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

时间:2019-05-14 07:0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环境保护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环境保护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

第一篇:环境保护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

环境保护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

——二论学习李克强副总理考察环保工作的重要讲话

日期:2009-12-11 作者: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复制链接

中国环境报评论员

李克强副总理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环境保护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在日前召开的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副总理再次强调,环境保护是重大民生问题,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是人民政府应尽的职责;让群众呼吸清洁的空气,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把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民生问题,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深刻阐明了环境保护对于保障群众健康、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职责,在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历史地位,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强调环境保护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阐明了环境保护在保民生惠百姓中的历史地位和重大责任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环境保护的根本宗旨。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能否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是人民政府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发展经济是为了让群众生活富裕起来,环境保护则是让群众能够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在保民生惠百姓中的重要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从根本上遏制环境恶化趋势、全面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国家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最大利益。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已经实现了两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目标迈进。但是,由于发展方式粗放,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否得到解决,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福祉,而且关系着能否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在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下大决心,转变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梦想。

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之基、民生幸福之源。我们要将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发展问题、民生问题来抓,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加以统筹考虑和认真解决,不断提高发展质量,不断推进民生改善。

强调环境保护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的诉求

环境质量构成幸福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基本要素,良好的环境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必备条件。环境保 护是人民幸福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不仅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利,更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在优美舒心的环境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保民生惠百姓,必须从解决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入手。保护环境,才能保护生命与健康,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基本权利;保护环境,才能促进全面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和长远需要。社会稳定与生活幸福,是民生的根本目标。失去了环境保障,就丧失了生活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没有了稳定的生活和发展,幸福就沦为海市蜃楼。

强调环境保护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抓住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找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破口

当前,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二十多年中集中出现,环境污染事件高发,严峻的环境形势已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突破口,找准重点,着力解决。

当前,对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群众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饮用水安全、空气质量、重金属污染等方面。解决这些环境问题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着力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突破口。各地要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严格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大力防治水污染,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要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确保群众呼吸清洁的空气;要高度重视重金属污染防治,集中力量,对重点区域、行业、企业进行治理,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广阔的农村地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是保民生惠百姓的重点之一。当前,农村地区污染排放量大大超过了城市,农村污染加重、生态恶化,不但影响着广大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最终也会使整个区域、流域环境质量难有根本性改善。另外,农村群众还是大部分污染事件的直接受害者,许多人因环境污染致病、因生态恶化致贫。各地要把农村环保放在重要位置,大力防控农村污染,积极推行“以奖促治”政策,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保障农村群众环境权益。

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就是为民解难,就是为党分忧。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环境保护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的认识,通过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筑牢发展之基,巩固幸福之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环境保护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一论学习李克强副总理考察环保工作的重要讲话

日期:2009-12-10 作者: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复制链接

中国环境报评论员

李克强副总理日前在主持召开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我们要把环境保护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环境保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导向性和关键性作用,明确了全国环保系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明年和未来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

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抓手,就抓住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核心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目的,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长期以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加剧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作为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过重。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承受的环境压力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大。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环境问题已 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必须抓住环境这个核心问题,打破环境这个制约瓶颈,从而实现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与结构的优化,实现经济与环境相协调,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提升竞争力。

把环境保护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世界各国纷纷反思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弊端。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我们必须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作为发展方向,争取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制高点,赢得主动权。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转变。毫无疑问,这个转变的突破口就是环境问题,实现这个转变的重要抓手就是环境保护。

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抓手,就抓住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要害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政策安排、制度设计以及执法监管等方方面面,既需要有效的激励政策,又需要有力的约束手段。只有把环境保护作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才能引导经济社会朝着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注重强化源头控制。解决经济发展质量不高、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问题,必须从源头把握好产业选择、企业布局和发展规模。近年来,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严格环保准入,在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事实证明,推 进环境保护从更高层次全面深入参与综合决策,积极开展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可以使生产力布局和资源环境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促使各地注重发展低耗能、少排放、高效益的产业,从源头预防和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经济增长。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注重遵循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转变发展方式必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激活转变动力,形成长效机制。尤其是要大力推行环境经济政策,通过政策制度安排,激励企业采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引导经济发展走向绿色化、生态化、低碳化,最终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注重加强执法监管。导致发展和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坚持片面的发展观和错误的政绩观。要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必须用法律约束政府、企业以牺牲环境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通过严格环境执法,纠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抓手,就抓住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出路

李克强副总理强调,把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不仅是长远发展的重要抉择,而且是调整结构的现实要求。

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进一步扩大开发,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今后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总方向,绿色技术、低碳技术必将成为新的国际竞争制胜点。谁抢占了技术创新制高点,谁就能在经济发展转型中掌握主动权,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因此,我们要加强科技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为我国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一些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将会逐步萎缩,而环保产业将随着节能环保技术的大量开发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节能、节水、节材、污染防治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将使环保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有越来越大的分量,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注入了无穷的动力。

科学发展看环保,和谐社会看民生。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为科学发展提供动力,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李克强考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并召开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强调

加强生态环保发展环保产业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日期:2009-12-09 作者:李斌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记者 李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8日下午考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并主持召开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是全国环境监测网络中心、技术中心、数据中心和培训中心。8日下午3时,李克强来到这里,先后走进分析实验室、全国环境质量会商演示中心,登上应急监测车,详细询问环境监测工作流程,饶有兴趣地察看流动实验设备有关情况,向辛勤工作在一线的环保人员表示慰问。他说,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李克强察看了全国地表水自动监测以及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联网演示,听取了“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水污染治理情况汇报。他说,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是人民政府应尽的职责。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使江河湖海清水常在。

在了解全国空气自动监测和气态污染物分析情况后,李克强指出,让群众呼吸清洁的空气,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继续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大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和汽车尾气治理力度,使“蓝天白云”宜居宜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是国家级综合性、公益性环境保护科研机构。李克强现场考察了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实验室,并听取了环科院产学研结合工作汇报。他强调,环保产业是一个大产业,涉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备制造、环保服务等多个领域。把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不仅是长远发展的重要抉择,而且是调整结构的现实任务。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上一大趋势。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同时,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促进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鸿亮、魏复盛,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先后发言。李克强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说,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环保已经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惠民、环保为民,增强环保能力,增加环保投入,完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强化环境执法,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强水、空气、土壤和重金属等污染防治,努力促进生态环境好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考察并参加座谈会。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

日期:2009-11-17 作者: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中国环境报评论员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9年年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这一重要论述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环境保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和系统的国家战略,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各个领域,而环境保护以其基础保障和优化调控等重要作用,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宏大战略中不可替代的主阵地。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系统的政策设计、制度安排和深入实践,这一系列措施和手段,都必须以保护环境作为前提,统筹考虑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因此,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

将环境保护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理念思想内涵和根本目的的内在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一项战略决策。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其基本内涵就是尊重和保护环境。生态文明以建立与环境相协调、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主要内容,引导经济社会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促进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宗旨和最终目标,也与环保工作追求的目标高度融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谋福祉。而保护环境正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在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具有高度的同一性。

生态文明是一种建构中的新的文明形态,核心是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其理论体系的建立,内在地将环境保护作为基础、关键和重要保障。而环境保护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强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这就决定了环境保护必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

将环境保护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是我国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和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 建设生态文明,源于对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传统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改造自然为主要特征,其日益凸显的弊端,促使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进行深刻反思,积极探寻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修正和超越。

我国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几十年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而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并且有所加剧,环境压力继续加大,保护环境已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左右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可以说,环境保护工作的历史进程,将直接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

因此,环境保护取得的任何进展任何突破和成效,都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环境是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支撑,没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就失去了基本要素,生活就失去了根本保障,经济增长取得的成果,将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损失消耗殆尽,更遑论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就是环境问题;首先要加强的基础性工作,就是环境保护工作。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不能脱离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环境保护已成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可以预见,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会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将环境保护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有利于促进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将环境保护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进一步打开了环境保护工作的视野,提升了环境保护工作精神境界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是中央决策、国家意愿和民族大计。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增长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使命意识、创新精神和探索勇气,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环保工作规律的认识,为主动有效地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目标指向和根本保证。

要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政治意义及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环保工作事关环境质量改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的牢固和进程的快慢。只有坚定不移地将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

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坚持将环境保护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有力手段。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通过强化环境监管遏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将环境容量作为区域布局的重要依据,将环境管理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将环境标准作为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将环境成本作为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因素,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要充分利用环境保护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推动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氛围。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涵盖了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精神境界的升华。要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使人们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活与消费方式。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刚健有为,科学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创造财富。

生态文明贵在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没有先例可循,需要我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制度层面,要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层面,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文化层面,要注重生态道德教育,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推动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

生态文明重在建设。要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确保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和个人。

生态文明成在持久。要持续不断地加强环境保护。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将环境保护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依据并落到实处;坚持以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坚持推行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校正发展方向、规范执政行为,使发展的成果经得起人民的评判和历史的检验。

环境保护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环保系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进一步牢固树立主阵地意识,承担起历史重任,立足主干线、主战场、大舞台,在推进环保历史性转变进程中有更大作为,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周生贤在国合会二○○九年年会上发表特别演讲指出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 构建能源与环境的和谐

日期:2009-11-12 作者:周文颖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中国环境报记者 周文颖 11月11日北京报道 环境保护部部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执行副主席周生贤今日在国合会2009年年会上发表了题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构建能源与环境的和谐”的特别演讲。他指出,世界各国应以更广阔视野、更长远眼光看待能源、环境与发展问题,加强沟通,密切合作,积极建立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共建美好地球家园,共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明天。

周生贤说,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空气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一系列严重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能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尤为特殊,异常复杂,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快速推进,能源开发利用将给环境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经济增长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客观要求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反思、扬弃和创新,催生新的文明形态,推进新的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应运而生,成为有效破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的时代抉择。

周生贤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在前不久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既是文明形态的进步,又是社会制度的完善;既是价值观念的提升,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是中国环保新道路的目标指向,又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有益尝试。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涵盖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等。它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汲取;既是对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也是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的客观需要。

周生贤指出,生态文明贵在创新,重在建设,成在持久。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常抓不懈,从生态文明建设最迫切最需要的方面、环节和任务着手,切实解决最突 9 出的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从环境保护角度,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要主动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把经济开发活动控制在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大力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健全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严格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深化价格改革,加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不断完善绿色环境经济政策;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构建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三是毫不松懈地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要把“保运行”作为当前减排工作的中心任务,狠抓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行;以火电行业为重点,大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以造纸行业为主攻方向,重点削减水污染物排放量;强化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实施各项处罚和问责措施。四是集中力量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集中精力,优先抓好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制度和饮用水水源应急监管体系;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防范其他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五是让江河湖泊等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恢复生机。给予江河湖泊人文关怀,以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为依据,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改变生态环境退化的状况;综合运用工程、技术和生态的方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充分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长期积累的水环境问题。同时,着手谋划让湿地、草原等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六是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广泛宣传生态文明观念,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深深扎根于每个单位、每个学校、每个家庭,进而转化为每个公民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行动。

周生贤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事业的灵魂所在和目标指向,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赋予环境保护工作的时代重任。我们将高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主动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引领者和践行者,在更高层面、更广阔范围来审视、谋划解决中国突出的环境问题,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当前,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迫切需要深入研究金融危机对环境保护的新挑战,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对环保工作的新要求,着力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抓住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产业孕育成长的契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二要顶住短期内重化工产业发展态势难以逆转的压力,毫不松懈地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三要促进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落实,充分发挥环评制度的宏 观调控作用;四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切实解决城镇环境问题;五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统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六要促进一系列经济社会政策创新,不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七要抓住科技自主创新带来的难得机遇,大力研发推广高效绿色适用技术;八要提倡和引导绿色消费,推动消费水平升级。

