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历年真题
中央党校199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党的建设理论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为什么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2、实行民主集中制必须反对哪些错误倾向?产生这些错误倾向的根源是什么?
3、什么是党风?为什么说党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
4、如何理解党的制度建设与思想建设的关系?
5、党的团结的基础是什么?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l、为什么说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
2、为什么把新时期党的建设称之为“新的伟大工程”?
中央党校1997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党的建设理论
一、简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政党的本质属性
2、政党不同于其他政治团体的一般特征
3、党性修养的基本内容
4、党风问题的实质
5、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邓小平关于党风建设的基本思想
2、为什么说党内监督的重点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
3、为什么说“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l、论党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2、论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中央党校1998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党的建设理论
一、简释题(每题8分,共40分)
1、群众路线
2、党的思想路线
3、党内监督
4、党的领导体制
5、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l、试论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
2、试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是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中央党校1999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党的建设理论
一、简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l、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2、党的群众路线
3、党的作风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2、为什么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3、如何理解民主集中制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
4、简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贡献。
2、试论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的关系。
中央党校2000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党的建设理论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l、共产党执政的含义。
2、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3、简述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思路。
4、简述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5、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主要特点。
6、简述党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关系。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l、试述十一届二中全会以来关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2、论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中央党校2001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党的建设理论
一、简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灌输”思想(列宁《怎么办》)
2、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3、党的领导体制
4、党内监督制度
二、简答题(每题l0分,共30分)
l、列宁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2、党的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
3、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坚持党的优良作风,搞好党风廉政建设。
2、试论坚持“三个代表”与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中央党校2002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党的建设理论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
2、党的领导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3、维护中央领导权威的意义。
4、领导干部应具备的主要素质。
5、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l、试论密切党群关系的意义及其途径。
2、试论如何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中央党校2003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党的建设理论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2、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3、列宁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5、党内监督的实质。
6、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主要特点。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论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2、论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
3、阐述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观点。
中央党校2004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党的建设理论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为什么“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2、简述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思想的主要内容。
3、简述邓小平对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主要贡献。
4、简述党的十六大对党的先进性含义的新概括。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怎样创造性回答了党的建设问题?
2、谈谈你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解。
3、试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中央党校2005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
一、简释题(每题6分,共36分)
1、洛川会议
2、“米棉之战”
3、经济特区
4、党的群众路线
5、“两个务必”
6、党员的基本权利
二、简答题(每题11分,共44分)
1、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怎样逐步确立起来的?
3、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4、如何巩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试述中共十五大的历史贡献及重大意义。
2、试论“开拓创新”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
中央党校2006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
一、简释题(每题6分,共36分)
1、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2、《论十大关系》
3、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4、党的思想路线
5、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6、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针
二、简答题(每题11分,共44分)
1、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
3、简述共产党执政的本质。
4、简述执政党建设研究包括的基本问题。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试述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历史背景、主要过程和伟大意义。
2、试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系。
中央党校2007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
一、简释题(每题6分,共36分)
1、香港海员罢工
2、重庆谈判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党的三大建设
5、以人为本
6、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
二、简答题(每题11分,共44分)
1、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规定的新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
2、党的十二大关于党的领导和组织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3、发展党内民主与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关系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简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实施和历史作用。
2、试论基层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任务。
中央党校2008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
一、简释题(每题6分,共36分)
1、中山舰事件
2、“三三制”政权
3、“批林批孔”
4、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
5、依法执政
6、党管人才原则
二、简答题(每题11分,共44分)
1、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2、建国初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三次批判运动。
3、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4、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试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贡献。
2、试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二篇: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入学考试历年真题2003-2012最新最全版本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2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说明:不同于以往的考试,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取消了圈定范围,取消了考前培训,参照全国研究生招生办法,指定了复习教材。《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理论部分),本书编写组,2011年11月版。另一本为专业课复习参考书。
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题型为:
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论述题。客观题,题目无法记录,都在参考书里。论述题题目考点为: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劳动的二重性阐述。论“两个必然”趋势的判断。还有一道题,记不清楚了。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1级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100分)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的关系。
4、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5、党在社会主体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时相互对立的分配原则。
2、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
2、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0级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100分)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提出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3、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4、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5、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会改变党的性质。
2、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3、我国的经济特区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2、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9级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100分)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是怎样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
2、独立自主内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简述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4、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5、实施“走出去”战略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式诞生的标志。
2、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要就是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在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哪些理论思考?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怎样创造性地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8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是什么?
2、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4、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试述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政策和策略问题。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否定。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2、现阶段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7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实践的基本特征
2、物质
3、跨国公司
4、“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5、科学发展观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规律是人认识的结果,所以规律是主观的
2、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3、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4、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谈谈如何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2、试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6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真理的相对性
2、劳动的二重性
3、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4、“一国二制”的构想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是为人们提供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2、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仅要由所有制来决定,还要由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来决定。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4、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如何坚持辩证法、克服形而上学。
2、试述如何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5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意识的能动作用
2、社会生产力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否定就是扬弃
2、价格对价值的偏离,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3、走群众路线就是一切由群众说了算
4、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各级党委及其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2、为什么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4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剩余价值
3、党的思想路线
4、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
6、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辨析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真理就是指事物的客观规律
2、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3、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这表明流通过程可以产生剩余价值。
4、衡量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成绩,就看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
6、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党的十六大报告是如何论述“创新”的?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2003级
考试科目一: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每题5分,共30分)
1、物质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3、社会保障
4、“三个代表”
5、南南合作
6、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实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简要说明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3、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怎样理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2、试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央党校2010级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练习题 《政治理论》练习题 一类: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
4、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5、当今世界多极化呈现出的主要特征
6、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提出的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7、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8、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9、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10、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11、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14、现阶段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15、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二类:(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4、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否定。
6、我国的经济特区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7、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会改变党的性质。
8、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相互对立的分配原则。
9、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政策和策略问题。三类:
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
2、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3、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4、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5、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三篇:党校在职研究生历年真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8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是什么?
2、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4、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试述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政策和策略问题。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否定。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2、现阶段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考试科目:现代管理学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法约尔提出管理五个职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管理活动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3、行为科学理论对人的看法具有哪些新观点?
