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种植基础第二章复习题
种植基础第二章复习题(1)
一、判断
1.土壤气体和液体占土壤总体积的30%。()
2.矿质土粒中含有作物所需的各种矿质营养元素。()
3.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不超过5%。()
4.一般直径大于1厘米的土粒我们称之为砂粒。()
5.腐殖质也可以用物理机械的方法直接中土壤中分离出来。()
6.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为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准备材料。()
7.一般温带地区耕作土壤中有机质的矿化率为3——5%。()
8.一般来讲,水田的腐殖化系数比旱田小,粘土比砂土大。()
9.影响有机质转化的因素就是影响微生物活动的因素。()10.大多数微生物适宜的PH范围为7—8之间。()11.土壤中的微生物大多数属于嫌气性微生物。()12.大多数作物和果树适宜生长在沙壤土或中壤土()13.改良土壤质地最有效的方法是客土调剂。()
14.土壤孔隙的大小和多少决定了土壤孔隙“质”的问题。()15.土壤孔度不能直接测定。()
16.一般表土层的容重大,心土层容重小;沙土容重小,粘土大。()17.空气孔隙是土壤中最有效的孔隙类型。()
18.北方地区耕层土壤容重在1.1—1.8之间最为适宜.()19.团粒结构是土壤中最良好的结构体类型。()20.片状结构一般出现土壤的犁底层出现。()21.轮作倒茬也可以改良土壤结构。()
22.化学吸收性对土壤保肥是不利的,生产上应避免。()
23.NO3—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因此不能靠物理化学吸收性吸收。()24.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没有了臭味,是靠土壤的化学吸收性。()25.一般北方地区土壤盐基饱和度为60-70%较为适宜。()26.改良土壤酸性施用石灰应用活性酸的多少来计算。()27.我国土壤呈现“东南碱西北酸”的整体分布。()28.大多数微生物活动适宜的碳氮比值为50:1。()29.肥沃土壤不仅阳离子交换量大,盐基饱和度也高。()
1.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肥、气、热在一定条件下的协调程度。(2.吸湿水是一种气态水,对作物无效。()
3.吸湿水在土壤学中没有什么意义。()
4.膜状水是完全有效的水分类型。()
5.田间持水量是土壤有效水与无效水的分界线。()
6.在地下水位深的地方,毛管水形成毛管上升水。()
7.超过田间持水量的水,受重力作用下渗,作物不易利用。()
8.土壤孔隙越粗,毛管水上升的速度快,高度高。())9.沙土地的毛管水上升高度比粘土要高。()10.重力水对于水稻田来说,是有效水。()
11.在最大有效水范围内,越接近田间持水量,其有效性越低。()12.粘土的最有效水范围最大,沙土的最大有效水范围最小。()13.我们通常栽培学中表示的含水量是实际含水量。()14.黄墒是作物最适宜播种的土壤墒情。()
15.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大气,氧气的含量高于大气。()16.在通气不良的土壤中,常会有一些还原性有毒气体。()17.土壤水分多的情况下,通气性就会差一些。()18.沙性土比粘土土温升高快,深色土比浅色土升温快。()19.在早春施用驴粪、马粪可以提高土温。()20,河北省土壤一般不会缺磷肥和钾肥。()21.我们施用的有机肥和化肥都属于速效性养分。()22.尿素分子属于速效养分,易被作物吸收利用。()
1.棕壤主要分布于我省的海拔800米以下的太行山的中低山地区。()2.潮土是我省的第一大类。()
3.褐土是我省分布较广的非地带性土壤。()4.河北省的坝上高原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是棕壤。()5.我省的小麦主产区的土壤类型是潮土。()6.水稻土的有机质含量一般比旱地土壤高些。()7.风沙土和盐碱土都属于低产性土壤。()
