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总结5篇

时间:2019-05-14 07:0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总结》。

第一篇: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总结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特点总结

摘要: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特点,技术性能,比普通混凝土的优越性,以推广高性能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产生的背景

混凝土科学属于工程材料研究范畴,是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应用科学,混凝土以其原材料丰富,适应性强,耐久性,能源消耗与成本较低,同时又能消化大量的工业废渣等特点,成为一种用途最广,用量最多的建筑材料。

(1)现如今不少发达国家正面临一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特别是早年修建的桥梁等基础设施老化问题,需要投入巨资进行维修或更新。我国结构工程中混凝土耐久性问题也非常严重。建设部于20世纪90年代组织了对国内混凝土结构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工业建筑及露天构筑物在使用25~30年后即需大修,处于有害介质中的建筑物使用寿命仅15~20年。维修或更新这些老化废旧工程,投资巨大,而且由于混凝土过早劣化,如何处置费旧工程拆除后的混凝土垃圾也给环境带来威胁。

(2)随着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各种超长、超高、超大型混凝土构筑物,以及在严酷环境下使用的重大混凝土结构,如高层建筑、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采油平台、核反应堆、有毒有害废物处置工程等的建造需要在不断增加。这些混凝土工程施工难度大,使用环境恶

劣、维修困难,因此要求混凝土不但施工性能要好,尽量在浇筑时不产生缺陷,更要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2 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与性能

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或含义,国际上迄今为止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解,各个国家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理解。

1990年5月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与美国?昆凝土协会(ACl)主办了第一届高性能混凝土的讨论会,定义高性能混凝土为具有所需,陛能要求的匀质混凝土,必须采用严格的施工工艺,采用优质材料配制的,便于浇捣,不离析,力学性能稳定,早期强度高,具有韧性和体积稳定性等性能的耐久的混凝土。大多数承认单纯高强不一定耐久,而提出高性能则希望既高强又耐久。可能是由于发现强调高强后的弊端,1998年美国ACI又发表了一个定义为:“高性能混凝土是符合特殊性能组合和匀质性要求的混凝土,如果采用传统的原材料组分和一般的拌和、浇筑与养护,未必总能大量地生产出这种混凝土。”ACI对该定义所作的解释是:“当混凝土的某些特性是为某一特定的用途和环境而制定时,这就是高性能混凝土。例如下面所举的这些特性对某一用途来说可能是非常关键的:易于浇筑,振捣时不离析,早强,长期的力学性能,抗渗性,密实性,水化热,韧性,体积稳定性,恶劣环境下的较长寿命。

我国著名的混凝土科学家吴中伟教授定义高性能混凝土为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

不同用途要求,对下列性能有重点的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以及经济合理性。为此,高性能混凝土在配制上的特点是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并除水泥、集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

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将高性能混凝土定义为以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并适合工业化生产与施工的混凝土。与传统的混凝土相比,这种高性能混凝土在配比上的特点是低用水量(水与胶凝材料总量之比低于0.4,或至多不超过0.45),较低的水泥用量,并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作为水泥、水、砂、石之外的必需组分。这也是现代高强混凝土的配制途径。

结合我国的推广高性能混凝土十几年的情况,2003年廉慧珍教授专门撰文反思了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理解存在的若干误区,造成对高性能混凝土使用的盲目和混乱,她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理解为,“高性能混凝土不是混凝土的一个品种,而是达到工程结构耐久性的质量要求和目标,是满足不同工程要求的性能和具有匀质性的混凝土。高强不一定耐久,高流动性也不是任何工程都需要的,也不是只要有掺合料就能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不是实验室配出来的,而是优选配合比的混凝土由生产、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在结构中实现的,开裂的就不是高性能混凝土,除了特殊结构(如临时性结构)外,没有什么混凝土结构不需要耐久。针对不同工程的特点和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满足具体要求的性能和耐久性设计,比笼统强调高性能混凝土的名词更要科学”。在这里,高性能混凝土强调的是混凝土的„性能‟或者质量、状态、水平,或者说是一种质量目标,对不同的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有不同的强调重点(即„特殊性能组合‟)。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丰富的技术内容,尽管同业对高性能混凝土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但彼此均认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特征是按耐久性进行设计,保证拌和物易于浇筑和密实成型,硬化后有足够的强度,不发生或尽量少发生由温度和收缩产生的裂缝,内部孔隙结构合理而有低渗透性和高抗化学侵蚀。

因此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性能优点:

(1)、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高抗渗能力,但不一定具有高强度,中、低强度亦可。

(2)、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混凝土拌和物应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混凝土在成型过程中不分层、不离析,易充满模型;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可泵性、自密实性能。

(3)、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长,对于一些特护工程的特殊部位,控制结构设计的不是混凝土的强度,而是耐久性。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50~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

(4)、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低的水化热,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

概括起来说,高性能混凝土就是能更好地满足结构功能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的混凝土,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降低工程造价。高性能混凝土的配置

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使用基本相同的原材料(如水泥、砂、石),同时必须使用外加剂和矿物细掺料。但由于高性能的要求和配置特点,原材料对普通混凝土影响不明显的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就可能影响显著,高性能混凝土对材料的要求如下:

(1)水泥:高性能混凝土所用的水灰比很低,要满足施工工作性的要求,水泥用量就要大,但为了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内部升温和减小收缩,又应当尽量降低水泥的用量,同时,为使混凝土有足够的弹性模量和体积的稳定性,对胶凝材料总用量也要加以限制,因此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泥的流动性能比强度更重要。高性能混凝土所用水泥最好是强度高且同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并与目前使用的高效减水剂有良好的相容性。我国一般采用42.5号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2)粗骨料:粗骨料应该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涨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3)细骨料:细骨料应该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孔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

(4)矿物掺和料(包括硅灰、粉煤灰、磨细矿渣、天然佛石岩、磨细石灰石粉、石英砂粉等): 在配置混凝土时加入较大量矿物掺和料,可降低温升,改善工作性,增进后期强度,并可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提高抗腐蚀能力,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矿物细掺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不同矿物掺和料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施工环境特点、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要求通过试验确定。一般来说矿物

掺和料掺量不宜小于胶凝材料总量的20%。当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大于30%时,混凝土水胶比不宜大于0.45。预应力混凝土以及处于冻融环境中的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30%。

(5)外加剂:主要指无需取代水泥而外掺小于5 %的化合物。外加剂的主要性能是改善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外加剂有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等。其中高效减水剂使得混凝土的水灰比能降得很底却仍可有很好的工作性。因此外加剂应采用减水率高、塌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且质量稳定的产品。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外加剂的掺量都很少,使用外加剂时应当延长搅拌时间,以得到均匀的混凝土拌合物。

配置高性能混凝土前熟悉施工图纸,认真领会设计意图。通过同设计人员交换意见,并经过现场实地勘察,收集水文、地质、气象等原始资料,对施工图设计混凝土应承担功能作全面了解,并做好相应技术信息的收集准备工作。

全面收集原材料信息,精选原材料。加强原材料管理,混凝土材料的变异将影响混凝土强度。因此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品进场,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试验室通过实验确定,除确定满足耐久性要求和节约原材料外,应该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要试验室设计合理的配比,必须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水泥控制强度,砂控制细度、含水率、含泥量等,石控制含水率及含泥量等。只有材料达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进行,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4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施工中控制

(1)振捣方式的质量控制。施工方要根据设计图纸及其施工规范等做好施工方案,并且及时向所有操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预防因振捣方式不对而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表面浮浆、麻面等质量问题,进而尽可能降低混凝土成型硬化后出现裂缝的概率,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2)二次振捣或多次搓压表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掺加多种外加剂及掺和料,一般情况下缓凝4小时左右,这段时间已浇混凝土表面因环境及水泥水化作用失水较多,容易产生收缩裂缝,经初凝前二次振捣或多次搓压表面,能有效防止表层裂纹,且通过留置的混凝土试块进行强度试验,强度提高5%左右。

(3)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挖出混凝土。不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或对水工建筑带来不利影响的级配错误的混凝土料;长时间凝固、超过规定时间的混凝土料;下到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低等级混凝土料。

(4)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遮盖来保温或者防雨。

(5)加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有两个目的:一是创造使水泥得以充分水化的条件,加速混凝土硬化;二是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日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超出正常范

围的收缩、裂缝及破坏等现象。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20± 3)℃,相对湿度保持90%以上,时间28d。在实际工程中一般无法保证标准养护条件,而只能采取措施在经济实用条件下取得尽可能好的养护效果。混凝土养护从大的范围可分为自然养护与加热养护两类。

5高性能混凝土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高性能混凝土的出现,给土木工程界最直接的冲击是对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视有所加强了,粉煤灰、矿渣等掺合料的使用增多了,预拌混凝土更普遍了。但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却发生较多“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开裂,特别是早期开裂的问题。由于高性能混凝土一般具有高胶凝材料用量、低水胶比与掺人大量活性掺合料等配制特点,致使高性能混凝土的硬化特点与内部结构,同传统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随之带来了它的早期体积稳定性差、容易开裂等问题。而混凝土的裂缝正是在使用阶段环境侵蚀性介质侵入的通道,进而削弱其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外的应用实践表明,早期开裂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在工程中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是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远春.建筑工程施工工艺与新技术、新标准实用手册[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2]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中国计划出版社,1991 [3]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5]157号 2005