4、什么是管理观念?
5、权变观念在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管理主体主要指的是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单个管理者。
2、西蒙所提出的决策准则是最优、最佳。
3、财产所有权所获得的支配权是比较符合现代管理原则的。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谈一谈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在处理二者关系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2、现代管理要经历怎样的一个过程?联系实际论述在这个过程中决策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7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实践的基本特征
2、物质
3、跨国公司
4、“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5、科学发展观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规律是人认识的结果,所以规律是主观的
2、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3、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4、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谈谈如何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2、试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
考试科目:现代管理学
一、简释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管理的权变观念
2、简述协调的作用
3、简述监督的基本原则
4、在现代管理方法中,经济方法有哪些特点?
5、科学决策的核心是方案选优,简述方案选优的标准。
6、简述评价的原则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权变理论的思想结构可表示为函数式:Y(管理理论)=F(管理理论、管理方式)
2、在管理活动中应以定性分析为依据,定量分析为工具。
3、管理的整体优化是局部优化简单相加。
4、反馈是监督的一项重要职能。
5、管理只具有自然属性而不具有社会属性。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简述要点并联系实际分析)
1、谈一谈制订管理目标应遵守的原则。
2、如何认识战略观念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6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真理的相对性
2、劳动的二重性
3、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4、“一国二制”的构想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是为人们提供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2、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仅要由所有制来决定,还要由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来决定。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4、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如何坚持辩证法、克服形而 上学。
2、试述如何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考试科目:现代管理学
一、简释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现代管理包括哪几个过程?
2、企业决策思想科学化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管理的系统观念。
4、简述管理的人本性。
5、简述管理信息的特征。
二、辨析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在管理学中,所谓管理层次,是指一个领导者直接领导其下属的人数。
2、过分强调和信赖行政方法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3、下面组织机构是职能制。
4、从管理业务的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各种不同资源。
5、从在管理客体中发挥作用的角度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高层领导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中层领导 中层领导 中层领导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6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真理的相对性
2、劳动的二重性
3、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4、“一国二制”的构想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是为人们提供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2、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仅要由所有制来决定,还要由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来决定。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4、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如何坚持辩证法、克服形而 上学。
2、试述如何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考试科目:现代管理学
一、简释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现代管理包括哪几个过程?
2、企业决策思想科学化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管理的系统观念。
4、简述管理的人本性。
5、简述管理信息的特征。
二、辨析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在管理学中,所谓管理层次,是指一个领导者直接领导其下属的人数。
2、过分强调和信赖行政方法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3、下面组织机构是职能制。
4、从管理业务的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各种不同资源。
5、从在管理客体中发挥作用的角度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4、从管理业务的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各种不同资源。
5、从在管理客体中发挥作用的角度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高层领导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中层领导 中层领导 中层领导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6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真理的相对性
2、劳动的二重性
3、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4、“一国二制”的构想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是为人们提供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2、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仅要由所有制来决定,还要由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来决定。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4、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如何坚持辩证法、克服形而 上学。
2、试述如何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考试科目:现代管理学
一、简释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现代管理包括哪几个过程?
2、企业决策思想科学化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管理的系统观念。
4、简述管理的人本性。
5、简述管理信息的特征。
二、辨析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在管理学中,所谓管理层次,是指一个领导者直接领导其下属的人数。
2、过分强调和信赖行政方法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3、下面组织机构是职能制。
4、从管理业务的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各种不同资源。
5、从在管理客体中发挥作用的角度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谈谈权变观念在组织方面的应用。
2、联系实际谈谈领导用人的艺术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5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意识的能动作用
2、社会生产力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否定就是扬弃
2、价格对价值的偏离,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3、走群众路线就是一切由群众说了算
4、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各级党委及其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2、为什么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考试科目:现代管理学
一、简释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建立经济管理组织应遵循哪些原则?
2、简述管理的系统观念。
3、简述管理的人本性。
4、简述管理客体的特征。
5、现代管理包括哪几个过程?
6、科学决策的核心是方案选优,简述方案选优的标准。
二、辨析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权变理论的思想结构可用函数式表示为:Y(管理环境)=F(管理理论、管理方式)
2、在实际中,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统一的。
3、管理主体仅指的是领导者,不包括管理机制。
4、过分强调和信赖行政方法容易使管理系统的动力和活力不足。
5、在管理学中,所谓管理幅度是指机构按垂直隶属关系划分的等级。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为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管理者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2、案例分析:某县委书记到任以后,根据他在另一个县当县长的经验,认为该县情况跟他
以前所在县情况大致相同,所以他决定在该县实施“万亩果林计划”,县委一班人根据县委书记的指示狠抓落实,使“万亩果林计划”很快得以实施。问:这是不是科学决策,为什么?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4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剩余价值
3、党的思想路线
4、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
6、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辨析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真理就是指事物的客观规律
2、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3、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这表明流通过程可以产生剩余价值。
4、衡量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成绩,就看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 的大小。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
6、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党的十六大报告是如何论述“创新”的?
考试科目:现代管理学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管理规律
2、共有经济规律
3、管理的系统观念
4、人的假设理论
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管理机构的设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2、管理目标具有什么特点?
3、管理的动态观念表现在哪些方面?
4、进行跟踪决策应注意哪些问题?
5、正确确定战略步骤的依据是什么?