周生贤强调,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面对能源、环境与发展问题交织的严峻局面,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也难以单独应对。世界各国应以更广阔视野、更长远眼光对待环境问题,加强沟通,推进节能、环保、低碳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合作,积极建立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我们愿与国际社会携手前行,共建美好地球家园,共创光明灿烂的美好未来。

环境保护部邀请专家举行报告会

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日期:2009-10-27 作者:周文颖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中国环境报记者 周文颖 10月26日北京报道 环境保护部今日在京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报告会,邀请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研究局局长江金权作专题报告。环境保护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干杰主持会议,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胡保林出席会议。

报告中,江金权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党建理论研究工作及参与《决定》起草的体会,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起草、框架和主要内容,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重大举措,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及切实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保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落实等8个方面,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

李干杰强调,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组织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入思考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提出的“六个重要命题”,把握好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新要求;把握好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新要求;把握好抓基层打基础的新要求;把握好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新要求;把握好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新要求。按照部党组要求,把全会精神融入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来,落实到“从严治部,从我做起”,建设“六型机关”上来,践行到推动污染减排和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工作上来,努力改进和加强党的建设,为推进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机关各部门处级以上干部,在京派出机构、直属单位班子成员、局级干部和专职党务干部参加了报告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首届曹妃甸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 实现可持续发展 促进共同繁荣

把推进绿色增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基本取向

日期:2009-10-19 作者: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据新华社电 首届曹妃甸论坛10月16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开幕,论坛主题是“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发展可持续世界更美好》的主旨演讲。他强调,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更应携起手来,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以更大的决心、更坚实的步伐,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贾庆林在演讲中首先介绍了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他指出,经过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经济基本扭转了去年下半年以来增长明显下滑趋势,经济形势总体呈现企稳向好势头。但中国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我们将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提高针对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切实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实现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也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贾庆林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狠抓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造福广大人民。

贾庆林指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普遍愿望,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为此,世界各国应在以下4个方面加强协作,共同努力。

一是把绿色增长作为共同的追求。世界各国应积极制定全球绿色发展路线图以及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规划,有效协调政策和行动,把推进绿色增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基本取向,通过各种可行的调控手段,大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绿色城市建设,把经济发展进一步引向绿色增长的发展道路。

二是把节能减排作为共同的责任。世界各国应积极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深入推动节能减排,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发达国家应带头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发展中国家也应尽最大努力,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三是把科技交流作为共同的抓手。世界各国应把科学技术特别是节能减排、环保、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的成果,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增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国 12 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应采取新的政策和机制,既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又加强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强化科技创新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

四是把对话合作作为共同的行动。世界各国应展开交流、增进理解、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在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援助、减免债务等重点问题上切实采取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论坛开幕前,贾庆林亲切会见了出席论坛的外国贵宾。

为期3天的首届曹妃甸论坛,是中国自主创办的首个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国际性高端常设论坛,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唐山市人民政府承办,今后将每两年举办一次。本届论坛吸引了国际政要、中外城市市长、政府官员、知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等逾千名代表与会。

吴晓青在首届曹妃甸论坛发言中强调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可持续发展

日期:2009-10-19 作者:刘蔚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中国环境报记者 刘蔚 唐山报道 首届曹妃甸论坛日前在河北省唐山市举行,论坛的主题是“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出席论坛并发言。

吴晓青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实现环境保护由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转变,有利于解决区域性和结构性污染问题,是解决各类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必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促进和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吴晓青对加快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出5点建议:

一是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的理念,逐步建立起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二是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组织编制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循环经济规划和推进计划,提出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率等考核指标。三是强化全过程环境监管。引导和监督各类新、改、扩建企业进一步落实循环经济要求,推进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促使企业采用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四是加强循环经济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组织实施一批循环经济共性技术攻关、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要通 过召开现场会、交流会等方式推广和应用鼓励发展的技术。五是加强循环经济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生态工业关键技术,分享我国在循环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据河北省副省长杨崇勇介绍,首届曹妃甸论坛在圆满完成了5次分论坛主旨演讲、曹妃甸国际节能环保产品和技术展等活动后圆满结束。会议期间,与会嘉宾围绕论坛主题,实地考察,广泛交流,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深邃的见解和主张,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进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等一些重大问题上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周生贤在江西考察时强调

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环保工作

日期:2009-09-29 作者:熊志强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中国环境报记者 熊志强 南昌报道 9月26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江西省副省长孙刚的陪同下,来到省环保厅考察,与省环保系统干部职工进行座谈,听取省环保厅的工作汇报,并作了题为“认真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环境保护形势报告。

周生贤指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生态文明建设再次做了强调和论述,意义重大。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保工作的灵魂。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环保部门应高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主动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引领者和践行者,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周生贤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建立起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污染防治问题,它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修正和扬弃,是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过程。生态文明重在建设。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必须从以下方面去把握和着力:第一,必须加快推进“三个转变”。“三个转变”是科学发展观在环保领域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首先要看环保。第二,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抓,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第三,必须从再生产全过程,即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来研究制定绿色环境经济政策。第四,必须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着力搞好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大力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切实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尊重自然规律,治水治污应给予江河湖泊以人文关怀。第五,必须毫不松懈地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以火电行业为重点,大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以造纸行业为主攻 方向,重点削减水污染物排放量;强化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实施各项处罚和问责措施。第六,必须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强有力的监督执法,在推进环保工作中至关重要。要加大投入,改善基层环保工作条件,强化能力建设,为环保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周生贤还就如何做好国际金融危机下的环保工作提出了要求。他强调要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看作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机遇,把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振兴环保产业作为克服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把生态环境建设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吴晓青在国家环境咨询委与环境保护部科技委专题座谈会上指出

深入开展研究为决策提供支撑

日期:2009-09-28 作者:周文颖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中国环境报记者 周文颖 北京报道 2009年国家环境咨询委与环境保护部科技委专题座谈会近日在京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吴晓青出席会议并讲话,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万本太主持会议。

会议首先通报了重金属污染防治情况、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随后,与会“两委”委员围绕发展绿色经济、重金属污染防控、“十二五”环保规划思路等热点问题,及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环保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

听取各位委员的发言后,吴晓青表示,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全国上下认真学习传达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两委”委员们汇聚一堂,就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及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发表真知灼见,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紧贴环保工作的实际,开得十分成功。

吴晓青说,“两委”委员们是环境保护事业的思想库和财富库。长期以来,委员们履行自身职责,发扬奉献精神,在重大问题研究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环境保护工作有关决策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今后,希望各位委员进一步把握新时期环保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办法,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做出更大贡献。要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一要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要着重围绕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环保部门如何高举生态文明的大旗,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引领者和践行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二要深入研究和把握环境形势。准确把握当前形势,找准突出的环境问题,主动防范新的环境问题,创造条件攻克长期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三要深入研究“十二五”环保规划。要处理好总量、质量与风险三者的关系,将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三个着力点,以提升环境质量 为切入点,以削减总量为重要抓手,在实现环境形势趋好的同时,严格防范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四要深入研究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要在更深层次上,就我国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提高绿色准入门槛、推进环保产业全面升级等问题进行系统和全面研究。五要深入研究重金属污染防控问题。针对重金属污染防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并要未雨绸缪,认真研究其他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要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

日期:2009-09-24 作者:中国环境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中国环境报评论员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这是我们党把握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趋势,依据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等战略大局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全国环保系统要把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深入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把广大党员干部和全系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提出的要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精心谋划,开拓奋进,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努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推动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是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在环境保护部传达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党组扩大会议上,周生贤部长指出,“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最重要最根本的一项要求,就是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确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不仅从纵向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横向上科学吸收了全世界关于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而且准确把握了我国的现实国情,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环保工作规律的认识,为主动有效地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目标指向和根本保证。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 16 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重在建设,节能环保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是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经济的强劲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发展方式粗放,我们为经济快速发展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资源环境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崛起的重要因素。无论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考虑,还是从应对国际产业竞争着想,高耗能、重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必须大力推进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绿色发展。

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必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节能环保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应对国际产业竞争的根本途径。我国要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中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发展先机,必须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近年来,国家把节能环保作为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以节能环保为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一是把节能减排作为刚性指标,通过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增长;二是出台了绿色信贷、绿色税收、差别电价、生态补偿等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不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随着节能环保政策措施的深入推进,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而且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增长得到优化。

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必将带来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由次贷危机引发的,而更深层的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出了问题。要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必须从转变发展方式入手。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抓住未来发展的机遇,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推出“绿色新政”,将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环保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中央及时做出了包括加强节能环保等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不仅在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投资中将节能环保作为重点领域,更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发展绿色经济的新兴产业予以大力扶持。

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是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推进科学发展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

节能环保蕴含着政府的执政理念,衡量着政府的施政能力,检验着各地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实际效果。

各地政府要认真履行职责,着眼于未来发展大局,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节能环保无 论是作为一项公益事业,还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不能光靠市场的力量,更要依靠政府的推动。当前,我国正处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各地政府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建立健全环保体制机制,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充分利用市场这一“无形的手”,坚持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建立完善优胜劣汰的公平竞争机制。要出台优惠政策,壮大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各级环保部门要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使命,进一步加强节能环保。要继续大力推进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要着力解决重金属污染等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确保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把环境准入关,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要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抓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促进流域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节能环保,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各地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将环境保护的理念和要求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和问责制,真正把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落到实处。要加强环境综合管理,积极探索新的环境管理体制,团结和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环保工作的合力。要进一步强化地方环保部门的基础能力建设,形成政令畅通、高效有力的决策执行系统。

当前,我们正处于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要以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完成“十一五”各项任务。同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早谋划“十二五”规划,为绘就祖国天蓝水碧、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新画卷而努力奋斗。

周生贤在环境保护部党组扩大会议上强调

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日期:2009-09-23 作者:周文颖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中国环境报记者 周文颖 9月22日北京报道 环境保护部今日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精神。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周生贤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全会精神,引导环保系统广 18 大干部职工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周生贤说,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全国人民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进一步做好当前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最重要最根本的一项要求就是,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增长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使命意识、创新精神和探索勇气,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环保工作规律的认识,为主动有效地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目标指向和根本保证。

周生贤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既是文明形态的进步,又是社会制度的完善;既是价值观念的提升,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是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目标指向,又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有益尝试。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涵盖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等。它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有四个鲜明特征:一是在价值观念上,生态文明强调给自然环境以平等态度和人文关怀。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保护和发展自然,给自然以人文关怀。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要求实现三大转变:从人是主体有价值,自然不是主体没有价值,向人是主体有价值,自然也是主体也有价值转变;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转变;从传统经济发展动力——利润最大化,向生态经济全新要求——福利最大化转变。二是在实践途径 上,生态文明体现为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追求经济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经济运行生态化,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良性循环,使绿色产业和环境友好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倡导和践行绿色消费,选择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三是在社会关系上,生态文明推动社会走向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将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管理中,追求代际、群体之间的环境公平与正义,扩大公众环境参与,有利于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实现和谐。四是在时间跨度上,生态文明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日益显现。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这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不会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要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汲取,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周生贤指出,生态文明重在建设。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方式,主动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把经济开发活动控制在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健全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严格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深化价格改革,加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不断完善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绿色贸易、绿色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三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争取逐步降低碳排放强度。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四是毫不松懈地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以火电行业为重点,大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以造纸行业为主攻方向,重点削减水污染物排放量;强化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实施各项处罚和问责措施。五是集中力量解决重金属污染等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抓好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积极防范其他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六是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着力搞好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大力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切实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尊重自然规律,用人文关怀治水治污。

周生贤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环保工作的灵魂。环保部门应着重围绕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高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主动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引领者和践行者,在更高层面、更广阔范围来审视、谋划、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必须立足当前,主动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条 件下的环保工作;必须准确判断环境保护所处的历史方位,继续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快解决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必须尊重创造,鼓励各部门各地方大胆实践取得经验。

