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论文

时间:2019-05-14 06:4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庭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庭论文》。

第一篇:家庭论文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家庭教育论文

刘红伟

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

----亲子沟通,从心开始

摘要: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面对亲近和崇敬的人,他的表扬会让我们心花怒放,他的批评会让我们分外愧疚;在家里,我们与谁更亲近,便容易接受谁的教育---关系的好坏何等重要!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沟通很重要,亲子沟通,从心开始。尊重你的孩子,做孩子的倾听者,在多种途径中与孩子沟通,做朋友,这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是家庭教育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亲子沟通 尊重 倾听 游戏 书信 幽默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是培养未来公民的第一学校,孩子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都离不开父母,所以说亲子关系对一个家庭来说很重要,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幸福的基础,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离不开亲子沟通。

很多父母觉得和孩子沟通困难,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与朋友聊天时兴高采烈,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而跟父母说话时却像挤牙膏,问一句答一句,问多了还不耐烦,为什么会这样呢?只要稍稍留意便会发现,孩子给朋友说话,对方能耐心听他把话说完,还会赞同他的意见;而父母在听孩子说第一句时便急不可待的教训孩子,甚至找出更多的例子来证明孩子不对,根本没听孩子把话说完,所以,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孩子不愿意与父母说话,而在于父母不愿意做孩子的倾听者。

父母应怎样去跟孩子沟通呢?尊重是沟通的前提,因为只有尊重孩子,你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你们之间才可能有愉快的沟通,因为孩子希望被重视,得到尊重和信任的孩子会展现出更多的潜能,因为孩子会以你对待他的方式对待他人和世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你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人格和最严,而这些都不是父母所能主宰的,因此,孩子是独立的人,他们的个体权利应当受到父母的保护。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就提出:“孩子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也具有它的本身价值,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她的灿烂天真。”那么我们应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家庭教育论文

刘红伟

如何做到最重孩子呢?

第一,尊重孩子的头脑,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第二,尊重孩子的双手,不要给孩子太多禁令,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尽可能让孩子多做事。

第三,尊重孩子的嘴巴,最重孩子的提问和意见,最重孩子的“胡说八道”和“信口胡说”那里面往往蕴藏着可贵的想象力。

第四,尊重孩子的空间,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从家庭和学校“两点一线”中解脱出来。

第五,尊重孩子的时间,让孩子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尊重孩子休息、玩耍、游戏、梦想的时间和权力。

在尊重的前提下,父母还要学会做孩子的倾听者,倾听是一种态度,应该相信,没有一位父母不愿意了解自己的孩子,不愿意与自己的孩子做朋友,但在面对孩子的那一刻,却往往陷入一个个“怪圈”,一是“我说你听”的怪圈,父母们总是觉得给孩子上的课少,给孩子的教育太少,父母对事采取的是居高临下的态度,自然也就听不到孩子真是的声音。二是“没什么要紧事”的怪圈,他们相当然的认为孩子的事没什么要紧,孩子喜欢的圣斗士父母看不懂;孩子为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而难过,父母一笑置之;孩子和朋友发生冲突没父母很轻松的说:“孩子嘛,过几天就好了”,很显然,这样的父母也难以倾听孩子的声音.因为他们认为那不重要,也不能理解,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物,却占据着孩子的整个心灵;而他们更难想到的是,孩子的成长更多的依赖于这些“渺小”的东西,而非成人想象的依赖于学校的功课和考试成绩。三是“寻找蛛丝马迹”的怪圈,这种父母喜欢听孩子说话,经常鼓励孩子向自己倾诉,但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从孩子的记叙中“寻找蛛丝马迹”,用“007”的嗅觉“找茬”。例如:“什么?你跟++关系很好,他是男生还是女生?”这样的父母很快就会与自己的孩子展开一场漫长的“间谍”与“反间谍”的斗争,要真正听见孩子的声音,就得挑出成人的这些思维模式,以真诚、平等、尊重的态度面对孩子。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家庭教育论文

刘红伟

与孩子沟通,优化亲子关系。还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小心唠叨引发代际“战争”,“唠叨”几乎是中国式家长的一种“文化符号”。改变唠叨的习惯,应当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一把钥匙,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三分教,七分等。唠唠叨叨,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这些行为不仅极大伤害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还会引发两代之间的战争,尽量少唠叨,可以避免代际战争,优化亲子关系,2000年发生的“徐立杀母案”震惊了整个社会,为什么一个17岁的高中生会亲手杀死自己的母亲?其导火索就是母亲的唠叨,很多时候,父母的唠叨也会给孩子带来难以置信的刺激,所以,父母不要让这种声音成为亲子沟通的阻碍。第二,让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传统文化讲求“事无不可对人言”,有什么事藏着不对人说,就好像显得不那么光明磊落,父母对孩子更是如此,可以说,父母们包括老师们大都希望孩子是“水晶人”能让人看得明明白白,不存在丝毫秘密,拥有秘密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没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一味的偷窥孩子的秘密,孩子的心灵就会上锁,阻碍亲子沟通。

