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择业观的关系(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07:38: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择业观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择业观的关系》。

第一篇: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择业观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择业观的影响

杨振华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而大学生的择业状况则会引领社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在就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也有利于社会的科学、可持续性的发展。本文从国家、社会、家庭、大学生自身等角度,论述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促进就业状况好转的途径,得出了若干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以期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决策依据或思路。

关键字: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择业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通过职业选择来实现自我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断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而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却出现了与大学生社会责任脱节,甚至是违背自身社会责任的现象。当代大学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 一般采取开放式教学, 学生的受教育面不再局限于校, 除了学校教育之外, 国家政策、社会实践、家庭期望等因素也会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的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也同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2]。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大学生的危机意识、自主意识、应试观念,竞争观念、能力本位原则等都已全面渗透到大学生的择业观中。同时人生价值观也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 人们对职业所获的金钱和物质, 成为衡量个人能力最重要的指标。大学生择业首要标准是高收入, 较好发展前景,稳定性高的行业岗位, 甚至成为他们的人生的奋斗目标。然而,对于中西部的老少边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却很少人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到那里,而参加“西部计划”或“三支一扶”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抱着未来考研,考公务员的加分优惠政策的目的,工作两三年就离开了,使老少边区只是成为大学生暂时锻炼的平台而已,大学生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更是微乎其微。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让大学生愿意扎根老少边去的基层地区。从而,用科技的力量更快的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择业关系的特点 1.择业突出功利目的,忽视社会责任

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以来,中国经济收到了很大的波动,就业形势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积极与消极并存的态势。大多数大学生缺乏高尚的人生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为祖国以及集体而奋斗的思想观念渐渐弱化。他们的人生价值目标已不再是纯粹的理想主义,但在社会发展与职业发展的关系上,很少人有理性的认识, 同时也更为注重自身的状态和现实的利益的获取。在择业时, 大学生优先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首先,物质因素居于首位, 包括经济收入、物质待遇、工作环境等;其次,为个人职业发展因素, 包括个人兴趣、专长的发挥、自我价值的实现、工作发展前景、晋升机会、社会地位等。说明大学生的价值目标已由向现实功利化角度转变,很少会考虑社会责任感,甚至连大学生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都不清楚。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观, 导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度极高,事业单位竞争压力很大,私企却出现 “用工荒”,偏远山区人才奇缺的就业局面,就业形势差异性明显。大学生就业看重自我的需求,忽略社会需要的现象泛滥。

2.择业突出个人价值,忽视社会价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渗透到很多大学生的心中,大学生开始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能够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 逐渐学会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动态地进行职业规划和自我发展的设计,开始具备自我职业选择的评价标准和个人价值取向, 在与整个社会职业竞争热度相协调的基础上, 行业用人特殊性与地区差异性愈加明显。

在各种评价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思潮中,大学生的择业取向也呈现多元化并存现象。择业的标准也出现了较大的分异。根据校园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调查表明,赞同“社会理想的追求高于金钱、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就业观念的学生仅占25%,当问到自己择业时是否会按照上述信条去选择时,占75.5%大学生都表示:除非自己没有更好的岗位,否则是不会去“老少边区”;大部分学生拜金主义价值观,哪里岗位待遇好就到哪里去,认为工资少就是没出息的代名词;还有5%学生选择留在城市主要考虑城市生活的现代性和自身的社会地位。总之, 当代大学生中, 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以社会责任的标准选择职业是不现实的,在社会、家庭的压力下,“老少边区”是很难吸引到优秀人才来促进当地的发展。

3.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择业不挂钩

高校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过程中,很少会支持学生到偏远地区或经济不发达的城市工作的,而高校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更是几乎一片空白,大学生择业时很少会考虑自身的社会责任。传统的社会环境中, 由于受绝对的以金钱为本位的价值观影响, 决定个人的成败、祸福和前途的不再是自身的努力与奉献,而是社会的关系与利益,以奉献精神为主导的社会责任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话。在这种社会控制体系中, 青年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奉献价值取向无济于事, 多采取被动消极的态度, 其个人的价值观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高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是无济于事。