第二篇: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读书报告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HPC)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与高工作性的混凝土,HPC的W/C≤0.38,混凝土中的水泥石只有凝胶孔无毛细孔,具有高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在传统混凝土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一些掺和料、外加剂,来改善其混 凝土的性能,达到提高其耐久性的目的。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活性矿物掺合料,高效减水剂,配合比设计

1、高性能混凝土简介

高强度混凝土不是高性能混凝土。过分强调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对混凝土的其他性能是不利的,因为要求了早期强度,则势必大幅度增加水泥用量,并还要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加速水泥的水化。这样,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反应过快,水化物来不及迁移,造成局部应力,大孔隙问题,使混凝土的整体性能下降。它还有可能造成后期(28天或56天)强度大大超过设计强度。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钢筋混凝土理论中,强度过高,与配筋不协调,成为少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在破坏以前没有任何先兆,为脆性破坏。所以,在此条件下,不能称为高性能混凝土。

高弹性模量混凝土不是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的高弹性模量,在进行预应力施工时,可能会减少预应力的损失,从而混凝土结构在受力方而更为有利。这往往造成一种错误的认识,若混凝土结构处于温度变化较大,特别是全天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时,由于高弹性模量,造成的温度应力也更大。同理,在其他环境中因混凝土体积变化造成的应力也越大。因为混凝土早期的化学收缩、塑性收缩及失水收缩等,均会形成混凝土的拉应力,而此时弹性模量增长过快,弹性模量越高,拉应力相应也越大,此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还很低,极易造成混凝土开裂。所以,这也不能叫高性能混凝土。

大流动度混凝土不是高性能混凝土。过大的流动性,甚至自密实性混凝土,可能过多地使用胶凝材料,这会使混凝土的长期性及耐久性性能降低。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施工场合下,才用高流动度或自密实混凝土。比如,钻孔灌注桩,由于桩孔中有泥奖护壁或深桩孔等等。

高密实度、低渗透性混凝土也不是高性能混凝土。一般的认为,混凝土越密实、低渗透性,从而外界的侵蚀性介质不易渗透进入混凝土中。因而,混凝土不易遭受侵蚀,其耐久性更好,这样的混凝土可以认为是高性能混凝土,但是,过于密实的混凝土,内部水分迁移也很困难,极有可能在外部水介质或湿度发生变化时造成内部水分不均衡,从而产生应力,特别是会产生拉应力,使混凝土开裂。因此,单纯强调混凝土的密实度、低渗透性,也不是高性能混凝土。

我国资深院士吴中伟认为:高性能混凝土为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的要求,对下列性能有重点的加以保证:耐久性、施工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丰富的技术内容,尽管同业对高性能混凝土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但彼此均认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特征是按耐久性进行设计,保证拌和物易于浇筑和密实成型,硬化后有足够的强度,不发生或尽量少发生由温度和收缩产生的裂缝,内部孔隙结构合理而有低渗透性和高抗化学侵蚀。因此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性能优点:

(1)、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高抗渗能力,但不一定具有高强度,中、低强度亦可。

(2)、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混凝土拌和物应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混凝土在成型过程中不分层、不离析,易充满模型;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可泵性、自密实性能。

(3)、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长,对于一些特护工程的特殊部位,控制结构设计的不是混凝土的强度,而是耐久性。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50~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

(4)、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低的水化热,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

概括起来说,高性能混凝土就是能更好地满足结构功能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的混凝土,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降低工程造价。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高性能混凝土对材料的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使用基本相同的原材料(如水泥、砂、石),同时必须使用外加剂和矿物细掺料。但由于高性能的要求和配置特点,原材料对普通混凝土影响不明显的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就可能影响显著,高性能混凝土对材料的要求如下:

(1)水泥:高性能混凝土所用的水灰比很低,要满足施工工作性的要求,水泥用量就要大,但为了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内部升温和减小收缩,又应当尽量降低水泥的用量,同时,为使混凝土有足够的弹性模量和体积的稳定性,对胶凝材料总用量也要加以限制,因此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泥的流动性能比强度更重要。高性能混凝土所用水泥最好是强度高且同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并与目前使用的高效减水剂有良好的相容性。我国一般采用42.5号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2)粗骨料:粗骨料应该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涨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

(3)细骨料:细骨料应该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孔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

(4)矿物掺和料(包括硅灰、粉煤灰、磨细矿渣、天然佛石岩、磨细石灰石粉、石英砂粉等): 在配置混凝土时加入较大量矿物掺和料,可降低温升,改善工作性,增进后期强度,并可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提高抗腐蚀能力,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矿物细掺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不同矿物掺和料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施工环境特点、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要求通过试验确定。一般来说矿物掺和料掺量不宜小于胶凝材料总量的20%。当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大于30%时,混凝土水胶比不宜大于0.45。预应力混凝土以及处于冻融环境中的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30%。

(5)外加剂:主要指无需取代水泥而外掺小于5 %的化合物。外加剂的主要性能是改善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外加剂有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等。其中高效减水剂使得混凝土的水灰比能降得很底却仍可有很好的工作性。因此外加剂应采用减水率高、塌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且质量稳定的产品。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外加剂的掺量都很少,使用外加剂时应当延长搅拌时间,以得到均匀的混凝土拌合物。

(6)水:饮用水即可。

2.2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目标及影响因素 2.2.1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首先要保证其满足耐久性要求,这与普通混凝土不同。耐久性要求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化学侵蚀性、抗碳化性和体积稳定性以及碱一集料反应等[2]。由于大多数造成混凝土劣化的原因都是有害介质通过水的侵入而发生的,所以混凝土抗渗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耐久性。2.2.2强度

混凝土的强度是其最基本的性能特征。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等都对混凝土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认为,只要水胶比低于0.38,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都可做成高性能混凝土。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胶比和矿物细掺料的用量。2.2.3工作性

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比强度还重要,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具有高流动性(坍落度应不小于120mm、可泵性,同 时还应具有体积稳定、不离析、不泌水等特性。影响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因素主要有水泥砂浆用量、集料级配、外加剂品种及用量等。2.3配合比的参数选择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参数主要有水胶比、浆集比、砂率和高效减水剂掺量。2.3.1水胶比

低水胶比是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特点之一。为达到混凝土的低渗透性以保证其耐久性,无论设计强度是多少,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一般都不能大于0.40,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实践证明,当水胶比降到0.40以下时,随水胶比的降低,混凝土强度却能继续提高。其原因是,尽管水泥水化不完全,但较低的水胶比能够降低混凝土孔隙率并减小孔隙尺寸,而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则作为一种坚强的细微集料发挥其作用。在较低的水胶比(镇0.40)范围内,水胶比的稍微变化就可使混凝土强度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严格控制水胶比是保证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一个关键。水胶比确定后,用矿物细掺料的掺量来调节强度。2.3.2浆集比

水泥浆和集料的比例为浆集比。美国Mehta和Aitcin认为,采用适宜的集料时,固定浆集体积比35:65可以很好地解决强度、工作性和尺寸稳定性(弹性模量、干缩和徐变)之间的矛盾,配制出理想的高性能混凝土。

根据经验,高性能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用量应不超过550kg/m3,并随混凝土强度等级下降而减少。其中水泥用量应尽量减少,而以干缩小的矿物细掺料部分取代之,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升和干缩,提高抗化学侵蚀的能力,增加密实度,降低造价。但是,为了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胶凝材料总用量也不能低于300kg/m3。

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报告和工程实践资料,建议配制C50 ~C70的高性能混凝土,可单独掺加15%~30%的优质粉煤灰或20%~50%矿渣代替水泥;配制C80以上的混凝土,可用5%~10%的硅灰和15%~35%的优质粉煤灰或矿渣混合掺入。

2.3.3砂率

砂率主要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高性能混凝土中的粗集料用量应该比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中多一些。当水胶比不同时,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最优砂率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随着混凝土砂率的增加,强度呈增长的趋势,而弹性模量则呈下降趋势。高性能混凝土的砂率可根据胶凝材料总用量,粗细集料的颗粒 级配及泵送要求等因素来选择。2.3.4高效减水剂掺量

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强度、高耐久性是以低水胶比和低用水量为保证的,高效减水剂是实现大流动性的唯一途径。高效减水剂的掺量要根据混凝土坍落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用量越大,坍落度增加越高,但超过一定量后效果不再显著,也不经济。高效减水剂均有其最佳掺量,大多数在1%~2%之间,以此为参照可以确定高效减水剂掺量。2.4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高性能混凝土由水泥、矿物细掺料、砂、石子、水和超塑化剂等多种成分按严格的比例关系组成,传统配合比设计方法不可能得到优化的配合比,而“全计算法”在设定条件下能精确计算出每个组分的用量和相互比例。HPC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步骤如下:

1、配制强度

fcu.p=fcu.o+1.645σ

式中:fcu.p—配制强度,MPa;

fcu.o—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2、水胶比

W/(C+F)= 1/[(fcu.p/(Afcu.o+B)] 式中:A,B-回归系数

3、用水量

W=Ve-Va/[1+0.335/(W/B)] 式中:Ve—浆体体积,L; Va—空气体积,L.4、胶凝材料的用量

C+F=W/[W/(C+F)]=Q

C=(1-a)Q F=a*Q 式中:Q-胶凝材料用量(kg/m3); a-细掺料掺量(%); C-水泥用量(kg/m3); F-细掺料用量(kg/m3).5、砂率及集料用量

Sp=(Ves-Ve+W)/(1000-Ve)*100%

S=(D-W-C-F)*Sp G=D-W-C-F-S 式中:D-混凝土容重(kg/m3); G-石子用量(kg/m3); S-砂的用量(kg/m3); Ve-浆体体积,L; Ves-干砂浆体积,L.6、复合超塑化剂(CSP)掺量

µ=[(VWo-VW)/VWo+Δη]*3.67%

式中:VWo一坍落度为7cm ~9cm基准混凝土用水量,与石子最大粒径有关,L; Vw—用水量,L;

Δη—减水剂增量系数,取决与高性能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

当SL一16cm~18 cm时,Δη=0.04;

当SL一20cm~22cm时,Δη= 0.06.3、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施工中控制

(1)振捣方式的质量控制。施工方要根据设计图纸及其施工规范等做好施工方案,并且及时向所有操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预防因振捣方式不对而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表面浮浆、麻面等质量问题,进而尽可能降低混凝土成型硬化后出现裂缝的概率,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2)二次振捣或多次搓压表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掺加多种外加剂及掺和料,一般情况下缓凝4小时左右,这段时间已浇混凝土表面因环境及水泥水化作用失水较多,容易产生收缩裂缝,经初凝前二次振捣或多次搓压表面,能有效防止表层裂纹,且通过留置的混凝土试块进行强度试验,强度提高5%左右。

(3)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挖出混凝土。不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或对水工建筑带来不利影响的级配错误的混凝土料;长时间凝固、超过规定时间的混凝土料;下到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低等级混凝土料。(4)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遮盖来保温或者防雨。

(5)加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有两个目的:一是创造使水泥得以充分水化的条件,加速混凝土硬化;二是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日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超出正常范围的收缩、裂缝及破坏等现象。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20± 3)℃,相对湿度保持90%以上,时间28d。在实际工程中一般无法保证标准养护条件,而只能采取措施在经济实用条件下取得尽可能好的养护效果。混凝土养护从大的范围可分为自然养护与加热养护两类。

4、总结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对传统混凝土的技术性能有了重大的突破,对节能、工程质量、工程经济、环境与劳动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有很多,在原材料和生产工艺不变的条件下,采用加入活性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减水剂的技术途径来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有利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科学地大量使用矿物细掺料及其它工业废渣,有利于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因此,高性能混凝土是可持续发展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也将得到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中伟,廉慧珍.高性能混凝土[Ml,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2] 马保国,王信刚,李相国,王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存在的问题[J].混凝土,2005,184(2):12-15.[3] 贺俊杰.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J].福建建筑,2008,124(10):61-62.

第三篇: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总结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总结

一、技术特点

本工程全部采用现场自拌砼,施工中采用泵送。为了改善砼和易性,提高砼的可泵性,达到节约水泥,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时,在所有商品砼中掺加Ⅱ级粉煤灰,总应用量3873T。1)砼裂缝防治技术

为防止裂缝在混凝土中优先选用Ⅱ级粉煤灰作为掺合料,配合比设计适宜,减少水泥用量来降低水化热。在基础1450厚筏板梁混凝土浇筑中,水胶比0.35,适当增加水胶比可以预防混凝土自收缩。同时借助覆盖浇水、电子测温、综合蓄热养护的方法,有效的避免干燥收缩。砼结构强度和实体符合设计要求和规定,未发现有害裂缝。2)混凝土耐久性技术

本工程所用到的混凝土均以Ⅱ级粉煤灰作为掺合料,粉煤灰作为活性掺合物具有水化活性,可直接进行水化或与水泥的水化物进行水化反应,所生成的水化产物不仅可以改善水泥石的孔结构,而且其水化物可以结合和吸附部分渗入的氯离子,从而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总水胶比≤0.35,碎石最大粒径吧大于25mm,混凝土浇筑后及时浇水养护,保证了掺合料充分完成水化反应,提高了耐久性。梁、板、墙柱和地下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用塑料垫块和石材垫块按照设计要求严格进行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经实体检验达到设计要求。

二、质量控制

对原材料进行控制:保证产品质量。

水泥:C50砼选用秦岭牌52.5R普通硅酸盐水泥,C30以下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后经过取样送试,经检验安定性良好,强度稳定,才能用于工程。

粗细骨料的选用:砂:选用中粗砂,平均粒径不大于0.5mm,含泥量≤3%。

石子:选用砾石,要求含泥量≤1%,压碎指标值≤12,最大粒径与管径之比在1:3~1:4之间。

超细活性掺合料:加入Ⅱ型粉煤灰,可减少水泥用量,节约资金,提高砼的可泵性、和易性减少机械磨损,对提高砼强度以及砼外观质量有很好的作用,且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粉煤灰摻入量大于水泥量20%,水胶比≤35.三、混凝土浇筑:

商品混凝土输送车进行运送。

输送系统:地泵进行输送,配以直径为125mm的输送管道,端部接软管。泵管在间歇期间要定期进行清理,检查。

配合比到位:施工前先委托配合比,待适配完成,再准备施工。

现场人员组织:由于砼浇注一般要连续施工,安排两班作业人员轮流作业,前盘、后盘两名施工管理人员值班,安排、指导现场施工;电工机械工24小时现场值班,保证施工用电和机械运转正常;操作人员15人进行现场施工;试验工1人,负责取样制作试块和进行砼坍落度测试等工作。

机具准备:振动棒等必须准备充足、到位;砼试模9组,坍落度筒一套。试验员必须对坍落度进行抽检。每台班不多于100m2砼必须制作标养试块1组,并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1组。

报验资料:砼浇注前,钢筋隐蔽资料应已报验,模版经监理验收合格并签发了“砼浇注令”后再进行浇筑。

四、注意事项:

1)模版体系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严格控制施工荷载模版拆除要按照规范时间进行。严禁野蛮拆除,防止人为造成裂缝。

2)浇筑砼前必须清除接茬处的浮浆,并浇水湿润,保证施工缝接合密实。振捣防止漏振、欠振和过振。

3)冬雨期要有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混凝土初凝后及时洒水养护,大体积混凝土及时测量内外温差,综合洒水蓄热养护。减少水泥用量,防止砼自收缩。同时洒水避免干燥收缩。

4)浇筑前要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直螺纹连接)

本工程直径大于16mm的钢筋均采用直螺纹连接。钢筋等强直螺纹连接是我国近期开发成功的新一代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它通过对钢筋端部冷墩扩粗、切削螺纹,再用连接套筒对接钢筋。这种接头综合了套筒挤压接头盒锥螺纹接头的优点,具有接头强度高、质量稳定、施工方便、连接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综合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A、等强直螺纹接头的制作工艺及其特点:

本工程等强直螺纹接头连接执行《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规定,柱子、暗柱、墙≥φ16采用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并按照图纸设计及规定要求进行施工,柱钢筋现场连接时将柱根处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砂浆等杂物清理干净,柱钢筋预埋时,将柱头直螺纹应戴上专用的保护帽,以防螺纹断纹的损坏。

(1)、施工准备:

①凡参与接头施工的操作工作、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均应参加技术规程培训;操作工人应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②钢筋应先调直再下料。切口断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不得用气割下料。

③提供螺纹连接套应有产品合格证;两端锥孔应有密封盖;套筒表面应有规格标记。进场时,施工单位应进行复检。

(2)、制作工艺:

等强直螺纹接头制作工艺分下列三个步骤: ①切削直螺纹;

②用连接套筒对接钢筋; 直螺纹套丝有专用机床可用于不同直径钢筋的套丝加工,并严格保持丝头直径和螺纹精度的稳定性,保证与套筒的良好配合和互换性。连接套筒则在工厂按设计规格有精度预制好后装箱待用。第三步在现场用连接套筒对接钢筋,利用普通扳手拧紧即可。

a、加工的钢筋直螺纹丝头的牙形、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的牙形、螺距一致,且经配套的量规检测合格。

b、加工钢筋直螺纹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当气温低于0℃时,应掺入15%~20%亚硝酸钠,不得用机油作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套丝。

c、操作工人应按要求逐个检查钢丝头的外观质量。d、经自检合格的钢筋丝头,应对每种规格加工批量随机抽检10%,且不少于10个,如有一个丝头不合格,即应对加工批全数检查,不合格丝头应重新加工经再次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e、已检验合格的丝头应加以保护。钢筋一端丝头应戴上保护帽,另一端按规定的力矩值拧紧连接套,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待用。