亲子沟通有许多途径和方式,父母要学会在游戏中寻找交流契机,家庭游戏是家庭成员达成美好沟通的桥梁,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他们需要在游戏中找到快乐,也需要在游戏中成长。父母也会在游戏中重新觅回已逝的童心,游戏使家庭成员融为一个整体,使他们有根多有意思的话题,使他们沟通更轻松、更有趣。

让书信成为连接两代人的纽带,打电话,发短信,网上聊天等通信方式方便而时尚,书信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逐渐被新型的通信工具所代替,不过,在教育孩子方面,书信却是一种很好的亲子沟通方式。有很多父母要问,与孩子近在咫尺,书信多麻烦呀!这种想法没错,可是,自己一站在孩子面前,就不知从何说起,或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采用书信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用书信表达出来,岂不是更能引起孩子的关注,通过书信,走入对方的内心世界,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只有父母与孩子能够坦诚的交流,他们的关系才可能更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家庭教育论文

刘红伟

加亲密与融洽。此外,父母还要学会用幽默润滑家庭关系,幽默的语言不仅是谈话的调料,也是智慧的火花,更是心态开放的表现,甚至还是一种调节家庭关系的润滑剂、、、、、,建立属于自己家庭的快乐制度;好的亲子关系,离不开民主开明的家庭空气,在这样的气氛中,孩子才可能畅所欲言。

总之,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很重要,但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沟通很重要,亲子沟通,从心开始。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做孩子的倾听者,同时还要注意亲子沟通中的一些问题,选择多种多样的沟通方式。

【参考文献】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孙云晓著 同心出版社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 格林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家庭教育》 陈鹤琴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改善亲子关系的方法》孟育群著

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第二篇:家庭论文定稿

浅谈家庭教育

文章提要:针对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重智轻德现象、教育孩子重视结果轻视过程方法,不讲求教育艺术的现象,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教育经历,从家庭教育的真正目的、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家庭教育的观念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家庭教育的真正目的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教育的观念

2009年9月,我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对于班主任工作的千头万绪我早有耳闻,心中不禁对这项工作充满了担忧。果不其然,开学头几天,就遇到了一位非常诚恳的家长,她拉着我的手说:“梁老师,我跟孩子他爸都没上过大学,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这辈子大学梦是实现不了了,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就交给您培养了。”我顿时感觉身上的担子沉重了起来,一定要帮每位家长实现全家的梦想,不误人子弟。一直以来,我也很赞同那位家长的意见,协助家长将培养孩子的目标定位在为考取名牌大学打基础上。直到前段时间拜读了一位教育学者的专业书籍。我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原来学校教育跟家庭教育的真正目的都是培养真正的人。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上大学,而是培养真正的人!这是每个家长都应真真切切铭记在心的!”因为从广义上讲,家庭教育要培养具有社会价值的人。高智商固然重要,但正直善良仁慈等优秀品质更是不可或缺,高尚的品格是个人发展的指路灯,而孩子的品德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长或家庭教育的影响,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就从另一个侧面得到了印证。还有多年以前的卢刚事件足以证明家庭教育的方式目的有所偏颇,危害是巨大的。从狭义上讲,家庭教育影响孩子个人人生幸福。只把目的定位在上大学上并不难实现,可考取了大学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拥有幸福完美的婚姻、家庭、人生。个人是否幸福还是建立在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之上的,然而只有“真正的人”才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明确了家庭教育的真正目的,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进行家庭教育了。调查表明,我国大约有90%以上的父母正在用不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家庭教育面临着诸多误区:

一、鞭子不响,学问不长——认为批评是让孩子改掉缺点的唯一方

法。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对于孩子来说亦是如此。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错就改。但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和孩子好好说,讲道理根本不管用,我作为一个四岁孩子的母亲也深有体会。相反,孩子的爸爸性格温和,对孩子的缺点做到了“宰相肚里能撑船”,不像我一样批评孩子情绪化、泛滥化、简单化且不讲求艺术,孩子却欣然接受他的建议,而且父女关系明显好于我们母女关系。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逐渐认识到不用批评的方法改掉孩子的缺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孩子的成长是优点被确认并逐渐放大,进而替代缺点的过程。如果父母的批评是针对孩子的行为而非孩子本身,孩子就会改正缺点,否则就会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低劣的、无能的,这样缺点会愈演愈烈,形成逆反心理。因此批评是门艺术,使用不当,得不偿失,奉劝还没有走进孩子内心的家长莫入此门。

二、涨别人威风,灭自己士气——拿自己孩子的短处比别人孩子的长处。

一月前,女儿幼儿园进行亲子趣味运动会,女儿的表现着实让我这个当教师的妈妈脸上无光,好似我教女无方,倍感尴尬。我发现女儿的动作协调能力欠佳,几个项目都落在别人后面,在游戏中我忍不住用斥责的口吻埋怨:“你怎么回事?你看***,还有**,都比你快!”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这不是在激励孩子,而是在打击孩子,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会让孩子永远记住自己技不如人的感觉,最后把孩子的潜能埋没掉。我干了一件多愚蠢的事情!请家长记住:永远不要用别人孩子的成绩跟自己孩子比,否则幼小的心灵会遭受无情的打击!

