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2
郑莹,女,18岁,离开学校在家自学已经3年了。从外表看,郑莹是那种性格开朗的人,一头卷曲而混乱的长发,喜爱化妆。由于郑莹初中未毕业就离开学校,所以她至今也没有相关的学历证明。现在郑莹每天在家的主要活动是按照个人的兴趣制订读书计划,有选择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创作小说以及通过网络和许多素未谋面的朋友交流。但是,这样一个好学的“好学生”在学校却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不守校规和课堂纪律,与同学关系也不好,被学校劝退了。
如果你是一名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将郑莹介绍给你,请你向同学们示范,该如何做才能与你的服务对象郑莹建立起初步的信任关系,为后续服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开端,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是社工与潜在的服务对象通过沟通达成共同解决问题初步协议的整个助人过程的开始。
接案期的工作非常重要,它的目标是与服务对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为后续的预估和介入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以便社工和服务对象能以此为起点一道工作,实现社会工作的助人目标
第一节接案前的准备
一、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和服务对象的类型
(一)服务对象的来源通常有三种情况1.主动求助者。2.由他人转介而来。3.社工通过外展工作而来
(二)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1.自愿型服务对象。指那些认识到需要协助而自己主动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的以及由他人介绍而接触社会服务机构并愿意成为其服务对象的人。
2.非自愿性服务对象 指那些由政府、法院或其他有权力的部门或个人将需要协助的服务对象转介给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
(三)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四)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现有服务对象:主动求助和转介及外展工作而来的,并已经使用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资源或正在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的服务对象。
潜在服务对象: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者资源协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
二、对案主相关信息的初步收集 基本情况。
主要来源于案主自述;
另外,如果案主以前有与机构接触过经历,应及时查阅相关资料,以有初步认识,防止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 再者,也可走访社区。通过服务对象的社会网络来了解情况。(与案主的家人、老师、医护人员、司法人员接触,了解案主的相关情况)
三、做好面谈的准备 一)心理准备
1.运用同理心来感受案主的处境和思想。注意
运用同理心不应该束缚社会工作者应变的手脚,社会工作者应以一种更开放的心态面对案主,去接受也行跟自己假想中完全不同的案主。2.社工对自我的反思。
如:面对某个特殊案主有什么特殊的感受?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案主有相似之处吗?自己期望和案主有怎样的经历?自己的性格、情绪、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可能对案主产生什么影响?
四、拟定初次面谈的纲要 面谈的目的?如何进行?
面谈的主要目的在于双方交换经验和看法,表达态度和意愿,以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如,林女士案例:
1.自我介绍,社工的专长,询问是否可以用林女士称呼她
2.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即了解林女士儿子的情况及这个家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状况,以便以后能提供合适的帮助 3.了解林女士儿子近期的反常行为,并探查是否和父母的关系破裂有关,探讨其婚姻冲突的历史以及家庭成员的状况
4.了解林女士、其儿子、丈夫的生活状况,并找出和这个家庭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人 5.了解这个家庭的互动方式,在教育儿子问题上的看法和做法。找出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相关资源 6.确定林女士了解社工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签署案主的知情同意书,保密原则的某些限制。7.总结这次面谈,并思考第二次面谈的可能性。第二节
面谈:社工与服务对象的对话
接案阶段的主要活动(科斯特·艾西曼): 1.热情的招呼案主并鼓励他/她跟你交谈
2.有效的展示自己对案主的情况非常感兴趣的倾听技巧 3.和案主一起讨论机构的服务以及案主的期望 4.决定本机构和社工能否对案主有所帮助 5.为案主提供相关的服务
6.让案主了解并适应这种助人的关系 7.完成所需的文案工作
可以看出,面谈的目的就是: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来邀请和鼓励案主的参与,让案主了解机构所能提供的服务及工作的规则,和案主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了解案主的期望,最终经过磋商明确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 面谈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如何自我介绍 消除案主的焦虑
明确初次会谈的目的和角色 介绍机构的相关政策
如何寻求积极的反馈和澄清某些模糊的信息 如何做自我表露及处理面谈中遇到的难题
一、安排面谈的场所
1.经常在社工的办公室或个案接待室。室内的布置宜简洁、明快,有足够的空间和桌椅,无论是墙的颜色、家具的摆放,还是个人的学位证书、专业资格证书的陈列,或具有个性色彩的装饰品等,都要考虑到它对案主的影响,有些物品对不同的案主来说,起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2.面谈的地点要给人以安全感。在隔音条件、清场方面要有所注意。
二、面谈怎样进行
(二)在自我介绍、寒暄过后,就可以向案主简单阐明面谈的目的和自己的专业角色和期望
