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测试题附答案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测试题
满分50分,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网上流行的一张帖子这样写道:北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就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就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帖子中A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资源贫乏,经济落后 C.河流补给以高山冰川融水为主
B.草原面积大,有斑点状荒漠化圈现象 D.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
2.关于帖子中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B.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
C.B省的烟草业突出,现在花卉种植业发展很快
D.西藏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分布在地势高的高原面上 3.关于B省的说法,正确的是()A.资源贫乏,经济落后
B.交通条件好,外向型经济突出
C.旅游资源丰富
D.受地势和距海远近影响,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特点 读“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判断4~6题。
4.有关①、②两河段水质状况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①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流域内工业布局较少
B.①河段水质较差,主要由于该河段上游支流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 C.②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支流多,河流净化能力强 D.②河段水质较差,因为该河段工业污染大 5.从③河段到②河段,黄河干流()A.平均流量明显加大
C.含沙量显著增大
B.地势逐渐降低 D.结冰期逐渐变短
6.最适宜对乙地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直接监测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B.数字地球 D.全球定位技术
面积近240平方千米,由火山喷发、湖盆相对下陷而形成的达里诺尔湖,位于我国某省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右图是“该湖及其周边水系图”,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该湖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内蒙古,是内陆湖
B.位于内蒙古,是外流湖
C.位于辽宁省,是内陆湖 是外流湖
8.以下描述符合该湖泊所处的地理环境的是()A.丘陵地形,分布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地貌 B.太行山麓,地表多盐碱低洼地
C.高原地形,分布着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地貌 D.地处辽河平原,地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和大理岩石
长江经济地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络、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D.位于辽宁省,9.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中的辅轴的分布规律是()A.沿长江干流分布
B.沿长江支流南北延伸 C.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铁路线分布
D.沿公路线分布 10.对重庆成为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分析错误的是()..A.地处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地理位置优越
B.是上游地区的交通枢纽 C.经济总量大,对周围辐射带动作用大
D.进行城市建设的地形条件优越 下图为“我国在同一纬线附近的三个城市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①、②、③城市所在的地形区最可能的是()A.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B.太湖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C.江汉平原、江淮平原、横断山区 D.珠江三角洲、江南丘陵、云贵高原
12.③城市日照时数明显高于①、②城市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远
C.气温低
B.受季风影响小 D.海拔高
下图为以塔里木盆地某点(O)为中心向a、b、c三个方向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13~14题。
13.根据上图判断图中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A.a——① b——② c——③ C.a——① b——③ c——②
B.a——② b——③ c——① D.a——③ b——② c——①
14.关于a、b、c三条线路上的地理事物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a线沿途资源丰富,矿井广布、工业城市密集 B.b线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因素有热量充足,年较差大 C.c线地区地质条件脆弱,多地热和水力资源 D.a、b、c三条线路中河湖都以内流为主,水源不足 15.若乘火车由北京出发至拉萨,沿途经过的地理事物有()A.地形区:华北平原→渭河平原→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B.旅游景点:长城→龙门石窟→秦陵兵马俑→敦煌石窟→布达拉宫 C.铁路线:京广线→陇海线→兰青线→青藏线