三、对待孩子先“兵”后“礼”——认为打骂完孩子后只要哄好就

没事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性格和情绪形成的根源,都可在童年时代找到印记。父母打骂孩子会使孩子处于一种紧张、焦虑、自卑、情绪低落的状态。这种被打骂的感觉永远存留在他的潜意识里,构成了他成年后的潜意识性格。一旦有相同环境因素的触发,便会诱导出被打骂时的一种生理反应——恐惧、焦虑,影响孩子今后性格健全发展。借用女儿的一句话警醒其他家长:“妈妈再生个男孩多好,男孩长大了就变成了爸爸,两个爸爸多好啊!生了女孩,长大后就变成了妈妈,两个妈妈都打我,不好!”一直自以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充当“白脸”的我,真的无地自容!因此,家长千万不要打完孩子再给个甜枣,认为无伤大雅,要知道破镜虽可重圆,却终究不再完美,会给孩子心理留下阴影!

四、“孩子,你不懂!”剥夺孩子的发言权。

在国培计划班主任培训中,听到这样一个案例,大致是这样的:母子两人外出,忘记带水,顿感口渴,恰巧孩子包中装有两个苹果。妈妈问:“你打算怎样分配这两个苹果?”孩子说:“每个我都咬一口!”妈妈听后怒火中烧,认为孩子太不懂事了。但仍强压怒火听孩子解释:“我想尝尝哪个最甜,就给你!”妈妈顿时为自己理智的行为感到庆幸。是啊!我们太多的家长没有耐心去听孩子说话!孩子要买什么东西、要做什么事情、要解释什么东西,我们认为小孩子不懂事不用理睬,根本不听他的理由!其实任何一个孩子的任何行为在他自己看来都有合理的理由!你必须听明白他的理由,然后告诉他哪个成立、哪个不成立,帮孩子解决问题,否则的话,就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五、“吃亏了,别来找我!”——暗示孩子以牙还牙,以暴制暴。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更是爷爷奶奶的心头肉,受不得半点委屈,受到长辈的溺爱、娇惯,着实成了小祖宗,岂容别人的丝毫冒犯!作为家长也是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亏,我曾真实地听到过一位家长得知孩子在学校被伙伴打而斥责孩子:“吃亏了,别告诉我!否则你还会挨打!”孩子本已受伤的心灵试图从家长那里得到安慰,却接收到来自家庭教育错误的讯息,我不禁为这位家长的说法紧紧捏着

一把汗,这不是纵容孩子打架吗!殊不知,这样会使孩子养成极强的报复心理,性格养成会滋生暴力倾向。

六、“宝贝,他有咱也要!”——脱离孩子实际能力,相互攀比,随

波逐流。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当发现孩子不具备一定天赋,就心存失望,对孩子失去信心,这种情绪反作用于孩子就会阻碍其潜能的发挥,对培养孩子自信开朗的性格形成产生致命影响;相反偶尔发现孩子有某方面的特长,就欣喜若狂,沾沾自喜,这样容易使孩子养成孤芳自赏的习惯。家长要正确评估孩子的能力,结合孩子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要虚荣攀比,随波逐流,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智商、兴趣爱好采用不同的方式教育。

正确的观念和方法犹如航海指路灯,有助于顺利到达成功教育子女的彼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正视家教中的误区,切实转变自己落后的家教观念,学习科学的教子方法,真正掌握家教的艺术,全面提高自身的家教水平和家教素养。

1、传达给孩子快乐的情绪。面对批评,孩子的情绪是低落的,然而快乐情绪对成长起决定作用,只有在积极情绪下才能教育好孩子,尤其学习更是如此,这就是“愈是批评愈是愚笨”的原因,因此批评孩子有时“反弹琵琶”效果更佳。

2、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表扬和鼓励是孩子上进的动力,面对孩子的短处,家长不要落井下石,父母的否定、苛责是孩子成长的下拉

力,要帮助孩子树立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

3、天才是教育出来的。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可能,这取决于我们教师和家长是否采用对待优等生和好孩子的眼光去对待那些潜能生,是否给予了潜能生跟优等生同样的关注和关爱。

4、父母要做宽容豁达的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的方法及性格心态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宽容豁达、阳光心态的父母才会教育出宽容大度,自信阳光的孩子。

卢梭说:“父母费了太多力气,辛辛苦苦把孩子教坏之后,然后又抱怨‘他怎么成了这样的人’”,殊不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足可见,家庭(环境)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要把孩子培养成为真正的人,家长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做孩子的精神供氧者。在与孩子一起生活的过程中,通过接纳、爱、关注、欣赏、赞美、鼓励和表扬等方式给孩子输入精神的养分。请记住:孩子有问题,肯定是家长的责任。

参考文献:董进宇 《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

佚名《焦点》

第三篇:家庭教育学论文(范文)

美国儿童财商教育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理财商数继情商、智商后迅速引起人们的重视,财商教育逐渐成为了现代生活信息时代的必须。本研究主要运用比较法和文献法,基于当前家庭教育中对财商教育的不断重视以及我国的财商教育相对滞后的现状,在分析美国儿童财商教育经验的同时,为我国的家庭财商教育的实施提供一些有益启示。希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学会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幸福。

