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16年经济管理入学考试真题复习(经管+理论)[定稿]

时间:2019-05-14 07:1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党校16年经济管理入学考试真题复习(经管+理论)[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党校16年经济管理入学考试真题复习(经管+理论)[定稿]》。

第一篇:中央党校16年经济管理入学考试真题复习(经管+理论)[定稿]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1级入学考试试题 经济管理试题:(100分)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管理活动的基本要素。

2、什么叫不确定型决策?

3、简述异体监督。

4、简述指挥与协调的区别与联系

5、简述评价的作用。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管理人本观念中的“人”指的是管理客体中的人。

2、在管理活动中应以定性分析为依据,定量分析为工具。

3、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科学决策应遵循的原则。

2、谈谈权变观念在组织方面的应用。政治理论部分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2、简述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3、简述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4、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简谈现阶段如何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相互对立的分配原则。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及其现实意义。

2、简述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0级入学考试试题 经济管理试题:(100分)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法约尔管理五个职能的主要内容。

2、管理活动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3、行为科学理论对人的看法具有哪些新观点?

4、什么是管理观念?

5、简述权变观念在管理中的作用。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管理主体主要指的是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单个管理者。

2、西蒙所提出的决策准则是最优、最佳。

3、财产所有权所获得的支配权是比较符合现代管理原则的。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谈一谈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在处理二者关系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2、现代管理要经历怎样的一个过程?联系实际论述在这个过程中决策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政治理论部分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提出的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简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3、简述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4、简述如何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落到实处?

5、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以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2、我国的经济特区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3、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会改变党的性质。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思想。

2、试述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9级入学考试试题 经济管理试题:(100分)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在现代管理方法中,经济方法有哪些特点?

2、赶超战略具有哪些特点?

3、简述监督的基本原则。

4、简述管理的权变观念。

5、科学决策的核心是方案选优,方案选优的标准是什么?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权变理论的思想结构可用函数式表示为:Y(管理环境)=F(管理理论、管理方式)

2、在管理活动中应以定性分析为依据,定量分析为工具。

3、管理只具有自然属性而不具备社会属性。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谈一谈制订管理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2、如何认识战略观念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 政治理论试题:(100分)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是怎样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

2、独立自主内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简述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4、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5、实施“走出去”战略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式诞生的标志。

2、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要就是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在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哪些理论思考?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怎样创造性地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8年入学考试试题2 考试科目:现代管理学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法约尔提出管理五个职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管理活动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3、行为科学理论对人的看法具有哪些新观点?

4、什么是管理观念?

5、权变观念在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辩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辩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管理主体主要指的是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单个管理者。

2、西蒙所提出的决策准则是最优、最佳。

3、财产所有权获得的支配权是比较符合现代管理原则的。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谈一谈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在处理二者关系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2、现代管理要经历怎样的一个过程?联系实际论述在这个过程中决策具有的地位和作用。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是什么?

2、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4、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试述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二、辩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辩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政策和策略问题。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否定。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2、现阶段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7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实践的基本特征

2、物质

3、跨国公司

4、“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5、科学发展观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规律是人认识的结果,所以规律是主观的

2、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3、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4、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谈谈如何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2、试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考试科目:现代管理学

一、简释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管理的权变观念

2、简述协调的作用

3、简述监督的基本原则

4、在现代管理方法中,经济方法有哪些特点?

5、科学决策的核心是方案选优,简述方案选优的标准。

6、简述评价的原则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权变理论的思想结构可表示为函数式:Y(管理理论)=F(管理理论、管理方式)

2、在管理活动中应以定性分析为依据,定量分析为工具。

3、管理的整体优化是局部优化简单相加。

4、反馈是监督的一项重要职能。

5、管理只具有自然属性而不具有社会属性。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简述要点并联系实际分析)

1、谈一谈制订管理目标应遵守的原则。

2、如何认识战略观念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5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意识的能动作用 社会生产力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否定就是扬弃

价格对价值的偏离,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走群众路线就是一切由群众说了算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各级党委及其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为什么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考试科目:现代管理学

一、简释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建立经济管理组织应遵循哪些原则? 简述管理的系统观念。简述管理的人本性。简述管理客体的特征。现代管理包括哪几个过程?

科学决策的核心是方案选优,简述方案选优的标准。

二、辨析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权变理论的思想结构可用函数式表示为:Y(管理环境)=F(管理理论、管理方式)在实际中,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统一的。管理主体仅指的是领导者,不包括管理机制。

过分强调和信赖行政方法容易使管理系统的动力和活力不足。在管理学中,所谓管理幅度是指机构按垂直隶属关系划分的等级。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为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管理者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案例分析:某县委书记到任以后,根据他在另一个县当县长的经验,认为该县情况跟他以前所在县情况大致相同,所以他决定在该县实施“万亩果林计划”,县委一班人根据县委书记的指示狠抓落实,使“万亩果林计划”很快得以实施。问:这是不是科学决策,为什么?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4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剩余价值 党的思想路线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辨析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真理就是指事物的客观规律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这表明流通过程可以产生剩余价值。衡量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成绩,就看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是如何论述“创新”的? 考试科目:现代管理学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5分,共20分)管理规律 共有经济规律 管理的系统观念 人的假设理论

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管理机构的设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管理目标具有什么特点?

管理的动态观念表现在哪些方面? 进行跟踪决策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确定战略步骤的依据是什么?

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处理好哪些关系?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简述要点并联系实际分析)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心要性的认识。

现代管理要经历怎样的一个过程?联系实际论述在这个过程中监督所具有的功能。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6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真理的相对性

2、劳动的二重性

3、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4、“一国二制”的构想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是为人们提供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2、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仅要由所有制来决定,还要由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来决定。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4、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试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如何坚持辩证法、克服形而上学。试述如何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考试科目:现代管理学

一、简释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现代管理包括哪几个过程?

企业决策思想科学化包括哪些内容? 简述管理的系统观念。简述管理的人本性。简述管理信息的特征。

二、辨析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在管理学中,所谓管理层次,是指一个领导者直接领导其下属的人数。过分强调和信赖行政方法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下面组织机构是职能制。

从管理业务的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各种不同资源。从在管理客体中发挥作用的角度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谈谈权变观念在组织方面的应用。

2、联系实际谈谈领导用人的艺术

第二篇: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材料:现代管理学

评价的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在管理目标制定正确的前提下,对管理成绩和效果的评价,一般应围绕管理目标的要求来进行。

二、客观性原则,再评价管理成绩和效果的过程中,评价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价管理成果;三,激励性原则,在评价活动中,必须注重启迪人的思想觉悟,激发人的积极进取精神,已达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强组织凝聚力的目的。

评价的作用?一评价是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良性循环的必要途径;二评价是影响人的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1.通过评价,对人民再一定时期内所付出的努力及其所获得的工作成绩和效益进行肯定和认可,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及其对组织的贡献,享受到事业的成就感和成功的喜悦,则能进一步强化激励人们干好工作及其对事业的追求心里,使其保持旺盛的积极性状态。2.科学的评价是公平分配的前提条件。3.评价不当,会严重挫伤人的积极性。4评价活动再引导人的行为和组织用人方面也产生着积极的作用。综上所述,评价活动再管理过程中起着特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影响管理效益提高和管理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必须重视管理重的评价活动。

2、法约尔提出管理五个职能的主要内容?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管理的涵义

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 的职能和方法,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的过程。

管理的特征有以下: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目的性;管理的人本性;管理的综合性;管理的创新性;管理的艺术性;另外还有闭环性、择优性等。

管理观念

六大观念:管理的人本观念、管理的系统观念、管理的择优观念、管理的战略观念、管理的权变观念、管理的创新观念。

3、管理活动的基本要素?

