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论文(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06:1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法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法论文》。

第一篇:企业法论文

合伙企业之特殊普通合伙法律问题研究

——合伙人的入伙法律问题

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新合伙人入伙时,应当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原合伙人负有告知义务,即应当向新合伙人告知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入伙的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责任。但入伙协议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据此,入伙的新合伙人也可以与原合伙人享有不同的权利,承担不同的责任,从而在合伙企业中形成不同权利层次的合伙人。

根据法律规定,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入伙后,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财产享有权利,与之相应得,对其债务亦应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但此项义务为对外责任,在合伙协议中,可以约定新合伙人堆入伙前合伙企业不承担清偿份额,全部由老合伙人承担。不过这只是内部责任的划分,不影响新合伙人对外法定的连带责任的承担。

吸收新合伙人的法律依据,表决方式及其他法定程序?

必须全体入伙人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合同。吸收新合伙人入伙必须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的理由:

1)合伙企业具有典型的人合性质。如果说一般企业需要物质资本作为其经营基础的话,那么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专业技能与品德则是其存续和执行的重要保障。所以如果某一个合伙人对申请入伙的人缺少基本的信任或者对其不了解以及不能容忍其个性作风的话,则很难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

2)合伙协议时合伙企业运行的基础。确立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关系的 1 基础在于合伙协议,它是企业运作的守则,是调整和确定企业内部关系的依据。而吸收一个新的合伙人,需要企业重新制定出资比例,盈利分配和债务负担比例等,将导致企业的重大变更,因此必须由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才可以接受新的合伙人。入伙协议的签订

入伙协议必须明确的事项:

1)原合伙人与新合伙人的权利及义务。人合伙协议上对此五明确的规定,那么,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义务和责任。2)新合伙人是否对入伙以前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根据有关规定,新合伙人是在企业运行期间入伙的,对第三人而言,无论合伙企业内部如何变化,新老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均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合伙企业对此可以做出相反的规定,以便于合伙人之间的内部责任的划分和承担,如合伙协议中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那么新合伙人对入伙之前的债务必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而不能以未享有入伙前的权益为由对抗其他合伙人活第三人。3)应向主管部门和登记机关办理合伙人登记手续

签订协议后,视为原合伙协议重的相关协议失效。这三个程序缺一不可,否则,将会导致新合伙人入伙的无效。

案情介绍

某会计师事务所是于1997年12月31日由全民所有制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的合伙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有8个。2000年9月间,该所部分合伙人提议吸收汪某某为该所合伙人。在合伙人会议就该提议表决时有六名合伙人同意,两名反对。于是,该所执行合伙人认为:“鉴于《注册会计师法》以及本所得《合 2 伙协议》都没有对吸收新合伙人的表决方式作出规定,因此参照《公司法》关于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性的有关规定,该次合伙人会议同意吸收汪某某为本会所的合伙人的决议。”然后依据该会议决议向财政部门和工商登记部门办理了汪某某的入伙登记手续。

两名反对者认为汪某某不能加入,于是向法院分别提出了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在民事诉讼中两人要求法院确定该合伙人会议做出的汪某某为本所合伙人的决议无效;在行政诉讼中两人要求法院撤销财政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为汪某某办理的入伙登记手续。

案情分析

根据《立宪法》的规定,在《注册会计师法》没有对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吸收新合伙人的办法作出规定时,应当适用《合伙其余人法》的有关规定。而不能适用《公司法》的表决方法。

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新合伙人入伙必须通过全体合伙人的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

所以该案件中,汪某某的入伙并没有通过全体合伙人,所以应该无效,汪某某为本所的合伙人的决议是没有法律效力的,财政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不能依此作为办理汪某某的入伙手续的依据。

新合伙人入伙后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合伙企业法》中有规定‘入伙的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责任,入伙协议上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条说法是对第 3 三方而言的,无论合伙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变化,仍然是以远合伙企业的名义对外执行业务并产生法律效力,因此,无论是原合伙人还是新合伙人在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合伙债务时,都应对尚未清偿的债务用个人财产承担连带责任。即使是合伙协议上对新合伙人承担赔偿责任方面作了相反或限制性的约定,但只能在合伙人内部产生法律效力,不能对抗第三人。被要求承担责任的合伙人只能凭借《入伙协议》在合伙企业内部想其他合伙人取得追偿的权利,而不能以此拒绝对利害关系人的赔偿请求。

案情介绍

2006年春,黄某看到宜黄县棠阴镇的某私营制砖厂(合伙企业)的生意很红火,于是提出要求参与合伙经营,经其他合伙人同意后,订立了合伙协议。协议约定,黄某对其合伙之前的8万元贷款不承担还款责任,合伙后与其他合伙人享有同样的权利。2006年12月,一场大风把砖窑棚吹倒了,并压塌小轮窑,砸伤了6名工人,经济损失达9万元,原合伙人在信用社的8万元贷款又到了还款期,黄某和其他合伙人在赔偿了6名工人的医疗费用后再也无能力偿还信用社的贷款。信用社多次催付无果后,于2007年3月诉至宜黄县法院,要求黄某与其他合伙人共同偿还贷款,黄某以与其他合伙人有协议约定为由,不同意承担还款责任。

案情分析:

新入伙人应该对入伙前的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合伙企业法》中有提到,入伙协议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相对第三方应该是无效的,第三方无法知晓合伙人内部的债务责任分配及其承担办法,所以无论是久合伙人还是新合伙人都应该对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而入伙协议里的规定时相对内部而言的,之后合伙人可以内部协商债务承担问题。所以,黄某应该承担还款责任。但黄某在承担了清偿债务后,可以向其他合伙人提出追偿。

此规定时为保护第三方而规定的,无论企业内部如何改变,企业的法律性质和身份都没有改变,对外仍以原来的名义执行业务并产生法律效力。如果,企业的内部发生改变对外也发生改变,对第三方可能会带了利益上的损害。同时,也防止合伙人之间的互相推卸责任。因为第三方对于企业内部的协议并不知情,如果每个合伙人都这么说的话,第三方怎么办?同时这有利在合伙人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分离地位。同时,新合伙人竟然享受了权利,自然也应该承担责任啦。

所以新合伙人在入伙之前必须对企业的进行必要的考察,在签订入伙协议之前,原合伙人有向新合伙人告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可以说,新合伙是在了解企业的现有债务并估计潜在风险和可能会有的债务的情况下加入企业的,所以意味着新合伙人同意对企业的现有的将有的债务负责。但是如果原有合伙人故意隐瞒入伙前的债务情况,原合伙人应该对新合伙人承担违约责任和赔偿责任,但那也只是企业的内部问题,不应该影响的第三方的利益。

第二篇:企业法期末论文

关于企业法中上市公司收购的相关分析

教学站:

河北师范大学

学号:

20***06

姓名:

卢津津

摘要

公司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并购活动受到企业家的广泛青睐,尤其在西方国家一直是实现企业外部扩张的重要方式,但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立法却有些滞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已经2006年5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80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充分表现了国家对此的重视。本文将从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性质和收购的基本原理为出发点,结合国情以及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对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在不同层面存在了一些缺陷和不足,并由此提出完善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公司法律问题;上市公司收购;协议收购;信息披露

在证券市场上,公司之间的收购兼并以争夺控股权的方式展开,即一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地持有另一个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达到一定的数额,经过一定的程序以达到收购兼并的目的,这是各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的必然现象,它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从宏观上实现了优胜劣汰。在我国随着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上市公司的收购活动也不断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产权市场的证券化,推动了上市公司的产权重组;另一方面也对证券公司的法律监管和《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上市公司收购活动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关系,需要订有详尽的收购法律法规,不仅可以维护公司收购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防止公司收购中出现的欺诈、操作市场的现象,而且能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稳定本国股市,保障收购活动的有序进行。

一、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性质

上市公司收购就其性质而言,实际上是一种股份买卖,是当事人(即收购者与目标公司股东)通过对目标公司股份的买卖而使目标公司控制权发生移转的一种买卖行为,因此,买卖法的一般规则应同样适用于上市公司收购。如该种股份买卖合同的达成同样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卖方对所出售的股份与一般买卖合同中的卖方一样也要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等,但上市公司收购中的股份买卖是一种特殊的买卖,这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收购的标的是一种特殊的财产----股份。上市公司收购的标的既不是作为法律人格的公司,也不是公司自身所拥有的具体形态的财产,而是抽象的表示公司资本份额的股份。这是由上市公司收购的目的和股份的性质所决定的。上市公司收购直接的和根本的目的是要获取目标公司的控制权,进而通过运作被收购的公司来获取收益,这一目的只能通过收购目标公司股东持有的公司股份的方法来实现。对于这一点,可以从股份的性质来解释。

第一,股份从性质上来讲是股东持有的公司资本的份额,股东对自己的股份享有所有权,基于这种所有权,股东对公司享有一系列权利,总称为股权,它包括共益权和自益权两大类。通过前者,股东可以控制公司;通过后者,其可以获取收益。因此,只要取得了股份的所有权,上市公司收购的目的就可以达到。

第二,上市公司的股份作为股东自己的财产,可以依法自由转让,无需经过被收购公司的同意,这就使得收购者在不经目标公司同意的情况下取得其股份成为可能。由上可见,上市公司收购的目的和股份的性质决定了上市公司收购只能是一种股份买卖。

二、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原则

(一)股东平等待遇原则

1.全体持有人规则。2.按比例接纳规则。3.全体持有人规则。

(二)信息披露原则

1.大额持股披露。大额持股披露是指股东在持股达到一定比例时,有报告并披露其股份增减状况和持股意图的义务,并且在持股达法定比例时,有强制收购的义务。大额持股往往是收购的前兆,大额持股披露一方面使广大投资堵对迅速积累股票的行为及其可能引起公司控股的变动情势有足够的警觉,另一方面又提醒其对所持有股票的真正价值重新加以评估,以保护投资公众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时自主地作出投资判断,防止大股东以逐步收购的方式形成事实上的信息垄断和对股权的操纵。

2.收购要约和收购意图的披露。

收购者收购要约的具体内容和收购意图是目标公司股东作出投资判断(保有或卖出)的主要依据,因此,为保护广大股东的合法权益,防止有关人士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股权交易,各国的上市公司收购立法都对此做出了相当严格的规定。这也是保障股东平等待遇原则得以贯彻的基本前提。

(三)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原则

上市公司收购活动中目标公司中小股东的弱者地位应当得到重视,如果他们提不到收购立法哟有力的保护,那么法律的公正性就很难体现,因此各国的收购立法都对中小股东的利益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这主要体现在强制收购要约和强制购买剩余股票两个方面,即强制收购要约和强制购买剩余股票。

