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发展观心得例子一则
通过参加区局开展的“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国税作贡献”的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立足本职为区局税收事业的发展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提出五年多来,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既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也确保中国未来能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协调发展,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那如何深入学习好、实践好科学发展观活动呢?笔者认为:注重三个结合非常必要,即要把学习实践活动同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同改善国计民生结合起来,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结合起来。
把学习实践活动同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就是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众所周知: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是一个从生疏到熟练、不断提升的过程。应该清醒看到,当前不少地方不少同志在实际工作中的某些观念和做法,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比如,有些同志把科学发展当成口号,没有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身体力行;有些同志把“科学”与“发展”分割开来,先搞“发展”再讲“科学”,把节能减排和降低成本当成了阻碍发展的负担;还有些同志在工作中抓住一点不计其余,不善考试,大网站收集于协调统筹,忽视了和谐发展。这些现象,如不认真纠正,不但影响自身工作成效,还会影响科学发展的大局。这就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把学习实践活动同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结合起来,不断破除有碍科学发展的旧观念,破除因循守旧的老规矩,以创新的观念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力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取得新成就。
把学习实践活动同改善国计民生结合起来,就是要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当前一些领导干部根本不会做群众工作,群众意识极为淡漠,把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给丢掉了,出现了干部不知道群众在想什么、群众不知道干部在干些什么的严重现象。如此一来,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是用政治威信和群众威望来影响群众、凝聚群众、号召群众,而只是依靠手中的权力来命令群众。“党组织的行政化、党的领导的权力化”,已经严重影响了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这就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把学习实践活动同改善国计民生结合起来,要在相信群众、尊重群众、发动群众的基础上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把学习实践活动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就是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但不容忽视的是: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党的执政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与党的先进性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手段和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还不完全适应。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有的作风飘浮、管理松散、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而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的先进性,而且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还是以权谋私、当官做老爷?这是一个摆在全体党员干部面前的大是大非问题。期待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切实增强党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期待通过上此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终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而落实到我个人来说,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坚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学习是工作之基、能力之本、水平之源。必须要坚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我们不仅要从书本中、从媒介上获取知识和信息,而且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从日常工作实践中获取营养,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国土资源管理上台阶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全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类群体的每一个人都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迎来小康生活。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改进作风,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
良好的作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思想作风建设,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中注意顾全大局,切实做到令行禁止,自觉维护国家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大政方针的统一性和严肃性,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机关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青年人网整理同时善于把上级精神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团结同事,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共同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切实转变旧的思想观念。
要坚决破除一切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的观念,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上来,从习惯于老经验老办法的思维定势转变到科学务实创新的思维上来,使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科学统筹、质量效益、自主创新等新观念,进入到思想深处、落实到工作实践,真正转化为推动本职工作的思维方法和发展思路,切实做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心得
学校名称:学生学号:学生姓名:班
级:
芜 湖 电 大
20077340030806
周 泰 来 2007秋工商企业管理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心得
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可以说,这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政绩观念的转变。能否把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到位,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对科学发展观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并将其贯彻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实现政绩观念的转变。因为,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和具体执行者,他们的政绩观与发展观是密切相连的,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反之亦然。但事实上,一些领导干部只注重本地区或本部门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乃至个人的升迁。于是,不管中央如何三令五申反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他们却依然我行我素。这种情况势必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干部就要实现执政观念和政绩观的转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发展方式观念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增长中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树立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观念,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第三产业和创新产业。各级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确保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顺利完成。
消费观念的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还必须实现消费观念的转变。这种观念的转变,不仅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而且全体公民都要践行,甚至要从娃娃抓起。领导干部首先应该具有忧患意识,认识到我国资源的有限性。譬如,在资源总量、人均耕地状况、森林和淡水的拥有量方面,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弱势状况非常明显。其次要有责任意识,要珍爱资源,为建立节约型政府作贡献。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我们没有资源优势可言,所以对现有资源一定要倍加珍惜,并且要不断培植开发利用新资源和再生资源的能力。
确立新的共享价值观。目前我国还存在贫富差距过大、城乡差距拉大等现象。如果在今后的发展中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社会风险将会因积累而放大。因此,从缩小差距、协调利益分配、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出发,我们必须树立共享发展成果的观念,并通过树立共享价值观、调整初次分配格局、改进现行税收结构、公平配置公共资源、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措施与制度安排来实现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确立不断创新的观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的转移,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瓶颈和人才瓶颈制约的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着力点,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把握以下几点,才能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第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任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切实防止片面和单打一,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
第三,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果、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应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好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的条件和空间。
第四,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各方面工作。关键是要结合实际,注重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更快更好的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作为一名党员的我,如何作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呢?
