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
6.2 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易燃易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事故,保障正常的生产程序,保障公司财产安全和员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易燃易爆作业场所。
二、本制度所称易燃易爆场所,是指使用、存放《危险物品名表》(GB12268—90)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过氧化物;毒害品、腐蚀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等的场所。
三、各单位易燃易爆场所存放危险物品种类、数量等情况,应向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及环境安全保障部作书面报告,审批备案。
四、易燃易爆场所日常管理由采购、储存、使用的所在部门负责,督促该区域内员工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负责区域内消防安全日常检查及其消防设施的日常检查。
五、新建、改建、扩建易燃易爆场所,应当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并经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审核,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六、易燃易爆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排气装置、消防报警装置和避雷设施及防静电措施。
七、凡在公司内各易燃易爆场所工作的员工,均应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学习与培训,遵守本制度和其他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
八、进入公司内各易燃易爆场所施工、安装的外来人员,由业务对口部门和施工、安装单位共同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落实安全管理人员,并与业务对口部门签订安全协议,需要动火的必须办理动火作业审批手续。
九、易燃易爆场所内电气设施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不准架设临时电线。
十、易燃易爆场所应悬挂明显防火标志,消防器材配备齐全、充足,作业人员应清楚现场消防器材的位置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十一、易燃易爆场所防火间距不足时,应增设防火墙。
十二、易燃易爆场所必须有各种岗位安全责任制,检查、交接班、物品保管等制度和记录。
十三、易燃易爆场所物品必须分类、分堆储存,堆垛不得过高、过密,堆垛之间应留出一定的间距及通道口,化学性质相抵触和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库储存,并注明储存物品的性质、名称和灭火方法。
十四、易燃易爆场所内保持整洁,对散落的易燃易爆物品应当及时清除。
十五、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易燃易爆场所。工作人员不得携带火种和手机进入易燃易爆场所作业,严格按劳保用品使用规范着装,不得穿着化纤制品以防产生静电。
十六、易燃易爆场所严禁堆放其它杂物,严禁烟火和使用明火。易燃易爆场所现场作业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铜制、合金制或其它工具。作业完后及时清除地面、排风管道上的油膜。油料、油漆、溶剂用完要加盖。
十七、遇节假日放假前将所有的易燃易爆物品退回库房,统一保管。
十八、对忽视消防安全,不严格执行本制度规定的单位或个人,按《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及公司相关考核制度进行考核。
十九、本制度由公司办公室起草,并负责解释。
第二篇: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
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 目的
为了加强对易燃易爆场所安全管理,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安全管理标准。2 范围
本管理标准适用于所有使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如使用酒精、可燃气体、化验室使用的易燃易爆物品。3 职责
3.1 总经办负责监督管理。3.2 生产部协助总经办监督管理。
3.3 使用、储存、采购、验收、发放的车间部门负责执行实施,对每道工序制定安全标准操作程序。4 内容
4.1 易燃易爆场所的建筑、电气、防雷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要求,经消防局验收后方可使用。
4.2 因历史原因未消防局验收批文的,或未达到报批要求的,应制订安全管理方案,制定控制措施,使风险系数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并且有长期改造计划。
4.3 使用、存放量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属重点危险源,应按规定进行申报备案,如酒精存放量超过20吨、使用量超过2吨。
4.4 所有易燃易爆场所列入公司危险源,按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标准加强监督管理。4.5 易燃易爆场所操作人员(化验室、车间小量使用酒精除外),如危险品仓管理员、搬运工、装卸工、驾驶员必须经过合法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后才能从事危险化学品的作业。4.6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人员,如部门安全员、公司安全责任人必须取得相关的资格证,方可从事管理工作。
