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大学土壤重点答案
1.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 是土壤为植物的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3.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自然均质体。4.岩石:由一种或几种矿物构成,是矿物天然集合体。
5..风化作用:岩石在地表受种种外力作用,逐渐破碎成为疏松物质的过程。
6.土壤质地:按土壤颗粒组成进行分类,将颗粒组成相近而土壤性质相似的土壤划分为一类并给予一定名称,称为土壤质地(Soil texture)。指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数,也叫土壤的机械组成。
7.同晶代换 :原来晶格中的中心原子被其大小相近且电性符号相同的而原子价较低的原子所代换。
8.矿化作用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及其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的矿质养分的过程。
9.腐殖化作用: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合成暗色的含N高分子化合物(腐殖质),是一种自然的形成物。
10.硝化作用:氨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亚硝酸的中间阶段,进一步氧化为硝酸。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311.容重
单位体积自然状态土壤体(含粒间孔隙)的重量。(g/cm)
12.土壤结构体:土壤结构体或称结构单位,它是土粒(单粒和复粒)互相排列和团聚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土块或土团。
13.土壤田间持水量:是毛管悬着水达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它是反映土壤保水能力大小的一个指标。
14.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15.土壤污染:当加入土壤的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或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量超过土壤基准量,而给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此时才能被称为污染。
16.土壤退化.指的是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数量减少可以表现为表土丧失,或整个土体的毁失,或土地被非农业占用。质量降低表现在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方面的质量下降。)
17.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18.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保证农产品产量和生物学质量、同时也不使环境污染时,土壤所能允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
19.土壤活性酸、是自由扩散于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直接反应出来的酸度。20.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是指土壤溶液为中性(pH = 7)时,每千克土所含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称为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CEC:cmol(+)kg-1)21.spac: 土壤一植物一大气连续体(SPAC)的概念水分经由土壤到达植物根系,被根系吸收,通过细胞传输,进入植物茎,由植物木质部分到达叶片,再由叶片气孔扩散到静空气层,最后参于大气的湍流变换,形成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互相反馈的连续系统,即土壤一植物一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简称SPAC)。
1.影响岩石矿物风化作用强弱的因素是什么?一方面决定于矿物、岩石本身的化学成分和结构(2分),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外界环境条件。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氧化作用、碳酸化作用(3分。)2.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有哪些?你认为最有效是哪种? 一.坚持两个原则:平衡原则,经济原则 二.1.合理耕作制度(退化或熟化)合理的耕作制度可促进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并维持较高的水平。
2、施用有机肥 主要的有机肥源包括:绿肥、粪肥、厩肥、堆肥、沤肥、饼肥、蚕沙、鱼肥、河泥、塘泥、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3.种植绿肥 田菁 紫云英 紫花苜蓿等 休闲绿肥、套作绿肥 养用结合:因地制宜、充分用地、积极养地、养用结合4.秸秆还田 要注意秸秆的C/N比、破碎度、埋压深度以及土壤墒情、播种期远近、化肥施用量等
3.叙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和作用?
(一)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碳素营养:碳素循环是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土壤每年释放的CO2达1.35×1011吨,相当于陆地植物的需要量 氮素营养:土壤有机质中的氮素占全氮的90-98% 磷素营养:土壤有机质中的磷素占全磷的20-50% 其他营养:K、Na、Ca、Mg、S、Fe、Si等营养元素。
(二)改善土壤肥力特性
1、物理性质:①促进良好结构体形成;②降低土壤粘性,改善土壤耕性;③降低土壤砂性,提高保蓄性;④促进土壤升温。
2、化学性质:①影响土壤的表面性质;②影响土壤的电荷性质,③影响土壤保肥性;④影响土壤的络合性质;⑤影响土壤缓冲性
3、生理性质:①影响根系的生长;②影响植物的抗旱性 ③影响植物的物质合成与运输;④药用作用。
4.为什么说粒状——团粒状结构是农业生产上比较理想的结构?培育良好结构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团粒结构是疏松的小土团,具有小水库、小肥料库、空气走廊的作用,协调水气状况能力强,因而是理想的结构体。(4分)
改善土壤结构性的途径主要有:1)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料。通过耕作创造适宜的水稳性团粒和非水稳性团粒,非水稳性团粒不断破坏,不断创造,能维持适宜的数量。施用有机物料能够为团粒结构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1.5分)。2)注意灌水方法,防止大水漫灌造成的闭蓄空气破坏团粒,防止灌溉水对土壤团粒的冲击(1.5分)3)种植绿肥牧草,实行合理轮作(1.5分)。4)施用石灰、石膏或其他土壤结构改良剂(1.5分)。5.土壤水分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重量百分数(水w %)(1分)、容积百分数(水v%)(1分)、水层厚度(水mm)(1分)、水贮量(方/亩)(1分)、相对含水量(1分)。***6.什么是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指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水吸力的关系曲线。
目前尚无法从理论上推导出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水吸力或基质势之间小关系,只能用实验方法获得水分特征曲线。
7.土壤水分平衡简化式为W=P+I-ET-D,说明各参数的物理意义。W土壤水分变化值(1分),P降水量(1分),I灌溉水量(1分),ET蒸散量(1分),D下渗水(1分)。
8.土壤中离子交换量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影响阳离子交换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土壤质地(1分)土壤质地愈粘,土壤的交换量也就愈大,腐殖质含量越高,(2分)阳离子交换量越大。无机胶体种类,(1分)土壤的酸碱性。(1分)
9.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 1)质地 质地越粘重,含粘粒越多的土壤,其阳离子交换量也越大(2分)。(2)有机质 OM % CEC(1分)(3)胶体的性质及构造,蒙脱石 > 高岭石(1分)(4)pH值 在一般情况下,随着pH的升高,土壤的可变电荷增加,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也增加。(1分)
10.阳离子专性吸附的实际意义。
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锰、铁、铝、硅等氧化物及其水合物,对多种微量重金属离子起富集作用,其中以氧化锰和氧化铁的作用更为明显。(2分)
