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舞蹈特长生考试心理素质培养研究
舞蹈特长生考试心理素质培养研究
[摘要]舞蹈特长生在专业课考试中,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心理调节能力,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这就需要教师对舞蹈特长生进行应试能力的培养,创设学练氛围,调控学生心理状态,培养学生健康的应试心理。
[关键词]舞蹈特长生;应试心理;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85-01
“舞蹈艺考是一门令人遗憾的艺术”。艺考不仅是知识技能的较量,也是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的较量。舞蹈特长生在考试期间的应试心理调节十分重要,没有良好的应试心理状态,在考试期间考生难免会产生疲惫、紧张失眠、考试焦虑、担心害怕、浮躁等心理,导致考试过程焦虑、紧张、慌乱,对考试细节和考试环节缺乏清晰的认识和积极的应试心态。为了能把舞蹈艺考这样一个全面展现舞蹈技能与心理挑战的考试充分准备好,尽可能发挥或超长发挥出自己平时的训练水平,将舞蹈技能技巧完成得尽善尽美、减少遗憾,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舞蹈特长生考试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创设学练氛围,保持积极情绪
舞蹈特长生的训练是一项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良好的训练氛围能科学地保持学生的积极情绪。在学练活动中,舞蹈教师要根据考试内容,选择与舞蹈情景相融的音乐,精心设计舞蹈课堂的节奏、韵律,用科学的方法及合理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完成优美的舞蹈技能技巧训练。并在训练指导活动中将自己积极的情绪、愉快的心情投入其中,用美好的情操去感化学生的心灵,用科学的训练手段指导舞蹈技能技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唤起特长生对舞蹈艺术的兴奋感。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防止由于动作过难使学生丧失信心或动作过易使学生不感兴趣。对动作的感知、理解、学习与掌握要不断加入新鲜的刺激,促使学生用积极的情绪感悟舞蹈的艺术效果和艺术感染力。舞蹈教师通过日常课堂训练中对学生积极情绪的训练,使舞蹈特长生在艺术专业课考试过程中出现各种不良情绪时,能进行正确对待与及时调节;培养舞蹈特长生在应试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排除焦虑、紧张、不安等。让舞蹈特长生战胜挫折、克服困难,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调控心理状态,不断超越自我
舞蹈特长生考试过程中的心理紧张因素,会直接影响正常技术水平的发挥,教师要用自己临场指导学生参赛的经验,结合每一名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临场考试中的心理辅导工作,促使学生保持集中的精力和旺盛的斗志,在临场考试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舞蹈专业课技能考试不同于文化课考试,平时成绩不够突出的学生担心自己的场上表现得不到评委教师的认可,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又担心自己临场发挥不好而失分。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舞蹈教练员可以通过手势给予考生动作与情绪上的指导,并做到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充分做好考前热身活动,积极调节紧张与不安的消极情绪,客观判断自己的水平,精力集中、信心十足地投入考试之中。舞蹈教练员在临场的心理辅导中要重视学生在场上投入的专注度,引导他们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客观地面对成功与失败,不断超越自我。
三、培养应试心理,激发挑战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同教育对象的每一次接触都能激发他们心?`的热情,这件事做得愈细致、愈有感情,从学生心灵深处涌出的力量便愈大。”教师在考生上场前要帮助与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考试战斗力。帮助他们整理服装、检查仪表、引导热身,组织大家在一起喊“加油、我成功、我能行”的口号,通过相互击掌、拥抱等方式激励学生应试的必胜信念,培养他们的应试能力。在考试期间,首先,教师要抓住学生善于表现的心理,为学生预设考试场景,依据考试规则进行“模拟预演”,提高应考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以此来激发他们积极的表现欲望,激发他们挑战自我的精神。其次,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成就动机心理,通过模拟环境、模拟考试的方式,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及时进行鼓励与肯定,让他们挖掘自身存在的潜力,以利于他们建立自信心,在考试中不断向更高的层次发起挑战。最后,教师要在考试期间充分满足学生的求助心理,当学生在考试中成绩不理想或表现不好的时候,内心深处会产生迷茫与无助,教师要及时进行安慰与鼓励,并对场上的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与判断,让考生在教师的关心下积极调整心态,勇敢战胜困难,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机敏迅速的应变能力,投入下一项目的考试中。
总之,舞蹈特长生考试中的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是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是防止青少年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安逸心理、胆怯心理、薄弱意志、畏难情绪的教学手段,是对舞蹈特长生进行身心并育的教育过程。因此,考试是培养舞蹈特长生健康心理品质的载体,充分发挥了舞蹈的育人功能。
(责任编辑黄晓)
第二篇:普通高中舞蹈特长生的培养初探
初探普通高中舞蹈特长生的培养
湘南中学
李金凤
舞蹈是青春,是美好,是活力,是生命的阳光,是一个学校最亮丽的风景线,也是高中生成才的一种途径。普通高中难以招到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如何建立起这只队伍,并把她们培养成才,成为我这些年来攻克的难题。我在下面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建立学校舞蹈队,给舞蹈特长生一个生长的家园。
班级的教学能提高教学的效率,也能让队员们相互促进,不再孤单。在学校迎新晚会或高中音乐课程介绍中推介舞蹈这门艺术,通过影像资料和老队员的表演,唤起同学们对舞蹈的热爱和学习的信心,在爱好者中挑选身材姣好,软开度较好的同学成立校舞蹈队,开始严谨专业的启蒙和训练。那些在严苛的训练中坚持下来的,就会成为优秀的舞蹈特长生。
在2007年音乐课程介绍中,我组织高一全体学生观看了学校舞蹈特长生表演的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和当代舞《牵手》的录像,发表了舞蹈属于每个人的演讲。表演舞蹈《牵手》的女主角马丽、男主角翟孝伟都是在生活中分别被车祸夺去右臂和左腿的残疾人。但他们在表演《牵手》的过程中,将人生遭遇挫折的痛苦、彷徨、艰辛、拥有爱情的喜悦,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扣人心弦。在这个舞蹈中,身体的残疾没有成为舞蹈的障碍,反而成为最直观最鲜明的语言:当毁灭性的灾难击碎我们的梦想,唯有坚强。用百折不饶的精神与命运抗争,与自己的爱人患难与共,相互扶持,才能拥有幸福和梦想。舞蹈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刚毅,那种在磨难面前百折不挠的精神,那种患难与共、牵手一生的爱情,深深的打动了学生们的心。此时我借用现代舞大师曹诚渊的话:舞蹈就是用身体说话,告诉同学们,只要你能运动,又有话要说,就可以跳舞;如果你的话观众能理解,并被感动,你就能成为一个绚丽的舞者。这个活动点燃了同学们对舞蹈的热情,消除了他们对舞蹈的胆怯,使得当年舞蹈队的招生很是火爆。
