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心城区法律服务所生存发展之路
中心城区基层法律服务所生存发展之路探析
基层法律服务制度是从80年代初开始创立的,它们的出现,弥补了当时律师数量少、服务难以覆盖全面的不足,满足了农村组织和城区群众对法律服务的基本需求。经过90年代的整顿、撤消、合并,再到本世纪初的脱钩改制,基层法律服务所从最初的“事业单位”,实行与乡镇司法所“政事合一”、“合属办公”演变成了“实行自主执业、自收自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合伙制法律中介服务机构。而城区基层法律服务所是依法在城市街道设立的法律服务实体。这样的法律服务实体在过去的年代里曾经发挥了它的应有作用,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年代是有其生存的空间的,也为社会和公民提供了一些法律服务。在一个街道行政区划内只能设立一个法律服务所,行业主管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不得发起组建法律服务所,不允许个人的自愿组合方式发起组建基层法律服务所等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促进了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发展。然而随着国家法治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承担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职能的城区基层法律服务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行的国家法律体系对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地位界定不明确;法律服务所的运行和管理体制不统一、不规范等等,这诸多因素都极大地制约了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发展。
一、中心城区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生存现状和面临困境 1.组织形式定位不明,开展诉讼代理服务缺乏法律依据,对未来发展的认识不统一。
(1)关于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组织形式,在司法部颁布的两个管理办法中规定:对“基层法律服务所按照事业法人体制进行管理和运作”。在当前法制不断健全,依法行政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显然已不符合法 律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也带来了一定的混乱。基层法律服务所在进行机构法人代码登记和纳税申报时就面临了组织形式界定不明的情况,这就给我们的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2)在代理服务方面,基层法律服务所承担诉讼代理服务在法律上没有依据。我国的诉讼法律制度由三大诉讼法规定,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律师、单位推荐的人及监护人、亲友才能接受委托,担任辩护人;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与刑事诉讼法基本一致,只是范围上稍有扩大,即经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可以受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这里所谓其他公民代理,是在法院许可的情况下一种临时性、个人性的不收取代理费用的活动,不是专门的职业性活动。显然,三大诉讼法都没有赋予基层法律服务所以自己的名义代理诉讼的资格。(3)鉴于外部环境压力,司法行政系统内部对基层法律服务长期存在着不同看法及较大争议:有的认为它是特定时期的产物,是弥补律师不足的权宜之计,在律师业壮大后应逐步萎缩消亡;有的则坚持它作为律师制度的有益补充,同时是基层法治的重要辅助力量,应促其规范,长期稳定发展;还有的认为它是一种过渡形态,基于目前国情和律师业现状,它可以在农村保留发展,但应先从城市退出,并创造条件逐步向律师业并轨。这种认识上的分歧不仅造成对其发展模式、走向等重大问题长期形不成共识,还导致相关政策不时处于摇摆、步调不一和不确定状态。这些年外部的法律、政策环境也不时对基层法律服务的发展造成冲击和影响,特别是在全国大中城市社区法律服务工作会议之后对我市基层法律服务的影响不小,同时又缺乏明晰的规范政策和措施使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一时难以解决。
2.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不高。
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任职条件只要具有高中或中等专业以上学历通过内部考试即可。虽然学历本身并不等于水平和能力,但对于从事专业法律服务、担当着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专业人员来2 说,仅仅具备基础教育水平远远不够。并且一旦取得法律工作者资格,由于基层工作繁杂,很难有充足时间给自己充电,致使一旦遇到涉及法律知识理论或实务时,显得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为当事人服务。
3.规模较小,组织形式比较松散。
我区大多数基层法律服务所人数较少,业务量小,业务范围比较狭窄。虽然几个法律工作者工作在一个单位,但在具体工中,则完全各自为政。办案上还存在小作坊模式,单兵作战、个人主义比较突出。这样的法律服务所无法满足多方面的需求。
4.法律服务所内部管理不健全。
一些法律服务所的规章制度制度虽然挂在墙上,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从受理案件到立案、代理、收费等环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等如个人单独收案。个别所的制度建设尚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力,内部监督不到位,财务管理不规范,个别所甚至还存在收入不入账,收费少入账;案件卷宗材料不齐全,办理完毕后没有将办理情况归档备查等现象。
