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区别及常见错误

时间:2019-05-14 07:2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区别及常见错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区别及常见错误》。

第一篇: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区别及常见错误

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区别及常见错误

一、党政机关公文种类和格式的区别

党的机关依照•中国共产党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公文主题词表‣,国家行政机关依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国标‣)和•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进行公文处理工作

(一)文种的区别。党的机关有14个主要文种,行政机关只有13个文种,其中“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9个文种相同,党的机关有“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等5个独特文种,行政机关有“命令、公告、通告、议案” 等4个独特文种(注1)。

“意见”和“会议纪要”等文种使用的区别。一般情况下,行政机关公文独立使用“意见”和“会议纪要”文种,党的机关公文有时独立使用“意见”和“会议纪要”,有时将其文种与“通知”文种合并使用(注2)。

(二)秘密等级标识位臵的区别。•办法‣规定: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条例‣规定:公文序号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公文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公

— 1 — 文序号下方(版心左上角第2行)。两者所处的位臵截然不同。(注3)。

(三)紧急程度级别的区别。对紧急公文的标识,•条例‣规定应当分别标明“特急”、“加急”,而•办法‣规定应当分别标明“特急”、“急件”,略有区别;对紧急电报的标识,•条例‣规定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而•办法‣规定应当分别标明“特急”、“加急”、“平急”,行政公文的紧急程度无“特提”级别(注4)。

(四)版头和发文机关标识称谓和格式的区别。公文的红色反线以上部分,党的机关称为“版头”,行政机关称为“发文机关标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及其组成部门的公文版头格式,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的规定与•办法‣的规定基本一致;•条例‣中规定的•中国共产党x x委员会(x x)‣版头格式,用括号内打印文种名称代替“文件”二字,例如“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委员会文件”、“中国共产党x x厅党组(报告)”,而行政机关的公文无此规定和用法。党政机关及其组成部门的上行文版头(发文机关标识)尺寸的区别:党的机关及其组成部门的上行文与下(平)行文版头尺寸完全一致;行政机关的上行文和下(平)行文的版面尺寸不一致,上行文的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80mm,下(平)行文的发文

— 2 — 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25mm(注5)。

(五)签发人姓名排列位臵的区别。两个党的机关联合上报的公文,签发人姓名位居一行,主办机关的签发人姓名居前,协办机关的签发人姓名居后,三个及其以上党的机关联合上报公文的签发人姓名的排列顺序是先左右、后上下;两个以上行政机关联合上报的公文,签发人姓名各占一行,上下排列,主办机关的签发人姓名居第1行,协办机关的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机关签发人之下按照发文机关依次排列(注7)。

(六)红色版线的区别。党的机关公文的红色版线中间印制一颗红色五角星,而行政机关公文的红色版线是一条红色直线(注8)。

(七)公文标题的区别。党的机关印发规章类公文时,公文的标题中经常使用书名号等标点符号,•办法‣规定:行政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和书籍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注9)。

(八)转发公文的格式区别。党的机关及其办公室转发下级或其他机关公文时,时常将其他机关的公文标题全文照转,外加书名号,放臵公文的标题之中,将被转发公文的机关名称作为标题内容,居公文标题之首或其中,用二号宋体字,被转发公文发文日期的数字用阿拉伯数码,居标题之下的括号内,居中排列或

— 3 — 居正文之后;行政机关及其办公室转发下级机关或其他机关或部门的公文时,要求将其标题内容择要作为公文标题的事由,被转发公文的机关和部门的名称不作为标题内容,将其放臵标题之下一行,用三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列;发文单位名称与其发文日期位居之标题之下一行,外加圆括号,居中排列(注10)。

(九)印制主送机关名称的区别。党的机关公文“决定”和“意见”等文种不印制主送机关名称;行政机关公文的“决定”和“意见”文种有的印制主送机关名称(注11)。

(十)正文格式的区别。党的机关使用表彰决定和表彰通报文种时,习惯将被表彰的单位名称和个人名单作为附件处理,行政机关则将其作为正文处理(注12)。

(十一)结构层次序号排列顺序格式的区别。•办法‣规定:公文结构层次序号的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党的机关公文结构层次序号的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

1、”、第四层为“(1)”,第三层的序号“1”后的标点符号用“、”号,与行政机关的规定不一致。另外,党的机关公文“意见”和“决定”等文种的结构层次序号中第一层平行排列,与行政公文的结构层次序号一致,有的第二层次前后序号连续排列,例如:“

一、1.”、“

二、5.”、“

三、9.”(注13)。

(十二)附件说明和附件使用数字的区别。党的机关公文的附件说明和附件的数字有时用汉字标识,例如“附件一”,而行政机关公文的附件说明和附件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识,例如“附件1”。

(十三)发文机关署名的区别。•条例‣规定党的公文一般都应当印制发文机关名称,两个以上党的机关联合印发公文,发文机关名称居右,上下依次排印,而•国标‣规定,单一发文机关或两个行政机关联合印发公文不署发文机关名称;三个以上行政机关联合印发公文的机关名称(可用简称),居中平行排印(注14)。

(十四)成文日期的使用数字和位臵的区别。党政机关公文成文日期的数字、位臵均不相同。党的机关公文的成文日期的数字使用阿拉伯数码,居右空2字,例如:“2003年10月26日”;行政机关公文的成文日期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居右空4字,例如:“二○○三年十月二十六日”(注15)。