6、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处理好哪些关系?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简述要点并联系实际分析)
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心要性的认识。
2、现代管理要经历怎样的一个过程?联系实际论述在这个过程中监督所具有的功能。
第四篇:2014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练习题-政治理论
一、概念解释题
1、货币:就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P12
2、商品:是用来等价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统一体。P10
3、资本: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P15
4、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并由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P14
5、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邢台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其内容就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一定支出,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P11
6、可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由劳动力构成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新生产出来,而且还创造出剩余价值,从而使这部分资本得到增值。P16
7、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概括说,就是商品的价值量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P12
8、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唯物之一和唯心主义。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既人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依据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P29
9、主要矛盾:在事物复杂的诸多矛盾中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的矛盾,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地位。P100
10、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对感性材料的加工而获得的关于对事物全面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P97
1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P107
1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P103
13、生态文明: 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明形态。P212 362页中间段相关语句。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工业文明的社会文明形态,既包括尊重自然、与自然同存共荣的价值观,也包括在这种价值观下形成的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生产力高度发达、人文全面发展、社会持续繁荣”,社会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14、一国两制: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P232
15、协商民主:答:359页第1-2段相关语句。
协商民主是对毛泽东协商建国思想和实践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伟大历程中的一大创造。是指民主的类型,是一种以协商为特点、具有广泛应用型的基本民主形式,其实质是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两种形式,前一种一般称为“选举民主”,后一种可称为“协商民主”。协商民主形式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有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合作共事四种基本实现途径。
16、循环经济:是指与自然相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物质和能源在始终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持续的利用。P216
17、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内核和取向的思想观念、理想信仰、思维方式、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等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先进文化。P200
1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P93
二、辨析题
1.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P8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同时,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个不断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过程。
2.对新事物要肯定一切,对旧事物要否定一切。错误。事物是否定因素和肯定因素的对立统一,体现着事物发展的螺旋上升趋势,所以,对新事物不能简单的肯定一切,对旧事物也不能简单的否定一切。
3.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P12 正确。通过对劳动二重性的分析,马克思揭示了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这就是人类的抽象劳动,认为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
4、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所以它们是两类独立存在的劳动。P11错误(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类独立存在的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重属性。)
5、资本主义工资就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P14错误。资本主义工资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劳动的价格,其实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6、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这里所说的“发展”是指经济发展。错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发展” 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发展涵盖了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P98对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8、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发展的根本动力。P156错误。
以人为本强调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根本目的,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此外,还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9、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P256正确。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10、协调发展就是要求平均发展。错误。协调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指各方面发展的比例合理、结构合理。
1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错误。改革是第二次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同样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1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此外,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还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1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根本对立的分配原则。P180正确。(两种分配并非是根本对立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通行的分配规则,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为两种分配原则的的结合提供了现实基础。)
14、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它并不排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正确。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有其弱点和不足,这些弱点和不足需要由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来解决。
1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只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有力手段。错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仅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有力手段,而且它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要目标、重要保证和基本条件。
16、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P27对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未来社会是一个自 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 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 由发展的条件。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是实现人的全面的自 由的发展。
1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正确。P187(因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过程中,党和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而把党的领导和人们当家作主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就是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18、强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是劫富济贫搞平均主义。P203错误。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更好的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三、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是什么?P1 答: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2.简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P16 答:马克思认为,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其内容包括:(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本质就是获取剩余价值。(2)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无限性.(3)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这一规律即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部性质,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受这个规律所支配;又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正是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由此决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走向灭亡。
3、简述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特殊性质的论述。P15 答: 资本的特殊性质有三个要点:(1)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唯一动机、目的和本性就是追求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2)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马克斯指出,资本不是物,而是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资本的特殊社会本质是通过物体现着的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的关系。(3)资本是一个运动过程。资本只是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产生和实现剩余价值,达到保殖和增值。一旦停止运动,资本的生命就完结了。
4.简述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之间关系的论述。P19 答:(1)二者具有直接的同一性。生产直接就是消费,因为生产消耗了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能力;消费直接就是生产,因为同构消费再生产了劳动者的能力;(2)二者互为媒介。生产提供消费的对象,消费使生产的产品得到最后的实现。(3)二者互相转换。每一方都把对方不断地创造出来。生产在为消费创造出产品的同时,还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同时,消费也从多方面创造和推动生产。(4)二者互相决定。生产是基础和起点,决定消费,但反过来消费又决定着生产。
5、简述马克思关于劳动力价值的论述?P14 答:劳动力的价值由三个部分组成:(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学习专门的劳动技能所必要的教育或培训练的费用。
6.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P 答: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讲的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动力”。矛盾有两点论和重点论,我们做事要既抓主要矛盾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既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注意矛盾的非主要方面。(2、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我们做事要注意平时量的积累,当量积累的一定时,突破了度的限制,就达到了质的飞跃。(3)、否定之否定规律指明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新的事物替代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对待旧事物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正所谓“前途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
7、列宁是如何论述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的?P42 答:列宁深刻指出,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 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也就是说,哲学唯心主义是由于不懂得辩证法或不能把辩证法正确地运用于人类认识过程而造成的。
8、列宁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论述。P 答:辨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其对立的实质是对事物发展的动力或源泉认识不同。(1)形而上学发展观否认事物的,认为事物的运动是由外因引起的,事物的运动只是引起数量的增减和空间位置的移动。(2)辩证法承认事物的内部的矛盾性,认为事物的运动是由自身引起的,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运动不仅是数量的增减和空间位置的移动,而是进化和飞跃的统一,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是渐进性的中断。
9、简述毛泽东关于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概括。P83 答: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2)、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3)、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注意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密切联系群众,是党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自我批评是当以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而且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的优良风格的集体体现。
10、解析邓小平关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重要论断的基本涵义P159 答: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重要论断有两层基本涵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就是说,必须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八个字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国情。
11、邓小平是如何论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二者之间关系的? P145 答: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于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更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问题是什么?P116 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是: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的过程,就是在整体上不断深化和丰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水平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13、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P186
答:(1)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主是一种国家形态和国家制度。历史证明,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既表现在经济发展上,也表现在政治民主之中。(2)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3)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条件。民主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兼具复杂,只有切实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才能实现科学决策。
14、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相互关系的论述。P129 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鲜明特色。