(1)管理主体,即回答由谁来管理?(2)管理客体,即回答管什么?(3)管理目的,即回答为什么而管?(4)管理职能和方法,即回答怎样来管?(5)管理环境,即回答影响管理的主要外部、内部因素和条件是什么?这些基本要素有机结合、相互作用,从静态上说构成了管理系统或管理组织,从动态上说就构成了管理活动。

4、管理客体的特征?

客观性,管理客体因属客观存在的事物,因此必然有客观性;系统性,在实际中,管理客体表现为各种存在的形式和运动状态;规律性,作为管理客体,不管它表现为何种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都有自身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可控性,可控性或称可管理性是管理客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它之所以成为管理客体的重要标志;44简述管理的人本性。答:管理要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但最根本的是要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因 此,任何管理都要从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出发,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际关调动人的积

极性 和创造性放在中心地位,关心人、尊重人、培养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最终目的。这就是管 理的人本性。赶超战略特点

赶超战略是指采取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办法和以计划制度替代市场机制的制度安排,提高国家动员资源的能力,突破资金稀缺的比较劣势对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制约,使资金密集型产业能够在极低的起点上得到发展并在短期内实现飞跃,进而使产业结构达到先行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战略。

赶超战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经济政策是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表现为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率和GNP 的总量而没有把经济发展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

(2)以牺牲经济整体进步为代价实现少数产业在前沿上赶超与发达经济之间的技术差距,但是先进产业由于脱离经济实际而无法对其他产业产生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经济体系表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性质;

(3)政府的保护是赶超产业赖以存在的基础,经济政策上表现为高关税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进口替代战略,经济体系较为封闭。

5、不确定型决策?

任何决策问题都面临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如果自然状态是不确定的,而且也无法计算其发生的概率,其结果也无法预料,这种决策就叫做不确定型决策。

6、管理的特征?

1.管理的二重性 2.管理的目的性3.管理的人本性 4.管理的综合性5.管理的创新性6.管理的艺术性

7、异体监督?是指对行为主体的监督,是由行为主体意外的他体所实施的监督,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不同体。

8、评价的作用?

一评价是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良性循环的必要途径;二评价是影响人的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1.通过评价,对人民再一定时期内所付出的努力及其所获得的工作成绩和效益进行肯定和认可,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及其对组织的贡献,享受到事业的成就感和成功的喜悦,则能进一步强化激励人们干好工作及其对事业的追求心里,使其保持旺盛的积极性状态。2.科学的评价是公平分配的前提条件。3.评价不当,会严重挫伤人的积极性。4评价活动再引导人的行为和组织用人方面也产生着积极的作用。综上所述,评价活动再管理过程中起着特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影响管理效益提高和管理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必须重视管理重的评价活动。

9、权变观念在管理中的作用?

一、权变观念在计划方面的运用。计划是管理过程的一种基本职能,管理重的其他许多职能是在计划职能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权变观念在计划重的应用主要表现再以下三个方面。1.计划的制定必须首先分析环境和组织的重要变量;2.在不同情况下制定不同类型的计划;3.计划要有一定的模糊性与灵活性。

二、权变观念再组织方面的应用。权变观念认为,在组织与其环境之间以及再各分系统之间都应有一致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寻求其最大的一致性。权变观念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出适宜于具体环境情况的组织涉及和管理行为。1.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2.组织适应环境应树立的观念。权变观念认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寻求组织与环境的最大一致性,而这个最大的一致性是以组织对于环境的适应性作为基础的。

三、权变观念再领导方式方面的应用。管理的权变观念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或“不好的”领导方式。没有一种“最好的”领导方式,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1、三种领导方式的权变应用,专制、民主、分散的领导方式,权变观念认为,三种领导方式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应该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其适用的领导方式;2.领导方式与环境相适应。权变观念认为,没有一种适合任何情况的最好的领导方式,只有当领导者适应他所面临环境的情况之后,才可能选择最好的领导方式。3.目标—途经领导方式。指示式、支持式、成就指向式、参与式四种领导方式的优略,取决于全变因素,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领导方式同权变因素的恰当配合来考虑。

10、职能制组织机构的优缺点?

优点:将单位管理工作按职能分工,从而能大大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减轻各级领导人员的工作负担。缺点:下级负责人除了接受上一级负责人的领导以外,还要接受上一级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因而容易形成多头领导,使下级无所适从,不符合统一指挥的原则。

11、指挥与协调的区别与联系?

指挥和协调都是管理的重要职能。指挥是管理者为实现目标而采取各种命令性措施的行为;协调是管理者为实现管理系统各要素间良好的配合而采取的各种协商调节性的行为。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主要体现在:(1)指挥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人,即被管理者;而协调不仅仅是对人,还包括财和物。人是协调对象中最重要的因素。(2)协调是对不统一有偏差之头现象和情况的处理,其直接目的是改善各要素间的联系状况,实现各要素协调一致,密切配合的关系;但指挥并不单纯着眼于改善联系状况,实现良好配合,还包括力量的部署前进的方向和方法的选择等内容。(3)指挥可以用于协调,可以具有协调的意义;协调往往可通过指挥得到实现,协调又利于提高指挥的有效性。由于协调和指挥的对立统一关系,所以管理者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以利于有效的指挥和成功的协调。

12、管理幅度?

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这个数目是有限的,当超这个限度时,管理的效率就会随之下降。因此,主管人员要想有效地领导属,就必须认真考虑究竟能直接管辖多少下属的问题,即管理幅度问题。

13、共有经济规律?

在一切社会形态或在几个社会形态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它是共同存在的经济现象或经济过程的本质的反映。共有经济规律可以分为三种:①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②在各个剥削阶级社会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③在几个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起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

14、行为科学理论对人的看法?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提出了以人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肯定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行为科学理论反映了人类社会发 展的进步要求。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力资源为首要资源,高度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倡以人道主义的态度对待工人,通过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者工作生活的质量,培训劳动者的生产技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劳动效率。这些思想有利于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15、管理的观念?