第一,我要按照科学、客观规律来办事。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要全力以赴的去做,不符合的就要毫不迟疑的去改正。
第二,我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一定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依据,尽量周围的群众提供多的服务和帮助,切实让周围的群众得到解决困难的帮助。
第三,我要在脑海中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节约向来是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我要做好先锋模范的作用,带头做好不浪费一针一线,解决主动的帮助别人。
第四,要牢固树立环保的意识。这是全球公民的共同责任,因为人类生存的地球是唯一的,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一旦人类必要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人类不久必将失去活力,必将是自食恶果实,走向灭亡,那么我们如何谈生产,如何谈发展。因此,我们要带头去保护、宣传爱护身边的小环境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让他们也积极的加入这个环保队伍中来。
第五,我还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本身。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不江建设。在我能力范围内,我要坚决禁止那些过度放牧、掠夺开采、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行为。
以上观点就是我作为一名党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念的具体严格要求和实际行动。
第三篇:科学发展观心得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阐释了中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供了价值坐标,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认识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继承性。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1.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营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3.坚持以人为本,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要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坚持和完善联系群众的制度,坚持和完善各项办事制度,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
(三)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1、发展的全面性就是全方位多方面共同发展
发展的全面性至少应当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构成发展内涵的各个要素、各个方面要全面;第二是各主要方面内部各方面的发展要全面。具体地说,不仅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要全面,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要全面,而且生产力、经济、人、社会本身的发展也要全面。因此,着眼于全局,从局部着手,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2、发展的协调性就是按比例地和结构合理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全面发展的发展观,而且也是协调发展的发展观。党中央提出“五个统筹”就是协调发展观的集中表现。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协调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收入的差距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从而达到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协调各个区域的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和收入差距,实现东、中西部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切实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协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改变任意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不惜代价促进经济增长的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协调本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关系、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关系、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关系、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的关系、自主研发能力和引进先进技术的关系等,从而加快提升综合国力。
3、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是人类社会世世代代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当代人的发展不应当对后代人的发展造成总体上的不利影响,不应当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这个概念强调的是代际间的公平问题。当今世界,即使是同代人之间,也存在严重的社会不和谐问题,甚至出现社会冲突。因此,可持续性发展不仅关注环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且关注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人口的适度增长、资源的适度开发和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和优化、生态的平衡、资源有效配臵;二是人类之间的和谐,如社会公平分配、代际间的可持续发展等。可持续发展就是高尚文明的发展,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地发展及人类间和谐地发展。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恰恰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执行过程。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坚持好字当头,在“好”字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发展。
赵明亮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同毛泽东、邓小平和 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我行开展工作的指导方针,它既统揽一切工作,又贯穿每一工作的始终。作为一名建设银行的员工,一名共产党员,我想,对我而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加 强党性修养,遵守党员标准,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促进我行营运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勤奋学习,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一是勤奋学习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前提。首先,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念。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摒弃过时的思维模式,改变落后的习惯做法;需要克服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思想,强化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 意识;需要打开眼界,拓宽视野,切实感受到如果不把握机会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就有被高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的危机,自觉地将勤奋学习的思想化作深入持久的行 动。
二是努力做到全面系统持之以恒地学习。要把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与建设银行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与深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金 融知识紧 密结合起来。坚持用党章精神要求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做好先锋模范表率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注重实效,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政策功底和知识素养。
三是紧紧围绕本职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紧密结合个人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既要向书本学习,不断加强理论知 识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掌握工作规律,更要注重工作实践,“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在日常的工作中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在实践中 获取真知,增长才干,使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本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促进主观世界改造和业务工作深化,从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 能力,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无私奉献,提升服务价值。
