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时间:2019-05-14 07:5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

曾琳

学号: 年级:

学习中心: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

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3.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4.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课程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

第一章

1.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过程分析,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刚开始提出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是不完善的。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将自己的理论不断发展。马克思将共产主义区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一些可供操作的思想,主要是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的思想,接纳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思想。恩格斯概括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并最先使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明确地将实现社会主义看作是无产阶级追求的目标。区分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思潮,认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一个是历史唯物主义,一个是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本身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的,他们并没有凝固自己的某一种思想而将其成为教条,相反是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完善的。他们的探索为后人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方法,就是实事求是,一切要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

2.请简述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在所有制理论上的创新。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就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而言,鼓励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

十六大报告指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而且报告还特别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的统一性:“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标志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基本制度层面上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两个平等”(即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为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的享受“国民待遇”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这是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更是所有制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与发展。同时,报告还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3.谈谈你关于江泽民同志对中国经济理论的贡献的认识。

江泽民对中国经济理论的贡献,我们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①他主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了在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中国经济改革的新方向。

②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阐述中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设想,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创新起了推动作用。

③提出了生产资料的可流动性。

④提出了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主要是体现在控制力上,也就是说不是以数量论英雄,而是以谁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谁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才是最重要的。

4.企业确立产权制度的标准是什么,请分别从表象利益指标和内在机制运作能力两方面各列举三个标准

对企业来说如何组织好产权制度,具体标准应是:(1)从表象看利益指标是: ①资产增殖情况;

②人均劳动效率状况; ③人均利税状况;

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低; ⑤企业职工的收益情况;

⑥社会贡献率(环境、社会公益、社会稳定、吸纳就业)等标准。(2)从内在机制运作能力看是: ①产品的创新开发能力;

②从量上看企业机制的收缩与扩张能力,制衡机制是否健全; ③从质上要求企业制度的创新能力如何;

④劳动力的过滤,对人力资本的操作与驾驭能力,人力资本的组织管理和应用能力等。

第二章

1.请简述市场经济引起社会经济制度变化的表现。由市场经济配置资源,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导致社会经济关系的必然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由直接调控转变为简接调控、从行政干预为主转变为经济与法律手段为主;

②国有经济的所有制形式从国家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多元持股主体,个体经济的活跃与发展具有必然性;③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是其客观要求。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得了哪些基本成就? ① 所有制结构从以全民、集体这样单一的公有制结构,转变为包括全民、集体、个体、私营、三资企业、混合所有制等在内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及共同发展的局面。

② 价格形成机制发生显著变化,政府直接定价的范围大幅度缩小,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的范围不断扩大。

③ 市场体系已经逐步发育成长。

① 国民收入分配机制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财政为主体的统收统支的分配体制已经被打破,国家对企业初次分配的直接干预明显弱化。

② 固定资产投资体制从以国家为主体的、高度集中的一元化投资格局,转变成国家、企业、个人、外资的多元投资格局。③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④ 政府管理国民经济的方式也已发生变化。

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认识。① 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严重滞后。② 政府职能转换滞后并且目标也不够明确。③ 改革在不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④ 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收入分配的不合理现象。

4.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请简述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的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与所取得的劳动成果的比较。其主要途径可以概括为: ① 提高经济决策的科学性。② 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③ 发展科学技术,加强对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特别是老工业基地,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基础改造,帮助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固定资产的升级换代,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

④ 增加全民质量意识,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的生产技术水平⑤ 努力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5.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何促进教育与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从长期来看,由于科技、教育部门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超前作用,能够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减少资本在经济建设中的投入,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作用。因此,要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科技、教育的发展放在首位去抓,增加智力投资的比重,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对经济建设的能动作用,实施好科教兴国的方针。

6.我国经济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的内容是什么?十七大根据现实发展状况,又提出了什么样的新目标?

第一步是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基本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了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要求。将GDP“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体现出党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新的战略部署和更高的发展追求。并且在经济发展的目标追求和规范表述方面,与以前提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相互衔接和有机统一,形成了自1980年至2020年连续四十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四番的奋斗目标和雄心壮志。

7.谈谈你对我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认识?

① 基础工业发展落后,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讲求产值产量的评估体系,促使各地争上短、平、快的发展项目,而忽视了对基础工业的投资。

② 加工工业发展过快。加工业发展利润丰富,产品价格偏高,各地纷纷上了大量的加工工业项目。

③ 农业发展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

1.政府对国家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的方式和手段有哪些?请结合身边的事实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

(1)经济方式:①财政政策的运用;②货币政策的运用。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主要通过三大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的供应量。①再贴现率政策。②存款准备金政策。③公开市场业务政策。④收入分配与福利政策。⑤汇率政策

(2)法律手段: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国家依靠法权的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运用法律、法规来调控经济,目的是为了使经济得以平衡发展。因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起到规范社会经济生活准则的作用,它在调节经济活动过程中,对经济活动当事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如果谁违背法律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行政监管手段:从总体来讲,市场经济是反对过多的行政监管的,主要认为行政监管会抑制竞争而导致效率下降;行政监管增加,导致政府扩张,政府运行成本提高,各方税负增加;行政监管由于本身需要监督,政府本身也具有经济人的特质,有一定的偏好,会导致不公正与寻租行为的出现;行政监管因信息滞后,它的科学性本身也值得怀疑。所以市场经济国家利用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管是受到一定排斥的。

(4)道德规范:“以德治国”用道德规范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矛盾是必要的,它是“以法治国”的有效补充。

2.国家经济结构失衡的主要成因是什么? 一是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负面效应。二是体制约束。体制约束可分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约束两个方面,并且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强化。造成经济结构失衡有历史的原因,更有体制上的原因。特别是体制的缺损,表明计划手段配置资源的盲目性和低效益,使得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3.政府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如何应对经济失衡的现实? 在经济体制中,与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是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①政府自身改革。目的是打破旧体制下形成的各部门间利益本位,加快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投融资体制改革。

②进行国有企业制度创新,搞活微观基础。

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使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如前所述,结构转换依据的原则是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的主导力量是市场。通过体制转轨扫除市场经济的发展障碍,就是为结构转换释放出原动力。然而,这还不够,政府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手段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4.现阶段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是什么?