(3)、直螺纹接头的优点:

①接头强度高:接头强度大于钢筋母材强度,可充分发挥钢筋器材强度。

②性能稳定:接头强度不受扭紧力矩影响,丝扣松动或者少拧入2~3扣,均不会明显影响接头强度,排除了人工素质和测力工具对街头性能的影响,比锥螺纹接头强度稳定得多。③连接速度快:直螺纹套筒比锥螺纹套筒短40%左右,且丝扣螺距大,拧入扣数少,且不必用扭力扳手,加快连接速度。

④应用范围广:对弯折钢筋、固定钢筋、钢筋笼等不能转动的场合也可方便地使用。

⑤经济:直螺纹接头比挤压连接省钢70%,比锥螺纹接头省钢35%,综合技术经济效益好。

⑥便于管理:锥螺纹接头应用中层多次发现不同直径钢筋混用一种连接套的情况,尤其是在夜间或昏环境不易发现,直螺纹接头不可能出现这类情况。

(4)、接头套筒的选用:为充分发挥钢筋母材强度,连接套筒的设计强度应大于等于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1.2倍。

(5)、接头类型:

直螺纹接头在应用范围上比锥螺纹接头广泛,一些带弯筋的场合,钢筋笼和钢筋不能转动的场合,可利用钢筋一端制作加长螺纹,将连接套筒先全部拧入一端钢筋,待另一端钢筋端头靠拢后将连接套筒反拧实际对接。必要时可增加锁定螺帽。根据不同应用场合,接头可根据实际需要加工。

标准型接头是最常见的。套筒长度均为2倍钢筋直径,以φ25mm钢筋为例套筒长度50mm,钢筋丝头长度25 mm,套筒拧入一端钢筋并用扳手拧紧后,丝头端面即在套筒中央,再将另一端钢筋丝头拧入并用普通扳手拧紧,利用两端丝头互相对顶力锁定套筒位置。扩口型接头是在连接套筒的一端增加5~6mm长的45°角的扩口段,以利钢筋对中入扣。

B、钢筋连接:

(1)、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应一致,并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的丝扣全部完好无损。

(2)、采用预埋接头时,连接套的位置、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带连接套的钢筋应固定牢,连接套的外露端应有密封盖。

(3)、必须用力矩扳手拧紧接头。

(4)、力矩扳手的精度为±5%,要求每半年用扭力仪检定一次。

(5)、连接钢筋时,应对正轴线将钢筋拧入连接套,然后用力矩扳手拧紧。接头拧紧值应满足表规定的力矩值,不得超拧,拧紧后的接头应作上标记。

(6)、质量检验与施工安全用的力矩扳手应分开使用,不得混用。

C、钢筋直螺纹连接检验:

(1)、工程中应用钢筋直螺纹接头时,该技术提供单位应提供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2)、连接钢筋时,应检查连接套出厂合格证、钢筋直螺纹加工检验记录。

(3)、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和接头进行工艺检验:

a、每种规格钢筋母材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b、每种规格钢筋接头的试件数量不应少于三根;

c、接头试件应达到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中相应等级的强度要求。计算钢筋实际抗拉强度时,应采用钢筋的实际横截面积计算。

(4)、随机抽取同规格接头数的10%进行外观检查。应满足钢筋与连接套的规格一致,接头丝扣无完整丝扣外露。

(5)、用质检的力矩扳手抽检接头的连接质量。抽验数量:梁、柱构件按接头数的15%,且每个构件的接头抽验数不得少于一个接头;基础、墙、板构件按各自接头数,每100个接头作为一个验收批,不足100个也作为一个检验批,每批抽检3个接头。抽检的接头应全部合格,如有一个接头不合格,则该验收批接头应逐个检查,对查出的不合格接头应进行补强,并填写接头质量检查记录。

(6)、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的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7)、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应在过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性能等级进行检验与评定,并填写接头拉伸试验报告。

(8)、在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全部单向拉伸试件一次抽样均合格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

新型模版应用技术总结

(清水混凝土模版、镜面竹胶板)

一、技术特点:

本工程墙体采用新型全钢大模板、顶板采用镜面竹胶板。各类清水混凝土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抹灰,成型后的表面平整度已经达到抹灰的标准,节省了大量抹灰的湿作业,避免了因抹灰质量带来的空鼓、开裂现象。因此模板必须做到平整光洁,螺栓孔眼规律整齐。本工程墙体为剪力墙结构,质量要求为清水混凝土,为达到此要求,±0.000以下主体结构砼墙体模板均采用定型钢大模。模板按拆时采用塔吊配合,加固采用φ14螺杆对拉。梁模板采用60×80方木1.5厚镜面竹胶板配置,在搭设梁支撑时即竖向撑距不得大于800mm,当梁跨度大于4m时应起拱3‰,梁底平杆间距不大于500mm,梁侧板采用φ48钢管对称加固。现浇板模板采用60×80方木做龙骨,1.5厚镜面竹胶板铺设面板,支撑采用满堂架支撑纵横立杆,间距不大于500mm.在施工过程中,为防止漏浆,在接缝处加压海绵条,然后用胶带封贴。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硬塑垫块,以减少保护层误差。

二、工艺流程

编制模板安装施工方案-材料进场-模板安装-模板拆除-模板清理

主体施工方案经监理认可后才能施工,采用计算机辅助绘制大模板配置图,按图加工制作大模板,流水模板。方木、镜面竹胶板、海绵条等到为的情况下进行模板配置。剪力墙、柱在钢筋隐蔽验收后才能支模。模板施工由主体劳务分承包方进行,配备木工及普工20人。

三、质量控制:

模板配置前必须有成熟的方案,保证模板刚度满足施工要求,竹胶板切割使用无齿锯片,确保竹胶板不受损。加工制作好的模板应编号堆放,经检查验收后才能使用。每次模板安装后要检查模板的垂直度、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等,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收,在监理单位未验收前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板跨度大于4m时,要求按3%起拱。

四、注意事项:

模板加工前木工工长要熟悉图纸和变更,竹胶板尽量使用整张,减少裁剪浪费。对作业班组详细的技术交底,保证模板几何尺寸加工正确。

大模板拆除后要及时清理表面的混凝土,防止混凝土硬化,增加自重和损坏模板。大模板的安装盒拆卸严禁野蛮操作,堆放在指定场地,并且有牢固的支撑,防止被风吹倒。

现场支模板应对竹胶板附着物进行清理,涂刷脱模剂,未清理的模板严禁使用。

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牢固,并且保证有足够的数量、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对拉螺栓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位置设置。

新型脚手架应用技术总结

(悬挑式脚手架)

悬挑式脚手架从结构承力形式上可以分为四类,本工程采用型钢挑梁作为向上搭设外脚手架的承力结构,受力如同悬臂梁,在梁的根部承受较大的弯矩和剪力,挑梁工字钢需要在其尾部锚固点,中部搁置点加设劲勒钢板。为增加外脚手架的安全性,可考虑在架体高度一半处的节点上设置钢丝绳,卸载。

一、工艺流程

1、型钢挑架搭设施工工艺:

定位预埋钢筋锚环→安装工字钢挑梁→排放纵向扫地杆→竖立杆→将纵向扫地杆与立杆扣接→安装横向扫地杆→安装纵向水平杆→安装横向水平杆→安装剪力撑→安装连墙杆(钢丝绳斜接卸荷)→挂安全网→作业层铺设手板和挡脚板。

根据构造要求,挑梁布置按设计方案弹线定位,锚环位置应弹线画出,准确埋置。挑梁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必须铺平垫稳与楼板面及锚环,不得留有空隙。型钢挑架安装就位经检查确定平整,螺栓紧固后方可搭设架体,型钢挑架安装利用下层架作为操作人员依托,按位置就位安装。施工劳动力组合以三人为一施工小组,一人在外架操作层上,一人在楼层上,一人在下层紧固锚固螺栓。外架及楼层操作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带必须与框架柱连接可靠,确保安全。

搭设架体前,挑架上部需铺三块架板,立杆、大小横杆搭设三根以上即可与暗柱连接稳固,以防架体倾倒。整个楼层搭设分为两个区段,每一步大横杆全部与框架柱连接稳固可靠后,方可继续搭设上部,其余搭设方法,要求同普通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在搭设首层脚手架的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处双向增设,待该部分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杆可靠拉结后方可拆除。周边脚手架应从一个角部开始向两边延伸交圈搭设,应按定位依次竖起立杆,将立杆与纵、横向扫地杆连接固定,然后装设第一步的纵向和横向水平杆,随校正立杆垂直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继续向上搭设。

2、脚手架的拆除施工工艺:

拆除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一般的拆除顺序为:安全网→栏杆→脚手架→剪刀撑→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挑梁等。

3、脚手架的拆除规定:

拆除前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应全面检查脚手架中的连接件、连墙杆、支撑杆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应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拆除的程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拆除工作由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专项技术交底。

