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二万五 胜利返家乡

时间:2019-05-14 06:4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征二万五 胜利返家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征二万五 胜利返家乡》。

第一篇:长征二万五 胜利返家乡

长征二万五 胜利返家乡

雷云峰

研究员

贾拓夫,原名贾恒,曾化名贾元、关锋。陕西省神木县人。一九一二年生于一个贫民家庭。一九二六年加入共青团,一九二八年转为共产党员。建国前历任共青团陕北特委代理书记、中共陕西省委秘书长、省委书记,西北局秘书长等职,建国后,党的“八大”当选为中央委员。曾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书记、轻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 一九五九年“反右倾”时,贾拓夫被错误处理,下放基层工作。一九六七年五月七日,被林彪“四人帮”、康生一伙残酷迫害致死,终年五十五岁。

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对贾拓夫同志的一生做出了全面、公正的评价,推倒一切不实之词,平反昭雪,为他恢复了名誉。

本文侧重介绍一九三三年七月中共陕西省委被敌人破坏后,贾拓夫同志到江西瑞金向中央汇报工作后,参加长征过程中的部分事迹。

桐梓突围 重返遵义

一九三五年一月中旬,遵义会议后,担任红军总政治部白军工作部部长的贾拓夫随红军总政治部,离遵义经桐梓进入习水县境内,径向赤水方向进发。行至土城,侦悉川军郭勋祺部已南 渡长江,向我军逼近;“中央军”薛岳部周浑元、吴奇伟纵队又从湖南尾追而来,与湘、黔、滇军阀的几个师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妄图乘我军北渡长江之际,取得“半渡而击、一举歼灭之效。

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领导小组及时识破了敌人的诡计,果断地放弃了渡江计划,于一月二十八日指挥部队与敌激战后,又回师桐梓。

贾拓夫奉命率一个连的兵力占领桐梓,为我军主力开辟南北通路安设了据点。这天,贾拓夫和战士们刚收拾好行装,只见两匹高头大马从大道上风驰电掣而来。待到近前,拓夫认出是红九军团长罗炳辉和党中央代表兼团中央书记何凯丰同志。他俩严肃而急促地说“情况骤变,敌人已切断我主力经桐梓南撤的要道,你们要立即撤退!”说完,跃马扬鞭,消失在滚滚尘埃之中。

几分钟后,果然从城西、城北传来密集的枪炮声和马嘶狗吠,接着又发现城西有敌人出现。

在这危急时刻,贾拓夫见两位红军战士搀扶着一位伤员艰难地跑了过来。他立即迎上前去,亲自把伤员扶上自己的战马,促其赶快转移,然后指挥部队阻击敌人。他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率领战士们且战且退,穿竹林、涉小河,冒着敌人居高临下的密集火力,从东山方向突出了重围,并激励、鼓舞战士,向娄山关前进。赖大超同志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快接近黄昏时,才跟上我相识的总政白军工作部长贾拓夫同志。他是因为把马让给了病号骑才掉队的。他疲劳地扶着一根木棍助行着。我们艰难地翻 山越岭,拓夫同志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关照那个,一会儿跑到队伍的前边,一会儿走到队伍的后边,还喊着:“‘大超,遵义城快到了,加油啊!’替我打气,还不时扶着我向前走。当夜幕低垂、万家灯火的时候,我们终于地高兴地到了达到正沉浸在痛歼蒋介石、王家烈二十几个团的伟大胜利气氛之中的遵义城”。当夜,贾拓夫在遵义老城的杨柳街天主堂宿营。他在随行录上写道:

北渡不能复南征,二次重占遵义城; 拓夫仍宿杨柳地,笑问英雄均健生 筹运粮秣 深入藏区

贾拓夫随红军总政治部二次离开遵义城后,四渡赤水,横渡大渡河,翻越大小夹金山,于一九三五年七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进抵黑水、芦花一带。红军由于长途跋涉,供给困难,粮食极其匮缺,解决吃饭问题成了当务之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在毛儿盖和芦花等地设立了筹粮委员会,贾拓夫承担了筹集六十万斤粮食的光荣任务。他亲自带领一部分战士,到瓦布梁子地区筹粮。 从芦花城到瓦布梁子,要有三、四天的路程。他们沿着黑水河东下。黑水两岸,悬崖绝壁,仰首落冠,加之人迹罕见,使人视为畏途。拓夫等同志艰难攀行,途径彭德怀同志住处,彭老总欣然挽留。两人促膝长谈,不觉到了半夜。就这样,晓行夜宿,一连走了几天,才到达目的地。贾拓夫登高望远,只见黑水如带,千山纵横,黄绿田禾,杂错其间,十几个山庄村寨散布在瓦布梁 子周围,景色十分秀丽。这里是藏民聚居地。藏民房舍,高屋壁垒,沿山势而修,层层叠叠,颇为壮观。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食盐,风俗习惯与汉族相近,多数藏民懂得汉话。

由于反动军队一贯对少数民族烧杀抢掠,使藏族人民对军队有很深的恐惧和仇恨。当贾拓夫和战士们来到瓦布梁子时,藏族同胞早就逃到深山老林了,只丢下家徒四壁的空屋。拓夫严令战士不许擅入老百姓的房屋,不准动群众的一草一木,尊重藏民风俗,清扫街道,夜间露宿在自己搭的帐蓬里。后来,找到一位藏民通司,他目睹红军战士的和蔼可亲和严格风纪,深受感动,竭力向流落在外的藏胞宣传红军是秋毫无犯、为穷苦人谋生存的好军队,使藏族同胞打消了疑惧,陆续扶老携幼,返回家园。

贾拓夫为了密切军民关系,在藏民支持帮助下完成筹粮任务,领着红军战士做了许多深入细致的工作。比如出布告,在宗教建筑前插保护牌,给每户人家发“保护证”,并派人到各个村寨召开村民大会,向藏族同胞宣传红军的民族政策和主张等,使藏族群众很快把红军当做自家人,问饥问寒,无拘无束,纷纷送东西给红军吃,腾房子给红军住,有的藏民妇女还为红军战士缝衣补鞋。

随着军民关系的密切,贾拓夫同志因势利导,启发和号召藏族人民控诉国民党官僚、军阀的压迫、欺凌,帮助他们组织成立了瓦布梁子六个乡的人民自治政府,用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了乡人民政府的代表和主席。接着,又召开了六个乡的人民代表 大会,成立了瓦布梁子地方自治区藏民革命政府,并建立了革命武装。受尽压迫苦难的藏民,第一次尝到当家做主的欢乐。到处是飘扬的红旗,处处是喜悦的笑脸。在区、乡人民政府领导下,广大藏民群众踊跃投入为红军筹粮熬盐的活动。贾拓夫因地制宜,改过去的“打富济贫”为“借富济贫”,同时,发动群众,由红军战士和胸前别着红布条的“乡主席”、“乡代表”带头,拿上镰刀,赶上牦牛,到那些有民愤的“恶霸”的地里去割青稞。割下来的青稞,一半归红军,一半给农民。由于藏民群众的热情高、干劲大,仅半个多月,就完成了筹集粮食和盐巴的任务。为了把这一大批粮食和食盐运到芦花,除了数百名红军战士肩挑人扛之外,还有许多藏族同胞主动参加搬运。他们不要报酬,自带糌粑,有的全家一齐出动,情景十分感人。当红军离开瓦布梁子时,又把几千斤粮食分给了贫苦藏民。临别时,藏民依依不舍,以酒相送。拓夫同志负责的筹粮筹盐活动,受到了总政治部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打油诗这样称赞他:“拓夫不假(贾的谐音),善骑战马;深入藏区,办法真大。‘借富济贫’,大得民心;建立政权,藏民紧跟。每个红军,分盐二斤;吃上糌粑,粮袋有粉。带上盐巴,浑身有劲;瓦布梁子,拓夫更新。筹粮任务,拓夫超额;为过草地,添了把劲。学习拓夫,为民真心;全心全意,共产精神”。

长征作向导 直奔陕甘边

一九三五年八月中、下旬,贾拓夫随红军总政治部离开黑水、芦花,向茫茫草地前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正确指挥下,中央红军冲破了蒋介石三十万兵力的防线,夺取了从草地到巴西、上下包座的几个县城,于九月十七日闯出天险腊子口,进抵岷县的哈达铺。中央决定,在这里宿营整编,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彭德怀任司令员。