1.计划体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我国计划体制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计划调控机制的任务远未完成,新旧体制在转换过程中存在许多摩擦、不协调。2.财税、金融体制不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后,新体制不完善之处主要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3.宏观经济调节手段尚缺乏综合效益。经济改革过程实际上也是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从计划、财政和银行之间的关系看,现在仍然存在许多不协调方面,宏观调控缺乏综合效益。

第四章

1.在国企改革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对于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应当担任的角色,你做何认识?

① 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和进一步加强法制消除体制性障碍。要尽可能通过制度变革和加强法制建设,来缓解、调节和避免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既体现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又实现两大经济部门间的平等竞争与协调发展

②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③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需要政府转变经济管理职能。当前,我国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管理体制不是很规范。

④非公有制企业还要学会处理好企业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公有制企业实现自身发展后,不能忘记给社会以必要的回报。

2.如何认识国有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现阶段它们面临的困境?

地位:(1)从数量上看,截至2003年底,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15万户,其中中小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14.7万户,占98%。(2)从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看,国有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数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中小企业上交的利税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困境:(1)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规模效益差。(2)企业包袱沉重。由于体制的原因,国有中小企业在增长过程中背上了比较承重的包袱。(3)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有中小企业的困难尤为突出。

3.对于如何解决现阶段国有中小型企业面临的改革困境,谈谈你的看法? ①国有资产资本化经营是搞好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基本途径。

②以资本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国有中小企业可实行多种经营形式。股份合作制、公司制改造、适度走联合、兼并、集团经营之路、租赁经营、实行国有资本的承包经营、出售、拍卖、破产部分国有中小企业。

③国有中小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企业改革必须根据各自情况,选择不同的形式,切忌用一种模式,或一哄而上。而在这些办法中,也不能没有轻重缓急之分一气推行,应该是哪一种办法更为有效,哪一种办法更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扩大就业,就用哪一种办法。

4.改革国有中小型企业过程中,政府应当做什么?

①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的界定。与非国有企业不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是以双重身份参与的,一方面是改革的引导、规范和推动者;另一方面是作为资本主体参与其中的。

② 改革完成后政府职能界定。由于国有中小企业改革途径不一样,改革后的企业组织形式不同,政府与企业的产权关系不一样,政府的职能也不一致。如果国有中小企业改造成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国家出卖存量资产后不再入股企业,实际上就此割断了政府与企业的产权关系。

③政府加强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和扶持。改革完成后的政府职能应是宏观管理和扶持,主要内容是加大改革力度,放开、放活小型企业,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促进公平竞争。扶持的重点是消除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由于其规模或其他特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产生的不利因素。

5.既然私人提供公共产品面临诸多困境,政府在公共品投资方面扮演怎样的角色?以及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社会的作用办好公共事业?(1)缩小国有经济的范围.① 控股额可以下降;

② 竞争性领域暂不追加新的投资,尤其不参加新项目投资; ③ 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形式,参与企业投资与管理; ④ 搞好公共产品生产等。

(2)避免重复建设,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对地区间、国有企业间、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间、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间都要防止重复建设。

(3)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部分企业实行债转股,减轻企业负担。(4)建立企业家持股风险基金

(5)从结构上讲,根据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是要全员搞活国有企业,既不是让国有资本资产在总量或价值总量上的下降,也不是企业数量的减损,包括中小国有企业都要搞活。

(6)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的形成机制

第五章

1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间的良性循环包括什么内容?请简要说明衡量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

(1)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间的良性循环可以概括为: ①人口规模及增长率维持在经济、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之内。

②经济发展速度、规模与人口增长、劳动就业、人们消费水平相协调。

③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资源的勘探开发,资源利用,技术进步,利用效率提高,发现有效的替代资源,利用进口资源等)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自然资源基础得以维持和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以不破坏其再生机制为前提。

④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改变要在环境容量之内,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同步进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衡量人口、资源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人口发展、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状况三大子系统指标。按其各自性质的不同,也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指标是用于衡量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及其协调程度的状况;第二类指标是用于衡量动态的变化发展趋势;第三类指标是用于衡量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类指标是用于衡量人们采取措施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努力程度和结果。

2为促进我国逐步实现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①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是缓解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

②把“强化国家对自然资源管理,节约和保护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③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加速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强化土地市场的法制管理 ④重点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 ⑤合理开发使用矿产资源,调整矿业发展政策

⑥在21世纪里,把海洋开发战略和规划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⑦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自然条件状况

⑧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试论述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战略性转变的困难以及解决的途径。

(1)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其中主要有:

①底子薄,条件差。目前在劳动力队伍中,大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机器设备的总体技术水平比西方发达国家相差20年。

②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说到发展经济,就是争投资,上项目,铺摊子,实行粗放型增长。

③就业压力过大。相对而言,在粗放型生产方式下,单位投资所吸收的就业人数比集约型多,这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④我国的教育事业和技术进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规模小、水平低。⑤干部政策的阻碍。

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分散化、建设规模小型化、大量重复建设的现象。

⑦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经济利益与企业经营好坏联系不够紧密,企业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全面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①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否优化,对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有决定性的影响。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努力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界限,通过联合投资、联合生产以及专业化分工协作等手段来发展规模经济,提高规模效益。必须通过优势互补,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整体优势。

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同时,还要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比。这就要加速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

③在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科学技术的贡献只占30%,主要是靠资金、劳动力的投入,而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贡献占70%以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加大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④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不仅要在客观上优化资源配置,在微观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于职工来说,也有很多事情可做。

4、试论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意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①科技领先,是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科技进步,是转变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快速、有序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是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增长方式不转变,经济效益难提高,可持续发展也无望

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改革开放,参与国际间竞争的必然要求

由此可知,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壮大我国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国际间竞争的必然要求。应如何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下岗失业问题?

目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解决我国的下岗失业问题: ①根本的出路在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使国民经济得到健康、快速、持续发展。②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应当给为改革承担了困难的下岗失业职工提供社会保障和重新就业的机会。

③充分利用改革带来的精神成果,促进就业观念转变,提高职工对职业流动的承受程度。④发动社会各界为解决下岗失业职工问题出力。

⑤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总体素质,适应改革需要。

⑥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⑦加强法制建设和加大法治程度。

第六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否存在雇佣关系?如果存在的话,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雇佣关系与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有什么区别?