管理观念是管理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是管理原理、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等的思想升华,是指导管理活动的灵魂。包括:1.人本观念;2.系统观念;3.择优观念;4.战略观念;5.权变观念;6.创新观念

二、辨析题

1、管理主体主要指的是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单个管理者。错。在现代条件下,所谓管理主体,固然包括具有一定管理权限 的单个管理者,但更多的是指由国家统治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通过一定法律程序或其他形式推举或委托的代理人所组成的管理机构。

2、管理人本观念中的“人”,指的是管理客体中的人。

错。管理人本观念中的“人”,既包括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人”,也包括作为管理主体的“人”,既包括个体的“人”,也包括作为群体的“人”、组织的“人”乃至社会的“人”。

3、在管理活动中应以定性分析为依据,定量分析为工具。错。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而且一定的质决定一定的量。因此人们认识十五一般总是按照质、量、度的顺序进行,即从质的研究出发,通过量的分析,达到对度的把握。在管理活动中,必须坚持以定性分析为前提,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集合起来的原则。

4、从在管理客体中发挥作用的角度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错。从在管理客体中发挥作用的角度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其主动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当他们参与管理、行使管理的功能时,处于主动管理的地位,即管理者地位;(2)、当他们作为被管理者处于服从地位的时候,这种服从也不是完全被动地服从、盲目的服从、而是主动的服从,有条件的服从;(3)在同一管理客体中,人与其他组成要素,始终处于有意识的主动支配的地位,因而是管理成 败的决定要素。

5、在管理学中,所谓管理幅度,是指组织机构按垂直隶属关系

划分的等级。错。在管理学中,所谓管理层次,是指组织机构中按垂直隶属关系划分的等级。管理幅度,是指一个领导者直接领导其下属的人数。

55、下面组织机构是职能制。高层领导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中层领 导 中层领导 中层领导答:错。应是直线职能制。

6、财产所有权所获得的支配权是比较符合现代管理原则的。错。财产所有权所获得的支配权是古典企业的类型,按法定程序获得支配权才是符合现代管理原则。

7、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合作;地区之间要打破行政管辖界限,建立统一的市场,进行平等竞争。行政方法强调垂直性的领导和行政区域内的集中,因此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容易形成所谓的条条专政和地区封锁。这样既不利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之间的分工协作和横向联合,也不利于地区间的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从而也就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8、管理客体的可控性不是一成不变的。

对。管理客体的可控性,是指管理客体能对管理主体发出的信息作出反应,管理主体能够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影响和控制管理客体按照既定的目标运行,并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管理客体之所以具有可控性,首先,在于它本身具有可控机制和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这

样就有可能使管理主体运用一定手段,遵循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度和把握能力。相对于管理主体的控制或管理能力来说,管理客体的可控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主体控制和管理能力的增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管理客体范围的扩大与可控性的增加,也是人类历史不断前进的重要标志。

9、西蒙所提出的决策准则是最优、最佳。

错。西蒙从“决策人”和“有限性”的观点出发,提出“令人满意”的准则。西蒙认为,人要做到完全理性或绝对理性,需要决策者可提供的方案及未来的后果要无所不知;决策者要具有无限的估算能力;决策者对各种可能的后果要能排出一个完全而一贯的优先顺序。但由于决策者在认知能力和时间、经费、信息、来源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具备这些前提。所以,事实上人们不可能作出完全合理的决策。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的概念,指出,人在决策时,不能坚持要求最理想的捷达,常常只能满足于“足够好的”或“令人满意的”决策,他的决策准则是符合实际的,也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西蒙提出通过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以一种务实的、可操作性的概念去决策,通过花费大量“边际成本”,提高标准,得到替代措施,从而产生的“边际改进”会使决策无限接近“最佳”、“最优”。从西蒙本身的观点推证该题目,他自己所提出的决策准则本身也不应是最佳”、“最优”,而是“足够好的”、“令人满意的”。

10、在管理学中,所谓管理层次,是指是指一个领导者直接领导其下属的人数。

答:错。所谓管理层次,是指组织机构中按垂直隶属关系划分的等级。

11、下面组织机构是职能制。高层领导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中层领导

中层领导

中层领导 答:错。应是直线职能制。

12、从管理业务的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各种不同资源。

答:错。从管理业务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为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行政等等各种不同社会活动范畴。

三、论述题

1、科学决策应遵循的原则。

七条原则:

(一)客观原则;

(二)信息原则;

(三)预测原则;(四)程序原则;(五)可行原则;

(六)选优原则;

(七)“外脑”原则。

2、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及再处理二者关系时要考虑的因素。

在管理学中,所谓管理幅度,是指一个领导者能够直接而有效地领导其下属人数的限度。所谓管理层次,是指组织机构中按垂直隶属关系划分的等级。所谓管理层次,是指组织机构中按垂直隶属关系划分的等级。在一定的组织机构中,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即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就多;在管理机构的设计和建立中如何处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一般要考虑以下因素:(1)管理单位规模大小与处理问题的复杂程度。管理单位规模比较大,管理问题比较复杂,则组织机构的管理幅度应小一

些,管理层次就多一些。(2)领导与下属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强弱。领导和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较强,知识和技能水平较高,则管理幅度可大一些,管理层次可少一些。(3)授权程度。领导者善于将权力授予下属,而自己亲自处理的问题就相对而言减少。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幅度就可大一些,管理层次就可少一些。(4)信息传递的畅通程度。如住处传递方式适当,手段先进,传递渠道畅通,上下级意见能及时交流,左右关系能直辖市配合,则管理幅度就可大一些,管理层次就可少一些。

3、现代管理要经历的过程及在这个过程重决策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实施、监督、评价等基本环节。这些环节的循环。构成了现代管理的过程。但是最主要的环节还是决策环节。主要理由是:

(一)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管理工作是多方面的,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围绕决策开展的。不管是管理中的制订计划、组织实施、进行协调,还是管理中的监督、用人、思想政治工作等等,都不能离开总的决策目标。同时,这些活动本身也有具体的决策问题。可以说,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存在于一切管理领域,存在于其中的每个方面,每个层次,每个环节。当然,这并不是说“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是由决策与行为两部分组成的,只有行为的选择,没有具体的行为,构不成管理;况且不准备实施的决策也是毫无意义的。

(二)决策决定着管理行为的方向、轨迹以及效率。管理决策实际上是管理行为的选择,管理行为则是管理决策的

执行。管理者在实施具体的管理活动之前,都有明确的目的以及体现这种目的的多种具体行动设想和方案。决策则正是对多种具体设想和方案的选择。管理行为就是实践某一设想和方案,以达到一定的目的。决策所选择的设想和方案直接影响着行为的方向是否对头和沿着什么样的道路前进。同时,方案、设想选择得当是管理效率高的保证;选择不当,则管理行为有可能是低效率甚至是负效率。

(三)决策是各级管理者的主要职责。管理者的职责很多,但居首位的是进行决策。一切管理者不论其职位高低都是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决策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决策与执行决策。决策及其实施是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从决策目标的提出,到方案的制定、选优,以及组织实施的全过程,管理者必须亲自过问、参加、负责到底。

4、权变观念在组织方面的应用?

