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B)。
A.毛泽东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C)。
A.社会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C)。
A.三位一体 B.四位一体 C.五位一体
5、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B)。
A.路线、方针、政策 B.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C.认识方法
6、经过延安整风,党内普遍认识到(C)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甚至把它看作是的党的思想路线的代名词。
A.解放思想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7、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是(C)。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8、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B)。
A.创造 B.创新 C.创立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C)。A.任何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我中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0、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11、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C)。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2、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C)。
A.对外开放 B.支持党的基本路线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走(B)。
A.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资本主义道路
14、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C)。
A.2010年 B.2020年 C.21世纪中叶
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C)明确提出的。
A.邓小平B.胡锦涛 C.习近平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包括(BCD)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B)。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ABC)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的。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4、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要实现理论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A.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B.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或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使思想和行为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B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发展生产力 D.坚持改革开放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ABC)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和谐
8、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开发自然9、1985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CD)。
A.坚持对内改革 B.坚持对外开放 C.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支持共同富裕
10、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即(ABC)。
A.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到21世界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比较富裕
D.到21世界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十分富裕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理论成果的总称,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了理论创新的要求。
第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提供了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第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提供了理论成果真理性的有力证明。
2、为什么说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创新?P23-24
答: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衰亡。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不是最终目的,必须转化为改造社会的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不是为新而新,而完全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理论创新的成果要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去贯彻落实,并在贯彻落实的实践中进一步使理论创新获得检验、丰富和发展。
3、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对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方两方面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答: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也是为将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创造物质条件的需要。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解放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观点。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和列宁的基本观点,毛泽东也说过,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党的十八大把“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地位?
答:党的十八大认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个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对于今后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具有指导意义,它将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适用于工作的各个方面。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试述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答: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
1、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B)。
A.科技 B.改革开放 C.阶级斗争
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B)。
A.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B.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C.实用主义的标准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能利用(B)两种手段的长处,既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A.市场和法制 B.计划和市场 C.计划和法制
5、国有经济起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C)。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6、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B)。
A.按需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贫富分配
7、党的十八大指出,(C)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B.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C.城乡发展一体化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
A.人民当家作主 B.政治文明 C.社会和谐
9、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
A.思想领导 B.组织领导 C.政治领导
1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C)。
A.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
B.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C.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事务的权利
11、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党的(B)。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12、当今时代,(A)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文化 B.文明 C.经济
1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B)的必然要求。
A.硬实力 B.软实力 C.吸引力
14、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B)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A.先进文化 B.民族文化 C.经济发展
15、提高全民(C)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A.体育 B.文化 C.道德
二、多项选择题
1、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ABC)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A.互利共赢 B.多元平衡 C.安全高效 D.对内改革
2、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包括(ABC)。
A.把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把实现社会稳定作为促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ACD)。
A.突破完全排除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B.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
体制”
C.突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突破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属性的认识,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
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ABC)。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E.公有制经济对其他经济成分进行监管
5、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要包括(ABD)。
A.优先推进西部大发展 B.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C.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 D.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ABC)。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BCD)。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8、依法治国是(AB)。
A.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 B.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0、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贯彻(CD)的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文化。
A.为人民服务 B.为社会主义服务 C.百花齐放 D.百家争鸣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答: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进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国家谋求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或旧的观念出发,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第二,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改革。第三,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
第四,必须坚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基本原则有:一是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二是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三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四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更好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4、如何理解民族精神?
答: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时代精神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共同构成中化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精神。
四、论述题
1、如何认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答: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1)国有经济,主要是指由社会全体成员共有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形式;(2)集体经济,主要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3)混合所有制经济有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主要以入股的方式将生产要素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经营、按股分红并负有限责任的民有制经济形式。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3)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区别。
2、为什么说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答: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教育和科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
性,铸造我国科技事业的新辉煌。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3
一、单项选择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始终的是【以人为本】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3、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4、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 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
5、【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
6、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解决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和挑战,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
7、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8、日本是通过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1985】,割占我国台湾的。
9、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提出(B)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0、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C)【19970701和19971220】
二、多项选择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ABCD)
【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充满活力、D人与自然】
2、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指(ABCD)
【A学有所教、B劳有所得、C病有所医,老有所养、D住有所居】
3、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
【A尊重、B顺应、C保护】
4、着力推进(ABC)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A绿色、B循环、C低碳】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把(AD)作为根本动力,建立和完善生态 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A改革开放、D科技创新】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建设的新目标
答: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如何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答: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3、简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3)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4)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
答: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
(1)社会主义劳动者与爱国者的广泛联盟。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有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有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各民主主党派享有宪法赋予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它们是参政党。人民政治商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统一战线组织,也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监督的重要形式。
四、论述题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们已经深深意识到,没有生态安全,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无从谈起。
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性:(1)发展的必然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2)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持续,人的发展就不可能全面。
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迫切性:(1)人与自然的矛盾。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物质资源投入实现 的,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3)提升国际竞争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会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4)生活的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环境危机不能转移。环境危机具有一定的全球性。
2。结合实际,谈一谈新时期如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把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称做“伟大的工程”。婴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要做好六项工作:第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第二,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第三,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第四,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第五,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第六,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1、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视生产力”。()
正确
错误
2、毛泽东从1965年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这两者在时代背景、历史和现实根据以及理论基础方面,在社会主义观的具体内容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
正确
错误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先进性。()
正确
