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国培第二次作业(初中化学)范文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中对各主题的学习提出了探究活动的具体建议,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将科学探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内容标准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的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与培养目标。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现有教材中有很多家庭实验,这些实验既活跃学生课余生活,自觉地增长化学知识,又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就在生活中,化学现象就在家庭里。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反过来更好地体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那么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下面浅谈一些我的意见:
1、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何实验的现象总是多方面的,而且不同的实验其观察目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内容的实验由于其出发点不同,说明的问题不同,其观察的重点亦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地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那些与实验目的有关的物质或现象。其次,要教会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和规律。在观察化学实验时,既要全面细致,又要分清主次,特别要能迅速地发现不易被发现或容易消失的现象,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那些现象相近、易混淆的对象,应指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法找出细微的差异加以区别;对于一些现象不明显,很难把握其色度及其变化的实验,可以采用陪衬观察的方法;对于一些典型的重点实验,或学生易产生错觉的反映现象,可采用重复观察的方式。由于化学变化是复杂多样的,观察实验时不仅要看,而且要闻,有时还要用手摸。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根据实验的目的,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所学对象,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物质及其特性。
观察化学实验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先观察仪器装置,再观察反应物及其变化,最后观察生成物。观察仪器装置时,先观察整体,再找出中心或关键部位;观察物质时,应观察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光泽等;在观察物质的变化时,应注意反应进程中发生的现象和特征,如发光、发热、吸热、溶解、熔化、燃烧、生成气体或沉淀、颜色改变等。观察后要及时、准确的记录观察所得的现象和数据。
最后,要指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的观察,联系已掌握的知识,通过分析比较,找出物质的特性、变化规律等,把观察与思维结合起来。感知总是和思维联系起来的,整个观察过程都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学生在做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后,只得出“反应很剧烈”的结论是不够的。应要求学生从金属钠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并熔成小球的现象联想到金属钠的比重比水小且熔点低以及由于水面产生了氢气致使钠珠游动;从钠可以用小刀切开,联想到它的硬度小等。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现象到本质来认识物质,达到实验的目的,收到应有的成效。
2、注重对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须要有科学的探究性思维。良好的科学探究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探究的目的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探究性地主动求知,这是学习过程的一种质的突破与飞跃。探究式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时空,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题、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并将化学学科的各部分知识、技能、技巧相互渗透、融会贯通。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发展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以教材 “燃烧的条件”为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提出问题:燃烧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那么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燃烧呢?
2、提出假设:由于学生对燃烧这一现象非常熟悉,联系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纷纷猜想问题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猜想一:要有可以燃烧的物质(可燃物)。猜想二:要有氧气。猜想三: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在学生提出各种猜的问题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合理的假设。
假设1:三个条件只需满足其一就能燃烧。假设2: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才能燃烧。假设3:满足三个条件中的其中两个就能燃烧。
3、制订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让学生制订详细的探究计划,就上述的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在实验中给予一定的指导。实验一: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的白磷,观察现象。
现象: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薄铜片上的红磷与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实验二:用导管对准上述热水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的氧气,观察现象。现象: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