权变观念认为,在组织与其环境之间以及在各分系统之间都有一致性。权变观念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出事宜于具体环境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为。它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1)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主要表现在:一是从组织的管理和决策上看,组织能否发展主要处决于组织的管理和决策,而良好的经营管理和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对环境的适应的选择。二是从组织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上看,组织的生产规模和建设规模不能凭空决定,而是要根据所在的环境,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条件决定。三是从组织的调整、改革上看,组织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变化的,每个组织都要根据环境变化来进行调整、改革,通过调整组织的规模,改善组织结构,不断使组织机

构精简和增加效率,以提高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实现组织的目标。(2)组织适应环境应树立的观念。第一,组织要树立重视环境的观念。要选择一个适合于组织发展的环境,并同环境建立密切的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环境。第二,组织要树立适应环境的观念。要根据环境条件,协调内部活动,使组织适应环境而生存和发展。(3)组织要树立改善环境的观念。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客观条件的成熟程度,去不断改善环境,为组织的发展创造一个与之相应的新环境。

5、管理目标的作用?

管理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它在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是:(1)凝聚作用,管理劳动是一种共同的社会劳动,就必然要求有共同的目标,形成共同协作的意愿和团结奋斗的集体,管理目标可以是共同的价值观的反映,会同一人们的思想;(2)导向作用;管理目标不但规定预期结果,而且规定如何达到这一预期结果的措施,因此在管理中管理目标既对人们总的努力方向起到导向作用,又对人们的具体管理活动起到指导作用。(3)激励作用,目的激励作用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目标确定后,可以起到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激发斗志的作用;二是在目标执行过程中,由于目标的制定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先进性,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因而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目标实现后,由于人们的愿望和追求得到实现,同时也看到了预期结果和工作成绩,因而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这样就会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息去承担新的任务。(4)评价作用。管

理目标不仅是各项管理工作的依据,而且也是评价各项管理工作成绩大小、质量高低的尺度。这一作用不仅适用对每个单位、每个部门工作成绩的衡量,而且也适用于对个人政绩的衡量。

6、实施的作用?

实施是管理中的一个极重要的过程,它包括从决策、计划形成起到管理目标实现为止的全部活动。1.实施是落实和完善决策、计划的环节和途径。决策、计划如果不转变为实际行动,付诸实施,那只能是一种设想,在管理中如果只注重决策、计划的制定,而不管决策、计划制定后能否有效地实施,以为只要决策、计划制订下来,自然就会实现,目标当然能够达到,不重视实施中的大量工作,不去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实施重的问题,那么即使是正确的决策、计划,也只是纸上谈兵。2.实施是现代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责任。管理者的主要职责一是作决策、订计划;二是抓决策、计划的落实;三是检查总结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管理者制定决策、计划,就给下级指出了努力方向,提出了工作标准,但管理工作只能算是刚开始,还必须花更大的精力抓决策、计划的落实——实施工作。决策、计划和实施是管理者不可偏废的两项紧密联系的工作,决策、计划是管理者的根本性工作,实施是经常性的工作。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必定是既善于决策、计划又善于抓好实施工作的。3.实践是检验管理机构、管理措施是否科学合理的主要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施,这一决策、计划付诸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不仅能够检验决策、计划是否正确,同时也能够检验管理机构是否合理,人员配备是否得当,具体工作制度是否健

全,信息反馈系统、检察监督系统是否得力等等。

7、案例分析: 某县委书记到任以后,根据他在另一个县当县长的经验,认为该县情况跟他以前所在县情况大致相同,所以他决定在该县实施“万亩果园计划”,县委一班人根据县委书记的指示很抓落实,使“万亩果园计划”很快得以实施。问:这是不是科学决策,为什么?

答:不是。因为决策是一个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为了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在决策过程中通常采用以下步骤:(1)摆明问题(2)确定目标。目标的确定,直接决定着方案的拟定,影响到方案的选择和决策后的方案实施。目标一错,一错百错。(3)拟定不同方案。(4)方案评估。(5)方案选优。(6)跟踪决策。指对决策目标或决策方案所进行的一种根本性的修正。该案例中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对实施“万亩果园计划“的决策没有遵循以上步骤,而是凭过去经验拍板,所以不是科学决策。

8、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包括以下要点:

一切管理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人。管理作为协调人类活动的一种活动,必须把人的发展作为宗旨。(1)管理的最根本问题是调动企业中人的积极性,创造一个足以使人发挥潜力的环境。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中人的积极性,才能实现企业中各要素的协调,完成企业目标。

(2)人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企业中最活跃的要素正是通过人的活动,协调着企业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物、财、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使企业的计划目标落到实处。(3)企业要适应人 的发展需要。人与企业的关系不仅要使人适应企业的需要,而且也要使企业的设计与分工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4)人是复杂人。要改变人的行为,除了在物质上满足人的需求之外,必须抓思想建设。要通过思想建设引导、改变人的行为,使其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9、为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管理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1)政治素质。(2)品德素质。(3)知识素质。(4)业务素质:一是科学决策能力;二是知人善任能力;三是组织协调能力;四是开拓创新能力。以上四点只是管理者所应具备的一般素质。此外,不同的管理,例如宏观经济管理、微观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和科研管理等,对于管理者素质还有许多不同的特殊要求,对此我们必须要做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在现代管理中,管理者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班人”,因此研究管理者的素质还必须研究管理者群体的素质。

10、联系实际谈一谈领导用人的艺术:

(1)用人先要选好人。选人的路线:应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只要是才,不管亲与不亲都应选用。选人的标准:德才兼备。选人的途径和方法:坚持群众路线。(2)用人所长、扬长避短。(3)充分信任、尊重关心。(4)善于激励、赏罚分明。(5)合理搭配、整体效能。联系实际。。.建立经济管理组织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有效性原则;(2)统一指挥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结合的原则;(4)沟通协调的原则 谈一谈制订管理目标应遵循的原则。答案要点:(1)科学预测的原

则。(2)民主参与的原则。(3)方案选优原则。(4)信息反馈原则。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所确定的管理目标,并不一定能保证管理目标有足够的科学 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其原因有三:一是在一定的时期人们的认识问题有一定的局限性。有 些认识在当时看来是科学的、合理的,事后有可能会发现仍有不科学、不合理之处。二是实 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管理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如何,最终还是要在执行的实 践中来检验。三是情况在不断变化,条件在不断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原定管理目标出现一些 偏差,实属必然现象。

简述管理的人本性。

答:管理要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但最根本的是要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任何管理都要从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出发,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际关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放在中心地位,关心人、尊重人、培养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最终目的。这就是管理的人本性。

联系实际谈一谈在管理中如何运用多种激励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1)尊重激励。(2)磋商激励。(3)沟通激励。(4)赞扬激励。(5)奖罚激励。(6)榜样激励。(7)表率激励。(8)目标激励。联系实际。。

谈一谈制订管理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预测的原则。(2)民主参与的原则。(3)方案选优原则。(4)信息反馈原则。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所确定的管理目标,并不一定能保证管理目标有足够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其原因有三:一是在一定的时期人们的认识问题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认识在当时看来是科学的、合理的,事后有可能会发现仍有不科学、不合理之处。二是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管理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如何,最终还是要在执行的实践中来检验。三是情况在不断变化,条件在不断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原定管理目标出现一些偏差,实属必然现象。