5.缺乏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规范和约束。在办案作风上存在着办案不讲究质量、办案粗糙的现象。个别法律服务工作者求富心切、唯利是图,出现了违反职业道德和纪律的行为。这既影响了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声誉和形象,又阻碍了基层法律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6.外部业务范围交叉,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随着城区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他们对法律服务的要求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城区地域狭窄;法律服务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国家对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正式出台;法律服务人员也逐渐增多,这诸多因素使得原先一些律师不愿涉足的领域和案件已经被一些收益不多的律师所占领。也就是说过去多为法律服务工作者拾遗补缺的这块蛋糕在变小,并且要求分蛋糕的人数还 在增多。因此一部分法律服务工作者要争、抢民事经济的大案,常常以高额收费或以律师名义等不正当的手段收案。这些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违法违纪行为,确实损害了城区法律服务所的信誉,同时也影响了提供法律服务的质量,使城区法律服务所的发展步履维艰。
7.人才流失、工作人员老龄化严重,事业发展后劲不足。自从脱钩改制意见出台后,部分法律工作者对基层法律服务前景感到担忧。有的认为基层法律服务是特定时期产物,随着律师队伍的壮大要逐步萎缩消失;有的认为基于目前国情和律师业发展壮大,基层法律服务在城区的发展空间将受到很大制约等等。这些想法使部分基层法律服务从业人员思想上产生波动情绪,造成队伍不稳定。并且目前国家已经停止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资格考试,因此法律服务队伍缺乏新生力量,老化也就在所难免。
二、城区基层法律服务所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基层法律服务所一直是我区各街道办的一支重要法律服务队伍,对全区特别是城区街道的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的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立足社区和乡村,亲民近民、服务便利
我区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网络覆盖全区各个乡、镇、街镇。基层法律服务的服务手段贴近群众,便捷高效,为广大农民和居民提供了便利的法律服务途径,形成了与律师、公证、企业法律顾问优势互补、拾遗补缺的社会作用。
2.收费低廉
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收费远比律师收费低,符合现阶段我区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还处于经济不富裕而又需要法律服务这样一个实际情况,尤其在满足城乡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的法律救济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3.办理了大量法律援助案件,弥补了我区法律援助力量的不足,为政府分忧,为弱势人群解困,弘扬了社会公平与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4.承担了纠纷调解和法制宣传等部分司法行政工作,并且在协助街道政府组织、化解民间矛盾、开展法制宣传、推进依法治理等领域中不断扩展。城区法律服务所作为我区街道司法所的重要辅助力量,正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基层民主与法制建设。
三、改革与发展城区基层法律服务业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对民主法治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再次提出了要求。在目前社会矛盾凸显,弱势群体利益的维护还没有完全到位,各种层次的法律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现阶段的基层法律服务业尚有存在的必要,对城区基层法律服务业的发展应给予积极引导,不应强求用政策硬性窒息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发展,要看到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积极历史作用,认清群众对基层法律服务业的市场需求,理解基层法律服务业现在面临的困境,鼓励它们在规范服务、拓展职能、强化诚信、提高技能上下功夫,使其更符合现代法律服务的要求,最终让市场决定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生存和发展。
1.规范基层法律服务所工作
基层法律服务所业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一支重要力量,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为基层社区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社区群众提供了最基本法律服务。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工作重点应放在为街道政府的法制建设服务上,应放在为社区居委会和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基本法律服务上。应积极引导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街道和社区组织的法律顾问,为基层政府和社区群众处理诉讼、非诉讼以及法律援助等法律事务。为此要继续完善和理顺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基层法律服务的法律地位、工作性质、服务对象,严格“三证”(执业许可证、税务登记证、收费许可证)上墙,实行“两公开”(公开办案程序、公开收费标准)、“一监督”(接受上级业务部门和当事人监督)制度。应提高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执业门槛,拟任法律服务所主任人选必须具 备执业资格,新进人员必须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法学专业的学历,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2.拓展基层法律服务所职能
城区基层法律服务所是为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民主法治建设提供法律服务的重要载体,利用这个载体,广大社区居民能够就近、方便、廉价、及时地得到基本的法律服务,这在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还不平衡、经济水平还不高的时期仍具有广阔的市场。需要在拓展基层法律服务发展空间上下功夫,在扩大法律服务的层面上动脑筋想办法,在深化法律服务的层次上有所作为,从而提高法律服务的功效。可以先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在街道成立“法律顾问团”,由司法所人员、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具体工作主要由基层法律服务人员承担,其职责主要是为政府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拆迁改造、企业改制、涉外事务等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和政策上的服务;(2)指导基层法律服务所与司法所挂钩结对,帮助司法所处理在完成司法行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是参与非诉讼调解、法律援助、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3)把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办公场所延伸到社区居委会,加强对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居民的法律服务,主要为广大群众提供及时、方便、价廉的法律服务,真正让法律走进千家万户;(4)以基层法律服务所为主体,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区法律援助中心业务上指导,挂牌服务,主要为社区弱势群体依法维权,提供法律咨询、非诉讼调解和诉讼代理等。