4、解释与结论:要求学生对所做的实验进行总结,从实验所得到的事实可以证明,燃烧的条件是:①氧气(或空气)②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可燃物。这三个条件应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引导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让学生在“做”科学的过程中获得科学探究的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让学生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体验探究过程中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创设化学实验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实验探究问题主要是书本知识的升华,通常也应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验证性实验与探索性实验的区别在于:前者根据已学到的化学知识,用实验来验证其正确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后者是通过模拟发现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了解怎样解决需要探索的问题,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的状态。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不仅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索,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探究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挑战,敢于付诸探究行动的精神状态。要培养探究型人才,最重要的是在于如何创设一种有利于激发人的探究动机和发挥人的探究潜能的学习情境。怎样才能创设一种宽松、活泼的学习情境呢?教师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1)允许学生打断教师的讲话或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评价,随时讲出自己的探究体会或好的解题思想方法;(2)容忍那些与众不同、行为古怪、有独创性的学生;(3)鼓励学生指出教师的不足,修正教师的错误,超越教师;(4)有计划地提出问题,有意识地设计错误,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创设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氛围。
5、设计多种参与方式,培养科学探究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使自己发挥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学习习惯,锤炼学生自主探究品质。
最后,在探究的过程中,切忌设计一些在化学能力范围内很难完成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这样不但浪费时间,同时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现有教材中有很多验证性实验,教师可在教学中将其设计为一个个小的可行性探究实验,祖师学生主动去探究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让学生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利用循序渐进的探究性问题的探究过程来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过程中的乐趣。
第二篇:国培第二次作业
通过国培的学习,听取了老师们的讲座以及和同行们的交流,让我心中颇有感想:“化学”这一学科是九年级学生的一门入门学科。学好此门学科,关键是“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产生学习化学的愿望,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是启发人们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心理成分。莱特兄弟对飞行感兴趣制造出飞机。牛顿对苹果落地感兴趣,发现了万有引力。古今中外,有成就者大多是在他所感兴趣的领域取得。人类对神秘的宇宙感兴趣,才不懈追求探索。可见,兴趣是我们学习的原动力,是我们获取知识,做出成就的诱因。因此作为老师,培养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兴趣尤为重要,特别是入门学科。入门学科引导的好坏,往往决定学生对此学科学习的成败。一位学生只因为第一次作文就被老师当作范文,从此爱上语文。一位学生痴迷化学,只因老师讲一个用灯泡点香烟的魔术,从此喜欢上化学。可见,兴趣的驱动力是不可估量的。下面是关于培养九年级学生学习入门学科“化学”学习兴趣的一些个人心得。
一、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情境创设生活化,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何能科学理智的处理好这些事件是我们初中化学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故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可以创设一些类似的情境,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可以落实相关的化学知识,培养能力。
例如,在讲授分子和原子时,为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我们可以事先准备一块蓝布和一块白布,把他们同时放入玻璃水槽中,洗过后白布被染成蓝色,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在生活中如何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
在上元素时,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来创设情境。先提出问题,当前电视节目播放频率最高的节目是哪一类,通过学生回答,得出是广告。再通过大屏幕展示一些补钙、补锌、补铁的广告,请学生回答这里的钙、锌、铁是否指的是这几种单质。从而,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元素。
二、充分利用与生活相关的趣味实验,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生活化的载体之一,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化素材的实验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开发。教师在实验设计中,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把教材中的演示和分组实验进行改进,使之更加贴近生活。
如在选择仪器时可以寻找一些生活代用品。注射器可以代替胶头滴管、分液漏斗、长颈漏斗;筷子代替玻璃棒;输液管代替导管;装药片的塑料板代替点滴板„„这些代用品的选择取材于生活,既变废为宝,又解决了实验器材问题,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同时我们在生活中也能使用。
在药品选择时,同样可以取材于生活。在做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就可以选择装修剩余的大理石块和食醋来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制取氢气时可以选择干电池的锌皮和洁厕灵反应。在制取氧气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到药店购买双氧水和高锰酸钾等医用药品来进行试验。
结合教学内容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家庭生活小实验,如利用厨房里纯碱和食醋香精共同来制取汽水,以此来巩固酸和碳酸盐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三、习题编写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初三学生的特点是学的快忘得也快,因此编写高质量的习题对于巩固完成教学目标、落实教学重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习题设置也同样可以体现生活化,以此来改变传统习题的乏味枯燥,使学生变被动的记忆为主动地学习。初中化学的好多知识点在生活中都有具体的体现.例如: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俄酒精作消毒剂。
B为了防止流感的传染,可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后,用食醋熏蒸,进行消毒。C氯化钠是家庭常用的防腐剂,可用来腌制食品 D使用液化石油气可以杜绝厨房污染
2、生活垃圾中的塑料瓶、塑料袋都属于 材料(填金属、有机高分子、非金属)。请分析日常生活中使用塑料的利弊。
3、结合自行车分析不同部件的防锈措施。
四、作业布置生活化,让学生体验学习化学的价值,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学习。
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富有创意的作业布置可以巩固教学生活化的效果,使化学知识能更好的直接应用到生活中去。当我们学到不同的化学知识时,都可以与相关的生活相联系,布置合理的家庭作业。