二、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引导大学生理性择业

1.高校从社会责任感角度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

高等教育的中心使命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素质提高的重要表现是大学生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高度重视。高校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阵地,须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大学生把自己的本领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促进“老少边区”的贡献力量。首先,高校应该重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着力使大学生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性择业观,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端正积极乐观的就业态度。其次,高校就业指导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工作重心逐渐向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辅导转变,倡导以献身基层为荣的精神,建立完善的 “老少边区”就业指导机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来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真正的使就业指导中心成为就业服务中心。2.政府应当为大学毕业生建立完善的市场就业机制和政策导向,实现就业信息互联化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通常会考虑职业岗位的发展前景,就业岗位的发展空间除了受到行业自身的发展周期影响外,国家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较大。例如,“西部计划” 和“三支一扶计划”的实施,吸引了一部分大学生支援边疆建设,缓解了发达地区就业压力。但是,对于大部分下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动机不佳,他们主要看重服务期满后的升迁或深造的优惠政策,对于基层来说,这里只不过是大学生初入社会的锻炼基地,很少人会扎根在边疆地区。所以,国家应当改进一些“老少边区”就业的优惠政策。第一,延长服务期的同时兼具解决家属当地就业问题。就业服务时间越久越能使大学生从心里接受基层的工作生活环境,而鼓励配偶等家属在基层就业有利于稳定家庭的建立,从而专心的服务边区建设。第二,提高工资待遇的同时兼具基层安家购房的优惠。只有家庭安定才能使大学生职业发展定在基层地区。第三,政府应到创造更多的基层就业岗位,扩大用工需求,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投身于祖国的老少边区的发展。

3.社会家庭的角度支持子女服务于基层发展

大学生择业观的确立受到来自家长的压力比较大, 大学生选择工作不单是由自己决定, 他们还要兼顾家长的感受[3]。父母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思想根深蒂固,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有一份令人瞩目和羡慕的职业,从而组建美好家庭奠定基础。所以,儿女们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从事高薪职业,社会责任感远不如家庭的期望重要。转变父母的观念来促进大学毕业生把科技带到广大西部地区及“老少边区”,父母的鼓励对子女服务边疆地区有很大的作用,同时,摒弃功利性的目的来评价子女的成就也是很有必要的。使服务基层建设成为人们赞赏的职业,营造支持大学生服务基层的良好氛围。

4.大学毕业生应当树立为祖国建功立业、服务基层的择业观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为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大学生应当牢记使命,树立为祖国建功立业、服务基层的择业观,并把它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虽然,当代大学生择业时更多地从个人生活和个人发展的角度进行职业选择,较少考虑为社会奉献、为国家建设出力[4]。但是,近年来伴随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推动,有一部分大学生自愿到西部、基层、艰苦行业就业立业。如“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等项目参与人员,把他们的青春年华和知识才能奉献给了西部、基层,为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培养教育树立了典型,发挥了示范作用。他们的思想与行为正在引领着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基层的活动中。

另外,大学毕业生选择基层职业类别时,不仅要了解一般性的就业指导知识的, 还需要更深层次的进行就业指导咨询。学生在职业规划时, 首先, 最需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明确价值取向。其次, 理解所学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关系, 包括动力和阻力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客观条件;在基层服务中也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自己需要坚定信念,努力去克服它,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 把握在校期间与将来从事的职业实践有密切关联的机会, 更快地适应将来所从事的职业。

三、总结与讨论 本文从社会责任感的角度,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的价值取向,挖掘出大学生面临大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无业可就”与老少边疆地区“有业不就”的深层次原因,并对此问题提出了高校、政府、家庭、大学生自身应当采取的四个措施,希望对促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当然,真正的让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择业观,为国家基层建设服务还有很长的路,但是,我们坚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 潘伟.当代大学生个人价值取向对择业观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9(4):130-131.[2] 刘献文, 李少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土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 2007(5).[3] 秦俭.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08(9):175-177.[4] 雷坚,李增华.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高教研究(内刊).2007(1):178-180.[5] 刘小新等.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6] 袁贵礼, 邢建辉.透视灵魂!!.世纪之初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二篇:浅谈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责任感是指在一个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

务。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要求人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季羡林先

生曾经说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

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正是这种责任感,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步。而当代

大学生的责任除了应承担普通社会成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之外,还由于其所受的高等教育和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之外,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大禹“三过家门

而不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正是由于大禹的对国家的责任使他受人敬仰。中国

从古代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口号,可见整个社会对社会责任

感有强烈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们应当看到大部分大学生都很努力地学习

文化、专业知识,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身上存在的令人担忧的责任感

淡化现象,具体表现如下:

一、自我责任感迷茫

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他人、家庭、社会具有责任意识的前提。

然而当代有些大学生对一切事物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一切

事情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种学生在行为上无所适从,在心理上无助失落,无

法承担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一切使得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造成了严重的失

落感、空虚感,严重的甚至造成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二、对他人责任感淡漠

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容易夸大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影响,造成忽视

他人存在的现象,只知道更关心自己的命运,而缺乏对他人的责任感。有些大学

生这种过度关注自我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必然遭到社会的孤立和排斥,从而使自己陷入孤立。孤独的境地。

三、对家庭责任感的减弱

“爱幼”是中国长久以来的传统,大多数家长一味地溺爱孩子,造成了孩子

不知回报,不知道对父母和长辈尽责的情况。

造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如下:

一、自身原因

这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的内在原因。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出生在改革开

放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从上学开始的目标就是考大学,除

此之外不会考虑太多。等到考上大学之后,没有了目标,不适应自己社会角色的改变,对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缓慢。

二、家庭原因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个性强,只

考虑别人应该为自己做什么,很少考虑自己应该为别人做什么。

三、学校原因

在当前学校教育中,缺乏明确的责任感教育体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

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很多方面不利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当代的教育还是以应

试教育为主,在“灌输式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下,学生都把考试和学习当成了

最终目的,使得学生无法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四、社会原因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外国的各种文化思想传播到中国,而我国的各种社

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暴露在公众眼前。一些学生由于认识比较片面,容易走向极端。一部分学生接受了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思想,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理会他人的感受和利益。一部分学生感觉社会的发展的节奏过快,受到自己惰性的影响,开始消极对待人和事,承担不了自己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感。

针对目前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应当采取如下措施去解决问题:

一、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责任感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问题。首先人生观是人们对整个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决定着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才能产生责任感的精神支柱和履行责任感的强大动力。其次,我们应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渠道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加强民族责任意识的培养

一流的民族必须要有一流的文化素质底蕴,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源远流长,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源泉。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教育,经常组织学生看一些优秀的爱国影片和组织班级定时召开以爱国为主题的班会。高校必须营造文明、高层次的文化氛围,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充分利用高校教育潜力,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

首先,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果教师在承担各种责任方面而率先垂范,就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教育应采取启发式教育,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重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责任感。

四、建立一个社会责任感评价体系,把结果记录在档案中

学校教育应该把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科目,纳入学生的升学和评优中。在评价体系中应当优化评价指标,使其在实践中可行。例外,在公务员考试中,企事业单位考核中,责任感体系指标也可以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五、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道德情感能对道德认识起调节作用,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深刻了解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他们在任何时候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六、社会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

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了解民生,了解国情的广阔舞台,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和深化对承担责任的认识。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到基层中去,到群众中去,深化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

总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紧密配合,特别是学校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学校真实的环境中得到积极地情感体验,在学校的锻炼中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一代人。

第三篇: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摘要】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些负面影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以及大学生自身的认知和发展的不足等,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也越来越明显。本文主要论述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及其缺失的成因,并提出培养和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何为“责任”?字典解释是:指应尽的义务或分内应做的事和应承担的责任。人,不仅仅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跟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享受国家法律赋予权利的同时,必然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栋梁,更应该自觉担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责任感主流是积极的和向上的。在我国春运期间,在全国各大汽车客运站、火车站、高铁站、高速公路站旁等到处可见大学生志愿者辛勤的身影;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数万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以他们最诚挚的笑容、最热忱的服务迎接了一位又一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展现了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在各高校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中,许多大学生自觉地走进儿童福利院、孤儿院辅导功课、陪伴游戏,走进老人院为老人按摩推背、陪伴聊天……。所有这些行动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是有责任、有担当、有智慧,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激情的一代。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却渐渐疏离社会,淡漠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追求个人理想。在思政课堂上,我曾多次提问学生关于个人理想的问题,但很多同学的回答基本上都是“顺利毕业”、“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将来买车买房”、“希望将来一家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诸如此类。由此可看出,大学生对未来都有着美好的憧憬,但比较注重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较密切的个人理想,而较少把个人的理想和社会联系起来,“缺乏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社会应有的主人翁意识。”