(十五)印章位臵和使用方式的区别。•条例‣规定:印制有特定版头的党的机关普发性公文无须盖章;而•办法‣规定:行政机关公文除 “会议纪要” 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均应加盖印章。(注16)。

(十六)附注内容的区别。党的机关公文的附注内容一般用

— 5 — 于注明公文的印发和传达范围,而行政机关公文的请示文种使用附注,其内容一般用于注明发文机关经办人的姓名及联系电话(注17)。

(十七)关于公文空白页面处理的区别。党的机关公文遇到无正文的页面习惯标注 “此页无正文”,而•国标‣规定: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臵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注18)。

(十八)主题词体系结构和标引方法的异同。党政机关公文主题词体系结构完全不同,但是标引原则有些是相似的。其区别主要有5处:

一是体系结构不同,行政机关公文的主题词表由类别词、类属词和附表组成,党的机关公文主题词表由范畴表、字顺表、附表组成。

二是词量差别大,使用的难易程度不同,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仅收录1049个词,且标注方法简单,且易于掌握;党的机关•公文主题词表‣收录的词多达5116条词,还分为范畴表、字顺表,体系结构及词间关系十分复杂,标引难度大。

三是党政机关要求1件公文的主题词数量不同,行政机关公文的主题词除类别词外一般不超过5个,党的机关公文的主题词

— 6 — 数量一般不超过10个。

四是党的公文标引自由词时应同时标引相应的上位主题词,单个主题词不能反映公文主题概念时,优先选用最密切、最邻近的两个或几个主题词进行交叉组配、限定组配、不能越级组配,而行政机关公文主题词直接选用最恰当、最接近主题概念的主题词即可。

五是标引公文主题词时,表现公文内容的词在前,表现公文形式的词在后;反映公文中心主题的词在前,反映公文各部分内容的词在后,自由词排在反映内容的词之后。上述规定与行政机关公文主题词标引方法比较接近。党政机关公文主题词的附表,均是组织机构和地区词,内容基本相同(注19)。

(十九)公文用纸幅面规格的区别。党的机关规定,公文用纸幅面规格可采用16开型,每页20行,每行25字;也可采用国际标准A4型;•办法‣规定行政机关公文用纸幅面规格一般使用A4型,每页22行,每行28字(使用16开、B5型纸,每页20行,每行25字),两者的用纸幅面规格和版面设臵的要求不同。(注20)。

(二十)公文使用字体、字号的区别。党的机关公文,发文字号及签发人姓名、抄送单位、印发机关名称和印发日期、印发份数等内容多用小三号仿宋或楷体字,正文的一级标题用黑体

— 7 — 字,二级标题用楷体字。行政机关公文的签发人的姓名用3号楷体字,一级标题用黑体字,二级标题及上述其他内容均用仿宋体字。

(二十一)行文关系的区别。•条例‣规定:除办公厅(室)以外的党委其他部门,不得对下级党委发布指示性公文。•中共x x部文件‣、•中共x x部(**)‣用于发布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向上级机关报告、请示工作;

而•办法‣规定:除办公厅(室)以外的政府部门未经同级政府同意不能对下级政府行文,两者存在明显区别(注6)。

(二十二)纸质公文与电子公文的区别。有的部委的电子公文格式与纸质公文格式不完全相同;省政府的电子公文格式与纸质公文格式完全相同(版记必须放臵双页)。

(二十三)行政公文与业务的区别。

1.行政公文与业务语气的区别。对同一件事提出建议,如果行政公文是上行文,业务公文是下行文,语气要有区别,不能照抄照搬。

2.行政公文与业务公文主题词的区别。受双重领导的单位应当注意:上级业务主管机关规定的业务文书的主题词与本级政府党政机关的主题词均有区别,避免混同。

(二十四)不同的业务公文引文标注条款的区别。

— 8 — 1.征求意见类、告知类、移送处理类的审计业务文书的引文,不仅应标注条款项目,还要标注具体内容。

2.结论性业务文书的引文,仅标注条款项目即可。

(二十五)党政机关公文文种和格式区别的注释。

注1:参见•条例‣第七条和•办法‣第九条的内容。

注2:参见豫办„2003‟17号文件。

注3:参见•条例‣第八条第(四)、(五)项和•国标‣8.1.2项的内容。

注4:参见•条例‣第八条第(四)项和•办法‣第十条第(二)项的内容。

注5:参见•条例‣第十条第(一)、(二)项和•国标‣8.1.4项的内容。

注6:参见•条例‣第八条第(四)项和•办法‣第十五、十七条的内容。

注7:参见•国标‣8.1.6项的内容。

注8:参见•国标‣8.1.5项的内容。

注9:参见•办法‣第十条第(六)项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 26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入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标题的内

— 9 — 容。

注10: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中发挥作用情况的报告‡的通知‣(中办发„2003‟20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等部门关于车辆购臵税费改革人员划转安臵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号)的标题和转发格式。

注11: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发„2003‟12号)和•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03‟12号)、•国务院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国发„2003‟24号)主送机关的格式。

注12:参见•国务院关于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国发„2003‟4号)和•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表彰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工作者的决定‣(豫文„2003‟66号)正文和附件的格式。

