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培计划 初中生物 第二次作业

时间:2019-05-14 06:1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国培计划 初中生物 第二次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国培计划 初中生物 第二次作业》。

第一篇:2012年国培计划 初中生物 第二次作业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方法,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方法,发展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熏陶中,树立初步的科学意识。

●教学重点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学习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像(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教学方法

谈话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1)显微镜(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

(2)四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挂历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

(3)擦镜纸、纱布、投影仪,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带。

2.学生准备:

(1)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

(2)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用谈话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细胞,及其与生物的关系。具体活动如下:

科学研究证明,地球上的生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是从基本结构上说则大体上是一样的--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一切活动,比如:生物的长大、繁殖等都是靠细胞来实现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秘,就必须要了解细胞。我们这一单元的内容就是专门来研究一下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的。可是,细胞的体积很小,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它呢?聪明的人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发明创造了显微镜这种专门用来观察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仪器。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显微镜及其使用方法。

[讲授新课]

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最早的显微镜是由一位荷兰眼镜商在1600年前后制造的,它的结构简单,放大倍数不高,只有10~30倍,可以观察一些小昆虫,如跳蚤等,因而有人称它为“跳蚤镜”。这种显微镜是用光线照明的,属于光学显微镜。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把显微镜的制造技术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到20世纪30年代诞生了电子显微镜。它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来代替光线进行观察,放大倍数可以达到几十万倍。电子显微镜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看到了细胞更细微的结构。它的应用领域已经不止局限于生物学,在医学、物理学、化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很广泛,已经成为了人们了解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现在最常用、最普通的一种显微镜。

在学习以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如何进行取镜和安放。取镜和安放可概括为几步: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距边缘7厘米左右,安装好目镜和物镜。下面,大家就按照这一步骤先来练习一下。安放好以后请大家对照教材上的图,认识一下各结构名称。

学生活动:对照彩图认识各结构名称。教师作适当指导。

教师活动:认识了各结构以后,更重要的是会使用它来进行观察物像。现在每一小组都有四种观察玻片:①写上“上”字的玻片,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③动植物玻片标本,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首先以②号片为例观察。观察前要先对光,对好以后才能观察。(演示、对光、观察的步骤说明多媒体)

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对照练习。

教师活动:在对光和观察时要注意1.先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3.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观察完②号片后再依次观察其他玻片,在观察时要仔细,考虑一下,这每个装片都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观察其他玻片,讨论问题。

教师活动:这四种玻片都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甲:物像是倒像,而且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学生乙: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学生丙: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好,看来,大家对这些问题考虑比较全面,回答完全正确。下面我们针对③号片再做一次观察,但不同的是我们换一下目镜,看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活动:换目镜、观察、讨论。

教师活动:发现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放大倍数越大,细胞越大,个体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细胞越小,个体数越多。

很好,看来大家都认真观察比较过了。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不明白的同学再观察比较一次。观察完后,把显微镜擦干净,如需擦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送回原处。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和操作步骤及其中的注意事项。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使用当中一定要养成规范使用、爱镜护镜的良好习惯,不要忽视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做一些课堂练习。

[巩固练习]

1.使用显微镜时,取镜要用__________握住镜臂,__________托住镜座,放在自己实验台的偏__________,然后安装好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右手 左手 左 目镜 物镜

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__________,转动遮光器,使一个较大的__________对准__________。用__________眼朝__________里注视,__________眼睁开,然后用手调节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答案:通光孔 光圈 通光孔 左 目镜 右

3.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和两个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5×和15×,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10×和40×。请问,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最小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假如现在观察一个标本,需要放大150×,应该选用的目镜为__________,物镜为__________。

答案:600倍 50倍 15× 10×

4.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可以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答案:D

5.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A.b B.d

C.q D.p

答案:D

6.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目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答案:C