错误 4、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担负起了拨乱反正的历史重任。()
正确
错误
5、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前提。()正确
错误
6、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正确
错误
7、生产关系的社会性,是由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巩固的。()
正确
错误
8、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形成共同认识。()正确
错误
9、现阶段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发展得很成熟。()
正确
错误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先进性()
正确
错误
1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正确
错误
12、我们党的全部的实践和理论都是我们党的宗旨的一个体现()
正确
错误
13、我们要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正确
错误
14、邓小平理论的主导原则是生产力和发展经济()
正确
错误
15、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正确
错误
16、“每一个原则在一定时间内都曾经是主导原则,当整个世界皆据此唯一原则来解释时,这就叫做哲学系统。”是()的名言。
马克思
恩格斯
黑格尔
列宁
17、下列作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的是()
《论人民民主专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南巡讲话
党的“十四大”
18、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会议是()
遵义会议
中共“八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四大” 19、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①②③④⑤
②③④⑤ ②④⑤
①②③
20、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开始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
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1、邓小平理论被写进党章,是在()
中共七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22、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
1992年
1997年
2000年
2003年
23、下列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
由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4、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包括()①马列主义②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理论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①②③④
25、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第一个阶段,毛泽东思想理论的主导原则是()
阶级斗争理论
自由竞争理论
强者生存理论
适者生存理论
26、以下选项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改善人民生活→发展经济→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改善人民生活→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坚持社会主义
27、新式管理学中()上升到主要地位。
决策
战略
创新
执行
28、新阶层的问题出现在()
毛泽东思想阶段
邓小平理论阶段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阶段
科学学发展观阶段
2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三大改造的完成新中国的成立
土地改革的完成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3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
1949年
1956年
1966年
1978年
31、中共八大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国家、集体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人民政权同国内外反动势力之间矛盾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2、与1958年中共轻率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相关的是()①中共八大方针的影响②八大二次会议的影响③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急于求成④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和公有化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③④
33、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民主集中制
改革开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
34、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要解决的问题不包括()
以党代政
党的一元化领导
以政代企
党政不分
35、改革开放后人民公社体制逐渐废除,这一体制大约约存在了()
10多年
20多年
30多年
40多年
3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觉得一切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人民的积极进取
37、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思想
38、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有()
城乡矛盾
人与环境的矛盾 阶级矛盾
群众与干部的矛盾
39、十七大提出的“四个建设”是指()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4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
41、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发展历程经过以下阶段()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42、对党的思想路线认识正确的是()
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要求
解放思想是个长期的过程
43、自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中共()都始终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十三大
十四大
十五大
十六大及十七大
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统一
45、从中国共产党人接受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来看,“中国实际”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发展
4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决的三个重大的问题是()
怎样建立新中国
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怎么建设我们党
追求什么样的发展
4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包括()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毛泽东思想
科学发展观
48、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有不同的提法,包括()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49、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
第一要义是发展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
统筹兼顾
50、毛泽东思想包括一系列理论,包括()
党的建设理论
军队建设理论
统一战线理论
改革开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多选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多选题(五个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不得分),每题2分。
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_____(ABCD)
A、树立全面的发展观
B、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C、树立协调的发展观
D、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E、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是5个统筹,其中包括_____(ACD)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环境社会发展
C、统筹区域发展
D、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E、统筹科学与人文发展
3、_______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AC)
A、科学发展
B、改革开放 C、社会和谐
D、求真务实 E、和平民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_______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BC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E、马克思主义
5、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在继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同时,增加了_______等内容。(ABCE)
A、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B、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C、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D、统筹对内对外开放 E、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6、我党的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_______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ABC)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E、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应当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全民族的______(DE)A、思想政治素质;
B、科学技术素质; C、科学道德素质;
D、思想道德素质
E、科学文化素质
8、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是指()。(ABD)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D、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E、代表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
9、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那么,现阶段,我国的国情是_______(BC)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D、我们的小康是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平衡的 E、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10、社会主义的本质是_____(ABDE)A、解放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和谐社会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E、发展生产力
1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_______提出来的。(ABCD)A、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B、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C、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D、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E、模仿别国的发展道路
1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_______。(AC)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E、坚持毛泽东思想
13、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做到()(ACE)A、发展为了人民
B、发展为了群众
C、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D、发展成果由社会共享 E、发展依靠人民
14、下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ABDE)
A、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规律 B、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C、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和谐,核心是以人为本
D、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E、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全面推进()
(ABDE)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党的建设
D 文化建设
E.社会建设
16、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作为主线
(AB)A执政能力建设 B先进性建设 C为人民服务
D与时俱进
E 和谐社会建设
17、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主张()。(ABC)A、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C、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D、一切以人性为中心 E、一切以人的终极目标为动力
18、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全面贯彻()的方针,积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帮助人们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ABCD)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E、尊重才智
19、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ABCD)
A、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B、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D、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E、积极建设军事强国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ABCD)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E、共产主义的奋斗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模拟试题
1、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邓小平理论(ACDE)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E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标准
3、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归根到底看其是否有利于(BCD)
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E加强全国各民族团结
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D)
A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C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解放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D)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6、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AD)
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坚持共同富裕
E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CDE)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C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E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8、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ABCDE)A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B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C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D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E发展是实现民富国强的要求
9、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ABCDE)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D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E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新旧体制交替的矛盾 C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 D人民大众同极少数敌对分子、反社会主义分子之间的矛盾
11、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D)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2、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C)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1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C)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5、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BCDE)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1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D)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持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阶级性 D坚持与时俱进
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D)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
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AC)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D)
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 C.文化创新 D.理论创新 20、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ABC)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注重协调性
21、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C)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增强综合国力
2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B)
A经济实力的竞争 B人才的竞争 C军事实力的竞争 D政治实力的竞争
23、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ABCE)A科技含量高 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 D产值增加快 E环境污染少
24、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其主要内容有(ABD)。
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B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C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服务业全面发展
2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新型农民,具体措施有(ABC)A.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B.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
C.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D.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6、个体经济在性质上不同于私营经济,是因为(C)A投资规模较小 B经营方式单一 C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和经营 D不是法人企业
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A)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2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B)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29、“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BC)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30、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公配制度,就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其中包括(ABCD)