周生贤就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精神实质。要把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吃透精神,把握实质,把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二要进一步谋划工作思路。要深入思考,精心谋划,把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干部队伍建设、反腐倡廉等诸多方面提出的要求,体现到当前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中去。三要着力完成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要按照不久前召开的党组扩大会议和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集中力量,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会上,环境保护部纪检组长傅雯娟传达了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精神。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张力军、吴晓青、周建、李干杰,党组成员胡保林,总工程师万本太,核安全总工程师陆新元出席了会议。

机关各部门、各派出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转变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

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

日期:2009-09-22 作者:刘蔚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中国环境报记者 刘蔚

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再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新中国60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进步的文明发展史。而生态文明由理念走向实践,正是我国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建国60年,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成为中国站在这一历史节点上令全世界瞩目的亮点。

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初期仍处于浓厚的农业文明之中,那么,从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就开始逐步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工业发展迅猛,经济得到腾飞。

然而,在进入工业文明以后,人们虽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通过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发展方式粗放,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党的十七大成为从发展工业文明转向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里程碑。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由此,生态文明建设开始加快,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工业革命大大加快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工业化不仅创造出前所未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也使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社会加速进步。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发展的快车道。

然而,工业化进程必须以大量的资源能源为支撑。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广东省深圳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30年间,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都市。到2008年,深圳在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了超过1000万人口和7800亿元GDP。虽然每平方公里GDP产出达到3.9亿元,但是,资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河流等地表水污染比较严重,一些流经城区的河流中下游发黑发臭,水质劣于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受到机动车尾气和区域性污染传输等影响,酸雨和灰霾现象较为突出,灰霾天数逐年增加。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模式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结构型污染仍较突出。深圳正处于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阶段,经过不断的调整和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大幅增加,但早期引进的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企业数量仍占一定比重,这部分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产值不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竞争力不够强,但带来的污染影响却较大。此外,庞大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导致大量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深圳市节约能源和污染减排的压力非常巨大。

工业化发展问题也让浙江省安吉县面临同样的困境。上世纪90年代以前,安吉的资源、环境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好山、好水、好环境没有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安吉成为全省20个贫困县之一。90年代以后,在乡镇企业大规模发展阶段,乡乡点火、村村冒烟的做法,使安吉发展了一大批低、小、散、乱的企业和家庭作坊。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当地美丽的西苕溪原本清澈见底的水变成了Ⅴ类、劣Ⅴ类,公路两边的青山都蒙上了灰尘,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县,居然出现饮用水告急的状况,老百姓怨声载道。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日益显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压力继续加大,保护环境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关键问题。主动有效地破解这一难题,唯一正确选择就是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建设为生态文明打下良好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是要建立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开展生态省市县建设的目的和本质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区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生态省市县建设是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和有效载体,是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 的目标模式。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及生态村的生态示范建设体系。全国已有海南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生态省区市建设,有近500个县市开展了生态县市的创建工作。其中11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县市区,629个乡镇获得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许多开展生态省市县建设的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城乡环境保护,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改善人居环境和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部分地区已初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深圳市把各层次的生态创建和绿色系列创建作为生态市建设的基础。市政府成立了生态市创建领导小组,重点开展并形成“国家生态区”、“生态工业园区”、“深圳市生态街道”、“绿色社区”四大层次的生态创建活动。同时,启动了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等十大系列“建我绿色家园”活动,与四大层次的生态创建互为补充。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生态创建工程不仅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极大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成为深圳城市文化的特色组成部分。生态创建使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扎根基层,以点带面推动了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各层次的生态创建和绿色系列创建,全市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生态文明成为可持续发展重要方向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确定为地区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圳和安吉等市县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深圳市发现,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深圳市正面临着可建设用地资源有限、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承载力透支、人口压力巨大4个“难以为继”。为此,2008年,深圳市印发了《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和9个配套实施方案,确定了80项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点工程,明确以生态文明理念全面推动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以生态文明标准和要求谋划城市功能布局、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优化城市资源管理、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作为深圳市的城市建设纲领。

深圳市副市长吕锐锋表示,深圳与新加坡、香港等国际先进城市最大的差距本质上是生态文明的差距。深圳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是按照生态文明的标准和要求,从科学谋划城市功能布局、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优化城市资源管理、提升人居环境质量4个方面入手,全力打造精品深圳、绿色深圳、集约深圳和人文深圳。

安吉县在被批准生态文明试点之后,开始着手编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制定了《安吉县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和相关扶持政策措施。明确县财政生态专项资金每年增加1000万元,确保在3000万元以上。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列入乡镇、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主要内容之一。浙江省安吉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唐中祥表示,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结合安吉的特色实际,安吉找准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载体,提出了到2010年基本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体系的目标。通过探索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规划体系基本形成,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基础环境持续改善,创建氛围日趋浓厚。

生态文明指标建设促进规范化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那么,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各 地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首先遭遇到的就是如何衡量、如何考核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问题。

尽管“新区域协调发展与政策研究”课题组2009年8月发布的生态文明水平排行榜及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评定方法引发了多方争议,但同时,如何建立科学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厦门市与中共中央编译局共同组织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厦门的实践与经验》课题。课题制定的“生态文明(城镇)指标体系”共包括30项指标,分别反映了人们在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意识、实行生态善治等方面的努力程度和取得的实际成果。原厦门市委副书记吴凤章说,设计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使人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去从事建设生态文明的工作。

不谋而合的是,贵阳市2008年10月也发布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及监测方法》,指标体系主要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民生改善等6方面的33项指标,对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进行量化监测、评估。

据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透露,我国目前正在研究制订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建立将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从理念的提出,到试点的探索,再到指标标准的设计和制订,生态文明建设正在我国蓬勃兴起,展现出朝气和活力,不仅推动着发展方式的转变,更促使人们科学地调整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剔除生活和社会进步方式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形成人与自然相统筹相协调的社会形态与文明形式,使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把握先机,立足制高点。

生态文明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机遇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实现经济复苏的重大举措。而发展绿色经济,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

2009年8月22日~23日,以“发展绿色经济——我们共同的责任”为主题的生态文明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形成的《贵阳共识》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不是选择之一,而是必由之路。为此,提出8点倡议:观念先行;密切合作;加大投入;知行合一;进一步依靠科学技术;企业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教育和传媒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综合性和先导性作用;建立完善符合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求的评估办法和评价体系。

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推进工农业生产、生活消费等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中央编译局当代所所长何增科认为,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集中在城市生活,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理念和实践贯穿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关键,是促进城市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是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和基本内容,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竞争力。

第五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在京开幕

坚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 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

周生贤部长委托万本太宣读主旨报告 周建主持开幕式

日期:2009-09-18 作者:刘晓星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中国环境报 记者刘晓星 9月17日北京报道由环境保护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主办,中华环保联合会承办的“第五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今日上午在北京隆重开幕。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做主旨发言(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代读),强调要坚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新道路,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共同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周建主持开幕式。

周生贤部长强调,坚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本质上就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他指出,当前,我们要把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看作推进环境保护发展的机遇,把加强环境保护,振兴环保产业作为克服金融危机的重要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我们应着力做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必须提高绿色准入门槛,着力减轻扩大投资带来的环境压力,加大水电、核电、风电及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推进环保产业的全面升级。尽快形成一个门类齐全、装备先进、富有活力的环保体系,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第二,必须毫不松懈地推进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加强污染减排监管,加快推进污染减排指标检测和考核体系建设,使污染减排从整体上扼制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并逐步改善环境质量。第三,环保部门必须主动参与宏观调控,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的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第四,必须切实解决城镇环境问题。第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在扩大内需过程中,必须稳步推进环境整治,突出抓好农村饮用水安全,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第六,不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我们要积极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发展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型产品的价格改革;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完善鼓励节能环保的财税体系,继续深化绿色税收、绿色证券,按照补偿治理成本的原则,提高排污单位排污费征收标准,促进环境污染成本外部化;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实现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业政策。第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制度创新转变。第八,提倡引导绿色消费。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原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宋健出席论坛并讲话。

打造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

四川省崇州市创模工作纪实

日期:2009-11-26 作者:辜迅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5版

复制链接

■编者按

四川省崇州市通过贯彻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灾后重建、节能减排和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四位一体”的工作思路,以蓝天、碧水、安静和生态为主题,全面实施关乎民生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工程”,积极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经过近两年来的不断努力,公众的环境意识进一步增强,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形象得到较快提升。

通过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位于崇州市西郊的滨河路旧貌换新颜,新近落成的滨河生态长廊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崇州市位于“天府之国”腹地,全市面积1090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人,辖区25个乡镇,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区,曾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卫生城市及省级园林城市等称号。

城乡发展重现在更重将来

“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崇州市市委书记、副市长郭建平认为,在当前承接产业转移、谋求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的同时,尤其要着眼长远发展,把创模作为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节能减排、统筹城乡发展和灾后重建的有效载体,作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来抓。他表示,一个城市的城乡发展不仅要看重现在,更要着眼于将来。

基于统一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目标,崇州市委、市政府对争创环保模范城市给予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环保的常委和副市长为副组长、23个职能部门及25个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模工作领导小组,为创模工作的顺 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此基础上,崇州市将争创省级和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正式写进市委第十一届七次全会工作报告,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以创建国家和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抓手,扎实开展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要求。

在崇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团结协作、紧密配合,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整体推进,狠抓落实,不断深化创模工作,有效地形成了“政府领导、创模办主抓、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的创模运行机制和全民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四个结合助推城乡统筹发展

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城市形象。自2007年创模工作启动后,崇州市将创模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目标一致、工作同步、协调推进、互为促进,落实专门机构、人员和经费,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提供有力保障,先后投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经费约3.6亿元,全力打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面貌,初步形成了城乡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结合污染减排,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切实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崇州市政府成立“十一五”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减排工作计划和方案,将目标任务全部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企业。据统计,通过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崇州市现已完成“十一五”工程减排项目9个、结构减排项目28个,化学需氧量削减量3262.24吨、二氧化硫削减量2553.52吨,削减量和下降比例均居成都市前茅。

结合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环境保护。崇州市采取以城带乡、统筹推进的办法,以城区建设为龙头、重点镇发展为骨干、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农村环境保护为抓手,进一步拓展和扩大环保工作领域和范围,统筹城乡环境协调发展。完善环境监管机制,在3个重点镇设立了环境执法监管中队,实施城乡环境监管一体化,把环境管理延伸到农村;抓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开展生态能源建设,积极推广“养殖——沼气——种植”循环农业模式,新建了一批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示范点,并通过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小区和生态家园等生态细胞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通过实施崇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建设和乡镇自来水厂建设,使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置,农村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确保了农村饮水安全。

结合灾后重建,助推环保新发展。作为“5·12”地震重灾区,崇州市并未因灾害影响而忽视环保投入和监管,而是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灾后重建科学结合起来,做到了环境保护与灾后重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和同步建设,并在灾后重建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安排生态恢复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保障了崇州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建设、堰塞湖治理等生态环保投资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通过优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保障了灾后重建项目顺利推进。

四大工程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两年来,崇州市通过实施以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扬尘污染和燃煤污染专项整治为主的“蓝天工程”,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工业废水污染专项整治和循环利用为重点的“碧水工程”,以强化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治理和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安静工程”,以及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小区创建为核心的“生态工程”,确保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监测结果显示,崇州市2008年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100%,城市市区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2009年主要河流出境断面1~8月实现全面达标。此外,2008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0天,优良率达98.6%。大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年日均值分别为0.016毫克/立方米、0.037毫克/立方米、0.085毫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按功能区要求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09年1~10月,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302天,优良天数达299天,优良率达98.6%。与此同时,崇州市生态环境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按照卫星遥感监测结果排序,崇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已位列成都市前3名。

据崇州市环保局局长刘兆宏介绍,在创模过程中,崇州市通过争取上级扶持、财政投入、商业融资、企业自筹等多种方式、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增加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创模两年间共投入10.139亿元,约占近5年用于环境基础设施、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资金总和的80.6%。其中,仅今年全市城市雨污管网、乡镇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道路绿化改造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就达到了7.75亿元,预计今年环保投资指数将达到6.0%以上。