15、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P133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P174 答:(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基础都是社会化大生产。(3)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僵直局面。1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P127 答: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8.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P129 答: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四、论述题
1.马克思关于价值规律的论述及其重大意义。
答:第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第二,价值规律具有以下作用:首先,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其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必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办事。
第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这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由于科技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获得更多的盈利,企业才能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2.论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及其重大意义。P24 马克思“两个必然”是指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是指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新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重要意义:“两个决不会”思想表明,新旧社会的更替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状况决定的,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决定的,社会主义不是暴力革命催生出来的。“两个必然”思想和“两个决不会”思想是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客观规律,找到了推动这一规律实现的社会力量,这就是现代无产阶级。3.马克思关于资本基本构成的论述及其重大意义。P15 答:马克思认为,根据在剩余价值在生产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他们只能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把自己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价值增殖。可变资本是由劳动力构成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新生产出来,而且还创造出剩余价值,从而使这部分资本得到增值。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具有重大意义。只有进行这种区分,才能更加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说明剩余价值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确立准确衡量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科学标准。
4.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及其重大意义。P54 答:列宁认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为了利用资本主义,必须辩证认识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一是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施行以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二是吸收和借鉴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文明成果和一切有益的东西。三是充分发挥资产阶级专家们的作用。
5.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及其重大意义。P66 答: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并系统分析了它的性质、特点和解决办法。1)、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毛泽东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此,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3)、毛泽东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提出了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办法。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要动摇、背离或推翻社会主义制度,而是要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要求,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一面、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意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第一,它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创造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局面,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第二,它也以完整的理论形态、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6.毛泽东“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精髓”的论述及其重大意义。P101 毛泽东指出: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它是共性,是绝对性,然而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假如除去一切个性,还有什么共性呢?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的,所以是相对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关系贯穿于矛盾学说的各个方面,只有真正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道理,才能真正把握对立统一规律的丰富内容,才能正确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才算真正懂得辩证法。毛泽东关于矛盾的精髓的概括对学习辩证法、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大发展。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及其重大意义。P150 答: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概括是一个整体,其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第一,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摆在了首要地位。社会主义要重视发展生产力,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反映了现实的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是统一的,都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两者统一,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第二,社会主义本质包括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消灭剥削制度,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要求。他紧密地联系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第三,社会主义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创造物质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又是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供社会条件;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有赖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最终目是标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在理论上,这一理论大大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人们对于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实践上,这一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8.试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P 188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提出了新的论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这标志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第一,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表明,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是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在当前,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与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客观要求还不相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民主政治建设,为此必须要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亟需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诚信机制、管理机制、调控机制以及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和治理机制等,亟需进一步依法规范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法律秩序;只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
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标志和保障。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实现社会的文明和谐、国家长治久安不能靠人治而必须靠法治。法治化就是现代化,法制代表文明、法制实现和谐、法制带来稳定、法治促进发展。随着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和利益矛盾的不断凸显,必须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设,依靠法治协调利益关系、解决社会矛盾、保障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社会文明水准的不断提高。9.试论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P194 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增强国家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五篇: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_政治理论
政治理论
一、概念解释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2、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产力。
3、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4:、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
5、商品:是用来等价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统一体。
6、货币:就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7、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并由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8、可变资本: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
9、实践: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认识活动的基础。(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在阶级社会,基本形式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
10、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对感性材料的加工而获得的关于对事物全面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11、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12、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中的各种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到决定作用的矛盾。
13、自觉能动性:又叫主观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
14、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15、文化产业: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二、辨析题
1.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V 2.对新事物要肯定一切,对旧事物要否定一切。X 3.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所以它们是两类独立存在的劳动。X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类独立存在的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重属性。
4.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它并不排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V 5.发展才是硬道理,这里所说的“发展”是指经济发展。X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V
7、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发展的根本动力。V
8、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人的本质区别。V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9、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根本对立的分配原则。X两种分配并非是根本对立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通行的分配规则,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为两种分配原则的的结合提供了现实基础。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V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V因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过程中,党和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而把党的领导和人们当家作主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就是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1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V
1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只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有力手段。X 14.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V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15.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V
三、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是什么?
答: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2.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答:(1)十九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3)19世纪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和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4)马克思主义吸收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的文化和传统,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论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基础。3.简述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答:1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就是发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4.简述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之间关系的论述。答:(1)具有直接的同一性;(2)互为媒介;(3)互相转换;(4)互有决定作用。5.列宁是如何论述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的? 答:(1)唯心主义根植于人类的认知之树;(2)人类认识的复杂性本身就包含产生哲学唯心主义的可能性。
6.什么是劳动力的价值?
答:劳动力的价值由三个部分组成:(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7.列宁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论述。答:辨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其对立的实质是对事物发展的动力或源泉认识不同。(1)形而上学发展观否认事物的,认为事物的运动是由外因引起的,事物的运动只是引起数量的增减和空间位置的移动。(2)辩证法承认事物的内部的矛盾性,认为事物的运动是由自身引起的,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运动不仅是数量的增减和空间位置的移动,而是进化和飞跃的统一,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是渐进性的中断。8.毛泽东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
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是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9.简述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特殊性质的论述。答:(1)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2)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3)资本是一个运动过程
10.简述毛泽东关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论述。
答:毛泽东认为,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独有的特征,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正因为人具有这种其他物质存在所无的能动性,人才可以从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才能在客观世界中立之为主体。
11.毛泽东是如何阐述“一般和个别相结合”工作方法的?