4.7 易燃易爆场所应安装可燃气体报警气器(化验室、小量使用除外),有防静电措施。4.8 消防设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设施完好。
4.9 防雷设施完好,执行公司防雷设施检测管理标准。
4.10 易燃易爆场所应有良好的排风系统,易燃易爆场所,按公司《安全检查管理标准》执行。4.11 易燃易爆场所应设置警示标准,如禁火、关闭手机等,应设置周知卡。
4.12 存放的危化品应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执行公司《易燃易爆物品临时存放间的管理标准》。
第三篇: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
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
为规范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管理,保障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术语与定义
1.1、易燃易爆物品:包括: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征的氢气、一氧化碳、乙炔、氧气、汽油、煤油、柴油、酒精、丙酮、乙醚、油漆、稀料(香蕉水、硝基漆稀释剂)、松香油及含易燃溶剂的制品等易燃液体;红磷、固体酒精等易燃固体;黄磷(白磷)、油纸及其制品等易自燃物品;碳化钙(电石)、镁铝粉等遇湿易燃物品;过氧化钠、双氧水等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高锰酸钾与乙醇或丙酮;丙酮与双氧水;高锰酸钾与浓硫酸;氢气与氯气或氟气;氯与乙炔或乙烯等相互接触会产生燃烧爆炸的物质。
1.2、易燃物:如木材、木屑、棉花、纱头、亚麻及制品;聚氯乙烯塑料、聚乙烯塑料、化纤等及其制品。
2、职责
2.1、安全环保部
2.1.1、消防安全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易燃易爆场所的监督检查,负责划分工厂重点防火区域,对重点防火区域进行管控;
2.1.2、负责消防器材日常巡查、维护和更新;
2.1.3、负责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组织专(兼)职消防员、义务消防队员等学习消防知识和消防训练;
2.1.4、负责定期组织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接地系统检测; 2.1.5、负责对各责任部门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2.2、生产采购部
2.2.1、负责易燃易爆物品的入库报验、入库、储存和发放管理工作; 2.2.2、负责易燃易爆物品发放登记,和将《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传给领用单位;
2.2.3、负责对送货厂家施加必要的影响,在送货服务过程中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规章制度。
2.2.4、协助领用单位处置化学品容器(包装物),统一由供货厂家回收。2.2.3、对易燃易爆场所电器设施防爆和电气线路负荷的检测。2.3、质管部负责易燃易爆物品的入库验证。2.4、各部门 2.4.1、负责本部门各易燃易爆作业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 2.4.2、负责区域内消防安全日常检查及其消防设施的日常检查。2.4.3、负责督促该区域内员工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
3.1、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必须设置专用库房,应当遵守《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设置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火、灭火、通风、防爆、等措施,;专用仓库、货场或其他专用储存设施,必须由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专人管理。
3.2、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库房须有“严禁烟火”标志,并杜绝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
3.3、所有入库的易燃易爆物品,必须符合技术条件要求,包装完整。凡包装、标志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破损、残缺、渗漏、变形及物品变质、分解的,严禁出入库。
3.4、易燃易爆物品应分类存放,相互发生化学反应及灭火方法不同的物质不得存放在同一库房内。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垛与垛之间不小于1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0.5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0.5米,通道的宽度不小于2米。
3.5、各类物品放置整齐,标志清楚。性质不稳定、易分解变质产生危险的易燃易爆物品,应经常检查,防止自燃、爆炸事故的发生。
3.6、易燃易爆物品入库前应履行验收手续,主动索要中文《安全技术说明书》。应正确使用安全标签,标明名称、特性、数量、急救措施、灭火方法等,并设置在醒目位置。
3.7、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库房内不准住人,工作结束应进行防火检查,切断电源。
3.8、木材、塑料等易燃品的存放
3.8.1、木屑、木刨花、塑料刨花、纱头等应用专门器物存放;