(三)同时,还有必要了解案主的期望,让案主明确自己应扮演的角色,这样有助于案主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四)介绍机构的相关政策和伦理原则
社工不是机械的宣读机构的章程或职业守则,而应对可能影响案主权利的政策和伦理原则加以说明
注意:社工在解释面谈的目的、自己的角色、案主的角色,以及相关政策和伦理原则时,要十分注意案主的反馈,了解他们是否听到并理解了,对此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寻求反馈的方法:“您听起来如何?”“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您也许有更好的建议,说出来听听”“对刚刚我们谈到的基本规则,您有什么想法”
一般而言,只要社工真诚的鼓励案主发表自己的想法,他们会感觉到这份尊重,会更加仔细的倾听和作出反馈
(五)对比找出双方与各自想法的差异和距离,协商并达成一致的看法。
(六)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进行角色引导 训练并帮助服务对象逐渐接受其角色
(七)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八)决定工作进程:终结/转介/继续
(九)达成初步协议:机构和社工可以提供的服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初步界定;相互的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间长度
三、面谈的技巧
社工是配角,主要是引导者,引导案主表达内心
(一)鼓励和重复案主的话 听的层次
完全漠视、假装在听、选择性的听、积极同理心的听、专业咨询的听 有效倾听的障碍
主观环境障碍、个人偏见、先入为主、自我中心、客观环境障碍:
如对方声音太小、太快或太慢、说话口音太重、周围太吵、别人的干扰等 资讯质量低下:
指示、命令、强迫型用语: “对不起,可不可以请你快点做决定” 教导、指导型用语: “你这样不对” 教训型用语: “你连这个也不懂啊” 骤下诊断型用语 查证盘问型用语
警告、威胁型用语: “你们如果非要这么做,我们会让你们后悔的” 指责、怪罪型用语:“这件事我不是早就警告过你了” 贬损、骂人型用语 劝告型用语
转移话题、开玩笑型用语
倾听技巧的四大个体组成:鼓励、询问、反应、复述
积极倾听的要求:专注、接受,即客观的倾听内容而不作判断。完整性 有效的积极倾听:使用目光接触:可以集中精力,避免分心,鼓励说话人。
人际交往中,目光接触发挥着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不同的目光,反映着不同的心理,产生着不同的心理效果。有种种表现:
一旦被别人注视而将视线突然移开的人,大多自卑,有相形见拙之感。
无法将视线集中在对方身上,并很快收回视线的人,多半属于内向性格,不善交际。
听别人讲话时,一面点头,一面却不将视线集中在谈话者身上,表示对来者和话题不感兴趣。说话时,将视线集中在对方的眼部和面部,是真诚的倾听,尊重和理解。只注意自己手中的活计,不看对方说话,是怠慢、冷淡、心不在焉的流露。仰视对方,是尊敬和信任之意;俯视他人,是有意保持自己的尊严。
伴着微笑而注视对方,是融洽的会意;随着皱眉而注视他人,是担忧和同情。面无悦色的斜视,是一种鄙意; 看完对方突然一笑,是一种讥讽;
突然圆眼瞪人,是一种警告或制止;从头到脚地巡察别人,是一种审视。彼此心存好感的两人说话,更注视对方的眼睛,以示寓意通达; 话不投机的人相遇,一般都尽量避免注视对方的目光,以消除不快。
眼神和心理,是交往中引人注目的一个课题,注意在实践中领悟的运用,是有价值的: 如果你希望给对方留下较深的印象,你就要凝视他的目光久一些,以表自信。如果你想在和对方的争辩中获胜,那你千万不要把目光离开,以示坚定。
如果你不知道别人为什么看你时,你就要稍微留意一下他的面部表情的目光,便于对策。如果你和别人碰面,觉得不自在,你就要把目光移开,减少不快。
如果你和对方谈话时,他漫不经心而又出现闭眼姿势,你就要知趣暂停,你若还想做有效地沟通,那就要主动地随机应变。
如果你想和别人建立良好的默契,应60%-70%的时间注视对方,注视的部位是两眼和嘴之间的三角区域,这样信息的传接,会被正确而有效地理解。
如果你想在交往中,特别是和陌生人的交往中,获取成功,那就要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对方的讲话,不卑不亢,只带浅淡的微笑和不时的目光接触,这是常用温和而有效的方式。
①面向案主:工作者以一种参与的态度面对案主,这种表现意味着“我愿意帮助你”、“我愿意留在这儿陪你”。
②上身前倾:坐在椅子上,上身略微前倾。前倾的姿势意味着“我对你和你说的话感兴趣”、“我对你是友好的”。开放的姿势:双手放开而不是抱住双肩。
③良好的视线接触:会谈中工作者应与案主保持稳定、坦诚的视线接触,而不是眼睛盯在别处或四处巡视。④适当的动作支持:微笑、点头 ⑤适当的语言支持:“对”、“是的”„„ ⑥不要交叉双臂,手不要放在脸上 ⑦非必要时,避免打断别人谈话
三、面谈的技巧
2.重复:不是简单的复述,而是在理解案主意思的基础上使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这样一方面告诉案主你很认真的在听他讲得话,另一方面,如果你没有真正听懂案主的意思,案主就有机会加以解释或更正。但要注意用词要适合案主的生活经验和教育背景
如:案主“他每次那样说的时候,总弄得人家不太高兴”
社工“你不喜欢那样”而不是“你觉得不高兴”
3.观察案主的身体语言信息:比较于有声语言,身体语言在传递信息中有更大的优势,身体语言可以独立传递信息,从案主双腿不停抖动的动作就可以知道案主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且,身体语言还可以起到戳穿有声语言伪装的作用。
(二)恰当的反馈(主要是对感觉、心情等的反馈):需要社工在高度理解的基础上去诠释案主的话,为的是证实你是否听懂了案主所说的话,是否理解了案主的感受。同时,这种回应,也给案主以思考的机会,进一步理清思路,把问题讲得更加清楚。在反馈感受时:所选择的词汇必须和案主的感受相吻合,不能太浅也不能太夸张;另外,还要和案主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相符;不能过早 例:案主:“一年前我离婚了,我的女儿跟我的前妻生活在一起,不久前,她又结婚了,而且他们要搬到另一个城市去,想到我很难再见到我的女儿,我真的无法忍受,我知道女儿会把我渐渐忘掉的,而我却无能为力”
社工:“你感到伤心和无助”
(三)澄清(遇到模糊问题时,相比较重复案主的话,更是一种循循善诱)。1.应用理由:
当案主来求助时,情绪往往比较激动,在阐述中有时给出的信息不连贯、不完整,甚至相互矛盾; 在一些感情的议题中,有些话难以启齿;
担心自己的想法或感受不会被认同,案主会用较模糊的字眼来形容。
此时,社工需要运用澄清的技巧来帮助案主把想表达的意思说的更清楚、更明白
2.目的:运用澄清的技巧是鼓励案主进一步描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更深层次的方面,社工通过询问,可以把这些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变得更加具体、清晰。
3.注意:当案主跟社工属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或涉及社工不熟悉的领域时,运用澄清的技巧显得尤为必要 4.“特别是当您提到„„您的意思是?”“请你对„„做详细描述好吗?”“你刚谈到的„„是指什么呢?”