8.栗钙土的改良利用应以林牧保农,林草牧结合,以牧为主。()9.以氯化物为主盐碱土,含盐量大于1%为盐土。()10.我省的以盐土和盐碱土的面积最大。()11.盐碱土地的直接危害是破坏土壤的结构。()
二、选择题
1.播种时最好的土壤墒情是()
A.潮干土
B、黑墒
C、黄墒
2.在土壤剖面的一定层次常见到的锈纹、锈斑和铁锰结核等新生体的土壤类型是()
A.潮土
B、栗钙土
C、风沙土 3.土壤中生命活动最旺盛的是()
A.土壤动物
B、土壤微生物
C、土壤酶 4.对作物高度有效,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是()
A.交换态
B、水溶态
C、有机态
D、矿物态 5.土壤中最重要的吸收性能是()吸收性
A.机械
B、物理
C、化学
D、生物 6.属于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是()
A.Zn
B.S
C.Ca
D.Mg 7.经分析测得某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15ug/g , 则在该土壤增施磷肥的增产效果()
A.显著
B、不明显
C、有一定效果
8.某土壤实际含水量恰等于萎蔫系数,则该土壤所含水分类型是()A.各类型土壤水分
B、含吸湿水和膜状水
C、吸湿水
9.小麦冬前灌水可()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能防止与减轻冻害的发生 A.增大
B、减小
C、相等 10.土壤矿物质中元素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是()
A.O Si Al Fe
B.Fe Ca K O
C.C Ca Fe K 11.下列土壤质地中田间持水量最高的是()
A.壤土
B、粘土
C、沙土 12.高产肥沃土壤速效钾含量在()以上
A.150—200ug/g
B.64ug/g
C.125ug/g 13.一般作物生长发育适宜的通气孔隙度为()
A.10%—20%
B、30%—60%
C、50%或稍大于50% 14.春季土壤的返浆现象是()运动的结果
A.液态水膜
B、水汽
C、吸湿水 15.一般温带地区耕作土壤中有机质的矿化率约在()A.1.5%~2.0%
B.2%~3%
C.5%以上 16.旱地土壤耕层容重为()g/cm2能适应多种作物的要求 A.1.10~1.30
B.1.00~1.80
C.2.60~2.70 17.当PH在7.4时,则土壤呈()
A.酸性
B、中性
C、碱性
18.测定某土壤的含水量,取湿土重15g,烘干后重9.4g,则该土壤含水量为(A.59.75%
B.37.3%
C.58.5% 19.下列离子中属于盐基离子的是()
A.Al3+ Mg2+
B.NH+
K+
C.Al3+ Ca2+ 20.卡庆斯基制是以()为土粒的上限。
A.1mm
B.0.0001mm
C.0.001mm 21.()是对土壤肥力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A.交换态养分
B、有机态养分
C、固定态养分 22.下列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B
B、S
C、Ca 23.夏季灌水可使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
A.增大
B、降低
C、无变化 24.农民称为“土坷垃”的结构体是()
A.片状结构
B、柱状结构
C、块状或核状结构 25.沿水平面排列,水平轴比垂直轴长,呈扁平薄片状的结构体属于()A.柱状结构体
B、片状结构体
C、核状结构体 26.今测定某土壤的含水量取湿土重12g,烘干后称重为9.4g该土壤的含水量为(A.12.8%
B.27.6%
C.72.4%))27.土壤固相物质约占土壤总体系的比例是()
A.40%
B、50%
C、60%
D、70% 28.在一般情况下,土壤微生物正常生命活动总共需要有机物料的碳氮比值约为()
A.15:1
B、20:1
C、25—30:1
D、35—45:1 29.一般微团粒的直径一般为()mm A.<0.15
B.<0.25
C.<0.35
D.0.45 30.河北省分布最广泛的非地带性土壤是()
A.棕壤