三、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问题

(一)信息披露制度中的缺陷

我国的上市公司收购立法已初步确立了信息披露制度,《证券法》和《信息法披露实施细则》以及相应的《信息披露内容和格式准则(第五号)》都对“股份变动报告书”和“收购报告书(收购要约)”的披露时间、内容、程序和形式等问题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现行立法中仍有不少值得商榷或有待完善之处。

1.对目标公司董事会的信息披露义务没有明确规定

鉴於前文所述目标公司董事会披露其对收购所持意见及理由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我国公司收购立法应借鉴欧共体第13号公司法指令中的相关规定,明确目标公司董事会出具意见书的义务。意见书应包括下列内容:董事会对收购行为所出具的意见,并要附上理由;意见书中必须注意董事会是否与收购者就此次公开收购或行使目标公司表决权事项达成任何合意或谅解等情况;持有目标公司股份的董事是否应此次收购而计划售出或不售出其股份。

2.对一致行动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我国《股票条例》第47条曾规定任何法人“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达到5%时,应当负有持股披露的法定义务。虽然该条对“间接”一词该如何理解没有明确说明,但至少涉及到了一致行动问题,而新颁行的《证券法》对此却没有任何涉及,这不能不说是立法上的缺失。因此,我国收购立法应当在充分借鉴英国日本和香港等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对“一致行动人”给予科学的界定。本文建议将其界定为:收购公司的母公司、子公司、联营公司、并列入子公司、收购公司的董事(包括董事的近亲属、与之有信托关系的公司及该亲属或公司所控制的公司)、收购者的合伙人、近亲属、与之有信托关系的公司或该亲属或公司控制的公司以及其他与收购人有一致行动契约关系的人。3.没有明确规定上市公司重组计划的披露

不论是何种收购,从控股到控制公司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一个大股东在实现这样一种“质的飞跃”时应当向证券监管部门以及公众报告或公告控制公司后的重组计划,以便有关部门和人士监督,以便对未来做出准确的判断。《证券法》第82条中仅作出“收购目的”披露的要求,是不够的。

(二)上市公司协议收购中存在的问题

1.收购行为不规范

收购行为不规范,有些尚无规范可循,有些虽有规范,却不够明确具体,如有关协议收购中如何履行披露义务,境外投资者直接购买早市公司的法人股,间接进入我国A股市场如何规范等。自1995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上相继发生了几起成功的外资协议购上市公司非流通国家股和法人股的事件。如日本五十铃等公司协议受让北京北旅公司非流通法人股,四川广汉市国资局将其所持的广华化纤部分国家股协议转让给美国凌龙公司。为此,国家主管部门作出规定:在国家有关上市公司国家股和法人股管理办法颁布之前,任何单位一律不准对外转让上市公司的国家股和法人股。

2.资产评估不规范,转让价格不合理

资产评估不规范,转让价格不合理,造成国有资产价值的低估和流失,在实际操作中,股权转让通常处于非公开状态,以低于市场价格较大的幅度成交是屡见不鲜的,因为国有股的转让价格是一对一的协商谈判确定,转让价格高低往往取决于双方的议价能力,而非股权的内涵价值。而收购公司一般是在资金、技术上占有优势,他们往往会抓住上市公司的弱点而极力压价,导致转让价格不合理。

3.信息披露义务和收购要约义务的豁免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

我国业已发生的场外协议收购中,由于大多数是一次性完成的,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获得了5%和2%的公告义务豁免;在持股比例达30%或以上的案例中,也都获得了强制收购要约义务的豁免。

4.协议收购中关联交易现象严重,却缺乏监管措施

1994年恒通公司以协议方式受让棱光公司35%股份后取得了控股地位,随后棱光公司出资116亿元收购了恒通公司属下的一个全资子公司,这种连环控股行为,属典型的关联交易。而这种关联交易中,由于控股公司拥有对子公司的绝对控股权,极易在交易中以损害中以损害或牺牲子公司中中小股东的利益来谋取本公司的利益。因为按资本多数表决原则,中小股东根本无力左右局面。

5.政府职能不明,对公司购并中政府监管功能的规定尚不健全

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作为主要发起人设立的,原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理所当然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且占绝对控股地位,这种股权结构使企业间的重组不仅不能避免政府的行政干预,而且政府可以股东身份充任决策人,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根据《公司法》的规定,由股东大会按资本多数来表决,因此董事长也就成了政府的代言人。这就使得资产重组的出发点不是社会效益和全局利益,而是从本位主义和地方或行业保护主义出发,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较大限制。

四、上市公司收购法律的几点建议

(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公开机智,将信息公开贯穿于管理层收购的整个过程

在收购开始前,要公开目标公司股东、管理层及其近亲属的名称、地址及其持股状况。对收购决定、目的、收购股数、价格、金额作出公告。在收购价格宣布之前,执行人不得交易公司的股票,也不得建议其他人交易该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过程中要一直保持信息的公开。当收购完成后,管理层要对目标公司的营运计划、人事安排进行报告。在监管上,首先,应立法明确禁止性关联交易的行为及信息拒不披露的惩罚措施。如美国法律规定证券交易中涉及到虚假陈述行为,则可能被认定为犯罪;或沉默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构成欺诈。其次,积极引进对公司事务作出独立、客观判断的独立董事。由于独立董事具有一定的超脱性,因此由他来审理和监督重大的关联交易,要比监事会更有优势。为保证独立董事有效的发挥其经营监督作用,公司应对独立董事提供必要的经营信息,同时还应加强公司监事会对公司日常事物的监督,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双重监督。这样既可帮助缺乏战略眼光的公司提供决策支持,又可以拓宽信息获取渠道。

