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自新精神的关系 Microsoft Word 文档[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7:1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自新精神的关系 Microsoft Word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自新精神的关系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篇: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自新精神的关系 Microsoft Word 文档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自新精神的关系

赣榆县欢墩中学 王继龙 222133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调整和改革课程系统,赋予每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鼓励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本篇论文在简单介绍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概念及其意义的前提下,重点对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校本课程开发中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学校领导的重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作用等几个方面作系统介绍,分析目前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几种表现,使之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校领导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共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专业发展 保障

一、校本课程开发提出的背景、概念与意义 1.背景

近几年我国教育界兴起了一股校本课程发展的风潮,学校教师都很高兴争取到了或是从天而降的课程自主权,随着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的公布与推行,许多人都以为中小学已进入校本课程发展的时代了。目前已有相当多的学者为文介绍校本课程,大量的研讨会及研习亦持续进行中,许多学校也已着手校本课程发展工作,照道理教师应已相当清楚校本课程的发展理念且熟悉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发展步骤才是。可惜,从许多基层教师的反映里,我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许多教师并未听闻过校本课程发展这个术语,有的教师虽然听过校本课程但却不清楚其内涵,有的教师知道校本课程概念但又无法进行设计与发展工作。因此校本课程这项教育改革的措施,便在中小学教师不甚清楚明了的情形下,于短期内要正式上场。中小学教师不论其是 1

否理解,也不管其是否赞同,九年一贯制课程纲要的实施,被许多人视为校本课程时代已来临,各中小学都被要求负起校本课程设计与发展的责任。

2.概念

虽然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在我国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专家学者们对此界定也莫衷一是,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它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3.意义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是知识经济和学习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挑战,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迫切要求。同时,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加有效的手段。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进一步促进大教育观的形成,使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要求逐步落实到实处,有利于课程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课程资源开发将丰富学科课程理论,改变学科课程的内容和呈现形式,便于启发式、探究性学科教学的展开。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为各校已经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带来生机,提供保障,丰富内涵,规范操作,增强活力。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人文素养和信息

素养的提高。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和实践,将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改变我国教师心目中的只有教材、教学而没有课程的现状,转变和丰富教师的角色地位,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

二、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就本质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个方面: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的成长、学校特色的形成。这就是说,校本开发的本身就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1.教师知识分类学

就知识角度而言,教师的知识一般可分为三大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数学、语文、化学、外语等。这些知识教师一般在师范院校中可与习得,而且对教师而言,本体性只要达到一定的量就可以了,并不是越多越好。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类知识一般是动态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而掌握,但更多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渐地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性地去把握和领会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加深。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更多的是来自教师的教育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成分,是教师经验的累积。换言之,实践性知识只能在教师的具体实践中获得。

从知识方面看,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准。

因为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来说,本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并不是太缺乏,其发展主要是指获得更多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主要通过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获得,而反思正好是校本课程开发所特别强调的,这样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获得提供了一个平台。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中的一项新兴的活动,教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整个开发活动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就有其特殊的作用。虽然反思并不是解除一切不确定因素的稳定剂,但它可以增强事情的预见程度,它可以在新的开始之前,预想到各种行为可能会带来的后果。教师可以清楚地控制开发的进程,使整个开发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对课程开发的过程具有更多理性知识,在课程目标确定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反思达到这些目标的方法。如果这种反思十分周详的话,教师就可以在明晰种种“前途”后,选择一种最佳的途径,设计出一个最确切的计划。

2.课程开发实践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必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介入课程开发以后,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理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让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从理论上讲,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是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研究表明,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发现自己比原来能够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而且教得更好,在课堂教学中更能指导学生使用学习材料和指导小组学习,对学生的期望有所变化。教师参与课程发展,可使教师对所教内容有更多的准备,也更为自信。可见,“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个人”,课程开发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变革过程,课程意味着对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协作阐述知识的方式所进行的不断重组,同时对他们的教学进行再思考。

三、校本课程开发中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无疑将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没有教师参与,可以说就没有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但是,目前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困难正是教师课程开发意识、管理意识与能力的缺欠。