由于专性吸附对微量金属离子具有富集作用的特性,因此,正日益成为地球化学领域或地球化学探矿等学科的重要内容。(2分)
专性吸附在调控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和生物毒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试验表明,在被铅污染的土壤中加入氧化锰,可以抑制植物对铅的吸收,(2分)
土壤是重金属元素的一个汇,对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并对这些金属离子从土壤溶液向植物体内迁移和累积起一定的缓冲和调节作用。另一方面,专性吸附作用也给土壤带来了潜在的污染危险。(4分)
11.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土壤的改良和治理方法是什么?开沟排水(2分);多种经营(1分);合理施肥(1分);耐渍品种(1分)。12.土壤质量的主要内容 土壤的主要功能包括三方面:一是生产力,即土壤的植物和动生物持续生产能力(2分);二是环境质量,即土壤降低环境污染物和病菌损害,调节新鲜空气和水质量的能力(2分);三是动物和人类健康,即土壤质量影响动植物和人类健康的能力(1分)。论述题
***1.说明我国土壤退化的分类。土壤侵蚀:水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2分)土壤沙化:悬移风蚀、推移风蚀(2分)土壤盐渍化: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碱化(2分)土壤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有机物污染、化学品污染、放射形污染(2分)土壤性质恶化:土壤板结、土壤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土壤酸化、土壤养分亏缺、耕地非农业占用(2分)
***2.土壤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并说明调节土壤有机质的途径。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 :1.络合重金属离子,减轻重金属污染;(2分)2.减轻农药残毒:腐殖酸可溶解、吸收农药,如DDT易溶于HA;(2分)3.全球C平衡的重要C库(含C平均为58%)。(2分)提高有机质的途径: 1.大量施用有机肥;(2分)2.大力提倡秸秆还田(沃土计划)(2分)(1)直接还田 :秸秆直接还田时注意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2)过腹还田 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畜牧业。
3.水、气、热调节可从哪几方面考虑?土壤水的调控措施 主要包括土壤水的保蓄和调节。
1、耕作措施
秋耕
中耕 镇压等(1分)
2、地面覆盖
薄膜覆盖
秸秆覆盖(1分)
3、灌溉措施 喷灌、滴灌、渗灌(1分)
4、生物节水(1分)
土壤通气性的调节
1、调节土壤水分含量(1分)
2、改良土壤结构(1分)
3、通过各种耕作手段来调节土壤通性(1分)
土壤温度调节1)合理耕作与施用有机肥(1分)2)以水调温(1分)3)覆盖与遮荫(1分)
***4.土壤潜育化过程
土壤潜育化是土壤处于地下水和饱和,过饱和水长期浸润状态下,在 1m内的土体中某些层段Eh<200mV,并出现因Fe,Mn 还原而生成的灰色斑纹层,或腐泥层,或青泥层,或泥炭层的土壤形成过程常表现为 50cm土体内出现青泥层。
第二篇:黑龙江大学简介
黑龙江大学简介
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的黑龙江大学,是一所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建校以来曾五次易地、十次更名,经历了抗大时期战争环境的艰苦历练,完成了由军事教育到国民教育的跨越;经历了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艰辛建设,完成了由单科性外语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的跨越;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以来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由传统综合性大学到现代综合性大学的历史性跨越,步入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主流行列。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黑龙江大学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艰苦创业、培育英才、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为祖国之发展、龙江之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十一五”以来,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强化管理为主的发展道路,着力构建教学、科研和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确定了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战略目标,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现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连续多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在《2012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跨入重点大学行列,2012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
黑龙江大学始终坚持以特色求发展,坚韧不拔、孜孜以求,熔铸传统、地缘、综合等办学优势炼造出两大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是在国家全球战略构架中,推进与服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强化俄语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和引领作用,实现人才培养方向、科学研究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和社会服务等多方位与俄罗斯对接,形成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二是注重光荣办学传统与现代大学理念的完美融合,锻造形成了以延安精神和抗大校风为核心的“秉承传统、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的黑大精神主旨,积淀培育出集科学追求与人文理想于一身的坚毅厚重、大气执着的精神品格。
黑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明显,共设有33个教学院部,拥有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1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81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1个,可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5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99个;2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1个学科群、12个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2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50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5个,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4部,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
一。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联合设立的中俄学院被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列入全国17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之一。
