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3.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4.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课程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
通过对本课程视频的观看学习以及书本的阅读,我全面深刻地学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运行等一些基本理论知识。
在本课程的第二章中,主要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一样首先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但作为经济活动基础的资源配置手段,决定和影响着社会组织和企业运行方式和企业制度与结构。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整个改革过程的基础。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从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其中之一即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目的是为了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使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是不断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并相应改革了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方式。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所有制结构从以全民、集体这样单一的公有制结构,转变为包括全民、集体、个体、私营、三资企业、混合所有制等在内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及共同发展的局面;2.价格形成机制发生显著变化,政府直接定价的范围大幅度缩小,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的范围不断扩大;3.市场体系已经逐步发育成长。市场的主体地位已经逐步得到确立,在商品市场得到很大发展的同时,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外汇市场和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已兴旺发达;4.国民收入分配机制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财政为主体的统收统支的分配体制已经被打破,国家对企业初次分配的直接干预明显弱化;5.固定资产投资体制从以国家为主体的、高度集中的一元化投资格局,转变成国家、企业、个人、外资的多元投资格局。长期以来以间接融资为主筹取资金的渠道,转变到以直接融资为主的渠道上来;6.对外开放不断扩大;7.政府管理国民经济的方式也已发生变化。目前,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在微观基础方面的进展,企业已开始或已具备向市场主体转变的基本条件,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市场调节已发挥基础作用,政府管理的职能已面临服从市场经济需要的彻底转换的客观要求。所以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架构:
1、培育市场经济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转变政府职能,搞好市场管理和服务;3.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为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提供保障;4.深化农村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5.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加快经济发展的意义首先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得到较好的解决。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其途径只能依靠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次,加快经济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任何国家,要想发达起来,处于世界前列,都必须有较快的经济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尽快从根本上改变原来落后的经济面貌,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立足于世界先进强国之列,取得和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相适应的国际地位,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最基本的条件,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我国就业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等都会接受严峻考验。再次,加快经济发展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需要。社会主义制度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在各方面充分显示自身的巨大优越性,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增强社会主义制度对人们的吸引力,实际上没有经济发展就谈不上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吸引力的问题。
在本课程的第三章中讲述的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一种有缺陷的经济,集中表现在市场失灵与市场风险上,即主要体现在两极分化(财富上有不公平)、失业、环境污染、垄断行为的产生等。这些方面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市场自身难以纠正的行为,需要政府来干预。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的,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长处主要在于:1.将企业的决策风险与决策利益联系起来,提高了决策效率,降低了决策成本,使决策能更快更好地反映市场供需变化,保持市场供需平衡;2.增强了企业的风险意识和竞争压力,提高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3.优化资源配置,调节供求关系,使稀缺资源得到较为及时有效的利用;4.市场机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提升,有利于完善产业结构。但是在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其缺陷现在人们通常以市场失灵来表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目标是围绕着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而展开的。通常作为市场经济的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维护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环境,促使企业提高效率。我们一般所说的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是一种宏观经济调控,即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和引导。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实行干预和调节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已成为促进经济健康运行的必然要求。结合我国实际,当前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是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保持货币供应与经济结构平衡联系起来,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市场化,在危机中抓紧机会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促进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惟有如此,才能巩固总量调控的成果,确保国民经济的快速成长,实现结构平衡,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转换,在追求技术进步时妥善解决好就业问题,努力提高城市化程度,大力向中心城市集中资本、人力形成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建立适应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宏观调控体制。
通过对第四章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目标;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性调整;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经济改革与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对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言,搞活国有企业的意义在于:
1、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坚持共产党领导的物质基础;
2、是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的主导力量;
3、代表着企业制度形式发展的方向。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从扩权让利到形成“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明确了要确立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思想,这中间虽有一些反复,但基本的改革思路还是被顺利地贯彻下来了。改革目标的演化过程是与改革的阶段相适应,中国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也提出了一些阶段性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改革才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总目标。在谈到搞活国有企业时,我国采用了“抓大放小”与“抓小放大”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需要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与创新的有:
1、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进行制度创新,塑造自己全新的市场主体
2、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冲破所有制的单一形式,积极探索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中的有效实现形式3.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冲破只注重数量、规模的传统观念,走结构性战略调整之路4.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冲破“孤军作战”的局面,实行诸兵团联合作战5.正确评价当前形势,坚定搞活国有企业信心。
第七章我们学习的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帮我们深度的分析了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后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建国初期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新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巩固新生政权和国防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一,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密切了党群、政群、军政和军民的关系;其二,维护了社会稳定,巩固了新生政权;其三,促进了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其四,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国防,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建国50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人民生活的稳步提高。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稳定了人民生活;第二,调动了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第三,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中也暴露出来很多弊病,主要有:覆盖面还不够广,没有能很好地体现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性;社会化程度不高,发展水平低,亟待提高;保障项目不全,适应不了经济改革的需要;一些保障项目的设置缺乏科学性、延续性和系统性,难以操作。而这些弊病的根源在于人们对我国社会经济性质认识不够准确有关。过去人们简单地接受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把前者看作是社会主义的,片面加以强化,把后者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加以排斥。计划经济既被看作是社会主义惟一的经济性质,又被看作是经济管理机制与手段,计划覆盖了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再分配的一种表现,也就必然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成为高度集中的一种管理社会与经济活动的形式。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只能选择放在整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客观要求中来。具体说,首先,应该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看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其次,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搞活企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再次,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改进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客观要求;最后,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要保证。我们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优缺点,目的并不是为了盲目崇尚或简单批判。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与完善过程中可有多少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以便于我们自己少走弯路,为更好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服务。
第八章主要让我们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则;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结构;了解了我国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
从我们对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分析中,得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应遵循如下原则:第一,社会保障项目的增添、范围的扩大与享受程度的提高要与社会物质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第二,形成三方合理负担的筹资机制,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第三,应以劳动满足为主,福利满足为辅;第五,遵循效率优先原则。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得基本结构为:(1)社会保险,(2)社会救济,(3)社会福利,(4)社会资助。
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制度的适用对象即覆盖范围;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运营、管理和使用; 养老保险金的享受条件和待遇标准。存在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家庭保障功能减弱;经济发展水平低与地区差距过大;养老金保值增值难。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能认识、解答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疑难问题,了解我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变化过程,立足于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还是到后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都在为建设一个更好,更强的新中国而努力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党和人民共同的努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并结合中国社会现有的实际情况更加使我们坚定的相信,中国的明天更美好!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蔡丽慧学号:711128192121 年级:11秋 会计学习中心:华家池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
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
3.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