B、褐土
C、潮土
D、栗钙土 31.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吸收的吸收类型是()。
A.生物吸收性
B、化学吸收性
C、物理吸收性
D、物理化学吸收性
32.卡庆斯基制中,物理性沙粒和物理性黏粒的界限是()。A.1mm
B、0.1mm
C、0.01mm
D、0.001mm 33.在相同条件下,吸湿水含量最多的土壤是()。
A.沙土
B、轻壤土
C、中壤土
D、黏土 3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毛管水上升高度正确的顺序是()。
A壤土>黏土>沙土
B、壤土>沙土>黏土
C、黏土>沙土>壤土
D、沙土>壤土>黏土
35.某土壤的pH值为6.8,它属于()。
A.酸性土壤
B、强酸性土壤
C、中性土壤
D、碱性土壤 36.北方高产旱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为()。
A.0.5%~1%
B、1%~1.5%
C、1.5%~2.0%
D、5% 37.卡庆斯基制是以多少为界限把土粒分为物理性沙粒和物理性黏粒的()。A.0.001mm
B、0.05mm
C、0.1mm
D、0.01mm 38.表层土壤比重的平均值是()。
A.1.10
B、2.65
C、2.95
D、6.5 39.土壤中最宝贵的水分类型是()。
A.毛管水
B、重力水
C、吸湿水
D、膜状水 40.栗钙土在河北省的主要分布区域是()。
A.燕山山地
B、太行山山地
C、冲积平原
D、坝上高原 41.旱地土壤耕层容重为()g/cm3能适应多种作物的要求。
A.1.00~1.80
B.0.50~1.20
C.1.10~1.30
D.2.10~2.50 42.土壤质地与最大有效水范围的关系正确的是()
A.沙质土>壤质土>粘质土
B、壤质土 >沙质土 >粘质土 C、沙质土 >粘质土 >壤质土
D、壤质土 >粘质土> 沙质土 43.土壤速效磷含量低于5ug/g时,施磷肥的增产效果()
A.显著
B、有一定效果
C、不稳定
D、不明显 44.根据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程度,玉米属于()
A.养地
B、自养
C、耗地
D、异养 45.根据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程度,大豆属于()作物.A.异养
B.自养
C.养地
D.耗地 46.下列不属于大量元素的是()
A.Fe
B.C
C.N
D.P 47.播种时最好的土壤墒情是()
A.黑墒
B.黑墒以上
C.黄墒.D.潮干土 48.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是()
A.Fe
B.Cu
C.C
D.Zn 49.碱土主要含()
A.NaCl
B.Na2SO4
C.Na2CO3
50河北省分布最广泛的非地带性土壤是()
A、棕壤
B、褐土
C、潮土
51对作物高度有效,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是()
A.交换态
B、水溶态
C、有机态
三、名词解释: 1.成土母质
2.土壤剖面
3.土体构造
4.粒级
5.土壤质地
6.腐殖质
7.碳氮比:
8.土壤保肥性
9.离子交换吸收
10.土壤供肥性
11.土壤酸碱性
12.土壤容重
13.田间持水量
D.MgSO4 D、栗钙土
D、矿物态
14.相对含水量
15.土壤热容量
16.土壤耕性
17.土壤粘着性:
18.土壤可塑性
19.土壤肥力
20.土壤缓冲性能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有机质的矿质化和腐殖化过程?影响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2、影响土壤温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调节土温?
3、土壤空气与植物生长有何关系?土壤空气有何特点?
4、什么是团粒结构?创造团粒结构的措施有哪些?
5、影响土壤耕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改良土壤耕性?
