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脑瘤中医辨证论治
脑瘤中医辨证论治
一、病因病机
1七情所伤,气机失调
人的情志由心所主而分属于五脏,正常的情志活动有懒于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活动,以五脏六腑的气血津液精为物质基础,如长期或突然而较剧烈的情志刺激,极易损伤脏腑正常功能活动,影响气血津液精的代谢,从而使情志与脏腑之间良性的互相依赖的调节方式遭到破坏。近年的研究表明,脑主情志比心主情志更为实际。所以,脑主情志、情志不遂、七情伤脑是脑瘤形成的重要因素。脑为诸阳之会,全身阳气通过阳经会聚于脑,一旦七情所伤,气机失调,阳气不能交会于脑,就会出现清阳不升、浊阴盘踞、痰瘀胶结的脑瘤病理基础。
2肾脑不足,痰瘀内阻,日久成毒
肾与脑密切相关,肾主骨生髓,髓在脊为脊髓,上聚脑为脑髓即脑海。肾精充则脑海足,脑海空虚,则肾精因上济脑海而虚少,导致精少髓亏。脑海是脑瘤所居之地,脑瘤的生长直接侵袭损伤脑海,耗竭脑髓,故当脑瘤生长到一定时期,必然会导致脑海空虚,肾精不足,肾脑两虚,出现头痛、头晕、头昏、健忘、少寐、胫酸膝软、耳鸣等。这些症状在脑瘤切除后还会存在较长的时间,甚至长期存在。
肾藏精,肝藏血,精血相生,故肝肾之阴相互滋生,肝肾同源,乙癸同源。脑瘤患者每因肾精不足,阴液化源乏力,造成肾阴亏虚。肾阴不能滋养肝阴,肝阳炽张,化火生风,风火相煽,脑络绌急,则出现剧烈头痛、头胀、耳鸣等。
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肾主蒸腾气化,调节尿液排泄。肺脾肾功能异常,则水液的生成、输布、蒸腾、气化、排泄作用就异常,势必水湿停留为痰为饮。另外,肝郁不舒,气滞津停为痰;瘀血生成或因气虚气滞,或因痰阻寒凝,或因跌仆外伤,或因手术损伤,痰瘀胶滞,日久不除,成毒化热,痰热瘀毒聚于局部而为脑瘤。
因此,脑瘤的病位在脑,与肝肾脾胃关系密切。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肾脑两虚(肾阴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其次是肝阴虚及脾胃运化和升降功能失司;标实是肝火肝阳偏盛和痰热瘀毒内阻。
二、治疗总原则:脑瘤可分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患者,肿瘤尚小,正气尚盛,瘀毒不深,多采用以攻为主,或大攻小补,或先攻后调;中期,脑瘤发展到一定程度,正气亦伤,但正邪相争处于“势均力敌”阶段,宜攻补并重;晚期,肿瘤已增至严重阶段,正虚邪盛,患者不任攻伐,当扶正为主,少佐祛邪抗瘤药。
三、药方: 1.痰毒凝聚型
主证: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身重倦怠,舌强语蹇,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痰多胸闷,舌胖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滑或弦细。
治法:化痰散结,解毒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味。胆南星10g,清半夏10g,枳实10g,竹茹10g,陈皮10g,白术10g,云苓30g,石菖莆15g,全蝎5g,蜈蚣2条,山慈菇15g,徐长卿20g 2.气血郁结型
主证:头痛头胀,面色晦黯,视物模糊,口唇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弦。
治法:活血化瘀,散结开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味。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地龙10g,川芎10g,白芷30g,蝉蜕5g,白蒺藜10g,全蝎10g,王不留行15g,麝香0.2g(绢包入药,每包煎3次)3.肝风内动型
主证:头痛头晕,耳鸣目眩,烦躁易怒,抽搐震颤,舌强失语,昏迷项强,恶心呕吐,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0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清热。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味。枸杞子10g,杭菊花10g,熟地黄15g,山萸肉10g,泽泻15g,丹皮10g,云苓10g,女贞子15g,生牡蛎15g,夏枯草15g,珍珠粉1瓶(0.6g装,冲服),僵蚕10g,怀牛膝30g,白花蛇舌草15g 4.肝胆实热型
主证:头痛头胀,如锥如裂,呕吐如喷,便干溲赤,舌黯红或绛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泄火,解毒通腑。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5g,黄芩10g,桅子10g,生地10g,赤芍10g,芒硝5g,石决明15g,白花蛇舌草30g,苦地茶5g 5.脾肾阳虚,肝血不足型
主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视力障碍,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气短懒言,溲清便溏,或咽干口渴,颧红盗汗,五心烦热,脉沉细无力。
治法:偏阳虚者温补脾肾、补脑填髓;偏血亏者健脾补肾养肝、补脑安神。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生地30g,山萸肉10g,石斛10g,麦冬10g,五味子5g,石菖蒲15g,肉苁蓉30g,巴戟天10g,肉桂5g,远志10g,茯苓15 g,炮附子10g,生姜5g,大枣5枚,薄荷3g。
偏阳虚者去石斛,麦冬,加仙灵脾10g,山药15g,偏血亏者去附子,肉桂,巴戟天,加桑寄生30g,当归10g,生黄芪15g.以上各行如颅内压增高症较明显,可加大利尿逐水药,如白茅根,车前草,木通,头痛明显加元胡,莪术等。6.魔芋30g,每日水煎服,20帖为一疗程。
7.蛇六谷30g,苍耳子30g,贯众30g,蒲黄根20g,七叶一枝花20g,先将蛇六谷煮2小时,再加其他药同煮,滤取清汁,饮服。
8.仙脑方
鱼脑石10g,石决明15g,生牡蛎15g,蜂房10g,蝉蜕5g,威灵仙15g,全蝎10g。对脑瘤头痛有效。
9.蚕菊汤
生石决明30g,僵蚕10g,地龙10g,蝉蜕5g,木贼10g,生鳖甲10g,蜂房10g,牡蛎30g,丝瓜络10g,全蝎5g,晚蚕砂10g,甘菊花10g。此方对于脑瘤头痛剧烈,呕吐,视力减退者有效。10.通络散结汤:党参1515克,当归1010克,天南星1010克,煅牡蛎1515克,僵蚕1010克,地鳖虫1010克,蛇六谷1010克,三棱1010克,猪苓1510克,重楼1010克,菊花1010克,猫爪草1510克,甘草67枚,干姜3片为引,每日一剂,水煎两遍,早晚饭后服。11.祛风化瘀散:全蝎6090克,三七6060 克,天麻6060克,白花蛇60克,炮制后研细粉。一次53次,以黄酒冲服。12.补肾化痰汤
【来源】钱伯文,《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姜半夏、制南星各15克,石菖蒲、当归、山萸肉各9克,赤芍10克。
【用法】依法制成糖浆,口服。同时随证加服汤剂。
【功用】补肾固本,软坚逐瘀。
【方解】颅内肿瘤,其本在肝肾虚亏,髓海不足,其标则为痰凝气滞,瘀毒凝聚,故治宜标本兼顾。方中半夏、南星化痰软坚;石菖蒲化痰开窍;当归、赤芍活血化瘀;山萸肉滋补肝肾。诸药相合,共奏化痰软坚,活血逐瘀,滋补肝肾之功,故取得良好疗效。
【主治】脑瘤。
【加减】痰湿内阻,治以燥湿化痰,以温胆汤、涤痰汤、导痰汤,指迷茯苓丸加减;肝胆实热,治以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肝肾阴虚,治以滋补肝肾,用杞菊地黄丸、一贯煎加减;气血郁结,治以活血化瘀,用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加减;肝风内动,治以镇肝熄风,用镇肝熄风汤、羚羊钩藤汤、天麻钩藤汤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13.南星蚕夏汤
【来源】于敏,《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生南星、生半夏、夏枯草各15克,僵蚕9克,石菖蒲6克,地龙15克,蜈蚣2条,壁虎2条,地鳖虫9克,猪苓、茯苓、决明子各15克,菊花、青葙子各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每疗程为3个月。
【功用】化痰祛瘀,平肝熄风。
【方解】方中用半夏、南星、僵蚕、地鳖虫、蜈蚣等化痰祛瘀;石菖蒲、地龙、菊花、决明子等平肝熄风。药理研究证实,化痰、平肝、熄风药物能抑制小鼠肿瘤细胞恶性生长,提高自身免疫机制,故本方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具有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的效用。
【主治】颅内肿瘤。
【加减】偏瘫加黄芪、赤芍、当归;畏寒肢冷加炮姜,小茴香、吴茱萸;阳痿加菟丝子、仙茅、仙灵脾;闭经加当归、川芎、王不留行、穿山甲;失眠加灯芯草、远志;恶心呕吐加木香、竹茹、陈皮、九香虫、旋覆花;阴虚潮热加北沙参、石斛、龟板、鳖甲、生地;纳呆加陈皮、焦楂曲、生苡仁、鸡内金;形羸体虚加黄芪、太子参、当归、麦冬、生地。14.辩症治疗:
14.1肝肾不足,脑髓亏虚
此型多见于手术及放化疗后,或放疗而未行手术治疗者。证见头痛、头胀、头沉,健忘,耳鸣,心烦,时有目视异常,腰酸膝软,舌质红黯,苔薄白,脉细弦和细涩。治宜补益肝肾,益脑填精。药用生、熟地黄、炙龟甲、山茱萸、枸杞子、菊花、牛膝、肉苁蓉、当归、炒白芍等。
14.2痰瘀阻络
此型治宜分消痰瘀,虫类通络。适用于脑瘤治疗的始终,有无症状均可使用,但要充分结合脾胃功能的强弱。对头痛较重,缠绵不已更适合。药用半夏、陈皮、茯苓、胆南星、僵蚕、全蝎、蜈蚣、川芎、天竺黄、炒莱菔子、焦山楂、水蛭、地龙、穿山甲等。
14.3肝阳上亢,热毒腑实
此型多见于实体肿瘤复发,或未行手术者。因瘤体生长较快,出现物理压迫症状,表现为头痛剧烈,呕吐,大便干结,低热口渴,视力下降,舌红,苔薄黄或黄腻干燥,脉数和弦数滑数。治宜清热解毒,软坚散结,重镇潜阳。药用夏枯草、贝母、玄参、生牡蛎、大黄、山慈菇、白花蛇舌草、黄芩、栀子、野菊花、蒲公英、连翘、金银花、生石决明、珍珠母等。
14.4脾运失司,胃失和降
此型多见于脑瘤晚期,瘤毒弥漫,邪气盛而正气虚,脏腑功能低下,精神不振,纳少脘胀,恶心呕吐等;或行放化疗后,药物和射线影响脏腑气血,导致恶心呕吐,食纳不香,头晕脱发等;或脑瘤术后,用多种药物治疗者。治宜健运脾胃、和胃降逆。药用党参、炒白术、茯苓、人参、黄芪、半夏、陈皮、枳实、砂仁、木香、焦三仙、炙鸡内金、旋覆花、代赭石等。
14.5瘀阻水停
此型多见于脑瘤术后不久,手术对脑络损伤未恢复,或术后出现脑积水,或未行手术者瘤体周围水肿明显者等。治宜活血利水,引水下行。药用益母草、泽兰、牡丹皮、路路通、漏芦、王不留行、生薏苡仁、牛膝、泽泻、车前子等。15.加减三甲复脉汤【辨证】肝阳上亢,络阻血瘀。
【治法】平肝潜阳,清润通络。
【组成】生地15克,女贞子15克,鳖甲15克,生牡蛎15克,旋复花10克,旱莲10克,骨碎补10克,牛膝10克,白芍12克,丹参12克,磁石12克,龟板20克,朱砂1克,红花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肿瘤良方大全》16.南京中医学院已故院长、全国著名中医专家邹云翔教授验方
【方药】小川芎、炙蜈蚣各5g,枸杞、丹参各15g,当归、鸡距子、炙远志、红花、桃仁、桔梗、贝母、半夏、神曲各30g,太子参24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长期服药,随证加减。17.上海中医学院岳阳医院于敏医师验方
【方药】半夏、南星、夏枯草、石菖蒲、僵蚕、生牡蛎、地龙、蜈蚣、猪茯苓、蟾酥、地鳖虫、天龙(壁虎
【适应症】胶质瘤、垂体腺癌、听神经瘤、颅咽管瘤、脑膜瘤、松果体瘤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个月为1疗程。连服数疗程后,视病情改为间歇性服药,但以长期服药为宜。
18.上海第二医学院刘永戢医师奉献以下2则验方方1
【方药】蛇六谷、蛇果草各30g,半边莲、半枝莲、夏枯草、天葵子、七叶一枝花、贯众、菝葜各15g。
【适应症】中枢神经恶性肿瘤(胶质瘤、转移性瘤、恶性脑膜瘤),手术治疗后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方2
【方药】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半枝莲、贯众、石见穿、七叶一枝花、菝葜、茶树根、柳树叶各30g。
【适应症】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胶质瘤、肉瘤、恶性脑膜瘤、转移性瘤)手术后颅内压偏高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9.熄风软坚汤
【功能主治】功能熄风清热,化瘀祛痰。主治脑瘤。【处方组成】蝎4.5克、蜈蚣6条、丹参20克、川芎4.5克、僵蚕9克、地龙9克、半夏9克、钩藤15克、白术9克、天麻9克、天葵子15克、夏枯草30克、贝母9克、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呕吐加美竹茹;头痛甚加藁本、蔓荆子、白芷、菊花;视力障碍加蕤仁、青葙子、密蒙花、石决明、石料夜光丸;便秘加大黄遮虫丸或香泻叶;多饮多尿加生地、花粉、石斛、桑螵蛸、龟版、远志。
20.鱼脑石汤
【功能主治】功能化痰开窍,平肝潜阳。主治脑瘤。
15克、广郁金12克、石菖蒲10克、天竺黄10克、石决明12克、珍珠母24克、煅6克、桔红6克、地龙10克、桃仁10克、钩藤12克、川12克、生代赭石30克,水煎服。
玄参;痰蒙心窍,神魂恍惚及伏热呕吐,加服安富牛黄丸或局方至宝丹;肝阳上亢,眼目昏糊。加苦参、龙胆草、龙荟。
15例,其中胶质细胞瘤6例,颅内转移瘤3例(乳癌脑转移脑脑膜瘤1例,枕骨骨瘤1例。治疗后,神经胶质瘤有5例存活,颅内压增高症状缓解,其中1例已生存6年有余。脑转移3例均死亡,最长生存期为半年。其余病例均健在。
【处方来源】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史兰陵。
珍珠母、石决明等平肝潜阳;地龙、天竺黄化痰通络;桃仁、郁金活血化瘀;代赭石降逆止呕,全方共奏化痰开窍、平肝潜阳之功,是为有效。(王龙宝)21.消瘀化痰汤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祛瘀,化痰软坚。主治脑瘤。
处方组成】丹参15克、川芎12克、葛根15克、桃仁12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生牡蛎30克、夏枯草15克、白芷15克、天葵子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痰湿重者加云苓、薏仁、胆南星;视力模糊者加石决明;头痛易怒者加柴胡、郁金。
4例脑
【处方来源】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许菊秀。
语】上述4例脑垂体肿瘤患者,都具备头痛固定不移、有紧压感、手指增粗、口唇增厚等临床表现,以痰瘀互结为其主要病理变化,其病初多血瘀,继则夹痰,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法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近期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王龙宝)22.祛瘀通窍汤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开窍醒脑。主治脑瘤。
【处方组成】赤芍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三七5克、甲珠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石菖蒲6克、麝香0.2克,水煎服。
夜明砂10克、菊花10克;纳差,去桃仁、红花、麝香,加鸡内金8克、淮山药10克。
1例蝶鞍肿瘤,治后症状明显改善,经蝶鞍照片复查未见异常,随访8年末见复发,获临床治愈。
【处方来源】湖南省邵阳市中医院刘青云。
语】本例头痛如锥刺,青紫黯有瘀斑,脉深而涩,为瘀血之证,故方中重用活血祛瘀、开窍醒脑之剂,取得显著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王龙宝)23.芪龙天麻汤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通络,化痰熄风。主治脑瘤。
【处方组成】黄芪40克、当归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夏枯草30克、葛根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桃仁12克、川芎12克、地龙12克、天麻12克、10克、生
蜈蚣2条;肢体屈伸无力加鸡血藤30克。
1例小脑桥脑角肿瘤,服药40余剂,患者可拄杖行走50余米,生活基本自理。1年后复查CT提示。右侧小脑桥脑角高密度阴影缩小至1.5×2平方厘米。
【处方来源】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沈霖。
语】方中丹参、蜈蚣、天麻熄风通络;葛根升律液而柔筋脉;白花蛇百草、胆南星、夏枯草化瘀散结,适用于气血亏虚、痰瘀交阻的脑瘤患者。(王龙宝)24.软坚化瘀汤
功能主治】功能化痰软坚,祛瘀解毒。主治颅内肿瘤。【处方组成】夏枯草30克、海藻30克、昆布15克、桃仁9克、白芷9克、石见穿30克、留行子12克、赤芍15克、生南星15克、蜂房12克、野菊花30克、生牡蛎30克、全蝎6克、蜈蚣9克、天龙2条,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11例,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1例。
【处方来源】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刘嘉湘。
语】祖国医学认为肝火上扰,痰浊阻窍,肝风内动,毒瘀侵袭等与脑瘤的发病有关,故方中用复枯草、海藻、昆布化痰软坚;野菊花、牡蛎、全蝎、蜈蚣平肝熄风;留行子、赤芍活血化瘀,治疗脑瘤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陈湘君)25.李家祖传治癌秘方
主治:各种癌/瘤
配方:生五灵脂10克,生黑牵牛10克,生香附子10克,生广木香10克.