答:一般和个别相结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认识规律——在具体工作中,既要考虑事物的普遍性,又要考虑事物的特殊性,将二者紧密结合,不至顾此失彼,认识和工作才能全面、到位。
1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答: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3.邓小平关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重要论断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答:(1)我国已经处于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1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答:(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基础都是社会化大生产。(3)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僵直局面。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四、论述题
1.马克思关于价值规律的论述及其重大意义。
答:第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第二,价值规律具有以下作用:首先,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其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必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办事。
第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这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由于科技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获得更多的盈利,企业才能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2.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的论述及其重大意义。
答: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胜利,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充分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同时,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不仅为自己的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即社会化大生产,而且还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准备了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总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成分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胜利,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当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3.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答: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命题,指出了邓小平理论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坚持,另一方面是在当代中国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提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教文.民族.军事.外交.统战.党建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4.论如何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落到实处。
答:要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落到实处,必须做到:
第一,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头脑中,要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第二,始终着眼于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第三,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5.毛泽东“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论述及其重大意义。
答:矛盾的普遍性和持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贯穿全部矛盾学说的主线。
矛盾的普遍性揭示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揭示每—事物和过程的特点,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统一,既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辩证法,又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深刻体现了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在新的高度上的结合,是邓小平在新时期对矛盾精髓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引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胜利前进的指针。6.如何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答: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们首先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第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第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贵在坚持、重在落实。我们要以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潜移默化的方式,加强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鼓舞斗志、引领风尚、凝聚力量、提升素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起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基 现代管理学 概念题:
1、一般意义上的管理;管理是指在一定环境下,管理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方法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的过程。
2、管理客体的规律性特征;作为管理客体,不管它表现为何种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都有自身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这就是管理的规律性特征。
3、直线职能制管理机构;是直线制和职能制的有机结合,特点:一是负责人统一负责本单位的全部业务工作,并直接对上级负责。二是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必要的职能机构。三是各级负责人实行自上而下的逐级领导,一般不应越级指挥。
4、管理的系统性观念;是指管理主体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取得较好效果的观念。
5、管理的权变观念;是指在管理条件和管理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前提下,组织应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权宜应变,采取与之相应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观念。
6、管理的择优观念;充分利用可能利用的条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满意的管理效果。
7、确定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这是按决策的条件和状态不同来划分的。任何决策问题都面临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如果这些环境和条件是决策者主观所不能控制的,就叫自然状态。如果自然状态是确定的,决策者对决策问题的情况有充分了解,决策的结果是确定的,这种决策就叫确定性决策。如果自然状态是不确定的,而且也无法计算其发生的概率,其结果也无法预料,这种决策就叫不确定性决策。
8、战略方针;是管理主体为实现战略思想和长远战略目标而规定的基本要求。
9、战略指导思想;是对战略体现的一定历史时期内事物发展的全局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律所进行的高度概况。
10、管理过程中的实施;是指决策、计划形成后,为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全部活动,也就是为实现决策、计划而采取的所有行动。
11、管理信息的经济性特征;所谓的经济型,就是要以尽量小的成本和代价来获得尽量多、尽量有价值的信息。
12榜样激励;榜样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代表前进的方向,以其模范言行、形象而生动的说明了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13、尊重激励;指的是管理者以平等的态度、同志的感情,对待被管理者,它包括信任、尊重、支持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14、磋商激励;管理者在安排工作时切忌对下属发号施令、横加干预,指手画脚,这样会伤害下属的自尊心,降低其内在激励力,而采用磋商的方式,管理者用商量的口气发问,可诱发人的自尊心,使其发挥最大的潜在能力。
15、经济方法:是指管理主体,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包括各种经济杠杆、经济政策),通过调节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以引导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保证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方法。辨析题:
1、从管理过程的角度看,管理就是以信息处理为中心。答:对,从管理过程的角度看,整个管理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反馈的过程,所有管理工作也就是以信息处理为中心的工作。
2、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管理的首要因素是树立市场观念。答:错,经济管理的首要因素是树立人本观念。
3、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彻底否定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管理已经不重要了。
答: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作为管理重要职能的地位并不能消弱,我们应该区别“计划管理”与“计划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4、按监督的主体划分,可分为自我监督、内部监督、外部监督。
答:错。按监督的主体划分,可分为党的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按照监督的组织关系性质划分,可分为自我监督、内部监督、外部监督。
5、现代化管理就是用电脑管理,就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因而越是现代化管理,就越不需要管理艺术了。
答:错,电脑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只是现在管理技术的运用,只是必备的手段,现代化管理,依然离不开管理艺术。
6、系统理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构成的一切系统都是开放的。
答:对,有些系统看起来具有人为的封闭性,但实际上也不可能绝对的封闭。系统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任何系统在运行和发展变化中,总是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否则就难以生存下去,;二是相对来说,任何系统总是处在更大的体统即环境中,都与其外部系统即环境发生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7、经济监督就是对预算的监督、预算外资金的监督及财务的监督。答:错,经济监督,是指由综合经济管理机关和专门经济监督机关,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及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所进行的检查、监视、监督及控制活动。