4.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课程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政治经济读书报告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最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使财富的增长以及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的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科学地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即社会生产关系运动中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也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辩证地运动着的。“生产既支配着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但是,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去研究。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就是:“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又指出:“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合同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本书《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论纲》主要讲的是我国的政治经济问题,书中提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及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分配理论的发展与分配关系的调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等章节。
书中提到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把原先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转变为现在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是伟大的以邓小平为主体的一代领导人辛苦奋斗的成就。邓小平大胆的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提出质疑,进行改革,让人们清楚认识到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必须由市场来决定。中共十五大以后将非公有制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
本经济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已从理论到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新道路。
混合所有制对人类社会的作用而言,它是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润滑剂,是一
块可以减轻因不同社会经济形态更替而造成的对生产力破坏的缓冲地带,在社会
经济更替过程中对社会生产力具有保护作用。它除了其保护作用外,还起着对生
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需要生产关系的主动调整才能实现,混
合所有制因其不断地调整与完善自己,适合了生产力发展的特性。
随着生产力的高度社会化,分工广泛化联系密切化;生产工具与信息收集和
处理工具的高度自动化;劳动者的知识化,科技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变也
势在必行。
我国原来实行的所谓计划经济,是借鉴了前苏联的经济模式,将基本的生产
要素都集中起来,企业没有自主权,导致企业没有活力。这些命令经济模式有很
大的长官意识,盲目跟随性,浪费严重,已是不可行的经济模式。邓小平在1978
年就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化,党的十三大又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
实行“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应道企业”的思想,逐步的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
确立准备了条件。直到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发表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地召开,最终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原则上肯定了市场经济体制取
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实行了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将采用全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计划经济有它的不足之处,市场经济也不是完美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也是
有不足的,它是一种有缺陷的经济,集中表现在市场失灵与市场风险上,即主要
体现在两级分化(财富上与有不公平)、失业、环境污染、垄断行为的产生等。
这些方面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自身难以纠正的行为,这就需
要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了。
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中均有存在,总的来看,可以从
纵,横两个层面解剖。从横向看:一是二元经济结构;二是重复建设;三是城乡
结构趋同化。从纵向看:一是技术进步缓慢,生产工艺设备落后;二是产业结构
层次低,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小,并且相当部分产业的产品
质量差,附加值低。这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帮助平衡经济结构。
政府的宏观调控经济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两块,但是也有必要地
行政手段、法律手段、道德引导等来进行。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控的目标在于实
现充分就业;稳定价格;保持经济持续均衡增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从经济政
策上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来进行调控,其中货币政策包括:再贴现率
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收入分配与福利政策,汇率政策;
辅以法律和行政监管手段,具有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的辅助干预和
调节;再用“以德治国”以道德规范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矛盾。这几种调节和干
预经济行为的手段,相互配合,协调运用,使市场经济有序的运行,发挥它的积
极功能,抑制它的消极效应,形成了现在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持社会经济的协
调发展。
尽管政府在不断地进行着各种宏观调控,但是也存在着计划体制存在矛盾,财税、金融体制不完善,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缺乏综合效益等等问题,这就必须要
求政府深化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大产业政
策实施力度,加快结构调整,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和调控手段的综合利用。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优势不容小觑。不足之处日渐凸显,环境以及资
源方面的缺陷足渐暴露,经济效率地下影响国力迅速增长,资源浪费严重,一度
投资需求膨胀,经常造成总量失衡,生产要素比例受到限制。这使得中共十四届
五中全会后开始陆续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国
民经济由主要依靠投入劳动力、资源为主的粗放型增长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改进为主的集约型增长上来,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成为我国老工业企业改造的重要方向,是实现健全的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改革
开放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我国唯一正确的选择,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
这要求我们要强化政策导向与宏观调控,增加并保持一定比例的环保投资是
实现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继续和更加有效
地贯彻落实我国上世纪80-90年代初制定的资源开发战略方针,完善相关的配套
政策,强化其响应能力,继续依靠科技进步,深化环境治理,进一步发挥节能技
术对改善环境的作用,发展环境科学技术,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立足国内,面
向世界,发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在进入市场经济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显然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市场经济
是一种竞争经济,优胜劣汰表现在企业破产和职工失业方面。为了社会稳定、保