3.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监管
司法行政机关作为业务主管部门,其监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应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基层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严肃执业纪律,筑牢思想根基,把好道德、纪律和法律防线;(2)健全、完善基层法律服务的业务工作规6 范,对法律服务人员在解答法律咨询、担任法律顾问、代理法律事务、主持调解纠纷等业务工作的每个环节上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3)参照律师管理的办法实行行业自律,由“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帮助并协调解决基层法律服务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基层法律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城区法律服务所生存与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前文论述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城区基层法律服务所今后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解决下述几个问题:首先要解决好定位问题,即扎根社区,拾遗补缺。社区这个一定区域内人群生活的共同体,正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那么我们的城区法律服务所就必须在功能、区域、组织上进行调整完善,其服务系统和设施的重心将是社区,这就是未来城区法律服务所的基本定位。谁捷足先登、谁先抢占有利地形,谁就有了一席之地,就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特别是在便民利民、解决问题的第一时间上,城区的基层法律服务所可以有一定优势。其次要解决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问题。市场经济的社会不讲经济效益是不可能,也是行不通的。但是城区基层法律服务所应该侧重于社会效益,利用好社区的资源共享原则,不贪大、不喜功,扎扎实实为本社区人民群众办实事。收费要低廉、服务要周到及时,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和声誉,得到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再次要解决好发展和投入的问题,要对现有的人员进行有计划的系统培训,使其在法律服务的某一方面真正成为行家。在硬件设备上要加大投入,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挖一勺子就跑,要真正扎根在社区,真正为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有质量的法律服务,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区基层法律服务所才能有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第二篇:法律服务所函
法律服务所函
苗其平、姜小兵、张高峰、朱德宏、伍小红:
你们与陈帮华共6人,共同签订《合作办园协议书》,约定租赁江苏欧瑞置业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蔡秀华)位于盱眙县山水名都小区代建的幼儿园房屋,共同创办盱眙县山水名都幼儿园,至今已欠房租达50万元,现房屋业主蔡秀华已多次催缴房租。盱眙县山水名都幼儿园法人代表陈帮华亦多次催促你们共同予以解决房租问题,但你们始终以与陈帮华2013年4月23日所签合同为由,拒缴所欠房租费。对于2013年4月23日你们与陈帮华所签合同,业主蔡秀华始终不予同意,因为此合同违反了2012年7月16日你们与她所签房屋租赁合同中不得转包、转让、转租等条款内容,属于无效合同。对此,陈帮华多次提出解除与你们所签的无效合同,只以法人代表身份履行职责,处理幼儿园有关事务。但你们却仍不履行解除该合同的手续。对此,我所受该幼儿园法人代表陈帮华的委托,特发函与你们,希你们尽快交齐所欠房租,解除你们与其所签之无效合同,否则,陈帮华将委托我所诉诸法院,由此带来的后果由你们承担。特此函告
盱眙县法之衡律师事务所
年月日
第三篇:法律服务所工作制度
法律服务所工作制度
一、法律服务所所务管理制度
二、法律服务工作者守则
三、财务管理制度
四、执业工作制度
五、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六、责任追究制度
七、重大疑难案件讨论制度
八、例会制度
九、政治学习制度
法律服务所所务管理制度
一、本所实行日常工作主任负责制,重大事务民主管理制,重大决策所务会议制,财务管理公开制。
二、严格执行司法部各项管理规定,实行统一收案、统一登记、统一收费、统一法律文书,疑难法律事务集体讨论,重大案件报告制度等。
三、自觉接受区司法局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完成局里交给的各项任务,配合办事处中心工作,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争创一流。
四、共同研究制定本所发展规划,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落实各项措施,审议本所工作总结报告。
五、审议本所重大财务开支项目,勤俭节约,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办公用房、办公设施、办公装备建设,不断改善执业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六、评议本所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实绩、职业道德、执业纪律,进行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的考核;审议本所人员的奖励和处分。