8、管理过程中的实施,就是单纯地、机械地执行决策和计划。
答:错。实施是管理中的一个极重要的过程,它包括从决策、计划形成起到管理目标实现为止的全部活动,它不是单纯的、机械的,而是主观的、能动的。
9、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很多,但最主要的、居首位的是确定发展目标。
答:对,管理者的最主要的的职责就是能够为组织制定一个切实可行、足以激发组织成员奋发向上的发展目标。
10、监督也是一种反馈,而且是一种及时的反馈。答:对,监督的首要工作是检查,通过审核检查,能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偏差,从而及时纠正偏差,为不断改进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1、管理信息系统是整个管理系统不可缺少的“神经系统”。答:对,当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迅速发展,信息在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于信息及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已成为现代管理学中的一种重要内容。
1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目标的制定是上层管理者的职责,因为他们最了解市场的情况,因而已经用不着群众的参与了。
答:错,计划的指定的原则之一就是群众性原则,是指在指定和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13、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能够起主动支配作用的唯一条件是要有一定的权力。答:错,要是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能够起主动支配作用,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1)要有一定的权力。(2)要有一定的能力。
14、以战略任务分类,可分为开放战略、技术推进战略及改革战略。答:错,以实现战略任务的途径分类,战略可分为开放战略、技术推进战略及改革战略。
15、择优观念的内容之一是效益第一的观念。这里的效益第一,就是指以尽量少的物质投入,获得尽量多的物质产出,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答:错,效益表现在各种方面,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简答题:
1、管理特征中的创新性:实践证明,管理不仅是进行共同劳动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劳动,这种劳动不但参与创造价值,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管理的创新性特征远不止表现于此,它的真正涵义还在于管理本身也是一种不断变革,不管创新的社会活动。
2、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作用:一是管理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二是反馈信息的原发者和传递者;三是管理文化的创造者和体现者。
3、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是管理的核心。科学决策的水平直接影响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力求做出正确、合理、高效的决策。决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决策是指行动方案的确定或决定,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拍板定案”。广义的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选择并实施行动方案的全过程。理解决策的涵义必须把握四个要点:
1、决策有明确的目的。
2、决策是一个过程。
3、决策的核心是选优。
4、现代决策一般是指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4、审计监督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监督:(1)进行审计监督,一方面可不受任何行政组织的干扰,另一方面审计所作出的结论具有权威性,被审计监督单位必须遵照执行。(2)审计是一种综合性经济监督。
5、管理方法中经济方法的特点:经济方法是指管理主体,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运用各种经济手段,通过调节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以引导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保证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方法,特点有(1)调节对象的利益性;(2)调节作用的间接性;(3)调节手段的灵活性。
6、管理的艺术性特征:管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因此它即是一门科学,是因为它有一定规律可循;又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影响管理的因素不仅有确定性的因素,还有不确定性因素;不仅有稳定性因素,还有突发性、偶然性因素;不仅有物质性、技术性硬因素,还有阶级性、文化性软因素。影响管理因素的复杂多样性,决定管理的艺术性。艺术性具有四个特点:一是美感基础上的和谐性;二是原则基础上的灵活性;三是非常情况下应变性;四是常规办事中的创造性。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统一的,二者关系是:科学性是艺术性基础,艺术性是基础性的发挥。
7、管理规律中的共有规律:共有规律是指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共有的规律,它是一些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这些规律不受社会条件或范围领域的限制,反映管理活动普遍的内在联系。主要有:(1)循环规律: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几个基本阶段的循环(P、D、C、A);(2)人本规律:即任何管理都必须研究人的心理、动机和需要,考虑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形成强大的生产或工作动力的问题;(3)择优规律:即任何管理为达到管理目的,都要千方百计地选择较好的方案,达到满意的结果;(4)组织规律:即任何管理都要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并不断使之向有序化、协调化、高效化发展;(5)权变规律:即任何管理都受多种确定因素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都要既讲科学性,又讲艺术性,都要具有权宜应变的能力和措施;(6)反馈规律:即管理一般都是闭环式的控制,都要具有反馈机制,收集利用反馈信息,以不断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8、目标管理与传统计划管理的区别:主要区别:(1)计划管理是由计划部门自上而下下达计划指标,而目标管理在目标分解中,必须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目标协商。(2)计划管理一般强调计划的执行和组织实施,既强调“要我干”,而目标管理则把目标的完成看成是一种承诺的责任,实行自我控制,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3)计划管理的结果只可能是任务的完成和指标的实现,而目标管理则能达到任务完成和自我实现的结合,因而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利于心理上的满足,并由此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9、管理的权变观念的特点:(1)强调管理环境的变化性;(2)强调管理活动的应变性;(3)强调管理活动的有效性;(4)强调权宜应变的科学性。
10、管理方法中行政方法的特点:行政方法是指管理主体运用行政权力,按照行政层次,通过下达各种行政命令、指示、决议、规定、指令性计划和规章制度的手段,直接控制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以保证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特点:权威性、直接性、垂直性。
11、管理组织适应环境应树立的观念:(1)组织要树立重视环境的观念;(2)组织要树立适应环境的观念;(3)组织要树立改善环境的观念。
12、实施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作用:(1)实施是落实和完善决策、计划的环节和途径(2)实施是现代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责任(3)实践是检验管理机构、管理措施是否科学合理的主要标准。
13、管理中的协调有许多作用,尤其是能增强组织的内聚力:一切决策、计划,归根到底都是靠广大群众去实现的,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则有赖于经常的具体的协调工作,及时发现各种矛盾,加强信息沟通,积极进行民主协调,调整各方利益,缩小以致消除各种分歧,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从而增强组织的内聚力。
14、监督有许多功能,特别是它具有预防的功能:是指监督活动除了要检查、发现并纠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以外,还要善于发现和寻找各种对未来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的现实因素和潜在因素,以预防、阻止各种错误和偏差的产生和出现,保证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管理最佳效益的获得。
15、评价活动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一点是它能提高管理的水平,能够实行管理的良性循环:管理的过程,无论是管理者做出的决策,还是指定计划,或者是对管理活动进行组织和指挥,都是一个主管作用于客观的过程。通过评价活动,使管理者的水平和质量呈现出螺旋式或阶梯式上升,管理也就进入脸型循环的运行轨迹中。因此,评价活动是提高管理者水平,是管理进行良性循环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对管理效益有这重要的影响作用。论述题:
1、作为一个现代管理者,他应该具备哪些必要的素质。
答:管理者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品德素质、知识素质、业务素质。①政治素质。对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对管理者的素质有不同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对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既要坚信社会主义道路,又拥护改革开放;三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公仆意识。②品德素质:一是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二是公道正派、与人为善。三是谦虚谨慎,作风民主。③知识素质:一是自然科学知识,二是社会科学知识,三是专业知识。④业务素质。一是科学决策能力;二是知人善任能力;三是组织协调能力。以上四点只是管理者所应具备的一般素质。此外,不同的管理,例如宏观经济管理、微观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和科研管理等,对于管理者素质还有许多不同的特殊要求,对此我们必须要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在现代管理中,管理者往往不是一个人,而一班人,因此研究管理者的素质还必须研究管理者群体的素质。
2、战略观念是现代管理观念中的重要观念,它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答:战略观念的定义、内容 定义:是指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中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对管理和管理过程进行总体谋划的管理观念体系。战略观念来源于管理过程中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是管理主体对战略的地位、作用反复认识的强化。
内容:全局性观念、综合性观念、长远性观念、创新性观念。战略观念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1)确立战略观念,可以增强管理的目的性。一是能够使整个管理系统具有确定的目标、方针和任务;二是能够围绕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确保有限资源得到有效率的使用;三是能够使管理主体根据未来而控制现在,激励现在,使每一个“现在”着眼于未来,尽力去实现未来目标。
