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习题考题及答案(考试已通过)(范文)

时间:2019-05-14 06:06: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习题考题及答案(考试已通过)(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习题考题及答案(考试已通过)(范文)》。

第一篇:2017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习题考题及答案(考试已通过)(范文)

2017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习

题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 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 第一节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一、单选

1、()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A)A、党和法治的关系 B、立法 C、法的实施

二、多选

1、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有机统一。(ABC)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2、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以()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AB)A、宪法 B、法律 C、党内法规

三、判断

1、我们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是)

1、否

2、是

2、谋划工作要运用政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说话做事要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合法(1、否)

1、否

2、是

第二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构想

一、单选

1、(),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C)A、1982年 B、1998年 C、2004年 D、2012年

二、多选

1、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进程。(ABCD)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三、判断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否)

1、否

2、是

2、党委主要负责人应当严格依法依规决策,落实党委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加强对党委文件、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2、是)

1、否

2、是

3、•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严格依法依规决策,落实党委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加强对党委文件、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2、是)

1、否

2、是

第三节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一、单选

1、宪法的生命在于(),宪法的权威也在于()。(A)A、实施 B、修改

二、多选

1、关于依宪执政,总书记概括的“三个善于”是()。(ABC)

A、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B、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

C、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D、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的领导

2、为健全宪法实施制度,我国目前的主要举措包括()。(ABCD)

A、设立了国家宪法日 B、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C、强化法规备案制度 D、完善宪法解释制度

三、判断

1、法治权威能不能竖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2、是)

1、否

2、是

2、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2、是)

1、否

2、是 第二章 树立宪法权威 第一节宪法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一、单选

1、我国现行•宪法‣自颁布后,共进行了()次修改。(C)A、2 B、3 C、4 D、5

2、宪法规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C)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各民主党派

3、各国普遍重视对宪法实施的保障,其根本原因是()。(D)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宪法有严格的修改程序

D、宪法确认、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4、关于宪法规范的特性,下列()项表述不成立。(C)A、根本性 B、原则性 C、无制裁性 D、相对稳定性

二、多选

1、()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ABCD)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AB)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规章

三、判断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是)

1、否

2、是

2、现行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臵于“国家机构”之前,凸显了宪法的核心价值是保障人权的精神。()(2、是)

1、否

2、是 第二节树立依宪执政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

一、单选

1、宪法的()程度是衡量宪法学理论成熟水平的重要依据,表明一个国家法治发展的程度。(A)A、政策化 B、实践化 C、普及化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7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C)A、形式主义 B、主观主义 C、官僚主义

二、多选

1、所谓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指执政党依据()理政,按照宪法的逻辑思考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汇集利益,表达要求,制定政策。(ABC)A、宪法的规定 B、宪法的精神 C、宪法的原则

2、以下有关宪法认识中,错误的是()。(ABC)A、宪法是可有可无的 B、宪法与自己的工作无关 C、宪法是基本法,很重要

三、判断

1、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2、是)

1、否

2、是

2、依宪治国和“宪政”是一回事。()(1、否)

1、否

2、是

3、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甚至领导干部而言,宪法与其工作无关。(1、否)

1、否

2、是

第三章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能力 第一节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内涵

一、单选

1、天津市“七五”普法规划也明确要求,实行()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B)A、谁执法谁普法

B、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 C、谁主管谁负责 D、谁主管谁普法

2、法治思维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C)A、合理性

B、符合上级和领导的意图 C、合法性 D、符合社情民意

3、关于法治思维以下()说法最为准确。(A)A、底线思维 B、万能思维

C、牺牲效率追求公平的思维 D、任何情况下都要优先使用的思维

二、多选

1、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的法治环境。(ABCD)A、办事依法 B、遇事找法 C、解决问题用法 D、化解矛盾靠法

2、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要求,国家机关应()(ABCD)

A、利用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制定过程向社会开展普法 B、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向社会开展普法 C、建立法官检察官等以案释法制度

D、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

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ABCD)A、深化改革 B、推动发展 C、化解矛盾 D、维护稳定

三、判断

1、建设法治政府要求政府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2、是)

1、否

2、是

2、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将逐步成为评价、任用、晋升干部的重要因素。()(2、是)

1、否

2、是

3、法治方式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2、是)

1、否

2、是

第二节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基本要求

一、单选

1、领导干部之所以尊法、学法,最关键的就是要形成一种()的思维,要形成一种法治的观念和法律意识。(B)A、法制 B、法治 C、权力

二、多选

1、如何做到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心中有法,需要在()方面“更加注重”。(ABC)A、更加注重在书本中学习法律 B、更加注重通过实践学习法律

C、更加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的作用

2、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与违法行为的()相当。(ABCD)A、事实 B、性质 C、情节

D、社会危害程度

三、判断

1、只要科学立法、依法设权才能够确保依法行权,也才能够保证我们的执法人员能够严格执法,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2、是)

1、否

2、是

2、领导干部行使国家公权力,其基本要务,或者说第一项任务就是学法、尊法、心中有法。(2、是)

1、否

2、是

第三节构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单选

1、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C)

A、领导干部 B、青少年 C、公职人员

二、多选

1、全面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坚持党()。(ABCD)A、领导立法 B、保证执法 C、支持司法 D、带头守法

三、判断

1、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就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2、是)

1、否

2、是

2、程序正义不仅要求依照法定程序还要遵行正当程序,实现正当程序与法定程序相统一。()(2、是)

1、否

2、是

3、我国与法治国家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最根本的差异在于法治精神和能力的缺失。(√)

第四章 党内法规概要 第一节党内法规的概念

一、单选

1、刘少奇同志在1945年5月()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用到“党的法规”的概念。(A)A、七大 B、六大 C、二大

2、党章总纲指出()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C)A、改革 B、开放 C、发展

3、最早使用“党内法规”概念的是()。(A)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4、•党内法规制定条例‣把党内法规分()类。(B)A、8 B、7 C、6

二、多选

1、党内法规是()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ABCD)A、党的中央组织 B、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C、中央各部门党委

D、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

2、•党内法规制定条例‣明确规定,制定党内法规必须使用特定的名称,名称包括()规则、细则、办法。(ABD)A、章程 B、准则 C、规章 D、条例

3、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方面的党内法规包括()等。(ABCD)A、•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B、•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C、•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 D、•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4、党内法规有着特定的制定主体,即()。(ABCD)A、党的中央组织 B、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C、中央各部门党委

D、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

三、判断

1、从效力上看,党章具有党内法规的最高法规效力和最大权威性。()(2、是)

1、否

2、是

2、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关键是要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2、是)

1、否

2、是

3、特殊情况下,党员领导干部可以拆借社会保障基金等公共资金或者其他财政资金。()(1、否)

1、否

2、是

4、党章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清正廉洁。()(2、是)

1、否

2、是

5、党内法规调整的对象是党的事务。(√)

第二节党内法规的功能与意义

一、单选

1、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曾经梳理了英美政党发展的历程,提出了政党发展()个阶段。(C)A、三 B、五 C、四

2、()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首要条件,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D)A、个人服从组织 B、少数服从多数 C、下级服从上级 D、全党服从中央

3、“文革”结束之后,我们党修改党章,制定了一系列的党内法规,其中最重要的党内法规是()年制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B)A、1979 B、1980 C、1982

二、多选

1、党内法规的功能与意义可以从以下()方面来阐述。(ABCD)

A、加强党内法规建设是现代政党进行自我治理的普遍规律

B、加强党内法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总结

C、加强党内法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的必然要求 D、加强党内法规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

2、“三个统一和四个善于”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执政 的一个原则性要求,其中“三个统一”是指()。(ABC)A、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 B、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 C、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

D、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3、2016年1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公开提出“增强()”。(ABCD)A、政治意识 B、大局意识 C、核心意识 D、看齐意识

三、判断 1、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正式党章。()(2、是)

1、否

2、是

2、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1、否)

1、否

2、是 第三节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

一、单选

1、(),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正确答案:(C)

A、自2017年2月初至6月底 B、自2017年6月初至12月底 C、自2017年2月初至12月底

2、我市开展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治理工作明确了()项任务措施。正确答案:(A)A、6 B、12 C、4

3、专项治理在市委统一领导下进行,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开展专项治理负主体责任,发挥()。正确答案:(B)A、攻坚作用 B、关键作用 C、督导作用

二、多选

1、开展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责任分工有()。正确答案:(A,B,C,D)A、党委(党组)负主责 B、纪委履行监督责任 C、部门发挥职能作用 D、落实督促检查责任

2、开展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求是()。正确答案:(A,B,D)A、提高政治站位 B、完善工作机制 C、建章立制 D、持续深入推进

三、判断

1、纪律松懈,消极怠工,推诿扯皮,庸懒散浮拖,贻误工作或造成不良影响是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整治重点之一。()正确答案:(2、是)

1、否

2、是

2、天津开展专项治理整治范围是全市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1、否)

1、否

2、是

第五章 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建设 第一节社会管理创新基本知识

一、单选

1、国家权力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对劳动 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全面掌控,此即为()社会管理模式。正确答案:(C)A、宗法制 B、碎片式 C、行政计划制 D、法治主导型

2、社会管理创新其实就是“解构”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过程。正确答案:(C)A、分析 B、解读 C、重构 D、改变

3、社会管理的手段丰富多样,要从单一的()手段转变到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正确答案:(B)A、命令 B、行政 C、强制 D、宗教

二、多选

1、社会管理创新具有()的特征。正确答案:(A,B,D)A、解构性 B、创新性 C、平衡性 D、法治性

2、政府依法行政不仅要依据已有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部门规章等,还要参照()等。正确答案:(A,B,C,D)A、各类软法规范

B、立法目的和精神、法律原则 C、社会公德 D、国家政策

3、社会管理创新所做的工作目的就是解决好()三大关系。正确答案:(A,C,D)A、执政党与政府的关系 B、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C、执政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D、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4、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社会管理创新是()的需要。(ABC)

A、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现代政府职能发展 D、减少政府压力

三、判断

1、社会管理创新是指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摒弃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正确答案:(2、是)

1、否

2、是

2、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它还包括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

第二节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建设

一、单选

1、在公权力的行使过程中,没有法定的事由并经正当的法律程序不得剥夺和限制公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等权利,称为()原则。正确答案:(D)A、实质合法性 B、实质合理性 C、正当法律权利 D、正当法律程序

2、社会管理的合理性思维的法治基础是()原则。正确答案:(C)A、高效 B、便民 C、比例 D、诚信

3、当遭遇法律缺位、法律滞后或者法律冲突时,必须依据法治的基本精神、原则和理念来进行价值判断,解决具体问题。这就是()。正确答案:(A)A、实质合法性 B、形式合法性 C、实质合理性 D、形式合理性

二、多选

1、所谓“法治主导型社会管理”,是指以()为基础的社会管理模式,其实质就是“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正确答案:(A,B,C,D)A、法治精神 B、法治理念 C、法治原则