(1)雇佣劳动的内涵。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曾经对雇佣劳动作出过精彩论述,认为雇佣劳动是在工人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之后,所支付给资本家的劳动,这种劳动不但能够生产出劳动力再生的价值,而且能够为资本家创造让其无偿占有的超出劳动力再生价值的剩余价值。如此以来,雇佣劳动就与剥削联系在一起了。参照马克思本人所处的世代背景,严格讲应该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雇佣劳动就意味着剥削。

(2)事异时移,我国现在的情况是马克思所没有预见到的,相比而言,我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在基本经济制度上,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剥夺了剥削者的私有财产,转为国有财产,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财产的所有者,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中国劳动者已经找到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有财产实现形式——以劳动者为主体的股份制为特征的现代公有制,劳动者本身的劳动力财产可以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实现资本化。社会主义的主人不再“自由的只能选择剥削者”了,而是在政治地位保障下的劳动者。

2、市场低迷有哪些表现?论述导致市场低迷发生的原因以及市场低迷会导致的结果。(1)从需求方面看市场低迷的原因:

①分配关系不尽合理,造成货币边际总效用下降,出现消费需求不足 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甚至趋于下降,影响消费能力

③宏观上又处在消费能力积累周期的低谷,居民消费需求弱化 ④国际市场低迷,影响外贸生产企业的增长,从而影响国内消费 ⑤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质次价高问题仍然比较突出(2)从供给方面看市场低迷的原因:

①政府干预不当,造成结构性失衡,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现象没有根本改变,一些地方政府为发展当地经济搞推广某种农产品生产,让农民都去种植同一种产品,就是比较突出的现象。

②国际资本抢滩中国市场,引进外资中生产性比例偏高也是一方面原因。

③走私猖狂,成品油、汽车、烟,甚至家电、日用品等商品大量绕过海关而进入内地市场,影响了内地的生产性消费。

3、如何看待市场低迷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解决市场低迷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这几年速度相对较快,但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现象不可忽视。

传统的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存在着下列矛盾:市场经济是多元经济,而我国政治体制是高度集中的一元体制;市场经济是厂商决策为主体的经济,而我国政治体制仍然是以政府决策为主体。以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提高政府运行效率为改革的主旋律,这其实并没有找准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职能的主轴。市场经济要求实行的是一种民主政治,对民主的要求极高,却应具有自然性与法律保障,而我国的民主主要是实行配给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民主供给在制度上存在严重不足。市场经济的民主来自资源转移与自由竞争的客观要求,没有民主,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高效率运作就只能是一种奢望。

4、当前城乡居民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存在什么问题?成因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当前城乡居民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很多,主要的问题和矛盾在两个方面:一是少数人利用违法、非法手段获得高额收入;二是分配秩序紊乱,一些分配政策不当。存在这两方面严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分配制度不健全;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各环节上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不力;法制、法规不完善,在一些环节上无法可依或执法不严。因此,调节城乡居民分配关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强化对初次分配的调节和管理,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和条件,制止利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侵吞国有资产。

其次,完善税法税制,加强征管,充分发挥税收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关系的作用。再次,部分国有企业职工收入过低的问题,应认真加以解决。最后,公务员的工资制度要进行根本性改革。

5、近年来学术界在传统的二次分配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三次分配和四次分配理论,结合我国现状谈谈你的理解?

第三次分配是由非政府组织或个人通过募集自愿捐款和资助活动,是依据道德的原则实施的分配,如捐献、慈善事业等,这种分配方式把道德力量分配作为分配的一个层次提出来了。通过三次分配,有助于解决二次分配机制所导致的事与愿违,可望使社会财富分配更加趋于公平。希望工程正是扮演了第三次分配的角色。根据欧美国家的经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随着社会日益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迈进,第三次分配应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国大陆,目前对这第三次分配仍可用“微不足道”来概括。所以,我们要加强第三次分配机制的形成,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比如学习西方国家的税收倾斜政策,对那些自愿捐助社会慈善事业的个人或者单位,可以减免一部分税收或者实行某些方面的优惠等。

第四次分配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灰色分配”和“黑色分配”,即通过各种犯罪活动所进行的分配。如:偷税漏税,贪污受贿,盗窃抢劫,权力寻租等等。第四次分配行为在法治不够健全的转轨社会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灰色分配其流向主要是经管公有资产的那部分人手中,成为导致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贪污,受贿,偷税漏税,公款挥霍等非法收入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是激起公愤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对全社会而言,腐败不会创造新的社会财富,而只是将大量的社会财富转移给少数腐败分子、特殊利益集团及其利益相关者身上,在加剧社会不公的同时,也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福利产生巨大危害,并对中国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构成巨大威胁。

由此可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首先需要重新认识我国的分配机制,加强对市场和政府之外的准分配机制的探索和研究,发挥其积极的方面,克服和打击其消极方面,尽量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第七章

1.根据马克思主义相关经典理论试分析我国享受社会保障的对象应有哪些? 社会保障的享受对象是每一个社会公民,但这仅仅是一种理论认识,它表明每个社会公民有权享受社会保障。事实上,作为社会公民,他们因自己的处境不同,享受的项目、数量各不相同。马克思谈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享受对象是指下列三种人:

第一类是有劳动能力的人; 第二类是孤儿和需要救济的贫民的子女;

1第三类是衰败的、流落街头的、没有劳动能力的人。

这三类人实际上指正处在劳动年龄阶段劳动力、未成年人和老人,救济的面覆盖了各个年龄段的社会成员,但它似乎又紧扣着可能、正是、曾经是劳动力的这样特定概念。

2.根据所学理论,试论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有的理论选择。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只能选择放在整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客观要求中来。具体说:

首先,应该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看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其次,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搞活企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再次,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改进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最后,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要保证。

3.简述社会经济性质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1)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 ①平等性。

② 互济互助性。③ 普遍性。④ 统一性。

(2)按劳分配对社会保障的基本要求 ① 劳动积累量原则。

② 货币积累量原则,又可称为补偿性原则。(3)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 ① 福利性。② 强制性。③ 增长性。

4.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过程。(1)形成初期

18世纪初叶时,资本主义还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工人工资微薄,工伤事故经常发生,劳动者自发组成了“预防互助会”、“共同救济会”等集体互助组织,并且数量较大,形成了劳动群众自我保障的基础

(2)发展阶段

第一,是出于严重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试图通过国家干预,国家举办社会保障以渡过这些危机。

第二,有较充分的理论准备,庇古、凯恩斯、贝弗里奇的报告等理论与政策主张,成为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迅速发展的操作依据。