如何认识战略观念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

(1)确立战略观念,可以增强管理的目的性。――能够使整个管理系统具有确定的目标、方针和任务;――能够围绕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确保有限资源得到有效率的使用; ――能够使管理主体根据未来而控制现在,激励现在,使每一个“现在”着眼于未来。尽力去实现未来目标。(2)确立战略观念,可以增强管理系统的活力。(3)确立战略观念,有利于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第三篇:南京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真题1998-2011年

2006年

1.某劳动密集型企业,雇佣一批女工,因需要加班,每天工作12小时,包括加班工资一月1500元收入.前段时间女工离职率近10%,人力资源部离职访谈表明,女工提出离职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时间太长影响了家庭生活.后来,企业调整女工工作时间为8小时/天,并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但女工离职率反而升至30%,请利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叙说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2.彼得.德鲁克认为:”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如果一个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够实质的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根据德鲁克上述观点简洁分析下列论点: 1)经理人都是管理者;2)管理者是有下属的;3)你认为有效管理者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4)有效管理者在思想上需要养成那些习惯? 3.机械式组织(MECHANISTIC ORGANIZATION)和有机式组织(ORGANIC ORGANIZATION)之间有哪些差异?那些因素会影响组织结构的选择? 4.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与企业传统联系在一起的,是对企业过去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的总结.试运用这个观点分析企业文化的构建并深讨这个观点对企业管理可能提供的启示.5.组织中的集权或分权总是相对的.有学者指出,适度的分权(或集权)需要综合考虑”知识转移的成本”和”目标不相容的成本”.你是如何认识这个观点的?试分析这个观点对组织设计及其变革可能提供的启示 2007年

1、法约你说:“我只所以在取得一点成就是因为我掌握了一些管理原则”,你对这句话的认识。比较简单:法约尔的14点原则―――区分点;关键是管理学是科学(遵循原则)又是艺术(灵活运用)来分析

2、很多在企业中出现彼得现象,你对此的看法。――――卷子中最简单的

在组织部分可以找到 彼得现象产生的背景,原因,――(可以用到需求理论)描述

危害

解决办法。――(选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

3、基于价值观管理

价值观(企业文化)角度来考查的基本原理,――罗书中有介绍

企业文化的自我改造功能, 激励中的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

4、在公司会议上,总经理对销售下降提出问题,销售经理说:“产品部设计的产品太落后了”,产品部经理说:“我们设计的产品都浪费在效率低下的生产线上了”,生产部经理说:“我们产品线落后,产品不易生产”。你对此的看法。

组织机构互推委责任从而带来效率的低下 组织层次和幅度的关系, 评价按职能划分的组织结构

处理的方案:主要是建立跨职能团队或是虚拟组织, 可以进行流程再造

5、用控制的过程理论分析计划与控制的关系。

三类控制的特点;

与计划的关系:计划是控制的前提和标准,控制是计划的保证来答即可.2008年

1、企业招聘中有一句行话---“企业招聘的是技能,解雇的是不合”。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以及企业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美国管理大师彼得 德鲁克说,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合管理工具的能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以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合能力,而不具备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个技术人员,请谈谈你的理解,并分析具备那些素质才能成为胜任的管理者。

3、有人说企业唯一的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又有人说,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实体,除了创造利润之外主要还承担社会责任合增进社会福利,你如何认识该问题。

4、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在知识经济和网络化社会背景下对企业管理是否还有指导意义?

5、创新与其说是管理的一项职能,不如说它渗透于管理的其他职能之中,面对不断变化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它总在创新;而组织通过维持使组织在不断的规范化,正规化。结合管理的四大主要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分析创新与维持这对矛盾的关系。

09年

1、简述霍桑—梅奥试验的结论,并说明对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启示~~。(近3年必考的古典型题,是最简单的)

2、有些人说企业管理最高的境界是“无为而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说明理由。(企业文化,非正式组织,企业管理的软约束方面去答„.)

3、现在企业有“因人设职”,“因事设职”两种倾向,谈谈你的认识。(因事设职,因人设职的关系方向去答,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度,如何把握„„.)

4、现在有些企业管理者说企业“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谈谈你的看法,企业管理者应如何处理这两者关系。(这题比较好答,简述授权与分权的关系,然后再自己展开„)

5、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决策是简单的,只要设定好决策模型,规定变量,然后决策时只要代入变量,就可以计算出所需要做出的决策。谈谈你的认识,管理者如何做决策。(此题可以通过决策的类型、哪些可以定量分析、哪些可以定性分析,常规型决策,非常规型决策即程序性决策、非程序型决策等方面答,切入点比较多)10年

1.来自组织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有什么异?同为什么?

2.职能和部门划分可以利用专业的分工,这可能造成职能和部门之间的矛盾和沟通障碍,因此横向协调设计是组织设计中间不可取少的环节。企业可以作为横向协调设计有哪些!

3.日本战略之父 大前沿一曾指出:专注是赚钱的唯一途径,可口可乐专心做可乐,成为世界消费品中的领先者,丰田专注做汽车成为日本利润最丰厚的公司,进入一个行业专一化,然后全球化,这才是赚钱唯一的途径,4.目前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不少企业都是以裁员的方式应对,谈谈你的看法!5.如何认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 11年

1.自2010年1月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富士康已经发生十多起员工跳楼事件,引起各界的关注,富士康管理模式发生广泛的议论,甚至有人称富士康铁血管理,你如何评价富士康的管理模式,从富士康的管理中得到什么启事

2.请利用激励理论解释薪酬保密制度,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效果问题,分析如何提高薪酬保密制度的实施效果,3.官僚控制模式和小集团控制模式有什么区别,实施不同的控制模式的企业在组织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4.企业中为什么会出现笑道消息,如何对待小道消息?

5.团队成员构成的多元化已经非常普遍,请分析多元化团队在合作中可能产生的障碍,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2005年 企业文化的特点决定它是不可以被移植的,你同意吗? 2 3 4 5

何谓“规模经济”?何谓“范围经济”?它们的实现对企业战略管理提出哪些要求? 梅奥通过霍桑得出哪些结论?对当今企业管理有何指导意义? 为何现在许多企业要建设学习型组织?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企业生命周期有哪些阶段?不同阶段有哪些特征?

2004年

1、有人认为,企业在经营活动的组织中不仅应“市场导向”,而且应“导向市场”。你是如何认识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的?请介绍并论证你观点。

2、有人认为“层级组织(科层组织)”是现代企业组织的基本特征,“网络”只能补充,而无法替代企业组织中的“层级”。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结合对上述观点的评价,分析层级组织的特征,优点,局限性及其克服。

3、关于人性的假设有两种不同观点:X假设和Y假设,请问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对领导方式可能产生什么影响?这两种人性假设通常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作为适用的管理理论?

4、何谓工作团队?为什么越来越多企业采用工作团队?高绩效团队一般具有哪些特征?