1.受传统教育影响,缺乏课程开发意识

绝大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时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加上教师受传统角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只懂得教学,没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因而在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这种传统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给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观念的转变带来一定的阻力。

2.受专业知识所限,开发的课程缺乏特色

通过调查发现,不少教师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受自己专业所限,缺乏跨领域、跨专业之间知识和技能的整合能力,所开发的校本课程仅局限于学科课程的补充与延伸。许多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大同小异,缺乏学校特色,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认识不到位,实施过程名不副实

调查中发现,有的教师担心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影响“教学质量”,学生连国家课程都学不好,还学什么学校课程;部分中学教师

认为,校本课程教学的内容在高考、中考中无法涉及,无法与国家课程并列,是可有可无的课程。由于存在对校本课程认识和理解的偏差,不少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整体的规划,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开发出了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但仅以开发为目的,重开发轻实施,致使校本课程的课时计划得不到落实。

4.缺乏相应的课程评估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并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充分地开发和展现教师教学的个性特长。开发出的校本课程是否能实现所要达到的目的,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评估。但是,新课程方案实施初始,校本课程开发滞后,指导评估体制又不健全,师资准备不足,课程评估能力受限,便出现散乱的状况。有的校本课程的科学性得不到有效保证,出现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不恰当,甚至偏离课程方案的倾向,如有的学校在初一年级开设游戏类活动课,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不当,是部分学生迷恋于棋牌类游戏,放松了其他课程的学习。有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存在“教师为本”的现象,所开课程由教师的特长出发,谁有特长是来开,学生围绕教师转,因人设课,学生为修满学分,不得不“被迫”选修,对小学或初中阶段学生是否适宜,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无“迁移”价值,缺乏针对性的评估。这些情况致使有的课程设置偏难,有的设置偏易,与学生实际水平脱节,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四、校长的重视是校本课程得以开发的保障

校长有权根据国家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的课程政策,负责开发与管理校本课程。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校长应承担如下职责。

1.确立学校发展目标,形成学校品牌特色

学校要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有自己独特的教育资源及校本课程,校长要根据师生的特点、教育资源、学校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旨趣来确定自己的教育哲学,形成学校品牌特色,为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树立一座“航标灯”。

2.制定相关政策,确保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教育哲学的一致性 校本课程开发追求全员参与,而每一名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因而也会开发出一系列追求不同目标的课程。为了保证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有一个共同的方向,校长有必要与教师们一起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不是学生需要什么,教师能开发什么,就开发什么,而是一个有序的合乎学校发展目标的课程整体。

3.减少事物干扰,给予教师足够的时间从事校本开发

校长应给予教师足够的时间,免除过多的文字工作,免除对教师过多的要求。校长应支持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让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校本课程开发上。不仅如此,在日常工作的安排上,适度减少有关教师的常规工作量,如实行弹性坐班,特许一定课时给教师用于校本课程开发,每星期给教师留下一些时间专门从事与校本课程开发有关的工作等等。

4.实施校本教师培训,让教师在学校内获得专业成长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由于教师是活动的主体,他们理论与实践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开发活动的成败,所以,校长有责任对教师进行相应的校本培训:如强化课程意识,树立明确的教育观、课程观和教育观,能辨别和抵制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的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和行为;明确校本开发的重大意义,了解校本课程的含义和特点;领会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把握校本课程学与教的特点,开展生动活泼、优质高效的教学活动,以此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在重视校本培训的同时,学校应尽可能多地给教师提供各种相关信息,并尽可能地给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而这些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说是必要的。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使教师具有一个更开放的思维系统,能够改变教师不合时宜的观念,使教师具有更强的批判性反思能力,更多地去发现和探寻他人的信念和思维方式。学校领导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给予教师以人文关怀,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创造有利条件,努力提高教师参与开发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彦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 网络资料

3.叶澜 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石英钟 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 教育研究,2001(8)5.鲁艳 试论校本课程开发的合作 全球教育展望,2002(5)

第二篇:2011—2012学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2011—2012学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厚积的历史,馥郁的文风促使我中心校选择了经典诵读这一课程,增进下一代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养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基于以上各点,中心校制订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开发的背景: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学校及社区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2、校本课程通常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来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各种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3、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以学校为基地,并与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对学生、家长、学校乃至社区都都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课程,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4、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精神,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手段,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传统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同时他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全面实行 1