二、芭蕾基训是塑造学生优美挺拔的体形,为舞蹈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最有效途径。
芭蕾基训对学习者塑造优美体形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时间正确而规范的把杆练习,能够经常刺激腿部肌肉与胸背部的肌肉,从而使学习者的腿部、臀部肌肉上收、下肢拉长、重心升高,使腿部及臀部线条优美。以及增加胸背部的肌肉线条的拉长感,使学习者上身挺拔。
芭蕾基础训练有一套科学严谨的教学体系,每一个动作都有明确的要求。在进行各种把上把下小组合的训练过程中,我强调学生要明确每一个动作的规格和要领。学生发现只有动作准确、节奏合理才能体现出美感来。各种优雅的静态姿势和各种敏捷协调的动态动作迅速做出反应并准确的贯穿在单个动作和成套动作之中,达到举手投足规范化。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动作的准确性和养成良好的舞蹈习惯,并获得舞蹈的所需的能力:软开度,力量,稳定性。以芭蕾形体基训中的把一位蹲为例。首先要做到脚底外开一位站好,小腿、膝盖、大腿、臀部、腹部肌肉收紧上提,同时上半身保持直立。在进行下蹲制造动力时,以膝盖为动力带动胯部朝脚底一位的位置呈一字缓缓外开,注意肌肉的收紧,当下蹲达到极限的时候,再保持膝盖外开缓缓收回一位直立,全程肌肉都是一种紧张与收紧状态。此训练对学习者塑造优美腿形和增加腿部肌肉延伸的感觉和力度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生今后的跳跃,控制打下基础。
三、古典舞身韵训练,让学生把握本民族舞蹈在“形”上的基本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审美取向,开始真正的舞蹈。中国古典舞讲究“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形,即外在动作,包含姿态及其动作连接的运动线路。神,即神韵、心意,是起主导支配作用的部分。劲,就是力,包含着轻重、缓急、强弱、长短、刚柔等关系的艺术处理。律,也就是动作本身的运动规律。身韵的训练就是实现中国古典舞审美追求的有效途径。
在身韵教学中,我以提沉、云肩转腰、基本手位脚位、基本舞姿,圆场步为重点,让学生感受的呼吸和意念对舞蹈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丰富脊椎的表现力,掌握古典舞体态上“拧、倾、圆、曲”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以及“逢冲必靠、欲左先后、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为学生将来跳中国古典舞达到圆、游、变、幻之美打下基础。
四、用现代舞的即兴教学,让学生学会用身体说话,培养他们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舞蹈是空间、时间和情感的艺术。在舞蹈的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不少学生身体僵硬,目光呆滞,表演空洞,缺少艺术感染力。怎样拓展学生舞蹈思维,使得学生的身体松弛自然、富有表现力?现代舞的即兴教学给我们提供了方法:认识空间的三个维度,认识空间变化时节奏的轻重缓急,认识空间的对比和节奏的轻重缓急与情感、形象的关系。
我这以认识空间为例。空间对于舞者有三个维度:除四肢以外的身体接触地面是一度空间;用四肢中的一个或多个接触地面是二度空间;身体不直接接触地面,通过跳跃或道具、他人留在空中是第三空间。我让学生用任意一个空间摆一个动作并表达某种情绪。动作的来源可以是生活,也可以是来源于以往舞蹈的经验,还可以是老师命题给予的创作方向,比如动作必须是:直的或是曲的,有角的或是圆的,大的或是小的﹍﹍当这一练习,学生能够完成后,我加入变化模仿练习:一个学生摆出一个动作,其他同学模仿,但必须是在不同的点位或不同的维度进行模仿;反向模仿练习:一个学生摆出一个动作,其他同学根据自己感受到的动作特点,进行反向的模仿,高变低,大变小,直变曲等等。这些游戏深受学生喜爱,大大拓展了学生对空间的想象能力,解放了他们的肢体,增强了他们的表现力。
五、用集体剧目排练完成软开度和技巧教学。
压腿、踢腿、撕腰等软开度、技术技巧训练,是舞者必不可缺的。这种训练极为枯燥和痛苦的,如何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有机会站在聚光灯下去享受掌声和鲜花?这就要有剧目排练去演出,去参赛。普通高中舞蹈队绝大部分学生是没有基础,从未登台演出过的。要在台上得到鲜花而不是臭鸡蛋,就要未雨绸缪。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高考的需要,在开学的第一个月就确定集体剧目,将其中的技术技巧难点拆分为月教学目标,循序渐进的去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技术技巧的达成需要哪些能力和每个月的软开度和能力目标,每堂课都给学生要求并进行考评,学生完成的情况决定了她在剧目中的位置。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没有童子功,那就将力量汇聚在一处,漂亮的攻下一个山头,我们就能走进舞蹈绚丽的世界,有跳下去的热情和勇气;有一次细细品出了美妙滋味,我们就有信心排除万难,成为一个优秀的舞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找到方法,使舞蹈成为孩子们生命中的阳光。
第三篇: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研究
《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初中学校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系统、社会各界对于特色教育的要求表现出强劲的势头。学校特色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长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学校建设的一个基本评价因素,同时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体育训练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重点之一。更早地发现、有意识地培养体育训练苗子,也是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工作项目。
我校是一所有着优良体育传统的学校,是温州市体育特色学校(篮球项目),温州市体育传统学校(田径项目),瑞安市田径、排球训练基地。目前体育组有10名骨干教师,本科率达到100%,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500多名。学校组建了校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共有在训运动员100多名。我校的各体育代表队近年来在瑞安市、温州市及省里的各项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的竞技体育正逐步展露出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也突现出了一定的问题,运动员苗子的选拔问题,训练时间的安排问题,科学化训练问题,以及运动员的输送问题等等,这些具体问题及待解决。解决现阶段我校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问题,对于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我校体育特长生的选拔的机制是什么,如何吸引小学的优秀苗子在初中阶段来我校就读?