第三,社会保障逐渐出现统一集中化趋势,规模越来越大,项目越办越全,享受的范围越来越广,享受的程度越来越高。

第四,社会保障成为社会一个重要的独立部门,有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与管理方法。(3)改革与调整阶段

第一,是想方设法增加收入来源,以求得提高投保人缴纳保费的比例。第二,修改社会保障金的调整办法,推迟社会保障金的调整期限,第三,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医疗费用的部分个人负担。第四,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第五,简化制度,分散权力,精简人员,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减少用于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经费。

第八章

1.养老保险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养老保险的基本模式有:

① 政府责任型;政府责任型是指由政府负责的养老保险制度,它通常以国民年金的形式存在。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与个人承担社会保障的纳税义务,政府通过预算来为国民提供养老金,政府对养老保险事务实行直接管理并严格监督。这种模式的最大特征,就是强调政府责任,实现养老保险金待遇的普遍性,发放对象包括所有老年人,普遍性中充分地体现出了公平性,但不足之处是可能因人口老龄化而给财政带来负担,最终把反过来损害这种制度的健康发展。

② 责任分担型;责任分担型是由政府、企业、个人等多方分担养老保险责任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主流趋势。这种模式是基于责任分担或责任共担的原则确立的,其特点是将劳动者的养老保险责任由多方共担,有利于风险分散和财务稳定;同时,强制责任共担,这种模式通常无法覆盖全体国民,只能适用劳动者甚至主要是工薪劳动者,从而属于选择性制度安排。

③ 个人负责型;个人负责型除了缺乏社会保险只能由个人或家庭自我负责养老保障外,在制度化的保障机制中,也有极个别国家的养老金完全由个人负责。这种模式的典型是智利自20世纪80年代后推行的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由此确立了养老保障的个人负责模式。④混合责任模式。

2.试述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

① 从国际上看,失业保险向就业保障机制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这是使失业保险由较为消极的事后救助向积极的促进机制转化的选择。

② 经过1986年以来的发展,中国的失业保险已从制度象征演变成有效制度,在保障部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失业职工再就业,积极配合企业改革,分流、安置富余职工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就业形势长期严峻的条件下,失业保险制度向就业保障机制发展更加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在解决失业人员的生活问题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地促进失业者重新就业,将是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目标,向积极的就业保障机制发展。

3.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一个项目,具有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互济性、福利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但由于疾病风险和医疗服务需求、供给的特殊性,又使医疗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有着明显的区别。它还具有以下特点:①医疗保险具有普遍性;②医疗保险因涉及面广而更具复杂性;③医疗保险属于短期的、经常性的保险;④医疗保险是通过医疗服务和费用补偿来实现的;⑤医疗风险的发生频率高,且费用难以控制。

4.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在现代社会,就一般情况而言,凡生活水平等于或低于法定贫困线的个人和家庭,都是接受社会救助的主体或社会救助的对象。在各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中,对社会救助对象也都有明确的针对性,即只对自我保障有困难而确需救助者给予救助。由于各国情况不同,在救济对象上各有不同的划分和偏重。

在中国,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三部分人员:一是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公民,俗称“三无”人员。二是遭受天灾人祸而使生活一时陷入困难的公民,主要是自然灾害中的受害者。三是生活水平低于国家规定最低标准的公民。在社会救助的过程中,第一类、第二类对象的数量,将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对减少,而第三类救济对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会依然存在。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类对象群体将构成社会救助的重点。社会救助需要确定重点救助保障对象,实施标准有别的分类保障。对上述人员在基本生活和生存发生困难时给予现金救助和实物救助,按一般规定,享受社会救助者需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由申请者提出申请,并由主管部门对申请者财产和收入进行调查,对合乎条件的确定救助标准,付给救助费。对申请者的调查一般称之为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这是进行社会救助的必要前提。家庭经济情况调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定一定时期社会成员最低生活水平标准,为社会救助标准提供参与资料;二是确定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的经济情况。对于前者,通常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随机抽样,定期或不定期地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所调查的资料。后者除了调查申请人家庭基本情况外,还着重调查申请人家庭收入、收入来源及贫困程度等,以确定申请人是否符合社会救助的标准。

在目前的中国,根据不同的出发点,不同依据和标准,可以对社会救助从多个角度做出不同的划分。①依据救助的实际内容分类来划分,社会救助可以分为生活救助、灾害救助、失业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农村扶贫开发等。②依据救助手段分类来划分,可分为资金救助、实物救助和服务救助等。③依据救助的稳定性分类,可将社会救助分为经常性救助和临时性救助。

5.中国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有哪些?各承担哪些管理职责?

中国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主要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等,其他有关部门不同程度地参与社会保障管理。

① 劳动和社会保障:是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险事务的主管部门,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等是其管理职责范围内的事务。

② 民政部:是中央政府中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它负责管理全国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事业等。

③ 其他部门:一是卫生部参与管理农村合作医疗、全民卫生保健等事务。二是财政部内设社会保障财务司,管理中央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及财务制度等。三是审计署内设社会保障审计司,负责对社会保障事务进行审计监督。四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制定社会保障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等。五是一些半官方性质的组织与社会团体,亦参与社会保障事务的管理。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蔡丽慧学号:711128192121 年级:11秋 会计学习中心:华家池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

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

3.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

4.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课程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政治经济读书报告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最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使财富的增长以及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的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科学地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即社会生产关系运动中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也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辩证地运动着的。“生产既支配着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但是,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去研究。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就是:“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又指出:“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合同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本书《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论纲》主要讲的是我国的政治经济问题,书中提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及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分配理论的发展与分配关系的调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等章节。

书中提到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把原先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转变为现在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是伟大的以邓小平为主体的一代领导人辛苦奋斗的成就。邓小平大胆的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提出质疑,进行改革,让人们清楚认识到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必须由市场来决定。中共十五大以后将非公有制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

本经济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已从理论到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新道路。