一是要大力发扬主人翁精神。做好工作,需要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责任心不是上级强制压下来就会有的,那是被动的工作,如果在这种心态下工作,就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会有创新。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源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因为热爱所从事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事业来对 待,把自己的追求与建行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个人熔入建行这个大的集体,时刻想着自己是建行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围绕自己所在岗位上的工作,把如何才能提 高工作质量作为每天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是要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境界。干好工作需要有高尚的奉献精神,树立良好的的工作作风,先公后私,要想到建设银行发展了,才有自己 的进步。讲究奉献,就意味着少谈个人所得,树立建设银行的发展和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境界。我想,营运部是一个整体,面向全行,人多事多,稽核中心的常规性 稽核、风险性稽核、柜面监测、集中对帐、系统管理等各组都密不可分,加强团结协作,分工不分家,主动进行协商,作为营运部的一份子,平时多做换位思考,知 理识大体,心胸坦荡,不计较个人得失,同事们互相尊重,共同营造良好愉快的工作氛围,将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整体的战斗力。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扎实工作,努力争创一流业绩。
首先,要切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作实践,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防止和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坚持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工作,努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不断把工作中取得的新进 展推上新台阶。
其次,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敢于讲真话、干实事,具有充足的钻研劲。要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维护既有集中又有民主,积极思考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再次,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表率作用。实践科学发展观,最紧要的莫过于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坚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努力争创一流业绩,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来体现。
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对稽核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我行稽核工作从最初的“查错纠弊”到“风险性稽核”,到今后的“发挥建设职能,稽核创造 价值”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稽核中心的工作主要围绕查找风险点,预防案件展开,我想稽核工作的实质,也就是最终达到最高的境界——是促进我行增加 价值和提高经营效率,不断发挥建设职能,提出高质量的 管理建议,促进前台规范管理,形成良性循环,零差错无案件,稽核同样创造价值。我相信,随着稽核系统的优化上线,和大家的共同努力,稽核工作将会迈上一个 新的台阶,这需要全体人员前赴后继地努力探索和积极实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上仅仅是我学习的点滴体会,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都在本职岗位上尽到自己的职责,牢固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根本,建行事业必将拙壮成长成参天大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不会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今后的工作千头万绪,随着营运改革不断深化,这就要求要紧密结合新时期新 任务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岗位职责,转变作风,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区分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党支部和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 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把我行营运工作推向前进。
蒲万来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根据《全市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和《北京市属国有企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我认真的进行了学习贯彻,增强了科学发展意识、深刻领会了总行提出的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创造科学发展业绩、按规矩办事,做好“严控风险,规范管理,促进全行健康和谐、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我按照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及时进行了认真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教育,下面我将学习实践活动中的一点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一、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我们要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们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应该成为我们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
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人民新期待、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步骤。
(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
(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银行业务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行自改革改制以来,顺利实现了由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变,初步实现了改革改制的阶段性目标。过去三年,我行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业务规模基本实现了三年翻一番的目标,监管指标大为改善,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发展。但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是运行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考虑我行的发展历史和内外部环境统筹研究、协调解决。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对于系统梳理问题、解决问题,夯实发展基础,确立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我行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紧迫性,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和市国资委党委的部署上来,积极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
(三)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员工队伍提升素质、增强合力的重要契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增强服务科学发展的意识和本领,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商业支行是一家新成立的支行,目前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区域网点设臵少、客户对银行的认知度偏低、金融品种相对较少等。能否真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创新手段,破解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关键在于员工干部队伍。全行党员干部要以本次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支行中层干部要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不断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努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把队伍建设摆上银行工作的突出位臵,紧紧围绕着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在提高应对复杂形势能力、提高开拓创新能力上狠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金融队伍,为进一步开创银行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
三、通过学习,进一步开阔了我们的理论视野和知识视野,不断提高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工作科学发展、提高完成各项任务指标的能力。