例:案主:“我和太太分居了,我们已经好几个月没在一起了,关系令人难以忍受”
社工:“当您说‘这样的关系令人难以忍受’时,您指的是什么?”
(四)开放式提问:
“发生了什么事让您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能不能告诉我,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这星期以来,您感觉如何”; “他是怎样反应的呢?” 避免使用“为什么”,因为其中有责问的意思,会引起案主的防卫心理。
如“你们为什么老是吵架?”可以用“你们为了什么事吵架?”或“在什么情况下你们吵架?”来询问
(五)增强案主的力量
为了提升案主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提升案主对自身价值的认识 案主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三大方面:①案主的行为与成就方面②有关个人的素质和特征③案主在物质和社会方面的资源
(六)适当的自我表露
(1)自我表露的目的在于①增加案主对社工的信任感,使专业关系更加亲切 ②示范作用,让案主在安全的氛围中学习更有效的开放自己③社会工作者跟案主分享相似的经验和感受,可以增进案主对自己的经历和行为后果的反思,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2)自我表露是手段不是目的
海克尔和考米尔(Hackney& Cormier)四种类型的自我表露:
1.社会工作者可以跟案主谈谈自己的专业视角
2.可以通过回应,与案主分享自己对案主的感觉和印象
3。可以告诉案主你对正在进行的和案主之间的互动及相互关系的看法
4.告诉案主自己的个人生活或个人问题的片段,是与案主当时的情感、问题和情境相关的内容
(3)自我表露时要注意: ①思考自我表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案主的利益而不是社工 ②自我表露的内容必须与案主有关 ③谈论自己应简洁明了④当遇到尴尬问题时,如“你多大了?结婚了吗?”“你懂得夫妻之间的事吗?”“你有孩子吗?”等,特别是年轻社工,这时可以有两种策略:其一,诚实、简单的回答,然后,马上回到正题;其二,避而不答,把案主的注意力拉回到他的问题上来,可以说“看来你还不想马上谈到你的问题,有什么顾虑”
(七)面谈快结束时,进行简单的总结归纳
目的:
1、帮助案主理清思路,把注意力放在要解决的问题上,不偏离预定的轨道
2、使社工主要关注那些重要的事实和问题,能够适时进行阶段转移。
四、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一)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二)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三)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
尊重服务对象意向 先易后难
(四)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
五、面谈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怎样处理面谈时的沉默?1.两种状况引起的沉默:
(1)由案主引起:思绪太乱,需要片刻停顿以理清思路;以沉默来抗拒(2)由社工引起:个性;缺乏经验 2.可利用的沉默:
(1)调整谈话速度,让案主思考和消化谈话内容
(2)沉默的聚焦。让案主集中在某一新发现上进行深入思考。需要时间稍长(3)社工对防御的反应。用于案主发脾气时(4)沉默的关心
(二)如何处理和案主的意见分歧?
当面对质,即社工可以直接的、没有禁忌的指出案主在言谈中、感受上和行为方面的不一致或矛盾的地方,目的是帮助案主重新检视自己的行为和想法,并且在发现有必要改变时,勇于改变 当案主有一些不一致或防御行为,“所知”和“事实”矛盾的时候,是面质的好时机
如:小王期望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好,但他在上课时经常打瞌睡、不做作业、考前不认真复习„„
(三)如何处理非自愿的案主
社会工作者接待的案主分为两类:自愿来机构求助的;非自愿来机构求助的
①面对非自愿的案主,社工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②社工应该清醒认识自己的专业权威是有限的 科特尔和霍尔(Kirst &Hull)提出对付有敌意的案主的十条建议
1.不要生气或持防卫性态度,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反应,记住,这是工作上的问题,而不是个人的问题。2.专注于案主的敌对性行为,而不是给案主贴上敌人的标签,要分析这些敌对行行为及其发生原因。3.允许案主在短时间内发泄自己的愤怒。有同理心,能从案主的角度去理解其处境。
4.强调案主自身的力量,不要攻击案主。你要在沟通中弥合你们之间的裂口而不是拉的更开 5.了解案主的真实情形,帮助案主面对现实,因此你必须首先知道这个现实是什么 6.关注现在和未来,避免让案主沉湎于过去。应从正面强调能做些什么,而不是从负面来说已经发生了什么和什么都不能改变。
7.把各种不同的选择呈现给案主,告诉他们其结果。帮助案主去评估每一种选择的优劣。8.不要说教(包括别人在教训你该如火如荼去做时你是何等的厌烦,将是十分有帮助的
9.小结在面谈中已经发生的事情,以及你有一些什么建议。有时,这样做能帮助案主不偏离正道。因为你试图帮助案主解决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转移到情感爆发的岔道中去。
10.建立一个短期的初始目标,这也许包括使案主平静下来,对讨论特定的问题和案主大成意见的一致。这些短期的目标和介入过程中强调的主要问题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四)案主不说实话怎么办1.判断案主有没说谎2.设法引导讲出实情。必要时可以采用质问的方式。第三节详细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一般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收集资料:
问题 人 环境
一、收集资料的方法1.询问。在面谈中2.咨询。向其他专业人士3.观察4.利用已有的资料5.问卷调查
二、资料收集中的保密原则
要获得或吐露任何与案主相关的信息都要首先征得案主的同意(怎么做?),要有案主的亲笔签署的知情同意书 案主同意书样表
绝对保密和相对保密
绝对保密:指专业人员绝不能以任何形式泄露案主的任何信息。包括记录和督导、同事或其他专业人员探讨案主的情况。相对保密:允许社会工作者在自己的机构中和督导等专业人员分享案主的信息,或在个案的探讨会或团队会议中运用。一般没有案主的同意,不能向外界泄露和案主相关的情况。但是例外:
1、有忽视和虐待儿童的证据
2.法律要求报告对老人的虐待和忽视情况 3.有案主要上海自己活他人的线索 4.案主需要紧急救治
5.监护听证会或司法程序要求提供信息
6.质量保证程序、内部审计或同行对不留真实姓名的个案记录的检查 7.向同事、顾问和律师进行咨询 8.由案主对社会工作者提出的诉讼。
三、收集资料的内容
(一)问题,即案主的需要及需要关注的地方
1.问题的范围:多少人跟这个问题的前因后果有关?其他人对这个问题的感觉如何? 2.问题的时间长短:问题从何时开始?持续了多久?是连续的还是间歇性的? 3.问题的严重程度
(二)人
谁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的这个人的对付问题的能力如何?