注13:参见豫办„2000‟17号文件第七项第九款的规定、中办发„2001‟21号文的内容。

注14:参见•国标‣8.2.6.1项的内容。

注15:参见•国标‣8.2.5项的内容。

注16:参见•条例‣第八条第(十三)项和•办法‣第十

— 10 — 第(九)项、•国标‣8.2.6项的内容。

注17: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发„2003‟12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春荒灾民生活救济款的请示‣(豫政文„2002‟17号)附注的内容。

注18:参见•国标‣8.2.6.3项的内容。

注19:党的机关•公文主题词表标引说明‣和•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的标引说明‣。

注20:参见•条例‣第九条和•国标‣5.1与7.1项的内容。

二、党的机关公文的常见错误

(一)版头存在的问题

1.公文标识与代字不一致

2.版头字体、位臵不规范

(二)公文代字不规范

1.有的将年份外的六角方括号“„‟”误用四角方括号“[ ]”

2.公文代字距版线的距离不规范。

3.签发人位臵、字体不规范。

(三)标题错误

1.标题距红色版线的距离不规范

— 11 — 2.标题词语断行;

3.介词残缺;

4.介词重复。

(四)公文的主送单位名称不规范,主送单位误印成被审单位的内设部门名称

(五)层次错误

1.段首未按规定空2字

2.同一个公文的层次序号前后使用不一致;

(六)文书中数字使用错误

1.文字表述不规范:

2.计量单位使用不规范

(七)正文的错误

1.缺少关键语

2.无转发内容、3.正文的字号、字型错误,未使用3号仿宋体字。

4.正文的一级二级标题加黑。

5.标题落地

(七)引文错误

1.引文漏注明文号。

2.引文的代字误用[ ]

(八)“附件说明”和“附件”标注错误

1.漏标“附件说明”和“附件”;

2.有的“附件说明”和“附件”标识名称不一致;

3.有的将“附件一.”误标识为“附件1”

4.附件的字体误用仿宋体字

(九)页面设臵错误

版面不规范,B5纸每页20行,每行25字;A4纸每页22行,每行28字。正常情况下每页的行数、每行的字数不一致。

(十)印发单位名称位臵不规范

(十一)成文日期的错误

1.该用阿拉伯数字而误用汉字。如将成文日期“2007年9月1日”误写为“二○○七年九月一日”;

2.成文日期位臵错误,纵向偏上或偏下、横向偏左或偏右。

(十二)印章错误

1.上行文缺印章、下行文误加印章

2.印章位臵不规范

(十三)主题词不规范

1.用词不规范

2.字体加黑不规范

3.缺少类别词、类别词不规范

(十四)抄送单位错误

1.抄送单位名称不规范;

2.句号而未用句号。

3.抄送本单位的内设部门和领导。

4.抄送抄报单位不分。

(十五)“附件”错误

1.误装订在版记之后;

2.双面印制的业务文书,版记未装订在最后一面。

(十六)版记的错误

1.反线与文字的距离不规范,有的误用下划线或无版记

2.双面印制的公文,版记位于单页码

3.误将主送单位放臵版记之中

(十七)页码的错误

1.缺页码

2.公文的最后一面版记位臵无正文误印页码或有正文未印页码;

3.双面印制的文中横表,单页码未标识在左下角,表头未在订口一边,双页码未标识在左上角,表头未在切口一边。

4.页码的字号、横线、距离不规范

5.页码漏印横线

— 14 — 6.页码位臵不规范

(十八)印制质量问题:文字不清、油污、折页。

(十九)装订错误:重页、漏页、空页、页码位臵颠倒、顶部装订、版记装订于封三位臵。

(二十)文字不精练

三、行政机关公文的常见错误

(一)文件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以下简称•办法‣)发文办理规定,草拟公文应当做到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但有些文件内容与政策规定不符。

(二)行文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1.报送渠道不规范

按照•办法‣关于各种公文适用范围的规定,上行公文(请示、报告)应当主送上级机关,而不是上级机关的内设机构。如果办理上级机关内设机构可以自行处臵的事项,可以直接向有关内设机构行文,但应当使用函。有些报告、请示的主送单位打印上级机关的办公厅或其他内设机构,或以本机关办公室的名义向上级机关的办公厅请示、报告单位的工作。

2.“请示”主送上级机关并领导个人

按照•办法‣的规定,“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除

— 15 — 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但有些单位将“请示”主送上级机关并署领导个人。

3.在主送给上级机关的同时,又抄送给某内设机构

按照公文处理工作有关规定,公文发送给一个单位后,都由收文单位的办公厅(室)负责分发给本单位的相关领导人和业务主管部门,发文单位不应再多头抄送给收文单位的领导人或内设机构。但有些单位在主送给上级机关的同时,又抄送给某内设机构。

(三)行文规则方面存在的问题

1.“报告”在行文规则方面存在的问题

按照公文处理工作有关规定,向上级机关报告事项,应用上行文格式;须有主送单位,注明签发人姓名;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下行文不应署签发人姓名,不能用上行文格式。但有些单位用下行文格式印制报告;报告无主送单位,无签发人;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结尾出现“请阅示”字样,混淆了与“请示”的用语规范;有些下行文使用上行文格式。