混合所有制对人类社会的作用而言,它是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润滑剂,是一

块可以减轻因不同社会经济形态更替而造成的对生产力破坏的缓冲地带,在社会

经济更替过程中对社会生产力具有保护作用。它除了其保护作用外,还起着对生

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需要生产关系的主动调整才能实现,混

合所有制因其不断地调整与完善自己,适合了生产力发展的特性。

随着生产力的高度社会化,分工广泛化联系密切化;生产工具与信息收集和

处理工具的高度自动化;劳动者的知识化,科技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变也

势在必行。

我国原来实行的所谓计划经济,是借鉴了前苏联的经济模式,将基本的生产

要素都集中起来,企业没有自主权,导致企业没有活力。这些命令经济模式有很

大的长官意识,盲目跟随性,浪费严重,已是不可行的经济模式。邓小平在1978

年就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化,党的十三大又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

实行“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应道企业”的思想,逐步的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

确立准备了条件。直到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发表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地召开,最终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原则上肯定了市场经济体制取

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实行了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将采用全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计划经济有它的不足之处,市场经济也不是完美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也是

有不足的,它是一种有缺陷的经济,集中表现在市场失灵与市场风险上,即主要

体现在两级分化(财富上与有不公平)、失业、环境污染、垄断行为的产生等。

这些方面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自身难以纠正的行为,这就需

要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了。

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中均有存在,总的来看,可以从

纵,横两个层面解剖。从横向看:一是二元经济结构;二是重复建设;三是城乡

结构趋同化。从纵向看:一是技术进步缓慢,生产工艺设备落后;二是产业结构

层次低,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小,并且相当部分产业的产品

质量差,附加值低。这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帮助平衡经济结构。

政府的宏观调控经济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两块,但是也有必要地

行政手段、法律手段、道德引导等来进行。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控的目标在于实

现充分就业;稳定价格;保持经济持续均衡增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从经济政

策上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来进行调控,其中货币政策包括:再贴现率

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收入分配与福利政策,汇率政策;

辅以法律和行政监管手段,具有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的辅助干预和

调节;再用“以德治国”以道德规范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矛盾。这几种调节和干

预经济行为的手段,相互配合,协调运用,使市场经济有序的运行,发挥它的积

极功能,抑制它的消极效应,形成了现在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持社会经济的协

调发展。

尽管政府在不断地进行着各种宏观调控,但是也存在着计划体制存在矛盾,财税、金融体制不完善,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缺乏综合效益等等问题,这就必须要

求政府深化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大产业政

策实施力度,加快结构调整,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和调控手段的综合利用。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优势不容小觑。不足之处日渐凸显,环境以及资

源方面的缺陷足渐暴露,经济效率地下影响国力迅速增长,资源浪费严重,一度

投资需求膨胀,经常造成总量失衡,生产要素比例受到限制。这使得中共十四届

五中全会后开始陆续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国

民经济由主要依靠投入劳动力、资源为主的粗放型增长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改进为主的集约型增长上来,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成为我国老工业企业改造的重要方向,是实现健全的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改革

开放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我国唯一正确的选择,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

这要求我们要强化政策导向与宏观调控,增加并保持一定比例的环保投资是

实现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继续和更加有效

地贯彻落实我国上世纪80-90年代初制定的资源开发战略方针,完善相关的配套

政策,强化其响应能力,继续依靠科技进步,深化环境治理,进一步发挥节能技

术对改善环境的作用,发展环境科学技术,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立足国内,面

向世界,发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在进入市场经济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显然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市场经济

是一种竞争经济,优胜劣汰表现在企业破产和职工失业方面。为了社会稳定、保

护劳动力再生产、促进消费、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体现我们制度的优越性,需要对每一个劳动者搞好社会保障。我国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

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公平和增进国民福利。

我国现行的保障制度还存在需要弊病:覆盖面不够广,没能体现社会保障制

度的社会性,存在不交少交,这影响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农业发展的后劲,也有很多职工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保障项目不全,适应不了经济改革的需要,一些保障项目的设置缺乏科学性、连续性和系统性,难以操作。这些弊病的根源是人们对我国社

会经济性质认识不够准确有关。

中西方社会经济体制的不同导致我们不能盲目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社

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只能选择放在整个有中国特设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客观要求中来,适当借鉴西方发达国

家社会保障制度中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内容。首先应该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

完善看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其次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搞活企业发

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再次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改进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客观要求。解决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要从多方面着手,从经济关系上讲要

实现平等性、互济互助性、普遍性和统一性;从按劳分配上讲必须遵守劳动累积

量原则和货币累积量原则;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上讲要突出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

性、强制性和增长性,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相信在共产主义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逐步

向科学的、可持续发展靠近。

以上是我学习《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论纲》所了解的知识,深刻体会到政治

经济发展的复杂与杰出人物的伟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

制必定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进行不断地改进,使中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

学号:

年级:11年秋汉语言文学

学习中心:浙大西溪校区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3.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4.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课程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

经过对《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论纲》的系统学习,我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国家发展变化的成就巨大。经过学习,我想重点谈谈以下三方面的读后感。

姓社还是姓资

1982年初,在个私发源地的温州,一批处在市场经济“风头浪尖”上的人被处以“投机倒把罪”。“五金大王”胡金林、“矿灯大王”程步青、“螺丝大王”刘大源、“翻砂大王”吴师廉、“旧货大王”王万仟、“目录大王”叶建华、“线圈大王”郑祥青以及“电器大王”郑元忠等被列为重要打击对象,此为“八大王”事件。

1984年3月来了中央一号文件,提倡农村发展商品生产,提倡要搞活疏通。温州市常委们在讨论是,联想起“八大王”,认为这八个人是市场经济中先富起来的个体私营经济的代表人物,是农村的希望,是农民的榜样。要贯彻好和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首先必须解决“八大王”问题。

因此,温州市政法委牵头,会同公检法三家,对全案进行复查。调查结果,“八大王”的所作所为基本上符合中央精神,由于界限不清,把他们作为经济犯罪判了刑,在次“八大王”得以平反。

“八大王”的平反,作为头条新闻在温州城乡传开,基层干部的胆子大了,广大群众放开手脚大干起来,温州城乡的活力也被极大的激发。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温州被称为“奇迹”。

从温州个私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十五大以后的理论创新支持了温州个私经济的发展。早在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时就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这里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不正确。社会主义为什么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首次将市场经济跟社会主义经济联系起来。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还特别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的统一性:“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以后将非公有制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已经从理论到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新路子。

票证的产生和取消

我没有见过粮票、布票、肉票,但是听父母辈的人讲过。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我对票证的认识更加丰富了。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时期极具时代特色的票证,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退出了经济舞台,完成了历史使命。中国的票证历史可谓是一部凝重浑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史,是囊括中国农业、商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史,是中国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证明。