为什么使问题持续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他以前曾经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吗?
他有没有生理、心理、智力、精神、经济方面的力量来解决自身的问题?
有没有表达希望改变这种状况的愿望?
在面谈中,有没有出现过焦急、担心、渴望解决问题的情况?能否把这看成是事情转变的契机?如果是案主想要改变的,他希望从哪里改开始?为什么希望从这里开始?;如果看不到案主想改变,为什么他不想改变?什么因素可能激发其改变?什么是案主真正想要的?
(三)环境 1.有利因素:“你过去遇到困难时常找谁帮忙?尝试过哪些途径?”关键在于,找出案主当前面临的问题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 2.不利因素:
哪些因素起着重要的副作用? 这些因素来源于哪些非正式系统还是哪些正式系统? 所处的环境对案主有哪些负面的影响? 对形成案主的问题有什么作用?
第四节做接案会谈记录 常用的记录可分为三大类
过程记录、概要记录和问题取向的记录。
一、过程记录
是社工和案主在面谈时所进行的互动和沟通过程进行详细记录的一种方式
二、概要记录
是机构保存案主资料的一种方式,是根据机构的要求,按某些标题来组织、归纳面谈收集的资料
包括诊断记录、定期记录、转案记录和结案记录
诊断记录,是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案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以帮助确定案主解决问题的方案。主要由概要描述、呈现的问题、案主个人生活史、家庭环境、服务计划等。
定期记录,是对案主做了一个阶段的工作后,反思或检查服务的过程,定期记录主要涉及案主的概况、问题改变情况、下阶段的服务计划和步骤等。
转案记录,是在案主需要转案时,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概况和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没有完成,以及为什么要转案等情况进行概要说明。
结案记录,是在服务结束时,对整个服务过程用检讨的方式来审视服务的内容和方法,看看曾对案主采取了哪些措施,案主有什么变化,以及结案的理由。
三、问题取向记录 SOAP记录
S(Subjective Data):主观的资料。案主本人对问题的看法
O(Objective Data):客观的资料。包括测试、观察、书面或口头的证明材料 A(Assessment)预估。社会工作者的判断 P(Plan)计划。对这些问题拟马上采取的措施。
第二篇: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1、所谓模式是指对现象所做的总结和概括,是以一种结构性、广泛性和一般性的方式描述事物运行发展的过程,是将现象具有的共同元素进行提炼和概括后的一种抽象,它能够为行动提供指引。
2、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共性的概括,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系统。
3、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包括人们生活所处的各个社会环境系统的理论,重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社会工作者为了评估和解决人的问题:必须了解人在每个发展阶段的需要和资源,同时也要了解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如何认定和满足这些需要,包括人们生活中的各个社会系统(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以及社会系统是如何推动或阻碍人们保持与获得健康、幸福的理论和知识。②系统理论
社会系统理论就是一个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社会组织,系统的每个部分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系统论重视分析社会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这些相互作用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系统理论分析组织、政策、社区和群体对个人的影响,认为个人处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改善服务对象与其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的形态和性质。在系统视角下,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的环境系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和改变的场域。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强调:(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2)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帮助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解决问题,满足需要。系统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对服务对象问题所持的观点:
一、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疾病医疗模式或心理病理模式,即不再是一种个人归因。其问题的产生是内部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采取“社会病理”模式,既考虑对象外在环境中的社会支持网络和情况,也考虑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以及人们所处环境与社会制度的限制或不公平。
二、对个人问题的评估,焦点不仅在于服务对象个人内在生理或心理的行为特征层面,而且涉及与服务对象问题相关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各层次相关的外在环境的特质、功能和运作情况。
三、服务对象问题的相关层面或系统的各部分是动态的。
四、服务对象问题的处理需要采取周延和连续的整合观点。③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与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人在情境中”的观点一脉相承。栖息地是指人生活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生存空间是指人在社会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滋养性环境能够在适当的时刻和方式下提供必要的资源、安全和支持,以增进社区成员的认知、社会及情绪发展。如果人面对生活压力又缺乏 社会支持,便会出现严重沮丧,甚至产生偏差行为,这种环境是不友善环境。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需握有取得资源的机会,否则无法建立自己的生存空间。适应良好与病态、偏差等问题无关,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下的成功交流,适应不良指的是个人的需求和环境提供的资源、支持之间无法搭配调和。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人类的发展公式是D=F(P。E)即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函数,主张个人的发展是主动的、有目的和目标的,人会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及选择。生态系统工作切入点:1)微观系统指个人在亲密情境下的人际关系活动形态与角色扮演,它包括影响个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系统。2)中观指小群体,包括家庭、工作群体和社会群体。一是中间系统,两个以上的系统间发生关联,二是外在系统即两个以上的关联系统发生关联。3)宏观系统包括组织、机构、社区和文化。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使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能够适应环境的要求。据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社会工作将焦点放在:一是促进人们的成长和发展,二是增强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三是先移除环境对人和群体的阻碍,四是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人们需求的响应和营养成分的提供。
生态系统理论下工作实务的任务,生态系统理论说明,个人或家庭问题产生的根源不单纯是个体内在原因,很多情况下是由于环境资源的不足与障碍,是多种因素互动而形成的。