九月二十三日,聂荣臻同志捡到一张七月某日的《晋阳日报》,上面的一则消息写道:“陕北刘志丹赤匪部占领六座县城,拥有正规军五万多人,游击队、赤卫队、少先队员二十余万人。他们飘乎不定,行去无踪,窥视晋西北,随时有东渡黄河之可能„„”聂荣臻将此报送交司令部后,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他立即找贾拓夫了解陕北革命情况。拓夫同志将他所知一九三三年夏,陕西省委被破坏前陕甘游击队和红二十六军的活动情况,详细地作了汇报。毛泽东兴奋地说:“别说有几万红军,能有一万也就好了!”接着转身对谢觉哉说:“看来刘志丹在陕北至少开辟了一块革命根据地,到了陕北再说吧!”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几位中央政治局常委研究后,在哈达铺关帝庙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同志说:“我们要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那里有我们的根据地„„,到陕北只有七百里了,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就是我们的前进阵地”。随后,贾拓夫做为陕甘支队司令部的向导,在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同志身边工作,随时介绍陕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概况,为 中央负责同志的决策,提供了重要情况。

陕甘支队以急行军的态势折向西北,甩脱蒋介石嫡系薜岳、胡宗南部的截击,向甘肃渭水急进。九月二十六日,陕甘支队司令部到达通渭县的榜罗镇。在这里,贾拓夫与几位派来迎接中央红军的陕北游击队员接上了头。中央领导同志进一步获悉了陕甘边红军和陕北苏区新的情况。于是,在榜罗镇召开了有贾拓夫列席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改变“俄界会议”所决定的路线方针。毛泽东同志要彭德怀尽量避免打仗,力戒减员。昼夜兼程,直奔陕北。

十月,中央红军翻过六盘山,摆脱了平凉、固原之间马鸿逵骑兵和东北军骑兵的阻击,扫平了沿途敌军据点,于十月十九日胜利到达吴旗镇。在这里,中央决定派贾拓夫、李维汉、刘向山、王首道等同志率一个排武装作先遣队,直奔瓦窑堡,寻找陕北红军的领导机关,接着,兵分两路,机关单位与非战斗部队向瓦窑堡前进;主力红军挥师南下,准备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十月二十四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负责同志途径保安县城,到达中共陕甘晋省委所在地下寺湾。党中央在这里住了五天,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上阐述了从“沙窝会议”、“俄界会议”到“榜罗会议”的最后决策过程,毛泽东同志说:“俄界会议与张国焘决裂,那时的口号是打到陕北去,以游击战争与苏联发生联系。榜罗会议改变了俄界会议的决定。因为那时得到了新的材料。知道陕北有这样大的苏区与红军,所以改变决定,在陕北保卫、扩大 苏区。在俄界会议上想在会合(指与陕北红军)之后,到接近苏联的地方去。那时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的观念是没有的,现在我们应批准榜罗会议的改变,以陕北苏区来领导全国革命。”他同时指出,红军到达陕北的任务,已经胜利地完成了。目前,我们的任务就是敌人的“围剿”,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并正式宣布把陕北作为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党中央通过了毛泽东同志的报告,并做出了决议。

贾拓夫、李维汉等同志受中央派遣,先行到达下寺湾,与红十五军团取得联系后,拓夫又赶到瓦窑堡,协助王首道、刘向山接管了陕北苏维埃政府和保卫局,按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指示,及时、妥善地处理了陕北肃反扩大化问题,释放了刘志丹、习仲勋等同志,恢复了他们的领导职务。从而使千回百折的中国革命,取得了陕北这个良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使革命烈火更加熊熊地燃烧起来。

贾拓夫,这位在长期革命战争时期立下汗马功劳,在社会主义经济战线上又做过重大贡献的老干部,不幸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林彪、“四人帮”等迫害致死了。他的过早逝世,是党和革命事业的一大损失。今天,在纪念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五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深切怀念贾拓夫同志,并借用明代诗人于谦《咏石灰》一诗,以示悼念: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第二篇:红军长征二万五艰苦卓绝立丰碑