关键词 美国 财商教育 家庭教育 启示 财商与财商教育内涵

1.1 财商

财商是指一个人认识和驾驭金钱运动规律的能力,是理财的智慧,包括观念 知识、行为三个层面。观念是指对金钱对财富及对财富创造的认识和理解过程;知识是指投资创业必不可少的知识积累,包括会计知识投资知识法律知识;行为是观念的表现和载体,是观念和知识在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实施,突出表现为每个人的自我突破、自我激活和自我控制的素质和能力。

1.2 财商教育

财商教育就是为转变人们的理财观念,普及理财投资知识,提高人们理财智慧和能力的教育。财商教育不是一般的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而是从观念到行为贯穿在日常生活许多领域之中的全方位的教育。我国财商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理财商数继情商、智商后迅速引起人们的重视。财商教育逐渐成为了现代生活信息时代的必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银行于2009年6月组成“少年儿童理财习惯培养课题组”,并于当年10月至12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3000多名三、四、五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愿意尝试理财教育,并且开始尝试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

这说明,我国财商教育体系还有很大一片空白。国内基本上都还没有能够开展财商方面的教育,我国整体的财商教育水平与国外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美国,人们十分重视儿童的理财教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财商教育体制。因此可以借鉴这些观念和措施,改进我国情商教育。美国财商教育特色

3.1 在观念层面上,注重培养自立实践意识

美国的教育体系与美国浓厚的商业社会氛围是紧密联系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掌握了基本的经济和商业常识。美国人认为,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中,一个人的理财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一生的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明白和理解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让孩子学会赚钱、花钱、有钱、与人分享钱财。一般的美国人没有“铜钱臭”的思想,他们鼓励孩子从小就工作挣钱,并教导孩子通过正当的手段赚取收人。

3.2 在知识层面,寓教于乐,注重理财能力的培养

美国家长普遍认为财商教育越早越好,并从子女幼年起就开始进行财商教育。美国家长在早期的财商教育中普遍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告诉他们金钱的重要作用。美国学校从小学就开始设置财商教育课程,并随着年龄增长,财商教育的内容也逐渐变化。

3.3 在行为层面,运用理财知识投入实践

美国的家庭经常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年龄阶段由浅入深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家长会定期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 以让他们学会管理。美国人从小就跟银行打交道,他们不仅有良好的储蓄习惯,而且还会随时关注存款余额得变化,并进行理性消费,在消费时精打细算,量入为出。美国家长鼓励子女外出打工,并且鼓励孩子自主支配通过自己劳动挣得的零用钱,要求孩子在花钱之前做预算,在花钱之后学会记账,并学会简单的财务分析。另外,美国家长鼓励孩子在阅读大量投资理财的经典书籍参加理财讲座的基础上,从中寻找投资理财的技巧并应用于真实的投资实践中,他们鼓励和引导孩子积极投入到股票基金房地产等投资领域。对我国家庭财商教育的启示

4.1 更新教育观念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在财商教育方面也是如此。孩子对于财富的观念很多都是传承父母对于财富的观念,所以,进行财商教育要从家长入手,改变家长观念之后才有可能提高孩子的财商。其实很多父母都没有接受过完成系统的财商教育,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很难给孩子一个好的财商教育。所以,父母应该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自我思考,充分认识这个世界,不能够用大人世界中一些负面的金钱观抑制孩子的成长,要明白财商是隐含在生活细节中的,不要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到孩子的财商能力。

4.2 把握儿童理财教育的关键期,及早进行

研究表明,5-12岁是儿童理财教育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金钱价值观和消费尚未形成稳定的习惯。如果此时进行理财教育,那么孩子学会安排10元钱的用途,明天给他10万元、100万元甚至更多的钱,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在美国,财商知识的教育被称为是“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也是引导孩子学会规划梦想和管理人生的生存教育,更是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建立责任感、获得独立自尊等健全人格的教育。及早形成正确的财富观念、理财意识和良好的理财习惯,将让孩子终身受益。

4.3 家庭理财:基于生活,形成习惯

在正确观念引导下,家庭在理财教育中是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的,其优势无法替代,因为家庭是儿童日常生活的场所,是儿童财富的重要来源,赋有对自己孩子财富监管的职责,在零花钱、压岁钱等钱财的给予、监管、引导中,在自己的消费、投资等行为中,在自己对各自经济行为的评价中,就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庭理财教育一般不需要什么特别的途径和方法,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日常生活的渗透式的教育,让孩子在经济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节约习惯、记账习惯、储蓄习惯、计划习惯、劳动习惯等。当然,随着孩子的成长和个人的兴趣,根据自己的能力可以适度地引导和帮助孩子进行尝试性投资等行为。

4.4 教孩子理财的基本方法

教孩子理财不仅要正确认识钱,还要培养孩子驾驭钱的能力。孩子的理财能力是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培养、训练的。训练孩子有计划地使用钱。家长只提出原则,具体内容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不直接干预,但要监督、检查。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手段。父母对孩子的监督检查起到了“安全阀”的作用,可以防止孩子乱花钱,还可以培养孩子把钱用在刀刃上的良好习惯。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分阶段进行理财教育。例如:幼儿园阶段,让孩子认识钱的来源和用途;小学阶段,挣取和用好零花钱;初中阶段,学会记账管好钱;高中阶段,学习投资如何起步。