一、人与环境的调和程度,二、环境的品质,三、生活中的问题。社会工作实务干预的目标在于:一要增强个人和群体的能力,二要聚集于加强或建立社会支持。通过对环境进行干预,从而增进人与环境的调和度。社会工作的功能就在于增进个人、家庭、群体的需要与环境中的支持资源的两相调和度,同时兼具直接服务和宏观干预两个层次的专业功能。直接服务重在通过环境工作提升个人应对环境压力的能力,满足发展的需要。间接服务是在社区、组织及政策倡导等层面发挥专业功能。④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
(1)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优势视角的宗旨是:动员服务对象的力量(天才,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都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优势视角的优点在于它有分析、探索和发展服务对象自身的优势和能力,也在于它为服务对象培养那些能够解决他们问题的环境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以及满足他们自己的需求。社会工作的角色是帮助对象自我增能。优势视角认为:个人和社区的优势是可以再生的、可以发展和可以扩展的资源。优势视角强调:1)每个人小组家庭都有优点,都有他们内在和外在的资源。2)创伤疾病可能是伤害,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3)个人和小组家庭潜能是无限的,4)社工与服务对象协作才能更好提供服务。5)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优势视角将增能建立在五个理念之上: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对扩大对象能力的优势的强调;关注个人或家庭与环境;将对象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将个人的精神指向一直受到剥夺和压制的人群。社工的角色不是为他人增能还是帮助人们自我增能,社工要避免以一种父爱主义的姿态与服务对象沟通。优势视角提供另外一种态度:个人和社区的优势是可以再生、可以发展和可以扩展的资源。
4.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人和群体、组织以及社区的需要和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有内部原因,也有其外在的诱因。
5.内外影响力范式试图解释为什么对相同的处境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行为,协助社会性工作者理出其中的头绪。基本假设是人自身及其环境中生成的各种力量促成了他用某种方式行事,即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等各种力量的交互作用导致的行为。
6.生命周期理论观点,通用过程模式的社会工作实务要求有系统地、全面地思考个人或者群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找出影响个人或群体的内外因素,进而给予协助,消除影响人们成长和发展的那些个人和社会因素。7.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要素:个人或系统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与资源;个人或系统与资源系统的互动;个人或系统的困难与社会问题的关系。(1)非正式系统: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亲戚等。非正式系统资源能够提供物资与精神的帮助,情感支持,建议、信息,或直接提供具体服务和资源,如帮助照顾孩子、料理家务;临时性帮助,如借与钱财。(2)正式资源系统:一种是群团组织,如工作单位、各专来团体、群众组织及各种协会等。另一种是社会性资源,如学校、医院、各种社会服务机构、派出所。
8.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一、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改变必须是一种主动与自发的过程。必须启发与促进对象内心的动机与愿望,使改变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运用综合方法。
三、工作过程阶段化。
四、工作任务阶段化。
五、整合的价值观。
9.改变媒介是指受雇于公立、志愿、非营利机构、组织和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他是有计划变迁的具体操作者在“问题-解决”的改变过程中是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的媒介。服务对象的改变媒介不只是社会工作者还包括其他的助人者,即改变媒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是指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目标系统为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行动系统是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是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
第三篇:社会工作实务(精选)
社会工作实务
一、名词解释
1、社区服务:在政府的福利政策和公共财政扶持下,在社会资源支持帮助下,依靠社区居民的组织参与,动员社区内在的资源力量,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
2、预估:就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组织起来并使其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
3、结案:当介入计划已经完成,介入目标已经实现,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
4、评估:是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地介入是否有效、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
5、矫正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为罪犯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服务,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
6、优待:是指国家对因公伤残人员、因公死亡以及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一种物质抚慰形式。
7、老年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质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利的活动。
8、青少年社会工作:是在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领域,是把青少年作为工作和服务对象,运用关于青少年成长和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掘青少年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
9、妇女工作:是用来称呼妇联或有关机构为妇女提供的服务和为妇女利益而开展的各项有关工作。
10、矫正:也称矫治,原是医学上的专门用语,意指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使身体部位的形状或技能方面发生几遍的患者得到康复,以重新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的过程。
11、社会性别:属于社会范畴,通常指作为一个男人或女人的社会含义,泛指社会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
12、社会康复:是指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并使残疾人享受与健全人同等权利,达到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
13、社会救助:是在社会成员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生活发生严重困难时,由政府和社会对其提供基本保障的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4、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工作中实施的社会工作实务,目的是协助那些受到实际的或潜在的疾病、失能或伤害影响的服务对象、家庭和群体,增强促进、维持和恢复尽可能好的社会功能。
15、抚恤:一般是指对因工伤残人员、因公死亡以及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一种物质抚慰形式。
二、简答题
1、简述间接介入中运用社区人力资源时的主要技巧?