随着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环境容量的进一步拓展,崇州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也得到明显提升,其经济实力现已位居第九届西部百强县评比第47位,比第八届西部百强县评比排名提前了32位。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根据国务院审批通过的《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规划》及四川省、成都市发改委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作为崇州市创模和灾后重建重点工程,全额拨款总额900万元、划拨土地6.2亩的崇州市环境监管业务用房正抓紧建设。项目竣工后,崇州市环保工作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城乡环境监管能力也势必会进一步加强。

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日期:2009-11-23 作者: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2版

复制链接

提要:利用和发挥优势的必然之选

湖北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长江、汉江贯穿全境,湖泊密布,水网纵横,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拥有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神农架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生态地位非常重要。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对湖北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和发挥生态环境比较优势,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生态湖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构建“生态湖北”为目标,坚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

提要:让水生态系统重现生机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彰显“千湖之省”的水资源环境优势。加快实施长江、汉江、清江等重点流域和洪湖、梁子湖、长湖等重点湖泊以及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等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组织编制并实施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规划,加快推进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和江湖连通工程。全面推行流域水污染治理行政首长负责制,推进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大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严格执行企业废水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积极推进安全饮水工程,加强城市备用水源地建设,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节约用水,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积极推进防洪、防涝、抗旱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调配生产、生活用水,保证生态用水,维护水域生态健康。加强对湿地的保护,禁止开垦占用和随意改变湿地用途,充分利用湿地、坡岸以及水生生物的自然净化功能,实现湖泊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

提要: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和解决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部署和组织落实,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部署、共同推进。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建设,成立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与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合署办公,负责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日常工作。

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政策。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全面推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定并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加大对生态补偿的财政投入,探索转移支付、对口支援、专项补贴、生态移民、异地开发等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逐步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和流域水环境保护领域实行生态补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提高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发展道路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湖北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长江、汉江贯穿全境,湖泊密布,水网纵横,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拥有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神农架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生态地位非常重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对湖北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和发挥生态环境比较优势,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生态湖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构建“生态湖北”为目标,坚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坚持尊重规律、善待自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坚持实践创新,注重制度建设,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坚持宣传引导,鼓励全民参与,切实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让“千湖之省”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全社会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到2010年,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编制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一批重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项目启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初步确立,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到2015年,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态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清洁能源比重逐步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75%;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的天数达到310天以上,主要河流和湖泊、水库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7%以上,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不低于10平方米。初步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高,绿色消费模式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生态保护机制,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自然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带,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四)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以湖北省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依据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明确湖北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合理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细化环境分类管理。在优化开发区域,坚持环境保护优先,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产减污,改善环境质量;在重点开发区域,坚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科学合理利用环境承载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增产不增污;在限制开发区域,坚持保护第一,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逐步恢复生态平衡;在禁止开发区域,坚持强制性保护,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严格监管,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和破坏。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编制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继续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创建青山—阳逻—鄂州循环经济示范区,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和再生资源基地,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合理有效利用。依法实行清洁生产强制审核,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实现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继续开展环保专项治理活动,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核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建设,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以提高能效和碳生产率为核心,发展低碳经济。鼓励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着力培育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市场前景广阔、具有持续发展优势的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环保产业。

(六)加快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种、养、加”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大农业内部的产业对接。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以保障食品安全为重点,建立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粮食、蔬菜、棉麻、畜禽产品、水产品、果产品以及茶叶、油料等优势农产品生态化,形成湖北农业新优势。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抗品种,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落实财政补贴政策,鼓励使用有机肥,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开发和推广农业循环实用技术,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和产业化。

(七)用生态理念指导服务业发展。

充分利用湖北省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以“一江两山”为重点,实现开发与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生态旅游景区。突出景区管理的环境责任,不断提升景区生态价值,以生态体验为核心,整合自然、人文要素,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生态旅游服务。命名一批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和生态旅游服务企业,培养一批生态旅游专业人才,提升湖北省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为重点,以最少的能源投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干扰,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绿色空间,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按照安全、高效、环保的要求,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从商贸环境、商品采购销售、生产者责任等方面入手,推行生态商贸模式。强化绿色管理,倡导健康饮食,突出环境保护,促进餐饮、娱乐业健康发展。

三、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夯实环境保护基础

(八)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彰显“千湖之省”的水资源环境优势。加快实施长江、汉江、清江等重点流域和洪湖、梁子湖、长湖等重点湖泊以及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等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组织编制并实施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规划,加快推进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和江湖连通工程。全面推行流域水污染治理行政首长负责制,推进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大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严格执行企业废水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积极推进安全饮水工程,加强城市备用水源地建设,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节约用水,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积极推进防洪、防涝、抗旱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调配生产、生活用水,保证生态用水,维护水域生态健康。加强对湿地的保护,禁止开垦占用和随意改变湿地用途,充分利用湿地、坡岸以及水生生物的自然净化功能,实现湖泊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

(九)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推进以封山育林为重点的山区绿化,以农田林网为重点的平原绿化,以绿色通道为重点的沿路、沿河、沿湖绿化美化。大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抓好天然林、31 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沿江防护林建设以及石漠化治理,建设秦岭、武陵山、大巴山、大别山、幕阜山等绿色生态屏障。加强对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神农架林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域的建设与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

(十)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切实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切实加强规划的前瞻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发挥规划对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的先导、统筹和主导作用。突出城市风格特色和城市总体设计要求,对城市建筑公共空间实行艺术化设计和人性化改造,加强城市内湖、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市生态景观、公共绿地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坚持环境基础建设先行,努力实现污水、垃圾全收集、全处理。实施蓝天行动计划和冬暖夏凉工程,加快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强化城市“灰霾”和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粉尘等大气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整治餐饮业油烟污染。安全妥善处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实施宁静工程,全面整治噪声扰民。

(十一)构建优美整洁的农村环境。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建设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抓好镇村生态环境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认真落实“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加快农村污水、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国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四湖流域示范区建设。科学开发利用土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开展污染土壤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重点抓好重金属、农药污染土壤的治理和修复。强化农村环境监管,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

(十二)构建防控结合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自然灾害的预防预警与监测体系建设,制定完善防洪、抗震、防治地质灾害、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等防灾减灾规划和应急预案。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抓紧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加大对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防范外来物种入侵,控制森林病虫害,维护生物多样性。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与安全评估技术和标准体系,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环境监控网络。分级建立环境监测应急中心,强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核与辐射污染等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切实维护湖北省生态安全。

四、加强宣传和引导,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十三)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示范基地,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将生态文明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引导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公众树立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方面入手,推动建立以“善待自然、呵护环境,节约能源、珍惜资源,厚生爱物、促进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道德规范,鼓励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十四)推行生态文明生活方式。积极倡导理性消费,引导绿色消费,自觉减少过度消费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污染。建立并完善激励购买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推行绿色采购制度,推进绿色销售,以绿色消费带动

绿色生产,以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提倡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养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十五)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全民环保行动”。组织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开展生态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生态县(市)、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大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商场、绿色酒店、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等绿色创建活动。多层次、多领域强化生态文明细胞工程建设,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五、建立健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十六)加强生态文明法规体系建设。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全面清理和修订湖北省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体系,重点在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台配套的法规、规章及标准。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原则,明确政府、企事业单位、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

(十七)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政策。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全面推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定并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加大对生态补偿的财政投入,探索转移支付、对口支援、专项补贴、生态移民、异地开发等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逐步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和流域水环境保护领域实行生态补偿。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和放射性废物、危险废物集中处置收费制度,适当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健全绿色电力调度制度,严格实施差别电价政策。积极落实各项财税政策,鼓励和扶持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支持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项目实施。完善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政策。

(十八)建立生态文明科技支撑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纳入全省科技发展规划。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湖北省科教优势,整合科研资源,建立生态产业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开展对清洁生产、资源节约、能源替代、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等领域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实施科技创新引导工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支持技术入股、专利质押贷款,鼓励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创办、领办环保型科技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环保型企业上市。

(十九)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倾斜。从2010年起,各级财政用于生态文明建设专项支出应逐年增加,省级财政每年从“两型社会”建设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中列支1亿元,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以奖代补”资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和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和金融信贷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各项相关政府规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确保用于规定用途。探索发行水专项债券,多渠道筹集生态文明建设资金。

(二十)完善生态环境执法监督机制。按照生态环境的统一性、整体性要求,构建职能有机统一的跨区域、流域的生态环境管理新体制,建立区域、流域环境保护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限期治理、区域流域行业限批、挂牌督办、环保后督察等制度,形成环境保护部门

统一监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环境执法机制。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

六、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

(二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各级党委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和解决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部署和组织落实,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部署、共同推进。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建设,成立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与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合署办公,负责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日常工作。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切实抓紧抓好,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

(二十二)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建立并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积极推进规划环评、政策环评、战略环评,在城市规划、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开发建设等重大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评估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对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重大决策行使环保“一票否决”权,避免出现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决策失误。成立生态文明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完善环境信息发布和重大项目公示、听证制度,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十三)严格考核评价。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考评,将环境质量、污染物总量减排等相关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离任审计范围。将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资金安排挂钩,与各类评优创先挂钩。建立问责制度,对因行政不作为或作为不当,完不成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地方、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工作方案,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在每年年底前向省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上报工作进展情况。省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要组织对本意见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雾霾天气提前出现,祸根在于扬尘和尾气

成都启动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日期:2009-11-16 作者:辜迅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5版

复制链接

中国环境报 记者辜迅 成都报道 11月5日~10日,四川省成都市连续6天被大范围雾霾所笼罩,受其影响,大气环境持续多日呈现由轻微污染到轻度污染,甚至一度逼近中度

污染的发展趋势。随着大气环境污染处置工作Ⅳ级应急预案的启动,以及扬尘污染整治工作应急预案由Ⅳ级直接“升格”为Ⅱ级,中心城区平均空气污染指数(A P I)至11日开始已有所下降。

成都市环保局局长王文斌介绍,受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的限制,每年的12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静风频率高、降雨量少,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尤其困难,是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最为特殊的季节。但在今年的11月份就提前出现这种长时间的雾霾现象,实属近5年来罕见。

另据悉,从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8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的监测分析结果看,导致目前大气环境轻度污染的“祸根”主要还是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城区市政建设项目开工面大、监管不到位,是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成都的大型市政建设项目开工较多,加之中心城区及周边扬尘污染源增多,特别是部分工地扬尘监管不到位、运渣车管理薄弱,加重了城区大气污染。与此同时,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200万辆,私家车拥有量每年以20%~30%的速度持续增长,致使中心城区大气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针对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成都市应急预案已从11月9日起,由Ⅳ级直接升格为Ⅱ级。按照规定,除了市扬尘办大范围开展扬尘突击整治行动,要求所有开挖工地立即停工、所有移栽树木施工暂停、运渣车停运以外,各相关部门也紧急行动起来,督促中心城区和二圈层区县每8小时对辖区内所有工地、临时渣土倾倒场、城区主街干道等重点地带进行一次拉网式巡查;建设部门对在建工地实施24小时监控,每6小时对在建工地进行湿化处理、每两小时对主要市政道路、桥梁维护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降尘;5城区及高新区分别对辖区重点区域内的街道、道路,每5小时实施一次冲洗除尘等等。

另外,市环保局已严格监控以嘉陵电厂为主的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并组织城区环保局加大对违法使用燃煤经营户的查处力度,防止三环路内燃煤污染反弹;市建委、市城管局、市房管局、市交委等部门正切实加强对建筑工地、市政工地、拆迁工地、闲置土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管,严厉查处产生扬尘污染的工地,对运渣车实施全时段监控,严厉查处超载、冒载、洒漏行为,做好中心城区道路、出入主干道保洁和行道树、公共绿地冲洗除尘工作,增加冲洗除尘频次;市公安交管部门已将违反限时限行规定的高污染车辆作为常态执法对象,严格尾气排放管理。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 努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日期:2009-11-03 作者:阚宝光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2版