2、如何合理利用我校现有的资源,对各项目进行科学训练?
3、如何解决学生特长发展与学业学习之间的矛盾?
4、如何解决体育特长生的输送问题?(三)研究意义
1、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特长教育理论的研究。
2、实践意义①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特长教育现象的认识。
②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我校体育教育发展及我校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③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校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与发展。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体育特长教育一直受到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关注,不少学校,尤其是高中及其以上学校,已经有了校本的较为丰富的特长生教育培养的经验和发展的优越环境。但是在初中阶段,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问题还是一个较为崭新的课题。如何处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与体育特长发展的问题,如何实施有效的特长苗子的选拔问题,等等,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的问题。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人们对于教育的理解的加深,素质教育,特别是特长教育的研究必将有一个飞速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内容与对象1.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形成选拔、培养体育特长生的本土化经验。(2)依托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
(3)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激发我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热情,进一步促进教科研能力的提高。2.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通过活动考察,开展学校体育特长生教育现状的调查观察研究,确定苗子,逐步开展训练工作。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相关动态和有效经验,开展体育特长教育理论方法研究。
(3)经验总结法:不断将获得的信息进行定性的分析,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学校体育特长教育的本土化经验。(4)实验法:将2010级运动员组建一个体育特长班,与2008、2009级的运动员的学业成绩和运动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检验组建体育特长班的可行性。3.研究对象
我校各项目体育训练队的08级09级10级的在训运动员。
四、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10月12月)
确定方案: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方向、现有条件,确定研究的具体方案,明确职责任务,设计材料记录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12月2012年10月)
采用调查观察法、网络资料查询法、实验法着手收集相关材料,确定各训练队队员的基本情况,开展训练工作,整理各级比赛的竞赛成绩,运动员的输送情况,定期召开研讨、交流会,及时总结经验,调整计划。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10月11月)
综合材料信息,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材料,形成关于农村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具体措施,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课题鉴定。
五、研究条件分析
(一)我校有一批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坚教师,他们具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经验和研究的热情。
(二)学校已经成立了各类体育训练队,配备了训练的基本设施,学校在政策、人员等基本条件上必将给予本课题研究以极大的支持。
(三)学校每年订阅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报刊杂志,同时学校上网电脑、打印机,这些条件都在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等方面上给予课题组以极大的保证。
(四)人民群众对子女教育期望值的不断提高,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特色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让子女上好学成为人民最大的愿望。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开展,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农村学生的特长发展的需要必将越来越迫切,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客观要求。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要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处理教育问题,“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全面评价学生”等课改理念是本项研究的政策理论支撑点。
六、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林华章(体育组组长)负责课题研究工作,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和结题报告,组织、策划、协调课题研究活动。
课题顾问:李立浩(中学高级教师)有着20多年的教学和训练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指导。
课题组成员:郑晓锋、吴万义、郑翔、赵章东、钟小挺
七、预期成果及形式
1、结题报告,汇总课题研究的所有过程材料与成果材料,撰写结题报告,主要研究和研究成果等。
2、相关论文,课题组成员撰写有关各项目科学训练的论文,总结,心得。
3、专题报告,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的主题撰写专题报告,提炼有关运动员选材、科学训练、运动员输送等方面的专题报告。
4、相关案例,课题组成员根据特长生的训练、生活动态撰写有关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典型案例。
扩展阅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有效练笔的实践和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靖江市实验学校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申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衡量学生语言运用及思维能力的重要尺码,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老师叫苦、学生叫难的事,学生手握笔,似有千斤重,写什么?怎么写?学生万般苦恼,教师心急如焚。写作,似乎成了学生无法逾越的大山。
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可人们更多地是把视线聚集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上,而往往忽视阅读教学中习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穿插写的训练。从篇幅看,或三言两语,或洋洒大篇;从内容看,或课文借用,或课外引进;从方法看,或内容挖掘,或想象补充每一次练笔,都是他教学艺术的映照。于老师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文练笔就是阅读教学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它不仅能增强习作的话题与内容的趣味性、新颖性、情境性和生活性,激发学生写的兴趣。同时,随文练笔是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很容易加以运用,降低了练笔的难度,又因其篇幅较小,动笔的时间短,教师能及时评价,大多数学生能在动笔之后马上就能感受到作文成功的快乐。
再者,我们品读苏教版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祖国的语言文字在其中彰显着无穷的魅力,或隽永潇洒,或激越昂扬,或空灵和谐许多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许多言外之意须去研磨,诸多文本背后的精彩须去探寻。因此,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还能促使我们的语文教师深入地细读文本,钻研文本,从中寻找出能为深化文本理解“架桥铺路”的“读写结合点”来,把握重点,聚焦难点,提升教学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有效练笔的实践和研究”的课题研究,“随文练笔”将成为我校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就是根据教材特点,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素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让学生及时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让学生就语言的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既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又提高写作能力。