用法:买药时加工成粉,加白醋调糊为丸,阴干.一次10克.生姜汁送服,每天3-4次(小儿药量减半).也可以不调糊,服药时加些醋.
注意:不得吃人参。孕妇不可用。
说明:一般病例30分钟见效,经千余例临验,疗效100%,被称为神方!本方前三味药是祖传秘方,第四味药是贡献人研究所加.
献方人:广东饶平县三饶镇西巷头民间医师26.方源:李兴让等:补肾化瘀法治疗颅内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
A方:龟板胶、鹿角胶、枸杞子、熟地、当归各15g,补骨脂18g,巴戟天、何首乌、黄芪、党参、金毛狗脊各30g。B方:荸荠60g,天葵子、白花蛇舌草、石决明、半枝莲各30g,重楼、半夏、白术各15g,三
七、白僵蚕、天麻各10g,全蝎3g。
治法:水煎服,以上二方交替使用,间日1剂,效不更方。
疗效:以本方治疗颅内四脑室恶性肿瘤1例,取得显效,患者生存10 27.脑瘤汤:(注:此方与24方极象只多天龙片)
夏枯草30g,海藻30g,石见穿30g,野菊花30g,生牡蛎30g,昆布15g,赤芍15g,桃仁9g,白芷9g;生南星9g,蜈蚣9g,留行子12g,蜂房12g,全蝎6g,天龙片15片。每日1剂,煎2次分服。天龙片分3次随汤药分服。
疗效:上海中医学院单用本方治疗颅内肿瘤11例,总有效率为72,7%。
第二篇:中医外科学辨证论治总结
中医外科学辨证论治总结
第一单元 疮疡 一.疮疡 暑疖
1.内治: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加味 2.外治:
1)初期:千捶膏黄金散玉露散 2)珠疖:清黛散 3)成脓:切开排脓
4)溃后:九一丹.太乙膏贴 5)并发湿疮:清黛散 疖病
1.内治:祛风清热利湿─防风通圣散 2.外治:千捶膏.三黄膏
二.疔疮 颜面疔
1.内治: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2.外治:
1)初期:箍毒消毒─玉露散.千捶膏
2)中期:提脓祛腐─九一丹.八二丹.玉露膏.千捶膏 3)后期:生肌收口─太乙膏.红油膏.红丝疔 1.外治:
1)初起:太乙膏掺红灵丹 2)成脓:切开引流
3)溃后:八二丹.九一丹药.红油膏 4)脓尽:生肌散.白玉膏
三.痈 颈痈
1.内治:散风清热.化痰消肿─牛蒡解肌汤.银翘散 2.外治:
1)初起:金黄膏
2)溃后:八二丹.金黄膏.红油膏 3)脓尽:生肌散.白玉膏
四.丹毒
1.内治:凉血清热.解毒化瘀 1)头面者:─普济消毒饮
2)胸腹腰胯者:─龙胆泻肝汤.化斑解毒汤 3)下肢者:─萆解渗湿汤合五神汤
4)新生儿丹毒.毒邪内攻者:─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五.发 锁喉痈 1.内治:
1)初起:.散风清热.化痰解毒─普济消毒饮 2)溃后:清养胃阴─益胃汤 2.外治:玉露散.双柏散
有头疽 1.内治:
1)初期.溃脓期:和营托毒.清热利湿─仙方活命饮 2)阴虚火毒炽甚:─竹叶黄芪汤
3)气血两虚不能透毒外出者:─托里消毒散 4)收口期:气血两虚:─十全大补汤 2.外治:
1)初期:金黄膏.千捶膏 2)溃脓期:八二丹.金黄膏 3)收口期:白玉膏.生肌散
六.无头疽 附骨疽 1.内治:
1)初起:清热化湿.行瘀通络─黄连解毒汤合五神汤 2)成脓:清热化湿.和营托毒─黄连解毒汤合五神汤
3)溃后:气血两虚者:调补气血.清热化湿─十全大补汤.托里消毒散.2.外治:
1)初起:金黄膏.玉露散 2)成脓:切开引流
3)溃后:七三丹.八二丹.红油膏.冲和膏
七.走黄与内陷
1.走黄:凉血清热解毒 2.内陷:
1)火陷:凉血清热解毒.养阴清心开窍 2)干陷:补养气血.托毒透邪.清心安神 3)虚陷:脾肾阳衰:温补脾肾.八.瘰疬 1.内治:
1)初期:疏肝养血.健脾化痰─逍遥散合二陈汤
2)中期:疏肝养血.健脾化痰.托毒透脓─逍遥散合二陈汤 3)后期:滋肾补肺—六味地黄丸 2.外治:
1)初起:冲和膏.阳和解凝膏 2)中期:冲和膏.阳和解凝膏
3)后期:七三丹.八二丹.红油膏.白玉膏.生肌散
九.流痰 1.内治:
1)初期:益肾温经.散寒化痰─阳和汤 2)中期:扶正托毒─透脓散
气血两虚者:调补气血─人参养营汤 阴虚火旺者:养阴除蒸─清骨散 2.外治:
1)初期:阳和解凝膏 2)中期:切开引流 3)溃后:五五丹.第二单元 乳房疾病: 一.乳痈 1.内治:
1)初起:疏肝清热.通乳消肿─瓜蒌牛旁汤 2)成脓:清热解毒托里─透脓散 3)溃后:排脓托毒─四妙汤 2.外治:
1)初起:金黄散.玉露散 2)成脓:金黄散.金黄膏
3)溃后:八二丹.九一丹.金黄膏 4)脓尽:生肌散.生肌玉红膏.二.乳癖 1.内冶:
1)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开郁散 2)冲任失调者─二仙汤.小金丹
2.外治:温阳活血.化痰软坚阳和解凝膏
三.乳疬 1.内冶:
1)肾阳虚者:温阳化痰─右归丸合小金片 2)肾阴虚者:滋阴化痰─左归丸合小金片 2.外治:参照乳癖.三.乳腺增生病 1.内治:
1)肝郁痰凝治: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六神全蝎丸 2)冲任失调:调理冲任.温阳化痰─二仙汤合四物汤.合十全大补汤 2.外治:阳和解凝膏.四.乳衄 内治:
1)肝火偏旺:疏肝解郁.清热凉血─丹栀逍遥散 2)脾虚失统:健脾养血─归脾汤.五.乳岩
1.情志郁结: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神效栝蒌散合开郁散 2.冲任失调:调理冲任.理气散结─二仙汤合开郁散 3.毒蕴溃烂:解毒扶正─化岩汤 4.气血虚弱:调补气血─归脾汤
第三单元 瘿 一.气瘿
内治:疏肝理气.解郁消肿─四海舒郁丸
二.肉瘿
内治:理气解郁.化痰软坚─海藻玉壶汤
三.石瘿:
内治:化痰软坚.开郁行瘀─海藻玉壶汤
第四单元 皮肤病: 一.热疮 1.内治:
1)风热毒盛者:疏风清热解毒─辛夷清肺饮 2)湿热重者: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阴虚内热者:养阴清热.解毒利湿─增液汤 2.外治:青吹口油膏
二.缠腰火丹
1.内治:清肝火.利湿热─龙胆泻肝汤
皮疹消退后.皮肤仍刺痛者:疏肝理气.活血.重镇止痛─逍遥散.2.外治:玉露膏.双柏散.三黄洗济.解毒洗济.颠倒散 水疱破后:青黛膏
三.疣
1.内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平肝潜镇─马齿苋合剂 2.外治: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掌趾疣丝状疣.四.癣 头癣
白秃疮肥疮
外治:一扫光或雄黄膏 手足癣 鹅掌风 外治:
1)潮红湿润者:雄黄膏或皮脂膏
2)水疱为主者:用二号癣药水或复方土槿皮酊外搽 3)粗糙皲裂者:用枫油膏外搽 脚湿气(水疱型.糜烂型.脱屑型)
1.内治:清热利湿─萆解渗湿汤合五神汤 2.外治:
1)脱屑型和水疱型:一号癣药水.复方土槿皮酊.藿黄浸剂 2)脱屑干燥或有皲裂者:雄黄膏 3)有脓疱者:青黛膏
4)糜烂型:皮脂膏.雄黄膏 圆癣
外治:二号癣药水.一号癣药水.颠倒散
皮损有糜烂.疼痛者:雄黄膏.二号癣药水.一号癣药水 紫白癜风
外治:密陀僧散干扑.二号癣药水或10%土槿皮酊外搽.五.疥疮
1.内治:疏风清热利湿─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 2.外治:硫磺软膏.一扫光.雄黄膏.六.接触性皮炎
1.内治:清热解毒.利湿 1)上部者: ─消风散 2)下部者: ─龙胆泄肝汤
3)严重者: ─普济消毒饮或清瘟败毒饮 2.外治:
1)潮红.丘疹者:三黄洗济外搽,用青黛散
2)肿胀.糜烂.流滋较多者:用10%黄柏溶液湿敷 3)糜烂.结痂者:青黛膏或清凉油乳剂外搽
七.湿疮 1.内治:
1)湿热证: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萆解渗湿汤.二妙丸 湿重于热者:宜健脾利湿.佐以清热─除湿胃苓汤
2)血虚风燥证:宜养血祛风.消热利湿─四物汤合萆解渗湿汤 2.外治:
1)急性者:10%黄柏溶液.青黛散 2)亚急性者:三黄洗剂.黄柏霜 3)慢性者:外搽青黛膏或皮枯膏 婴儿湿疮
1.内治:疏风清热利湿─消风导赤汤 2.外治: 1)湿性者:青黛膏.黄连油 2)干性者:三黄洗剂.黄柏霜
八.药物性皮炎 1.内治:
1)风热证:祛风清热─消风散
2)湿热证:清热利湿─萆解渗湿汤
3)血热证:凉血.清热利湿─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4)火毒证:清营解毒.养阴泄热─清营汤
5)气阴两伤证:益气养阴.清热.健脾和胃─增液汤合益胃汤.2.外治:三黄洗剂.青黛散
九.瘾疹 1.内治:
1)风寒证:疏风散寒.调和营卫─桂枝汤或麻黄桂枝汤 2)风热证:疏风清热─消风散
3)肠胃实热证:疏风解表.通腑泄热─防风通圣散合茵陈蒿汤 4)气血两虚证:调补气血─八珍汤
5)冲任不调证:调摄冲任─四物汤合二仙汤
十.牛皮癣 1.内治:
1)风湿热证:疏风清热.利湿─消风散 2)血虚风燥证:养血祛风.润燥─四物汤 2.外治:
1)风湿热证: 三黄洗剂
2)血虚风燥证:二号癣药水外搽
十一.白庀 1.内治:
1)血热证:凉血清热─犀角地黄汤.凉血地黄汤 2)湿热蕴积证:清热利湿.和营通络─萆解渗湿汤 3)血虚风燥证:养血祛风.润燥─四物汤合消风散 4)火毒炽盛证:凉血.清热.解毒─清营汤
十二.粉刺 1.内治:
1)肺经风热证:疏风宣肺.清热─枇杷清肺饮 2)肠胃湿热证:清热化湿.通腑─茵陈蒿汤 3)脾失健运证: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 2.外治:颠倒散洗剂.痤疮洗剂外搽
十三.多形性红斑 1.内治: 1)风寒证:和营祛寒─桂枝汤
2)风湿热证:疏风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合消风散 3)火毒证: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普济消毒饮 2.外治:
1)皮肤糜烂者:三黄洗剂外搽.青黛膏 2)粘膜糜烂者:青吹口散吹
十四.结节性红斑 1.内治:
1)疏风清热.和营利湿─四物消风饮 2)表证解后: ─桃红四物汤 2.外治:用金黄膏.玉露膏
十五.红斑性狼疮 盘状红斑性狼疮
1.内治:滋阴补肾─六味地黄丸 2.外治:白玉膏 系统性红斑狼疮 1.内治:
1)热毒炽盛证: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 热毒内陷神昏者: ─加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2)阴虚火旺者: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3)气滞血瘀证:疏肝解郁.理气活血─逍遥散.血府逐瘀汤 4)心阳不足证:益气养心─生脉散.苓桂术甘汤
5)脾肾阳虚证:温肾壮阳.健脾利水─附桂八味丸.真武汤 重者─参附汤
2.外治:白玉膏.黄柏霜
第五单元.肛门直肠疾病 一.痔 1.内治: 实证:
1)血热者:清热凉血─凉血地黄汤 2)湿热下注:清利湿热─黄连丸 虚证:
1)养心健脾.益气补血─归脾汤.十全大补汤 2)脱出:气虚:补气升举─补中益气汤 血虚:补血养血─四物汤
肿胀痒痛:清热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如神汤 便秘:
1)实证:通腑泄热─大承气汤
2)虚证:润肠通便─五仁丸.麻子仁丸 2.外治:熏洗法 二.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1.内治:
1)实证: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 2)虚证:养阴清热利湿─青蒿鳖甲汤与三妙丸 2.外治:
1)初起:实证用金黄膏.黄连膏.虚证:冲和膏 2)成脓:切开引流
3)溃后:九一丹纱条引流,生肌散纱条
三.脱肛
1.内治:补气.升提.固摄─补中益气汤 2.外治:苦参汤.五倍子散或马勃散
第六单元.男性前阴病 一.前列腺炎 1.内治:
虚证:补益法 实证:疏导法.1)湿热壅阻证:清利湿热─八正散.龙胆泻肝汤.大分清饮
2)阴虚火动证:补肾滋阴.清泄相火─知柏地黄汤合萆解分清饮.3)肾阳不足证:温肾固精─金锁固精丸合右归丸 4)气血瘀滞证:活血散瘀─前列腺汤
2.外治: 湿热下注.气血瘀滞.金黄散.葱归塌肿汤坐浴
二.前列腺增生症
1)肺气失宣.水道不利证:开泻肺气.清热利水─黄苓清肺饮 2)湿热下注.膀胱涩滞证:清热化湿.通利膀胱─八正散
3)中气下陷.膀胱失约证:补中益气.制约膀胱─补中益气汤.补元煎 4)肾阴不足.水液不利证:滋肾养阴.清利膀胱─知柏地黄汤 5)肾阳不足.气化无权证:
尿闭:补肾湿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 失禁.遗尿: ─螵蛸丸
6)下焦蓄血.瘀阻膀胱证:活血散瘀.通利膀胱抵挡丸
第七单元.外科其他疾病 一.烧伤 1.内治:
1)火热伤津证:养阴清热─黄连解毒汤.银花甘草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2)阴伤阳脱证:扶阳救逆.固护阴液─参附汤合生脉散.四逆汤 3)火毒内陷证:清营凉血.解毒─清营汤.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 热毒传心: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4)气血两虚证:调补气血─八珍汤
5)脾胃虚弱证:调理脾胃─益胃汤.参苓白术散 2.外治:
初期:清凉膏.万花油外搽.虎地酊 中期:黄连膏.红油膏.生肌玉红膏外敷 后期:生肌白玉膏掺生肌散外敷.黑布膏
二.臁疮 1.内治:
1)急性继发感染:清利湿热─萆解渗湿汤 2)气阴不足:宜益气养阴─六味地黄丸 3)肾亏疮面乌黑不痛: ─附桂八味丸 2.外治:九一丹药.红油膏.生肌散.白玉膏
三.脱疽 内治:
1)寒湿证:温阳通脉.祛寒化湿─阳和汤.独活寄生汤.2)血瘀证:活血毒.止痛─四妙勇安汤.3)热毒证:清热解毒.止痛─四妙勇安汤.4)气血两虚证:补养气血─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 5)肾虚证:
肾阳虚:温补肾阳─附桂八味丸
肾阴虚:滋补肾阴─六味地黄丸.知柏八味丸
四.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青蛇毒)
1.内治:和营活血.清热利湿─五味消毒饮合三妙丸.2.外治:早期:金黄散.四黄散.双柏散 血栓性深静脉炎(股肿)
1)早期:湿热蕴阻.气血瘀滞:清热利湿.活血通络─通络活血方.抵挡汤
2)后期:气虚血滞.寒湿凝滞:温阳利水.活血化瘀─阳和汤.补阳还五汤,当归四逆汤
六.肠痈 1.初期: 1)温热内蕴.气滞血瘀者:行气祛瘀.通腑泄热─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锦红片 2)寒湿夹瘀血凝结者:疏化导滞.理气行瘀─藿香正气散合红藤煎剂 2.酿脓期:
积热不散.热胜热腐:通腑泄热.解毒透脓─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 3.溃脓期:
1)阳明腑实.热盛伤阴者:通腑排脓.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合增液汤 2)阴损及阳:温阳健脾.化毒排脓─薏以附子败酱散合参附汤
第三篇:《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广泛的炎症反应。本病是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患,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侧较右侧多见,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早期表现,仅以疼痛为主,或仅有轻微隐痛或肩关节不适和束缚感;继则疼痛逐渐加重,夜间尤甚,常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也逐渐完全受限;最后形成“冻结状态”。本病在中医学属“痹证”范围,又称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等。
中医认为,人过中年阳气虚弱,正气渐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营卫失调,以致筋脉肌肉失去濡养,遇有风湿寒邪外侵,易使气血凝滞,阳气不布,脉络不通故发本病。
(1)正气内亏:“七七肾气衰”,人到50岁左右,肝肾精气开始衰退,或劳逸过度,或病后体弱,致气血不足,筋脉得不到充分滋养,日久筋脉拘急,营卫失调。《中藏经*五痹》曰:“肾气内消……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曰:“夫劳倦之人,表里多虚,血气衰弱,腠理疏泄,风邪易侵……随其所惑,而众痹生焉”。现代医学家刘渡舟在《金匮要略诠解·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曰:“凡尊荣之人,则养尊处优,好逸恶劳,多食肥甘,而肌肉丰盛,不事劳动则筋骨脆弱,以致肝肾虚弱……阳气虚,血行不畅,重因疲劳则汗出,体气愈疲**此时加被微风,遂得而干之,则风与血相搏,阳气痹阻,血行不畅。”
(2)邪气外侵:居住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内侵,寒湿留滞于筋脉,血受寒则凝,脉络拘急则痛;寒湿之邪侵淫于筋肉关节,以致关节屈伸不利,如金元·张子和《儒门事亲》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阴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濒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潮湿、痹从外入。”又如明·朱《普济方》曰:“此病盖因久坐湿地,及曾经冷处睡卧而得。”
一、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
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四型:
1、风寒侵袭
主证: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
主证分析:体虚之人,肌肤卫阳不固,复因汗出当风,风寒趁虚袭于肌肤经络,痹阻于肩部,使肩部气血运行不利;不通则痛,故见肩部疼痛,局部发凉。因病程短,风寒仅袭肌表,故其痛较轻。苔白脉浮或紧,均为寒邪在肌表之征。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10g,独活10g,秦艽10g,桂枝10g,桑枝10g,海风藤15g,当归10g,川芎10g,木香10