护劳动力再生产、促进消费、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体现我们制度的优越性,需要对每一个劳动者搞好社会保障。我国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
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公平和增进国民福利。
我国现行的保障制度还存在需要弊病:覆盖面不够广,没能体现社会保障制
度的社会性,存在不交少交,这影响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农业发展的后劲,也有很多职工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保障项目不全,适应不了经济改革的需要,一些保障项目的设置缺乏科学性、连续性和系统性,难以操作。这些弊病的根源是人们对我国社
会经济性质认识不够准确有关。
中西方社会经济体制的不同导致我们不能盲目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社
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只能选择放在整个有中国特设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客观要求中来,适当借鉴西方发达国
家社会保障制度中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内容。首先应该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
完善看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其次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搞活企业发
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再次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改进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客观要求。解决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要从多方面着手,从经济关系上讲要
实现平等性、互济互助性、普遍性和统一性;从按劳分配上讲必须遵守劳动累积
量原则和货币累积量原则;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上讲要突出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
性、强制性和增长性,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相信在共产主义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逐步
向科学的、可持续发展靠近。
以上是我学习《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论纲》所了解的知识,深刻体会到政治
经济发展的复杂与杰出人物的伟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
制必定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进行不断地改进,使中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
学号:
年级:11年秋汉语言文学
学习中心:浙大西溪校区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3.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4.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课程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
经过对《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论纲》的系统学习,我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国家发展变化的成就巨大。经过学习,我想重点谈谈以下三方面的读后感。
姓社还是姓资
1982年初,在个私发源地的温州,一批处在市场经济“风头浪尖”上的人被处以“投机倒把罪”。“五金大王”胡金林、“矿灯大王”程步青、“螺丝大王”刘大源、“翻砂大王”吴师廉、“旧货大王”王万仟、“目录大王”叶建华、“线圈大王”郑祥青以及“电器大王”郑元忠等被列为重要打击对象,此为“八大王”事件。
1984年3月来了中央一号文件,提倡农村发展商品生产,提倡要搞活疏通。温州市常委们在讨论是,联想起“八大王”,认为这八个人是市场经济中先富起来的个体私营经济的代表人物,是农村的希望,是农民的榜样。要贯彻好和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首先必须解决“八大王”问题。
因此,温州市政法委牵头,会同公检法三家,对全案进行复查。调查结果,“八大王”的所作所为基本上符合中央精神,由于界限不清,把他们作为经济犯罪判了刑,在次“八大王”得以平反。
“八大王”的平反,作为头条新闻在温州城乡传开,基层干部的胆子大了,广大群众放开手脚大干起来,温州城乡的活力也被极大的激发。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温州被称为“奇迹”。
从温州个私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十五大以后的理论创新支持了温州个私经济的发展。早在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时就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这里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不正确。社会主义为什么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首次将市场经济跟社会主义经济联系起来。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还特别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的统一性:“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以后将非公有制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已经从理论到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新路子。
票证的产生和取消
我没有见过粮票、布票、肉票,但是听父母辈的人讲过。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我对票证的认识更加丰富了。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时期极具时代特色的票证,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退出了经济舞台,完成了历史使命。中国的票证历史可谓是一部凝重浑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史,是囊括中国农业、商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史,是中国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证明。
票证不是计划经济的发明,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甚至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形态里都有不少使用票证的先例。但市场经济中使用票证的范围小,时间短,多半是战争或济贫的需要。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曾不同程度地采用过票证对一些生活必需品进行配给。但票证的作用被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里,对普通百姓生活影响不大。
真正使票证普遍化的、固定化的是计划经济。第一,计划经济的设计者、理论家认为货币是和旧社会、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要建立一种全新的、不带市场经济弊病的体制。为此,他们进行过种种实验,票证之都可能是众多实验中较成功的一种。于是票证在计划经济中普遍化,并固定下来,成了解决有限资源分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第二,由于短缺所致。计划经济被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称为“短缺经济”,认为短缺是计划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用票证对紧缺的消费品进行配给,也许是有效的办法。
票证反映的是计划经济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阶段起过积极作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集中了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用于国家重点经济建设,为初步奠定我国的工业基础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基础的扩大,各地发展加快,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暴露得越来越严重。
20世纪90年代逐步退出了经济舞台,这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的时期。有人讲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经济,讲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那么,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姓资了吗?