(二)收购价格上,要在信息公开的前提下,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进行合法、公正的评估。

目标公司应聘请专业的会计师、资产评估师,根据公平、公正原则进行资产评估,并由董事会和职工持股会共同讨论出价。目前资产评估的方法有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成本法即是以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扣减其各项损耗价值来确定,并适当考虑管理层人员对公司的贡献而给予适当优惠。这样既客观反映资产的价值,防止资产的流失,又避免价格偏误导致对职工的不公。在股权分红上,为避免管理层过大分配红利,以偿还收购时的借款,导致目标公司现金流量减少问题的产生,可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限制管理层收益的数额。如参照职工持股会的份额,每年只能分的股比的15%-25%,以防止过度分红现象。在股权套利上,可规定当员工获得独立股权须工作满5年后,或工作3年后获得应有份额的20%,以后逐年增加20%,7年后获得全部股份,以防止管理层的短期行为。

(三)上市公司收购中应坚持效率与公平

1.在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时,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公平和效率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社会价值。一方面,以效率为标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高层次的公平,即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如果把效率绝对化,不考虑公平,就可能导致收入悬殊、两极分化,造成社会不稳,影响以致从根本上损害效率。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的本意是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实现共同富裕

但这种提法没有考虑到,效率和公平是相辅相成的,把任何一方置于从属地位或对立面,都可能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我们不能说公平和效率孰轻孰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和效率具有矛盾性,更具有一致性。我国的收购立法应兼顾收购效率和少数股东权益保护,而不宜确立收购效率优先于少数股东权益保护原则。否则,必然有人打着“效率优先”的幌子,在上市公司收购市场大发不义之财。

(四)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立法的建议

1.加强对场外协议的监管

对场外协议收购的调整对象与范围应相当广泛,以加强监管,包括收购前后购并方、关联公司、目标公司及其董事会和股东等行为主体所发生的各项法律关系,尤其是对作为上市公司收购活动的重要利害关系人的目标公司及董事会的权利予以明确,以保护广大中小股东和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如目标公司公开收购信息的义务;董事会为股东利益着想,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出具独立意见的义务;重大决策的股东批准义务;以及利益冲突回避,不作内幕交易的义务等。

2.完善强制收购义务豁免规定

证监会在没有法律根据的情况下作出豁免收购的决定,这显然属权力滥用。同时,从各国的立法看,凡是规定了强制收购义务的,都同时对豁免收购的条件作了明确规定。我国立法应参照相关规定,确定豁免收购条件,如虽达到法律规定的触发点,但没有取得控股权的,可以豁免,或购买受国家股或法人股后,不再参与流通也可豁免。

3.对协议收购中的关联交易,可以从限制大股东的表决权进行制约 对协议收购中的关联交易,可以从限制大股东的表决权进行制约,如拥有绝对控股权的大股东在涉及自身利益时,可以在股东大会上先让中小股东表决,在中小股东表决同意收购后,再由全体股东表决。还可以从交易价格中进行规制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对交易价格进行确认在纯牟利场合中,应采用市盈率定价而非净资产定价法(当然,为减持国有股的协议收购中另当别论,但也要严格适用条件,也防国有资产的流失)。

4.对协议收购进行严格控制

对协议收购进行严格控制,比如规定协议收购应经特别批准,并明确规定协议收购的审批机构、审批程序、收购程序等,收购人可以在要约的同时进行协议收购,但是协议收购的价格不得高于要约价格,否则应将要约价格提高到同一水平。

五、结束语

上市公司收购对经济的发展,增加资本市场竞争力等都具有重大意义,虽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复杂而且重要,无论是上市公司协收购行为不规范,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管理层收购对企业的有效整合、降低代理成本、经营管理以及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都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在对管理层收购的有关立法层次比较低,法律冲突仍较严重,立法方面漏洞较多。我国应该加紧完善管理层收购的有关立法,与世界通常做法相接轨,发挥企业活力,在实践的不断探索和改进,一定会使上市公司的收购健康,快速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2] 上市公司收购法律问题研究 作者:严彬, 期刊 2007年 第05期 [3] 符启林:《中国证券交易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4] 官以德:《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透视》,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转引自朱谦:《论公开要约收购与中小股东利益之保护》,《法学》2003第8期。

[5]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问题探析 作者:洪鼎辉, 期刊-核心期刊 2005年 第11期。

第三篇:企业法论文1

企业法人为独立主体的几个问题

发布日期:2004-05-28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一、法人为独立主体的物质基础及独立性表现