第二,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不正确,缺乏感恩之心。我国《婚姻法》(2001年修正案第21条第1、2款)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在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子女的抚养至18岁为止。”身为独生子女的90后大学生很多都是在被宠爱、被呵护、被关注的环境里长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是在履行义务,不懂得体恤父母的辛勤劳动,不懂得珍惜父母的默默付出,不懂得换位思考,一味地考虑父母应为自己付出什么,而较少地考虑自己应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权利意识较强而义务感、责任感较弱”

第三,注重奢侈享受,忽视艰苦奋斗。在当今的大学里,大学生拥有MP3、MP4已成为过去式,Iphone4s、Iphone6、Ipod等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名牌衣物、名牌饰物才是现在进行时。对于学习,许多大学生只遵循“60分万岁”的原则,精力主要都放在学习以外的事情上,补考、重修、清考根本不当一回事,淡化对自身的责任。

第四,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诚信缺失。在高校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朗朗上口,却不以实际行动践行;考试作弊,作业抄袭;课桌文化“丰富多彩”,纸巾、饮料罐、塑料袋总被遗忘在课桌的抽屉里,陪伴着学生上完一节又一节课;为了追求便利而使用一次性用品,浪费水电资源,对破坏环境现象习以为常……。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主要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其主要成因进行思考分析,能有针对性地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积极进取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知不觉地取向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上的不正当竞争、贪污腐败、偷工减料等不良现象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其次,家庭教育的失误。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被父母捧在手掌上。家长重视亲情教育,为了子女任劳任怨,甘愿付出一切却不要求回报。这种畸形的培养与教育造成了子女只懂索取不惜回报。他们对家庭、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带有任性、受挫能力不强、意志力不坚定等性格特征。

第三,学校教育的失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不少高校片面强调重视加强对学生的技能知识的传授和技能技术的培育,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一些学生把思政课当成是“洗脑课”。虽然“05方案”明确规定各高校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由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使得一些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内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第四,大学生自身的不足。由于大学生与社会接触不多,社会实践较少,缺乏社会经验和理性的思辨能力,使他们很难冷静、客观、全面地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加上自我的认识不足,使部分大学生对自身与社会关系以及自身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和国家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热切希望的认识和理解不正确,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强烈动力与激情。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教育

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凝聚着每一个社会成员对社会和国家的奉献与责任。如果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国家难以发展,个人也会陷入自私自利的泥潭,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会变得愈加狭窄。因此,针对当代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必须有效地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化其自身对社会责任自觉的、实际的行为。

首先,要深刻认识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作为一名当代中国的大学生,除了要学习和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外,还要加强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不仅要集中精力刻苦学习,还有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不仅要对自身负责,还要承担起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这又要求大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要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联系起来,把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联系起来,把“内在的责任感上升到为国家建设,为社会繁荣尽职尽责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在享受“大学生”的权利时,更应自觉地承担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做到符合“大学生”的社会角色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切实行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学生。(下转102页)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皖西学院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1005班)

摘要: 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民族、社会举足轻重,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但纵观大学校园就会发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淡化,其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着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二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成功的教育好下一代就是在改变我们的未来。所以强化大学生责任感势在必行,此举需要学校、社会、大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同时注重一些方法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增强

一、社会责任感的概念

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那么,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民族、社会举足轻重,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社会责任感从广义上说是指个人、组织对自己、他人、家庭及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从狭义上说是指个人、组织对社会的责任。

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社会责任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其价值取向是社会的整体利益。而当今不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明显的向个人利益倾斜的特点,他们并不否认承担社会责任,可一旦涉及到具体利益时,又往往首先考虑个人得失。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主要应该具备三点品质: 坚持道德上正确的主张或真理;坚持实践正义原则;愿为他人作出奉献和牺牲。

从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到现在的高科技产品。正是由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努力地工作。他们当中的每个人都为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然,那些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人,是应该为我们痛斥的,从发动世界大战的希特勒,到侵略中国的东条英机。从事恐怖活动的恐怖分子,到鼓动他人反国家反民族的右翼势力。因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为人类的进步,为国家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我们在褒扬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也在批评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人,但是我们现在更应该从自身做起,不管是做大事还是小事,都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做,还有什么做不成呢?