g,乳香10g,甘草6g。(正耀注:此蠲痹汤源自《医学心悟》,是程钟龄方)
方解:方中羌活、独活、桂枝、秦艽、海风藤、桑枝等祛风散寒,化湿通络;配以当归、川芎、木香、乳香活血理气,并能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寒胜者加制川乌、细辛;风胜者,重用羌活,再加防风。
2、寒湿凝滞
主证:肩部及周围筋肉疼痛剧烈或向远端放射,昼轻夜甚,病程较长。因痛而不能举肩,肩部感寒冷、麻木、沉重、畏寒,得暖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主证分析:年老肝肾亏虚,正气不足;或因冒雨涉水,睡眠不当,外界寒湿之邪侵及,滞留局部。日久寒湿内结,致使局部经脉闭阻,故见局部疼痛、麻木;寒凝邪实,故疼痛剧烈、畏寒;湿性重着,故有沉重感,得温则痛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均为寒湿之征。
治则:散寒除湿,化瘀通络。
方药:乌头汤加减。
麻黄10g,制川乌12g(先煎),白芍15g,黄芪30g,甘草6g;全虫12g,羌活12g,细辛6g。
方解:方中的制川乌、羌活、细辛、全虫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用麻黄散外寒表湿;芍药、甘草缓急舒筋;黄芪益气固表,并以此缓和麻黄、乌头之性,以防伤正气。诸药配伍,使寒湿之邪微汗而解,邪去而又不伤正,以达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之功。
3、瘀血阻络
主证:外伤后或久病肩痛,痛有定处。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拒按,肩活动受限;或局部肿胀,皮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涩。
主证分析:外伤内挫,局部经络损伤,气血逆乱;或久痛入络,血脉瘀阻,故见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且有定处,拒按,或肿胀。皮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涩均为血瘀之征。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活络效灵丹与桃红四物汤合并加减。
当归15g,丹参15g,生乳没各15g;白芍
10g,川芎10g,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桂枝10g,桑枝20g,鸡血藤15g。
方解:方中用当归、丹参、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止痛;熟地配当归以养血;白芍缓急止痛,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用桂枝、桑枝、鸡血藤祛风通络。诸药共奏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效。
4、气血亏虚
主证:肩部酸痛麻木、肢体软弱无力、肌肤不泽、神疲乏力;或局部肌肉挛缩,肩峰突起。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主证分析:久病体弱,气血亏虚,外邪乘虚侵袭,闭阻经络,肩部筋脉失于荣养,故见肩酸痛麻木、肢软乏力、肌肤不泽、肌肉萎缩、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无力均为气血亏虚之征。
治则:益气养血,祛风通络。
方药:秦桂四物汤,或用本方加味治之。
秦艽12g,桂枝12g,当归12g,白芍12g,川芎10g,生地12g;黄芪15g。寒甚加羌活、独活、附子;湿甚加苡米、海桐皮;筋缩不利加木瓜、鸡血藤、忍冬藤;痛甚加全虫。
方解:本方以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养血柔筋,以秦艽祛风散寒,以桂枝、黄芪益气温经通络散寒;共奏益气养血,疏经散寒之效。
二、治疗肩周炎的中成药
1、伸筋丹
伸筋丹的组成有:地龙(炒)500克,马钱子(制)、红花各350克,汉防已、乳香(醋炒)、没药(醋炒)、骨碎补(制)、五加皮各150克。
具体制法为:马钱子用砂烫至外表呈棕黄色并鼓起祛毛屑,骨碎补用砂烫祛毛。将上述药物粉碎成末混匀,装入胶囊,每丸含0.15克。用时,每日3次,每次5丸。15日为1个疗程,停药5日,再服15日。
药效:该药有较好的解痉镇痛作用。药理分析结果表明其镇痛作用不属于中枢性镇痛,而是通过局部的消炎,消肿以达到消除疼痛症状的目的。此外,该方对其它骨伤科疾病的疼痛也有较好疗效。另外,肩周炎重在自我锻炼,如果配合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黄芪桂枝五物汤
药方组成为:黄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3片,大枣4枚;细辛3克,制川乌、制草乌各5克,止痉散粉1.5克。用时,除止痉散粉随饮片煎汤送服外,其余诸药加水煎,分2次服。
药效:由于中老年人肝肾渐衰,筋骨、筋膜等组织逐渐退行性改变,在风、寒、湿、邪浸袭的诱因下,造成肩关节局部的肌肉、筋膜、软骨等组织发生紧张、僵硬、变性、增生或萎缩等病理改变,因此,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通过方中的桂枝,可辛温助心阳,通经络,改善肩关节周围筋骨、经络等的血运,驱除肌表之邪,以缓解疼痛。生姜味辛,以佐桂枝、合芍药,调和阴阳,温养血脉;合大枣养胃气而发汗,以去肌肉,筋骨之邪。黄芪调治营卫气血不足;细辛祛除里寒之邪;制川乌、制草乌温经止痛,治风痹等肢体麻木;止痉散粉解痉挛而且通络。上述诸药加减应用,对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效果。此外,该方对颈椎病、腰腿痛也有较好疗效。
3、昆明山海棠片
药物组成:昆明山海棠。
功效: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筋骨疼痛,风湿寒痹,麻木不仁,肩周炎之早期。
服法: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
4、风湿寒痛片
药物组成:见类风湿性关节炎章。
功效: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口服每次6片,每日2~3次。
5、风痛安胶囊
药物组成:防己、木瓜、桂枝、生石膏、姜黄、海桐皮、忍冬藤、连翘、通草、黄柏。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主治:肩周炎早、中期有热象者。
服法:口服每次4~5粒,每日3次。
6、痹苦乃停片
药物组成: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制马钱子、怀生地、薏苡仁等。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口服每次5~7片,每日4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
7、痹隆清安片
药物组成:萆薢、怀生地、制马钱子、制乳香,制没药、薏苡仁等。
功效:除湿消肿,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主治:肩周炎各期有热象者。
用法:口服每次5~7片,每日4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
三、治疗肩周炎外用膏药
(1)肩贴灵
药物组成及制法:雄黄、樟脑、急性子、公丁香、生半夏、乌蛇、蜈蚣、凡士林。上药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药膏。
功效: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主治:肩周炎之风寒侵袭兼瘀阻者。
用法:取药膏适量摊于敷料上,贴患处。
(2)肩凝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牛蒡子1500g,白凤仙120g,川芎120g,桂枝60g,大黄60g,当归60g,白蔹60g,肉桂60g,草乌60g,地龙60g,僵蚕60g,赤芍60g,白及60g,乳香60g,没药60g,川续断120g,防风120g,荆芥120g,木香120g,苏合香油120g,蜂醋3000g,香油5000g。将以上诸药入油炸枯,过滤法渣,加入蜂蜡搅拌成膏状,夏季时蜂蜡酌增,冬季时蜂蜡酌减,制成后放一周后使用。
功效:温经通络,祛风散寒,化瘀止痛。
主治:各型肩周炎。
用法:将药膏适量摊敷于棉布片上,敷匀,贴患部,3~5日更换1次。
(3)消散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清明前鲜泽漆草2500g,生菜油7500g,生麻黄、生半夏、生南星、甘遂各
180g,白芥子、大戟、僵蚕各240g,黄藤90g,火硝30g,炒黄铅粉1500g。先将泽漆草入油熬枯去渣,再入麻黄、南星、甘遂、白芥子、大戟、僵蚕,再熬枯去渣,呈滴水成珠状时加入黄藤,火硝熬枯后将油滤清,入黄铅粉收膏,将药膏摊牛皮纸上。
功效:温经散寒,豁痰止痛。
主治:肩周炎痰浊阻络型。
用法:洗净患处,将膏化开,贴于患处,5天换1次。
(4)五枝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桑树枝、槐树枝、榆树枝、桃树枝、柳树枝各36cm(直径12mm,秋末、冬初采者为宜)。将各树枝切成每段3cm长,放入香油500g中炸焦(呈黄色)捞出后,将乳香、没药各15g研细,加入油中,边加边搅拌(朝一个方向搅拌),拌匀再加入漳丹250g,继续搅拌,呈糊状放温后摊在25~30张牛皮纸上备用。
功效:通经活络,化瘀止痛。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用法:患处洗净,取膏贴患处,5天换1次。同时,嘱患者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
四、治疗肩周炎——药浴疗法
(1)洗剂Ⅰ号
药物组成:防己30g,威灵仙30g,五加皮30g,羌活30g,独活30g,川芎30g,赤芍30g,红花30g,木瓜30g,鸡血藤30g,千年健30g,海风藤30g,青风藤30g,桑枝30g,马钱子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
功效:温经活络,祛风散寒。
主治:肩周炎。
用法:将上药用冷水浸泡于铁瓷盆内,2小时后,文火煎熬20分钟,不去渣,待放置温度适宜后,用毛巾蘸药液热敷患处,或直接用药液洗浴患处,再次用时加温即可,加温前可续水。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每剂药可用1周。
(2)洗剂Ⅱ号
药物组成:伸筋草、威灵仙、续断、麻黄、桂枝各15g,当归、红花、川乌、草乌、木鳖子、乳香、没药、川芎各12g。
功效:舒筋活血,温经散寒。
主治:肩周炎各期。
用法:同洗剂Ⅰ号。
(3)漏肩风熏洗验方
药物组成:鬼箭羽15g,桂枝、红花、木瓜各9g,晚蚕沙15g,黄酒250g。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经和络。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属风湿痹阻型者。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浸泡15分钟,再加水半面盆,加黄酒煎沸后,趁热熏洗患处,冷则加热再熏再洗,每次熏洗15~30分钟。每日2次,每剂连用3天。
五、治疗肩周炎——药敷疗法
(1)肩周散
药物组成: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白芷、生草乌、细辛、红花、没药、乳香、生葱、生姜、白酒各适量。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主治:肩周炎各期。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再加生姜、生葱捣烂,兑适量白酒,一齐入锅内炒热,敷于患肩部,外包固定,隔日换药1次。如有皮肤对药过敏者,可用纱布蘸清油隔在皮肤上,再敷药。
(2)川乌散
药物组成:川乌、草乌、樟脑各90g。
功效:温经散寒,通阳除痹。
主治:肩周炎。
用法:上药研末,根据疼痛部位大小,取药末适量,用食醋将药末调成糊状,均匀敷于患处及压痛点,厚约0.5cm,外裹纱布,用热水袋压在局部热敷约30分钟,每日1次。
(3)吴薏盐散
药物组成:吴茱萸、薏苡仁、莱菔子、菟丝子、紫苏子、生食盐各30g。
功效: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祛湿止痛。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用法:诸药研为粗末,先将生食盐锅中炒黄,再加入中药末拌炒至微变色,然后倒布袋内,外敷患肩,边熨敷边活动肩关节直至药温已低为止。隔时复炒再敷,日3次。
六、治疗肩周炎——外擦疗法
(1)外擦验方
药物组成:生川乌12g,生草乌12g,干姜12g,细辛8g,威灵仙6g,凤仙花8g。红花6g,川芎4g,桂枝7g,独活8g,寻骨风6g,樟脑15g,松枝6g,大黄8g,仙茅6g,巴戟天6g,茴香6
g,丁香6g,三七6g,五加皮6g,牛膝4g,乳香12g,没药12g,全虫6g,土元6g,山茱萸10g,麻黄9g,杞子9g,狗脊9g,桑枝6g,当归6g,秦艽6g,白酒1200ml。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肩周炎各型。
用法:诸药粉碎为粗末,用55度白酒浸泡,夏季14天,春、秋季21天,冬季30天,过滤沉淀
5日而成。晚睡前用棉签蘸药液适量涂于疼痛处,用聚乙烯超薄膜(薄软食品塑料袋)覆盖,外用衣被覆盖10分钟左右,有发热感,温度升高(灼热感属正常),6小时后去掉覆盖物。每日1次。注意:药物要均匀接触皮肤部位,孕妇及酒精过敏、皮肤破损者禁用。
(2)消炎止痛液
药物组成:丁香、山茶各10g,木香9g,大黄12g,红花10g,当归12g,生地、赤芍、丹皮、白芷、川芎各10g,防风、乳香、没药、荆芥各9g,薄荷6g,樟脑10g。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肩周炎。证见肩关节疼痛难忍,难以入眠,手不能抬举转后者。
用法:上药除樟脑外,加入90%酒精(适量)浸泡24小时(酒精与药之比为1∶2),然后置水于锅中,用蒸馏法,收集蒸馏液200ml,药渣中残余液滤尽,把樟脑粉加入蒸馏液中搅匀,与滤液合并,制成350ml外擦液备用。用时先在病灶部位,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照射10分钟后,将本品涂擦患处,间隔5分钟涂擦1次。每次照射30分钟,每日2次。
七、治疗肩周炎——针灸疗法
(1)毫针疗法
疗法①
a.取穴:寒胜型主穴取俞、肩三针穴、阿是穴、曲池、配穴取肝俞、膈俞。湿胜型主穴取阿是穴、臂、曲池;配穴取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气海。风热型主穴取臂、曲池、合谷;配穴取大椎、商阳、肝俞、膈俞。
b.手法:寒胜型与湿胜型用平补平泻法,或针后灸之,或拔罐;风热型用泻法。
疗法②
a.取穴:肩贞(深刺),肩井穴。
b.手法:令病人垂臂曲肘,用28号4寸毫针刺入肩贞约2寸,使针尖稍向外斜;使局部有较强的酸麻胀感并向前臂及手指放射。再用同号针自肩刺入,向下经肌肉层刺到臂穴;以肩关节有较强的酸麻胀感为度。肩井穴刺5~8分即可。留针后用艾条温灸10~15分钟,每日
1次。
疗法③
a.取穴:条口透承山穴。
b.手法:患者站立位,患左取右,患右取左,用泻法,针感向上传导,得气后,嘱病人将患肢用力向上举,活动肩关节,不留针。
疗法④
a.取穴:主穴取肩陵穴,配穴取中渚、大椎、肩中。
b.手法:以捻转手法为主,并辅以提插。据病情施虚补实泻或平补平泻手法。主穴为缪刺法。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疗法⑤
a.取穴:中平穴(足三里下1寸,上巨虚上2寸处,偏于腓侧)。
b.手法:用28号2.5~4寸毫针,直刺,大幅度用力提插捻转,以泻法为主,针感为闪电式远距离传导。早期者,针后疼痛消失可不留针。后期肩关节粘连较重者留针30分钟,5~10
分钟行针1次,隔日1次,7次为1疗程,患单侧针健侧中平穴,双侧针两侧。
(2)头皮针疗法
①取穴:取顶颞前斜钱(前顶穴至悬厘穴的连线中1/3节段)。
②手法:进针约1寸(单肩者针对侧,双肩者针双侧),痛在前针尖方向向阴面,在后向阳面,用抽气法运针,以痛消失或减轻为得气,留针1小时以上,每10~30分钟运针1次,同时活动患肩。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3)小宽针疗法
①取穴:主穴取肩井、天宗等;配穴取肩前(在肩前面,取肩峰与腋缝前端连线的正中点及抬肩三角肌的正中间)。
②手法:用小宽针快速进针,不留针,不捻转,刺后拔火罐,再行局部按摩。每10天针1次,3次为1疗程。
(4)芒针疗法
①取穴:肩背、风池、秉风、肩外俞。
②手法:以风池为主穴,针尖向对侧目眶下,深刺1
5寸左右,使针感下行,肩背穴针尖向后下方斜刺2.0~3.0寸,刺在斜方肌中,注意针尖角度,避免刺伤肺脏;肩外俞透秉风,使局部有酸麻胀感为度,施平补平泻手法。
(5)刺血疗法
①取穴:主穴取尺泽、曲池、曲泽(任选一穴);配穴取肩贞、肩前、肩后局部。
②手法:取穴位及周围有瘀血现象的静脉血管,以三棱针刺出血10~20ml,血止后拔罐5
分钟。每15~20天1次。
(6)灸治疗法
①温灸器灸
a.取穴:肩贞、肩井。
b.方法:将艾绒与中药粉(据病情选用)装在温灸器同点燃,固定在肩部压痛点及穴位上施灸,可垫纱布数层,避免温灸器过热烫伤皮肤。每次灸30分钟,隔日1次,每次选3~4穴,10
次为1疗程。
②温针灸
a.取穴:主穴取肩三针(肩前、肩后)、天宗、肩中俞、新设;配穴取臂、肩外俞、肩井、曲池、阿是穴。
b.方法:均取患侧穴,以主穴为主,每次4~6穴,针刺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法,留针不动,将艾段套在针柄上,艾段长2cm,直径1~2cm,下端点燃,每1段为1壮,每穴灸2~3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7)新针疗法
①穴位注射
a.取穴:在疼痛处找阳性反应点。