A.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B.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C.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D.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3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C)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B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和睦
3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A)A人民当家作主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33、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因为它(A)A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B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C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D体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3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C)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A)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7、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首要的人权是(C)A.参政权、议政权 B.自由权、平等权 C.生存权、发展权 D.选举权、被选举权
3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ACD)A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B社会团体的联合组织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组织
D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E民主党派的联合组织
39、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理论命题的涵义是(ABCDE)A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D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E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 4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ABCD)A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B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C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D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4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基本要点有(ACD)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B.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 C.对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D.依法治国的最重要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4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C)A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B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D发扬顾全大局、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
4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守信 D.爱国主义
4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45、“一国两制”的前提是(A)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46、“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A)A台湾问题开始的 B香港问题开始的
C澳门问题开始的 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
47、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BDE)A独立的外交权 B行政管理权 C独立的防务权 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E立法权
48、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C)A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 B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加强国际干预
49、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D)A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B推动南北对话
C加强南南合作 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50、《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C)A.根本任务 B.根本原则 C.本质属性 D.基本要求 5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显著的成绩是(B)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5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ABCD)A.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5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ACD)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5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AC)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55、针对我国目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B C)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C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D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一、单选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D)。
A、与时俱进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D)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3、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A)。
A、把发展生产力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B、把发展文化教育放在首位 C、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 D、把军队建设放在首位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的核心力量 C、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方针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C)
A、任何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B、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C、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D、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要经历的阶段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D)
A、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B、改革、发展和稳定 C、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7、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A)A、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C、建立一个好制度 D、改变我国的落后状态
8、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这是指(A)A、我们的对外开放要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开放 B、我们的对外开放有宽阔的活动领域
C、我们的对外开放是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梯次展开的 D、们的对外开放要全盘吸收国外的一切思想文化
9、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是(B)A、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B、科技进步和创新
C、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D、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10、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直接和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是(B)A、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B、加快企业技术进步
C、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D、加快企业兼并和破产的步伐
11、党的十五大指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行(D)。A、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B、重视节省资源的政策 C、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D、可持续发展战略
12、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D)。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1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以(C)为最高准则。
A、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B、人类正义 C、国家利益 D、发展生产
14、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C)的竞争。
A、军事力量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 C、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D、意识形态
15、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D)A、社会主义民主的论点 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C、民主和法制的紧密联系 D、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
1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D)
A、各民族一视同仁 B、主权归中央,治权归地方 C、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共同繁荣 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
17、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因为它(A)。
A、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B、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C、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D、体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18、“一国两制”的政策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后,将至少保持(B)年不变。A、30 年 B、50 年 C、100 年 D、200年
19、十二届六中全会把革命理想划分为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 C、初步实现四个现代化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20、关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C)。
A、物质文明建设为主,兼顾精神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兼顾物质文明建设 C、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D、物质文明建设为内容,精神文明建设为形式
21、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B)
A、是完全一致的B、本质上是统一的C、内容一致,形式不同D、两者各自独立、毫不相关
2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原则是(D),核心是为人民服务。A、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诚实守信 D、集体主义
23、造成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是(c)。
A、发达国家拥有的科技优势继续扩大 B、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矛盾冲突 C、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D、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
2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是(B)。
A、互不侵犯 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5、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C)。
A、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 B、中国坚持社会主义
C、国家的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26、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A)。
A、独立自主 B、反对霸权主义 C、全方位对外开放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7、我党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是(D)。A、严格限制宗教信仰 B、主张有选择地信仰宗教 C、禁止信仰任何宗教 D、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2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指(B)。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 C、思想领导 D、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议
29、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百万的有(C)。A、3个 B、14个 C、15个 D、16个 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C)A、过渡性质的 B、民主主义的 C、社会主义的 D、共产主义的
31、要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就必须要正确处理好(D)。A、改革、开放、稳定的关系 B、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C、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D、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33、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就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作了精辟论述,主要思想是(C)。
A、社会主义经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B、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范畴,两者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D、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
3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D)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3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A)
A、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D、实现共同富裕
36、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经济 D、个体经济
37、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最终体现在(A)上。A、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发展先进文化 C、发展生产力 D发展生产关系
38、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现为(D)。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
二、多选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ACE)A、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C、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 E、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它们是(AD)。A、毛泽东思想 B、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C、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D、邓小平理论 E、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BD)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实现代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在邓小平的讲话中,被称为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CE)。A、《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B、《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E、《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ACD)
A、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B、加速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C、切实保护、合理开发、节约利用资源 D、提高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 E、边污染边治理,发展为先,有了污染再治理。
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的措施是(ABC)。
A、加速科技进步 B、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C、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D、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知识经济是(ABCDE)
A、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B、直接依赖于知识与信息的市场、传播和使用 C、以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 D、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 E、以高技术产品和通过信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要消费对象
8、近年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呼吁建立新安全观,其核心是(ABCD)A、互信 B、互利 C、平等 D、协作 E、发展
9、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ABDE)。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C、参与政府重大项目的决策 D、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E、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10、依法治国是(ABCDE)。
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C、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D、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E、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11、邓小平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可理解为(ABCD)A、有法律保障的民主才是真上的民主 B、没有法制就没有民主 C、民主建设必须与法制建设同步进行 D、体现了其民主法治思想
1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点是(ABCD)。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 C、高度自治 D、50 年不变 E、完全自治
1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它(ABC)A、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B、保证人民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 C、在制定国家的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E、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相适应