(2)确立战略观念,可以增强管理系统的活力。各层级管理主体都面临着从单纯执行者向决策指挥者,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的转变。这种种转变,要求管理主体确立战略观念,审时度势,及时实行战略指导,协调本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以求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3)确立战略观念,有利于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始终坚持从全局、长远看问题,树立牢固的战略观念,亲自研究发展战略问题,使战术服从于战略,近期服从于未来,并能够使各种短期措施与长远目标有机地衔接起来。(4)联系实际:
3、管理过程结束之后还要进行评价活动,通过评价活动总结经验,改进管理。但评价不是随意的评价,它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
答:要确保评价活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在管理目标制定正确的前提下,对管理成绩和效果评价,一般应围绕管理目标的要求来进行,这就是目标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在评价管理成绩和效果的过层中,评价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评价管理成果,这就是评价的客观性原则。
(3)激励性原则:评价活动是影响人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评价活动中,必须注重启迪人的思想觉悟,激发人的积极进取精神,以达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强组织凝聚力的目的,这就是激励性原则。
4、管理者在管理中会不会用人是决定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这里就有一个用人的艺术问题。答案:(1)用人先要选好人。选拔任用人才首先要解决一个路线问题,这既是一个根本原则问题又是一个方法艺术问题,要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坚持德才兼备的选拔人才标准,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充分发扬民主,面向社会,公平择优。
(2)用人所长,扬长避短。选拨了好的人才,如果使用不当,或者使用中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那么人才的作用是不能很好发挥的,为此,管理者必须讲究用人之道。
(3)充分信任,尊重关心。要使各种人才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者必须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尊重和关心,“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4)善于激励,赏罚分明。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人的行为是受动机制约的,而思想和动机又来源于人们的思想觉悟和对社会的要求,这就有一个在用人中如何给人以激励的问题,赏罚分明,公平对待是用人中一种重要的激励方法。
(5)合理搭配,整体效能。把平凡的人组织起来做出不平凡的事,使单个人的作用经过整体组合产生出新的更大的能量。(6)联系实际:
5、管理中的人本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为什么要树立这一观念呢?这就涉及到一个树立人本观念的必然性问题。
答:管理的人本观念,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观念。一切管理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人。管理作为协调人类活动的一种活动,必须把人的发展作为宗旨。
(1)管理的最根本问题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一个足以使人发挥潜力的环境。只有充分调动积极性,协调好各种关系,才能实现管理目标。
(2)人是管理主体,又是管理客体。企业中最活跃的要素正是人。
(3)管理要适应人的发展需要,即不仅人适应企业需要,企业发展的设计与分工也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4)人是复杂的,既有物质要求,还有非物质需求。激励人的积极性要将物质满足与思想建设相结合。联系实际。
6、一个好的管理目标具有凝聚、导向和激励的作用。管理者必须首先了解目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才能制订出好的管理目标。答:目标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科学预测原则。管理目标的确定,必须要以科学的预测为前提,只有进行科学的预测,才能准确地掌握管理系统内部和外部信息,才能预见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管理目标的确定提供科学而可靠的依据。
二是民主参与原则。管理目标的制定,不应只是领导者、管理者的事,还应当广泛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目标的制定。
三是方案选优原则。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坚持方案选优的原则。四是信息反馈原则。在目标的制定和执行中不断收集反馈信息及时纠正偏差,而不能只满足于一锤定音。
然后联系实际进行论述。法理学
一、简答题
1、简述两大法系的区别: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英美法系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2、简述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法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深刻地分析了社会各方面的现象,揭穿了剥削阶级的偏见,科学地阐述了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使法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3、简述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同为法律规范,但它们在内容的明确性、适用范围、适用方式和作用上存在区别,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规范。⑴在对事及对人的覆盖面上,法律原则较宽,法律规则较窄,即法律原则有更大的宏观指导性,某一法律原则常常成为一群规则的基础⑵在变化的速率方面,法律原则有较强的稳定性。法律原则通常是社会重大价值的积淀,不会轻易改变,相比之下,法律规则的改变要容易得多。⑶在是否使用的确定性方面,原则较为模糊,而规则较为明确;当原则与原则、规则与规则相互冲突时,选择的方法也不同。
4、法律后果的含义及分类:法律后果一般是指法律对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赋予的某种结果。法律后果的分类:肯定性法律后果和否定性法律后果。
5、法律移植:是指特定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规则和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6、法治与法制的区别:(1)是否强调法律至上不同;(2)产生和存在的时代不同;(3)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不同;(4)具有的价值观念不同;(5)与民主的关系不同。
7、简述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是由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法律事实的主要特征:一是一种规范性事实;二是一种能用证据证明的事实;三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8、简述法律规范作用:又称法本身的作用,是指法通过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实现对人们行为的评价、指引、预测,实现对合法行为的保护和对非法行为的谴责、制裁、警戒和预防的作用。
9、简述法律规范的结构:又称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法律规范的构成因素。由于法律规范的结构是法律规范内在的、逻辑上的分析,通常法律规范的结构又被称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它包括条件、模式和后果三个部分。
10、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依法建立的社会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即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1、法律责任的含义:法律责任包含了法律责任和法律责任产生方式两层语义,可以定义为—是指因损害法律上的义务关系所产生的对于相关主体所应承担法定强制的不利后果。
12、简述法律作用的局限性:法的作用只函盖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法只是众多调整方法中的一种而不是惟一;法的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法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在所需的人员条件、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法的作用是不能启动的
13、简述法的基本特征:⑴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⑵法由国家制定和认可;⑶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⑷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14、法系:是具有共同法律传统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它是一种超越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现象的总称。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15、.简述法律责任的构成:主要是指构成法律责任的各种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总和,又称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我们把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括为: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五个方面。
16、法律制裁: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责任主体依其所负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惩罚性或保护性强制措施。
17、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含义:是指采用一定方式,对已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整理、归纳和加工,使其系统化的活动。
18、简要回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内涵:以事实为根据,是指必须把法的适用建立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以法律为准绳,是指司法机关审理案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首先,司法机关首先要按照法律确定案件的性质,划清合法与违法、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二者紧密联系,必须全面贯彻执行。
二、辨析题
1、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有权自己做出某种行为,或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积极义务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必须做出一定行为,即承担一定积极作为义务的法律规范。
2、法的稳定性:稳定性是指法律一经颁布、实施,应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任意废弃。连续性是指在新的法律未制定、颁布和实施之前,原有法律不能随便中止生效;在制订、修改、补充法律时,应该以原有的法律为基础,保持与原有法律的承续关系。保持法的稳定性。
3、国家主席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4、法律事件:法律事件指法律不把一定后果的产生与当事人的意志相联系的客观事实或现象。
5、公法和私法:这是以法律所维护的利益不同而进行的分类。一是调整对象的不同:私法,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法,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社会法,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社会主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二是调整方式的不同:私法,个人性自主调节;公法,国家的强行干预;社会法,政策平衡。三是法的本位的不同:私法,个人;公法,国家;群体利益;四是价值目标的不同:私法,自由,效益;公法,秩序,公平;社会法,自由、效益兼顾秩序、秩序