引导孩子学会做预算,对自己的压岁钱进行预算,除每月(周)必要的零花钱外,拿一部分钱投资购买风险较小的基金,剩余部分以定期或活期储蓄形式存放于银行到年底的时候,分析资金使用情况,让孩子明白,只要使用得当钱可以生钱的道理;为孩子准备一个记账本,要求孩子养成记账的习惯,让孩子对自己每月(周)的零花钱进行收支登记,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对金钱使用的计划性和统筹意识,另一方面又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此外,在日程生活中,抓住各种机会加强孩子的理财教育,如逛商店时,学会货比三家,看好折扣品牌质量售后服务等;去银行时,让孩子观察体验爸爸妈妈存钱取钱的全过程,给孩子看存折上的数字,感受什么是储蓄;去游玩时,让孩子参与花销的全过程,知道每一项的价格,进行总体规划预算等等。

参考文献

[1] 王赵亮,韩宏立.美国财商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4 [2] 康明辉.理财,从识数字开始--美国的家庭理财教育[J].大众理财顾问.2005,11 [3] 高小凡.美国家庭的理财之道[J].西部财会,2007,8 [4] 肖璐.美国个人理财教育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金融与经济,2006,4 [5] 杨黎.欧美国家的儿童理财教育[J].西部财会,2005,11 [6] 高佳.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的四个发展阶段[J].外国教育研究,2008,7 [7] 孙亨利.青少年理财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2 [8] 徐敏.如何引导和加强幼儿教育的财商教育[J].才智,2013,6 [9] 殷秋萍.甜甜圈的"圆圈"和"圆孔"——浅谈幼儿财商教育应培养理财知识和品格[J].课程教育研究,2013,2 [10] 吴文前.儿童财商教育方法应用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5 [11] 孙云晓.青少年理财习惯养成的研究,"少年儿童理财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银行,2009

第四篇:家庭伦理学论文

当代大学生恋爱问题浅析

摘要: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且正值青春年华,生理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大学生恋爱是自然、正常的心理、生理发展结果,虽然爱情可以让人陶醉,让人更好的工作和生活,但在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恋爱心理也会带来诸多负面,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点,导致恋爱中诸多问题的存在,这让大学生们苦恼,手足无措。本文将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进行分析。

一、在校大学生的现状

有调查显示,在一些高校中,大学生恋爱比例竟达到60%以上。一些新生在入学之初,便得到老生的面授技艺: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在大学里没谈过恋爱就不算是合格的大学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义无返顾地投身于恋爱的洪流中去。在恋爱中,一些同学也抛开了应有的矜持与含蓄,表现得投入而大胆。他们自己竟美其名曰:爱就爱得轰轰烈烈。这种表现在师生中间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破坏了大学生的良好形象。恋爱中的“短平快”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一个特征。在大学生中失恋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失恋带来的虚无、焦虑、忧郁、悲伤、痛苦、绝望等情绪致使当事人身心遭受极大伤害,造成严重的心理挫折。如果不及时引导、化解失恋学生的消极情绪,会导致学生的身心疾病,甚至带来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

二、校园中的恋爱现象及原因:

恋爱、结婚和建立家庭是人生需要经历的阶段,而爱情,则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许多大学生则把恋爱视为大学生活的一个主题。但每个人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爱情的向往

由于心理和生理的日益成熟,大学生们不自觉的对爱情产生向往,而大学,是很多学生第一次离家远行,远离亲朋,从而产生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寂寞感,从而使得其对异性和爱情的向往愈加强烈。同时,大学生刚经过了紧张的高中阶段学习和压力很大的高考冲刺,进入大学后都想轻松一下。此时他们身体发育已到了晚期,压抑和潜藏了许久的对异性的爱的渴望就自然地浮现出来。另一方面,大学住校生活相对自由,可以摆脱家长和老师的双重约束,也为谈恋爱创造了条件。于青春期中后期的大学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精力充沛、渴望交往异性。入学前,男女双方虽有对异性的向往,但由于学业的压力和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干涉,青春的骚动被压抑着,不敢释放。入学后,学校没有了禁令,家长无法直接干涉,处在自由状态下的大学生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到具体体现。因此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大学生更渴望在大学里谈一次恋爱,心中冲动的萌发,对爱情向往的日益强烈,自是一发不可收拾……

(二)受客观环境的影响

人的社会性是人性的现实表现,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大学生入学前后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恋爱有着特别的影响。进入大学后,看见很多男女出双入对,在羡慕的同时,嫉妒也随之产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会萌发出“找个女(男)朋友,谈个恋爱”的冲动。大学中存在着“寝室现象”,一个寝室中有一个人恋爱了后,其他人就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更风,导致从一个人恋爱到一个寝室全恋爱的现象。

有些学生认为大学里没谈过恋爱,十分可惜,让其他同学笑话,大学生活不完整,追赶潮流,把它作为一场爱情实验,在学生中,有很多人持有恋爱实验论。另外,许多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的紧张感没有了,对专业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失去奋斗目标与前进的动力;有些学生新的理想尚未建立起来,出现了理想真空地带,表现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些大学生谈恋爱纯粹是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做崇的结果,看到别人出双入对,心里难以保持平衡,随大流,赶紧找一个,以满足虚荣心。有些大学生心中苦闷,又缺乏知心朋友,想找个伴儿来玩,打发时间,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玩恋爱在这一群体中,已经演变成为标有时尚注脚的游戏。他们只重视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