拆除工作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应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杆件都拆除后才能拆除。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加连墙件加固。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近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按规定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拆除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拆除过程中不得有行人通过,确保施工区域内安全。

在拆除过程中,应作好配合、协调工作,严禁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的作业。凡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和误靠已松脱的连接杆件。拆下的杆配件应以安全的方式运走,严禁向下抛掷。运至地面的杆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所以参加施工人员必须遵章守纪,按本工种及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做到文明、安全施工,严禁违规、违章施工。杜绝一切不安全的因素发生。

三、质量控制:

本工程施工外架采用型钢梁悬挑双排脚手架,悬挑支承结构采用16#工字钢,在结构板上预埋2Φ18锚杆,作为槽钢端头拉结点,一层挑梁挑四层外架。外架净宽0.85m,立杆纵向间距1.5m,步距1.5m,每段挑梁的底层设踢脚板一道,满铺脚手架板,剪刀撑上下宽度为6m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一道剪刀撑,每段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为防止架体外倾,每层板上都预埋间距不大于2.5m的吊环,采用钢管与外架相连。根据施工手册的有关内容对外架的整体稳定性、锚环强度及槽钢的刚度、挠度进行验算,满足荷载要求,外架搭设前按要求埋设锚环,支承结构的附件应齐全。悬挑架严格按照方案设计高度进行搭设,并且在架体中部设置钢丝绳。

支承结构的锚环应热弯,不允许锚环上有焊点及其它焊接出现;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连墙杆,防止架体整体倾覆。

脚手架相邻立杆和上下水平杆应错开接头设置且≥2m,并置于不同构架框内。

脚手架应相互连接、铺平、铺稳,不允许出现探头板,接头处必须设置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架外伸长度13~15mm.外架必须经验收后才能使用,严禁用外架作为模板支撑。

安装过程新技术应用技术总结

(钢管卡箍连接、分户计量、智能化系统、管线综合平衡等)

一、消防、喷淋管道采用镀锌钢管卡箍连接 1)技术特点:

卡箍连接工艺耐腐蚀性高,抗污染性明显,耐久性好,寿命长;管道环形方向随意转动,安装快捷,三通方向随意调整好安装宜拆换;无需焊接或套丝,省去铅油、麻丝、机油等污染环境的材料,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能减少噪音,抗震性能好,管材延长米损耗少。

2)施工准备

施工图纸齐全、完整,熟悉图纸,行业标准图、施工工艺标准及验收规范等,提前确定消防设备基础图,随土建主体做好消火栓箱的预埋洞工作。消防专用设备及主要配件,应有国家等级认证。并根据材料分段计划组织材料订购,进场材料交监理验收。根据施工需要,准备压槽机1台,扳手5把,电焊机1台,切割机1台。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劳动力。

3)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干管安装→湿式报警阀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管道试压→管道冲洗→系统通水调试→竣工验收

4)过程控制

施工前,由工长指定施工技术交底,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确定施工要求。编制消防环管所在楼层吊顶及管道竖井内综合管线的排布图,并报监理、甲方审核认定;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安装好的管道,在土建吊洞、抹灰、喷浆、刷涂料前,要做好管道试压、分段验收及防护措施,避免被污染。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应用技术:

本工程系统在智能化方面涉及有:火灾报警联动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电源防雷及接地系统等。

火灾报警联动系统在每层设置手报及自动报警装置,控制室中设置远距离启动水泵装置,报警电话等。

安全监控系统设置呼叫系统,可视电话,地下车库检测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包括:有线电视系统、电话系统、网络系统等。防雷及接地采用TN-S接地系统。

四、管道井综合平衡技术:

在施工前针对综合楼管道井空间设计狭小、管道多、系统集中的情况,我们根据设计图纸及使用功能,结合楼内实际尺寸对管道井的管道布局做了二次设计平衡,重新绘制了管道走向排列施工图,消防单位和排水单位提前进行协调和管道位置的确定,使各种管路的标高、位置不冲突,布局合理,感观效果好。

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总结一

(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加气混凝土砌体)

1、技术特点

蒸汽加气混凝土砌块只要将70%左右的粉煤灰与定量的水泥、生石灰胶结料、铝粉、石膏等按配比混合均匀,加入定量水,经搅拌成浆后注入模具发气成型,经静停固化后切割成胚体,再经高压蒸养固化而成制品,是一种新型多孔轻质墙体材料,其特点是热阻大、重量轻、具有良好的防火、隔热、保温、隔声性能;同时该产品表面平整、尺寸精确,可大大节省建筑砂浆,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可以作为承重和非承重的结构材料。其技术指标应优于B06级,最好优于B05级,干缩值要小于或等于0.5mm/m,干态导热系数要小于或等于0.16W/m.k。

2、施工准备

砌筑前,应认真熟悉图纸,审核施工图纸。编制填充墙专项方案。工长编制施工技术交底,复核门窗洞口位置、洞口尺寸,明确预埋、预留位置。委托材料复试,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机械设备:砂浆搅拌机、混凝土搅拌机、垂直运输电梯、手推车。

施工工具:水准仪、胶皮管、筛子、铁锹、灰桶、拖线板、小白线、大铲或瓦刀、夹具、手锯、灰斗、皮数杆、钢卷尺、白格网、砂浆试模等。

3、工艺要求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操作要求

1)结构经验收合格后,把砌筑基层楼地面的浮浆残渣清理干净并进行弹线,填充墙的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应准确,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皮数杆应立在填充墙的两端或转角处,并拉通线。

2)砌块砌筑时,墙底部应砌200mm高烧结普通砖、多孔砖或混凝土空心砌块、或浇筑200mm高同墙厚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为C20.3)砌筑时,应预先试排砌块,并优先使用整体砌块。须段开砌块时,应使用手锯、切割机等工具锯截整齐,并保护好砌块的棱角,锯裁砌块的长度不应小于总长度的1/3。长度小于等于150mm的砌块不得上墙。砌筑最底层砌块时,当灰缝厚度大于20mm时应使用细石混凝土铺密实,上下皮灰缝应错开搭砌,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总长的1/3。当搭砌长度小于90mm时,即形成通缝,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砌块,否则应配置直径φ4钢筋网片或2根直径φ6的钢筋,长度宜为700mm。

4)砌块墙的转角处,应隔皮纵、横墙砌块相互搭砌。砌块墙的丁字交接处,应使横墙砌块隔皮端面露头。

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的竖向灰缝宽度和水平灰缝厚度分别为20mm和15mm。灰缝应横平竖直。

6)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填充墙与承重结构构造柱连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预埋拉结筋。

7)有抗震要求的砌体填充墙按设计要求应设置构造柱、圈梁,构造柱的宽度由设计确定,厚度一般与墙等厚,圈梁宽度与墙等宽,高等不应小于120mm。圈梁、构造柱的插筋宜优先预埋在结果混凝土构件中或后植筋,预留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构造柱应设置在填充墙的转角处、T形交接处或端部;当墙长于5m时,应间隔设置。圈梁宜设置在填充墙高度中部。

8)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砌体与后塞口门窗的连,应按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后塞门窗与砌体间通过木砖与门窗框连接,具体可用100 mm长的铁钉把门框与木砖钉牢。预埋木砖时,木砖应经过防腐处理,埋到预制混凝土块中,随加气混凝土块一起砌筑,预制混凝土块大小应符合砌体模数。

9)加气混凝土填充墙砌体在转角处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成斜槎。砌体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8m。

10)切割砌块应使用专用工具,不允许用斧或瓦刀任意砍劈。11)墙体洞口上部应防治2根φ6的拉结筋,伸过洞口两边长度每边不少于500 mm.12)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加气混凝土不应混砌。加气混凝土砌块也不得与其他砖、砌块混砌。但因构造要求在墙底、墙顶及门窗洞口处局部采用烧结砖和多孔砖不视为混砌。

4、质量控制 1)块材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块材的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砂浆试验报告。

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应与其他块材混砌。填充墙的砂浆饱满度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要求,水平和竖向灰缝饱满度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要求,水平和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应小于80%,采用百格网检查块材底面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

3)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钢筋或网片应置于水平灰缝中,埋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竖向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一皮高度。

4)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砌。蒸压加气混凝土上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90mm;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

5)填充墙砌体的灰缝厚度和宽度应正确。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灰缝应为8mm----12mmQ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水平灰缝、垂直灰缝厚度宜为15mm和20mm.6)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的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天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7)砂浆计量要求准确,立缝要排匀,留设外墙窗口同下层窗口保持垂直。立皮数杆要保持标高一致,砌砖时准线要拉紧,防止一层线松,一层线紧。构造柱砖墙应砌成大马牙槎,从柱脚开始两侧都应先退后进。构造柱内的落地灰、砖渣杂物必须清理干净,防止混凝土内夹渣。设置好拉结筋。为使砌体与砂浆之间粘结牢固,砌筑时应提前2天浇水湿润,含水率宜控制在5%-8%。砌体施工应严格按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错缝搭砌,避免墙体因出现通缝而削弱其稳定性。

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总结二

(XPS外墙外保温)

1、技术特点:

外墙内保温体系采用新型保温材料和工艺做法,具备不同以往施工工艺特殊的优越性,并且采用专门的施工方法。内保温稳定了室内环境。经济效益显著,减轻建筑物的自重,节约能耗,为建筑物长期运营节约大量资金。

2、施工准备:

原材料和系统应符合《膨胀型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体系》JGJ149-2003标准的要求。

施工前编制内保温专项施工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部门和监理部门进行审批,专项工长必须通读方案并结合施工经验对班组进行文字书面交底。粘接砂浆、XPS挤塑保温板、抹面砂浆、锚固件等进场后需要按照各自规范规定的要求抽样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施工前可提前进行样板试验。

施工机具:铁锨、灰斗车、料斗、灰斗、大铲(铁木抹子)、小白线、线锤、钢丝刷、扫帚、水桶、2m靠尺、楔形塞尺、钢卷尺等。

3、施工工艺

①基层处理:彻底清除混凝土和后砌墙表面浮灰、油污、脱模剂、空鼓和风化物等影响粘接强度的材料。

②对新建工程的结构墙体,应用2m靠尺进行检查,平整度最大偏差不得超过4mm。

③为增加挤塑板与基层及面层的粘接能力,应对挤塑板粘接面使用钢丝刷打毛处理,外表面使用专用界面进行处理。

④配制专用粘接砂浆:先加入适量水,然后加入粘接砂浆干粉,使用手拿电动搅拌器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0分钟,防止起团,使粘接砂浆到达一定强度,每次配料2小时用完,禁止隔夜使用。

⑤涂抹专用的粘接砂浆:用抹子在每块挤塑板周边抹宽50mm厚10mm的专用粘接砂浆,两端与板边粘结撒砂浆留50mm排气孔,再在挤塑板分格区内抹直径为100mm,厚度为10mm的灰饼6个,涂抹粘接砂浆面积不得小于板面积的40%。

⑥安装挤塑板:挤塑板涂抹完粘接砂浆后,将其迅速粘贴墙面,然后用2米靠尺压平,保证平整度和粘接牢靠,板与板间紧密不留缝隙。门窗洞口墙面等处的挤塑板上预粘玻纤网。

4、质量控制

由于目前国家规规范对于XPS保温板体系验收规范尚不完善,本工程按照陕2005J12的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检查和控制。保证成品的表面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分隔缝的平直。

锚固件的个数必须按照方案进行安装。钻孔时,钻头规格要选用合适,避免锚固件螺丝滑丝。材料配比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成品的平整度的保证外墙瓷砖顺利粘贴的前提,必须在施工时进行适当调整。保证足够的粘接面积,必须大于板面积的40%。建筑防水新技术应用技术总结一

(建筑防水涂料应用技术JS)

一、技术特点:

宝鸡高新大厦工程位于C段主楼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八层,层面以上局部二层,裙楼均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

屋面采用JS复合防水涂料进行施工。JS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的主要特点:冷施工、无毒、无味、无污染。可在潮湿基面施工。可厚涂,施工简单方便,干燥固化速度快。涂层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即使基层潮湿也不会发生防水层起鼓现象。与基层具有良好的粘接性,有优良耐候性。

一、施工准备

施工前,工长须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交底,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确定施工要求。基层必须平整、牢固、干净,无积水,无渗漏。不平处需先找平,渗漏处需先进行堵漏处理。

JS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有出厂检验证明、产品合格证及性能检测报告,并对其进行抽样复检,合格后进行使用。材料品种、规格、性能等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防水材料进场后,存放在干燥通风处,严防雨水侵入受潮。

二、工艺流程:

基层检查、清扫、修补----细部处理----JS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SBS卷材防水粘贴)----清理检查----质量验收 机具准备:平铲、扫帚、滚动刷、剪刀、卷尺、拍刷、粉笔、安全帽、工具箱、刮板、钢丝刷、手提式电动搅拌器。

需要将突出基层表面的异物、砂浆疙瘩进行铲除,并将尘土杂物清理干净,阴阳角、管道根部需要仔细清理,污物和铁锈需要用砂纸或钢丝刷予以清理干净。基层和变形缝隙、管道连接处阴阳角作成均匀一致、平整光滑的折角或圆弧。阴阳角处、管道周围应刷一层防水附加层,宽度、高度不小于300mm.配料先加水,后用搅拌机徐徐加入粉料,搅拌均匀直至料中不含有粉团(搅拌时间5分钟,用手提电转搅拌)。

三、细部做法按照JS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材料的正常做法2mm后涂法分三到四遍完成,每遍厚度控制在0.5-0.6mm.第一道防水设必须在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验收及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第二道防水按照以上做法达到设计厚度及各项标准后做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防水涂料采用滚子和刮板涂覆,各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前一层涂膜干固不粘为准(在温度为20度的露天条件下,不上人施工约3小时,上人施工约5-6小时),现场温度低、湿度大、通风差,干固时间长,反之短些。防水涂料应先按涂立面、节点,后涂平面的顺序进行施工。第二遍涂料施工,涂刮的方向必须与第一遍方向垂直,以后以此类推。

防水层施工完固化后应作蓄水试验:蓄水厚度最薄处不小于20mm,蓄水时间为24小时,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四、质量控制: 1)所以防水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复检合格报告。

2)防水层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

3)防水层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0%。

4)防水层与基层应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匀、无流淌、褶皱、鼓泡等缺陷。

五、成品保护:

1)当涂膜没有完全固化前,施工面严禁踩踏,保持干净。2)室内已安装完的管子、地漏等再不能动。3)施工时不得污染墙面及其它施工成品。

建筑防水新技术应用技术总结三

(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氯化聚乙烯卷材)

宝鸡高新大厦屋面和地下室外墙面防水采用氯化聚乙烯卷材进行施工。该防水卷材强度、延度较好,施工方便,延长了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

一、技术准备:

1)施工前项目施工人员对屋面防水进行详细了解,掌握施工中各细部构造及有关设计要求。

2)防水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3)作业人员应持有建设部门颁发的上岗证。

二、机具准备:

所需机具有:胶刷、滚边、长把滚动刷、腻子刀、油漆刷、钢卷尺、剪刀、扫帚、挂绳、灭火器等。

三、材料准备:

1)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所以进场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现场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施工条件:

1)找平层应平整、坚实、无空鼓、无起砂、无裂缝、无松动掉灰、无明水。2)找平层与突出的屋面的女儿墙、烟道、设备底部的交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应做成弧形(半径≥50 mm)。

3)水落口周围直径500 mm范围内的坡度不小于5%。4)防水施工严禁在0℃以下施工,保护层施工不得低于5℃.5)基层下所有工序已报验,并通过监理验收合格。

五、施工工艺及工业流程

基层清理—基层处理剂—防水附加层—铺贴防水卷材—做保护层

1)检查找平层:

检查找平层是否存在凹凸不平、起砂、起皮、裂缝、预埋件固定不牢等缺陷并应及时进行修补。

2)对泛水、水落口应作增强处理。

3)铺贴时先在基层上刷胶,展开卷材刷胶。等胶干到一定程度后立即滚铺卷材,并輥压粘结牢固。卷材铺贴搭接部位应满贴,搭接长度为80mm,短边为100mm。

4)防水保护层采用细石混凝土,缝宽度为20mm,并嵌填沥青砂浆。

六、成品保护

1)已做好的卷材防水层,应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严禁在防水上进行施工作业和运输,并应及时做防水保护层。

2)凸出屋面的管道,支架等,防水层施工完工后不得在变动。3)屋面施工时不得污染墙面及其它施工完的成品。

七、质量标准

1)所用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及设计要求,并对现场的材料进行抽样复检。

2)防水屋面施工完成后,作屋面淋水试验(要求中雨以上并持续24小时),并做好淋水记录,做到无渗漏、无积水。

3)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牢、密封严密,不得有褶皱、翘边和鼓泡等缺陷;收头应与基层粘结牢固,缝口严密;细部构造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4)卷材铺贴方向应正确。

八、应注意安全事项

1)施工前必须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2)所用防水卷材均为易燃品,存放及施工中注意防火,必须备齐防火设施及工具。

3)操作者必须戴好口罩、袖套、手套等劳保用品。

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技术总结

信息的传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及时掌握最新和准确的信息对于掌握市场发展动向和判断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作为生产一线的施工单位,本身就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就是兄弟单位之间也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单位部门间的信息传递也经常出现问题。而我国目前的通讯和网络技术已近非常成熟,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加以利用,可以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1、掌握和熟练运用日常办公软件

W ord、Excel、project作为微软公司开发的软件,被大多数人长期的使用和磨合,已经非常稳定,少有BUG。而很多国人开发的专业施工类软件,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给使用上带来不便。掌握基础软件十分有用。

2、项目管理部人员自购电脑和学习电脑

培养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结合自身工作学习需要搜集相关资料,同时交流和分享资源。

3、标书、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平面布置

本工程投标、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等的编制均采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克服了计算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减少了劳动强度,也方便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4、模版脚手架CAD设计