3.8.2、存放处附近应设有消防器材,物品(板、型材)等放置整齐,有“严禁烟火”明显标志。
3.9、仓管人员应按作业指导书操作,下班前必须防火检查,关好门窗,切断电源,方可离开。
3.10、不得超量储存。
4、易燃易爆场所管理
4.1、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现场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与充足的消防器材,并设置醒目的禁火标志,严禁吸烟。使用单位和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4.2、易燃易爆场所应具有良好通风;机械、电气和照明设备必须符合防爆安全要求。
4.3、车间应有紧急疏散通道示意图和应急照明灯具,各类通道要保持畅通,安全门应方便有效,防火隔离门下方不得堆积杂物。车间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习。
4.4、严禁穿化纤服装和带有铁钉的皮鞋,进入涂装调漆间、化工库、油库等场所。
4.5、作业现场危险化学品贮存量不应超过一个当班量,调漆间存量不应超过三日用量。
4.6、易燃易爆场所禁止动火,如确因检修需动火施焊的,应执行《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4.7、易燃易爆场所不得架设临时线路,确因工作需要时,应执行《临时线路管理规定》。
4.8、工作地面积漆、油污应及时清理,并用不易发生碰撞火花的工具进行清除。清洗地面应用碱水,严禁用汽油、煤油和其它易燃液体清洗地面。浸过易燃液体的棉纱、擦布等应放入指定的带盖容器内,工作后清理到安全的地方集中回收。
4.9、使用和回收易燃易爆物品的工作地点,下班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盛装易燃易爆物品的瓶、桶、盆等容器必须严密加盖,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点,使用后的废易燃易爆物品或液体严禁随意倾倒,必须分别倒入指定的回收桶内,进行分类回收。安全确认后关好门窗,切断电源,方可离开。
4.10、焊接作业场所消防管理规定
4.10.1、气焊、气割工末经国家技术考核,无操作证者,不准进行焊、割作业。
4.10.2、乙炔气瓶、氧气瓶与明火及各种热源的距离不准小于10米。乙炔气瓶与氧气瓶之间的距离不准小于5米。乙炔气软管与氧气软管不准绕在一起。在室内作业,乙炔气瓶、氧气瓶和焊把应分别放置。
4.10.3、氧气瓶要安装高、低压气压表,乙炔气瓶要安装控制回火装置,要经常检查管线以及各种连接部位是否漏气。检查时应使用肥皂水,严禁明火试漏。
4.10.4、要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在公司确定动火区外作业必须严格履行动火审批手续后,方能作业。4.10.5进行焊、割作业前,要清除现场的易燃、可燃物,确保安全后方可作业。在高空焊、割时,乙炔气瓶、氧气瓶不准放在焊割部位下方,并须保持一定水平距离,焊割件下方要有接火盘。
4.10.6盛装过或盛有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危险化学物品的容器和设备,未经彻底清洗干净,不得进行焊割。有压力的管道、高压瓶和带气锅炉不得进行焊割。
4.10.7不得使用有故障的焊割工具作业,焊割软管不得从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部位穿过,油脂或沾油的物品,禁止与氧气瓶及导管接触。
4.10.8焊割结束或离开工作场地时,必须切断气源,并对现场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无误后方能离开。
4.10.9夏季作业时,氧气瓶、乙炔气瓶不得在阳光下曝晒,搬运时严禁滚动、撞击。
4.10.10 对本部位设置的消防器材要妥善保管,工作人员应熟悉其放置地点及使用方法。
5、违反上述条例按照《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执行。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第四篇: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
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
1、易燃易爆场所是指在生产、贮存、使用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因素,易造成人身伤害和物质损失的场所。
2、易燃易爆场所必须设置明显的防火、防爆警示标志。责任单位要进行定期和经常性检查,及时清除事故隐患。
3、易燃易爆场所要明确岗位责任人,消防设施、器材必须经常保持完备良好状态,做到班有班人管,人有会使用。
4、存在爆炸危险的场所,电机、照明应采用防爆型,要避免因接触不良、超负荷或过热而产生火花或着火,正确设置避雷装置,检修照明采用安全灯具,避免机械性撞击。
5、易燃易爆场所要严格遵守防火防爆制度,严禁在爆炸危险区吸烟,严禁明火取暖和焚烧可燃物,严禁在防爆区内装设电热设备。
6、易燃爆场所应设置完善的安全装置,如安装报警器、在压力容器上安装安全阀等,安全装置要按规定维护校对,保持处于良好状态。
7、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地和储存点、要严禁烟火,严格消除可能发生火灾的一切隐患。
8、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储存、使用、废品处理等,必须设有防火、防爆设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定员定量定品种的安全规定。
9、加强可燃物质的管理,对大宗可燃物质必须按品种堆放;对酒精、酒类、油漆、甲醇等易燃物质要妥善保存,不得靠近火源。
10、易燃易爆场所1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严禁私拉临时线,确需拉设临时线要严格执行公司《电气临时线审批制度》。