黑龙江大学坚持教学立校,以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依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教育质量优异,教学成果斐然。在2001年和2008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结论。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60项;拥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提名6篇(次),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32篇。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4 000余名,研究生5000余名。建校以来已为龙江和祖国培养了16万优秀毕业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有以阎明复、张左己、姜大明等为代表的诸多政界精英;有以叶正大、刘晓江等为代表的多位高级将领,有以李凤林、潘占林等为代表的数十名共和国优秀外交官,有以李锡胤、吕冀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新时期,还陆续涌现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何建章、“网络感动中国人物”陈顺达等先进人物。
黑龙江大学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条件优良,校区占地面积19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56亿元,馆藏图书400余万册,拥有可容纳3万余名学生住宿生活的大学城,以及设施先进的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餐饮中心等办学基础设施,以及宽带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
黑龙江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人才云集。现有教职员工近3 100名,其中专任教师及科研人员近2 000名,研究生导师68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900余人。其中,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6人,位居全
国高校第19位,列地方高校第一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获得者200余人次;学校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获得者1人,“普京奖”获得者1人,“普希金奖章”获得者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74人。
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重点,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落脚点,走科研兴校之路。现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糖料改良中心、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开放合作基地、农业部甜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科院黑龙江科技示范基地、中俄联合催化实验室等众多国家级高端科研创新平台;拥有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个,以及俄罗斯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院等6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现已基本构成多学科、立体化、完整均衡的科研创新发展体系。“十五”以来,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5项,连续多年被SCI、EI、ISTP、CSSCI收录的论文均达到700余篇,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17000余项,其中有64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委、省级的奖励,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10项。李锡胤、潘国民教授主持编撰的《俄汉详解大词典》获国家图书奖,并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国家领导人。黑龙江大学编辑出版的《求是学刊》《外语学刊》《自然科学学报》《中国糖料》《满语研究》《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黑龙江教育》《北方法学》《俄罗斯学刊》《远东经贸导报》(俄文版)等高水平学术刊物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黑龙江大学牢固树立“立足龙江、面向全国、服务社会”的观念,通过整合、凝练和优化校内外优势资源及校企合作等方式,形成了以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大学科技园为主的综合性科技文化创新服务体系,努力为高教强省和科教兴国做出积极贡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黑龙江大学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围绕龙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通过广泛参与决策咨询,承担高层次项目和应用性研究课题,参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担任实际部门顾问等多种形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对俄经贸文化交往和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在自然科学领域,黑龙江大学强化理工科优势特色,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力度,特别是在生物技术、化学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中取得了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第一个机群并行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无模型控制器、IC卡电脑加油机、L—乳酸菌系列保健产品等科研项目成功实现成果转化,为龙江产生经济效益均数亿元。黑龙江大学积极整合科技资源、搭建成果转化平台,辟建了黑龙江省第一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以计算机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科技产业群体,年均产值上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黑龙江大学校办产业学府书城是全国大学最大的书城,年营业额上亿元,曾获全国文化产业先进集体称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作为全国地方性大学出版社的杰出代表,曾多次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并荣获“出版业网站百强”荣誉称号。
黑龙江大学注重通过树立和涵养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以丰富多样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和谐校园。黑龙江大学曾圆满承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主运动员村任务,开中国大学承办国际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之先河;曾成功承办亚洲男篮锦标赛、全国女篮甲A联赛、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及教育部主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活动等众多在国际、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型文化活动。黑龙江大学通过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关爱平台,开辟了学生工作一站式服务区、校长信箱、学业导师网络平台、学生工作热线、后勤服务热线、心理咨询热线和“校园110”热线等。黑龙江大学是被教育部确定的依法治校示范校,并获“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十佳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
黑龙江大学突出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特色,高度重视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已建构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和汉语推广工作平台。截至目前,黑龙江大学已与世界30多个国家的13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等签署了交流协议,同全球14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先后派出联合培养留学生1 600余人,培养外国留学生近万人。现拥有中俄人文合作和上海合作组织教育合作俄语翻译中心,经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国立远东大学共办的研究生学院,俄罗斯政府建立的俄语中心,俄罗斯境内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和与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共建的汉语国际推广东北基地等对外交流合作平台。