邓小平给了答案,在1978年,邓小平指出了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不决定社会性质。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谈话发表和中共十四大,最终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原则上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实行了经济体制转变的重大变化,出现了市场经济作用于经济资源配置的新机制,促进了物资、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在城乡市场的流动,给社会经济带来活力。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作为建设小康社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受到决策层和百姓的广泛关注。因此,我对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非常感兴趣,于是对第六章的“三农”问题进行着重学习。
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旧体制转过程中问题的积累,使我国农村过去未曾预料的一些问题,在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突现出来。我国理论界把农村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概括为所谓的“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增幅的减缓甚至停滞,不仅源于农产品价格的下落,而且更重要的是源于对农民过多的索取。除了上述核心问题,我认为大概还有这些问题:
第一、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从9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下降,甚至是负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呈负增长。
第二、农民负担过重、许多地方的农民负担到了农民不堪忍受的地步,农民群众怨声载道;负担重到一个什么程度?一般是一亩田200元左右,有的甚至400元。即农田收入的50--100%。
第三、农业的发展面临市场的巨大风险,大综农产品的买卖难普遍发生,由此而引起农业结构调整和品质更新等一系列问题;
第四、由上述问题引起的农村发展停滞、教育萎缩、治安恶化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计划经济背景下长期的非农化战略导致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在奠定工业化基础的过程中,确立了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工业战略,客观要求对农副产品进行统购统销以形成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从农村抽取大量资金优先发展重工业。农民本来就不高的收入又被“掠夺”了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受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自然受到阻碍。这是三农问题的一大原因。
第二个原因: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低,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发展缺少动力。2002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50%,所提供的GDP却只占全国的15.2%。这种低下的劳动效益与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
第三个原因:对农村基础建设投资少,造成农村、农业发展落后。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很少的一部分,并且近几年这个比重还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第四个原因:城市化率不高,工业对农业的吸收消化能力低下,造成农民难以在根本上改造自己的劳动方式和劳动身份。由于长期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城乡分离、城乡分治政策,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农村和农业中,在经济迅速崛起时,人口流动与集中受制度束缚,大量人口和工业生产力离散分布在农村,既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整体效益,又致使我国城市化进程落后与工业化进程。
针对以上原因,解决三农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第一、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安排,在用人用工上有同样待遇和政策,打破人的身份界限。第二、增加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增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第三、加快城市化步伐,增强工业、城镇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吸收消化能力。
第四、采取措施、保护农产品价格,提高国内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民从事生产活动最终利益的体现,也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保护:
一、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我国在2005年底全面废除农业税。
二、充分利用WTO规则内的“绿箱”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的补贴力度。
三、在涉及农村居民切身利益的养老和医疗保险问题上,有条件的地方可试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和农民共同负担。
四、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民政补贴力度,增加农民消费水平。
我的读书报告从姓资姓社的问题引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讨论,然后由票证引出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讨论,并且肯定了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没有改变姓社的根本。最后,讨论了由计划经济引起的“三农问题”,并对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延伸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路走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政治经济中作了许多伟大的决策,带领了我们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理。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范文)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
学号: 年级:
学习中心: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3.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4.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课程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
关于劳动价值论问题的认识报告
——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演进与我企图回答的问题