红军长征二万五艰苦卓绝立丰碑

——《历史的选择之红军不怕远征难》

今天,当我翻开《历史的选择》这本书时,我读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这篇故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词立即回响在我的耳际,我的脑海中不禁出现了红军战士们过雪山草地的长征画面——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1933年,中共中央红军在反蒋介石组织的第五次“围剿“中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踏上了向西突围的长征之路。红军战士们爬冰冷险恶的雪山,过荒无人烟的草地,没有食物了,就挖野草充饥,甚至到最后,只能吃树皮草根、牛皮带。冬天,睡在露天里,寒风剌骨,没有被子,取暖只能几个人靠在一起睡。过草地时,到处是野草丛生的沼泽和散发着腐臭味的黑色泥潭,有些地方人陷不见头,马陷不见颌,不少红军战士陷入了淤泥之中牺牲了。可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些困难,在我们的红军战士面前,只不过是一朵朵不起眼的浪花和一个个小小的泥丸。困难吓不倒坚强勇敢的红军战士,他们翻越一座座大山、走过一片片沼泽,淌过一条条激流,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终于在1936年,由红二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取得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最后胜利。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能战胜的。

红军战士们这么勇敢,从不向困难低头,那身为小学生的我们呢?从小在蜜罐中长大,有吃、有喝、有穿、有住、能学习、能快乐的玩„„。而这些都是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的。他们是那么的伟大!

所以,我们更应该向这些伟大的红军战士学习,学习他们从不轻易永不低头,乐观坚强地战胜对一切困难的精神。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不能想都不想就去问别人,应该自己努力去思考,去寻找,自己解决学习中的一点点困难。在攀登知识高峰的道路上也是这样子,我们要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向前走,直到走完像长征一样“两万五千里”的漫长道路,才能摘取最后成功的果实。不光是学习上,生活上我们也应该像红军战士一样,受了、生了病、犯了错、不要怕。这只是生活路上小小的绊脚石,跌倒了,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爬起来。受伤了,我们可以自己包扎,不能总是向父母、老师撒娇,寻求帮助,应该自己学会照顾好自己。将来长大了,我们还会面对更多更大的困难,只有从小学会战胜困难,才能冲破所有障碍,去取得最终的胜利!

合上书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仿佛红军战士们长征胜利的微笑还在温暖着我,激励着我。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真真正正地学好本领,掌握好知识,将来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决不可辜负革命前辈对我们的殷殷期望。

第三篇:长征胜利心得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中国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重温红军长征胜利的光辉历史,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长征的胜利是党的领导的胜利,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正确指导理论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首要条件,是我们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取得新胜利的根本保证。

回顾长征,在我们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关头,决定性的因素,是我们党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坚强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从长征的全过程看,有3个生死攸关的全局性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首先是正确的战略方向,其次是正确的军事指挥,再就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必须得到坚决贯彻执行,以实现全党意志、全军行动的高度集中统一。而这3个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一个坚强的党的中央领导核心和领导集体。正是有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才有了四渡赤水、兵临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等英明决策,彻底扭转长征初期的被动局面;才能在敌军的重兵围堵中适时调整战略方向,使战略退却转变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伟大进军;才能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维护党和红军的高度团结统一,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从根本上说,是党和红军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后形成的,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只有按毛泽东同志的主张办,中国革命才有希望。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源自于他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具体化在中国的土壤上,生长出来成为群众的力量”,形成了党的正确理论指导。正是有了正确理论作指导,我们党才能够制定并实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才能够实现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有机统一,才能够从根本上统一全党全军思想、凝聚全党全军力量,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正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长征。当前,我们国家发展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期,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同时面临着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在这样一个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关键发展阶段,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党员人数最多的大党,要保持全党高度统一,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决维护和服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在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军事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实践,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经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最根本保证。

第四篇:长征胜利70周年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战争奇迹。我党我军在长征中成熟壮大起来,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积累了珍贵的历史经验,直至今日,长征留下的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她对于我军大力推进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贯彻落实,履行我军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将产生深远影响。

光阴荏苒,一晃70年过去了.70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幅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茫茫长征路,途中艰辛谁能体会?寒风刺骨,风如刀一般割在脸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巨龙在云雾中蜿蜒盘旋,慢慢地蠕动……夜,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坚强的红军战士硬是咬牙挺过来了,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在7天内走过了600多里的黑草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是呀,敌人的围剿算得了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得了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黑草地,这些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坚强的红军战士征服了吗?