2.“请示”在行文规则方面存在的问题

按照公文处理有关规定,“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

— 16 — 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文件结尾应当使用“请批示”等规范的请示用语。但有些单位用下行文格式印制请示;有些没有以附注注明联系人姓名及电话;有些虽然标注了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但附注位臵不规范;有些文件结尾没有使用“请批示”等规范的请示用语;还有在请示中“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求批准”一句为结束语后,又接着写了一段文字也是不对的。

(四)公文要素方面存在的问题

1.公文份数序号

按照保密要求,机密级以上秘密公文应在每份文件上标明份数序号。如需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具体执行中出现报告是机密等级,却未标明份数序号的情况。

2.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中的年度括号应使用“„‟”,序号不编虚位,不加“第”字。但有些文件中发文字号中的年度括号却使用“()”或“[ ]”、还有编虚位、发文字号错误现象。

3.签发人

国家标准规定:上报的公文标识的“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后标全角冒号,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有些文件中“签发人”未用3号仿宋体字;有的将“签发人”标识为“签发”;

— 17 — 有的未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

4.公文标题

•办法‣规定,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行政公文标题中的文种部分,必须与国家规定的13个法定文种一致。有的单位以“报告”文种报送业务或其他事项时,往往在标题中的文种部分出现•……的业务调查报告‣、•……的专项报告‣、•……的专项分析报告‣等提法,形成文种不规范现象。应当统一表述为•……**调查的报告‣、•……(某专门事项)的报告‣。还有的文件标题末尾将“请示”写作“申请”,将“通知”写作“方案”,将“报告”写作“汇报”。有些文件公文标题中滥用标点符号。

5.主送机关

•办法‣规定,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但有些单位将主送单位“上级机关”写为“国家上级机关”;有些简报、信息在正文前打印了主送单位,不符合简报的行文格式。

6.公文正文

•办法‣规定,正文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文

— 18 — 章各部分同等层次段落的标题体例应当统一;公文中多次出现某单位的名称时,应当首先引用其全称,同时标注其规范简称,然后均使用规范简称。

有些文件段落序号不连贯、缺序号、序号不符合“

一、”、“

(一)”、“1.”、“(1)”的层次规范,尤其是第三层序号数字后面常常用“、”,而没有用“.”;同一文件内层次序号用法不统一;页之间文字不衔接、出现断行、缺页;正文内对同一审计对象先后使用了多种不同称谓。

7.附件

国家标准规定:公文如有附件,正文后应标识“附件”;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页码连续编排;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公文附件如果是表格,仍标识为“附件”,而不能将所附表格标识为“附表”或“表”。

有些文件带附件,但没有在正文结尾处作附件说明;有的附件说明与附件的实际排序、标题内容不一致;有些文件附件称谓比较混乱,有的写作“附”,有的写作“附表”;附件标识的序号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混用。

有些附件与正文印在同一页,不符合附件与正文分页印制的规范;有些附件没有与正文统一编排页码;有些表格排版装订时

— 19 — 朝向不规范;有些文件仅在左上角订一钉;有些文件附件与正文脱离且正文无附件说明。

8.成文时间

成文日期应当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误将“○”写为“零”英文“O”或数字“0”。

9.印章

•办法‣规定,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在实际运用中,出现联合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加盖了印章。

按照公文排版规定,印章须与正文安排在同一页内,印章所在页不得出现“此页无正文”字样;印章上边缘与正文结尾行之间不得超过一行字的间隔。如果印章与正文在同一页安排不下时,应当增加或减少正文最后一两页的字间距、行间距,以使印章与正文同页,即在此种情况下正文最后一两页可不受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的排版规范限制。

9.版记应当位于文件封底,最后一个要素应当臵于版面最后一行。有的文件没有版记,有的版记没有位于封底。

(五)排版规格与印制装订方面存在的问题

1.排版规格

— 20 — 国家标准规定,公文纸张规格为A4型纸,一份公文纸张规格应当保持一致(有些表格例外)。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但有些单位的文件A4型与16开纸张混用,文件封面与正文纸张规格不同;排版有的每面为20行或21行、每行有的26个或29个汉字。还有的行距过大或过小。

2.印刷、装订

国家标准规定,公文双面印刷,页码套正,左侧装订,不掉页。页码用4号半角阿拉伯数码标识,臵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数码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空1字,双页码居左空1字。空白页和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一份文件应统一顺次编排页码。

有些单位的公文为单面印刷,有的还在左上角装订;有的公文页码标识的位臵不对,有的没有一字线或一字线字号不规范;有些公文空白页和空白页以后的页标识了页码;转发几份文件的通知,全文未统一顺次编排页码,而是被转发的几份文件页码自成体系。

3.标题字号

国家标准规定:公文标题用2号小标宋体字,臵于红色反线下空2行,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 21 — 排列对称,间距恰当。公文一级小标题字型使用长城小标宋体或黑体。

有些单位的公文标题使用仿宋体或黑体;字号使用小二号或者三号;字体被加粗;与红色反线之间未空出两个行距。公文一级小标题字型没有使用长城小标宋体或黑体,而是与正文其他部分一样使用仿宋体或仿宋体加粗。

(六)数字及标点符号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数字。•办法‣规定,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但使用过程中有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却用汉字、数字写法不规范等现象存在。