风雨砥砺开创优良传统,继往开来谱就精彩华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黑龙江大学将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学科强校”的办学理念,遵循“教学、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牢牢把握高教强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机遇,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澎湃的活力和更加豪迈的情怀奔向无限美好的未来,为努力实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开拓奋进、再铸辉煌!
第三篇:黑龙江大学毕业论文
黑 龙 江 大 学
毕 业 论 文
题 目:论秘书的文化内涵 院 系: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班 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 学生姓名:刘海龙 学 号:60410010100 联系电话:***
目录
一、绪论„„„„„„„„„„„„„„„„„„„„„„„„3
二、秘书文化的内涵
„„„„„„„„„„„„„„„„„„3
(一)文化的含义 „„„„„„„„„„„„„„„„„„ 3
(二)秘书文化的内涵„„„„„„„„„„„„„„„„„4
三、秘书的文化素养„„„„„„„„„„„„„„„„„„„5
(一)秘书的主要特点
„„„„„„„„„„„„„„„5
(二)秘书的文化内涵体现
„„„„„„„„„„„„„„7
(三)如何培养秘书的文化内涵
„„„„„„„„„„„„8
四、结论 „„„„„„„„„„„„„„„„„„„„„„„9 参考文献 „„„„„„„„„„„„„„„„„„„„„„„9
论秘书的文化内涵
【摘 要】秘书文化是以秘书这一社会职业而形成的文化现象,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这个群体既是文化的记录者,又是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他们又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文化承载者。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秘书群体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职业规范,秘书职业也就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社会执业门类。
【关键词】 秘书 文化内涵 文化素养
一、绪论
秘书职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远在上古时期,政府中的重要官员——史官即为履行秘书职能的文职人员。他们职掌天文、历法、记注,负责文书撰写与档案及国家典籍的整理、保管。后来各级政府中的文秘人员及现代意义上的秘书职业,即由此发展而来。所以,秘书工作在中国是经历了几千年文化积淀并浓缩着高度人文精神的、具有厚重文化内涵的职业。
二、秘书文化内涵
(一)文化的含义
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不论是狭义文化还是广义文化,其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即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只有人才能创造文化,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是人类本质的形式和体现,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内涵,对于秘书来说关系重大,关呼其生死存亡。《中庸》里说,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要成为一个治世贤能,他得从修身开始。那“修身”,“修”的是啥呢?修的就是自身的文化内涵。秘书,自它诞生之日起,就承担这着其他职业不可替代的责任和使命,重大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求其具备更高的文化内涵。秘书扮演的是领导身边智囊团的主角,如果没有深厚文化积淀,就很难在那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
(二)秘书文化的内涵
秘书文化是历代秘书工作者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和在形成、发展秘书职业的过程中,以秘书职业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和行为规范,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物质表现形式。秘书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固有的形态。
首先,秘书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而独立存在。作为一种亚文化,它渗透在民族文化的各个细胞中,并且又给予一定的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以积极的能动作用,并相互影响。
其次,秘书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秘书与其工作相对应的载体也在不断的发展,由古代的笔、墨、纸、砚发展到现在的电脑、打印机、粉碎机、传真机等,构成庞大的秘书文化物质载体,也是秘书发挥各种技能的重要使用工具。此外,秘书要伏案,又兼具文化人,茶酒也成了秘书文化的物质载体。
再次,秘书文化是一种制度文化。秘书职业本身就要求比较严格,其工作也比较严密,其制度也是秘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党政、军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等所规定的秘书制度和秘书行业的职业规范要求。这些规范,都符合我国法律和政策,逐渐形成一套规范性的具有强制的约束力的规范程序和工作要求。
最后,秘书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秘书保持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伟大气节。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宏旨,体现出高尚的职业情操;在为人处事中,奉行“仁爱为怀”的优良品质,实现“兼利天下”的人生价值与目标,其核心 4
是秘书职业的昂扬、勤勉、细致的职业精神与“重义轻利”的节操。
三、秘书的文化素养
(一)秘书的主要特点
秘书工作的从属性、辅助性的根本性质,决定了秘书工作的一系列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它的双层次性。
秘书工作的双层次性主要是针对其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而言。秘书工作的双层次性还形成了其他一系列特点。具体而言,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1)被动性和主动性的对立统一;(2)事务性和政治性的对立统一;
(3)秘书工作中还有其他一些特点,如机要性与群众性的对立统一,经常性;
(4)和随机性的对立统一等。
秘书工作除了上述的一般特点外,一些专业秘书还会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如商业秘书、企业秘书的工作具有经营性(即秘书工作要紧紧围绕商品的生产、销售活动二进行)、时效性(即相对于一般秘书工作,更需要讲求时效,加快运转节奏)等特点。又如,一些大型会议往往要组成临时性的秘书部门,其工作中协调性、时间性、服务性的特点就显得十分突出。1.秘书工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是:主动、高效、准确、保密。2.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秘书位居领导“近身”,承担辅佐领导工作的种种责任。这就决定了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不失职不越权。
从“不失职不越权”的基本原则出发,就产生了秘书工作中常用的一些专门性工作方法:(1)积极影响法;(2)工作程序控制法;(3)工作超前准备法;(4)工作时间管理法。
秘书工作能否适应领导的需要,保证领导工作的顺利进行,是衡量秘书工
作好坏的根本标准。秘书工作必须从“不失职不越权”的基本原则出发,完善各种方法,适应、满足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导工作的需求。3.秘书机构的设置与任务