7.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A.以目镜倍数为准

B.以物镜倍数为准

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答案:C

8.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答案:B

9.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__________。

①取镜 ②对光 ③装目镜 ④降镜筒 ⑤观察

答案:①③②④⑤

[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有关显微镜的发展史及对人类的贡献。

●活动与探究

根据显微镜的成像原理,自选材料试做一个简单的显微镜。

●板书设计

显微镜的使用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二、对光

低倍镜、左眼看右眼睁、转反光

三、观察

压标本、下镜筒、左眼看、上镜筒

●备课资料

一、罗伯特·虎克--细胞的发现者

罗伯特·虎克(RobertHooke,1635~1703),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生物学家。虎克出生于英格兰怀特岛弗雷什沃特村的一个牧师家庭,儿时起他便喜欢钟表和机械玩具,锻炼了一双灵巧的手。1653年,虎克从威斯敏斯特中学毕业后移居牛津。1662年被任命为英国皇家学会的实验管理员。1663年,他获得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并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665年罗伯特·虎克出版了《显微图集》,向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显微图画信息,它涉及化学、地质、生物等多个领域,并做出重大贡献,被誉为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仪器发明家和设计者。

二、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可以使物像放大数百倍至上千倍,如果要研究更细微的结构,就需要将物像放大到数千倍以上,为此,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代替光线来观察物体细微结构的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一般由电子枪、电子透镜、样品台、图像显示装置和真空系统组成。依照类别主要分为穿透式电子显微镜和扫描式电子显微镜两种。由于电子显微镜的发展,使人们可以研究细胞的各种精细结构,分辨出引起疾病的病毒,同时,电子显微镜也扩大了科学家的研究领域。我国在1965年试制成功20万倍的电子显微镜,后又研制成80万倍电子显微镜。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在罗伯特·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软木的薄片以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误认为细胞壁是细胞的主要部分。1671年,英国和意大利的科学家同时发现了活细胞的内部充满了黏稠的物质,他们把这种黏稠的物质叫做“黏质”,但不知道这就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1831年,英国科学家发现活的植物细胞内有一个由特别稠密的物质构成的结构,他把这个结构叫做细胞核,并认为细胞核是细胞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时候,细胞质和细胞核虽然都已发现,但是,人们仍然不知道它们的重要性,还是过高地估计细胞壁的作用。直到1838年,德国科学家才指出细胞壁是细胞质和细胞核活动的产物,而不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1838~19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cheiden,1804~1881)和解剖学家、生理学家施旺(T·Schwann,1810~1882),通过各自的研究工作,指出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命单位,从而建立了细胞学说。这是自1665年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以来,人们对细胞进行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细胞学说阐明了植物界和动物界在生命本质上的统一性,成为人们认识生物界的一次重大飞跃。

四、显微镜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取送方法要正确。因为反光镜是通过镜柄插放在镜臂下面的,目镜是插放在镜筒上端的,所以,它们很容易滑落而损坏。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用一只手提着显微镜。另外,也不准许学生取下反光镜和目镜乱照乱摸。

2.镜头的保护。目镜和物镜平时放在显微镜箱内的专用的盒内。上实验课期间,为了防止落上灰尘,要制作专用的塑料袋或布袋,课间要随时罩好。镜头脏了,只能用专用的擦镜纸擦试,擦时要顺着一个方向擦。如果擦试不净,最好蘸一点二甲苯继续擦。注意,决不能把镜头放到二甲苯中浸泡,这样会使镜头开胶,镜片脱落。

3.粗、细准焦螺旋的使用和防止镜筒下滑。一般地说,粗、细准焦螺旋各转动一周,可以使镜筒分别移动10 mm和0.1 mm。要使镜筒下降时,一定要用眼睛直接看着物镜,使镜筒缓缓下降。否则,很容易砸坏物镜和玻片标本。

显微镜使用时间过长,镜筒容易出现下滑现象。如果情况不太严重,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简易维修:老式显微镜臂的上端有两个控制镜筒松紧的螺丝,只要顺时针拧动螺丝,镜筒就拧紧了,对于国产的新式显微镜,镜筒的松紧是通过两个粗准焦螺旋来调节的。左手握紧左侧粗准焦螺旋,右手顺时针方向拧紧粗准焦螺旋,镜筒就拧紧了。如果情况严重,要及时送到修理部门维修。