D.城市:北京→武汉→郑州→西安→兰州→西宁→拉萨 答案:C 解析:A选项中,不经过昆仑山脉,B选项中,不经过敦煌石窟,D选项中,将不会经过武汉市,故只有C项正确。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6.下图为“浙江某区域地形图”,其中A、B、C、D、E为5个居民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内最高点的海拔数值范围为________。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2)图中①~⑥六个观测点中,至少选择________观测点(填序号)才能够看到整个图示区域。
(3)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至少说出两点)(4)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该地区近期拟设立一个建制镇。你认为镇驻地应设在图中的哪个居民点?请阐述理由。
1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列举通往城市①的铁路线名称。(2)②河年总径流量为43亿米3,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试分析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
(3)指出③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
(4)图示地区________工业发达,试分析其有利的区位条件。
中国地理参考答案
答案:1.B 2.C 3.C 解析:我国风沙较多的省区为内蒙古,资源丰富,草原面积广大,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属中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较低。新疆的城市多分布在盆地边缘。西藏的城市多分布在谷地中。B省民族最多,为云南,烟草、花卉业发达;资源丰富,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没有环带状分布特点。
答案:4.D 5.B 6.C 解析:第4题,根据图例可知①、②两处水质较差。①河段流经区域及②河段上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工业生产密集,工业污染导致河流水质较差。故D正确。第5题,黄河水由③流向②,故地势由③到②逐渐降低。故B正确。河段③到②的气候为温带大陆气候,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因此该河段的平均径流量较小,故A错误。黄河的泥沙大部分来源于黄土高原,河段③到②位于黄土高原的上游地区,为温带草原气候区,因此水土流失较少,河流含沙量变化不大,故C错误。由于从③河段到②河段纬度先升高后降低,因此河流的结冰期应为先变长后变短,故D错误。第6题,由于遥感技术监测范围大,资料获取速度快,被广泛地用于环境和灾害监测。
7.A 8.C 解析:第7题,根据题意和经纬度可判读出该湖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根据等高线可看出,东北角上的河流流入湖泊,而东南角的河流虽是往外流,但并没有跟湖泊相连,所以该湖泊只有流入水量,而没有向外流出,故是内陆湖,A项正确。第8题,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湖区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C项符合题意。
9.C 10.D 解析:第9题,由图中可以看出经济辅轴沿昆明—贵阳—怀化—长沙—南昌一线延伸,是沪杭—浙赣—湘黔—贵昆铁路线。第10题,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干流汇合处,地理位臵优越,是西南区的交通枢纽,对周围辐射影响作用大,因此成为中心城市。
11.B 12.D 解析:读图,根据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图,①、②两城市最低月平均气温位于0摄氏度以上,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因此可以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是①城市日照时数远多于城市②。可以推断出①②两城市具有地势上的差异。城市③最低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下,年温差较小,同时日照时数全年都非常丰富,因此可以判断出该城市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强。
13.B 14.C 解析:第13题,根据图中信息,塔里木盆地向北、向西、向东南分别是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由此判断a—②,b—③,c—①,故选B项。第14题,我国西北地区乃至亚洲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不足,光照强烈但热量条件不理想,人口 5 分布较少,城市密度小;青藏高原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条件脆弱,多地热和水力资源,故选C。C 解析:A选项中,不经过昆仑山脉,B选项中,不经过敦煌石窟,D选项中,将不会经过武汉市,故只有C项正确。答案:(1)700~800 该区域南部高北部低,以山地丘陵为主。(2)③④
(3)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并且有丘陵、滨海平原和水库,适宜发展亚热带水果种植业、水稻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等;基于该区域的某些特色农产品,可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图示北部海域有海岛和沙滩,可以开发休闲旅游业。
(4)C居民点。地处滨海平原,地势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沿河临海,有铁路通过,水陆交通便利;位置适中(中心地),有利于加强与周围居民点的联系;原有规模较大。
17答案:(1)陇海线、兰新线、兰青线、包兰线。(2)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和少量的山地降水)。
(3)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多风沙、土地盐碱化。(4)有色金属 镍、铅锌矿、铜等矿产资源丰富;铁路运输较发达;水能丰富。
