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敬光明日报的论文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执政基础的现实路径

时间:2019-05-14 07:0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思敬光明日报的论文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执政基础的现实路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思敬光明日报的论文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执政基础的现实路径》。

第一篇:王思敬光明日报的论文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执政基础的现实路径

光明日报/2013 年/12 月/21 日/第 011 版 理论·政治

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执政基础的现实路径

铁道警察学院政治教研部 王思敬

“善为政者,必固其本”。民生问题自古就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对任何执政党来说,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都是维护和巩固执政地位的核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都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提高认识,重视民生,夯实党执政的理论基础

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辞海》中对“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虽然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古代先贤们也留下许多诸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本固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等治国理政的道理,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民生之多艰”几乎成了历史的常态和难解的死结。

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人对民生问题有着崭新的认识。新中国建立以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人民就不会拥护、就不会赞成、就不会高兴、就不会答应,就会“亡党亡国”。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关注民生问题,他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阐明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民生工作的着力点。把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的领导集体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表明党对民生问题的认识、关注、重视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加快发展,保证民生,夯实党执政的物质基础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马克思曾经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而吃喝住穿的充分供应则依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依赖于社会物质生产。由此可知,民生问题的解决完全依赖于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有了生产力的大发展,改善民生才有物质保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手头东西多了,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最初的带有传统分配色彩的结构模式,逐渐转向适应公共财政需要的、向公共服务和民生倾斜的结构框架。但在实践中,财政必须压缩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用严格的财经纪律约束党政机关的奢侈浪费。在提倡构建节约型社会和服务型政府语境下,党和政府一定要从制度设计上保证把发展的成果在投向上重点(而不是倾斜)放在民生领域,真正做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让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基础和前提,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城乡居民解除后顾之忧而放心消费、大胆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尊重民意,改善民生,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民意不可违。千百年以来,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就是:国家强盛、政治清廉、生活富足、社会和谐。从“文景之治”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乃至“康乾盛世”,无一不是顺应民意、与民休养生息的结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观点早已深入人心。执政者只有广泛听取并充分尊重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的意愿,才能制订出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符合本国国情的大政方针,才能推动历史的进步。毛泽东同志把人民群众比作“上帝”,由此“民意”即是“天意”。古今兴衰败亡的历史周期律警示我们:“天意”是不能违背的,谁违背“天意”,谁就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不断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关注、重视和改善民生,既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也是社会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或政权的前途命运取决于民心向背。谋民利者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无论是过去搞革命还是社会主义改造、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民生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并把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正因为如此,党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拥护,才使我国革命取得胜利、并使社会主义事业立于不败之地并蒸蒸日上,党的执政地位才得以坚持、执政基础不断得以巩固。

完善机制,保障民生,夯实党执政的制度基础

没有制度作保障的民生是靠不住的。“民生”之所以在我国会成为“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国的相关政治制度设计。现代法治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充足的公共品,因此,一个国家及其政府在一定时期的相关制度安排就直接决定着民生的好坏。是否关注和重视民生反映着政府的价值追求、治国理念和一定时期政府的政策导向,而这些又都是其政治意志的直接体现,与体制机制的完善密切相关。随着城镇化的大力推进,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一整套综合的保障民生的体制机制应该覆盖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对象包括个体、私营、股份制企业的就业者,灵活就业者,以及非就业人员。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轻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实践自己宗旨和价值观,巩固自身执政基础的要求,更是具体体现,也是当前我国最大的政治。民生短板不仅会激发各种社会矛盾,还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较大威胁。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消退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更多的是需要内需来拉动。而拉动内需,民生理所当然是重中之重。

第二篇:“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路径

“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路径

时间:2010年12月21日 15时54分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议题。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彰显了民生在“十二五”期间的地位和意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价值定位

民生问题既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践以人为本要求体察人民疾苦,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彰显人文关怀,以确保全体人民共享科学发展的成果,让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如此,才能真正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智慧集中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意志凝聚起来,形成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合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十七大定位的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表征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更是表征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发展程度的目标。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石。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化解诸多社会矛盾,满足人民各方面的需求,消除社会不稳定、不协调的因素,使社会走向有序与和谐。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在人的生存问题没有解决或生存条件没有优化之前,不可能有人的全面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这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教育发展提高人的素养和能力,摆脱愚昧和落后,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教育问题说到底也是民生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发展成果惠民生、得民心、聚民力,才能赢得民众的认可、支持与拥护,党的执政基础才能稳固。漠视民生问题,就会伤民心、失民心、丧民力,危及党的执政资源与执政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应当担负的责任,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甚至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进展

