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历史定位有感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历史定位
学院:外国语学院
班级:10英3
姓名:赵云珊
学号:L1015329 读党的十八大精神对科学发展观的体会
通过对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认真学习,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新的体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一、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构成一个科学理论体系有四个基本要素,即一个理论基础;一个贯穿于这个理论体系各个方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个着力研究和解决的主题;一个围绕主题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指导,紧紧抓住什么是发展、深刻揭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这些重大战略思想涉及不同领域,它们相互联结,共同构成了一个崭新的理论形态。“科学发展观”是这一崭新理论形态的高度概括与统称。
二、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世界观为坚实基础,贯穿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把唯物辩证法称为“毫无片面性弊病的发展学说”。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架构自身的理论体系,是唯物辩证法这一“发展学说”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并使这种全面性和协调性长期持续。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是有机体的思想,是深刻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要求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工作中统筹兼顾,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思想与系统论思想的有机统一,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全面性与重点性相一致的思想方法以及“弹钢琴”、“两手抓”、“总揽全局”等诸多具体、生动、有效的工作方法,是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三、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方针。
科学发展观以新的视野审视当代世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新的概括总结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以新的理论凝炼我们党对中国发展认识的重要成果,创造性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社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方针。
科学发展观转变了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方式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科学发展观关于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科学发展观拓展了发展布局。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和面向未来的发展途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和深刻。科学发展观拓展的发展布局,创新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使“五位一体”建设紧密联系、相互协调、融为一体。
科学发展观提升了发展境界。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反映着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把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动力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为民论和社会主义的人民群众主体论有机统一起来,极大地提升了发展的境界,使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区别并高于其他各种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提升发展的境界,使我们党领导和推动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立足点和落脚点。
四、科学发展观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看,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三种资源要素的可持续性:一是物质资源、自然、环境等资源;二是人文资源,即知识、信息、思想、道德、文化等资源;三是政治资源,即良好的民主政治、健全的法律体系、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坚强的领导核心等资源。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这“三种资源”的可持续性与社会主义建设“三大基本问题”紧密相连,从理论和实践上很好地解决了发展三大要素的可持续性问题,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科学发展观鲜明地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从当代中国与世界的现实出发,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利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鲜明地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彰显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科学发展观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跃上了新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理论,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当代中国正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前进征途中仍会遇到一系列挑战和困难。我们只有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指导思想,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篇:党十八大与科学发展观
党十八大与科学发展观
摘要: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十八大又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更深一步的阐述。关键词:科学发展,科技,实践,规律
自从科学发展观被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现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并不是很明显,在很多地方科学发展仅仅只停留在口头上,一些地方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并不深刻,还有一些就是照抄照搬别人成功的经验,完全不懂得理论联系实际。
一、科学发展观是灵魂
“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①
当今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综合国力的比拼很大程度上拼的就是科技。“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第三代领导人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②
社会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螺旋式的上升,“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从实践中得出的理论,逐步完善后又指导着实践,紧抓着发展的第一要义,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①
二、发展是根本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一个国家里最主要的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根本。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党执政兴国的关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把市场的自我调节和政府的宏观调控相结合,搞好经济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我国人力资源的弱势转为人力资源优势,科学和平地发展。
在过去的十年里,党始终把发展发在首位,始终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创造了“中国速度”的发展神话。在过去十年里我国的GDP以可见的速度增长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三、以人为本是核心立场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土地和人是构成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因素,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以人为本”的提出,其目的旨在大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本职在于把人至于社会发展的主体地位,使得党和国家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思想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它超越了个人在教育和素质方面的发展,体现为多方面社会活动的发展,拓宽了个人全面发展的范围。③
四、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我们要全方位、相适应、可持续地发展,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现今,我国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这些都大大制约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想要把我国的经济发展好,就要落实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就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①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五、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我党在几十年中治理国家的经验,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唯物辩证法要全我们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在发展上,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把握住发展的大方向,统筹规划好方方面面的工作,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善于把握国内和国际的局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符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其实质就是要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④我们要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利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国内外环境,加强战略思维,有效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
总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发展本身涵盖的内涵、核心和方法也在不断地调整和丰富,与时俱进才是科学发展的生命源泉。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只有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菜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才能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①.《十八大报告全文》
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3页。③.丁翔,《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社会发展【J】,第70页。
④.杨婷,《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报【J】2011年第28卷第4期
103页。
第三篇:浅论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贡献
形式与政策 结课作业
题目名称:浅论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贡献
院系名称:经济管理学院
班 级:工商管理112班
学 号:201100634XXX 学生姓名: XXX
2014 年 12月
浅论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贡献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文献。其中最突出的贡献,就是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辟概括了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提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更加自觉”。
关键词:十八大;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历史地位;精神实质一、十八大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2,268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全国8,260万名党员。此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的十八大报告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文献。其中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并把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推向新的阶段和新的境界。
二、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
