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政策与形势分析——民生改善与科学发展观

时间:2019-05-14 06:2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八大政策与形势分析——民生改善与科学发展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八大政策与形势分析——民生改善与科学发展观》。

第一篇:十八大政策与形势分析——民生改善与科学发展观

十八大政策与形势分析——民生改善与科学发展观

2012年11月8日上午9时,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胡锦涛总书记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阐述了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关于民生问题的篇幅,所占的比重较多,提出了包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内的一些新的提法和观点,奏响了“民生改善”的时代最强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并且取得积极的成效。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民生改善成效最显著的一个时期,较好地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民生问题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也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求真务实,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造福祉的最直接的体现。人民幸福安康与社会建设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近几年,“民生”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频词”。从总书记关心灾民的吃饭、穿衣、喝水、住宿、医疗问题,总理“帮农民工讨薪”、“逛市场看肉价”,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随着一系列改善民生政策措施的出台,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农民不交税了,义务教育免费了,公务员增加工资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了,农民也有基本医疗保障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也已经形成……桩桩件件,落实在百姓心坎上,温暖到群众心窝里。一个国家昌盛,人民和谐美满,幸福安康的崭新时代正在到来。教育、就业、分配、养老、医疗保障、社会稳定、收入分配改革等社会建设的具体任务,件件都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党的大会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措施、制度办法,必将进一步凝聚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激励、鼓舞人民群众投入更大的热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针对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的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安排,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同时,这次十八大报告也明确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全社会 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应该说这反映了十年来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客观要求,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尤为重要。我们要通过学习,明确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发展规律、遵循行业发展规律,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推进素质工程,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激发全体职工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制定实施文化发展规划;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树立良好形象。进一步加强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要在抓落实、求实效上下功夫。要把运用十八大精神指导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形成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工作迈上新台阶,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关注十八,关注最新变化,用实际行动切合实际学习贯彻落实十八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实处。同时在学习中强调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在心中牢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看到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更加主动学习,努力报效国家。

在十八大中最值得我们普通百姓所关注的就应该属主题中提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十七大的 “全面建设”到十八大的“全面建成”,可以说是一字定乾坤。当然,这个目标不是虚幻的,它的背后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对过去五年建设的深刻总结,以及对中国未来五年、十年的短期、中期愿景和责任。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继续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深入思考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尤其要把握好报告的主题和灵魂,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全体校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上来。我们更要采取“紧扣主题、分层实施、联系实际、强化落实、加强监督”等手段提高学习效果,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从十八大的报告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党要加强自身建设的坚定决心,这表明在近三十年的安逸繁荣生活中确确实实的产生了一些贪污腐败、思想腐化、觉悟堕落的不合格的党员的存在。任何一个政党都不可能保持长久的完美性,总会出现一些抵制不了诱惑的偏离了正确道路现象的发生。随着人民知情度的提高以及人民细想觉悟的提高,人民是绝不允许打着人民公仆的幌子做危害人民的事,我党之所以能坚持领导人民,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的。所以党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取信于民,才能保持政党之位,才能上下一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八大精神内涵丰富,未来仍需不断深入学习,加强体会,努力思考,自觉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只有理论结合实际,全身心的去学习和研究,才会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第二篇:形势与政策《保障和改善民生》

20**年~20**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治》科目考查

班级:****姓名:***任课老师:***成绩:

论“保障和改善民生”

[摘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话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时,都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是“十二五”时期必须全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此作了全面的论证和阐述。“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关健字]:十二五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话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时,都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是“十二五”时期必须全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此作了全面的论证和阐述。

“十二五”中明确指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的核心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客观要求,是贯穿“十大任务”的重要工作。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社会稳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这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结果,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是提出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等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的结果,同时也是提出并贯彻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创新理论的结果。保障和改善民生,它在当前保增长,促发展,保稳定方面,已经和正在发挥着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据我国国情提出来的,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生产力比较低,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仍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虽然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得到根本的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还有成千上万的人等待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尚待完全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等等。这些都是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具体体现,如果不深刻认识这样的国情,不在理论上进行创新,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前进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将对保增长、促发展、促稳定的战略方针产生重大影响。党中央正是在准确把握国情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构想。

民生是与经济相系,与政治相关,与社会相连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是社会安定繁荣的基础,民生问题解决得好,则经济就发展,政局就稳定,社会就和谐。民生问题解决得不好,则经

济就滞后,政局就动荡,社会就不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中央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在借鉴国外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做出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

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提出,不仅是广大人民的需求,也适应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加快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方法。深入学习和贯彻落保民生理论,需有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各部门、各行各业的积极配合,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在党中央带领下,全党全民共同努力,我国社会必将出现更加和谐的大好局面。作为国家的人民,我们也要支持党的领导,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以主人翁的精神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南方日报》2011.01.30

第三篇:形势与政策--民生

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民生

2011,将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将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注定是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的一年!