1)识别谁是有影响能力的人。这要求社会工作者走出办公室,深入社区,了解民勤。2)具有与“有影响力”的建立关系,与服务对象出道工作地技巧。
3)具有说服和游说、令人信服的陈述和表达技巧。
4)把握工作目标的技巧。将“有影响力”的人团结起来为服务对象的利益工作。
2、简述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3、简述老年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健康服务: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2)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3)精神问题的解决。4)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5)老年特殊问题的处理。
4、简述直接介入有哪些具体行动策略。1)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2)进行危机介入。
3)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的策略。4)调节行动。5)运用影响力。
5、简述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1)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2)反移情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3)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自我意识与自我督导。4)老年社会工作要多学科合作。
6、简述妇女问题有哪些。
1)妇女与经济。妇女还没有能完全平等地参与经济发展、平等地获得经济资源和有效服务,经济地位较低。2)妇女与消除贫困,妇女占农村贫困人口的多数。
3)妇女参与决策管理。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人数和比例较少。4)妇女与教育。妇女中的文盲较多,受教育年限较少。
5)妇女与健康。现有服务未能满足妇女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健康服务需求。
6)历史文化中残存的男女不平等的陈规陋习尚未完全消除,侵犯妇女权益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7、简述目前常用的康复治疗的方法。1)物理和运动疗法 2)作业疗法 3)语言疗法 4)心里疗法 5)问题疗法
6)中医疗法
8.简述社区矫正的任务。
1)按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法的顺利实施。
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
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
3)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9、简述妇女社会工作的特点。
1)是一个服务对象规模最庞大的实务领域。2)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创造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3)服务内容往往与婚姻、家庭问题相关联。
10、简述社区矫正工作的适用范围。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4)被裁定假释的。
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6)符合上述情况的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人犯罪等应作为重点对象,实施社会矫正。
11、简述安置对象的特点。
1)利用帮助的能力相对较强。2)情绪波动较大。
12、简述医院常规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内容。1)筛查和寻找服务对象。2)危机介入
3)心理社会评估和介入 4)简短辅导和哀伤辅导 5)出院计划
6)出院后服务和外展
13、简述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1)提供住宿场所。
2)提供就业、就学辅导。
3)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4)提供物质援助。
14、简述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应用。1)个案工作方法应用于家庭。2)小组工作方法应用于家庭。3)社区工作方法应用于家庭。
15、简述对居民领袖进行社区教育的重点和目标。1)、价值态度方面:培养以公众利益、社会公义为已任的价值思想。
2)、知识思考方面:协助学习分析相关政策,认识权利资源的分布,了解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
3)行为技能方面:培养领导能力,特别是组织集体行动的能力,学习基础动员的方法与技巧。
六、论述题
1、论述一般意义上的儿童社会工作方法。
1)儿童个案工作方法。目标;特点;经常使用的儿童个案工作地两种形式。2)儿童小组工作。定义:功能;要素与特点;重视非正式的儿童团体。
3)儿童社区服务。定义与内涵;儿童社区工作的介入手段
2、论述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光荣院、军休所内社会工作的内容。
1)协助优抚对象适应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光荣院、军休里的新生活。2)协助老年优抚对象适应晚年生活。
3)协助老年优抚对象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
4)协助残疾退休军人进行康复训练并使其融入社会。
5)促进休养院、光荣院、军休所专业服务的发展与服务质量的提高。6)推动志愿服务并对志愿服务进行督导。
3、论述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实务主题。1)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2)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和预防暴力 3)青少年健康教育。
4)参与初级健康照顾。
4、论述小组工作在青少年服务中的主要功能。
1)小组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同伴增强的机会。同伴给予的经常性、多样性的鼓励,赞许,远比成年人给予的增强更有效。
2)小组的过程更能刺激出大多数当事人的真实世界。因此,小组可以帮助组员学习到新的观念、行为,并为过度到现实生活中提供良好的帮助和训练。3)小组规范会对小组组员的行为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
4)小组能够提供很多的示范者、行为预演的协助者,大家在小组内获得的经验将有助于组员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行为习惯。
5)小组工作为青少年建立正向积极的伙伴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并创造了安全开放的积极环境,由此能够增强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改变他们与社会隔离的封闭状态。
5、论述自然灾害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灾害应急救助。2)灾后社区恢复重建。3)社区减债
6、论述厌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1)对老师的反感而讨厌上老师的课,极力回避与老师的接触,最终发展到对某一科目的厌学。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过分看重分数
4)人际交往问题
5)缺乏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 6)学习负担过重
第四篇: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实务》由于本科目没有客观题,所以复习的时候.细枝末节的东西并不需要花太大的功夫去记忆了(比如儿童社会工作一章,教材中关于宏观的和微观的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到底各有多少,就不用记得特别清楚,只要知道大致的内容即可)。十四章内容可以分成两大部分来解读,前面两章是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重点要掌握从接案一预估一计划--介入一评估——结案这六大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后面十二章是社会工作实务的不同领域,重点要掌握每个领域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力法。固为在做“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时—定需要这方面的内容.如果我们把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比作是答题的“框架”或者“骨骼“.那么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就是”实体”或者“肉体“了。“框架”和“实体”、“骨骼”和“肉体”两者一经一纬.一纵一横.就组成了“案例分析题”或“方案设计题”的主要内容了。所以,做主观题时,请大家一定首先要想到这一纵一横的框架。这里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无沦是对“案例分忻题”,还足“方案设计题”,服务对象的问题预估是最关键的第一步.它是决定这两类题目正确的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是考试的指导数材。网此每本书的容量都不宜过大,从而导致《社会工作实务》一书中案例显得太单薄、太稀缺(这也是其他两本教材的共同特点,所以整套套教材成了高度概括的理论著作).没有丰富多样的案例,考生要理解掌握本科目,就相对比较困难唯一些。这里就需要考生自己多做些课外作业收集一定叶案例,跟教师、同学切磋.
另外,由于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起步较晚.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为时不久,且绝人多数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缺乏社会工作的专业训练,本土化的理论模式和实务经经验在探索阶段,又是第一次全国性的考试,所以笔者推断,近儿年的考试,主观题中需要你明确指出理论运用的概率应该比较低,主要还是以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实务模式和过程的整体把握为主.