2、通过开展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习作教学观念,促使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适时捕捉写作教学的契机,改革作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课题的界定。
(1)关键词之一:“阅读教学”。指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识字、听话、说话、作文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作用。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2)关键词之二:“随文练笔”。所谓“随文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它就文取材,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它是阅读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
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2、名家教育理论。叶圣陶:“阅读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等等,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咱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须有所领会,可以作为练习写作的借鉴。”叶圣陶:“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于永正:“当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算真正的语文课堂。”
3、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儿童最善于模仿,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句、段、篇作为读写结合的范本和中介,让孩子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不但能满足了儿童好表现的需要,还能激发孩子习作的积极性。根据儿童“易遗忘”的特点,采取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有利于知识的巩固。由于学生的写作束缚少,自然也就容易动笔,乐于动笔,“心动”而致“笔动”,学生则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积累学生在课堂中随文练笔的案例,探索新课程下“随文练笔”的途径和方法。
2、开展“随文练笔”,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从小练笔入手,让他们看到希望,从而达到“要我写”到“我要写”的主观心理变化。
3、在指导随文练笔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
4、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积累感悟精彩而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备多种语言模式的习惯。
5、整合新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有效地进行随文练笔训练,提高教师指导学生随文练笔的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语文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有着明确的读写训练重点,进行“随文练笔”时,一般应紧扣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设计相应的练笔题,突出其整体性,为提
高本单元的习作水平作好铺垫、打下基础。
2、适度性原则。首先要考虑训练的疏密度,一节课40分钟,有讲有练,都应有时间限制。如果贪多求全,蜻蜓点水;也不能草草了事,摆摆花架子。其次要注意训练内容的难易度。偏难、偏易的训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也会造成“费时低效”。再次,指导学生练笔必须有机地贯穿在讲读过程中,就文取材,精心设计适宜随机进行的小练笔。
3、反馈性原则。要加强信息的及时反馈,对学生运用语言时出现的错误应引导纠正,发挥榜样作用,使“随文练笔”效果达到最优化。
4、激励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应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好文章,进行及时激励、分层激励、需要激励、期望激励、目标激励、竞争激励、榜样激励、评价激励等,使每个学生(包括学困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鉴于本次研究内容多,实践性强,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主要包括: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
1、文献分析法。从多角度地开展对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2、案例研究法。通过个体案例的解读、测试研究的成效。
3、行动研究法。筛选和研究小练笔过程中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断完善研究的方法,不断纠正研究中出现的偏差。
4、调查法。调查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确立新的生长点;筛选作文教学中的新点子,新做法,进而用来指导实验。
八、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一)把握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
1、读写结合、尝试运用仿写。(1)典型句式的迁移练笔。
(2)典型构段方式的迁移练笔。(3)典型写作方法的迁移练笔。
2、拓展情节、填补空白扩写。(1)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2)用课文特殊标点开展“小练笔”。
(3)抓文本关键词开展“小练笔”。(4)读文本“佳句”后开展“小练笔”。
3、立足原作、删繁就简缩写。
4、根据材料、合理构思改写。
5、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续写。
(二)明确随文练笔的教学手段。
1、确定具有不同难度的随文练笔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习作要求,将“随文练笔”分为三个层次,低年级以
写“句”为主,中年级以写“段”为主,高年级以写“篇(或片断)”为主。各级的训练除强调侧重点以外,还注意了内容之间的连贯和年级之间的衔接。
2、将小作文与大作文结合起来,以形成统一的作文训练序列。这里的“小作文”指“随文练笔”,教师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将大、小作文结合起来,使两种训练互相渗透,融为一体。随文练笔训练与单元教材的习作要求相一致。
3、要求语文课题组教师每学期拟订好研究计划,每月写一次反思,上一节与课题有关的研究课,交一篇以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教案,每期写一篇与课题有关的经验总结或论文,收集一部分学生小练笔习作;每期开展一次与课题有关的经验总结交流会,给予课题研究成绩优秀的教师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三)、构建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课文是阅读教学的载体,随文练笔因为从课文中精选出一个或几个“训练点”,在每个训练点上组织有层次的一系列听说读写训练,成为一个训练板块。在一个训练点上,可以采用以下的操作程序:
“疏通文意”,给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帮助解决难点,点明重点,了解文脉,概括内容等等。
“重点导读”,主要指有助于学生练笔的部分。要求词求其义,句宗其旨,充分理解,熟读成诵。
“体会表达”,在充分理解、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紧扣课文训练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学习写作方法,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课堂练写”,围绕随文练笔训练目的要求,抓住“训练点”,让学生进行课堂练笔。“交流反馈”,学生练笔结束后,争取当堂交流、讲评,欣赏优点,修改不足。并逐步由教师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养成完成自我检查、自我修改的好习惯。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及预期成果。
(一)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
主要工作:收集有关信息,制定决策,组建机构,明确职责,组建管理模式,草拟研究方案。方案是研究的蓝图,直接关系课题研究的成败,首先,我们明确研究的目的内容,确定研究项目,选定了研究方法,进行了前测调查,计划课题研究的步骤。
(1)、选择和论证研究课题。(2)、组建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制度。(3)、开展“靖江市实验学校小学学生语文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和“靖江市实验学校小学教师习作教学问卷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
(4)、设计研究方案。
2、实施验证阶段(2011年1月211年12月)
主要工作:制定、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制定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对全过程进行记录、收集处理有关资料,形成了阶段报告和论文。