(三)部分大学生陷入虚幻的爱情中——网恋

上网聊天是大学生课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在一个虚幻的世界中,将自己深藏的,不愿告诉家长、老师或同学的秘密展现给对方,当觉得彼此很投机的时候,便会慢慢喜欢对方,从而形成网恋。网恋作为一种精神恋爱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境界,网恋不当带给大学生的危害也是明显的,首先,大学生网恋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情感的发展,增加学生在情感上的随意性、空想性、虚伪性,降低爱情的崇高性和他们的责任感。其次,大学生沉溺于网恋会造成身心的伤害,甚至荒废学业。更可怕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网恋”从事违法活动,一些大学生因此上当受骗。

(四)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观念淡化

当前社会上格调低下的性文化泛滥,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的世界正处于无栅栏状态,黄色的信息随处可看;另外,大学生受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两性观,追求感官刺激作为与异性交往的原因与目的,将爱情等同于感官刺激,忽略了爱情与恋爱的真谛,产生了错误的恋爱观。男女同学合伙在校外租房同居已屡见不鲜。他们坚持只要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真心相爱,就无须指责”,传统的贞操观念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逐渐淡化。

三、大学生恋爱存在问题的原因

1.失去奋斗目标与前进的动力。进入了高等学府,有些学生新的理想尚未建立起来,出现了理想真空地带,缺少学习动力、目标,于是转到谈情说爱,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

2.好奇,存在试一试的想法。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中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交往异性。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到具体体现。

3.排解孤独、寂寞。校园文化生活单调,课余生活枯燥乏味,三点一线连成了每天的全部,再加上家庭的干预与影响较中学时大为减弱,对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适应性较差,以至感到孤独、无聊、空虚、寂寞,一些学生为了释放多余的精力、寻求精神快慰而谈恋爱。

4.攀比心理作祟。有些大学生谈恋爱纯粹是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做祟的结果,看到别人出双入对,心里难以保持平衡,随大流,赶紧找一个,以满足虚荣心。“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等港台流行歌曲总是格外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不知是这些流行歌曲影响了大学生的恋爱观,还是大学生的恋爱观在流行歌曲中寻找到了共鸣,不问结果,只问过程,已成了他们获取爱情的真实写照。

四、针对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1.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针对大学生恋爱问题,高校教师们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与思考,通过教育和管理,使学生们对恋爱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自觉抵制在学期间不良风气的干扰,以健康的身心状态投入大学生活中去,争取早日成材。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校园文明行为。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的情感要求,是消除大学生孤独感,培养大学生健康情操,强化道德力,珍视快乐人生的良好方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体现在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活动次数频繁上,而且也包括参加活动的人员也要群众化,要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显示自己才华、表现自我价值及自尊心得到尊重的机会,要尽量给他们情感满足的机会。共青团、学生会要紧密配合,搞好大学生社团活动。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舆论引导。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鼓励他们“学业在先,恋爱在后”,大力宣传和表彰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典型,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业。大学生是青年之中的佼佼者,志当高远,要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如因恋爱而影响学业的进步,那是非常可惜的,也是极不应该的。其次,要教育恋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彼此间以诚相待,忠贞专一。恋爱对象的挑选应以共同的理想志趣做基础,而不是为了满足暂时的生理或心理需要。再次,要引导他们恋爱应格调高尚,行为端庄,一方面,促使他们把恋爱化作激励机制,督促自己进取向上,一方面,教育他们文明恋爱,给别人以清新愉快的感受。

2.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心理方面还有较大的可塑空间。作为教育者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可聘请一些心理学专家举办讲座,开设校内心理咨询热线等,及时帮助他们处理恋爱与学习、恋爱与学业、恋爱与道德的关系,明确恋爱意味着责任,增强责任感和道德观念,同时帮助他们克服恋爱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提高对恋爱挫折的承受能力。

3.注重个别引导

大学生自尊心强,思想情感属于个人秘密不愿向他人吐露,时间久了容易引起心理障碍,高校教育者要深人了解学生中恋爱的情况,在取得信任的基础上采取个别交谈、个别引导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摆正爱情的位置,树立自信心。尤其要注意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与男性相比,女性的感情更为丰富,对于爱情也更加投入和敏感,而一旦因此做出某些越轨的行为也往往容易遭到更多的非难,从而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学校应适当加强针对女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及爱情的权利与义务教育,使女大学生在恋爱中保持自尊、自爱、自信和自立的姿态,以防止行为偏差所带来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害。