法律服务工作者守则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服从党的领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恪守职业道德,对当事人热情接待,竭诚服务。不得压制、侮辱和刁难当事人,不得做有损当事人和顾问单位合法权益的事情。
三、以事实为根据、依法律为准绳,恪守职责,秉公执法。
四、工作认真负责,讲求质量和效率,注重社会效益。
五、廉洁服务,克己奉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不得假公济私和以权谋私,不得吃请受贿,不得私自收费和收取额外报酬。
六、保守国家机密,不得泄露案情和当事人的隐私。
七、工作规章和纪律要公开,办事制度和程序要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要公开,自觉接受当事人和社会的监督。
八、努力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注重总结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
九、自觉接受业务主管部门及当地人民政府的监督。
财务管理制度
一、为了加强法律服务所的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并结合本所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财务管理实行自收自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财务制度。
三、单独设立帐户,由专人负责财务工作,建立健全会计账目。财务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国家会计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财经纪律和职业道德、坚持原则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填制记账凭证、进行会计核算、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有序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四、财务实行主任审批制度。严格开支和审批程序,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财政、审计和司法行政机关的检查监督。
五、会计负责会计事项和财务活动的审核监督,及时向主任反映和报告财务状况,审核和汇总会计凭据,根据审核无误的凭证登记,并进行会计核算,定期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做好物价年检、税务登记、年检、申报工作。
六、出纳员负责法律服务所全部业务款的收付,填制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当做到收支两条线,收款即存,不得坐支,不得超库存。
七、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的报酬应当在综合考评的基础上与其业务水平、工作实绩和遵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的情况挂钩,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多劳多得。按规定向业务主管部门交纳管理费、注册费等。
八、加强收支管理,统一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票据,统一收款,统一核算。
九、加强支出资金的管理,各项支出要严格履行财务支出手续,实行会计审核,主任签批制。
执业工作制度
一、本所实行统一收费,统一收案,统一委派和个人联系案件的工作制度,严格收费标准。
二、收案时首先要设立案件登记簿,做好委托人的谈话笔录,签定委托合同。
三、审核当事人、委托人的身份,是法人的要有法定代表人的证明书,是自然人的要有身份证或身份证明文件。
四、所里指派办案,要填写指派单,报主任批示。
五、严格按照司法厅、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公开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代写法律文书,代理案件等费用应给当事人出具正式发票。
六、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后由主任确定承办人员,当事人指名要求委托的人员,法律服务所应根据有关规定尽力满足。
七、承办法律援助案件,需减免代理费的案件应由主任决定委托人员办理。
八、严禁法律服务工作者私自办案,私自收费。
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我所档案的管理,根据国家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和司法部《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暂行规定》,结合本所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本所各类业务案卷材料的收集、管理和归档,由具体承办该项业务的法律服务工作者整理,专人负责。
三、承办人办理法律事项后,应检查和整理全部材料,及时补齐和补办遗漏的材料和手续,修补或复制破损的材料,并在一月之内进行装卷和归档工作,并向档案管理人员移交案卷,不得私自保管。
四、承办人在立卷归档过程中,严格按照《乡镇法律服务归档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各类业务案卷的收集、管理、排列顺序和装订工作;
五、档案管理人员在接收案卷时,认真检查案卷质量,对符合要求的予以接收,对不符合立档规定的一律退回,承办人员应重新整理装订。
六、档案管理人员对接收归档的案卷,应当根据业务范围和承办的法律事项,按不同类别,分别立卷归档,担任法律顾问的业务材料要每单位一卷,代理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案件,办理非行政诉讼法律事务,调解纠纷的业务材料要一案一卷,按保管期限的原则归档;
七、对本所档案的查阅,需说明情况并履行有关登记手续,对国家机关因工作需要要求查阅的,应出具正式介绍信,经过主任审批后,方可办理查阅手续;
八、凡涉及到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法律事务档案以及当事人要求保密的法律事务档案,不得借给他人借阅和复制,档案管理人员不得违反制度,不得向他人泄露档案的内容。
责任追究制度
为加强我所建设,树立全体工作人员高度的工作责任感,特制定本制度。
一、失职追究
指法律服务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工作和职责,致使国家、集体、人民群众的利益遭受损失的,必须追究其行政及经济上的责任。
二、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追究其责任:
1、不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认真解决职责范围内出现的有关问题;
2、在工作中不负责任或放任错误,造成严重事故和较大损失;
3、因工作泄露党和国家秘密;
4、在工作中徇私舞弊;
5、其他失职错误。
重大疑难案件讨论制度