4.转换器的使用。转动转换器时,不要用手指扳着物镜。这样时间长了,容易使物镜镜头松动,改变焦距,影响观察的清晰度。正确的方法是手指握准转换器的边缘进行转动。

5.制作目镜上的指示针。在演示或考察学生观察效果时,最好用带有指示针的目镜。筒易的做法是:轻轻拆开目镜,将一根短头发的一端用胶水粘在目镜内里的边缘,另一端指向目镜圆心的附近。观察时,轻轻地转动目镜,指示针就能够指出视野内的不同部位。

五、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是一种精密观察仪器,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已经日益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器。在医学和生物学中可以用它来研究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并研究病毒等。在遗传学中可以用它来研究遗传物质。此外,在石油化工、地质、冶金、电子材料、航空材料等项科研工作中都要用到电子显微镜。

我国在1965年试制成功20万倍的电子显微镜,后来又研制成80万倍的电子显微镜。后者具有分辨率高(可以看清两个小点间最小距离为14.4 nm①,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的五百万分之一,已经达到可以分辨单个分子和原子的程度)、放大倍率范围宽、操作方便、使用范围广的特点,并配有自动照相装置。

电子显微镜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代替光线作为工作媒质的。它的基本原理是在一个高真空系统中,由电子枪发射电子束,电子束穿过被研究的样品,经过电子透镜聚焦放大,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放大的物像。这种结构的显微镜叫做透射式电子显微镜。如果用电子束在样品上逐点扫描,然后用电视原理进行放大成像,并且显示在电视荧光屏上,那么,具有这种结构的显微镜,就叫做扫描式电子显微镜。

六、发现细胞的人--罗伯特·虎克

人类在很长的时期内,都是依靠肉眼来观察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的。但是,人眼能够看到的物体,极限只有0.1 mm。公元1世纪时罗马学者曾谈到装有水的水晶器皿可以放大字母。16世纪中期,瑞士的一位博物学家用放大镜描述了蜗牛壳和原生动物。1610年,伽利略(G·Galilei,1564~1642)根据望远镜倒视时有放大物体的特点,制成了一台显微镜,并对昆虫进行了观察。以后,自制显微镜的人日益增多,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Robter Hooke,1635~1703)就是其中的一个。

1665年,虎克从一小块清洁的软木上切下光滑的薄片。当他把它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时,似乎看到了一些小的空洞,但并不十分清楚。虎克切下的极薄的切片是白色的,他便把它的下面衬上一片黑色的木板,再用一个凸镜投光其上,于是他清楚地看到了薄片全部是多孔多洞的,像一个个蜂窝。虎克当时研究软木的目的,是为了阐明软木轻而具有弹性和疏水性等特点,结果却发现了很多的小孔或小室。虎克首先把这些小孔叫做细胞。细胞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1677~1678年,荷兰的显微镜学家雷文虎克(A·van Leeuwenhoek,1632~1723),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浸泡胡椒的水中有许多小动物。与雷文虎克同时期从事显微镜观察研究的,还有意大利和英国科学家。他们分别对植物细胞、原生动物、细菌、红细胞等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作为早期的显微镜学家,虎克和他们记录下许多重要的观察结果,第一次在一个新的水平上揭示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十分复杂的生物界。

七、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简史

本世纪初,人们还不知道神经纤维是由神经细胞的细胞质向外突出而形成的,还是由神经细胞周围的其他细胞融合而成的。生物学家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907年,美国生物学家哈里森从蝌蚪的脊索中分离出神经组织,把它放在青蛙的凝固的淋巴液中培养。蝌蚪的神经组织存活了好几周,并且从神经细胞中长出了神经纤维。哈里森的实验不仅解决了神经纤维的起源问题,而且开创了动物组织培养的先河。此后,在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动物组织培养不断改进并逐渐发展成为动物细胞培养。

八、我国在动物细胞工程方面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辛勤工作,不断攻克难关,在动物细胞工程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建立了动物细胞的大量培养技术,并且成功地应用于抗人肝癌的单克隆抗体的试生产。同时还研制出无血清培养液和无蛋白培养液,用于多种癌细胞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解决了血清来源有限、价格昂贵,有时不同来源的血清在细胞培养中效果差别很大等问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细胞室和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最先开展鱼类不同科、属之间的核移植工作,为经济鱼类的良种繁育开辟了新的途径。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先后建立了细胞融合、细胞拆合,染色体分离和导入,以及哺乳动物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等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开展杂交瘤技术的研究。