搞好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实践、学用结合是目的。实践是学习的归属,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要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强自身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收获新成果,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如果我们把学习了掌握好的东西束之高阁,那还不如不要浪费时间去学,纸上谈兵只会害人误已,甚至祸国殃民。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所学到的所掌握了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理论武器运用在日常工作的伟大实践中去,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检验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效果,就是看我们能否统筹兼顾做好各项工作,经营指标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一手抓学习实践活动,一手抓业务工作开展,既要认真扎实地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又要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今年顺利完成总行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当前各项银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用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果来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成效。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对银行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成效的全面检验,是对我们商业支行各项业务的全面检验。我们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资委和总行党委的每一项部署要求,为实现“严控风险,规范管理,促进全行健康和谐、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李文杰
第四篇:科学发展观心得
如何用科学发展的理念促进水管单位的和谐进步
唐 明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新时期各项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水利工程承担着防洪除涝、水资源调配和水环境保护等重要任务,是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管工作,认真解决好工作中的各类问题,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保证和支撑。
从调查结果看,水管体制改革后,我局管理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人员结构趋于合理,重建轻管的局面得到扭转,但在深层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理顺和化解。下面就如何用科学发展的理念促进水管单位的和谐发展谈几点意见。
一、科学定位,明确水管单位科学发展的工作目标
(一)明确防汛抗旱和工程管理工作目标
防汛抗旱是水管单位的主业,工程管理是防汛抗旱的基石。水管单位应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完善管理手段,使防汛抗旱调度运用更加科学,工程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工程效益充分发挥,实现防汛抗旱和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明确水行政执法和水环境保护工作目标
《水法》赋予水管单位水行政执法职能,水行政执法是水工程安全运行的保证。面对水环境的不断恶化,水管单位理应担负起所辖河道、渠道的水环境保护任务。
(三)坚持深化水管体制改革的工作目标
水管体制改革后,水管单位管理体制和机制得到完善,但从调研来看,干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考核制度和财务制度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水管单位和维修养护单位还存在着体制不顺的问题。
(四)坚持经营管理的工作目标
水管单位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拓宽经营开发渠道,使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实现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单位实力逐步增强,职工收入稳步提高。
(五)明确单位内部职能管理工作目标
水管单位要明确自身和内设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做到履行职能不推诿,各负其责不扯皮,服务发展不拖拉,机关作风得到明显改进。
(六)明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目标
水管单位要以健全和落实安全责任制度为基础,以各项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为保证,以工程安全、人身安全为重点,确保所辖工程设施、单位职工的安全。
(七)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
要建立健全以党风廉政责任制为基础、以责任考核为动力、以责任追究为重点的责任体系,弘扬正气,实现队伍稳、士气旺、人心齐、工作顺、环境美的良好氛围。
二、理顺关系,破解科学发展瓶颈
一是正确处理“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近年来,特别是水管体制改革后,我局不断加大对工程设施的投资力度,工程面貌得到改观,防洪能力不断加强,但我们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软件建设还有待提高,管理
机制与管理制度还需完善。为此,我们在加强工程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防汛非工程措施建设,规范工程管理、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实现软硬件建设的同步提高。
二是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单位经济效益的关系。在注重提高水管单位防洪减灾社会效益的同时,水管单位要不断研究提高单位经济效益,调整经营创收思路,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三是正确处理深化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要总结水管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在巩固已有成绩的同时,仔细研究存在的问题,继续把改革引向深入,促进单位的和谐发展。
四是正确处理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的关系。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必须引导干部职工自觉学习政治和业务知识,运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来解决单位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单位工作。
五是正确处理内强素质与外树形象的关系。加强职工培训,强化培训效果,为年轻干部和有才能的干部职工创造公平竞争的空间,通过目标考核、绩效管理、竞争激励等措施,在干部职工中大力提倡献身、负责、求实、创新的工作精神,塑造一流的工程形象、团结奋进的队伍形象和优美的环境形象。
六是正确处理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单位特点的干部岗位能上能下的用人用工机制、按岗取酬、绩效挂钩的内部分配机制。按照水利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积极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的技术改造,积极推进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和完善防汛决策支持系统,依靠科技进步,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的效率和效益。
三、抓住重点,培育发展优势
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转变工作思路,促进单位又好又快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调研的情况,围绕我局发展大局和实际,要把“把握一个主题、抓好两项工作、实现三个目标、争创四个一流”做为今后的发展思路,“一个主题”是指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两项工作”是指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水利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个目标”是指党员干部受教育、广大职工得实惠、科学发展上水平,“四个一流”是指水利工程管理争创一流、单位经济实力争创一流、水利管理队伍争创一流、水利工程环境争创一流,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创新科学发展体制,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工程管理求“新”,业务工作上创新亮点
要以争创优秀水管单位为目标,在“新”字上下功夫、求实效,规范管理要有新突破、技术管理要有新目标、运行管理要上新台阶、安全管理要上新水平,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推动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工程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奠定坚实基础。
(二)队伍建设求“强”,单位和谐有保障
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促进职工队伍业务素质和理论素质的提高;积极培育先进的水利文化,增强我局内部的凝聚力和行业影响力,促进单位和谐、人水和谐;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队伍保障。
(三)综合经营求“精”,经济发展推动和谐发展
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继续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经营管理工作在“精”
字上做文章,进一步调整经营发展思路,挖掘经营潜力,拓宽经营市场,优化经营结构,完善经营机制,妥善处理工程管理与综合经营的关系,提高单位工程项目的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确保经营效益与职工收入同步增长。
(四)健全制度建设,内部管理求“严”