一、对重大疑难案件要实行集体研究制度,由主任主持集体研究确定工作方案。
二、以下案件,承办人必须向所主任汇报后,经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办理方案:
1、主要事实不能认定、改变定性案件。
2、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经济发展案件。
3、主任认为需要汇报研究的案件和法律事务。
三、集体研究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同意见可以保留、承办人不接受集体讨论决定的案件,所主任可另行指派他人承办。
四、特别重大案件或争议较大之案件应及时向司法局汇报。
五、集体研究案件时,由承办业务的法律服务工作者负责纪录,并将最后形成的意见整理归卷,妥善保存。
例会制度
一、由主任定期召开所务会议,专人记录,学习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民主讨论决定本所重大事务,总结本月工作情况,公开财务和民主管理事务,改进工作方法,研究制定工作计划。
二、审议本所的预、决算报表和重大财务开支项目。
三、对重大、疑难案件,随时召开所务会议,集体讨论研究解决案件问题的结症和方法,不断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
四、要求全体人员参加,不得无故缺席。
五、其他需要决定的重要事项。
政治学习制度
1、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以及条例。
2、坚持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以自学为主的原则。
3、政治学习每月不少于2次,业务学习每周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
4、集体学习有记录,个人学习有笔记。
5、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所内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第四篇:法律服务所制度
1、法律服务所的业务范围
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除不能办理刑事诉讼案件外,几乎可以涉足律师事务所的全部业务范围,具体包括:
(1)应聘担任法律顾问:担任本辖区的乡镇(场、街道)政府及其各行政管理部门、村民委员会、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农村经营承包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个人合伙组织及公民的法律顾问;
(2)代理参加民事、经济、行政诉讼;
(3)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审查合同、协议、章程等法律文书,参与协商和谈判、参与调解、仲裁活动,申请行政复议,代理合作、担保、分家析产等民事、经济法律事务;(4)主持调解各类纠纷;(5)解答法律咨询;(6)代写法律文书;
(7)协助办理公证:在公证处指导下,协助开展证前服务、办理公证申请、办证过程中的有关事项及证后服务;
(8)办理见证:应当事人的申请,对一些内容单
一、权责明确、标的额小、履行期短的协议或合同给予审查和证明,并监督协议或合同的履行;(9)协助司法助理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其他有关业务工作。
(10)禁止办理刑事辩护案件,禁止办理公证业务,禁止处理民间纠纷。
2、法律服务所主任岗位责任制
(1)主持本所全面工作。
(2)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所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3)管理指导本所工作,负责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
(4)做好全所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5)加强调查研究,注重总结经验,不断改革创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6)抓好“两个文明”建设工作,争创先进文明集体。
(7)搞好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和处理工作,虚心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3、基层法律工作者守则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方针,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服从党的领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2)坚持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服务,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方便人民群众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服务的业务指导思想。
(3)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恪尽职守,秉公执法。
(4)恪守职业职业道德,对当事人要热情接待,竭诚服务。不得压制、侮辱和刁难当事人,不得做有损当事人和顾问单位合法权益的事情。(5)工作认真负责,讲求质量和效率,注重社会效益。
(6)廉洁服务,克已奉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不得假公济私和以权谋私,不得吃请受贿,不得私自收费和收取额外报酬。
(7)保守国家机密。不得泄露案情和当事人的隐私。
(8)工作规章和纪律要公开、办事制度和程序要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要公开,自觉接受当事人和社会的监督。
(9)努力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注意总结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
(10)自觉接受司法行政机关业务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的管理和监督,自觉接受律师事务所和公证处的指导和帮助。
4、法律服务所工作纪律
(1)不得私自接受委托和聘请办理法律业务,不得私自收取报酬和其它费用。(2)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在工作中得知的个人隐私和当事人的不宜公开的情况。(3)出庭代理就遵守审判、仲裁和调解活动的正常程序。
(4)不得进行任何有损乡镇、法律工作者名誉和当事人佥权益的活动。
5、法律服务工作者纪律
(1)不得私立章法。
(2)不得限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3)不得对当事人施行中变相施行处罚。(4)不得吃请受礼,徇私舞弊。(5)不得利用职权,打击报告。(6)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6、法律服务所工作原则和纪律