b.药物及方法:选当归注射液,先肩部消毒,用5号针头抽取药液注射于局部压痛点,每次每穴注射0.5~1.0ml。每周1次。
②电针
a.取穴:两侧第五颈椎夹脊穴。
b.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挟持一侧穴位,使其皮肤稍稍提起。右手持28
号3寸毫针,快速刺入穴位。进针后,针身与脊柱平行,紧贴皮肤,针尖向下沿皮刺。得气后,持续运针,使针感放散至肩或背部。再用同样方法刺另一侧穴位。再将两侧针柄与G6805型电疗机导线联接,并调至连续波段,频率为1000~1500次/分钟,电流大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
八、治疗肩周炎——推拿疗法
推拿法(1)
①取穴:肩井、秉风、天宗、肩贞、曲池、合谷等穴。
②操作手法:a.患者端坐,患肢放松下垂。医者站于患侧,用一手握住患者手臂使其微外展,另一手用FDA6法或一指弹推法施术,重点在肩前部,三角肌部及上臂内侧。在肩前部及三角肌部施以滚法时,另一手可配合患肢做被动外展和旋外活动。若施术时患者怕痛,肩臂肌肉紧张,则可取仰卧位,患肢微外展,并屈肘90*,医者一手握其腕部,另一手施滚法于肩前部、上臂内侧部及三角肌部。两手协调配合,使肩关节做旋内和旋外活动。b.坐位,接上势。医者一手在患肩外侧和腋后部用滚法,另一手可配合患肢被动的后伸旋内,并屈肘使手背沿着脊柱向上抬。要注意上抬的动作必须稳而缓和,幅度逐渐加大,切忌动作粗暴,以免引起剧烈疼痛,使患者不堪忍受。c.医者站于患侧后方,依次按揉肩井、秉风、天宗、肩贞、肩内陵各穴。夜间痛者,天宗穴可作重点按揉。d.医者站在患侧,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其腕部,以肩关节为轴心作环转摇动,幅度由小到大。接着再做患臂内收扳动:医者站于患者背后,用腹部紧贴患者背部以稳住身体,然后用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患肘向健侧肩关节方向扳动。本法适用于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明显者。e.肩关节后伸扳法:医者站在患侧前外方,一手握住患侧腕部,另一手扶住健侧背部用握腕之手将患臂由前向后扳动,尽可能使之后伸,幅度可逐渐增大。f.肩关节后伸旋内扳法:医者站于患者健侧后方,用一手扶住健侧肩部,防止患者上身前倾,另一手握住患侧腕部,从背后将患肢向健侧牵拉。一放一紧,逐渐用力加大活动范围。此法适用于肩关节内旋障碍明显者。g.肩关节抖法:医者站在患者前方,用双手握住患肢手腕部。慢慢向上提起,并同时作牵拉抖动。提抖时要求患肢充分放松,提抖频率要快,幅度逐渐增大。h.用搓法从肩部到前臂反复上下搓动,以放松肩关节。拿肩内陵、曲池、合谷。本法作为肩部推拿之结束手法。
推拿法(2)
①体位:让患者取坐位,施术者站立其对侧,先将肩关节部位涂上滑石粉适量,方可施术。
②操作:推拿手法应以摇、拿、揉、压等法为主,交替使用,一般施术20分钟,具体手法如下。
a.捏拿法:医者以大拇指和食、中、无名指的指端着贴肩关节,以此向下作对称性的捏拿,并以拇指揉压曲池穴。反复施术3~5次。
b.敲击法:医者手持半握姿势,并以小鱼际着力,沿肩及曲池穴之间的部位,快速敲击,促使肢体震动,如此反复施术3~5次。
c.掌握法:医者以右手掌紧贴于肩关节皮肤上,用大小鱼际着力,在大椎穴及肩关节处施行环形快速揉动,反复施术3~5次。
d.摇抖去:医者两手握紧病人一手五指并尽力拉直患肢,然后自内向外;再由外向内交替摇圈,其范围可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如此施术3~5次。
e.操作完毕,即刻给予500W红外线治疗仪局部照射20分钟。
九、治疗肩周炎——药酒
(1)白花蛇酒
药物组成:白花蛇1条,白酒500ml。将白花蛇浸入白酒内浸泡7天即成。
功效:祛风胜湿,通络止痛。
主治:风湿寒痹阻型肩周炎。
用法:每次服1小杯,每日2次。
(2)丹参酒
药物组成:丹参30g,白酒500ml。将丹参入白酒内浸泡7天即成。
功效:活血化瘀。
主治:血瘀阻络型肩周炎。
用法:每次服20ml,每日2次。
(3)狗脊酒
药物组成:狗脊20g,马鞭草12g,杜仲15g,威灵仙10g,牛膝6g,通草12g,川断15g,白酒
1000ml。诸药入白酒中浸泡7天即可服用。
功效:强筋壮骨,祛风通络。
主治:肩周炎寒湿凝滞型。
(4)秦艽木瓜酒
药物组成:秦艽、川乌、草乌、郁金、羌活、川芎各10g,木瓜20g,全蝎2g,透骨草、鸡血藤各30g。苔黄脉数者郁金加至20g,选加徐长卿30g,六月雪15g,忍冬藤20g。将上药浸入60度白酒1000g中,15日后服用。
功效:祛风通络,化瘀止痛。
主治:肩周炎各型。
十、治疗肩周炎——药膳
(1)蛇肉汤:乌蛇肉、胡椒、生姜、食盐各适量,炖汤,肉汤同食,日2次。具有补虚、祛风、散寒之效。适用于肩周炎晚期而体虚、风湿阻络者。
(2)桑枝鸡汤:老桑枝60g,老母鸡1只,盐少许。将桑枝切成小段,与鸡共煮至烂熟汤浓即成,加盐调味,饮汤吃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补气血之效。适用于肩周炎慢性期而体虚风湿阻络者。
(3)川乌粥:生川乌头约5g,粳米50g,姜汁约10滴,蜂蜜适量。把川乌头捣碎,研为极细粉末。先煮粳米,粥快成时加入川乌末,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后加入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即可。具有祛散寒湿、通利关节、温经止痛之效。适用于肩周炎风湿寒侵袭所致者。
(4)白芍桃仁粥:白芍20g,桃仁15g,粳米60g。先将白芍水煎取液,约500ml;再把桃仁去皮尖,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二味汁液同粳米煮为稀粥,即可食用。具有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适用于肩周炎晚期瘀血阻络者。
西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症状】
肩周炎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要经过三个阶段。在慢性发病过程的患者身上,这三个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了解这个发病过程,对于防治肩周炎有重要意义。这三个阶段如下。
⒈冻结期──是肩周炎的急性发病阶段,是由于炎症、疼痛而引起反射性肌肉痉挛等为主的病理变化,而无有软组织粘连等不可逆转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就以疼痛和肩关节的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这是肩周炎的初期阶段。
⒉稳定期──这是肩周炎的急性发病过程转变到慢性的发病阶段,这时肩疼痛的症状减轻。但由于关节周围软组织在炎症反应以后发生挛缩、增生、肥厚和粘连等,严重限制了肩关节活动,所以此期为软组织发生器质性病理改变的阶段。
⒊解冻期──炎症过程自行消退(如果自然发展的话),病理停止发展,所有的症状得到缓解,如果能坚持锻炼,功能可逐渐得到一定恢复,否则功能往往不会自行恢复。
【常见的诱因】
一、肩关节周围病变:
主要有以下3种:
(1)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劳损或退变:可引起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关节囊炎和旋转腱袖损伤等疾病。
这些慢性炎症和损伤,均可波及关节囊和周围的软组织,引起关节囊的慢性炎症和粘连。
(2)肩关节的急性创伤:如肩部挫伤、肱骨外科颈骨折和肩关节脱位等。由于局部出现炎性渗出、疼痛及肌肉痉挛,将会导致肩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粘连,而发生肩关节的冻结。
(3)肩部功能活动养活或上肢固定过久:肩部活动减少,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淋巴回流受阻,炎性渗出瘀积,日久纤维素沉着,粘连形成,导致关节囊挛缩和周围软组织粘连;肩关节脱位、上肢骨折和手术后外固定等时间过长,或在固定期间不注意肩关节功能锻炼,均可导致肩周炎的发生。
二、肩外疾病:主要有以下3种:
(1)颈椎源性肩周炎:指由于颈椎病引起的肩周炎。临床资料表明,这种肩周炎的特点为先有颈椎病的体征和症状,而后再发生肩周炎。它是颈椎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或者说是一种临床类型,而不是肩关节与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要身的结果。
(2)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或缺氧而引起的绞痛,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常可放射到肩、上肢或背部,左肩及左上肢尤为多见。尚可引起肌肉痉挛,肩关节运动受限,可诱发肩周炎。
(3)其它因素:本病发生尚与精神心理因素、肩部受害、体内有感染病灶、内分泌紊乱及自身免疫反应等有关。从临床观察中发现,肩周炎多与糖尿病、偏瘫、肺结核、颈椎病等疾病并存,并且发病率偏高。
【病因病理】
(1)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根据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本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老年性退变:本病多见于40~5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显然与老年性退变有关。
②风湿寒邪侵袭: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明显风湿寒邪侵袭史,如居处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说明风湿寒侵袭为肩周炎的外在病因之一。
③肩部活动减少:本病的临床特点,多见于肩部活动逐渐减少的中年以上女性,且左肩的发病率较右肩多,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较体力劳动者为多,或因某些原因(如上肢骨折肩部软组织损伤,颈椎病等肩部活动量减少或受限的病人)使肩部活动减少后,常可继发肩周炎,这些特点均提示肩部活动减少可能与本病发病有关。
(2)病理
①肩部组织,如关节软骨、滑囊、腱鞘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
②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炎症过程释放的炎症介质造成血液动力学改变及浆液性渗出,渗出物的机化使肌腱与腱鞘及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组织弹性降低,并最终导致关节挛缩,形成所谓“肩凝”,现多认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为本病的病理改变之一。
【发病特点】
一个完整的肩关节运动主要由四个关节完成,即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及肩胛胸壁关节,而肩周炎主要发生在盂肱关节。其特点是逐渐出现疼痛与关节的活动限制,表现为一种特殊的临床过程,即当肩关节的疼痛与活动限制达到某种程度之后,就不再继续发展,并且疼痛逐渐减轻以致消失,关节的活动功能也逐渐恢复,但也有一少部分患者不能完全恢复。这样的一种临床过程可能持续数周至数年不等。
肩周炎很少在一个肩关节上两次发病。好发肩周炎的年龄与肩关节产生严重退行性变的年龄相一致。体质较弱者,如患代谢性疾病、营养不良、心脏病及更年期综合征,发生肩部退变较健康人重,因而也更易患此病。
【临床表现】
(1)肩部疼痛: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尤以肱二头肌腱长头腱沟为甚,少数呈肩周软组织广泛性压痛,无压痛点者少见。
(5)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6)X线及化验室检查: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实验室检查多正常。
肩周炎的整个病程可以分为三期:开始期、冻结期、解冻期。开始期的特点是肩关节不舒适及有束缚的感觉,疼痛可局限于肩关节的前外侧,也可延伸到三角肌的抵止点。肩关节逐渐出现僵硬与疼痛。冻结期的疼痛可轻可重,其特点是夜间加重而影响病人的睡眠,肩关节活动时则可引起强烈的疼痛及肌肉痉挛,以致肩关节的活动可以完全限制,似手被凝固、冻结一样,本期时间长短不一,可以是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疼痛才慢慢地消失。解冻期疼痛很轻微,肩关节开始逐渐地松弛,盂肱关节也逐渐地恢复较多的活动,也有的个别病人肩关节的功能只是部分恢复或是呈强直而不能活动。
X线肩关节检查可未见异常或仅见肱骨头骨质疏松。血沉、抗链
“O”及胶乳试验均呈阴性。
【发病机理】
肩周炎的早期变化是纤维性的关节囊收缩变小。肩关节造影可说明关节的容积减小,手探查则发现关节囊收缩及其下部皱襞的闭塞,其他软组织则显示正常。在病变的晚期除关节囊的严重收缩外,其他软组织也都受到波及,呈普遍的胶原纤维的退行性变,受累的组织都呈进行性纤维化,有的血管分布增加,滑膜增厚,软组织失去弹性、短缩与硬化。由于软组织很脆,以致当肱骨外展时即可造成撕裂。
【肩周炎分类】
肩关节周围炎按不同的发病部位及病理变化可分成如下四大类:
(1)肩周围滑液囊病变:包括滑囊的渗出性炎症、粘连、闭塞及钙质沉积等病理变化;可累及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下滑囊、喙突表面的滑囊等。
(2)盂肱关节腔病变:
“冻结肩或继发性粘连性关节挛缩症”早期均可有腔内的纤维素样渗出,晚期出现关节腔粘连、容量缩小。
(3)肌腱、腱鞘的退化性病变: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及腱鞘炎、冈上肌腱炎(疼痛弧综合征)、钙化性肌腱炎、肩袖断裂及部分断裂、撞击综合征等。
(4)其他肩周围病变:如喙突炎、肩纤维组织炎、肩胛上神经卡压征、肩锁关节病变等等。
【诊断标准】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点:
(1)40~50岁以上中老年,常有风湿寒邪侵袭史或外伤史。
(2)肩部疼痛及活动痛,夜间加重,可放射到手,但无感觉异常。
(3)肩关节活动尤以上举、外展、内、外旋受限。
(4)肩周压痛,特别是肱二头肌长头腱沟。
(5)肩周肌肉痉挛或肌萎缩。
(6)X线及化验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鉴别诊断】
(1)肩关节结核:①常伴有肺结核。②常有低热、消瘦等全身症状。③多发于成年人,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④血沉快,可达50mm/h以上。⑤X线片可见骨质明显疏松、骨质破坏及坏死形成,甚至出现肩关节半脱位。
(2)颈椎间盘突出症:①急性发病。②以神经根性剧痛为主,即疼痛沿神经分布区放射至前臂及手部,并伴有感觉及肌力改变。③颈部活动受限而肩关节活动正常。
(3)骨肿瘤:①原发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年老患者多为转移癌,故全身症状明显。②血象检查多为阳性。③X线鉴别。
(4)肩轴损伤:发于青壮年,有明显外伤史,肩关节被动活动正常。
【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可在中药治疗基础上作为辅助治疗,在关节剧痛情况下,可小量应用以缓解疼痛,缓解后即停用。
①阿司匹林:3~6g/日,分3~4次口服;或水杨酸钠,6~8g/日,分3~4次口服。水杨酸盐类具有止痛、退热、消炎、抗过敏的作用,无心脏炎者首选此药。该药服后可有胃肠道刺激症状或胃出血,应注意观察。
②消炎痛:具有抗炎、退热、镇静作用,口服每次25mg,每日2~3次,饭后服用,以减少对消化道刺激症状。溃疡病患者禁用或慎用。
③炎痛喜康:具有消炎、镇静作用,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饭后服。本药用量小,用次少,不良反应比阿斯匹林、消炎痛为轻,故为常用药。但仍可引起溃疡病出血,故溃疡病患者、哺乳妇女、儿童禁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此类药物能抑制变态反应,控制炎症发展,减少炎症渗出,但一般尽量不用。药如强的松,每日10~20mg,分2~3次服;或地塞米松每日1.5mg,分2次服。
【康复疗法】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由于多发生在50岁上下,故也称“五十肩”。肩周炎会引起整个关节僵硬,活动困难,好像冻结在一起,又称为“冻结肩”。
肩周炎开始为某一肩或上臂疼痛,并向颈部肘部放散,活动后加重,夜间痛醒。后期以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肩不能向外展开,也不能上举,不但影响工作,也影响生活起居,连吃饭、写字、穿衣和梳头都感到困难。
肩周炎的康复治疗目的在于改善肩部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减轻肌肉痉挛、牵伸粘连和挛缩的组织,以减轻和消除疼痛,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
l、急性期或早期最好对病肩采取一些固定和镇痛的措施,以解除病人疼痛,如用三角巾悬吊,并对病肩做热敷、理疗或封闭等治疗。
2、慢性期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功能障碍。这时以功能锻炼和按摩为主,配合理疗进行治疗。肩周炎康复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医疗体操。
(l)体操练习:双手握住体操棒,在体前,手臂伸直,然后反复用力向上举,尽量向头后部延伸;在体后,双手握棒,用力向上举。
(2)手指爬墙练习:侧面或前面站立,抬起患炎侧的前臂,以食指和中指贴墙,然后沿墙向上慢慢作爬墙式运动。
(3)患侧手臂上举,反复摸后脑勺;病侧手于体后,上抬摸背部。如果患侧手臂活动不便,可用健侧手帮助患侧手上抬。