1985年,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制成功抗北京鸭红细胞和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同时还与有关医学部门合作,成功地制备了抗人肝癌和肺癌的单克隆抗体。目前国内的一些单位正在探索用“生物导弹”对癌症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1991年,中国科学院建立了非营利性的细胞库,目的是收集、保护和提供人、实验动物和野生动物的细胞,为生物学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服务。1993年已经编目的可以供应的细胞株有204种。

第二篇:初中生物国培作业

第一次作业:拟解决问题预设,内容包括你解决的问题、要突破的难点、预期目标及实现计划等。请在课程学习开始时提交。

作业1

一、解决的问题

初中生物教学中怎样渗透情感教育

二、突破的难点

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以情激趣,以趣激学,创设师生融洽的情感氛围,为学好生物课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预期目标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渐养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实现计划

1、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就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个人,突出发展,充满活力,是一种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学习生活习性的课堂形态。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于其中并释放与升华生命潜力的空间。课堂充满了活力,在增强生物学知识同时,情感交流也得以较好的实施。

2、以情激情,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育中缺乏民主、平等的人文精神,“教师至上”的思想根深蒂固。好像联系师生关系的纽带只有各种冷冰冰的规章制度,而不是人的情感。这种对师生交往实质的误解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将学生作为“物”对待,视为没有情感的容器,从而忽略学生的感受。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给学生以自由舒展的心理空间,使学生沉浸在一种丰富、愉悦、温暖的氛围中,这不仅有助于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培养,而且能够满足学生独立、自尊、信任、理解等多种情感需要。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每一个教师都有爱,但能否对后进生倾注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关爱是一位教师师德好坏的重要体现。要将情感教育融于后进生的转化之中,教师应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也就是说,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相互谅解,使他们感到你不仅是他们的师长,同时又是他们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愿意进行思想交流,敞开心扉倾吐心声,这样才能及时掌握他们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

3、充分发挥情感课程资源,体现情感的实践性

就情感本身来说,它既不是一种知识,也不是一种理论,所以现有的教材很难把情感具体地、生动地表达出来。即使是包含了丰富的情感性、人文性的教材内容,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被有些教师操作得面目全非,成了“无情”、“无人”的教育。所幸的是,生物教学资源并不是局限于薄薄的课本中,生物学知识源自大自然,大自然是真正的生物知识宝库。为了学生直接从大自然中汲取知识,教室应该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从中获得丰富的生物学知识。重视学科兴趣的培养,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如果教师能够有效的挖掘生物学科的情感教育优势对学生进行学科兴趣与情感教育,也许下一个达尔文就会就此诞生。为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成功而有效的渗透情感教育,生物教师应尽快地调整教育教学观念,更新知识,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转变角色,应对挑战。摆脱以往的看图、读书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融入到野外活动中,它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志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深度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这样有助于提高保护我们生存家园的认识。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一步步的思考、分析、判断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动脑、动手的实践和探究中,掌握知识,学会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也就是在“做科学”的过程中收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在实践中生成情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4、在探究与情境创设中提升情感的有效性

探究来自问题,问题始于质疑。设计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来源是十分广泛的,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知识能够学以致用,教室可以多从生活中采集问题,依据学科特点,结合生活实际,紧扣各章节相关的知识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如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中,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广泛利用报刊新闻媒体资源在生物教学上有更深广的意义。报刊新闻具有通俗性、趣味性、时效性强等特点,中学生易于也乐于接受其中的知识。因此,利用各种媒体上关于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污染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报道来丰富生物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对学生进行适时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快乐,不全部在于考试得了理想的分数,更在于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去解决具体问题。

5、丰富教育评价方式,学会欣赏学生

教师除了要做到以上的几点外,还要用发展和欣赏的眼光来评价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有着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老师的爱就是一种积极肯定的评价,只有来自内心的真诚的、具体的赞扬才能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励,激发其高昂的学习情趣。其次要学会善待学生的失败和错误,不要