D、法律制度和法治方式

2、应急管理的底线思维有三个基本要求,分别是()。正确答案:(A,B,D)A、最低理性标准 B、最低权利标准 C、最低法律标准 D、最低程序保障

3、社会管理的开放思维能够使社会管理的决策本身具有较高的()。(ABCD)A、民主性 B、科学性 C、实践性 D、可接受性

三、判断

1、社会管理的合法性思维,是指政府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必须尊重规则之治,严守合法性的底线。()正确答案:(2、是)

1、否

2、是

2、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社会管理主体可以隐瞒真实身份执法。()正确答案:(1、否)

1、否

2、是

3、管理的权责思维,是指当法律确定的前提下,社会管理主体要坚持职权法定原则,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正确答案:(1、否)

1、否

2、是

4、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社会管理主体不仅应当采取一种合法化的方式,而且要对社会管理行为进行利益分析、权利排序和价值平衡,谋求最佳合理性地行使自由裁量权。()正确答案:(2、是)

1、否

2、是

5、进行社会管理要及时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灵活运用法律,确保化解方法和措施的有效性。(1、否)

1、否

2、是

6、“社会管理”本质上就是公权力的行使,是一种法治方式的运用和实施,也就是说,社会管理本身就具有法治属性。(2、是)

1、否

2、是

第六章 法治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法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单选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被首度写入()规划。正确答案:(C)A、“十一五” B、“十二五” C、“十三五”

2、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的()为环境日。正确答案:(C)A、4月22日 B、5月31日 C、6月5日

二、多选

1、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内涵可以从()方面理解。正确答案:(A,C)A、依法而治 B、以法为治 C、良法之治

三、判断

1、判断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是否符合“良法”的试金石是“责任到位”制度。()正确答案:(2、是)

1、否

2、是

2、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执法难已经成为阻碍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2、是)

1、否

2、是

第二节“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时代中国人的法治理想国

一、单选

1、党的()报告首次出现“美丽中国”这一新的执政理念。正确答案:(D)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二、多选

1、“美丽中国”美在()。正确答案:(A,B,C)A、尊重民意、顺应民心 B、尊重人权,天人和谐 C、弘扬法治文明

三、判断

1、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是一次环保“大考”,更是推进天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契机,提升环境保护能力水平的大好机遇。()正确答案:(2、是)

1、否

2、是

2、“美丽中国”的法制建设,落脚点是权力约束。(1、否)

1、否

2、是

第三节环境执法难问题是法治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

一、单选

1、突破法治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双重“瓶颈”,从()问题切入,是非常有效的着力点。正确答案:(B)A、环境立法 B、环境执法 C、环境司法 D、环境守法

二、多选

1、当前我们面临的环境执法难问题,其成因式非常复杂的,主要是因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仍然热衷增长 轻视环保,进而导致实践中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问题突出,这是环境执法难的根本原因。其他原因还有()正确答案:(A,B,C,D,E)

A、“关系”考验“权力”、“人情”较量“法理”、“法治”要比拼人治、执法要抵挡“托情”,环境执法难有其文化根源

B、社会转型时期的阶段性矛盾突出,环境执法难在当下有其社会根源

C、环境法律法规不健全,环境执法面临无法可依、有法难依之难

D、环境职能监管体制不顺,环境执法往往面临多头执法、无人执法之难

E、环境执法队伍、执法能力建设不足

三、判断

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将生态良好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目标,并将其臵于“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的语境下,强调了以法治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进一步体现了环境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正确答案:(2、是)

1、否

2、是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是)

1、否

2、是

第七章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第一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概述

一、单选

1、我国•行政诉讼法‣自()正式施行。正确答案:(B)A、1989年4月4日 B、1990年10月1日 C、2014年11月1日 D、2015年5月1日

2、行政机关负责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应诉的,应当()。(C)

A、委托政府法律顾问出庭 B、委托律师出庭

C、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D、委托工作人员出庭

二、多选

1、在行政诉讼中,依法出庭应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正确答案:(A,B)A、正职负责人 B、副职负责人 C、法定代表人 D、法制机构负责人

2、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的案件范围的是()。正确答案:(C,D)A、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 B、行政赔偿案件

C、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案件

D、上级行政机关要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案件

3、行政诉讼制度的功能主要包括()。(ABC)A、解决行政争议

B、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 C、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D、维护行政机关权威

4、出庭应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范围包括()。(BCD)A、行政机关的法制机构负责人 B、行政机关的正职负责人 C、行政机关的副职负责人 D、参与分管的负责人

三、判断

1、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经过复议的案件,由复议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正确答案:(1、否)

1、否

2、是

3、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可以另行委托一至二名诉讼代理人。()正确答案:(2、是)

1、否

2、是

第二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需注意的问题

一、单选

1、被告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正确答案:(C)A、7日内 B、10日内 C、15日内 D、30日内

二、多选

1、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而不出庭的,人民法院有权作出()处理。正确答案:(A,B,C,D)A、记录在案并在裁判文书中载明 B、依照行政诉讼法规定予以公告

C、建议任免机关、监察机关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处理 D、建议上一级行政机关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处理

2、根据国办发„2016‟54号•意见‣的要求,要加强行政应诉工作考核,将()情况纳入依法行政考核体系。正确答

案:(A,B,C,D)A、行政机关出庭应诉

B、支持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 C、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 D、行政应诉能力建设

三、判断

1、行政机关在法庭上不积极举证,会直接影响对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认定。()正确答案:(2、是)

1、否

2、是

2、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应诉的,应当在开庭前向人民法院书面说明理由。()正确答案:(2、是)

1、否

2、是

3、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应诉的,不得只委托律师出庭。(2、是)

1、否

2、是

4、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做出的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2、是)

1、否

2、是

5、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时与原告在诉讼程序中法律地位完全平等。(2、是)

1、否

2、是

第八章 民法总则内容解读 第一节基本规定

一、单选

1、•民法总则‣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正确答案:(A)A、民事关系 B、民事法律关系 C、商事关系 D、行政关系

二、多选

1、•民法总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正确答案:(A,B)A、节约资源 B、保护生态环境 C、保护环境 D、经济发展

三、判断 1、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33 是一部影响每个公民和每个法律人的重要民事基本法。()正确答案:(2、是)

1、否

2、是

2、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正确答案:(1、否)

1、否

2、是

3、•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正确答案:(1、否)

1、否

2、是

4、处理民事纠纷,首先要依据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规定的应当适用习惯。(1、否)

1、否

2、是

第二节自然人

一、单选

1、不满()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正确答案:(B)A、6

B、8 C、10 D、16

二、多选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正确答案:(A,D)A、18周岁以上的公民 B、16周岁以上的公民 C、10周岁以上的公民

D、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2、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具体情形包括()。正确答案:(B,C,D)A、实施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 B、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

C、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并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

D、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的

三、判断

1、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正确答案:(2、是)

1、否

2、是

2、精神病患者甲在其妻陪伴下外出散步,顽童乙前来挑逗,35 甲受刺激追赶,甲妻见状竭力阻拦无效,甲将乙头打破。乙的医药费主要由甲妻承担,但乙的监护人也应适当承担。()正确答案:(2、是)

1、否

2、是

3、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2、是)

1、否

2、是

第三节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一、单选

1、•民法总则‣规定,非法人组织的出资人或者设立人对该组织的债务承担()。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正确答案:(A)A、无限责任 B、有限责任 C、连带责任 D、补充责任

2、依照法律或者()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D)A、法规 B、规章

C、法人规定 D、法人章程

二、多选

1、•民法总则‣按照法人设立目的和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将法人分为()。正确答案:(A,B,C)A、营利性法人 B、非营利性法人 C、特别法人 D、企业法人

2、非法人组织包括()。正确答案:(A,B,D)A、个人独资企业 B、合伙企业 C、公司企业

D、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3、非法人组织特征是()。正确答案:(A,B,C,D)A、依照法定程序设立 B、有一定的组织机构 C、有一定的财产或经费

D、不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4、营利法人包括()。(ABC)A、有限责任公司 B、股份有限公司 C、其他企业法人等

D、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

5、•民法总则‣规定,()为特别法人。(ABCD)A、机关法人

B、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 C、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 D、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事业法人

三、判断

1、非法人组织不能独立承担责任,因此不是民事主体。()正确答案:(1、否)

1、否

2、是

2、法人分支机构是法人的一部分,同样具有法人资格。()正确答案:(1、否)

1、否

2、是

3、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2、是)

1、否

2、是

4、法定代表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1、否)

1、否

2、是

5、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38 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2、是)

1、否

2、是

第九章 网络安全法律知识

第一节•网络安全法‣的立法背景及宏观思路

一、单选

1、中国第一部针对网络安全方面的综合性立法是()。正确答案:(C)A、•国家安全法‣

B、•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C、•网络安全法‣

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2、网络运营者的责任不包括()。正确答案:(C)A、维护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B、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C、网络安全监督管理

D、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3、•网络安全法‣的立法目的不包括()。(D)A、维护网络空间主权 B、维护国家安全 C、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D、打击恐怖主义

4、网络安全支持与促进的具体措施不包括()。(C)A、网络安全标准化建设 B、网络安全技术促进 C、建立风险报告机制 D、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多选

1、•网络安全法‣涉及的网络安全规范包括()。正确答案:(A,B,C,D,E)A、权利主体 B、保护范围 C、义务主体 D、责任方式 E、人才培养

2、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并重原则包括()。正确答案:(A,B,C,D,E)

A、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 B、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 C、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 D、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 E、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三、判断

1、服务于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和网络强国战略,既提供了维护国家网络主权的法律依据,又为网络参与者普遍提供法律准则和依据。()正确答案:(2、是)

1、否

2、是

2、国家鼓励有关企业、机构开展网络安全认证、检测和风险评估等安全服务。()正确答案:(2、是)

1、否

2、是

3、网络空间主权决定了我国只能独立治理本国网络安全问题。(1、否)

1、否

2、是

第二节网络运行安全

一、单选

1、网络运营者应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正确答案:(C)A、一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九个月

二、多选

1、通过实施网络实名制,()。正确答案:(B,C,D)A、会限制用户的网络自由 B、有助于打击网络犯罪行为

C、有助于规范网络言论,引导网络舆情 D、有助于保障网络商务安全

2、•网络安全法‣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需履行的义务包括()。正确答案:(A,B,C)A、安全保护义务 B、安全与保密义务

C、对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进行境内存储义务

D、统筹协调的义务

三、判断

1、一般运行安全制度,包括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对网络产品、服务的规定,以及国家实行网络实名制等制度。()正确答案:(2、是)

1、否

2、是

2、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其网络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评估,检测评估情况无需报送有关部门。()正确答案:(1、否)

1、否

2、是

3、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可以不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1、否)

1、否

2、是

4、网络运营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2、是)

1、否

2、是

5、•网络安全法‣确定了安全技术措施“三同步”的原则,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同步监测、同步评估、同步使用。(1、否)