1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ABDE)
A、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制度 E、加强法制教育
15、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是(ABCDE)
A、健全民主制度 B、加强法制建设 C、推进机构改革 D、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E、维护安定团结
16、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是(BD)
A、经济一体化 B、由紧张趋向缓和 C、战争因素已不存在 D、由对抗转向对话 E、改革成为世界潮流
17、所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ABE)。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互不侵犯、互帮互助 D、互相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 E、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8、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ABC)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与我国有联系的外籍华人 E、结成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的国际友人
19、下列组织属于非党组织的是(BCDE)。
A、九三学社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共青团 D、全国妇联 E、中华全国总工会 20、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三大支柱是(ABC)。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道德建设 E、法制建设
2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因为(ABCD)。
A、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 B、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D、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基本的主力军 E、工人阶级最肯吃苦
22、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的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实现干部队伍的(ABCD)A、革命化 B、年轻化 C、知识化 D、专业化 E、政治化
23、在当代中国,坚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前提和保证。因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ABCDE)A、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B、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C、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D、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
E、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政治力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4、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ABCDE)
A、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B、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E、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25、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包括(ABCDE)。
A、商品市场 B、资本市场 C、劳动力市场 D、技术信息市场 E、房地产市场
26、在市场经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弥补市场的缺陷:这些作用包括(ABCDE)A、反垄断
B、提供公共产品 C、治理环境污染 D、调节收入分配 E、调节社会总供需,防止经济波动或危机
27、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BCE)A、计划是社会主义的特有 的属性
B、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C、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D、市场高度发达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E、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ABC)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B、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 C、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D、核心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E、基础在走群众路线
一、单选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D)。
A、与时俱进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D)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3、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A)。
A、把发展生产力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B、把发展文化教育放在首位
C、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 D、把军队建设放在首位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的核心力量
C、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方针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C)A、任何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B、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C、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D、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要经历的阶段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D)A、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B、改革、发展和稳定
C、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7、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A)A、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C、建立一个好制度
D、改变我国的落后状态
8、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这是指(A)A、我们的对外开放要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开放 B、我们的对外开放有宽阔的活动领域
C、我们的对外开放是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梯次展开的 D、们的对外开放要全盘吸收国外的一切思想文化
9、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是(B)A、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B、科技进步和创新
C、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D、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10、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直接和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是(B)A、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B、加快企业技术进步
C、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D、加快企业兼并和破产的步伐
11、党的十五大指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行(D)。A、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B、重视节省资源的政策 C、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D、可持续发展战略
12、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D)。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1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以(C)为最高准则。
A、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B、人类正义
C、国家利益
D、发展生产
14、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C)的竞争。
A、军事力量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
C、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D、意识形态
15、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D)A、社会主义民主的论点
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C、民主和法制的紧密联系
D、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
1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D)A、各民族一视同仁
B、主权归中央,治权归地方 C、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共同繁荣
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
17、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因为它(A)。A、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B、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C、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D、体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18、“一国两制”的政策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后,将至少保持(B)年不变。A、30 年
B、50 年
C、100 年
D、200年
19、十二届六中全会把革命理想划分为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 C、初步实现四个现代化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20、关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C)。A、物质文明建设为主,兼顾精神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兼顾物质文明建设 C、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D、物质文明建设为内容,精神文明建设为形式
21、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B)A、是完全一致的B、本质上是统一的
C、内容一致,形式不同
D、两者各自独立、毫不相关
2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原则是(D),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A、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诚实守信 D、集体主义
23、造成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是(c)。A、发达国家拥有的科技优势继续扩大
B、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矛盾冲突 C、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D、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
2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是(B)。A、互不侵犯
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5、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C)。A、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
B、中国坚持社会主义
C、国家的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26、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A)。A、独立自主
B、反对霸权主义
C、全方位对外开放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7、我党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是(D)。
A、严格限制宗教信仰
B、主张有选择地信仰宗教 C、禁止信仰任何宗教
D、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2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指(B)。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 C、思想领导
D、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议
29、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百万的有(C)。A、3个
B、14个
C、15个
D、16个 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C)A、过渡性质的B、民主主义的 C、社会主义的D、共产主义的
31、要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就必须要正确处理好(D)。A、改革、开放、稳定的关系
B、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C、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D、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33、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就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作了精辟论述,主要思想是(C)。
A、社会主义经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B、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范畴,两者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D、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
3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D)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3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A)A、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D、实现共同富裕
36、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经济
D、个体经济
37、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最终体现在(A)上。
A、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发展先进文化
C、发展生产力
D发展生产关系
38、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现为(D)。
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
多选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ACE)
A、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C、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 E、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它们是(AD)。A、毛泽东思想
B、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C、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D、邓小平理论
E、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BD)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实现代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在邓小平的讲话中,被称为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CE)。A、《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B、《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E、《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ACD)A、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B、加速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
C、切实保护、合理开发、节约利用资源 D、提高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
E、边污染边治理,发展为先,有了污染再治理。
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的措施是(ABC)。A、加速科技进步
B、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C、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D、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知识经济是(ABCDE)A、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B、直接依赖于知识与信息的市场、传播和使用 C、以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 D、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
E、以高技术产品和通过信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要消费对象
8、近年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呼吁建立新安全观,其核心是(ABCD)
A、互信
B、互利
C、平等
D、协作
E、发展
9、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ABDE)。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C、参与政府重大项目的决策
D、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E、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10、依法治国是(ABCDE)。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C、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D、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E、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11、邓小平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可理解为(ABCD)A、有法律保障的民主才是真上的民主
B、没有法制就没有民主
C、民主建设必须与法制建设同步进行
D、体现了其民主法治思想
1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点是(ABCD)。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
C、高度自治 D、50 年不变
E、完全自治
1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它(ABC)A、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B、保证人民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 C、在制定国家的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E、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相适应
1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ABDE)
A、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制度
E、加强法制教育
15、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是(ABCDE)
A、健全民主制度
B、加强法制建设
C、推进机构改革
D、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E、维护安定团结
16、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是(BD)A、经济一体化 B、由紧张趋向缓和 C、战争因素已不存在 D、由对抗转向对话 E、改革成为世界潮流
17、所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ABE)。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互不侵犯、互帮互助
D、互相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 E、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8、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ABC)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与我国有联系的外籍华人 E、结成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的国际友人
19、下列组织属于非党组织的是(BCDE)。
A、九三学社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共青团 D、全国妇联