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而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与学生轻松愉快、推心置腹地交谈。其实,只要想到学生还只是个孩子,我自己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这样心就平了,气就顺了,自然而然就能耐心温和地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我尽力尝试换位思考,并且小心翼翼、想方设法地去启发、教育学生。这样,学生即便做错了事,挨了批,感受到的却仍然是老师对他深切的爱。最后,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①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②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④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赏识教育应该是在学生取得成绩及进步时,老师及时地给予真实表扬和肯定;在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我们能够从中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他必要的肯定和信任,并能帮助他分析不足,提供一些良好的建议,增加学生战胜挫折、解决困难的信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素质。通过这种做法,能够让学生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积极上进的动力。

第三篇:国培计划初中语文第二次作业

“国培计划”初中语文第二次作业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许多科学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深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就说过:“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这些理论都说明了学习兴趣是学习者产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而学习兴趣的培养直接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情感投入多少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用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爱唤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地接受学习,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本人是这样激发学生兴趣的:

(一)、在导语中引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格言用在讲课方面是再恰当不过了,一堂课如果有个良好的开头,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气氛,亦可启发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很快进入正规学习,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如教学《背影》时,教师饱含感情由亲身经历说起:“记得有一年,我上学从外地回家。,车在道上坏了三次,当时天气已进入深秋,而我一整天没有吃饭,到家时已经半夜。回到家父母吃了一惊,父亲赶紧下地为我煮鸡蛋,看到从被子里出来的瘦削的背影,我真是好感动,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工作以后,我总想找机会用笔表达我对父亲的挚爱,由于笨拙,我这个愿望始终没有实现。可以说,生活中我们都与父母经历过这种难以忘怀,甚至感人至深的场面,如何能抓住特定的镜头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朱自清先生为我们做了榜样,下面请看课文。”这样的导语,贵在真诚,亲切的语言开启了学生的心扉,所以能引起情感共鸣,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巧妙运用渲染语

渲染语是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和运用以渲染课堂情绪,激活学习情感的简语。优秀的渲染语富有简洁性、针对性、感染性、鼓动性和时效性。

一、二句简语就可以充分调动集体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加速教学进程,如果课堂上有的学生走神,教师可以饱含深情地说:“同学们,这节课的内容学起来并不难,老师

相信,你们会学好的,经过大家的认真听讲,我相信你们(环视走神的学生,稍有停顿)定能达到预期目的。”这样的话,教师可以信手拈来,激发全体学生的进取热情,迅速地把学生带入上课的兴趣之中。

(三)用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叩开人情感的大门,把音乐巧妙地应用于语文教学,有助于烘托气氛,音乐是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引起学生共鸣。如讲授《乡愁》时先放几遍这首抒情诗的录音,既能让学生通过音乐去体味诗的优美,又能激发对本课的学习兴趣,体会绵绵的乡愁之情。再如讲授《智取生辰纲》之前放一段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学生的兴趣肯定会大增。同时,在上写作课或习题课时也可以放一些优美的轻音乐,让学生在愉快中完成教学任务。

(四)以情感批语激趣

写作在考试中占的比例较大,一般占40%以上,因此语文要想得到高分,就不得不在作文上下大功夫。而大多数同学对作文不太感兴趣,即使写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原因之一是知识面太窄,没话可说,二是不感兴趣。因此平时就要帮助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写作时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才能想写,才有兴趣写。同时,我觉得教师面批作文,融进自己的思想观

点和情感会大大提高写作的积极性。教师借此谈自己对学生作文中涉及的问题和观点,犹如当面跟学生谈话,学生会认识到教师是向他敞开心扉,是平等地跟自己谈论问题,会因此更多地了解老师,增进情感,更能乐于听从教师的指导,提高写作的兴趣。如作文《后悔的一件事》一文写的是对妈妈批评不理解,经历波折后,理解了母爱。我这样批语:“你在作文中能敢真诚解剖自己,袒露自己实际的想法,是你的一个优点,我也有在某些时候,不理解父母的地方。你比我年龄小却能后悔,坦诚对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我在这方面向你学习。希望你的作文水平能更上一层楼。”从此以后,这个学生的作文果真一次比一次写得好。而且语文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可见,敢在批语中对学生作文予以承认,并贴心地交换意见,确实能促进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还很多,如设疑导趣,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堂中适当插入故事、笑话等。教学本来就是门艺术,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兴趣,更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认识到作为非智力因素的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重要条件和打开语文教学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积极努力拿起这把金钥匙,全面完成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第四篇:国培第二次作业