1、否

2、是

第三节网络信息安全

一、单选

1、•网络安全法‣第四章确立了()制度,为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正确答案:(C)A、监测预警机制 B、风险报告机制 C、用户信息保护 D、安全等级保护

2、网络经营者应当建立相应的(),确定各部门、岗位和分支机构的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责任,防止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毁损、篡改或者丢失。正确答案:(A)A、安全管理制度

B、监督预警制度 C、信息通报制度 D、研判处臵制度

二、多选

1、网络经营者应当遵循公开的原则,明示()等事项。正确答案:(A,B,C,D)

A、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 B、收集、使用信息的范围 C、查询、更正信息的渠道 D、拒绝提供信息的后果

2、•网络安全法‣第四章中关于对个人和组织的禁止性规定有()。正确答案:(A,B,C,D)

A、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 B、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C、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诈骗的网站 D、不得在应用软件中设臵恶意程序

3、网络经营者应当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毁损、篡改或者丢失,包括()。(ABCD)A、确定安全管理责任 B、建立投诉、举报制度 C、建立安全审查制制度 D、完善安全保护技术

三、判断

1、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44 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正确答案:(2、是)

1、否

2、是

2、网络运营者如发现用户发送的电子信息中设臵恶意程序,停止提供服务即可,不需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正确答案:(1、否)

1、否

2、是

3、用户个人发现网络运营者收集、存储的其个人信息有误,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1、否)

1、否

2、是

4、国家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发现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信息的,应当通知有关机构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阻断传播。(2、是)

1、否

2、是

第四节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臵

一、单选

1、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是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作用的()。正确答案:(A)

A、前提 B、保障 C、措施 D、保证

2、省级政府采取限制网络通信等临时措施须经()批准。正确答案:(A)A、国务院 B、省级政府 C、市级政府 D、县级政府

二、多选

1、•网络安全法‣第五章确立了监测预警与应急处臵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网络安全()工作体系。正确答案:(A,B,C)A、监测预警 B、信息通报 C、应急处臵 D、信息共享

2、网络安全需要在管理体制层面加以确立,具体包括()和责任等制度规定。正确答案:(A,B,C,D)A、管理组织 B、管理依据 C、管理范围 D、权力行使

三、判断

1、由于计算机的发展,最好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可以保证不被入侵或出现其他的安全事件。()正确答案:(1、否)

1、否

2、是

2、省级政府只要国务院批准就可以在特定区域对网络通信采取限制等临时措施。()正确答案:(1、否)

1、否

2、是

3、监测预警与信息通报制度的有效运行可以直接减少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是)

1、否

2、是

4、未来的网络攻击将更具破坏性,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所面对的事件将更加复杂化、规模化和更具技术含量。(2、是)

1、否

2、是

第十章 权益保护内容解读 第一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一、单选

1、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并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正确

答案:(C)A、合理 B、合法 C、不合法

D、影响较轻,应当不追究责任

2、离婚双方因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执,达不成协议时,应当根据()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判决。正确答案:(A)A、保障子女权益 B、有利于女方

C、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意愿 D、听从法院裁量

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C)A、14 B、16 C、18 D、20

二、多选

1、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正确答案:(A,B,C)A、集会 B、文化娱乐 C、社会实践

D、游行

2、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不得安排其从事()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ABC)A、过重 B、有毒 C、有害 D、过多

3、被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请求保护。(ABCD)A、公安机关 B、民政部门 C、妇女联合会 D、共产主义青年团

三、判断

1、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正确答案:(2、是)

1、否

2、是

2、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正确答案:(1、否)

1、否

2、是

第二节妇女权益保护

一、单选

1、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正确答案:(D)A、告诫书 B、报告书 C、紧急庇护书 D、人身安全保护令

2、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遇到()问题,应当听取妇女联合会的意见。正确答案:(A)A、对涉及妇女权益的重大问题 B、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问题 C、涉及婚姻家庭权益的重大问题 D、涉及男女平等的问题

3、对妇女实施性骚扰或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受害人可以提请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C)A、警告 B、行政处罚 C、刑事拘留 D、罚款

二、多选

1、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规定,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

第二篇:2017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习题考题及答案

2017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习

题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

第一节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判断:谋划工作要运用政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说话做事要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合法(0.否)

一、单选

1、()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A)A、党和法治的关系 B、立法 C、法的实施

二、多选

1、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有机统一。(ABC)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2、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以()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AB)A、宪法 B、法律 C、党内法规

三、判断

1、我们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是)

1、否

2、是

第二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构想 判断:《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严格依法依规决策,落实党委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加强对党委文件、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1、是)

一、单选

1、(),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C)A、1982年 B、1998年 C、2004年 D、2012年

二、多选

1、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进程。(ABCD)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三、判断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否)

1、否

2、是

2、党委主要负责人应当严格依法依规决策,落实党委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加强对党委文件、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2、是)

1、否

2、是

第三节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多选:为健全宪法实施制度,我国目前的主要举措包括()。(ABCD)A、设立了国家宪法日 B、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C、强化法规备案制度 D、完善宪法解释制度

一、单选

1、宪法的生命在于(),宪法的权威也在于()。(A)A、实施 B、修改

二、多选

1、关于依宪执政,总书记概括的“三个善于”是()。(ABC)A、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B、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 C、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D、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的领导

三、判断

1、法治权威能不能竖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2、是)

1、否

2、是

2、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2、是)

1、否

2、是

第二章树立宪法权威

第一节宪法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单选:关于宪法规范的特性,下列()项表述不成立。(C)A、根本性 B、原则性 C、无制裁性 D、相对稳定性

一、单选

1、我国现行《宪法》自颁布后,共进行了()次修改。(C)A、2 B、3 C、4 D、5

2、宪法规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C)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各民主党派

3、各国普遍重视对宪法实施的保障,其根本原因是()。(D)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宪法有严格的修改程序

D、宪法确认、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二、多选

1、()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ABCD)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AB)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规章

三、判断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是)

1、否

2、是

2、现行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置于“国家机构”之前,凸显了宪法的核心价值是保障人权的精神。()(2、是)

1、否

2、是

第二节树立依宪执政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

判断: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甚至领导干部而言,宪法与其工作无关。(0、否)0、否

1、是

一、单选

1、宪法的()程度是衡量宪法学理论成熟水平的重要依据,表明一个国家法治发展的程度。(A)A、政策化 B、实践化 C、普及化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7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C)A、形式主义 B、主观主义 C、官僚主义

二、多选

1、所谓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指执政党依据()理政,按照宪法的逻辑思考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汇集利益,表达要求,制定政策。(ABC)A、宪法的规定 B、宪法的精神 C、宪法的原则

2、以下有关宪法认识中,错误的是()。(ABC)A、宪法是可有可无的 B、宪法与自己的工作无关 C、宪法是基本法,很重要

三、判断

1、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2、是)

1、否

2、是

2、依宪治国和“宪政”是一回事。()(1、否)

1、否

2、是

第三章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能力

第一节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内涵

多选: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要求,国家机关应()(ABCD)

A、利用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制定过程向社会开展普法 B、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向社会开展普法 C、建立法官检察官等以案释法制度

D、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

多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ABCD)A、深化改革 B、推动发展 C、化解矛盾 D、维护稳定

一、单选

1、天津市“七五”普法规划也明确要求,实行()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B)

A、谁执法谁普法

B、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 C、谁主管谁负责 D、谁主管谁普法

2、法治思维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C)A、合理性

B、符合上级和领导的意图 C、合法性

D、符合社情民意

3、关于法治思维以下()说法最为准确。(A)A、底线思维 B、万能思维

C、牺牲效率追求公平的思维

D、任何情况下都要优先使用的思维

二、多选

1、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的法治环境。(ABCD)A、办事依法 B、遇事找法 C、解决问题用法 D、化解矛盾靠法

三、判断

1、建设法治政府要求政府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2、是)

1、否

2、是

2、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将逐步成为评价、任用、晋升干部的重要因素。()(2、是)

1、否

2、是

3、法治方式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2、是)

1、否

2、是

第二节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基本要求

判断:领导干部行使国家公权力,其基本要务,或者说第一项任务就是学法、尊法、心中有法。(1、是)

一、单选

1、领导干部之所以尊法、学法,最关键的就是要形成一种()的思维,要形成一种法治的观念和法律意识。(B)A、法制 B、法治 C、权力

二、多选

1、如何做到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心中有法,需要在()方面“更加注重”。(ABC)A、更加注重在书本中学习法律 B、更加注重通过实践学习法律

C、更加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的作用

2、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与违法行为的()相当。(ABCD)A、事实 B、性质 C、情节

D、社会危害程度

三、判断

1、只要科学立法、依法设权才能够确保依法行权,也才能够保证我们的执法人员能够严格执法,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2、是)

1、否

2、是

第三节构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判断:我国与法治国家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最根本的差异在于法治精神和能力的缺失。(√)

一、单选

1、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C)A、领导干部 B、青少年 C、公职人员

二、多选

1、全面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坚持党()。(ABCD)A、领导立法 B、保证执法 C、支持司法 D、带头守法

三、判断

1、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就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2、是)

1、否

2、是

2、程序正义不仅要求依照法定程序还要遵行正当程序,实现正当程序与法定程序相统一。()(2、是)

1、否

2、是

第四章党内法规概要

第一节党内法规的概念

单选:最早使用“党内法规”概念的是()。(A)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多选:党内法规有着特定的制定主体,即()。(ABCD)A、党的中央组织

B、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C、中央各部门党委 D、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

判断:党内法规调整的对象是党的事务。(√)

单选:《党内法规制定条例》把党内法规分()类。(B)A、8 B、7 C、6

一、单选

1、刘少奇同志在1945年5月()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用到“党的法规”的概念。(A)A、七大 B、六大 C、二大

2、党章总纲指出()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C)A、改革 B、开放 C、发展

二、多选

1、党内法规是()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ABCD)A、党的中央组织

B、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C、中央各部门党委

D、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

2、《党内法规制定条例》明确规定,制定党内法规必须使用特定的名称,名称包括()规则、细则、办法。(ABD)A、章程 B、准则 C、规章 D、条例

3、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方面的党内法规包括()等。(ABCD)A、《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B、《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C、《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 D、《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三、判断

1、从效力上看,党章具有党内法规的最高法规效力和最大权威性。()(2、是)

1、否

2、是

2、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关键是要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2、是)

1、否

2、是

3、特殊情况下,党员领导干部可以拆借社会保障基金等公共资金或者其他财政资金。()(1、否)

1、否

2、是

4、党章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清正廉洁。()(2、是)

1、否

2、是

第二节党内法规的功能与意义

多选:2016年1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公开提出“增强()”。(ABCD)A、政治意识 B、大局意识 C、核心意识 D、看齐意识

单选:“文革”结束之后,我们党修改党章,制定了一系列的党内法规,其中最重要的党内法规是()年制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B)A、1979 B、1980 C、1982

一、单选

1、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曾经梳理了英美政党发展的历程,提出了政党发展()个阶段。(C)A、三 B、五 C、四