秘书机构是秘书工作人员集中办公的部门,又叫秘书部门。在我国,“秘书机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理解。广义秘书机构,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所设的综合办事机构,承担办文办事、信息调研、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和事物管理等项工作。狭义的秘书机构指承担以办文办会为主的秘书业务部门,如各级办公厅(室)下设的秘书局、秘书处、秘书科等。秘书机构的设置
秘书机构设置原则:符合法定程序的原则;有效性原则;精简原则;责权对等原则;整体效应原则;适应发展原则。秘书机构设置形势
根据秘书机构的设置原则,我国目前秘书部门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势。专业型秘书机构;综合型秘书机构;专项任务型秘书机构;距矩阵型秘书机构。
以上是秘书机构设置的一些概要,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秘书机构的任务。(1)协调任务——指秘书组织中各级各类秘书部门之间、秘书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致,紧密配合,以确保秘书工作的正常运转,力求达到优质高效的一种机制。
(2)保障任务——指从机构设置、后勤工作、人员素质提高等方面保证秘书工作正常进行,力求快速高效的一种机制。
沟通任务——指秘书部门沟通上下左右,促进信息交流的一种机制。(3)激励任务——是指搞好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先进,奖惩结合,激发秘书人员工作积极性,增强机关工作活力,促进秘书工作高效运转的一种机制。
(4)制约任务——指秘书部门中各个部门、各项秘书工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协调动作,确保秘书工作高效运转的一种机制。
我们通过秘书与秘书工作知识的一些了解,大概知道了秘书这个职业它不 6
同于其他职业,秘书工作说来简单,无非就是一个领导跟前跟班的,又可以说,秘书工作是非同寻常的无论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都离不开秘书,离不开秘书的兢兢业业。秘书工作是否高效,直接影响到所在机关、团体、企业、单位等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毫不夸张的说,秘书及秘书工作下至黎民百姓,上至皇族公卿。秘书在各个部门所扮演的主角角色注定它所能承载的内涵要远胜于其他职业,故而决定了它需要更多的文化积淀做基础,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及素养,才能在处理日常工作事务的过程中游刃有余。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文化与秘书素养。
(二)秘书职业的文化内涵体现
首先是善于思考,富有谋略。因为处在决策层边缘,秘书工作的好坏,实质上也会对全局产生深远影响。所以大多数秘书,一般都能做到忠于职守。周恩来身边的秘书也是这样,周总理曾告诫身边的秘书人员对各部门报告、情况等,他要求秘书先阅读‘吃透精神,然后把文件提炼成几百字后再给他批阅,签字’。他对秘书的要求是:你们在我这里,就要能够站在我的角度考虑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试想,如果秘书们不善于思考、不勤于动脑,那么周恩来这样的交代也就是没有必要的。
其次,知识广博、视野开阔。历史上有建树的秘书人无一不是知识广博、视野开阔者。屈原、贾谊、白居易、左雄、苏轼、苏辙等是文学家;刘向、高士奇、赵翼等是史学家;梁鹊、王羲之,明代沈度等是书法家;程邈、耶律突吕不、窦尔德尼等是本民族文字的创制、发展者等。而现代秘书工作更是综合了各领域、各学科的知识点,如哲学、美学、历史、文艺等学科领域,秘书工作往往都会涉及到。没有广博的知识,开阔的知识视野,实很难承担秘书工作。
再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现代秘书侧身领导者中间,既是领导者下级,又是领导者某种程度上的代表和体现,充当沟通上下、联络各方的中介,其地位特殊,角色重要,所以,优良的道德品格实为其从业的内在要求,文化素养培养其道德情操,道德与文化,对秘书人员来说不可分割。秘书也讲求无私奉献。从传统文化角度看,古代士大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思想,都是现代秘术人 7
员培养道德情操取之不尽的源泉。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身体力行,造福社会,显示了公而忘私,默默奉献的精神,处在统治者身边的秘书们也不例外。他们中不少人谦和诚信,讲道义,勤俭廉洁,后来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清官谏臣。这和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分不开的。
(三)如何培养秘书的文化内涵
秘书工作人员的素养,既包括合理的知识储备、相当的专业技能,又包括成熟的职业性格、稳定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这些素养也是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这些素养我就不再展开来讨论了。我就从其他方面来谈谈如何培养秘书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体系完整,风格独特,民族性强,凝聚力大,是世界上一支独具特色的文化源流。数千年来,它不但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光彩,惠及历代炎黄子孙,而且在汉代“丝绸之路”开辟后,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历史与文化。进百年来,中国文化虽然受到来自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但它基础深厚、成熟,在许多方面仍有独到之处,依然不失为世界上一脉优秀的文化。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科技等各方面实力和影响的增强,在交往频繁的现代国际社会中,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兴趣:京剧表演艺术使欧洲、美国的观众如此着迷;烹饪技术使品尝过中国菜的外国人啧啧称赞;《孙子兵法》成为西方企业家的经营战略;儒学、老庄哲学、易学在西方再一次盛行;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家频频举办“中国文化节”„„中国文化以其独特、丰厚的内涵和魅力在世界和魅力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一席。
秘书——“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领导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领导决策及其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并同时规定,秘书应当“具备较强的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协调能力与合作能力、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是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但要继承,而且要发扬光大。从秘书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秘书其实就是领导的军师或者是参谋,如此重要的角色,如果对自己国家的文化都不了解,不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日常工作中给自己带来思想 8 的源泉,那么这样的秘书是失败的,不仅得不到领导的赏识,而且在秘书这个行业也算是走到了尽头。所以,我想大胆的向世人表露,要做一个出类拔萃,想有所作为,想真正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就静下心来,专心 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一句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总之,从历史来看,秘书文化源远流长,体现在各个方面,渗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秘书不仅是文化的记录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他们也是一个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群体,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和发展是提高工作效能的源泉,秘书工作人员就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钱立静《秘书原理与实务》——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 谌世龙《 中国历史与文化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3] 许慎《说文解字》卷三(下),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 [4]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5] 王育·秘书学原理及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 张大成·组织会议和活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 网络等