在实施验证阶段过程中,课题研究要以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平台;以五个环节为研究目标;以“专题研究、课堂研讨课、典型案例分析、典型教学设计、学生个案记录”等作为形式;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作为标尺。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案,调整策略,全程记录,在反思中进行经验总结,在总结中提炼成果。
3、总结结题阶段总结(2011年1月211年12月)
主要工作:材料整理归类、归档,形成总结报告,撰写经验论文,进行结题验收。注重激发学生的热情,用校刊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不断创新。珍惜学生探究的成果,建议学生以各种形式加以整理、保存。如手抄报、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课内外结合、学科间结合,将探究伸向广阔的生活课堂。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小练笔和探究心得向各报刊杂志社投稿。课题组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将之整理出来形成调查报告、课堂教学案例、反思、经验论文、研究报告、典型教案等。主要表现为:
(1)、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综合性研究成果。(2)、组织对研究成果的检测工作。(3)、撰写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4)、申请结题。
(二)预期成果呈现形式:
课题研究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经验论文汇编、典型教学设计、案例、反思、学生个案分析等,以及部分学生作品,如小练笔习作集、手抄报等。
十、课题研究保障。
1、队伍保障。
组建课题研究的队伍。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运行,成立课题组,并建立完善的课题管理和组织制度。课题研究组长:王留根
课题研究成员:陈亚云、赵静、徐江、刘银娣
2、制度保障。
建立课题组理论学习和专题研讨制度。课题组成员定期集中学习,利用网络随时进行交流。及时总结经验。
3、活动保障。(1)、课题组成员定期上专题研究课,并及时将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以及学生作品上传到课题研究博客。
(2)、撰写相关的论文、教学设计,将学生的相关作品结集成册。
第四篇:如何培养特长生
李家山中学特长生培养规划
(2008-2010)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的一技之长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我校非常重视发挥学生的专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着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依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三年的特长生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种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措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
(2)在音乐、美术、体育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自主创新,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二、主要任务:
(1)通过特长生培养计划的实施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2)使教师和学生真正确立成绩加特长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彻底改变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鼓励、关注、培养在艺术等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我校在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特长学生;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选拔学生、确定培养目标与方法
由于我校在特长生的培养起步迟,经验不足,本学年的工作重心定位在加强各科教学工作的规范性、提高教学效率及特长生培养制度的可操作性上,这段时间教师从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选拔有专长及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初步的培养对象(可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依据具体情况确立培养目标与采取的措施,并初步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完善阶段
培养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在原来基础上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出色人才,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并能取得优异的成果,使学生勇于展现自己的能力,有良好的道德和心理意志品质;
第三阶段: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通过以上工作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涌现出越来越多具有专长甚至多才多艺的学生,为高考多输送人才。此外,除了继续做好特长生的培养工作之外,对几年来的特长生的培养工作做全面的总结,制定新的工作规划,以更好的进行特长生的培养工作。
四、主要措施:
1、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给学生自由的选择空间,由他们自主选择喜爱的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活动方式上,按班级活动(文艺会演等班级组织的活动)--级部活动(级部集体活动)--校级活动(校级兴趣小组等)
⑴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活动:
按照教学有特色、学生有专长的思路,突出艺术教育的位置,本着普及提高的原则,在加强音、体、美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设篮球、声乐、美术等兴趣小组;另外,通过举行学校艺术节,开展各种文艺演出、竞赛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素质;体育方面:在保证学生达标率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和专长,选拔骨干队员,成立田径队,篮球队常年坚持训练;
五:具体操作方法
特长生的培养工作千头万绪,要做到有条不紊而又卓有成效,的确不易。要达到培养特长生的目的,除了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外,还要注意讲究方法,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1、行动早、计划早
开学前借助学生档案,提前熟悉学生的情况,尤其是特长生的情况,做到人未到,情先知,开学之后,便要通过问班主任、任课老师,课堂提问,测验,谈心,旁窥等手段去进行印证已知的考试成绩、操行评价是否属实,检测原特长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还圈出有培养潜力的准特长生。强计划性,做到事半功倍。每学年定下个大体的目标、明确大学期目标和半学期目标,并为之制订相应的月计划、学期计划。在完成目标时要充分注意其特点:由打好基础知识到提高运用能力、由平稳进步到加速提高。
2、营造宽松的环境
要着力为特长生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拓展其广阔的思维空间。其次,作为教师,总会遇到不听话的学生或者是与自己的个性相差很远的学生。这时,就需要以宽广的胸怀去对待他们。要态度温和而有耐心,对待学生,要与之为善,宽容他们的不足,理解他们的个性。
3、和谐的生生关系
处理特长生之间的关系,要贯彻既竞争、又友好的原则。因此,要引导特长生友好地竞争。第一,承认存在竞争。第二,要把比的对象从班引到校,由校引到市,由市引到省、全国,这样。第三,要提高对竞争的认识,变竞争有害为竞争有利。
4、补人数、补不足
不断地把发现的准特长生补充到培养的行列,变几个特长生为一个特长群,造成“百花怒放满庭芳”的局面。另外,非智力因素方面,特长生往往在某些方面也会有些不足,补其在这方面的不足,有时间长,力度弱,收效慢的特点,为次, 一是充分利用身边和身外的榜样的力量,正面鼓舞特长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豪迈的斗志。二是积极发现特长生在不足之处的闪光点和进步点,及时地表扬鼓励,激发他们改正的决心和信心。三是注意教育的层次性,对不同层次的特长生分别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以此约束他们的言行,提高他们的修养,防范自满情绪,克服骄娇之气。四是适当地使用扬抑法、激将法.5、发扬优势、张扬个性
发扬优势、张扬个性。决定了特长生“尖”的程度,对于特长生的培养非常重要。要想使学习不断扬长,就要重视个性上的张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个性是扬长的动力之源。兴趣是可以改变的,而个性则是稳定的、持久的。一个人,必须拥有三感——责任感、成就感和危机感。一个有良好个性的特长生,会本着对自己、对亲人、对老师、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激发起“建功立业”的强烈成就感,持久地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理智地学习,在取得好成绩后又能形成强烈的危机感,不断地克服学习中遇到各种困难,取得新的进步。所以,个性是扬长的动力之源,特长生要大力地张扬个性。
六、学习指导、心理辅导
对特长生,要做好合理的“导”,尤其是学习指导和心理辅导
1、学习指导。特长生,有时会失去追求的目标,骄傲自满,浪费时间。这时,要及时地引导特长生不断学习,学习实用本领,尤其是学习课外知识。为了提高对特长生学法指导的针对性,辅导教师要建立特长生档案,对他们进行跟踪辅导。应对特长生每科的月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情况,及时表扬进步的同学,了解落后同学退步的原因,然后进行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