法人为独立的民事主体,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一个企业要成为法人首先必须具有财产上的独立性。财产独立性是法人为独立主体的物质基础。企业法人的财产独立性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财产独立性表现为企业的何种权利?这是我国法学界长期争论而又未决的问题。其原因在理论上当然涉及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权利界定问题,自民法通则,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等法律及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一般认为,国有企业对其经营管理的国有资产享有经营权。但在经营权为何种性质的权利上,又有多种不同观点。笔者也曾经谈到企业的经营权为一种物权,在动态上即企业进入流通领域它就相当于所有权,其目的试图避开承认法人所有权的阻力,而在实际上赋予经营权以所有权的内容。现在看来,不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企业法人所有权,就难以保障法人对其财产的自主支配权。在国家享有所有权和企业享有经营权的财产权利构造下,企业是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主权的。因为在企业经营权的内容上,许多学者只承认企业在一定条件下享有财产处分权,而不承认企业享有收益权。在实际管理人员的观念中,企业只能在政府的指挥下进行经营,不能有决策权。而在政府主管机关的观念中,企业为国家所有,其理所当然地有权也应当干预企业的活动,似乎不管就是失职。

企业经营权这一理论,既与以传统所有权理论来看待和解释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财产的所有权有关,又与仅承认全民所有制企业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的理论相一致。应当承认,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上不断有所突破。从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关系到承认社会主义经济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由不承认企业的主体地位到承认企业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由不承认企业有独立的财产权到承认企业享有经营权,这无疑是极大的进步。然而,也正是在认定社会主义经济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念下,不肯承认企业有完的自主权,尽管不得不承认企业为主体,但也认定企业只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里的“相对独立”正是加给企业的一个紧箍咒,也是政府得以干涉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借口。而这一“相对独立”的物质基础又源于全民所有制企业资产属于国家所有,由于企业财产所有权仅为国家享有,企业当然不能依自己的意愿支配,而必须受国家即所有人的支配,从而企业当然也就只能是相对独立的主体。同时,企业又不能不为主体,要承认企业的主体地位就不得不承认企业对其资产的财产权利,于是也就出现丁对于企业的资产“国家享有所有权,企业享有经营权”的权利构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权利构造呢?大概也是两种理论调和的产物。从传统所有权理论上说,“一物一权”是罗马法以来的原则,在一个财产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所有权,因而,承认国家对企业财产的所有权,就不能承认企业的所有权。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上说,所有制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基础,所有制的法律表现是所有权,全民所有制就表现为国家所有权,承认了企业所有权,就不能承认国家所有权,也就等于否定了全民所有制,从而也就会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看来正是在这种理论误区中,创设出经营权的概念,在企业仅享有经营权,企业为相对主体的理论指导下,也就造成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的状态。在今天,经济理论上巳承认社会主义经济属于市场经济,从国家的根本大法上已确认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市场主体再也不能从所有制上宋划分丁,无论企业属于何种所有制,必须有同一的法律地位。然而,我们仍没有走出所有制与所有权等同的误区,仍然不肯承认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法人所有权,而仅以法人财产权来代替经营权,实质上,所有权与所有制虽有联系,但不是等同的关系。就企业财产来说,从企业与投费者的关系上说,企业是谁投资的,当然归谁所有: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关系上说,统一企业的财产就是归某一企业所有,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从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角度看,企业对其资产当然享有所有权,而不能由他人享有所有权,否则就恢不上企业的财产独立性。可见,承认企业法人所有权并不会否定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试想,在资本主义国家,其社会性质难道会因承认法人所有权而改变其私有制的基础吗?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担心承认法人所有权会改变社会主义性质。况且,按小平同志的看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能不调动生产单位,生产者的积极性,就必须确认企业法人的主体独立性。承认法人所有权,也就承认企业法人对其资产享有完全的支配权,也就为真正的法人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这样才能从财产关系上保证企业的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才能为保证企业的自主权提供物质条件。企业的真正主体地位的确立,使企业能够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这只会为社会主义创造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企业对其资产享有所有权,得以对其为支配,使用、收益和处分,是企业独立性的物质基础,是企业真正具有独立性的根本标志,这一独立性也决定了企业作为法人应具有的另一特征即民事责任的独立性。在以往的体制下,企业为相对独立的主体,对其资产不享有所有权,因而对其经营行为也不是完全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尽管从改革一开始,就试图建立寅、权,利相统一的激励机制,但终未达到目的。究其原因之一,就是没能使企业在这三方面具有真正的独立性,仅是在相对独立的基础上达到统一,即企业对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一定的处分权,可有一定的自有资金,也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但企业对其财产没有所有权,没有不同于其他主体的独立利益,也不是完全以自己的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企业的经营效益虽与企业有一定的利害关系,但无根本的利害关系,这就导致企业缺乏利益驱动力,缺乏危机感。没有利益驱动、没有危机感的主体,在经营活动中是不可能有主动性、积极性的。这也就难怪企业虽大量亏损,却仍能安然处之。因此,企业要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必须赋予其法人所有权,使其真正有财产权利上的独立性、利益上的独立性及寅任上的独立性。

我国的改革是从分权开始的,先是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分权,即实行两权分寓,由国家享有所有权,企业享有经营权,采取的主要形式是承包经营责任制,其后是在国家行政管理机关与资产管理机关之间分权,即实行国家所有权与国家行政权分开,由国家行政管理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由国有资产管理机关行使国家所有权。应当承认这些改革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段时间里曾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但是这种改革思路是不妥的,我们曾多次指出,不能从给企业放多少权宋确认其主体地位,来改革,而要从企业应当具有何种权利来考虑问题。因此,为使企业成为真正的法人,非确认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不可。唯有以此“釜底抽薪”的方式来改革产权制度,才能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产权制度。而也只有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