在讲授物质的性质时可以布置学生回家观察厨房里的各种调料,课上描述每种物质的性质。在讲授物质分类时可以让学生到超市里去观察每种商品的标签,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家中各种铁制品的生锈情况,分析生锈的原因,及防锈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走出家门,去调查一下家周围环境污染情况。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来搜集有关各种食物营养成分的相关知识。另外还可以在讲完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后让学生回家帮家长蒸馒头。
类似的作业设置让学生感到不是在完成枯燥的作业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解决一个个实际的生活问题。学生有了内在动力,心情自然不同了,会产生愉悦的情感,作业完成的效果自然就好。达到了教师的预期目的。
总之,让化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的将化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化学知识回归到生活,充分把这一理念贯彻到化学教学中去,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所以我们在教的同时要不断的转变思想,以学生的兴趣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望。
第三篇:国培第二次作业(定稿)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
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将人类认识知识的过程简约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自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同时,学生在感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源泉。诚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尚少,但教师如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将举例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对拓展与延伸的实施与体会:
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美丽的田园》时,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把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放在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之上。
首先,我以闯关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持久性很差,如果没有讲究一些方式方法来吸引他们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的话,很难有好的效果。而且这些方式方法要时常更新和变换,如果老是使用一种方法的话孩子们会感到厌烦。于是我在本课教学中利用课件,以还没使用过的闯关形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课前谈话:老师想带领大家去参加美丽的田园,可是守门员要求大家要闯过他设置的几个关卡,才能进入,你们想不想接受挑战。此时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于是开始了本课的学习。由于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调动了起来,所以进入美丽的田园后:比比看谁提的数学问题又多又好?很多孩子也是信心满满的。
其次,我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一年级的孩子观察能力还不是很强,观察方法的掌握还需长时间的训练。本课教学中,为了避
免学生了观察时丢三落四,我很注意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如从左到右进行。因此孩子们对主题图中所包含的景物都能观察到,有羊、花、鹅、小鸟、树等,且每一种景物的数量多少都能尽量地做到准确无误。
最后,给孩子自主探究再次延伸的时间。把课堂还给孩子是我们一直以来不断追求的目标。本课教学中我也尽量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用自己的语言和同桌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之后再来讨论交流。这样,孩子们在主动参与下发现了很多数学问题,并尝试着描述和解决,在老师的鼓励和小红花的激励下,提的问题越来越全,如草地上的羊就有这么多个问题:黑羊和白羊共有多少只?黑羊比白羊少几只?白羊比黑羊多几只?总的有11只羊,白羊6只,黑羊有几只?有11只羊,黑羊有5只,白羊有几只?这样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在思考和成功体验中构建了知识,而且在交流、讨论、探索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提高了综合能力。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材决定的,教材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教材只是材料或范例而已。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要融入自己的智慧和科学精神,对教材知识进行再创造,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这样才实现了“教学是个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过程,必要的拓展环节往往是课堂教学的靓丽风景,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绝招。”
第四篇:国培语文第二次作业
培养孩子学习语文兴趣之我见
现在的孩子头脑聪明,但是很多孩子都怕语文课,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是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致,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该如何培
养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致呢?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
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的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知兴趣,它直接推动孩子们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而缺乏这种兴趣,就会使学习成为枯燥无味的负担。可见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时间短,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显得尤为重要。
1、让学生在童话中有兴趣地学习。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孩子们生活在童话的世界中,在他们的眼中所有的小动物都是那么的活泼可爱,它们会说话,会唱歌,会跳舞,所有人具有的特点小动物都具备。所以,创设童话情境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比如:在进行综合复习课时,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海中霸王——大鲨鱼把海洋动物们都抓进了集中营,我们一起去营救它们好不好?孩子们立刻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在营救过程中,学生们只有通过一个个难关才能营救成功。每一道难关都是同学们要复习的知识点,同学们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的氛围中复习知识,不需要教师的任何提示,孩子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变灌输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又如,在讲《数字歌》时,讲到“花”这个字,老师把“花”字比成娇羞的小姑娘,说:“还有一个字非常害羞,它怕你们认不出来没有面子,你们愿意说一句话把它请出来吗?”孩子们跃跃欲试,有的说:“你快出来吧,我们一定会把你认出来的。”有的说:“请你出来吧,别害羞。”……孩子们教师为他们创设的童话中不知不觉中认识了汉字,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受到了礼貌教育。孩子们在童话的世界里学习,充满了乐趣。