本工程全钢大模板采用CAD设计,各部位模板有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并附有详细的结点图和计算书,脚手架布置图采用CAD。

5、资料管理软件:工程资料采用专业资料软件辅助制作。

6、项目购置电子监控设备一套,硬盘录像机、电子云台摄像头、监视器,在塔吊顶部、消防水池、钢筋棚、安全通道处各设置一台。降低了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时获取第一手的施工进度资料,加强了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安全治安监督。

质量证明

附件一

工程项目获取的荣誉及证书

附件二

第四篇:高性能混凝土报告

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及应用

姓名

学号

班级

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及应用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性、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等优良特性,是近期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以及其应用情况。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特性,应用 引言

随着土木工程的发展,在修建大跨度桥梁、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高速铁路、地下结构、大型堤坝等混凝土结构物时,由于其所处环境和受力特点,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等都无法满足工程的需要,而且混凝土老化、受环境侵蚀问题严重,大量使用混凝土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非常突出。因此,高性能混凝土日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是我国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初期,经过10余年的发展,在国内外多种观点逐步交流融合后,目前对高性能混凝的认识也更加清晰,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上的优越性也更加突出,成为了应用领域的一个热点,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是高强度、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的混凝土,目前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各国没有统一的标准。ACI关于HPC的定义为:易于浇筑捣实但不影响强度;长期力学性能好;早期强度高;韧性好;体积稳定性好;在恶劣环境中长期强度好。吴中伟院士提出:“如果现在将HPC规定在50-60MPa以上,则用途很受限制,大大妨碍HPC的推广应用;更重要的是窒息了HPC向绿色HPC的发展,不能改变水泥混凝土愈来愈沦为不可持续发展的材料的可怕前景。”我国工程建设标准《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 207:2006)的相关规定为:高性能混凝土是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生产的能保证混凝土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并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该标准强调的重点是耐久性,其规定根据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条件,高性能混凝土应满足下列的一种或几种技术要求:

1、水胶比0.38;2、56天龄期的6小时总导电量<1000 C; 3、300次冻融循环后相对动弹性模量>80%;

4、胶凝材料抗硫酸盐腐蚀试验试件15周膨胀率<0.4%,混凝土最大水胶比0.45;

5、混凝土中可溶性碱的总含量<3.0kg/m3。

由上可见,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要求还是比较高的,目前对HPC的研究还是比较浅的,吴中伟院士的话值得我们深思,HPC不仅仅知识强度上有要求,发展研究绿色HPC是以后研究的方向,也是社会的需要。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

2.1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和结构

2.1.1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和配合比热点

高性能混凝土在组成和配合比上有以下特点:

1、使用矿物掺合料,HPC一般都含有矿物掺合料和料硅粉、粉煤灰或磨细矿渣,可大大提高强度和耐久性。

2、低水胶比,只有水胶比很低,混凝土的孔隙率或渗透性才可能低,因此低水胶比是保证混凝土高耐久性与高强度的前提,实际应用的有HPC水胶比常常介于0.25-0.40之间。

3、最大骨料粒径小,高性能混凝土骨料的最大粒径宜在10-20mm。有两个原因,其一:最大粒径较小,则骨料与水泥浆界面应力差较小,一位应力差可能引起裂缝;其二:较小骨料颗粒强度比大颗粒强度高,因为岩石破碎时消除了内部裂隙。

4、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好。低水胶比和含有硅粉的高性能混凝土除必须使用高效减水剂以外,高效减水剂和水泥之间的相容性还必须好,这样保证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的工作性。2.1.2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特点

高性能混凝土的水泥石微结构,按照中心质假说,属于次中心质的未水化水泥颗粒(H颗粒)、属于次介质的水泥凝胶(L粒子)和属于负中心质的毛细孔组成水泥石。从强度的角度看孔隙率一定时,H/L粒子比值越大,水泥石强度越高;但有个最佳值,超过后随其强度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H/L最佳值随孔隙率下降而提高。在水胶比很低的高性能混凝土中,水泥石的孔隙率很低,在一定的H/L粒子比值下,强度随孔隙率的减少而提高。因此,尽管水泥的水化程度很低,水泥石中保留了很大的H/L粒子比值,但与很低的孔隙率和良好的孔结构相配合,可获得高强度。

高性能混凝土的界面特点主要是由低水胶比和掺入外加剂与矿物细粉带来的。由于低水胶比提高了水泥石的强度和弹性模量,使水泥石和集料弹性模量的差距变小,因而使界面处水膜层厚度减少,晶体生长的自由空间减少;掺入的活性矿物细粉与Ca(OH)会增加C-S-H和AF生成数量,减少Ca(OH)2反应后,2含量,并且干扰水化物的结晶,因此水化物结晶颗粒尺寸变小,富集程度和取向程度下降,硬化后的界面孔隙率也下降。

2.2 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特性

1、高强性

高强混凝土严格来说并不一定是高性能混凝土,但高强也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方面,HPC的骨料与水泥基材料界面有明显不同,薄弱的界面得到强化;且HPC所用的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的分散力强、减水率更高,甚至进行减水剂二次添加,可以大幅度降低单位混凝土的用水量,当HPC水化程度提高后,凝胶数量增多,强度、密实性继续提高;HPC中还掺加了矿物细粉,可以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改善混凝土的界面结构,提高密实度,使HPC大幅度提高强度。

2、高工作性

坍落度是评价工作性的主要指标,高性能混凝土通过掺入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使HPC具有良好的流变学性能,高流动性、易泵性和填充型,在振捣过程中,HPC粘性大、粗骨料的下沉速度慢,在相同的振捣时间内下沉距离短、稳定性和均匀性好,且基本上无泌水,水泥浆的粘性大,基本无离析现象发生。由此HPC在正常施工条件下能够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对于某些结构的特殊部位(如梁柱接头等钢筋密集处)还可采用自流密实成型混凝土,从而保证该部位的密实性,这样就可以减轻施工劳动程度,节约施工能耗。

3、高耐久性

由于HPC中高效减水剂,其水胶比很低,使HPC单位体积用水量小、大幅减少混凝土内部空隙;再者HPC中掺加矿物质超细粉后,混凝土中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界面过渡区孔隙能得到明显的降低,而且矿物质超细粉的掺加还能改善水泥石的空结构,使其孔含量得到明显减少,这也能使得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些措施对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中性化、抗碱-集料反映、抗硫酸盐腐蚀,以及其它酸性和盐类侵蚀等性能都得到有效的提高。HPC的高耐久性能使得浇筑的结构安全,这样可以增加对恶劣环境的抵御能力,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及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其他

高性能混凝土除了以上特性之外,由于缓凝剂及膨胀剂等外加剂的掺入,还具有较高的韧性、良好体积稳定性和长期的力学性能稳定性。HPC的高韧性要求其能较好抵抗地震荷载、疲劳荷载及冲击荷载的能力,高性能混凝土的韧性可通过在混凝土掺加引气剂或采用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等措施得到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表现在其优良的抗初期开裂性,低的温度变形、低徐变及低的自收缩变形。高性能混凝土长期的力学稳定性要求其在长期的荷载作用及恶劣环境侵蚀下能够保持其强度。

2.3 绿色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绿色混凝土,更多的掺加工业废料为主的细掺合料;更多的节约熟料水泥,降低能耗与环境污染;更大的发挥混凝土的高性能优势,减少水泥与混凝土的用量。可持续发展也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由此需要继续的研究,使得高性能混凝土更加绿色环保。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是近期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其具有综合的优异技术特性,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以及暴露在严酷环境中的建筑结构,引起了国内外材料界与工程界的广泛重视和关注,耐久性、养护的难易程度以及建设的经济性已成为工程建筑的目标。

3.1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

HPC广泛用于很多离岸结构物和长大跨桥梁的建造,包括长大跨桥梁所用的拌合物。它们只要用于主梁、墩部和墩基,硅粉混合水泥。推广HPC在桥梁中的应用,延长桥梁的使用年限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当前国内应用较好的如上海东海大桥用的混凝土,设计寿命100年,使用的“高性能海工混凝土”是粉煤灰、矿粉等废料化腐朽为神奇,成为特殊的掺合材料,使海工混凝土既有高强度、耐久性、抗腐蚀性等特性,又易于施工,直接节约材料成本2000万元。不仅效果稳定,还能提前感知混凝土的过度疲劳。HPC在桥梁工程中应用的优点是:跨径更长;主梁间距更大;构件更薄;耐久性增强;力学性能加强。

3.2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上的应用

HPC具有高施工性、高体积稳定性、高耐久性及足够的力学强度,为此它能相对长时间承受随冲刷、磨耗、冰冻、水的渗入、侵蚀等恶劣环境,HPC在公路应用中,其耐久性优点极为突出,一方面它可以提高路基施工质量,确保路基不下沉;另一方面需解决公路混凝土强度等级低,水泥用量少,从而形成了水泥用量少与耐久性要求之间的矛盾。