劳动价值论是古典主义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已然渗透进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卡尔·马克思共同构建的庞大经济学体系。任何只关注劳动价值论问题的企图是注定不能成功的。由于我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整体把握尚无法达到能够理解劳动价值论的水平,因而在此篇报告中,我将不去探究劳动价值论在整个政治经济学框架中的基础作用以及这一基础成立的条件,更不会采取批判性的眼光提出对它适用范围与现实意义的质疑。仅希望就我从文献中所了解到的劳动价值论发展历程和我在阅读文献中所产生的问题作一个粗略的概述。鉴于我的政治经济学水平实在难以胜任系统论述,故而在报告中出现谬误与偏颇是难以避免的。对此,我希望得到导师的悉心纠正,指出认识上的缺陷,以求在未来的学习中尽力弥补,有所提高。
一、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演进:
配第在《赋税论》中首次提出“劳动价值论”。“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是配第陈述劳动价值论的经典名言,阐发了财富由土地与劳动共同创造的观点。其后的法国重农主义将财富的产生更多地归因于土地,雅克·杜阁(1727—1781)甚至提出:“土地永远是一切财富首要的、唯一的来源。”(《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虽然重农主义者对农业的深入研究表明他们已经认识到了劳动在创造价值方面的作用,但关注土地这一自然要素的研究者们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劳动价值论,这一任务落到了亚当·斯密的肩上。
1776年,亚当·斯密从商品生产的角度考察商品社会,出版《国富论》,奠定了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基础,同时,也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斯密指出,劳动是产生财富的唯一源泉,“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斯密同时断言:“在资本的积累和土地的占有出现之前的初期野蛮社会里,为了取得不同物品所需付出劳动量间的比例,似乎是这些物品之间交换尺度的唯一依据。”
然而,根据斯密的观点,当利润、地租与工资与劳动者收入并列出现时,商品的价格(斯密所认为的全部交换价值)由以上三者按其各自“自然比例”进入各商品的“自然价格”,成为“三个基本源泉”(《国富论》第一卷)。也就是说,利润、地租与工资“加总”之后,决定了商品的价值。以我的理解,这是劳动价值论的倒退。
41年后,大卫·李嘉图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继承了斯密的研究,从而确立了适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劳动价值论体系。大卫李嘉图认为产品的价值部分地属于资本家,而又部分地属于劳动者。但这样的分割并不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值。对于稀缺商品来说,其价值由“最不利条件下”生产它所需要付出的劳动量决定。这一虚构的劳动量与生产这些商品所实际耗费的劳动量之差,由地租吸收。而与实际耗费劳动量相对应的这部分价值,分解为工资和利润。
李嘉图的这一理论,将亚当·斯密的“加总法”转变为“分解法”,从而坚定了劳动在决定价值过程中的绝对作用,同时又试图解释资本利润来源的问题。李嘉图对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作了区分,认为资本属于“过去的劳动”,但它并不创造新价值,只是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给生产物。然而,正如马克思所批判的那样,当李嘉图将国民经济当作整体看待时,他认为资本全部转换生产劳动者的生活必需品,即劳动者以工资作为表现形式的购买力。于是,两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出现在他的面前,其一,如果资本和劳动的交换是等价交换,那么就不可能出现利润问题;其二,如果等量资本所推动的活劳动不等,从而形成的价值不等,那等量资本怎么可能取得等量利润?
值得关注的是,李嘉图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了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在解决利润问题上的失败。被马克思称为庸俗经济学家的研究者,诸如马尔萨斯等提出了著名的葡萄酒问题,以证明资本的增殖的观点。而这场争论的结果,却是导致种种非人类劳动力因素都被引入劳动创造价值的范畴,从而将劳动价值论引向庸俗。同时,萨伊提出效用价值论与要素价值论,使得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更加艰难。其后,十九世纪基于效用价值论的边际主义革命,更是对劳动价值论的一次巨大冲击,使得劳动价值论难以与效用价值论并驾齐驱,改变了十九世纪至今的经济学格局。这一历史事实更加说明,价值论在经济学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马克思于1867年出版《资本论》,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明确区分了劳动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从而解决了李嘉图理论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通过阐述主要内容为“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同时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剩余价值理论,克服了李嘉图理论的第二个问题,同时又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表明,由于竞争的存在,工人所创造的利润最后要被进行一系列的瓜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总剩余价值等于总利润,然后按资本的不同,依平均利润率的原则,“公平”地分配每个资本家。
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奠定了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派生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人类社会的时代划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等一系列经济、政治理论体系,其后不但震动了经济学领域,更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成了深远的影响。而劳动价值论,虽在边际主义革命之后成为非主流,现今亦受到一定的质疑与修正,但其历史性作用是不可磨灭的。究其现实意义究竟多大,已经超出我现今所能够认识的高度。下一部分,将着重阐述在阅读过程中,我所产生的对于劳动价值论的疑问以及我试图作出的解释。
二、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疑问和试图作出的解释:
第一个问题: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是否还存在?
我认为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是仍然存在的。虽然劳动价值论在探讨实际经济问题的过程中不如西方主流经济学一般适用、实用。但是,正如马克思所作出的关于政治经济学与庸俗经济学的划分。劳动价值论探讨的是经济的本质问题,而非经济运行的表面现象。例如,利用边际效应规律和供求关系,经济学可以解释商品价格的波动变化,甚至于能够以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得到与实际结果相当接近的数据。然而,劳动价值论所探讨的根本问题是商品的价值从何而来,其源头是什么。因此,当边际效用价值论讨论商品价格如何变化时,劳动价值论试图研究商品价值的来源。两者的研究范畴是不同的,必然,两者的研究目标也不尽相同。前者追求稀缺资源的最优化分配方法,后者追求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解释。他们都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方法上和目标上的重要指导作用。
第二个问题:劳动价值论是否有失偏颇?