第二篇: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北方地区复习题
名称:
北方地区
位置
位于大兴安岭、高原以东,高原以南,岭---
河以北,东临
海和
海。
范围
东北三省、河中下游各省全部或大部分,甘、宁的东南部、皖、苏两省北部
地形
以平原、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
平原,平原,高原
气候
类型:
特点:
河流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径流量
;汛期出现在;冬季
结冰现象。
径流量
;一年有、两个汛期;
结冰期
;含沙量。
径流;
结冰期;含沙量。
植被
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
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
为主。作物熟制分别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是,东北平原。
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有__、__、大豆、高粱;
主要经济作物 有棉花、___(油料作物)、____(糖料作物),黄土高原则以出产
___为主;住窑洞。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为
土分布区;东北平原以肥沃的 土著称,东北的岭与
山是我国的森林宝库。
我国北方地区是___、____、犁、桃、杏、柿等温带水果的重要 产区,还有著名的东北三宝。
北方地区矿产资源
北方地区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大油田有黑龙江的,辽宁的油田,山东的,河南的油田等。
北方地区的煤矿极为丰富大型煤矿有山西省的,和
。陕西的。河北省的和,黑龙江的、等。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是。
北方地区的,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
和
工业基地。
主要工业基地
比较分析北方地区的两大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制约因素及发展方向
京津唐(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有利条件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④
制约因素
资源严重不足。
资源严重不足、资源短缺
工业产品、消耗大。
发展方向
工业产品向“、、”方向发展,提高竞争力。
进行
调整,培养科技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保护
△区位条件:。
△存在问题及原因:
l
问题:
流失和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污染等。
l
原因:
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
退化。
(2)沼泽的生态功能和保护:
东北沼泽的主要分布区:
平原,该平原是由、、冲积而成。
l
沼泽形成的自然原因:。
l
沼泽作为湿地资源的生态环境效益:。
华北平原中低产田及改造
(1)生态问题及分布
问题(农业发展障碍)——旱涝、、风沙
分布:冲积低平原、平原
(2)成因分析:
l
自然因素:
地形地势:
气候:
l
人为因素:不合理的活动。(片面扩大灌溉面积、大水漫灌、只灌不排,易导致
上升,盐碱地面积扩大;干旱、半干旱区不合理的开垦土地,导致土地荒漠化,风沙频发。)
(3)中低产田的治理措施
A、低湿地治理与开发
因洼制宜:“
”模式。立体开发,综合利用。(生态农业)
B、盐碱地治理与开发
旱涝——水盐运动——“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
整治措施:以治水为中心,完善
系统,使用工程和生物等综合配套技术,科学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动。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地貌特征:
l
自然原因:黄土
疏松,抗水蚀能力弱;
夏季降水
且多暴雨,侵蚀力强;
千沟万壑
多自然灾害(滑坡、塌陷、泥石流)
支离破碎
l
人为原因(主因):不合理的;
滥砍滥伐,破坏植被;开矿。
(2)治理措施
A、成功做法: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B、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C、具体措施:
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筑
等)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
农业
措施
中国南方地区复习题
认识填写图中地理事物名称:
在图中填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南岭、武夷山、雪峰山、台湾岛、海南岛、巫山、大别山、大巴山、秦岭)
在图中填主要河流有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赣江、湘江、沅江。珠江干支流、钱塘江、闽江、澜沧江、怒江等。
★四川盆地:(注意经纬度范围)
(1)天府之国的成因。
(2)光照不足的原因。
(3)冬夏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气温高。
(4)西部多地质灾害的原因。
(5)成都市城市地域结构以及地域形态,发展区位条件。
★
云贵高原:(注意经纬度范围)
(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地无三里平
(2)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的原因。
(3)昆明怎么成为春城的?
(4)为何昆明说一雨变成秋?
(5)冬季贵阳为什么会多阴冷天气?(天无三日晴)
(6)云南成为烟草鲜花的王国的原因?
(7)云贵高原土壤贫瘠的原因?
★
南方低山丘陵(注意经纬度范围)
(1)自然地理特征
(2)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为什么生物种类丰富?
(4)如何成为回归线上的“绿洲”?
(5)低山丘陵农业发展模式?
(6)红壤的形成以及治理?
★长江中下游平原(注意经纬度范围哈)
(1)长江中游经常发生水患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2)长江入海口附近有我国最大的渔场,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鱼米之乡的成因?