公路高性能混凝土应根据公路混凝土的特点,结合HPC的有点,综合考虑其各方面的性能要求来进行开发研究。现公路混凝土的技术途径:应以掺加复合高效外加剂。经处理的优质矿物掺合料来改善混凝土内部的孔结构、孔分布等提高混您图的力学、耐久性、耐磨性等一系列性能。

3.3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40MPa)首先用于30层以上高层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这种建筑物三分之一的柱子,在用普通混凝土时断面很大。除节省材料费用外,与钢结构相比,加快施工速度也是采用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特点。

应用实例:HPC应用C80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在沈阳方园大厦、大西电业园等多项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中应用。88层金茂大厦的C40一次泵送到382.5m;明天广场矿渣微粉C80泵送混凝土;在上海教育电视台综合楼大体积基础混凝土,水泥用量只占胶凝材料总量的46%,配置的混凝土浆量饱满,混凝土工作性、黏聚性和抗离析性能都十分优异。

3.4高性能混凝土在高铁中的应用 高速铁路的核心技术是高速度,它对轨道结构提出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的要求,包括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无砟轨道是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无砟轨道结构形式总体设计方案分为两类,即:预制板式无砟轨道和现浇混凝土式无砟轨道。目前我们建设了自己的无砟轨道技术体系,CRTS I型、CRTS II型、双块式等。

京沪高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C50高性能混凝土,以下是其主要技术要求。在原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的设计上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并且施工过程中也严格管理。

结语

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其优良的性质,近年来倍受关注,这不仅是一种技术性能很好的混凝土,而且是一种绿色混凝土,是可持续发展的,但是目前对于HPC的研究还是很欠缺的,现场的施工技术、水泥的质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HPC的广泛应用,并且养护上也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由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高性能混凝土,并且掌握相关的技术,这样才可以利用好高性能混凝土。

【参考文献】

[1] 任准,周文军.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及其发展应用概况[J].中国科技博览.2010(30):113-114.

[2] 闫浩舶,吕鹏.浅谈高性能混凝土在我国的发展应用[J].建筑与预算.2010(2):62-62.

[3] 于明秀.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1):168-168.

[4] 祁绩,杨文龙.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7):228-228.[4] 朋改非.土木工程材料[M].天津: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建筑分社,2008.

第五篇:客运专线铁路桥梁箱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总结

客运专线铁路桥梁箱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总结 摘要:目前兴建的客运专线铁路中桥梁工程占据很大比重,而桥梁中大量使用了预制简支箱梁,由于现在对桥梁主体要求寿命达到100年,所有的主体结构混凝土均采用具有高强度、高耐久特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关键词:混凝土;搅拌;浇筑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搅拌是指将各种组成材料拌制成质地均匀、颜色一致、具备一定流动性的混凝土拌和物。由于混凝土配合比是按照细骨料恰好填满粗骨料的间隙,而水泥浆又均匀地分布在粗细骨料表面原理设的,如混凝土制备的不均匀就不能获得密实的混凝土,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所以搅拌是混凝土施工工艺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道工序。

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称量,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掺和料等)±1%;外加剂±1%;粗、细骨料±2%;拌合用水±1%。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必须确保混凝土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当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

采用搅拌输送车运输至制梁台座附近然后就近采用混凝土输送泵结合布料机对预制梁进行布料浇筑。泵送时输送管路的起始水平段长度不应小于15m,除出口处采用软管外,输送管路其他部分不得采用软管或锥形管。输送管路应固定牢固,且不得与模板或钢筋直接接触。泵送过程中,混凝土拌和物应始终连续输送。混凝土宜在搅拌后60min内泵送完毕,且在1/2初凝时间前入泵,并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因各种原因导致停泵时间超过15min,应每隔4~5min开泵一次,使泵机进行正转和反转两个方向的运动,同时开动料斗搅拌器,防止斗中混凝土离析。如停泵时间超过45min,应将管中混凝土清除,并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要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尺寸准确和钢筋、预埋件的位置正确,拆模后混凝土表面要平整、光洁。

预制梁混凝土浇筑采用整体一次性浇筑,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和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混凝土浇筑采用纵向分段、水平分层连续浇筑,由一端向另一端循序渐进的施工方法;浇筑顺序为腹板与底板交接处→底板→腹板→顶板,浇筑时两侧对称同步进行。浇筑厚度不得大于40cm,分段长度6m~8m。根据箱梁截面特征确定必要的混凝土温度监控措施:分别在梁端和跨中的底板、腹板、顶板设置测温点,对梁体混凝土的各部温度进行监控。

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宜在5~30℃,模板温度宜在5~35℃;炎热气候条件下,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尽可能安排在傍晚浇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的内部温升。

梁体灌筑时间不宜超过6h或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施工机械(具)及施工人员的足量配备、合理分配安排:为了有效的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消灭施工盲点,对混凝土施工机具及人员进行合理安排,确定机具人员数额及分配位置。1

按照施工经验及浇筑梁的工作量对人员有以下安排:顶板:振捣人员12人、布料人员2人、指挥1人、抹面人员若干、其他辅助人员若干;底板:振捣人员6人,指挥1人、抹面人员若干、其他辅助人员若干。每人员配备相应的施工机具。

两台布料机分别从梁的一端向另一端沿腹板方向布料。当混凝土浇筑到高于底板混凝土时,改用从内模顶的预留孔布料,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梁端两腹板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同步对称浇筑腹板混凝土,防止两边混凝土面高低悬殊,造成内模偏移。腹板浇筑完成后,开始浇筑顶板混凝土。顶板混凝土也从一端向另一端连续一次浇筑完成。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拌和物浇筑以后,需经振实成型后才能赋予混凝土制品或结构一定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强度、抗冻性、抗渗性、耐久性等皆与密实成型的好坏有关。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联合振捣。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的作用半径的1.5倍(40cm~60cm),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当振动完毕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捣棒驱赶混凝土。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梁体顶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预制梁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机取样制作标准养护和施工用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试件,并应从箱梁底板、腹板和顶板处分别取样。施工试件应随梁体或在同样条件下振动成型、养护,28d标准试件按标准养护办理。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胶凝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黏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其中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体性。所以混凝土浇筑后初期阶段的养护非常重要,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进行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或通蒸汽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致失水干燥。混凝土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土工布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15℃。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对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温度监控,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环境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混凝土的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满足要求。混凝土的拆模

模板的拆除时间应根据拆模后对混凝土的影响来确定。拆模后混凝土不得有能量测到的挠度或扭动,更不能因拆除支撑或拆模作业使混凝土产生明显的损坏。

2混凝土构件的拆模时间一般应根据环境温度以及构件特征确定。混凝土拆模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进行控制,混凝土拆模应符合下列情况: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60%以上后方可拆除。预留孔洞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混凝土缺陷防治

混凝土需要进行修补处理的缺陷可能包括:各种不同面积和不同深度的未捣实部位,拆模造成的损伤,螺栓孔、模板接缝上的错台、模板变形后产生的鼓胀等。

为了尽量避免混凝土完成后的修补,对混凝土缺陷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对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加强现场的监控可以有效的消除混凝土的未捣实部位的产生。加强对模板质量的控制,并对拆模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控制,在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时进行拆模,防止由于立模、拆模引起的质量缺陷。混凝土实体结构的质量检验

混凝土实体结构的检验主要有表面裂缝或钢筋保护层厚度。

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实体结构表面是否存在非外力裂缝。当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外力裂缝时,普通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最大宽度不得大于0.20mm,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得出现结构性裂缝。采用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当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有怀疑时,可采用局部破损的方法进行复核,复核结束后对破损部位进行及时修复),检验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下载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总结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总结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性能混凝土的产生背景

    1.1高性能混凝土产生的背景 传统的混凝土虽然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也经历了几次大的飞跃,但今天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各种超长、超高......

    试验检测高性能混凝土分析

    试验检测高性能混凝土分析 【摘要】混凝土强度在控制上要以粗细骨料、水泥、级配等性质有关。当水泥和骨料的粘结强度越密实混凝土的强度就会越高,同时水泥是控制混凝土强度......

    清水混凝土技术总结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 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采用了大量无装饰饰面清水混凝土, 因此,从模板体系的选择和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细部节点的设计、建立清水混凝土的......

    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发展现状(最终定稿)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摘 要 随着我国改地革开放地和现代地化进程地的加快地,我国地的建设地规模正地日益增地大,如地何在保地证建筑地工程质地量的同地时也能地使工......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设规模正日益增大,如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使工程能长久的安全使用下去,日益受到各......

    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总结

    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总结 混凝土以其适应性强、耐久性高、造价低,加上混凝土的设计理论施工技术很成熟的优点,而且可根据工程需求配臵出不同性质的混凝土,因此越来越广泛的用......

    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总结

    冬季混凝土施工总结一、工程简介 辽开高速公路工程一合同段桥涵工程包括:大桥3座、中桥6座、小桥2座、分离式立交主线上跨3座、天桥1座、通道6座、涵洞8道。 项目区域属于中......

    浅谈实现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的方法和途径

    浅谈实现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的方法和途径 摘要:介绍了通过一定掺量的高效减水剂和超细粉等技术途径,以实现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目的。 关键词: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高效减水剂;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