法律服务所办理各项法律服务业务,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实行“有偿服务,适当收费”,并严格遵守以下工作纪律:(1)文明服务,礼貌待人,不得横蛮无理,刁难群众;(2)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不得偏听偏信,歪曲事实;(3)依法办事,忠于职守,不得私立章法,徇私舞弊;(4)廉洁奉公,不得贪污受贿;
(5)按规定收费,不得随意提高,敲诈勒索;(6)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得限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7)保守国家机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第五篇:法律服务所工作总结
法律服务所工作总结
2014年,xxxx法律服务工作在市司法局的领导和支持下,以“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总体要求,坚持以服务乡镇经济建设为第一要务,健全法律服务领导机制,建立法律工作网络,完善法律工作制度,积极开展基层法律服务,使乡镇法律服务工作成为凝聚人心的平台、凝聚力量的纽带,形成了法律服务工作新的格局,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全面健康发展。我所全年共受理来访39人次,法律咨询78人次,代理诉讼73件,见证10件,担任常年法律顾问13家,上法制课4场次,调处民间纠纷17件,接受指派办理法律援助10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45万元,实现业务收费8万余元。
一、加强领导,严把“三个关口”,延伸法律服务工作领域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对乡镇法律服务工作的领导,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实施法律服务队伍标准化建设,将法律服务延伸到镇村工作的每个角落。
(一)统一认识,把好组织关。我镇成立了法律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并相继在各行政村配备了法律服务员,专门召开了全镇法律服务工作会议和行政村法律服务员座谈会,统一思想和认识,确保了法律服务工作在基层的顺利推进。
(二)完善制度,把好队伍建设关。人是所有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狠抓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法律服务员的技能和素质,是做好法律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从实际出发,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借鉴同行经验,建立了一整套行得通、做得到的法律服务员培训制度,并切实采取措施严格落实,制定制度,一以贯之。通过组织专门培训、以会代培等各种方式,对法律服务员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同时,适时组织全员政治学习,让法律服务员及时掌握最新的时事政策,做到立场坚定,思想过硬。积极鼓励法律服务员自学,通过发放学习读本、组建论坛、举行座谈等形式,为他们提供各种学习的平台,努力营造一种愿学、乐学、想学的氛围,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团队整体素质。
(三)创新方法,把好宣传关。以乡镇综合治理宣传月、安全宣传月等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一些形式新颖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活动,同时积极创新宣传形式,使法律宣传常变常新,有声有色,深入人心。6月,我所借安全生产宣传月之机,通过开办培训班、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法律宣传,收到了很好的功效。据统计,全年共组织专题学习12次;组织宣传骨干培训4次,140人次;出法制宣传专刊12期,悬挂横幅10条,挂图36张;张贴法律宣传标语130余条;向群众免费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000余份。
二、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己任,主动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法律服务
为群众服务是我们一贯的宗旨,今年以来,我所法律服务工作以经济发展和群众需要为目标,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为全镇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充足的血液。
通过树立“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定期向社会弱势群体开展法律服务、法律宣传、法律教育和法律援助等活动,及时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解除群众困扰,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促进了乡镇环境的和谐美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7月13日下午,庙徐村七组村民丁宝荣到我所求援,反映邻居沙某阻止自家在自已使用的宅基地上建造院墙,不准施工,两家人针锋相对各不相让,丁家亲友带来铁锹、长棍,并扬言谁来阻止就砍断谁的膀子,情况十分危急。我所人员在接到求助电话了解情况后,牵头与派出所组成调解小组,来到丁宝荣家进行调解。经我所专职调解员分头调解,以理服人,以法服人,双方最终达成共识。此次纠纷顺利解决,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的发生。
一年来,我们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升了法律服务工作质量,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当然,我们的工作也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法律服务员素质不一,影响了法律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些同志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没能做到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抓规范、抓推进,不断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推进xxxx法律服务工作的全面发展,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