回眸九十年,我们清晰的看到了党组织的成长和壮大,艰辛和付出,也清晰的看到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这九十年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月的春,我们又迎来了两会的胜利召开,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十一五的总结让我们欢欣鼓舞,对十二五的展望让我们斗志昂扬!

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准得到稳步提高,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五年来,我们顺利圆满的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经济总量达世界第二,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我们众志成城抗击天灾,齐心合力应对经济危机,在一次次挑战中,我们保持了较快的发展,保证了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这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的体现。

圆满的完成了十一五计划的中国,面对的是又一个崭新的开端。三月十六日,我国正式公布十二五规划内容,我们可喜的看到,民生问题成为了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无疑,建国六十年来,民生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持续关注的重点,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又将民生问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三十年,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是民生的日益改善。可是高速发展的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开始有人抱怨

人民收入的增长跟不上GDP的增速,开始有人叹惋工资跑不过CPI。诚然,近年来物价的较快上涨和房价的扶摇直上给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些困扰,有人开始质疑中国模式,开始怀疑如此高速发展的经济是否是以一种良性健康可持续的路线前进,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会带来国富民穷民生凋敝从而激化社会矛盾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这种担心或许有一定的道理----基于不断上涨的物价和房地产泡沫。但是,我们应该敏锐的意识到,党领导下的中国大的路线是对的,大的经济方针是正确而明智的,我们也应当理解市场的难以控制性,也应该对党和国家保障民生的决心拥有信任和信心。

纵观建国六十年,民生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对于民生问题更是重视。2004年宪法第二十三条修正案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写入宪法后,一系列的民生保障政策出台,农业税的取消、农机补助、低保政策的完善、医保制度的完善等等,使得民生一步步改善,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日提升。去年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大力强调还富于民、藏富于民的重要性,顺应了人民日益增强的物质文化需求。而刚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增加民众收入,做到不与民争利,又是一跨越性的进步。这一切,正是党和国家重视民生问题,心系普通群众并为保障民生做出不懈努力的具体体现。

经济建设的道路是曲折多艰充满变数的,维持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产生部分不良反应是正常的,我们不能因此对健康高速的发展丧失信心。

去年年底,郎咸平教授一本《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从经济学的角度解读了当今中国保障民生所面对的种种问题,但是书中的一些看法仅仅停留在经济

学理论角度,将许多问题的解决方式学术化简单化而忽视了民生问题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也忽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还有千年未改的民族文化,当前中国保障民生,绝不是经济领域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复杂社会问题。

以网络热炒的“蒜你狠”、“糖高宗”、“豆你玩”等为例,这些飞速上涨的物价往往不是单一的经济层面的问题。这些物价飞涨往往伴随着产业链中出现垄断,也包括产地的单一化集中化,还有哄抬物价者的屯聚抬价、舆论造势,还有民众的盲目从众心理等众多因素。政策方面的调控往往需要调研和讨论之后才可以出台,故而拥有一定的滞后性也是在所难免的。而深层次我们普通大众的从众心理却往往滋生了物价飞涨的沃土。

以前期日本核辐射问题引发的盐荒为例。子虚乌有的谣言使得华夏南北抢盐成风,一时各大城市食盐告罄盐价飞涨,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绝不是经济层面可以解释的。食盐关系民生,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我们意识到民生问题解决的复杂性。小到食盐大到房屋土地,这关系民生的一切绝不是监管的加强体制的健全就能完全控制的,市场中主体行为对市场的影响永远不可忽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市场中的主体,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也都关系到了我们经济发展的健康,仅仅是一些别有用心的谣言就使得我们跟风抢购,这无疑是对于国家稳定物价保障民生起到了巨大的负面作用。哄抬物价往往是有我们每一个个体参与造成的,我们自身亦要加强觉悟看清本质,积极配合国家的物价调控和各项保障民生的措施。

故而,保障民生,是一项艰巨而艰辛的任务,国家政策的调整也绝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要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以抑制房价为例,国务院出台国八条调控房价过快上涨,而各地又需针对本地区的形势和特殊性予以调整,例如北京地区的京十八条。这也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在行动,利用政策调整保障民生,也可以看出,单就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问题,各地区尚有不同情况,需制定不同政策,可见,保障民生所需做的工作是细微而复杂的。对于一个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十四亿人口的国家而言,国家政策的细微变化都会给这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不负责任的政策调整带给民众的不会是民生的改善,而会是彻彻底底的灾难。故而,民生问题不能奢望一蹴而就,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持有信心的信任,民生问题会越来越好的得到解决。

