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根据和价值尺度。马克思自然观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自然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与协调发展。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自然生态问题的基本思路,同时,也对社会生产关系实行根本性的变革。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同样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当代中国正在发展市场经济,力图逐步把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工业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这种目标的确定和实现必须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观作为基础,以科学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归宿。否则,我们的社会转型可能会因为生态系统的恶化丽夭折。
在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马克思的自然观向人类提供了一条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线索,为人类走出生存困境、摆脱危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人性的危机、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危机,马克思的自然观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供了价值选择的方法论。
4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当今中国生态环境存在如下问题: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4]。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
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
之一。然而,人们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依然在浪费水资源。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人是自然界的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这体现了在新世纪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坚定理念[5]。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是胡锦涛同志说过的。我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都不是直接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应地存在在自然界,而是带着自己的目的、需要和意志来能动地改造自然界。
人过于追求使自然界来满足自己,却较少考虑如何使人的需要等来适应自然的特性和规律;人普遍注重人改造、征服自然力量的提高,而忽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调节能力和人对不断变化着的自然界的适应能力的提高;人一味陶醉于对大自然的统治,却忽视了我们对自然的每一胜利,都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7]。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这种理想需要我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变革、创新,这是一项艰巨、持久的挑战性工作。在新世纪,我们要把这种理想作为指引经济社会发展的灯塔,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飞跃。结论
通过对马克思自然观的挖掘与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自然观中隐藏着丰富的生态哲学的思想先声与理论萌芽,很多思想已经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马克思的一贯主张,也是我们选择社会发展模式的理论坐标。
马克思的自然观立足于人类实践,从社会体制方面去关照人与自然之间具体的历史的关系,立足于社会关系去认识和协调入与自然的关系,立足于社会进步去实现自然生态的良性发展,以实现人向社会的人的复归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当我们站在唯物史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审度马克思的“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时,不难发现,这一观点既是我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世界观,又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丽发展的具体方法论。同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马克思自然观的引导下,正确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多方面多渠道地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努力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 人民出版社, 197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57 [3]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人与自然[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4] 王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J].教学与研究, 1986,(6).[5] 王安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述评[J].社科纵横, 1997,(2).[6] 吕世荣. 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J].河南大学学报,2004,(3). [9] 方世南. 生态环境与人的全面发展[J].哲学研究.2002,(2).
[10] 宋周尧. 《资本论》环境伦理思想探解[J].道德与文明.2002,(6).
[11] 吴振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J].理论学刊,2004(4).
[12] 包庆德. 《生态哲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2).
[14] 方盛举. 《试论马克思自然理论对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启示》[J].《学术探索》,2000(3). [15] 张一兵.永恒的自然规律在变成历史的自然规律[J].南京大学学报,1995(3). [16] 韩安贵.略论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的思想[J].学术研究,2001(3). [17] 吴振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J].理论学刊,2004(4).