5、知识工作者与一般劳动者相比在哪些方面有明显差异?如何根据这些差异来有效地激励知识工作者? 2003年

1分析简单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的异同。简要分析时间系列预测方法的局限。2用威廉姆斯的理论分析企业采用一体化战略的贡献和可能的问题。3企业在制定经营决策时应该如何考虑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4根据前程无忧的薪资调查,博士年均60000元多,硕士xxxxx元,本科40000元多,大专30000元多,MBA年均80000元多,最多有25万元多。但是对现有薪资满意的只有1.02%,而博士和mba中认为“不满意,薪资和付出相差太大”的比例最大。请用相关理论解释以上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5管理伦理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对这一问题有哪些不同看法?为什么将管理伦理问题放在管理的重要位置?制约我国管理伦理水平的因素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6什么是领袖魅力理论?你认为领袖魅力的关键特征是什么?领袖魅力理论和领导特质理论有什么关系?你是如何看待有领袖魅力的领导者的? 2002年

1。用相关的激励理论解释“模糊工资制”(即“密薪制”,员工的薪水或部分薪水是保密的,相互之间不许打听各自的薪水数额)。说说它的可能存在的优点或缺点,以及它的适用条件。

2。比较权变理论和赫塞—布兰查德的情境理论,及领导情景理论的要求。3。波特的行业五要素分析。4。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

2001年

1。GE的前CEO杰克.韦尔奇说:“你不会短期管理,怎么还可能搞好长期管理呢?说起来谁都回处理好短期事务,谁都能处理长期事务。可是在短期与长期之间保持平衡是管理的实质。” 请问:(1)何谓“短期事务”,何为“长期事务”

(2)你如何理解“在短期与长期之间保持平衡是管理的实质” 2。试分析比较美国和日本企业管理的差异

3。科斯认为,企业规模扩张的边界取决于边际市场交易成本与边际管理协调费用的比较。试分析技术进步对边际市场交易成本和边际管理协调费用的影响,从而对企业规模可能产生何种影响。4。案例:鲁冠球《阶梯用工》一文

(1)运用相关激励理论来解释该用工制度的管理学原理。

(2)该用工制度可能的优点与不足是什么?实施这个用工制度的条件或应注意的要点是什么?

2000年

1。何谓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有何特点?企业如何建立和运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试比较和分析职能制与事业部制这两种组织结果形式的特点和运用条件。3。有人认为“人力资本=热情*能力”运用领导和激励的有关理论评述上述公式。

4。案例:安大略电器有限公司(见Robbins.s.p《管理学》第四版,人大出版社,第250页)1999年

1。试分析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企业家行为的制约与诱导机制设计的影响。2。简述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析该理论对企业管理的指导意义。

3。美国有两位学者在调查了一些企业管理实践后指出:企业如欲取得长期的成功,必须只干自己熟悉的事。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说明理由。

4。请综合管理学和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企业组织一体化经营的原因以及可能由此产生的问题。

1998年

1。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前总裁斯隆在其自传种曾经指出“管理者,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干自己熟悉的事。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说明理由。

不应在工作中与部下产生工作以外的个人间的友谊关系。管理者如果把工作外的私人关系带到工作中来,就很难保证处理问题的公正性。”请评价斯隆的这一观点。2。根据西蒙的观点,人们在决策中应该运用满意的标准代替最优的标准,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为什么? 3。试分析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优势和局限性。4。企业竞争能力是哪些因素决定的?如何提高它?

第四篇:2012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

2012年考研政治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为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美之外,还因为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环节考打点折扣,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A.肯定中包含否定 B.量变引起质变 C.必然性通过

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3.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资本主义工资本质是 A.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 B.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D.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4.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层表示不满。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级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 A.劳资冲突的集中表现 B.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C.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

5.毛泽东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是走马看花、一是下马看花。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时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

A.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 B.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 C.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适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 D.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规律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公有制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明确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产或资本的 A.占有形式 B.分配形式 C.所有权归属

D.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

7.2011年进行的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2010年3月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 A.更好的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 B.有利于党在国家政权中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C.集中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 D.表明我国人大代表的产生与西方议会成员的产生有根本区别

8.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 A.各民族聚居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D.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同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9.19世纪40年代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势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妄图瓜分中国,灭亡中国。但是,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她们的这一图谋,其根本原因是 A.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B.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战争

10.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11.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列各言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

A.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D.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法律部门均由一系列调整相同类型社会关系的众多法律、法规所构成。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立法律部门的是 A.知识产权法 B.商法 C.公司法 D.民法商法

13.人生目的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它所认识和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人为什么活着 B.人如何对待生活 C.怎样对待人生境遇 D.怎样选择人生道路

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5.与“天宫一号”两度完成“太空之吻”的“神州八号”飞船,于2011年11月12日顺利回“家”,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空间完全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 A.载人航天技术已经完全成熟 B.实现了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转变 C.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战略 D.为公后建造载人空间站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6.2011年5月1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因涉案而辞去总裁职务,引发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IMF总裁继任人的争夺,6月28日,IMF宣布,该组织新一任总裁是法国经济、财政与工业部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这表明: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进程加快 B.新兴国家的话语权和代表性得到提升 C.欧美主导国际金融机构的局面仍未改变 D.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世界舞台

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估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18.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10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

A.把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 B.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

C.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 D.把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始终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歪曲为消极被动作用

19.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

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0.关于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除了从社会形态更替规律上作了一般性的历史观论证外还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实证的剖析,科学地论证了 A.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 B.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否定的趋势 C.资本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式

D.工人阶级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2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度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包括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2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促进经济增长 A.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B.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C.由主要依靠国有企业推动向依靠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协调推动转变 D.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3.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发展基层民主

A.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族素养,为进一步发展民主创造了条件 B.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C.为基层群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提供了更多机会 D.为基层群众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创造了条件

24.十七大以来,党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战略部署,这是基于

A.文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C.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D.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25.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解决这些社会矛盾,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需要 A.健全社会管理格局 B.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C.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D.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26.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法趁火打劫,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A.《虎门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天津条约》

2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震惊于列强的“船坚炮利”,主张学习西方以求“自强”,洋务运动由此兴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创办新式学堂,主要有 A.翻译学堂 B.工艺学堂 C.军事学堂 D.法政学堂

28.一般说来,游击战争是个战术问题。但是,在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具有战略地位,是因为它 A.主要是在外线单独作战,而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作战 B.是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而不是次要作战方式 C.是大规模的,而不是小规模的 D.是进攻战,而不是防御战

29.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

A.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0.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其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和 A.公平正义 B.自由平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3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在我国,爱国主义 A.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 B.既继承了优良传统,又具有时代特征 C.体现了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D.体现了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32.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 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3.2011年11月28日—12月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举行。尽管对部分焦点议题分歧严重,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会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包括 A.达成涵盖所有缔约方的“国际法律框架” B.成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 C.继续《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D.正式启动“绿色气候基金”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有个人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但他没有陷入沮丧,而是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他还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的重量的16倍……因此他发现了“碎花瓶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人就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1年2月21 日)材料2