E、中华全国总工会
20、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三大支柱是(ABC)。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道德建设
E、法制建设
2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因为(ABCD)。A、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 B、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D、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基本的主力军 E、工人阶级最肯吃苦
22、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的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实现干部队伍的(ABCD)A、革命化
B、年轻化
C、知识化
D、专业化
E、政治化
23、在当代中国,坚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因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ABCDE)A、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B、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C、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D、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
E、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政治力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4、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ABCDE)A、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B、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E、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25、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包括(ABCDE)。
A、商品市场
B、资本市场
C、劳动力市场
D、技术信息市场
E、房地产市场
26、在市场经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弥补市场的缺陷:这些作用包括(ABCDE)A、反垄断
B、提供公共产品
C、治理环境污染 D、调节收入分配
E、调节社会总供需,防止经济波动或危机
27、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BCE)A、计划是社会主义的特有 的属性
B、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C、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D、市场高度发达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E、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ABC)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B、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 C、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以人为本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B)四位一体
5、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B)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6、经过延安整风,党内普遍认识到(C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甚至把它看作的党的 思想路线的代名词。
7、贯彻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是(C)理论联系实际
8、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B)创新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0、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基本路线
11、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2、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走(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4、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C)21世纪中叶
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C习近平)明确提出的。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化体系是指包括(BCD)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B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历史进程中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B)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ABC)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的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要实现理论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BD)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ABCD)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和谐
8、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9、1985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CD)C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D坚持共同富裕
10、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即(ABC)
A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伪命题,确切的说应该叫做“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是一种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式的经济殖民地社会。有旧资本主义的特点,更多的是封建专制的特点。对内残酷剥削人民,反动官僚勾结地产商(资本家),一次性敲诈几代人的财富。对外投降卖国,让外国人控制中国各行业命脉。引入美国撑握的转基因主粮,坑害中国人。
毛主席说过:修正主义上台,就是资本主义上台。而且是最坏的资本主义,是法西斯主义。当地产商用一座房子要诈尽你家几代人的存款时,你要的“正面”答案有用吗?
知识份子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和正确的是非观,不要沦为反动统治者的御用文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读书要联系实际,不能死读书,国家正处危难之秋,要勇于承担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2.为什么说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的发展,没的创新就没有进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于是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衰亡。
3.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对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方两方面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1)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2)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3)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4)发展生产力也是为将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创造物质条件的需要。
3、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特殊重要性和迫切性
(1)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关键要靠发展生产力。
(2)迎接世界经济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迫切需要发展生产力。
(3)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发展先进生产力,也是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2)发展才是硬道理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试述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这些情况表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
1、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B)改革开放
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B)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能利用(B)两种手段的长处,既注重发 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计划和市场】
5、国有经济起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6、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B)按劳分配
7、党的十八大指出,(C)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发展一体化】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人民当家作主
9、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政治领导
1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C)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11、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党的(B)十七大
12、当今时代,(A)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
1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B)的必然要求。【软实力】
14、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B)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民族文化】
15、提高全民(C)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道德】
二、多项选择题
1、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ABC)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
2、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包括(ABC)【保持改革。。相互促进、把改革的力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结合点】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AB)
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ABC)【个体、私营、外资】
5、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要包括(ABD)【西部、东北、东部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ABC)【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BCD)【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
8、依法治国是(ACD)【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建设 中国。。必然要求】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0、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贯彻(ABCD)的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 作导向,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一.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向”也没有出路 二.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清除思想障碍
三.要把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 四.是“异端”,还是正途,要靠实践来检验
五.“骑自行车原理”的启示自行车骑得太快,易栽跟头,若骑得太慢或者不动,最终也会摔下来,这就是“骑自行车原理”。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改革必须保持一个合适的速度,才能稳步前进。六.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和巩固改革成果 七.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八.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进行改革理论准备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两个基本的方面: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它必须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其次,这种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规定必然要对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会体现我国生产关系和国情的特点而具有特殊性。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基本原则就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是一条根本原则和根本保证。针对1986年底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中的错误言论和做法,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改革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的领导丢不得,一丢就是**局面,或者是不稳定状态。他强调,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必须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社会的经济、文化条件和实际的承受能力,分步骤有秩序地渐进。
4.如何理解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党的十七大中中华民族精神被阐释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它使得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连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信心和力量的源泉。
四.论述题
1.如何认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含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又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没有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没有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就会脱离中国的国情,就不能有效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主体地位: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才能逐步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只有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才能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为什么说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3
一、单项选择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始终的是(A)【以人为本】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B)【改革开放】
3、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B)【保障和改善民生】
4、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B)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自然】
5、(C)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党的十八大】
6、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解决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和挑战,需要(B)的共同努力。【全世界】
7、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C)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自然力】
8、日本是通过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B),割占我国台湾的。【马关条约1985】 9、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提出(B)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0、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C)【970701和991220】
11、2007年10月,党的(B)报告第一次将“两岸签署。。。和平发展框架”【十七大】
12、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是(A)【工人阶级领导。。。最广泛的联盟】
13、现阶段既是中国。。坚强柱石的是(B)【中国人民解放军】
14、在改革开放和。。。(A)党的领导。【改善】
15、新形势下建设(C)的马。。。执政为民理念。【学习型】
二、多项选择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ABCD)
2、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指(ABCD)
3、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尊重、顺应、保护】
4、着力推进(ABC)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绿色、循环、低碳】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把(AD)作为根本动力,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改革开放、科技创新】
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标志性事件是(ABC)7、1992年,代表海峡两岸。。。的是(AC)【海协会、海基会】
8、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四个尊重是(ABCD)【劳动、知识、人才、创造】
9、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ABCD)
10、党的十八大从战略的。。。包括(BCD)【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建设的新目标。
2、如何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3、简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 2.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4.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4、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1.新时期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
2.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3.统一战线在调节社会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面的任务更为繁重和突出 4.统一战线工作成为党的群众工作特殊的组成部分 5.某些国际因素给统战工作带来错综复杂的影响
四、论述题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结合实际,谈一谈新时期如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1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 实践基础。P3—4 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这一伟大实践和深刻变革,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巨大解放,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取得了新的伟大进步。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宝贵借鉴。
2.为什么说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创新? 答: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
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创
新精神,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衰亡。
3.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P38--39。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四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4.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P47—48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第三,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第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全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地位?P1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