“十一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已作为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全面铺开,并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理念。《建议》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些都是直接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民生是“十一五”期间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十七大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加彰显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强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使我国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的庄严承诺。可以说,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理念和理想追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举措的出台提高了人民的富裕程度与生活质量。“十一五”期间,千年农业税被废止,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3%;社会保障支出增加逾千亿元、医疗卫生支出增加高达10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出台近7000亿元的民生投资计划;就业规模持续增长,2006年到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增长11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私人汽车拥有量2009年已达到4575万辆,旅游消费持续增加,不仅国内黄金周假日消费火暴,世界不少著名旅游景点也不乏中国人的身影。应当说,“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已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保障和改善民生任重而道远。“十一五”时期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重要进展的时期,也是各类发展中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的时期。由于经济转型、体制不完善、法律不健全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目前我国仍存在不少突出的民生问题亟待解决,如就业难,看病贵,房价高企,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社会保障水平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正常秩序,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仍是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紧迫任务。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路径选择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直接关涉民生的有三项:即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要实现这些民生目标,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设,实现民生问题决策的科学化。

科学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发展是硬道理,经济不发展,就失去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条件,保障和改善民生只能是一句空话。同时,不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就不可能持续,经济增长的质量就不可能提高。传统发展方式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功不可没,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传统发展方式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出来。当前,我国已进入产业结构升级的黄金时期,支撑传统发展方式的条件和优势正在弱化和消失,而新的比较优势则显现良好的前景,为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条件。实现科学发展,要求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走主要依靠科技、人才、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的集约型发展新路。

制度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民生问题的解决同样有赖于制度建设和制度安排。民生问题的背后,实际上隐含制度的缺陷。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老百姓看病贵、上学难、养老难等民生问题凸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尚未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现实,既反映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也反映了再分配体制的缺陷。因此,“十二五”时期,必须深化体制改革,着眼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制度和长效机制,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都需要从制度上作出相应的安排,确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基础。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消除制度歧视,以保证所有社会成员平等的机会和起点,使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真正得到改善。

科学决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条件。民生问题的解决,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协调与平衡,必须尊重民众的意见,倾听民众的呼声,保证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通过民主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化,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举措赢得民众的理解、认同与支持,让民众满意和放心,使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惠民工程。

(执笔: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阮春林)

第三篇:论文:以人为本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以人为本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考生编号:106***8 姓名:仇官华

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这份报告着重体现出我党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从报告的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致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在世界经济格局的角逐中逐渐占据日益重要的位置。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违法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尤其是贫富差距的拉大直接影响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和政府对此也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准备: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就指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日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会又把如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全面化,细致化。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首要前提是科学发展。“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互动,这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大转折。

报告中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两个同步”的重要提法为我国制定和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案提供了指导思想,正着力于使百姓拥有更多财富,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报告还对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等内容做了阐述。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6月底,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覆盖2.45亿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2.5亿人,工伤保险参保1.53亿人,新农保试点覆盖了近6000万人,《社会保险法》也已于2010年10月28日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上获得通过。我国正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让人民都能共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财富。

报告还关注了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颁布实施《2011-202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启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收入水平偏低的情况,特别是西部、偏远山区农村的扶贫工作仍旧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农村地区的医疗、教育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仍是十分沉重的话题。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扶贫开发的工作力度,由以前的救助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农村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为切实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3年我国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9年普遍实现了省级统筹;2009年还在全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出台了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截至2010年9月底新农保试点县参保人数为6719万人,2010年底将在全国838个县和四个直辖市的大部分地区开展新农保试点,预计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今后,我国将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农村,不断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的步伐。

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民生问题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勾画出我国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体现了我党执政的最终目的,也体现了未来五年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即: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求。改善民生,是顺应民心之举,“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国正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政府意识的转变,也是人民的期盼。我们相信,纲要中提出的每一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举措,必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必将对我国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更为积极的作用。

第四篇:暑假社会实践论文-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社会实践科目考查卷

专业:班级:任课教师:

姓名:学号:成 绩

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1年暑假期间,在校团委的号召下,为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为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加深自己对社会的了解,我来到了广州松柏居委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工作。就是帮助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也就是政府的服务工作。在这里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类型的人请求帮助,与这些民从接触更加引起我对十二五规划里所提到的民生问题的思考,也深刻的了解到民生问题。那么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收集了相关的资料。