迪迪·艾伦年轻时到一家电影公司打工,跟着知名电影剪辑师罗伯特·怀斯学习。她在给电影《江湖浪子》剪辑时,犯了一个非常不应该的错误:在从一个镜头切换到另一个镜头时,第一个镜头中的声音竟然延续到第二个镜头中去,并且长达三秒钟,导致的结局:主人公驾驶汽车逐渐远去,镜头随之切换到达的目的地场景,而这时依旧可以听见第一个镜头中的汽车声!罗伯特·怀斯非常生气,他把这段影片往艾伦面前一扔说:“把你所犯的错误剪掉!”艾伦沮丧极了,正在她准备剪去自己所犯的那个“错误”时,她忽然看见窗台上的一个小盆景,那是一株地莓,她曾经生长在艾伦家的园子里。只是别的地莓都能长出又甜又红的果实,唯独这株地莓不会结果,可它虽然不会结果,却能开出特别鲜红的花朵!所以艾伦把它移植到了这里,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果说不会结果是一种“错误”,但就在这种错误中,它却开出了最美丽的花!想到这里,艾伦怦然心动,她开始重新审视起那段影片,猛然意识到:这个错误的本身,其实就是一朵最美丽的地莓花!按照传统的技法,在镜头切换的同时声音也随之戛然而止,艾伦却把声音延续到第二个镜头中,而这不仅能巧妙糅合由镜头切换而产生的断裂感,还能更加有序地连贯电影节奏!艾伦由此想到,有些时候,把第二个镜头中的声音提前一点出现在第一个镜头的结尾处,也是一种能巧妙显示电影节奏的手法。于是,她把这种“错位剪辑”用到了这部影片的每一个切换的镜头中。影片上映后,这种剪辑效果让所有观众耳目一新,并引起了电影同行的关注和沿用,一场电影剪辑艺术的革新悄悄开始了!当86岁高龄的艾伦病逝后,人们对艾伦的人生态度和对电影的贡献作了这样的总结:“她深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即便是一株无法结出果实的地莓,也不要轻易扔掉,因为它可能会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摘编自 《扬子晚报》(2011年6月27日)(1)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现行的每月2000元调至3000元。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82707人提出的意见23万余件。82536人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发表意见,其中要求提高起征点的意见高达83%。

2011年5月10日和20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座谈会,还分别听取11位专家和16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群体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社会公众对草案的意见。

6月27日,个法修正案草案再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时,二审稿对3000元起征点仍未作修改。在审议过程中,有委员表示,网上征求意见中,要求提高起征点的占83%。对如此集中的意见,草案未充分回应,很难向公众解释清楚。更有委员指出,个人所得税法不是5000元、3000元的问题,而是如何更认真地对待群众意见和老百姓的关注问题。

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以134票赞成、6票反对、11票弃权,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三条第一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

二、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摘编自 中国人大网(2011年6月30日、2011年7月1日)

材料2

此次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首先,大幅度减轻中低收入纳税群体的负担。一方面,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后,纳税人纳税负担普遍减轻。工薪收入者纳税面调整后,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使绝大部分工薪所得纳税人在享受提高减除费用标准的同时,进一步减轻税负。这两个措施是不一样的,减除费用的提高是普惠,通过税率级距调整进行结构性的变化,是使中低收入纳税群体在减税的基础上进一步减税。此外,适当扩大低档税率和最高档税率的适用范围,使低税率向大部分纳税人倾斜。其次,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实行提高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和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变化联动,能够使一部分高收入者在抵消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得到的减税好处以后,适当增加一些税负。

摘编自 中国人大网(2011年6月30日)(1)此次个税法修改过程如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5分)

(2)结合此次个税法的修改,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趋向和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5分)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变易,而欧洲之人种胥治化焉。”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种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到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是革命。”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2

“一百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这是孙东林和哥哥孙水林的共同准则。1989年,孙东林与哥哥孙水林一同组建起建筑队伍,开始在北京、河南等地承接建筑工程和装饰工程。此后的20年中,无论遇到什么状况,孙东林从未拖欠过工人的工资。有时工程款不能及时拿到,他四处借钱,也要坚持将工资发放。他说,“诚信,是为人之道,也是立足之本。”

2010年2月9日,在天津承包建筑工程的孙水林,为抢在春节前赶回武汉给先期返乡的农民工发放工资,不顾路途遥远、天气恶劣,连夜赶路千里送薪。不料,2月10日凌晨遭遇车祸,一家五口不幸遇难。得知噩耗,孙东林悲痛不已。为了替哥哥完成遗愿,他带上哥哥车上的26万元钱,连续驱车15小时,返乡代兄为农民工发放工资。两天未合眼的孙东林流着泪眼赶回家中,和老人商议决定,先替哥哥完成遗愿,年前发完工钱再办丧事。他自己垫上6万以后,还差1万多元。这个时候,他们的老母亲拿着1万块现金交到儿子手上。这可是老人家的养老钱呀!随后,孙家立即让工友互相通知上门领钱。发工资的时候,孙东林和工友们找不到账单,都是凭着一本“良心账”,工友们说多少,孙东林就给多少。腊月二十九晚上,33.6万元工钱全部发完,竟与哥哥遇难前哥俩说过的数额相差无几。69名拿着工钱的工友对孙东林说:“明年我们跟你接着干”。

(1)基于“信义兄弟”这个事例,怎样理解诚信及其道德力量?(6分)(2)在法律关系中,为什么也要坚守诚信?(4分)

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纽约曼哈顿的时报广场,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在胡锦涛主席2011年访美前夕,从1月17日起,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在这里明艳绽放——首都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持续滚动播放,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在这段时长60秒的宣传片中,不仅有袁隆平、杨利伟、姚明等各领域杰出代表,还有“轮椅天使”金晶、“抗震小英雄”林浩、“一辈子在献血”的郭明义等感动中国的普通百姓。他们都面带微笑,神色自信,于静默之间传递着中国的声音。

历史翻回到1904年5月的一天,在一家银行的外墙,贴出了时报广场上的第一张广告。100多年来,这里广告的每一次变幻刷新,都展示着时代的表情。可是在这当中,鲜有中国人的面孔和身影。百年沧桑,终以微笑定格,来到“世界的十字路口”,中国人自信、平和、友好。

摘编自人民网(2011年1月20日)材料2

作为《人物篇》的姐妹篇,一部时长17分钟的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自2011年2月3日起将陆续在亚洲、欧美等地的多家电视台播出。《角度篇》分为“开放而有自信”、“发展而能共享”等8个部分,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更丰富、多元的中国,其中70%以上的画面呈现的都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它没有回避中国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农民工及其家属的生存现状在片中多次出现。这部国家形象片看似一些“视觉碎片”,但能够让世人从中读出一个比较真实、鲜活的当代中国。材料3

从2009年“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广告片,到2011年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如此几种地向西方展示中国国家形象还是第一次。有评论认为,这几步短片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精神风貌,每个人的笑容都那么阳光,让人油然而生到中国看看的愿望;还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国际形象公关”的又一次主动出击,愈趋自信的中国主动向世界展示自己,中国开始步入“国家公关时代”;也有报道说,中国的宣传片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之前的“盛大派对”,展示了中国的软实力。

摘编自 人民网(2011年1月20日)

(1)分析“中国开始步入‘国家公关时代’”的原因。(4分)(2)国家形象宣传对提升中国软实力有何作用?(4分)

第五篇:经济管理综合知识真题

管理系经济管理综合知识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每题1分,计30分)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耗尽 2.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D、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3.下面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上升?()A、居民收入的下降