第二篇:种植基础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农学《种植基础》
郝静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种植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2、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实验实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每周上一次多媒体课,开拓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
二、教学方法:
1、讲述法。
2、多媒体
3、实验实训法
4、其他方法。
三、教学内容:
1、植物生长的外部环境。
2、植物生长的土壤基础。
3、植物生长的营养调节。
4、植物生长的常见病害和虫害。
5、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四、教学措施:
1、大胆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出课堂,走进农田、实验田、公园、气象站等。开拓眼界的同时,积累教师的教学素材。
2、加强学生学业管理。特别是作业管理和试卷检测。制定一套严密的奖罚制度,根据每个学生的学生情况和能力。同时结合学校的封闭式管理,从严管理,才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3、增进与学生的交流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疏通人脉”,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
4、提高多媒体的制作水平,提高课堂效率。
5、实行分组教学,科学分组,沿用以前的教学经验,积累更多的教学资源。
总之,希望通过本学期的努力,让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更进一步的深化和理解,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能力。
第三篇:种植技术基础教案
《种植技术基础》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形成
这一章包括植物各器官的形态、生长发育以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形成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说整个植物界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我们的种植业所涉及的植物主要是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类。
第一节 植物各器官的形态、生长发育
一、营养生长
植物的种子,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便开始萌发,生根并形成茎和叶,植物由小长大,这样,植物的体积和重量都增加,这就是植物的生长现象。从种子的萌发到幼苗的形成以及根、茎、叶的长大,是植物营养生长的过程;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后,植物开始开花并形成果实和种子,这是生殖生长的过程。
种子植物的外形、大小差别虽大,但基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构成。各器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从而保证植物体的协调统一。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种子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繁殖器官,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凡是由胚珠发育形成的种子才是真正的种子。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成熟的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胚乳是为胚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的。
(二)根、茎、叶的形态及生长发育
1.根
根是植物在长期适应陆地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地下营养器官,根的重量可超过整个植株重量的一半。
根的变态类型有:肥大直根(萝卜)、块根(甘薯)、支持根(玉米)、寄生根(菟丝子)。
实践证明,要使作物高产、稳产,必须有一个发育良好的根系,使地上部和地下部保持相对均衡。耕作、施肥及水分管理等都是以根际为对象,对根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2.茎
茎的主要作用是输导水分和养分、支持枝叶和花果在空间合理展布。大多数植物的茎是直立的,茎的外形一般为圆柱形,少数植物为三棱柱形和四棱柱形。茎上着生叶的部位称为节,两个节之间的部分叫节间。茎与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茎有节和节间,而根则没有。
茎、叶、花都是芽发育成的。按芽在枝上着生的位置分为定芽和不定芽,按发育后形成器官的差异分为枝(叶)芽、花芽和混合芽。按叶腋内芽的数目,分为单芽和复芽。按在叶腋中的位置分为主芽和副芽。
茎的变态可以分为地上茎的变态(包括肉质茎、茎卷须和茎刺)和地下茎的变态(包括根茎、块茎、球茎、鳞茎等)两类。
3.叶
叶最重要的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内90%左右的干物质是由叶片合成的。此外,叶片还具有呼吸、蒸腾、吸收等多种生理功能。有些植物的叶还有贮藏养分和水分的作用。
叶可以分为完全叶和不完全叶。叶有单叶和复叶之分。
二、生殖生长
1.开花
花是被子植物重要的繁殖器官。双子叶植物的花为典型花,由花柄、花托、花被(包括花瓣和萼片)、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和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五部分组成。
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单性花和两性花。
2.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授粉,卵细胞和精细胞相互融合的过程叫受精。受精作用后,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果树、蔬菜中有未经授粉受精而形成果实的现象,叫单性结实。单性结实包括自发单性结实和刺激单性结实。
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不好,生殖生长也不会好。但营养生长过旺会推迟生殖生长。
植物的整体或某一部分在某一时期自发地暂时停止生长的现象叫做休眠。休眠是植物对不良季节的一种适应。
第二节作物产量、品质的形成
一、产量形成
二、品质形成
作物品质的优劣是以人类的需要决定的,优良品质的标准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需要。作物产量与品质之间并没必然的联系,有时也可能是矛盾的。
第二章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