通过国培的学习,听取了老师们的讲座以及和同行们的交流,让我心中颇有感想:“化学”这一学科是九年级学生的一门入门学科。学好此门学科,关键是“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产生学习化学的愿望,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是启发人们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心理成分。莱特兄弟对飞行感兴趣制造出飞机。牛顿对苹果落地感兴趣,发现了万有引力。古今中外,有成就者大多是在他所感兴趣的领域取得。人类对神秘的宇宙感兴趣,才不懈追求探索。可见,兴趣是我们学习的原动力,是我们获取知识,做出成就的诱因。因此作为老师,培养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兴趣尤为重要,特别是入门学科。入门学科引导的好坏,往往决定学生对此学科学习的成败。一位学生只因为第一次作文就被老师当作范文,从此爱上语文。一位学生痴迷化学,只因老师讲一个用灯泡点香烟的魔术,从此喜欢上化学。可见,兴趣的驱动力是不可估量的。下面是关于培养九年级学生学习入门学科“化学”学习兴趣的一些个人心得。

一、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情境创设生活化,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何能科学理智的处理好这些事件是我们初中化学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故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可以创设一些类似的情境,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可以落实相关的化学知识,培养能力。

例如,在讲授分子和原子时,为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我们可以事先准备一块蓝布和一块白布,把他们同时放入玻璃水槽中,洗过后白布被染成蓝色,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在生活中如何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

在上元素时,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来创设情境。先提出问题,当前电视节目播放频率最高的节目是哪一类,通过学生回答,得出是广告。再通过大屏幕展示一些补钙、补锌、补铁的广告,请学生回答这里的钙、锌、铁是否指的是这几种单质。从而,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元素。

二、充分利用与生活相关的趣味实验,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生活化的载体之一,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化素材的实验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开发。教师在实验设计中,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把教材中的演示和分组实验进行改进,使之更加贴近生活。

如在选择仪器时可以寻找一些生活代用品。注射器可以代替胶头滴管、分液漏斗、长颈漏斗;筷子代替玻璃棒;输液管代替导管;装药片的塑料板代替点滴板„„这些代用品的选择取材于生活,既变废为宝,又解决了实验器材问题,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同时我们在生活中也能使用。

在药品选择时,同样可以取材于生活。在做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就可以选择装修剩余的大理石块和食醋来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制取氢气时可以选择干电池的锌皮和洁厕灵反应。在制取氧气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到药店购买双氧水和高锰酸钾等医用药品来进行试验。

结合教学内容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家庭生活小实验,如利用厨房里纯碱和食醋香精共同来制取汽水,以此来巩固酸和碳酸盐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三、习题编写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初三学生的特点是学的快忘得也快,因此编写高质量的习题对于巩固完成教学目标、落实教学重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习题设置也同样可以体现生活化,以此来改变传统习题的乏味枯燥,使学生变被动的记忆为主动地学习。初中化学的好多知识点在生活中都有具体的体现.例如: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俄酒精作消毒剂。

B为了防止流感的传染,可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后,用食醋熏蒸,进行消毒。C氯化钠是家庭常用的防腐剂,可用来腌制食品 D使用液化石油气可以杜绝厨房污染

2、生活垃圾中的塑料瓶、塑料袋都属于 材料(填金属、有机高分子、非金属)。请分析日常生活中使用塑料的利弊。

3、结合自行车分析不同部件的防锈措施。

四、作业布置生活化,让学生体验学习化学的价值,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学习。

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富有创意的作业布置可以巩固教学生活化的效果,使化学知识能更好的直接应用到生活中去。当我们学到不同的化学知识时,都可以与相关的生活相联系,布置合理的家庭作业。

在讲授物质的性质时可以布置学生回家观察厨房里的各种调料,课上描述每种物质的性质。在讲授物质分类时可以让学生到超市里去观察每种商品的标签,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家中各种铁制品的生锈情况,分析生锈的原因,及防锈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走出家门,去调查一下家周围环境污染情况。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来搜集有关各种食物营养成分的相关知识。另外还可以在讲完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后让学生回家帮家长蒸馒头。