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文科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文与地理背景:

1、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许多文化源头著作——如《论语》、《老子》、《唐诗三百首》等,具有开放式的哲理,富有民族特色,他们超越了时代限制,至今仍极富有活力,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2、一个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须要有优秀的民族传统,优秀的民族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新一代的人具备这种人文素养。而这些千古美文将滋养着一代新人的成长——“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这些都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精神资源。

3、长沙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文风昌盛。况且本校地处清水塘,是文化、革命教育基地,有着较优越的外部教育环境。

三)开发收益展望:

1、在儿童记忆力发展迅速的阶段,通过背诵古典文化经典,开发起记忆潜能、陶冶其性情、健全其人格,培养聪明健康,知书明理,有着较高人文素养的下一代。

2、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进下一代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3、发扬诚信、仁爱、正直宽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成树立优良的社会责任感,以正风气,以提民心。

4、让学生在诵读高品位典范性的古今文学作品过程中,有机的展开科 2

学的朗诵、演讲等基本技能训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文化积累。同时教学手段多样化,采取民乐欣赏,诗配画,表演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养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并通过亲子活动,社区活动来深入社区、深入家庭,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础。

二、课程目标:

1、开发加强儿童的记忆力,集中注意力。

2、使其行为动作举止优雅,戒骄戒躁;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

观;注意各方面的修养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3、培养读书兴趣,增加各方面的知识。

4、促进形成对其他各科学科的兴趣,锻炼发展其创造力、想象力、理解力。

5、在家和父母一起读,或读给父母听,可促进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6、通过学生、家长的共同诵读,提高社区的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改善社会风气。

一、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内容确定与目标: 一)教材来源:

以《儿童中国文化导读》为主要教材,允许教师从选编、选用、拓宽这三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编写课程纲要。

二)教学原则:

1、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诵,自读自解自悟,质疑问 3

难。细细品位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辞藻美。

2、少责备多鼓励,少灌输多开发,没有必要要求统一的程度和一致的欣赏思维。

3、宁静勿燥,宁简勿烦。以“寓教于乐”、“寄情于乐画”,养成儿童平和安静,喜思乐学的性情。

三)教学的重点与方法:

1、儿童方面:不求甚解,但求熟读;多奖励,多鼓励。

反复诵读,利用一切集会,路队,早自习等时间,一而再,再而三,儿童自然能背诵自如。

2、教师方面:持之以恒,要有爱心,耐心,信心。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营造一个开放的,有趣味性的和宽松的教学环境。

3、家长发面:争取做到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活动。

4、学校方面:在环境布置,活动展开中,多和经典挂钩,营造一个极具人文气息的学校环境,提高学校品位。

5、村委方面:多开展一些家长、孩子、学校等多方面参与的活动。如艺术之家的评比,楹联大赛,朗诵比赛等等。

四、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管理:

一)建立领导机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

确定参与者职务姓名;聘请顾问咨询、把关、审查和提供帮助;联系家长代表进行对这门课程的反馈、监督、指导、参与。二)前期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执教校本课程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

具体内容。

2、到学生、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喜欢,是否需要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规模。

三)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培训 培训方式:讲座、研讨

内容:采取何种教学手段、方法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

讲座,自修,研讨等形式 四)撰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要阐明以下几方面:

1、课程目标:(必须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通讯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五)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的调控

1、教导处确定授课时间、地点、参与听课、评课指导,及时调控校本 5

课程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经验。

2、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实施、教学管理人员随机听课,测评。

3、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课后记,及时总结经验

4、每个月开一次研讨会,介绍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一)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

2、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3、是家长问卷调查的结果 二)对学生的评价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