2、心理辅导 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整天处于激烈竞争中的特长生,要承受比普通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虽然说适当的压力是一种动力,可压力一旦超过了心理承受的极限,就会成为阻力和破坏力。所以,既要适度地给特长生施加一定的压力,又要及时地帮助他们转移矛盾,释放压力,进行心理的辅导。
六:音乐特长生培养
1、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课放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找到音乐的乐趣。让所有的学生能主动地、热情地接受音乐教育,以达到享受音乐、感悟音乐和创造音乐的教学目标。而音乐特长生正是课堂教学中的活跃者,他们对音乐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极其渴望自己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体。教师利用特长生,引导其它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利用特长生资源,能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主角。
2、充分了解学生特长,挖掘学生音乐潜能
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特长,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和走近学生。每学期初都在班里开展的小小表演会,让每一个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特长,这种表演会让每一个普通的学生的音乐潜力得到开发。教师要在课内积极的观察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在课外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示空间。特长生教学资源的利用不仅是课堂教学中的过程,还有一个课外的、长期的、细心的、持之有恒的积累和收集过程,教师要在课内外细心的观察、了解学生,及时的发现可利用的音乐特长生。组织各种音乐活动的竞赛,如班级合唱比赛、音乐知识竞赛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表演欲望,发现并培养音乐骨干学生。应该把音乐特长生作为学校音乐教学资料的存贮资源。
3、组织音乐兴趣活动,提供足够展示空间
对发现的新苗子,音乐老师组织他们参加音乐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音乐老师认真分析各个音乐特长生的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通过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向他们教授声乐、器乐、舞蹈等基础知识。首先,教师应该从学生主体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想学什么、能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为学生尽可能的创造各种学习音乐的空间和渠道,充分的发挥学生的音乐潜能。其次,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学生的课外展示是我们了解学生的特长途经之一,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自身的特长或潜在特长时,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充分的展示和提高。
4、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群体合作精神
音乐特长生通过努力,音乐素质得到了提高,为他们建立自信、获得成功奠定了基础,老师这时要做的,便是不断提供给学生一个个获得自信成功的机会。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活动的成功经历发展自信。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机会,抓住音乐特长生各自的特长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在课外音乐活动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音乐社团和兴趣小组,让学生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既充分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在合唱合奏中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快乐。鼓励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形式的音乐比赛,通过比赛展示才能,发展自信,获得成功感。
七:体育特长生培养
1.选材:对中学体育特长生的选材,要求不能过高,要根据我们培养的目标进行选材。(1)兴趣爱好。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2)要具有较突出的运动能力。(3)对身材条件的要求不能过高,因为是基层训练,根据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身材等条件稍差的学生,同样具有很好的前景。
2.抓好组建特长生队伍的各个关键环节。要把体育特长生队伍建设好,只靠几个体育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做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的工作:(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2)与体育特长生所在班班主任的工作,经常联系,取得班主任的支持。(3)做好体育特长生家长的工作,把我们培养的目标、方向明确告诉家长,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信任。(4)做好体育特长生自身的思想工作,让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训练中来,起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3.培养体育特长生的重要的任务:
(1)体育特长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2)狠抓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
在中学阶段,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和特长训练二者相比,我认为文化成绩比特长训练更为重要,训练教师要培养体育特长生良好的文化学习习惯,使之明确文化成绩的重要性,只有有了好的文化成绩,特长才能得以更好地发展,我们的特长生才有更好的出路和前途,才能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深造和学习,才能达到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目标,才能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3)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要持之以恒。
不要因为片面追求体育特长成绩的提高,而影响或耽务了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平时训练只是利用每天大课间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训练,持之以恒。八:美术特长生培养
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合格加特长的学生。1.开展实践活动,解决实践问题。
2.多组织写生,让学生亲身到室外去接触、感受美。3.多组织参观多种美术展览,向优秀、先进学习。
第一阶段:讲授素描、速写的一些基础知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第二阶段:以写生为主培养学生的观察、组织构图、能力、配合色彩写生。第三阶段:创作练习,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争取创作一些简单作品。
附:《李家山中学特长生培养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把我校办成一所基础厚实,特色凸显,自主和谐发展的优质高级中学,积极探索新课改的思路和方法,加大对我校特长生培养的力度。经过充分调研,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培养宗旨
创建品牌学校,突出学科优势,培养特色人才
二、培养理念
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凸现个性,和谐发展
三、培养目标
1、瞄准全校各年级,发现选拔培养高素质的拔尖人才;
2、力争在各级各类各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3、力争在湟中县乃至全市的体育、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得好的名次;
4、争创一至二个特色教育和特长生教育的优势学科;
5、挖掘和培养一批业务精通、善于指导特长生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6、研究和探索科学高效的培养模式,积累和总结典型的培养经验。
四、培养范围和对象
1、初中:某一学科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各学科整体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体育、音乐、美术特长生。
2、高中:各门学科整体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高考输送体育、音乐、美术特长生。
五、培养机制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健全质量监控网络。