2、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学习。历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教师都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一般都是教师说了算。正因为这样,学生的学习总带着消极的被动性。其实孩子们的脑子中有无数个为什么,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好奇心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开放式教学,建立大语文观,把语文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所以,新教材识字量非常大,如果像过去那样教学肯定不行,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把识字的时间和空间开放,突破课堂的束缚,鼓励孩子在家庭中,在游玩中,在日常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开动脑筋识字,这样一来,识字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去,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识字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这种学习不是简单的抽象识记,而是一种有意义的、有趣味的识字,孩子们兴趣大增,不用教师的监督,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比如,孩子们爱看电视,电视便是一个非常好的识字环境,像他们喜欢看的动画片的名字他们的记忆非常深刻,像一些有意思的广告词,也是他们学习的内容等等。另外,在学校教师也要注意把学生带出课堂,走进生活。比如在校园中,有如茵的绿草,有参天的大树,有婀娜的花卉,着实令人心醉,而校园中那一块块引人注目的物品标牌,一句句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宣传画,无不是识字教学的宝贵资源,带领着学生们漫步在花坛边,边欣赏着娇艳的鲜花,边从标识牌上认识花的名称,再引导孩子们读一读诗一般的护绿标语,“小草微微笑,请你旁边绕”……,孩子们在活动中了解了校园,感受到了生活,同时在愉悦的氛围中认识了许多字。比如,当讲到春天的内容时,教师把学生带出课堂,走进自然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观赏春天的美景,沐浴温暖的阳光,亲吻和暖的春风,说出对春天的感受,这也是在学习语文。其实,语文的学习就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只要引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3、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习。游戏永远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它可以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学到许多知识和技巧。在教学中,教师组织适当的游戏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识字教学中,“猜字游戏”效果就非常好:在同学们学完了生字进行复习巩固时,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指某个字,另外一名同学背对黑板猜一猜这个同学可能指的是什么字?其它同学可以用动作、神态提示猜字的同学,但是不可以发出声音,这个提示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识字形和理解字义的过程。孩子们积极踊跃地参加到这个活动中来,乐此不疲。再比如象“猜字谜”,“摘苹果”等游戏活动深得学生的喜爱,孩子们在快乐中学生了知识,效果比死记硬背,机械抄写不知要强出多少倍。
4、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出现可以说是教育界的一场革命。美丽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无不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适当地使用电教手段,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中的重点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彩虹》一课时,由于低年级孩子年龄低,有意注意时间短,在生活中可能看不到彩虹或者看到了也没有认真观察,所以在这里教师恰当地使用录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彩虹为什么是美丽的。教师首先出示了一幅美丽的彩虹画面,伴着优美动听的音乐,教师启发学生:“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象你最想说什幺,大声说给同学们听”。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畅所欲言,既对学生进行了观察和语言训练,又进行了熏陶,为学习全文打下了基础。又比如在学习古文《锄禾》一文时,其实学生很小时就已经会背诵这首古诗了,但由于孩子们生活在城市中,文中深刻的含义学生却是似懂非懂。教师及时出现农民头顶烈日辛劳耕种的画面,学生顿时发出“啊”的惊叹声,此时他们对“粒粒皆辛苦”又有了新的认识。电教手段的恰当运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师创设情境,为学生搭设快乐学习的平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多元整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一直从事高段教学,已经有两个轮回了,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但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我的困惑越来越来多了。
困惑一: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何不浓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有了兴趣作伴,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无限高涨,学习激情就会被充分点燃,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的。然而,在现实的学习中,我们的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学习的热情不再高涨。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多的,他们只是完成学习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呢?
困惑二:感觉高年级的阅读课存在着以下问题。
1、目标不明确。表现为教学目标没有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而是定位在“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上。烦琐的分析还没有退出语文阅读教学的舞台。
2、学生的个性体验不够。热热闹闹的一堂课,从教师的教学语言到教学设计,可以说近乎完美。似乎也抓住了课文的重点、难点,解决了课文的重点、难点;课堂上老师也指导学生进行了感情朗读,学生似乎也读得很有感情。但是当课堂巩固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朗读又回复到初读时的水平。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学生对文本缺乏自己的个性体验。无论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是朗读时情感的把握都是教师强加的。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而是赶羊式教学的必然后果。
3、学生学习方式是转变了,但学生自己却不能成功地自主、探究、合作
4、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但把握不住语文课该教什么?如何备好课?如何备好学生?