数字精确到某一单位的个位数时,其小数点后数字的省略表述“余”字应臵于单位词之后。另外,同一份文件里对同事项的阿拉伯数字保留小数位应统一。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2.标点符号。国家标准中关于标点符号用法和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数字之间不得用顿号。

有些文件在对有关部委所属二、三级单位进行审计的表述

— 22 — 中,将其写作“二三级单位”,“二三”之间缺少顿号,使得两个预算级次与概数的概念相混淆;“

二、三十个”,属于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如使用书名号,其内应写全称。例如:•会计法‣,如用书名号就写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如用“会计法”,则不应加书名号。

波折号长度应为两个汉字宽度,但是有的文件里只有一个汉字的宽度,容易与“一”字混淆。

(七)文字方面存在的问题

文字方面存在用词重复、概念交叉、词语不搭配现象;有些单位行文用语口头化,导致概念不准确或不规范现象在公文中出现;有些出现错字、别字、用词不当现象。

第二篇:党政机关公文的区别

党政机关公文管理规范的区别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主管全国党的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为使全国党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2000年颁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此前,还制订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条例》和《办法》在坚持公文处理实事求是、精简、高效、及时、准确、安全等原则的基础上,又根据党政工作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在 公文种类、公文格式、行文规则等方面的规定有所区别。

一、文种的区别:《条例》规定,适用于党的机关工作需要的有14个主要文种;《办法》规定,适用于行政机关工作需要的有13个文种。其中,“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9个文种党政机关都适用。党的机关有“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等5个文种特有文种;行政机关有“命令、公告、通告、议案”等4个特有文种。

弄清楚文种上的区别,以避免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在行文中使用文种的错误。

二、公文版头的区别

公文红色反线以上部分《条例》称版头。《办法》称发文机关标识。均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

但在公文实践中,党的机关公文版头的设计又与发文形式相联系,不同的发文形式,版头设计及适用的范围不同。如河南省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公文处理规范化工作的意见》(豫办发[2004])规定,版头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或者括号标明文种组成。党的机关对外发文有6种形式:《中共xx市委文件》(xx发)、《中国共产党xx市委员会(文种)》(xx文)、《中共xx市委办公厅(市)文件》(xx办)、《中共xx市委办公厅(室)(文种)》(xx办文)、《中共xx部文件》、《中共xx部(文种)》、《中共xx党组(文种)》。

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没有这样详细的规定,均使用《xx市政府文件》标识。

此外,党的机关上行文与下行文、平行文的版头尺寸完全一致;而行政机关的上行文与下行文、平行文的版头尺寸不一致,需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加以区别。

四、公文生效标识的区别

公文生效标识包括落款、文件形成日期、用印。

落款即发文机关署名。《条例》规定,应当用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位于正文的右下方。《办法》规定,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及两个机关的联合行文,只在版头上标识出发文机关,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有在三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在落款处署名联合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成文日期,党政机关公文规定均需标出。但党的机关要求用阿拉伯数字标识(如2004年6月16日),而政府机关要求用汉字将年、月、日标识(如二00四年六月十六日)。

印章。《条例》规定,党的机关印制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及会议纪要无须盖章;《办法》规定,行政机关公文除会议纪要及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均应加盖公章,并对印章的位置、排列均作详细规定。

五、主题词标识的区别

主题词是揭示公文主题概念,反映公文主要内容的规范化的词。《条例》和《办法》规定:党政机关的公文均应按照《公文主题词表》及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

第三篇:公文写作常见错误

尽管国务院、国电公司的《公文处理办法》及国家标准《公文格式》对公文的种类、格式、行文规则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在我们一些电力企业尤其是基层部门,写作公文还经常存在各种各样的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有:①对上述规定、标准不熟悉,也没有好好学习,基本上是个门外汉;②对最新的规定、标准不了解,仍然沿用旧的、不规范的写法;③写作态度不够认真,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标准的要求去做;④文字表达能力较差,又没有反复推敲认真修改。明确了错误原因,就可以根据自已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避免写作错误的产生。

下面,对公文写作中一些常见错误及其改正办法作一简要介绍:

一、文种不明

即从公文的标题上看不出属于哪种公文。例如“关于接待德国×××公司总裁访问的事”这一标题,就没有表明是“函”,是“请示”,还是“通知”;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又如“汇报电力标准化工作”这一标题,不仅没有文种,连题意也不清。应该根据这份文件的内容与目的,或者把它改为公文类的“××××(发文单位)关于电力标准化工作的报告”,或者改为事务类的“××××(发文单位)电力标准化工作总结”。

二、生造文种

一种情况是把性质、用法不同的文种混为一体,拼凑在一起,不伦不类,例如“关于×××的请示报告”;另一种情况是把某些事务文书或规章制度类文书当作机关公文那样直接行文,例如把“计划”、“安排”、“总结”、“制度”、“细则”等直接作为公文印发。

第一种情况容易改正,只要根据公文内容确定一个文种,把另一个删去即可。第二种情况则应这样处理:如果这些事务类、规章制度类文书要像正式公文那样行文,下行的可以采用“通知”文种,用以下方式行文:

(1)规章制度类文书以“印发”形式行文。如××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印发〈××省电力有限公司公文处理规则〉的通知》,把发布的规则作为通知的附件,一起行文。(又,《国家电力公司公文处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以‘国电内规’字号印发,由法律事务部审核编号。”据此,规章制度类文书也可以不用“通知”文种而直接行文,但字号及审核编号部门应按规定。)