2、()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首要条件,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D)

A、个人服从组织 B、少数服从多数 C、下级服从上级 D、全党服从中央

二、多选

1、党内法规的功能与意义可以从以下()方面来阐述。(ABCD)A、加强党内法规建设是现代政党进行自我治理的普遍规律

B、加强党内法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总结 C、加强党内法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的必然要求 D、加强党内法规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

2、“三个统一和四个善于”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执政的一个原则性要求,其中“三个统一”是指()。(ABC)

A、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

B、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

C、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 D、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三、判断 1、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正式党章。()(2、是)

1、否

2、是

2、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1、否)

1、否

2、是

第三节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

判断:天津开展专项治理整治范围是全市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0、否)

一、单选

1、(),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正确答案:(C)A、自2017年2月初至6月底 B、自2017年6月初至12月底 C、自2017年2月初至12月底

2、我市开展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治理工作明确了()项任务措施。正确答案:(A)A、6 B、12 C、4

3、专项治理在市委统一领导下进行,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开展专项治理负主体责任,发挥()。正确答案:(B)A、攻坚作用 B、关键作用 C、督导作用

二、多选

1、开展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责任分工有()。正确答案:(A,B,C,D)A、党委(党组)负主责 B、纪委履行监督责任 C、部门发挥职能作用 D、落实督促检查责任

2、开展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求是()。正确答案:(A,B,D)A、提高政治站位 B、完善工作机制 C、建章立制

D、持续深入推进

三、判断

1、纪律松懈,消极怠工,推诿扯皮,庸懒散浮拖,贻误工作或造成不良影响是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整治重点之一。()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五章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建设 第一节社会管理创新基本知识

判断: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它还包括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

多选: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社会管理创新是()的需要。(ABC)A、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现代政府职能发展 D、减少政府压力

一、单选

1、国家权力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对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全面掌控,此即为()社会管理模式。正确答案:(C)A、宗法制 B、碎片式 C、行政计划制 D、法治主导型

2、社会管理创新其实就是“解构”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过程。正确答案:(C)A、分析 B、解读 C、重构 D、改变

3、社会管理的手段丰富多样,要从单一的()手段转变到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正确答案:(B)A、命令 B、行政 C、强制 D、宗教

二、多选

1、社会管理创新具有()的特征。正确答案:(A,B,D)A、解构性 B、创新性 C、平衡性 D、法治性

2、政府依法行政不仅要依据已有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部门规章等,还要参照()等。正确答案:(A,B,C,D)A、各类软法规范

B、立法目的和精神、法律原则 C、社会公德 D、国家政策

3、社会管理创新所做的工作目的就是解决好()三大关系。正确答案:(A,C,D)A、执政党与政府的关系 B、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C、执政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D、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三、判断

1、社会管理创新是指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摒弃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二节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建设

判断:进行社会管理要及时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灵活运用法律,确保化解方法和措施的有效性。(0、否)

判断:“社会管理”本质上就是公权力的行使,是一种法治方式的运用和实施,也就是说,社会管理本身就具有法治属性。(1、是)

多选:社会管理的开放思维能够使社会管理的决策本身具有较高的()。(ABCD)A、民主性 B、科学性 C、实践性 D、可接受性

一、单选

1、在公权力的行使过程中,没有法定的事由并经正当的法律程序不得剥夺和限制公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等权利,称为()原则。正确答案:(D)A、实质合法性 B、实质合理性 C、正当法律权利 D、正当法律程序

2、社会管理的合理性思维的法治基础是()原则。正确答案:(C)A、高效 B、便民 C、比例 D、诚信

3、当遭遇法律缺位、法律滞后或者法律冲突时,必须依据法治的基本精神、原则和理念来进行价值判断,解决具体问题。这就是()。正确答案:(A)A、实质合法性 B、形式合法性 C、实质合理性 D、形式合理性

二、多选

1、所谓“法治主导型社会管理”,是指以()为基础的社会管理模式,其实质就是“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正确答案:(A,B,C,D)A、法治精神 B、法治理念 C、法治原则

D、法律制度和法治方式

2、应急管理的底线思维有三个基本要求,分别是()。正确答案:(A,B,D)A、最低理性标准 B、最低权利标准 C、最低法律标准 D、最低程序保障

三、判断

1、社会管理的合法性思维,是指政府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必须尊重规则之治,严守合法性的底线。()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社会管理主体可以隐瞒真实身份执法。()正确答案:(1)

1、否

2、是

3、管理的权责思维,是指当法律确定的前提下,社会管理主体要坚持职权法定原则,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正确答案:(1)

1、否

2、是

4、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社会管理主体不仅应当采取一种合法化的方式,而且要对社会管理行为进行利益分析、权利排序和价值平衡,谋求最佳合理性地行使自由裁量权。()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六章法治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法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判断: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执法难已经成为阻碍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1、是)

一、单选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被首度写入()规划。正确答案:(C)A、“十一五” B、“十二五” C、“十三五”

2、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的()为环境日。正确答案:(C)A、4月22日 B、5月31日 C、6月5日

二、多选

1、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内涵可以从()方面理解。正确答案:(A,C)A、依法而治 B、以法为治 C、良法之治

三、判断

1、判断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是否符合“良法”的试金石是“责任到位”制度。()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二节“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时代中国人的法治理想国

判断:“美丽中国”的法制建设,落脚点是权力约束。(0、否)

一、单选

1、党的()报告首次出现“美丽中国”这一新的执政理念。正确答案:(D)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二、多选

1、“美丽中国”美在()。正确答案:(A,B,C)A、尊重民意、顺应民心 B、尊重人权,天人和谐 C、弘扬法治文明

三、判断

1、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是一次环保“大考”,更是推进天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契机,提升环境保护能力水平的大好机遇。()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三节环境执法难问题是法治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

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是)

一、单选

1、突破法治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双重“瓶颈”,从()问题切入,是非常有效的着力点。正确答案:(B)A、环境立法 B、环境执法 C、环境司法 D、环境守法

二、多选

1、当前我们面临的环境执法难问题,其成因式非常复杂的,主要是因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仍然热衷增长轻视环保,进而导致实践中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问题突出,这是环境执法难的根本原因。其他原因还有()正确答案:(A,B,C,D,E)

A、“关系”考验“权力”、“人情”较量“法理”、“法治”要比拼人治、执法要抵挡“托情”,环境执法难有其文化根源

B、社会转型时期的阶段性矛盾突出,环境执法难在当下有其社会根源 C、环境法律法规不健全,环境执法面临无法可依、有法难依之难

D、环境职能监管体制不顺,环境执法往往面临多头执法、无人执法之难 E、环境执法队伍、执法能力建设不足

三、判断

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将生态良好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目标,并将其置于“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的语境下,强调了以法治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进一步体现了环境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七章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第一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概述

多选:行政诉讼制度的功能主要包括()。(ABC)A、解决行政争议

B、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 C、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D、维护行政机关权威

单选:行政机关负责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应诉的,应当()。(C)A、委托政府法律顾问出庭 B、委托律师出庭

C、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D、委托工作人员出庭 多选:出庭应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范围包括()。(BCD)A、行政机关的法制机构负责人 B、行政机关的正职负责人 C、行政机关的副职负责人 D、参与分管的负责人

一、单选

1、我国《行政诉讼法》自()正式施行。正确答案:(B)A、1989年4月4日 B、1990年10月1日 C、2014年11月1日 D、2015年5月1日

二、多选

1、在行政诉讼中,依法出庭应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正确答案:(A,B)A、正职负责人 B、副职负责人 C、法定代表人

D、法制机构负责人

2、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的案件范围的是()。正确答案:(C,D)A、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 B、行政赔偿案件

C、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案件

D、上级行政机关要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案件

三、判断

1、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经过复议的案件,由复议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正确答案:(1)

1、否

2、是

3、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可以另行委托一至二名诉讼代理人。()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二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需注意的问题

判断: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应诉的,不得只委托律师出庭。(1、是)0、否

1、是

判断: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做出的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1、是)

0、否

1、是

判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时与原告在诉讼程序中法律地位完全平等。(1、是)0、否

1、是

一、单选

1、被告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正确答案:(C)A、7日内 B、10日内 C、15日内 D、30日内

二、多选

1、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而不出庭的,人民法院有权作出()处理。正确答案:(A,B,C,D)A、记录在案并在裁判文书中载明 B、依照行政诉讼法规定予以公告

C、建议任免机关、监察机关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处理 D、建议上一级行政机关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处理

2、根据国办发〔2016〕54号《意见》的要求,要加强行政应诉工作考核,将()情况纳入依法行政考核体系。正确答案:(A,B,C,D)A、行政机关出庭应诉

B、支持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 C、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 D、行政应诉能力建设

三、判断

1、行政机关在法庭上不积极举证,会直接影响对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认定。()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应诉的,应当在开庭前向人民法院书面说明理由。()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八章民法总则内容解读 第一节基本规定

判断:处理民事纠纷,首先要依据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规定的应当适用习惯。(0、否)0、否

1、是

一、单选

1、《民法总则》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正确答案:(A)A、民事关系 B、民事法律关系 C、商事关系 D、行政关系

二、多选

1、《民法总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正确答案:(A,B)A、节约资源 B、保护生态环境 C、保护环境 D、经济发展

三、判断 1、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是一部影响每个公民和每个法律人的重要民事基本法。()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正确答案:(1)

1、否

2、是

3、《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正确答案:(1)

1、否

2、是

第二节自然人

判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1、是)0、否

1、是

一、单选

1、不满()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正确答案:(B)A、6 B、8 C、10 D、16

二、多选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正确答案:(A,D)A、18周岁以上的公民 B、16周岁以上的公民 C、10周岁以上的公民

D、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2、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具体情形包括()。正确答案:(B,C,D)A、实施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 B、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

C、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并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

D、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的

三、判断

1、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精神病患者甲在其妻陪伴下外出散步,顽童乙前来挑逗,甲受刺激追赶,甲妻见状竭力阻拦无效,甲将乙头打破。乙的医药费主要由甲妻承担,但乙的监护人也应适当承担。()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三节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多选:营利法人包括()。(ABC)A、有限责任公司 B、股份有限公司 C、其他企业法人等

D、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

判断: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1、是)0、否

1、是

单选:依照法律或者()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D)A、法规 B、规章 C、法人规定 D、法人章程

判断:法定代表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0、否)0、否

1、是

判断: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1、是)0、否

1、是

多选:《民法总则》规定,()为特别法人。(ABCD)A、机关法人

B、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

C、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

D、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事业法人

一、单选

1、《民法总则》规定,非法人组织的出资人或者设立人对该组织的债务承担()。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正确答案:(A)A、无限责任 B、有限责任 C、连带责任 D、补充责任

二、多选

1、《民法总则》按照法人设立目的和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将法人分为()。正确答案:(A,B,C)A、营利性法人 B、非营利性法人 C、特别法人 D、企业法人