编者按

第四届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于10月31日~11月1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巡视员兼副主任阚宝光在会上作了主旨发言,对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报今日特刊登他的发言。

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经过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积极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出现了积极变化,呈现缓慢、曲折复苏的迹象。这场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也造成了巨大冲击。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形势,从容应对,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出台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计划,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方案,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加快,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三季度增长8.9%,需求结构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深入推进,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向好的发展局面。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环境保护,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指出,环境保护不能有一丝一毫放松,要把应对危机看作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看作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机遇;要求把加强环境保护、振兴环保产业作为克服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把生态环境建设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环境保护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落实“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经过各地区和各级环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今年以来,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污染减排持续保持下降态势。上半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46%和5.40%,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有望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可以如期实现。二是污染防治能力大幅提升。截至2008年底,我国脱硫装机容量达到3.6亿千瓦,火电装机比例由2005年的12%提高到2008年的60%。集中式城镇污水处理厂总数达1500多座,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2008年的66%。今年上半年,全国又有4235万千瓦燃煤脱硫机组建成投产,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568万吨/日。三是环境质量稳步改善。1~9月,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5.2毫克/升,同比下降0.6毫克/升,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0.040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007毫克/立方米,均呈现持续下降态势。

在看到环保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二是环境质量状况的改善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四是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正是立足于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前不久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部署、整体推进。这就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尊重自然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政策为支撑,致力于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形态。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复合体,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以及相关的精神文化所组成。这个复合体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当前,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容就是建立一种低消耗的生产架构、适度消费的生活架构、持续循环的资源利用架构、尽可能少排放的污染防控架构、不断创新的科技架构、注重社会公平的分配架构和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民主架构。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倡经济和环保双赢,实现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荷最小化,将这种负荷和影响控制在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容量范围之内,形成与自然相适应、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内容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目标指向,是新时期环境保护事业的灵魂所在。我们必须高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积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引领者和践行者,坚持用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和战略手段,来审视、谋划、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摸索出一条代价小、可持续的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换句话说,就是要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过程,既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也是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过程。

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必须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在产业和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改造,努力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必须建立科学完备的环保法律保障制度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其制度创新和完善涉及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要将加强立法作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保障,抓紧修改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填补法律空白。经过5~10年的努力,形成覆盖环境保护各个领域、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环境法规标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切实为环保执法扫清体制障碍。同时,需要各部门积极配合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等政策,积极促进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坚持“污染者付费”原则,推动落实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努力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

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必须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

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要充分利用市场规律,以财税、价格等经济政策推进绿色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循环利用。

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必须大力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意义重大。要努力建立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体系,以企业为基础,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的生产体系,使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生态环境可自我更新的范围之内。要依靠环境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强环保关键领域的基础研究,将重大环保科研项目优先列入国家科技计划,提高环境科技水平,促进高新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增强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撑能力。

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必须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理想目标,也是现实追求。要树立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教育、文学、艺术和科技加以支持和协助,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价值观念。要引导公众从社会主义文明的角度认识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环境文化,培养公众的环境危机意识,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

环境保护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崇高事业,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同力,锐意进取,开拓前进,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让祖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巡视员兼副主任

宁夏研究环境监测发展规划

2020年前市级监测站要达到一流水平

日期:2009-10-26 作者:李更虎 崔万杰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5版

中国环境报记者 李更虎 通讯员 崔万杰 银川报道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厅近日在银川召开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规划研讨会,研究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一流的环境监测综合体系,以满足宁夏环境监管工作的需要。

据介绍,宁夏将用10年时间把一级环境监测站建成“五个中心”,即技术中心、网络中心、数据中心、质控中心、人才中心,使地级市环境监测站具备一流人才、一流水平、一流装备、一流实验室,所有县级环境监测站具有基本监测能力。

宁夏环境监测发展规划将分4个阶段实施,重点开展环境空气、地表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城市噪声、酸沉降、沙尘暴、土壤、生态生物、农村环境质量、污染源等监测,建立完善以宁夏环境监测中心站为中心、5个二级站为骨干、10个县级站为基础的三级环境监测

网、监测信息网和应急预警网,使县级环境监测站具备全面开展建成区环境空气、噪声、水质常规项目监测的能力。重点开展辖区内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完善由银南、银北、固原3个应急监测响应区域组成的全区应急监测系统。

山东抓细做实全运空气质量保障工作

保一片蓝天 迎八方来客

严格监控脱硫设施运行,有效遏制机动车和扬尘污染

日期:2009-10-21 作者:周雁凌 季英德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5版

中国环境报记者 周雁凌 季英德

第十一届全运会10月16日在美轮美奂的开幕式后正式拉开帷幕。赛场外,另一场保障空气质量的“战斗”也早已悄然打响。山东省已经下了死命令,全运会期间,各市空气质量必须全部达到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标准。

山东省环保厅日前联合省物价局、济南电监办、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分4组对全省17市保障全运会空气质量措施落实情况、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发现,各市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第十一届全运会山东省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有关要求,将空气质量改善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组织力度,强化治理措施,狠抓工作落实,重点燃煤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得到有效加强,城区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层层分解落实责任

■全天候监控脱硫设施运行

山东省把保障全运会空气环境质量作为当前一项政治任务,有力推动了城区环境质量改善。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全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成立了市政府领导为组长,各区政府、相关市直部门负责人等为成员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保障全运会空气质量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形成了政府主导、城乡结合、部门联动、分区负责的良好机制。

为强化燃煤电厂脱硫设施监管,切实发挥治污减排效益,17市政府将燃煤电厂脱硫设施作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强化治污减排的重要措施,以燃煤电厂脱硫设施为重点,特别是对享受脱硫电价的燃煤电厂脱硫机组,进一步加大现场检查监测频次,强化对燃煤企业的日常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各市环保部门通过督促燃煤电厂严格内部管理,规范完善规章制度和治污台账,确保了治污设施运行,确保脱硫设施发挥应有的治污减排效果。依托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对燃煤电厂脱硫设施运行进行全天候监控,对发现的超标排污、脱硫设施投运率不足等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各市环保部门加快督促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健全完善DCS系统,对脱硫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数据备案,不断提高脱硫设施运行管理水平。

据记者了解,此次接受检查的享受脱硫电价的电厂完善了运行规程、检修规程等有关脱硫管理制度,建立了运行台账,脱硫设施档案资料比较齐全,运行管理比较规范,脱硫设施1~8月的平均投运率均达到95%以上。

□机动车单双号行驶

■场馆1.5公里范围内停止施工

山东省17市高度重视全运会空气质量改善工作,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建立

了有效的空气质量改善工作机制。济南市制定出台了《全运会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强化控制方案》,要求9月20日始至全运会结束,二环路以内及高新区范围内停止土方施工、拆迁,禁止渣土运输;全运场馆及监测点位半径1.5公里范围内各类施工工地停止施工;对施工工地易产生扬尘的部位要全覆盖。10月12日至全运会结束,采取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在市区范围内,冒黑烟的车辆一律禁止上路行驶。

淄博市确定了6个“30”工程作为治理重点,即抓好30个重点二氧化硫排放企业、30个重点烟尘排放企业、30个重点粉尘排放企业、30个大气污染重点乡镇、30个重点大气污染集中区域、30条大气污染重点道路的防治,明确了治理任务、完成时限和考核标准;市、县(区)分别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度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工作方案》和《考核细则》,治理任务责任到人。

临沂市罗庄区为打好空气质量翻身仗,确立了“政府领导、部门配合、街道落实、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19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包扶制度。对关闭拆除的企业,从区委书记、区长等领导班子成员到所有副县级以上干部分片负责,逐一落实,确保彻底关闭拆除。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巷、巷不漏户”的方式,深入街巷和田间院落,对全区所有企业仔细排查,对排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或污染严重的企业彻底拆除关闭一批、停产治理一批、限期治理一批。

□加强重点项目监管

■制定极端天气应急方案

山东省要求,各市要进一步加强空气质量重点保障项目的调度督促,定期通报进度,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切实加快重点保障项目建设。对仍未开工建设的重点保障项目,督促企业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对在建的治理项目,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倒排工期,尽快建成投运;对已停运的重点脱硫治理项目或限期治理项目,督促企业立即开展前期工作,抓紧开工建设,确保脱硫设施尽快建成投运,在脱硫设施未建成投运前燃煤锅炉不得投运;对目前未完成关停任务的项目,加大工作力度,加强调度督促,确保尽快完成关停任务。

山东省强调,各市要组织有关部门全面分析当地空气质量历年的监测数据,查找内在规律,对全运会期间达标形势进行科学预测。特别是针对空气质量良好率较低的空气自动监测点位,要深入分析查找超标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满足全运会空气质量保障要求。同时,要组织制定全运会期间空气质量应急预案,全运会期间如果遇到极端天气,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相关污染企业坚决采取限产或停产等措施。

改善了环境质量,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调整升级

严格标准带来先进生产力

日期:2009-10-13 作者:张俊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中国环境报 记者张俊

“在因标准带动的技术进步中,一些企业开始是被逼着走、推着走,走得比较狼狈。可越往后,他们越主动,因为要把压力变成机遇,争取把握市场的先机。”汽车环保标准专家、环境标准研究所副所长袁盈说。

从1973年11月,我国首个环保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出

台开始,到2008年,现行国家环保标准数量已经突破1100项,形成了水、气、声、固废等一系列国家环保标准体系。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标准已不仅是制定规定和计划的重要依据,不仅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和执法的重要依据,它在优化经济方面表现出了更为关键性的作用,对我国经济和产业的影响正日益深化。

腾出环境容量

与环境质量标准相匹配的行业标准,不仅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的升级扩张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使环境容量能得到更加公平、合理的使用。

山东是造纸大省,2001年,其造纸废水排放量为3.9亿吨,C O 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7.3万吨,分别占全省排放量的33.4%和57.6%。2003年,山东省颁布了地方强制性造纸排放标准,要求在2003年、2007年和2010年分3个阶段执行420mg/L、300mg/L和120mg/L的标准。而国家标准才450mg/L,很多人质疑:实行过严的标准会使山东造纸产业走向末路。

事实证明,严格的环保标准不仅没有对山东的造纸产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反而在实现改善环境质量目标的同时,保证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逐步提高排放标准,山东省造纸产业规模目前位居全国第一,其中,规模以上造纸企业有271家,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23家,这23家企业的产值就占了全省总产值的72%。

汽车产业近10年的“井喷式”发展同样得益于因提高排放标准而腾出的环境容量。1998年,北京大约有135万辆汽车欧0(业界一般将实施欧Ⅰ前的阶段称为欧0)排放汽车,环境容量已经饱和。自1999年北京市提前实施国Ⅰ排放标准开始,2002年、2005年和2008年,北京又先后率先实施了国Ⅱ、国Ⅲ和国Ⅳ排放标准。

尽管到2009年8月底,北京市汽车保有量已达到381.8万辆,预计到2010年初,这一数字将突破400万辆,由于提高了尾气排放标准,北京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总量不升反降。

如果没有及时按照具体的环境要求组织实施科学有序的标准优化,如果不靠环保标准腾出难能可贵的环境容量,汽车和造纸工业根本无法实现自身的规模化产能,可持续发展更无从谈起。

促进结构调整

标准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淘汰落后产能方面的作用,在造纸行业的发展中有非常突出的体现。

从2000年前后到目前,造纸工业经过大量的关停并转,由过去最多时的1.2万余家造纸企业,到目前的3000多家。同时,原来以草为主的原料结构也改成以废纸为主,污染大幅减少。