肩周炎一般病程较长,特别是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的,时间可延及数月,甚至一年之久。因此,患肩周的老年人在康复锻炼中,应该每天坚持进行,并逐步增加锻炼时间及次数,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锻炼以引起轻微疼痛为度,但应避免引起剧烈疼痛。
此外,针炙、理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肩周炎是可以预防的。老年人一般缺乏活动,上肢与肩部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较差。因此,肩关节的关节囊、肌腱容易变性、钙化,发生炎症。如果老年人平时注意运动,锻炼上肢及肩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肩周炎的发生。
【家庭护理要点】
1.对疼痛剧烈,影响睡眠时,可服止痛片,局部热敷,理疗(频谱仪治疗)或配合中药熏洗。
2.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明显,或封闭、按摩、推拿,针灸治疗后,生活上要给予照顾和协助,如帮助穿衣,梳头等。
3.鼓励协助病人功能锻炼,如帮助受累关节被动上举,外展,及内、外旋等各种运动。也可在被动的基础上,逐渐自主练习。
(1)手指爬墙疗法。先用患侧手触摸背部,颈部和对侧肩部。离墙50厘米左右站立,双手前上举,以手掌或指尖触墙,逐渐用手指沿墙壁上爬,直到患肢因肩痛或活动受限不能再向上为止,在最高点做一记号,然后双手向下爬,重复做10~20次。每日坚持做3~4次。通过锻炼逐渐可完全恢复正常功能。
(2)摆动疗法。弯腰,患肢尽量放松,下垂,做左右摆动10~20次,再沿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做画圈动作各10~20次。随着肩关节活动的增加和疼痛的减轻,可逐渐增加摆动活动的范围和画圈的幅度。
(3)体操棒疗法。用体操棒,也可选用一米左右长的竹竿、短棒代替。锻炼方法如下。
持棒平举法:两手前握棒,先向左侧平举,左臂伸直。右臂曲时置胸前,恢复体前握棒后再向右平举,重复做10次左右。
持棒上举法:两手前握棒,先平举,后上举,再平举,重复做10次左右。
持棒置头后法:两手前握棒,上举过头,再屈时将棒置于头后颈部,再上举,重复10次左右。
持棒后伸法:两手后持棒,两臂用力后伸,再放口,重复10次。
坚持锻炼数月以上,多数可治愈。
【注意事项
】
1.要加强身体各关节的活动和户外锻炼,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损伤。
2.老年人要加强营养,补充钙质,如吃牛奶,鸡蛋,豆制品,骨头汤,黑木耳等,或口服钙剂。
3.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不能强拉硬神,以免再次受损伤。锻炼次数与时间要灵活掌握,以不过度疲劳为好。
4.热敷和理疗时要注意水温和热度不要太高,以防止烫伤。
注:、冻结肩:即指狭义的肩周炎而言,是中所以后突发性肩关节疼痛及挛缩。病理变化包括早期关节囊的收变小和晚期产病变波及关节囊以外的软组织(或可以为是包括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喙突炎在内的病理变化),最终累及肩肱关节腔。冻结肩是一种多病变,多部位的疾病,好发于50岁左右,又称五十肩。多数文献报告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临床上左侧发病较右侧多见,部分病人可见双肩患病。
冻结肩急性期称为冻结进行期,以疼痛为主,疼痛剧烈,肌肉痉挛,夜间症状加重;慢性期疼痛减轻,挛缩和关节运动障碍逐渐明显,肩肱关节各方向挞动明显受限,僵硬呈冻结状态,压痛范围广泛;后期尚可见出现肌肉萎缩。X线平片无异常发现,关节造影对本病诊断有一定价值。
冻结肩急性期的治疗以患肢制动,休息为主,局部按摩,理疗,针灸,药物及封闭等均能减轻症状;慢性期以麻醉下手法松解粘连及康复治疗等以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
END
—
第四篇:中西医结合内科病中医辨证论治总结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中西医结合内科病中医辨证论治总结
一、慢支(久咳、咳嗽、喘证)
(一)实证(多见于急性发作期)
1.风寒犯肺证————宣肺散寒,化痰止咳————三拗汤加减
2.风热犯肺证————清热解表,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
3.痰浊阻肺证————燥湿化痰,降气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4.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桑白皮汤加减
5.寒饮伏肺证————温肺化饮,散寒止咳————小青龙汤加减
(二)虚证(多见于缓解期及慢性迁延期)
1.肺气虚证————补肺益气,化痰止咳————补肺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2.肺脾气虚证——补肺健脾,止咳化痰——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3.肺肾阴虚证——滋阴补肾,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二、支气管哮喘(哮病)
(一)发作期
1.寒哮证————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加减
2.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加减
(二)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加减
2.脾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3.肾虚证————补肾纳气————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三、肺炎球菌肺炎(咳嗽、喘证、肺炎喘嗽)
1.邪犯肺卫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2.痰热壅肺证——清热化痰,宽胸止咳——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3.热闭心神证——清热解毒,化痰开窍——清营汤加减
4.阴竭阳脱证——益气养阴,回阳固脱——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5.正虚邪恋证——益气养阴,润肺止咳——竹叶石膏汤加减
四、肺结核(肺痨)
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
2.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加减
4.阴阳两虚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减
五、肺癌(肺癌、肺积、息贲)
1.气滞血郁证——活血散瘀,行气化滞——血府逐瘀汤加减 2.痰湿毒蕴证——祛湿化痰,清热解毒——导痰汤加减
3.阴虚毒热证——养阴清热,解毒散结——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4.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沙参麦冬汤加减
六、肺心病(心悸、肺胀、喘证、水肿)1.急性期
1)痰浊壅肺证——健脾益肺,化痰降气——苏子降气汤加减 2)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息风止痉——涤痰汤加减,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4)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2.缓解期
1)肺肾气虚证——补肺纳肾,降气平喘——补肺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2)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止咳化痰——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七、心衰(心悸、喘证、水肿)
1.心肺气虚证——补益心肺——养心汤合补肺汤加减 2.气阴亏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散加减
3.心肾阳虚证——温补心肾——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和金贵肾气丸加减
4.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5.阳虚水泛证——温阳利水——真武汤加减 6.痰饮阻肺证——泻肺化痰——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八、原发性高血压(风眩、眩晕、头痛、中风)1.肝阳上亢证——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加减 2.痰湿内盛证——祛痰降浊——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3.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减 4.肝肾阴虚证——温补肾阳——济生肾气丸加减
九、冠心病
(一)心绞痛(心痛、厥心痛)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1.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2.痰浊内阻证——通阳泄浊,豁痰开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3.阴寒凝滞证——辛温通阳,开痹散寒——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4.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脉止痛——补阳还五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炙甘草汤
6.心肾阴虚证——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丸加减
7.心肾阳虚证——益气壮阳,温络止痛——参附汤合右归丸
(二)心肌梗死(真心痛)
1.气滞血瘀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2.寒凝心脉证——散寒宣痹,芳香温通——当归四逆汤合苏合香丸加减
3.痰瘀互结证——豁痰活血,理气止痛——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4.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祛瘀止痛——补阳还五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益气滋阴,通脉止痛——生脉散合左归饮加减
6.阳虚水泛证——温阳利水,通脉止痛——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7.心阳欲脱证——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参附龙牡汤加减
十、慢性胃炎(胃痛)
1.肝胃不和证——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2.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温中和胃——四君子汤加减 3.脾胃湿热证——清利湿热,醒脾化浊——三仁汤加减 4.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益胃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5.胃络瘀血证——化瘀通络,和胃止痛——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十一、消化性溃疡(胃脘痛)
1.肝胃不和证——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柴胡疏肝散合五磨饮子加减
2.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健脾和胃——黄芪建中汤加减 3.胃阴不足证——健脾养阴,益胃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4.肝胃郁热证——清胃泄热,疏肝理气——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 5.胃络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活络效灵丹合丹参饮加减
十二、胃癌(胃痛、反胃、积聚)
1.痰气交阻证——理气化痰,消食散结——海藻玉壶汤加减 2.肝胃不和证——疏肝和胃,降逆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3.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健脾益气——理中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4.胃热伤阴证——清热和胃,养阴润燥——玉女煎加减 5.瘀毒内阻证——理气活血,软坚消积——膈下逐瘀汤加减 6.痰湿阻胃证——燥湿健脾,消痰和胃——开郁二陈汤加减 7.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健脾和营——八珍汤加减
十三、肝硬化(水臌、单腹胀、鼓胀)
1.气滞湿阻证——疏肝理气,健脾利湿——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2.寒湿困脾证——温中散寒,行气利水——实脾饮加减
3.湿热蕴脾证——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4.肝脾血瘀证——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加减
5.脾肾阳虚证——温肾补脾,化气利水——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 6.肝肾阴虚证——滋养肝肾,化气利水——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十四、原发性肝癌(肝积、徵瘕、肥气、鼓胀、癖黄)
1.气滞血郁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2.湿热瘀毒证——清利湿热,化瘀解毒——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加减 3.肝肾阴虚证——养阴柔肝,软坚散结——滋水清肝饮合鳖甲煎丸加减
十五、急性胰腺炎(腹痛)
1.肝郁气滞证——疏肝利胆,行气止痛——小柴胡汤加减 2.肝胆湿热证——清利肝胆湿热——清胰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3.肠胃热结正——通腑泄热,行气止痛——大承气汤加减
十六、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尿血)
(一)急性期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1.风寒束肺,风水相搏证——疏风散寒,宣肺行水——麻黄汤合五苓散加减
2.风热犯肺,水邪内停证——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加减
3.热毒内归,湿热蕴结证——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
五味消毒饮加减
4.脾肾亏虚,水气泛溢证——健脾渗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五苓散加减
5.肺肾不足,水湿停滞证——益气扶正,利水消肿——防己黄芪汤加减
(二)恢复期
1.脾气虚弱证——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2.肺肾气阴两虚证——补肺肾,益气阴——参芪地黄汤加减
十七、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虚劳、腰痛、尿血)一)本证
1.脾肾气虚证——补气健脾益肾——异功散加味
2.肺肾气虚证——补益肺肾——玉屏风散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3.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附子理中丸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4.肝肾阴虚证——滋养肝肾——杞菊地黄丸加减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参芪地黄汤加减
(二)标证:
1.水湿证——利水消肿——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 2.湿热证——清热利湿——三仁汤加减 3.血瘀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减 4.湿浊证——健脾化湿泻浊——胃苓汤加减
十八、肾病综合症:(水肿、腰痛、虚劳)
1.风水相搏证——疏风解表 宣肺利水——越婢加术汤加减