在培训中,我要做到多听、多看、多交流、多思考、多实践,首先是认认真真的听好每一堂专家讲座视频,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多看学员的的思想,多交流,将所学所思所想运用的自己的课堂中去,力争通过本次培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使我的学生能够热爱语文这门学科,学好母语,热爱中华文化。
第五篇:2012国培第二次作业提交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教学是关键。我准备在课堂上,通过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来让学生学习知识,达到课堂预设的效果。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老师的教学活动,自己动手做一些电子课件,下载些图片等,从学生爱动手去做、爱动脑去想中一步一步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古诗两首 《浪淘沙》、《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教材根据单元主题“水”选编了《浪淘沙》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第一首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作为实际主义诗人,他既用恢宏的笔触形象再现了海面的壮美广博,又用寥寥数语描写了海上的变化,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第二首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他用细腻的笔调,描写了宁静素雅、美仑美奂的西湖景致。此诗写于公元1073年,描写了西湖刚晴又雨时富于魅力的美景。晴天里的西湖波光闪闪,旖旎可爱,蒙蒙雨天的山色,同样妩媚动人。她宛如那美丽的西施,不论怎么打扮都是那么动人。诗人的想象新奇,写出了西湖的神采和韵味。
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心小学,学生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接触过不少古诗,加之上学期我们开展的“古诗文诵读竞赛”,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很多学生能够通过诵读、借助工具书对古诗有初步的感悟,但也存在极大的差别。作为在海边长大的小朋友,对大海十分熟悉,但对西湖却缺少形象的感受,教学本课时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制作课件。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能做到正确书写、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3.感受两首诗的不同风格,积累与水有关的古诗。
4.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西湖美丽的风景图片并为朗诵配音)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了解唐朝诗人白居易和宋朝诗人苏轼的生平,收集、背诵学过的他们写的诗。
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1.谈话:假期中,我们班的×××同学在家人的带领下到杭州的西湖游玩,那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请他来当导游带我们一起去游览一番。(学生边介绍边出示课件,带领学生领略西湖的美丽风光)
西湖美吗?从你们专注的眼神,惊异的表情,老师已经感受到了。面对西湖的山光水色,我们只感到语言的贫乏,可古时候的诗人们,却能用寥寥数语勾勒出西湖的美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交流苏轼的资料)
(出示多媒体课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绩,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
3.理解题目: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功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你现在能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吗?(指名解题,注意调整词序:“饮湖上”应为“湖上饮”,题目可调整为“雨后初晴湖上饮”,把省略的局部补充完整,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
4.过渡:900多年来,此诗妇孺皆能成诵,成为咏西湖诗中的名篇,为什么人们最喜欢这首诗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吧。
二、质疑解疑,理解诗意
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和不恰当的停顿。
3.学生自读、质疑,将不懂的词、句标出。
4.学生自读感悟。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西湖美景图片了解诗文大意。
5.小组交流学习体会: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6.集体交流不理解之处。(注意“潋滟”、“空濛”、“西子”、“总相宜”的意思)
三、吟诵品读,深入感悟
1.(课件出示古诗的前两句)指名读,谈感受。
2.从这两句诗文中,你感受到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各是怎样的?用自身的语言描述。(领略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特的,理解“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
3.体会作者看到这般美景的心情。指导学生朗读,建议放慢语速去读。
4.学生练习,指名读,范读,齐读。
5.西湖晴天、雨天都如此美丽,不由使作者想起古代的一个美女西施,发出如此感慨。
6.(课件出示古诗后两句)指名读。为什么作者拿西施来比西湖呢?(学生首先会想到两者都有个“西”字,更要引导学生理解两者都具有的自然之美:西施无论是化淡妆穿素衣,还是涂浓妆穿锦衣,总是美丽迷人。西湖无论是晴天的波光荡漾,还是雨天的迷蒙山色,都让人流连忘返。还有西施是古代春秋时期的越国人。那时越国的地域与后来和现在所称的“浙江”的地域大致相当。杭州和西湖正处在西施的故乡一带。苏轼在杭州就很自然地想到著名的古代美女西施,并拿她来与西湖相比。)
7.因为这巧妙的比喻,使这两句诗成为传世名句;也因为这传神的比喻,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感受这美妙的诗句。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句。
8.小结:寥寥数语却能勾画出西湖多姿多彩的魅力,怪不得近千年来,人们每每来到西湖都要吟诵这优美的诗句。让我们也来回味一下,配乐(如《平湖秋月》)朗诵古诗,并配以西湖优美画面。
四、总结学法
(课件出示:质疑解疑,理解诗意;吟诵品读,深入感悟)
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二首描写大海景象的古诗《浪淘沙》,五、学习《浪淘沙》
1.了解作者:白居易是唐朝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一位伟大的实际主义诗人,诗经常状物抒情,表达深刻含义,让我们看看作者借这首诗来告诉我们什么。
2.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理解,遇到困难在学习小组中一起交流、启发,对于“淘不住”“遂令”等词语,教师要给予讲解。
教师巡视,关注后进学生,参与小组交流之中,查找问题,适时点拨。
3.集体交流学习情况:指名读一读诗,学生用自身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品味“遂令东海变桑田”蕴含的深刻道理。
4.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六、比较两首诗的不同风格
说说自身喜欢的原因,并有感情地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七、作业:
1.搜集与“水”有关的古诗。
2.喜欢《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同学可以继续搜集有关西湖的风光图片、文字资料;喜欢《浪淘沙》同学,可以找到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