2、学习的成果

下迪中心校 2011年8月

第三篇:校本课程开发与策划

校本教材的确定策划工作

北镇市常兴中学

康有强

校本教材的确定策划工作

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作用更加为人们所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既是一项崭新的课程,又是一项个性化的工作,充分体现学校的智慧与特色、精神与活力。如何抓住校本课程建设,营造出学校的特色,我们学校经过反复分析和研究,确定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结合本校的优势,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挖掘自身的教学资源,精心组织,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让每一名学生在活动中交流、思考、锻炼、提高,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校本课程功效就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开发孩子们的潜能,增强孩子们自信,提升孩子们之间交往能力,磨练孩子们意志品格。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构建书香校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具体操作是这样的,首先学校成立了以崔廷章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开发小组,组建了一支乐于钻研、踏实勤勉的课程开发骨干队伍,制定了具体详实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常兴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中包括:指导思想、特色项目、学校特色建设现状与分析、学校艺术教育三年发展规划、课程主要任务、管理与保障、创建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等内容。具体说 我校校本课程主要以《风景速写》课程为主,该课程结合青岩文化、学校风光以“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为课程目标。教学不囿于单纯美术技法的传授,而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指导学生运用多元化的美术语言,以素苗画、版画、剪贴画、蜡彩画、农民画、立体设计等多种美术实践方式,创作有新意、富有生活情趣的作品;着力指导学生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学生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并使之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课程在承认学;着力指导学生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学生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并使之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课程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满足了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与此同时,学校还努力拓展校本课程活动空间,尽可能地让足够多的学生参与到校本课程活动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入多种形式的校本活动中,在活动中交流、思考、锻炼、提高,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我校本课程最终达到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自信,提升学生交往能力,磨练学生意志品格。

北镇市常兴中学

第四篇:浅谈校本课程开发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

摘 要: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现在,校本课程已成为国家课程计划的一部分,这就使学校担负起开发校本课程的责任,正确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及校本课程在我国推行的意义,对指导各类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特点;意义

1.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在国际上,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Furumark & McMullen)是最早使用“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人。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他们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即指那些能够参与到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有关成员,以学校为基础,为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这一描述是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较早期的认识,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初意义。[1]

目前我国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尚无一致的界定。如徐玉珍(2001):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2]廖哲勋(2004):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等等。[3]

2.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步骤

校本课程开发,首先,无论是对国家教育部门还是对地方教育部门,以及还是对学校与教师,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其次,就该领域的现状而言,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开发人员的素质还不相切合,相应的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再次,就社会现况而言,校本课程的理念难以与目前的考试制度相协调,所以很难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简言之,目前,我国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适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氛围与机制。在这种情形下,应该分阶段、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4]所以,国内学者将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分为四个步骤:明确理念;需求分析;资源评估和优势评价。这些都是学术上对校本课程开发制定的宏观程序,理论上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在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其直观性、操作性比较欠缺。

1.成立团队。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前期,要多做宣传和动员,目的是组织一支强有力的开发团队。

2.环境分析。每个学校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进行环境分析,包括学校外部环境分析和学习内部环境分析、一般环境分析和特殊环境分析。

3.目标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目标;二是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

4.方案拟定。在校本课程开发具体实施之前,要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5.组织与实施。校本课程实施包括: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和课程实验,校本课程的传播、采纳和推广,教学方法的选择,个别化教学,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等。

6.评价与修订。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与课程本身的评价,可以配套做一个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收集各方建议、意见,从而对课程的修订提供参考。[5]

3.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3.1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配套,达到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

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矛盾一直是教育所赖以存在的条件,这个问题也是教育领域内需要协调解决的基本问题。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虽然受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但是它更多的是着眼于社会需求和社会条件,主要关注的是社会发展问题,在涉及统一的国家基础和共同的国民价值等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基础性的问题上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国家课程在实施过程当中,以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课程教材、统一的学科教学目标及统一的教学评价形式下放到各级各类学校中去,学校为了完成任务、符合要求,必须忠实地执行教学大纲。教师由于有了统一的要求和教材,只需要以此为本,放心讲授。学生为了赶进度,只有跟着教师的步伐向前冲,根本无暇顾及自我发展。

自校本课程开发的法定地位确立之后,国家课程比例相对减少,学校也拥有 了自主决策的权力,学校和教师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自行组织教材,灵活进行教学,既实现了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又兼顾了每一个体的积极发展,达到了社会与个体的和谐统一,使社会个体化,个体社会化真正落到实处。