第五篇:社会工作实务
-: 题号:1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是b、斯金纳
题号:2 青少年是介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一个人生阶段,年龄在b、14-25岁
题号:1 社会工作督导最重要的功能是选项: d、教育功能
题号:2“旨在帮助成员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行动,实现社会变迁。”这是小组工作的哪一种模式:选项:c、社会目标模式
题号:3预估的基础是c、收集资料
题号:4预估和实施改变行动之间的桥梁是选项:b、计划
1、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是 B、斯金纳
号:2 青少年是介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一个人生阶段,年龄在 B、14-25岁
1中国国家劳动保障部颁布《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的时间是C、2004年6月15日 题号:2形成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是 A、个案工作
题号:3香港社专局实行强制性的注册制度开始于 C、1997年
题号:4个案工作最重要的技术是 B、会谈
题号:1个案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是选项: d、落实和执行计划
题号:2 形成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是选项: a、个案工作
题号:3“旨在帮助成员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行动,实现社会变迁。”这是小组工作的哪一种模式:选项: c、社会目标模式
题号:4 《上海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暂行办法》的颁布时间是
选项:b、2003年6月1日
题号:5 介入的通用技巧包括选项: a、鼓励与再保证 b、行为预演 c、改善自我对话 d、空椅子 e、再构
题号:6题型:多选题内容:评估的方法与技术有
选项: a、单个对象设计 c、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 d、案主满意度的调查
题号:7社区工作有哪三种模式
选项: a、地区发展模式 b、社会计划模式e、社会行动模式
题号:8 预估的特点有选项:
a、预估是个持续性的动态过程 b、预估是工作者与案主双向互动的过程
c、预估是工作者对案主问题单方面进行判断分析的过程
d、预估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的e、预估是一个综合分析的过程
题号:9结案的类型有
a、目标达成的结案 b、按机构规定的服务期而结案
c、社会工作者的离职而结案 d、案主单方提前的结案
题号:10 社会工作督导常用的方法有: a、个别督导 c、同辈互动督导 d、集体督导题号:11预估的方法有
选项: a、家庭结构图 b、生态图 c、可视性图表 d、社会网络表 e、社会预估报告题号:12中国目前的专业教育的方法主要有
选项:
a、到社会工作发展较成熟的国家或地区学习社会工作知识
b、参加国内举办的社会工作国际合作班
c、由国内的大专院校培养社会工作者
d、在岗培训,通过考取社会工作相关证书,学习知识并获得社会工作资格
e、挖掘传统社会工作方法
题号:13以社会问题为导向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包括
选项A:失业 b、贫困 c、吸毒 d、犯罪
题号:14治疗性的沉默包括
选项: a、调节谈话速度 b、沉默的聚焦 c、对防御的反应 d、沉默的关心
e、加重谈话语气
题号:5 在实施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从案主方面进行的介入主要包括
选项: a、情感方面的介入 b、认知方面的介e、危机介入
题号:6 接案前的事务性准备主要包括
选项: a、对案主相关信息的收集 b、对于初次面谈时间、地点、环境方面的安排 e、草拟面谈提纲
题号:7 预估的方法有
选项: a、家庭结构图 b、生态图 c、可视性图表 d、社会网络表
e、社会预估报告
题号:8 介入的通用技巧包括选项: a、鼓励与再保证 b、行为预演 c、改善自我对话d、空椅子 e、再构
题号:9香港社专局接受哪三类社会福利从业人员的注册
选项: a、注册社会工作者c、登记社会工作者 d、登记社会福利工作人员
题号:10以服务对象的机构为视角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包括
选项: a、学校社会工作 b、医院社会工作e、企业社会工作
题号:11 结案的类型有
选项: a、目标达成的结案 b、按机构规定的服务期而结案 c、社会工作者的离职而结案 d、案主单方提前的结案
:12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界定应该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选项: a、社会工作者对工作的投入 b、案主的自决 c、对案主的尊重 d、对案主的接纳 e、对周边社会关系与资源的有效利用
题号:13 预估的特点有
选项: a、预估是个持续性的动态过程 b、预估是工作者与案主双向互动的过程
d、预估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的 e、预估是一个综合分析的过程
题号:14 社会工作涉及到下列哪些学科知识
选项: a、社会学 b、经济学 c、心理学 d、政治学 e、教育学
题号:3单位的特征有 B、功能合一性与相对独立性 C、资源配置的行政性和非流动性
D、平均主义意识较强 E、追求身份意识
题号:4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价值取向有
A、要尊重案主、接纳案主 B、应该承认案主的需要,并以案主为中心
C、应该承认案主自决的权利,引导案主自我成长 D、应该鼓励协助案主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自我 E、应该尊重案主的差异性,强调个别化治疗
题号:5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非反思性治疗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 B、支持 D、直接介入 E、探索——描述——宣泄等
题号:6一般来说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包括
A、一般性行为偏差 B、学校行为问题 C、行为障碍 D、发展障碍 E、性行为障碍题号:7题型:自我控制可以表现为 A、掌控自己的直觉感受 B、仔细选择语言表达 C、注意身体姿势 D、控制表情 E、控制语调
题号:8常见的家庭病态结构包括 A、纠缠与疏离 B、联合对抗 C、三角缠E、倒三角号:9题型:影响技巧包括 A、建议 B、教育 C、自我坦白 D、演绎 E、对质
题号:10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特征有 A、普适性 B、中介性 C、专业性 D、历史性 E、本土性
题号:1“强调通过正向、负向强化以及惩罚等方法减少吸毒行为。”这是药物滥用社会工作的哪一种方法选项:b、行为疗法
-题号:2 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是选项: b、斯金纳
题号:3 影响技巧包括选项: a、建议 b、教育 c、自我坦白 d、演绎 e、对质
题号:4 国外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有
选项: a、专项性的志愿服务工作 b、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工作 c、公益性的志愿服务工作 e、社区性的志愿服务工作
题号:5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服务领域有
选项: a、农村扶贫开发 b、城市社区建设 c、环境保护 d、抢险救灾
e、社会公益
题号:6行为治疗模式中的反映性技巧有
选项: a、反条件反射 b、循序减敏法 c、嫌恶疗法 d、休克疗法
题号:7 成长小组的形式有
选项: a、交友小组 b、学习小组 c、训练小组 d、力量小组
e、意识唤醒小组
题号:8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反思性治疗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
选项: a、心理模式动力 c、人格发展 e、人在情境中
题号:9 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特征有
选项: a、普适性 b、中介性 c、专业性 d、历史性 e、本土性