将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反聩、分析体系,即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教师四级体系。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方案和措施,并将各项培养工作细化到学校各个年级、班级、教研组、和科任教师,由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对这项工作进行领导、宣传、管理和考核。
2、加大教育科研力度
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战略,采取“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树立典型,系统培养;经验启发,实践锻炼”的策略,培养一批科研骨干力量。教务处要加大对教研活动的管理力度,做好过程管理和调控,实现教研活动的系列化、制度化,确保教研活动扎实有效。教务处要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抓好各子课题的人员组织及课题研究工作,鼓励教师“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善于研究、乐于奉献”,发挥我校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3、实施学生竞赛工程
全校要形成质量立校、竞赛扬名的共识。要扩大学校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影响,必须采取升学和竞赛两翼齐飞的策略。这项工作一是学科竞赛:本学期要做好数学、语文、物理、化学、英语竞赛辅导工作。并将辅导工作的组织、考核等管理工作逐步完善。二是特长竞赛: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竞赛辅导工作进一步制度化。
4、搞活活动性课程(兴趣性课程),保证拓展性课程
将活动分为、文艺类、体育类、综合类。除了课时规定的兴趣课和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外,学校还以运动队、文艺队、广播站、艺术节、体育节、升旗仪式等等为载体广泛展开。在活动中重视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拓展性课程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在学科课程基础上增加有深度的内容;二是让学生能及时地接触到前沿的思想、最新的知识,提高精神境界和观念水平;三是对于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提高性辅导,发展学生的优长。
5、建立健全特长生选拔制度
选拔特长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利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将品学兼优的特长生选拔为培养对象。同时引入激励和淘汰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
6、重视学法指导
平时加强对特长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的指导,同时也要做好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
7、建立特长生成长档案
为了及时了解特长生的学习情况,就要建立特长生成长档案,对其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
8、学校为特长生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场所、经费和时间等。
六、培养模式
根据上级精神我校将采取“六结合”方式,即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兴趣小组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指导相结合,集中培养和单个辅导相结合,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面向全体,分类推进,调动学校一切潜在资源,扶持特色项目、特长学生,使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七、培养数量
1、学科特长生
各级别的学科竞赛,针对实际情况由各教研组自己定出培养名额。
2、全能特长生
按照学籍总人数的3%进行选拔,选出若干名学生重点培养。
3、升学上线生
按照学籍总人数的5%进行重点培养,选出若干人进行重点培养。
4、体育、音乐、美术特长生,针对升学和各级别的比赛竞赛活动,适时定出。
八、特长生培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唐发鸿
副组长: 梁东先、麻启忠
组 员:马荣军 王忠义 杨生福 李友年
学校品牌与特色创建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可存急功近利之念。在大力提倡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原则,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务实高效,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大幅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五篇: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做阳光少年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教育应为学生奠定成功人生的起点,使每个学生形成以自信、欢乐、奋发、高尚为基调的心理素质。每一位老师要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每一位孩子自由地发展,提供充分的实践与思考机会,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尽情地享受人生这一段最美好的时光。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与合作中更从容,更出色。这是我们一群阳光老师所追求的教育理想。为实现这一教育理想我们做了如下有益的尝试:
一、挖掘各学科教材中有利于培养、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内容,对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育教育。
统观小学各学科教材,每科教材都有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于是,我们就从各学科整合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如:
A:思品科:注意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B: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角色扮演,引导学生理解感知语言,体验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模仿与学习作品中角色的心理和行为,提高心理素质及各方面素养。
C:作文教学:写作需要观察、逻辑、记忆、想象,又需要热情、兴趣、毅力等,写作的结果能反应一个人的思想、心态和思辨能力。文如其人,教作文要先教做人。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是一种时势所趋。心理健康教育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互动和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者充分调动、激发小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特别是通过心理诱导、行为激励和成功体验的内化功能等方法,求“趣”、求“新”、求“活”、求“实”、求“美”、求“效”,切实消除、解放学生习作的心理重负和疑虑,用手写出心中的喜怒哀乐,抒发自己的情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做到人文练达、文道统一,学以致用、教学共享,乃至信手拈来皆成文章,一挥而就尽展风采。
D:数学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着重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活跃思维力和创造力。在低年级全面进行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在高年级着重对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对心理有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的心理教育,以提高学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培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E:音乐学科:在音乐课上通过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在享受音乐中陶冶美的情操,创设优美的境界,营造良好的心境,不断提高心理素养,从而成为一个文明、开朗、自尊、友爱的“阳光儿童”。
F:体育学科:在教学中,从儿童身心发展需要出发,通过游戏和体能锻炼,克服学生怯懦、畏难的心理,培养勇敢、耐挫、团体精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G:美术学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欣赏美、体验美、感悟美的熏陶,培养鉴赏美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努力使每一个少年儿童成为追求真、善、美,性格开朗、行为文明、思维活跃、善于合作的人。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教材特点对全体学生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从小形成积极、乐观、向上、自主的学习态度,奠定了创造性人格和文明、高尚品格的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构筑平等对话、真诚沟通的平台,使每位孩子认识自己,善待自己,超越自我。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每个世界存在着千差万别。心理指导的老师必须从心理学角度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对不同性格类型、不同学习行为的学生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对多动症、厌学症、焦虑症等作矫正性指导,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学习喜悦和快乐生活的情趣,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原本与父母无话不谈,但长大后,特别升入了小学高年级,不少孩子与父母似乎有些“生分”了,与父母的碰撞越来越多,常认为不被理解,这种成长的烦恼是他们从儿童期到少年期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感到自己长大了,渴望跟成人一样,不受太多的约束。他们为证明自己长大,说的是大人话,唱的是流行歌,做的是追星赶时髦的事,穿的是品牌衣裤装酷扮靓,神态表情像大人一样深沉、冷峻……然而他们毕竟是孩子,不具备把握自己的能力,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差,常犯这样那样的错,与家长的矛盾大,因此会陷入苦恼、孤独和痛苦之中。