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
大历史实践,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二,第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四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伟大胜利的 “根本原因”,也是 “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三,第三,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理论指南。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已步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
2.试述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P32—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处于不发达阶段。我们必须承认不发达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社会主义还是建立在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上的因而具有不发达的特征。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八个新的阶段性特征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新世纪新阶段新的阶段性特征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和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 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 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2
三、筒答置(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P69--70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不渝地坚持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致力于改革的整体配套、稳步推进和协调发 展;牢牢把握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坚定不移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理论的指导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把马克思基本原理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形成三大理论体系。
3坚持把四项基本原则同改革开放相结合毫不动摇的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4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改善当的领导相结合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将健康有序。5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吧推进经济基础变革同推进上层建筑改革相结合,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共同进步。
7把发展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相结合,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8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9把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10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相结合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社会政治局面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P76--7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两个基本的方面: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它必须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其次,这种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规定必然要对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会体现我国生产关系和国情的特点而具有特殊性。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1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4.如何理解民族精神?P126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认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
现?P82--83
两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从量上看,公有资产与非公有资产相比要有数量上的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就公有资产来说,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正确认识和科学界定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是正确发挥和有效实施公有制主体作用的关键,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政策基础
2.为什么说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P129--1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含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大的方面.(1)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又分为理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两个方面.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政治立场和人生观,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表现.理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道德,是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包括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学要解决的问题是,为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卫生事业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还包括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发展教育和科学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3三、筒答题(每小5分,共20分)
1.筒述社会建设的新目标P141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如何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P156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 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 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 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等。
3.简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P177
(一)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二)维护我国的独立的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四)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4.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P186--187
(1)新时期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2)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日益重要(3)统一战线在调节社会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面的任务更为繁重和突出。(4)统一战线工作成为党的群众工作特殊的组成部分。(5)某些国际因素给统战工作带来错综复杂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P149—15
一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努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方面不断取得新突 破;二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这一本质要求,努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 势等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子;三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努力在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 有所居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四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努力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不断创造新成绩;五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努力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方面迈出新步伐,以党的 建设成效确保党的十八大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2.结合实际,谈一谈新时期如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P194
第四篇:20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1
一丶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B)。A.毛泽东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
A.以人为本
B.前面协调可持续 C.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C)。
A.社会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C)。
A.三位一体
B.四位一体
C.五位一体
5.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B)
A.路线、方针、政策
B.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C.认识方法
6.经过延安整风,党内普遍认识到(C)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甚至把它看作的党的思想路线的代名词。
A.解放思想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7.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是(C)。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8.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B)
A.创造
B.创新
C.创立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C)。
A.任何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 特定阶段
10.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11.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C)。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2.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C)。
A.对外开放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走(B)。
A.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B.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资本主义道路
14.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时间是(C)。
A.2010年
B.2020年
C.2l世纪中叶
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C)明确提出的。
A.邓小平
B.胡锦涛
C.习近平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包括(BCD)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ABC)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的。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4.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要实现理论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不确定对错
A.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B.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或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B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发展生产力
D.坚持改革开放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ABCD)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家。
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和谐
8.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开发自然
9.1985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CD)。
A.坚持对内改革
B.坚持对外开放
C.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坚持共同富裕
10.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即(ABC)。
A.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比较富裕
D. 到2l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十分富裕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 实践基础。P3—4 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这一伟大实践和深刻变革,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巨大解放,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取得了新的伟大进步。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宝贵借鉴。
2.为什么说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创新? 答: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
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创
新精神,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衰亡。
3.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P38--39。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四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4.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P47—48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第三,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第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全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地位?P1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实践,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二,第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四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伟大胜利的 “根本原因”,也是 “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三,第三,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理论指南。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已步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
2.试述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P32—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处于不发达阶段。我们必须承认不发达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社会主义还是建立在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上的因而具有不发达的特征。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八个新的阶段性特征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
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新世纪新阶段新的阶段性特征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和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 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 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B)A.科技
B.改革开放 C.阶级斗争
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A)。
A.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B.判断姓“社”“资”的标准 C.实用主义的标准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能利用(B)两种手段的长处,既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A.市场和法制
B.计划和市场
C.计划和法制
5.国有经济起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C)。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6.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B)。
A.按需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贫富分配
7.党的十八大指出,(C)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B.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C.城乡发展一体化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
A.人民当家作主
B.政治文明
C.社会和谐
9.中国共产竞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
A.思想领导
B.组织领导
C.政治领导
1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A)。
A.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
B.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C.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11.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 畴是党的(B)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12.当今时代,(A)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文化
B.文明
C.经济
1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B)的必然要求。
A.硬实力
B.软实力
C.吸引力
14.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
(B)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A.先进文化
B.民族文化
C.经济发展
15.提高全民(C)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A.体育
B.文化
C.道德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ABC)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A.互利共赢
B.多元平衡
C.安全高效
D.对内改革
2.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包括(ABC)。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把实现社会稳定作为促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
(ABC)。
A.突破完全排除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B.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C.突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突破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属性的认识,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