4.开展心理咨询,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还未完全脱离青春期的年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尚未成熟和稳定,心理上的矛盾和情绪上的波动很大。面对扑朔迷离、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以及友谊、爱情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很多人苦无良策或处理不当,从而容易陷入失望、迷茫、烦躁和郁闷之中。因此,向需要帮助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就成为当前高校一项有意义并深受学生欢迎的工作。心理咨询要求咨询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掌握丰富的咨询知识和高超的技巧与方法,不论是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网上咨询或是电话咨询,咨询员都要以满腔的热情、诚恳耐心的态度、循循善诱的方式、严守保密的原则,静心听取咨询者的倾诉,有的放矢地教育咨询者明辨是非,引导并帮助咨询者正确对待恋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消除咨询者的心理障碍,使咨询者德智体等方面都能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培养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一直是党和国家所关心的大事,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总之,大学生谈恋爱没有什么不可,因为情感的发生是突然的,不需要压抑自己,但是对于行为一定要慎重。对大学生恋爱问题引导教育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重要方面。作为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重视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

第五篇:家庭教育学论文

家庭教育学论文健全健康的人格比什么都重要李亦婧

健全健康人格的培养比什么都重要

姓名:李亦婧 学号:2008210829 专业:学前教育

摘要:通过对目前社会上颇有争议的“丁俊晖模式”、“虎妈战歌”、“汪军军刺母

事件”进行分析,探讨其背后存在的家庭教育问题,并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家庭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健全健康的人格,方法是因材施教,方式是平等对话、合理沟通。

关键词:家庭教育虎妈丁俊晖模式汪军军刺母

无论是看似成功的“丁父”、“虎妈”,抑或是失败的“汪母”,他们的教养方

式我都不是很赞同,对家长而言,都不可不加选择的盲目模仿。不论是“虎妈”,还是“丁父”,这些都是个案。他们的成功,是建立

在许多不成功个案的基础上的。我们看到的,是成功的案例,但我们看不

到按照同样方式培养的并不成功的孩子,丁俊晖一杆成名后,“丁俊晖模式”

一度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丁父”的教养方式也被很多人拿来效仿,兰州一位1

5岁的少年真通放弃学业到上海跟随丁俊晖之父学打台球,梦想着有

一天能够超越丁俊晖;海南8岁的体操女孩张慧敏在父亲的监督下跑步上

北京,生理学专家董广新认为:这种做法对年仅8岁的小女孩来说是超负荷的。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而究竟能有几个能够获得成功呢?真通有没有这个潜质?

他是不是真的对台球感兴趣?这些都无从得知,何谈成功呢?小慧敏能不能成功

我们暂且不提,可这样的超负荷训练对孩子的生理上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不容忽

视的啊!而“虎妈”的教养方式在她第一个女儿身上算是获得了世俗的眼光中的成功,那是因为大女儿比较乖巧听妈妈的话,服从妈妈的安排,而二女儿比较叛逆,当她把教养方式复制到二女儿身上时则不断碰壁,为此,连虎妈这样严格的几近疯狂的人也不得不尊重二女儿的选择,同意她辞去首席小提琴手的职务,改打自己喜欢的网球。因此,我认为,所谓“虎妈”、“丁父”之类的教子

方法,并不具备指导和推广意义。至于汪军军刺母一事,很多人一直认为是因为汪母对军军的溺爱,最

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其实,我觉得这是对“爱”的一种误解,何谓“溺

爱”,溺爱是爱太多,而现实中很多人则把“物质上要啥给啥”理解为是爱,其实这跟爱一点关系都没有。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爸爸经常不在家,无

闲暇时间陪孩子,为了弥补自己不能给予孩子的爱,总会想方设法通过“物质”

去填补自己内心的不安。长此以往,便觉得“要啥给啥”就是爱的表现,而真正的非物质的爱是极度缺乏的。汪军军的家庭就是这样,汪父长期寄居在美国,汪

军军一个人在日本求学,汪母尽可能的满足儿子的物质要求,于是,汪军军没有

打过工却住着相当豪华的公寓„„这就是常人眼中所谓的“溺爱”,可是除去那

些物质需要以外,我们从哪里看到汪父汪母给予汪军军的一丁点的心理需要呢?

没有,真的没有,而这,到底算是是“溺爱”呢,还是“没有爱”、“缺乏爱”呢?

另外在亲子教育的问题上,古人在很早就告诉我们,父母的行为将是孩子学习的模板。很明显,汪某对其母亲的行为,是属于“不思恩”的一种类型,即对

母亲只有索取,而无心存感激之心。那么汪某是从哪里学来的?是否其父母之间

或父母对老人的态度,也存在某些相似的地方呢?看过汪军军的家庭背景我们就不难得到答案了,汪军军的家庭环境很恶劣,他的父亲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炸药桶”,他脾气极度暴躁,稍有不顺心就拿拳头解决问题,而且上到父亲、下到妻子、哥哥、姐姐,甚至儿子汪军军,他都不手软。这样一个父亲,他不孝敬父母,对父母不知感恩,不体贴妻子,对妻子非打即骂,不尊重兄长,对兄长拳脚相向,那么我们又怎能寄希望于在他影响下长大的儿子能够做到思恩呢?而汪母在丈夫的面前就像一个“小鸡仔”,对丈夫的打骂从来都是逆来顺受,不知反抗。这样看来,上演汪军军刺母的事件也似乎在情理之中了,因为汪军军深谙“父亲拿拳头解决问题”和“母亲逆来顺受,不知反抗”的道理„„

通过对上述对三个家庭教育实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如今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归纳起来如下:

(一)家庭教育的目的 很多家长们最强烈的愿望是望子成龙或期望成才。何为

“龙”?何为“才”?在家长的理念中,并不是希望孩子成为有用之“材”, 而是都想让孩子成大器、成气候,成为人上人, 出人头地, 高人一等。丁俊晖的父亲想让丁俊晖成为世界第一,于是,在丁俊晖12岁时,丁父变卖所有家产,带着儿子孤注一掷的到东莞学习台球;“虎妈”蔡美儿给两个女儿立下了极度苛刻的十大家规,目的是想打破亚裔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说白了还不是想让两个女儿继续像她一样做富裕的上等人,过上等的生活。汪父汪母在家境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毅然坚持让汪军军从尚未毕业的大专退学辗转去日本留学,原因是汪父觉得从大专毕业不能出人头地,他为儿子设计的出路是:学商,出国,挣大钱。

(二)家庭教育的内容 很多家长在对儿女进行教育时都是强调片面的教育,忽视全面教育。丁父为了让儿子专心学台球,在丁俊晖12岁时就让其放弃了学业而一门心思投在了台球上。我们在《虎妈战歌》中看到的最多的也是蔡美儿对两个女儿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涉及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情感的教育则少之又少,在其定的十大家规中也只是很重视对知识学习和钢琴、小提琴的练习。汪父汪母把儿子送到日本学习的初衷也是为了儿子留“学”日本,然后挣大钱,而对汪军军的心理上关心和指导则很少。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只强调片面教育。

(三)家庭教育的方式“虎妈” 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

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其实生活中大多数家庭的教育方式都主要是家长的权威性管束和压制,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孩子也很少有自主选择权。

我认为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孩子能拥有一个阳光明媚的内心、健全健康的性格要比十个哈佛都重要。而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然而丁俊晖一杆成名、索菲亚成功考上哈佛,这些成功都是以牺牲自由快乐的童年为代价的。相信在十大家规压制下的索菲亚的童年过的一定很压抑吧,孙云晓曾经说过:“被扭曲了童年的人,长大以后会带着各种各样的伤痕、病理,随时有可能爆发出发”。药家鑫杀人,汪军军刺母,这些都是童年的隐患爆发了出来,而索菲亚的心理是否是否健康,她会不会在某个时间也爆发出来呢?钱学森在一次关于教育的采访中说过:“我生活在苦难的社会,2却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新社会,童年缺充满了苦难”。这话真的很耐人寻味啊!我觉得家庭教育应该还孩子一个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这样也才更有利于健全健康人格的培养。教育是最个体化的内容,只有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实施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教育。古人所讲的教育要因材施教也是这个道理。我觉得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应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在孩子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给孩子更多的专业训练和培养。同时,家长不应将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应跟孩子之间建立平等观念,即使有什么家规和约定,也应通过协商产生,并且最好要对双方都有约束作用,家人应尊重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而不是逼孩子成才或者规划孩子成才。

今天的“圈养”是为了最终的“放养”,今天的扶持是为了将来的放手,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最终都是要走向社会的,于人生的漫漫长河而言,健全健康人格的培养比什么都重要!如何还原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如何创建一个平等对话、合理沟通的家庭氛围,以至于如何转变家长不合时宜的教育观念,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

参考文献:

[1]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孙云晓.《让人幸福的教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下载家庭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庭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庭教育学论文

    家庭教育学心得体会 还记得数周之前,在学长的慎重推荐下,我选了家庭教育学这门课程。第一次上课,我来的非常早,在等待中,陈教授走进了教室,虽然年长一点,但是走路腰杆笔直,双眼有神,......

    家庭教育学论文

    浅析“严父慈母”型家庭教养模式 内容摘要:家庭教养是家庭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父母的家庭教养模式与孩子的发展息息相关。“严父慈母”型家庭教养模式古今有之,这种家庭教育......

    家庭局域网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家庭无线局域网是信息技术下用户对网络需求的另一种表现。主要针对无线局域网组网的前期准备、无线路由的设置以及现阶段家庭无线局域网的缺陷和不足等方面来阐述,......

    家庭教育学论文(合集5篇)

    家庭教育学论文 --------谈母亲教育 摘要:在现代家庭中,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许多发达的地方都办起了家长学校,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着......

    家庭档案经验论文

    从家庭档案见证城市的变迁我是皇姑区寿泉街道天山社区的一名党员,以前从事教育工作,2007年第一次接触家庭档案这项工作,这得感谢皇姑区档案局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寿泉街道领导的帮......

    社会家庭调查论文

    社会家庭调查 班级:**** 姓名:**** 学号:**** [内容摘要]:转型时期的中国家庭随之发生了裂变,家庭结构趋向于小型化、核心化;缘关系的凝聚力减弱,人们对亲属关系网的依赖程度极大地......

    论文-浅议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

    论文-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 摘要: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此,笔者试......

    恋爱婚姻与家庭期末论文

    论婚姻自由 我们都向往自由,犹如笼中之鸟向往蓝天,池中之鱼向往大海。二十多岁的我们,即将面临自己的终身大事——婚姻。事实上,我们都希望自己决定跟谁结婚,然而,很多因素左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