票证不是计划经济的发明,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甚至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形态里都有不少使用票证的先例。但市场经济中使用票证的范围小,时间短,多半是战争或济贫的需要。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曾不同程度地采用过票证对一些生活必需品进行配给。但票证的作用被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里,对普通百姓生活影响不大。

真正使票证普遍化的、固定化的是计划经济。第一,计划经济的设计者、理论家认为货币是和旧社会、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要建立一种全新的、不带市场经济弊病的体制。为此,他们进行过种种实验,票证之都可能是众多实验中较成功的一种。于是票证在计划经济中普遍化,并固定下来,成了解决有限资源分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第二,由于短缺所致。计划经济被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称为“短缺经济”,认为短缺是计划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用票证对紧缺的消费品进行配给,也许是有效的办法。

票证反映的是计划经济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阶段起过积极作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集中了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用于国家重点经济建设,为初步奠定我国的工业基础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基础的扩大,各地发展加快,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暴露得越来越严重。

20世纪90年代逐步退出了经济舞台,这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的时期。有人讲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经济,讲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那么,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姓资了吗?

邓小平给了答案,在1978年,邓小平指出了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不决定社会性质。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谈话发表和中共十四大,最终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原则上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实行了经济体制转变的重大变化,出现了市场经济作用于经济资源配置的新机制,促进了物资、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在城乡市场的流动,给社会经济带来活力。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作为建设小康社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受到决策层和百姓的广泛关注。因此,我对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非常感兴趣,于是对第六章的“三农”问题进行着重学习。

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旧体制转过程中问题的积累,使我国农村过去未曾预料的一些问题,在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突现出来。我国理论界把农村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概括为所谓的“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增幅的减缓甚至停滞,不仅源于农产品价格的下落,而且更重要的是源于对农民过多的索取。除了上述核心问题,我认为大概还有这些问题:

第一、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从9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下降,甚至是负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呈负增长。

第二、农民负担过重、许多地方的农民负担到了农民不堪忍受的地步,农民群众怨声载道;负担重到一个什么程度?一般是一亩田200元左右,有的甚至400元。即农田收入的50--100%。

第三、农业的发展面临市场的巨大风险,大综农产品的买卖难普遍发生,由此而引起农业结构调整和品质更新等一系列问题;

第四、由上述问题引起的农村发展停滞、教育萎缩、治安恶化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计划经济背景下长期的非农化战略导致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在奠定工业化基础的过程中,确立了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工业战略,客观要求对农副产品进行统购统销以形成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从农村抽取大量资金优先发展重工业。农民本来就不高的收入又被“掠夺”了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受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自然受到阻碍。这是三农问题的一大原因。

第二个原因: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低,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发展缺少动力。2002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50%,所提供的GDP却只占全国的15.2%。这种低下的劳动效益与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

第三个原因:对农村基础建设投资少,造成农村、农业发展落后。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很少的一部分,并且近几年这个比重还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第四个原因:城市化率不高,工业对农业的吸收消化能力低下,造成农民难以在根本上改造自己的劳动方式和劳动身份。由于长期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城乡分离、城乡分治政策,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农村和农业中,在经济迅速崛起时,人口流动与集中受制度束缚,大量人口和工业生产力离散分布在农村,既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整体效益,又致使我国城市化进程落后与工业化进程。

针对以上原因,解决三农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第一、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安排,在用人用工上有同样待遇和政策,打破人的身份界限。第二、增加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增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第三、加快城市化步伐,增强工业、城镇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吸收消化能力。

第四、采取措施、保护农产品价格,提高国内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民从事生产活动最终利益的体现,也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保护:

一、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我国在2005年底全面废除农业税。

二、充分利用WTO规则内的“绿箱”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的补贴力度。

三、在涉及农村居民切身利益的养老和医疗保险问题上,有条件的地方可试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和农民共同负担。

四、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民政补贴力度,增加农民消费水平。

我的读书报告从姓资姓社的问题引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讨论,然后由票证引出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讨论,并且肯定了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没有改变姓社的根本。最后,讨论了由计划经济引起的“三农问题”,并对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延伸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路走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政治经济中作了许多伟大的决策,带领了我们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理。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范文)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

学号: 年级:

学习中心: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3.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4.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课程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

关于劳动价值论问题的认识报告

——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演进与我企图回答的问题

劳动价值论是古典主义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已然渗透进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卡尔·马克思共同构建的庞大经济学体系。任何只关注劳动价值论问题的企图是注定不能成功的。由于我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整体把握尚无法达到能够理解劳动价值论的水平,因而在此篇报告中,我将不去探究劳动价值论在整个政治经济学框架中的基础作用以及这一基础成立的条件,更不会采取批判性的眼光提出对它适用范围与现实意义的质疑。仅希望就我从文献中所了解到的劳动价值论发展历程和我在阅读文献中所产生的问题作一个粗略的概述。鉴于我的政治经济学水平实在难以胜任系统论述,故而在报告中出现谬误与偏颇是难以避免的。对此,我希望得到导师的悉心纠正,指出认识上的缺陷,以求在未来的学习中尽力弥补,有所提高。

一、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演进:

配第在《赋税论》中首次提出“劳动价值论”。“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是配第陈述劳动价值论的经典名言,阐发了财富由土地与劳动共同创造的观点。其后的法国重农主义将财富的产生更多地归因于土地,雅克·杜阁(1727—1781)甚至提出:“土地永远是一切财富首要的、唯一的来源。”(《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虽然重农主义者对农业的深入研究表明他们已经认识到了劳动在创造价值方面的作用,但关注土地这一自然要素的研究者们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劳动价值论,这一任务落到了亚当·斯密的肩上。

1776年,亚当·斯密从商品生产的角度考察商品社会,出版《国富论》,奠定了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基础,同时,也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斯密指出,劳动是产生财富的唯一源泉,“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斯密同时断言:“在资本的积累和土地的占有出现之前的初期野蛮社会里,为了取得不同物品所需付出劳动量间的比例,似乎是这些物品之间交换尺度的唯一依据。”

然而,根据斯密的观点,当利润、地租与工资与劳动者收入并列出现时,商品的价格(斯密所认为的全部交换价值)由以上三者按其各自“自然比例”进入各商品的“自然价格”,成为“三个基本源泉”(《国富论》第一卷)。也就是说,利润、地租与工资“加总”之后,决定了商品的价值。以我的理解,这是劳动价值论的倒退。