二、法人独立性与股份制改造现代法人制度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实行股份制。我国自1992年以来掀起了一股“股份制热”,开始大规模、大范围地推行股份制,并以此来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一时间有的地方甚至把是否积极推行股份制作为是否坚持改革的标准。我们说,以股份制形式改造企业的产权制度,无疑是一条正确的改革途径。然而,也不能不看到,在推行股份制中出现了一个误区,即许多地方把实行股份制仅作为一种筹措资金的措施。这是严重歪曲实行股份制意义的错误作法。

应当指出,股份制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业组织制度,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实行股份制改造,也就是要按股份制方式来组建或改造企业。其意义和作用当然是多方面的,也不可否认,实行股份制,可以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以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大量资金的客观要求,然而在我国建立和改造股份企业的主要目的和作用不应当放在融资上面。其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塑造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市场主体。

如前所述,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之所以不能成为真正主体,缺乏权责利的独立性,其原因之一就是受到所有制的局限。在企业由单一所有者出资的情形下,企业受单一所有制的限制,国家必然要并且可以不受约束地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政企职责也就难以分开,地方块块,部门条条的分割、封锁也就难以消除,企业就不能成为独立的主体(至多成为相对独立的主体),企业的自主权必然难以落实,如果说国家不重视企业自主权,不注重玫企分开,那是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条例,无一不是在谈落实企业的自主权,无一不在要求政企分开。但是效果总是不理想。这与没有一种合适的企业组织形式不无关系。实行股份制,企业不再受单一所有制的局限,从所有制上说,企业的所有倒是混合型的,这就不能再以所有制来划分企业的形态,企业就仅是企业而已,并不因所有制性质的不同而在主体资格上有所不同。由于股份制企业,投资者不是单一的,任何一个出资者都不可能对企业的全部资产享有所有权。对于企业的全部财产的所有权只能由企业法人宋享有和行使。这就使企业的财产与出资者的财产严格分开,使企业真正具有财产上的独立性,使其有条件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我国公司法第4条第 2款中规定,“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第S条中规定,“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里尽管来用法人所有权的概念,但实质上是确认丁法人所有权,确认丁法人在财产上、利益上和寅任上的独立性。因为法人的全部财产乃是法人的财产,巳并非是创办法人者的财产。

当然,实行股份铡并不会使投资者丧失权利,因而也就不必担心实行股份制会使国家失去其对国有资产的权利,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也正因为每一个投资者只能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领享有所有者的权利,因此每一个投资者都不能对于公司的全部资产享有所有者的权利。每一个股东都以自己的出费颠对公司承担责任并享受利益,因而公司的经营效果与每一个股东都有利害关系。这就使企业法人的利益成为所有股东利益的集合体,而不能由某一出资者来决定企业的命运。同时,也由于每一个投资者都不能支配企业的经营活动,每一个股东都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公司有着严密的组织机构,以发挥投资者与经营者各方面的积极性,并保证企业9B够做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可见,实行股份制乃是从企业的组织形式上保证其独立性,使之彻底转换经营机制,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这才是推行股份制所要达到的目标,应当以此为标准来检验股份制改造的成败。

三、企业法人的独立性与干部制度

如上所述,实行股份制,可以从企业的组织形式上保障企业主体的独立性。然而,如果认为只要实行股份制,就可以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就可以改变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局面,就会使企业成为真正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那就错了。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股份制是包治企业百病的灵丹妙药。我们认为,要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还必须有组织上的保证,改革我国的干部制度,造就一批真正的企业家。

分析一下我国政企不分、企业效益低下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干部体制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这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的干部行政化。就是按照行政干部的级别来配备企业的领导干部,企业的领导职位被看作“官位”,成为安排相应级别干部的地方,许多干部并不懂得经营管理,并无经营才干,仅因为具有一定的级别,就被任命为企业的钡导,而某些虽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却因为企业的级别大高,而不能担任其主要领导。许多人到企业不是去搞经营管理,而是去当“官”。

第二,行政干部企业化,就是指对行政管理部门、地方领导,按照企业的指标进行考核。这就导致,一方面行政管理部门不顾一切地上项目,办企业,只要把企业办起来,就是自己的政绩,就可得到提升,至于企业的效益如何,并不考虑,另一方面行政官员“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度地“关心”企业的事务,以创造自己管理经济的政绩,第三,企业干部只对其主管负责。现行的干部制度,企业领导只要取得主管干部的部门和领导的赏识,就可以得到提升,否则就可能被免职,许多企业尽管严重亏损,但是其领导因取得某些或某个主管的赏识,却能得到提升,而且从一个小企业可以提到另一个大企业任职,搞垮一个企业还可以再去搞垮另一个企业。相反,一些企业的领导尽管工作出色,深得企业职工的拥护,但因得不到主管领导的赏识,就可能被免去职务。这就导致企业领导只对主管领导负责,而不是对“市场”负责,只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企业浮夸成风,叨盈晴亏,短期行为,等等,无不与此有关。