2、非法人组织包括()。正确答案:(A,B,D)A、个人独资企业 B、合伙企业 C、公司企业

D、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3、非法人组织特征是()。正确答案:(A,B,C,D)A、依照法定程序设立 B、有一定的组织机构 C、有一定的财产或经费

D、不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三、判断

1、非法人组织不能独立承担责任,因此不是民事主体。()正确答案:(1)

1、否

2、是

2、法人分支机构是法人的一部分,同样具有法人资格。()正确答案:(1)

1、否

2、是

第九章网络安全法律知识

第一节《网络安全法》的立法背景及宏观思路

单选:《网络安全法》的立法目的不包括()。(D)A、维护网络空间主权 B、维护国家安全 C、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D、打击恐怖主义

判断:网络空间主权决定了我国只能独立治理本国网络安全问题。(0、否)0、否

1、是

单选:网络安全支持与促进的具体措施不包括()。(C)A、网络安全标准化建设 B、网络安全技术促进 C、建立风险报告机制 D、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单选

1、中国第一部针对网络安全方面的综合性立法是()。正确答案:(C)A、《国家安全法》

B、《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C、《网络安全法》

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2、网络运营者的责任不包括()。正确答案:(C)A、维护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B、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C、网络安全监督管理

D、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二、多选

1、《网络安全法》涉及的网络安全规范包括()。正确答案:(A,B,C,D,E)A、权利主体 B、保护范围 C、义务主体 D、责任方式 E、人才培养

2、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并重原则包括()。正确答案:(A,B,C,D,E)A、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 B、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 C、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 D、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 E、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三、判断

1、服务于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和网络强国战略,既提供了维护国家网络主权的法律依据,又为网络参与者普遍提供法律准则和依据。()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国家鼓励有关企业、机构开展网络安全认证、检测和风险评估等安全服务。()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二节网络运行安全

判断: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可以不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0、否)0、否

1、是

判断:网络运营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1、是)0、否

1、是 判断:《网络安全法》确定了安全技术措施“三同步”的原则,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同步监测、同步评估、同步使用。(0、否)0、否

1、是

一、单选

1、网络运营者应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正确答案:(C)A、一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九个月

二、多选

1、通过实施网络实名制,()。正确答案:(B,C,D)A、会限制用户的网络自由 B、有助于打击网络犯罪行为

C、有助于规范网络言论,引导网络舆情 D、有助于保障网络商务安全

2、《网络安全法》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需履行的义务包括()。正确答案:(A,B,C)A、安全保护义务 B、安全与保密义务

C、对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进行境内存储义务 D、统筹协调的义务

三、判断

1、一般运行安全制度,包括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对网络产品、服务的规定,以及国家实行网络实名制等制度。()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其网络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评估,检测评估情况无需报送有关部门。()正确答案:(1)

1、否

2、是

第三节网络信息安全

判断:用户个人发现网络运营者收集、存储的其个人信息有误,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0、否)0、否

1、是

多选:网络经营者应当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毁损、篡改或者丢失,包括()。(ABCD)A、确定安全管理责任 B、建立投诉、举报制度 C、建立安全审查制制度 D、完善安全保护技术 判断:国家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发现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信息的,应当通知有关机构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阻断传播。(1、是)0、否

1、是

一、单选

1、《网络安全法》第四章确立了()制度,为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正确答案:(C)A、监测预警机制 B、风险报告机制 C、用户信息保护 D、安全等级保护

2、网络经营者应当建立相应的(),确定各部门、岗位和分支机构的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责任,防止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毁损、篡改或者丢失。正确答案:(A)A、安全管理制度 B、监督预警制度 C、信息通报制度 D、研判处置制度

二、多选

1、网络经营者应当遵循公开的原则,明示()等事项。正确答案:(A,B,C,D)A、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 B、收集、使用信息的范围 C、查询、更正信息的渠道 D、拒绝提供信息的后果

2、《网络安全法》第四章中关于对个人和组织的禁止性规定有()。正确答案:(A,B,C,D)A、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 B、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C、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诈骗的网站 D、不得在应用软件中设置恶意程序

三、判断

1、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网络运营者如发现用户发送的电子信息中设置恶意程序,停止提供服务即可,不需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正确答案:(1)

1、否

2、是

第四节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

判断:监测预警与信息通报制度的有效运行可以直接减少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1、是)0、否

1、是

判断:未来的网络攻击将更具破坏性,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所面对的事件将更加复杂化、规模化和更具技术含量。(1、是)0、否

1、是

一、单选

1、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是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作用的()。正确答案:(A)A、前提 B、保障 C、措施 D、保证

2、省级政府采取限制网络通信等临时措施须经()批准。正确答案:(A)A、国务院 B、省级政府 C、市级政府 D、县级政府

二、多选

1、《网络安全法》第五章确立了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网络安全()工作体系。正确答案:(A,B,C)A、监测预警 B、信息通报 C、应急处置 D、信息共享

2、网络安全需要在管理体制层面加以确立,具体包括()和责任等制度规定。正确答案:(A,B,C,D)A、管理组织 B、管理依据 C、管理范围 D、权力行使

三、判断

1、由于计算机的发展,最好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可以保证不被入侵或出现其他的安全事件。()正确答案:(1)

1、否

2、是

2、省级政府只要国务院批准就可以在特定区域对网络通信采取限制等临时措施。()正确答案:(1)

1、否

2、是

第十章权益保护内容解读 第一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单选: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C)A、14 B、16 C、18 D、20 多选: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不得安排其从事()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ABC)A、过重 B、有毒 C、有害 D、过多

多选:被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请求保护。(ABCD)A、公安机关 B、民政部门 C、妇女联合会

D、共产主义青年团

一、单选

1、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并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正确答案:(C)A、合理 B、合法 C、不合法

D、影响较轻,应当不追究责任

2、离婚双方因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执,达不成协议时,应当根据()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判决。正确答案:(A)A、保障子女权益 B、有利于女方

C、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意愿 D、听从法院裁量

二、多选

1、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正确答案:(A,B,C)A、集会 B、文化娱乐 C、社会实践 D、游行

三、判断

1、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正确答案:(1)

1、否

2、是

第二节妇女权益保护

多选: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妇女权益保障的基本原则?(ABCD)A、男女平等原则 B、特殊保护原则 C、共同责任原则

D、禁止歧视、虐待妇女的原则

多选:妇女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哪些事务()。(ABCD)A、国家事务 B、经济事业 C、文化事业 D、社会事务

多选: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各级政府开展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的内容?(ABCD)A、不断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大对妇女发展的投入

B、建立和完善科学监测、评估妇女发展状况的性别统计制度 C、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D、扩大妇女民主参与渠道,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程度

单选:对妇女实施性骚扰或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受害人可以提请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C)A、警告 B、行政处罚 C、刑事拘留 D、罚款

一、单选

1、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正确答案:(D)A、告诫书 B、报告书 C、紧急庇护书

D、人身安全保护令

2、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遇到()问题,应当听取妇女联合会的意见。正确答案:(A)

A、对涉及妇女权益的重大问题 B、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问题 C、涉及婚姻家庭权益的重大问题 D、涉及男女平等的问题

二、多选

1、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规定,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正确答案:(A,B,C,D)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企业事业单位

D、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妇女在()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正确答案:(A,B,C,D)A、政治的 B、经济的 C、文化的

D、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

三、判断

1、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这是我国法律首次明确对性骚扰说“不”。()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三节职工权益保护

多选:在中国境内的()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属“职工”范畴。(ABC)A、企业 B、事业单位 C、国际机关 D、社会组织

单选: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规定,在劳动场所,用人单位()对女职工的性骚扰。(B)A、无义务制止 B、应当预防和制止 C、视情况阻止 D、以上都不对

多选:《工会法》规定工会必须密切联系职工。具体表现为()。(ABCD)A、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 B、关心职工的生活 C、帮助职工解决困难 D、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多选:职工因参加工会活动而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恢复其工作,还可以()。(AC)

A、补发被解除劳动合同期间应得的报酬 B、给予该单位行政处分

C、责令给予本人年收入二倍的赔偿

D、责任给予本人上月平均工资二倍的赔偿

一、单选

1、()有义务协助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办好职工集体福利事业,做好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和社会保险工作。正确答案:(B)A、各级人大代表 B、工会

C、劳动行政部门 D、以上都不对

2、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提出申诉。正确答案:(C)A、法院 B、检察院

C、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当地劳动部门 D、公安局

二、多选

1、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正确答案:(A,B,C)A、民主决策 B、民主管理 C、民主监督 D、信息公开

2、下列哪些选项是职工享有的劳动权益。()正确答案:(A,B,C,D)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休息休假的权利

D、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三、判断

1、企业、事业单位处分职工存在不适当现象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且要求重新处理。()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殊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四节归侨侨眷权益保护

多选:下列属于侨眷的是()。(ABCD)A、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 B、华侨、归侨子女的配偶

C、华侨、归侨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D、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

多选:党长期以来对侨眷实行的方针是()。(CD)A、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B、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C、一视同仁、不得歧视 D、根据特点、适当照顾

多选:归侨、侨眷对其私有房屋,依法享有()的权利。(ABCD)A、占有 B、使用 C、处分 D、收益

多选:侨眷权益的行政救济主体是()。(AB)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政府侨务机构 C、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D、地方归国华侨联合会

一、单选

1、根据《〈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侨眷的身份由其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根据本人申请审核认定。正确答案:(B)A、乡级以上 B、县级以上 C、省级以上 D、市级以上

2、下列不享受国家举办的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方面适当照顾的是()。正确答案:(B)A、归侨学生

B、华侨兄弟姐妹的子女 C、归侨子女

D、华侨在国内的子女

二、多选

1、根据《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侨汇是侨眷的合法收入,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正确答案:(A,B,C,D)A、侵占 B、延迟支付 C、强行借贷

D、非法冻结、没收

三、判断

1、根据《天津市实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侨眷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10年以上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正确答案:(1)

1、否

2、是

2、根据《〈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华侨、归侨去世后或者华侨身份改变后,其国内眷属原依法认定的侨眷身份随之改变。()正确答案:(1)

1、否

2、是

第十一章保密法律知识 第一节保密法总则规定

单选:国家秘密区别于其他秘密的关键是()。(B)A、保密期限长

B、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C、保密的义务主体广泛 D、确定的程序严格

判断: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1、是)0、否

1、是

一、单选

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正确答案:(C)A、公开

B、选择性公开 C、依法公开 D、一律公开

2、保密工作实行()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正确答案:(D)

A、全面管理、综合防范 B、依法管理、综合防范

C、综合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 D、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

二、多选

1、保密工作责任制主要包括()。正确答案:(A,B,C,D)A、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 B、定密责任制

C、涉密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责任制

D、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责任制

2、国家秘密在下列哪些情形下应当解密()。正确答案:(A,B,C,D)A、保密期限已满

B、保密事项范围已作调整不需要继续保密的 C、保密事项公开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 D、符合解密条件