劳动价值论对于商品价值的量化是在交换发生之后才得以衡度的。因而,它似乎也没有办法解决商品价格的产生。而与西方经济学撇开价值来源,仅仅关注价格问题的做法不同,劳动价值论试图解决价值与价格产生的根本原因。劳动有可能并不是价值的唯一抽象来源,在这一点上,我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于自然要素与效应要素的摈弃是有失偏颇的。但同样的,现今也没有一种理论体系能够同时涵盖劳动、效用与自然而不与社会现实和理性逻辑产生矛盾。所以,虽然劳动价值论存在不足,在解释价格问题上力不从心,但解决价值来源问题是不应当被拒于经济学大门之外的。这就如“实在问题”虽然从苏格拉底、柏拉图直至萨特,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但它仍然是哲学家们乐意为之奋斗一生的命题。这些根本性的命题关系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未来。所以,在我看来,不能因为劳动价值论存在的局限即全盘否定,应当看到它在价值“质”的方面所作的突出努力。只有将之与“权利”等其他价值来源一同看待,相互结合,才有可能真正解决,或者逐渐逼近真理的答案。
以上是我对于劳动价值论问题的粗浅看法,由于时间仓促、水平低下,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得到老师的指正与帮助。主要参考文献: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树青顾问 刘伟等主编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征、李建平、金喜在等主编 《经济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丁平淮等编
《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 中国经济出版社 顾海良、顾海兵、郭建青等编译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流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志伟编著
《边际主义: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基础》 21世纪经济报道 夏业良著 《论财富观》 何党生著
《广义资本研究——对商品、商品生产、商品消费和商品社会的再认识》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郭胪公著
第五篇: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 年级: 邱海潇 12秋
学
号: 学习中心:
712124222021 台州电大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3.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4.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课程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
《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读书体会
本人通过学习《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一书让我全面的学习了解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些转变和创新。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理解
在此书的第一章节提到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理论基础及变化,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观点做了纵向的述评,阐述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是与时俱进的观点。在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变化发展着的观点中,研究原因在于现实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国家,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究竟应该设定在什么样的形式和程度上,经典作家们的认识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始终没有找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的基准点,从而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情况下”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邓小平大胆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进行改革,从最初引进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到不要“纠缠姓社姓资”和|三个有利于“的提出,基本认清了现实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必须由市场来决定的理念。我们认为以生产力水平作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基础,以生产工具的状况作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变化的标志,就有值得怀疑之处。而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作用更多的社会化、泛化,也不太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成中市场化与计划化的作用应看作同等重要,甚至由市场来形成更为符合所有制形式的实际。通过对第一章的学习,我们发现混合所有制的存在与现阶段的发展,对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混合所有制经济在今天不仅能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实现,而且还能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完成人类社会最终向共产主义过度的艰巨任务。
那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比重到底有没有下降了呢?总体来说,公有制经济比重没有下降。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数量比重是在逐年下降,但是,这是为了调整现今阶段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这是促进我国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体制基础。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防止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巩固提供强大物质基础,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评价所有制的标准,并不仅仅只看所有制成分的比重,更重要的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简单地认为公有制经济成分比例越高,就越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有所降低,就不利于社会主义。不是这样。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才是好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反之,就不是好的所有制。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判断改革的标准,应该看它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此外没有其他标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要允许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通过这种竞争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尽管国有企业数量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从总体规模和经营效益来看,对整体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5818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4.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617亿元,占30.7%;实现利润10795亿元,占39.8%;应缴增值税5951亿元,占43.6%。集体工业企业资产总计573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1.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85亿元,占2.5%;实现利润640亿元,占2.4%。
特别是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公有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2007年,在石油天然气开采、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现价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96.9%和90.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75.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占63.3%和66.8%;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领域,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49.8%、42%和32.2%。因此,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数量比重是在逐年下降,但其主体地位仍未改变。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仍处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仍具有绝对优势和较强的控制力。
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初识
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在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主要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条件。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是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中实现的。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必须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使之达到基本平衡。
第二,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的情况如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充分就业是我国政府的责任。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劳动供给数量庞大,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显得有限。因此必须坚持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长期将增加就业的宏观调控目标落到实处,并严格控制人口和劳动力增长。就业的增加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要增加就业,首先要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是增加就业的基础。同时还必须提高就业弹性。为了提高就业弹性,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