我们都知道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一、何为民生

我们国家那么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中着重的提出,那么什么是民生问题呢?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党中央提出的“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就是要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关注民生,要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是解决我国当前民生问题的当务之急。

民生是党的宗旨所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体现在一心一意改善民生上,就要把为民谋利益、谋幸福,体现在党和政府的全部工作中。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记挂在心上、解决在手头,才能使党的宗旨落到实处。民生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连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切实保障和不断改善民生正是体现了这一本质特征。人民群众正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就要求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把发展体现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上,体现在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笑脸上,这样的发展这才算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民生问题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是如何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的问题。只有坚持不断地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目前,中国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平衡发展趋势加强,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民生问题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的进步程度。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怎样解决民生

党和政府提出的很多改善民生的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总结党和国家近些年的政策措施,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问题。在教育方面,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制定中长期规划。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三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

2、就业问题。在就业方面,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了实现就业公平,强调继续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并加强全面培训劳动者、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取向;在分配方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3、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方面,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可以是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但要实现全覆盖,不漏一人,不让一人因生活窘迫而绝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等各项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4、医疗卫生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着眼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强调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近年来国家快速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验,可以预期,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将在近年内得到确立,它将从根本上免除国民疾病医疗的后顾之忧,切断疾病与贫困之间的链条。

5、文化体育问题。文化体育方面,积极发展文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文化产业,培育骨干文

化企业。繁荣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发展体育产业。

6、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方面,主要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7、社会管理问题。社会管理方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坚持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处理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健全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

总结: 暑期实践活动可以说是给我们一个实地考察的机会,在书本上所看到的民生都是浅显的,只有亲眼目睹过的大多数民众是怎样生活的,他们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深刻的理解民生。通过改善民生可以为大量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提供一个起码的尊严底线,从而消除贫困现象,减小或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还可以为每个社会成员广泛地提供最为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解决民生问题在当下,我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收入分配等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民生》

(2)江西日报 《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1.7.15

第五篇:暑假社会实践论文-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社会实践

晏承皓 09005433 54班

2012年暑假期间,在校团委的号召下,为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为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加深自己对社会的了解,我来到了万州白岩路复兴路居委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工作。就是帮助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也就是政府的服务工作。在这里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类型的人请求帮助,与这些民从接触更加引起我对十二五规划里所提到的民生问题的思考,也深刻的了解到民生问题。那么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收集了相关的资料。

我们都知道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一、何为民生

我们国家那么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中着重的提出,那么什么是民生问题呢?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党中央提出的“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就是要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关注民生,要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是解决我国当前民生问题的当务之急。

民生是党的宗旨所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体现在一心一意改善民生上,就要把为民谋利益、谋幸福,体现在党和政府的全部工作中。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记挂在心上、解决在手头,才能使党的宗旨落到实处。民生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连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切实保障和不断改善民生正是体现了这一本质特征。人民群众正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就要求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把发展体现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上,体现在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笑脸上,这样的发展这才算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民生问题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是如何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的问题。只有坚持不断地改善

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目前,中国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平衡发展趋势加强,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民生问题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的进步程度。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怎样解决民生

党和政府提出的很多改善民生的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总结党和国家近些年的政策措施,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问题。在教育方面,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制定中长期规划。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三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

2、就业问题。在就业方面,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了实现就业公平,强调继续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并加强全面培训劳动者、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取向;在分配方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3、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方面,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可以是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但要实现全覆盖,不漏一人,不让一人因生活窘迫而绝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等各项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4、医疗卫生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着眼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强调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近年来国家快速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验,可以预期,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将在近年内得到确立,它将从根本上免除国民疾病医疗的后顾之忧,切断疾病与贫困之间的链条。

5、文化体育问题。文化体育方面,积极发展文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文化产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繁荣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

版事业。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发展体育产业。

6、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方面,主要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7、社会管理问题。社会管理方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坚持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处理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健全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

总结: 暑期实践活动可以说是给我们一个实地考察的机会,在书本上所看到的民生都是浅显的,只有亲眼目睹过的大多数民众是怎样生活的,他们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深刻的理解民生。通过改善民生可以为大量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提供一个起码的尊严底线,从而消除贫困现象,减小或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还可以为每个社会成员广泛地提供最为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解决民生问题在当下,我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收入分配等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最后感谢复兴路居委会给了我实习这样宝贵的机会,让我能进一步的了解今天的社会。

下载王思敬光明日报的论文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执政基础的现实路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思敬光明日报的论文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执政基础的现实路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