B、牛奶价格的下降 C、良好的气候条件

D、鸡蛋价格的下降

4.中国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最低限价。政府为维持最低限价,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实行补贴

5.如果某产品是吉芬商品,则当其价格上升时,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

A、购买增加,因收入效应绝对值大于替代效应绝对值 B、购买增加,因收入效应绝对值小于替代效应绝对值 C、购买减少,因收入效应绝对值大于替代效应绝对值

D、购买减少,因收入效应绝对值小于替代效应绝对值

6.水与钻石的价值悖论(水相对而言更有用,但价格却低得多)可用下列何种说法解释?()

A、钻石的总效应高

B、钻石的边际效应高

C、水的边际效应高

D、钻石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7.消费者将收入全部购买商品X、Y,已知X、Y的价格比为2,某消费者的对X、Y的边际效用比为1.5,消费者将采取的行为是()

A、增购X,减购 Y

B、增购Y,减购X C、同时增购X、Y

D、同时减购X、Y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一定递减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C、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D、以上说法均正确

9.某机器原来生产产品A,利润收入为200元,现改为生产产品B,所花的人工、材料费为1000元,则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是()

A、200元

B、1200元

C、1000元

D、800元 10.短期中,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则()A、平均成本上升

B、平均不变成本上升 C、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1.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产品的价格刚好处于企业的最低平均可变成本,那么,该企业()A、有亏损,为弥补亏损而继续生产 B、其经济收益不能弥补固定成本,停止生产 C、其亏损为全部可变成本

D、其亏损为全部总成本

12.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某一厂商把产量调整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对应的水平,则()A、他将取得最大利润

B、他不能获得最大利润

C、他是否获得最大利润仍无法确定

D、他一定亏损 13.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条件下()

A、超额利润为零

B、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C、在均衡点上,主观需求曲线上的弹性大于实际需求曲线上的弹性 D、以上说法均正确

14.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A、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

B、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C、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 D、以上均不对 15.下列哪一项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必要条件?()A、生产一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进行

B、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消费它们的消费者来说都相等

C、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要和所有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D、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所有商品都相等

16.某国的GNP大于GDP,说明该国居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与外国居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相比的关系。()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判断 17.在一个有政府、投资和外贸部门的模型中,GNP是下面哪一个选择中各项之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和净出口

C、国民收入和间接税

D、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和折旧

18.假设一个经济第1年即基年的当期产出为500亿元,如果第8年GNP物价水平指数提高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名义产出等于()。A、2000亿元

B、1500亿元

C、1000亿元

D、750亿元 19.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哪些?()。A、政府购买的物品支出

B、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工作人员的薪水和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

20.假如某国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500亿元,若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MPC等于90%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亿元。A、50 B、500

C、450

D、540 21.计划投资若超过计划储蓄那么()。

A、总供给将大于总需求

B、在未充分就业情况下将增加就业 C、将产生通货膨胀缺口

D、经济将处于非预期状态 22.在收入的均衡水平上,()。A、非自愿的存货积累为零

B、计划支出等于实际支出

C、GNP没有变动的趋势

D、上述各项都正确

23.如果消费函数为c = 100+0.8(y-t0),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50美元。则均衡水平将()。

A、增加250亿美元

B、增加200亿美元

C、增加50亿美元

D、保持不变

24.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A、政府支出增加

B、政府财政赤字减少 C、政府税收减少

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

25.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

A、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商业银行减少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 B、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商业银行增加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 C、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商业银行增加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 D、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商业银行减少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

26.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 27.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 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28.如果企业能随时无偿解雇所雇劳动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付出的总工资和薪水必须被考虑为()。A、固定成本

B、可变成本

C、部分固定成本和部分可变成本

D、上述任意一种

29.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净税收和政府购买增加同一数额时,则()。A、(C+I+G)上移

B、(C+I+G)下移

C、(C+I+G)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0.假定货币需求为L= 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圆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A、右移10亿美圆 B、右移10k亿美圆

C、右移

亿美圆

D、右移

亿美圆

二、判断题(判断对错,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计30分)

1.泰罗的科学管理是以工厂管理为对象,以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的;

2.泰罗的例外原则为管理上的分权原则和事业部制等管理体制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3.在管理史上,被后人誉为“动作研究之父”的是泰罗;

4.泰罗认为其理论的实质是劳资双方的完全的精神革命;

5.管理应当预见将来;

6.任何组织都必须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韦伯认为其提出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应以理性—法律权力为基础;

7.提出“利益结合原则”和“形势法则”并在管理史上喻为“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之 间的桥梁”的管理学家是梅奥;

8.管理史上著名的“X—Y理论”是马斯洛提出的;

9.行为科学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侧重于人际关系 的研究。梅奥、马斯洛、麦格雷戈是推动人际关系运动的最主要的三位理论家;

10.一个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属于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

11.组织哲学是组织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在管理史上,组织哲学经历了“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

12.一个国家的财税政策发生了变革,意味着该国的企业组织所面对的内部环境发生

了变化;

13.高校的研究机构不可能成为企业组织的竞争者; 14.在任何特定的组织中,脱离文化的管理活动是不存在的;

1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良好的组织文化应使组织内的成员面对某些伦理问题时 产生多角度的认识;

16.组织文化是在组织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旦建立便日趋巩固加强;

17.国家进行人事制度改革,一批政府官员卸任离开政府部门,他们成了企业争聘的对象。一般说来,企业聘请他们是为了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

18.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组织行使某种相应职权的过程;

19.21世纪组织的竞争,将主要是组织文化的竞争;

20.目标管理是一种强调成果、注重自我控制的管理体制;

21.预算是用来预计各种资源和收入数额以及如何使用它们的,它不属于计划种类;

22.在价值工程中,价值是指商品中凝聚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23.组织战略分析常用方法之一的波士顿发展矩阵,是依据产业吸引力和竞争优势两类指标来进行的;

24.由于指挥得力,措施得当,善于捕捉战机,提前完成了阶段性战略目标,其结果必然带来战略的重新修订;

25.“决策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决策程序就是全部管理过程”是现代决策理论的观点;

26.决策的前提是有所选择;

27.在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保本点会随销售量的变动而变动;

28.关键线路是网络图中最长的线路,一个网络图只允许也只会存在一条关键线路;

29.决策树法是风险型决策常见的决策技术,其最大优点是便于分析多阶段的管理决策问题;

30.决策在本质上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瞬间做出的决定。

三、名词解释:(每词4分,共计40分)1.本质 2.组织文化 3.控制轨迹 4.核心竞争力 5.战略联盟 6.管理幅度 7.管理层次 8.决策程序

9.激励

10.战略目标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1.试应用恰当的经济学理论论述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意义。

2.简述市场经济存在与正常运行的条件。3.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影院实行日场和夜场;大厅和小厅等不同票价制定策略的原因和主要意义。

4.有人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价值观的群体化。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5.为什么说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下载中央党校16年经济管理入学考试真题复习(经管+理论)[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党校16年经济管理入学考试真题复习(经管+理论)[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