第四,按照政治家的标准来要求企业的领导。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经营好坏,与企业领导的素质有着直接关系。企业的领导应当是一个企业家,而不应当是一个玟治家,社会主义企业家应当有社会主义的事业心,能使企业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为社会主义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对人民,对企业的职工负责。而一个企业家如作为一个党员,也只有真正把企业的经济效益搞上去,才能算尽到党员的职责,才能算是对党负寅。因此,在确认企业法人的主体地位,保障法人独立性方面,还须实行企业干部管理上的独立性。要让企业自主选择领导,而不是让上面指定领导。为保证企业在决定领导上的独立性,应当建立起企业家的考技指标体系,不能以致治家的标准来考核企业家,应当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实行用人民主,经济民主,而且应当建立起企业家的竞争机制,使真正的企业家有充分施展其才干的场所,让不称职的所谓企业家“下台”。

应当承认,实行股份制,由于公司的股东有选择经营管理者的权利,企业的领导不能由某一个出资者单独决定,这本身就是对企业领导干部制度的一种改革,有助于克服企业干部管理上的一些弊端,然而,也应当看到,在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中,国家股份占很大比重,是大股东,由有关部门选派的董事或董事长,在企业经营决策中起薯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从根本上改革企业干部制度,不能保证企业干部任职上的独立性,股份制改革的目的,也很可能会落空。因为企业需要人去管理,企业的独立性越强,对企业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就越商。如果只从形式上使企业具有财产上,利益上及责任上的独立性,但在管理者的选择上投有独立性,企业仍然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因此,在企业领导的选择和任职独立性上,如何实行法制化,也是在确立企业真正主体地位时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第四篇:企业法论文

浅议法律框架下的公司概念

教学站: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学号: ***

姓名: 欧素红

日期:2012年12月

浅议法律框架下的公司概念

摘 要

大陆法系关注于公司概念的阐述,对我国公司立法和理论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在继受公司法过程中,对于公司概念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根据2005年我国《公司法》和公司法理论所述,公司是指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并为公司法所承认、以公司命名的中国企业法人。

公司作为一种企业形式,在改革开放以后,不但迅速为人们所接受,而且逐渐成为起主导作用的企业形式,在经济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公司概念在我国法律文化的语境下,是人们认知公司属性、适当运用公司法律制度的重要基础。而学术界对于公司概念的表述和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将对公司的概念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司 概念 完善

一、大陆法系对公司概念的认识 大陆法系在一人公司出现以前,“几百年来传统的所谓公司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这一定义包含着四个特征: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公司是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经营的经济组织; 公司是依照法律进行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即公司的营利性、法人性、社团性和合法性(有人简化为法人性、社团性和营利性)。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在立法中仍然是这样认识的。比如:《韩国商法》第169条规定:“本法中的公司,是指以商行为及其他营利为目的而设立的社团。”第171条规定:“公司为法人”,“但是,随着西方国家一人公司的地位逐渐为许多国家法律所承认,公司逐渐失去其社团性质的特征。“由于各个国家对于一人公司承认的程度不同,如何界定公司这一概念,仍然没有达成共识。

新《公司法》和公司法理论对公司概念的探讨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1993年《公司法》进行了全面修订,这部于2006年颁布的《公司法》,公司的法定类型总体上没有变化,不过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具体形式,不但继续允许国有独资公司,还允许一人公司的设立和存在。因此,对于公司社团性要件的理论,我国的公司立法已经不再受其约束,而实际上从立法上对公司社团性进行了否定,实现了清末以来的跨越。另外,2005年《公司法》,对于其实施前依据1993年《公司法》成产的公司如何处理,没有相应的规定(不符合1993年《公司法》要求的公司,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已经完成了清理工作,现存的公司可以认为均是依据1993年《公司法》成立的)。

对于公司的定义,学界历来都很重视。而关于公司的定义界说,学术界对于 1

公司概念的表述和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种教材专著在表述上也颇多,但是总体上来说,没有全面反映公司的本质,有必要结合2005年《公司法》和公司法理论,在公司概念的理解上有进一点探讨。

二、公司法概念的表述不同

我国关于公司法教材中对公司法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某些定义显示,即使还在继续使用,但其表述是否清楚、准确,了解此方面的研究者仍然比较少,根据我国公司法的有关教材及公司研究理论,我们国家的公司法定义主要有下面四种阐述:

第一种,公司法是规定各种公司的设立、组织、活动和解散以及其他对内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第二种,公司法是规定公司组织和公司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三种,这种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方面认为“公司法就是调整公司在其设立、经营、消灭过程中所发生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另一方面则认为“公司法是指规定公司的种类、设立、组织、权利义务以及解散和清算的法律”。还有的认为,“实质意义上的公司法是指调整公司设立、组织、运营、交易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四种,认为:公司法是调整公司的种类、组织存续和机制运行的法律规范总称。

三、有关不同公司法概念的论述 第一种公司法概念是通过列举的方式来论述的,通过把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加以罗列来进行表述,是想要全面反映的“设立、组织、活动和解散以及其他对内对外关系”的活动加以罗列,这种表述似乎是想把公司法规范的全部内容都反映出来。可是这样也可看出其概念存在定义不太精练和用词不太准确的问题。

第二种对公司法概念的论述比较简练,可是对公司法主要要特征却没有完成的体现。简单说就是,一个公司开展业务经营活动本身是公司行为,但是却不属于公司法调整的调整范围,属于民法、合同法或担保法的调整范围的。

第三种公司法概念的论述与第一种公司法概念论述还是有相似之处的。第四种公司法概念的论述,总的来说是比较全面的,同时也对公司法的内涵进行了准确的概括,是比较新的公司法概念。

四、公司内涵的分析

2005年《公司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第3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第8条规定:“依照本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有限公司字样。依照本法设立的股份有 2