三、判断

1、机关、单位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机关、单位负责人对本机关、本单位的保密工作负责。()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保密工作实行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二节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多选:下列哪些事项属于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ABCD)A、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B、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C、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D、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单选: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是()。(B)A、绝密级国家秘密 B、机密级国家秘密 C、秘密级国家秘密 D、秘密

判断:国家秘密一旦解除即意味着该信息可以公开。(0、否)0、否

1、是

一、单选

1、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限定在最小范围。正确答案:(D)A、单位需要 B、职务 C、级别

D、工作需要

2、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机密级不超过()年,秘密级不超过10年正确答案:(B)A、15年 B、20年 C、25年 D、30年

3、机关、单位应当在国家秘密产生的同时,由承办人依据有关保密事项范围拟定(),报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并采取相应保密措施。正确答案:(D)A、密级和知悉范围 B、密级和保密期限 C、密级

D、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二、多选

1、根据保密法规定的定密权限,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国家秘密。正确答案:(A,B,C)A、绝密级 B、机密级 C、秘密级 D、一般

2、国家秘密在下列哪些情形下应当解密()。正确答案:(A,B,C,D)A、保密期限已满

B、保密事项范围已作调整不需要继续保密的 C、保密事项公开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 D、符合解密条件

三、判断

1、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区、县一级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秘密级国家秘密。()正确答案:(1)

1、否

2、是

2、机关、单位负责人一经任命,即是本机关、本单位的定密责任人,不需履行确定手续。()正确答案:(2)

1、否

2、是

3、国家秘密的确定应当是在国家秘密产生的同时,由承办人对照保密事项范围提出定密的具体意见,再由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三节保密制度与法律责任

单选:涉密人员应当实行()管理。(C)A、分层 B、分级 C、分类 D、分步

判断: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1、是)0、否

1、是

多选:下列关于涉密载体的保密管理说法正确的是()。(AB)A、涉密载体不得随意传递、使用和销毁

B、绝密级涉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 C、涉密载体不得复制和摘抄 D、外出不得携带涉密载体

单选: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保护。(C)A、等级 B、分类 C、分级 D、分层

判断: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规定,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是)0、否

1、是

一、单选

1、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正确答案:(C)A、纪检机关

B、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C、有关机关、单位 D、检察机关

2、有违反保密法规定,通过()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正确答案:(A)

A、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 B、机要通道 C、挂号信件 D、特快专递

二、多选

1、某机关干部李某为方便加班,用个人优盘从单位涉密计算机中拷贝了大量涉密文件带回家中,接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并进行处理,致使优盘中的涉密文件被窃取。李某的行为哪些违反了保密法规定。()正确答案:(A,B,C)A、使用个人优盘拷贝涉密文件 B、将存有涉密信息的优盘带回家中

C、将涉密优盘接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 D、使用计算机

三、判断

1、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不得违反规定就业。()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违反保密法规定,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三篇:2016年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答案(85分)

2016年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 单选DCADA CDBAB

1、《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对党章关于廉洁自律要求的()系统化 可操作化 科学化 具体化

2、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统一性的客观要求是()依法、合理行政 完善的法律体系 国家的统一 公正司法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把()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领导干部 公务员 人民群众 司法队伍

4、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发挥作用

开展公益活动 提供公共服务 引导行业自律 依法自治

5、()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 党内法规 党内民主 党的作风 党内纪律

6、依据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工人阶级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

7、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相促进 凝聚共识 科学决策 求真务实 重点突破

8、通过选任方式,通过法定程序选举成为公务员的是()村委会主任 部分领导职位公务员 所有领导职位公务员 公检法公职人员

9、维护国家安全,应当与()相协调 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教育 政治 社会主义发展

10、党的()明确要求“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十七届四中全会 十八届五中全会 十六届五中全会 十八届四中全会

多选

1、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理念,说法正确的有(ABC)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法制完备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 树立宪法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

2、公务员的法定权利包括(ABCD)参加培训 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3、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的普法工作着眼于(ABCD)不同地方层级 不同部门领域

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企业之间合作 不同行业

4、下列关于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核评估机制说法正确的有(ABC)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考核述职中要围绕法治学习情况、重大事项依法决策情况、依法履职情况等进行述法

探索建立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测评指标体系,将测评结果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

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录用、招聘中法律知识的考察测试 减少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法律知识的比重

5、下列属于职务发明创造的(ABC)。

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 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6、《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适用于下列哪些人员?(ABCD)

乡(镇、街道)党政领导成员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机构领导人员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领导成员

7、对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理措施有(AB)解散 改组 重新登记 撤并

8、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BC)组织,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及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或者入境后直接或者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恐怖 间谍 敌对 政治

9、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ABD)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网络社会管理 网络信息服务 网络资源管理 网络安全保护

10、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BD)法律监督 审计监督 民主监督 行政监察

判断

1、宣誓场所应当庄重、严肃,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或者国徽。(是)否 是

2、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是 否

3、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反恐怖主义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反恐怖主义意识(是)否 是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是 否

5、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广泛,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是)是 否

6、公务员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属于个人行为,不应当受到公职机关惩戒(否)是 否

7、非国有资本不得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否)否 是

8、我国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立法工作主要任务已基本完成(是)是 否

9、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相应人员”的范围无严格限制,只要是被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都可以作为委托代理人出庭应诉,但从诉讼的便利性、专业性来说,委派具体业务部门或法制部门工作人员更有利于查清事实、明晰法理,能更好地阐明被诉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合法性。(是)否 是

10、依据《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的规定,对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造成严重破坏负有责任的干部不得提拔使用或者转任重要职务(是)是 否

第四篇:2015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4章)

2015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4)

第四章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第一节 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一、单选

1、()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正确答案:(A)A、司法 B、行政执法 C、道德

D、社会救助

2、司法的权威在于()。正确答案:(B)A、合法 B、公正 C、合理 D、平等

3、法治的生命线是()。正确答案:(A)A、公正 B、合法 C、平等 D、合理

4、行政机关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生效判决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罚款。正确答案:(B)A、一百元至二百元 B、五十元至一百元 C、二十元至五十元 D、五百元

5、《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中的领导干部不包括()。正确答案:(D)A、行政机关的领导干部 B、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 C、人大机关的领导干部 D、学生会干部

二、多选

1、根据新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这里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正确答案:(A,B)A、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 B、行政机关副职负责人 C、行政机关一般工作人员 D、行政机关辅助人员

2、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重要意义包括()。正确答案:(A,B,C,D)A、有助于保证法院公正司法 B、有助于保证检察院公正司法 C、有助于提高司法公信力

D、有助于将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落到实处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__干涉()。正确答案:(A,B,C,D)A、行政机关 B、社会团体 C、领导干部 D、个人

4、行政机关拒绝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正确答案:(A,B,C,D)A、通知银行划拨相应款项 B、对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罚款

C、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

D、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5、为了保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能够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规定的制度性保障措施包括()。正确答案:(A,B,C,D)A、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

B、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C、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D、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的制度

三、判断

1、行政机关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

1、否

2、是

2、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2)

1、否

2、是

3、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委托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依法应诉。正确答案:(1)

1、否

2、是

4、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还可以另行委托一至二名诉讼代理人出庭应诉。正确答案:(2)

1、否

2、是

5、司法机关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2)

1、否

2、是

----------------------------第二节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一、单选

1、提出“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是()。正确答案:(B)A、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 B、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C、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D、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

2、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设在()。正确答案:(A)A、广东省深圳市 B、辽宁省沈阳市 C、广东省广州市 D、重庆市

3、根据有关立案登记制的规定()。正确答案:(C)A、法院要对诉讼要件进行实质审查后再决定是否受理 B、所有案件都适用立案登记制 C、法院不再对起诉进行实质审查 D、年底压力大可以拖延立案

4、根据《行政诉讼法》,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最多__告知当事人补正。()正确答案:(D)A、二次 B、三次 C、四次 D、一次

5、公益诉讼分为民事公益诉讼和()。正确答案:(B)A、刑事公益诉讼 B、行政公益诉讼 C、个人公益诉讼 D、集体公益诉讼

二、多选

1、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的主要举措包括()。正确答案:(A,B,C,D)A、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体制机制 B、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统一刑罚执行体制

C、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D、探索实行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检察权相分离

2、科学合理配置司法职权的重要意义包括()。正确答案:(A,B,C,D)A、有助于实现司法权力之间分工负责

B、有助于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C、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

D、实现司法权力之间互相配合

3、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司法权力由四个不同机关行使,即()。正确答案:(B,C,D,E)A、纪律机关行使调查权 B、公安机关行使侦查权 C、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 D、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

E、司法行政机关行使刑罚执行权

4、我国刑罚执行制度包括()。正确答案:(A,B)A、监狱监禁刑制度

B、社区矫正非监禁刑制度 C、劳动教养制度

D、金钱代替刑罚制度

5、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重要意义包括()。正确答案:(A,B,C,D)A、有利于纠纷就地解决 B、方便当事人诉讼

C、有利于最高人民法院本部集中精力制定司法政策和司法解释,发布指导性案例 D、有利于最高人民法院本部审理对统一法律适用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案件

6、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可以受理()。正确答案:(A,B,D)A、民事案件 B、行政案件 C、刑事案件 D、商事案件

7、办案责任制的适用范围包括()。正确答案:(A,B,C,D)A、主审法官 B、合议庭 C、主任检察官 D、主办侦查员

三、判断

1、裁判执行权是具有行政性质的权力。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仍然沿用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案件的制度。正确答案:(1)

1、否

2、是

3、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可以受理管辖地理范围内发生的所有案件。正确答案:(1)

1、否

2、是

4、办案责任制仅适用于主审法官。正确答案:(1)

1、否

2、是

5、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判决仍可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本部。正确答案:(1)

1、否

2、是

第三节 推进严格司法

一、单选

1、首次提出“严格司法”的文件是()。正确答案:(C)A、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B、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C、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 D、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

2、关于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正确答案:(D)A、要求建立错案倒查制度 B、要求建立错案问责制度

C、司法机关办理案件,受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力所限,发生错案难以完全避免 D、只要发生错案,必须问责办案人员

3、刑事诉讼的最后一道程序是()。正确答案:(B)A、移送起诉 B、刑事审判 C、提起公诉 D、刑罚执行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是()。正确答案:(A)A、保证法律严格实施 B、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守法 D、学法

二、多选

1、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是()。正确答案:(A,B,C,D)A、有助于防范冤假错案 B、有助于提高办案质量 C、有助于节约诉讼资源

D、有助于从源头上防止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或者违反法律程序的案件“带病”进入审判程序

2、严格司法的重大意义包括()。正确答案:(A,B,C,D)A、严格司法是公正司法的前提

B、严格司法是确保法律实施的重要途径 C、严格司法是公正司法的基础

D、严格司法是破解司法难题的主要抓手

3、司法解释的主体是()。正确答案:(A,B)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行政机关 D、人大机关