2.湿毒浸淫证——宣肺解毒 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证——健脾化湿 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4.湿热内蕴证——清热利湿 利水消肿——疏凿饮子加减 5.脾虚湿困证——温运脾阳 利水消肿——实脾饮加减 6.肾阳衰微证——温肾助阳 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7.肾阴亏虚证——滋补肾阴 兼利水湿——左归丸加泽泻、茯苓、冬葵子
十九、尿路感染:(淋证、热淋、劳淋、虚劳)1.膀胱湿热证——清利湿热通淋——八正散加减
2.气滞血瘀证——活血化瘀、疏肝理气 ——丹栀逍遥散加减 3.脾肾亏虚 湿热屡犯证——健脾补肾——无比山药丸加减
4.肾阴不足 湿热留恋证——滋阴益肾 清热通淋——知柏地黄丸加减
二十、慢性肾功能不全(癃闭、关格、肾劳、溺毒)1.本虚证
1)脾肾气虚证——补气健脾益肾——六君子汤加减 2)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济生肾气丸加减 3)气阴两虚证——滋肾平肝——杞菊地黄丸加减 4)阴阳两虚证——温扶元阳,补益真阴——全鹿丸加减 2.标实证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1)湿浊证——和中降逆,化湿泄浊——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 2)湿热证——清热和中(中焦),清利湿热(下焦)——(中焦)黄连温胆汤加减,(下焦)知柏地黄丸或二妙丸加减 3)水气证——利水消肿——五皮饮或五苓散加减 4)血瘀证——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或当归芍药散加减 5)肝风证——镇肝息风——天麻钩藤汤加减 二
十一、缺铁性贫血:(虚劳、血劳、萎黄、黄胖)
1.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 益气养血——香砂六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2.心脾两虚证——益气补血 养心安神——归脾汤或八珍汤加减 3.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八珍汤合无比山药丸加减 4.虫积证——杀虫消积 补益气血——化虫丸合八珍汤加减 二
十二、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髓劳、血虚、血证)
1.肾阴虚证——滋阴补肾 益气养血——左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2.肾阳亏虚证——补肾助阳 益气养血——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3.肾阴阳两虚证——滋阴助阳 益气补血——左归丸、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4.肾虚血瘀证——补肾活血——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合桃红四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物汤加减
5.气血两虚证——补益气血——八珍汤加减
6.热毒壅盛证——清热凉血 解毒养阴——清瘟败毒饮加减 二
十三、急性白血病(急劳、热劳、血证、瘟毒、虚劳、徵积)1.热毒炽盛证——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黄连解毒汤合清营汤加减 2.痰热瘀阻证——清热化痰,活血散瘀——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解毒——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4.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五阴煎加味 5.湿热内蕴证——清热解毒,利湿化浊——葛根芩连汤加味
二十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劳、热劳、血证、瘟毒、虚劳、徵积)1.阴虚内热证——滋阴清热,解毒祛瘀——青蒿鳖甲汤加减 2.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膈下逐瘀汤加减 3.气血两虚证——补益气血——八珍汤加减
4.热毒壅盛证——清热解毒,扶正祛邪——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二
十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证、紫癜、紫斑、阴阳毒)1.血热妄行证——清热凉血——犀角地黄汤加减
2.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 清热止血——茜根散或玉女煎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3.气不摄血证——益气摄血 健脾养血——归脾汤加减 4.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止血——桃红四物汤加减 二
十六、甲亢(瘿气、瘿病、瘿瘤)
1.气滞痰凝证——疏肝理气,化痰散结——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 2.肝火旺盛证——清肝泻火,消瘿散结——龙胆泻肝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消瘿散结——天王补心丹加减 4.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消瘿散结——生脉散加味 二
十七、糖尿病(消渴)
(一)无症状期——滋养肾阴——麦味地黄汤加减
(二)症状期: 1.阴虚燥热证:
1)上消(肺热伤津正)——清热润肺 生津止渴——消渴方加减 2)中消(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 养阴增液——玉女煎加减 3)下消(肾阴亏虚证)——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加减 2.气阴两虚证——益气健脾 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加减 3.阴阳两虚证——滋阴温阳 补肾固摄——金匮肾气丸加减 4.痰瘀互结证——活血化瘀祛痰——平胃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5.脉络瘀阻证——活血通络——血府逐瘀汤加减
(三)并发症:
1.疮痈——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合黄芪六一散加减
2.白内障、雀目、耳聋——滋补肝肾 益精养血——杞菊地黄丸、羊肝汤、磁朱丸
二十八、风湿热(痹症)
1.风寒湿阻证——祛风化湿,散寒宣痹——蠲痹汤加减 2.热邪痹阻证——清热宣痹——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3.气血两虚,寒湿阻滞证——温补气血,宣痹止痛——独活寄生汤加减
4.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宣痹止痛——五阴煎加减 二
十九、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痛痹、痛风、历节)
(一)活动期:
1.湿热痹阻证——清热利湿 祛风通络——四妙丸加减 2.阴虚内热证——养阴清热 祛风通络——丁氏清络饮加减 3.寒热错杂症——祛风散寒 清热化湿——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二)缓解期:
1.痰瘀互结,经脉痹阻证—活血化瘀 祛痰通络——身痛逐瘀汤合指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迷茯苓丸加减
2.肝肾亏虚,邪痹筋骨证——益肝肾 补气血 祛风湿 通经络——独活寄生汤加减
三
十、癫痫(痫证、癫痫)
1.风痰上扰证——涤痰息风,开窍定痫——定痫丸加减 2.痰热内扰证——清热化痰,息风定痫——黄连温胆汤加减 3.肝郁痰火证——清肝泻火,化痰息风——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4.瘀阻清窍证——活血化瘀,通络息风——通窍活血汤加减 5.脾虚痰湿证——健脾和胃,化痰息风——醒脾汤加减 6.肝肾阴虚证——补益肝肾,育阴息风——左归丸 三
十一、急性脑血管病(中风)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眩晕、中风)
1.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平肝熄风,育阴潜阳——镇肝息风汤加减
2.气虚血瘀,脉络瘀阻证——补气养血,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加减
3.痰瘀互结,阻滞脉络证——豁痰化瘀,通经活络——黄连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二)脑血栓形成
1.肝阳暴亢,风阳上扰证——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加减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加减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通腑泄热,化痰理气——星蒌承气汤加减
4.气虚血瘀证——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加减 5.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镇肝息风——镇肝息风汤加减 6.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证——祛风通络,养血和营——大秦艽汤加减
7.痰热内闭清窍证——清热化痰,醒神开窍——首先灌服(或鼻饲)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辛凉开窍 继以羚羊角汤加减
8.痰湿壅闭心神证——辛温开窍,豁痰熄风——急用苏合香丸灌服,继用涤痰汤加减
9.元气败脱,心神涣散证——益气回阳,救阴固脱——立即用大剂量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三)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辨证论治部分参阅“脑血栓形成”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外科学辨证论治总结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一、休克
1.热伤气阴————益气固脱,清热解毒养阴————生脉散加清热解毒养阴之品
2.热伤营血————气血两清,益气生阴————清营汤加减
3.阴厥————益气固脱,养血育阴————人参养营汤加减
4.寒厥————回阳救逆————回味四阳饮加减
5.厥逆————益气固脱,阴阳双补————保元汤合固阳汤加减
6.阴脱————益气固脱,养阴育阴————独参汤合四逆汤加减
7.阳脱————益气固脱————独参汤合四逆汤频服
二、疖(疖)
1.暑疖————清热利湿解毒————清暑汤加减
2.蝼蛄疖————补益气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3.疖病————祛风清热利湿————防风通圣散加减 1)阴虚染毒————养阴清热解毒————六味地黄汤加减 2)脾虚染毒————健脾和胃,清化湿热————四君子汤加味
三、痈(有头疽)
1.热毒蕴结证————和营托毒,清热利湿————仙方活命饮加减
2.阴虚火盛证————滋阴生津,清热托毒————竹叶黄芪汤加减
3.气血两虚证————调补气血————十全大补汤加减
四、急性蜂窝型组织炎(发)
1.锁喉痈————散风清热,化痰解毒————普济消毒饮加减
2.腓*发————清热解毒,和营利湿————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3.手发背————清热解毒和营————仙方活命饮加减
4.足发背————清热解毒,和营化湿————仙方活命饮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五、丹毒(丹毒)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1.风热化火证————散风清火解毒————普济消毒饮加减
2.肝胆湿热证————清肝泄热利湿————龙胆泻肝汤或柴胡清肝汤加减
3.湿热化火证————利湿清热解毒————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4.胎火胎毒证————凉营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加减
5.毒邪内攻证————凉营泻火解毒————清瘟败毒饮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六、急性淋巴结炎(外痈)
1.颈痈————散风清热,化痰消肿————牛蒡解肌汤加减
2.腋痈————清肝解郁,消肿化毒————柴胡清肝汤加减
3.胯腹痈————清热利湿解毒————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4.委中毒————和营祛瘀,清热利湿————活血散瘀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七、急性淋巴管炎(红丝疔)————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八、脓肿(外痈、流注)
1.余毒流注证————清热解毒,凉血通络————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2.火毒结聚证————清火解毒透脓————五味消毒饮合透脓散加减
3.瘀血流注证————和营祛瘀通滞,清热化湿————活血散瘀汤加减
4.暑湿流注证————清热解毒化湿————清暑汤加减 5.正虚邪恋证————益气补血,清热托毒————托里透脓散加减
九、脓性指头炎、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掌深部间隙感染(蛇肚疔、托盘疔)
1.热毒结聚————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减
2.热盛肉腐————泻火解毒,透脓止痛————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十、全身性感染
1.疔疮走黄————凉血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汤加减
2.火陷————凉血解毒,泄热养阴,清心开窍————清营汤加减
3.干陷————补养气血,托毒透邪,清心安神————托里消毒散加减
4.虚陷————温补脾肾————附子理中汤加减
十一、破伤风
1.风毒入络(轻证)————疏风解表,解毒镇痉————玉真散加减
2.风毒入经(较重型)————祛风镇痉,化痰通络————五虎追风散加减
3.风毒入脏(重症)————祛风化痰,解毒镇痉————存命汤加减
4.风毒深陷,正气衰微(极重症)————扶正救脱,回阳固阴———生脉散加附子
十二、头皮血肿
瘀血内聚————活血化瘀,行气消肿————通窍活血汤加减
十三、头皮裂伤
1.外伤出血————益气止血,祛瘀宁心————当归补血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2.气血双脱————益气固脱,回阳救逆————独参汤合参附龙牡汤加减
十四、头皮撕脱伤
1.气虚血脱证————益气摄血,回阳固脱————益气摄血汤加减
2.气滞血瘀证————养血活血,理气止痛————和营止血汤加减
3.气血虚亏证————补气养血————归脾汤加减
十五、脑震荡
1.昏迷期————开窍通闭————苏合香丸合至宝丹 2.苏醒期————疏肝活血安神————柴胡细辛汤加减 3.恢复期————益气补肾,养血健脑————可保立苏汤、归脾丸
十六、肋骨骨折
1.气滞血瘀证————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复元活血汤加减
2.肺络损伤证————宁络止血,止咳平喘————十灰散合止嗽散加减
3.筋骨不续证————续筋接骨,理气止痛————接骨紫金丹加减
4.肝肾不足证————调补肝肾,强筋壮骨————六味地黄丸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5.气血亏虚证————益气养血————八珍汤加减
十七、烧伤
1.热伤营卫证————轻度烧伤,无需内治
2.火毒伤津证(渗出休克期)————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黄连解毒汤、银花甘草汤、犀角地黄汤或清营汤加减 3.阴伤阳脱证(渗出休克期出现休克)————回阳救逆,益气护阴
————四逆汤、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
4.火毒炽盛证(感染期)————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 5.火毒内陷证(全身性感染)————清营凉血解毒
————清营汤或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6.气血两虚证————补气养血,兼清余毒————托里消毒散或八珍汤加减
7.脾虚阴伤证————补气健脾,益胃养阴————益胃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十八、急性阑尾炎(肠痈)
1.瘀滞证————行气活血,通腑泄热————大黄牡丹皮汤合红藤煎剂加减
2.湿热证————通腑泄热,利湿解毒————大黄牡丹皮汤合红藤煎剂加
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
3.热毒证————通腑排毒,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合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脓散加减
十九、急性胰腺炎