2007年,《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正式实施。通过大幅“提标”,太湖地区包括造纸在内六大行业的COD、氨氮和总磷排放限值在原来的基础上平均提高了28.3%、66.7%和50%。

江苏省环保厅总量办主任刘晓磊曾负责流域污染控制工作,参与了对淮河、太湖等流域造纸企业的关停淘汰工作。对太湖标准会不会对企业太过苛刻的问题,刘晓磊说:“我们就是要用近乎苛刻的标准,改变产业结构,达不到的企业就得改产、转产、关停。太湖流域需要最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最高的环保门槛,太湖流域不需要达不到这个标准的企业。”

没有污染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经过审时度势,江苏省确定了造纸产业必须“调大、调优、调高、调强”的策略,并随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引进。

江苏省造纸产业协会秘书长李长林提供的数据表明,2008年,江苏省拥有造纸企业100家,平均年造纸生产规模已达10万吨,远远高于全国造纸企业年平均0.8万吨的生产规模。

“造纸行业环境压力非常大,应该说这是件好事。严厉的环保标准,促进了造纸产业的技术进步、原料和产品结构的变化。落后的在淘汰,先进的在发展。近几年关掉了那么多落后产能,纸的产量仍保持每年两位数的增长,污染总量却在减少。这说明不但落后的被替补,而且产能还在不断扩大、技术在不断升级。”我国制浆造纸权威专家、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忠正说。

目前中国前100家大型造纸企业的产量占造纸总产量的55.74%,而COD排放量却仅占总量的10%。大型企业超前的环境意识和高标准,正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推动科技进步

标准不仅是环境容量与经济发展的调节器,同时也是代表产业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风向标。中国近些年在制订环境标准的过程中,既充分考虑到了世界先进工艺和最佳的环境治理技术,又兼顾其可行性与必要性,对整个行业的生产工艺和发展方向产生导向作用,达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效果。

更高的排放标准推动的整体技术提升,使中国汽车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同时也增强了中国汽车产品的世界竞争力。

我国在1983年颁布了第一批机动车排放标准。袁盈说:“这时的标准并不需要企业对产品进行很大的技术改造,但是它促进了国有品牌汽车发动机改进工艺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它开始为企业引入了环保的观念。”

真正对中国汽车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于2000年前后颁布的第一、二阶段(相当于欧Ⅰ、欧Ⅱ)机动车排放标准。袁盈说,当时,对很多企业来说,从欧0到欧Ⅰ是一个不小的坎,因为它要求必须淘汰传统的化油器车,配备电喷发动机和三元催化转化器。这在技术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不但可以大幅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同时也使污染物排放降低90%以上。

一些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的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很不情愿接受这样的挑战,不愿意放弃当时热销的传统产品,要求推迟标准的实施,或对这些企业“网开一面”。

时至今日,国Ⅰ标准顺利实施8年以后,回头看去,我们发现:这些车环保达标了,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台阶,性能也稳定多了,经过改型换代后车的附加值提高了。“最后,这些企业不仅过了这个坎,现在他们生产的车辆都能达到国Ⅲ、国Ⅳ标准了。”袁盈说。

正是凭借环境优化作用的产物——电喷和三元催化转化技术的迅速普及,使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而日益与欧美国家接轨的排放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我国汽车企业与国际间的差距,推动了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

一些尝到了环保标准升级带来的甜头的企业,逐渐开始关心标准的升级,他们希望提前为下一代技术开发制订时间表。

当北京要求于2008年3月1日起所售汽车必须达到国Ⅳ标准时,对所有的汽车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很多人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捏了一把汗。

就在2006年北京升级国Ⅲ标准时,作为自主品牌汽车代表的奇瑞曾因准备

不足造成一半车型没能达标,并陷于市场短缺的被动局面。而提高标准到国Ⅳ时,早已做好准备的奇瑞此时所有车型均达到了国Ⅳ标准,而且同步向市场投放。

奇瑞公司当时的副总经理李峰说,国Ⅲ的事情引起了奇瑞的高度重视,我们研发部门在国Ⅳ标准的准备计划和投入力量上,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而且,奇瑞建成了国家级的节能环保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对排放标准升级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奇瑞用此次表现证明,自主品牌汽车在节能环保当中能够站在更高的高度和一定的水平与层面上,与跨国公司进行同步的技术升级。

与不断提升的环境要求推动了汽车产业的技术相仿,日益提高的环保标准也迫使造纸产业不断吸收、创新和引进新技术和装备,促进了造纸工业的蓬勃发展和技术进步。

李忠正说:“以前要出国才能看到造纸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现在我国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反过来,外国留学生要到中国来参观和实习。”中国造纸COD排放强度则由1995年的689千克/万元产值,降至2007年的40千克/万元产值,年均降幅达21.1%。

为达标而坚持不懈的技术进步,已成为造纸、汽车等众多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源泉。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经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走势,适时制订、调整和完善的各项环保标准,正与各项环境政策、法律、法规一起,保护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使环境保护成为引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航标。

治理篇

让祖国天更蓝水更清日期:2009-10-01 作者:徐琦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5版

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空气污染指数同比下降20多个百分点;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平均下降40%,和机动车直接相关的氮氧化物浓度下降61%,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下降40%左右,为中国和世界留下了一份丰厚的环境保护遗产。中国环境报记者 邓佳 摄

中国环境报记者 徐琦

临汾市民吉俊虎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每天呼吸着清新空气到汾河边晨练。过去,他所在的城市,一年到头只有几十天甚至十几天的空气质量能达到优良水平。而到去年,山西全省11个省辖市二级及二级以上天数累计达3679天,平均每个城市都高达334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0%以上。

山西的环保突围是我国污染防治取得重大进展的注脚。我国把污染防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确立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通过一项项措施、一个个工程、一次次行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遏制了环境恶化的趋势,局部地区、流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污染防治的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单纯重视点源治理向点源治理与流域区域综合治理相结合转变,从单纯重视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从单纯重视末端治理向末端治理与源头、全过程控制相结合转变。

从末端治理到全过程控制

1998年12月31日23时,国家环保总局无锡“聚焦太湖”指挥部一片灯火通明,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政府依次宣布“基本实现阶段性的治理目标”。

在此之前的淮河,在此之后的滇池、巢湖,都采取了类似的污染治理行动。

“零点行动”是20世纪末我国开展的最大规模的污染治理行动,在当时对遏制重点流域污染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仅靠末端治理方式远远不能解决污染问题。

从上世纪70年代初环保事业开始起步,末端治理就被作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污染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在一段时期内,对于减少污染物、废弃物的排放量,缓解环境恶化趋势,改善局部地区的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治污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弱点。

在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中,如果说环评制度是从源头把住污染关,那么限期治理、排污收费、排污许可证制度就属于末端治理措施,推行清洁生产则属于中间环节的环境管理。实施清洁生产要贯彻两个全过程控制:首先是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即从原材料加工、提炼到产出产品,产品使用,直至报废处置的各环节都必须采取必要的清洁方案,以实施物质生产、人类消费过程的污染预防控制;其次是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即从产品开发、规划、设计、建设到生产管理的全过程,都必须采取必要的清洁方案,以控制物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为把环保贯穿生产全过程,我国大力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在全国各地推广清洁生产示范项目,通过不同途径组织清洁生产培训班,并制定有关技术指导政策和技术规范,为开展清洁生产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强制性清洁生产督促和质量保证体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循环经济等先进理念传入我国,我国走上了既全过程控制污染又要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强调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经济系统,把清洁生产、资源及废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是各地的努力方向。被誉为“镍都”的甘肃省金昌市,虽然多年来致力于促进企业治污,但碍于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一直为污染所困。近年来,金昌市大力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和企业循环式生产,最终得以从过度依赖资源的“单行道”,转向矿产原料、产品甚至废气、废渣综合利用与“吃干榨尽”的“大循环”之路,把环保压力变为加快发展的机遇和动力。金昌不仅摘掉了空气污染严重的“黑帽子”,而且经济增速也在甘肃省遥遥领先。

从点源治污到区域、流域综合整治

几十年间,分布于我国大小城市的“母亲河”,有不少都经历了“洁净——污染——治污”的历程,松花江就是这样一条典型的河流。这条河流给黑龙江省环保厅厅长李平留下的欢乐和痛苦同样刻骨铭心:幼时依水而生的他,还经常跳进江里畅游嬉戏,家人用清澈的江水洗衣做饭;而2005年这里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却令他日夜担忧。

松花江治理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标本意义。

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主要集中在点源治理上,以企业“三废”治理为主。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调整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推动技术改造,强化环境管理,对工业污染进行综合防治,但只在小范围内开展了区域环境治理。

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以单一分散的污染源为主要控制对象的点源治理方式,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病,往往“按下葫芦起了瓢”,必须采取同步治理联合行动的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个区域、流域的环境问题。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加强企业污染防治的同时,我国大规模开展重点城市、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九五”期间,中国实施了《“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对工业固体废物和3项大气污染物、8项水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重点对“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二氧化硫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进行综合治理。“十五”期间,还加强了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启动了长江上游、黄河中游和松花江流域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并将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纳入全国污染防治工作重点。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后,我国制定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贯彻落实“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流域综合治理的治污理念:实行最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以水环境容量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逐步改变环境恶化状况;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态的方法,加大治理水环境的力度,促进水生态系统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既要形成严格排放、合理开发的强大压力,又要形成主动治理水环境的积极动力,用高效的办法解决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既是综合治理水环境的过程,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过程。我们要经过2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让江河湖泊的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一些江河湖泊的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

由点源治理向区域、流域综合治理转变,是摒弃“先污染后治理”传统治污模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体现。

从单兵作战到区域联合行动

“蓝天如洗,远山可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如此形容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天气。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全部达标。在这一成绩的背后,区域联动污染防控机制功不可没。

早在2005年9月,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就开始由北京及周边的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6省(市、区)共同制定实施。奥运会期间,北京的大气污染物日排放量削减了六成以上,周边省市的削减量也在10%~40%之间。

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都具有流动性,而各地的环保工作普遍受到行政区域和行政隶属的约束,形成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因此,必须探索新的治污模式以与环境污染的特性相适应。

2005年,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省(区)和香港、澳门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协议》,并共同制定了《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专项规划(2005~2010年)》,提出共建大气复合污染综合监测防治体系、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机制,我国污染防治开始以城市为重点转向区域联合调控。近年来,广州、佛山全面开展同城治污,珠海、中山、江门共享环境预测信息,广州荔湾区和佛山南海区联手治理河涌等工作均取得长足进展,更坚定了各地坚持推进区域联合治污的决心和信心。

2006年,辽宁省中部的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等7城市签署《辽宁中部城市群水环境综合整治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环境监测联合体,并在多个领域和层面开展环境互助工作,谋求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目前,长三角、京津唐、长株潭和武汉城市圈等区域也开展了类似的联动治

污合作。在污染同质化的区域间开展联合治污,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污染防治的大趋势。

从主要用行政手段到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治污

2005年1月18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停建涉及13个省市、总投资达1179.4亿元人民币的30个违法开工项目,并表示坚决停建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于不顾的违法开工项目。

此后,环保部门又多次对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区域、流域、企业发出了“区域限批”、“流域限批”令,这是环保部门最大限度运用行政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益尝试,环境执法制度化、刚性化趋势开始显现。

回顾环保史,在中国污染防治的起步及早期发展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前,污染治理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色彩,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的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下达行政指令(命令),要求违法者执行有关法律、规章和标准。但是行政手段有其局限性,解决环境问题,更需要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建立环保长效机制。

在2006年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要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以此为契机,环境经济政策开始在防治污染的战场上发力。

2007年7月以来,环保部门积极主动联合有关经济部门,在信贷、保险、贸易、证券、税收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自此步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事实证明,只有把环境经济政策从生产领域延伸到流通、分配、消费等领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防范、全过程控制;只有统筹兼顾投资、出口、消费3个方面的环境保护,才能促进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实现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从而加快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型。这是中国环境保护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探索环保新道路的重要领域。