(4)台风、梅雨、伏旱的成因、发生时间
以及影响。
(5)洞庭湖面积下降的原因。如何解决?
中国西北地区复习题
学习目标
1.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掌握西北地区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
读下列图,完成相应要求。据图,完成(1)~(3)题。
(1)填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山脉:A,B,C,D,E,F,G,H。
平原:I,J
。高原:K。
盆地:I,M,N。
(2)填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河流名称:
①,②,③,④,⑤。
(3)简答题:
A.西北自然地理特征。
B.塔克拉玛干与撒哈拉沙漠成因区别。
C.贺兰山对宁夏平原的意义。
D.图示地区自然带最典型的分布规律以及原因。
E.D山脉北坡生长着繁茂的森林,而南坡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F.天山牧民冬夏季牧场位置以及原因。
G.M盆地绿洲区是长绒棉的主要产区,分析其区位条件。
H
.图示地区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I.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K.区内新疆地区降水分布规律
【针对训练题】
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
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
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3、该类农业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
D、河流的综合整治
2010年1月18日,新疆雪灾近百万人受灾,伊犁河谷国道发生雪崩,读下图,回答4-6题。
4.对上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5.图中伊犁河谷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是()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6.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8.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工业地带属于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9.读下图“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年降水量为______;乙地的年降水量为______。试分析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
(2)甲地形区为_____;乙地形区为_____;丙地形区为______。请说出判断理由(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3)图中河流是______;图中河流在A河段水文特征是什么?
(4)通过丙地的铁路是______,试分析该铁路沿线工业地带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10.读某区域等降水量线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本图中铁路线是________。
(2)图中A点降水量的数值范围应该是________,并解释其降水变化的成因。
(3)简述图中铁路线两侧农业生产影响因素。
(4)本区北部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治理措施是________
中国青藏地区复习题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理位置和范围。
2.掌握地区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工业生产特点;
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序号本区的邻国: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填出序号代表地形区名称:A______山脉,B______山脉,C______盆地,N______高原。
(3)世界第一大峡谷位于图中G、H、I、K、M等河流中的____________河流上,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区除水能资源丰富外,太阳能资源、地热资源、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城市⑤______有“日光城”之称;⑥是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______地热电站,本区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处于:
甲____________板块和乙____________板块交界处。
(5)描述青藏地区自然地理成因以及原因.(6)
青藏地区是我国藏族的主要聚居区。藏族同胞有哪些生活习惯与高寒的环境相适应?
(简介藏族服装与日较差大的关系及藏族舞蹈动作幅度小与高原缺氧的关系)
(7)本地区占全国1%的人口选择居住在哪里?为什么?
(8)青藏地区有哪些重要的河、湖?青藏地区的河湖有什么特点?
(9)为什么青藏地区能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中华水塔?)
(10)为什么多咸水湖?
(11)青藏高原能否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哪些不利条件?
(12)青藏高原适于种植哪些作物?这些作物应该种植在哪些地方? 主要原因?
(13)这些作物有两个特点:即喜温凉和优质高产。在青藏地区培育出的黄瓜能有小孩胳膊粗。为什么青藏地区作物单产高?
(14)
青藏地区适于发展种植业的地方不多,其它的地方适于发展什么样的农业?
(15)青藏地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这些畜种有哪些特点与高寒环境相适应?
(15)
青藏地区有哪些资源可供人们开发利用?
(16)
青藏高原有哪些无污染的洁净能源?
(17)
为什么青藏地区气温低、太阳能却非常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18)
为什么青藏地区地热资源丰富?
(19)
柴达木盆地为什么叫作“聚宝盆”?
(20)为什么青藏地区水能丰富?
(21)为什么说这里是科研、旅游的宝地?