(2)事务文书以“转发”或“批转”的形式行文(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单位的用“转发”,下级单位上报的则用“批转”)。如《关于转发××电业局1999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将《1999年工作计划》作为通知的附件行文。

如果是上行公文,可用“报告”行文,把要报送的事务文书、规章制度类文书作为附件。

三、错用文种

错用文种的情况更为常见,大致有以下几种:

(1)把“请示”误为“报告”。例如《关于××电厂国有资产评估立项的报告》,其内容是申请对现有国有资产进行评估立项,应使用“请示”,却误用为“报告”。

(2)滥用“通知”。即把本该用“决定”、“规定”、“办法”、“通报”的误为“通知”。

(3)滥用“请示”。有些单位向同级单位或者有关业务部门提出某些请求批准或办理的事项时,不用本该使用的平行文种“函”,特地用“请示”这一上行文种,认为这样做是尊重对方,好办事。这种做法破坏了行文规则,必须改正。

(4)“批复”误用为“通知”或“函”。对下级的“请示”,必须用“批复”这一文种作答复,但有的公文却写成《关于批复××××的通知(或函)》,应改为《关于××××的批复》。

(5)“函”误用为“批复”。某些业务主管部门在答复不相隶属单位请求审批的有关事项时,本该用平行文“函”,却写成《关于×××(单位)×××(事项)的批复》。

(6)误用处分事项公文文种。“决定”和“通报”均可用于处分事项。处分“决定”是行政处分的正式文件,要装入被处分人的档案;批评性“通报”主要起教育警醒作用,不装入档案。批评性“通报”可以带附件(即关于事件或事故的调查报告),处分“决定”不能带。处分“决定”一般让有关人员知晓即可;批评性“通报”要发送到下属各单位,甚至要抄送有关的不相隶属的单位。因此,应该根据处分事项具体情况正确选用,以避免误用文种。

四、越级行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因此,除了特别紧急的情况,上行文都应按隶属关系向上一级机关(单位)行文,逐级上报。即使因特珠情况必须越级行文,也应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单位)。但是在有些基层单位,所写的公文还经常出现越级上报的问题,必须坚决纠正。

五、格式不全

公文格式中规定的各个组成部分,有许多是每一份公文都不可缺少的要素。如果在某一份公文的具体写作中,该标识的要素没有标识,就是格式不全(如缺少发文单位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单位、附件、成文日期、主题词等)。纠正这类错误的唯一办法就是认真检查,看到底有哪些部分该写而没写,然后将残缺的部分补写上去。

六、发文字号混乱

发文字号应当包括发文机关(单位)代字、年份、序号。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发文字号混乱的表现主要有:项目不完整;年份用中文数码标识或只标两位数,不用六角括号而用圆括号“()”、方括号“[ ]”括入;序号加“第”字或编虚位。对这类错误,要根据具体情况一一改正。

七、标题不准确

具体表现在:公文标题没有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有时甚至题不对文;标题太长,甚至超过了50字;有的则过简,致使题意不清;标题中随意使用标点符号,而实际上按规定“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长标题的排布不合理不美观,没有做到回行时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所有这些公文写作中常见的标题方面错误,必须根据规范要求予以改正。

八、主送单位不规范

主送单位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左侧顶格标起;若主送单位较多,标到行末后回行也应顶格;各单位名称中间用顿号,最后—个单位名称后标全角冒号;若涉及多方面机关单位,同级的按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公文写作中主送单位标识上的错误主要有:单位名称不规范;各单位排列顺序混乱;多行排列时在单位名称处断开,而不是书写至行末才回行;回行不顶格。对这些错误的标识方法,应注意纠正。

九、抄送单位不规范

抄送单位的名称及多单位排列顺序与主送单位相同,这两方面的错误与改正方法也同上所述。但标识时应左空1字,回行时要与冒号后的抄送单位(即空4字而非空1字处)对齐,各单位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单位后标句号。这四点不同于主送单位的标识方法,常见的标识错误也往往在此,应予改正。此外,不少单位的公文仍沿用过去的“对上用‘抄报’,对下用‘抄送’”的标识法,这也是不规范的,须统一改为“抄送”。

十、成文日期不规范

最常见的错误有:用阿拉伯数码标识,“o”误标为“0”或“零”,年份不用全称,标识位置不规范等等。应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见本书附录三)的相关规定认真改正。

十一、序号、数字、计量单位不规范

公文中的序号按规定分四个层次[“一”、“(一)”、“1.”、“(1)”],若层次较少可省略“(一)”而直接用“1.”作为第二层次。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外一般要用阿拉伯数码标识(详见本书附录

三、附录八两个国家标准)。公文中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名称原则上采用中文,且全文前后要统一。所有这些规定,许多基层单位制发的公文都施行得不够好,应引起重视,以规范公文写作。

第四篇:公文常见错误分析

文秘和办公室工作学习资料

(第13期)