环境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和营养四部分内容。这些是植物生长的基本环境条件。
一、光照、二、温度、三、水分、四、土壤和作物营养
第三章 种子生产
1.低温长日性植物
原产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引到低纬度地区种植,往往因为低纬度地区冬季温度高于高纬度地区,春季日照短于高纬度地区,造成了生育期延长,有的甚至不能抽穗开花。但茎叶等营养器官茂盛,成熟期延迟,容易遭受后期自然灾害的威胁,或者影响后作的播种、栽植。
原产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引到高纬度地区,由于温度、日照条件能很快满足,表现生长期缩短。但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春季霜冻严重,所以容易遭受冻害。植株可能缩小,不易获得较高的产量。
2.高温短日性作物
原产高纬度地区(如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的高温短日性作物,大都是春播的,属早熟春作物。它们向低纬度引种时,由于气温高于原产地,往往缩短生育期,提早成熟,造成植株、穗子和籽粒变小。
二、育种方法
1.选择育种
2.杂交育种
3.辐射育种
通过一些射线如X射线、γ射线、β射线、中子等照射诱导处理材料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现在的航天育种,也是利用太空的各种辐射造成的变异,从变异群体中选择农艺
性状优异的个体,进而育成新品种或获得新种质资源。辐射育种是物理诱变育种的主要方法。
4.倍性育种
包括多倍体和单倍体育种。例如异源多倍体的小黑麦,通过花粉培育的小麦品种等等。
5.基因工程育种
先进的高科技育种方法。非常成功的例子就是抗虫棉、转基因大豆的培育,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中抗杂1号)。大面积推广,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环境的污染。
6.杂种优势利用
由于双亲遗传物质的差异和相互作用,在杂种一代表现了强大的优势,如产量特别高、生活力特别强等,很有利用价值。与一般杂交不一样,优势只表现在杂种一代,杂种二代会发生严重的分离退化。
7.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
三、新品种审定和推广
1.审定
2.品种推广
推广方式:分片式、波浪式、多点式等。
第四章种植制度
这一章主要有三部分内容,第一是合理的种植制度、作物布局的原则,第二是有关复种、间混套作、轮作连作的概念、技术等,第三是生态农业。
一、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的原则、作物布局的原则
1.种植制度包括作物布局和种植方式两大内容。
一个合理的种植制度应该是可持续的,应体现当地当时条件下农作物种植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系统可以兼顾各方面的关系。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可持续的利用农业资源;
用养地结合,目前农业上采用的养地措施主要包括:①生物养地,主要种植豆科作物或牧草;②施用有机肥料,采用秸秆还田技术;③合理施用化肥;④采用灌溉、农田基本建设、土壤改良等。
提高土地利用率,满足社会需要、提高经济效益。
2.作物布局
二、复种、间混套作、轮作连作 1.复种
最常见的复种方式:①平播;②套播。
2.间、混、套作是在我国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项增产措施,也是我国农业精耕细作传统的组成部分。正确运用间、混、套作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些作物争地、争水、争肥和争劳畜力、争农机的矛盾,还有利于培肥地力,同时还具有抵御自然灾害、稳产保收的作用。
3.轮作可以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调节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轻农作物病虫草害。
4.连作会加剧土壤养分和水分供给与作物需要之间的矛盾,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作物的连作现象仍普遍存在,应采取合理的连作措施。根据作物的茬口特性等因素建立合理的轮作制。
不同作物类型或品种对连作的反应不同,按照对连作的反应可将作物大致分为三类:忌连作的作物、耐短期连作的作物、耐长期连作的作物。
5.茬口特性是指栽培某一作物后的土壤生产性能,是作物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措施对土壤共同作用的结果。茬口的评价一般从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土壤水气热状况、土壤耕性、对后作物发苗情况的影响,前作物收获的早晚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而病虫草害、根系分泌物等因素对某些作物的影响也较大。
三、生态农业
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用机械代替人力和畜力,用化学肥料和农药替代有机肥料,用现代灌溉技术替代传统的雨养农业,用高产品种替代农家品种,用现代耕作方法替代传统耕作法等。
第五章病虫草害防治基础
四部分内容:先概要介绍植物病虫草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分别讲述植物病害基础知识、虫害基础知识、草害基础知识。
一、植物病虫草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方针和原则:
2.综合防治的特点:
(1)全局观:
(2)综合观(或辩证观点):因地、因时、因病虫害制宜地综合运用各种必要措施,协调起来,取长补短。
(3)经济、安全观点:考虑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确保高产、高效,节省劳力,降低成本,保障人、畜、作物、有益生物的安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及其他副作用。
3.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提出的原则
(1)非侵染性病害:消除不良环境条件,或增强植物对环境条件的抵抗能力。
(2)植物侵染性病害:
(3)虫害防治措施提出的原则:
4.植物病虫草害防治的五大方法:
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化学防治
二、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一)概述:
(二)植物病害的病原
三、害虫防治基础知识
(一)昆虫的基本形态特征
(二)昆虫的发育
1.繁殖方式:两性繁殖、孤雌生殖、多胚生殖
2.个体发育:
3.世代及生活史:
4.习性:趋性、食性、群集性
四、农田杂草防除
1.杂草的种类
2.农田杂草防除措施
3.除草剂
(1)按对作物作用方式分为:
选择性除草剂:只能杀灭某一类(种)植物,如2,4-D类只能杀灭单子叶植物
灭生性(非选择性)除草剂: 能杀灭大多数植物,如百草枯,五氯酚钠。
(2)按使用方法分:
茎叶处理剂:用于处理茎、叶的除草剂。如敌稗。
第四篇:《护理学基础》复习题