第三,稳定物价。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发挥调节作用的形式。但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对经济生活是不利的。如果物价大幅上升和通货膨胀,会刺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片面追求数量扩张,经济效益下降;如果物价下降和通货紧缩,则会抑制投资,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政府可以运用货币等经济手段对价格进行调节,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某些行政手段(如制止乱涨价、打击价格欺诈),以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
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宏观调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原有的宏观调控体制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计划体制存在矛盾和问题。
2、财税、金融体制不完善。
3、宏观经济调节手段尚缺综合效益等。为了解决以上几个问题,必须建立
1、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宏观调控体制,比如:深化计划体制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2、产业政策实施力度,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3、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和调控手段的综合利用。
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宏观调控
从侧重经济增长到注意经济发展、再从重视经济发展到强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两次重大转变。可持续发展现已成为跨世纪的最重要的命题,也是各国所实施的重要发展战略。而要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思想是使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地、持续不断地发展,把发展的负面效应和代价减到最低程度,使地球的资源和环境不致遭到严重破坏,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继续发展,从而实现代内公平性与代际公平性的统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发展中大国,虽然经济正处在工业化的高速起飞时期,但是又面临着发展与环境的尖锐矛盾:庞大的人口、资源相对短缺、生态变化态势令人担忧、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主要有:牢固树立人口意识,进一步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树立环境意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采取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节约使用日益稀缺的资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可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就是要走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经济效益型的发展道路,而要走这条能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人口、经济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全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实现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第一,宏观调控可以协调好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比例关系。第二,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可持续发展中市场机制的缺陷。第三,宏观调控可以协调好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第四,宏观调控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第五,宏观调控有助于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从宏观调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来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之所以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有发展而不能持续发展的情况,是因为缺少政府的宏观调控,因此,宏观调控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手段。
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财政、金融货币政策。在我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发挥财政、金融货币政策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调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然有利于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这要求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人口、经济、环境、资源、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为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主要采取财政金融手段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财政金融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第一,通过财政金融来支持或调节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人口、经济、环境、资源、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中,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可持续发展、生产年龄人口与生产资料的可持续发展、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技术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与养老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地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可持续发展,等等。财政金融可以通过资金的支持或调节作用,促进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养老保障、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城市化或农村城镇化、生产力的地区合理分布等方面的发展,并使它们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保持协调关系,从而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大量增加各级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有助于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增加生产年龄人口的就业,促进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通过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则可以有效地实现生产力的地区合理分布,从而引导人口的地区均衡分布;通过金融政策可以调节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规模,促进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实现可持续消费。只有通过财政金融手段才能进一步发挥自我持续的经济增长(Self-sustained growth)机制的作用,才能使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相得益彰。
第二,通过财政金融来调节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是围绕主体即人口存在的客体总和,这种人口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人口的数量增长对人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这要求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就是必须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而经济增长是对既定资源的利用,它要受生态环境的制约,要以生态平衡为前提。生态平衡是实现经济平衡的前提,生态平衡的破坏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平衡与增长。但是,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要求经济也相应地快速增长,在经济增长受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制约的情况下,如果人口数量增长超过了经济增长,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在工业化过程中片面追求利润的企业行为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目前,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三废”物质污染、噪音污染、水资源枯竭、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等,它们破坏了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的关系,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反过来威胁着经济增长和人口素质提高。要使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对自然资源采取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政策;保持恰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减轻环境污染的程度;等等。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应注意利用财政金融手段来保持合理高速增长,调节企业行为,改变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目标,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等途径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对环境治理、保护的资金支持,在逐步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趋势得到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通过财政金融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必须限制、禁止、惩罚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行为。如严格控制重污染产业,限制轻污染产业,促进无污染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环境产业,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促进绿色产品行业部门发展。同时,国家应将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各级政府应建立人口、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只有通过财政金融手段来控制人口、调节经济、保护环境,才能最终实现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