3.2校本课程的开发直接指向差异,促进了教育系统中老师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地区发展的差异、教师能力的差异和学生个性的差异,以全国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客观上存在着这么多差异的各级教育子系统,势必会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既要严格执行统一的要求以达到理想的水平,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照顾现实的差异。这种矛盾的扩大势必会束缚教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带来各方面的阻力。校本课程的提出正是对现行教育制度和教育机制反思的结果,其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

(1)这种提倡“多样性”、“可选择”课程的开发过程,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张扬。

由于认识到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操作者,最能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并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活动。所以,教师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一员,教师应该有部分权力决定教什么,有资格承担课程开发的一部分权力。

(2)这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决策和实施的积极性。因为校本课程适应了学生不同性格发展的需要,更加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责任心和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校本课程的开发直接指向了差异,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升华,是课程改革追寻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

3.3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宽广、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合理解决了地区之间的不平衡问题

校本课程“具有弹性,很容易融进最新出现的相关课题,而且鼓励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表达他们的教育观念和要求。”

它的开发使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紧密连在了一起,促进了课程的多样化和乡土化。以往的课程虽历经几次改革,但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上仍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德雷斯尔在评述60年代的课程改革时,指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弊 2 端:(1)仅仅着眼于各门学科的内容更新,跨学科的内容尚未触及;(2)仅仅着眼于各年级的教学内容,跨年级的内容尚未触及;(3)仅仅着眼于学校范围内的教学内容,只研究一些脱离生活的课题。

从这个指责中我们可以看出,课程的范围、形式、方法必须改革。而校本课程正是适应了这样的需要,它的范围可以涉及必修课、选修课,也可以涉及理论课、实践课;可以涉及定向性的显性课程,也可以涉及非定向性的隐性课程。其形式既可以针对某些具体内容、某个课题研究以讲座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将一门学科中所包含的一系列的半独立单元设计成微型课程,还可以把相关学科领域内的东西结合起来,形成综合课程。其方法灵活,可采取“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等活动”。所有这些皆可以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发展较好、水平较高的学校可以深入开发,发展较慢、水平较低的学校则可以量力而行,合理解决地区之间不平衡的问题。

4.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4.1课程决策民主化和形成学校特色

从学校方面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打破了政府对课程开发的垄断,赋予了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权力和职责,使得课程决策民主化,并且使学校成为课程的权力主体,让学校在课程的选择和编制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与此同时,也为解决课程的统一要求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为了广大中小学校各种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提供了一片“试验田”。此外,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使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创新,从而提高办学效能,创立自己的办学特色,促进自身发展。4.2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从教师方面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一直以来,我国教师习惯于做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忠实的执行者,不需要关心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也就较为肤浅和表面。

自实施校本课程后,课程开发的任务摆到了教师面前。教师就成为了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这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呼唤着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可以说,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追求。

第一,校本课程开发,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在某种程度上使教师从原来被动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生产者和设计者,真正成了教育活动的主体。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师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这对教师知识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钻研精神,具备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随时捕捉最新的教育信息,同时,善于学习和接受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使自己位于教育理论前沿,从而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

第三,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使教师有机会全面地了解课程编制的过程和把握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结构,更加深刻地了解国家教育方针和办学宗旨,提高自己的课程意识、课程资源的筛选和组织能力及专业素质。

第四,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使教师面临着与传统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课程环境”。这样,教师在充分掌握所教学生的个性旨趣和知识能力差异的基础上,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素质与能力会逐步提升。

以上这些在很多实验学校都得到了验证。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答,为教师培训亦开拓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为人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开辟了新的视角。4.3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的要求。

从学生方面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个性特点在课程上得到了尊重,在学校教育体制内有了实现自由、充分、全面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所以,开发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的主动发展;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与自己应有的课程决策,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能够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模式,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全面提高素质。