民生问题的保障,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议题。多年来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却没有保证民众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速相当,从而造成民众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不满情绪,政策的及时调整对于稳定民心安定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十二五规划中对于民生问题的重视在于突破性的提出了要保障民众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甚至愿意以经济增速的适当减缓为代价。这一点,让我们充分的看到了党和国家保障民生的信心和决心,也让我们对民生问题的解决看到了希望。

民生问题的保障是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来加强的,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做好物价调控房价调整,加强食品安全,不断完善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健康发展大力提升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力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这对于改善民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当前,维护稳定是第一要务,拥有稳定的社会才可以拥有健康较快发展的经济,才可以拥有不断改善的民生。同时,民生的保障也是社会安定的大前提,人民的物质文化诉求得以满足,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是社会平稳安定的基础。通过

十二五规划的各项内容,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党和国家充分的认识到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并已着手调整,下调经济增速指标,上调国民收入增速指标,这体现了政府务实爱民、切实保障民生的本质,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民生。我们可以看到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对保障民生作出的努力,也见证了十二五规划对于民生问题的空前重视,也感受到了我们周围切实的变化。就群众所关心的物价上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房价过快上涨问题等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法律法规的调整已经初见成效,我们需要有信心,有耐心,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前提下期待着诸多民生问题的更好解决。我们也要从自身做起,配合各项法律规定和政策调整,理性的面对谣言,恪守公民义务,共同为党和国家保障民生的工作铸就坚强的后盾!

第四篇:形势与政策分析

形势与政策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创立100周年,党在这一百年里,带领人们打败帝国主义,赶跑国民党,实现民族的独立,然后帮助人民逐渐富裕起来,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必然会把我们引领至更好的生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起初建立在一个十分复杂凶险的环境,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我国的侵略和财富掠夺,那时的中国,人民孱弱,民族衰败,国家腐朽,无数中国人只能被迫接受这种压迫。但是,这个社会始终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919年五月,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标志着一场新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并由此引起了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接着,中国的反抗不断发生,在这大大小小无组织的反抗中,收效甚微,所以,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需要有一个组织来带领人民,来结束这耻辱的压迫。于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举行,期间因为国民党间谍的影响,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举行。大会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于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扩大,但是党员们没有创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人民服务,结束中国人民悲惨的情况,于是就开始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取得了优异成果。但是,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国共合作破裂。

于是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大逃亡时期,并且不断反思自己的问题,为下一次更好的真切帮助人民,在这种情况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1927年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6年12月12日,双十二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历经波折,再次在为国人独立发光发热。

接着,无数场战役的胜利,无数位先烈的牺牲,无数感人肺腑的故事,中国抗日胜利,14年抗战在党的领导下终获胜利。但是很无奈,国民党再次意图吞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成果,于是解放战争,成功帮助共产党军人扩大很多,证实了只有为了人民的军队才会取得最终胜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天安门举行,被称为开国大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接着,三大改造,抗美援朝,五年计划,中国真正开始屹立于世界之巅。

虽然大跃进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但是,在意识到错误后,有积极的改正问题,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共九大在北京举行。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中被非法剥夺了20多年的席位得到了恢复。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共十三大在北京召开。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定今后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确定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并在总结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概括。

1992年10月12日至19日中共十四大在北京举行,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和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于是,在我国不断发展下,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中国彻底开始富强起来。

如今,在习近平的领导下,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党的一百周年,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党的岁月充满了曲折,充满了挑战,但是未曾忘的是那最初的信仰,因此,这一路虽然曲折,但是始终光明。

而且,党这一路以来的成就始终是有目共睹,民生事业的不断前进,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军工领域的不断突破,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都是在一件件的发生,一件件的突破。

更不用说疫情期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突出贡献,虽然一直承认我党的优越性,相信我党会把中国料理的井井有条,中国疫情期间的一切,充满热血,但是认为是一个执政党理所应当做的事。但是当外国疫情爆发,才能真的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当今社会组织上的优越性先进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超越了。它是真真切切做到了写在党规上的一切,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始终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党领导人民解放军等其他力量。