第四篇: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04
土壤肥料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各3分,共15分)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能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用mmol/kg来表示.2.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质量,单位是g/cm.3.闭蓄态磷:被铁,铝氧化物包裹起来的磷酸盐.4.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包括化成复合肥料和混成复合肥料.5,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地上部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二,填空题(各0.5分,共12分)1,土壤胶体是指那些大小在, 1~1000nm 的固体颗粒.自然界土壤通常带有正和负的电荷,除少数土壤,在强酸条件下可能带 正 电荷外,一般土壤带 负 电荷.2,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的粒径范围分别为_____>2mm __,_2~0.02mm __,___0.02~0.002mm __,__<0.002mm
3,土壤养分向植物根部迁移的方式为___截获_____,___扩散______,__________质流__.3,磷肥的加工方法主要有__机械法___,___酸制法___,热制法___.4, 自然土壤形成因素是: 地形 , 母质 , 生物 , 气候 , 时间.5,微量营养元素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 小 ,因此,在施用微肥时必须注意 注意施用浓度和施用均匀
6,高温堆肥的堆制腐熟过程可分为 发热阶段 , 高温阶段 , 降温阶段 和 后熟保肥阶段 四个阶段.三,判断题.(各2分,共10分)土壤含水量相同时,砂质土壤的水吸力大于粘质土壤.在相同的条件下,粘土保持的水分虽多,但对作物的有效性最差.(×)重力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3,.碱性土不一定是碱化土,而碱化土肯定是碱性土.(√)
4,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和营养功能各不相同,因此,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也各不相同.(×)
5,在施用微肥时,一般应把微肥溶液调节到碱性,提高其溶液浓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四,选择题(各2分,共20分)1,一般微量元素的缺素症状首先表现于 【C 】 A 老叶 B 幼叶 C 老叶和幼叶 D 根部.2,常见的土壤结构体中,对土壤肥力来说最理想的结构是.【 D 】 A 块状结构;B 柱状结构;C 单粒结构;D 团粒结构 3,水旱轮作中,磷肥施用应: 【 B 】
A 优先施于水稻 B优先施于旱作 C水旱等量施 D 重水轻旱 4,下列何种畜禽粪属于冷性厩肥_______________.【 B 】 A:马粪 B:牛粪 C:羊粪 D:鸡粪
5,土壤比重的大小决定于__________.【 B 】
A: 土壤耕作与土壤松紧情况 B: 土壤矿质颗粒组成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C: 土壤水分含量
6,决定土壤热容量大小的主导因素为 _______________.【 C 】 A: 矿质颗粒 B: 土壤空气 C:土壤水分含量
7,下列肥料中属于生理碱性肥料的是_______________ 【 D 】 A:氯化钾 B:氯化铵 C:硝酸铵 D:硝酸钠 E:硫酸铵
8,硝酸磷肥是氮磷二元复合肥,一般多用于_______________ 【 A 】 A:旱田土壤 B:水田土壤 C:任何土壤
9,与大气组成相比,土壤空气组成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 D 】 A:CO2高于大气 B:O2低于大气 C:水汽高于大气 D:A+B+C 10,根系吸收养分最多的部位在根的_____________.【 D 】 A:根冠区 B:分生区 C: 伸长区 D:根毛区 五,简答题(30分)1.说明黏土的生产特性
答:因黏土中砂粒含量少,黏粒含量多,因而呈现以下特性(1)黏土的保蓄性好,通透性差.——1分
(2)黏土中施肥后肥效稳定,不易脱肥.——1分(3)黏土的温度状况稳定,属于冷性土.——1分(4)黏土中发老苗,不发小苗.——1分(5)黏土中易积累还原性物质.——1分 2,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
1)阳离子交换作用是可逆反应----2分 2)交换是等当量进行的----2分 3)受质量作用定律的支配----2分
3,如何判断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
1)这种元素对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必要;——1分
2)缺少该元素植物会显示出特殊的症状(缺素症),满足这一元素,该症状消失而恢复正常;——1分
3)这种元素必须对植物起直接营养作用,而不是间接作用.某一化学元素只有符合这三条标准才能确定为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1分
4)C,H,O,N,S,P,K,Ca,Mg在植物中的含量通常占干重0.1%以上,称为大量营养元素;Fe,Mn,Zn,Cu,Mo,B,Cl在植物中的含量通常低于0.1%,大部分低于0.01%,故称为微量元素.——2分
4,与根部营养相比较,叶部营养有哪些特点
1)直接供给植物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1分 2)叶部营养吸收快,能及时满足植物的需要.——1分 3)叶面施肥能影响到植物的代谢——1分
4)施用微量元素和补充大量营养元素的重要手段 ——1分 5.铵态氮肥的性质及其施用注意事项
答:(1)铵态氮肥均为水溶性速效肥料.——1分
铵态氮肥中的氨分子或铵离子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易被氧化成硝态氮,氧化后易被水淋失.为减弱硝化作用,可以配合硝化抑制剂施用.——2分
铵态氮肥中的铵离子能被土壤胶体吸附,吸附后肥效稳定.——1分
铵态氮肥在碱性环境下易挥发,应尽可能避免与碱性肥料混用.——1分 6,植物体内氮,磷,钾的含量与分布有何特点
1)氮是植物需要量最多,质量分数最高的营养元素之一.一般植物含氮量约为植物干物质重的0.3%—5.0%,——1分 2)植物体内磷(P2O5)的含量,一般为其干物质重的0.2%—1.1%.有机态磷占全磷量的85%左右;其余是无机态磷,占15%左右.作物体内磷含量的一般规律是:油料作物高于豆科作物;豆科作物高于禾本科作物;生育前期高于生育后期;幼嫩器官高于衰老器官;繁殖器官高于营养器官.磷的再利用能力比其他元素高,可达80%以上——2分
3)一般而言,植物体内钾(K2O)的含量大约为1%—5%,通常在1.5%—2.5%之间.钾在植物体内主要以离子形态或可溶性盐类存在于汁液中或吸附在原生质的表面上.——2分
六,简述题(13分)1.土壤有机质在改善土壤性质,调节土壤肥力上有哪些作用
答:(1)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供肥性.——1分
①土壤有机质通过分解可以植物提供多种营养成分.——1分 ②土壤有机质中的酸性物质可以促进土壤中的迟效养分释放.③土壤中的一些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与有机质络合后不但移动性增强,而且可以减少土壤固定.(2)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因而可提高化肥利用率.——1分
①土壤有机质中的胶体物质具有良好的保肥性能,其阳离子交换量可达200~500 lmol/kg干土.②土壤有机质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可以吸附大量的分子态养分.——1分(3)土壤有机质可以改良土壤的多种物理性状.——1分
①腐殖质是良好的胶结剂,可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结构性.——1分 ②团粒结构增加后,土壤的孔隙状况,耕性均可得以改善.③增强土壤的蓄水性,调节土壤的渗水性,减少水分蒸发损失.(4)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低浓度胡敏酸可以刺激和促进植物生长: ①改善植物体内的糖代谢,提高细胞渗透压,从而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1分 ②提高氧化酶活性,加速种子发芽和对养分吸收.③增强呼吸作用,提高细胞膜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和吸收功能.(5)有助于消除土壤污染,提高土壤自净能力.——1分 生长,过了这段时间再补充也基本无效.——1分 为防止临界期缺肥,应注意施用种肥.——1分
种肥指在播种或定植时施入土壤中的肥料.——1分
因此时植物较为脆弱,个体小,对养分需求数量不多,所以应少量施用一些渗透压小,毒副作用小的速效肥料.——1分
第五篇:土壤肥料学期末考试答案
2、作物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的意义及其在合理施肥中的作用?