针对这种情况后,“阳光人”专门开设了“阳光心语室”,找这些渴望长大而常出“乱子”的孩子对话、沟通,引导他们学会与父母亲交朋友:要珍惜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要会感受父母给予的爱,还要以孝顺之心懂得回报。其次教孩子要不拘形式敞开心扉把自己的欢乐和苦恼告诉给爸妈,让他们理解自己。我们为了让孩子学会关心父母,和父母的关系融洽,教育孩子在父母生日时送一份小礼物,说一句温馨的祝福语,写一封慰问信给父母,做一件使父母高兴的事。为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我们还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中秋佳节等以“烛光晚会”、“阳光音乐会”、“感恩•沟通•奋进畅谈晚会”等联欢活动的形式请家长到学校与孩子一起对话、聊天,增益理解,深化亲情。
我们除了和学生面对面谈心外,还用写信、上网聊天、打电话等形式与孩子沟通。心育组的黄珍老师最受学生拥戴,她每天都收到多封学生信件,她怀着一颗高尚的爱心和无私的责任心一一认真写回信。在她的耐心帮助下,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关心、善待他人,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学会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问题,学会以平常心看待发生在身边的人与事,解决了来自学生心中的烦恼和困惑,达到自我实现。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认识到:通过健康有益的沟通、对话等形式,可以帮助孩子解决来自学习、交友、生活、身体、家庭、社会等方面的烦恼和痛苦。从中我们也意识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始终有一片圣洁的天空,那就是爱的天宇,爱他人,爱自己,爱是力量的源泉,爱是精神的支柱。一个人的心中如果有“爱的话语”回荡,那将是快乐的、幸福的。
三、以学生群体中典型人物的优秀品质为辐射点,使更多的孩子懂得生活、生命的真谛,从而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超越自我,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苏晟同学原是我校六年1班的学生,他在人生的一场极其特殊的考场上(于2001年暑假发现自己的左腿不幸患上恶性骨肉瘤),坚强地战胜了剧痛、胆怯、自卑和绝望等一系列重难关,十分顺利地做完了左腿高位截肢手术,而且情绪稳定、思想畅通、乐观地面对残酷的现实,不断挑战、完善、重塑和超越自我;在2002年上学期期末总复习期间,是他装上假肢后训练走路的黄金时间,为了学习与治疗两不误,他每天上下午在课堂与距离家里三公里的训练场来回奔波,开创出学习生涯的新篇章:除上复习课外,整个学期没有来校上过一节课的苏晟同学在期末语文、数学考试中成绩全部是优!我们心育课题组利用苏晟同学这个感人的案例,在学生中开展为有困难的人献爱心、与不幸的人分担痛苦、给困境中的人以希望、力量和快乐的心育活动。在课题组蔡风义老师的组织下,大家为苏晟同学捐了款,送去了慰问信、贺卡、鲜花、水果、自做的各种礼物。这一活动不仅让苏晟体会到亲情,而且也从中培养同学们金子般的爱心和同情心,并让全体同学以苏晟为楷模,热爱、珍视自己的生命,树立坚定的信念,勇敢、乐观、不屈不挠地面对、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超越自我。如今,苏晟同学已走出母校漳州市实验小学,就读于漳州三中初二年级。他经历了狂风暴雨的考验,他拥有了明媚阳光的沐浴后,更成熟、更快乐,他懂得以爱回报爱。一上初中,就乐观地融入新集体,心灵更为坚强和坦然,每学期考试均在班级前5名。一个在绝望中被爱所拯救的孩子,他所回报的爱也感染了所有的人。爱,创造了奇迹。
现在就读于漳州一中高二年级的刘煜佳同学,原是实小的学生,她在语文老师蔡风义的关心、鼓励和帮助下,小学毕业时就有10多篇文章在省、市报刊上发表,还写了一本6万多字的自传《超级女生•缤纷小学路》,毕业后又有多篇有份量的习作发表于《海峡都市报》《中学生语文报》等报刊。刘煜佳初中就读于漳州八中(学校办有初中与高中年级),那里的文学社在她的影响下迅速开张了,并有幸走马上任了第一届社长,同时兼校学生会的学习部副部长,还出版了社刊。
我们心育课题组,抓住这个契机,开发这个典型人物的宝贵资源,请她为母校的同学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接受采访、咨询,和同学们探讨问题。刘煜佳同学的成长故事令人感动,启人深思,大家明白了:只要以快乐的心情去学习,以负责的态度去思考,以坚强的毅力去挑战困难,以宽容的心态去接纳他人,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就会健康、幸福地成长,成功就属于自己。
我们心理健康活动小组为全体学生架设起一座通向美好未来的阳光心桥:“阳光心桥”是阳光使者的心桥,是希望的心桥,是关注生命健康成长的心桥,是无私奉献的心桥,是阳光明媚、充满朝气的心桥。
四、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载体,使更多孩子学会学习、思考、交际、合作,学会体验分享快乐,懂得共担责任。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知道: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是不同的,知识能力和整体品质也有差异,仅靠课堂教学使他们达到拥有好的心理素质是相当困难的,再进一步要求每个学生自由、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成为身心健康的阳光少年就很难奏效。课外活动正好弥补这个缺点,它的重点在于“扬长”,在于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增长才干,培养自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为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心育组组织学生自己设计喜欢的课外活动。在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基础上,指导他们再进行筛选、整合,设计出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性、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心育活动。其中阳光晚会“感恩•沟通•奋进”深入人心、影响广泛,是学生童年生活中一个美丽的亮点:
我们要“感恩”的,是感谢家长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之恩,感谢各位相识或不相识的关爱和奉献之恩;我们要“沟通”的,是让我们拉近彼此间心灵与心灵对话的距离,或者讲讲自己的学习经历,或者谈谈自己生活、工作的感想,或者叙叙自己的现场感受,或者说说亲人间的情深与隔阂等等,敞开心扉,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我们要“奋”的,是让我们奋发图强,精益求精,继往开来,不懈前进。
2002年1月30日,适值寒假的第一天。在“阳光心桥”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感恩•沟通•奋进”联欢晚会在漳州市实验小学的阶梯教室里热热闹闹地进行着,从晚上7:00至9:00,扣人心弦,掌声不断。出席晚会的嘉宾有“阳光心桥”的顾问代表蔡勇强
副教授、漳州市宣传部副部长翁福、原漳州市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龙溪师范学校副书记周汉清(已退休)、《漳州广播电视报》《漳州广播电台》《闽南日报》《漳州青年报》《海峡都市报》《海峡导报》等在漳的记者代表、“阳光心桥”的6位辅导老师、新老朋友以及漳州市实验小学部分老师、2-6年级的部分学生、家长代表近200人,记者之多、参加人数之多均超出我们的预料之外。更令人难忘的是晚会中魏冠正同学的妈妈,用激动的心情,声泪俱下向大家讲诉了她曾不堪忍受病魔折磨,几次想自杀时,孩子怎样用爱、用优异的学习成绩给了她生活的信心,让她对生命有了期盼的故事,以及苏晟妈妈讲诉苏晟以顽强的毅力战胜死神,战胜自我的故事,这些故事感人至深、终生难忘。
阳光晚会倡导学生学会把爱和关怀送给别人,学会展示自己、和谐相处、富有爱心和合作精神,学会让心声开放,让心灵飞翔。
因为健康的集体,可以健康很多人!因为高尚的个人,使更多人拥有高尚。
近几年我们开展的活动多姿多彩,如艺术类有:让生活美丽动人的“插花比赛”、让歌声飞扬的“音乐鉴赏会”、开心一课的“小品专场”、张扬个性的“儿童服装设计比赛”、培育劳动能力的“烹调比赛”;文学类有:演讲比赛、故事会、诗歌朗诵比赛、读书报告会、辩论会、我和作家面对面、阳光少年访名人;主题活动类有:我们讲奥运、小小“心理医生”、设计自我形象、我的梦想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组织策划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了,思路宽了,能力提高了,心胸宽阔了,智慧增长了,爱心升华了,老师、学生和家长高兴了。在“构建多渠道教育网络,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的课题实践中,我们始终以人为本,面向未来。我们确信:在我们课题组老师充满热情、富有理智、勇于实践、不断学习的作用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会有更加可喜的成果。每一个可爱的生命会因拥有健康心身而茁壮地成长,共享灿烂阳光,直抵阳光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