11、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补、切割前要进行彻底清洗、置换,并经检测,可燃液体、气体含量应低于其爆炸下限2倍;进入容器、管道内进行焊补、切割,容器、管道内含氧量应大于19%,容器、管道外应设专人监护。
12、易燃易爆场所确需动火作业时,要严格执行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危险性作业审批与监护》制度。
第五篇:11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
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使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易燃、易爆品得到有效控制,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保护职工生命及国家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定。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易燃、易爆场所的控制。3.定义
易燃易爆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爆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水燃烧物质、氧气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4.职责
4.1生产部是易燃易爆场所的管理部门负责对易燃、易爆场所控制、监督管理; 4.2总经理办公室(消防管理)负责对易燃、易爆场所控制、监督、检查; 4.3各二级单位负责实施本规定。5.工作内容
5.1做好全体员工及外来人员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员防范意识。5.2落实防火、防爆安全责任制
5.2.1各二级分管领导为公司防火、防爆安全责任人;
5.2.2总经理办公室每年根据公司消防管理目标要求与分二级单位签订管理目标责任书。5.3实施监督检查
5.3.1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管理条例》、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对各单位实施监督检查; 5.3.2监督检查每季度一次,由生产部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参加。检查人员应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并将有关信息汇报公司主管领导,并将检查结果向受检单位反馈;
5.3.3总经理办公室(消防管理人员)要每周对易燃、易爆场所进行巡查,并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并将有关信息汇报公司主管领导,并将检查结果向受检单位反馈; 5.3.4各受检单位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应及时进行整改。5.4易燃、易爆品的管理 5.4.1易燃、易爆品的储存
1)易燃易爆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并有专人管理,并要有明显的防火、防爆标志;
2)仓库内应当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严禁在仓库内吸烟和使用明火; 3)仓库要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物品之间通道要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 4)遇火、遇潮湿容易燃烧、爆炸物品应当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 5)受阳光照射容易燃烧爆炸物品应当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 6)化学性质式防护灭火方法相抵触的易燃、易爆品,不得在同一 仓库存放。
5.4.2易燃、易爆品的运输装卸
1)在装卸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拖拉和倾倒;
2)对碰撞、互相接触易引起燃烧、爆炸和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抵触的易燃易爆物品,在装运时应当采取隔热措施;
3)对遇热、遇潮湿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易燃、易爆物品,在装运时应当采取隔热措施;
4)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单位要填写正规的台账,对物品的名称、数量及入库日期及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并及时清点;
5.5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灭火方法应按照有关操作规程或产品使用说明严格执行。
1)各种气瓶在使用时,应距离明火10m以上,氧气瓶的减压器应有安全阀,严防沾染油污,不得在阳光下曝晒、倒置,与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小于5m。使用完毕后应搬至安全地点收藏;
2)易燃易爆场所要加强对火源、电源的监控,并严格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明火操作工作; 5.6生产部除每季度的例行检查,在重大节假日应汇同相关部门对易燃、易爆场所的预防措施及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将有关信息汇报公司主管领导,并将检查结果向受检单位反馈。5.7紧急情况的响应
易燃、易爆品在运输、贮存及使用过程中发生危险或大影响时,执行《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