成人教育《护理学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2.无菌技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3无菌区: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4、继发效应:是指用热或用冷超过一定的时间,产生与生理效应相反的作用。
5、压疮: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6.稽留热:是指体温持续在39-40℃之间,达数天或数月,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多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
7.十字法(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向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8.输液微粒: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um,少数较大的微粒直径可达50~300um。
9、长期备用医嘱:指有效时间在24h以上,必要时用,两次执行之间有时间间隔,由医生注明停止日期后方失效。
10、要素饮食:是一种化学组成明确的精制食品,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与水混合后可以形成溶液或较为稳定的悬浮液。
二、简答题
1、一级护理的护理要点。
答:(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的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2、压疮淤血红润期的表现及护理措施。
答:表现:瘀血红润期:此期为压疮初期,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此期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仅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为可逆性改变。
护理:瘀血红润期:重点是去除致病原因,防止压疮继续发展。除加强预防措施外,局部可使用半透膜敷料或水胶体敷料加以保护。由于此时皮肤已破损,故不提倡局部皮肤按摩,防止造成进一步伤害。3.请简述给药时三查七对的内容。答: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核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4.静脉输液时,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时的处理措施。
答:(1)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病情允许时可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张心理。
(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同时用20%~30%乙醇溶液进行湿化。
(3)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
(4)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5)静脉放血200~300ml以减少回心血量,但应慎用。
5、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措施。答:(1)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措施: ①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天1~2次。
②定时更换集尿袋,注意观察并及时排空集尿袋,并记录尿量。③定期更换导尿管。
(2)鼓励患者多饮水,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
(3)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夹闭导尿管,每3~4h开放1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4)注意患者的主诉并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有结晶时,应及时处理,每周尿常规检查1次。
6、简述臀大肌注射两种定位法。
答:臀大肌注射定位法有“十字法”和“联线法”两种方法。
(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向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2)“联线法”:从髂前上棘至尾骨作一联线,其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7、静脉炎的处理措施。
(1)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
(2)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溶液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3)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4)中药治疗。
(5)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三、综合论述题
(一)患者,女性,40岁,体温在39~40℃左右波动,持续2周,日差不超过1℃。脉搏106次/分,呼吸28次/分。患者神志清,面色潮红,口唇干裂。精神不振,食欲差。
问题:1.患者属于何种热型?
2.可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答:1.稽留热
2.(1)降低体温: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可根据医嘱给予退热药物,降温后30分钟测体温,并做好记录。
(2)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4小时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2次; 注意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观察发热的原因和诱因是否消除;观察治疗效果;[0.5分]观察饮水量、饮食摄取量、尿量及体重变化。
(3)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抵抗力;鼓励病人多饮水;对不能进食者,按医嘱静脉输液或鼻饲。
(4)促进患者舒适: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退热期大量出汗时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5)心理护理:对体温的变化及伴随的症状给予合理的解释,以缓解其紧
张情绪。
(二)患者张先生,男,32岁,因腹泻十多次,全身无力,精神不振而急诊入院,入院诊断急性胃肠炎伴脱水,医嘱:林格氏液500ml,10%葡萄糖液100ml加维生素1.0g静脉点滴。输液半小时后,患者出现畏寒、发热,恶心、头痛,体温40℃。
请问:(1)患者出现了什么情况?
(2)发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3)如何预防和处理?