可见,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终极追求目标。

5小结

校本课程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差异需要、体现学习特色,同时它对学校及教师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促进自身和学生个性的发 4 展,校本课程开发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学校,应该通过参与式的校本培训,不断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进而理解和把握课程的本质,掌握课程开发的本领。作为教师,更要进行自主学习,不断阅读一些课程理论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方面的书籍和期刊,以获得理论指导,深化自身教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梦丹.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困境[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11-12.[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04:12-17.[3]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08:11-18.[4]王传金.论校本课程开发[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03:31-34.[5]石中英等.教育学基础[M].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bstract: China's basic edu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local and school three levels curriculum management system;now,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has become a part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planning, which makes the school undertakes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nd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 our countr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significance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o guide the various types of school.Key word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meaning

第五篇:正确处理校本课程开发中三大关系

正确处理校本课程开发中三大关系

校本课程是最为现实和具体的课程,容不得虚无飘渺的东西。不能把校本课程当成纯粹理想化的设计,不能以罗曼蒂克式的幻想来对待校本课程。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介入到现实之中,真正使校本课程从教育的理想走向校本教育的现实。这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校本课程与“搞活动”之间的关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可以采取“活动”的形态开展,但“活动”本身不是校本课程,即使是学校根据季节和时事政治设计的序列活动,也不能称为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基于学校的办学实际,对本校课程资源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分析与研究,由教师和学生自主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步骤,经历一定的流程。而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的“活动”,由于缺乏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课程设计,既没有内容的系统性,也没有形式的逻辑性。要把“活动”纳入课程的范畴,必须用课程的理念对“活动”加以分析、筛选、扬弃和丰富。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宗旨,对“活动”进行定位和规范,使其回归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的一种形态。

二、校本课程与“编教材”之间的关系。开发校本课程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编教材”,因为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由此,就有了“编写校本课程教材”的说法,误认为教材就是课程本身。其实,开发校本课程不是“编教材”,而是利用本地本校的课程资源营造一个现实的认知环境和活动空间。让学生学到从教材上学不到的社会化、生活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这就需要校本课程呈现出开放化、多样化的教学环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可见,校本课程应该以活动形态为主,围绕现实生产、现实生活展开。虽然开发校本课程要设计或编制一定的方案,但编制方案也不能视为“编教材”。其一,方案是活动的框架或指南,不象教材那样严密,留有广阔的开发空间;其二,方案是活动的参考性文件,没有教材那样的知识体系,只是动态的活动过程的引子;其三,方案是活动流程的预设纲要,不象教材那样规定着人的思维,而要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校本课程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把开发校本课程看作是加一门“选修课”,也是值得商讨的。开发校本课程需要一定的课时,这是国家规定。但是,开设“选修课”不等于开发了校本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学校也曾开设“选修课”,如“健康课”、“人防课”、“卫生课”等,却不能称之为校本课程。那些“选修课”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令开设的,是“必修课”的补充,其目的仅仅是让学生学到“必修课”中学不到而又应该知道的一般知识。再说,“选修课”由学校和教师依据主观愿望开设,只是为了向学生传授,让学生接受知识,远离了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师生活动和交流的形态,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不是随意开设“选修课”所能包容的。那么,是否能让“选修课”回归校本课程呢?当然可以。这就必须从校本课程开发的视角审视和分析现有的“选修课”,在课程理念的支撑下,对“选修课”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造,使之走进校本课程。

下载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自新精神的关系 Microsoft Word 文档[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自新精神的关系 Microsoft Word 文档[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_1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_ ——校本课程开发论文 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如果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托。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教育智慧增长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教育智慧增长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愿、自主进行的,建构具有本校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校本课程开发自主开放、给教师赋权增能,......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与标准

    大东关小学2012—2013学年度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学校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卢龙县石门镇西安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了“三级课程”。为了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开......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推广

    古槐街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汇报总结 我区进入课改以来,我校在区教体局和教研室的领导下,把校本课程开发与创建特色学校相结合,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校本课程。现将我......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5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设计了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新的课程门类,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

    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工作总结

    哈巴河县第二小学2015-2016学年校本课程 开发及使用总结 依据上级有关教育工作精神,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开发的原则,我校开始......

    校本课程开发与开设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 《主题班队会》开发与开设总结 自2013年10月开发班队会课程以来,构建了系统的课程体系。我们积极变革主题班队会模式,为“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德育活动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