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ABC)。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E.公有制经济对其他经济成分进行监管
5.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要包括(ABCD)。
A.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
B.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C.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
D.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ABC)。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 BCD)。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8.依法治国是(ABD)。
A.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
B.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杜会主义荣辱观
10.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贯彻(CD)的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A.为人民服务
B.为社会主义服务
C.百花齐放
D.百家争鸣
三、筒答置(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P69--70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不渝地坚持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致力于改革的整体配套、稳步推进和协调发 展;牢牢把握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坚定不移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理论的指导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把马克思基本原理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形成三大理论体系。
3坚持把四项基本原则同改革开放相结合毫不动摇的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4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改善当的领导相结合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将健康有序。5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吧推进经济基础变革同推进上层建筑改革相结合,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共同进步。
7把发展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相结合,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8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9把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10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相结合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社会政治局面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P76--7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两个基本的方面: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它必须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其次,这种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规定必然要对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会体现我国生产关系和国情的特点而具有特殊性。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1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4.如何理解民族精神?P126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认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P82--83 两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从量上看,公有资产与非公有资产相比要有数量上的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就公有资产来说,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正确认识和科学界定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是正确发挥和有效实施公有制主体作用的关键,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政策基础
2.为什么说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P129--1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含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大的方面.(1)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又分为理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两个方面.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政治立场和人生观,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表现.理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道德,是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包括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学要解决的问题是,为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卫生事业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还包括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发展教育和科学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始终的是(A)。A.以人为本
B.以学为本 C.以物为本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B)。
A.和平发展
B.改革开放
C.民主法制
3.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B)。
A.基础建设
B.保障和改善民生
C.生产效率
4.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B)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
A.社会
B.自然
C.人类
5.(C)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八大
6.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解决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和挑战,需要(B)的共同努力。
A.发达国家
B.全世界
C.发展中国家
7.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C)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A.人工造林
B.科学技术
C.自然力
8.日本是通过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B),割占我国台湾的。
A.《北京条约》(1860年)
B.《马关条约》(1895年)
C.《二十一》(1915年)
9.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提出(B)方针。
A.解放台湾,统一祖国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收复香港澳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0.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C)。
A.1997年12月01日和1999年07月20日
B.1997年02月01日和1999年07月12日
C.1997年07月0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11.2007年10月,党的(B)报告第一次将”两岸签署和平协议”写进党的文献,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12.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是(A)。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B.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联盟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13.现阶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依靠力量,同时又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的是(C)。
A.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广大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14.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B)党的领导。
A.改善
B.服从
C.统一
15.新形势下建设(B)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A.科学型
B.服务型
C.学习型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ABCD)。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指(ABCD)。
A.学有所教
B.劳有所得
C.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D.住有所居
3.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开发自然
4.着力推进(ABC)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A.绿色发展
B.循环发展
C.低碳发展
D.经济发展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把(AD)作为根本动力,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A.改革开放
B.文化建筑 C.社会建筑
D.科技创新
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ACD)。
A.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学者谈和平统一设想
B.“邓六条”
C.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某大学代表团的谈话
D.-系列法律文件的制定
7.1992年,代表海峡两岸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的“九二共识”的是(AC)。
A.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
B.大陆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
C.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D.台湾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助)
8.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和国家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的四字尊重是(ABCD)。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9.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筑大军。这是因为:(ABD)。
A.中国共产党是一支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核心力量,自身具备这种领导能力. 其领导能力是经过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的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全中国人民根据长期的历史经验而作出的自觉选择,是庄严地写进了我国宪法的
C.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是执政党,有长期的执政经验
D.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选择的领导者
10.党的十八大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向全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包括(BCD)。
A.建设纯洁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B.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破党
C.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D.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致党
三、筒答题(每小5分,共20分)
1.筒述社会建设的新目标
P141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如何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P156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 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 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 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等。
3.简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P177
(一)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二)维护我国的独立的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四)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4.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P186--187(1)新时期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
(2)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3)统一战线在调节社会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面的任务更为繁重和突出。
(4)统一战线工作成为党的群众工作特殊的组成部分。(5)某些国际因素给统战工作带来错综复杂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P149—15 一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努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方面不断取得新突 破;二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这一本质要求,努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 势等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子;三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努力在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 有所居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四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努力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不断创造新成绩;五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努力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方面迈出新步伐,以党的 建设成效确保党的十八大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2.结合实际,谈一谈新时期如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P194
第五篇:2017电大最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7电大最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选择题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以人为本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C)五位一体
5、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B)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6、经过延安整风,党内普遍认识到(C)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甚至把它看作的党的思想路线的代名词。
7、贯彻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是(C)理论联系实际
8、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B)创新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0、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基本路线
11、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2、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走(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4、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C)21世纪中叶
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C)明确提出的。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化体系是指包括(BCD)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历史进程中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 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ABC)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的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4、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要实现理论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B、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或教条式的理想中解放出来。C、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把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B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发展生产力 D坚持改革开放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ABCD)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和谐
8、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开发自然 9、1985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CD)A坚持对内改革 B坚持对外开放 C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D坚持共同富裕
10、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即(ABC)
A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理论成果的总称,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了理论创新的要求。第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提供了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第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提供了理论成果真理性的有力证明。
2、为什么说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创新?答: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衰亡。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不是最终目的,必须转化为改造社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不是为新而新,而完全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理论创新的成果要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去贯彻落实,并在贯彻落实的实践中进一步使理论创新获得检验、丰富和发展。
3、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对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方两方面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答: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也是为将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创造物质条件的需要。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解放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观点。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和列宁的基本观点,毛泽东也说过,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党的十八大把‚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地位?