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最强大思想武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八大以前,我们只是单方面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来领导科学发展,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党的建设是手段,科学发展是目的。十八大则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党的建设,科学发展观是手段,党的建设成为目的。这一反向运动体现了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的强调,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
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和性质归类,具有坚实的科学性。一是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二是,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理论主题,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解决了新世纪新阶段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问题,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发展思路和方法论指导。三是,科学发展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三、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一是,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要求上提出了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发展目标。和谐发展,就是具备六大特征的发展,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状态,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公平正义、团结友爱、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和平发展,是处理好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发展,就是中国即使强大了也不称霸,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不是世界的威胁。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从社会发展和国际战略层面,科学地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精神。二是,在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方面,提出了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的要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仍然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准确把握他们之间矛盾发展的规律,并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保持社会主义旺盛生命力,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三是,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层面上,把需要统筹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作了具体表述。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对统筹协调的具体内容,均从需要统筹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关系、需要统筹协调的各种利益关系方面作了阐述。十八大报告在这个方面的发展体现在对需要统筹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作了具体表述,明确指出要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工作。
四、精辟概括了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十八大报告首次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做出概括,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创新。作为理论的精神实质,是指一种理论或理论体系的精髓、核心和本质,即是体现其根本精神的东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对于科学发展观来说,就是这种使之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理论体系的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统一,特别是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在当代的丰富和发展过程。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路线也逐步形成。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这种思想路线的必然产物。
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做到如下四点: 一是要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改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二是要在“破”中求“立”,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开拓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新办法,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三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不但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也要通过理论的规范提升实践的水平和质量,以确保真正实现科学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四是牢记习近平同志关于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告诫,真抓实干,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重实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更大的胜利。
五、提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更加自觉”
第一,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虽然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绝不能仅局限于追求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应该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在“第一要义”上的“更加自觉”,就在于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升华为“五位一体”的综合发展理念。
第二,强调“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十八大首次把以人为本由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具体化为“核心立场”,是一种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以人为本,最主要的是指“以人民为根本”,这是党的宗旨在理论上、甚至是在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根本体现。它不仅是科学发展观内容的核心,而且是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最根本立场。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人民性和进步性所在,也是它能够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的重要原因。
第三,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是一个新的概括,也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总体布局的新认识。十八大报告提出首次提出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由于生态危机这个世界性难题的凸显,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从原来的四大建设、特别是物质文明建设中独立出来,首次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促进五大建设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目标。
第四,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改革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特别要重视统筹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进展,相比之下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因此必须要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使之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正如邓小平所说:“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六、参考文献: [1]姜华有.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贡献[J].理论建设,2014(2)
[2]任冬梅.论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新定位[N].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3]郑又贤.论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创新[N].集美大学学报,2013(1)[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
[5]温宪元.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N].南方日报,2012-11-23.
第四篇: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仍然具有决定性意义。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同时,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二、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三、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要注重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要注重发展的均衡性;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要注重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结合。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更加自觉地坚持统筹兼顾
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启示
1.大学是离社会最近的地方,在大学生活学习,一步一步的接近社会,触摸社会,从而了解社会。
2.能够从已学的知识中得出新的东西。面对自己不断改变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懂得创新,是获取知识,实现自身的价值。
3.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面对我们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只有确定新的学习方式、新的目标、新的发展计划、新的成长模式,将来才能在社会更好的发展。
4.脚踏实地做事,踏实做人。学会做人,懂得做人,善于做人,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加成功。
5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赶上社会发展潮流,关注国家时事。不脱节与社会。
6不要受到功利主义的“熏陶”,保持心静,诚信做人,诚信做事。
第五篇: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
客运安全生产协议书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道路客运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运输生产责任,树立“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人命大于天的思想,遵章守法、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减少、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为此公司与从业人员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如下:
一、单县凯旋道路运输联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从业人员简称乙方。
二、所有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国家和省、市、县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关于认真搞好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指示精神以及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减少一般事故。
三、所有客运车辆一律进站经营、按照上级和公司相关规定进行“三品”和安全检查。
四、所有长途线路班车(包括单县发往菏泽、商丘、曹县、济宁、兖州、郓城、巨野、丰县的),按照上级规定,必须一律进站经营,服从公司统一安排,进行“三品”和安全检查,凡不进站予以“三品”和安检的每次罚款1000元。
五、所有长途线路班车未经公司许可不准擅自招揽包车经营,凡发现擅自招揽包车经营的一律停业,每次处5000-10000元的罚款。
六、凡是有包车业务一定按相关法定手续办理,必须开据公司的包车派车单,否则视为私自招揽包车业务。
七、公司实行24小时GPS监控,凡发现长途班车未经公司出具合法包车手续私自招揽包车的按协议书第五条执行。
八、此协议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九、协议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单县凯旋道路运输联合有限公司
乙方:车主签名(盖章):
2013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