如果地球上的公民,每个人都有一种大义的社会责任感,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不在有战争,我们的环境将不在遭受破坏,世界上将没有贫穷,没有饥饿,没有艾滋病。如果我们国家的公民,每个人都有一种爱国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的国家将变得更强大,人们生活更幸福。

三、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

社会责任是人类活动的一个不可避免的方面,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是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对价值观、忠诚、良知、信仰的认同,是个人价值观、态度和信念的表现。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对祖国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伴随商品经济而来的道德的世俗化,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显淡化,主要表现在重个人轻社会,重个人需要轻社会需要,重功利轻道义,重物

质需要的满足轻精神境界的升华,重索取轻奉献,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社会原因。首先当今社会已经由原来的同质社会变成了异质的多元社会。多元社会是一个经济成分多元化、社会生活领域独立化、社会组织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分配形式多样化、人的个性独立化的社会。这种状况使各个组织和每个人都关注于自己利益的实现,社会整体的背景变得越来越不清晰,社会整体利益变得越来越难以确定,人们因此也越来越难以对自身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产生认同。于是,人们也就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

大学生自身原因。一些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学习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上大学,而不是通过上大学来确定自己所要承担的专门职责。表面上,他们是根据社会需要来自愿地选择其所学专业,但实际上是根据哪种专业有更丰厚的经济收入来选择的。更轻松体面的工作,更丰厚收入的想法是潜藏于上大学的目的之中的。二是他们在上大学之前已经习惯于从父母那里索取财富,从老师那里索取知识,只享受权利而没有履行义务。进入大学以后,他们认为自己是出钱读书的,有权要求修改教学计划,有权要求选课,有权要求选教师,但从未考虑自己还应该履行遵守纪律、聆听教师传授知识等义务。

四、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举措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迟早要由他们来承担,因此他们必须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主人公意识,才能担起历史重任。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小做起。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需要高校教育者的积极引导。

1、加强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最好的途径就是做好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弘扬传统文化,使他们的责任感转化为发自内心的行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应积极配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宽容和思维发展空间,教导他们尽量多去考虑别人,让大学生明白自己的社会角色以及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学校应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自我意识,自觉地把社会的需要内化为个人的成才目标,在对社会的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生头脑,帮助他们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个人的发展与民族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深厚的人文底蕴。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摆脱非文明、低级趣味的影响,可以培养大学生对人类命运的关爱、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一是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融入教育中。二是拓宽视野,重视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三是重视隐性教育,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人文教育。

3、建立一个社会责任感评价体系,并把结果记入档案。学校教育应把社会责任感作为一项基本内容,在学生评优与升学中,作为一项重要的考察科目。同时,在社会责任感的评价体系中,应当精简和优化社会责任感的考核指标,使其在实践中可行。除了在学校,在其他领域的考核中,社会责任感也可以作为一项必要的考核内容,如在公务员的录用与政绩考评、企事业员工的录用与晋职加薪等。

4、社会应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是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也只有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才能改变。社会在引导大学生时,应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让他们及早的接触社会,使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思想上的教育,感受到自身的责任。通过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学生可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服务社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更进一步地增强社会责任感。

5、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应结合实际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会、辩论比赛等,在这些活动

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教学活动中要十分重视用富有时代精神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劳模人物和学生身边的“责任典型”教育激励学生,使他们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6、构建社会、家庭、学校通力协作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提升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仅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事,学校、家庭、社会应该通力协作,共同努力,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就家庭而言,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气氛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父母本身也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总之,父母不仅要求孩子学会做事,还要学会做人,学会承担各种责任。就学校而言,除了要完善和深化教育内容以及改进教育方式,还要完善责任感教育的评价、监督、奖惩机制,营造从教学到教育、从管理到服务、从学生的学习到生活全方位的责任感教育氛围。通过这些措施让大学生在学校中承担各种责任,获得直接而深刻的责任体验。此外,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以及与社会合作,与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就社会而言,从根本上说,社会责任与精神世界不单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制度性问题。目前我国的社会责任制度缺陷,主要表为在一些社会生活领域,部分公民社会责任的制度规范基本属于空白。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须在教育和制度规范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7、大学生自身也应作出努力。大学生平时应积极开展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活动。每个人的认识都有一定的优点,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学生应该努力的认识自己,以作出积极的改变,同时互相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想水平。除此之外,也应当结合实践,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多了解时事新闻,主动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总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紧密配合,特别是学校应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主动承担起一些所在群体中的责任和义务,使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学校的教育氛围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学校的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不断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一代人.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姓名:刘少锋学号:210793149专业:土木工程