张家口市人口计生委办公室2005年7月31日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

一、生造文种

《办法》所确定的公文文种共有13类14种,除此之外,均不可直接行文,但可作为“印发”、“颁发”、“通知”的“附件”行文。例如,《关于××市区退休人员一次性缴纳医疗费分期缴费的具体操作规定》、《关于使用社会保障卡有关问题的说明》等,这里的“操作规定”、“说明”均不应作为文种使用,可以改成《××关于印发市区退休人员一次性缴纳医疗费分期缴费的具体操作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使用社会保障卡有关问题的说明的通知》,不能作为文种使用的还有“条例”、“规定”、“办法”、“总结”、“计划”等,有的甚至把“安排”、“要点”、“细则”这些既不是公文文种又不是应用文体种类的东西常常作为公文文种直接行文,都是错误的。

二、混用文种

常见的是把相近的“请示”和“报告”两种文种张冠李戴。例如:《××关于批准成立××学会的报告》,《××关于元旦文艺联欢会所需经费的报告》。两个标题内容十分明确,就是要求上级解决问题,应该用“请示”而不是“报告”。报告是“向上级机关 1

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的,这类报告,只要把情况汇报、反映清楚即可,目的是让上级和领导了解发展情况,掌握工作进度,做到心中有数,不需要回复;而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需要回复,两者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区别。有时也存在“请示”和“函”混用。《办法》规定:不相隶属单位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是用函。可是有些单位当有求于对方(不相隶属单位)时却用请示。

三、规矩格式乱

《格式》中就公文的格式、标准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具体行文中常见错误有:

1.排版规格不当。公文标题应在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上各行其是,严重影响了公文的严肃性。

2.发文号标注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错用括号。如,×政建(2003)240号;二是用虚数。如×政办〔2003〕005号;三是字体字号不标准。《格式》规定:发文字号,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 “第”字。特别对于字号和字体,有的小于3号;有的用小标宋体字,有的用楷体,也有的用黑体,五花八门。

3.标题滥用符号。《办法》第三章公文格式第十条第六款中明确规定“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但是在实际中,滥用符号的例子屡见不鲜。如“关于转发×市政府《关于强化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责任制的紧急通知》的通知”、“关于转发×局《关于实行在网上公示建筑企业不良行为的通知》的通知”,以上两例中的“《》”符号都不应该使用,应改为:关于转发×市政府关于强化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责任制的紧急通知的通知”、“关于转发×局关于实行在网上公示建筑企业不良行为的通知的通知”,4.结构层次序数使用不规则。《办法》规定: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但是目前有些单位一些公文序数数词仍然存在使用不规则的情况,要注意《办法》规定的序数数词的写法,其中“

一、”下面是顿号,“1.”下面是圆号,而“

(一)”和“(1)”括号外面是不带顿和点号。

5.引用文号格式不对。《办法》规定:“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目前,有些单位对这一规定没有掌握好。如,“据×办〔2003〕12号文《关于××××××的通知》”,其引用文号的方法就是不符合规定的,正确的引用方式应为据《关于××××××通知》(×办〔2003〕12号)。

6.成文时间标志不清。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制发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

写为“0”,并且右空4字,但在实际写作中样式更是花样百出,有的成文日期甚至早于签发日期。

7.“抄报”现象依然存在。在行政公文实际中,一些单位对上级单位抄送文件时仍然沿用“抄报”一词,这是要注意的。目前,行政公文无论是对上级还是对下级抄送,概用“抄送”一词。关于这,《办法》中有多出相关表述,第十七条规定“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等,它表示行政公文不再使用“抄报”一词。

8.附件标注不符合规定。附件是公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办法》对附件有明确的要求,但有些公文出现附件和正文之间的间隔或大或小,附件顶格标识、附件序号使用汉语数字标识,附件名称后加标点符号等毛病。特别是附件跟附注区分不清,在印发文件时不管是附件还是附注全当作附件,导致关系的确认错误。

9.盖印不规范。印章是公文制发机关对公文生效负责的凭证,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但不规范现象常见于一些文件中:如印章歪斜、不清晰、排列不齐;印章间相交或相切,相距超过3mm;联合行文单位印章顺序混乱,或一排超过3个,或左右距公文纸边距离不合标准等。

第五篇: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常见错误(定稿)

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常见错误

一、公文眉首常见错误

1、公文的眉首是指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包含)以上的各个要素,它是由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以及签发人等构成。公文的眉首看起来很简单,内容也不多,但由于对1999年新《办法》不够熟悉,在实际工作中,公文眉首的格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当数“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字号”三处。

旧《办法》的公文格式规定“秘密等级”、“紧急程度”标识于公文首页左上角的相应位置,“发文字号”中的“年份”要用方括号“[]”括入;而新《办法》的公文格式中则明确规定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要标识于公文首页右上角,“发文字号”中的“年份”必须用六角括号“〔〕”括入。例如,现在有不少的单位由于受旧《办法》的影响,而将公文的“发文字号”写成“×××[2001]1号”,这是不规范的,应改为“×××〔2001〕1号”。同时注意:序号用虚位(即1编为001),不加“第”字

2、文件版式

《标准》规定,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毫米,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毫米。目前较普遍的问题是 :上行公文版式不规范。对于上行公文,《标准》要求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毫米。上行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居右空1字。较普遍的问题是上行文不用“上行文版式”,或未标识签发人。