1.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清热燥湿通便———柴胡清肝饮、大柴胡汤、清胰汤I号
2.脾胃实热证——清热泻火,通里逐积,活血化瘀——大陷胸汤、大柴胡汤
3.脾胃湿热证————清热利湿,行气通下————龙胆泻肝汤、清胰汤I号
4.蛔虫上扰证————清热通里,制蛔驱虫————清胰汤II号、乌梅汤
二十、急性胆囊炎
1.蕴热证————疏肝清热,通下利胆————金铃子散合大柴胡汤加减
2.湿热证————清胆利湿,通气通腑————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
3.毒热证————泻火解毒,通腑救逆————黄连解毒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二
十一、肠梗阻
1.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通腑攻下————桃仁承气汤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加减
2.肠腑热结证————活血清热,通里攻下————复方大承气汤加减
3.肠腑寒凝证————温中散寒,通里攻下————温脾汤加减 4.水结湿阻证————理气通下,攻逐水饮————甘遂通结汤加减
5.虫积阻滞证————消导积滞,驱蛔杀虫————驱蛔承气汤加减
二十二、单纯性甲状腺肿(瘿病)
1.肝郁脾虚证————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四海舒郁丸加减
2.肝郁肾虚证————疏肝补肾,调摄冲任————四海舒郁丸合右归丸加减 二
十三、甲状腺腺瘤
1.肝郁气滞————疏肝解郁,软坚化痰————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2.痰凝血瘀————活血化瘀,软坚化痰————海藻玉壶汤合神效瓜蒌散加减
3.肝肾亏虚————养阴清火,软坚散结————知柏地黄丸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二十四、甲状腺癌(石瘿)
1.气郁痰凝证————理气开郁,化痰消坚————海藻玉壶汤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合逍遥散加减
2.气血郁滞证————理气化痰,活血散结————桃红四物汤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3.瘀热伤阴证————养阴和营,化痰散结————通窍活血汤合养阴清肺汤加减 二
十五、急性乳腺炎
1.肝胃郁热证————疏肝清胃,通乳散结————瓜蒌牛蒡汤加减
2.热毒炽盛证————清热解毒,托里透脓————瓜蒌牛蒡汤合透脓散
3.正虚邪恋证————益气养营活血,清热解毒————托里消毒散加减
二十六、乳腺增生病
1.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散结止痛————逍遥散加减 2.痰瘀凝结证————活血化瘀,软坚祛痰————失笑散合开郁散加减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散瘀止痛————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
4.冲任失调证————调理冲任,温阳化痰,活血散结————二仙汤加减
二十七、胃和十二指肠急性穿孔 1.第一期(穿孔期)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气滞血瘀型————清热解毒,通里攻下,疏通气血————复方大承气汤加减
2.第二期(闭孔期)
毒热炽盛证————清热解毒,疏肝利气,泻下湿热————复方大承气汤加减
3.第三期(康复期)
1)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调理脾胃————黄芪建中汤加减
2)胃腑血瘀证————活血化瘀————少腹逐瘀汤加减 3)肝胃郁热证————疏肝泄热和胃————化肝煎加减 二
十八、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1.胃热内盛————清泄胃火,凉血止血————泻心汤加茜草根、侧柏叶、白芨、石斛、乌贼骨、仙鹤草等
2.肝火犯胃————泻肝清热,降逆止血————龙胆泻肝汤加丹皮、白芍、生大黄、乌贼骨、藕节炭等
3.脾虚不摄————益气健脾,温中止血————黄土汤加地榆炭、乌贼骨、黄芪
党参、仙鹤草等 二
十九、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1.湿热蕴结证————清热燥湿,调和气血————芍药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2.肝脾不和证————调和肝脾,止泻缓急————痛泻药方加减
3.脾胃虚弱证————益气健脾,除湿升阳————参苓白术散加减
4.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5.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少腹逐瘀汤加减
三
十、泌尿系结石
1.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八正散加减 2.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通淋排石————金铃子散合石苇散加减
3.肾气不足证————补肾益气,通淋排石————济生肾气丸加减
三
十一、睾丸炎及附睾炎
1.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解毒消肿————龙胆泻肝汤加减
2.火毒炽盛证————清火解毒,活血透脓————仙方活命饮加减
3.脓出毒泄证————益气养阴,清热除湿————滋阴除湿汤加减
4.寒湿凝滞证————温经散寒止痛————暖肝煎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三
十二、前列腺炎
1.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2.气滞血瘀证————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前列腺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知柏地黄汤加减 4.肾阳虚衰证————温补肾阳————济生肾气丸加减 三
十三、前列腺增生病
1.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通闭利尿————八正散加减 2.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通窍利尿————沉香散加减 3.脾肾气虚证————健脾温肾,益气利尿————补中益气汤加减
4.肾阳衰微证————温补肾阳,行气化水————济生肾气丸加减
5.肾阴亏虚证————滋补肾阴,清利小便————知柏地黄丸加减 三
十四、肾癌
1.脾肾两虚证————健脾益肾,软坚散结————四物汤合右归饮加减
2.肾阴亏虚证————养阴清热凉血————知柏地黄汤加减 3.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解毒化瘀————八正散加减 4.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理气散结————桃红四物汤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加减
5.气血两虚证————补益气血————八珍汤加减 三
十五、膀胱癌
1.肝气郁滞证————疏肝解郁,通利小便————沉香散加减 2.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加减 3.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通利小便————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加减
三
十六、肛门直肠疾病
1.风热肠燥便血,血栓性外痔初起——清热凉血——凉血地黄汤或槐角丸加减
2.肛周脓肿实证————清热利湿————萆薢渗湿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3.肛周脓肿实证,外痔肿痛——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或仙方活命饮加减
4.气血虚弱————补气养血————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加减 5.热结肠燥便秘————泄热通腑————大承气汤或脾约麻仁丸加减
6.血虚津乏便秘————生津润燥————润肠丸或五仁汤加减 7.气虚下陷————补中益气————补中益气汤加减 三
十七、痔
1.风伤肠络证————清热凉血祛风————凉血地黄汤或槐花散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2.湿热下注证————清热渗湿止血————脏连丸加减 3.气滞血瘀证————清热利湿,祛风活血————止痛如神汤加减
4.脾虚气陷证————补气升提————补中益气汤加减 三
十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寒湿证————温阳通脉,祛寒化湿————阳和汤加减 2.血瘀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桃红四物汤加减 3.热毒证————清热解毒,化瘀止痛————四妙勇安汤加减 4.气血两虚证————补养气血,益气通络————十全大补丸加减 5.肾虚证
1)肾阳虚————温补肾阳————附桂八味丸加减 2)肾阴虚————滋补肾阴————六味地黄丸加减 三
十九、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湿热蕴阻,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清热利湿————桃红四物汤合
萆薢渗湿汤加减
2.气虚血瘀,寒湿凝滞证——益气活血,通阳利水——补阳还五汤合阳和汤加减
四
十、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1.气血瘀滞证————行气活血,祛瘀除滞————柴胡疏肝散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2.湿热瘀阻证————清热利湿,活血祛瘀——萆薢渗湿汤合大黄蛰虫丸加减
中西医结合妇科病中医辨证论治总结(附趣味记忆法)
一、妊娠剧吐(恶阻、子病、病儿、阻病)————脾肝痰气,香橘小生。
1.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2.肝胃不和证——清肝和胃,降逆止呕——橘皮竹茹汤加减 3.痰湿阻滞证——化痰除湿,降逆止呕——小半夏加茯苓汤 4.气阴两亏——益气养阴,和胃止呕——生脉散合增液汤
二、流产(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胎堕难留、胎死不下、滑胎)
(一)先兆流产————肾气血血伤,寿胎保桂汤。1.肾虚——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寿胎丸 2.气血虚弱——益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饮 3.血热——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保阴煎
4.血瘀——祛瘀消徵,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5.外伤——益气养血,固肾安胎——圣愈汤
(二)难免流产、不全流产、稽留流产————太太学,托生人。1.胎动欲堕——祛瘀下胎——脱花煎
2.胎堕不全——活血祛瘀,佐以益气——生化汤 3.血虚气脱——益气固脱——人参黄芪汤
(三)习惯性流产————甚气人,补胎假。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1.肾气亏虚——补肾益气,固摄冲任——补肾固冲丸 2.气血虚弱——益气养血,固冲安胎——泰山磐石散 3.阴虚血热——滋阴清热,凉血安胎——加减一阴煎
(四)流产感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皮汤————流产感染,勿打。
三、异位妊娠(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徵积)
(一)未破损型——活血化瘀,消徵杀胚——宫外孕II号方
(二)已破损型
1.休克型——回阳救脱,活血祛瘀——生脉散合宫外孕I号方 2.不稳定型——活血祛瘀——宫外孕I号方
3.包块型——活血化瘀,消徵散结——宫外孕II号方
四、妊高症(子肿、子晕、子痫)————屁,甚气人,屁干谈;白,真正气,瞎叫牛。
1.脾虚——健脾渗湿,行水消肿——白术散 2.肾虚——温肾扶阳,化气行水——真武汤 3.气滞——理气行滞,除湿消肿——正气天香散 4.阴虚肝旺——滋阴养血,平肝潜阳——杞菊地黄丸 5.脾虚肝旺——健脾利湿,平肝潜阳——半夏白术天麻汤 6.肝风内动——滋阴清热,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 7.痰火上扰——清热豁痰,熄风开窍——牛黄清心丸
五、胎儿生长受限(胎萎不长、妊娠胎萎燥、胎弱证、胎不长)————肾气因饱,瘦与太瘦保长胎。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1.肾气亏虚——补肾益气,填精养胎——寿胎丸合温土毓麟汤 2.气血虚弱——益气养血,滋养胎元——胎元饮合寿胎丸 3.阴虚内热——清热凉血,养阴安胎——保阴煎 4.胞宫虚寒——温肾扶阳,养血安胎——长胎白术散
六、妊娠合并疾病
(一)心脏病————心心洋气,养龟三五篓。1.心气虚——益气养血,宁心安胎——养心汤加减 2.心血虚——养血益气,宁心安胎——归脾汤
3.阳虚水泛——温阳化气,行气安胎——真武汤合五苓散
4.气虚血瘀——益气化瘀,通阳安胎——补阳还五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
(二)糖尿病————三消加阴阳,小女六金。1.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3.肾阴亏虚——滋阴益肾——六味地黄丸 4.阴阳两虚——滋阴助阳——金贵肾气丸
(三)急性肾盂肾炎————因心事,知道佳。1.阴虚火旺——滋阴清热通淋,佐以安胎——知柏地黄丸 2.心火偏亢——清心泻火,润燥通淋——导赤散 3.湿热下注——清热利湿通淋——加味五淋散
七、产时并发症
产后出血(产后血晕)————血瘀,甚多。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1.血虚气脱——益气固脱——参附汤
2.瘀阻气闭——行气逐瘀——夺命散加当归、川芎
八、产后病
(一)晚期产后出血(产后恶露不尽、产后血崩)————去学学,不生宝。
1.气虚——补脾益气,固冲摄血——补中益气汤 2.血瘀——活血化瘀,调冲止血——生化汤合失笑散 3.血热——养阴清热,安冲止血——保阴煎
(二)产褥感染————敢惹惹,吾请缨。
1.感染邪毒——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 2.热入营血——清营解毒,散瘀 泄热——清营汤
3.热陷心包——清心开窍——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或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
(三)产后缺乳————岂敢通下。
1.气血虚弱——补气养血,佐以通乳——通乳丹 2.肝郁气滞——疏肝解郁,通络下乳——下乳涌泉散
九、产后并发症
(一)产后关节痛(产后身痛、产后痹症、产后遍身疼痛、产后风)————学学外伸,黄花独养。
1.血虚——养血益气,温经通络——黄芪桂枝五物汤 2.血瘀——养血活络,行瘀止痛——生化汤 3.外感——养血祛风,散寒除湿——独活寄生汤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4.肾虚——补肾强腰,壮筋骨——养荣壮骨汤
(二)产后排尿异常
1.产后小便不通————去伸去学,补济木物。1)气虚——益气生津,宣肺利水——补气通脬饮 2)肾虚——补肾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 3)气滞——理气行滞,行气利尿——木通散 4)血瘀——养血活血,祛瘀利尿——加味四物汤 2.产后小便频数与失禁————去伸,黄甚 1)气虚——益气固摄——黄芪当归散 2)肾虚——温阳化气,补肾固脬——肾气丸
十、外阴瘙痒————是肾血,必知归。
1.湿热下注——清利湿热,杀虫止痒——萆薢渗湿汤 2.肾阴虚——滋阴降火,调补肝肾——知柏地黄丸 3.血虚生风——养血祛风,活血止痒——当归饮子
十一、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一)外阴炎————试试,龙胆无味。1.湿热下注——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2.湿毒浸渍——清热解毒除湿——五味消毒饮
(二)前庭大腺炎————热喊仙羊
1.热毒蕴结——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仙方活命饮 2.寒凝瘀滞——温经散寒,化湿涤痰,和营散结——阳和汤
(三)阴道炎(带下病)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1.滴虫性阴道炎————湿甚,龙胆金币
1)湿热下注——清利湿热,杀虫止痒——龙胆泻肝汤 2)肾虚湿盛——补肾利腰,清热利湿——肾气丸合萆薢渗湿汤 2.念珠菌阴道炎————脾肾,碗内
1)脾虚湿盛——健脾燥湿,杀虫止痒——完带汤 2)肾虚湿阻——温肾燥湿,固涩止带——内补丸 3.细菌性阴道炎————湿湿,止无 1)湿热——清热利湿止带——止带方 2)湿毒——清热解毒除湿——五味消毒饮 4.老年性阴道炎————甚湿,止一止
1)肾阴亏损——滋阴降火,固涩止带——知柏地黄汤 2)湿热下注——清热利湿,滋阴补肾——易黄汤合知柏地黄汤
(四)宫颈炎(带下病)————试试,龙胆之五;脾肾,碗内。1.湿热内蕴——疏肝清热,利湿止带——龙胆泻肝汤 2.湿毒内侵——清热泄毒,燥湿止带——止带方合五味消毒饮 3.脾虚——健脾利湿——完带汤 4.肾虚——补肾固涩——内补丸