答:(1)考虑患者可能是发热反应。
(2)其原因可能是:①输液瓶及输液器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②输入的溶液及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③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3)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②严格无菌操作。
(4)处理:①反应轻者,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②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以查找发热原因;③对高热者,应给予物理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三)患者王某,男,30岁,因车祸导致脾破裂伴出血性休克入院。遵医嘱立即输血200毫升。当输入15毫升左右,患者突然出现发冷、恶心、胸闷、腰背部剧烈疼痛、四肢麻木等症状。问:可能出现了什么反应?引起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答:1)病人可能出现溶血反应
2)原因:(1)输入异型血。(2)输入变质血。(3)血液中加入高渗或低渗或能引起血液PH值变化的药物
3)处理:
(1)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保留余血,采集病人血标本重新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吸氧、维持静脉输液通道,供给升压和其他药物。(3)将余血以及患者的血、尿标本送检。
(4)双侧腰封,并用暖水袋热敷双侧肾区,解除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5)碱化尿液,静脉注射碳酸氢钠,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做好记录,对少尿、无尿者,按急性肾衰处理。
(7)出现休克症状,即配合抗休克治疗。(8)心理护理。
第五篇:基础营养学复习题
复习题
1. 营养学的发展历史悠久,在近代史中被称为“营养之父”的是谁?
2. 《黄帝内经》的“素问”中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与目前我们所推荐的什么膳食原则相一致? 3. 我国卫生系统第一个法是什么法? 4. 我国营养学杂志创刊于哪一年?
5. 阐述中国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概念? 6. 分别解释EAR、RNI、AI、UL的含义以及实际应用价值?
7. 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是什么? 8. 健康的概念是什么? 9. 什么叫亚健康?
10.解释下列名词:营养、营养素、营养不良、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11.营养素包括哪几类? 12.什么是三大供能营养素? 13.什么是微量营养素?
14.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15.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几种?分别写出他们的名字。16.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有哪些指标?分别写出它们的英文缩写。
17.蛋白质有哪些生理功能?写出缺乏时的表现。18.氮平衡如何表示?说明什么? 19.什么是氨基酸模式?
20.什么是蛋白质互补作用的机理? 21.简述限制氨基酸。
22.评价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必需检测哪些指标? 23.脂肪包括哪几种物质?它们的生理功能分别是什么?
24.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是什么?
25.n—6脂肪酸和n—3脂肪酸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写出缺乏时的表现。
26.碳水化合物包括哪些种类?分别来自哪些食物? 27.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来自哪些食物? 28.碳水化合物的生理作用?
29.膳食纤维包括哪些成分?它们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是什么?
30.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参考摄入量分别为多少?(以占总热量的比例表示)
31.营养学上能量的单位如何表示?它们相互间的交换关系是什么? 32.人体能量消耗主要有哪几方面组成? 33.人体能量需要量的测定有哪几种方法? 34.人体能量的建议摄入量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35.矿物质是什么?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别? 36.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几种?它们分别是什么? 37.矿物质有哪些生理功能?
38.钙和碘主要存在于人体的哪些部位?
39.钙、铁、锌、硒、碘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写出缺乏时的表现。硒和碘过多时的中毒症状是什么? 40.影响钙、铁、锌的吸收因素有哪些? 41.调节钙吸收、排泄和储留的机制是什么? 42.铁和硒在体内存在的形式是什么? 43.食物中铁的吸收有什么特点? 44.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的区别是什么? 45.钙、铁、锌、硒、碘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6.维生素有哪几种?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47.为什么维生素容易缺乏?
48.维生素A和维生素A元的关系?(包括换算公式)49.维生素A、D、E、C和B族维生素的理化性质是什么?
50.维生素A、D、E、C和B族维生素的生理作用以及缺乏表现是什么?维生素A、D的中毒表现是什么?
51.维生素A、D、E、C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52.维生素A、D、E、C和B族维生素的人群营养状况评定指标是什么? 53.简述水的生理作用。54.人体对饮水的要求。55.矿泉水有哪些生理作用? 56.什么是“健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