答:植物营养的临界期:在植物生育过程中,有一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绝对量不多,但很敏
感需要迫切。此时如缺乏这种养分,对植物生育的影响极其明显,并由此而造成的损失,即
使以后补施该种养分也很难纠正和弥补。这一时期就叫植物营养临界期。
一般来说,植物在这一生长发育时期,对外界环境条件较为敏感,此时如遇养分不足,往往
会有很强烈的反应,这些反应表现在生长势上,严重时还会表现在产量上。同一种植物,对
不同养分来说,其临界期也不完全相同。
(1)大多数植物磷的临界期都在幼苗期,但土壤中的有效磷通常含量不高且移动性差,幼
苗需磷十分迫切,用少量速效磷肥作种肥常能收到极显著的效果。
(2)植物氮的临界期则稍向后移。如冬小麦在分蘖和幼穗分化时期如果缺氮则分蘖少,花
数少,生长后期补施氮肥只能增加茎叶中氮素含量,对增加籽粒数和产量已不起太大作用。
(3)植物钾营养临界期研究较少。因为钾在植物体内流动性大,再利用能力强,一般不易
从形态上表现出来。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个时期,植物需要养分的绝对数量最多,吸收速率最快,肥料的作用最大,增产效率最高,这时就是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此时植物
生长旺盛,对施肥的反应最为明显。如玉米氮素最大效率期在喇叭口到抽雄初期,小麦在拔
节到抽穗期,在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追施肥料效果较好。
植物对养分的要求虽有其阶段性和关键时期,但决不能不注意植物吸收养分的连续性。除了
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外,在各个生育阶段中适当供给足够的养分都是必要的。忽视植物
吸收养分的连续性,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都将受到影响。
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供应并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水、肥、气、热等生活条件的能
力。
2、化学风化:成土岩石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改变其化学组成或内部构造的过程。
3、腐殖质: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复杂、性质更稳定的高
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4、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烘干土壤的质量。
5、土壤热容量:单位数量的土壤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能。
6、同晶代换:在层状铝硅酸盐形成过程中,在晶形不变的前提下,其晶格中的硅离子或铝
离子被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其它阳离子所代替的现象。
7、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铵离子或氨分子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1、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有什么作用? 答:①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②提高土壤的保肥性。③促进良好结构的形成。④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⑤减轻或消除土壤中农药残毒和重金属污染。
2、土壤空气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答:①影响种子发芽。
②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和吸收功能。③影响微生物活性与有毒物质的产生。④影响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⑤影响作物的抗病性。
3、有机肥料有哪些特点 答:①有机肥料养分全面。②有机肥料肥效稳而长。
③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培肥土壤效果显著。④有机肥料养分低,肥效慢有机肥料资源丰富。
4、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应注意些什么?
答:①严格控制用量注意施用浓度和施用均匀。②注意改善土壤环境条件。③与大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
④注意各种作物对微量元素肥料的反应。
5、分别说明氮肥在旱地施用时,氮素损失的途径有哪些?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相应措施是哪 些? 答:(1)途径:挥发、淋失、反硝化。(2)措施①分配硝态氮肥。②铵态氮肥深施覆土。③氮肥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
1、说明黏土的生产特性?
答:因黏土中砂粒含量少、黏粒含量多,因而呈现以下特性:(1)黏土的保蓄性好、通透性差。(2)黏土中施肥后肥效稳定,不易脱肥。(3)黏土的温度状况稳定,属于冷性土。(4)黏土中发老苗,不发小苗。(5)黏土中易积累还原性物质。
2、氮肥中氮素损失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1)反硝化脱氮又称反硝化作用,可分为生物反硝化脱氮作用和化学反硝化脱氮作用两种。
(2)NH的挥发损失:土壤中的铵态氮在碱性条件下容易以NH形态直接从土壤表面挥发。(3)NH的晶格固定。(4)有机质对亚硝态氮的化学固定。(5)生物固定作用。
3、厩肥堆腐的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答:(1)紧密堆积法优点是:腐殖质含量高,厩肥保肥力强,养分损失少;缺点是:只能杀
死部分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且腐熟时间较长。
(2)疏松堆积法特点是分解较彻底,腐殖质累积少,养分易损失,只有在急需用肥时才采 用。
(3)疏松紧密堆积法特点是:厩肥腐熟快,一般1.5—2个月可达半腐熟,4—5个月可达全腐熟;快而彻底的消除有害物质;养分和有机质损失少。如急需用肥时可采取此法堆积。
4、阳离子交换的概念及特点?
答:阳离子交换是指土壤阴性胶体的扩散层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自由阳离子之间的交换过程。特点是:(1)该过程为可逆反应。(2)该交换过程为等电量交换。(3)该交换过程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
5、解释土壤缓冲性并说明土壤具有缓冲性的原因?
答:土壤缓冲性是指土壤能够抵抗外来物质引起其酸碱反应发生剧烈变化的能力。其产生原 因:
(1)土壤胶体的作用。(2)两性物质的存在。(3)弱酸及其强碱盐的存在。
2、提高氮肥的利用率采用的措施?
答:(1)氮肥的合理分配。根据土壤条件、作物氮素营养特性、各种氮肥特性,不同氮肥,合理分配和施用。
(2)常采用的措施有:①氮肥深施能增强土壤对NH的吸附作用,可以减少氨的直接挥发、随水流失以及反硝化脱氮损失。②与其他肥料配合。氮肥与有机肥料,磷、钾肥配合施用,既可满足作物对养分的全面要求,又能培肥土壤,使之供肥平稳。③注意施肥方法。铵态氮肥应深施覆土,不与碱性物质混用,配合硝化抑制剂抑制硝化作用;硝态氮肥要防淋失防反硝化;尿素要因土温而定施用时间,可喷施,配合脲酶抑制剂。
3、农业生产中为什么要进行肥料的混合配比?
答:①可以一次使作物得到多种适合比例的营养元素,而且可以根据作物的需要和土壤条件
临时混配,具有灵活性,克服了化成复合肥料的虽然养分种类多而养分比例固定的缺点。
②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混合肥料一般养分总量都比较高,而且是根据混合肥料混配原则进行的。所以得到的混成肥料克服了不良性质,使有效成分增多,副成分减少。
③可以改善肥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肥料发挥更好的作用。例如,硝酸铵与氯化钾混合后
生成硝酸钾和氯化铵,较之硝酸铵具有较好的物理性状,其吸湿性较小,便于贮存和施用。
④可以节省施肥时间和劳动力,混合肥料中养分含量高且种类多,副成分少,这样就可以
满足作物的多种营养元素需要,因此可以节省施用时间和劳动力。
现有500平方米的地块,耕层深度为20厘米,若土壤容重为1.33g/cm,土粒密度(比重)为2.66g/cm,现土壤含水量的质量百分数为20%,试求:(1)耕层土壤的孔隙度。(2)耕层土壤的干土重。(3)土壤含水量的体积百分数。(4)若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20g/kg,试计算土壤有机质的重量。
解:(1)土壤孔度(1-容重/密度)×100%(1-1.33/2.66)×100%=50%(2)干土重容重×土壤体积=1.33×(50000×20)=1330000克(3)土壤含水量的体积百分数壤含水量的质量百分数×容重20%×1.3326.6%(4)土壤有机质的重量干土重×20g/kg=1330千克×20g/kg=26600克
1、土壤退化: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
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
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或指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的过程。
2、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重量)百分率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
3、限制因子律: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子不足
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
长。
4、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指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
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
5、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吸附的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数,称为盐基饱和度。
6、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是在自然条件下,使土壤孔隙充满水分,当重力水排除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
1、简述土壤氮素调节措施?