4、指导性案例制度的重要意义包括()。正确答案:(A,B,C,D)A、有助于统一裁判标准 B、有助于实现同案同判

C、便于人民群众学法、用法、守法 D、有助于指导案件审判

5、规范司法解释工作的重要意义包括()。正确答案:(A,B,C,D)A、有利于权力机关对司法解释工作的监督 B、有利于吸纳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C、有利于通过司法解释凝聚全社会的法治与司法智慧 D、有助于断提高司法解释的质量和水平

三、判断

1、只要有错案,不管原因为何,都要对主办人员问责。正确答案:(1)

1、否

2、是

2、只有最高人民法院拥有司法解释权。正确答案:(1)

1、否

2、是

3、不论程序是否公正,只要实体合法就行。正确答案:(1)

1、否

2、是

4、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目的和结果,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前提和保障。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四节 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一、单选

1、司法的生命线是()。正确答案:(B)A、公平B、公正 C、依法审案 D、公开

2、扩大司法民主的基本途径是()。正确答案:(A)A、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B、司法公开 C、人大监督 D、媒体监督

3、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正确答案:(D)A、扩大参审范围 B、完善随机抽选方式

C、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 D、不再审理事实问题

二、多选

1、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重要意义包括()。正确答案:(A,B,C,D)A、直接体现人民主权原则 B、维护公平正义的客观需要 C、扩大司法民主的基本途径 D、强化司法监督的重要手段

2、当前,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主要途径是()。正确答案:(A,D)A、人民陪审员制度 B、公开审判制度 C、媒体监督

D、人民监督员制度

3、阳光司法机制的基本要求是()。正确答案:(A,B,C,D)A、开放 B、动态 C、透明 D、便民

4、司法公开的重要意义包括()。正确答案:(A,B,C,D)

A、司法公开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需要 B、法公开是提高司法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C、司法公开是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方面

D、司法公开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以透明保廉洁,提高司法权威和公信力

5、狱务公开的重点方面包括()。正确答案:(A,B,C)A、减刑 B、假释 C、保外就医 D、财务、人事

三、判断

1、司法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加强法律文书释法说理能够进一步促进司法公开。正确答案:(2)

1、否

2、是

3、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一律公开进行。正确答案:(1)

1、否

2、是

4、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方向是,人民陪审员只审查法律问题。正确答案:(1)

1、否

2、是

第五节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一、单选

1、关于“诉访分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正确答案:(C)A、是指明确区分涉诉信访和普通信访

B、对于不属于涉法涉诉的普通信访,由国家信访部门处理,不得进入司法程序 C、对法院判决不符,可去信访部门投诉

D、对属于司法机关职责范围的涉诉信访,由司法机关依法办理,依法终结,信访部门不再插手处理

2、行政强制措施不包括()。正确答案:(D)A、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B、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C、冻结存款、汇款 D、当众羞辱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正确答案:(B)A、司法权力是维护人权的坚强后盾 B、人权是西方价值,国家无需保障

C、司法程序是人们依法、理性维权的基本途径 D、司法机关是保障人权的责任主体

二、多选

1、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包括()。正确答案:(A,B,C,D)A、申诉权 B、知情权 C、陈述权

D、辩护辩论权

2、从根本上、源头上有效防范冤假错案的机制包括()。正确答案:(A,B,C,D)A、疑罪从无制度 B、错案责任倒查机制 C、办案责任终身负责机制 D、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3、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意义包括()。正确答案:(A,B,C,D)A、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B、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C、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D、是我们党坚持执政为民、立法机关坚持立法为民、执法机关坚持执法为民、司法机关坚持司法为民的重要方面。

4、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加强人权司法保障部署的重要意义包括()。正确答案:(A,B,D)

A、能够更加积极地发挥司法机关的人权保障作用 B、能够更加有力地惩罚各种违法侵权行为 C、敦促人们讲究诚信

D、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个人享有和行使权利与自由

5、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包括()。正确答案:(A,B,C)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B、法无明文规定不处刑 C、定罪处刑不得溯及既往

D、刑期长短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法院没有任何裁量权

6、《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建立失信被执行人__法律制度。()”正确答案:(B,C,D)A、曝光 B、威慑 C、惩戒

D、信用监督

三、判断

1、人权是个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是十分丰富复杂的政治法律概念。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对聘不起律师的申诉人,纳入法律援助范围。正确答案:(2)

1、否

2、是

3、疑罪从无和非法证据排除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基本规则。正确答案:(2)

1、否

2、是

4、,司法权既具有维护和支持其他公权力依法行使、发展人权的功能,又具有防范和制裁其他公权力恣意行使、侵犯人权的功能。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六节 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一、单选

1、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对象是()。正确答案:(A)A、检察机关 B、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

D、司法行政机关

2、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正确答案:(C)A、中央纪委 B、监察部 C、人民检察院 D、司法行政机关

3、人民监督员由__负责选任()。正确答案:(C)A、人民团体 B、同级政府 C、司法行政机关 D、人民检察院

4、司法活动的监督主体不包括()。正确答案:(C)A、人民检察院 B、人民监督员 C、人民陪审员 D、媒体

5、各种媒体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正确答案:(A)A、具有法律效力 B、不具有法律效力

C、客观报道有利于群众了解案情 D、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多选

1、加强对司法活动监督的重要意义包括()。正确答案:(A,B,C,D)A、是在司法领域践行执政为民宗旨、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必然要求 B、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然要求 C、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D、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必然要求

2、《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__的法律监督。”()正确答案:(A,B,D)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国际商事仲裁 D、行政诉讼

3、人民检察院司法活动监督的特点包括()。正确答案:(A,C,D)A、法定性 B、秘密性 C、程序性 D、专门性

4、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对象包括()。正确答案:(A,B,D)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 C、监察部

D、刑罚执行机关

5、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范围包括()。正确答案:(A,B,C)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商事仲裁

6、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人民监督员重点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正确答案:(A,B,C,D)A、立案环节 B、羁押环节

C、扣押冻结财物环节 D、起诉环节

7、被开出公职的司法人员()。正确答案:(A,B)A、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 B、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C、可以下海干律师 D、可以去考公证员

三、判断

1、人民监督员应当监督检察机关的所有活动。正确答案:(1)

1、否

2、是

2、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主体,同时又受到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正确答案:(2)

1、否

2、是

3、案件审理过程中,媒体不得公开进行报道。正确答案:(1)

1、否

2、是

4、对司法领域的腐败零容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正确答案:(2)

1、否

2、是

5、司法机关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五篇:2015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3章)

2015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3)

第三章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第一节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概述

一、单选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建设()的法治政府。正确答案:(C)

A、廉洁、勤政、务实、高效

B、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 C、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

D、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2、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行政执法中的“三乱”?正确答案:(D)A、乱处罚B、乱收费C、乱摊派D、乱没收 3、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正确答案:(B)A、《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 B、《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C、《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D、《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权责统一、()的依法行政体制。正确答案:(C)

A、廉洁高效B、权责法定C、权威高效D、公开公正

5、积极推进权力清单工作,地方各级政府以行政许可、()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为重点,依法清理规范行政权力,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正确答案:(A)A、行政处罚B、行政强制C、行政征收D、行政救助

6、()是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正确答案:(B)A、宪法B、法律C、道德D、社会公德

二、多选

1、坚持()共同推进。正确答案:(A,B,D)

A、依法行政B、依法治国C、依法治党D、依法执政

2、坚持()一体建设。正确答案:(A,B,C)

A、法治政府B、法治社会C、法治国家D、法治企业

三、判断

1、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正确答案:(1)

1、否

2、是

2、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正确答案:(2)

1、否

2、是

3、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正确答案:(2)

1、否

2、是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是保证宪法法律严格实施。正确答案:(2)

1、否

2、是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法治。正确答案:(2)

1、否

2、是

6、法律是协调不同利益的唯一调节器。正确答案:(1)

1、否

2、是

7、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二节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单选 1、2008年2月,福建省平和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大执法力度严控初中辍学的通知》。这份“红头文件” 明确规定:所有乡镇、村和教育、劳动、工商、公安、民政、土地等部门对未取得初中毕业证的青少年不得开具劳务证、结婚证、驾驶证等。该文件违反了()的要求。正确答案:(B)

A、职能法定B、权限法定C、程序法定D、责任法定

2、邓州市三名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公然宣布将邓州市人民政府予以撤销,自己组建了第二个“邓州市人民政府”,下辖三个乡(镇)人民政府并分别兼任市长、乡(镇)长。这种行为违反了()的要求。正确答案:(D)

A、职能法定B、权限法定C、程序法定D、机构法定

3、湖北省汉川市政府办公室发出了一份红头文件,《关于倡导公务接待使用“小糊涂仙(神)”系列酒》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在公务接待中要使用这种酒,而且还定出了目标,2006 年要完成 200 万元的销售额。这份通知属于()。正确答案:(B)A、不作为B、乱作为C、失职D、渎职

4、通过制定和公布(),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掌握的公共权力将得以明晰。正确答案:(B)A、三定方案B、权力清单C、政府规章D、部门规章

5、中央政府统一管理的重大事务不包括()。正确答案:(D)A、国防B、外交C、国家安全D、市场监管

6、构建规范政府职能履行法律体系的重点是加快推进()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建设。正确答案:(A)

A、行政组织B、行政机构C、行政责任D、权力来源

7、个体经营户李某受到一精神病患者的严重威胁,多次向某派出所求助,但派出所未予理睬。李某为了求生,被迫从二楼跳下致重伤,遂起诉派出所。派出所的行为属于()。正确答案:(A)

A、不作为B、乱作为C、失职D、渎职

二、多选

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要求包括()。正确答案:(A,B,C,D)

A、坚持职权法定B、坚持全面履职C、坚持权责统一D、坚持各级政府履行好各自职责

2、合理、清晰界定政府间事权,要求()。正确答案:(A,B,C,D)A、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 B、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

C、强化市县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执行职责 D、充分发挥市县政府贴近基层、就近管理的优势

3、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能包括()。正确答案:(A,B,C,D)

A、规划制定B、制度机制设计C、全局性事项统筹管理D、体制改革统筹协调

4、主要由市县政府解决的问题包括()。正确答案:(A,B,C)A、食品安全B、市政管理C、环境污染D、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实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要求()。正确答案:(A,B,C)A、全面梳理政府权力事项,明确政府权力边界 B、编制政府权力清单,并向社会公开 C、完善制度,规范政府权力运行过程

D、把各类行政行为运行的全部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

6、保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主要任务包括()。正确答案:(A,B,C)A、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 B、实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C、健全监督问责机制 D、规范政府权力运行过程

7、政府必须加快转变职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精力主要放在()上。正确答案:(A,C,D)

A、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B、干预微观事务

C、提供必需的公共服务 D、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8、所谓法治政府,就是行政主体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承担责任。法治政府要求政府()。正确答案:(A,B,C,D)

A、在法治化轨道上行使行政权力 B、做到不越权、不滥权 C、全面履行法定职能 D、做到不缺位、不失职

三、判断

1、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是法律实施的重中之重。正确答案:(2)