二、公文主体常见错误

公文的主体包括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个要素,它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和“附注”等构成。这一部分是公文的主体部分,也是写作中最容易出错、错误较多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文种。文种是公文标题中最重要的要素,每一个文种都体现着一种严格的权限,对文种应根据公文所涉及的内容、文种的范围、发文机关的权限和隶属关系以及发文的目的和要求等进行选择,切不可混淆使用。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出现了一些错误选择文种的现象。首先,仍按旧《办法》的规定选用文种。新《办法》撤消了“指示”文种,而增加了“意见”文种。目前,有不少单位未将“意见”作为一个单独的文种使用,如“××关于印发《关于严格XX秩序的意见》的通知”,应该改为“××关于严格XX秩序的意见”。其次,文种的混用现象严重。由于某些文种行文方向相同而且文种又很相近,造成了文种的错选,比如,“请示”和“报告”、“请示”和“函”以及“公告”和“通告”等文种就经常被混用,有的该用“报告”的用“请示”,该用“请示”的用“报告”,甚至“请示报告”同时使用;有的按旧《办法》的规定将“公告”和“通告”作为同一类文种来使用,新《办法》对二者有了明确的界定;有的单位为了办事顺利,向不相隶属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时,故意将“函”用成“请示”,如“××县××局关于追加2000办公经费的请示”(给县财政局),应改为“××县××局关于追加2000办公经费的函”。再次,有少数生造文种的现象。使用规范的文种,是公文与非公文相区别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但在实际的公文写作中,却出现了少数使用党和国家公文法规规定以外的文种,诸如“汇报”、“批示”等,这些生造文种的现象,影响了公文的规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应按照党和国家公文法规规定的文种使用,决不能乱起“名称”,生造文种。如“××关于XX工作情况的汇报”,将“汇报”作为公文文种来使用,极不规范,应改为“报告”。

2、标题。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目前公文标题存在问题较多,将稍

后粘出专帖。

3、主送机关。由于行文规则和行文关系模糊,造成主送机关不明确。新《办法》规定“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从而使整个行文规则更加严密,更加具体。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行文往往因行文关系的混乱而造成主送机关的不明确,影响了办文的效率。

主送机关应当明确,否则文件发出后,究竟由谁来主办不清楚,从而造成办文的推诿。上行文时,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尤其像我们工商这样的垂直管理部门,上行文时只能明确一个主送机关,但要同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4、公文成文日期。公文成文的日期,新《办法》明确指出“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由于不重视这一点,很多公文成文的日期是用拟稿者拟稿的日期,或用印发日期作为成文日期,从而使公文的时效性受到了影响,甚至严重影响到文件的贯彻执行。会议集体作出的决定,其成文日期是以会议决定的日期,还是领导签发的日期为准,新《办法》仍未明确。另外,《标准》规定公文成文时间应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常见错误是成文时间采用阿拉伯数字,有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成文时间将Ο写成零。

6、空白处处理。新《办法》规定:“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再如印章使用的规定、“请示”文件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等等,这些地方都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公文写作中要特别注意,以避免出现错误。

7、公文生成标志。《标准》规定,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成文时间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mm-4mm,端正、居中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线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而目前的常见错误是:单一机关制发公文在落款处加署发文机关名称的现象十分普遍;加盖印章随意性强。有的盖歪了或甚至盖倒了;盖章位置不正确。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时,本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而使印章与正文处于一面。而有的行政机关经常采用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式解决。

三、公文版记常见错误

公文版记由主题词、抄送机关和制文机关名称和日期组成,位于公文最后一页,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位于最后一行。在这一部分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就是主题词了(稍后用专帖说明)。另外在以下几处也容易出错:

1、抄送机关标识不规范或仍有抄报字样。

3、印发时间未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此外,在公文版记部分,新《办法》已经取消了“份数”“起草人”“校对人”等项,但仍有不少的单位在公文中标识“份数”。

下载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区别及常见错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区别及常见错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举例分析 公文是单位与单位之间处理公务的文书,特别是在党政机关单位,公文的往来十分频繁,几乎每人每天都要与公文打交道,所以熟练使用公文显得相当重要。但由......

    党政机关公文管理规范的区别

    党政机关公文管理规范的区别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主管全国党的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为使全国党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公文处......

    公文写作格式要求及常见错误

    网运部关于公文写作格式要求及常见错误 的学习材料 一、公文版式格式要求 (一)字体字号 1.公文大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或华文中宋体字)居中排布。如两行以上、需要回行时应注......

    公文材料的常见错误(合集5篇)

    公文材料的常见错误 一、行文中的常见错误 (一)滥发文件。所发公文属可发可不发之列,或涉及的内容已在媒体全文公布过,或部门之间针对文件内容有意见分歧且未经协商取得一致。 (......

    行政机关公文的常见错误

    (一)文件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以下简称《办法》)发文办理规定,草拟公文应当做到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但有些......

    政府机关公文的常见错误

    政机关公文的常见错误 (一)文件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以下简称《办法》)发文办理规定,草拟公文应当做到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

    公文中常见的错误(合集)

    公文中常见的错误 一、格式方面的常见错误1.结构层次序数使用不当。一般而言,结构层次序数分“一”、“(一)”、“1”、“(1)”四个层次。只有两个层次时,可分别用“一、”“1.”......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模板制作技巧 (制作人:蒋永章,2015 年6月) 从 2015年 6月 1 日起施行新的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 号)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 标准(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