41年后,大卫·李嘉图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继承了斯密的研究,从而确立了适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劳动价值论体系。大卫李嘉图认为产品的价值部分地属于资本家,而又部分地属于劳动者。但这样的分割并不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值。对于稀缺商品来说,其价值由“最不利条件下”生产它所需要付出的劳动量决定。这一虚构的劳动量与生产这些商品所实际耗费的劳动量之差,由地租吸收。而与实际耗费劳动量相对应的这部分价值,分解为工资和利润。

李嘉图的这一理论,将亚当·斯密的“加总法”转变为“分解法”,从而坚定了劳动在决定价值过程中的绝对作用,同时又试图解释资本利润来源的问题。李嘉图对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作了区分,认为资本属于“过去的劳动”,但它并不创造新价值,只是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给生产物。然而,正如马克思所批判的那样,当李嘉图将国民经济当作整体看待时,他认为资本全部转换生产劳动者的生活必需品,即劳动者以工资作为表现形式的购买力。于是,两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出现在他的面前,其一,如果资本和劳动的交换是等价交换,那么就不可能出现利润问题;其二,如果等量资本所推动的活劳动不等,从而形成的价值不等,那等量资本怎么可能取得等量利润?

值得关注的是,李嘉图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了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在解决利润问题上的失败。被马克思称为庸俗经济学家的研究者,诸如马尔萨斯等提出了著名的葡萄酒问题,以证明资本的增殖的观点。而这场争论的结果,却是导致种种非人类劳动力因素都被引入劳动创造价值的范畴,从而将劳动价值论引向庸俗。同时,萨伊提出效用价值论与要素价值论,使得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更加艰难。其后,十九世纪基于效用价值论的边际主义革命,更是对劳动价值论的一次巨大冲击,使得劳动价值论难以与效用价值论并驾齐驱,改变了十九世纪至今的经济学格局。这一历史事实更加说明,价值论在经济学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马克思于1867年出版《资本论》,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明确区分了劳动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从而解决了李嘉图理论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通过阐述主要内容为“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同时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剩余价值理论,克服了李嘉图理论的第二个问题,同时又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表明,由于竞争的存在,工人所创造的利润最后要被进行一系列的瓜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总剩余价值等于总利润,然后按资本的不同,依平均利润率的原则,“公平”地分配每个资本家。

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奠定了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派生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人类社会的时代划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等一系列经济、政治理论体系,其后不但震动了经济学领域,更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成了深远的影响。而劳动价值论,虽在边际主义革命之后成为非主流,现今亦受到一定的质疑与修正,但其历史性作用是不可磨灭的。究其现实意义究竟多大,已经超出我现今所能够认识的高度。下一部分,将着重阐述在阅读过程中,我所产生的对于劳动价值论的疑问以及我试图作出的解释。

二、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疑问和试图作出的解释:

第一个问题: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是否还存在?

我认为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是仍然存在的。虽然劳动价值论在探讨实际经济问题的过程中不如西方主流经济学一般适用、实用。但是,正如马克思所作出的关于政治经济学与庸俗经济学的划分。劳动价值论探讨的是经济的本质问题,而非经济运行的表面现象。例如,利用边际效应规律和供求关系,经济学可以解释商品价格的波动变化,甚至于能够以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得到与实际结果相当接近的数据。然而,劳动价值论所探讨的根本问题是商品的价值从何而来,其源头是什么。因此,当边际效用价值论讨论商品价格如何变化时,劳动价值论试图研究商品价值的来源。两者的研究范畴是不同的,必然,两者的研究目标也不尽相同。前者追求稀缺资源的最优化分配方法,后者追求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解释。他们都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方法上和目标上的重要指导作用。

第二个问题:劳动价值论是否有失偏颇?

劳动价值论对于商品价值的量化是在交换发生之后才得以衡度的。因而,它似乎也没有办法解决商品价格的产生。而与西方经济学撇开价值来源,仅仅关注价格问题的做法不同,劳动价值论试图解决价值与价格产生的根本原因。劳动有可能并不是价值的唯一抽象来源,在这一点上,我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于自然要素与效应要素的摈弃是有失偏颇的。但同样的,现今也没有一种理论体系能够同时涵盖劳动、效用与自然而不与社会现实和理性逻辑产生矛盾。所以,虽然劳动价值论存在不足,在解释价格问题上力不从心,但解决价值来源问题是不应当被拒于经济学大门之外的。这就如“实在问题”虽然从苏格拉底、柏拉图直至萨特,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但它仍然是哲学家们乐意为之奋斗一生的命题。这些根本性的命题关系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未来。所以,在我看来,不能因为劳动价值论存在的局限即全盘否定,应当看到它在价值“质”的方面所作的突出努力。只有将之与“权利”等其他价值来源一同看待,相互结合,才有可能真正解决,或者逐渐逼近真理的答案。

以上是我对于劳动价值论问题的粗浅看法,由于时间仓促、水平低下,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得到老师的指正与帮助。主要参考文献: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树青顾问 刘伟等主编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征、李建平、金喜在等主编 《经济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丁平淮等编

《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 中国经济出版社 顾海良、顾海兵、郭建青等编译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流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志伟编著

《边际主义: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基础》 21世纪经济报道 夏业良著 《论财富观》 何党生著

《广义资本研究——对商品、商品生产、商品消费和商品社会的再认识》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郭胪公著

第五篇: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 年级: 邱海潇 12秋

号: 学习中心:

712124222021 台州电大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3.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4.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课程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

《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读书体会

本人通过学习《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一书让我全面的学习了解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些转变和创新。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理解

在此书的第一章节提到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理论基础及变化,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观点做了纵向的述评,阐述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是与时俱进的观点。在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变化发展着的观点中,研究原因在于现实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国家,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究竟应该设定在什么样的形式和程度上,经典作家们的认识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始终没有找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的基准点,从而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情况下”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邓小平大胆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进行改革,从最初引进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到不要“纠缠姓社姓资”和|三个有利于“的提出,基本认清了现实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必须由市场来决定的理念。我们认为以生产力水平作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基础,以生产工具的状况作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变化的标志,就有值得怀疑之处。而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作用更多的社会化、泛化,也不太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成中市场化与计划化的作用应看作同等重要,甚至由市场来形成更为符合所有制形式的实际。通过对第一章的学习,我们发现混合所有制的存在与现阶段的发展,对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混合所有制经济在今天不仅能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实现,而且还能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完成人类社会最终向共产主义过度的艰巨任务。