也因此,对党的热爱更加纯粹,而忠诚。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更要有所作为。首先不变的是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提高,才能真正热爱这个伟大美丽的祖国,文化水平的提高,才能,为这个党和国家献出更多有益的能量。然后我们更要关注世界,在这日新月异的国际形势下,不断的去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让自己拥抱外面绚丽的世界,去有所思有所得有所为,这样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去第一战线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出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造就和谐的自我,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奉献青春与智慧。我们才能继续发扬“五四”精神,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所以,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要始终有理想、有抱负,要珍惜大好时光学习,奋斗。始终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终身。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分析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对当前国际格局特征和发展趋势的综合性、整体性判断,具有多向度的内容结构体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世界历史发展三个内在关联、层层递进的向度,阐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内涵。

解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内涵的这三个向度,既包括国际层面、世界因素,也涵盖国内层面、中国因素。其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功,使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是形成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是振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中国道路的成功开辟和持续深化,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动能。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将其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一、当今时代面临哪些挑战及如何应对?

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与挑战:中美关系、非传统安全问题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在大国关系方面,尤其在中美关系方面中国面临巨大压力。以国际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的出现,使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中国来自国家内部的挑战:应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民教育、文化建设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台湾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美国总统 特朗普的“一个中国”政策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大变局下,我国国民教育与文化建设均面临挑战。科技 革命是实现生产力爆发式提升最重要的推动因素。大变局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样面临挑战。中华民族 立足于五千多年深厚文化底蕴的发展之上,在百年未有之大 变局的冲击下,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坚定方向的重要航标。

二、在国际交往中各国应当遵从怎样的多边主义原则?

(一)、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凝聚全球抗疫合力。

当前病毒频繁变异,疫情延宕反复,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迫切希望加强团结合作,消除免疫鸿沟,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也有个别国家将疫情溯源政治化、污名化,破坏了国际社会团结抗疫的努力。

(二)、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疫情加速国际格局演变,国际上“小圈子”愈演愈烈,个别国家以多边之名行单边之实、以民主和人权为幌子干涉他国内政,损害了各国共同利益。金砖国家都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大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肩负着重要责任。

(三)、提出中国方案,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疫情之下,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还在抬头,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严峻挑战,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对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缩小发展鸿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践行多边主义,中国采取了哪些行动?

(一)、积极加入各种国际多边组织

中国非常重视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多边组织,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二)、推进建立多边外交机制

比如,组织推进了朝核六方会谈,会谈于2003年8月27日开始,到2007年9月30日为止,共举行过六轮会谈;举办上合会议;举办金砖会议;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正式启动,2019年,希腊作为正式成员加入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合作”升级为“17+1合作”,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不断加深。2012年,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

(三)、积极参与多边议程

在事关全球发展与和平的行动,中国都成为不可或缺的参与方和贡献方。比如,在经济恢复、解决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推进多边抗疫合作、防范恐怖主义、联合国维和行动等方面,中国一直在贡献力量。中国已经成为联合国第二大会费与维和摊款国,也是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常任理事国。

(四)、积极开展多边合作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简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2015年,中国倡导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此外,在新冠疫情防控广泛开展多边合作;在气候变化领域承诺力争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等。

中国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遭遇了挫折和低谷。在当今这个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认真分析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党和国家将如何带领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关心的问题。

参考资料:(1)王玮,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王玮,2019.12.17

(2)王玮,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与挑战,2020.07.07

(3)《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的讲话(全文)》,新华网,2018.7.26

下载十八大政策与形势分析——民生改善与科学发展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八大政策与形势分析——民生改善与科学发展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形势政策与分析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物价涨幅趋稳,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增长逐季回调,但仍处于高位,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外部发展......

    注重改善民生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注重改善民生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知识链接: 1.改善民生,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形势与政策论文:对科学发展观的思考(范文)

    对科学发展观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

    宏观形势与政策分析

    经济学院09经济三班学号: 2009212029宏观形势与政策分析2011年是崭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面临着新的宏观经济形势。了解和掌握这些经济形势对于我们以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

    形势与政策民生论文(共五则范文)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11—2012—2学期 形式与政策论文 学院:人文社科 班级:11中文s 学号11111119 姓名:黄婷 论民生问题 一·民生问题 (一).概念 民生,民众的生计民生问题,简单的说,......

    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有感 经过这一学期五节课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新的了解。 首先,五位老师的课堂非常生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听,而老师的思维更是睿......

    形势与政策2017[范文模版]

    完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一) 1【单选题】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为什么聚焦全面从严治党?(D) A、完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 B、神话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 C、解决党内存......

    形势与政策

    一、科学判断反腐败斗争形势 科学判断反腐败斗争形势是正确决策的前提,也是坚定反腐败信心的基础。形势判断不准确,不仅会影响人们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还会影响今后反腐败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