第三篇:生态文明建设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贯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科学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3、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
4、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途径。
5、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
6、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的重要内容。
7、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趋势。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编辑:admin 时间:2010-2-23 11:36:00
“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是古罗马鼎盛时期为世界所瞩目的写照。20世纪60年代末,全世界再次把目光投向罗马。几十名专家、学者成立了专门研究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的“罗马俱乐部”。他们指出:人类在对自然界的开发与征服的同时,正在侵犯自己的生存基地,并且在掠夺子孙,人类借以生存的整个生命圈正在缩小,自然灾害将空前地增多并趋向恶性,现代人和未来人的生存空间将被沙漠吞噬„„
20世纪90年代初,科学家联合会发起和签署了“世界科学家警告人类声明书”,在这份声明书上签名的有1575位世界顶级科学家。他们在声明书的最后告知人类:我们,声明签署人,作为世界科学界资深成员,在此郑重向全人类发出警告:我们正面临着巨大危险。
“罗马俱乐部”的告诫与呼吁已过去差不多有40年了,1575位世界顶级科学家签署声明也快有20年了。纵观整个世界,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在继续,并且在有的地区还变本加厉。人类仍然面临自然危机、生态危机的威胁。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类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如此举步维艰?人类是一种有思想的存在物,人类的实践都是在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正确的行动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人类之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如此举步维艰,关键在于缺少正确的理论指导。
那么,人类究竟到哪里去寻找这种思想武器呢?西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富有说服力地告诉整个人类:这种思想武器现成的就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就是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所引出的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是当今世界唯一能指引人们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武器。在当今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理论,但无数的事实证明,它们都不足以承担起指导人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唯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承担起这一重任。
从马克思的3部著作看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
下面首先分析一下马克思的3部著作,这就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这3部著作是马克思在不同时期的主要著作。让我们看一看马克思在这3部著作中是如何阐述其生态世界观的。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提出劳动异化概念而闻名。但实际上,马克思是把自然异化与劳动异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自然异化之所以与劳动异化密切不可分,是由自然的性质所决定的。马克思总是强调自然通过劳动产品直接进入人类历史,而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又总是把自然作为人类自体的延伸来看待,并称自然为“人的无机的身体”。
马克思强调自然异化是人为造成的,具体地说,是由私有财产和金钱的统治造成的。他引述托马斯·闵采尔的话来抨击私有财产的罪恶:“睁开眼睛吧!什么是罪恶?是高利贷、偷窃和掠夺,还是我们的贵族和王室把所有的财产据为己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表现出来的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揭示了“私有财产制度与自然的对立”的普遍性,即说明这种对立不仅发生在农业和大地产领域,而且也发生在大城市之中。按照马克思的描述,大城市中环境的退化已使工人的异化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在那里,光、空气、清洁都不再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黑暗、污浊的空气和未经处理的污水构成了他们的物质环境。从马克思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自然的异化给工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不仅使他们丧失创造性工作,而且丧失了生活基本要素。
《共产党宣言》常被一些人误解为是“反生态的”。这些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的这种指责,实际上是站在后现代主义立场上来反对现代主义,即“隐含着一定的反对现代主义的假设”。这些批评《共产党宣言》“反生态”的人,抓住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话大做文章。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赞扬过对“自然力的征服”,对“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在这些马克思的批评者看来,这是马克思“反生态”的“铁证”。非常清楚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赞美“自然力的征服”、“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可是看不出他们祈求一种“普鲁米修斯主义”,即并没有推崇“毫无保留地”以牺牲农业、牺牲生态为代价的所谓机械化与工业化。
任何读过《共产党宣言》的人都应当意识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一部分对资产阶级文明的赞美,并不是放弃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立场,而是借此导入对资本主义矛盾的思考。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二部分,特别是在第二部分的“十点计划”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生态矛盾问题已做出了简短的但又深刻的论述。
正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把关于建立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关系的思考作为“关于共产主义建设论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一些核心理论实际上在《共产党宣言》中已经形成,这就是:所有生态问题都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起的。城乡对立的解决乃是超越人类对自然异化的关键因素,而要消除城乡对立,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论》公认是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但人们往往忽视马克思在这一著作中所提出的“新陈代谢”理论。实际上,“新陈代谢”理论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正是借助于这一理论,马克思把他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以下三个方面的批判联结在一起:对直接生产者的剩余产品的剥削的批判、对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的批判以及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批判。也正是借助于这一理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深入到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领域,从而展开了对“环境恶化”的深刻批判,而正是这一批判“预示着许多当今的生态学思想”。
研究马克思的“新陈代谢”理论,首先要弄明白马克思关于“新陈代谢”这一概念的含义,即要明了马克思所说的“新陈代谢”指的是“自然和社会之间通过劳动而进行的实际的新陈代谢相互作用”;其次要搞清楚马克思所说的“新陈代谢断裂”是什么意思,即要了解马克思用“新陈代谢断裂”来表述这样一个事实:“在相互依赖的社会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可挽回的断裂,导致土壤再生产的必需条件持续被切断,进而打破了新陈代谢的循环”。
阅读《资本论》,特别是研究马克思在这一著作中所提出的“新陈代谢”理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马克思的如下告诫:“资本主义积累的逻辑无情地制造了社会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的断层,切断了自然资源再生产的基本进程。”“新陈代谢断裂”这一概念已被马克思普遍地用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态问题,马克思对“新陈代谢断裂”根源的分析也从比较直接、表面的城乡分离、远距离贸易,深入到较为深层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大土地私有制。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当今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第一,人类社会究竟向何处去?人类究竟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存在状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在人类理想社会中究竟居于什么地位?对此,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回答。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向着马克思所指引的方向前进。