1、否

2、是

3、政府全面履行法定职能,意味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职能都要履行到位。正确答案:(2)

1、否

2、是

4、法治政府应当是“全能政府”。正确答案:(1)

1、否

2、是

5、市县政府的优势在于贴近基层、就近管理。正确答案:(2)

1、否

2、是

6、允许存在不受监督的权力。正确答案:(1)

1、否

2、是

7、上级行政机关要切实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指导和监督,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三节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一、单选

1、落实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更可靠的还是健全()机制。正确答案:(C)A、科学决策B、民主决策C、依法决策D、决策程序

2、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是()。正确答案:(D)

A、全民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B、全民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理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C、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理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D、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3、行政决策的专家论证在遴选专家时应当注重()。正确答案:(B)A、代表性B、专业性C、均衡性D、利益披露

4、对重大民生决策或者决策中涉及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应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特别是()的意见。正确答案:(B)

A、行政相对人B、利害关系人C、专家D、相关社会组织

5、在决策的公众参与中,对公众的()要切实解决。正确答案:(B)A、合理问题B、合法诉求C、重大分歧D、重大问题

二、多选

1、合法性审查的内容包括()。正确答案:(A,B,C)A、决策事项是否于法有据B、决策程序是否依法履行 C、决策内容是否依法合规D、决策者是否具有法定职权

2、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要求()。正确答案:(A,B,C)A、严格遵循依法决策机制的法定程序

B、积极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和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 C、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D、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意识和能力

3、政府法律顾问队伍的组成人员应包括()。正确答案:(A,B,D)A、政府法制机构人员B、专家C、法官D、律师

4、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的法律责任。正确答案:(A,C,D)

A、行政首长B、直接责任人员C、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D、相关责任人员

5、在决策的公众参与工作中,要把握好社会公众“我要参与”的诉求和行政机关“我能做到”的限度,坚持()。正确答案:(A,B,C,D)A、有限事项B、多种方式C、有据采纳D、积极推进

6、搞好专家论证,必须()。正确答案:(A,B,C)A、选好专家B、用好专家C、待好专家D、对专家问责

7、建立决策论证咨询专家库,遴选专家的主要标准是()。正确答案:(A,B,C,D)A、专业能力B、资质C、经验D、诚信

8、重大行政决策应当由()讨论决定。正确答案:(A,B,D)

A、政府常务会议B、全体会议C、党政联席会议D、部门领导班子会议

三、判断

1、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应当进行风险评估而未评估的,一律不得作出决策正确答案:(2)

1、否

2、是

3、责任是法律的生命。正确答案:(2)

1、否

2、是

4、实践表明,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四节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一、单选

1、行政执法部门发现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依法及时移送(),并抄送同级检察机关。正确答案:(A)

A、公安机关B、立法机关C、审判机关D、司法机关

2、黄女士出差前将车辆停放在温州某商厦前,在十余天的时间里,因违停被城管部门连续抄牌7次。城管部门的这种行为属于()。正确答案:(A)A、重复执法B、多头执法C、多层执法D、依法执法

3、所有行政监管事项都必须以()为依据。正确答案:(B)A、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B、法律规定的授权 C、行政裁量基准 D、相对人的具体情况

4、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政府管理从以事前审批为主,逐步转到以()为主。正确答案:(C)

A、事中监管B、事后救济C、事中事后监管D、市场监管

二、多选

1、除()等特殊领域外,省、自治区政府原则上不宜设置行政执法队伍。正确答案:(A,B,C,D)A、高速公路B、航运C、海洋D、重大工程

2、行政执法决定的执行机关可能是()。正确答案:(A,B)A、行政执法机关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D、司法机关

3、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制度,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正确答案:(A,B,C)A、信息共享B、案情通报C、案件移送D、强制执行

4、根据不同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正确答案:(B,C,D)A、明确责任B、减少层次C、整合队伍D、提高效率

5、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加强()等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正确答案:(A,B,C,D)A、食品药品B、安全生产C、环境保护D、劳动保障

6、行政执法方式的适用规则包括()。正确答案:(A,B,C)A、技术标准B、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C、备案报告D、裁量基准

三、判断

1、应由政府行使的监管职责可以全部转移给社会组织。正确答案:(1)

1、否

2、是

2、在简政放权的背景下,应当取消资质证书。正确答案:(1)

1、否

2、是

3、应当按照职责清晰、权责一致、运转协调的要求,理顺执法监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关系,减少职责交叉,形成监管合力。正确答案:(2)

1、否

2、是

4、凡是市场主体基于自愿的投资消费和民商事行为,任何机关都不得加以干预和限制。正确答案:(1)

1、否

2、是

5、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包括通用法律知识、专门法律知识培训和新法专题培训等。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五节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单选

1、在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幅度内,根据()原则,结合经济发展、行政案件发案等情况,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正确答案:(B)A、宽严相济B、过罚相当C、公平D、公正

2、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完善以()为重点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正确答案:(C)

A、暗访B、突击检查C、随机抽查D、定期督查

3、完善执法程序,要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制度。正确答案:(C)A、合法性审查B、听证C、法制审核D、陈述申辩

4、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前()考查和依法行政能力测试,将是否遵守法律、能否依法办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依据。正确答案:(B)A、道德修养B、法律知识C、执法水平D、资质资格

二、多选

1、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围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违法犯罪问题,坚持出重拳、下重手。正确答案:(A,B,C,D)A、安全生产B、环境保护C、劳动保障D、医疗卫生

2、推行案例指导制度,针对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案件种类和执法环节,加强分类指导,正确适用法律,确保()。正确答案:(A,C,D)A、处罚公平B、过罚相当C、裁量公正D、执法规范

3、推进网上行政服务工作,大力推行()。正确答案:(B,C,D)A、网上申报B、网上受理C、网上审批D、网上办公

4、执法人员应当创新执法理念,进一步强化()。正确答案:(A,B,C,D)A、证据意识B、程序意识C、权限意识D、自觉接受监督意识

5、行政执法工作可能依据()。正确答案:(A,B,C,D)A、法律B、法规C、规章D、规范性文件

6、能不能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关键有赖于执法人员的()。正确答案:(C,D)A、执法水平B、执法素养C、执法素质D、执法能力

7、要准确把握适用裁量标准,按照依法、公正、合理原则,综合考虑()等情形,依法给予相应处罚。正确答案:(A,B,C,D)

A、违法行为的性质 B、违法行为的情节

C、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D、执法相对人的悔过态度

8、加强执法考评,按照()的原则,建立健全执法评议考核指标体系。正确答案:(A,B,C,D)A、依法行政B、科学C、有效D、统一

9、行政执法机关担负着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的重要职责,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正确答案:(A,B,C)

A、实施者B、推进者C、捍卫者D、支撑者

10、在执法实践中贯彻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要求()。正确答案:(A,B,C,D)A、创新执法理念B、完善执法制度C、改进执法方式D、提高执法素养

11、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裁量()。正确答案:(A,B,D)A、范围B、种类C、标准D、幅度

12、需要重点规范的执法行为包括()。正确答案:(A,B,C)A、行政许可、行政处罚B、行政强制、行政征收 C、行政收费、行政检查D、行政给付、行政救济

三、判断

1、适用裁量基准,应遵循依法、公正、合理的原则。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正确答案:(2)

1、否

2、是

3、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行政执法工作最重要的价值追求所在。正确答案:(2)

1、否

2、是

4、重大执法决定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六节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一、单选

1、审计机关实行()领导体制。正确答案:(A)A、双重B、垂直C、集体D、上级

2、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审计服务机制,推动国家审计机关与()形成合力。正确答案:(C)

A、审计师事务所B、会计师事务所C、专业化社会组织D、注册会计师协会

二、多选

1、监督体系包括()。正确答案:(A,B,C,D)A、党内监督、人大监督B、民主监督、行政监督 C、司法监督、审计监督D、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2、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要对权力集中地部门和岗位实行(),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正确答案:(A,B,C,D)

A、分事行权B、分岗设权C、分级授权D、定期轮岗

3、政府专门监督,一般是指()等有关职能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和政府行政命令,对有关事项和人员进行的专门性监督检查。正确答案:(A,B,C)A、财政B、监察C、审计D、纪检

4、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这样才能推动政府职能向()转变。正确答案:(A,B,C)

A、创造良好发展环境B、提供优质公共服务C、维护社会公平正义D、促进发展保障民生

三、判断

1、行政权力有可能背离人民委托的本意。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行政问责的方式包括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罢免等。正确答案:(2)

1、否

2、是

3、依法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是指所有领域、所有项目平均用力。正确答案:(1)

1、否

2、是

第七节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一、单选

1、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正确答案:(D)A、信息公开、理由公开、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 B、理由公开、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 C、信息公开、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结果公开 D、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2、对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发现的问题,要用纠风、()的手段坚决纠正、严肃处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答案:(C)A、惩戒B、处分C、惩处D、惩罚

3、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包括()。正确答案:(D)A、国家秘密B、商业秘密C、个人隐私D、职责权限

二、多选

1、人民群众依靠宪法和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的渠道行使自己的()。正确答案:(A,B,C,D)A、参与权B、监督权C、知情权D、表达权

2、重点推进()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正确答案:(A,B,C,D)

A、财政预算B、公共资源配置C、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D、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3、行政机关应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依法公开行使职权的(),使行政权力公平透明运行。正确答案:(A,B,C,D)A、依据B、条件C、要求D、过程和结果

三、判断

1、所有政府信息都要主动、及时向社会公开。正确答案:(1)

1、否

2、是

2、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就是要让公民通过事前了解、事中参与、事后监督等多种手段来规制行政权力。正确答案:(2)

1、否

2、是

3、就政府部门而言,“法无禁止即可为”。正确答案:(1)

1、否

2、是

4、应当将政务公开的要求融入权力运行全过程。正确答案:(2)

1、否

2、是

5、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公开。正确答案:(1)

1、否

2、是

下载2017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习题考题及答案(考试已通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习题考题及答案(考试已通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天津市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参考答案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选 1、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正确答案:(A) A、党和法治的关系 B、立法 C、法的实施 2、,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课后习题

    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课后习题 一、单选 1、( )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 A、党和法治的关系 B、立法 C、法的实施 2、(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首次将......

    2017年度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练习题(答案)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所称的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

    2018年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题库

    第一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新成就 一、单选 1、( )年,我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正确答案:(A) A、......

    2017天津市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 第一节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一、单选 1、( )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正确答案:(A) A、党和法治的关系 B、立法 C、法的实施 二......

    学法用法 考试答案

    单选题 1.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A )。 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C、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D、坚持安全发展 2. 保......

    2017年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答案

    2017年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 [ 字体:大 | 中 | 小 ] 单选题 (50题 每题1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普遍设立( ),......

    2017学法用法在线考试答案

    单选 1、刘少奇同志在1945年5月( )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用到“党的法规”的概念。正确答案:(A) A、七大 B、六大 C、二大 2、党章总纲指出( )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