(五)盆腔炎
1.急性盆腔炎————热毒勿打,湿热活命。
1)热毒壅盛——清热解毒,化瘀止痛——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皮汤
2)湿热瘀结——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仙方活命饮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2.慢性盆腔炎————试喊奇奇,人少学(校)里 1)湿热壅阻——清热利湿,祛瘀散结——银甲丸 2)寒湿凝滞——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少腹逐瘀汤 3)气滞血瘀——理气活血,消徵散结——血府逐瘀汤 4)气虚血瘀——益气健脾,化瘀散结——理冲汤
十二、月经病
(一)功血
1.无排卵型功血(崩漏)1)血热————虚实保清。
(1)虚热——滋阴清热,止血调经——保阴煎合生脉散(2)实热——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 2)肾虚————阳右阴左。
(1)偏肾阳虚——温肾固冲,止血调经——右归丸(2)偏肾阴虚——滋肾养阴,调经止血——左归丸合二至丸 3)脾虚——补气摄血,固冲调经——固本止崩汤合举元煎————脾虚固举
4)血瘀——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四物汤合失笑散————血瘀四笑
2.排卵型功血(月经失调)
1)子宫内膜修复期延长(卵泡期出血)————气虚失学,举两古桃笑。
(1)气虚——补气摄血,调经固冲——举元煎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2)虚热——滋阴清热,调经止血——两地汤(3)湿热——清热利湿,止血调经——固经丸
(4)血瘀——活血化瘀,调经止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2)黄体功能不足————脾肾阳肝阴,补柜清单两(张)。(1)脾气虚弱——健脾益气,固冲调经——补中益气汤(2)肾气不固——补肾调冲——归肾丸
(3)阳盛血热——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经散(4)肝郁血热——疏肝解郁,清热调经——丹栀逍遥散(5)阴虚血热——滋阴清热,凉血固冲——两地汤 3)黄体萎缩不全————脾湿气,归四血。(1)脾虚气弱——健脾益气,调经止血——归脾汤(2)湿热蕴结——清热利湿,调经止血——四妙丸(3)气滞血瘀——活血化瘀,调经止血——血府逐瘀汤 4)排卵期出血(经间期出血)————婶婶使竿,两建清单。(1)肾阴虚——滋肾养阴,凉血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2)肾阳虚——补肾助阳,益气止血——健固汤(3)湿热——清热利湿,调经止血——清肝止淋汤(4)肝郁气滞——疏肝清热,化瘀止血——丹栀逍遥散
(二)闭经(闭经、女子不月、经水断绝、经闭)————敢气人,去还谈;贵人加血温仓。
1.肝肾不足——滋肾柔肝,调补冲任——归肾丸 2.气血虚弱——补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3.阴虚血燥——养阴清热,凉血调经——加减一阴煎 4.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调经——血府逐瘀汤 5.寒凝血瘀——温经祛寒,活血化瘀——温经汤 6.痰湿阻滞——燥湿化痰,活血调经——苍附导痰丸
(三)痛经(痛经、经行腹痛)气寒湿气肝,各少清八条。1.气滞血瘀——理气行滞,逐瘀止痛——膈下逐淤汤 2.寒湿凝滞——温经祛寒,活血止痛——少腹逐瘀汤 3.湿热瘀阻——清热利湿,祛瘀止痛——清热调血汤 4.气血虚弱——益气补血,活血止痛——八珍益母汤 5.肝肾亏虚——滋肾养肝——调肝汤
(四)经前期综合症(经行头痛、经行发热、经行身痛、经行泄泻、经行浮肿)————敢干屁信誉,才知见鬼痛。1.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2.肝肾阴虚——滋肾养肝,清热降火——知柏地黄汤 3.脾肾阳虚——健脾温肾——健固汤合四神丸 4.心脾气虚——健脾升阳,益气固表——归脾汤 5.淤血阻滞——温经通络,活血散瘀——趁痛散
(五)围绝经期综合症(经断前后诸证)————阴阳两虚,左右二至。
1.肾阴虚——滋肾养阴,佐以潜阳——左归饮 2.肾阳虚——温肾扶阳——右归丸
3.肾阴阳两虚——益阴扶阳——二仙汤合二至丸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十三、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一)宫颈癌————敢干屁事,但知儿真玩黄毒。1.肝郁化火——疏肝理气,解毒散结——丹栀逍遥散 2.肝肾阴虚——滋补肝肾,解毒清热——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 3.脾肾阳虚——健脾温肾,化湿止带——真武汤合完带汤 4.湿热瘀毒——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散结——黄连解毒汤
(二)子宫肌瘤————气寒痰是因,各少开清清。1.气滞血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膈下逐淤汤 2.寒湿凝滞——温经散寒,活血消徵——少腹逐瘀汤 3.痰湿瘀阻——化痰理气,活血消徵——开郁二陈汤 4.湿热夹瘀——清热利湿,活血消徵——清宫消徵汤 5.阴虚内热——养阴清热,凉血止血——青海丸
十四、子宫内膜异位症————气寒是痰气甚,哥少清单桃李归。1.气滞血瘀——理气活血,化瘀止痛——膈下逐淤汤 2.寒凝血瘀——温经散寒,活血祛瘀——少腹逐瘀汤 3.湿热瘀结——清热利湿,活血祛瘀——清热调血汤
4.痰瘀互结——化痰散结,活血逐瘀——丹溪痰湿方合桃红四物汤 5.气虚血瘀——益气化瘀——理冲汤
6.肾虚血瘀——益肾调经,活血祛瘀——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
十五、子宫脱垂————气甚湿,不大胆。1.气虚——补益中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 2.肾虚——补肾固脱,益气升提——大补元煎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3.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
十六、不孕症————肾气养人敢于谈,于文让开少苍。1.肾虚
1)肾气虚——补益肾气,填精益髓——毓麟珠 2)肾阳虚——温肾助阳,化湿固精——温胞饮 3)肾阴虚——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 2.肝郁——疏肝解郁,养血理脾——开郁种玉汤 3.淤血阻滞——活血化瘀,温经通络——少腹逐瘀汤 4.痰湿内阻——燥湿化痰,调理冲任——苍附导痰丸
十七、***产并发症
(一)***不全————赶阴气,输两步。
1.肝郁血热——清热解郁,凉血止血——舒郁清肝饮 2.阴虚血热——滋阴清热,止血固冲——两地汤和二至丸 3.气虚——补气摄血固冲——补中益气汤
(二)宫腔或宫颈内口粘连————血瘀不甚。血瘀——活血化瘀,益气补肾——补肾化瘀汤 三)***术后感染————邪毒勿笑。
邪毒壅盛——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儿科学辨证论治总结
一、新生儿黄疸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1.湿热熏蒸————清热利湿退黄————茵陈蒿汤加味
2.寒湿阻滞————温中化湿退黄————茵陈理中汤加味
3.瘀积发黄————化瘀消积退黄————血府逐瘀汤加减
二、上感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
3.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
三、急支
1.风寒咳嗽————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杏苏散加减
2.肺热咳嗽————辛凉解表,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3.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
4.阴虚咳嗽————养阴润肺,兼清余热————沙参麦冬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四、肺炎
1.风热闭肺————辛凉宣肺,清热化痰————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2.痰热闭肺————清热宣肺,涤痰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五、病毒性心肌炎
1.邪毒犯心————清热解毒,宁心安神————银翘散加减
2.湿热侵心————清热化湿,宁心安神————葛根芩连汤加减
3.痰瘀阻络————豁痰活血,化瘀通络————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加减
4.气阴亏虚————益气养阴,宁心安神————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
5.心阳虚弱————温振心阳,宁心安神————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
六、鹅口疮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1.心脾积热————清心泻脾,解毒泻火————清热泻脾散加减
2.虚火上炎————滋阴降火,引火归元————六味地黄汤加肉桂
七、疱疹性口炎
1.风热乘脾————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凉膈散加减
2.心火上炎————清心泻火————泻心导赤汤加减
3.虚火上炎————滋阴降火,引火归元————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八、小儿腹泻
(一)、常证
1.湿热泻————清肠解热,化湿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2.风寒泻————疏风散寒,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加减
3.伤食泻————运脾和胃,消食化滞————保和丸加减
4.脾虚泻————健脾益气,助运止泻————参苓白术散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5.脾肾阳虚泻————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二)、变证
1.气阴两伤————健脾益气,酸甘敛阴————人参乌梅汤加减
2.阴竭阳脱————挽阴回阳,救逆固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九、急性肾小球肾炎
1.风水相搏————疏风利水————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2.湿热内蕴————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三仁汤加减
3.水气上凌心肺————泻肺逐水,宁心安神————己椒苈黄丸
4.水毒内闭————辛开苦降,辟秽解毒————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加减
十、肾病综合征
1.脾虚湿困————益气健脾,利水消肿————参苓白术散合五苓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散
2.脾肾阳虚————温肾健脾,化气行水————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十一、多发性抽动症
1.肝亢风动————清肝泻火,熄风镇惊————千金龙胆汤加减
2.痰火扰心————泻火涤痰,清心安神————礞石滚痰丸加减
3.脾虚肝旺————益气健脾,平肝熄风————醒脾散加减
4.阴虚风动————滋阴潜阳,柔肝熄风————大定风珠加减
十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脾胃虚弱————健运脾胃,益气养血————参苓白术散或异功散加味
2.心脾两虚————补脾养心,益气生血————归脾汤加减
3.肝肾阴虚————滋养肝肾,益精生血————左归丸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4.脾肾阳虚————温补脾肾,益精养血————右归丸加减
十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血热伤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加减
2.气不摄血————益气健脾,摄血养血————归脾汤加减
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凉血宁络————大补阴丸合茜根散
4.气滞血瘀————活血化瘀,理气止血————桃仁汤加减
十四、支气管哮喘
(一)发作期
1.寒性哮喘————温肺散寒,化痰定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2.热性哮喘————清热化痰,止咳定喘————麻杏石甘汤或定喘汤加减
(二)缓解期
1.肺气虚弱————补肺固表————玉屏风散加减 2.脾气虚弱————健脾化痰————六君子汤加减 3.肾气不纳————补肾固本————金贵肾气丸加减
十五、风湿热
1.湿热阻络————清热利湿,祛风通络————宣痹汤加减
第五篇:中医经典代表方剂对各型荨麻疹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经典代表方剂对各型荨麻疹进行辨证论治
【摘要】目的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论文阐述其诊断要点及中医学的病因、病机,探讨中医经典代表方剂对各型荨麻疹进行辨证论治,以提高该疾病的治愈率。
【关键词】荨麻疹 中医经典方剂 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758.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6-0064-02
【Abstract】 in urticaria is a common disease,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ssentials of diagnosis and TCM etiology,pathogenesis,TCM classic recipe for each type of urticaria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to improve the cure rate.【Key words】description in urticaria,Chinese classical prescriptions,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荨麻疹是日常生活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约占皮肤科门诊疾病中的三分之一。常因各种因素所诱发,发病急骤,传变迅速,且能累及内脏病变,极个别可能导致危急生命重症。急性荨麻疹发病急,症状控制也快,极易痊愈。而不明原因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常因病程长、症状反复且不易控制,而困扰许多病人不得安宁、寝食难安,也使许多门诊医生束手无策而大量滥用激素、抗生素、抗过敏等药物,使患者疾患愈演愈烈,时常使病人处于疾病困扰之中,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皮肤病,已得到广大医患人员的认可,在国际上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将简要介绍荨麻疹的临床表现,辩证施治原则、经典代表方剂及临床运用体会。1 荨麻疹疾病的诊断要点
祖国医学对荨麻疹早有记载,见于《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医宗金鉴》等著作。一般称为“瘾疹”“蓓蕾”。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中医学因其时隐时现,称为瘾症。因其遇风易发,民间又称为风疹块,还有称荨麻疹为风疹,风丹,赤白游风的。其特点为:突然发作,皮损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水肿性风团,境界清楚。猩红或苍白颜色。皮损时起时消,剧烈瘙痒,发无定处,消后不遗痕迹。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泻,或又发热、关节疼痛等症。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甚至引起窒息。皮损经过3个月以上不愈,或仅复发作者为慢性荨麻疹[1]。部分患者皮肤划痕征阳性,血中嗜酸粒细胞增高。2 荨麻疹疾病中医学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基本病理反应为病机。病机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以及“内生五邪”等[2],本病多因平素体弱,气血不足,以至血虚风动,或气虚卫外不固,风邪夹热或夹寒,乘虚侵入所致。也有先天禀赋原因,或食入鱼、虾、蟹、蛋等易动风燥火的食物或药物,以及某些有肠道寄生虫的患者皆可导致肠胃和,蕴湿生热,郁于肌肤而发本病。
本来来源:嘉和止鼾器http:// 转载请注明版权,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