(22)青藏铁路修建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有哪些?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麓。西、北、东三面被喜马拉雅山和岗日嘎布山阻隔,之前进入墨脱必须翻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嘎隆拉等雪山,是我国大陆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
(右图)。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关键性工程——嘎隆拉隧道顺利贯通,2011年将全线通车,被称为“高原孤岛”的墨脱即将正式纳入全国公路交通版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墨脱公路建设的最大障碍是()
A.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B.降水丰富,气候潮湿
C.高山阻隔,多地质灾害
D.人烟稀少,经济落后
24.墨脱县城及西藏主要城镇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其主要原因是()
A.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B.临近河流,航运发达
C.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D.海拔较低,热量条件好
第三篇: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之美,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与范围以及划分的主要依据。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新课:假期中有的同学外出探亲或跟父母一起外出旅游,哪位同学能够从中国地图中大致确定你去的地区,你看到的景观同我们生活的环境有没有不同,具体有哪些差异?
1、谈论各自外出的见闻,教师最后进行总结,从而引入新课。
2、教材为我们提供的四位同学描述的地理区域有何不同?我们能够描述家乡的地理区域吗?
2、参考教材尝试对生活的地区进行描述。
3、结合教材提供的活动落实对区域划分的理解。将学生分组,进行不同区域的划分。
3、(1)阅读图中等高线、河流和农作物及居民点的分布。(2)分组,在同一张地图中,由一部分同学的代表划分出山区的范围,另一部分同学的代表划分出平原的范围,说明划分的理由。
(3)继续仿照上面的方法,由一部分同学划林区,另一部分同学 划农耕区,并分别说明理由。
4、同学们划分的区域为什么不一致?区域划分的基本原则。拓展视野:结合教材提供的活动,模拟打长途电话或是寄信写地址和邮编,体会不同尺度和不同的级别的区域。
4、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区域,因而会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区域和不同级别的区域。
(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教师讲述:我国地域辽阔,跨经度和纬度
1、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2都很大,各地区的差异很大,有必要进行区域的划分。我国有哪四大地理区域?看清图例,找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A、B、C。图,回答问题: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请一名同学用鼠标演示分界线的位置,其余同学在课本上分别标出分界线A、B、C。
2、标出分界线A、B、C。
3、(1)找出分界线A,说出它主要是哪两 个地理区域的分界?(2)将分界线A与图
5.5对比找出分界线A与图5.5中哪条线很相似?(3)那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划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谁能说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有什么区别?(1)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 界线。(3)季风(4)季风区降水多,气候湿润;非季风区降水少,气候干燥。
4、(1)在图上找出分界线B,说出它是哪两个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2)这条分界线经过哪条山,哪条河?(3)请说说秦岭---淮河一线有哪些地理意义?(4)那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划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根据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划分的主
要因素,请同学说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有什么差别?
4、(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2)秦岭---淮河。(3)1月份0℃等温线,800mm年降水量线。(4)气温与降水的综合因素。(5)北方地区降水少,少于800mm,气温低,1月平均温低于0℃;南方地区降水多,多于800mm,气温 高,1月平均温高于0℃。
5、(1)请找出分界线C,说出它是哪些地理区域的分界线?(2)说出分界线C与“我国的三级阶梯”图的哪条线相似?(3)那么分界线C确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1)它是青藏地区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分界。(2)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3)地形与地势。
6、通过学习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我们 发现,地形与气候的差异是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各个区域自己较明显的地理特色当然也决定了每个区域内部有着其相似的工农业发展状况。
6、学生讨论:为了把四大区域 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请你提点小 建议?