既然在马克思那里,一方面人类属于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也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变成了“人的无机的身体”,从而两者原本非但不冲突,而且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存在物的关系是伙伴关系,它们之间是完全平等的。理想的社会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马克思所说的理想社会不仅是一个人道主义的社会,而且也是一个自然主义的社会。把自然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一个主要特征,强调共产主义就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最根本之处。
第二,我们正面临着生态危机,那么这一危机究竟对我们人类意味着什么?它究竟会把我们人类引向何处去?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生态危机的本质,充分认识到生态危机对我们人类的危害的严重性。也就是说,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将使我们人类充分认识到人类社会究竟能否继续下去,就取决于当今人类能否跨过生态危机这个坎。按照马克思的论述,生态危机将使我们人类丧失基本的生活要素,生态危机不消除,我们人就不成其为人,就是非人。如果我们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获取那种富裕的生活,那么这样的生活由于以人与自然相对立为前提,从而根本谈不上什么幸福。按照马克思的论述,人无止境地侵犯自然,自然界也会对人类做出报复,其结果是人类社会必然毁灭。
第三,当今人类重要的是要知道,生态危机究竟是如何造成的?是一些人所说的由于科学技术、现代性、工业化本身造成的,还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生态危机是人类追求现代文明的一个必然归宿,还是可以消除的?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最有价值之处,是论述了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资本主义的利润原则,由资本逻辑带来的。解决生态危机的最终出路,就是变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清清楚楚地告诉人们: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真正和谐的关系的最大障碍就是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对当今人类的最大启示,就是如果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要摆脱生态危机就只能是梦想。
第四,当今人类究竟如何着手去消除生态危机呢?消除生态危机固然是一项综合工程,它需要各种因素综合地进行,但是其中最本质最核心的是什么呢?由于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结于资本主义制度,归结于资本逻辑,从而它就必然合乎逻辑地得出结论,消除生态危机就是与一场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人类反对生态危机与反对资本主义应当是同步的。
当我们强调按照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是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改变以利润为宗旨的资本逻辑之时,还须指出,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生态文明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逻辑决裂也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对当今的人类来说,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肯定是一个奋斗目标,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目标,但同样肯定的是,当今人类除了这一目标之外还有其他目标的存在。人类不可能为了一个目标而舍弃其他目标。当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需要人类与资本逻辑决裂之时,其他的目标或许还需要进一步实施资本逻辑。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使我们在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真正找到主攻方向,这就是把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与反对资本逻辑结合在一起,但在如何具体付诸行动时,我们必须持冷静、科学的态度。作者:陈学明
来源:《文汇报》
第五篇: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关键字: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和睦和谐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二、中国梦的含义。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三、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四、习近平主席对生态文明建设意义的论述。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表明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五、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政治方面的意义。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随着生态问题的日趋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建设生态文明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这两次理论上的飞跃,都是为了解决时代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六、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社会方面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净;不仅期待殷实富庶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为子孙后代永享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顺应时代潮流,契合人民期待。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发展指明了路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特别是环境权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不仅是改善民生的需要,而且拓展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域和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也应该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搞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全面推进现代化,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七、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经济方面的意义。随着经济建设的大力推进,生态问题日渐突出,然而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依托经济发展的模式必须与生态的具体状况相适应,否则,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困境将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明晰生态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及影响,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协调生态问题、经济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矛盾,这将对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八、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文化方面的意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深化我国的生态道德文化,推进“中国梦”在文化方面的进步。
结束语: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昭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意味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发展的目标,其中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是现阶段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同时,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新时代实现“中国梦”伟大梦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