6、法强制力的来源:以国家强制力做保障,如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器。
7、法律规则的构成:所谓法律规则的结构,是指在逻辑意义上法律规则由哪些因素或者部分组成,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多数学者认为,法律规则由假定、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部分组成。
8、法的渊源:指法的法律效力的来源,即一个行为规则通过什么方式产生、具有何种外部形式才被认为是法律规范,具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并成力国家机关审理案件或处理问题的规范性依据。
9、非法定解释:非法定解释又称为非正式解释或无权解释,是指未经授权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对法律规范所做的没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分为任意解释和学理解释两种。非法定解释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对于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为法律适用机关提供参考意见、促进其全面正确地适用法律以及推动法学研究的深入等仍具有重要意义。
10、法治、法制和人治的区别:法制相对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治则相对于人治;法制内涵是指法律及相关制度,法治内涵则相对于人治的治国理论、原则和方法。
三、材料分析题(略)
四、论述题
1、试述当代中国法律监督体系。答:法律监督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作性依法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依据监督主体的不同,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由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两大系统构成。
国家监督是以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为主体、以国家的名义、依法定职权和程序进行的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监督。国家监督又可分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和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1)国家权利机关的监督:主要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主题的监督,监督内容:立法监督和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
2)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是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的监督:他监督的客体和内容包括两方面: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对社会组织和公民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分为两种:1一般行政监督;2专门行政监督
3)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在我国司法机关的监督包括检察机关的监督和审批机关的监督; 社会监督是以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或公民为主体进行的监督。这种监督主体范围十分广泛,民主性比较突出,虽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社会组织的监督:在我国包括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的监督。2)社会舆论的监督
3)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
2、阐述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答:(1)法治不仅包括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更强调实质意义上的法律之上、权利保障的内涵。而法制则侧重于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及其实施。
(2)法治关注法律制度的内容,讲究“良法”之治,强调法律的至高权威和法律的公正性、稳定性、普遍性、公开性和平等性,以及对权力的制约与对人权的保障。而法制则侧重于关注法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要求严格依法办事,以实现立法者期待的法律程序,对法律本身的内容和价值取向并无特殊的规定性。
(3)法治与人治相对立,法治要求“法律的统治”,将法律置于统治者的权力之上,要求公共权利必须依法取得和行使,而法制与人治并不截然对立。
(4)法治的政治基础是民主政治,在没有民主和宪政的时代,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而法制问世先于法治,在没有民主和宪政的时候,就已经有法。
3、试论我国的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如何相互促进。
答:一是社会主义法在培养社会主义道德的相互作用。
1、社会主义法贯彻了社会主义道德的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自我道德教育的过程。
2、社会主义法在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在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表扬、奖励先进,树立先进典型方面。
3、社会主义法以自己的规范作用,培养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责任感。严格地、经常地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可以养成作出道德行为的内在动机和习惯。
二是社会主义道德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因素。
1、提高社会主义道德水平,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提高,对法的创制和实施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从立法上看,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必然要考虑到社会的道德标准,体现道德观念的发展和要求。
3、从法的实施和适用上看,一方面,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不仅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且主要是依靠经常的、大量的思想工作、组织工作和整个社会在道义上、舆论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法的适用过程中,道德观念的指导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道德思想、道德规范是促进法律规范正确适用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是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保障和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4、试述法律监督的意义
答:法律监督又称法制监督。有广、狭两种理解。狭义的法律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广义的法律监督是指由所有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其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维护法律的统一和尊严,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维护法律的统一,就是保证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实施:维护法律的尊严,就是要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在一个法治的国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违背法律,并都负有维护法律的统一尊严的责任。而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要有完备法律监督体系,保证法律的真正实现。
2、保障法的创制和实施的重要条件。实行依法治国,首先要求有完备法律,但是怎样制定法律,制定什么法律,如何保证所制定的法律既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又符合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客观规律的要求,以及如何保证已颁布的法律的有效实施.等等,都是实行法治、实行依法治国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解决的措施之一,就是建立完备法律监督体系。
3、制约权力滥用的基本手段。在我国,应该说,大部分国家公职人员都力求能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认真履行职责。但是也有少数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徇私枉法,或者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犯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错误,以致滥用权力,使权力的行使背离人民的利益和要求。而要防止和纠正这些滥用权力的现象,必须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力和各种职权行为的法律制约和法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阐述法律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中的作用。答:(1)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条件,包括维护最低限度的社会治安,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人生安全,保障食品卫生、生态平衡、环境与资源合理利用、交通安全等。
(2)维护生产和交换条件,即通过立法和实施法律来维护生产管理,保障基本劳动条件,调节各种交易的行为,促进公共设施建设,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确认和执行技术规范,保护消费者权益等。
(3)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如通过法律对人民的受教育权加以保护,鼓励兴办教育和科技发明,保护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要求政府兴办各种文化设施。
6、试述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是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对保证司法裁判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满足社会成员对效益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司法独立是司法改革的中心环节,要求围绕这一中心进行必要的制度重构。司法独立和对司法的监督不存在根本性的对立,两者的出发点都是要实现司法程序和实体的公正,在坚持司法独立的前提下完善对司法的监督是处理好两者关系必须遵循的原则。
卡尔·马克思这样说过: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在贯彻司法独立的同时,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a.要正确处理司法机关与党组织的关系;b.在全社会进行有关树立、维护司法机关权威与尊重、服从司法机关决定的法制教育;c.积极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在我国,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在宪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都明确规定了这一原则。它体现了如下含意:司法权专属于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而且不受他们的非法干涉,但是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正确适用法律,不得滥用职权,枉法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