【内容摘要】浅谈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联系实际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

【关键字】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培养 科学发展观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重要性

跨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时期的时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如何使他们尽快适应形势,服务社会,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尽职尽责的担负起新时期社会赋予的历史重任,当前任务的重心是: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社会主人翁意识淡化,重个人前途,轻社会思想。

一份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问卷调查中,对“你毕业后为了什么而努力?”的问题,有74.2%的大学生回答是“既为社会也为个人”,真正“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仅为9.7%,而不太明确的占10.5%,尽管大学生兼顾社会和个人,但在两者之间还是偏重于个人。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他们希望自己成名成家,出人头地,但有的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理想的梦幻里,而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这些大学生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

(2).缺乏人生奋斗目标,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

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个人的个性和地位真正凸现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

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

(3).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

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但同时又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惟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游弋到功成名就的彼岸。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

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社会原因。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是一种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选择。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它在价值意义上存在着多种可能,有着其积极的效应和消极的效应。市场经济体制消极效应方面:不正当竞争,偷税漏税,权钱交易、假冒伪劣等。使得是非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对社会产生了扭曲认识;改革开放后,西方的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传入国内,就西方近代以来的主流思想而言,它是一种个人本位主义。它将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否定存在着超出个人利益之外的社会整体利益,因而也就不承认人应该承担对他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责任。学生们变得冷漠而不去关心他人和集体甚至国家了。

第二个方面是大学生自身原因。这是部分大学生淡化乃至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内在原因。大学生涉世不深,认识片面,观念偏颇,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总是有着某种认识,抱有某种态度。分不清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阴暗、利益一致与利益对立,他们认为,自己上大学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报效祖国;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能够得到一份稳定轻松且收入丰厚的工作;是为了充分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而不是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他们的认识往往被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所局限与牵制,以为真实的社会就是每个人只为自己打算的社会,看不到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依赖、互相承担责任,把握不住社会生活的主流和发展的趋势。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社会责任感有其丰富的内涵。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用爱国情怀,激发社会责任感。纵观历史,爱国主义历来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戚戚相关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了解中国国情,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负时代重托,肩负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缩小贫富差距,服务西部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义务,大学生应该在建设西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而又具体的体现。

2.用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社会责任感是实现理想的条件。理想与责任是互相联系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自觉的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3.用集体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能够激励人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主义是以社会主义集体为价值目标,以个性发展为前提的。它可以密切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增强个体的主人翁责任感,然而个体对社会,个体对他人的责任离不开人的自我责任意识。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社会、对他人有责任感的内在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能为社会、为他人负责任。

4.用诚实守信行为准则,树立社会责任感。诚信属道德范畴,是一条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砝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的诚信要求越来越高。维护诚信的最佳办法是让每个人不讲诚信的行为,都在个人信用史上留下污点,使不守信用者意识到不守信用的代价在一生当中难以承受。在诚信时代,就是让守信用者享受诚信的回报,让不守信用者自食苦果。

5用实际行动,来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不随地吐痰向来被当做是个人社会公

德意识的反映,很少有人会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理解,但SARS教育了我们,不随地吐痰、讲究个人卫生也是对社会、对他人负责任的表现。由此可见,我们谈社会责任感不能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层面,而应该切实具体化为小的言行,并使之日常生活化。

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重视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可以有效的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思想与社会实践、宽广知识和较强能力、技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不断追求,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参考文献:《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浅谈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网络

下载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择业观的关系(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择业观的关系(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个案研究与问卷调查,从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主要具备的三个品质—坚持道德上正确的主张或真理;坚持实践正义;愿为他人作出奉献和牺牲—这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和探讨,浅......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和途径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当代大学生是我国青年......

    关于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

    关于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 所谓历史使命就是人们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和重大历史责任。我们可能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至于什么使命和责任要交给那些伟大的人,如......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1 【摘要】: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石,也是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共5篇)

    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如何使他们尽快适应形势,服务社会,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尽职尽责的担负起新时期社会赋予的历史重任,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显得极......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导语: 为了能够深入了解现代的就业和创业形势,以大学生为调查主体,在江苏地区,以暑期这段时间为时长,深入大学生群体,展开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活动,希望能......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查问卷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查问卷 1、您觉得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是( ) A.重个人前途,轻社会理想 B.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C.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 D.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渐取代......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社会责任感有其丰富的内涵。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 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如何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