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语录:“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没错,长征是宣言书,它不仅宣告了共产党的胜利,更是宣告了我们建设祖国的决心。长征是宣传队,它既向人民宣布共产党是解放他们的队伍,还向我们宣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长征是播种机,它播下了无数革命的火种,也播下了我们这些还未发芽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们会结出累累硕果报答祖国。

回顾昨天,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明天。今天我们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根本目的在于确认老红军光荣传统的时代价值,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没有光大,再伟大的精神血脉也难以传承;没有传承,再丰厚的精神财富也难有价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受到了多方面的更为严峻的考验。学习和弘扬红军战士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满怀信心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我们对长征精神最现实的纪念。

伴随着精神的追寻,事业也在延续。如果把目光放得更远,将今日之中国,放在五千年文明古国发展进步的大视野里,放在中华民族寻求复兴的大背景下,放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格局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身处的位置——

那段开始于70年前的伟大远征并未结束。

汽机运行二班:孙威

第五篇:长征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

一个民族和国家,必有一种精神和信念。它在人们的内心里蕴藏,外化成为一种能量。它像看不见的火光,如地球深处涌动的岩浆,历经千万年而不泯,为天地人间提供不竭的热能。这就是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薪火不熄,代代相传。它无法用GDP和外汇储备的数字来计算,也无法通过外在的现代化建筑和工程来考量,却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原动力。

有一种纪念是继承,有一种回忆是憧憬。当我们用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来热情洋溢地赞颂长征和长征精神的时候。基于现实生活的冷静思考和理性判断,显得尤其必要。那么,什么是历史上的长征与今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共振”点呢?什么是当年进行长征的年轻人和今天信息时代年轻人的情感“结合部”呢?什么是强调英雄主义和集体观念的岁月与讲究多元文化和提倡个性的时代的“默契”呢?

以今人的视角来看长征,可以用排除法。至少,有这样三种人难以完成长征壮举。首先,那些没有足够勇气挑战自我的人,很难面对自己从未经历和从未听说过的千万里险途,且前途莫测。再者,那些没有足够胆略挑战极限的人,很难跨越天险金沙江和大渡河,很难走过冰峰雪山和沼泽草地。最后,那些没有足够智慧挑战命运的人,很难凭借超人的忍耐和磨砺,最终“扼住命运的喉咙”,获得了不起的成功。

无论是挑战自我、挑战极限,还是挑战命运,都是具有鲜明色彩的现代社会现代人所推崇的一种人格品质。因此,我们可以说,我们找到了历史上的长征与现实生活之间内在联系的脉络。原来,有一种做人的要素,和做事的要领,不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改变,就连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一样。古往今来,那些在陆地上长征、在大海上长征、在太空里长征的人们,都同样具有追求真理、探索未知、勇闯禁区、忘我牺牲、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信念。

历史已进入21世纪,长征已成为上世纪的传奇。70年,不算很长,也不是很短,而我们要说,这个不朽的传奇,还在我们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各个领域中继续。长征精神是什么?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是我们民族魂魄的一种表征。正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中国地图上,我们很容易找到长征的起点,但是,在我们的心灵里,长征永远是起点……

下载长征二万五 胜利返家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征二万五 胜利返家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长征胜利70周年思想汇报

    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有感敬爱的党组织:今年恰逢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胜利电视台播出了一系列长征纪念专题片。在观看学习后,我颇有所感。长征,那是一段堪称经典的历......

    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一、红军长征的历史回顾1、长征的历史背景:两个危机,民族危机和生存危机(1)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1931年9月18日,918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

    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

    长征胜利80周年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 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信念,它就像一种神奇的力量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生活中有很多的抉择,面对多种选择,我们会犹豫不决。这时,信念已经帮我们做出了选择。生活中......

    长征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

    长征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长征,跨越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壮......

    纪念长征胜利诗朗诵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朗诵词 A: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 B:聆听铿锵旧时音,大河呜咽,道不尽的苦辣辛酸。 C: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D: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

    长征胜利80周年主持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经典诵读展演活动主持稿 (魏)敬爱的老师,(向)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魏)源远流长的金沙河,流淌出多少动人的故事。 (向)翻开近、现代史这幅长长的画卷,回望八十......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看完《长征》后,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使我感慨万千。长征的精神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克服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的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