五、课堂练习
六、作业安排
(一)绘制“四大地理区域图”。
(二)地理填充图册。
七、反思
第四篇:初一上册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宿迁市地图 B.江苏省地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2.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是最长的经线
B.本初子午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20ºW、160ºE经线圈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比例可以粗略描述为
A.各占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海洋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四分之一陆地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伊朗高原
C.东非高原
D.青藏高原
5.在分层设色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绿色区域表示的地形常常是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6.大陆漂移假说是由
A.哥伦布提出的B.加加林提出的 C.魏格纳提出的D.我们的祖先提出的7.下列地区不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A.寒带气候区
B.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地区
C.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D.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8.关于目前人口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是每个国家都存在的问题
B.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C.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
D.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全部集中在发达国家
9.关于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只有黑种人分布
B.白种人是“高等”人种,黑种人是“低等”人种
C.黄种人都分布在亚洲
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0.为迎接奥运会,北京市政府大力推广学习英语活动,其原因是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英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
D.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11.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12.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A.四季如春
B.终年炎热
C.暴风骤雨
D.四季分明
13.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低
B.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高
C.纬度相同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一定也相同
D.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也随着升高
14.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属于哪种降水类型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1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D.昼夜交替
16.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过后,家住宿迁的玲玲感觉
A.白天越来越长了
B.黑夜越来越长了
C.天黑的时刻越来越早了
D.天亮的时刻越来越迟了
17.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会议指出:近年来,全球气温明显变暖,主要原因是
A.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
B.空气中氯氟化合物增多
C.太阳辐射加强
D.降水增加
18.宿迁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9.当今世界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与冲突,导致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原因是
A.巴以冲突
B.国际恐怖主义猖獗
C.经济贸易摩擦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20.规模最大与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
A.红十字会
B.世界贸易组织
C.联合国
D.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纬线的形状是半圆()
3.近来,菲律宾马荣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该国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处()
4.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
5.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两种主要形式()
6.在卫星云图上,白色区域通常表示云雨区()
7.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8.在地球五带中,有太阳光线直射的是热带()
9.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划分的()10.国际合作只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
三.读图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A
2、C
3、C
4、D
5、B
6、C
7、A
8、B
9、D
10、B
11、A
12、C
13、A
14、B
15、D
16、A
17、A
18、B
19、D 20、C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读图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2)①太平洋 ②印度洋 ③北冰洋
(3)亚洲 太平洋
(4)苏伊士
2.读下图回答问题:
(1)气温 降水
(2)A B
(3)少(较少、极少、干燥、干旱)多(较多、湿润、多雨)地中海
(4)高温(全年高温)多雨(全年多雨、多、多且均匀)B
第五篇:区域地理教学法
区域地理教学法
区域地理是在初中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学习的基础上,对区域地理位置、存在问题、开发条件、趋利避害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主要涉及到一个区域的位置、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人口发展状况三大模块。其内容多,涉及面广,地名等记忆量大,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学、难记、难区别。教学中我采取了一下几种方法,自认为效果良好。
1、串联法: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之初,我举了一个例子:有人买了一堆小鱼,没有篮子和袋子可以拎回家,怎么办?找根细绳将鱼串起来,呵呵,拎起来是一串,放下来是一片,省心省力。那么区域地理学习中如何找到这条看不见得细绳呢?从大处来看,区域分析无非就是从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工业、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入手分析;从小处来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无非就是分析成因、危害、治理措施,而成因可从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入手,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和政策法规等,形成分析的套路,大部分学生能很快掌握。此方法在地名记忆中,作用也很明显:如城市用铁路线串联。在举一反三,学会迁移知识后,则进入下一个环节。
2、综合分析法:区域特征的形成实际是地理整体性的表现,其地理位置与地形会影响气候、植被、水文条件的不同,进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如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高山环绕使气候干燥,东北地处较高纬度又近冬季风发源地,冬季漫长而寒冷等,多找几个突出的和不突出的区域进行分析,就能找到方法和学习套路。
3、比较法:区域是不同的,这就表现为区域的差异性。明显的差异大多数学生掌握较好,相似但又不同的最容易混淆,此时用比较法最好。比如日本和英国、鲁尔区和辽中南、黄土高原与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我国秦岭南北等
其实,区域地理学习最难的是空间定位,如果是哪里都不清楚,接下来的分析就可想而知了。对于这一点,没有捷径,多看、多练、多讲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