答:①加强生物固氮,丰富土壤N素贮量。可通过种植豆科作物、接种固N菌、增施有机肥来
丰富C源,创造土壤生物固N条件,丰富土壤N素贮量。
②改变C/N比,协调土壤N素的供、保关系。C/N比越大,有机质的矿化作用越弱,有效
N越少。C/N比越小,有机质的矿化作用越强,土壤有效N越多。可依据这一规律,通过
施肥调节土壤氮的释放和保持,以改善作物营养和维持土壤肥力。
③科学管理,合理施肥,减少N素损失。科学确定N肥的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避免N素因积累而淋失或被固定。还可使用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等方法,减少N的损失。
2、为什么土壤具有保肥性?
答:因为土壤具有对养分的机械阻留、物理吸附、化学沉淀、生物吸收、物理化学吸附性,因此使土壤养分得到保存。
①机械阻留:随水进入土壤的固体物质,如有机残体、肥料颗粒和细小的黏粒等被土壤孔隙
截留,保存于土壤中,就是养分的机械阻留。
②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指物质分子借助土壤表面张力而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被吸附的物质,避免随水流失,扩散挥发的可能性也减小。
③化学沉淀:指进入土壤溶液的某些成分经过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化合物,因而保存于土
壤中的现象。
④生物吸收:指土壤生物(包括植物、微生物和一些小动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把有效性养
分吸收、同化,并以生物有机质的形态保存在生物体中的现象,又称为养分生物固定。
⑤物理化学吸附:土壤胶体通过表面静电引力,把土壤溶液中的离子吸附在胶体的表面上而
保存下来,避免水溶态养分的流失。
3、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那些?如何分类?
答:作物所必需的元素有C、H、O、N、P、K、Ca、Mg、S、Fe、Mn、Zn、Cu、Mo、B、共16种。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分为大量营养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钾;中量营养元素:有钙、镁和硫;微量营养元素:包括铁、锌、铜、锰、钼、硼和氯。
4、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有何区别?
答:被动吸收是指养分离子通过扩散作用,不直接消耗代谢能量而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
程。离子可由浓度较大的膜外向浓度较低的膜内扩散,当达到平衡后,被动吸收就随即终止,转向主动吸收,因此,被动吸收是植物吸收养分的初级阶段。
主动吸收是指养分离子逆浓度梯度,利用代谢能量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是植物吸收
养分的高级阶段。
5、供氮过多或亏缺时作物生长发育有何异常症状?
答:作物氮素缺乏症状:一般表现是生长受阻,植株矮小,叶色变黄。
①氮在植株体内是容易转移的营养元素,故缺氮症状,首先,出现在下部的叶子,而后逐渐
向上发展。
②缺氮引起叶绿素含量降低,使叶片的绿色转淡?严重缺氮时,叶色变黄,最后死亡。
③作物缺氮,蛋白质形成减少,导致细胞小而壁厚,特别是抑制了细胞分裂,使生长缓慢,植株矮小。
氮素供应过多的症状:营养生长旺盛,营养体徒长。
①作物吸收氮素用于组成蛋白质、叶绿素及其它含氮化合物,构成细胞壁的原料如纤维素、果胶等物质的形成受到严重的抑制,整个植株柔软多汁;
②作物容易倒伏和发生病虫危害;
③营养生长延长,出现贪青晚熟。
6、农业生产中为什么要进行肥料的混合配比?
6、答:①可以一次使作物得到多种适合比例的营养元素,而且可以根据作物的需要和土壤条件
临时混配,具有灵活性,克服了化成复合肥料的虽然养分种类多而养分比例固定的缺点。
②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混合肥料一般养分总量都比较高,而且是根据混合肥料混配原则
进行的。所以得到的混成肥料克服了不良性质,使有效成分增多,副成分减少。
③可以改善肥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肥料发挥更好的作用。例如,硝酸铵与氯化钾混合后
生成硝酸钾和氯化铵,较之硝酸铵具有较好的物理性状,其吸湿性较小,便于贮存和施用。
④可以节省施肥时间和劳动力,混合肥料中养分含量高且种类多,副成分少,这样就可以一
次满足作物的多种营养元素需要,因此可以节省施用时间和劳动力。
1、根据质量分数的高低,将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分为
大量营养、中量营养、微量营养,氮、磷和钾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
2、施肥按施用时期分为、为基肥、种肥、追肥和追肥三个环节。
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和。
4、土壤的固磷机制主要有化学固定、吸附固定、闭蓄固定、生物固定。
四种。
5、速效性钾包括交换性钾、水溶性钾。
两部分。
6、土壤全磷量是指土壤中的所有形态磷的总量,有效磷是指土壤中能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磷素。
7、我国土壤钾素的地域性分布规律是由北向南,由西向东渐减。
8、土壤肥力根据来源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
9、土壤腐殖质包括胡敏酸、胡敏素、富里酸3个组成成分。
10、成土岩石根据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3大类。
11、马铃薯等是喜钾作物,也是忌氯作物,向其施用钾肥时不能用氯化钾。
12、土壤水分类型有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13、土壤的保肥机制有机械吸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物理化学吸附、生物吸附五个方面。
14、硫铵为肥料生理酸性、生理碱性硝酸钠为肥料。
15、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的方式有、截获、扩散、质流 3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