要不断加强单位制度建设,制定适合单位实际的内部管理制度。在制度执行中,各级干部要敢抓敢管、锲而不舍、一抓到底,切实把规章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个工作步骤、每一个职工。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遵照制度规定办事,才能确保工作正常、有序、高效运转,才能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文明创建求“美”,和谐发展创新优势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建设环境优美的工作环境为目标,加大机关软硬件建设力度;以建设“服务型、廉洁型、节约型、务实型”水管单位为目标,坚持阳光操作、政务公开,认真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实现单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第五篇:科学发展观心得
科学发展观心得
近几年来,已经先后参加了“三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现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又一次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通过这段期间对于《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领导干部学习文件汇编》这三本必读书目集中的学习和党校赵敏教授的专题报告,对于科学发展观又有了新的认识与心得,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给了我一个进一步了解国内国际发展形势的契机和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新视角,一个全面协调定位、科学发展的深刻思考。具体心得体会如下: 总体上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 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党理论创新的新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内涵极为丰富,意义十分重大,科学发展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威胁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1、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事实上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注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积极开发新能源。任何以牺牲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代价的所谓发展都是短视的,没有意义的。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x月x日,xx老师在讲课时指出: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尊重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最后,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科协工作者,我们应该真正做到助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激励科技创新,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推进科协事业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内涵,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总结,我们党确立了要实现民族复兴,首要的任务是发展,而发展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科学决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2008年成功举办29届奥运会、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在全球金融海啸冲击下保持着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一切,都是根植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基础上而实现的。但在发展中,没有完全按照科学发展规律办事,我们也有不少的沉重教训。比如,一味追求单纯的阶段性的跨越式的非常态的经济增长,忽视了社会和谐和社会公平,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这诸多问题,让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全球性环境污染加重、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之际,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尤其是人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综合考虑,才能保证一代一代、千秋万代的永续发展;只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和清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良性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真正的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无论是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党性党风党纪问题,还是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都离不开科学的领导体制和机制。
二、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科学发展观不是口号,需要落实在行动上。而以什么态度来落实,以什么作风来落实,效果大不一样。在发展中只见物不见人、只图快不求好、只顾片面发展不讲全面发展、只重显绩不重潜绩、只重眼前利益不顾长远目标……诸如此类,从思想根源来说,都是因为不能求真务实。胡锦涛总书记曾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从这些事件中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
三、注重党的思想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一方面,坚持党的思想建设的传统优势,把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融入思想建设中;另一方面,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要为推动科学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一个党的基层工作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要进一步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而且要提高实现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赵敏教授的专题报告,我深刻认识到了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开始至现在,我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有了一定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学习科学发展观要深刻把握其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体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从“发展”这一要义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最终为社会和人民谋福。
其次,学习的目的是实践。工作中,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本职工作。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新观念,积极探索科协工作在新形势下全面发展的新思路。分析查找我们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开拓科协工作可持续发展究深度和广度,创新工作内容、创新服务形式、创新科普手段,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更好的落到实处,更好的为社会进步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干部是学习的主体,群众是实践的对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目的就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一定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最后,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正确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离不开一定的活动形式,我们要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以内容统领形式,以形式落实内容;既不能将科学发展观形式化,又要创新学习形式,真正将学习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近一个月以来,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参加者,在党组的积极动员和带领下,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和徐鸣书记的动员报告,学习了上级的有关文件和《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学习了活动规定的必读书目。通过学习,思想获得了升华,信心得到了增强,理解更加透彻,认识更加深刻,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
以上我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初步的心得体会,当然,自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还比较机械,比较肤浅,还不够深入,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学习,注重实践,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成,不断把学习收获转化为实际能力,转化为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