题号:10 残疾人的类别有
选项: a、智力残疾 b、听力和语言残疾 c、肢体残疾 d、精神病残疾 e、多重残疾题号:3 社区的主要功能有
选项: a、社交的场所 b、人际影响的中心 c、相互支持 d、作为组织的基础
e、作为一个参照群体
题号:4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反思性治疗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
选项: a、心理模式动力 c、人格发展 e、人在情境中
题号:5 社区矫正具体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选项: a、缓刑、假释人员的观察保护c、刑满释放人员的服务 d、教养院和感化院的矫正e、中途宿舍和寄养家庭
题号:6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非反思性治疗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
选项b、支持 d、直接介入 e、探索——描述——宣泄等
题号:7 家庭的特征有选项: a、家庭是初级社会群体 b、家庭是一个靠某种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系统 c、家庭成员间有着比较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经济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共有共享d、家庭有足够的韧性和稳定性 e、家庭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题号:8行为主义发展过程中三个重要代表人物是选项: a、华生 b、斯金纳d、班杜拉题号:9 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特征有
选项: a、普适性 b、中介性 c、专业性 d、历史性 e、本土性
题号:10 自我控制可以表现为
选项: a、掌控自己的直觉感受 b、仔细选择语言表达 c、注意身体姿势
d、控制表情 e、控制语调
题号:11 罗杰斯的人本治疗模式非常强调指导性和干预性治疗方法。
选项:
1、错
题号:12 行为主义的产生既可以说是心理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也可以说是心理学史上的一次叛逆。选项
2、对
题号:13 萨提亚认为,如何处理问题并不是问题,问题本身才是真正的问题。
选项:
1、错
题号:14 儿童的社会化始于家庭,而学校是家庭之外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
选项:
2、对
题号:15老龄化社会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及以上,或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及以上。选项:
1、错
题号:16 会谈中,社工不可以决定转换正在讨论中题材,以保证双方关系的维系和健康发展。选项:
1、错
题号:17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非反思性治疗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内在性和直接性的。选项:
1、错
号:18工作者在运用讨论问题技巧时,一般会使用封闭式问题提问。
选项:
1、错
题号:19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并不直接解决个人行为问题,而是致力于改变案主家庭的交往方式。选项
2、对
题号:20 成长小组的专业目标主要定位于促进小组成员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所侧重的是成员个体的自我了解以及自我发展,最终推动小组成员达到自我的最大发展。
选项:
2、对
题号:15目前阶段的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必须完全摆脱原来的体制独立生存。选项:
1、错
题号:16 面谈中的沉默都是由案主引起的。选项:
1、错
题号:17 经济学中与社会工作最为密切的是福利经济学。选项:
2、对
题号:18 工作者在接案过程中应尽量多使用封闭式问题对案主进行提问。
选项:
1、错
题号:19 一般情况下,多数案主在结案时产生的是负面的反应。选项:
1、错题号:20 服务协议的形式有正式书面协议、口头协议和默认的协议三种形式。选项:
2、对
题号:11儿童的社会化始于家庭,而学校是家庭之外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
选项:
2、对
题号:12社工有较为正向的自我肯定时,他在服务过程中的反应便是积极的、主动的,既充满自信,又对人充分尊重。选项:
2、对
题号:13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无足轻重。选项:
1、错
题号:14 行为主义心理学通常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选项:
1、错
题号:15 分裂的社会工作观逐渐取代了整体的社会工作观,这代表了社会工作模式最新的发展趋势。选项:
1、错
题号:16自助小组主要强调的是小组成员相互之间的自助行为,小组的治疗活动是由社工自上而下地完成。选项:
1、错
题号:17 工作者在运用讨论问题技巧时,一般会使用封闭式问题提问。
1、错
题号:18社会工作者还可以运用选择性的不专注去影响案主的发言,使案主的话题不至跑题,从而达到控制谈话重点的目的。
2、对
题号:19 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戈登.汉密尔顿则在他的《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一文中首次采用了“心理社会治疗理论”的名称。
选项:
2、对
题号:20人本治疗模式的人性观是积极的、乐观的2、对
题号:15口头上达成的协议和书面协议有很大不同,工作者和案主对具体目标和各自的任务与责任不是非常明确。选项:错
题号:16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即接案、预估、计划、实施、评估、结案。选项:
2、对
题号:17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是源自于1917年芮奇蒙德的著作《社会诊断》一书。选项:
2、对
题号:18 服务协议的形式有正式书面协议、口头协议和默认的协议三种形式。选项:
2、对题号:19 工作者在接案过程中应尽量多使用封闭式问题对案主进行提问。选项:
1、错题号:20口头协议可以写成一个简短的摘要,以备查阅。
选项:
2、对
题号:15社会支持系统中人们最倚赖的是自然支持系统,一般指家庭成员、朋友、亲戚、邻居、同事等。
2、对
题号:16 一方面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前提要求,另一方面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也有利地促进了专业化的发展。
2、对
题号:17评估通常在结案之后进行,而某些情况下也可放在结案前进行。
1、错题号:18工作者在接案过程中应尽量多使用封闭式问题对案主进行提问。
1、错
题号:19目前阶段的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必须完全摆脱原来的体制独立生存。
1、错号:20服务协议的形式有正式书面协议、口头协议和默认的协议三种形式。
2、对
题号:11社区矫正是指将犯罪者监禁在包括监狱、管教所、工读学校、劳改农场等犯罪矫治机构中,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安排来矫治罪犯行为的处置方式。
1、错
题号:12人本治疗模式的人性观是积极的、乐观的。
2、对
题号:13社会工作者还可以运用选择性的不专注去影响案主的发言,使案主的话题不至跑题,从而达到控制谈话重点的目的。
2、对
题号:14罗杰斯的人本治疗模式非常强调指导性和干预性治疗方法。
1、错
题号:15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无足轻重。
1、错
题号:16社工有较为正向的自我肯定时,他在服务过程中的反应便是积极的、主动的,既充满自信,又对人充分尊重。
2、对
题号:17 分裂的社会工作观逐渐取代了整体的社会工作观,这代表了社会工作模式最新的发展趋势。
1、错
题号:18工作者在运用讨论问题技巧时,一般会使用封闭式问题提问。
1、错题号:19特殊儿童的社会工作是儿童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2、对
题号:20会谈中,社工不可以决定转换正在讨论中题材,以保证双方关系的维系和健康发展。
1、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