答:党的十八大认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个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对于今后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具有指导意义,它将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适用于工作的各个方面。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试述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答: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选择题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
1、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B)改革开放
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B)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能利用(B)两种手段的长处,既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5、国有经济起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6、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B)按劳分配
7、党的十八大指出,(C)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人民当家作主
9、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政治领导
1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C)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11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党的(B)十七大
12、当今时代,(A)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
1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B)的必然要求。
14、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B)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15、提高全民(C)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二、多项选择题
1、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ABC)的开放型经济体系。A互利共赢、B多元平衡、C安全高效 D对内改革
2、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包括(ABC)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担的程度统一起来。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D把实现社会稳定作为促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ABC)
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ABC)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外资经济D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E公有制经济对其他经济成分进行监管
5、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要包括(ABD)A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B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C大力促进中西南部地区崛起 D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ABC)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共同繁荣 D名族区域自治
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BCD)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8、依法治国是(ACD)
A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B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D建设中国。必然要求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10、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贯彻(ABCD)的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百花齐放、D百家争鸣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答: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进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国家谋求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或旧的观念出发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第二,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改革。第三,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第四,必须坚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基本原则有:一是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二是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三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四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更好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4、如何理解民族精神?
答: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时代精神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共同构成中化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精神。
四、论述题
如何认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答: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1)国有经济,主要是指由社会全体成员共有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形式;(2)集体经济,主要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3)混合所有制经济有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主要以入股的方式将生产要素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经营、按股分红并负有限责任的民有制经济形式。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3)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区别。
2、为什么说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答: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教育和科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和科学发展事业与现代化进程基本适应,取得了重要成就.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铸造我国科技事业的新辉煌。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选择题作业3
一、单项选择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始终的是(A)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B)
3、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B)
4、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B)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
5、(c)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
6、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解决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和挑战,需要(B)的共同努力。
7、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C)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8、日本是通过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B),割占我国台湾的。9、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提出(B)方针。
10、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C)11、2007年10月,党的(B)报告第一次将‚两岸签署和平协议。。。和平发展框架。
12、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是(A)
13、现阶段既是中国。。坚强柱石的是(B)
14、在改革开放和。。(A)党的领导。
15、新形势下建设(C)的马。。。执政为民理念。
二、多项选择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ABCD)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诚信友善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指(ABCD)A学有所教、B劳有所得、C病有所医,老有所养、D住有所居
3、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A尊重自然、B顺应自然、C保护自然 D开发自然
4、着力推进(ABC)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A绿色发展、B循环发展、C低碳发展D经济发展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把(AD)作为根本动力,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A改革开放、B文化建设 C 社会建设 D科技创新
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标志性事件是(ABC)A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学者谈和平统一设想 B‚邓六条‛
C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某大学代表团的谈话 D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制定 7、1992年,代表海峡两岸。。的是(AC)
A海协会、B大陆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C 海基会 D海协会
8、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四个尊重是(ABCD)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
9、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ABCD)A中国共产党。。。。B坚持中国共产党。。。C中国共产党自成立〃〃〃〃〃〃 D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 〃〃〃〃〃 10 党的十八大从战略的。。包括(BCD)
A建设纯洁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B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C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D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建设的新目标。
答: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如何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答: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 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3、简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答:1.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3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4.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
答: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1)社会主义劳动者与爱国者的广泛联盟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有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有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各民主主党派享有宪法赋予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它们是参政党.人民政治商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统一战线组织也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监督的重要形式 四.论述题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们已经深深意识到,没有生态安全,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无从谈起。
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一)发展的必然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持续,人的发展就不可能全面。
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迫切性:
(一)人与自然的矛盾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物质资源投入实现的,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
(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三)提升国际竞争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会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四)生活的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环境危机不能转移。环境危机具有一定的全球性。
2、结合实际,谈一谈新时期如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答: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要做好一下六项工作:
第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第二,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第三,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第四,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第五,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第六,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中国共产党把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称做‚伟大的工程‛。党应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期的党建是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从整体上提高党的建设水平。
1.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问题是历史的、具体的。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给党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赋予新的内涵。随着形势的发展,党的领导方式、领导方法、领导艺术,也必然会发生变化,我们既要注意总结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更要着力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新的创造。只有根据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党才能更好地完成执政使命。
2.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上一些执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党、老党先后失去政权,有的甚至走向衰亡。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这些政党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丧失了先进性,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这些事实告诉人们,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中国共产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评估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3、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4.当前,个别党员理想信念淡薄,丧失了先进性;有些党组织缺乏战斗力和创造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素质及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相适应的问题,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形象和执政成效。只有不断加强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党才能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