限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公司字样。”

目前对于公司的分类标准和种类的规定都是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来执行的。我国大陆的公司法只分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方式上,我国1993年《公司法》规定,必须2人以上才可以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但2005年《公司法》中不再有2人以上的要求,并对“一人有限公司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分别作了规定。公司法调整的对象是公司,至于具体公司的种类,这也是世界各国一直以来所要解决的问题。

五、公司外延的分析

公司不同于没有法人资格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作为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与法定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同。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为投资个人所有,公司有独立的法人财产,股东享有股权。合伙企业,是指依照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投资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合伙企业的财产由全体合伙人依照合伙企业法共同管理和使用,公司对公司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合伙企业属于契约型企业,公司属于股权制企业。

公司不同于非公司的企业法人。在《民法通则》的构架下,我国创设了独特的企业法人和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的法人分类法。公司只是企业法人的一种。公司制度是《民法通则》企业法人制度的深化和发展。随着我国《公司法》的颁行,公司以《民法通则》作为普通法,以《公司法》作为特别法进行调整。所谓公司不同于非公司的企业法人,比较有典型意义的是,公司不同于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就企业财产和法律调整来说,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公司对公司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作为特别法进行调整,公司以《公司法》作为特别法进行调整,集体企业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公司对公司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集体企业以集体企业条例作为特别法进行调整,公司以《公司法》作为特别法进行调整。

六、结论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公司作为企业的一种形式,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公司法应进一步完善与充实。

参考文献:

1、江平.公司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87

2、江平.新编公司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4

3、沈明贵.公司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

4、鲍相生.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实务大全.法律出版社.1994

5、杨紫煊.徐杰.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

第五篇:外商投资企业法说课稿

《经济法基础知识》——外商投资企业法说课稿

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的说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个方面:

一、教材特点: 我们学生所用的教材是依据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经济法律法规》教学大纲要求编写的《经济法基础知识》(第三版)。这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体现了原版教材遵循教育部“切实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原则,注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注意贯彻深入浅出、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原则;注意到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各章的相对独立性;同时也注意兼顾了与相关学科的衔接和配合。

在本周与下周我准备利用8个课时进行教材第六章“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内容的讲解。在这一章中,主要介绍所谓的“三资企业”,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本章的重点分别是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的设立、出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以及经营管理等。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的区别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二、学生情况:本课程属于经济类专业基础课,服务于会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为学生素质、能力、知识的和谐发展与提升,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学习经济法,学生能够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知识,加强对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制观念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理有关经济法问题的能力。同时它还可为经济类各专业学生日后进一步学习一些涉及经济法内容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为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提供相应的法律知识。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不一样,决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 1

象,就是学了后面的知识,就忘了前面的知识,不能将所学知识的衔接起来。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应广大学生的强烈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边学习新课,一边复习旧课”的方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衔接起来,融会贯通。

三、课程定位:与一般课程相比,经济法具有以下几个性质特点:一是课程的内容广泛而丰富。主要涉及经济法基础理论知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企业破产法、担保法、合同法金融法、经济仲裁与经济审判等,内容极广;二是经济法学科内容发展变化更新快;三是覆盖学科范围广。该课程不仅覆盖整个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且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外商投资企业法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各种外商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构;了解设立、变更和终止的具体规定;明确中外合资和合作经营企业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设立的条件、注册资本、出资方式和经营管理的有关规定等。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进行各类公司、企业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手续的办理。

3、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的“教”与“学”,进一步增进彼此的了解,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使其感到懂得一些知识非常有用有趣,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客服畏难厌学的情绪。

五、教学设计:“问题式”教学法,核心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练为主线。

1、教为主导: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2、学为主体:学生始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要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

3、疑为主轴:要善于向学生突出问题,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问,是创新教学的关键。通过解答一个个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个知识点。

4、练为主线:通过“问题”教学,创造主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但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的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多联系,学会运用知识、巩固消化所学,并在练习中进一步检验教学效果,这是创新的必要途径。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重点回顾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相关内容。通过案例导入新课。引出外资企业法。

2.讲授新课:外资企业法的相关内容。

下载企业法论文(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法论文(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合伙企业法案例

    合伙企业性质及合伙个人诉权之认定——胡甲等30人诉胡乙合伙纠纷案发布日期:2009-08-05 文章来源:互联网一、案情举要 1999年,申诉人胡甲等30人与被申诉人胡乙及其他合伙人共......

    外商独资企业法细则

    国务院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1号 2001年4月12日 为了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根据......

    第四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

    第四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 第一节 个人独资法的概述P66 个人独资企业是个人创业的主要形式。在我国,个人独资企业的发展虽然比较滞后,但自从《个人独资企业法》于2000年实施以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 第二十八条 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合伙企业法习题

    合伙企业法习题 1.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的企业 B.有一个外国人投资设立的企业 C.由一个社会团体投资设立的企业 D.由一......

    合伙企业法司法解释

    【合伙企业法司法解释】合伙企业法87条释义  本文主要介绍了合伙企业法司法解释,以及合伙企业法释义第87条的内容,并提供专业律师免费法律解答。 合伙企业法释义第87条 法条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法练习题

    外商投资企业法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鼓励类外商投资的项目有( )。 A.农业新技术 B.高新技术 C.能够节约能源和原材料 D.属于国家逐步开放产业 2、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