类似的作业设置让学生感到不是在完成枯燥的作业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解决一个个实际的生活问题。学生有了内在动力,心情自然不同了,会产生愉悦的情感,作业完成的效果自然就好。达到了教师的预期目的。

总之,让化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的将化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化学知识回归到生活,充分把这一理念贯彻到化学教学中去,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所以我们在教的同时要不断的转变思想,以学生的兴趣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望。

第五篇:国培第二次作业(定稿)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

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将人类认识知识的过程简约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自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同时,学生在感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源泉。诚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尚少,但教师如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将举例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对拓展与延伸的实施与体会:

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美丽的田园》时,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把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放在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之上。

首先,我以闯关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持久性很差,如果没有讲究一些方式方法来吸引他们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的话,很难有好的效果。而且这些方式方法要时常更新和变换,如果老是使用一种方法的话孩子们会感到厌烦。于是我在本课教学中利用课件,以还没使用过的闯关形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课前谈话:老师想带领大家去参加美丽的田园,可是守门员要求大家要闯过他设置的几个关卡,才能进入,你们想不想接受挑战。此时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于是开始了本课的学习。由于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调动了起来,所以进入美丽的田园后:比比看谁提的数学问题又多又好?很多孩子也是信心满满的。

其次,我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一年级的孩子观察能力还不是很强,观察方法的掌握还需长时间的训练。本课教学中,为了避

免学生了观察时丢三落四,我很注意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如从左到右进行。因此孩子们对主题图中所包含的景物都能观察到,有羊、花、鹅、小鸟、树等,且每一种景物的数量多少都能尽量地做到准确无误。

最后,给孩子自主探究再次延伸的时间。把课堂还给孩子是我们一直以来不断追求的目标。本课教学中我也尽量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用自己的语言和同桌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之后再来讨论交流。这样,孩子们在主动参与下发现了很多数学问题,并尝试着描述和解决,在老师的鼓励和小红花的激励下,提的问题越来越全,如草地上的羊就有这么多个问题:黑羊和白羊共有多少只?黑羊比白羊少几只?白羊比黑羊多几只?总的有11只羊,白羊6只,黑羊有几只?有11只羊,黑羊有5只,白羊有几只?这样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在思考和成功体验中构建了知识,而且在交流、讨论、探索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提高了综合能力。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材决定的,教材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教材只是材料或范例而已。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要融入自己的智慧和科学精神,对教材知识进行再创造,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这样才实现了“教学是个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过程,必要的拓展环节往往是课堂教学的靓丽风景,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绝招。”

下载2012年国培计划 初中生物 第二次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国培计划 初中生物 第二次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年国培计划_初中语文_第二次作业

    如何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兴趣与能力的教学设计 三、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而习惯的养成要靠教师朝夕指点,初中生要......

    2014年国培计划_初中历史_第二次作业

    参加国培计划培训的心得 幸运的我,能成为这期国培计划的学员,在这一期的学习过程中,都是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

    2012国培第二次作业(初中化学)范文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中对各主题的学习提出了探究活动的具体建议,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

    国培语文第二次作业[★]

    培养孩子学习语文兴趣之我见 现在的孩子头脑聪明,但是很多孩子都怕语文课,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是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致,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该如何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致呢? 一、创设......

    2012国培第二次作业提交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教学是关键。我准备在课堂上,通过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来让学生学习知识,达到课堂预设的效果。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老师的教学活动,自己动手做一些电子课......

    2012年国培计划 初中数学 第二次作业(本站推荐)

    浅议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不是天生俱有的,而是后天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

    2012年国培计划_小学科学_第二次作业

    针对第一篇作业完成教学设计(预案) 参加了这次小学科学国培学习,经过系统课程学习与交流研讨,提出以下预设性解决方案: 一、让学生爱上科学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

    2012年国培计划 初中体育 第二次作业

    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通过这几年的培训学习使我懂得很多新课程理念,特别是这次的国培,让我认识更深刻,也得到同行们的指点,让我在培训中能取长补短,拓宽了专业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