那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比重到底有没有下降了呢?总体来说,公有制经济比重没有下降。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数量比重是在逐年下降,但是,这是为了调整现今阶段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这是促进我国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体制基础。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防止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巩固提供强大物质基础,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评价所有制的标准,并不仅仅只看所有制成分的比重,更重要的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简单地认为公有制经济成分比例越高,就越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有所降低,就不利于社会主义。不是这样。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才是好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反之,就不是好的所有制。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判断改革的标准,应该看它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此外没有其他标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要允许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通过这种竞争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尽管国有企业数量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从总体规模和经营效益来看,对整体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5818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4.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617亿元,占30.7%;实现利润10795亿元,占39.8%;应缴增值税5951亿元,占43.6%。集体工业企业资产总计573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1.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85亿元,占2.5%;实现利润640亿元,占2.4%。

特别是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公有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2007年,在石油天然气开采、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现价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96.9%和90.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75.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占63.3%和66.8%;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领域,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49.8%、42%和32.2%。因此,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数量比重是在逐年下降,但其主体地位仍未改变。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仍处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仍具有绝对优势和较强的控制力。

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初识

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在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主要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条件。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是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中实现的。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必须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使之达到基本平衡。

第二,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的情况如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充分就业是我国政府的责任。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劳动供给数量庞大,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显得有限。因此必须坚持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长期将增加就业的宏观调控目标落到实处,并严格控制人口和劳动力增长。就业的增加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要增加就业,首先要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是增加就业的基础。同时还必须提高就业弹性。为了提高就业弹性,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

第三,稳定物价。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发挥调节作用的形式。但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对经济生活是不利的。如果物价大幅上升和通货膨胀,会刺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片面追求数量扩张,经济效益下降;如果物价下降和通货紧缩,则会抑制投资,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政府可以运用货币等经济手段对价格进行调节,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某些行政手段(如制止乱涨价、打击价格欺诈),以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

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宏观调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原有的宏观调控体制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计划体制存在矛盾和问题。

2、财税、金融体制不完善。

3、宏观经济调节手段尚缺综合效益等。为了解决以上几个问题,必须建立

1、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宏观调控体制,比如:深化计划体制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2、产业政策实施力度,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3、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和调控手段的综合利用。

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宏观调控

从侧重经济增长到注意经济发展、再从重视经济发展到强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两次重大转变。可持续发展现已成为跨世纪的最重要的命题,也是各国所实施的重要发展战略。而要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思想是使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地、持续不断地发展,把发展的负面效应和代价减到最低程度,使地球的资源和环境不致遭到严重破坏,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继续发展,从而实现代内公平性与代际公平性的统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发展中大国,虽然经济正处在工业化的高速起飞时期,但是又面临着发展与环境的尖锐矛盾:庞大的人口、资源相对短缺、生态变化态势令人担忧、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主要有:牢固树立人口意识,进一步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树立环境意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采取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节约使用日益稀缺的资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可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就是要走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经济效益型的发展道路,而要走这条能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人口、经济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全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实现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第一,宏观调控可以协调好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比例关系。第二,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可持续发展中市场机制的缺陷。第三,宏观调控可以协调好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第四,宏观调控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第五,宏观调控有助于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从宏观调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来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之所以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有发展而不能持续发展的情况,是因为缺少政府的宏观调控,因此,宏观调控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手段。

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财政、金融货币政策。在我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发挥财政、金融货币政策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调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然有利于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这要求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人口、经济、环境、资源、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为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主要采取财政金融手段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财政金融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第一,通过财政金融来支持或调节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人口、经济、环境、资源、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中,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可持续发展、生产年龄人口与生产资料的可持续发展、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技术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与养老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地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可持续发展,等等。财政金融可以通过资金的支持或调节作用,促进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养老保障、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城市化或农村城镇化、生产力的地区合理分布等方面的发展,并使它们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保持协调关系,从而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大量增加各级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有助于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增加生产年龄人口的就业,促进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通过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则可以有效地实现生产力的地区合理分布,从而引导人口的地区均衡分布;通过金融政策可以调节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规模,促进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实现可持续消费。只有通过财政金融手段才能进一步发挥自我持续的经济增长(Self-sustained growth)机制的作用,才能使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相得益彰。

第二,通过财政金融来调节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是围绕主体即人口存在的客体总和,这种人口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人口的数量增长对人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这要求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就是必须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而经济增长是对既定资源的利用,它要受生态环境的制约,要以生态平衡为前提。生态平衡是实现经济平衡的前提,生态平衡的破坏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平衡与增长。但是,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要求经济也相应地快速增长,在经济增长受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制约的情况下,如果人口数量增长超过了经济增长,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在工业化过程中片面追求利润的企业行为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目前,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三废”物质污染、噪音污染、水资源枯竭、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等,它们破坏了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的关系,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反过来威胁着经济增长和人口素质提高。要使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对自然资源采取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政策;保持恰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减轻环境污染的程度;等等。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应注意利用财政金融手段来保持合理高速增长,调节企业行为,改变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目标,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等途径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对环境治理、保护的资金支持,在逐步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趋势得到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通过财政金融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必须限制、禁止、惩罚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行为。如严格控制重污染产业,限制轻污染产业,促进无污染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环境产业,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促进绿色产品行业部门发展。同时,国家应将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各级政府应建立人口、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只有通过财政金融手段来控制人口、调节经济、保护环境,才能最终实现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下载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 朱振雄 学号:712021528003 年级: 2012春 学习中心:福州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

    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 年级: 王金蕊 2012秋 学号: 学习中心: 712107028014 廊坊农广校 ——————————————————————......

    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 柳圣达 学号:714019322001 年级: 2014春 学习中心:平阳电大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

    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赖小君 学号:712072212024 年级:2012春 学习中心:苍南电大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

    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姓名: 朱盛鹏学号:711128202044年级: 2011秋学习中心:华家池—————————————————————————————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

    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姓名: 年级:学号: 学习中心: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

    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 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 2. 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

    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精选5篇)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姓名:XXXX学号:XXXXXXXXXX 年级: 2012春学习中心:浙江建德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