国家经济繁荣发展,环保事业生机勃勃。天变蓝了,水变清了,城市名片更靓了,幸福的笑脸更多了。这一切,都是中国环保事业不断发展的生动写照。

关键词

“三废”治理

1973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环境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1981年,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提出,在政策手段上,“三废”综合利用和安装污染治理设施是末端治理的主要措施。

关停并转“五小”

199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首次决定关停并转“五小”污染企业,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区域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

“33211”工程

从1994年开始,以淮河、海河、辽河和太湖、巢湖、滇池“三河”、“三湖”等流域为重点,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流域治理工作,水污染防治进入实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阶段。“九五”期间,我国确定了污染治理工作的重点,即集中

力量解决危及人民生活、危害身体健康、严重影响景观、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问题。污染防治以水和大气为主,水污染防治重点抓“三河”(淮河、辽河、海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抓“两控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城市环境保护重点抓北京市,海洋环境保护重点抓渤海,简称为“33211工程”。

环保模范城

1996年5月,国家环保局决定在全国各城市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通过创建活动,树立一批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以此推动我国环境保护进程。截至2008年5月,全国共有67个城市和5个城区被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区)荣誉称号。

生态市

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启动了“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目前,全国已有江苏省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江阴市、太仓市,上海市闵行区,浙江省安吉县,北京市密云县、延庆县,山东省荣成市,深圳市盐田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市(县、区)。

节能减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约束性指标,污染减排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硬指标。2007年、2008年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了双下降,约束性指标的效果开始显现。

大事件

1988年

城考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运用综合手段整治、调控、保护和改造城市环境,创造一个良性的城市生态系统,并通过科学定量的指标体系,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考核,促进城市环境保护。1988年9月,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决定》,并首先对32个重点城市进行直接考核。此后,省级人民政府对所辖城市进行考核,并由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外发布考核结果。198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正式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确立为我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之一。

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将“城考”制度全面推广到全国范围。通过实施“城考”制度并将“城考”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城市政府的积极性,全面推进我国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

1997年

零点行动

淮河流域工业企业污染源1997年底达标排放“零点行动”在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安徽省同时开展。国家环保局在局机关事故应急指挥中心设立了指挥部,沿淮4省有3000多人参与淮河干支流上7个断面与两个污染源水质零点监测,1998年1月1日零点以后,对1200多家排污企业进行了现场督察与执法行动。

1999年1月1日零时,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对太

湖流域内的企业进行大规模检查,责令不达标排放废水的企业一律关闭,确保太湖流域所有工业污染源必须在1998年年底前实现达标排放。之后,滇池、巢湖流域也采取了相似的污染治理行动。

2005年

松花江水污染防控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导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事件发生后,环保部门随即采取应急措施,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并协调落实松花江生态修复方案,最终取得了松花江水污染防控工作的胜利。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后,中央作出了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重大战略决策。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关于加强重点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意见》,提出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全面、系统、科学、严格的污染治理,让湖泊休养生息,从根本上解决湖泊水污染问题。

2007年

建设“两型社会”写入党章

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这充分表明环境保护真正进入了党和国家工作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两型社会”建设成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融合、实现双赢的崭新切入点。建设“两型社会”,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必须将微观层面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联系起来,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的旧思维。

2007年12月和2008年9月10日,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先后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

2009年

防治重金属污染

2009年7月23日,山东省临沂亿鑫化工有限公司经理于浩指使人员分两次在凌晨趁降雨之机,将大量含砷有毒废水排放到南涑河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此后又发生了湖南省浏阳镉污染、陕西省凤翔铅超标、湖南省武冈铅中毒等多起重金属污染事件。

针对重金属污染事故频发的情况,环境保护部组织编制了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将铅、汞、镉、砷和铬等重金属作为防控重点,统筹规划重金属污染治理。目前,环境保护部正会同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8部门将推出《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准备在全国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排查和执法大检查活动。

擅自调整监测设备将被限批

山东力保监测数据质量

日期:2009-09-30 作者:季英德 董若义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中国环境报记者 季英德 通讯员 董若义 济南报道 山东省日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省环境监控中心监控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采取规范监控值班制度、工作方式、人工与自动监测数据对接、数据审核确认程序等措施,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控体系建设,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对影响监测采样、擅自调整监测设备的,将采取企业限批、解除运营合

同、追究环保部门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等措施予以严惩。

山东省规范了监控值班制度,省环境监控中心中控室实行4班3运转机制,每班7人,设班长1名。成立巡查组,分鲁北、鲁南、胶东3片负责对全省环境自动监测设备巡回检查。

中控室值班人员对监测设备和监测数据要进行不间断滚动监视监控,发现监测设备运转不正常或监测数据与常态数据明显不符时,立即填写监控记录,联系监测设备运营单位和所在县(市、区)环保局前去调查处理,24小时内向省监控中心汇报调查处理情况。自动监测数据要与“四个办法”抽查监测、省级环保专项行动监测和巡查组巡查监测等人工监督性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对接。自动监测数据实行值班员初审、值班长复核、主任审定的三级审核确认制度。

一旦发现影响监测采样、擅自调整监测设备等行为的,山东省要求对排污单位要进行通报,取消三年的自动监测设备省级运行补助费,实行企业限批;对自动监测设备运营单位,当地市环保部门要解除与其签订的运营合同,重新选择运营单位,否则将扣减自动监测设备省级运行补助费;对环保部门要通报批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周生贤在江西考察时强调

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环保工作

日期:2009-09-29 作者:熊志强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中国环境报记者 熊志强 南昌报道 9月26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江西省副省长孙刚的陪同下,来到省环保厅考察,与省环保系统干部职工进行座谈,听取省环保厅的工作汇报,并作了题为“认真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环境保护形势报告。

周生贤指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生态文明建设再次做了强调和论述,意义重大。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保工作的灵魂。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环保部门应高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主动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引领者和践行者,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周生贤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建立起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污染防治问题,它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修正和扬弃,是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过程。生态文明重在建设。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必须从以下方面去把握和着力:第一,必须加快推进“三个转变”。“三个转变”是科学发展观在环保领域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首先要看环保。第二,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环境

第二篇: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重中之重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重中之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这一要求无论是对进一步解决群众关心的生活问题,还是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也同样会为发展增添动力。“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更加突出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不仅是一项重大经济任务,也是重要的政治任务,意义非同寻常。

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明年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涉及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从就业方面讲,尤其要注意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发展,使其更好地吸纳大多数的劳动力。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看,要扩大养老等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强调落实好救助机制。

住房问题是各界关注的一个重点。今年保障性住房开工1000万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以此为起点,明年要抓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分配、运营、管理工作,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

此外,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布局优化;继续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加快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食品、药品、生产安全监管。

还需要强调的是稳定物价,防止反弹,这事关经济大局,更关系群众生活。必须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稳定物价的基础是发展生产、保证供应,尤其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农民工群体备受关注。明年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重视农民工在城镇的工作生活问题,帮助他们逐步解决就业、居住、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

只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就一定能巩固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势头,为人民群众带来新的更多福祉。

第三篇:浅析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浅析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一、民生的起源

在中国,自古以来变有众多的思想家关注民生,提出了许多关注民生的主张。就儒家学派而言,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他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与此同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主张“无为”,主张顺应自然,反对统治者对人民的侵扰。

在唐代,汤太重对君民关系有很深刻的认识,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多次颁布减免租赋的诏令。由此才得以打造流传千古的“贞观之治”。

在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民生”主张,但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民生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民生问题的地位也得到一步步提高,30年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改善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使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得到不断完善,未改善民生提供了制度保障;依法治国的方略更是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何为民生问题

什么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党中央提出的“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就是要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在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并且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这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关注民生,要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是解决我国当前民生问题的当务之急。

民生是党的宗旨所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体现在一心一意改善民生上,就要把为民谋利益、谋幸福,体现在党和政府的全部工作中。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记挂在心上、解决在手头,才能使党的宗旨落到实处。

民生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连。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切实保障和不断改善民生正是体现了这一本质特征。人民群众正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就要求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把发展体现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上,体现在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笑脸上,这样的发展这才算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民生问题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是如何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的问题。只有坚持不断地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三、我国民生的现状

目前,中国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平衡发展趋势加强,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民生问题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的进步程度。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经过 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瞻 目的成就,不仅基本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新 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出现,民生问题 日益凸显。

中国现在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社会分层结构,很不正常。当前全国居民低收入者以及中低收入者约占全部居民的 80%多,中等收入者只占全部居民的 10% ~15%。这样的社会结构不是健康的结构,不可能形成一种和谐安全的社会局面。

因此,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社会结构的发展目标应该是橄榄型的结构。重视并改善民生是当前我国促进“橄榄型”结构的形成有效方式。通过改善民生,可以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保证其基本生活水准的持续提升,从而有效保障民众有尊严的生存。在保障民众生存权的基础上,通过保障充分的就业,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民众继续发展的权利。通过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保障,为低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步人中产阶层提供充分的机会。

当前的民生问题是我国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中国的稳定,中国的发展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生问题解决得如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领导集体将解决民生问题列为首要的目标,并且开始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重点。“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改善民生对社会、国家、个人都有很重要的现实价值。

我国的社会不公正问题大多集中在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如贫富差距悬殊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分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因此党和政府只有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才能切实维护好社会的公平正义。改善民生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四、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目前,党和政府提出的很多改善民生的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总结党和国家近些年的政策措施,我得出以下总结。

总体而言,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着手,在经济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上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在文化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公民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素质。另外,在生态建设上应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法杖与自然保护相协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问题。在教育方面,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制定中长期规划。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三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发展职业教育,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督促地方财政增加收入,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全面加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鼓励大学生、师范生到基层、农村任教。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

2、就业问题。在就业方面,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了实现就业公平,强调继续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并加强全面培训劳动者、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取向;在分配方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强调了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明确提出初次分配也需要考虑公平问题,再分配要更加突出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方面,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可以是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但要实现全覆盖,不漏一人,不让一人因生活窘迫而绝望。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主要是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等各项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缩小社会不公平,坚持以完善民生为出发点和基本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努力追求的目标,是公平与正义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取向。所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建立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此外,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社会和谐的特殊功能,应当支持加快发展。

4、医疗卫生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着眼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强调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近年来国家快速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验,可以预期,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将在近年内得到确立,它将从根本上免除国民疾病医疗的后顾之忧,切断疾病与贫困之间的链条。

5、文化体育问题。文化体育方面,积极发展文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文化产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繁荣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发展体育产业。

6、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方面,主要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富裕。

7、社会管理问题。社会管理方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坚持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处理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健全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措施。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五、总结

通过改善民生可以为大量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提供一个起码的尊严底线,从而消除贫困现象,减小或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还可以为每个社会成员广泛地提供最为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从而,有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秩序稳定,秩序是一切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没有秩序的无政府状态,比任何专制的危害更烈。“安全、有序、稳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民生问题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人民大众都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民生问题,使民众安居乐业、共享太平,能够为政权的稳固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总而言之,解决民生问题在当下,我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收入分配等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第四篇: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民生建设

主 要 内 容

一、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二、民生的涵义及特性

三、妨碍民生改善的主要问题

四、历史方位

五、应对思路

一、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民生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变化的,不断地会面临新的民生问题。我国现在主要面临的民生问题已不仅仅是温饱问题,更是关系国家能否持续发展进步的民生问题,如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养老难、住房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重视民生,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是事关改革发展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问题。因此,解决民生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中之重。

民生问题之所以会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深入人心。

第二,社会成员平等、独立意识在普遍增强。

第四,社会焦虑

正是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党现在把改善民生问题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习近平: “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中全会:“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二、民生的基本涵义及特性

1.民生的涵义及内容

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活状态、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以及基本发展能力,等等。

2.民生问题的特性

第一,刚性需求。民生问题,对于社会成员来说是最为基础的、不可或缺的“刚性需求”。民生需求特别是基础民生需求的满足,是人们其他所有需求得以产生、存在的必要条件。

第二,逐渐增长性。这种增长,既包括为人们对同一类公共服务产品需求程度的逐渐提高,也包括人们对公共服务产品需求相关种类的逐渐增多。

第三,基础保障性。这主要是针对高档文化娱乐性等公共设施而言的。同时,这一特性也是针对高福利政策而言的。

3.民生内容的基本框架

从民生的含义以及民生的特点可以看出,民生是有严格界定的,不能把民生的外延无止境地扩展,把所有与民生相关的事情都算作民生本身的事情。否则民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国际上通行的可比的民生基本框架一般来说是“3+2”,也就是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另外还可以加上就业保障和住房保障。

三、妨碍民生改善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的民生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其一,社会成员初步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其二,民生理念深入人心,并且成为执政党的重要执政理念;其三,“底线”(保底的)民生获得了长足进展。

但是,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民生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转:收入差距过大现象十分明显;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问题比较明显;就业压力突出;社会保障面临很大难题;教育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公共卫生发展滞后;等等。

在中国现阶段,有四个问题直接妨碍着民生的改善。

1.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及专业能力仍然偏弱

就民生的改善而言,政府理应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行为主体的角色。为了做到这一点,政府的定位必须是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

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我们在试图扮演着一个“全能型的政府”,政府几乎包揽整个社会的全部领域,而取代了各种职业群体。在改革开放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又在试图扮演一个“经济型政府”的角色,而取代企业家群体以及相关职业群体的位置。既然定位是“经济型政府”,就必然会过度看重GDP目标,就不可能重视社会公正和民生问题,就不可能将政策和行为的重心放在基本的民生方面,也很难重视自身公共服务专业能力的提高。

2.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明显颠倒

从用于民生的公共投入结构来看,是公共投入存量安排使用的不够合理,具体表现为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明显颠倒。

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而言,应当以民众的基本需求为基本着眼点,应当以民生问题为优先。这是一个规律。

30多年来,中国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呈现出一种明显颠倒的状况,很不正常。

主要原因是,政府自身职能定位有误,公共政策重大决策往往缺乏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和的监督,干部考核指标往往只是重视经济增长而轻视民生指标,中央财政的一些缺位。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具体原因,银行贷款愿意贷给豪华投入,因为有抵押;民生没有抵押,有风险,不愿贷款。

这几年虽然有明显好转,但由于积重难返,根本性改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

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明显颠倒,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基本民生方面公共投入的比例较小,处在后列的国家行列。

3.民间慈善事业十分落后

从用于民生的公共投入来源看,是增量拓展不足,具

体表现为公益慈善组织作用发挥得不够。

公益慈善组织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之一。公益慈善组织同现实社会及民众的联系更加密切,专业性更强一些,公益慈善组织对改善民生的针对性及反应力相对要更强、更贴切。如果缺少公益慈善组织这一重要力量,那么民生的改善不可能是扎实的。2008年,美国全国的慈善捐赠总额是3076.5亿美元,占GDP的2.2%,人均为1620美元(2006年)。

相比之下,中国过于落后。2014年为1042亿元,仅占GDP总量的0.16%,人均捐款数额仅为76元。

4.与民争利现象比较明显

从民众负担看,是与民争利现象较为明显,特别是税收偏重。

由于政府的职能定位没有完全转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由于公共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公共权力与民争利的现象。与民争利现象突出表现在:

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居民收入增幅。

1979-2013年,中国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只有7.4%和7.6%。结果是,民众税负负担比较严重。

世界银行提供的数字则显示,2008年中国劳动者平均税率为45%,远远高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要稍高于欧盟15国的平均水平,高出澳大利亚、美国的平均税率近一倍。

税费政策的出台有时表现出一种明显的随意性

税费政策必须经过必要、严格的法律程序方能出台,用以防止出现失误情形的发生。在法治社会,税收政策的制定应当基于“税收法定”的原则。但是,实际情况经常相反。

四、历史方位

1.历史的必然性

世界现代化的规律说明,时代发展到了类似于中国的这个阶段,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和地区,是哪个党执政,都会遇到类似的民生问题及社会矛盾。中国目前的民生问题及社会矛盾,虽然是建国6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时期,但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属于中等偏下的程度。2.不同类型的典型事例

就改善民生成功与否而言,分为成功者,不成功者,一般成功者这样三种情况。其中,成功的典型事例是台湾地区,不成功的典型事例是阿根廷,一般成功的典型事例是美国。(1)台湾:最为成功的典型事例

台湾起飞最基础性手笔是向共产党学习,成功进行进行了整党和土地改革。接着,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重视改善民生。推动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普及,重视农民的利益,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推动公共卫生,保护劳工权利,鼓励中小民营企业发展。

台湾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基尼系数始终没有超过0.4,创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历史的纪录;社会相对比较稳定,很少出现激烈的社会抗争。

1985年11月11日,蒋经国就台湾经济起飞的原因,回答美国《读者文摘》编辑芮德说:“贯彻均富政策,缩小贫富差距,增进社会福利,提升生活品质,建立公平而和谐的社会。”

台湾地区20世纪50-70年代的经验说明:改善民生不但有助于社会的安全运行,而且会增加一个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使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种,台湾发展的不少经验,值得大陆借鉴。(2)阿根廷:最为失败的典型事例

阿根廷在20世纪初期曾经是全世界经济最领先的国家之一,排名第六。

20世纪30年代以后,开始落伍。社会层面的原因: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贫困问题凸显,贫富差距过大。造成民粹主义与威权主义之间的恶性互斗。

阿根廷20世纪之初至30年代的经历提醒人们:民生如若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则会使国家长期陷入起伏度较大,前景不确定的状态。

(3)美国:一般成功的典型事例

罗斯福以前,美国的民生问题及社会矛盾问题比中国严重得多。

如:腐败;民生问题;劳动保护;贫富差距;社会矛盾(特别是劳资矛盾)。罗斯福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底线保障,大规模救济,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以工代赈;制定劳动保障法;激活中小企业;激活银行。有名的炉边谈话。罗斯福的这些做法,不但有效地改善了民生,缓解了社会矛盾,而且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美国的经历(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时期及之前的20年)告诉我们,在早期市场经济的丛林法则运行很长时间,造成大量社会矛盾之后,只要开始注重民生,仍有可能使国家发展进入较为正常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状态。

五、应对思路

1.从战略的高度看待民生问题

在中国现阶段,改善民生对于中国民众的极端重要性,类似于当年土地改革对于民众的极端重要性。

只要我们拿出类似于当年进行土地改革的劲头来改善民生,将民生指标作为重要指标列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当中,那么,我国的民生状况就会迈上一个巨大的台阶。

2.改善民生必须有利于而不能妨碍人们的自由发展

从民生基本定位的角度看,民生问题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它必须从属于社会公正这一基本理念。

社会公正有两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基本价值取向:第一个基本价值取向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第二个基本价值取向是,要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其中,前者的主要功能是“保底”,确保并不断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底线,以求得社会团结;后者的主要功能在于“不限高”,以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改善民生属于社会公正问题当中“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所关住的基本内容,但决不是社会公正的全部内容。这就提示人们,在改善民生问题时,不仅不能妨碍、而且还应鼓励和推动人们差异化的自由发展,否则社会便会缺乏活力和创造力。

并非民众所有的利益诉求都是公正合理的。比如,南锣鼓巷拆迁补偿款项问题。再比如,同样是改善民生,希特勒与罗斯福不相同的做法就很能说明问题。

准确把握这一规律,对于防止平均主义的复活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现在中国的复杂情形是,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同潜在的某些平均主义因素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这一切,使得平均主义有时会借改善民生的名义而抬头。而平均主义一旦抬头,便会对公平正义、市场经济以及人们的自由发展形成严重的破坏。

3.注重“加法”,慎用“减法”。

从技术操作层面上看,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这就是宜作“加法”,不宜作“减法”。对于民众来说,如果普遍地增加了一些利益,自然是皆大欢喜。但是,如果对一些已经实施的民生政策,发现不尽合理而试图矫正的话,那么就往往会引发民众的广泛抵触,甚至会引发某些社会不稳定现象的出现。

4.要特别关注几个群体的民生保障

由于民生问题不仅事关社会公正的如何,还事关社会安全状况的如何。从这个角度看,需要重点关注几个重要人群的民生问题。这几个群体的民生状况一旦出现大问题,会直接引发社会的不安。

我们现在可以预判一下,假如中近期未来的某个时期,一旦出现社会骚乱,主要参与者是哪几个人群的成员?恐怕这样三个人群当中成员的可能性比较大:

一是失业大学生。

二是80后农民工。

三是草根精英。

所以,要特别解决好这几个人群的民生保障及公平对待问题。

第五篇:保障改善民生

名言佳句

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2011政府工作报告》 理论表述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适应我国劳动力结构特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一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快建立收入分配监测系统。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解决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继续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将孤儿养育、教育和残疾孤儿康复等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继续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管理信息化。发挥商业保险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幅度增加投入。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使用、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提高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保证符合条件的家庭受益。二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制定并向社会公布住房建设计划,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重点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和市场行为监管,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

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今年是医改三年实施方案的攻坚年,要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在基层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完善基本药物保障供应体系,加强药品监管,确保用药安全,切实降低药价。二是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各地在医院管理体制、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改善医患关系。三是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稳定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四是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今年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加强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的预防控制和规范管理。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认真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五是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完善和推进医生多点执业制度,鼓励医生在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合理流动和在基层开设诊所,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以城乡社区为载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加快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和纠错机制,加强信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作,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制,提高全社会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核心词汇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城乡低保制度。

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制定并向社会公布住房建设计划,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差别化住房信贷、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

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保障供应体系,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信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作,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制,提高全社会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完善信息网络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企业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顺民意 解民忧 增民利(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 人民日报 》(2011年03月01日 02 版)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回望“十一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惠民政策,一笔笔真金白银,传递着浓浓的民生情怀,展示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丰硕成果。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离开了这个核心,一切发展将会失去目标,没有任何意义。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实现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正是以人为本的题中应有之义。实践证明,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工作首位,实实在在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才能抓住执政的根本,才能把握发展的关键。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广大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希望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与此同时,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收入分配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还存在着较突出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下更大力气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促进团结稳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不注重改善民生,经济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把促发展与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经济发展才有持久动力。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让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加大民生投入,扩大公共服务,让老百姓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有利于汇聚民心民智民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相互促进,抓民生就是抓发展。

改善民生,枝叶关情。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各级党委和政府责无旁贷。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认识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冷暖为念,时刻保持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扎扎实实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更加关注和重视民生,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在“十二五”期间绘就更精彩的民生画卷,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下载环境保护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环境保护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纳入制度化轨道 2013-06-07 民生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总结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可以看出,个案式的努力和一事一议的方式虽然可以......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扩内需战略重点转移 作者: 时间:2011-12-20 浏览次数:25 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

    保障和改善民生 2003

    保障和改善民生 共建和谐社会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浅析保障和改善民生

    班级B130409 学号B13040929 姓名 赵艳周 浅析保障和改善民生 摘要:社会保障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措施。文章从社会保障和民生问题的含义入手来阐明了两者的联系。并从民生问......

    保障和改善民生

    热点专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 【背景材料】 1.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 2. 今年的......

    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总结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可以看出,个案式的努力和一事一议的方式虽然可以解决一些眼前问题或局部问题,但难以收到持久成......

    保障改善民生

    底庙中学2013思想品德中考热点专题保障改善民生热点材料1.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浅谈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全5篇)

    2014 ~ 2015 学年第 二 学期 期末考查 毛泽东思想和 课 程 名 称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系(专业) 外国语言文学系 年级 2013级1班 学号 ***4 姓名 杨敏 教 师 朱 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